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听课评价

听课评价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听课评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听课评价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课堂教学评价听评课反馈

一、引言

课堂教学评价是指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运用科学、有效、可行的方法和手段,对课堂教学内容、过程和效果进行收集、分析、整理,对其价值作出基本诊断和评价,以优化和改进教学活动的过程。科学、有效地实施课堂教学评价,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由于课堂教学评价对改进教学、提高管理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国内许多高职院校都引进了课堂教学评价机制,对不同学科、不同专业进行听课、评课,并以此作为选拔、鉴定、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

对于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多从其评价模式、评价目的、评价主体、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探讨[1]P78-80,很少涉及具体的课堂教学评价的操作过程。

听评课是课堂教学最常用的评价方式,作为一种机制,是促进教师反思教学、改善教学、实现自身专业素质发展的有效手段。听评课一般是由专家和同行组成评价小组,采用随堂听课、定量打分的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一堂课的课堂结束后,根据评价小组的综合意见,对授课教师的整个课堂情况的优缺点根据定量情况进行汇总[2]P8。这种通过专家的评定和同行之间的互相观摩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互相学习、促进教学的作用,但由于实际操作过程中方法的缺陷,对教学的推动只能起到有限的作用。

到底这种听评课机制在实施过程中有何缺陷,又如何加以改进呢?本文旨在从听课者、评价标准及反馈环节三方面加以探讨,以使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能更好地发挥其导向功能,真正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在听评课机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评价主体“无备而听”

听评课的评价主体一般是专家、同行或者教学督导,评价手段是使用课堂评价量表,评价对象是授课教师及其课堂教学过程。

在整个听课过程中,听课者是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实施者,是课堂教学质量的直接评价者。每个听课者都有各自的知识背景、价值取向,他们对评价标准的掌握和对课程的理解也各不相同,这些都会直接影响评价结果。而在现实当中听课者常常是“无备而听”,即在听课前对于评价对象、评价内容和评价指标都缺乏相应的了解,这样就弱化了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从评价对象上来看,每个授课老师的知识结构、从教背景、学历、资历、职称等各不相同。听课者如果在评价之前对授课老师没有一个整体的了解,评价的时候就会“一刀切”,把新教师和老教师、从教经验丰富和缺乏经验的教师、有师范教育背景和无师范教育背景的教师放在同一层面进行横向比较,却没有从纵向考虑授课教师的进步和成长,从而使评价结果无法真正有效地促进授课教师的教学进步。

对于评价内容,听课者往往对于授课教师的教学目的、授课内容、教学进度、课堂计划、教学重点也缺乏相应的了解,导致听课过程中盲目、被动地听课,在关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完成教学计划”、“课堂容量”等指标的打分上存在很大的随意性。

(二)评价标准重“教”轻“学”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权威,课堂教学以讲授法为主,采取的是以知识为本、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因而在课堂教学评价上,侧重于对教师知识传授水平的评价,考核教师是否具备课堂教学的基本功。

听课者一般采用课堂教学评价量表对授课教师及其课堂教学进行定量打分。纵观多所学校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绝大多数集中在教师教得如何上[3]P89。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教师的语言、板书等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指标,课堂教学的评价最后变成教师教学技能的评价。而对于课堂教学的另一重要参与者――学生,却忽视了他们的主体性和层次性,缺乏对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效果等的考察。

(三)评价过程反馈“无门”

听完课后,评课也是课堂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过程。传统的听评课常常“重听轻评”,在评课过程中,往往排斥授课老师对评价的介入,授课老师与听课者之间也缺乏必要的沟通,致使授课教师与听课者心理上相互对立,信息源单一,也不利于授课老师对评价结果的认同。

从前面介绍的评价过程中,我们看到,评价前(听课前)和评价后(评课时)都没有授课老师的主动参与。这样的评价过程使授课老师处于一种“茫然”的状态:听课前不清楚评价标准或者依据,评课后不知道评价结果,或者只看到一个抽象的分数和几句简单评语。缺乏相应的反馈机制,授课教师即使有心改进也无从入手,从而认为听评课对自己“无所谓”或者“无帮助”。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听评课机制

(一)听课者要做到“有备而听”

作为课堂教学的直接评价者,听课者对听课内容、对象、标准不了解,就会出现“一刀切”、盲目打分等情况。因此,听课者要尽量“介入评价对象的教学生活,收集与评价对象相关的背景资料”[4]P40。

我建议听课者在听课前要做相应的准备,包括:查阅相关教学资料、教学计划及教案,并与授课教师进行交流,了解其从教年限、教育背景、课堂教学的设想,以及授课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等等。并先将课前交流的情况作简单记录,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师基本情况、课堂初步设计等。

(二)评价指标要兼顾“教”与“学”

单纯考核教师的教,就仅仅是对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的评价而不是教学评价。课堂教学是由教师组织的、与学生共同进行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5]P11。课堂教学的评价应该围绕着课堂教学主体的活动进行,既要评价教师教得如何,又要评价学生学得如何。

在评价标准的设计上,除了考核教师的教的指标外,还应加入对学生的学的情况的考核,如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能力的形成程度、学生思维的发展程度等。

(三)评价过程要注重交流和反馈

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能够记录教师进步和成长的历程,促进教师对教学进行反思,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活动。

要改变授课教师对待听评课的“茫然”状态,可以在评价前(听课前)和评价后(评课时)加强与听课者的沟通。听课前,给授课老师和听课者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机会。在交流过程中,一方面,听课者可以了解评价对象和评价内容,另一方面,听课者也有义务向授课老师说明评价目的和评价标准。

评课是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反馈,是对授课老师改进教学帮助最大的步骤。反馈要及时,邀请授课教师参与,并且可以由授课教师先自我总结。在反馈的过程中既要肯定优点,又要指出不足,并且共享好的做法。

四、结语

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优化和改进教学。完善现有的听评课机制,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评价的效能,促进教师对教学进行发思,切实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进步和成长。

参考文献:

[1]付八军,冯晓玲.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研究综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4):78-80.

