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项羽评价

项羽评价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项羽评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项羽评价范文第1篇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指出:“为了进一步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针对不同的学生有侧重地培养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以适应及满足其兴趣、潜能、未来学习和就业需要。”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就成为开好选修课必须解决的问题。下面就以《项羽之死》这一选修课的教法做一探究。

一、准确定位选修课

要想上好选修课,必须辨明选修与必修的关系。

高中语文选修课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必修课体现课程的基础性均衡性,而选修课则更多地体现选择性,支持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教学操作中,选修课当然有别于必修课。既不要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的复制品,又不能将选修课上成随意的讲座。对必修内容我们要求“精读细读”,而选修内容则“宽泛粗读”,由“必修”范例的“举一”,到“选修”扩展之“反三”,翻出一个天宽地广的新领域。

如选修课《鸿门宴》与必修课《项羽之死》二者的教法就是完全不同的。《鸿门宴》需要四课时,由落实字词句等文言知识点,再到把握刘邦、项羽的形象,进而总结造成项羽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吸取“骄兵必败”的历史教训。而《项羽之死》最多只需要两课时,要充分考虑学生曾于“必修”中修习过的内容,大胆删减、砍削、整合选修教材。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为学生答疑解惑,同时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经一步分析造成项羽悲剧命运的原因。

二、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一)拓展探究式

1.结合相关诗文进行分析评价

大部分的选修课教材在“课文”、“探究讨论”后有相关链接。有的是对创作背景缘起的介绍,有的是后人对选文的相关评述,这与必修课程明显不同,我们可以指导学生拓展延伸,深挖教材内涵,学会比较赏析。比如《项羽之死》这篇文章“相关链接”中就提供了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和五首咏项羽的诗,分别是杜牧的《题乌江亭》、胡曾的《乌江》、王安石的《乌江亭》、李清照的《咏项羽》和的《人民占领南京》。我们就可以结合相关链接为学生设计一个讨论题“项羽该不该过江东,历来意见不同,试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让学生拓展思维,充分发挥自己的探究能力。

2.对类似文章进行比较阅读

选修课与必修课是紧密联系的。如在高中必修课中摘选了《鸿门宴》,而选修课中又摘选了《项羽之死》,我们就可以拿《项羽之死》作为《鸿门宴》这一课的拓展和延伸,老师就可以指导学生,认真研读,仔细揣摩,触类旁通,以求用必修课上所学的知识来为选修课服务。

选修教材在课的安排中有许多同体裁题材文章的比较阅读,这也是要求我们在必修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特别是比较阅读能力,老师要教给学生比较阅读的方式方法,授之以渔。

3.利用网络媒体,拓宽学生视野

选修教材中,有许多新选篇章,教师参考书中很多也没有阅读指导、译文,且目前市场上也没有相关资料,老师和学生都有一些疑惑,怎么办,教会学生上网,让他们借助网络,查询相关知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了学生阅读能力,同时也拓宽了学生视野。比如教《项羽之死》,就可以让学生借助网络,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比如易中天、于丹等今人对于项羽的评价。进而更全面的分析项羽的悲剧命运。

(二)自主合作式

选修课的设置打开了原课程系统封闭的大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选修课的教学提供了教学创新途径。在教学实践中就要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转变身份,变被动的学为我要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充分讨论来完成对课文的理解,在自主学习中活的人生感悟。让学生成为主体,而不是教师按部就班面面俱到地逐项分析。这样,即调动了学生学习探究课本的积极性,也给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同时也让同学们在互帮互助中提高了成绩。不过,上这种课的前提教师必须对课文内容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对课堂有较高的驾驭能力,不能让学生信马由缰,教师要适当调控、引导和释疑。

(三)专题式教学

项羽评价范文第2篇

关键词:项羽 音乐作品 音乐文化 《十面埋伏》 演绎创造

以项羽为题材的音乐作品数不胜数,包括琵琶舞曲《十面埋伏》、舞剧《霸王别姬》、京剧《项羽》等,这些音乐作品虽然都以项羽为创造背景,但塑造的艺术形象千姿百态,同时也赋予了项羽这一历史人物以不同的性格特色,为人们展现了一个更加丰满的英雄人物。

一、项羽音乐形象的文学铺垫

中国古代的文学受到印刷技术及人们教育程度的限制,在传世功能上远远比不上音乐,而且文学创作者还需承担文字所带来的各种言论风险。在这样的古代生活背景下,音乐成为传承人们志趣表达情感的首要方式。历史上有关项羽的音乐塑造最早要追溯到项羽编写的《垓下歌》,其“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雅不逝”的磅礴诗句将项羽的自我形象第一次完整的展现在世人面前,那种成王败寇的英雄叹息和力拔山兮的英雄气概使项羽的形象跃然纸上。

