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品质标语

品质标语

品质标语范文第1篇

1、工作做得好,你会更自豪。

2、优质精神,上下一心。

3、坚持守则,实践优质。

4、落实一项措施,胜过十句口号。

5、21世纪是质量世纪。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为创造世界级质量的产品而不懈努力。

6、宁愿事前检查,不可事后修改。

7、质量意识加强早,明天一定会更好。

8、设计合理的品质,为品保之第一步。

9、事事有程序,人人守程序。

10、产品质量好,全靠工作质量保。

11、实施成果要展现,持之以恒是关键。

12、深化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

13、整理做的好,生产管制难不倒。

14、预防为主,未雨绸缪,工序把关,避免错检。

15、改善提高,永无止境。

16、遵守作业标准是作业人员的本分。

17、整洁有序有品质的保证。

18、全员参与,持这以恒。

19、质检好比守门员,把关职能记周全。

20、居安思危,提高责任感,坚持不懈抓产品质量。

21、持续改进,企业发展的永动机。

22、质量上,成本降,占领市场有希望。

23、加强质量意识,端正质量态度,规范质量行为,树立质量风气。

24、人人把好质量关,经济改入能翻番。

25、提高品质,降低成本,首先要遵守作业标准。

26、每项操作求质量,产品质量有保障。

27、整理有心做彻底,处处整齐好管理。

28、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29、人人有专职,工作有程序,检查有标准,做好留证据。

30、精益求精,有条不紊,以诚相待。

31、确立标准是品质管制的第一步。

32、严谨思考,严密操作,严格检查,严肃验证。

33、力臻完善,永不摆休。

34、同心协力,提高品质。

35、把握全程,注重根据,致力改进。

36、得过且过,品质不妥。

37、强化竞争意识,营造团队精神。

38、品质管制人人做,优良品质有把握。

39、努力推行QCC,工作不会苦兮兮。

40、一尘不染,才能永保健康;一丝不敬,方能精品纷呈。

41、品质观念把握好,成品出货不苦恼。

42、5S不是“全员参加”,而是“全员实行”。

43、急用户所急,想用户所想,在提高产品质量上下工夫。

44、工作是要“做好”而不是“做了”

45、不接受不合格品,不制造不合格品,不交付不合格品。

46、马虎是追求品质最大的障碍。

47、作业不正确,顾客受连累。

48、以精立业,以质取胜。

49、讲求实效,完善管理;提升品质,增创效益。

50、抓好产品质量,必须从我做起。

51、只怕不改善,不怕改善少。

52、力求一次做好,争取最大效益。

53、追根究底,消除不良因素。

54、加强现场工序管理,严谨过程因素控制。

55、质量靠大家,情系你我他。

56、自主检验做得好,生产顺畅不得了。

57、有效推行品管,必须全员参与。

58、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

59、马虎大意,不良品就会从手中流走。

60、品质加效率,大家齐努力。

61、杜绝一切不合格是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62、要想行的通,练好质量功。

63、节约应从点滴做起。

64、要求要明确,执行要坚决。

65、时时讲质量,树立生命观。

66、现场管理好,产品质量高。

67、产品原料不放松,后道工序才轻松。

68、你思考,我动脑,改善问题难不倒。

69、质量来自精心操作。

70、注重品质,由小做起。

71、如果你知道怎样去控制,你就能控制一切。

72、产品的次能鉴别,问题产生能解决。

73、质量是制造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

74、检验记录要可靠,统计分析才有效。

75、工序质量控制点,产品质量生命线。

76、齐心协力,共创优质境界。

77、包装是产品质量的最终保障。

78、质量放松,劳而无功。

79、老问题,小地方,常是品质致使伤。

80、人人提案创新,成本自然减轻。

81、创造舒适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82、爱惜原料一点一滴,讲究质量一丝一缕。

83、改进点点滴滴,品质步步升级。

84、人人品管做的好,顾客抱怨自然少。

85、强化班组建设,将不良品消灭在本工序。

86、进料检查照标准,产品品质必然稳。

87、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才有最好的质量和最大的效益。

88、提高质量,从我做起。

89、认真细致,高效低耗,追求完美,顾客满意。

90、清扫给油照基准,质量安全皆顾到。

91、客户想到的我们要做到,客户没想到的我们要想到。

92、树立自我信心,把握各工段流程;消灭疵点起因,管理操作是关键。

93、生产再忙,莫忘质量。

94、团结一条心,石头变成金。

95、没有措施的管理是空谈的管理,没有检查和计划的管理是空洞的管理。

96、常动石头不长苔,频思头脑不钝呆。

97、要想效益好,就要质量高。

98、质量做的好,错漏自然少。

99、我的岗位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吗?

100、无严师,没高徒;不严格把关,难出公有制产品。

101、若要产品好,个人品质要提高。

102、作业标准合理化,品质保证国际化。

103、检查百次不如处置一次。

104、一人疏忽百人忙,人人品管少麻烦。

105、提供一流的服务,让顾客完全满意。

106、百名空言不如一个行动。

107、用户是上帝,下道工序就是用户。

108、作业精神,第一次做对,次次都做对。

109、处处讲质量,贯彻生产线。

110、质量在我心中,标准在我脑中,工艺在我手中。

111、合理搬运周转,爱惜劳动成果。

112、内审攻难点,整改抓关键。

113、同心协力创佳绩,敬业乐群齐参与。

114、眼到、手到、心到、一个不良也逃不掉。

115、要把质量保,管理不能少;要想质量高,管理要更好。

116、正常的加以保持,异常的予以纠正。

117、累积点滴改进,迈向完善品质。

118、整理整顿精神好,品质检点状况好。

119、一丝之差,优劣分家。

120、强化服务意识,顾客才会再来。

121、质量第一,从我做起。

品质标语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品质;教学策略

引言:高中语文教学对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的发展负有主要责任,同时对学生的道德品质、人文修养和情感态度的发展也起到积极作用。可以说,高中语文教学质量越高,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就越强,提高高中语文教学品质,始终是高中语文教学发展中的重要话题。

1.高中语文教学品质概述

1.1高中语文教学品质的内涵

教学品质指的是教学品位和教学质量。前者意味着高中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仅满足于高考要求还是以学生的全面、整体的发展为目标,后者意味着语文课堂教学在目标达成程度、教学有效性和教师与学生对教学的评价。总体来说,高中语文教学能够达成的教学目的越长远、教学有效性越强、师生对语文教学与学习的评价越高,教学品质就越高。

1.2目前高中语文的教学品质概况

教师和教学状况和学生的学习状态是教学品质的两大评价指标,目前高中语文教师们对教学硬性指标十分看重,但在自我充电方面却十分忽视;高中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态度完全受高考控制,问及“为何要学语文”,大多数学生给的答案是“高考必考”;高中语文的教学目标虽然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向着“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方向发展,而应试教育的本质使得教学效果仍以学生的语文成绩为衡量标准,究竟那些远大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是不得而知的。