[2]刘捷,曾绪,田小红.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探索[J].中国外语,2007,(4):8-12.

[3]卢丽虹.英国职业院校听课和评课制度及其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2006,(26):87-89.

[4]兰玉荣.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1,(5):38-40.

[5]高友福.对高职教育课堂教学评价的几点思考[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11-13.

听课评价范文第2篇

关键词:网络评课;意义;具体做法;注意的问题

一、什么是网络评课

一节公开课之后的“评课”是课堂教学研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不仅有利于被听课人业务的提高,同时对评课人本身也是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学校或者该地区的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也是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但是,评课环节中也存在着美中不足的问题,需要我们积极思考并探索改进。

1.传统评课方式的不足

传统的评课方式一般是在公开课上完之后立刻召开听课老师座谈会,就上课者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师基本素质和学习成效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这种评课方式的好处是听课者和上课者立刻有了面对面的交流,听课者对上课老师的反馈即时发生,上课老师即刻得到大家的鼓励和中肯的评价。由于许多时候是听课时任务,对评课却没有量化的要求。加上现场评课是评课者和上课老师的面对面交流,很多时候,他们会碍于面子问题,评课往往重听轻评,敷衍了事,优点讲得不到位,缺点没有人说。对上课老师的教学帮助,对学校方面的参与热情明显不利。

2.网络评课的优点

正是基于对传统评课方式的不足之处的认识,我校开展了网络评课的尝试。网络评课,顾名思义,即评课活动的发生时在网络上而不是面对面的发生在会议室里。通过近一年的尝试和探索,我们发现网络评课有效地回避了传统评课的不足之处:评课活动不再是面对面的进行;评课由口头改为书面,评课者更慎重,措辞更严谨;网络评课的内容所有登录者都能看得到,评课者更爱惜自己的羽毛,听课老师的评价更公正,更客观。

二、网络评课的积极意义

1.网络评课对评课者的好处

传统的听课、评课方式使得听课者没有任何压力,许多学校甚至教育主管部门对老师的听课都有量化要求。但是,对于评课却没有量化要求,只要听了课就算完成任务,评还是不评课,评课是否公正客观,没有人员或机构作统计,提要求,所以,对于听课老师来说都是一样的。而我校采取的网络教学研讨就回避了以上的矛盾。我们要求听课之后必需评课,并且由电脑自动统计老师的评课量。定期公示,作为教师教学的任务之一。通过有质量的评课,有效鼓励听课老师的教学。

2.网络评课对展示者的好处

由于评课方式的改变,评价以网络为工具,不再是面对面的直接对话,评课者的发言不再是由主持人临时指定,听课者不再是做无准备的发言,听课者的评价相对于传统的评课方式要更客观。展示者即上课老师,能看到更客观、更公正、更中肯的评价,这对于上课老师来说,自然而然是有着很大的好处。对于教学环节的把握,对于上课老师教学水平的提高都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总而言之,就是上课老师能得到相对客观的反馈,能得到更多的帮助。

三、网络评课的具体做法

1.硬件保证

为了保证网络评课的顺利开展,学校需要在计算机网络硬件上配备些必要的设施设备、产品。一是学校要有录播教室,确保公开课全程录像,并在课后发至校园网。二是学校全体教师都有个人计算机或者笔记本电脑,确保教师网络评课的及时实施。

2.软件要求

网络评课的顺利实施与否,除了硬件条件之外,学校还要有一定的软件保障。学校应当有自己的校园网,要有论坛版块,每位教师要能实名登录并发表评课意见。上课老师要能及时看到每位听课老师的评价意见,并能跟帖互动。

四、网络评课需要注意的问题

1.网络评课时间要求

我校规定,听课结束一天之内,每位听课者必须在网络上发表评价意见,才算听课结束。这一时间要求既避免了有的老师课时多,工作任务重不能立即参加现场评课的矛盾,也确保了评课意见的及时反馈,使得听课者有足够的思考空间,足以发表客观公正并能代表听课者教学水平的评价意见。

2.网络评课的客观性要求

听课评价范文第3篇

关键词: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循环运行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7-0058-03

课堂教学是学校质量运行管理和监控的关键环节,在本科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开展课堂教学检查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强有力的支撑点。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每学期均组织院系领导听课,加上学校组织的督导听课及学生评教的数据,可以客观并比较全面地反映教师的授课质量,真正体现了数据的全面性,评价的客观公正,总结分析的科学性,反馈改进的有效性,真正实现了教学质量检查、监督的目的。

一、研究方式

(一)数据采集方式和范围

本研究主要采集的数据是基于同济大学教务信息管理系统,数据采集的范围包括学校督导、院系领导的听课记录,学生的评教情况。时间跨度为三学年六个学期。学校督导和院系领导的听课指标见表1,学生评教的指标见表2。各项指标共有五个等级,优、良、中、合格、不合格,通过加权平均得出最后结论。