音乐与文学作品相比,其最大的特点是自由,不受五音六律的限制,可随意抒发个人情感,但这种谱无定法的传承形式又让音乐无法像文学作品那样被原样保留下来,因此,许多有关项羽的音乐作品都在历史的长河中遗失或消散,流传下来的音乐作品也有今人二度创作的痕迹,其展现得更多的是当代思维对项羽人物的解读。司马迁在《史记》中将项羽列为本纪人物,并通过巨鹿之战、垓下之战、鸿门宴、乌江自刎等故事情节对项羽进行浓墨重彩的描绘,后世有关项羽文学形象的描述也大都借鉴了《史记》,虽然后代史学家对司马迁《史记》的真实性和文学性褒贬不一,但中国人向来持有先入为主的惯性思维,这也使得《史记》中的项羽形象深入人心。

汉魏以来,中国文学体裁愈加丰富,对项羽的形象刻画也更加丰满,在唐诗宋词元曲中都能找到项羽的影子,这也表明项羽已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经典形象。入唐以来,有关项羽的文学作品和音乐作品更是层出不穷,经久不衰。历代文人对项羽形象的品评都夹杂个人感情,或者直接将项羽这一经典形象视为个体展现符号或者发声载体,从历史评价到人物“附体”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二、以项羽为题材的音乐作品的演绎风格

项羽的形象和音乐刻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音乐本身的非语言性特征使其与文学作品相比在叙事和情感表达上更加困难。因此,在塑造项羽的音乐形象时,人们开始借助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音乐来刻画人物形象,项羽的音乐形象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才逐渐形成的。纵观古今以项羽为题材的音乐作品,其风格衍变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一)悲剧式主流音乐风格

从《史记》开始,项羽的形象定格就注定是悲剧式的,项羽的悲剧不仅体现在“复楚未能先覆楚,帝秦未能又亡秦”的人生上,更体现在其给后人留下的感悟和参照。在冷兵器时代,项羽是力量和勇敢的化身,力量和勇敢助他身居西楚霸王,但是在刘邦面前,项羽却因粮草殆尽而兵败垓下,最后只能突围至乌江自刎而死。刘邦的成功取决于其卓越的领导和组织才能,而项羽则依靠的是个人力量,其孤高自赏的个性恰恰成就了他悲剧式的英雄人生。在项羽的多种人格和形象定位中,悲剧是居于首位的,虽然他的力量助他成为一代英雄人物,但却未能助他成就最后的霸业。因此,无论是古代戏曲还是现代流行音乐,在歌颂项羽的英雄气概时都会用哀怨的曲调进行点缀,使音乐风格更具悲剧性。

(二)婉约式次生音乐风格

虽然项羽的英雄悲剧是主流音乐风格,但其婉约式的情感写照也成为另一种音乐风格。项羽的婉约来自于其与虞姬的爱情,虞姬为了激励项羽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项羽的“乌江自刎”不仅仅是因为“无颜过江东”,更是“虞姬虞姬奈若何”的情殇和感叹,因此,以项羽为题材的音乐作品,其悲剧式的主流音乐风格之后总隐伏着婉约式的悲伤,这一点从《霸王别姬》中的“别姬”就可以看出,梅艳芳更是将“别姬”时的忧伤表达到了极致。李清照的诗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也是这一情感的真实写照。

(三)基于文化价值的音乐风格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恪守着儒家文化的仁义礼智信,项羽的杀身成仁也使其成为传统价值观的参照物,项羽也因为这一点成为正面人物的代表。当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碰撞又会发生怎样奇妙的化学反应呢?近三十年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在文化领域更是崛起了许多新兴音乐文化。虽然上文提及的《大风歌》和《项羽》都是摇滚音乐,但都表现了项羽的正面形象和传统文化价值。后现代主义音乐文化的侵入似乎颠覆了传统文化价值,但是音乐从来就是雅俗共赏,好在核心价值自始至终没有动摇过。

三、以项羽为题材的音乐作品的创作手法

(一)戏曲音乐中项羽形象的创作手法

戏曲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重大变革,宋代高度发达的城市经济为戏曲的成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项羽这一人物形象正式从文学作品中跳跃出来转化为音乐形象,人物刻画也更加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项羽第一次出现在戏曲音乐中要追溯到唐代的参军戏,参军戏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戏曲音乐,但却使为项羽的戏曲音乐形象找到了归宿。在唐代参军戏《樊哙排君难》中,项羽并不是主角,而是一个次要描绘的配角,由于剧本年代久远,我们无从查找其配角身份的真实性,更无法窥探其音乐形象和戏曲作品是如何创作的。自宋代以后,各地剧种不断兴起,戏曲发展经历一个黄金时代,项羽的再一次典型涌现是在京剧《楚汉争》之后,当时的著名武生杨小楼和四大名旦之一分别饰演项羽和虞姬,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几年之后《楚汉争》被改编为《霸王别姬》,由杨小楼和梅艳芳主演,梅艳芳虽扮演的是雍容华贵的虞姬,但是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楚霸王的不可一世和孤傲。《霸王别姬》不仅成就了一代京剧大师梅艳芳,同时也将项羽音乐形象推上新的历史高度,引发了全社会的审美追思。

