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家乡发展建议书

家乡发展建议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家乡发展建议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家乡发展建议书范文第1篇

新课程积极倡导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问题解决式探究则是语文学科中开展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它主要强调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多种学习途径相结合,强调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如小组讨论),强调外部支持与引导在探索学习中的作用(如教师的引导与促进作用)。结合实际大胆开展开放式作文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探究式学习方式的掌握与运用。

教学目标

1. 通过看、议、访等方式了解家乡(旧城)的发展变化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通过习作,发展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3. 渗透热爱家乡、爱护环境的思想感情。

教学流程

一、贴近生活,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去过哪些地方旅游?哪些旅游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游览过天星森林公园(位于旧城天蓬,国家级森林公园)吗?请你谈谈旅游后的感受。

【学生的家就在旧城,提起旧城,又有谁会不熟悉呢?这样立足于学生熟知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探究身边的现实问题,有利于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畅谈见闻,引出问题

教师:

1. 你对我们自己的家乡――旧城了解吗?

2. 看图片,说说近年来旧城的变化情况。

生1:旧城森林覆盖面广(森林覆盖率46.7%),但水土流失严重。

生2:听长辈们说,旧城曾经有著名的风景点。包括“龙凤(寺)对犀牛(山)”、“磨盘(山)对张口(石)”、“鸡心(山)对(山)”、“鱼跳龙溏头”。可见旧城风景名胜众多,但因为水土流失严重而缺乏保护,因此好的旅游点不多。

生3:旧城旅游特产开发不够……

【通过看图及交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与能力】

三、讨论交流,引发思考

你认为保持好旧城的水土有什么好处?应该怎样搞好旧城的森林资源旅游性开发?(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的探究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与同学之间的合作。教师把问题抛给学生后,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后加以讨论交流,可以获取更多的探究消息,为解决问题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四、制订计划,实践探究

教师:你们认为要开发旧城旅游区,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解决啊?

引导学生围绕探究的问题制定计划并分小组进行探究实践(安排一周的时间)。

【教师引导学生把问题分解,考虑可以从哪些地方获取信息,以获得帮助,并围绕问题制定一份可行的探究计划。当学生在实践中遇到困难或障碍时,教师可提醒学生调整方式,或提供信息来源的渠道。如果学生对旧城文化的了解仅限于询问家长,造成信息来源单一,内容大同小异,语言过于成人化,并不能引发学生兴趣。针对学生认识的粗浅,教师可建议他们与政府的相关人员取得联系,也可以在家长的陪同下采访一些老年人,了解旧城的民风民俗、神话传说。这样便可使外部支持与引导在探究学习中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

五、分析解决,习作成文

学生完成实践探究后,小组交流并汇报探究的信息和认识,教师引导学生反思探究过程,评价信息来源可靠性,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完成问题研究的成果。如一份研究报告、一份建议书、一封信等。

【本节课的重点除了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实践外,还在于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因此,在学生完成探究实践之后,还应指导学生以书面的形式,选择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把探究的过程与结论恰当地叙述出来】

家乡发展建议书范文第2篇

一、选择活动教学的理论依据

1、认知心理学揭示: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一般说来,通过“听、写、练”等途径获取知识较快,也较系统,但学生往往体会不深,容易遗忘。而通过学生的讨论、探究、体验等活动形式获得知识尽管时间较长,但往往印象深刻,易迁移。

2、与传统教学相比,活动教学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究的基础上,是对传统的教师中心、知识本位与以灌输为主要方式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

3、通过课堂中学生主体参与的多样化的活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探究精神与合作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提升。

二、活动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归宿。“没有目标的活动是盲目的,偏离目标的活动是低效的”。因此,活动设计必须要思考和明确设计该活动的目的和意图是什么、落脚点以及活动的价值在哪里,活动是否能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等等。

2、过程性原则:要保证活动的时间,不追求形式,不走过场,而是为学生创设实实在在的活动环境和条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3、针对性原则:“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因此,要针对学生情感上的障碍、行为上的误区、认识上的盲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达到让学生在活动中真正动情、明理,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

4、开放性原则: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

三、活动教学形式的选择

选择并设计适宜的活动形式是组织好活动教学的前提。

“讨论、辩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演示、演讲、角色模拟、参观访问、欣赏”等是思想政治课活动教学的主要形式,每一种形式既有优点,也有不足,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问题特点及学生认知水平等选择恰当的活动方式。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一定要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科学选择活动形式,精心设计活动环节与需解决的问题

四、活动教学要达成的目标

1.参与

“让学生参与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有效的活动教学能够让学生民主、自由地参与教学活动。如在苏人版九年级第三课《笑对生活》第一框“人生难免有挫折”活动教学中可预设在课中让学生参与如下的“问题情境”:“前不久,有位同学给老师带来了一个游戏玩具,我做了许多次都失败了,至今仍然没有成功。今天,我把这个游戏玩具带到了课堂,希望和同学们一起来完成这个游戏”。出示课题:“人生难免挫折”;随后同学们四人一组进入游戏活动中,在亲自参与、主动实践中感悟游戏失败与成功的体验,形成正确对待挫折的生活态度,培养良好的健康的品格修养,交流游戏的心得;最后进入“表达交流”,各组根据参与游戏的状况,结合认知内容,从解决游戏体验各种实际问题中,进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战胜挫折的信心。综观整个活动设计,力图在活动(游戏)中,学生全程参与,在游戏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操作应用知识中完成一定的目标,提升生活经验,领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真谛。

2.体验

“体验是最有效的教育。”在教学中创设某种情景,使学生借助于实际的生活体验,让生活经验升华为自己的追求,学会逐步承担社会责任,直到能够独立地把握自己生活的方向。如教学中可设置如下这样一道“模拟实践探究题”。

某校九年级(1)班也积极投入到淮安市的“创模”活动中,他们就家乡的河流湖泊水质状况组织了一次社会调查活动,请你参与到他们当中来,并完成下列问题:

(1)调查活动前,请你向同学们阐述一下本次活动的意义。

(2)调查活动中,同学们到实地调查水质状况,请你写出实地调查的几种方法。

(3)调查活动后,同学们根据所发现的问题,准备向市政府起草一份建议书。请你根据范例,完成下面的建议书。

学生在体验中获得切身感受,获得经验,在经验过程中实现主体积极内化,最终形成自己的经验结构,实现自主发展,推进社会化进程。因此我们不能也不要替代孩子的体验。

3.感悟

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也是本课程的追求。因此,活动教学的目的就在于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合作探究,积极体验,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培养搜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从中提升生活的直接经验,感悟情感交流和心灵撞击的情感历程。如讲授八年级《天下父母心》时在事先利用录像播放《一碗面条》后可设计活动:调查《父母平凡的一天》,然后谈感受,让学生在与同伴的分享交流中,以自身的经历、感受去解读“子女为什么会经常陷入爱的误区”,在“亲历”中获取有益于身心发展的课程资源,与课堂教学交融互动,激起了更多同学体贴父母的意向,从而体会父母的辛劳,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升华认识和情感、冰释隔阂。