从表1可以看出,学校课堂教学考评中权重最大的内容讲课思路以及科学使用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以求得好的教学效果。

学校要求每位同学对每个学期的所有任课老师进行评价,学生评教的参与率纳入学校对学院的本科教学优良状态考核的指标体系中。

(二)研究的技术路线

采集的数据取自2010年到2013年三学年共六个学期,通过分析、比对,对全院每个学期开设的每门课、每位任课老师按学校督导、院、系领导的听课分别统计,直观地描述出什么类别的课程,哪些指标被肯定,哪些指标存在问题,需要改善和提高等,并对被听课的老师的职称分布等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差异或规律。

(三)数据采集

本文中所采集的数据均来自学校本科教务信息管理系统的教学质量管理模块。

1.听课基础数据统计。从图1可知,近三年来院系领导对课堂教学的评价比较满意,A(优)等级评价基本保持在70%以上,B(良)等级在30%以下,维持在较低的水平状态,没有中以下的等级出现。

相比于院系领导,学校督导的听课情况略有差异:从图2可见,学校督导的评价涵盖A(优)、B(良)、C(中)和D(合格)四个等级,各等级的曲线波动变化相差不大,优和良在30%~70%区间,中和合格维持在10%以下,评价更接近于正态分布。

2.听课分项评价统计。在学校和院系领导的听课评价中,大多是优、良等级,中和合格只占学校督导评价的很小比例,因此,本研究中,将评价为良的各项指标单独进行分析,所占比例较高的,代表该项存在不足,需要提高和改进。

从图3看出,各位领导认为大部分被听课的老师在“备课充分、思路清淅”、“教学手段科学合理”上存在的问题比较少,但在“引导学生联想创新”和“内容充实,信息量大”的分布比例比较大,这说明院系领导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这两方面存在着不足,有提升的空间。

但在图4中,各项指标存在类似的比例,分布更趋均匀,只是在图4中在“内容充实”点有更大的比例,说明院系领导和学校督导,对这部分工作的评价都比较相近。

3.被听课老师职称分布情况统计。

因为工程师、研究员、实验师等其他职称,主要承担实验教学,且被听课的频次相对较低,因此合并为其他项以柱状图显示。比较表3和表4,从听课总数来看,学校督导的次数总体均高于院系领导,但从听课涵盖各职称等级来讲,院系领导的选择更均衡一些。但无论是学校督导还是学校督导,听课主要为副教授,这与院系的职称分布相似,与教学任务的安排情况有关,开设课程主要以副教授以上为主,但都有教授、讲师等其他职称的纪录,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学院教师的授课情况,确保评价的全面性、综合性。

4.学生评教数据统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每届学生约170人左右,四年制共有将近700人,学院的教学任务主要面对三、四年级的学生,但各年级的学生要对各类课程进行评教,对其他学院开设课程的评价,均由各开课院系采集。

从表5(见上页)来看,我院学生参加学校的评教比例相对较高,三年六个学期中均保持在87%以上,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从表6可以看出,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给予了相当的肯定,优秀率均在98%以上。

二、结果分析、讨论及建议

(一)结果分析

从各图表可以看出,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课堂教学的总体情况优良,无论是学校督导、还是院系领导的听课,都给予了相当的肯定,对备课充分、课程内容以及讲课的激情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尤其是学生的评教,三年六学期学生的参与率在87%以上,评教的结果具有相当的可信度,对教师的评价均为优。同时也从中可以看出,教学手段的合理性还有待提高,该评价指标占权重为0.2,是所有评价指标中最大,可见其重要性。

(二)讨论和建议

同济大学从2006年起就实行新教师考核上岗制,新入职的教师,不管学历、职称及教学经历,只要是从事教学岗位的,都要分别参加学校人事处及教务处组织的入职培训,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并且要通过试讲,才能获得授课的资格。从学院的层面讲,可以结合上述评价的结论,对本学院的任课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和辅导,强化青年老师的助课制度,以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听课评价范文第4篇

一、 校本课程的听课

听课者应该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某种意义上的组织者,而不是旁观者。听课者应做到下面两点。

(一) 听课前的准备

听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要全面了解校本课程的特点、整体模式、重点和现在课程中还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还应了解校本课程开发使用的教师的特长与特色。这样便于听课过程中深层次思考——课程的设计、设想。说白一些就是听课者也要在听课前备课。

1. 学生的大体现状。比如“双基”情况、认知水平、对该学科的学习态度和敏感度。

2. 了解所听这节课在该校本课程中的地位、重点、难点与关键点。

3. 预想听课过程中参与活动的切入点,包括(有的课程)同授课教师一起对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管理与指导。

4. 以学生身份学习、互动讲座的设想,做到有“备”而来,用个人“亲历”来研究校本课程。

(二) 听课过程中把握要点

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听课者既要考虑国家课程的一般性,又要注意校本课程的特殊性。

1. 对教师“教”的方面要关注——该课的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学哪些知识,达到什么程度。②能力目标:形成或强化什么能力,完成情况如何。③情感价值目标:这节课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怎样进行引导的,效果如何。

2. 对学生“学”的关注:①学生是否积极参与。②学生是否乐于思考、讨论。③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如何。④学生的情感态度是怎样的。⑤学生是否积极质疑,思维拓展怎样。

3. 在听课过程中要换位思考。如果我上这堂课如何教,这个问题在这个地方如何处理。如果我是学生,我会提出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又是如何想的。