1.3提升高中语文教学品质的必要性

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教师的整体表现是“忙碌”,学生的整体表现是“只会考试”,教师对文学作品中的艺术性没教到;教学缺乏人文精神的范围,学生对语文的人文精神也没学着。可见,学校对语文教学的品质追求高,而实际达成的结果有限,提升高中语文教学品质仍然是高中语文教学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提升高中语文教学品质的策略

2.1以语文教师自身修养的提升作为教学品质提升的基础

大多数的高中语文教师在自身的文学修养方面的要求不高,这导致了语文教师的文学素质仅维持在入职时的水平,语文教师的说,仅在课堂;写,仅在教案。评论学生作文的时候说的头头是道,十分权威,而教师本身却很少进行文学性练笔,这样的教师工作无法成为学生进行语言学习的榜样,因此,语文教师需要从日常积累上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应该多读书、多写作,积极的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教研组自发出刊都是比较好的方式,只有语文教师自身修养提高了,才可能从根本上提升语文教学的品质。

2.2合理应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先进的教学方法的使用不仅对高中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有利,还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转化有利,任务教学法就是既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又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过程本身感受到学习趣味性的方法。我在语言运用复习课上,将同义、近义、反义成语和各种句式的运用及相互间的转化都综合到一起,对学生提出一个“找错误、寻不同”的任务,请学生在日常行走和阅读的过程中,去发现人们对语言运用的失误之处,并将这些发现逐条收集起来,形成一个“日常语言运用合集”。这个任务需要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我将全班同学分成均质的小组,并请每组学生对任务完成步骤进行时间和呈现报告方面的具体计划,我则按照每组递交的计划监督学生对任务完成的情况。几周下来,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主动性明显增强,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也更加集中,因为他们时刻记得自己要完成的“任务”。

2.3重视课堂控制技术的合理使用

教师对学生课堂行为控制不但能够使单个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更好,还能使对单个学生的激励形成泛化。例如,某名平时上课不太主动发言的学生,因为较好地完成了背诵课文的作业,在课堂提问中流利的背下了要求背诵的课文,我没有简单的说“很好”,而是表达了对这名学生积极学习行为的赞赏:“很不错,老师觉得你肯定是在课后花了很多努力。最近你在课上的表现也很突出,老师都看在眼里,坚持这样的努力,爱上学习语文之后,说不定你以后也能成为一名语文教师或者是作家呢!你是值得大家学习的榜样啊!”这样即时的课堂激励和表达教师明确态度的激励内容,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成为同学们赞美和羡慕的对象,我的课堂也因为这种激励显得更加热情和积极。

2.4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人文性”感受

教师将教参和教学大纲的内容熟记再一股脑的搬给学生,无论使用何种教学方式,都达不到“人文教育”的目的,因为语文课堂缺乏最根本的人文气氛。建议语文教师开发课后语文活动,营造人文气氛,例如,组织学生去郊游,在郊游之后安排学生进行作文练习,使学生的作文真正来源于生活,达到言之有物;以班级或年组为单位,举办读书会,或者带领学生去图书馆参加读书会,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以语文教学中的某些人文精神为主题举办朗读比赛、演讲比赛等,学生准备比赛的过程就是接触文化精神的过程,从比赛中获得成就感,也能够激发他们对语文的热爱。

3.高中语文教学品质提升策略的积极作用

合理的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激励性的课堂管理技能的使用,使语文课堂的秩序更好,学生能够在上课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获得在语文学习上的成就感,语文课堂教学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教学质量提升的表现;而语文教师自身修养的提高、多样化的课外语文活动的展开,使高中语文教学不再拘泥于“考试”,学生们通过语文学习将接受到更多的传统文化教育,对自身的修养要求更高,这是高中语文教学品位的提升。

4.结语

综上所述,提升高中语文教学品质仍是高中语文教学发展中的重要议题,语文教师应从提升自身修养做起,重视教学方法和课堂控制技术的使用,重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以促进高中语文教学品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黄卫华.提升高中语文教学品质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2月:10-12.

品质标语范文第3篇

一、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必要性

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思维品质训练与培养,提出了更加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听说读写”,是对语文能力的具体化要求;“学会自学”,是语文能力的集中体现;而能力培养的内在核心,则是思维品质的培养。能力的外现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其内在当然是思维在起决定作用的。忽视思维品质的培养,必然会使能力的培养事倍功半;重视思维品质的培养,则抓住了语文教学的关键。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训练,也是还语文教学本来面目的基本做法。长期以来,初中语文教学更多的关注是其思想意义和价值,而忽视了其思维价值。阅读教学强调的是一个思想标准,一种解读方式、一个标准答案。作文教学则过分强调与做人的关系,造成“千人一面编作文,异口同声唱高调”的痼疾,难见学生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适应新课程观念的要求,必须重视启发学生的思维;探究式学习的指导,必须引导学生探究思维品质的形成;研究性学习的指导,必须指导学生研究思维品质的完善。为语文教学展现广阔的碧海蓝天,进而真正焕发语文教学的旺盛生命力。从近年来的语文中考试卷里,也可看出对思维品质的要求已渐显突出。张为民先生就曾强调说,“一张语文试卷,无非包括两样东西:一是语文知识,二是思维方法。”这是很有见地的。思维,是语言的内在本质。文学作品主要表现为形象思维,科技文章主要表现为逻辑思维,作文的立意深浅是思维的差异造成的。句子衔接与病句修改、语序调整与句式变换、仿造句子与修辞辨析、文章信息的筛选与整合,无不与思维有关。当然,中考不是指导我们教学的唯一正确的方向,但它却能充分显示语文教学对本身发展的思考。

二、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1.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浅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阅读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各种语文能力形成的基础,阅读的对象——文学作品中的绝大多数都有较深刻的思想性、审美性,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有歌颂积极乐观上进的诗歌,有宣扬真实、善良、美好的小说,有鞭挞虚伪、丑恶的戏剧,有体现至情至美的散文,深遂的哲言睿语令人折服,浓郁的爱国情操令你感叹,博大的父母亲情让你感动……抓住文学作品中这些美质美点,不失时机地向心理健康方向开掘,天长日久,自然会水到渠成。

