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义工感想

义工感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义工感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义工感想范文第1篇

三、活动地点:XX区XX山法XX寺

四、活动带队:邓XX、薛XX

五、活动记录员:邓XX

六、完成目标:让困难孩子们过一个充实的暑假

七、参加志愿者:

崔XX

八、爱心车辆提供:

邱XX、邓XX、王XX

九、活动情况简述:

2015年7月中旬,薛XX女士提议:暑假期间为XX公益微爱助学部帮扶的孩子们,举办一期夏令营,主要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美德。

7月22日,XX公益志愿者燕美、鞠玉清、薛XX、张兆运、邓XX,首先来到五马市场,购买学生用餐盘纸巾厨房用佐料等物品;并冒着37度酷暑,对寺内需要居住学生及义工的房间,逐一进行打扫擦拭,对被褥床单枕头进行晾晒。期间云照法师又购买了多个电风扇及生活日用品共计2000余元。在对房间逐一整理过程中,使用了法院禅寺的很多物品不再一一赘述。

7月23日,为参加夏令营学习的21名学生购买保险;当日,新泰净宗道场杨云岫居士带领高玉芝、高慎菊、徐伟伟、曹淑英、许西文、胡法征七名全职义工住进法XX寺,当地居民程玉芹也加入了厨房义工,开始对厨房食物采购制作,维护电路,一车七人全程陪同在夏令营,为学生及义教服务,并在夏令营结束后继续坚持清理法XX寺。在整个夏令营活动中,厨房消费4000元左右,均有佛家居士捐献。

7月24日,合仁堂医院韩XX、薛XX朋友及邓XX分别出车,在泰城将义教崔明燕崔明玲姐妹俩李XX,义工张XX,及分布在XX镇XX镇XX镇的学生接到法XX寺。当晚崔老师姐妹俩就进入了教学状态,学生们了解至圣先师孔老夫子并鞠躬致敬,观看爱国视频后,每名学生每晚都将书写日记,来记录所学或所感。晚间,杨居士崔老师邓XX共同商讨义工看护学生的房间分配,并起草安全值班制度及每天值班人员,以确保学生安全。

7月25日,入住夏令营后的第一天,义工们5点钟准时起床,学生们5:30也全部起床,早6时在崔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一招一式的练起了武术,那朝气蓬勃的面孔和飒爽英姿的身材着实让人由衷高兴。XX公益志愿者邱金菊驾驶车辆,与刘勇、鞠玉清共同参加开营仪式。法XX寺爱心夏令营的旗帜迎风招展,全部义教义工及学生,在崔老师的带领下演唱并表演《感恩一切》,多么美的歌词!善良的心!坚强的成长!催人泪下让人感动!

崔明燕老师及其妹妹崔明玲,每天上午及下午第一节课给学生们讲授《弟子规》,第二节课为学生们互动并表演弟子规的内容,通过自己设计方案,自己表演,并相互点评,把学到的传统文化知识,融会贯通到生活中去,把知识带回家,成为生活的习惯!这就是本次夏令营学习弟子规的目的所在。

每天上午第三第四节课和下午第三节课,都会有崔老师给大家上武术课或音乐课,或者是李俊成老师的快板课,或者是任广文先生的绘画课,总之,学生们每天都有兴趣课。每天晚上观看优秀视频,每名学生每晚都要书写日记,记录收获或感想

每天三餐学生们要自助盛菜拿饭盛粥,准备完毕后集体朗诵感恩词,就餐时要求不能剩一粒米,餐后自己洗刷餐具。中午或下午休息时间,自己洗衣服。由此锻炼学生们的感恩、节约、自理能力。

作为医学院毕业的我,让我感到震惊的一个视频是《水知道答案》,是日本科学家通过几百万次的实验,观察到的一个现象:当您心存美好的意念,对水说美好的语言,给水贴上美好的文字,或者让水听美妙的音乐时,水的结晶体形态会优美;反之,会扭曲变形丑陋。由此得出:世间万物都是可以沟通的,人类的想法决定着周围的环境。自然界一切的一切,的确是一个整体,根本无法分开,你的心好了,他们也就好了,你的心坏了,他们也就坏了。今天科学实验的证明,和两千多年前,中国老子所讲完全一样: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由此我们应该想到什么?怎么去做?我们的身体超过70%是水分,我们的心态,我们的意念,我们的言辞,都时刻影响着我们自己身体结构和健康状态,并且影响着周围的环境。为了我们自己的美好和健康,为了他人的美好和健康,让我们充满正能量,在每个人的内心播种感恩一切的理念,让爱洋溢在我们身边!

7月29日,XX公益法人代表和西XX女士来到夏令营,给学生们和义工上了一堂人生体验课,题目是:我拥有什么?方法很简单,就是戴上眼罩外出走动。学生们通过体验,认识到自己拥有明亮的眼睛,拥有健全的身体。试想反问一下,有谁愿意以壹佰万元出卖自己的双眼?有谁愿意以贰拾万元出卖自己的双脚?又有谁愿意以伍拾万元出卖自己的双手?我想,应该没有人会愿意,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千万富翁,我们应该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而不应该抱怨我们一无所有。通过我自己的体验,尽管在院内已经很熟悉,仍然感觉需要帮助,走到院门处时对走出院外感到恐惧无助;感想作为志愿者,我们应该如何去帮助哪些暂时有困难的人?如何通过帮助使之建立自信并自立?