(二)流行音乐中项羽形象的创作手法

流行音乐中对项羽形象进行刻画除了是传承历史文化之外,更多的是展现今人的感怀,随着中国风的盛行,中国传统元素被融入音乐旋律中,既为流行音乐提供了新的创作素材,同时也彰显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流行音乐中的流行歌曲和摇滚乐都对项羽形象有着不同的解说。项羽形象第一次出现在流行歌曲中是在1996年,内地歌手屠洪纲以一首《霸王别姬》重新唤起了人们对尘封已久的英雄情结。香港歌手王力宏在其单曲《盖世英雄》中用英文说唱和京剧韵白的方式将项羽形象演唱出来。之后,的歌手都开始用流行歌曲来演绎项羽的另类人生。项羽这一历史英雄人物本身与现代摇滚乐不搭边,但是唐朝乐队的一首《大风歌》却将项羽这一经典人物形象真真切切的与摇滚乐融合在一起,乐曲开始的苍凉埙声展现了遥远古代的荒凉之景,伴随着琵琶声故事情节不断展开,看似平淡舒缓的节奏却渗透着千古无奈和叹息,表达了对英雄命运的惋惜。五行乐队曾经创作过一首《项羽》,创编手法与《大风歌》类似,借助编钟的高低旋律拉近空间距离,歌曲中的古乐器伴奏为这首摇滚歌曲增添了不少中国元素。

四、《十面埋伏》演绎创作分析

《十面埋伏》又称《淮阴平楚》,描绘的是汉军运用十面埋伏阵法溃败楚军的战争场面,这首琵琶曲整体上结合了虚实相生和环环相扣的技法,紧凑的曲体结构表达了强烈的戏剧性效果,再现了两军交锋时的激烈场面。整部乐曲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描绘的是战争前的“列营”、“点将”、“走队”等准备场景,详细描述了汉军强大的军事阵容。虽然每个段落的音乐素材不同,但是各个段落环环相扣,旋律之间对比鲜明,更富节奏感。第二部分描述的是激烈的战争场面,最大的特色在于“埋伏”的创作手法上,此处的旋律更加紧凑,给人一种伏兵四起的危机感,勾勒了一幅张弛有度的战争场景,将紧张气氛渲染到极致。第三部分描述的是战争结束时的场景,同样分为五个段落,故事情节按照项王战败、乌江自刎、凯旋而归、诸将争功、得胜回营的顺序依次展开,此部分的旋律较为婉转,低沉中表达了大势已去的慷慨悲歌。从《十面埋伏》整体布局上可以看出,这首琵琶曲最大的创作特色是运用了大量的新技法,生动再现了垓下之争的激烈场面,并将一些细节之处作高度处理,用四度跳音来展现明亮高昂的音色,使节奏张弛有度、环环相扣。

五、结语

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但项羽的人物形象却经久不衰,在时代更迭中从未离开过人们的视线,自古至今,项羽的英雄气概、爱情佳话始终为世人所津津乐道,成为不可或缺的音乐创作素材。无论是戏曲音乐、流行音乐,还是其他音乐形式,都广泛而深刻地描绘了项羽的人生佚事,展现了或英雄、或婉转、或经典的形象定位。虽然今人对项羽的人物评价褒贬不一,有豪气自信也有刚愎自用,但其事迹对后来的音乐领域都有着突出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十面埋伏》《霸王别姬》《四面楚歌》等音乐作品为我国的艺术宝库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

参考文献:

[1]张冬莎.乌江壮烈遗古恨 刘派“霸王”谱新情――刘德海新编《霸王卸甲》浅析[J].黄河之声,2010,(02).

[2]夏侯玲玲.戏曲音乐唱腔分析的教学视角――以梅兰芳《霸王别姬》[南梆子]唱段分析为例[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0,(04).

[3]居其宏,许晓明.戏剧动作与歌剧音乐的戏剧性展开――评歌剧《楚霸王》的一度创作[J].歌剧,2010,(02).

[4]何华茂.金湘歌剧《楚霸王》重唱中的多重复合手法研究[J].歌剧,2015,(01).

[5]陈锐.项羽音乐形象的创编手法及其风格衍变[J].艺术百家,2015,(02).

[6]宋洋.试论手风琴曲《十面埋伏》的演奏技法及创作特色[J].内蒙古艺术,2012,(01).