2.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作文教学一般包括大作文和小练笔。大作文是根据语文教材每单元所确定的作文,是语文教学必须完成的任务。利用大作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的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在命题上,提倡多样化,给学生创造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其次,把作文批改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互批互改中提高鉴赏能力,增进同学间相互了解和沟通,使其在思想上写作上能够取长补短;再次,教师的评价要注意个性差异,对下等生作文注意寻找闪光点,给予激励、自信,对于优等生要褒扬适度,又要指出其不足。这样,既能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又能避免骄傲情绪的产生,对自己有客观的认识。小练笔相对于大作文来说随机性较强,又灵活多样,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和学习生活选择命题,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更有指向性。如在集体劳动后写作《多出汗,多吃亏?》,在运动会结束后写《我的成败观》等。通过这些练笔,挖掘学生的善良意识,培养意志品质的自我调控能力,引导学生向健康向上的方面发展。

品质标语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业地方标准;标准名称;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标准格式

中图分类号:F30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23-5521-04

Some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Related to Local Standards for Agriculture in China

LIU Yi-man,WEI Yu-xiang,KE Wei-dong

(Wuhan Vegetable Research Institute, Wuhan 430065,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GB/T 1.1-2009《Directives for standardization-Part 1: Structure and drafting of standards》 and the authors’ experiences obtained from standard drafting, revision, review and researches, some main problems existed in the drafts of local standards for agriculture were pointed out, with regard to standard naming, cited normative documents, terms and definitions and standard format. Suggestions on popularizing the local standards for agriculture were proposed.

Key words: local standard for agriculture; standard naming; cited normative document; term and definition; standard format

近20年来,国家对农业标准化工作比以往更加重视,农业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已成为地方农业工作的重要内容,每年均有大量标准文本实施[1]。但是,检查已经实施的农业标准文本,仍然存在不少格式或技术上的问题,需要标准制(修)订人员、相关管理部门及标准文本的使用者予以注意。本文以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为依据,指出农业地方标准文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如何更好地宣传贯彻农业地方标准文本内容提出了建议。

1 标准的名称问题

1.1 对标准名称构成中的“引导要素”、“主体要素”及“补充要素”的区分和取舍不准

引导要素表示的是标准所属的领域。尽管引导要素是一个可选要素,在标准的名称中可以不出现,但明确引导要素对于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的统一管理具有重要的帮助作用。主体要素表示在相应领域内所要论述的主要对象。主体要素为必备要素,在标准名称中是一定要出现的。补充要素表示主要对象的特定方面,主要是给出区分该标准(或部分)与其他标准(或其他部分)的细节。

就农业地方标准而言,从农产品质量安全角度看,有“无公害农产品(食品)”、“绿色农产品(食品)”及“有机农产品(食品)”3类。从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结构体系和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管理环节而言,生产技术规程或规范应该为农业地方标准制(修)订的主要内容[2]。

事实上,抽查2002-2010年武汉市的73部农业地方标准,名称中明确有“无公害”字样的有50部,其他23部虽然名称中没有出现“无公害”字样,但不论是从技术要求上,还是从标准的引用文件上,都贯穿了“无公害”的基本要求和原则。也就是说这73部标准从本质上讲都是“无公害”技术标准,属于“无公害农产品”领域。另外,从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管理环节来看,这73部标准中有61部属于不同农产品的生产技术规程,有12部属于不同农产品的产品质量安全范畴。不过,这12部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标准分别于2002年和2005年,而且主要是关于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为当时有关这方面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尚不完善。

此外,对某部门的50部农业标准(送审稿)汇编统计结果为:①50部农业标准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分别是“A级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②50部农业标准分属于50种农产品的生产技术管理规程。

考虑到未来的发展和标准体系的统筹,农业地方标准名称的引导要素可以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及“有机农产品”为主;主体要素宜以农产品种类为准,如“莲藕”、“莲子”、“茭白”、“茄子”、“肉鸡”、“蛋鸡”、“鳜鱼”,补充要素则宜以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管理环节为准;或者“莲藕”、“莲子”、“茭白”、“茄子”、“肉鸡”、“蛋鸡”、“鳜鱼”等与“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管理环节”合并为主体要素。具体而言,农业地方标准补充要素主要是生产技术规程,少部分为产品质量、品种、种苗繁育等。以莲藕为例,建议一般农业地方标准命名模式为“引导要素+主体要素+补充要素”的3段式[3,4]或“引导要素+主体要素”的两段式。

3段式命名模式的例子如:

“无公害农产品 莲藕 栽培技术规程”;

“绿色农产品 莲藕 栽培技术规程”;

“有机农产品 莲藕 栽培技术规程”。

如果将上述3段式命名模式改为两段式命名,则可以为:

“无公害农产品 莲藕栽培技术规程”;

“绿色农产品 莲藕栽培技术规程”;

“有机农产品 莲藕栽培技术规程”。

标准命名时应尽量简洁,各要素中的词语不应重复,各要素中不同用语的概念也不应重复。有1部标准文本分3部分,分别为:

黑尾近红鲌无公害养殖技术规程 第1部分:黑尾近红鲌

黑尾近红鲌无公害养殖技术规程 第2部分:亲鱼和苗种

黑尾近红鲌无公害养殖技术规程 第3部分:无公害养殖技术

该标准中,构成标准名称的不同要素中存在所用词语重复的现象,如第1部分名称中的“黑尾近红鲌”和第3部分的“无公害养殖技术”均重复了2次。而且这样命名对标准所属领域也不明确。如果将名称改为下列方式,可能更适合一些:

无公害农产品 黑尾近红鲌 第1部分:种质

无公害农产品 黑尾近红鲌 第2部分:亲鱼和苗种

无公害农产品 黑尾近红鲌 第3部分:养殖规程

1.2 在标准名称中表述标准的性质

标准名称中无须描述文件的类型或性质,不应使用“……标准”、“……地方标准”之类的表述形式[3,4]。如DB4201/T 371-2008《十万只蛋鸡养殖小区建设标准》、DB4201/T 372-2008《千头奶牛养殖小区建设标准》、DB4201/T 373-2008《万头商品猪养殖小区建设标准》、DB4201/T 409-2010《规模化土鸡饲养技术规程标准》、DB4201/T 374-2008《武汉地区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免疫技术规范》等等,都是不恰当的命名。实际上,DB4201/T 371-2008、DB4201/T 372-2008及DB4201/T 373-2008中的“标准”2个字改为“规范”可能更为合理。作为规范,标准名称中出现“十万只”、“千头”、“万头”等表述,也是不妥的,DB4201/T 409-2010中的“标准”2个字应该删除,DB4201/T 374-2008中的“武汉地区”4个字应删除,因为封面上已表明标准是“武汉市地方标准”。

1.3 关于标准的英文翻译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术语与定义”中,根据标准的要求程度,将标准划分为规范(Specification)、规程(Code of practice)及指南(Guideline)。农业地方标准名称常用的关键词主要为规范和规程。