义工感想范文第2篇

活动背景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社会经济突飞发展、竞争激烈的今天有越来越多的老人被冷落,是敬老院让这些需要帮助的老人重新找到了家,得到了家的温暖,爱的呵护。我们每个人都要从少年走向老年,这是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尊重老人,敬爱老人,说到底就是尊敬自己,敬爱自己。老人缺的不是物质上的资源,而是内心精神上的陪伴。懂得孝顺自己父母的我们,更应该打开心胸去陪伴敬老院中孤独的老人,经常去看看他们,和他们聊天让他们感觉不再孤单。

10月13日是传统节日重阳节,也是中国的老人节,在节日的这天,集合社会各界志愿者,包括按摩师、发型师、学生、上班族等来到市福利院,为生活在这里的老人和孩子带去节日的问候和关爱,给他们欢乐,给他们祝福。

一、活动主题

尊老爱幼、奉献爱心

二、活动目的

1、让市福利院内的孤寡老人和孤儿感受来自社会大家庭的关爱和温暖;

2、通过社会公益活动提高志愿者的社会实践能力。

三、活动意义

1、通过活动,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关注弱势人群,伸出双手奉献爱心,让孤寡老人和孤儿们不再感到孤单;

2、让参与志愿者树立社会责任感,让志愿者身心更加明朗,养成乐于奉献的良好品质,并通过自己影响身边更多的人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人人都能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社会一定会更加和谐。

四、活动时间

2013年10月13日上午08:30~10:30

五、活动地点

兴宁市社会福利院

六、服务对象

光荣院、养老院的孤寡老人,儿童福利院的儿童

七、经费预算

横幅100元/1条

八、活动流程

(一)活动前期准备:

1、招募志愿者,人数40人为宜,分为后勤组4人、按摩组10人、剪发组5人、清洁组30人;

3、9月24日~10月9日按摩组志愿者进行理论培训,10月10~11日进行实操培训;

(二)活动当天安排:

08:15 志愿者福利院内全部到齐;

08:30~09:30 后勤组负责场地布置,清洁组负责福利院大院、老人、小孩的房间卫生,整理完毕陪着老人、小孩拉家常、讲故事、看电视;

09:30~10:30 按摩技师带领志愿者给老人按摩;发型师给老人孩子剪头发;

10:30 活动结束与老人孩子合影留念。离开时不留垃圾,清洁组负责保持整个庭院的环境整洁。

(三)活动后期工作:

1、宣传组写活动总结,鼓励参加人员写感想,通过网站、论坛、微博等进行活动宣传;

2、宣传组负责照片的收集和;

九、活动主办

兴宁市阳光义工协会、善源养生会所

十、媒体支持

梅州志愿者网

十一、注意事项

1、维护志愿者形象,以饱满的热情及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此次活动,在活动中讲文明懂礼貌,对待人要亲切热情大方。

2、确保活动期间自己与老人的人身安全,对老人要耐心、亲切,不可烦躁;

3、服从组织安排,不得擅自离开岗位;因事无法参加或有事提前离开者请及时通知所属负责人;

4、活动往返期间注意交通安全;

5、提倡环保,参与志愿者自备饮用水。

义工感想范文第3篇

“你知道我高中时为什么那么叛逆吗?”刘轩对我说,“因为我觉得我长大了,不该什么都听你们的。所以你叫我往左,我就偏往右,我有自己的想法,我该找到自己在哪里!”

“你找到了吗?”我问他。

“还在找。”然后他头一歪,很不服气地说,“因为你不让我自己去找!”

“你自己要怎么找呢?”

“去流浪。”他大声地说,“你知道吗?我有个同学,英国的贵族,伊顿中学毕业的。在伊顿,平常都要穿燕尾服,算是管得够严了吧!可是他去年居然独自到澳洲去牧羊了。我还有两个同学,今年背着背包,到印度自助旅行。刚才接到他们的电话,说好不容易活着回来了。他们一到印度,就遇上大雨,街上的水淹过膝盖,到处漂着大粪和小动物的尸体,他们上吐下泻了两个礼拜,居然还跑到一个无人岛上住了几天,过瘾极了!”

“过瘾极了?”我说,“差点送命!”

“当然过瘾,毕竟这是他们自己的旅行,不是跟在父母后面,住大饭店,坐黑轿车,吃大馆子。他们寻找自己的定性,他们找到了!”

我怔了一下,笑笑,“好!今年暑假交给你自己,你自己去找吧!正巧,今年要为台南的德兰启智中心募款,你如果感兴趣,可以自己去参加活动。你不必再跟我一起演讲,完全自己挑大梁!你也不用住在家里,自己去找地方住!”再强调一句,“去不去也由你自己决定,跟我无关!”