4.内化

本课程以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如苏人版八年级下册第20课《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教学中,可以预设活动方案《我们的家园正在……》(对学校周边环境的调查及建议)。可以让学生搜集有关保护环境的故事、诗歌、广告语,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请珍惜水吧!否则,人们看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在合作中分享交流,在探究中感悟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的可贵,并通过如“绿化设计我们的校园”“关于学校周边环境的调查报告及建议”等可操作性践行来加以内化,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义务感。

活动教学有其质的规定性,它是借助一定的物质手段,运用学生的多种感官,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体验,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教、学、做合一,不但使学生从活动中感悟,更重要的是通过活动去实践内化。

思品教学中,活动教学正被广大教师普遍接受和广泛应用,逐渐成为思品课教学的主要模式之一,这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和课程目标的实现,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真正使“活动”成为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课堂教学行动策略》.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年5月.P46,P60

2.荆西海.《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论》.珠海出版社.2000年10月.P241

3.钟启泉,张华.《课程与教学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P57

家乡发展建议书范文第3篇

由于工业发展、人口增加、森林砍伐等原因,使大气成分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烃等温室气体的含量上升。据测定,80年代温室气体的增长率:二氧化碳0.5%、甲烷0.9%、氯氟烃4.5%。通常所说的大气污染就是指温室气体急剧增加的现象。全球大气污染产生哪些严重后果呢?

1、气候变暖温室气体具有这样的特性:让阳光通过,但强烈吸收地面发出的长波辐射,从而使气温上升,起到了温室的作用。本世纪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5℃,如果温室气体按目前的速度增加,到203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再提高2~3℃,灾害性天气和异常天气将更加频繁。

2、平流层臭氧层变薄距地面20~30公里的平流层中存在一个臭氧层,它能强烈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从而保护地球生物免遭伤害。但是,工业生产中释放的氯氟烃气体强烈地破坏臭氧层,使之减少变薄,甚至出现南极臭氧空洞。

3、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光化学烟雾对人体有很大的刺激性和毒害作用,可导致成千上万人受害或死亡,还可使植物褪掉绿色、改变颜色,造成叶伤、叶落、花落和果落,直到减产或绝收。此外,还可使家畜发病率增高,使橡胶制品龟裂老化、腐蚀金属、损坏各种器物、材料和建筑物等。

4、产生酸雨工业生产中释放的二氧化硫和氧化氮使降水中酸性成分增加,形成酸雨。酸雨可使湖泊酸化,造成鱼类死亡;酸雨还可遏制森林生长,甚至导致森林死亡。

大气污染的危害是严重的,保护大气已成为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心愿。基于以上种种问题,我们课题组将就大气污染的危害与防治展开研究。

二、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我们的大气在哪些方面遭到破坏,使学生树立保护地球的意识。

2、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周围的环境,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内外进行一些调查和保护地球的活动。

3、学习运用访问、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等探究性学习方法。

4、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多形式呈现资料的能力,并尝试与他人共同研究,提高与人合作的能力。

5、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调查研究等综合实践能力,学生调查资源状况,有初步写调查报告的能力,并以此指导为实践。

三、活动准备:

指导教师:马春艳老师、崔晓哲老师。

课题组成员:高一、十一班全体同学。

1、时间安排:

活动分为六个阶段,共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具体如下表:

阶段时间主要任务

第一阶段一周确立课题,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方式方法,写活动计划书。

第二阶段二周按照本研究专题的内容搜集整理材料,进行活动。

第三阶段二天各小组同学汇报交流调查实验研究的初期结果

第四阶段二天引导学生写环保计划书

第五阶段一周按照环保计划开展活动,成果、环保活动展示交流

2、各小组实践活动研究计划

小组名称活动内容研究方法

冷酷到底温室效应搜集资料(查找书籍、上网查阅、上图书馆)、社会调查、拍摄实景、采访、剪报、实地考察、科学小实验

女娲之子臭氧空洞搜集资料、剪报、画图、表演

空中死神酸雨社会调查、采访、剪报、实地体验、科学小实验

滤光光化学烟雾搜集资料、剪报、拍摄实景

3、任务分工:

冷酷到底:组长:

考勤员:

电脑专家:

资料员:

女娲之子:

考勤员:

电脑专家:

资料员:

空中死神:组长:副组长:

考勤员:记录员:

资料员:电脑专家:

滤光:组长:副组长:

考勤员:记录员:电脑专家:

4、研究的范围(各课题组针对本组课题研究)

(1)产生污染的原因。

(2)污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随着工业发展不同年代空气污染的情况

(4)不同国家空气污染情况调查

(5)长春的污染现状

5、活动所需条件:

(1)专家:

(2)图书资料:校图书馆、书店、市图书馆。

(3)上网条件:学校电子备课室及家里有上网条件的同学。

(4)实地考察:长春市环保部门。

(5)交通工具:工交车。

四、活动步骤:

第一阶段

(一)主要内容:

提出调查研究课题,引导学生确立自己研究的子课题,并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式方法。写出活动计划,明确活动目的。

(二)实施目的:

激发学生活动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组织、策划的能力。

(三)方法步骤:

1、确立课题: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工厂和人类日常生活向大气排放的有毒气体种类越来越多,数量越来越大。目前,已引起人们注意的大气污染物已有100多种,其中威胁大的种类有粉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面对这种状况,我们有必要组织一系列有关大气污染的调查、宣传活动,使学生认识大气污染的特点及大气污染对环境的严重危害,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学会检测空气污染情况,并能根据我们周围空气污染的情况,提出建议,防治或减少大气污染的。

2、设计小组实践研究子课题计划

(1)确定子课题

学生经过认真讨论,确定子课题为:二氧化碳的利与弊、空中死神——酸雨、臭氧空洞、光化学烟雾。

(2)确定小组

根据子课题的内容,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子课题,选择同一子课题的同学成为一组。分组时完全尊重学生的意愿,由每组同学推选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较强的同学作为组长,并确定每组的名称。

