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提出实行“全面深化改革”。
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当时主要是农村改革;十二届三中全会后开始实行以城市为中心的整体改革;十五届三中全会和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实行和推进农村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则提出进一步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全面改革,这是对35年改革历程的全面总结和新一轮改革的进军动员。
二、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以往若干次中央全会多侧重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次则提出治国理政的方略,强调解决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特别是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一个重大的创新和突破。
三、提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都提出发挥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则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提高到“决定性”的高度,充分显示出今后主要由市场或市场主体充当“运动员”,政府则主要充当“裁判员”的角色,厘清了政府与市场的行为边界。
四、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并对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作了部署。
主要有六个方面: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和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在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中还提出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五、进一步重申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性,特别是强调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地位。
强调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强调二者“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这比以往历次三中全会对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的重要地位提得都高。
六、充分阐释了“现代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
十四大以后的提法是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现代市场体系。十八届三中全会则全面阐释了现代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一是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二是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三是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竞争。
七、对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
过去主要强调转变政府的经济职能,并将其明确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十的提法更加宽泛,提出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
八、首次提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主要强调国企改革、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性,为国家提供更多的财源。鉴于我国财政正处于“政府过紧日子”以保证“人民过好日子”的过渡阶段,此时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恰逢其时。为此,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以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九、提出了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实现路径。
在具体路径方面,“加快构筑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要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是实现新型城镇化基本条件;“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制度保障。
十、对进一步扩大开放、以开放促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一切社会制度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可持续创富能力的竞争,而归根结底是社会活力的竞争。创富才能均富,富民是最好的惠民,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是“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前提条件。
而“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前提条件,是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平等进入市场、参与配置和竞争的权利。
一部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关于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如何“进场”并达到合理组合的历史。近年来,在解释包括中国在内新兴经济体的高增长率时,不少经济学家总是将其归因于高储蓄率和人口红利。
这种说法有很强的解释力,但他们忽略了一个事实,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同样有着较高的储蓄率(相较于收入)和适龄劳动人口,但经济发展水平却长期低下。一方面适龄劳动人口与资本从来不会自动叠加,高储蓄率转化为高投资率,更需要跨过一系列金融和产业政策的安排。
除了历史的纵向比较外,横向比较也很能说明问题。以印度为例,虽然拥有大规模的适龄劳动人口,但其劳动力要么受阻于种姓制度和依附型地主-佃农生产关系,要么受限于大规模制造业就业岗位的匮乏,迟迟难以大规模“进场”,导致一些部门的领先技术难以充分发挥外溢效应。