6月20号清晨,刘轩搭了20小时的飞机,到达桃园中正机场。我没去接,他自己坐车到台北,中午又上飞机去高雄,在文藻语专演讲。然后赶到台南,跟主办募款活动的水长流公司开会,并搭最后一班飞机回到台北。

大概前一天太累了,他脸色不大好。我问他一人出去应付的感想。

他居然又是一副不太服气的脸色说:“奇怪了!大家都叫我刘墉的儿子,为什么我总要活在你的阴影里?我还是没有‘自己’!”

我又一笑,拍拍他,“记住!你可能一辈子都脱不开别人的阴影,但最重要的是,千万别活在自己的阴影里。”

又隔了两天,他跟我吃中饭。

“你找到自己了吗?”我问他。

“你一天到晚用BB Call叫我,我怎么找自己?”他还是那个表情,“你能不能不要一天到晚打听我到哪里去了?我已经22岁了!”

我想了想,可不是吗!他马上大学毕业了,我在他这个年岁,都结婚了。

从那天起,我再也不查他的行踪。后来知道,他在台湾的一个月,居然大部分时间在台南。除了学校演讲,还去瑞复益智中心见习,再到德兰启智中心做义工。更令我惊讶的是,当我和他应邀在台南市立文化中心举行座谈会时,他居然带着十几位义工,表演了一场舞蹈。他不但从纽约回到台湾,而且完全融入那个社会,甚至本地话都学会了不少。

最让我高兴的是,他说他已经不再活在我的影子里,他找到自己!

我将永难忘记,7月10号那天,在文化中心座谈时,他做的结语。

他提到玉井乡的日子,提到那群智障的孩子。当他讲到离开德兰那一天,看着孩子们的交通车开走,孩子们向他挥手时,当着四千多观众,他居然在台上泣不成声。

而那个跟我总是一毛、两毛,斤斤计较零花钱的他,竟把在台湾赚到的七万块钱,都捐给了台南德兰和高雄的观音线。

回到纽约,全家都觉得他一下子成熟了,更有礼貌、更关心家人。父亲节,他送我一个颈部的按摩器,送给爷爷一副听音乐的耳机。当我们要带他去大冒险乐园玩时,他宁愿留在家里,陪80岁的奶奶。

更妙的是,他不再跟我“算小钱”。他的心胸变宽了,仿佛天地也宽了。

义工感想范文第4篇

摘要:思维定势阻碍了思维开放性和灵活性。突破思维定势是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较高层次,是以发展变化或普遍联系的观点来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让学生体验突破思维定势和学习成功的欢乐,激起学生面对挑战、增强追求成功的欲望和信心,以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思维定势 开放性 灵活性 能力培养

新课程下,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相信学生,要让学生“敢动” “想动” “能动”进而使课堂“动”起来‘为学生提供更多思维空间。只有发动学生更多的参与活动探究,才能给每个学生表达自己观点、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突破思维定势,进而培养其创造性的思维品质。因此,要给学生提供更多活动、探究、思维的平台,要发动更多地学生,不仅要“双边交流”(师生互动),提倡“多边合作”(生生互动)。建立了一种新的师生关系,老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以自己情绪感染学生,使其动情。充分利用了每一个学生的特长,让每一个学生跃跃欲试(动心)。让学生在阅读、讨论、交流、辩论、思考、反思协作的过程中自己去突破思维定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标。在辅导学生学习《人类迈入“电气时代“》一课时,在培养学

生创造性思维,突破思维定势方面,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从生活中切入,打破历史远离现实的思维定势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小游戏导入,容易让学生感受到历史与现实密切相关,打破历史远离现实的思维定势。上课依始,让学生分组做说电器的小游戏比赛,进而导入新课,在学习汽车的问世一目时,投影展示出几个汽车的标志,和汽车图片让学生说出品牌,并猜猜哪个品牌是最早发明的。由此导入。对于游戏比赛,学生很容易产生亲切感,这样就自然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为下一步的探究创设了合适的情境。

二.自主学习,留下思维空间

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当学生产生探索欲望和兴趣之后,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交流、观察、思考、合作探究中获取历史知识,同时,形成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刻苦钻研精神。教师只是引导、参与学习,留给学生学习历史的生动场景。为使自学不是漫无目的我为学生提供了自学提纲并设计了几个留有较大思维余地的问题。如:电力有哪些优点使之能够取代蒸汽动力?汽车、飞机发明的作用?等等并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包括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和继续提出问题。

学生自学及提问后,由学生回答并做出评价,教师只起点拨的作用,在点拨时,注意了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引导学生突破。

如:电力在什么时候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后,引导学生思考第二次科技革命出现的原因。

在学生回答“在电力技术发展方面哪些国家走在前面”后点拨:正是由于采用了更多的新技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和德国超过英国分别成为世界头号、二号资本主义工业大国;率先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了新知识、新经验,无论是认知,还是情感,通过交流评价,一方面可将每一个成功的经验收获转化成为大家共同的财富,成为影响其他同学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形成自我反馈机制。