4. 课堂气氛如何,是否大多数学生都积极参与,教学情境是如何创设的,安排了哪些活动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采用什么样的多媒体手段,同教学内容是否吻合,运用是否熟练,培养学生哪些技能,授课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活动怎样进行评价。

5. 看教师上课是否有激情。能否感染学生,双边活动是否默契。

6. 看课堂教学是否体现校本课程的特点,是否有效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开发了学校和由其衍生的教育资源,是否有创新、创造。

7. 看课堂教学是否真实、适用。

二、 校本课程的评课

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一样都是课程,对其评价也要遵循课程评价的一般原则。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不同的地方,在评价时一定要充分考虑这一特殊性所在。唯有如此,对校本课程的评价才是客观的、实事求是的、发展性的、前瞻性的。评课时要做到下列各点。

(一) 实事求是

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是在校内进行,故而对评课者而言就是评价自己单位的事,目的是交流、共享、提高。所以评课要本着对课程开发和执教者负责的态度说真话、说实话、说直话,使执教者有真实的学习交流机会,使大家共同珍惜、尊重来之不易的校本课程开发成果。另外,校外的听课者,比如上级领导、专业教研员、外校教师在评课时也要实话实说,要切中要害,补充校内人员特别是课程参与者思路的不足,帮助其克服固有思维定势,开阔视野。

(二) 心理相容

评课时主持者要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氛围,使评课者与授课者之间消除误解,增进理解,惺惺相惜,缩短心理距离,实现心理相容。授课者要抱着谦虚、讨教、共进的心态,充满自信地去接受、分析别人的评价,并做好相关的记录,评后认真梳理,加以反思。

(三) 有针对性

校本课程的评价重点要放在课程的开发上,主要针对课程的整体构想、设计特色以及授课者对设计者的思想、教材的目标、教材特色理解发挥等方面。评价的目的是帮助授课者开发课程。

听课评价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新生儿疾病; 健康教育; 网络管理; 筛查

[中图分类号] R72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33-105-03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优生优育、减少残疾儿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健康素质的主要措施之一,同时又是一项社会群体性系统工程,有较强的科学性和技术性[1]。此项工作是指医疗保健机构在新生儿群体中对一些先天性疾病、遗传性疾病进行群体筛查,从而使患儿在临床上尚未出现临床症状、而体内代谢或者功能已有变化时就做出早期诊断,结合有效治疗,避免患儿重要脏器出现不可逆性的损害。我国是从1981年开始提出新生儿疾病筛查概念,1994年立法推广;荆州市妇幼保健院2004年开展这项工作以来,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完善网络管理,逐渐规范运行模式,使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98%以上,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效果。

1 建立并实行新生儿疾病筛查健康教育网络管理模式

1.1 组织管理

成立荆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成立了由分管院长为组长、新生儿疾病筛查办公室主任为副组长的新生儿疾病筛查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负责部门科室协调、组织督导检查、网络运行状况考评。成立了由健康教育中心主任为组长、妇保科、产科、儿保科、检验科主任、护士长为组员的新生儿疾病筛查健康教育技术小组,负责网络建立、制定健康教育技术规范和流程、新生儿疾病筛查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等工作。

1.2 科室及部门的职责分工

妇保科负责对孕妇建立围产保健卡,实施孕期健康教育;产科负责住院待产孕妇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儿保科负责对新爸爸一对一健康教育;检验科负责新生儿标本采集和检测;健康教育中心负责健康课堂的组织;新生儿疾病筛查办公室负责新生儿疾病筛查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评价。

1.3 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健康教育网络模式图

见图1。

1.4 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健康教育流程

妇保科为孕妇建立保健卡建立新生儿疾病筛查健康教育信息发放听课证组织孕期健康课堂 产科在孕产妇入院时回收听课证,新生儿疾病筛查办公室根据听课证信息进行第一次效果评价孕产妇入院后,产科责任护士再次或重点一对一向孕妇及其家属宣传新生儿疾病筛查知识:发放宣传手册、产后爸爸课堂听课证健康教育中心每周组织一次爸爸课堂儿保科健康教育员每天下午组织爸爸座谈会,再次讲解新生儿疾病筛查目的、意义、具体的采血时间、采血方法知情同意、签字建立新生儿信息档案开具化验单发放高危儿迟缓检测通知单新生儿疾病筛查办公室根据化验单信息进行第二次效果评价检验科核对新生儿信息填写新生儿采血卡片,在新生儿出生后72h(充分哺乳后)再次核对新生儿信息并采足跟血,制做标本检测结果反馈家属可疑儿的追踪与确诊新生儿疾病筛查办公室根据追踪与确诊信息进行第三次效果评价确诊儿的治疗与随访新生儿疾病筛查办公室根据治疗与随访信息进行第四次效果评价。

1.5 健康教育形式

社区健康教育采取网络、电视、报纸、挂图、义诊咨询等。院内健康教育采取电视片播放、健康教育处方、宣传手册、授课及一对一宣传等措施。

2 建立并落实新生儿疾病筛查健康教育效果评价体系

2.1 评价指标

妇保科:准妈妈准爸爸听课证发放率、听课率;产科:听课证回收率,病房健康教育满意度调查,爸爸课堂听课证发放率;健康教育中心:爸爸课堂听课率;儿保科:知情同意书签字率,高危儿延缓检测通知单发放率。

