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区域规划

区域规划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区域规划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区域规划范文第1篇

我国区域规划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早期的区域规划目的是为了搞好工业的合理布局,落实国民经济的长远计划,使城市规划有充分的依据。80年代,国家相继开展了全国性、跨省区和地区性的规划工作,如完成了《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完成了攀西六盘水地区、湘赣粤交界地区、晋陕蒙接壤地区、乌江干流沿岸地区、金沙江下游地区等跨省区区域规划工作;在京津唐地区、吉林省松花湖地区、湖北省宜昌地区、浙江省宁波地区、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黑龙江省、安徽省皖北地区、福建省湄州湾地区等开展了区域规划工作。自1992年起,我国计划体制的一项重要改革,就是以经济的自然联系和资源、区位优势互补为主导的、跨省区的区域经济工作开始起步,跨省区的区域经济逐步发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层次。在进入新世纪后,在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背景下,区域规划又涌现出一些新的规划思想和理念,例如在协调不同利益集团时倡导的管治理念,以及在全球经济整合背景下区域规划中涌现出的新区域主义思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我国区域规划的发展态势

20世纪90年代初,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编制多层次区域规划的,但是由于国土规划尚未通过立法取得应有的法定地位,不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因此难以发挥其应有作用。

1989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规定:“全国和各省、直辖市都要编制城镇体系规划,用以指导城市规划的编制”,“设市城市和县城的总体规划应有包括市和县的行政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由于确立了城镇体系规划的法律地位,使得在国土规划衰变后,城镇体系规划仍然在区域规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我国加速城市化进、提升大城市竞争力的背景下,以都市区规划、都市圈规划和城镇密集区规划为代表的新型区域规划正在不断兴起。

经济全球化所造成的竞争给每个地域单元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空间。为了确保各自的竞争优势,强化区域的联合就成为各级政治权力机构和经济发展机构的主动要求。新背景下的区域规划已不仅仅局限于解决区域内部的具体问题,而更加具有增强区域自身竞争力以获取更多发展机会的内容。

经济的网络化及迅速发展的交通、技术体系支撑,城镇发展的日益区域化、区域发展的日益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空间演变的主导趋势,由此带来了对区域整体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生态共存共生、设施共享共建等多方面的需求,因此,区域规划日益凸现出其在区域资源整合和配置方面巨大的价值和优势。

三、现阶段我国区域规划编制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以及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深入的背景下,我国区域规划应如何应对的关键在于对现有区域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当前我国区域规划面临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在新形势下对传统区域规划的体制、理念、内容和方法进行系统的改革和创新,使其更能适应我国区域和城市的经济发展需要。

在我国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中,区域规划位于城市总体规划范围之上,对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提供指导和依据。在全球竞争的背景下,城市竞争已经不是单一的城市间的竞争,而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与其周边城镇共同构成的城市区域或城市集团的竞争。近年来,我国也涌现出各种城市区域的规划,例如广州、南京等城市相继编制了都市区规划,在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中提出了南京、苏锡常和徐州三大都市圈规划,浙江城镇体系规划中提出了杭嘉湖绍、温台、宁舟等城市群规划。

但是,目前开展的各类城市区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之间存在许多矛盾和衔接上的错位。首先,城市区域规划的区域范围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范围是有区别的,这就成为区域规划可操作性的一大障碍。其次,各类城市区域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不清,各类城市区域规划的任务和重点不够明晰,有的重在提供城市的宏观战略,有的侧重于城市的空间结构框架,有的强调中心城市的发展,有的则侧重各城镇之间的关系。

四、区域规划改革的几点思路

(一)以立法为突破,确立区域规划的法律地位

在今后我国区域规划的改革中,首要任务不是编制规划,而是通过立法,明确区域规划与现有各类规划之间的关系,确立区域规划的权威性和法律地位,确保区域规划的实施,发挥其对下一层次规划的指导意义。

(二)以城镇密集区、城镇群、都市圈发展规划为依托,以各部门的行业规划、专项规划为基础,建构区域规划体系

在我国,区域规划被分割成各种类型的规划,在体制上实行的是多重管理。我国目前的规划编制体系中,城镇密集地区规划、城市群规划、都市圈发展规划作为综合性规划,在其编制目的、内容和管理上,最接近于区域规划。因此,依托城镇密集区规划、城镇群规划以及都市圈规划,充分吸纳各行业和部门规划的成果并进行提升和补充、完善,从而建立起由区域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构成的区域规划体系。

(三)规划理念的创新

1.比较与竞争

在传统规划中比较重视对城市和区域发展中比较优势的分析,但在市场化和全球化的驱动下,城市间、区域间、国家间的竞争加剧,因此更加关注竞争优势。能否形成竞争优势,关键是人的因素。而以往在分析比较优势时多侧重于静态的物质资源,对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人文资源往往分析不够。

2.弹性和刚性

在计划经济下形成的区域规划多属指令性,刚性的规划,对生产力的空间布局,人口居住的空间转移,城乡建设的空间发展和功能定位,都是刚性规定,显然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可变性和灵活性。由于大量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对区域内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安排需要有一定的弹性。但是,为了克服市场经济的不理性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旅游环境,也必须对区域内严格划定的禁止开发区域和限制开发区域进行刚性的约束。同时,可以确定有选择的引导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这两种区域可留有程度不同的有较多回旋余地的弹性发展空间。

3.协调与整合

区域规划的核心任务是搞好区域空间的综合协调,包括与经济社会发展有关的城乡建设、各类开发区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空间布局协

调,以及开发建设布局与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整治的协调,同时还包括不同行政区域之间、区域内城镇之间和城乡之间的相互协调。综合协调涉及到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利益矛盾,国家利益、地方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也会涉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之间的矛盾,此外,不少区域规划在协调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没有充分地与利益冲突各方进行协调商议,由此导致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困难重重,得不到充分的实施。