三.活动探究,大胆想象,有意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大胆想象,可以冲破人们的习惯思维,开拓创新的设想。在本课三个目的教学中,通过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设计环节让学生结合实践去想象、去体验,去感悟、去理解,鼓励学生动口动脑,发散思维,学生的视野随之拓宽,并结合问题展开联想,进行分析与判断,之后讨论交流看法、启示、感想。教师适时点拨,不但打开了学生的思路,而且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在有效信息的取舍中,完成思维的迁移和融合,感悟历史与今天及未来的联系。

四.合作交流, 突破个人思维定势

每个人对事物的理解是不全面、不深刻的。通过合作讨论,学生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对各种观念加以组织,有利于突破个人思维定势,将每一个成功的经验收获转化成为大家共同的财富,成为影响其他同学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形成自我反馈机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个体的知识、品德、能力变成群体的素养影响到个体,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分组激励法,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在游戏、自学、活动、讨论时,要求学生既要独立思考,又要与同组同学、与老师进行交流,并听取其他组同学的看法。在理解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我设计一些谈看法、谈启示、谈感想的思维题让学生思考讨论,鼓励学生想一想、比一比、辨一辨、说一说、放飞思绪、活动设计等环节让讨论交流、谈看法、谈启示、谈感想,教师适时点拨,在教学最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感想,你的表现如何,并且把你的收获和感想告诉大家。同时,在小组交流中认识自我,也学会评价他人的学习。

学习历史知识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践问题,从中体会到历史在生活中的价值,体验到学习历史的乐趣。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突破思维定势,课堂教学要以学生掌握知识、实现内化、获得发展为目的,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操作为特征,让学生体验突破思维定势和学习成功的欢乐,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科学地掌握、评价历史知识的能力,同时对学生在自主探究、信息处理、合作学习、表达交流、自我评价等方面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的养成是持久的,而且会在学生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发挥作用并逐步深化。激起学生面对挑战、增强追求成功的欲望和信心,以适应21世

纪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义工感想范文第5篇

各位朋友:

我们来到的这个景点叫做“奇园怪楼”,是一个离奇古怪的地方。奇特少见就被称之为怪,怪异独行就被称之为奇。说奇就奇,不奇也奇;见怪不怪,不怪才怪。奇园是1991年新修的一个公园,而怪楼却有它一段实实在在的历史呢。

怪楼的主人叫做辛柏森(W·J·Sinpeson),美国加州人,生于1898年,是从美国著名的耶鲁大学毕业的专攻园艺的林学博士。1928年,他受美国基督新教美以美会的派遣,来到北戴河海滨,创办了东山园艺场。他在北戴河工作、生活了12年,这期间,他引进了苹果、葡萄、李子、樱桃等20多种优良果树,引进了荷兰奶牛、约克夏猪、来航鸡等优良禽畜,并引进和推广了华北绿化先锋灌木——紫穗槐。辛柏森每天辛苦劳动,经常大汗淋漓,衣服上溅满了泥土;他认真进行科研,撰写了许多科学论文和推广农业技术的书籍。他成立了“义工研究会”,培养了许多技术人员。直到全国解放以后,京东地区和北戴河的一些园林技术骨干还是辛柏森当年的学生。爽朗的性格,幽默的语言,渊博的知识,实干的精神,使他和北戴河一带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是中美友谊的使者,是科学技术的导师,是北戴河现代园艺事业的奠基人。对任何一个充满善意和爱心、作出贡献的人,北戴河都不会忘记他。辛柏森的名字,将和他培育的花草树木一样,扎根于北戴河的土地,挥洒他永远的芳香。

1936年,辛柏森自己动手设计了一座从外部造型到内部结构都十分奇特的别墅,由当地建筑师苏全仁主持建造。辛柏森的别墅,整体上属于欧洲哥特式建筑,三层五顶,七角八面,楼顶的每一个角,都用花岗岩做成尖形墙垛,直插云霄,非常好看。全楼有44个门,46个窗,却没有一个方方正正的房间。别墅里边,屋套屋,间套间,大大小小,相通相连。生人进来,三拐两拐,就很难再找着刚刚进来的那个门。走进中间大厅,四周都是大玻璃镜子,往当间一站,到处都是人影,转上一圈,又很难找着出去的门。地下室正中有一口水井,围绕着井口,修了一个盘旋式楼梯,贯通上下。这水井,就成了别墅里的温度湿度天然调节器:夏季用来降低气温,冬季用来增加湿度;这楼梯,用藤条和果树干枝做成,走上去,忽忽闪闪,松松软软,颤颤悠悠,真是妙趣横生。这个离奇古怪的别墅修好不久,很快地就赢得了一个“怪楼”的美称。1940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辛柏森博士回到美国,他的“怪楼”却更加名声显赫,“怪”名远扬,成了北戴河的一道瑰丽而神秘的风景线,吸引了许许多多的游人前来欣赏考察。可是,三十多年前,一场,无辜怪楼也难逃。终于有一天,怪楼被人为地强行拆毁了。