2.2 评价内容

听课证信息评价;化验单信息评价;追踪与确诊信息和满意度评价;确诊病例治疗效果评价。

2.3 评价措施

新生儿疾病筛查办主任每天上午9点之前病区巡查,了解新生儿疾病筛查健康教育网络工作情况,并记录;对每次课堂进行听课人数统计;每月对产妇和/或家属进行一次新生儿疾病筛查健康教育满意度问卷及电话回访问卷调查,并对各相关科室评价指标进行汇总、通报,纳入医疗保健质量考核;每季度召开一次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例会,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制定整改措施。

2.4 统计方法

所有资料的统计均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3 结果

3.1 第一次效果评价:准妈妈准爸爸听课证发放率、听课率分析

2004年至2008年准妈妈准爸爸听课证发放数、听课率分布均呈上升趋势,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χ2=92.44,P

3.2 第二次效果评价:分娩前后产科、健康教育中心、儿保科立体结构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5年来,孕妇入院分娩数由于健康教育的带动,呈明显上升态势,新生儿疾病筛查从2004年的55.80%上升到2008年的98.88%。差异有极显著性(χ2=124.92,P

3.3 第三次效果评价:5年新生儿疾病筛查追踪与确诊信息分析

2004年至2008年新生儿疾病筛查阴性结果反馈与可疑结果追踪与确诊病例的满意度调查也呈上升态势,且阴性结果家属满意度调查反馈差异有显著性。 见表3。

4 讨论

4.1 健康教育是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先导

目前社会上许多家长还不了解遗传代谢病疾病检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我院2004年启动新生儿疾病筛查后,通过逐步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如社区健康教育采取网络、电视、报纸、挂图、义诊咨询等,院内健康教育采取电视片播放、健康教育处方、宣传手册、授课及一对一宣传等;使孕产妇及其家属了解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目的和意义,取得他们的理解与配合,才能提高服务对象的依从性,使新生儿疾病筛查成为公民的自觉行为,从而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率。

4.2 实行健康教育网络管理是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率的基础

新生儿疾病筛查健康教育网络的建立使各部门各科室之间职责明确、任务明确、重点明确、且相互合作[3]。如产前健康教育重点内容是宣传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概念,新生儿代谢性疾病的危害,重点对象是准妈妈;产时因产妇阵痛,丈夫对产妇及孩子的担忧,宣传效果差,这一环节可跳过;产后健康教育重点内容是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目的和意义,采血的时间、方法,重点对象是初为人父的爸爸及其他直系亲属;检验科在采集标本时要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和服务工作,取得家长的配合。只有各个部门各个科室各个环节配合协调,形成网络合力,才能赢得服务对象对此项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4.3 建立健康教育评价体系是保证筛查率的关键措施

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执法工作,是医疗保健机构的职责,是每一位新生儿应享有的权利,如果不能保证高的筛查率,就存在漏筛可能,必须严格把握每一个工作环节,才能使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持续进行。健康教育网络管理模式建立后,必须要有评价与考核,以指标衡量工作质量,从而保证高的筛查率,防止漏筛,有效地避免了因患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及苯丙酮尿症患儿的致残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4.4 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健康教育网络管理模式的价值

我院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健康教育网络建立、运转、评价,尤其是对责任科室与责任人一次、再次或重点一对一向孕妇及其家属宣传新生儿疾病筛查知识、发放宣传手册、座谈会、知情同意与签字、建立新生儿信息档案,采足跟血、检测和结果反馈、确诊儿的治疗与随访中各个环节的评价,是我院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健康教育网络流程能够正常运转的保证。第一次评价准妈妈准爸爸听课证发放情况,进行听课率分析表明:5年来准妈妈准爸爸听课证发放数、听课率分布均呈上升趋势,也带动了围产保健门诊及产科临床业务。分娩前后产科、健康教育中心、儿保科立体结构健康教育效果的第二次评价,是我院新生儿疾病筛查从2004年的55.80%上升到2008年的98.88%的有力保证。新生儿疾病筛查阴性结果反馈与可疑结果追踪与确诊的第三次评价,满意度的上升又促进了新生儿疾病筛查率的进一步提高和医院的社会影响力的提升,使两个效益得到了明显增长。

本院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健康教育网络模式结构简单,运行成本低,评价措施及指标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适用于各级医疗保健机构,有进一步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韩龙. 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管理模式及效果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1:1435.

[2] 桓中雪,谢明月. 健康教育对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影响[J]. 中国保健,2008,15(增刊):626-627.

听课评价范文第6篇

关键词:教师评价体系;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4-0095

学生素质的培养依靠高水平的教育质量,教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而教师评价又是提教师教学质量的关键。关于教师评价改革,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方面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如何构建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是教育管理者的重要课题。下面,笔者结合课题组关于教师评价的一些具体做法加以说明。

一、实施过程性评价,是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有效保障

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是不断学习、积累反思改正、循序渐进的过程。学校关注对教师进行过程性评价,一方面可以鞭策和激罱淌ρ习反思,从而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另一方面通过有关人员督查跟踪考评把教育教学中存在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使教师了解自己的不足以便及时纠正;再者通过学科考查数据过程性呈现及通过横、纵向比较,分析使教师明确自己教学中的优缺点,同时明确自己以后的努力方向及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依据。学校对教师进行过程性评价,是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有效保障。

1. 重视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跟踪评价,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学校实行校级领导随堂听课制度,校级领导、教务主任、教研室主任每学期至少听课30节,此项作为校级领导等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随堂听课一方面学校领导深入一线较全面了解教师教学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促进教师认真备课,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课堂效率;再则通过评课促使教师及时反思和总结自己的课堂教学,并从他评中更全面了解自己的课堂状况,清楚优缺点及努力方向,及时改善和不断探究尝试,从而不断提高自己教育教学水平。