4.沟通与管治要使区域规划真正成为指导地区开发建设的行动纲领,必须重视公共参与。在规划的过程中,应广泛吸取代表各种R6北方经济·2008年第2期利益的政府有关部门、非政府组织(社团、公司)以及企业家、专家学者等各方面的意见,加强彼此间的沟通和联系,共同寻求解决区域规划中各种利益冲突的有效途径。新的区域规划要求由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力量之间进行磨合、平衡,转向双向互求互动、协商型规划。在西方国家被称为“非正式规划”,即利用咨询、讨论、谈判、交流、参与等措施,在正式的规划途径之外,开辟出一种不完全是官方意见交流和协商行动的渠道,通过制定公平准则,建立公开的规划体系,广泛吸收各种利益集团参与规划的全过程。这种重视非政府组织作用的协调方法和途径也被称为“管治”。这一点对于我国传统区域规划编制思维的改造是有重要意义的,虽然这个过程可能意味着大量时间和精力的耗费,但却是使区域规划从图纸走向现实的重要保障,这种协商型规划可以处理包括经济结构的调整、就业市场的开拓、环境污染的治理以及土地资源的需求、开敞空间的建设和区域基础设施共享等问题。

5.虚调控和实调控

传统区域规划的效果低下而难以对区域发展起到真正调控和引导作用。区域规划是一种以空间资源的分配为主要调控手段的地域空间规划,即制定“空间准入”法则,实施“空间管制”,是实现区域规划由虚调控型规划向实调控型规划的关键砝码。

区域规划范文第2篇

Abstract: The regional economy has spatial characteristic. Due to its powerful capabilities of spatial analysis and visualization abilities of intuitive image, 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has been gradually introduced to the analysis of regional economy in order to make up for the lack of traditional research methods. A regional planning system based on GIS will be designed in this article. It provides conveni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ervices for regional planning makers through the data query, statistical analysis, spatial analysis, 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ies analysis and results of graphical output.

关键词: GIS;区域规划;系统设计

Key words: GIS;regional planning;system design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5-0194-02

0 引言

GI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基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能够综合采集、存储、管理、检索和分析各种地理空间信息的计算机系统,并能够进行数据和图形的传输和接收。这种系统能够将地理位置和空间数据相互结合进行分析,实现经济和空间的结合,对经济信息从空间的角度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数据表达。GIS与区域经济分析的联系主要有几点:首先,区域经济的各项数据由GIS的分析产生结果,这些数据对区域经济的未来预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经济信息和空间信息融合的产物;其次,GIS通过对区域经济的综合分析,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模型集成平台,可以更加便捷的对各种模型进行分析和集合;最后,基于GIS具有强大的可视化功能,这样就能够将分析的结果更加直观的展现在用户的面前,大大的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因此,GIS在区域经济的研究中是有很大的利用价值的,这种价值主要体现在经济学者利用GIS可以对区域经济的未来规划区域产业布局、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和制定区域发展战略方面。本文就主要设计了一种基于GIS的区域经济规划系统。

1 系统的目的

区域规划是一定地域范围内区域发展的战略策划和产业发展与布局的方案设计及其实施对策的总和,是优化区域空间结构、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和解决区域发展方向问题的重要手段。区域规划的制定者可利用基于GIS的区域规划系统,对地区的实际自然、经济、社会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对提出的发展目标进行预测,得出、比较和评价规划方案,最终确定规划方案。

2 系统的功能

2.1 GIS基本功能 本系统具有GIS的基本功能,如文件、编辑、视图等。文件功能可以进行文档的打开、新建、保存、另存,对各类地图图层的打开、保存、退出等,支持地图分层管理。编辑功能可以进行撤销、复制、粘贴等基本操作。视图功能可以对各类地图图层的文件进行缩小、放大、移动等操作。

2.2 数据查询功能 要设计一套区域规划方案,首先要进行调查研究——根据规划任务的要求考察区域发展的现实基础、环境条件和可能前景,以找到并明确区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传统的方法是进行实地调查,获取区域经济、社会、科技、自然等各方面的信息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分类和整理,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的专题研究,为规划的编制提供可靠的依据。

通过本系统的数据查询功能,既可以实现空间数据的查询,如属性查询、位置查询、空间位置和关系查询、邻接多边形查询、缓冲区查询、距离查询等。例如,通过位置查询,能够从一定条件的人口规模、经济规模、具有完善基础设施的多个图层中查询出满足空间位置条件的城市,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中心。也可以实现区域经济数据查询和编辑,如不同年份的行政区划、人口、文化状况、资源、工业、农业等各种统计数据,种类很多且数据量巨大。系统可根据用户的设定,将区域经济、社会、科技、自然等各方面的数据自动编制成专题图表输出。

2.3 统计分析功能 本系统的统计分析功能包括基本的统计分析功能和统计模型分析功能。基本统计分析功能可以实现某个地区、某个时段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标准差、均方差等基本的统计分析计算。而统计模型分析功能是从区域经济的特性出发,运用区域经济领域中常用的经济方法,如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趋势外推等,以完成不同种类的区域经济方面的分析,并能根据不同因素的影响,在因素变动的情况下,做出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的预测,建立预测方案供用户选择。通过预测模型计算指标数值,确定区域发展的目标。

区域规划最终要将各种分散的因素综合成一个统一的规划方案,利用本功能可以对各种规划方案进行评估和优选,综合规划模型和预测模型,制出规划的文本方案。

2.4 空间分析功能 为了使区域规划方案能够落实并实施,确定区域空间结构十分重要。这实际上是确定推动整个区域发展的空间增长极点,使经济资源、人力资源和科技资源能够集中起来,发挥更大的集合性作用。

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可以弥补当前传统区域经济分析方法在空间分析能力方面的不足,使其实现经济布局的分析、缓冲区分析等。

2.5 区域经济差异特征分析功能 不同的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经济基础、资源、政策、人口、教育状况、资金、资本等各方面的差异,造成各个地区区域经济之间的发展水平、发展阶段也有着很大的差异。区域规划的作用是优化空间结构,解决区域不平衡发展的问题;调整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的关系;促进落后地区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综合开发优势资源,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通过系统的区域经济差异特征分析功能可以实现对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状况和发展阶段进行分析,用图形方式表现出来,并且实现对区域经济的分区。例如,可以设定不同的区域经济评价指标,利用系统生成类型区或系统区,行政区或经济区,核心区、区和过渡区,优化提高区、重点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等,按照不同区域构建区域发展格局。

2.6 制图功能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要制定供选方案,绘制规划图,编写规划报告及相关说明。这里首先需要专题研究,其次是综合研究。本系统的制图功能可以实现区域经济图形的生成、区域经济专题地图生成、区域经济专题统计图表和综合规划图的制作。这样就将区域经济分析的结果以图形、统计图表或者专题图等形象直观的方式展现在有需求的各类用户面前,更加形象地展示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并且预测其发展趋势。