2 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

2.1 列出的文件在正文中无规范性引用或规范性引用的文件未予列出

这种情况比较普遍。所抽查的2002-2010年武汉市的73部农业地方标准中,有19部标准文本存在“列而未引”的现象,约占26%。所谓“列而未引”是指有关文件在“规范性引用文件”(第2章)中罗列出来了,但在随后的正文中不曾被规范性引用,即所罗列文件的任何内容均未与标准正文发生关系。如DB4201/T 306-2008列出了5部标准,DB4201/T 369-2008列出了11部标准,在相应的正文中均未引用。也有些文件在标准正文中被规范性地引用了,但在第2章的相应位置又未曾罗列。

2.2 重复引用或错误引用

如有1部标准文本在产地环境质量要求方面引用GB 18407.3《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畜禽肉产地环境要求》的同时,又引用了GB 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NY/T 388《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其实,GB 18407.3已经包含了环境空气、土壤及灌溉水质量等方面的规定,再引用GB 3095和NY/T 388实质是重复引用。

错误引用的表现形式包括:引用已经废止的文件或所引用文件的相关内容并不适宜于标准文本,或引用现行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等,或混淆“注日期引用”与“不注日期引用”的区别,或混淆“规范性引用”和“资料性引用”的区别。混淆注日期引用和不注日期引用的情况非常普遍,有的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下以注日期的形式列出引用文件,但在正文中却不注日期引用;有的则相反,在第2章以不注日期的形式列出引用文件,而在正文中以注日期的形式引用。有的标准文本在需要采用“……应符合……的规定”、“……应按照……的要求”、“……见……的规定”等“规范性引用”表述方式的地方,用了“……参见……”等“资料性引用”的表述方式。

重复引用或错误引用的出现,主要原因是标准起草者没有阅读被引用文件的原文内容,或不清楚GB/T 1.1对文件引用方式的有关规定。中国部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命名不规范、交叉重叠、重复、不易获得等,也是导致引用不当的原因。

3 关于术语和定义

3.1 术语和定义的选择问题

10多年来,中国的农业标准文本中“术语和定义”的条目数量大致经历了一个从多到少的过程。“术语和定义”的选择是有条件的,根据GB/T 1.1的规定,需要定义的术语应同时符合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4]:

其一,理解不一致术语。只要不是一看就懂或众所周知的术语,或者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解释的术语均应通过定义予以说明。对于通用词典中的词或通用的技术术语,只有在用于特定含义时才对其下定义。早期的农业行业标准在这方面做得不怎么好,有些文本罗列的“术语和定义”条目数有10多条。譬如安全间隔期、棚室、塑料棚、连栋温室、温床、土壤肥力、饲料、饲料原料、饲料添加剂、精饲料及粗饲料等,这些术语在相关的种植和养殖规程文本中应用时,应该属于“一看就懂”和“众所周知”的术语。近几年的标准文本中,“术语和定义”的条目虽然有所减少,但也存在选择不当的情况。

其二,多次使用的术语。一方面,所定义的术语要在标准文本中使用,或在“术语和定义”一章的定义中使用。如果没有在标准条文中使用,则不应在“术语和定义”一章中出现。另一方面,所定义的术语应该在标准条文中多次使用。在标准条文中只使用1次的术语,只需在条文中出现该术语时进行解释,或在其后的括号内给出解释或定义即可。也就是说,1条术语只有在标准条文中出现不少于1次的情况下才能列入“术语和定义”一章。但是在一些农业标准文本中,列入“术语和定义”一章的术语,有的在文本中并没有应用,许多情况下在标准条文中仅仅出现1次。

其三,尚无定义或需要改写已有定义的术语。农业标准中,“需要改写已有定义”的术语比较少;“尚无定义”的术语比较多,有些仅仅是业内约定俗成的说法。对于“尚无定义”的术语也不一定要全在“术语和定义”一章中出现,因为农业标准文本的使用者大多为业内专业人士,使用者对这些术语可以说是“一看就懂”。譬如莲藕中的“藕梢”、“藕头”等,业内专业书籍一般对其并无专业界定,但对于莲藕生产者而言,都是非常熟悉的。

其四,标准的范围所覆盖领域中的术语。也就是说,“术语和定义”一章只定义标准的范围所覆盖领域中的术语。譬如蔬菜栽培技术规程中不必对诸如“复合肥”、“塑料”、“旋耕机”、“降水量”之类的非蔬菜栽培领域的专门术语进行定义。

3.2 术语和定义的格式问题

常见的问题有两方面。一是用“指……”、“是……”、“为……”、“××××是(指、为)……”等方式表述,非常普遍。其实,对术语下定义时,记住一个简单的原则即可,即“用定义替代文中的术语时,不会对阅读造成任何障碍”。二是术语的英文翻译不规范。根据规定,除了专用名词以外,英文对应词应全部使用小写字母,名词用单数,动词用原形。现有标准文本中出现问题较多的情况是英文术语首字母全部为大写,名词有用复数的现象。

4 关于标准文本内容表述格式等方面的问题

4.1 助动词用法不规范

常见情况是不能区别使用表示“要求”(应、应该、只准许;不应、不得、不准许)和表示“推荐”(宜、推荐、建议;不宜、不推荐、不建议)的助动词,未能准确合理使用表示“允许”(可、可以、允许;不必、无须、不需要)与“能力和可能性”(能、能够,可能、有可能;不能、不能够,不可能、没有可能)的助动词[4]。一些文本在表示“要求”的内容时,使用“必须”、“禁止”、“严禁”等不规范词汇。

4.2 单位表述不符合要求

常见问题包括:采用非法定单位(如亩、斤、公斤);不按规定采用g(克)、kg(千克)、t(吨)、mm(毫米)、cm(厘米)、m(米)、hm2(公顷)、d(天)、a(年)、L(升)、mL(毫升)、h(小时)、min(分钟)、s(秒)等缩写;表示范围时前一个数字不带单位(如将“5 cm~10 cm”写成“5~10 cm”)。

4.3 数量范围表述不符合要求

表述范围时使用短横线“-”,未按规定采用波浪线“~”,如“10 kg~15 kg”常被写成“10 kg-15 kg”。还有的使用“一般”、“大约”、“通常”、“左右”等不确切的词汇,这种情况在许多标准文本中都有出现。

4.4 给出不必要的解释性语句

经常见到的现象是,提出某一项措施之前或之后,往往给出采取该措施的原因或目的方面的解释性语句。如一部关于克氏原螯虾养殖的标准中,其“控制敌害”一节中,有“水鸟是克氏原螯虾的天敌,应经常巡查,人工驱赶或采用稻草人、锣钹、驱鸟音乐恐吓、驱赶”的表述。其实,这句话可以简要表述为“宜采用稻草人、锣钹、驱鸟音乐等驱赶水鸟。”又如,某标准文本中有“高温少雨时及时灌水,防止干旱、植株缺水;多雨时及时排水,防止田间渍涝造成烂根”、“喷施1次~2次绿芬一号、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以提高品质”的表述,其中的“防止干旱、植株缺水”和“防止田间渍涝造成烂根”、“以提高品质”都是解释性的语句,没有必要给出。