(3)确定小组研究方法

在教师的指导参与中各组确定了研究的途径与方法:搜集资料(查找书籍、上网查阅、上图书馆)、社会调查、拍摄实景、采访、剪报、画图、实地考察、科学小实验、表演等方式。

第二阶段:

(一)主要内容:

各小组同学汇报交流活动、实验研究的初期结果,指导学生用多种形式展示活动的过程和成果,对本小组材料进行整理,形成调查报告、展板、试验记录、节目介绍等各种表现形式。

(二)实施目的:

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用多种形式展示活动的能力以及合作研究的精神。

(三)方法步骤:

各组代表汇报子课题的内容、形式与子课题所搜集到的资料。

1、根据各小组要搜集的资料种类内容设计调查问卷、试验记录等。其中,调查问卷设计的问题应贴近生活,所调查人员范围广,受调查者能主动配合认真答卷,调查结果真实、有个人见解。学生需进行实地考察和实地取样,更加深切的感受到大气被污染的严重状况。学生进行科学小实验,通过对实验名称、过程、结果等的叙述,体现一定的科学意义,也证明本小组的研究结论。而照片等影像资料也可以说明了很多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直观生动。

2、其他小组依次汇报

3、每组阐明研究结论

第三阶段

(一)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进行环保活动。

(二)实施目的:

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周围的环境,使学生树立保护地球的意识。

(三)方法步骤:

(1)回顾活动,对学生的研究结论加以肯定。

(2)播放大气被污染的录像和图片。

(3)进行深入讨论:面对日益恶化的地球环境,我们应该怎样做?

(4)经讨论,根据学生研究情况的侧重点,各个小组写出环保活动书。

第四阶段

(一)主要内容:

按照环保计划开展活动

(二)实施目的:

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内外进行一些保护地球的活动。

(三)方法步骤:

1、利用学校的宣传栏,张贴各组倡议书,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外进行一些保护地球的活动,如修剪草坪、种养植物等。

3、对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劝阻和制止。

4、给政府部门写建议书。

第五阶段

(一)主要内容:

成果、环保活动展示

(二)实施目的:

相互交流,明确我们的环境正在日益恶化,我们可以采取各种各样的实际行动来保护环境,树立环保意识,提高环保实践能力,激发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增强环保责任感。通过交流,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方法步骤:

1、各个小组交流环保活动的情况.

2、学生交流倡议书和建议书的内容,并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修改倡议书和建议书的内容。

七、活动评价

家乡发展建议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兴趣 探究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008-01创造是人的本质特征,作为大队辅导员,要树立这样的理念,即每一个少先队员都要蕴藏着创造潜能。在开展创造性活动中,开发少先队员的创造能力,培养创新精神,锻炼创造才干,是每个辅导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因为少先队工作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理应成为少先队工作的重点。少先队工作主要通过队活动来开展的,少先队活动是少先队工作的灵魂。丰富多彩的活动能使儿童扩大视野,增长知识,能开展少年儿童的个性特长,增进身心健康。因此针对少年儿童的特点,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队活动,是培养他们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

一、充分激发少先队员的创新兴趣

兴趣的力量是无穷的,而创新与兴趣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创新过程中能产生无穷尽的兴趣,兴趣反过来又能促进创新,兴趣越大,创造能力越能发挥出来。因此,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唤起队员的兴趣。根据队员的实际开展活动,让他们自我组织,自我教育,有更多自己做的机会,让队员获得体验,队教育尽可能动起来,动中施教,动中得益,坚决摒弃说教式、成人化落后状态,使少先队教育符合少年儿童的成长规律,才能开拓少先队教育的新境界。少先队员们自发的到图书馆收集资料,认真收看有关的电视节目,在此基础上召开了"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读书"的主题中队活动,以舞蹈、朗诵、歌唱、小品等形式表达将来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做贡献的决心。

二、自己组织探究小队,自己开展活动

在开展探究小队活动时,让队员自己组队,自己起队名,自己请指导老师,自己开活动,自己记载活动情况,自己总结效果。这样解放了队员的思想、双手、活动时间和空间,使队员能不受约束地探索、思考,从而较好地培养了队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各班的"环保小队",就是几个要好、兴趣一致的同学组成,通过讨论研究,自己制定了可行的探究方案,自己总结而且还写了有关保护家乡环境的建议书、倡议书。可见,通过自行探究,不仅培养了队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从中培养了队员的环保意识。

三、让队员出创新点子

根据队员热衷于新事物,有较强的好胜心,愿意表现自己,求异性和发散性较强的点子。学校大队部成立了"好点子公司",定期开展好点子大赛。这样一来,充分调动了队员的积极性,队员们开始寻找学习、生活中不完善、不合理的现象,一个个好点子不断出现。如"用竿子栓布擦黑板、多功能笔等,这些点子的出现是队员创新思维的表现。

四、创新在锻炼中成长

心理学研究表明: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只有在实践活动中得以形成,单靠书本、课堂教学是无法实现的。开展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保证学生的健康锻炼。一直以来,我校结合各年级学生的性格和体力特点,各班开展了不同的活动项目。如,低年级学生有老鹰捉小鸡、跳绳,中年级学生进行踢毽子、跳长绳,高年级学生进行篮球、长跑等,大大促进了学生的健康锻炼。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培养优秀人才。每周三下午是美术兴趣小组组员的学习与交流时间,队员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进行练习。正是在这样的活动中,队员们的创造才干得到了锻炼、提高。另外,每年的校文艺汇演也是队员们施展创造能力的大舞台。实践证明,美育是培养儿童创造力的一条重要途径。美国曾对100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作过一项调查,结果有90%以上的人都是音乐、美术爱好者。美育在发展儿童心灵的同时,也发展着他们的创造力。你看,这一幅幅构思奇异的儿童画,这一个个至真至美的舞蹈节目;你听,这一段段甜美清脆的歌曲,无不显示出队员们无穷的创造才能!

综上所述,我认为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对于队员建立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只有在活动中促使队员们不断地参与实践、参与评价,才能充分引导队员认识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进而形成过硬的心理素质和人格修养,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少先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战场,让我们多给少先队员以宽容、支持和鼓励,让他们走向生活实践,在学习中创新,在生活中创新,在活动中创新,准备着,创造更新更美的世界!