今天,我们眼前的这座怪楼,是根据原来怪楼的建筑风格,在1991年重新设计,重新修建的。我国著名漫画家华君武老先生题写了“奇园怪楼”四个大字,使人更感到一份幽默和轻松。奇园占地90亩,怪楼建筑面积999平方米,共有奇妙怪景99处。为什么选了这么多的9”,因为“9”是大数,无非是想向您说明:来到这里,您就可以领略到什么叫做大奇大怪,什么叫做特奇特怪。设计者用尽心机,一心要作到奇中有妙,妙中有怪,怪中有乐,乐在奇园里,乐在怪楼中。奇园怪楼是北戴河人民为辛柏森博士树立的一座丰碑,也是千千万万旅游者体会奇妙怪异的乐园,请大家在这里尽情欢乐,笑口长开。奇园怪楼设有《芳名录》,请诸位朋友在这里写下您的感想,留下您的大名。一个小时之后,我们在门外停车场再见!

义工感想范文第6篇

[关键词] 特殊教育 高职学院 社会实践

大学生实践活动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社会实践,最初是由北大等高校学子自发组织的“百村调查”拉开的序幕,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与发展,分别经历了科技咨询为主的起步阶段、以暑期社会实践为主线的发展阶段,以及以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为标志的第三个阶段,直至拓展到涵盖大学生综合素质各方面的全面实践活动,并在理论上得到了深化。

社会实践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以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为目的的一系列物质与精神的社会活动。高校中社会实践与教学科研相辅相成,是融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为一体的有利于人才培养的教育形式和重要环节。社会实践在高职生的专业和人生规划中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其在人格培养、专业技能完善、人生价值观形成等都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而我们学校一直都注重于社会实践的各方面,为了了解我们学校学生的实践方面的情况,我们对非常有明显专业特征的特殊教育系、学前教育系、外语系、康复科学系等大二和大三的学生做了问卷调查。旨在对于我校社会实践的能力培养模式有个了解,对于今后学生在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有个初步的认识,并且对后期实践模式的建立奠定一定的基础。

一、高职生“社会实践”调查问卷发放及分布情况

本次调查问卷的主要对象是在校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891份,回收率达到89.1%,作废问卷11份。调查显示:大学二年级学生共320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35.9%,大学三年级学生共571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64.1%。其中男生72人,占被调查总数的8.1%,女生819人,占91.95。

二、对社会实践认识情况

从本次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总体而言,所有的同学都能够重视和了解实践的统一性。80.2%的同学都认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非常重要的,16.5%的同学认为一般,可以参加的;而无所谓的占3.3%。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人数和无所谓的人数呈现极显著差异(p

而对于社会实践活动特性的了解,我们可以从下图可以看到认为实践特征同时具备自主性与实效性。据数据显示,各占69.6%和68.7%。然后依次是专业性、创新性、长期性和服务性。其各占的百分比分别为50.9%、35.0%、33.6%、21.0%。

我们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对于社会实践特征的认识,学校同学还是有一定的见解的。而从同学对于特点的认知上可以感觉到或许我们的实践环节服务性等没有突出出来。认为时自主性和时效性的特征人数比服务性特征人数分别多69.8%和69.4%,都呈现极显著差异(p

而目前的社会实践,主要以勤工助学、暑期社会实践、专业实训实践、义工志愿者服务、科研项目实践等多项内容,从下表格中可以看出,无论是社会实践的某种形式,学生经常参加活动的比较少,都低于30%。而从经常参加活动列中看出参加暑期实践活动是超过40%的。我们学校每年暑假都会有暑期实践活动,但人数有限制的。不过我们已经开始探索暑期实践与专业实训实践结合的模式,相信会有所收获。而可以看到专业实训实践环节,大三都是高达80%以上,而大二比较低,所以,数据就下来了。我们可以从大二开始抓实训,这样会更好的对于学生专业技能提高,以后的就业等都奠定基础。并且从表格中可以看出,科研项目实践比较薄弱,从没有参加过占有70.1%。各组数据中,都是有显著性差异的(p

而问卷调查显示,同学在选择社会实践活动类别时,同学最愿意参加专业实践活动。而在所取得的收获中,认为增长了自己的见识(71.5%),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72.9%)等,如图4所示。

关于创业,我们设置了一些问题,但是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创业。据部分学生反映,觉得康复这个方向是可以创业的,但是需要比较多的成本。而且学生自身对于创业这个没有太多的想法。而对于校内参加科研项目的学生来说,也仅有1.5%左右。主要是有些具备副高及以上的教师带领个别学生开展江苏省社会实践课题的研究。

三、思考

1.加强科研实践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创造性实践能力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因为创造性实践能力是人自我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是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

在大量问卷摸底调查中我们发现我们在科研项目实践和创业实践两个部分有很多人都填写的非常少。这也是我们需要今后加强的内容,加强创业教育、树立创业毕业生的典型、让他们来做相关讲座等。除此之外,组织一些创业大赛等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多看、多吸收相关知识,多产生相关创意等。除此之外,培养创造性实践能力可从两方面着手,即大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加强大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统合。