3 系统的数据分析

按照系统应用上的需求以及所存储数据的性质,本系统所涉及的数据在逻辑上分成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两部分。空间数据(也称图形数据),是指和地理空间相关的各种数据,以矢量数据或栅格数据的形式在二维空间上描述区域地形、地貌、各级行政区域界定,以及与经济开发建设相关的基础设施和能源设施等要素的地理分布,可以将其抽象为点、线、面三种类型,并用不同图层来表示。而属性数据,是与各空间地理区域单元相关的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特征数据,以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共同说明要素的名称和性质。区域经济统计数据数量繁多,如土地资源背景、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聚集规模等,表现形式是字符串及统计数字,它是本系统主要用来进行处理和分析的数据。

地理空间数据(即图形数据)在图形上包含有不同种类的大量信息。通常利用“层”来组织并且管理数据,地图上的所有要素都可以被抽象为:点、线、面几个要素类,然后把不同专题的图层分别归类到点、线、面几个要素类中(表1)。系统属性数据包含历年的经济统计数据,经济数据量大并且种类多,用数据表会满足我们的功能需求,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在进行表结构设计的扩展。如地区生产总值信息表(表2)等。

结合研究需要,在建库时对数据进行分层处理,根据数据的性质分类,性质相同或相近的归并为一个数据层,这样GIS对单幅或多幅图层进行分析和指标量算,以原始图层为输入,而查询和分析结果则是以经过空间操作后生成的新图层表示,有利于GIS空间分析功能的发挥。

4 系统的总体结构

基于GIS的区域规划设计的基本思路为:调查研究建立数据库数据的分析预测规划方案的输出,基本结构如图1。

5 系统提供的服务

通过基于GIS的区域规划设计系统,可以为区域规划的制定者提供如下便利的信息管理服务:

首先,制定区域规划所需要了解的区域经济的数据纷繁复杂,而本系统数据库中各种数据信息经过一系列的筛选、归纳、分类、整理,形成标准的数据文档,利用数字化手段结合区域电子地图,转化为所需的空间数据,针对不同类型的管理内容,按层进行地图编辑。用户在查询数据时,通过对数据类型的设定,可以得到规范化、标准化和数字化的数据。

其次,系统内设针对区域规划的分析方法和预测模型工具,根据用户的需求,可对区域信息进行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科学分析与处理,为区域规划提供详尽的数据分析以及多种预测方案,并可对规划方案进行评估与选优。

最后,系统利用GIS强大的可视化分析、空间分析及制图输出功能,可以方便快捷地得到所需的专题图、专题统计数据表以及综合的规划图。数据以地图的形式数据输出出来,更加直观,为最终规划方案的制定提供有效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陈斐,郭朝辉等.基于GIS的区域经济分析与决策初步研究[J].人文地理,2002,17(6):77-80.

[2]史嵘,肖龙阶.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经济研究中的应用[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3):54-56.

[3]黄芳芳.基于GIS的区域经济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以江西省为例[D].江西理工大学,2011.

[4]孙久文.区域经济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5]邱友良,叶舜赞等.珠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研究综合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热带地理,1998,18(4):361-366.

区域规划范文第3篇

对于有些人所说的“区域规划就是地方上想怎么发展,就怎么发展”,范恒山表示,国家这些年出台了这么多的区域规划,绝不是随心所欲,而是有一定之规,大体是围绕三大主线来编制。

主线一:促进重点地区的发展

重点地区的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所以,区域规划和区域文件的制定,首先一个出发点就是促进重点地区的发展。而重点地区又分成两类,第一类是发挥条件较好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基于这方面考虑,国务院了关于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意见,推出了促进长三角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意见,编制出台了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接着又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推出了一些在全国相对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把它们培育成新的增长点。比如北部湾经济区、江苏沿海地区和辽宁沿海地区等。

第二类是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发展。这几年,中央陆续出台了一些促进贫困地区或者欠发达地区的指导性文件。比如促进新疆跨越式发展的文件,该文件的含金量之高可说是前所未有,仅支援给新疆、这两个地区的资金就是非常大的数目。再比如推出了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意见,出台了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等等,这些地区在我国来看都是相对欠发达地区。

主线二:落实国家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

众所周知,为了实现科学发展,为了实现改革攻坚,为了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我国提出了一系列的重大战略,比如:统筹城乡的战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战略,产业转移战略等。这些都是国家为了实现既定的发展和改革目标推出的战略,但是实施起来有难度,甚至有风险。怎么样把这些战略落到实处?就需要通过一些手段,包括建设经济区,建设实验区来进行探索。

举例来看,为了统筹城乡的战略能得到落实,国家发改委推出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成渝经济区战略。现在重庆在实施户籍制度改革,大量农民转成城市户口。当时为什么选重庆作为统筹城乡的试点,因为重庆可能是现在全世界最大的直辖市,有3000多万人。而且重庆很特殊,虽然它是个城市,但是实际上有广阔的农村,而且有的地方很穷。城乡差别之大,在中国少见,在世界上也少见。所以,我们把它作为统筹城乡的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第二个例子,国家在山东规划了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在江西规划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要选择在山东和江西,而不是其他省,山青水秀的地方多得是。其实不然,这是经过认真的比照研究论证的。比如说黄河三角洲,它是黄河的出海口,在山东的东营、滨州这一带。当年小浪底等工程没有上马的时候,这一带的泥沙淤积是非常严重的,每年冲击产生的土地大概有三到五万亩。后来黄河上修了水利,修了一些排沙、调沙、清淤的工程后,黄河的水好了一些,冲的泥沙就少了一点,但是现在每年还能冲出近万亩的田地出来。

现在中国缺土地,而黄河三角洲这块土地可以被看成我国最年轻的土地。而且这块土地资源非常丰富,有石油天然气,有盐卤资源。一有资源,二有土地,这就具备发展的条件。但是这个地方的生态环境很差,因为它是海水冲刷出来的,盐碱地多。在这么一块地方,有资源,有条件开发,但是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如果用它做一个实验,就可能把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为全国探索出一条新路。