项羽评价范文第3篇

项羽与刘邦最大的不同就是:项羽举人为亲,刘邦任人唯贤。想当初,项羽帐下英杰辈出,有范增,陈平为之谋,季布,钟离?制其兵,若要控制住曾对其有青睐之心的张良,及当时壮志难酬的韩信,又将有不同的结果。然而,范增因被离间抑郁而死,陈平因不受重用转投刘邦,韩信或许要感谢项羽,若不是在他的公司中碰壁,也不会有后来的“登台拜将”及一系列着名战役。假如再给项羽一次机会,霸王能否改变对贤才的态度,则成为他能否称霸于世的关键之一。

当然用人态度不同,主要是在这两个公司的老总根本性格上的不同。项羽勇猛无比,但他的致命缺点就是不能容忍,这就应该好好的跟刘邦好好学习一下。后人林则徐曾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觉得倒是可以送给霸王。项羽称王,分封诸侯,把刘季“封谪”到汉中,我用封谪一词,则是名为封其汉王,实为贬谪塞外,使其自生自灭。而刘邦烧毁栈道,暂时遮蔽住他的野心,终日饮酒作乐,麻痹住项羽,忍常人之不能忍,待韩信一到,则开始踏上称霸之路。而项羽,乌江之边,本有机会乘船逃走,“待从头,收拾旧河山”,却就因为自己的刚愎自用,那种天生下来的“傲气”,竟然自刎而死,以分尸而终。后人杜牧有诗曰:“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假如再给项羽一次机会,改变自身刚猛的性格是极其重要的,不过我想这是不可能的了,因为项羽毕竟是战神,不是甘于受苦之人。

当然其他一些因素也左右着项羽,比如虞姬,或比如项羽那单纯的曾让范增以“不足与谋”评价的政治头脑,也是其失败之因。假如再给项羽一次机会,他真的能够改变这些吗?

楚汉之争,已逝千年,战争结果早已记录于青史之中,留下的只是对英雄无尽的追思,毕竟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我认为,无论项羽有多少次机会再战刘邦,胜败还有那么重要么?

项羽评价范文第4篇

一、明确合作学习的任务

要想学生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各合作学习小组应当有明确的小组任务,小组内部应当根据小组任务进行适当的分工,信任每一位学生,让每个小组成员有明确的个人任务。另外,合作学习的任务应当具有一定的难度,应该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无法完成或无法较好地完成,只有通过合作学习小组相互配合、相互帮助、相互讨论、相互交流才能够完成或更好地完成。例如《记念刘和珍君》第二部分中,“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这段话具有深刻的哲理,但学生较难理解,就有合作探讨的价值。但如果直接让学生讨论“这句话有什么含义”,就会显得大而空泛。我们可以从浅处引导学生讨论:“惨淡的人生”是怎样的人生?“哀痛者”和“幸福者”是怎样的人?怎样理解这一句话呢?通过这样设计,合理地安排学生的合作任务,一个深奥的问题就解决了。

二、把握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

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愤”、“悱”之际,正是进行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也是有效把握语文课堂中合作学习节奏的前提。一般说来,开展合作学习应当把握这样几个最佳时机:当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产生了合作学习的愿望的时候;当一定数量的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疑难问题,通过个人努力无法解决的时候;当需要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引向深入的时候;当学生的思路不开阔,需要相互启发的时候;当学生的意见出现较大分歧,需要共同探讨的时候;当学习任务较大,需要分工协作的时候。特别是当学生思考陷入困境,当学生意见不一时,是进行合作学习的好时机。例如《鸿门宴》一课,对于项羽放走刘邦一事,有同学说为项羽乌江自刎埋下了祸根,有同学说项羽的自负直率性格导致他兵败自刎,又说项羽抵不过刘邦的老谋深算,有说项羽用人不及刘邦。看到同学们讨论热烈,对人物性格兴趣甚浓,我因势利导,补充相关资料,力争让学生对项羽这一人物有个全方位的了解,使学生将思维延伸到历史上、生活中,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大大开启了学生的心智。

三、进一步加强合作学习的指导、调控和管理

能否真正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保证学生的全员参与,体现合作学习的真正价值,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引导和组织尤为重要。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学生小组讨论时,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而要深入到小组中,密切关注和把握小组讨论的进程及存在的问题。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重点是如何精心设计合作学习,从学生分析、目标设置、任务选择、策略匹配、教学过程展开与评估等全程把握。但是,要使合作学习能始终卓有成效,仅仅依靠教师事先的设计是远远不够的。在开展合作学习过程中,随时都会有意外的问题发生,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往往会阻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在很多情况下,教师必须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避免学生的合作学习步入误区,防止学生的讨论和交流出现冷场的局面,防止某些学生过度依赖同伴的帮助。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状况合理调节合作学习的时间,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比如对学习任务不明者,给予反复说明;对偏离主题的讨论,给予及时纠正;对思路不开阔者,给予适当点拨;对提前完成任务者,给予及时表扬并引导其进行新的探究等。