在科研项目实践方面,多参加大学生科研项目,多多组织相关人士和教师积极开展开题组织、结题报告组织、参与主要人员感想等,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相关课题中。并且也可以开设相关课程,这样对于相关方面的实践都将有所裨益。

2.加强社会实践的社会服务功能,整体实现高校的服务社会的职能

多增加社会实践的社会服务功能。在暑期社会实践以及勤工助学等多种实践形式中,将专业实训、社会服务等相结合,多多开展,并且多多开发勤工助学岗位,并且也有义工模式,由系科牵头,这样在相关活动开展中,可以让学生相关能力有所提高。

3.开设社会实践或者相关类型的课程

开设社会实践或者相关类型的课程,可以将相关的知识传授给大学生,并且结合实践,使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职业学校作为高校的一种形式有其内在规律和形式以及特殊的特点。而作为专业技术、职业道德等都可以在实践中的道历练和提高。而大学生科研项目的培养,创业意识的培养等都将决定职业学校学生的素质。而培养德智体以及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实践结合的全面人才将会是我们高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和评估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牛磊.浅析社会实践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29(2).

义工感想范文第7篇

一、教学组织

1. 场馆联系

美术教师组织学生到美术馆上美术欣赏课,需与馆方沟通,争取得到安全保护、参观教育、现场体验、与画家互动等方面的帮助。另外,也需要向馆方了解展讯、画家信息和作品信息。

2. 交通费用

校外教育活动所需的交通费用,一般由学校公用经费支付,或者由班上的家委会来承担,即由家长负责。我校争取了家委会的支持,由他们来组织发动家长,筹集交通费用,安排接送车辆。

3. 安全措施

我们做好了充足的安全措施,将活动的危险系数降到最低。制定了《组织学生到美术馆上美术欣赏课的安全措施》;争取班主任的支持,让班主任共同组织参与;争取家委会的支持,邀请几名家长义工共同做好安全工作;争取馆方合作,由他们做好馆内的安全工作;分组跟踪,责任到人;做好参观前、中、后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提示。

二、教学方法

1. 参观前:引导学生主动搜集、了解展览信息

搜集展览信息。参观前,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搜集展览的信息,如画家个人展览,则需了解画家的基本信息、风格、创作历程、代表作品等。我组织学生参观“山月丹青――纪念关山月诞辰100周年展”,参观前,布置学生搜集关山月的简介、人物评价、代表作品评述等方面的信息。

交流展览信息。我组织学生参观了“广东省第六届版画展”,参观前举行了展览信息交流会,刘文迪同学介绍了版画的种类,朱子鹏同学介绍了木刻版画的制作过程,刘晓欣同学介绍了版画作品下方的信息,等等。

讨论文明事项。我与学生达成如下参加美术馆的文明六要素:一是脚步轻,不追逐打闹;二是声音低,不大声喧哗;三是手勿触,不用手触摸;四是礼相让,不影响他人:五是爱卫生,不随地丢垃圾;六是爱公物,不损坏物品。

2. 参观中:引导学生文明感受、交流艺术作品

明确文明欣赏的要素。学生到了美术馆,先集中合影留念,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简短的安全事项和文明行为进行教育。

讲授美术欣赏的方法。我先引导学生阅读展览前言,分析前言中所表达的各层意义,从中获取的信息,这也是启发学生如何撰写展览前言的直观教法。其次,引导学生自由欣赏几幅作品,从整体上有个大概的认识。然后,组织学生欣赏一幅美术作品,启发学生从八方面进行欣赏:观察画中的内容;观察作品的构图;观察作品所用材料;观察作品所用的色彩,若是黑白,感受黑、白、灰三者的关系;思考作品想表达什么;试着给作品取名字,看看作品卡中的信息;观察作品中的局部表现手法;结合所收集材料和现场提供的信息,了解作品的创作活动和创作过程。

感受、交流美术作品。学生分成4人小组,按上述欣赏方法,自由感受、交流、比较艺术作品。教师分别到各小组了解他们的欣赏情况,引导他们积极观察和认真分析,以及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学生在小组交流中,增加对美术作品的认识,提高了欣赏能力和评述能力。

观察、临摹大师作品。这对加深学生的认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以及提高绘画技能都有积极的帮助。

安全、文明行为检测。参观即将结束时,教师组织学生对安全和文明行为进行检测,并作简要的参观小结,及时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3. 参观后:引导学生积极分享、交流参观收获

义工感想范文第8篇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课程;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计算思维

文章编号:1672-591-3(2013)07-0017-04

中图分类号:G642

1 背景与主题

2012年8月8日至9日“第八届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改革与发展高峰论坛(2012)暨大学/高职计算机基础教育高峰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云南省昆明市隆重召开。论坛是在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等八个学术组织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核心技能与信息素养大赛”(以下简称“大赛”)之后,为了推进大学计算机教育改革,促进竞赛与教学相结合而举办的。论坛的主办单位与大赛的主办单位基本一致,有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理工分委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中国计算机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计算机教育》杂志社等。中国铁道出版社承办了本届论坛。谭浩强、冯博琴、蒋宗礼、高林等知名计算机教育专家以及来自台湾师范大学的戴建云教授出席了会议并作学术报告,来自全国180余所高校共计200多人参加了会议。