参考文献:

1.《创新与思维》

家乡发展建议书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多元文化 生活教育 幼儿教育 课程

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多元文化的交互作用,多元文化自然也成为早期教育最为重要的背景之一。国际教育大会通过的第78号建议书《教育对文化发展的贡献》指出,对儿童进行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标应是“从理解自己人民的文化发展到鉴赏邻国人民的文化,并最终鉴赏世界性文化。”而在我国,对儿童进行多元文化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引导儿童感受中国民族的和世界的优秀文化,萌发儿童初步的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我园地处中国•新加坡合作开发的苏州工业园区,一方面,苏州是吴文化的发祥地,这里有2500多年源远流长的历史积淀的深厚人文传统;另一方面,随着苏州经济的飞速发展,作为一个现代化工业区,城市化、国际化、科技化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世界500强企业有300余家入驻,该区域又被称为国内移民区,无论是国籍、建筑、食品、节庆等处处体验了世界多元的特质,这些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得天独厚的条件使我们幼儿园必须把民族精神根植于孩童幼小的心灵,同时让孩子以广阔的胸襟接纳外来文化的思考。在多元文化教育上,我园的核心教育理念是――扎实吴地根基、领略多元文化,并就有效利用幼儿园现有的资源条件(包括人员、环境、材料等)建立对于孩童自身的归属感,通过具有可操作性的教育活动帮助孩童了解和体验他们自身的环境,形成终身学习,使得他们既接受历史遗产,又能学习新的语言文化等一系列多元文化教育途径进行了实证性的研究。

一、多元文化教育环境的整合与渗透

1.营造具有浓厚多元文化特色的园所环境

多元文化教育是一种持续的、完整的过程,在幼儿园营造环境时,更要注意从教育对象出发,将多元文化的教育因子融于其中。在硬件环境上,我园如苏州园林般的精致、典雅,那温馨舒适的共享空间;在软环境上,我园把江南园林建筑、民间手工艺、姑苏文化融于幼儿园课程,挖掘乡土资源,进行具有民族特点的吴文化教育,借助节日、民俗、水乡特色等活动,让幼儿了解各种传统节日的来源和风俗。从传统的吴文化,激发幼儿从内心去珍惜古城的风貌,弘扬民族的优秀传统,感悟水乡文化教育的真魅力,从而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立志创造苏州美好的未来。

2.创设有利于幼儿参与、互动、探究的多元文化氛围

丰富的文化区域活动蕴藏着无穷的魅力和活力,孩子们可以任意插上想象的翅膀尽情驰骋。结合本土文化,我们设置了“花布印染”活动区,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变”出许多不同的花纹和图案;另外,在“苏州园林”、“美丽园区”建构区中,孩子们既可以随意设计假山、亭楼、小桥,也可以用各种材料创造出现代园区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如此的教育环境,以感官的方式导入幼儿对地理的兴趣,帮助建立孩子的“自我概念”,培养对乡土“根”的文化认识,进而带给孩子有更宽广的“世界观”、“宇宙观”。

二、多元文化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挖掘社会物力资源在多元文化环境中的价值

社会中储藏着丰富的多元文化教育的资源,只要合理地开采利用,就能增加儿童的信息量,拓宽儿童学习的空间,提高教育的效果。我园充分利用这些社会资源来补充、丰富园所的多元文化环境建设。如带孩子走出校园听一听评弹、看一看昆剧、游一游园林、逛一逛观前、尝一尝苏州小吃、凑一凑节日热闹,不仅装饰了孩子们的生活,也作为一种生活而为孩子所需要。另外,社会资源的利用也不容忽视家庭的作用,要留出家庭参与的空间。如在一年一度吴地传统节日“轧神仙”时,我们事先与家长们联系,请他们带着孩子去轧一轧神仙、买一买神仙物……

2.引入社区人力资源在多元文化环境中的功用

家长、社会人士都是教师对儿童进行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合作伙伴,应适时把他们请进幼儿园和孩子一起活动,让孩子分享他们的经历和体验。如我园地处外来人口高聚集地,因此,经常邀请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国籍的家长来园和孩子们一起分享他们的异地风情照、讲讲异国趣闻趣事、做做台湾小吃、品品新加坡美食;鼓励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家长来园给孩子讲故事,和孩子一起唱歌、装饰、绘画、制作;经常邀请从事不同职业的社区人士,来园给孩子讲解自己的工作……丰富的多元文化环境为我们的幼儿园带来了特色,带来了活力,在孩子们充分参与多元文化环境建设的过程中体现了人与人的互动、人与环境的互动。

三、多元文化教育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多元文化教育并非只是一种理念或口号,课程才是教育的根本和核心要素,只有从课程入手,才能为孩子的生活、学习找到丰富的资源,才能为达成培养目标寻找到科学途径。

在幼儿园的现有课程中,注重了幼儿的主体建构及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但“多元文化”与“民族文化”有所缺失,针对此现状,我园进行了课程的改造,在现有课程中融入多元文化与民族精神培育的内容,结合苏州城市精神“崇文、融合、创新、致远”,构建以此为核心的、适合本园的“四环特色课程”。我们精选原有课程中适合幼儿发展特点的,受到幼儿喜爱又对幼儿有益的课程内容,把它作为课程实施的主线,同时,根据地方特色、节日文化、季节特征、幼儿的发展需要把优秀的民族文化、丰富的多元文化融合到课程中,“使幼儿的生活经验最大化地丰富”,“使幼儿的内在潜能最优化地开发”,“使幼儿的自信独创最有效地发挥”,从而形成具有本园特色的、促进幼儿健康协调发展的全人教育课程。

1.看绘本、听故事,在阅读活动中建构感知课程

结合苏州精神“崇文”以及小班儿童以感知学习为主的年龄特点,我园在小班倡起“书香滋润童年、阅读成为习惯”的感知课程,把阅读渗透到课程和日常生活中,并相应地分化为两部分:阅读教学活动、阅读日常渗透。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课程组收集了许多国内外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作为阅读教材,丰富的阅读活动使孩子从小有机会习得不同文化的新信息,认识多民族的人和事,体验地域不同和多元文化的独特气息与价值,养成对多元文化的积极态度。其次,阅读活动融合进游戏活动、日常活动,课程组创造性地结合图、文、声三结合的PPT播放、经典阅读欣赏、图书阅读吧、我爱讲故事、故事会、大型经典绘本展览、好书分享等多种多样的活动,有效利用各种不同时间段,给孩子以最大的感受,最美的享受。此外,结合4?23“世界阅读日”,我园开展了“书香阅读”活动,经过集体的讨论、策划,开展了爱心家长讲故事、绘本特色活动、“我是故事大王”幼儿讲故事比赛、“我有好书”分享活动、六一图书推荐活动,把儿童的阅读活动推向了,培养其乐学会学的文化品质。