再说江西鄱阳湖,它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而且是五大淡水湖中现在唯一能维持二三等级水的湖。而且鄱阳湖有大片湿地,被世界相关组织始终盯住,具有世界影响。然而,它所处的江西是发展中的地区,从经济指标来看,基本上在中部六省中排倒数第一或者倒数第二。中国现在就这么一湖清水了,而江西正处在发展过程中,工业化、城镇化是它的首要任务。如果不把生态环境保护好,这湖清水可能几年后就没了。所以,发改委面临的一个任务就是既要使江西发展起来,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又要把这湖清水保护好。怎么办?就给它一个约束,构建一个实验区,这就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第三个例子,现在安徽推出了一个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安徽在中部来说,经济不怎么发达,很多指标前几年基本上也是排倒数第一。长江流经安徽这一带的八百里,叫做皖江,涉及八九个城市,是安徽的核心地区。这一块地区怎么做强做大,安徽人一直在找思路。发改委经过调研发现,第一安徽毗邻长三角,第二它有很多的资源、投资来自于长三角,第三安徽本身具有自主创新的基础,如奇瑞汽车。我国要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这个地方如果真正发展起来以后,它就为全国提供了一个示范。

主线三:深化区域合作和对外开放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条件下,对于资源土地等都相对短缺的地区来讲,最有效的拓展经济发展空间的途径是区域合作和对外开放。所以,现在总提要充分利用两个资源、两种市场。日本是个小岛,不但能够生存和发展,还走到了世界前列,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利用别人的资源和市场。中国现在发展快,但是消耗也快。石油进口达到55%以上,水泥用量达到世界产量的60%。在这种大规模消耗资源的前提下,发改委推出了一系列的经济区、开放区和示范区。

其中一个例子是江苏沿海地区的发展战略。江苏是南方地区,但是江苏跟北方地区的山东紧密相连,尤其是连云港。这个地方对于国人来说,是连接南北、承东启西的中心点,有利于开展东中西的合作。从国际上来讲,它是欧亚大陆桥的桥头堡。连云港、南通、盐城这一带的发展战略,就是基于深化国内的区域合作,深化对外开放而提出的。而且对于江苏本身来讲,苏南、苏北发展也不平衡,所以,江苏沿海地区战略的提出,对于江苏本省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世纪90年代末期起,我国陆续出台了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崛起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区域发展战略。然而,由于我国地域范围广大、地理差别明显,为了使这些战略更好地落到实处,产生更大的成效,近年来,中央先后批复了涉及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天津滨海新区,福建省海峡西岸经济区,包括陕西、甘肃两省部分地区的关中-天水经济区,中国图们江区域,黄河三角洲,横琴新区,安徽皖江城市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等10多部区域规划和文件。

2009年12月5日至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0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引导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积极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自主发展能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让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2010年6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2010年12月,国务院将这份规划印发全国各省份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并要求尽快组织完成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调整完善财政、投资、产业、土地、农业、人口、环境等相关规划和政策法规,建立健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全面做好《规划》实施的各项工作。

区域规划范文第4篇

本文以长江三角洲的区域规划为例,以点带面,从而分析我国区域规划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区域规划; 新形势; 竞争;发展;长江三角洲;非均衡

中图分类号: F1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未来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以及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规划是以人们思考为依据,安排其行为的过程。规划与计划一样,通常兼有两层含义:一是描绘未来,规划是人们根据现在的认识对未来目标和发展状态的构想;二是行为决策,即实现未来目标或达到未来发展状态的行动顺序和步骤的决策。任何一个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可能达到的发展目标都不是唯一的。

区域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计划与城市规划的中间环节,是使地区生产力合理布局、各项建设事业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与步骤。积极开展区域规划工作,对于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无论从理论上实践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长期以来,区域规划一直是我国规划体系中一个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区域调控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区域规划是区域调控的重要依据。市场经济国家一般对发展什么产业很少干预,但对区域发展则干预较多。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必须强化区域规划。我国已开始将区域规划编制工作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十一五”期间,将着重对一些经济联系紧密的城镇密集地区、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都市经济圈地区、重点开发地区等进行规划。目前,国家发改委已经决定先期启动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的研究和制定工作。

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将激烈的竞争摆到了每个地域发展单元面前,也给它们带来了无比广阔的空间。为了能在这个全球竞争体系中占据更高的地位,强化区域内的联合就自然成为政治权力机构与经济发展机构的主动要求。地区的竞争优势往往是通过一个高度地方化的过程而产生并持续发展的,在全球化与地方化趋势并存的世界经济中,建立根植于本地社会文化的区域创新网络,是很多国家、政府为增强国家竞争优势而选择的一种重要的弹性政策措施。目前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卷入了区域集团化的浪潮,其成员单位大多已超出城市的范畴,空间经济协调组织尺度亦已扩大到国家间层次。

区域规划再兴是时代的要求。目前正值我国“十二五”规划实施之际,根据我国目前的形势,我国区域规划仍面临诸多的问题,例如环境污染问题,在进行区域规划的过程中是否真正符合并落实了“可持续发展”,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在进行规划时是否符合我国目前不同地区的发展状况,规划时如果缺乏相关的认识就必然导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出现。以上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与重视。

当前国内国际发展变化多端,只有知己知彼,时刻掌握其发展动态,认真学习国外先进理念,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以及不同地区的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考虑,综合规划。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规划就是我国区域规划的一个典型范例。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21.07万平方公里。该地区区位条件优越,自然禀赋优良,经济基础雄厚,体制比较完善,城镇体系完整,科教文化发达,已成为全国发展基础最好、体制环境最优、整体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当前,长江三角洲地区面临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缓解资源环境约束、着力推进改革攻坚等方面的繁重任务,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上世纪80年代的上海经济区试验,试验了5年,随着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的撤销,上海经济区也消失了。后来提出长三角地区的16城市概念,现在扩大为上海市和苏浙两省的全部地区。长三角地区政府能够在信息共享、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资源整合、科教文卫、环境治理等方面实现全身心地投入展开合作,能够在金融、商贸、劳务等领域开展对话,划分彼此的职责与任务,但各地政府又都想把处在产业链下游高增长的部分安排在自己辖区内,对增长缓慢、附加值低的产业链上游部分的兴趣不是很大。大家都想搞汽车、搞能源、搞石化、搞电子信息产业,都想上马税收大的项目。长三角地区产业高度雷同是公认的。