论坛以“新时期下计算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主题,重点对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开展了研讨,围绕当前的热点“计算思维”及其作为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核心的问题,专家学者呈现了各自的学术观点,参会代表表达了不同的感想与认识。

围绕主题,共有13位专家作了大会报告。分别是冯博琴教授的《计算思维驱动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思考和实践》、谭浩强教授的《研究计算思维,坚持面向应用,锐意改革创新》、高林教授的《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一轮大学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理念与解决方案》、吴文虎教授的《“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改革十年的再思考》、卢湘鸿教授的《大学计算机课程与应用型、实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北京大学计算机改革介绍》、戴建云教授的《计算思维与信息决策思考力在台湾的实践经验》、王挺教授的《课程教学中的计算思维培养初探》、管会生教授《计算思维:从中国古算具到图灵机——纪念图灵诞辰100周年》、蒋宗礼教授的《深化内涵,以提高计算机类专业办学水平》、温涛教授《TPCARES-CDIO教育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袁玫教授的《核心技能、信息素养与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侯冬梅教授的《切实提高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从IC3的实践看大学计算机教育改革》等。论坛中还举办了两个专题沙龙,分别就“应用型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与“国际标准认证IC3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参会代表普遍认为:以计算思维为主线的新一轮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更多是针对研究型大学提出的,而对于应用型院校,还需要积极研究计算思维的内涵,研究计算思维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处理好计算思维与应用能力的关系;国际标准认证IC3的应用,在提高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上开辟了一条有效的新途径,值得推广;对于以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为主的高职教育中的大学计算机教育,也同样面临诸多类似问题,需要及时启动高职院校大学计算机教育改革进程,以适应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的需求。

2 共识与争鸣

论坛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与“计算思维”培养的问题进行了多视角研讨,有共识,也有不同观点的争鸣。

2.14点共识

1)大学计算机教育急需改革。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社会对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在提高,所以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对大学计算机教育教学的要求也在提高;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不断加强,使得大学入学新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不断提升。这两方面的变化对本科/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课程提出了挑战:一方面,很多学生已不同程度地掌握了作为智能工具的计算机的应用;另一方面,大学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滞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未能很好解决专业服务的问题,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还不能满足工作需要。这些问题使学生对大学计算机课程学习兴趣不高,教学秩序难于控制。针对这种情况,一些学校开始削减大学计算机课程学时,甚至计划取消大学计算机课程,这也造成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师与专业教师之间的争议。与会专家、教师都认识到推动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

2)大学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分类设计。

必须重新规划大学计算机课程体系,重新设计大学计算机课程内容,改革必须分类分层次进行,不能搞一刀切。教指委有关专家指出“不需要也不可能将计算思维的所有概念全部灌输给所有的学生”“应用领域不同,使用计算机完成任务的要求、方法和程度不同,对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也就不会相同,需要进行思维活动的深浅、参与的程度也有所不同,导致大学计算机教学必然多样化,要分类分层对待”。教育部教指委文件已提出将大学本科计算机课程改革方案按学科专业门类分为6类设计。因为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分类型的,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也是分类发展的,所以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的分类进行,不仅要按学科专业分类,而且要按教育类型分类。首先要根据本科、专科(高职)不同培养层次划分为本科的大学计算机课程和专科(高职)的大学计算机课程;在本科层次中又分为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进而再按理科、工科、文科等学科专业门类需要,综合考虑进行课程体系的分类设计与实施。

3)在大学计算机教育中引入计算思维具有前瞻性。

科学思维是人类智能的重要体现,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到哲学层面的结果,进而又反作用于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自古以来,数学的发展形成了逻辑思维;物理学生成的实验思维成为实证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论等提升了人们的系统思维能力。随着计算科学的发展以及全社会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提高,近年来计算思维的概念被明确提出并在不断地被清晰化和系统化。计算思维是对传统计算机应用能力体系的提升,是计算机科学新发展的产物,对大学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对计算思维的深入研究,计算思维有可能发展成为新的科学思维方式,指导各类专业工作,成为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支持。因此,会议讨论认为:在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课程中引入计算思维具有前瞻性,很有必要。

4)对计算思维还需要深入研究。

目前,计算思维成为计算机教育讨论的新热点,由计算机界提出,以计算学科为基础,其目标是构建形成普适性计算思维理论体系,已引起广大学者与高校教师的高度关注。目前计算思维的定义仍限于计算学科化的概念术语解释,未形成完整的理论基础和方法体系,在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中引入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认识上、教学上还存在着不少的困惑与争论。

有专家认为计算思维在“教学”层面上没有形成一个清晰的表达体系,其内涵、外延还没有得到清楚的描述……计算思维为什么可以成为当前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对此应当进行深入探讨。有专家认为计算思维目前还仅在计算机界内部讨论,并没有研究透彻,对计算思维诸多要素的提取还局限于计算学科的专业术语,难于被广大公众所理解和接受,成为普适性思维方式,有待提升到哲学层面。有专家认为计算思维目前的讨论只是初步的,并不成熟,应作为学术问题展开研讨,进行交流,百家争鸣,集思广益,而不要在不求甚解的情况下,急于贯彻,应该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听取各种意见,取得共识。