四、做好合作学习的总结和评价

项羽评价范文第5篇

[关键词]项羽 英雄形象 性格缺陷

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伟大历史巨著《史记》,又是一部卓越的文学作品,它代表了古代历史散文发展的最高成就。司马迁首创了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写作手法,而最有文学价值的就是人物传记。

《史记》作为我国写人艺术的开创者,向人们展示了一道丰富多彩的历史人物画廊,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最为撼人心魄的是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项羽便是司马迁着力最多的一位英雄人物,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集中全力塑造了项羽这一悲剧英雄形象。其实“本纪”是《史记》中以主宰天下政局帝王为纲,以编年形式记载从黄帝到汉武帝各个时期的国家大事,项羽并未称帝,司马迁却用《本纪》来记述项羽这一段人生轨迹,并且篇目顺序还放在《高祖本纪》之上,从中可看出司马迁对历史史实的尊重,不是以成败论英雄,但司马迁毕竟是一个史学家,不管他多么钟爱项羽,始终不叫感情溢出史实之外,对项羽作出了客观公正的评价。从中我们可看出项羽性格上特点:既所向无敌又凶残暴戾,既勇敢善战又缺少权变,既仁慈爱人又犹柔寡断,这些相互对立因素有机地集于项羽一身,形成了他性格上的缺陷,造成了他的悲剧人生。

(一)所向无敌与性格暴戾

《项羽本纪》中“年二十四”的项羽一出场说的第一句话便是“学万人敌”自信足以力征万人,看到秦始皇游会稽,却说“彼可取而代也”,豪言壮语,震人心魄。而最能表现他英勇无畏的莫过于“巨鹿之战”他先是“帐中斩宋义头”号令军中,接着是置生死于度外,破釜沉舟,身先士卒“杀苏角,虏王离”迫使涉间自杀,解了巨鹿之围。“诸候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写出了一个盖世英雄的万丈豪气。楚汉战争中,面对善射的楼烦,“项王瞋目叱之,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遂走还入壁,不敢复出”,一瞪眼吓退了楼烦。垓下之围,项羽率领二十八骑逃至东城,“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赤泉候“人马俱惊”倒退了好几里。已处于穷途末路,气势尚且冲天盖地。然而勇敢无敌过多,性格就显得凶残暴怒。《史记》中多次写到其残暴一面。从攻襄城“已拔,皆坑之”,再到“坑秦卒,二十余万人”。以致于后来,当他“遂北烧夷齐城郭、室屋,皆坑田荣降卒,系虏其老弱妇女”时,“齐人相聚而叛之”,使得“项王因留,连战未能下”。于是在最后时刻,阴陵田父的一个“左”,熄灭了楚军东山再起的最后希望。正是由于他的残暴,使他失去民心,进而葬送了自己。

(二)英勇善战与不善权变

作为一代英雄,他勇敢善战,让人敬畏,但也有不可忽视的缺点,即缺少机智,不善权谋。

纵观项羽一生,从起事后,绝大多数时光在战场上度过,他擅长的是战争,自称起兵八年“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最典型的实例莫过于垓下之围的东城快战,项羽被阴陵田父骗入大泽,只剩下二十八骑,被困于数千汉军的追击之中,为了证明“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许诺“为诸军快战,必三胜之”,接着“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又“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这一战虽是英雄末路,却仍旧酣畅淋漓,表现出永不妥协勇气。

项羽喜欢用堂堂军队与敌作战,却不善于用“谋”,至于如何巩固战争成果,如何笼络将士,收买人心,很少去做。他身边谋士很少。从史料看真正称得上谋士的只有范增。亚父范增以七十高龄跟随项羽运筹帷幄,出谋划策,可谓是尽心竭力忠心耿耿了,可是在项羽那儿并不受重视。公元前208年4月项羽在河南荥阳包围了刘邦,这是消灭刘邦的大好时机,范增劝他急攻荥阳,项羽未置可否,陈平略施小计,就离间了二人之间的关系。项羽由此开始疏远怀疑范增,拒绝采纳其正确意见,范增愤而离去,结果客死途中。项羽因此失去了消灭刘邦的天赐良机,也失去了这位忠诚谋士。

项羽性格刚直不阿,特别讨厌为人不真诚,他的善恶感很强,完全凭感情决定一切。如司马欣对项家有点好处就封他为王,不管他是不是那块料;对田荣有怨就寸土不封,不管他是不是有实力。只因彭越对人不够忠诚,就讨厌他,尽管后期作战中,粮食补给屡受拦截掳掠,仍不屑与之交好。项羽打仗可说是无往不胜的战神,但缺少政治家的精明谋划,又使他最终走向失败。

(三)仁慈爱人与儿女情长

项羽是残暴的,又是仁慈的,他有时与部下同甘共苦,分衣推食,又时常考虑百姓疾苦,但这种仁慈恻隐之心又是他失败原因之一。本来可以轻而易举剔除心腹之患的鸿门宴,却因为叔父一句“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而停止进攻,并且相信了刘邦的辩白,把必然敌意一下子化解了,对范增的几次示意毫无反应。在他看来,刘邦是来谢罪的,又无抵抗力,胜之不武,何况还有之前的兄弟之约战友之情。一念之仁,顾念义气,动了恻隐之心,放虎归山,失去胜利机会,导致了最终失败的结局。

