首页 > 文章中心 > 重要信息系统专项整治方案

重要信息系统专项整治方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重要信息系统专项整治方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重要信息系统专项整治方案范文第1篇

一、总体要求

以建设幸福为出发点,加强网络安全监管工作,坚持积极防御、综合防范的方针,全面提高信息安全防护能力。重点保障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创建安全的网络环境,保障信息化健康发展,维护公众利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网络安全监管专项行动,进一步提高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防护水平,深入推进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健全统筹协调、分工合作的管理体制,强化信息安全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能力,深化各类政务及公共服务重要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与等级保护工作,打造可信、可控、可用的信息安全防护基础设施和网络行为文明、信息系统安全的互联网应用环境。

三、组织领导

成立我局网络安全监管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办公室、执法大队、市场管理科、广电科等组成。

四、工作职责

负责全县互联网文化活动的日常管理工作,对从事互联网文化活动的单位进行初审或备案,对互联网文化活动违反国家有关法规的行为实施处罚;依法负责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审核及管理;督促县广电总台做好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输视听节目(包括影视类音像制品)的管理。

五、整治任务

按照国家和省、市、县要求,认真做好重要时期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确保基础信息网络传输安全,保障重要信息系统安全、平稳运行,强化对互联网及通信网络信息安全内容的监管,严格防范非法有害信息在网络空间的散播。

六、总体安排

第一阶段:调查摸底,健全机制阶段(5月)。

第二阶段:评估自评估、自测评,综合整治阶段(6月至9月)

第三阶段:检查验收,巩固提高阶段(10月)。

七、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要充分认识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落实部门责任,各司其职,常抓不懈。做好本系统、本行业内各类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

2、明确职责,加强配合。要在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协调下,各司其职,分头齐进,相互配合,迅速开展整治工作。同时,定期召开会议,通报情况,研究问题,部署任务,协调行动,确保整治工作有序开展。

重要信息系统专项整治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978.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4-0166-03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special rectification on the 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Method The data of relatedindex of antibiotics i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in fiveyears (from 2009 to 2013) were collected, which was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ased on the before and after the special rectificati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interven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was fully analyzed. Results After the rectification,antibiotics sales was decreased from 4.13 million to 3.28 million, with the sales ratio of drug revenues from 26% to 15%.Antibiotic utilization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drops to 66%.The use intensity was decreased from 92.4 DDDs /(100 person . d)to 60.3 DDDs/(100 person.d).Besides, the antibiotics prescriptions of patients in outpatient come down significantly from 60% to 28%. Conclusion Special rectification of antibiotics has obvious effect on the 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in our hospital,and it improves the management of clinical use of antibiotics in hospital.

Keywords:Antibiotics; Special rectification of antibiotics; Rational use of drugs

根据2011年4月《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56号)、2012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陕西省抗菌药物联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陕卫医发[2011]141号)文件的精神,规范和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1-2],已成为各级医疗机构的工作重心[3-5]。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6],减缓细菌耐药的发生率[7],已成为保证医疗质量和用药安全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加强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抗菌药物的管理工作,提高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我院从2011年7月起开展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为评价专项整治活动对我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效果,对我院2009~2013年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前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通过医院HIS信息系统, 选取 2009~2013年每季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数据,包括:药品销售金额、抗菌药物金额、门诊处方、出院病例等资料,抽取的处方及病例范围涉及普外、骨科、妇科、心内、泌尿、消化、神外等科室资料。排除新生儿及70岁以上老年复杂性疾病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1.2 研究方法

1.2.1 专项整治活动的开展 2011年7月,我院(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响应卫生部的56号文件,分析医院在抗菌药物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全院《规范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实施方案》,并成立专门的质量控制小组进行有效干预。

1.2.2 具体干预措施 质量控制小组首先明确专项活动的各科室责任人(各科室的主任),签署各科的整治目标责任书,并对全体医护人员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的启动大会。逐级逐层次渗透院里整治抗菌药物的决心。

主要实施内容:①完善我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②控制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③加强细菌耐药监测;④实施抗菌药物处方合理性专项点评;⑤监管特殊级抗菌药物的使用;⑥规范I、II、III切口的抗菌药物预防用药;⑦严格限制医师抗菌药物处方权;⑧严格控制抗菌药物费用比例。通过上述方案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检查、处方点评等活动,并针对每季度存在的不合理情况进行反馈给各临床科室,制定持续整改方案,保证专项整治活动的可持续性。

1.2.3 资料处理 将收集的资料分为两组,以2009年第一季度到2011年第二季度的数据为对照,以2011年第三季度到2013年的数据为干预组,比较实施专项整治后,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情况。回顾性比较门、急诊患者,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调研专项整治活动前后的抗菌药物销售金额与药占比情况。其中,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以平均每日每百张床位所消耗抗菌药物的DDD表示[4],计算公式如下: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DDD数)×100/(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

1.2.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应用两组独立样本的Mann Whitney U检验。P

2 统计结果

2.1 2009~2013年各季度抗菌药物销售金额的变化 我院在2009~2013年各季度抗菌药物销售金额的变化如图1所示。整治前(2009第一季度到2011年第二季度),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呈上升趋势,季度最大销售额突破470万元,整体在413万上下波动(413±38.1);整治后(2011年第三季度到2013年第四季度),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在持续下降,季度最小销售额为277万,整体在328万上下波动(328±38.2)。两组间各季度抗菌药物销售金额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967;P

2.2 2009~2013年各季度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在药品销售总金额中的比重变化 我院在2009~2013年各季度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在药品销售总金额中的比重变化如图2所示。整治前(2009第一季度到2011年第二季度),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全部药品销售金额的百分比,整体呈上升趋势,2010年第三季度的抗菌药物销售金额约占全院药品销售金额的1/3,整治前的各季度抗菌药物销售金额约为全部药品销售金额的26%;整治后(2011年第三季度到2013年第四季度),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全部药品销售金额的百分比,呈较快的下降趋势,2013第二季度的销售金额比已降至10%,整治后的各季度抗菌药物销售金额约为全部药品销售金额的15%。两组间各季度抗菌药物销售金额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668;P

2.3 2009~2013年各季度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我院在2009~2013年各季度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如图3所示。整治前(2009第一季度到2011年第二季度),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比较稳定,各季度使用率都在90%左右;整治后各季度抗菌药物使用率整体呈现持续较快下降,到2013年第四季度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已降至50%,呈现较大的改观。整治前后两组间各季度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781;P

2.4 2009~2013年各季度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强度变化情况 我院在2009~2013年各季度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强度变化情况如图4所示。整治前(2009第一季度到2011年第二季度),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比较稳定,各季度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都在93DDDs/(100人・d)上下波动;整治后各季度抗菌药物强度整体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到2013年第三季度开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已降至40DDDs/(100人・d)以下,呈现较大的改观。整治前后两组间各季度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223;P

2.5 2009~2013年各季度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重变化 我院在2009~2013年各季度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重变化如图5所示。整治前(2009第一季度到2011年第二季度),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呈现较大波动,2009年第四季度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高达70%,其他各季度物使用率都在50%以上;整治后各季度抗菌药物强度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到2013年第一季度开始,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已降至20%,整治效果明显。整治前后两组间各季度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518;P

3 讨论

卫生部抗菌药专项整治活动之前,我国抗菌药滥用情况是非常严峻的,远远高于WHO 规定的30%的抗菌药物使用率[8]。而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甚至高达90% 以上,这远远高于国际用药水平,这一情况不仅仅反映我院抗菌药物应用的不合理,更暴露出我院对于抗菌药物的滥用的危害性没有充分的认识,监管机制不够健全,医生的合理用药的意识十分淡薄,对患者抗菌药物的治疗模式存在极大地问题,不断发生的细菌耐药情况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针对上述问题,我院依据国家和陕西省关于抗菌药物合理方面的政策,在2011年7月份开始制定并实施了具体的“规范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实施方案”,通过成立专门的质量控制小组定期督查全院各科室抗菌药物处方的合理性,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鼓励药剂科调剂人员及时上报不合理抗菌药物处方,每季度开院内大会通报各临床科室(具体到医生个人)的抗菌药物处方和医嘱不合格率,并反馈给各科室,要求认真反思自身存在问题,写出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和时间明确的整改目标,落实到个人。经过两年半的持续的PDCA模式整顿[9],我院目前的抗菌药物的使用和监管有了很大的改观。其中,我院的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从2013年第一季度开始,一直维持在20%以下;2013年第四季度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维持在50%以下;2013年第三季度开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已降至40 DDDs/(100人・d)以下,这些指标已达到卫生部的要求[2]。此外,通过控制抗菌药物的销售量,也有效地降低了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但是,我院对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目前,多种病原菌感染的复杂病例,采取抗菌药物联合用时,临床医师多根据经验进行用药方案的制定,建议在病人用药时注意监护血药浓度,及时考虑方案的调整,加强针对性用药,提高治疗水平,减少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0],减轻滥用抗生素对病人造成的痛苦。

综上,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监管和干预是临床用药的重要内容[11-12],提高临床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规范性,需要多环节监管和多方的参与,其中临床药师对于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的合理干预是非常必要的。严格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进行用药,随时根据最新的用药信息,合理调整我院对临床抗菌药物应用模式,持续加大监管力度,才能提升医院服务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最大保障患者的利益。

参考文献

[1]卫生部.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S].2011.