学校实行教师的集体备课制度,要求以备课组为单位,每周各备课组成员共同备一节精品课,发挥组内成员集体智慧,结合课题研究各抒己见,共同完成好同一节备课工作。这样,既培养了教师团结协作精神,也提升了备课质量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师教科研水平,有效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学校注重对教学常规过程性管理和评价。实行常规月自查制度,采用抽查与全面检查相结合的办法,一学年作业、教案普查4次并评出等级。由教务处人员进行每周抽查一个学科的作业,每周一对检查情况进行反馈。每次普查要求每位教研组长写检查情况反馈报告,教务主任综合各教研组长检查报告,在全师会上进行全面点评反馈,特别是点出个别教师的一些优秀做法,为教师提供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机会。使评价不单是为了督促教师完成好教学常规工作,更为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升提供帮助。

2. 重视对教师专业提升过程性跟踪评价,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升

落实教师开课、听课、评课制度,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听课20节,每学期至少举行一节公开课或示范课,同学科教师需全部参与听课、评课全过程,由教研室负责考勤及活动开展情况评比,加强周一晚教研活动考勤和活动开展情况评比,并把此二项活动列为评“先进教研组”“优秀教研组长”的重要内容。以此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教研水平的提升。

学校每学年举行一次“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比赛。要求不超过45周岁教师全部参加,并评出等奖,并给获奖教师年度考核分加分的奖励及颁发获奖证书,以此激励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和学术水平的提高。

重视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对于教师主持或参与各级课题研究,都按规定给予在年度考核分加分奖励,并关注对课题研究过程考评,使课题研究活动真正成为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要求各级骨干教师每学年至少阅读一本教育教学名著并做好阅读随笔及写读后感,教研室每学年评选优秀读后感若干篇,在全师会上由被评上教师进行的讲座交流并给予该教师在教科研项目考核分加分的奖励。通过阅读促进骨干教师与名著对话,通过讲座让全体教师分享阅读收获,大大提升广大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二、实施发展性评价,是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措施

1. 开展多元化评价,为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广开言路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建立了促进课堂教学发展的评价体系《课堂教学评价表》、《教师教学工作评价表》《校内研讨课评价表》《我最喜欢教师测评表》《教案、作业检查情况反馈表》等,采取了个人评与组评相结合的形式,设计了教师听课记录表,记录表内设计了印象随记和综合评价栏目。每次听课后授课教师首先进行自我评价,之后参与听课的教师人人给予评价。开展这样的教师、组员、领导的互动评价,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采用教师自评、领导评价、教师互价、家长评价、学生评价的多元化主体评价体系。教师自评:每位任课教师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从教学方法、教学能力、教学效果、科研水平、教学设计、作业批改等方面写自评报告,并自我打分;领导评价:通过随堂听课、教学资料检查、教学质量问卷调查或学生座谈会等方式全面了解教师工作,对任课教师给出公正的评价;教师互价: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互评,通过述职报告、互评量表、课堂教学评价等方式;学生评价:学生的满意测评,评选我最喜欢的教师、师生对话等方式。家长评价:教学开放周、班级家长微信群、家长会、家长对教师满意度测评等方式。

2. 注重评价信息整理、反馈,为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服务

教学评价必不可少的环节是畅通的信息反馈。笔者所在学校非常重视评价数据的整理与反馈。首先,在整理阶段,采取科学手段消除由于评价过程疏漏或评价主体的不配合而形成的无效数据,剔除离散率高的数据,使每条数据都站得住脚。同时,看重数据的趋势量和集中量,看到被评价教师的总体水平和发展趋势。这样才能正确地、如实地评价教师的工作状态,为教师提供准确的信息。其次在反馈阶段,尽可能地描述细节,而不是简单地给教师一组意义不大的数值,把这些数据细节,细分成各小段进行呈现,包括差异量、集中量、相对量,清楚地反馈给教师,使教师明白这些数据背后的信息,便于教师找准定位,明确目标。另外,历史的评价数据可以清楚地看出一个教师的成长经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说明问题,所以,学校把历史数据反馈给教师作参考。教普遍反映,这些信息经处理馈给教师,对他们是最有帮助的。

3. 重视教师评价的民主性,发挥评价的激励、引领、自我诊断功能,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笔者所在学校在平时的工作中,充分尊重教师个性发展,在评价过程中给每个教师参与评价自己教育工作的机会。学校每学期开两次教学质量分析会,要求人人发言,反思、剖析自己教育教学状况,谈优缺点、今后的对策、目标。每学期要求每位教师写教学反思、教学工作总结,并评出优秀教学反思及优秀教学工作总结,若干篇在校内交流,并给予评上教师年度考核加分的奖励,督促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多思考、多审视、多调整、多积累。随时把自己工作中创新点和不足及时总结、记录,并进行定期交流,使教师的自我评价充分发挥对其个人工作的指导作用。从而更好的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学校长期坚持采取集体备课听课说课评课的教学活动,在“评课”这一环节当中,强化授课教师自评这一环节,每次听课后授课教师首先进行自我评价,之后参与听课教师人人给予评价。开展这样的教师、组员、领导互动评价使教师的评价充分发挥民主性,有效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