可是以专业化为基础的自然分工是长三角经济快速发展的必要前提,而在行政上制造壁垒是毫无出路的。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还有一个行政机构——隶属国务院的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尚且不能弥合各省市行政区划间的利益冲突,那么现在一年举行一两次长三角论坛恐怕难以担起重任。

在长三角区域规划实施过程中,有必要探索更加便于整合资源的跨越行政区划的政府管理体制和机制。而这种体制机制,恐怕不是苏浙沪三省市自己有能力摸索完成的,即便它们再有动力。因为在中国现行的制度之下,没有自上而下的推动或至少是放权,有些事情是几乎不可能做成的。

由点及面,通过长三角区域规划能折射出我们目前区域规划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在国际上, 许多国家都形成了各自的区域规划体系, 规划的理论和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从内容上看,已由物质建设规划开始转向社会发展规划, 规划中的社会因素与生态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 从范围上看,更加重视以整个国家为对象的区域规划, 甚至开始制定跨国或以大洲为对象的区域发展规划, 如欧洲空间展望计划等。相比而言, 我国的区域规划起步较晚,区域规划工作还面临着不少问题。

(一)各层次、各类型的区域规划内容存在交叉与冲突。

(二)区域规划内容仍偏重于物质规划, 忽视综合协调和区域管治。

(三) 编制方法单一、内容面面俱到, 易脱离地区发展实际。

(四) 规划过程仍存在计划经济色彩,受政绩考核影响较大。

(五) 区域发展能力综合评价体系薄弱, 难以适应各种灾害多发期的现实需要。

(六) 区域规划编制管理无序, 相关领域立法缓慢。

针对以上诸多问题我们在进行区域规划研究时应注意并坚持以下几点:

(一) 区域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应充分考虑各利益主体的关系, 避免内容的交叉与冲突;

(二) 科学确定区域规划调控范围, 实现由物质建设规划向经济发展规划的转变;

(三) 努力推动区域规划方法和模式转型, 实现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四) 要适应政府职能转变, 树立有限目标的规划原则;

(五) 完善评估手段、加强调控功能, 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六) 注重区域规划的层次性,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汪明峰.文化产业政策与城市发展:欧洲的经验与启示[J].城市发展研究,2O01(4):35.36.

陈立旭.都市文化与都市精神[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OO2.

李其荣.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保护[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 科学出版社2005(2):61.17

魏清泉《区域规划原理和方法》中山大学出版社,1994(1)11.25

个人简介:

胡筱晨 男 1989.08.10出生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人 现就读于河北工程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

研究方向:城市规划理论城市设计方法

与专业相关:

1.2010.6在河北工程大学第五届校园设计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由团委和大学生科技协会颁发

2.2010.9在大学生秋季科研立项竞赛中获得一等奖,由河北工程大学建筑学院颁发

3.2010.7在学术科技节上,作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获得一等奖,建筑学院颁发

在2010年“中华魂”中国精神颂主题教育活动中荣获优秀奖,由河北省教育厅关系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颁发(省级的)

5. 2008.9至2009.9(大一学年)获得学校二等奖学金并获三好学生称号

2009.9至2010.9(大二学年)获得学校二等奖学金 并获三好学生称号

区域规划范文第5篇

2006年三四月间,就有传言称《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即将面世,然而,从3月说到5月,从5月说到7月,转眼已是2006年的下半年,这个规划却始终不见真容。

日前,在上海举行的第六次沪苏浙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上,长三角区域规划草案终于浮出水面。然而,这个“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规划却遭遇了部分规划专家的质疑。

课题组成员:我们只看到规划文本第一稿

“长三角区域合作已从初期的基础设施衔接向人才、要素市场等深层次领域深化发展。长三角区域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区域内统一规划、协调布局的问题已成为一个现实问题。”2004年,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士在长三角协调会第五次会议上强调。

就在这次会议上,国家发改委宣布,编制长三角区域规划。其后,相关班子迅速搭建,专家组、专题组、综合组、地方组等来自各方的专家学者及地方相关人士开始进入大规模调研和文本编制阶段。

2005年10月22日,在江苏南通举行的长三角16城市峰会上传出消息:长三角区域规划已完成所有前期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文本编制,预计2006年3月报批。其后,各种关于长三角区域规划何时面世的消息不断流传,长三角的政经记者们不时被勾起热情,使出浑身解数穿梭于各类专家、官员中打探消息,结果往往是无功而返。

有意思的是,长三角区域规划课题组的一些成员对《望东方周刊》记者说,他们只看到了规划文本的第一稿。至于为什么只能看到第一稿,这些专家称,可能是出于保密的考虑。

在2006年11月底前,坊间的传言是规划文本尚在国家发改委手中。对此,有关解释是国家发改委还没来得及上报国务院审批。

但据一位规划课题组核心成员说,由于涉及的地方利益错综复杂,规划在编制过程中需要反复向地方征求意见,与相关政府部门协商。

有没有新意

在第六次沪苏浙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上,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副司长陈宣庆终于向媒体交了底,“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送审稿已基本完成,并已签发征求有关省市意见。”

陈宣庆宣读了规划送审稿的纲要。根据他的叙述,长三角将建成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中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

规划送审稿提出了长三角“一核六带”的区域总体布局框架――所谓“一核”是指上海发展核心;“六带”是指沪宁、沪杭沿线发展带、沿江(长江)发展带、沿湾(杭州湾)发展带、沿海发展带、宁湖(湖州)杭发展带、沿湖(太湖)生态服务带。送审稿还同时明确了“一核”和“六带”各自的发展方向。

参与规划编制工作的浙江大学经济学专家陈建军认为,这个送审稿的亮点是提出了网络状开发格局。“长三角的发展不应该是摊大饼式的发展,应该通过点、线、轴、带、面的规划形成网络状发展格局。”陈建军说。

与陈的观点相对立,上海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规划专家却说:“这个规划毫无新意,只是将一些既成事实的东西重新讲了一遍。其中能勉强称为‘亮点’的东西只有提了宁湖(湖州)杭发展带和沿湖(太湖)生态服务带。”

“这个规划文本仅是发展型规划而不是协调性规划”

更为重要的是,这位专家对规划送审稿提出了“根底性”的质疑――“目前所见的长三角区域规划送审稿还仅是一个发展型规划,而不是‘发展-平衡-控制’型规划。”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理和机制、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规划的本质属性和政府行为方面的认识还不是很清楚。特别是对新概念区域规划的编制方式缺乏足够的认识。