2.庆节日、感民风,在主题教育中建构活动课程

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都是宝贵的多元文化教育的资源,因此,结合典型的节日教育,我园把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冬至节、母亲节等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深入探讨节日文化教育与幼儿园课程的渗透,建构节日活动课程。

如在“民间游戏节”里,所有孩子汇聚在一起,进行民间游戏的展示活动,不同年龄的孩子带来了精彩的民间游戏:有“抬花轿”、“跳方格”、“拍拍一二三”等,在“民间工艺节”里,孩子们进行了民间工艺欣赏活动、参观民间工艺博物馆、组织和发动家长进行民间工艺创意评比等活动。在“民间服饰节”里,大家进行水乡服饰、汉服、唐装等特色服饰的展示,孩子们利用到各地游览时拍的不少民族服饰的照片,举办了民俗服饰展览会,全园孩子和老师都穿上自己喜欢的民族服装进行民族服装真人秀展示。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各地庆祝端午节的形式也不尽相同。我们的孩子们就用自己的方式庆祝了这个美好的传统佳节。小班的宝宝们在一起观看了欣赏了各地庆祝端午节的风俗图片,还品尝了香香的小粽子,第一次在集体生活中庆祝了美好的传统佳节;中大班的孩子们在一起讨论了端午节的由来,说说自己所了解的庆祝端午节的方式――包粽子、挂钟馗像、穿五毒衣、挂香囊、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等,还邀请了爱心奶奶、爱心妈妈来教小朋友自己动手包粽子,当然,除了在日常活动中渗透各种节日活动外,我园对于主题节日活动的开展也有很大的进展。如针对“五一国际劳动节”,课程组发挥各班级教师的主体能动性,组织全体教师,集体审议、策划五一节所涵盖的适合孩子的、有意义的活动,开展了包括了解认识世界各地的劳动人民、劳动工具、劳动现场观摩,体验劳动、珍惜劳动成果教育以及自我服务、自理能力竞赛等一系列非常有特色的活动。又如在“万圣节”、“圣诞节”活动中,注意让幼儿积极主动参与,从活动中体验过节的快乐,同时还特别注意采取多种方式让孩子们了解这些节日的由来,进而了解其他外民族的文化特点。活动中孩子们非常兴奋,积极查找与这些节日和国家相关的资料,并发动爸爸妈妈们一起参与,师幼一起分享节日文化、体验节日的快乐。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孩子们在体验节日乐趣的同时也获得了不少外民族文化特点及习俗的知识。

3.敢思考、乐尝试,在艺术制作中建构探究课程

大班的探究性制作课程也在我园生动、有序、创意、有效地开展。课程组根据我园多元文化教育的思路,把重点落在创造性制作和艺术表现上,把一学期的艺术制作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并与幼儿发展水平、主题课程紧密结合,在实施过程中,课程组认真探索指导策略,定期进行集体备课,班级间进行非常友好的互动,孩子们欣赏不同地区、国家的绘画和印染、雕塑作品等,并尝试自己创作,制作热情高涨,作品生动形象美观,富有创意和民族文化元素,这些作品也成为幼儿园大环境布置的一大亮点,展示了新城娃娃智慧的创意、艺术的审美能力及丰富的表达语言,也使儿童学会尊重他人的文化传统。

4.立足传统,接纳多元,形成促幼儿和谐发展的全人课程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内容的探索和研究,我们的目的是把孩子的积极情感与多元文化体验联结起来。在课程中应考虑每个孩子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每个孩子的家庭背景和语言文化。这样,每个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是被包含在其中的,是有价值的,就能友好对待其他种族文化的人并尊重他们。人是因为文化而完美,我们的课程内容不是以某种文化为中心,而是包容各种文化,并引导孩子在认识这些不同文化的过程中达到相互理解、接纳和尊重,促进孩子和谐发展、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中建主译.全球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大会建议书专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464.

[2]儿童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标[EB/OL].儿童博客网.2010-2-20.

家乡发展建议书范文第6篇

【关键词】小学作文 创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2.132

一、作文与其他知识的广泛结合

开放式作文教学的核心,是将作文放在学生语文学习的“长河”中去定位,将作文与学生的课内阅读、课外阅读、口语表达、多学科融合、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达到写作有范文,阅读勤积累,表达训练思维,实践活动开源头,多科融合共优化的目的。

(一)与阅读教学改革相结合

小学生善于模仿,而课文又是最好的范文,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喜欢范文,学好范文。学习课文前先引导学生阅读搜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课上创设情景鼓励学生讨论、分析、形成共识,课后,让学生用课内掌握的阅读方法去读一组相关文章,并以小练笔形式写下自己的所感,所思或小发现。如学习了《捞铁牛》(第六册)后,不少学生想出了更好的打捞办法,纷纷《我也来捞铁牛》,一批由课内阅读生发的小作文应运而生。

(二)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语言积累的最好办法是博览群书。为此,我们鼓励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校内坚持每周2-3节阅读课,校外要求学生每天阅读3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阅读书籍,内容、体裁等不做过多限制,根据年级不同,适当作剪贴、摘抄、写心德体会等练笔,并经常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读书比赛、讲故事比赛、读书笔记展览;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阅读能力抽测。这样,充分调动全校师生读书的热情,掀起读书的热潮。广泛的阅读,有意识的摘、记、抄、贴等,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更培养了学生爱读书的习惯,发展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三)与口头表达相结合

语言是思想的外壳。口头语言的表达训练,也是形成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此,我们要为学生创设口头表达训练的环境,来提高学生口头作文的能力。如演讲、故事会等。现代社会口语交际能力是立身处事、获得成功的重要的手段。对提高写作水平来说,它也潜在地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1.口头语和书面语是言语表达的两端,二者相辅相成,相互补益;2.说话是我们接触母语学会表达的最初形态,由浅近自然的说到生动规范的写是一个逐渐提高的过程,也是融而为一的言语体系。3.说话和写作作为思维方式两种外化形式二者存在相同的规律,并且彼此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条理清晰、语言规范、意旨鲜明的说话也可看作是有声的文章。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们就应该在说话方面下一番功夫。重视学生广泛学习、勤加练习。

(四)与其它学科相结合

自然、社会、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中都蕴藏着丰富的作文资源。为此,我们要充分的开掘,变“小作文”为“大作文”,有效的拓宽作文教学平台。