学校重视对教师评价制度不断完善,每项评价制度调整或新制度出台,都经校务会研讨通过,而后进行公示征求广大教师意见,不断修正,达到大多数教师都认可后才正式入编,并经教代会通过后实施,使评价制度更加民主、公平、科学,被广大教师接纳,从而实现评价激励、引领功能,真正达到以评价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4. 重视体现教师评价发展性,促进教师自觉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过去的评价观以奖惩甄别为目的,已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评价应该成为教师成长的动力,而不是具有选拔甄别的“筛子”,应该立足于教师的发展。通过评价,应该使被评者感到温暖,充满希望,并有明确的方向。根据评价的发展性原则,我们学校今年采用提高率来计算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分,这比以前采用班级间学生成绩相对分更公平、科学、合理,以前方法往往会因学生初始成绩差异而造成考评不公平,不利于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和自觉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而现采用年采用提高率来计算,让每位教师觉得有争取的空间,同时又具有挑战性,激发了广大教师教学热情和进取精神,促进教师自觉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听课评价范文第7篇

所谓听课,即是听课教师对课堂进行认真分析、细致观察的活动,它对我们了解并认识课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谓评课,即是评课教师对本节课堂的教学环节设计、教学效果、成败得失及其原因做中肯的分析和评估,并且能够从现代教育理论的高度对课堂上的教育行为作出合理正确的分析和解释。

听评课是教师日常生活工作中一种专业的课堂活动,是一种重要的专业成长途径,也是教师之间有效的合作研究方式。作为年轻教师,尤其是在每位教师初期的教学生涯中,听评课更是个人专业成长的一种必不可少的经历与体验。

一、如何正确地听课

(一)一种积极的心态――认真准备

听课的时候,每位听课教师都应当把自己定位为本节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参与者,而不是课堂的旁观者和评说者。另外,听评课教师在听课前要有充分的准备,对本节课要讲的课程内容有充分的了解,要了解上课教师的意图和教学目的,要知道要听的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是什么,只有有“备”而听,并尽可能以学生的身份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才能从听评课活动中积累下宝贵的经验,从而为自己如何上好一堂课奠定下扎实的基础。

(二)一双灵活的眼睛和耳朵――聚精会神

教学是涉及教师与学生双边的活动过程。评价一节课是否成功,不单单要看教师讲了多少,讲得如何,课堂驾驭能力如何,更要关注学生在本节课堂中学会了多少。所以听课应从以往的单一听教师的“讲”变为同时看学生的“学”,做到既听又看,听看结合,细致观察。

一听教师是怎么讲的,是不是讲到关键点上了。本节课的课堂教学确定了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否突出,教学环节的设置是否得当;二听课讲的是否清楚明白。教学目标是采用什么方式实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学生能否真正领悟所学知识;三听教师启发是否得当。课堂如何导入,如何实现老课和新课的有效对接,设计了哪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采取了哪些教学手段去组织课堂;四听学生的讨论过程和答题过程。教学活动中设计了什么样的问题或情景去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学生面对实际问题的操作能力如何,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与情绪如何;五听课后学生的反馈。学生在学完本课之后又没有完成新老知识点的有效对接,有没有让学生真正学到教学过程中的“渔””。

(三)一个清晰的大脑――认真思考

一位教育专家说过:“你讲给我听,我是要忘记的;你做给我看,我说不定记住了;你若让我参与,我肯定能够学会。”从这句话,可以得出来一个道理,教学是务必让学生参与进来的,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被动的接受知识不能激活学生思维的脑细胞,只有主动的去探究知识、发现知识,才能真正的学到有用的知识。所以,在听评课上,听课教师应当时刻问自己这样的问题: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什么这样设计?这样设计的效果如何?这样的教学步骤有没有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怎样突破的?学生的接受效果如何?有没有做到因材施教?这堂课的闪光点是什么?自己应怎样对“闪光点”活学活用?

上得好的课,应该可以很清晰地看得出学生是怎样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比较熟练的过程。所以听课,一定要注意看实际的教学效果,看学生怎么学,看教师怎样一步步教学生学的。听课中要使自己的思维和老师、学生的思维一致,真正的做到融入课堂。听课后,才能比较详细地对本堂课做出总结,归纳出自己的收益与看法,听评课绝不能仅停留在看热闹的层面上,而应该在共同的探讨中提升自己和他人,最终实现共同的提高。

(四)一张巧妙的嘴巴――客观讲评

听课的目的是为了使教师个人和整体教学活动得到改进和提高。因此,听课不应该仅仅得到终结性的评价结果,而是应该得到发展性的评价期待。听评课不是吹毛求疵,提出一些无关紧要的论断和建议,而是鼓励和支持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促进自己的事业不断发展。

在听课结束后,老师之间应聚集在一起进行集体评课,每位听课教师都应该发表自身的意见和建议,以促进共同进步。课后,每位听评课教师都应该认真研读听课笔记,并与自己的专业储备进行对照,找寻执教者教学安排、教学活动、教学智慧等背后的理论依据、思想观念;剖析其优劣得失成败。唯有如此,“他山之石”才“可攻玉”、他人的经验和教训才会转化为自己的素质和智慧。

二、关于评课

(一)评课中存在的问题

“随意”评:很多听评课老师对评课的目的和意义理解不够,听课只是为了完成一项固定的教学任务,听完课之后,并没有获得课堂的精髓,更别提对这节课的反思和自审了。

“苛刻”评:有的听评课老师看问题不重整体而偏好局部,不观大体而好抠细节,对一节课的一些无关大局的小毛病大家论断,找到一点问题就大肆发挥、上纲上线、求全责备,这也是完全违背了听评课的发展性评价的原则,没有领悟听评课的实质目的和意义。