“以‘一核六带四定位’为中心的规划草案等于是画了一个大饼,提出了各方都能接受的、皆大欢喜的方案和诉求,而没有深入思考需要协调的实质性矛盾和利害关系。譬如,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成后,港口协调和长三角集疏运体系如何构建,长三角如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长三角如何解决产业、城镇发展与土地调控之间的矛盾等。对重大问题回答的缺位表明这个草案不是一个协调性规划。”这位专家批评说。

类似的声音也在长三角部分官员中有所出现。一名上海官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长三角规划应该是‘逆向规划’,而不是‘正向规划’。”他的观点可以被理解为,区域规划不应该主动去划定要做什么、而是要逆向思考,看目前主要存在什么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

这一争论的实质涉及了一个长期存在但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政府如何把握调控经济的尺度。如果把争论中的城市这一基本经济单位替换为某一个具体城市的下辖区县或乡镇,争论就会转换为地方政府在当地具体产业布局中应起什么作用的问题。而这一问题正是中国现在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普遍问题。

地方政府与市场边界尚未清晰

尽管所有人都在说要尊重市场机制的作用,但实际上,在官员、专家内部对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并未形成统―认识。

产业同构和重复建设是长三角区域的一个重大问题。虽然一份来自中山大学的研究报告称,1990~2002年间,长三角城市群地方市场分割对区域协调发展的阻碍作用已下降45.7%,但在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间争抢项目、相互模仿、恶性比拼的情况依然存在。为此,一些专家提出,长三角城市应该实现合理分工、错位发展。

“关于这个问题,在编制长三角规划草案的专家组内部曾经有过激烈的争论。一种观点是,规划应该对长三角城市群内部的产业分工进行相对明确的划分,另一种观点认为,不按照市场经济发展内在规律行事,规划不会有执行力,划定某具体城市要发展什么产业会导致长三角出现‘经互会’的状况。”陈建军说。

根据陈建军的看法,规划送审稿最终还是顺应了市场发展规律,并没有对城市进行产业分工。“这只是一个引导型的规划。”他说。

但即使如此,这个规划还是没有能够得到普遍认可。目前,长三角长江、杭州湾沿线重化工业发展粗放型特征已经相当明显,污染强度不断增加。规划送审稿称,对沿江、沿湾优先安排建设用地指标,满足重点产业发展需求,装备制造、化工、冶金、物流向沿江地区集聚,沿湾建设若干现代化新城区,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的制造加工业和重化工业。

“‘一核六带’产业布局以政府为主导,在经济发展与环境承载力相匹配方面考虑不够细致,自上往下人为配置生产力的痕迹比较深,与市场经济发展的总体方向存在一定的矛盾。”《望东方周

刊》记者采访的一些专家评论说。

他们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规划关注的重点应是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以及通过何种路径和方式去达到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的目标。但从本质上,目前这个送审稿的重点还在于生产力总体布局和配置,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在地域上的空间落实与延伸,没有脱离计划经济的原有框架。

该关注什么

那么,长三角区域规划到底应该关注些什么呢?

有关专家认为,由于市场经济制度不完善等原因,中国的区域规划还应着力解决统一市场机制、体制建设与市场失灵两方面的问题。在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如何解决统一市场机制、体制建设问题,目前尤为迫切。

在扛苏南通下辖通州、海门交界处,有一个规模颇大的国际家纺城。这一家纺城地跨两个同属一市的县级行政区,历史上就是一个整体,但两个行政区却都在各自做规划。“海门先在家纺城建物流园区,通州接着也建,双方在公共设施方面根本不能协调衔接。就连家纺城的名字,相关地方也在争,通州方面要叫中国通州国际家纺城,海门方面则要冠中国海门字样。”江苏省一位对南通经济做过深入研究的学者告诉记者。

出于政绩、财政收入等方面的考虑,地方政府依旧把自己当作竞争的主体,而不是协调的主体。进而,在主导产业、产业集聚等地方经济核心要素的管理上,地方政府倾向于以规划形式予以控制,其中还会产生出“指点江山”、“布局天下”、“凭空造集聚”的冲动。

遗憾的是,从世界经济的实践看,政府经济规划的作用是在尊重市场作用基础上弥补市场的缺陷,任何“布局天下”或“强行引导”的行为都可能产生负面的结果。

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沈玉芳教授将这一观点引申一步:目前我们很多规划都还是发展型规划,不是新概念规划。他认为,市场竞争规则和规范的协同与协调、一体化的市场体制和发展环境建设、区域战略能源储备体系构筑、区域内产业集群发展的联动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区域一致性等都应该是区域规划的题中之意。

区域规划范文第6篇

房地产分析师黄凡对记者认为,是把南汇区整体并入浦东新区,而不会在南汇区南端单独设立一个临港新城特区,这样有利于上海“两个中心”的建设。上海市将浦东新区这一重要经济增长极的行政版图大规模扩张,最重要是显示了未来区域定位全面提升的宏伟目标,浦东新区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迪士尼等重要规划的承载者,版图的扩充将为区域经济提升创造巨大空间。对未来上海市、乃至长三角经济圈,尤其是对浦东新区的发展将产生重要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两个中心”建设提速

记者了解到,经过19年开发开放的浦东,正面临严峻的土地和制度瓶颈。在两区合并后,两大问题正迎刃而解。行政区划调整后的浦东新区,面积为1210.41 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68.60 万。数据显示,原浦东新区面积为532.75 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94.29 万。2008 年地区生产总值3150.99 亿元。原南汇区面积677.66 平方公里,户籍人口74.31 万。2008 年地区生产总值548.03 亿元。

黄凡认为,对于浦东新区的发展,上海市政府在政策上给予了明显的倾斜支持,这极大地推动了区域经济增长,而行政区域的扩大很可能意味着享受政策优惠范围的扩大。而当前随着上海金融中心定位的明确,预计还将推出新的政策优惠,因此区域经济地位的提升将具有更大的确定性。

“当然,由于之前区域定位的区别,土地用途有明显差异,浦东新区成交土地已仓储、住宅、商业、金融为主,而南汇区则以工业、交通用地为主,但仍然可以看出两个区域之前地价存在的巨大差异,同时也意味着南汇土地价值巨大的提升空间”。彭蕴亮对《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说。