[2]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2004-08-19.

[3]梁新亮.某三甲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分析[D].郑州:郑州大学,2010.

[4]徐芸.某三甲医院2011-2012年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分析[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2013.

[5]左煌,李红霞,黄颖莉,等.某三级甲等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31):6649-6651.

[6]马珍,周月琴,马渝,等.专项整治活动对我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和减缓细菌耐药性的效果评价[J].中国药房,2015,26(20):2780-2783.

[7]周新,王晓燕,杨炯,等.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对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性的影响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7):1656-1658.

[8]张文悦,翟所迪,张慧英,等.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国际指标的调查干预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7,42(2):157-160.

[9]李世根,李立军,庞志坚.PDCA循环法规范我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临床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4):224-226.

[10]李艳,梁娣.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药品不良反应对比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5,15(8):1094-1096.

[11]张婷.某院2011-2012年抗菌药物管理和合理应用分析[J].中国药房,2013,24(42):3943-3945.

重要信息系统专项整治方案范文第3篇

自全国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我市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稳步推进,始终凸显“快、广、重、实、合”五大特点,专项行动和专项整治取得显著成效。

1.突出一个“快”字,专项整治决策果断、部署周密、行动迅速。

部署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和确定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第三次现场会在*召开后,我市迅速成立领导机构,明确工作职责,专门成立药品整治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和《*市药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任务与目标量化分解表》。在全市范围进行拉网式检查。同时建立健全了责任追究制,进一步增强全系统干部职工加强药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

2.突出一个“广”字,药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渠道多、受众面广、知晓率高。

一是举办各类培训班,大力宣传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共培训15,100人次,强化了企业加强药品等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二是组织召开*市迎接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第三次现场会药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动员大会。全市药品生产、批发、连锁企业和零售药店、二甲以上医疗机构等负责人共1200多人参加了动员大会。三是以各种有效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在专项行动和专项整治行动过程中,主动邀请新闻媒体参与,召开专题新闻会,编印《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专刊》19期,印发《*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药品专项整治宣传手册》)10000本,张贴宣传海报3500份,印制宣传标语6460张。

3.突出一个“重”字,专项整治始终做到突出重点、盯住难点、围绕热点。

一是强化对重点品种和重点剂型的监管。顺利完成了全市104家药品生产企业的现场检查,把近年来群众投诉多、质量管理薄弱的药品生产企业列为重点检查对象,专门建立了专项检查档案。二是强化对重点企业的监管。按要求向全市23家高风险品种药品生产企业派驻了驻厂监督员。三是强化对特殊药品的重点监管。开展“*市品和经营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对45家批发企业进行了现场检查,监督企业整改落实存在问题。四是强化药品注册现场核查工作。共对63家药品生产企业和科研单位的426个品种进行了现场核查,完成率100%;顺利完成了全市35个在审三类和399个二类医疗器械的临床试验现场核查,以及215份一类医疗器械注册核查工作;完成了对全市12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74个三类医疗器械产品(不需临床试验)注册资料真实性核查工作,完成率100%。五是强化药品广告监测。监测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涉嫌违法广告2922件,及时上报、移送省局和工商部门处理。

4.突出一个“实”字,打击违法生产经营药品行为坚持疏堵结合、着重规范、讲求实效。

坚持“处罚为手段、规范为目的”的整治方针。先后多次组织开展各类专项行动,累计出动执法人员8500多人次,联合检查1096人次,检查生产经营企业18700家次,捣毁窝点14家,取缔无证经营药品、保健食品店铺1126家。努力促进企业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倡导药品生产经营行业从业人员自觉守法、诚信、规范生产经营。

5.突出一个“合”字,专项行动部门配合、责任落实、整体联动。

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切实履行职能,形成整体合力,保证了专项行动顺利进行。

市编办加强与有关部门协调联系,为专项行动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机构编制保障。

市财政局*年调剂专项行动所需要的资金,*年专项安排50万元用于专项行动的需要。

市委宣传部发挥舆论的正确导向作用,切实开展舆论监督,形成专项整治的强大声势。专门向市属新闻单位下发了《关于禁止并取缔以公众人物、专家名义证明疗效的药品广告的通知》,切实加强广告监管。

市公安局扎实开展食品药品专项整治工作,确立了以治安支队、经侦支队为主体,各区分局、县级市局、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的专项行动小组,专项行动期间,共出动警力425人次,车辆263车次,配合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全市285家药店进行全面检查和定期检查。

市卫生局组织各医疗机构成立了由医疗、药学、医疗行政管理等人员组成的药事管理部门,建立工作机制,对进入医疗机构药品的品种、规格、剂型进行审核,定期分析药物使用情况,评价使用药物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监督和指导临床科室合理用药。各单位能够积极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任务。

市工商局把食品、药品广告列入年度广告监管工作的重点,*年监测食品广告2100条、药品广告1869条,对发现涉嫌违法的食品药品广告,分别按整改、停止、立案查处、公开曝光等方式进行处理。查处了一批药品销售领域中的商业贿赂案件,对被查处单位提出了整改意见。

市物价局认真履行价格主管部门监管药品价格的职能,大力整顿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秩序,严肃查处价格违法行为,维护了患者的合法价格权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年,共对241个医疗机构、血站及药品经营单位进行检查。

*年,*市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工作先后接受了省和国家的检查。国务院食品药品督查组对我市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与高度评价,认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十五个部门积极参与,新闻宣传配合,监督力度大,市场整治环节工作突出,打假运行机制效果好,可以在全国推广;突发事件处理稳妥,注意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有些经验可以在全国借鉴,有的经验做法很新颖。总体来说,*市专项整治组织周密、部署得力、成效明显。”

(二)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工作又创新业绩

一是组织综合评价,切实发挥食品安全综合监督职能。组织各有关部门做好迎接国家对31个城市的食品安全综合评价工作,*年*获评优秀。组织对各区、县级市及相关职能部门开展食品安全综合评价,进一步提高食品的质量水平,促进政府监管能力的提高。

二是狠抓重点,推进食品安全重点环节组织协调工作。建立了食用农产品(蔬菜)溯源系统,使市民通过设在商场的触摸屏终端直接查询蔬菜从播种到收割上市全程的生产信息,目前在全市2家农产品生产基地、2家连锁超市开展食用农产品(蔬菜)溯源标识试点工作。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肉品消费安全,多次在全市组织开展了严厉打击销售、采购和加工私宰肉及有毒有害肉品违法行为的专项整治行动,同时以规范宾馆、酒楼等餐饮单位、学校和工厂等集体食堂肉品采购、加工行为为重点,狠抓肉品市场流通环节和餐饮业采购环节的监管,为规范生猪市场秩序,确保全市猪肉质量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市委书记朱小丹为此批示:“市食安办的工作抓得及时、有力。”推广中小学校午餐配送试点工作。深入开展*市中小学校午餐配送单位的调查,制订午餐配送有关制度,选取了4家企业为首批符合准入标准的配送企业,选取了15所学校为午餐配送的试点单位。

三是发挥专家作用,做好食品安全预警和应急工作。根据气候变化和季节性食品安全事故特点,通过电视、报纸、互联网,发送手机短信及张贴海报等多种形式,及时了《毒菌难辨,切勿采食》等预警信息,起到了良好的宣传和预防效果。加大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处理协调力度,主动参与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处理,督促有关部门对肇事单位进行处罚。在今年元旦前,组织了为期3天的“*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Ш级应急演练;整个演练过程组织严密,措施得力,情景逼真;通过演练,认真查找差距,不断完善应急体系。多次组织召开了*市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会议,就全市食品安全工作征求了专家意见,充分发挥了*市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为政府出谋献策等作用。

四是加强宣传,积极开展专项整治。举办*市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通过现场接受市民咨询和投诉、举行食品安全有奖问答、专家讲解农药残留常识、开展食品安全从小做起专题教育、组织消费者实地观摩东升农场等系列活动,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食品安全的氛围。在“春节”、“五一”、“六一”、“十一”、“中秋”等节日前夕,开展专项整治,重点查处销售有毒有害和不合格节日食品。结合创卫、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在种养殖环节、生产加工环节、流通环节和消费环节开展地毯式检查,确保食品安全。