对英雄末路的出色描写当属垓下之围,项羽在丧失天下的最后时刻,所担心的只有女人和骏马。这不是贬项羽,只是写他勇武莽夫的另一面:儿女情长。他失败了,但他并不服气更不服输,反复强调“天亡我”。正因为是天亡我不肯过江东重振旗鼓,不肯舍弃那些跟随自己出征却战死疆场的战士苟且偷生,而把头颅送给了追杀他的故人吕马童。这种盖世英雄的气概,正是项羽震撼人心的悲剧精神。

在项羽身上我们可以发现多重人格,他的每一项长处都伴随着性格上的缺陷。这些缺陷使他在楚汉相争中功败垂成,留下了让人怆然涕下的千古悲剧。项羽失败了,却成了历代文人咏叹不绝的英雄形象。他展示的悲壮人生,永远闪亮在人类的精神领域。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一卷).2005.

[2]褚斌杰中国文学史纲要(一).修订本,1999.

项羽评价范文第6篇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20—0063—01

诗歌中,有大量的同类诗,这类诗多是同题材同内容或同主旨同题目,容易使人由此及彼地从一首“联想”到另一首。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回忆、联想,搜罗归类这类诗歌,进行比较研究。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联想思维能力。

同类诗歌中,比较优秀的多是一些咏史诗。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常常使多愁善感的诗人感慨万千,于是便有了丰富多彩、脍炙人口的咏史诗。在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方面,应努力用好这类诗。

如学习宋人杜常的《题华清宫》时,学生自然会想到杜牧的《过华清宫》。二诗都是咏史诗,但写法不同:前者通过描绘华清宫凄清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历代王朝兴衰的感慨;后者则通过描述送荔枝一事,讽刺了唐玄宗、杨贵妃的逸误国。

又如,说起项羽,我们自然会想起他破釜沉舟的英雄气概,也会想起他自刎乌江的英雄末路形象。对于他的成败得失、功过是非,文人墨客历来有多种意见。鉴于此,我在讲完《鸿门宴》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联想列举了有关描写、评价项羽的诗篇,效果颇好。在此摘要展读:

第一种,以项羽自己为代表,他的《垓下歌》说: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首诗中,既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豪气,又蕴含着满腔的深情;既显示出罕见的自信,却又为人的渺小而沉重地叹息。

第二种,以杜牧为代表,他有感于项羽兵败自刎之事,题诗抒怀,在《题乌江亭》诗中道出了卷土重来的主张: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第三种,以王安石为代表,他以政治家的眼光洞察项羽失败的原因,在《乌江亭》诗中针锋相对地提出不同的主张: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战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对项羽兵败进行了理性的认识和分析,认为形势不可逆转,项羽率兵,久经征战,将士疲劳厌战,且积怨于民,不得人心,尤其在楚汉战争中逐鹿中原,已为刘邦所败,大势已去。

第四种,以李清照为代表,她借古讽今,讽刺宋王朝统治者不抗战的苟安行为,在《夏日绝句》中赞扬了项羽英雄之死的悲壮: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第五种, 以蒲松龄为代表,他在其自勉联中说:“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对项羽的勇敢果决和亡秦之功大加赞赏和肯定。

第六种,以为代表,他在《人民占领南京》诗中,用无产阶级革命家彻底革命的思想批判了项羽的历史悲剧: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项羽评价范文第7篇

项羽被后人誉为中华数千年历史上最为勇猛的将领,在群雄逐鹿的秦末,在漫长的楚汉战争中所表现出的英雄气概,使他成为了一代英雄豪杰。如果说刘邦是名垂千古的一代帝王,那么项羽则更是青史留名的永世英雄。

《史记·项羽本记》中,司马迁仍然把项羽的传记列为本纪,与历代中国最高统治者平级,是唯一一个享此殊荣而无帝王(皇帝)头衔的人。在司马迁的生花妙笔下,项羽既是一个力拔山、气盖世、“近古以来未尝有”的英雄,又是一个性情暴戾、优柔寡断、只知用武不谙机谋的匹夫。时而妇人之仁,时而刚愎自用!时而柔情似水,时而残暴不堪!其性格的多元化成就了这位中国军事思想“勇战派”的代表人物。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少年勇武轻狂,心存大志,可是也能看出项羽做事情缺少足够的耐心,没有毅力和恒心,浅尝辄止,这样的性格很难成就大事。“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项羽其实是凭借着勇力称霸江东的,从一开始就为他后来的悲剧人生埋下了伏笔。“须臾,梁瞬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这是项羽一鸣惊人的第一次杀人的经历,可见其勇猛,从一个侧面也可看出其性格中残暴的一面。