5 关于农业地方标准宣传贯彻工作的建议

5.1 农业地方标准化工作的重点应该是标准文本的贯彻实施

标准文本除了强调技术内容外,还非常强调文本格式,一般情况下,非标准专业人员是难以准确理解标准文本内容的。现有农业地方标准基本都是面向农业生产第一线的科研、管理及推广人员,对于具体的生产者而言则显得较为生涩。湖北提出“质量兴省,标准先行”,其实制定和标准文本仅仅是“标准先行”的第一步,对于大多数农业地方标准而言,在生产实践中得以应用才是最终目的。

武汉市在这方面有着非常好的传统和经验,例如武汉市1977-1981年制定相关蔬菜标准文本时就专门在相应蔬菜主产区为每部标准选定一位操作示范人员,对标准文本进行操作示范和实践。2007年,武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曾专门组织专家对武汉市的主要蔬菜栽培技术规程文本进行改编,编制成通俗易懂的标准文本宣贯版,面向产区农户分发,在武汉市的大宗蔬菜技术推广中已发挥了重要作用[1]。

就标准制(修)订工作而言,对于主要面向生产实践的农业地方标准,在提交“报批稿”的时候,最好将其改编成相应的“宣贯版”同时提交。对“宣贯版”的主要要求,应该是提高可读性,让普通阅读者“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5.2 农业地方标准的制(修)订者最好也是标准文本技术的主要推广者

以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水生蔬菜研究室为例。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水生蔬菜研究室不仅是中国水生蔬菜主要研究单位和新品种选育单位,而且也是水生蔬菜技术标准的主要制(修)订单位,近20年来先后主持制(修)订了水生蔬菜系列行业标准和省市地方标准30余部。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水生蔬菜研究室在从事新品种和配套技术推广的过程中,专门将莲藕、子莲、茭白、芋头、荸荠、蒌蒿(藜蒿)、芡实、菱角等水生蔬菜的栽培技术规程文本全部改编成了农民易懂的宣贯版。一方面,通过刊物、网络、电台、现场讲课等形式对宣贯版进行宣传,另一方面,配合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向农户免费发放和讲解标准宣贯版的纸质文本。其效果是非常明显的,相关标准化栽培技术推广到了全国水生蔬菜产区,不仅提高了湖北省及武汉市水生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水平,而且对国内其他地区的水生蔬菜标准化栽培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就武汉市蔬菜而言,武汉市蔬菜地方标准制(修)订的主要单位是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和武汉市蔬菜技术服务总站,这两个单位同时也是武汉市蔬菜技术标准推广的主要单位。武汉市蔬菜标准化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与这种格局是分不开的。

参考文献:

[1] 刘义满,杨普社,胡 飞,等.武汉市蔬菜地方标准工作三十年[J].长江蔬菜,2009(1b):72-74.

[2] 刘义满,魏玉翔,刘 辉,等. 地方农业标准的研究制定重点与组织管理[J]. 湖北农业科学,2009,48(7):1790-1793.

品质标语范文第5篇

[关键词]商标;日化;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5918(2015)08- 0109 - 02

doi:10. 3969/j.issn.1671-5918.2015.08-051

[本刊网址]http://hbxb. net

白热化竞争状态下的日化商品国际市场中,其商标便熔铸了更多的灵韵,凝结了更高的智慧。

一、日化商标命名传播了什么

商标,顾名思义,是商品的标记、记号,本身承载了众多的功能。商标的命名过程、翻译过程一定是反映这些功能的创造与再创造的过程,它涉及到语音学、语义学、文字学、文化心理学、传播学、民族美学、市场营销学等诸多知识领域。

商品信息功能和文化美学功能是商标诸多功能中最为重要的两个基本功能,下面将就此作以分析。

(一)商品信息功能

商标是商品的名称,更是商品的广告。广告的目的是刺激大众的购买欲,达到推销商品的目的。因此应根据商品的外观、质量、性能、使用效果等特点,尽可能选用反映产品特征的文字,使消费者能从商标中直接获取商品的某种信息,并能够产生一定的联想,以达到“闻其名,预购其物”或过目不忘的广告宣传效应。

1.提品外观信息。“丝薄”(卫生巾)强调外观质地如丝般纤薄细腻。

2.提品质量信息。奥妙(洗衣粉)、好迪(谐音好的,化妆品)。

3.提品性能信息。冷酸灵(牙膏)专治牙齿过敏。

4.提品使用效果信息。飘柔(洗发水)使头发飘逸柔顺;美加净(化妆品)使人洁净美丽;激爽(浴液)令人清爽倍添激情。

5.提品服务对象信息。帮宝适(纸尿裤)帮助宝宝保持干爽舒适。

(二)文化美学功能

商品名称的美学功能主要体现在迎合大众消费的文化心理上。所谓文化心理,是指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相同或相似的生活习惯、思维习惯、审美习惯以及行为准则,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决定着该民族的审美心理。

文化美学功能在形式上体现为形美、音美、意美。

1.形美:

有的品牌设计利用整齐均衡的造型或对称、重复手段既迎合了人的求美心理,又便于记忆。OMO(英国产奥妙洗衣粉)、MAXAM(美加净英文商标)。

2.音美:

有的品牌名称侧重音韵优美,节奏和谐,读起来上口,听起来顺耳,给人以听觉上的美感和享受。如:安安(洗面奶)使用叠音,纳爱斯音近似爱神美神维纳斯。

3.意美:

意美就是要传达出民族文化美学语(义)境。

二、吸引主要消费群体女性的日化商标如何命名

本文因篇幅有限仅以针对日化用品的主要消费群体女性为研究对象,来探讨一下商标语言的构成。女性气质总的特征是阴柔,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女性性格特征偏向于情绪型。她们感情丰富、细腻,擅长形象思维,富于想象力,言语规范、举止文雅。为了迎合女性这一主流消费群的心理和言语特点,日化用品名称大都致力于体现温馨、柔顺、和谐、静雅的意境和意味。这些商标名称常常有以下特征。

(一)用植物命名。“Tulip Jaune”(黄郁金香,香水)就是很著名的商标名。另外以植物命名日化用品,大多选用一些花卉,这样容易赢得女性的好感。又如:玉兰油、东洋之花、舒蕾、蒂花之秀。

(二)用动物命名。动物命名法是语言学中比喻的手段。人们利用商品的外形、特点与某些动物相类似的表象特征来命名商标,使商标名具有形象感。如:小白兔(儿童牙膏)、雕牌(透明皂)。