(三)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工作因地制宜深入推进

我们从市场实际出发,着重采取“疏”“导”相结合的方法与手段,积极探索保健品化妆品科学监管机制,并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制定了“疏”“导”结合、稳步推进、分阶段实施的整体工作思路。一方面引导企业个人自觉守法经营,一方面依法打击制假售假违法行为。二是通过宣传培训,促进行业自律。利用辖区内几个大型专业市场的辐射带动作用,采用上门举办从业人员学习培训班,长期派人现场驻场办公等方法,提高全体从业者依法经营和管理的水平,营造行业市场良好经营秩序。三是实施量化分级监管。根据化妆品企业卫生质量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并结合日常监督记录和处罚记录核定企业的信用级别,企业的信用级别分为守信企业(A级)、基本守信企业(B级)、警示企业(C级)、失信企业(D级)四个等级,每年调整一次,实行动态监管。监管人员根据企业的信用级别确定监督所采取的方式和频率,重点检查C、D两级企业,增大巡查频率和抽检品种数,提高监管效能。四是坚决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保健品化妆品违法行为。一方面群防群治,充分发动群众的打假力量。设立奖励机制,鼓励群众发现制假售假不法分子的蛛丝马迹立即举报,让制假售假分子无处遁身。另一方面部门联动,形成监管合力。联合街道、城管等部门开展行动,提高查处违法窝点有效率。五是积极倡导企业亮证守法经营。选取广东成人用品市场(全国目前最大的成人用品批发基地)作为创建亮证经营示范区试点。专门制订了《创建亮证示范区实施工作方案》,依法积极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促进市场开办者不断完善管理。开展“创建放心购买保健食品化妆品一条街”活动,引导广大企业自觉守法经营。六是依法监控保健品化妆品行业各种重大活动。采取提前介入加强巡查、及时反馈问题等措施,对“*性文化节”和“*美容美发博览会”等影响全国的展览活动实施全程监管,逐步扩大“*市性文化节”及“*美容美发博览会”的品牌效应。

(四)日常监管和技术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加强农村药品“两网”建设。把药品监管网及供应网建设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结合起来,并做好总结考评工作。我市现已聘任药品质量监督员、药品质量监督协管员、药品质量信息员共1175人,构建了区(县级市)、镇、村三级农村药品监管体系,覆盖全市100%行政村。农村药品供应网点覆盖率达100%。培训农村卫生医疗机构、药店的药品从业人员近2万人次。二是加强药品抽检工作,制定抽检方案,完成了*年度抽检工作任务,为群众营造了一个安全放心的环境。三是加强长效监管机制的探索。联合佛山、东莞签订了《穗禅莞地区食品药品监管稽查合作框架协议》,构筑起穗禅莞三地间无缝监管平台。四是加强药检能力。我市药品检验所检测能力增长了53.5%,达到了508项。国家局已认可市药检所对医疗器械产品和项目进行检测的资格。我市药检所专家当选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由第八届3人增加至第九届5人,杨仲元顾问继续当选新一届执行委员,对我市药品检验事业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市药检所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药品安全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常见与重要药品安全标准研究”。五是加强进口药品备案管理工作。共核发《进口药品通关单》1062份,进口药品货值金额约2.9亿美元,同比增长28%。六是加强特药监管,确保“一品一码”监管到位。七是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率先在省内乃至全国成立了市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家库,*年ADR监测已收到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4917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五)软件和硬件建设进一步加强

一是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和干部队伍建设。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第十次党代会和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共组织各类学习交流报告会32场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等四个长效机制文件和市委《关于建立健全党委(党组)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实施意见》,重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与属地检察院建立起宣传教育的联系机制。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提升服务形象。年初,根据市纠风办的安排,我局接受了*电视台《沟通无界限,行风大家谈》节目专访,现场受理群众投诉15件。节目后,迅速对15宗群众投诉全部调查处理完结,群众满意率达到100%。加强人才培训力度,选送干部220余人次参加各类更新知识培训;组织、举办赴清华大学高级研究班、新进人员岗前业务培训、行政执法培训、保健品化妆品现场监管培训等专门业务培训约20期次,培训人数达1300余人次。在全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和谐杯”篮球邀请赛中荣获亚军,加强了兄弟市局之间的交流和联系,增进了友谊,树立了我局良好形象。

二是大力建设药品网上监管平台。以提升食品药品监管效能、降低执法成本为目标,着力加快以药品(医疗器械)网上监管为重点的食品药品监管电子政务系统建设。通过收集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单位的购、销、存数据,建立完善覆盖*地区的药品监管信息系统,保证我市流通、使用的每种药品都有不同的编码,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同种药品也有不同的编码,使之具有惟一、永久的药品ID。目前整理入库国家药品批文数据约19万条,*市药品生产企业数据约6000条、药品经营企业数据约6200条、驻店药师数据约8000条,基本完成基础数据库的大、中、小类数据字典整理工作。

重要信息系统专项整治方案范文第4篇

一、突出抓好农村及旅游景区食品安全整治,保障农村地区及旅游景区的食品安全

(一)进一步加强农村地区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等各个环节的监管。开展“农村食品市场专项整治年”活动。全面清理农村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资格;开展农村食品市场专项检查,突出抓好分散在广大农村的各类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个体商贩、小作坊、小商店、小食店、小餐馆和学校食堂整治工作,有效遏制农村市场假冒伪劣食品。强化农村集贸市场和餐饮单位食品卫生监督检查,严厉查处无卫生许可证生产、经营食品和从事餐饮服务的违法行为,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

(二)进一步推进农村食品安全流通网、监管责任网和群众监督网建设。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立农村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队伍,健全综合协调机制,填补监管空白。

(三)以粮、肉、蔬菜、水果、奶制品、豆制品、糕点、饮用水为主要品种,认真组织旅游景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旅游景区食品源头治理,规范生产、疏通及消费秩序,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及中外游客的饮食安全。

二、深入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加大农产品源头污染治理力度

(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围绕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农产品综合竞争力,根据《*省安全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管理试行办法》,抓好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普及无公害蔬菜适用技术,在有条件的乡镇积极开展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示范;抓好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认证工作,全年积极申报认定无公害产地1个,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个、绿色食品1个。

(五)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继续开展种植业产品农药残留、畜产品“瘦肉精”和水产品“氯霉素”等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工作,并扩大监测范围,促进农产品污染源头追溯工作;开展水产品中“孔雀石绿”检测和液态奶中复原乳相关检测;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专项监测与认证的抽查工作。

(六)深入开展对农产品生产环境、投入品、生产过程的治理。围绕重点季节、重点地区、重点市场、重点品种和大要案查处,抓好种子、种苗、肥料、农药(鼠药)、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等农资产品专项整治;推广使用高效低残农兽药;强化农资产品质量监管,扩大放心农资下乡进村试点,积极推进农资连锁经营和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保证农资市场营销质量。

(七)切实加强基础工作。加大对广大农民科学种养殖、科学使用农兽药等知识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科学生产水平;加大种植养殖基地、出口企业的人员培训,提高防范污染的意识和能力,积极控制有毒有害生物的侵袭;建立可追溯性标识和记录,提高基层人员安全监控意识;引导基地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发展有机食品认证。加快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的建设,提高检测水平,做好农产品检验检疫的技术保障工作。

三、继续推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严厉打击食品生产加工领域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行为

(八)严格食品质量安全监管。进一步推进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组织督促28类食品生产企业申办食品生产许可证,协助实施28类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发证工作,确保糖果制品等13类具备条件的食品生产企业90%以上取得生产许可证,严格证后监管和无证查处;认真组织开展强制检验和专项监督抽查,督促食品生产企业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和出厂检验;加快实施食品包装材料、食品添加剂等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许可、强制检验等市场准入制度及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备案制度;进一步完善区域监管责任制,实现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早发现、早控制、早处理。开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厂点普查,建立健全食品质量安全电子监管信息系统。

(九)深入开展食品执法打假工作。深化食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百千万工程”,取缔无证生产的小作坊。紧紧围绕发证食品,突出农村和城乡结合部、集贸市场等重点区域,严厉打击滥用食品添加剂、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等违法行为;依法查处制售假冒伪劣、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犯罪案件;规范食品标签标志。

(十)加强食品标准化管理。继续开展食品标准化培训工作,提高社会有关方面特别是食品生产企业的标准化意识;加强对食品标准特别是企业标准的管理工作,开展专项监督,推动企业自觉执行食品标准。

四、加强食品流通环节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经营秩序

(十一)严格食品经营主体市场准入。全面开展清理规范食品经营主体资格工作,主要内容包括食品生产、销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证照是否齐全有效、经营事项与登记事项是否一致、年检和验照是否通过等,坚决依法取缔无照经营。

(十二)严格规范食品经营行为。在加强食品市场日常监管的同时,深入开展专项整治,依法查处食品违法案件。以城市社区、农村和城乡结合部为重点,开展重点区域执法检查,重点解决销售假冒伪劣食品问题;以商场、超市、集贸市场和批发市场为重点,开展经营者自律制度专项执法检查,重点解决进货验证验票、不合格食品退市等自律制度的建立和落实问题,确保大中型食品批发市场、超市进货索证索票率达到90%以上;以节日市场为重点,开展食品专项执法检查,重点解决销售有毒有害和不合格食品问题。