教师要通力合作,进行开放式备课。每学期开学的前几天都要集中每个班级的多科教师共同备课,寻找各种知识的交叉点。在合作备课的基础上,语文教师要及时了解各科的课程,沟通情况,针对多科结合的优化点留作文。要求学生在各科学习中,认真观察、操作、分析、把所闻、所见、所做、所感及时记录下来,丰富习作素材,另外,我们还以多学科优化为途径,组织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多科优化活动。如我们在学习五年级《只有一个地球》之前,先与自然学科结合,组织学生参观“海底世界”图画展览,并让学生查阅有关“珍惜动植物保护”资料,之后还要求学生办一期手抄报。在学完课文之后,又结合社会课组织的环境污染调查,让学生写一封建议书寄给有关部门。多科优化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学生习作素材,还开拓了学生思维,从而有利地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品质的形成。

(五)与生活体验相结合

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亲身体验更是作文的基础。为此可以做以下几方面的调整:1.将教材基础训练中的8片作文加以调整,有的删、有的改、有的增,使之更贴近生活。2.有计划的安排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一般利用节假日搞社会调查,如了解家乡变化,了解环境的污染等,让小人物尝试着接触大事情,想大事情,学着办大事情。3.将随时发生的事纳入作文,如沙尘暴天气、早冬的大雾均可写进小学生的作文。4.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如引导学生从一把土,从转动的地球等想象出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等丰富的内容,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也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

二、突破学科限制,为学生作文广开素材源

为了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让学生轻松习作,应破除作文题材内容限制,只要写清楚事情即可,破除学科教师限制,作文可写各科中的素材,布置写作的也不仅是语文老师;破除时空限制,不受课前、课上、课后、课内、课外的限制。随时有感而发,让作文成为水到渠成的自然产物。再者就是不以“字”废文,不以“字”影响思维,既不以文中有错别字而影响习作质量,也不以写文过程中有不会写的字而影响思维继续,对于习作中的错别字,可后改,可集中改,习作过程中遇到不会的字可用拼音代替,最后在查字典改正,鼓励学生随时写日记、周记、读后感、社会调查报告等,并及时批阅,写出激励性的批语,形成良好的作文氛围,指导学生每月办一期手抄报——幼苗,并加强交流,形成比、学、赶、超的作文竞争氛围。

家乡发展建议书范文第7篇

一九九二年,还不到上学年纪的我和母亲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大哭大闹。当然一向朴实的母亲并不明白,这场吵闹其实是早有预谋的,她只是默默地从火坛上方取走了最大的一块熏腊肉,之后我便顺理成章地成为红河州金平县沙依坡乡阿都波小学的一年级学生。然而欣喜若狂的我也要面临一个最现实的问题:学校和我家之间连着一条长达3公里的弹石路,我每天往返需要走完至少6公里的路程。

在公路养护段上班的母亲,担心胳膊腿细如蒿草的我无法胜任这一任务,便主动申请承担K16――K19里路的养护工作,终日陪伴她的工具是一把锄头、一把砍刀和一辆用来推土和装碎石的推车。我六点起床上学,母亲也六点起床上班,提前的两个多小时完全是为我;我下午放学往回走,母亲便结束了一天的工作站在路边等我。在我的记忆中,她每次都要先把我抱到推车里坐稳,然后母女俩一路言笑,几公里的路程仿佛很快就过去了。

作为全校唯一一个有家人接送的学生,我多少有些洋洋自得,连同后来去母亲常住的道班房玩耍、和赵叔叔家的小女儿去摘野果子吃这一类的小事,往往也要成为我向小朋友们炫耀的话题。

当然也有不快乐的时候,比如夏天遇到强降水,从四面八方涌来的雨水把公路冲得坑坑洼洼,甚至完全垮断了不能通行,母亲就顾不上我了,那没日没夜的抢修在童年时候的我看来却是一场梦魇。

就这样,从童年时期开始,我那些小小的欢乐和悲伤,都和公路有关。

引渡回归

二五年,我第一次离开金平县城,坐了十二个小时的长途汽车到昆明念大学。

汽车过了蒙自很快就上了高速,两旁都是平地,视野也跟着开阔起来。第一次坐车在高速路上飞驰,两旁风光秀丽,耳边是呼呼作响的风声,原本都算得上是诗情画意,但我的内心却装满了忧郁。云南诗人雷平阳在一首名为《高速公路》的诗歌中写道:

我想找一个地方,建一座房子

东边最好有山,南边最好有水。

北边,应该有可以耕种的几亩地

至于西边,必须有一条高速公路

我哪儿都不想去了

就想住在那儿,读几本书

诗经,论语,聊斋;种几棵菜

南瓜,白菜,豆荚;听几声鸟叫

斑鸠,麻雀,画眉……

如果真的闲下来,无所事事

就让我坐在屋檐下,在寂静的水声中

看路上飞速穿梭的车辆

替我复述我一生高速奔波的苦楚

我理解这诗中表达的辛酸,因为十九岁的我同样也能够从父母日渐局促的眼神中品尝到出生之不易的艰辛,而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也如同一个大而模糊的画面,已经无法让我重新找回逝去的美好岁月。好在我念了自己喜欢的编辑出版学专业,与文字和书籍走得最近的日子像是在花园中漫步,我们有了自己的文学社,有了《长空》、《编辑周报》和《商山青年》,我有了更多的朋友,看了更多的风景,走了更多的城市,毕业之后像很多人一样回到自己的家乡去工作。但过了一年多的时间,我终于感到局限,想要到昆明去找些事情做。决心下定以后,我辞去了一份看似稳妥的工作,再次只身一人踏入昆明,期间当过记者做过编辑,却始终没能感到称心,因此只能在这个城市中继续寻找。

二一一年一月,在通过了云岭沿线公司组织的笔试和面试之后,我顺利进入沿线公司工作,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公路人。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冥冥之中的“引渡回归”――万水千山,我和公路的情缘似乎从未中断,许多童年时期与公路有关的记忆又都纷纷涌上来,而选定在这个行业工作,我深知未来要走的路还很长。

辉煌巨变

二一一年四月,我从昆明乘坐长途大巴回老家金平。因一人独行,便只顾看窗外风景。车至冷泉,和我邻座的旅客下了车,又快速上来一个农民工模样的中年男子,见他大包小包拎了四五件行李,我便连忙起身去帮他。

这位大叔看起来心情不错,还没等坐定就扯开一个包给我递了两个香蕉。我正犹豫,他便说话了:“姑娘是金平人吧,我就在金平修蛮金二级路,你们那的人不计较,平时工程上用水用电的从不为难我们。”我接过香蕉,一路和他说话,而两个人感慨最多的要数这些年来云南交通发展的突飞猛进。