(三)用色彩鲜明的词语命名。女性对颜色的识别能力一般都比较强,用一些色彩鲜明的词语作为商标名称常可以引起女性美好的心理体验。

这类词语可以是颜色词,如:丹芭碧、紫罗兰、艾丽碧丝、红杏卫生巾、兰黛香波、亮庄、彩琳。也可以不是颜色词,但其所代表的客观事物具有某种色彩,一提及它们,人们往往会联想起某种颜色,如:玉兰油、维玉(卫生纸)夏士莲、艳妃(祛斑霜)。

(四)用具有香味儿感的词语命名。几乎所有女性对香味都有较强的感受力和偏爱。具有香味儿感的词语易赢得女性的青睐。如:拉芳、芬柔、永芳、花香、诗芬。

(五)用具有“细”、“小”、“轻”、“软”、“薄”意味儿的词语命名。这类词语与女性“阴柔”气质相一致,易使女性产生认同感。如:飘柔、飞妮丝、芬柔、丽花丝宝、清逸、苏菲、海飞丝、柏丽丝。

(六)用充满浪漫气息、异国情调的词语命名。如:东洋之花(化妆品)。

(七)用自然现象命名。这是以人类对自然现象的文化积淀为基础的。如:April DeⅥ-(四月露水,香水)、蓝天(牙膏)

(八)用某一职业命名。从事护士职业的多是女性,温柔体贴有爱心,而且懂得专业的护理知识。如:小护士(化妆品)、护士宝(化妆品);

(九)用数字、字母命名。SKII(化妆品)、三笑(牙膏)、ABC(卫生巾)

(十)用昵称命名。西方社会有将爱人、情人亲热地呼作baby的习俗。如:tobaby(广州丹芭碧化妆品品牌)――送给爱人的礼物。

(十一)用其他体现女性特征的词语命名。伊卡璐、梦的妮(养颜祛斑霜)。

三、中外日化商标互译名技巧

跨文化传播的成功史上,商标的译名有的比原名更出色、更出彩。如“Cocacola”这个世界级的商标中,“coca”代表南美洲的一种药草,“cola”代表非洲的一种果子。原名只代表两种普通的植物,而其汉语译名却独具匠心地选择了反映商品信息的“可口”二字,以及迎合中国大众求吉利、盼安康的民族文化心理的“可乐”二字,为商品在中国市场的畅销立了大功。日化商标的译名中也有令人称道的佳译,从译法角度分,常有以下几类:

(一)全音译――化繁为简,悦耳上口。

商品名称简洁易记,才容易为大众所接受。在中国文化中,汉语商标以二至三个为最佳,因此,在翻译商标时,如果原名的音节过多,可适当省去部分音节,选择最具美感,或可提供商品某方面信息的谐音字。如:Safeguard-舒肤佳、OMO-奥妙、Hazeline-夏士莲、Longlife-朗力福。

(二)半音译――只求音似,音韵神韵兼顾。

半音译受发音限制较少。兼顾意思的译名寓意顺畅,能准确反映出商品的特征,对消费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使用半音译译法,首先应明确一个大前提:译名与原名的发音只求相近,不求忠实再现。在此前提下,既可侧重于头韵的相同或相似,也可侧重于尾韵的大体一致,而不必拘泥于原发音。这就为翻译者提供了广阔的文字选择空间以选择最佳名称。如:Golgate-高露洁(牙膏)――像缀着露珠的荷花般高洁;

Avon-雅芳(化妆品)――高雅芬芳;arche-雅倩(化妆品)――高雅美丽;丹芭碧-tobaby(化妆品)――丹碧相映的奇葩;丁家宜-tjoy(化妆品)――开心就好。

仿译词――直陈其义是第一要著。

直接表示原名的意思,但未直接表现原名的声音。以义渲染情绪,从而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Zest浴液(名词)热情、热心、兴趣,译名激爽;shme洗发水(名词)光泽、光彩;(动词)发亮、出色,译名亮庄;Rejoice洗发水(动词)使高兴、使欢乐,译名飘柔。

所以在翻译商标时,首先要了解译语国家的文化心理、审美心理和文化习惯,摆脱教条的忠实再现原发音的等值音译原则,大胆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传播其文化精髓。

日化商标蕴含的文化好似大海,而我只是欣赏到了几朵美丽的浪花,希望有更多的研究者能加入观“海”的行列!

参考文献:

[1]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

品质标语范文第6篇

期间,聆听了梅德明教授的专题报告。报告的题目是《新时代面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英语课程展望》。梅教授的讲座高屋建瓴、大气磅礴,让人聆听之后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其中梅教授就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深度的剖析。结合梅教授的讲座和课件的辅助,整理并分享,让自己、也让更多志同道合的同行们一起学习、一起提升、一起受益。

梅德明教授谈到:

一、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三、英语课程的具体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在接受英语课程教育后应具备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

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英语学科育人价值的集同体现,是通过英语课程学习而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其中语言能力是基础要素,文化意识是价值取向,思维品质是心智特征,学习能力是发展条件。

五、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绝不是象征性标签。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尤其具体内涵指标。

六、何为语言能力?

在社会情境中,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包括在此过程中形成的语言意识和语感。英语语言能力构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蕴含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拓展国际视野和思维方式,开展跨文化交流。

七、何为文化意识?

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取向。文化意识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文化意识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增强国家认同感和家国情怀,鉴定文化自信,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学会做人做事,成长为有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人。

八、何为思维品质

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心智表征。思维品质的提升有助于学生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跨文化和多元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对事物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

品质标语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商标翻译不忠顺应论

一、引言

翻译的定义有许多,其中奈达对翻译的定义是比较全面而有代表性的:“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文的信息。”这种对翻译的观点可追溯到18世纪末泰特勒提出的著名翻译三原则:

1.译文应完整地再现原文的思想内容;

2.译文的风格、笔调应与原文的性质相同;

3.译文应象原文一样流畅自然。

从这三原则中可看出,泰特勒把译文是否完全地“忠实”或“等值”于原文作为评判译作好坏的标准。1898年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的“信”、“达”、“雅”三字翻译标准和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如出一辙。

从以上中外著名学者给出的翻译的定义、原则和标准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忠实”是翻译的第一要求。

商标非常简短,通常只是一个词或词组,因此语言上其译名很容易做到“忠”于原文。

然而商标翻译实践表明,许多成功的译例却往往是背“信”弃“义”的。例如:

以上商标译名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著名品牌,然而它们的译名却和原义相去甚远、甚至毫无关联,以至于普通消费者根本就不知道它们本来的意义。这说明这些商标的翻译非常成功。看来,以“忠实”为第一要求的传统翻译标准无法对商标的翻译进行有效的指导和评价。语言顺应论的出现为阐释这种疑难现象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视角。