尽管与会专家、教师从各自不同视角发表了对计算思维的看法,但对于“将计算思维从计算学科提升成一种科学思维方式,还需要加强深入研究”是大家的共同认识。

2.2两点争鸣

“论坛”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教育改革与计算思维培养问题尚存在一些不同观点的争鸣和讨论,主要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

1)计算思维能力与信息应用能力的关系。

“论坛”研讨中对计算思维在非计算机专业本科/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以及计算机应用中定位的讨论,其实质是在大学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课程改革中如何处理培养计算思维能力与信息应用能力的关系问题。

有专家认为要把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我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应加强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研究,在计算思维指导下进行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与建设。在这一观念指导下,专家结合自身实践探索提出了理科、工科、文科类非计算机专业以计算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大学计算机课程体系方案,介绍了教学中突出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经验以及尚存的困惑。

有专家认为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注意正确处理培养计算思维与面向应用的关系,培养计算思维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更好地应用计算技术,推动社会各领域的发展与提高,应用型大学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育的本质永远是计算机应用的教育,要以应用能力为导向,使学生具备在各个领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有专家认为新形势下信息应用能力的内涵已发生深刻的变化,传统的以技术技能为主的信息应用能力必须向以行动能力为核心的信息应用能力提升。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计算思维要服务于信息行动。在这一认识指导下,专家介绍了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的“以计算机学科理论、知识应用、基本技能为基础,以计算思维为主线,以信息行动能力为核心,以信息应用为目标”的大学计算机教育课程体系和解决方案。

还有专家以国家精品课程“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为例,介绍了递归、抽象、枚举、搜索等计算思维诸要素如何在“问题驱动-理清思路-建立模型-构思算法-程序实现”的程序设计过程中运用,以培养学生计算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行动能力,极好地诠释了计算思维与程序设计行动过程的关系,强调了只有在问题解决的实践中才能培养计算思维与行动能力。

来自台湾的专家介绍了台湾地区大学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它将信息处理能力与批判思维能力很好地结合,着力培养学生信息决策思考力,这也是当前国际的主流趋势。尽管一些提法与大陆不同,其实质还是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思维和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行动能力。

在大会讨论中,针对计算思维能力与信息应用能力的关系问题,来自全国大学的一线教师进行了热烈讨论,发表了各自的观点看法,给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也提出不少疑问。

2)对当前大学新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状态的估计。

在对新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方案讨论中,就主张取消作为“狭义工具”的计算机基本技能教学内容,专家、教师发表了各自的看法。不同观点的本质并非是否定计算机作为“狭义工具”的重要作用,而是对当前大学新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掌握状态上存在着不同的估计。

主张“取消”的实质是认为,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提升使大学新生的计算机基本技能水平已有很大提高,有的甚至比教师还要强,特别是重点大学的入学新生,因此本科与高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可以消减学时或不用开设了。但由于信息技术并未列入高考内容,也鲜见对全国范围内大学新生计算机基本技能水平的调研数据,使主张“取消”缺乏实证依据。

在论坛中专家对2012年“大赛”情况进行分析,给出了警示。从分析数据看到,在2012年大赛中,大陆有28个省、市、自治区的202所高校的1万多名在校学生参加,总决赛阶段从1万多名参赛者中选拔出534名学生进行决赛。在总决赛中,针对基于国际IC3标准的计算机基本知识、概念及IT工具使用的上机在线竞赛,竞赛结果显示这些经过选拔参赛并进行一定辅导与练习的学生,计算机基本技能与基础知识和概念掌握的平均成绩仅为及格。本科生比高职生平均成绩略高。同类学生平均成绩不高,且标准差和极差过大,说明对“狭义工具”的计算机基本技能掌握严重不平衡。按省、市、自治区统计的平均成绩看,经济发达、沿海地区的平均成绩与西部地区存在差异,但差异不明显。而对重点高校参赛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出,重点高校的成绩要好于普通高校及高职院校,但不均衡,仅有两所重点大学平均成绩较高,多数重点大学的平均成绩接近总平均成绩,还有一些重点大学的平均成绩在总平均成绩以下。由此,得到的结论是,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概念的掌握和基本工具的使用,一般大学生群体的整体情况不会好于参加总决赛学生的这个竞赛结果,所以,不支持“在全国范围,进入高校的学生已经基本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的观点。实证研究结论是“大学新生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总体在提高,但严重不平衡”,掌握好“狭义工具”仍是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基本功,只是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要建立在“不平衡”这一实证研究基础上。

在与会专家学者给出的以计算思维为主线的大学计算机课程体系改革方案设计中,从不同视角展示了对以计算思维为主线的大学计算机课程体系改革的认识和探索,也反映出对“狭义工具”的计算机基本技能在大学计算机课程体系改革中的不同态度,也许这正是高等教育分类发展形势下,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的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