从全局视野来看,南汇并入浦东是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的序幕,在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政策获批后,行政区划的整合使得上海“两个中心”优势更为明显。合并前,金融中心的核心区域陆家嘴和航运中心的核心区域洋山港,分别属于浦东新区和南汇区,两区合并意在理顺管理体制、优化两大中心政策的效果。

从发展瓶颈上看,上海建设“两个中心”面对的主要问题是土地瓶颈和行政效率两大主要问题。而通过南汇并入浦东,将一举解决金融中心建设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所面临的土地瓶颈和行政管辖协调问题。而且通过合并,上海可以有效地将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结合一起建设并制定配套措施,从而在行政上避免政策协调不一致的问题。我们需要关注两区合并与两个中心的协同效应。

上海证券房地产研究员彭蕴亮对记者认为,“大浦东”的意义在于突破行政区划,使得土地、政策、资金、竞争等诸多掣肘将迎刃而解,“浦东”有望成为上海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大浦东”概念和上海本地股将迎来中期机会。

四大开发集团率先受益

记者了解到,南汇并入浦东的核心价值在于将浦东多年来形成的国内领先的区域管理经验向南汇传导。这些经验包括招商引资、产业规划、区域开局等。南汇与浦东两者的互补性由此出现,即南汇巨大的土地资源可以为新区带来更多建设机遇,浦东制度优势的释放也将大大提升南汇区域价值。在此过程当中,以四大国资公司为代表的上市公司将率先受益。

作为浦东标志性的四大开发区,金桥、外高桥、张江和陆家嘴,分别由四大国有集团开发公司进行运营,各集团分别下设一个股份有限公司,即目前在A股上市的浦东金桥(600639)、陆家嘴(600663)、张江高科(600895)和外高桥(600648)。当初四大国资开发公司成立时,承接的发展任务就是集中助力浦东区域开发,因此到今天为止,四大开发集团在浦东以外的上海,以及上海以外的全国地区都少有开发项目,所以两区合并意味着浦东地域规模的扩大,也是四大公司新契机的诞生。

彭蕴亮认为,受益于南汇近700平方公里的新增面积,四大开发集团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从趋势上看,由于两区合并,四大开发集团将在临港产业区域范围内进一步增加土地储备。四大公司对南汇土地开发、区域规划、招商引资方面发挥重大作用,以四大公司为代表的房地产企业将率先受益。

区域规划范文第7篇

关键词:区域城镇化协调整合管治制度保障新区域主义 

一、我国区域规划的发展历程

我国区域规划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早期的区域规划目的是为了搞好工业的合理布局,落实国民经济的长远计划,使城市规划有充分的依据。80年代,国家相继开展了全国性、跨省区和地区性的规划工作,如完成了《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完成了攀西六盘水地区、湘赣粤交界地区、晋陕蒙接壤地区、乌江干流沿岸地区、金沙江下游地区等跨省区区域规划工作;在京津唐地区、吉林省松花湖地区、湖北省宜昌地区、浙江省宁波地区、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黑龙江省、安徽省皖北地区、福建省湄州湾地区等开展了区域规划工作。自1992年起,我国计划体制的一项重要改革,就是以经济的自然联系和资源、区位优势互补为主导的、跨省区的区域经济工作开始起步,跨省区的区域经济逐步发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层次。 在进入新世纪后,在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背景下,区域规划又涌现出一些新的规划思想和理念,例如在协调不同利益集团时倡导的管治理念,以及在全球经济整合背景下区域规划中涌现出的新区域主义思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我国区域规划的发展态势 

 

20世纪90年代初,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编制多层次区域规划的,但是由于国土规划尚未通过立法取得应有的法定地位,不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因此难以发挥其应有作用。 

1989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规定:“全国和各省、直辖市都要编制城镇体系规划,用以指导城市规划的编制”,“设市城市和县城的总体规划应有包括市和县的行政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由于确立了城镇体系规划的法律地位,使得在国土规划衰变后,城镇体系规划仍然在区域规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我国加速城市化进、提升大城市竞争力的背景下,以都市区规划、都市圈规划和城镇密集区规划为代表的新型区域规划正在不断兴起。 

经济全球化所造成的竞争给每个地域单元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空间。为了确保各自的竞争优势,强化区域的联合就成为各级政治权力机构和经济发展机构的主动要求。新背景下的区域规划已不仅仅局限于解决区域内部的具体问题,而更加具有增强区域自身竞争力以获取更多发展机会的内容。 

经济的网络化及迅速发展的交通、技术体系支撑,城镇发展的日益区域化、区域发展的日益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空间演变的主导趋势,由此带来了对区域整体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生态共存共生、设施共享共建等多方面的需求,因此,区域规划日益凸现出其在区域资源整合和配置方面巨大的价值和优势。 

 

三、现阶段我国区域规划编制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以及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深入的背景下,我国区域规划应如何应对的关键在于对现有区域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当前我国区域规划面临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在新形势下对传统区域规划的体制、理念、内容和方法进行系统的改革和创新,使其更能适应我国区域和城市的经济发展需要。 

在我国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中,区域规划位于城市总体规划范围之上,对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提供指导和依据。在全球竞争的背景下,城市竞争已经不是单一的城市间的竞争,而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与其周边城镇共同构成的城市区域或城市集团的竞争。近年来,我国也涌现出各种城市区域的规划,例如广州、南京等城市相继编制了都市区规划,在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中提出了南京、苏锡常和徐州三大都市圈规划,浙江城镇体系规划中提出了杭嘉湖绍、温台、宁舟等城市群规划。 

但是,目前开展的各类城市区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之间存在许多矛盾和衔接上的错位。首先,城市区域规划的区域范围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范围是有区别的,这就成为区域规划可操作性的一大障碍。其次,各类城市区域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不清,各类城市区域规划的任务和重点不够明晰,有的重在提供城市的宏观战略,有的侧重于城市的空间结构框架,有的强调中心城市的发展,有的则侧重各城镇之间的关系。 

 

四、区域规划改革的几点思路 

 

(一)以立法为突破,确立区域规划的法律地位 

在今后我国区域规划的改革中,首要任务不是编制规划,而是通过立法,明确区域规划与现有各类规划之间的关系,确立区域规划的权威性和法律地位,确保区域规划的实施,发挥其对下一层次规划的指导意义。 