(二)评课的原则

1、发展性原则。

评价的目的不是鉴定,不是终结;而是为了发展,为了进步。所以评课者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操作层面,更要从教学过程中所体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等潜隐层面去发现、点拨和引领,在指出问题的同时还要帮助教师找出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以及改进的方法。使教师能找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也看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使教师能有的放矢,真正提高。

2、实事求是原则。

实事求是就是客观公正,也就是以课堂的真实情况为基础,以现代的教育理论为依据,不带任何偏见,不夹杂感情因素,客观公正地评价。对本节课的长处一定要充分肯定,对教师授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能明确地指出来。

3、重点突出原则

听课评价范文第8篇

关键词:听课;因材施教;效益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98-02

这个话题说来有些可笑:这么多年了,只要是老师,谁还没听过课,谁还不会听课?我的意思是,虽然大家都听了不少课了,但是,真要问如何听课,往往大家或心里有数说不清楚,或者根本不知道怎么去听。就像对一个旅游者来说,只知道目的地的名字而不做其他的了解,这样的旅程一定是很糊涂的。这样的听课往往涉嫌应差了事,被听者得不到中肯的建议,听的人也很难能获得什么收益。也就失去了听课的意义。听课绝不是到时间了,领导一喊大家一起去。听完后每人挖掘几句好听的,再来两句微瑕,而是应该在之前之中之后花不少心思,让听课真正成为实实在在的教研,让听者和被听者都能获得提高,收益匪浅。下面谈一些我个人关于听课的理解,和大家共勉。

一、听课前

1.熟悉听课内容。教者要讲授哪一节内容,这一节的教学目标是什么,重点难点是什么,这一节在全书或本章中的地位,如果让你来上这节课,你有什么高招,怎样化解这其中的难点,都是必须预先做好准备的。有关的这些细节,不但教者须明白,听课的人也必须清楚。否则临场一坐,跟着教的人思路走,讲什么听什么,没把自己的思考融进去,很难听的深刻。整个一节课听下来,只知道讲的什么,不知道评课时该评什么,于是难免逢场作戏,附和应差了事,也就很难对一节课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或给出好的建议。

2.了解被听学生。听课时大家往往都会忽略学生的因素。其实学生才是我们课堂的主体,一堂课真正好与坏,不在于听课者的裁决,唯一的标准是教学效果,是学生通过这节课掌握了多少知识。大致了解一下所听班级的学生,了解他们的基础怎样,了解他们的课堂表现,将有助于理解教者教学设计上的良苦用心,有利于更好的进行教学效果的科学评价。笔者认为,不是每一种好的方法在每个地方、每个课堂都是科学的、合理的。相反,有些看似并不科学的教学设计,摆到一定的环境下,不一定不好。对这一方面,大家应该都有体验。这正应了那句话:教无定法。也同时说明因材施教的重要性。

二、听课时

1.听老师。听老师是否完成了教学任务,听执教者上课的方法和手段,听老师是否突出重点处理好难点,听老师是否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听老师的教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听老师教态是否自然大方,听老师的语言是否精炼准确,听教者教学是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学是否体现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教学是否有效促进学生进行思考,听教者是否是进行有效的作业。另一方面要听教者的教学思路与自己预设的教学思路的异同之处、得失之处,哪一个更好更科学,更实用。揣摩执教者的教学艺术和风范,趋利避害,在听课笔记上及时加上批注,在评课时有的放矢,褒贬得当,也有利于自己有效借鉴。

2.听学生。听课者应该密切关注课堂上学生的投入程度,学生的巧思妙答,学生参与和热情,课堂气氛,师生互动的默契程度。同时了解你附近的学生的练习效果,收到科学评价的第一手资料。一节课的好坏关键是看学生是否按大纲要求掌握了应该掌握的所有知识,通过这节课获得多少能力。只要学生掌握的好,那就应该是一节好课。有些老师的课堂非常繁华热闹,但一测试就会发现效果不如人意。所以我们评价一节课不能光看花架子,而应该看实际效果。洋思的教学模式我很欣赏,自主学习,当堂训练,听课者最能看出些东西,容易从课堂看出这节课的真正价值,也更能让大家对这节课有更为实事求是的评价。

三、听课后

1.评课时。虚心聆听别人的评价,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积极参与大家的讨论,认真记录你所没听出的东西。因为即使你再努力再用心,不一定就能捕捉到教者所有的闪光点和缺点,你也不能保证你的认识一定很科学、很正确,如果你此时认真参考大家的意见,也许情况迥然不同。有可能的话及时与执教者进行交流,了解一下执教者是怎么准备这节课的,这节课教学的构思是怎么形成的,课上遇到了哪些突况以及上完此课后教者的感受。这样有助于你深入的理解本节课。我想,如果这样做了,不管这节课上得是否成功,对听课者来说都是有益的借鉴,受益匪浅。

2.回家后。大家往往会有这样的毛病,听完人家的课后,一听一评了事。其实不然。我们听课的目的往往不是通过本节课帮助别人,更应该通过本节课帮助自己,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所谓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你完全可以根据你课堂上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写一些有关本节课的心得或论文。这是一个知识消化的过程,也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就像作为学生想成为一个优秀学生需要勤学好问、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一样,如果你希望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你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积累。让别人有用的东西真正成为你自己的东西,让别人的缺点和不足成为你不犯类似错误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