(十三)加大食品市场质量监管力度。强化食品质量准入,加强监测工作,坚持日常监测与快速检测相结合,开展以检测箱为依托的流通环节食品快速检测;积极推进食品质量分类监管,重点监管高风险食品,全面实行对婴幼儿奶粉、酒类流通市场备案管理,开展酒类市场专项整治。加强对食品退市的监管。

(十四)加强食品市场安全监管网络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工商行政管理“12315”网络进村镇、进社区、进商家、进市场,在90%以上的大中型商场、超市、批发零售市场建立投诉站点。结合“12315”行政执法网络建设,完善上下贯通的食品安全预警防范和快速反应体系。建立并落实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和经销企业食品质量管理员制度。

(十五)继续推进“三绿”工程,确保上市销售食品渠道正、品质好、手续全。加强对城区定点屠宰场的整治和规划建设,进一步加强生猪定点屠宰和肉品流通市场监管;推进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的机械化改造和技术进步;继续加强监督检查工作力度,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和销售注水肉、病害肉等不法行为,确保城区生猪定点屠宰率达到85%以上,定点屠宰检验率*0%。

五、严格食品卫生行政许可,强化日常监督

(十六)继续推进“食品安全行动计划”。贯彻实施《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全面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大中型餐饮单位和中心城区学校食堂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率达90%以上。严格规范食品生产经营和餐饮单位卫生行政许可,实行亮证经营。加大食品卫生监督抽检力度,加强儿童食品、保健食品和餐饮业的卫生监督检查。强化群众举报案件的查处工作,加大卫生执法工作公示公告力度。

(十七)开展卫生许可专项整治。严格卫生许可证的发放审核和监督。在20*年8月底前,开展婴幼儿配方食品、瓶(桶)装水、膨化食品、食用植物油等生产企业和学生营养餐配送单位的卫生许可情况专项整治,对不符合要求的依法予以查处。

六、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十八)全面加强食品安全信息工作。进一步完善落实《黟县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管理办法》,构建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在重大节假日前和重大事件、重要工作过程中,由县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牵头,组织各相关部门联合食品安全信息。

(十九)健全食品安全事故应急体系。抓紧出台《黟县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制定《黟县食品安全事故隐患限期整改制度》,不断完善事故应急救援处理机制和事故整改督查制度。

(二十)加强对食品安全隐患的监控。选择重点地区、行业和品种,探索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规律,提高预防控制能力。加强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尤其是大案要案的督查督办,对构成犯罪的食品安全案件做到快侦快破快移诉。

七、保障措施及工作要求

(二十一)全面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按照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和责权一致、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落实到位的原则,落实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责任;进一步完善《黟县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制定《黟县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办法》,严格责任追究;将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方案的具体任务和工作目标逐级分解落实,积极争取纳入政府目标考核。

重要信息系统专项整治方案范文第5篇

一、主要工作回顾

回顾今年以来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情况,重点抓了以下五方面工作:

1、强化制度保障,安全责任更加明确。坚持把全面落实“两个主体责任”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前提,依据“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和“三个必须”的原则,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和责任控制体系,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制、行政问责制、一票否决制,建立安全生产委员会例会制度,不断强化各村、各部门、各企业的安全监管责任。结合贯彻《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规定》,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清单》、《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清单》、《企业隐患排查清单》“三项清单”作为重要内容,加强指导检查,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地生根。强化事故隐患信息系统建设,把企业“五落实五到位”和“三自”工作纳入安全检查内容。

2、狠抓隐患查治,安全整治更富有力。坚持问题导向,深刻吸取盐城响水“3.21”爆炸事故教训,督促全镇危化品、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企业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组织开展危化品经营和使用企业专项整治活动,使企业安全规范得到了进一步落实;针对服装加工企业火灾隐患问题,开展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整治,4月2日上午,和派出所联合市消防大队对七子村服装厂消防安全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在幼儿园组织了地震灾害逃生疏散和消防灭火应急救援演练,提升了学生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逃生能力,以及相关部门对突发事故的应急联动水平;针对液化气充装存在较大风险作业环节,组织了对非法充装、超限储存等开展了专项打击,燃气行业本质安全度得到提升;针对漠视劳动者职业健康防护的行为,开展了以木制品和体育设施材料企业为重点的职业病危害专项整治,提高了企业职工的自我防护意识;针对粉尘涉爆、有限空间、液氨制冷、建筑施工、烟花爆竹等行业,深入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协调解决重大安全隐患,消除了一批隐患死角;针对春节复工复产、“五一”等重点时段人员密集出行、生产要素流动快速、安全风险增大的特点,充分发挥各村、部门监管合力,开展全方位、全覆盖的安全生产大检查。

3、紧扣工作目标,安全监管更务实效。安监办始终狠抓安全工作不放松,主动进位,对标找差,补齐短板,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抓主体责任落实。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和法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意识,督促企业落实职业危害防护、安全培训教育、特种作业持证上岗、隐患排查治理、应急救援机制、台帐资料等基础性工作,引导企业健全完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对一些重大隐患企业未及时排除整改较大安全隐患,存在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可能导致发生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情形进行问责告诫谈话,强化问责,进一步促进安全监管责任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二是抓安全标准化建设。今年来,全镇新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22家,其中三级标准化3家,小微企业标准化19家,去年全镇创建的三级标准化企业27家,小微企业标准化创建32家,已全部通过考核验收。三是抓安全信息化建设。大力推广“安监智多星”信息系统,全镇目前已有106家企业安装“安监智多星”信息系统,并正常开展隐患排查上报工作,通过信息化手段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监管效能。四是抓职业病防治。督促企业落实防治主体责任,增强企业和劳动者防护意识,年初完成职业健康危害岗前体检148人。作业场所检测企业数6家、职业卫生现状评价企业数3家,拟在五月中旬全面开展职业危害健康体检,并计划落实安全生产现状评价20家。五是抓安全大检查。按照“不留一个死角、不放过一个隐患”的工作目标,坚持“严、细、实”,加大重点企业检查力度,各行业主管单位针对本行业领域都认真开展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活动,同时组织开展安全生产节后开工复工、五一期间、夏季汛期、大检查,对危化品经营和使用、液氨制冷、粉尘涉爆、中频炉、有限空间、烟花爆竹等开展专项整治。在开展全镇安全环保消防专项严打工作中,印发了荻垛镇专项严打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成立荻垛镇安全环保消防领域重大隐患违法行为专项严打整治行动领导小组,下设8个工作小组,全力推动重大隐患违法行为专项严打整治行动工作,督促全镇各企业立即开展安全生产和环境隐患自查自纠工作,确保在第一阶段全面摸排安全环保消防隐患。六是抓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将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工作机制作为遏制安全事故的有效举措和提升监管效能的关键举措,指导全镇企业开展较大风险因素辩识,落实现场管控措施,强化隐患的排查整改。七是抓安全生产责任险落实。今年共投保企业33家,占全镇企业数30%以上,保障职工人数1200余人,进一步保障了企业安全发展和职工权益。八是抓网格化实名制公告栏。根据市安委办《关于开展兴化市安全生产“网格化+实名制+公告栏”工作的通知》(兴安办〔2018〕95号)文件要求,切实落实各级人员责任,做到责任有人认、问题有人领、工作有人做,形成“全覆盖、无缝隙”的责任体系和监管网络。目前全镇已完成19家试点企业的挂牌工作,其余企业正在有序推进,下一步将加强公示牌日常巡查,督促各企业定期进行信息填写更新。九是引进第三方力量监管企业安全。为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能力,有效防范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切实筑牢安全生产“防火墙”,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夯实安全生产监管基础。镇安监办与泰州禾力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签约,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引入泰州禾力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第三方专业力量,对全镇50多家企业实施第三方监管,从制度、管理、技术等方面帮助指导企业按照安全生产标准化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要求规范运行,进一步增强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推进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十是组织开展应急救援演练。为进一步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切实增强全园师幼避险减灾意识、自救能力和充分检验危险化学品泄漏事件应急预案的有效性、科学性以及各部门的应急救援能力。5月10日和6月21日,镇安委办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了防震减灾疏散演练和危化品泄露应急演练活动,两次联合演练从组织领导、指挥协调、事故预警、应急处置、人员物资准备等方面强化我镇应急救援中相关部门和企业专职应急队伍力量的联勤联动训练,了解掌握易燃易爆危险品种类、数量、工艺流程、消防设施、应急抢险力量等情况,切实提高事故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4、突出固本强基,安全基础更趋稳固。将安监办建设作为主战场,加强规范化创建,以基层网格化、监管信息化、乡镇规范化、企业标准化“四化”融合为抓手,不断提升基础能力建设水平。积极开展安监人员岗位练兵活动,通过现场执法检查、参加市局组织的业务知识学习、规范检查文书等方式,提高了安监人员业务水平。坚持精准监管,执行安全生产专家检查制度、厂长经理约谈制度,开展重点企业安全现状风险“会诊”评估,结合安全标准化等级评定,针对不同级别的企业采取不同监管措施,实施分类分级监管,努力使安全生产不仅“有人管”,更加“懂得管”、“管得好”、“管得住”。