(二)以城镇密集区、城镇群、都市圈发展规划为依托,以各部门的行业规划、专项规划为基础,建构区域规划体系 

在我国,区域规划被分割成各种类型的规划,在体制上实行的是多重管理。我国目前的规划编制体系中,城镇密集地区规划、城市群规划、都市圈发展规划作为综合性规划,在其编制目的、内容和管理上,最接近于区域规划。因此,依托城镇密集区规划、城镇群规划以及都市圈规划,充分吸纳各行业和部门规划的成果并进行提升和补充、完善,从而建立起由区域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构成的区域规划体系。 

(三)规划理念的创新 

1.比较与竞争 

在传统规划中比较重视对城市和区域发展中比较优势的分析,但在市场化和全球化的驱动下,城市间、区域间、国家间的竞争加剧,因此更加关注竞争优势。能否形成竞争优势,关键是人的因素。而以往在分析比较优势时多侧重于静态的物质资源,对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人文资源往往分析不够。

2.弹性和刚性 

在计划经济下形成的区域规划多属指令性,刚性的规划,对生产力的空间布局,人口居住的空间转移,城乡建设的空间发展和功能定位,都是刚性规定,显然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可变性和灵活性。由于大量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对区域内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安排需要有一定的弹性。但是,为了克服市场经济的不理性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旅游环境,也必须对区域内严格划定的禁止开发区域和限制开发区域进行刚性的约束。同时,可以确定有选择的引导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这两种区域可留有程度不同的有较多回旋余地的弹性发展空间。 

区域规划范文第8篇

关键词:长三角核心区,长三角一体化,基础特征,动力机制,基本思路

从2009年起始至今,国务院接连批复了十余个区域规划,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其内容融汇了“新区域主义”关于区域功能整合、区域网络化治理、区域一体化发展、区域制度创新等诸多理念和内容。在新一轮的国家区域规划背景下,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2010-2020年)获得批复,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和要求,有必要对长三角一体化的现阶段特征和未来的发展思路进行研究。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现状

本文为了便于统计数据的获取以及跟以往研究做比较,将长三角核心区16城市作为重点研究对象。长三角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之一,也是城市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截止到2010年底,长三角16个城市组成的核心区土地面积达到10.97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10763.26万人,城镇化水平超过60%,国内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9871.92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4917元/人,是全国人均水平的两倍。核心区以全国1.14%的土地,创造了全国17.56%的经济总量,集聚了7.85%的人口。

1.2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基础特征

1.2.1嵌入全球生产网络,直面国际竞争

随着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长三角地区已经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之中,成为全球生产网络中一个重要的节点区域。上海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地位得到了大大地强化和提升,到2008年,上海已经被研究世界城市网络的权威组织GaWC评定为alpha+级的世界城市,在世界城市体系(world city net)中由第四梯队城市上升到第二梯队,仅次于纽约、伦敦。

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城市,在对外连接全球生产网络,对内辐射区域腹地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上海的强势带动和辐射下,整个长三角地区参与到全球生产网络中,并逐渐成长为重要的节点区域。

1.2.2区域城市网络体系初步成型

长三角核心区已基本形成了特大城市与大城市为主体,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共同发展的网络化城镇体系,这有利于加快推进区域一体化。长三角地区县域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出现了昆山、江阴、绍兴县等“明星”强县,许多地级市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得益于这些经济强县的大力推动。经济强县的出现和不断壮大丰富了长三角的城市网络体系,有效地弥补了大城市之间联系的“断层”,有利于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

1.2.3社会经济基础雄厚

长三角地区已经积累了雄厚的社会经济基础,是我国目前综合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2010年,长三角核心地区财政收入占到全国财政总收入的9.33%,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最低的泰州市(21359元/人)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109元/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最低的泰州是国家平均水平(5919元/人)的近两倍。

1.2.4区域交通联系日益紧密

近年来,长三角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尤其是港口、机场、跨江跨海大桥、城际高速铁路等现代化的大型交通设施成为建设的重点。快捷的交通联系会加快资本、人才、信息等资源要素的扩散速度,会促使长三角地区由非均衡发展向均衡发展转变,使得长三角对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渴望”愈加迫切。

1.2.5区域文化相近、人缘相亲

长三角是一个古今中外文化交汇的地区,长三角核心区是吴文化最集中的地区,而融汇中西的现代海派文化也由上海扩散到整个地区。长三角这种对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的包容性培育了浓厚的合作创新氛围,这也是长三角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先行区、经济建设示范区的重要原因。由于文化相近、人缘相亲,长三角政府与民间在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了频繁的交流合作。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基本思路

4.1创新长三角一体化的体制机制

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现实出发,应该将长三角作为一个独立的绩效评估单元,在国家层面上设立“长三角区域规划委员会”和“长三角区域管理委员会”等,将区域总体一体化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产业经济、环境保护等专项领域的一体化程度作为政绩考核指标。同时,在国家层面上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法制化进程,如确立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规划应有的法定地位,明确各级政府、多元规划管理和实施主体的职能和界限,树立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规划的权威性,增强区域规划和重大区域协调事项的执行力。

4.2形成联系紧密的区域多中心城市网络结构

长三角地区应加快形成联系紧密的多中心城市网络结构,引导和加强长三角各级城市间的联系,尤其是南北翼城市之间的联系,而不仅仅是上海与其它城市之间的联系。通过建立多中心网络化的空间结构,可以实现“先进”城市与“落后”城市之间的交互式扩展,人流、物流、信息流可以便利的进入这个网络体系并在各级城市间进行顺畅便捷的流动,有力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4.3加快功能转型,建立一体化的区域创新体系

长三角一体化的目标不再是追求规模的扩大和空间的拓展,而应是寻求转型和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长三角地区的发展转型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升级产业结构,提高服务经济所占比重,对制造业和服务业内部结构进行优化;二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以劳动、资本、土地为内容的生产要素推动转变为以提高生产率为特征的创新驱动,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三是发展目标由经济增长导向转变为更加注重社会民生,转变为如何营造更加适宜的人居环境。

4.4缩小差距,实现均衡发展

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过程中,一方面改变以往一味追求高经济增长率的做法,更多注重经济发展质量,缩短城市之间经济发展的绝对差距;另一方面,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应更多关注社会民生的均衡发展,推动城乡和地区之间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建立并完善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好就业和人口管理问题,促进科教文卫社会事业的蓬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减少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中的不稳定因素和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