仅说从冷泉到蛮耗,海拔相差近1500米的两地,以前的行程是3个小时,如今蒙新高速一路畅行,蒙自出城至蛮耗只需45分钟。“等我们明年六月份把蛮金二级路修好了,同样是三个小时行程的蛮耗和金平两地,也不过是个把小时的时间。”坐在我旁边的大叔脸上洋溢着满满幸福和自豪。

身为修路人,他的幸福和自豪是不言而喻的,这也让身为一名公路人的我同样深刻感受到云南交通这些年来的巨大变化和辉煌成就。消能减速护栏、网索式避险车道、高密度隧道群、洞内封闭桥梁……在追求精湛的建造工艺和大力提升安全指数的同时,云南交通建设工程也在数量上实现了历史性的大突破。仅今年6月30日前,云南就将完成在建52条、4844公里二级公路的建设任务,概算总投资709亿元,涉及全省16个州市76个县。而弥勒至泸西高速公路、大理至云县高速公路计划也将在今年内完成项目建议书,5条高速公路有望在今年内动土建造。

《孙子兵法》中“衢地合交,绝地无留”之说显然是极有道理的,如果不久之后这些道路全部通车,那么在云南这片山地厚土之上所架构起的就将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公路网络”,而这种纵横交错的公路网络也无疑会为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便利。

见微知著

我们乘坐的客车继续前行,两旁是陡峭的大山,红河在脚下蜿蜒流淌,远远地望去,蛮金二级路的沙依坡路段工程正在进行紧张的抢建,几十个筑路人正忙碌地穿行在巨大的工程车周围。

我突然感到,这些与我息息相关的事物实际上就像是一位善于讲故事的老人,在思绪飘飞之处,我看见了这块土地的巨变在我身上烙下的印痕,同时也能够见微知著,看见那充满希望和辉煌的未来。

家乡发展建议书范文第8篇

一、巴中市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基本状况

(一)返乡农民工创业动态

巴中市作为山区传统农业大市,劳务产业是支撑全市经济增长“不冒烟”的“工厂”,“打工经济”是保障农民增收、“造血”农村发展的“银行”。全市辖1区3县,有乡镇188个、行政村2330个,总人口380万,农业人口占319万,年输出农村劳动力110万人,2008年实现劳务收入51.8亿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1623元,劳务收入对农民的增收贡献率达到50%以上。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自2008年9月至2009年春节前夕,全市失业返乡农民工多达15.8万人,属历年之最。根据全市工商系统统计分析,滞留在乡的返乡农民工有自主创业愿望的占35%,具有自主创业条件的占10-15%。截至2009年3月12日,根据巴中市工商系统走访的29673名返乡农民工的情况看,已在本地投资创业的5392人。占走访总数的18.2%:欲在本地投资创业从事个私经济的15845人,占53.4%:其他打算的占28.4%。这充分说明返乡农民工投资创业的愿望强烈,比重较大。农民工返乡创业,实际上是农民群众经历进城务工的锻炼后,思想观念、资本积累、信息技术、管理经验等创业要素积累到一定水平时的一种理和必然的发展趋势。

(二)返乡农民工创业类型

从巴中地处山区的实际出发,返乡农民工创业大致分为五类:一是立足资源、地缘等自然条件,兴办本土特色、传统特点的种植业、养殖业、林竹业。二是抓住国家惠农政策,大力发展规模化养殖场。部分头脑灵活、信息灵通的返乡农民工。大胆、敏锐地利用国家产业政策契机,采取“小钱换大钱,产业换项目”的办法,园区式、集群化发展特色养殖业。三是利用在外学到的一技之长,兴办维修加工业。许多返乡农民工利用在外向型、大中型企业掌握的技术,在家乡兴办汽车、家电、农机维修和机械加工等作坊式企业。四是采取合伙、合资、合股方式,拿出在外务工的资金积累,与亲朋联办合营,既当股东又当员工。五是由于子女成长需要,抱着“远出门不如近爬坡”的想法,利用自有资金,依靠亲朋帮助,兴办小超市、小商店、小吃店等,亦农亦商,维持温饱,成为农村兴起个体私营企业的内生力量。

(三)返乡农民工创业作用

农民工返乡创业可以缓解全市重大项目、灾后重建的用工紧缺,可以释放和发挥农民工群体中宝贵的“人才库”、“资金库”的效能及作用。一是开辟了农民增收的新渠道。据统计,一名返乡创业人员每兴办一个企业可以带动10人以上就业,每人每年增收5000元左右。二是成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助推器。许多乡镇干部认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是继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兴办乡镇企业后出现的乡村企业第二次崛起浪潮,开发了农村的人力资源,培育了新型农民企业家,塑造了新型农民,改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带动了农村产业化发展。三是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返乡创业者通过股份合作制、股份制、合伙、独资经营等形式,创办、领办企业。促使资金、技术、资源向农村聚集。尤为重要的是,经过市场这所“大学”培育出的农民创业者,具备了较强的市场开拓意识和创业能力,为农村提供和储备了大量的人才资源,个别人可成长为精明能干的企业家。以这些人才为核心,以企业为载体,吸引了资源、资金等要素的就地优化配置,大大提高了县域的资源整合和集聚能力,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增长。

(四)返乡农民工创业障碍

返乡农民工创业存在着就业无门路、创业无能力等诸多障碍:一是创业资金短缺。融资难。从走访中收集的返乡农民工1328条意见和建议来看,期望政府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解决融资难有714条,占53.8%。二是创业定位迷茫,择业难。农民工反映“人不可能一辈子都在外面打工”,也想投资创业。就是找不到合适的项目,怕风险。怕几年挣来的辛苦钱打了“水漂”,不晓得做啥子生意才赚钱。三是创业技术匮乏,投资难。部分返乡农民工凭借经验和感觉判断,知道有些利润空间比较大的行业或产业在家乡的市场潜力大,但缺乏相关技术,不敢贸然投资,限制了投资取向,希望政府加大培训力度,开展有针对性的创业培训。四是创业信息不畅,发展难。“各级政府和部门就返乡民工创业出台了哪些优惠政策?”“搞特殊养殖需要办哪些证照?”返乡创业者对相关政策不很了解,对行业信息不很知晓。他们希望政府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给他们送法律、送政策、送信息、送服务,满足返乡农民工所求,解决返乡农民工所难。五是创业场所难找,落户难。当前,巴中市委市政府正在着力构建大交通、培育大产业、争取大政策、促进大和谐,解决区位劣势带来的不利影响。但基础建设历史欠账大,水电、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及其配套设施建设跟不上现代企业落户的需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发展滞后,现有的交通建设不可避免会直接导致运输成本高、产品交易周期长等问题,增加了企业的投资附加成本。加之土地资源供应紧张。征地成本高。创业者很难就近找到理想的创业场所。六是发展环境不宽松。生存难。普遍反映在办理国土、环保、安监等许可手续时中介机构收费“漫天要价”,生产经营中税赋较重,难以承受。