巨鹿之战可谓“项羽最得意之战,太史公最得意之文”。同时巨鹿之战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经此一战,从此项羽确立了在各路义军中的领导地位。项羽一战成名,可是战场上的无往不利相对的却是政治上的幼稚。“于是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于新安城南。”胜利的同时却失掉了最宝贵的人心。

中国历史上,可能再没有比“楚汉争霸”更富戏剧性,更具有传奇色彩的双雄对决!“鸿门宴”就为这场精彩对决拉开了帷幕。谈到楚汉之争,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鸿门宴了。由于司马迁传神的描述,不但使得鸿门宴的过程曲折动人极富于戏剧性,更使得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而期间得失更是令后人咋舌不已,或惋惜之,或痛恨之,或不屑之,或赞叹之。“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曹无伤是汉高祖刘邦手下的一名将领,随汉高祖起事,官至左司马,他向项羽告密刘邦有称王关中的野心,项羽的第一反应是大怒而没有去核实一下事情的真伪,更是冲动之下马上要出兵去攻打刘邦,如此轻信急躁,性格上的弱点暴露无遗。“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项伯连夜离开楚军军营去会张良,又和刘邦结成了儿女亲家,又连夜回到了军营,在项羽面前极力地为刘邦辩解,项羽的反应是“许诺”。居然一点疑心也没有,实在是自信得有点麻木。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生此?”刘邦一句话就试探出了项羽的意图,而项羽一句话就亮出了自己的底牌还把可怜的曹无伤给出卖了,相比之下,高下立见。“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珏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关键的时刻项羽犹豫不定了,杀与不杀刘邦,这是一个很艰难的选择,项羽的选择是“默然不应”!四年后项羽垓下被围以后,刘邦没有丝毫的手软,最后迫得项羽乌江自刎,可见妇人之仁是要不得的,养虎为患终究会为虎所伤。

鸿门宴之后项羽通过分封诸侯迅速走向了权力的顶峰,也是项羽一生的顶峰,但这也恰恰是他政治上的短视,分封制是历史的倒退。诸侯割据则天下大乱。诸侯封疆裂土就会导致内战不息,干戈不止。诸侯为争夺地盘而发不义之战,其导致百姓流离失所,将士血流成河。项羽做事只执于虚名和自己心中的所谓快意,但徒快己意而未得人心,这是项羽最大的悲剧。所以项羽很快就走向了覆灭,“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英雄末路的慷慨悲歌至今尤在耳边回响,“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已然人心尽失,却依旧不失英雄本色,“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纵观项羽的一生,可谓有大勇而无大略,项羽的悲剧其实是性格的悲剧。项羽的主要军事对手韩信曾批评项羽为:“遇强则霸的匹夫之勇,和遇弱则怜的妇人之仁。既不能任用贤能将帅,又曾迁逐楚义帝,用兵赶尽杀绝。虽名为霸王,其实民心尽失。”而司马迁是这样评价项羽的:“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寐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项羽评价范文第8篇

【关键词】《史纪》;人物形象塑造;“互见法”

《史纪》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给人们展现了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它是一曲英雄的颂歌,更是一部英雄的传奇,《史纪》之所以流传千年而不衰,除却其史学价值之外,其浓郁的文学色彩更是带给读者心灵的慰藉,《史记》的文学价值是多方面的,无论是刻画人物的方法、叙事描写的艺术、悲剧气氛的渲染,抑或是抒彩、散文风格的体现,简洁、精练的语言技巧等方面,都为历代作家所推崇,沾溉后人,绝非一世。本文试从《史记》在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上谈谈粗浅的看法。

我认为,《史纪》人物形象塑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运用对比烘托手法,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动

所谓对比,一是双方人物的对比;二是一个人物的前后对比。如“鸿门宴”一节写了四组人物:主帅项羽与刘邦;谋士范增与张良;部将项庄与樊哙;内奸项伯与曹无伤等。作者善于通过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对比、映衬来揭示他们各自不同的思想认识和感情。作者既通过惊险紧张的场面以表现人物性格,也通过平静细小的情节来展示人物形象。因此,所有出场的人物都写得栩栩如生,鲜明具体,个性突出。项羽的骄矜直率,刘邦的机智权变,范增的远见偏激,张良的多谋恭谨,以及樊哙的粗犷刚勇等等,都视之可见,跃然纸上。至于一个人物的前后对比,在鸿门宴中也明显可见。项羽开始听说刘邦“欲王关中”便“大怒”,最后刘邦逃走了,却一言不发;亚父范增开始劝说项羽攻打刘邦,“急击勿失”,最后骂项羽“竖子不足与谋”等都是鲜明的对比。