二、语言顺应论与翻译

1.语言顺应论简介

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 Jef Vershueren 1999年在他的著作《语用学新解》(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中最早提出了“顺应论”,认为语言使用的过程就是语言选择的过程。动态顺应是顺应论的核心,语言选择过程的动态顺应可以从三个方面得到体现:第一、时问顺应。第二、不同语境对语言选择的制约。第三、语言线性结构的灵活变化。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交际目的,对话语的信息结构进行灵活安排,也可以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类型的话语和语段。

2.顺应论与翻译

顺应性理论对翻译不仅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同时对于翻译实践也具有指导价值。“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语言交际活动,译者应具有较强的跨文化意识,担负起沟通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桥梁作用。要达到这一目的,译者就必须使自己的思维运作及翻译过程顺应于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双方的认知环境。如果说在宏观上要顺应不同文化的社会政治制度、历史渊源、经济方式、时代背景、地理环境、民族文化、、思维方式等,在微观上,则要在语言结构层面顺应于语码和风格,顺应于语言构建成分,顺应于语篇结构。”

三、商标翻译“不忠”的类型及其顺应性阐释

“好名字,赢在起跑线。” 中华商标协会专家这样形容一个好的译名对于企业营销的重要性。而商标的翻译对于商品成功打入译语国家或地区市场同样重要,因而,商标译名的成功严重依赖于译语地消费者的认可。商标翻译的这种特点,决定了商标的翻译就是典型的对译语语言选择的动态顺应过程。

从语言选择的动态顺应过程,商标翻译“不忠”的原因主要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

1.顺应译语读者

很多商标的译名,具有明显的“好吉趋利”的特征,因而与原文“平淡”的意义有了差异,造成翻译的“不忠”。这是为了迎合译语读者,使之符合受众心理、性别、年龄、阶层等的需要。

(1)顺应受众心理需要和价值取向。“物超所值、重利求福、平安吉祥、步步高升”等是消费大众的普遍心理特征和价值取向。而成功的商标译名则是紧紧抓住了这一特点。如著名的汽车品牌BMW,原意是“(德国)巴伐利亚汽车公司”,却翻译成了“宝马”。中国人对马有着特殊的感情,消费者一看到该商标就有好感,联想到“千里马、宝马良驹”任意驰骋的美好情景。试问中国普通消费者有多少人知道(德国)巴伐利亚汽车公司?又有多少人不知道“宝马”?类似的例子还有汽车品牌Hummer(原意“蜂鸟”,译名“悍马”,寓意“动力强大”)、Ford(源于创始人Henry Ford的姓氏,译名“福特”,寓意“特别的福气”),电子产品品牌Canon(原意“标准,准绳”,译名“佳能”,寓意“质量上乘、能力出众”),PC品牌HP(HP源于两位创始人Bill Hewlett和Dave Packard的姓氏,译名“惠普”,寓意“优惠普及”),电器品牌海尔(原文义指“海尔兄弟”,译名“Haier”,与higher谐音,寓意“步步高升”),服饰品牌雅戈尔(原文谐指“雅哥儿”,译名“Youngor”,与younger音同,寓意“越来越年轻”)等。

(2)顺应受众性别、年龄、阶层等特点。商品具有消费人群的指向性,比如性别、年龄、阶层等。商标的翻译也往往顺应这一特征,以更好地满足目标群体的诉求,从而打动消费者。Artistry(雅姿)、Arche(雅倩)、Avon(雅芳)、L’Oreal(欧莱雅)、Maybeline(美宝莲)等以女性为主要消费群体的品牌商标的译名皆使用了“芳香、柔美、雅致”等女性表意特征的词语, 如化妆品牌Artistry原意为“艺术技巧”,若直译,则译名没有一点女性特质,无法吸引女性消费者的注意;而译作“雅姿”,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典雅高贵、顾盼生姿”,结果大受欢迎。Pampers(帮宝适)、Johnson(强生)等品牌的译名则反映了婴幼儿的年龄特点而受到父母的欢迎。隐形眼镜品牌Bush & Lomb潜在的消费者主要是轻年人,尤以学生为主,原文源于创始人的姓名,无实际意义,译作“博士伦”,其中“博士”一词顺应了青年学生这一特定消费群体的终极诉求,加上商品的优良品质,大受欢迎也是意料中事。

2.顺应商品特点

成功的商标译名往往能反映商品本身的功能与性质,体现商品的市场定位。这也是许多商标翻译“离经叛道”的主要原因。例如著名轮胎品牌Goodyear,原文源于硫化橡胶发明人Charles Goodyear,若直译为“好年头”或音译为“古德伊尔”,消费者不明所以,而译作“固特异”,反映了该轮胎“坚固耐用,性能优异”的品质,具有很好的广告效应。床垫品牌“席梦思”无人不知,但其源于人名的原文Simons却少有人知,实际上“席梦思”是如此深入人心,以至于人们把床垫都称作席梦思,反而忘了它的本来意思。巧克力品牌“德芙”和清洁品牌“多芬”家喻户晓,但鲜有人知它们是译自同一个英文品牌Dove。从Dove的两个不同的译名,就能看出译者的良苦用心:巧克力品牌译作“德芙”,反映了其“独具魅力的丝滑口感与香醇回味的特点”;清洁品牌译作“多芬”,则反映了该品牌下的香皂、乳霜等商品的“芬芳留香”的功能特点。这两个不同的译名还体现了Dove旗下不同商品不同的市场定位,让消费者清清楚楚认知、明明白白消费。

3.顺应民族文化

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在经历翻译的转换中必须考虑到文化的因素,商标翻译尤其如此。有些商标的译名与原文意义的大相径庭正是为了顺应译语地民族文化以避免文化冲突和获取目标文化认同的需要。例如口红品牌Kiss me,如果直译为“吻我”,则违背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含蓄表达情爱的文化特点,译作“奇士美”,以谐音委婉达意,妙在不言中。法国Dior公司在1985年推出了著名香水品牌Poison,译作“百爱神”,迎合了中国女美的普遍心理。若直译成“毒药”,贤淑温婉的女子谁敢以身试毒?美国化妆品牌Revlon,译作“露华浓”,妙不可言。露华浓出自李白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此译让人自然联想到“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美若天仙”的杨贵妃,引用中国著名诗人的名诗,极大地消除了国外商品与国人的心理隔阂,有效地迎合了消费大众追求富贵和美貌的民族心理特征。奶粉品牌“飞鹤”,直译为Flying Crane,在某些国家可能根本无法打开市场, 如在法国,“鹤”是“”的代称。译为Firmus,则能产生“坚定、忠实、可靠”的积极联想,顺应了西方民族的普遍价值观。制药品牌“飞龙”直译为Flying Dragon,则无人问津,因为在西方的文化里,Flying Dragon是会喷火的魔怪,而译为Pharon,一来谐音,二来“Phar- 来自Pharmaceutical (医药的), -on 则是药品商标的常用后缀。因此,这个英译名形式上像一个地道的英语词,内容上明示了该企业的性质特征―医药,并且简短易读,十分便于消费者识别”。儿童服饰品牌“飞童”,英文译名Flying Baby虽不与西方文化冲突,却是平淡无奇,若译成Angel,虽与原意相去甚远,但译义“天使”却获得了西方民众极大的认同,因而非常成功。