5、深化宣传教育,安全意识更快提升。今年6月是全国第18个“安全生产月”,镇安委办围绕“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主题,在全镇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通过有线电视、微信群、横幅、展板展示、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将安全生产政策法规、安全科普常识、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职业健康知识、应急处置和自救互救方法等向社会公众传播。同时,还组织开展了消防知识培训讲座、危化品泄露应急演练和安全生产宣传进企业、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公共场所等“七进”活动,形成全方位、全领域、全覆盖、全过程的宣传氛围,提升全民安全素质,形成安全意识,切实让安全发展理念落地生根、深入人心。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夏季高温汛期已经来临,各类生产经营建设项目日趋活跃,逐步进入生产旺季阶段,极易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我们将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将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措施牢牢抓紧抓实抓到位,努力实现全镇安全生产状况更加稳定可控,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突出责任主体,全力推进企业责任落实。切实把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作为抓好安全生产的根本举措,以《安全生产法》为统领,采取系列制度措施,推动企业全面履行安全生产法定职责,完善和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二是坚持源头管控,切实规范生产经营秩序。严格把好源头管理,加强风险防范,改善企业安全基础,为大幅降低事故风险、减少事故发生起到源头性防控作用。努力将事故隐患消除在早在小,防止小隐患酿成大事故。

三是夯实基层基础,努力提高安全发展水平。以基层网格化、监管信息化、乡镇规范化、企业标准化“四化”融合为抓手,不断提升基础能力建设水平,切实抓好事故隐患整改措施落实,及时跟踪落实整改方案、整改资金和整改措施,确保每个隐患点都能按时保质完成。

重要信息系统专项整治方案范文第6篇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按照“总体规划、属地管理、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以企业分类分级管理系统为基础,以企业安全隐患自查自报系统和安全隐患动态监管统计分析评价系统为核心,以强化安全监管责任机制、考核机制和企业主体责任为抓手,以完善落实安全标准体系为支撑,以广泛开展安全教育培训为保障,逐步建立全市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二、目标任务

建立市、县(区)两级和市经济开发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平台,对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全过程管理,对安全隐患和重大隐患治理实施有效监管,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规范化、法制化,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2012年,市、县(区)以及市山经济开发区同步开展建设试点,市级试点县(区)安排在县。同时,在全市煤炭、道路交通、建筑施工、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特种设备、消防、人员密集场所等行业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试点建设。各地要选择1-2个乡镇或重点行业(领域)开展试点。2013年在全市工矿企业和其他重点行业(领域)全面推广普及;2014年巩固提高,力争用3年时间基本建立全市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三、工作内容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分类分级,细化完善隐患排查标准,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明确安全监管职责和责任主体等。

(一)开展调查摸底和企业分类分级

全面开展调查摸底工作。调查、登记各类企业的基本信息,包括企业规模、安全管理和技术水平、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等,掌握企业底数及其基本情况。

按照企业基本情况,结合企业的行业(领域)属性和安全监管工作的相似性,对企业进行分类,对同一类型企业的安全状况进行安全等级评定。确定各级、各有关部门的监管范围,建立“按类分级、属地监管”的安全监管模式。

(二)制定隐患排查标准

依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6号)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结合本地区、本行业(领域)实际,制定、细化安全隐患排查标准,同时督促指导企业制定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评定标准为基础,以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和现场管理为主要内容,明确各类企业开展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标准和要求,做到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三)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

依托“金安”工程等安全生产信息平台,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企业安全隐患自查自报系统、安全隐患动态监管统计分析评价系统等,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全过程记录和管理。通过该系统,企业对自查隐患、上报隐患、整改隐患和接受监督指导等工作进行管理,及时整改消除隐患;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对企业自查自报隐患数据、日常执法检查数据、隐患整改和监管措施执行到位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所有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实施有效监管。

(四)明确安全监管职责和监管监察方式

按照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淮政[2011]19号),落实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和有关部门、单位的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加强相关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监管,督促指导有关行业(领域)企业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依照企业的分类分级,在监管频次和内容等方面实行差异化监管监察,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建立考核奖惩机制

突出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过程管理和效果管理。将开展企业调查摸底和分类分级、细化制定隐患排查标准、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以及加强对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执法检查和专项督查等推进体系建设的过程管理,纳入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对未按要求自查自报隐患的企业,在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的同时,要将其作为重点监管对象,挂牌公示,对积极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企业,优先安排重大隐患整治技改贴息(补助)资金。

四、工作步骤

全市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主要分为建设试点、推广普及和巩固提高三个阶段:

(一)建设试点阶段(2012年3月至年底)

各县(区)政府、市经济开发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结合本地区、本行业(领域)实际,制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确定试点乡镇和行业(领域)或者企业,完成试点建设任务,试点计划任务表(见附件)。

(二)推广普及阶段(2013年)

借鉴试点工作经验,完善工作制度和标准,在全市工矿企业和其他重点行业(领域)推广普及,建立分级分层次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三)巩固提高阶段(2014年)

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情况检查,进一步完善体系建设工作制度、标准和使用管理办法,在全市基本建立先进适用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是安全生产管理理念、监管机制、监管手段的创新和发展,是突出预防为主,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安全监管,有效防范和遏制事故发生的重要工作措施。各县(区)、政府、市经济开发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或确定一名负责同志负责本地、本行业(领域)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并落实专门机构具体承担体系建设任务。要加强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纳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要从基层企业抓起,通过典型示范、以点带面,全力推进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

(二)落实工作责任,强化目标考核。要按照安全生产职责规定,落实各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工作责任。各级政府安委会办公室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和指导作用,加强对有关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监督检查,将开展体系建设工作情况作为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对进度迟缓、工作不力的予以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对安全监管职责落实不到位的,严肃责任追究。

(三)全面动员部署,广泛宣传发动。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目的意义,引导各有关单位深刻认识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要加强职工安全培训,提高职工排查事故隐患的意识和能力,组织和鼓励职工结合本职工作查找事故隐患。要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和使用的专题系列培训,使企业知道“做什么、怎么做”,使监管部门知道“管什么、怎么管”,确保体系建设工作有效开展。

(四)加强工作推进,构建长效机制。要加强对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监督检查,针对不同类型行业企业特点,搞好分类指导和定期督促检查。要加强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专项督查,强化企业安全隐患自查自报和整改的主体责任,对安全隐患排查、报送、整改不力的地区和企业,依法严肃查处,并公告处理结果。要把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与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深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和职业病危害治理、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加强安全监管能力和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等紧密结合起来,统筹谋划,有序推进。

(五)统筹兼顾,抓好“五个结合”。

1.与深入开展“打非”专项行动相结合。加大对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打击和治理力度,坚决扭转非法违法生产和经营造成事故多发的严重态势。

2.与深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相结合。把严重影响安全生产、有可能引发重特大事故的隐患和问题,作为行业(领域)专项整治的重点,落实整治措施。

3.与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相结合。要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为契机,全面推动岗位达标和企业达标,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提高自觉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主动性。

4.与加强安全监管“基层基础”建设和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相结合。加快推进“金安”二期工程的建设和应用,在隐患排查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抢险救援和应急处理等关键环节上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重要信息系统专项整治方案范文第7篇

一、各类事故控制情况

2013年截止11月底,全区共发生各类事故89起,死亡29人,受伤41人,直接经济损失40.75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死亡人数上升26.09%,事故起数、直接经济损失分别分别下降86.6%、91.96%,受伤人数持平。其中:道路交通事故56起,死亡28人,受伤41人,直接经济损失2.21万元;火灾事故32起,直接经济损失18.54万元,无人员伤亡;工业企业事故1起,死亡1人,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其他非煤矿山、危化品、烟花爆竹、农机、电力、旅游、商贸等行业领域未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2013年市上下达我区全年各类事故死亡人数控制指标为36人,截止目前实际死亡29人,占控制指标80.5%;市上下达我区全年工矿企业死亡人数控制指标为2人,实际死亡1人;市上下达我区全年道路交通死亡人数控制指标为34人,实际死亡28人,占控制指标82.3%;市上没有下达我区全年火灾事故死亡人数控制指标,实际为零;市上没有下达我区农机事故死亡人数控制指标,实际为零;市上没有下达我区全年较大事故控制指标,实际为零。