二、巴中市工商系统服务返乡农民工创业的举措

面对始于2008年初冬的农民工“返乡潮”,巴中市工商局为党委政府分忧,为农民工谋福,于12月5日及时制订下发《关于发挥工商职能支持返乡民工创业的意见》,出台17条具体措施。提出放宽市场准入、开展优质服务、加强市场监管、强化行政指导等新举措,全力支持返乡农民工留乡创业。2009年2月初又做出决定,集中2个月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大走访、大帮扶活动,助燃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星星之火。

(一)放宽市场准入,降低返乡农民工创业门槛

对返乡农民工留乡创业做到“六个放宽”:即,放宽经营范围限制,实行“非禁即入”政策,凡法律法规未明

令禁止进入的行业和领域,均允许进入;放宽登记条件限制,除法律法规有特别规定外,对属于国家、省鼓励和允许的民间投资项目一律实行登记备案制度,各类前置许可一律取消;放宽名称(字号)限制,支持核准带有新行业特点的企业名称:放宽注册资本限制,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申办一般性企业时注册资本降低到3万元人民币,申办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在500万元以内的可以零首付注册;放宽出资方式限制,非货币财产出资比例可放宽到注册资本的70%:放宽经营场所限制,允许返乡创业农民工以家庭住所、租借房屋、临时商业用房等各类场所作为创业经营场所。

(二)开展优质服务,激发返乡农民工创业热情

为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全市工商系统开展了“五项服务”:一是开展优惠服务。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申办个体工商户的一律免收开业登记费,申办非法人企业的减收开业登记费100元,申办法人企业的一律按注册资本0.8‰的最低标准收取开业登记费。二是开展阳光服务。全面公开办事程序、办结时限、服务规范、监督方式等相关内容,接受社会监督。三是开展上门服务。抽调工商干部416名,组建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走访帮扶工作分队70个,对185个乡镇逐一走访。召开座谈会461场次。发放宣传资料8万份,建立返乡农民工创业档案5392份,送营业执照上门3218户。四是开展职能服务。充分发挥登记注册、商标保护、广告监管等职能,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受理返乡农民工的登记申请,向其提供商品购销、加工承揽等合同示范文本,发放商标注册建议书、商标使用策略提示书和广告使用策略提示书等资料,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排忧解难。五是开展廉洁服务,优化返乡民工的创业环境。

(三)加强市场监管,扫清返乡农民工创业障碍

一是从严整治妨碍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的经济违法行为。重点查处行业垄断和限制竞争行为,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经济体系,让返乡农民工真正能够进入法律法规允许进入的行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二是从严整治阻碍返乡农民工创业致富的经济违法行为。严厉打击虚假违法广告、合同欺诈、传销等行为,给返乡农民工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保护返乡创业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四)强化行政指导,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发展

建立了登记事务助导、维权兴企引导、规范经营劝导、查处违法疏导等“四类指导”为重点的行政指导工作机制。依据“工商所能、企业所愿、政府所想、法律所依”原则,引导返乡创业人员树立维权意识、品牌意识和发展意识,走科学发展之路,创立和培育自主品牌、知名品牌,健全现代经营和管理机制,不断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三、巴中市工商系统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对策思考

针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实际,工商系统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可做,今后的深化对策和着力点是:

(一)政策铺路

目前农民工创业政策不配套、不完善、不具体,加之宣传缺位滞后,政策效应不够明显。各级工商机关要积极向当地政府汇报,由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特别是针对农民工创业中存在的融资难、择业难、投资难、发展难、落户难、生存难等障碍,因地制宜,因市制宜,因情施策。及时出台一些更具针对性、扶持性、鼓励性和激励性的政策,给予最大程度的优惠、支持和倾斜。同时。各级工商机关可以将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的优惠政策“打包”。印制成册,继续深化“走访帮扶”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宣讲活动,使广大返乡农民工对相关政策家喻户晓、入脑入心,让不想创业的返乡农民工想创业,让想创业的返乡农民工敢创业、能创业。

(二)培训开路

目前返乡农民工创业大都是个人行为,属于家庭式创业模式,抗风险能力差。今后,各级工商机关要与政府相关部门、职业培训机构联系,争取资金支持和资源支持,采取“借台唱戏”、“同台唱戏”等办法。以实际、实用、实效为原则,以短、平、快为要求,共同实施“创业培训工程”,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加强守法经营、诚信经营等培训,举办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培训、农村经纪人从业资格培训、知识产权保护等专题培训班,让农民工掌握创业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创业本领、适应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提高创业竞争能力。

(三)试点探路

通江县探索建立“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区”和平昌县培育“返乡农民工创业示范户”,不失为一个可行的举措。应该继续深化、不断完善,在试点的基础上把创业园区建成“生态型创业园区”、“科技型创业园区”。各县区工商局要及时向当地政府汇报,争取政府牵头,相关部门协作配合,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通过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力争每个县建设2个以上“返乡民工创业园区”,搭建创业平台,只要不是违法违规项目,又不影响环境和持续发展的,工商部门一律降低准入门槛,大开“绿灯”,不开“黄灯”,谢绝“红灯”,畅通“绿色通道”,办理“绿卡”。在贷款发放、证照办理、税费减免、信息咨询、科技服务、法律保护等方面为其提供全方位的优惠和便利,近距离为其发展支招,集中解决创业者生产经营中的具体困难,逐步建立健全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的长效机制。

(四)典型引路

要加大先进典型的挖掘培育力度,深入开展“返乡农民工创业致富带头人”、“返乡农民工创业标兵”等先进典型的评选活动,发现或培育出一批敢为人先、经营有方的返乡农民工创业典型,指导其发挥示范引领和带头作用,营造创业光荣、全民创业的良好氛围:要总结先进典型的创业经验。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创业有为、创业致富的人和事,激发失业返乡农民工的创业热情,引领更多的返乡农民工加入创业大军:要充分鼓励农村能人、经营大户、民营企业主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做到亲帮亲、邻帮邻,带领失业返乡农民工参与创业,逐步推动农民工由“体力型”劳务输出向“智力型”创业致富转变,形成千帆竞发的创业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