4.顺应政治制度、历史渊源

由于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历史渊源的不同,有少数商标名若直译,其译名会引起译语地民众乃至政府的极大反感。此时的商标翻译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另辟蹊径、改头换面。例如羽绒服品牌“北极熊”译作Polar Bear虽没有译错,但译者却忽略了Polar Bear在政治上的特殊含义,它特指“帝俄”,极易使人联想起沙皇和俄国侵略者的封建独裁和军事扩张,为避免误会可改译为White Bear。又如日本电器品牌Aiwa,原义“爱和”,即“热爱大和民族”,若直译,由于历史的原因,等于给Aiwa在中国市场判了死刑!译名只好委曲求全,为“爱华”。类似的例子还有日本油漆品牌Nippon Paint(原义“日本漆”,译名“立邦漆”)。

四、结 论

通过语言顺应论对商标翻译实践中“不忠”现象的阐释,我们认识到(1)商标翻译不是静态的语际转化过程,而是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进行的,受译语读者、商品特点、译语受众伦理道德、译语地政治制度、历史渊源或译语情景语境制约的、译者主体性积极介人的一种动态的语际转化过程;(2)商标翻译中的貌似“不忠”有别于误译、错译,有其实际的语用价值,值得我们深入研究;(3)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传统的翻译定义和评判标准,在实践中发展、完善翻译理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翻译,从事翻译研究,取得更有价值的翻译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Verschueren,Jef.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2]宋志平:翻译: 选择与顺应――语用顺应论视角下的翻译研究[J].中国翻译,2004(2):22

品质标语范文第8篇

大学英语“多维目标”教学是围绕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而开展的基于语言习得的教学活动,强调“如何教”和“如何学”,落脚点是学生语言技能的学习效果。大学英语“多元目标”教学则是在大学英语“多维目标”教学的基础上的语言素质教育,即基于学生外语技能教学而展开的文化、思维以及品格的培育,强调外语学习所带来的个人的能力、思维和品格的改变。二者的具体区别如下:

1.大学英语“多维目标”教学以培养学生综合外语语言能力为目标

综合外语语言能力是指把外语最终作为一种工具掌握。构成大学英语“多维目标”教学的综合语言能力由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构成。

(1)语言知识是构成大学英语“多维目标”教学的基础要素,包含语法、词汇、语音、功能和话题等五项。语法、词汇、语音三要素是构成语言的基础,而功能和话题则是构成了语言实现的可能,也是语言有意义、实现交际目的的必要条件。

(2)语言技能作为语言学习最基础、最根本的目的,主要包括听、说、读、写、译四项技能,它们是实现语言知识应用价值的重要途径和体现语言工具性特质的重要构成。

(3)学习策略是任何知识的学习都需要研究和把握的方法,是回答“如何学”的答案,主要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学习策略是培养学生语言技能、获取语言知识的有效手段。

(4)情感态度是指兴趣、态度、动机、自信心、自主性和意志等影响学习者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个性因素。情感态度是一切态度体验。它的核心意义是作为一种心理过程,这种过程是反映客观事物与人自己需要之间的关系。

综上可以看出,大学英语“多维目标”教学是以学生综合外语语言能力培养为目的,是从微观的语言技能教学角度回答学生个人外语学习的方法和目的,它忽略了从宏观的语言功能角度引导学生实现外语思维认知和社会价值。

2.大学英语“多元目标”教学以培养学生综合外语语言素质为目标

大学英语“多元目标”教学与大学英语“多维目标”教学并不是对立的两个概念。大学英语“多元目标”教学包含着“多维目标”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是在“多维目标”教学的语言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强调学生外语语言素质的教学。

外语语言素质由两大板块构成: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语言能力是外语学习者对语言知识的储备和运用能力;而语用能力并不是单纯指代语言运用能力,它是语言运用能力的外化,是语言运用的必要条件,包含着外语学习者语言使用背后的思维、文化、品格等内在素质的整合作用,它与外语学习者语言能力的习得效果息息相关,影响着外语学习者个人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因此,基于学生综合外语语言素质培养的大学英语“多元目标”教学,是在语言本体教学的基础上,强调外语学习者个人整体素质的培养和提升,是从宏观的人才整体素质培养的角度进行的外语教学。

二、大学英语“多维目标”教学向“多元目标”教学的转变意义

现今,大学英语教学更多强调外语的“多维目标”,而忽略了“多元目标”,因此,大学英语“多维目标”教学向“多元目标”教学的转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从重视语言知识技能目标向重视思维认知能力目标转变

大学英语教学重视语言知识技能目标主要表现为,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教学观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评价手段、教学管理等构成教学过程的要素均服务于学生语言知识的获取,通过对学生在语言层面的英语语言知识的考查,判断学生的语言习得状态,并没有能够从学生英语思维和认知的层面去分析其对英语的掌握和习得程度。因此,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有必要向包含创新思维、思辨能力、国际化视野等内容在内的思维认知能力目标转变,从而真正从认知层面提高和发展学生的英语能力。

2.从重视学习策略目标向重视社会文化目标转变

语言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使语言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而采取的各种策略,它是一个与人的心理认知活动和外部体行为相结合的过程。外语学习策略研究发现,外语学习者在学习策略使用的种类和频率均存在差别。而影响学习策略获得的因素主要有学习者的个人内在因素和外在社会文化因素。由此可见,社会文化因素影响着外语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对外语学习者学习策略的选择具有反作用。因此,重视社会文化因素是外语学习者全面习得语言的保障,只有树立语言的社会文化意识,才能保证语言工具性作用的顺利发挥。

3.从重视情感态度目标向重视品格个性塑造目标转变

在英语语言教学中,情感态度是指兴趣、态度、动机、自信心、自主性、意志等影响学习者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个性因素。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情感态度表达是学生品格、个性的外在表现。

因此,品格教育是人的道德素质的核心,应该是包含在所有学科教育中的一个基础目标。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将学生视为有思想、情感的个体,尊重和理解学生,引导学生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较强的自信心,形成克服困难的意志,乐于与他人合作,塑造和谐与健康向上的品格。

三、结语

目前,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新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所带来的变化和挑战。大学英语“多元目标”教学符合时代精神、适应课程改革发展需要,它旨在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提高,将其培养为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所需要的国际化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蔡基刚,辛斌.大学英语教学要求的统一性与个性化――关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修订的思考[J].中国外语,2009,6(2):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