二、安全生产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一是根据全区安全生产工作需要,区政府及时对安委会成员单位做了调整和补充,为全区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基础。二是认真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的意见》,区政府结合全区实际,制定出台了《全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的实施意见》,指导全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针对安全生产执法队伍力量不足的问题,组建了副科级建制的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大队,新增事业编制4人。三是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2011年以来,区政府及区安委会相继制定下发了《区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责任制实施办法》、《区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的实施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区委明确一名分管领导主抓安全生产工作,区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按照职责分工,严格履行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认真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工作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工作要求。在春节、“五一”、“十一”等重要节假日前和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期间,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带队分别在安全生产、消防、道路交通、农机、旅游、教育、建筑施工、水务等行业领域开展节前检查和专项督查活动,有力推动了安全生产工作。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下发后,区委、区政府组织专题会议进行宣传学习,并由区安委会办公室起草全区的《意见》,目前已下发各乡镇、部门、工业园区征求意见建议。四是区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先后组织召开安委会(扩大)会议6次,并形成会议纪要,严格督促落实,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五是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按照省、市、区安全生产“两个责任规定”,在年初的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区政府与各乡镇、部门、街道签定了2013年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将安全生产责任目标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严格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结合日常检查专项督查,区安委办严格督促乡镇、街道、部门与辖区内各单位签订责任书,生产经营单位与车间、班组签订全生产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体系。六是突出工作督查和目标责任考核,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今年以来,区安委办相继组织区督查办、监察、安监等单位组成专项督查组,对全区38个乡镇、15个部门、4个工业园区、6个城区街道的安全生产工作和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进行了重点督查,进一步明确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和工作职责,有力

地落实了“两个责任规定”。12月5日—12月12日,区安委办会同监察局组成考核组,对全区38个乡镇、6个街道、4个工业园区、20个安委会成员单位的2013年度安全生产责任目标完成情况进行了集中考核,同时对安全生产大检查“回头看”工作一并进行了督查,有力推动了安全生产工作。

(二)全面安排部署,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打非治违和隐患排查治理活动。

一是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扎实有效。按照省、市安委会的安排部署,区安委会制定下发了《区2013年度“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方案》,成立了以分管副区长为组长,安监局主要负责人和区政府办公室负责人为副组长,包括安委会相关成员单位为成员的“打非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安排自4月—12月份在全区继续集中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对开展专项行动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了行动重点,细化了工作步骤,督促指导各乡镇、相关部门、街道集中开展“打非专项行动”。要求各相关职能部门和重点行业领域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相应的打非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分工协作,明确职责,具体负责重点行业和领域全面开展打非专项行动。我区严格按照“四个一律”和“六个一批”工作要求,始终坚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集中开展对各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的整治。今年以来,我区依法关闭11户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非煤矿山企业,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160起(包括消防、道路交通、工商等行业领域),治理纠正各类违章违规行为156起。二是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活动。隐患排查治理已成为全区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效机制。区政府办下发了《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建立了“企业自查自报自改,行业部门专业监管、跟踪落实,安监部门综合监管、监督检查、区政府挂牌督办、追究问责”的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活动深入展开。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区共组织出动人员1430人(次),排查单位、企业、场所1352户(次),排查出各类安全隐患3435条,整改3326条,整改率96%。三是加大挂牌督办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整改力度。今年省安委办对我区5处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实行挂牌督办,区政府高度重视,由区安委会下发了《全区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督办整改工作方案》,对治理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主体责任单位、配合责任单位以及整改措施和时限。有关责任单位随即分别制定了整改方案,进一步细化责任,确保隐患在限定的期限内得到有效整改。目前蔡庄家具广场、富昌家私城、荣华宾馆、凉古公路与荣华大道交汇处的道路安全隐患等4处重大安全隐患均已得到整改,并经市安委办验收后上报销案。市场安全隐患,军颖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严格按照消防大队提出的整改要求制定了整改方案,并投入资金50多万元进行了整改,现等待市安委办验收销案。市安委办挂牌督办的富豪极速网吧、农垦宾馆、金水晶酒店等三处火灾隐患,严格落实整改责任,均已通过验收整改完毕。四是深入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煤矿领域,我区煤矿企业按照省、市停产整顿方案属15万吨以下煤矿,今年以来全部处于停产整顿阶段,制定的煤矿企业停产整顿、兼并重组方案已上报市上等待省上批复。在煤矿停产期间,有关部门相继组织32人(次),上矿山企业12次,就煤矿停产期间的人员值守工作进行了专项检查。非煤矿山领域,结合全市非煤矿山整顿方案,针对非煤矿山企业行业特点,以“治乱、治散、治差”为重点,采取“关闭、整合、提升”等措施,严厉打击非煤矿山领域非法违法建设和开采活动,今年以来,共检查非煤矿山企业110户(次),查出一般隐患318条,整改286条。危险化学品领域,持续不间断地开展对危险化学品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物处置各环节及餐饮场所和涉氨制冷企业的专项检查,共检查企业、单位101户(次),查出隐患389条,整改389条。烟花爆竹领域,针对春节等节假日烟花爆竹需求量加大的实际,从安监、公安、工商、质监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检查组,对重点乡镇和城区的集贸市场进行不间断地、拉网式大排查,今年以来共检查商铺、商店245家,查处安全隐患169条,立即整改169条,查收非法经营的烟花爆竹2240鞭,礼花21筒;以开展烟花爆竹专项整治行动为契机,严厉打击烟花爆竹非法违法经营行为,取缔非法储存窝点2处,对3户批发企业烟花爆竹库房进行了查封。冶金领域,以强化冶金企业日常监管为重点,持续开展安全检查,确保冶金企业的生产安全。民爆物品领域,以强化管理为目标,从涉爆单位的购买、运输、储存、使用等环节入手,加大日常监督管理,共排查涉爆单位4家、涉枪单位6家,排查隐患2处,整改2处。持续不断地开展“缉枪治爆”专项整治工作,依法收缴炸药132公斤、雷管769枚,杜绝了涉爆事故的发生。人员密集场所消防,扎实开展“除火患、保平安”冬春专项行动、“两会”消防安全保卫、“平安陇原”消防安全专项行动等活动,深入推进消防安全“网格化”、“户籍化”管理工作,重点对全区商场、市场、学校、网吧、KTV等公众聚集场所开展安全检查。止目前,共检查单位659家(次),查处隐患1247条,整1185条,整改率95%,通过消防安全大检查,切实整改了一大批火灾隐患。建筑施工领域,继续在全区深入开展预防高空坠落、塔吊倒塌、物体打击、施工坍塌等为重点的建筑安全专项检查,共检查38个乡镇的在建工程项目243项,查处隐患558条,整改471条,有效消除了事故隐患,规范了建筑安全生产秩序。道路交通领域,以各阶段交通安全专项整治为重点,认真落实“五长”(乡镇长、运管站长、农机站长、派出所长、交警中队长)联动机制,今年以来先后开展了春运、“亮牌”行动、酒后驾驶、“大排查、大整治”货车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夏季道路交通安全大检查等城乡道路交通秩序专项整治、“五种车辆”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交通秩序集中整治和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专项整治行动、校车专项治理等道路交通秩序专项整治9次,共出动警力38100人次,出动警车9600台次,检查车辆162.7万台次,查处违法行为12.78万起。特种设备领域,始终将特种设备安全检查作为工作的重心来抓,不间断地组织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共组织人员960人次,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300家,检查各类特种设备1000台次,责令停用设备8台,查封5台,查处隐患80条。农机领域,积极开展“平安农机”创建示范活动,今年以来新创建4个“平安农机”示范乡镇、24个示范村、962个示范户,有效推动了农机安全工作。扎实开展农机道路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重点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无牌无证、超速超载、违法载人、人货混装的违法行为进行专项整治,共检查各种农业机械41386台,查处违章2185台,查处事故隐患108条,整改106条,整改率98%。水利行业,结合安全治理活动,共组织各项检查4次,持续不间断地对南营、西营、黄羊3座水库、7座农村集中式供水厂、3处电站和水利在建工程进行安全检查,确保了本行业领域的生产安全。电力行业,以突出隐患排查治理为抓手,结合春、秋季安全大检查和“迎峰度夏”安全检查,全面排查各类事故隐患,对排查出121处在高压输电线路下违章建房、搭棚的安全隐患进行了整治,确保了农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校园领域,组织教育、公安、安监、工商、药监等部门开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校车安全、冬季取暖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校舍安全等检查活动,共排查隐患386条,整改339条,整改率95%。旅游行业,结合春季安全检查和“五一”、“十一”节前检查,组织安全检查4次,对区内旅游景点、宾馆、饭店、招待所进行了全面排查,确保了经营场所的安全运转。其他文体、卫生、工商、国土、宗教、供销社等相关行业领域,在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严格按照各自安全监管职责,及时在各自行业领域开展了隐患排查和联合执法检查活动,确保了各行业领域的安全稳定。五是全面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自查自报自改系统,组织包括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工业企业管理人员参加的隐患排查治理自查自报自改系统培训班1期,目前全区已有43户企业和生产经营单位建立了隐患排查治理自查自报自改系统,其中,非煤矿山25户、危险化学品户和烟花爆竹经营单位4户、工业企业14户,高危行业安全检查覆盖面已达100%。六是认真落实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职业卫生“三同时”制度。今年以来,全区新、改、扩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已通过预评价验收6户,3户企业正在进行安评工作,5户企业仍在作前期准备工作。年初,下发了《全区职业健康安全监管工作要点》,在重点企业深入开展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在加强重点企业职业危害防治日常监管工作的基础上,严格职业病防治申报建档工作,目前全区已累计申报57户,2013年新增网上申报13户,其中,中大铝型材、宁海商贸公司等2家职业危害重点企业已通过预评价,等待市上验收。七是认真做好煤矿整顿关闭工作。自2012年9月份以来,我区煤矿企业按照省、市停产整顿方案已全部处于停产整顿阶段,并制定了停产关闭、资源整合实施方案,已上报市上等待批复。