二、运用虚实相生的语言对人物形象进行塑造

我认为,《史纪》对后世的贡献不仅仅停留在史学价值方面,其丰富的、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已大大超越了中国古代二十四史中的任意一部。用文学化的色彩去表现人物形象,这也是《史纪》区别于其它史书的亮点之一。《史记・项羽本纪》中有这样一段话:“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这一段话深深地体现出英雄末路的悲情,也让我们看到了外在刚毅而勇猛的项羽此时此刻之脆弱。而然项羽此段之自述是否真实,项羽兵败至司马迁时代相隔七十多年,而在《史纪》以前的其他作品中均未见此段出处,试想饮帐之内,项羽与虞姬抱头痛哭,那么此段叙述由谁来记录,又由谁来流传呢?所以我认为此段语言描写乃司马迁在写实的基础上加入了适当的想象和虚构,而此短话在全篇真正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一语一处而全盘皆活。让读者看到的是一个充满豪气、霸气又侠骨柔情的英雄形象,虽败犹荣,三军为之动容,读者潸然泪下,《史纪》人物语言对其形象的塑造达到了一个历史高度。再如《史纪》中类似的事例还有《刺客列传》中燕太子丹为荆轲送行时,荆轲悲壮的语言极富文学色彩,天地为之叹息,草木为之动情。“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读过《史纪》的人都知道这是一场生死离别,“易水桥上送君去,黄泉路上踏辉”,这是何等的悲壮,又是何等的苍凉,身负国仇家恨的荆轲担负着巨大的责任和使命西去,等待他的将是什么?特定的时间、地点、场合,再加上特定人物的特定语言,我们无不为之动容,而此短话或为流传或为艺术加工,同样缺乏史实加以印证,但达到了“一石三鸟”的艺术效果。所以说《史纪》中虚实相生的语言对人物的塑造已跨越了时代,足以流芳百世,《史纪》中类似的语句很多,我不再一一列举。

三、采用“互见法”对人物形象进行塑造

“互见法”即将一个人的事迹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其本传为主;或将一件事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一个地方的叙述为主。因为《史纪》是以人物为本位的,往往需要在许多人的传记中涉及同一件事,为了避免重复而又能把事件叙述清楚,司马迁就在不同的传记中从不同的角度叙述同一件事。这样就既突出了每个人在这件事中的作用,又不致给人以重复之感。如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代雄主形象,而在《史纪・孝武本纪》中,司马迁只单单叙述了“武帝求仙”这一件事,如通过这一件事去全面评价汉武帝是有失公允的,我们要全面、细致、深入了解汉武帝,只能在《史纪・李将军列传》《史纪・匈奴列传》《卫将军骠骑列传》《司马相如列传》《汲郑列传》《儒林列传》《货殖列传》《平津侯主父列传》中去寻找。如在《卫将军骠骑列传》中我们会发现汉武帝不拘一格的用人标准,卫青又一个奴隶擢升为大将军,霍去病17岁带兵打仗,这样的用人魄力也许只有武帝才有。在《司马相如列传》中,我们看到的武帝不再是一个穷兵黩武的形象,原来武帝也重文治,也推崇文章,那么《沁园春・雪》中的“秦皇汉武,略输文采”的语句也就不足为信了。《汲郑列传》中的汲黯更颇似唐代的魏征,而汉武帝虚怀若谷的气魄不也跟唐太宗很相似吗?

再如汉高祖刘邦,作为一代英主,他聪明机智,善听臣言,善于用将,有一统天下的辉煌业绩;但作为一个人,刘邦也有不少的缺点,他的流氓无赖,他的将兵无能,他的自私残忍就在《项羽本纪》《淮阴侯列传》《张丞相列传》中附带几笔。再如在《田单列传》中的田单,在燕国灭齐如同摧枯拉朽的特殊情况下,被推上了保卫墨城的位置,他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勇敢地同燕人展开了较量,一步步收复齐国的失地。但聊城之战却打得异常糟糕,损兵折将、久攻不下。如果把聊城之战也写入《田单列传》中就会给人“智者不智,勇者不勇”的印象,损伤田单的形象。而聊城之战又不能不写,故而司马迁九把聊城之战写入鲁仲连的传记中。

司马迁通过“互见法”,既留给我们真实的历史,又让我们看到了生动,鲜明而又完整的人物形象。

总而言之,《史记》作为我国第一部规模宏大的传记文学名著,运用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塑造了一系列丰富饱满、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为后代作家创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东西。司马迁继承了他父亲司马谈对待古代文化的态度,博采众家,去其之短,取其之长,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以其高超的创作技巧而名垂青史。

【参考文献】

[1]白寿彝.世纪新论[M].求实出版社,1981.

[2]司马迁.田单列传[A].韩兆琦,译注.史记[M].中华书局,2008.

[3]司马迁.刺客列传[A].韩兆琦,译注.史记[M].中华书局,2008.

[4]司马迁.太史公自序[A].韩兆琦,译注.史记[M].中华书局,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