(三)大力夯实基础,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

一是不断加大对安全监管的资金支持。目前区财政已拨付全区安全生产专项资金203万元,有效保障了全区安全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经区委编办核准,设置区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大队,落实编制4人,安全生产行政执法队伍得到进一步加强。三是全区38个乡镇、6个街道均已设立安监站,配备了兼职人员94人;四是继续推进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下发了《2013年全区冶金等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的安排意见》,组织人员深入工业企业,指导、帮助各类企业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活动。今年以来,共有49户企业和生产经营单位开展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目前已有26户工业企业经过初步审查,已上报市局等待验收,10户企业相关资料作进一步的完善。3户烟花爆竹经营单位、4户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通过市上验收,4户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已上报市局等待验收。五是加强应急建设,全面提升应急救援能力。根据国家、省、市有关工作要求,结合全区实际,及时修订了《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区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全区各行业结合各自实际,全面开展各类应急演练活动,检验预案的可操作性和实际效果。在三月份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区安监局、教育局、公安局消防大队联合在六中、会馆小学、共和街小学等多所中小学开展了消防安全知识讲座和灭火演练活动,受教育人数达1.5万多人次;结合全区“安全生产月”应急演练周活动,大力开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6月26日,区政府组织安委办、消防大队在惠丰超市举行了一期火灾事故应急演练活动,有效提高了火灾事故应急防范能力。质监、电力、皇台酒业公司等部门和企业也结合各自行业特点,分别组织了多起应急演练活动。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一系列应急演练活动,进一步检验了全区各类事故应急救援能力。六是不断强化对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教育力度。今年以来,相继组织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工业企业等行业领域的企业负责人和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班6期,水务、教育系统安管人员培训班2期,共1062人参加了培训学习,从业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

(四)严格行政执法,全面开展各类安全生产检查活动。

一是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年初,根据全区安全生产工作实际,下发了《全区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计划》,并依此为依据,签订了安全生产行政执法责任书,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二是全面开展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结合省、市、区阶段性工作安排和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扎实开展各类安全生产检查活动。其中,6月份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开展以来,全区各乡镇、街道、工业园区和相关职能部门结合各自监管职责,组织检查组或督查组,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体要求,采取“企业自查、行业检查、综合督查”相结合的方式,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期间,全区共抽调人员360人(次),组织检查组(督查组)87个,共检查各类企业和生产经营单位1860户(次),查处安全隐患3686条,已整改3601条,限期整改85条,目前,安全生产大检查“回头看”工作仍在有序进行之中。

(五)加强信息报送,严肃查处安全生产事故。

一是及时、准确上报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统计报表和事故统计月报表,未发生漏报、迟报现象。二是对今年以来工矿企业发生的1起生产安全事故和群众举报、上访4起工伤事故案件,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依照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对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现均已结案,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社会安全稳定。

三、存在问题及2014年工作打算

今年以来,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全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部分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没有真正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对安全生产重视不够,企业安全管理不严,安全投入不足,安全设施老旧,企业内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走过场。二是安全监管责任不到位。有的街道、园区和有关部门主要领导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不够,存在“出了事就重视,没出事就忽视”的现象,没有真正落实单位主要领导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的人的责任。三是安全生产标准化推进难度大。由于这项工作没有列为国家法律强制性要求,企业认为开展标准化达标投入资金较多,中介机构评审又收取一定的费用,也没有针对企业的奖励和激励政策,企业认同度不高,推进难度非常大。此外,安全监管部门也缺乏有力的抓手,对不达标和工作不积极的企业,没有强有力的制约手段。四是安全监管机构建设还需要加强。随着国家对职业卫生工作的不断强化,职业卫生监管的任务也日趋繁重,需要尽快设立职业健康监管科,并配备人员。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研究,认真解决。

2014年工作打算

指导思想:2014年,全区安全生产工作将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批示精神为指导,以学习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为主线,围绕全区中心工作,紧盯“一个目标”,强化“十项举措”,努力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促进全区安全生产工作再上新台阶,为2014年全区社会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一个目标:坚决杜绝3人以上较大事故的事故发生,全年事故起数、伤亡人数“双下降”,确保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市上下达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指标完成率100%,重大隐患整改完成率100%,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持证率达到100%。

十项举措:

1.全力做好各个阶段的安全监管。在认真总结2013年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中取得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未雨绸缪,提前谋划,督促指导生产经营单位和各乡镇、街道、工业园区及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在全行业、全领域治理安全隐患,提前做好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准备,科学制定预案,并认真开展演练。

2.深入推进安全生产宣传力度,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理念。加大安全生产培训力度,坚持“效果第一,切实有效”的方针。重点加强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增强企业安管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强化“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理念。督促企业进一步推进和落实厂级、车间、班组三级安全教育机制的形成,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加大安全生产宣传投入,充分利用网络和媒体力量,扩大宣传覆盖面。通过“安全生产月”活动,开展应急实战演练、安全宣传和知识竞赛等活动,全面提高全社会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努力形成“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良好氛围。

3.进一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在2013年全面开展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基础上,创新工作举措,把标准化建设与日常监管、隐患专项整治、打非治违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扩大企业标准化建设的面和点;根据市上统一部署,全面启动规模以下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努力促进企业本质安全度的不断提升。

4.继续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重点围绕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冶金、特种设备、农业机械等行业领域开展联合整治。特别针对特殊工种无证上岗、违章操作,危化品、烟花爆竹无证经营和非法经营等严重非法违法行为,依法依规,严厉打击,促进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5.推进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应用。结合我区安全生产监管实际,逐步优化系统运行流程,扩大系统企业覆盖面,力争全面覆盖全区生产经营单位。加大对上报事故隐患整改情况的检查力度,定期组织督查督导,确保事故隐患整改到位。

6.加大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力度。认真执行年度安全生产执法计划,加大检查力度,严格执法,严厉打击瞒报、迟报、漏报安全事故违法行为。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处理的有关规定,按“四不放过”的原则,深入查清事故原因,提出整改措施,严格依法处罚。同时加大对行业监管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追究力度,强化警示作用,严防同类事故发生。

7.认真抓好职业卫生监管。督促指导企业制定职业病危害防治计划,定期进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开展职业健康监护,建立健全健康监护档案,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开展职业健康专项检查,对达不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的要责令限期改正,对整改仍不合格或拒不整改的,要依法停产整顿或者提请区政府予以关闭。

8.抓好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突出抓好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和专项整治工作。继续加大对煤矿、非煤矿山、危化品、烟花爆竹、道路交通、建筑施工、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的专项检查工作力度,集中力量监控重大危险源企业。加强日常检查、专项整治和重点抽查机制;加强同农机、水务、电力、质监、教育、卫生、文体、旅游等行业和领域的协调配合,加大政府层面的安全督查力度,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确保各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重要信息系统专项整治方案范文第8篇

根据上述总体目标,我们要强化奋发作为的争先意识、开拓创新的攻坚意识、精益求精的精品意识、真抓实干的责任意识,实现从"小城管"向"大城管"的转变、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经验型向科学化转变、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妥善处理好多数人利益与少数人利益的关系、严格执法与人性化管理的关系、硬件配套与软件强化的关系、阶段整治与长效巩固的关系,城与乡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专业管理和全民参与的关系。今年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凝聚合力,努力构建齐抓共管的"大城管"新格局

城市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范围大、部门多,难度大,因此,一定要强化各管理部门间衔接、配合,做到条块联动、专兼结合、各司其能、各负其责,分工不分家。我们要努力建立和完善三项管理机制:一是建立"大城管"机制。市政府拟出台建立大城管的实施意见,在机构设置上,拟筹建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成员由相关部门和辖区政府负责人组成。在职责职能上,城管委主要是在更高层面上对涉及社会公共管理方面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协调和考评,形成"统一领导、各司其职、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建立以块为主的互动机制。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行政执法和市容管理体制,理顺市、区两级管辖范围、职责和权限,形成以市为主导,区为重点,街道、社区为基础的责权利有机统一的管理体制,增强区一级在城市管理中的支撑作用以及街道、社区的基础性作用。三是建立"捆绑式"考评机制。拟出台我市长效综合管理考核办法,主要是在"捆绑式"考评机制上做文章、下功夫,以单位考核和日常考核为基础,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采取单位保证金+个人风险抵押金+责任追究的方式,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门实绩的重要指标,促使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同时,继续以城管创优考核为抓手,推动各地城市管理和执法水平不断跃升新台阶。今年,要进一步将考核向街道(建制镇)和社区延伸,扩大城管创优的辐射面,全面提高城管创优水平。

(二)完善功能,努力开创协调发展的城市管理新局面

完善和提升城市管理功能,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城市管理协调发展的本质体现。为此,今年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城东垃圾填埋场二期续建工程,今年要完成围堤任务;新建垃圾中转站2座,新建和改造公厕32座,今年要创造条件推行公厕免费开放;新建1-2个环卫专用车辆停放(修理)场地。同时,购置一批扫路机、压缩车、小型机动清运车等设施设备,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要达到60%以上;进一步规范环卫作业市场化运作机制,实施环卫作业市场准入制,逐步建立一个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市环卫作业市场;围绕南徐新城和北部滨水区的建设,积极配合各建设单位,做好环卫基础设施的规划定点和项目建设工作。此外,垃圾费征收要在2007年基础上稳步提升。第二,加强市容环卫管理。我们要在四个方面实现突破:一是实现垃圾分类投放、收集和处置上的突破。以"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科技支撑"为指导原则,以点带面,逐步推开,争取通过几年时间努力建立起垃圾分类投放、收集和处置的体系。二是实现"失管"小区卫生保洁上的突破。按照"保洁全天候、责任全覆盖、管理无缝隙"的要求,采取"市里贴一点、区里出一点、街道筹一点"的方法,通过多元化途径解决好市区卫生保洁全覆盖问题。三是实现市容管理示范路建设上的突破。按照高标准、高档次、高品位的要求,在市区精心打造1-2条省级市容管理示范路,真正把"示范路"建成镇江景观道路的样板工程、精品工程。此外,要进一步加强对人力三轮车车容车貌的管理,强化三轮车从业人员的素质培训。四是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上的突破。要结合全市开展的"放弃塑料袋,重拎菜篮子"活动,积极探索环保先进的生活垃圾处理新方式和餐厨垃圾、建筑渣土、落叶由废料到资源转变的科技途径。第三,实施户外广告和店牌店招更新。按照"减量治乱、调整置换、出新提档"的要求,继续拆除主城区范围内严重影响市容景观、不符合规划要求广告,更新危险、破损、陈旧、过期广告;对解放路、中山东路、正东路沿街店牌店招进行专项整治,整治一条,巩固一条;严格控制高层建筑户外广告设置数量,提升设置品位;稳妥推进户外广告泊位市场化运作,对中山东路、解放路设置期满的户外广告泊位全部实行市场化运作,公开竞拍。第四,推进夜景灯光建设。今年要以山体、坡道、桥梁、河道、广场亮化为重点,完成一条旅游线(滨江风光带)、二个出入口(官塘桥路、金桥大道)、三个广场(梦溪广场、火车站广场、润州广场)、四座山体(金山、焦山、宝塔山、云台山)夜景灯光建设,打造集山水城林于一体,彰显镇江城市特色、文化底蕴、景观优势的最佳亮化观瞻片区。

(三)标本兼治,努力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执法新机制

今年,要实施四大专项整治活动,切实提高城市环境的管控水平:一是实施违法建设专项整治。要按照《关于进一步做好市区违法建设防治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完善预防、发现、查处、奖惩等制度,真正建立起市、区、街道、社区防违、治违、拆违的联动机制。今年,要实现新违建"零增长"的目标,逐步减少老违建的存量;在开展"无新违建社区"创建活动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无新违建街道"考核评比活动,并将拆违防违工作纳入城管创优考核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同时,将各地违法建设查处的情况定期在新闻媒体和政府网站上予以公布,接受群众监督。二是实施楼道乱贴乱画专项整治。要进一步推广润州区桃一社区楼道乱贴乱画整治经验,巩固前阶段各辖区整治的成果,继续坚持以社区为主体、群防为基础、经费为保障、考核为抓手、长效为目标,完善片区责任制、社区除"癣"预警制,充实专管与群管队伍网络,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三是实施占道经营专项整治。今年在整治的思路上,要按照"清路治乱、退路入室、用路有序、还路于民"的原则,在市区部分支干道和有条件的居民区积极推进"便民工程"建设,合理规划设置自行车修理、水果零售、小吃烧烤、路边排档等摊点群、疏导点,统一定点、统一样式、统一标识、统一管理,并按照国家卫生城市的标准,精心打造一批高标准高品位的临时摊点群。在整治的把握上,要按照"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原则,坚持主干道严控、次干道规范、街巷小区有序。在整治的手段上,实行以区为主、属地管理、责任包干,采取日常巡查、错时值守、交叉执法、定岗定责等手段,对各类非法占道经营行为实施连续式、高强度的专项整治。此外,我们还要创造条件分区域、分地段、定时段设立不收费、不上税的"跳蚤"市场,实现市容与繁荣协调共进,兼顾解决好弱势群众的就业谋生问题。四是实施渣土管理专项整治。今年我们要联合市建设局、公安局,按照"控源头、抓途中、查终点"的要求,对施工现场的围档、路面硬化、车轮冲洗设施落实严格把关,要突出抓好重大工程、重要时段、重点路线的监管。要积极推行渣土运输企业资质管理和信用制度,对不具备作业条件、严重违章、屡教不改的,实施黄牌警告直至清出镇江运输市场。此外,我们还要抓好群众反映强烈的机动车占道清洗、非机动车乱停乱放、商家随意倾倒垃圾、占道烧烤等专项整治。

(四)科技支撑,努力创建镇江特色的数字化城管新模式

数字化城管建设不仅是城市管理技术手段的优化升级,更是城市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和再造,也是市六届人代会提出的今年城市管理工作的重点建设任务之一。一是加快数字化城管组织机构建设。拟成立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数字化城管系统的规划、指导、组织、协调、建设、督促工作。按照"双轴并行、监管分离、统一指挥、综合考评"的模式,建立"一个中心、两级平台、三种职能、四级管理网络"的组织架构。二是加快实施"数字化城管"信息平台建设。以建设部数字化城管建设标准为依据,建成城市管理地理信息系统、信息采集系统、综合评价体系,并将现有城管公文流转及业务系统、城管110联动系统、车辆定位系统、实时监控等业务系统的数据进行全面整合,实现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以及规划、市政、房管、园林、环保、工商、公安等涉及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内容纳入数字化城管系统,年底前完成中心城区范围内的试点工作,并全面按照新的管理模式试运行。三是加快城管系统信息化工程建设。根据数字化城管建设的总体规划方案要求,进一步理顺涉及城市管理部门的职能,逐步建立部门间相互衔接、条块间相互结合的新型监督和管理模式。同时,各辖市也要把"数字化城管"建设摆在重要议事日程,积极推进。各辖区要全力做好与主城区数字化城管建设的配合工作。四是加快城管信息化队伍建设。引进或培养一批信息化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队伍,并在全市城管工作人员中开展信息化系统应用培训,达到项目建设与业务培训同步进行,以便项目建设完成能够及时良好运转,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五)城乡统筹,努力搭建生态文明的一体化管理新平台

今年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继续推进不断深化的一年。我们要按照《镇江市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意见》的要求,进一步统筹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建立起科学规范、高效长期的农村垃圾收运、处置运行体制和机制,努力实现城乡环境的协调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在五个方面下工夫:一是在健全长效管理机构上下工夫。要加快推进农村环境卫生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转,各辖市(区)、建制镇,行政村要落实好长效管理机构,逐步形成局管所、所管站、站管组的管理体系。要确保管理和保洁作业人员的培训率达90%以上,垃圾转运站操作人员实行持证上岗率、培训率达100%。同时,要加快全市农村环境卫生管理专业规划的编制工作,使农村环境卫生工作纳入正常轨道。二是在落实农村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上下工夫。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强化镇政府所在地和老集镇的卫生保洁,全面落实自然村和集镇区域内的企事业单位、公共道路(场所)、水域等责任部门的卫生保洁责任区制度,重点加强穿越集镇道路和路口、高速公路出入路口、沿途加油站附近等责任区的落实。同时,各辖市(区)对各自然村要落实农村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农村环境卫生责任书签订率要达到95%以上。三是在推进农村环境整治示范村建设上下工夫。今年省道、国道沿线两侧达标村要达到80%以上,在此基础上再打造一批示范村。四是在强化农村环境检查和考核上下工夫。坚持日常检查与年度考核相结合,不断强化对各地组织机构建立与运行效果情况、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与管护情况、保洁人员在岗与保洁质量情况以及保障经费与保洁人员报酬落实情况的监督与考核,考核结果将作为评先创优的重要依据。五是在落实长效管理保障经费上下工夫。按照辖市(区)、建制镇、行政村责任分级承担保障经费的要求,要把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保障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要重视调动建制村自筹和村民自治"一事一议"筹集资金的积极性,积极探索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吸纳各类社会资本参与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行管理,指导有条件的建制镇和行政村推行市场化运作。

(六)强化宣传,努力营造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