从“进场”的角度理解改革之初小岗村和回城知青的“自谋生路”突破,可以发现其贡献更多体现在开创了“劳动”和“知识”自由流动进入市场的可能。此次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以说是从改革历程中总结出的真知灼见。
同时推进的开放大业,则为国际资本及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进场”提供了可能。国企“抓大放小”的改革,或一些行业国企垄断被打破,则更盘活了一大批存量资产,使之得以“进场”。此一轮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所引发的社会财富源泉的充分涌流,叠加此后的入世红利,为中国经济的高歌猛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各种要素能够进场并有机组合,构成了“中国奇迹”故事的上半场,赶超型经济的后发优势,则遮蔽了组合效率的“不彰”。随着“中国奇迹”进入下半场,如何让更多的“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进场,如何提升各种要素的配置效率,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必须克服的挑战。也基于此,全会公报提出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从而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在此过程中,首先应进一步提升各种要素进场权的均等化,也即公报中所说的“必须加快形成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长期以来,由于资本的相对稀缺和劳动力的相对过剩,在资本劳动的组合中,劳动力一直居于相对劣势地位。由此导致的资本回报率偏高、劳动回报率偏低是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内需乏力等一系列中国经济痼疾的根源。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此偏差有望得到部分扭转。
而根本解决之道在于,中国农村劳动力如何获得融资权的均等化,从而拥有更自主公平的资本劳动组合形式,进而拥有更强的创富能力,而非仅仅靠“出卖”劳动力来谋求发展。
从这个维度来看,全会公报提出的“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等便具有了深刻的现实意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能够“进场”,并享有和国有土地“同地、同权、同价”的待遇,也即公报所提出的“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将极大提升中国农民的融资权利,长期以来困扰农村金融的无抵押之痛,将迎刃而解。
认准时机快速推出
作为一种高度市场化的激励机制,股权激励的效果已广受认可,日益成为中国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主流的长期激励模式。实施股权激励,是国企创新激励机制的重要探索,有利于优化公司治理,激发活力、创造力,形成员工和企业的利益共同体。宝钢股份董事长陈德荣表示,公司已针对中高层开展股权激励和资产管理计划,这意味着中高层未来收入将和股价直接挂钩――企业中高层的收入和股东利益(股价是直接体现)挂钩,这正是利益共同体的一大体现。而传统国企体制机制的一个弊端是,企业高管收入和股东利益之间缺乏有力的关联、乃至割裂,企业内在动力、压力不足。
《关于规范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2008年)以来,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案例较少,如2013年,A股共有153家上市公司公布股权激励方案,其中国有控股上市公司14家,占比仅为9%。――整体来看,国企推行股权激励不容易,宝钢股份2006年的股权激励计划就“无疾而终”。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允许混合所有制企业实行员工持股,成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重大利好。宝钢股份抓住了这个新机遇。朱可炳说,“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后,我们看到里面有与员工持股相关的精神。当时公司股价很低,我们也愁市值管理怎么弄。公司董事会通过了一个市值管理的方案,其中包括结合三中全会的精神,对高管做股权激励。那时候只有精神,细则尚未出台。我们就按照有关精神,结合原有的国资委、证监会的规则,设计方案,快速去做。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时机。跟我们判断的一样,国资委、证监会对我们的方案比较支持。”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仅四个月后的2014年3月,宝钢股份董事会审议通过了限制性股票计划和首期授予方案,5月获股东大会通过,6月完成股票授予:快速推出方案并成功落地。这种积极主动抓住改革机遇、快速推进股权激励的做法,在国企中并不多见。目前,推出了股权激励的大型央企上市公司屈指可数,另外如中国建筑。
推出股权激励方案的同月即2014年3月,宝钢股份本着“自愿平等,约束与激励并重;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原则,实施关键岗位员工资产管理计划。参与对象为公司认定的关键岗位员工,包括:管理岗位人员,首席师、技能专家和公司认可的核心技术骨干,经公司认定的其他做出卓越贡献、获得省部级及以上表彰奖励的相关人员,涉及员工约1100人。公司根据关键岗位员工的岗位重要性和个人贡献度,确定个人自筹资金标准,公司按1∶1比例配套共同组成资产管理专项资金,由员工认购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委托管理产品。产品本金中约70%部分将用于购买宝钢股份股票,其余30%投资于其他流动性资产。该产品锁定三年,约定期满,关键岗位员工满足领取条件的,可一次性领取。
实践中,一直以来股权激励特别是国企股权激励人数的覆盖面(激励对象总数、占员工人数的比例)、激励力度较小,关键岗位员工资产管理计划的推出,扩大了参与员工的覆盖面,在更大程度、力度上形成员工和企业的利益共同体。目前,宝钢股份股权高度集中,宝钢集团持股达79%,员工持股较少,远不足1%。宝钢股份董事长陈德荣表示,未来几年将关注“加快推进体制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增强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推进公司治理体制的健全完善,强化公司内部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建设,严格管理,提升公司的绩效”。这可能意味着,宝钢股份在混合所有制、员工持股等方面会发力,进一步优化公司治理。
创新业绩考核指标
抓住机遇快速推出是此次宝钢股份股权激励的一大特点,创新则是一大亮点,突出体现在业绩考核方面采用相对的指标。
“我们的方案,突破了证监会原来的规定。业绩考核指标方面,原来是要求用绝对的业绩指标,后来同意我们用相对的指标。”朱可炳说,“我去了证监会沟通了一次,讲了我们的想法。现在钢铁行业是在下降,但我们可以保证,大势往下走,跟行业比,宝钢的优势和领先地位不被弱化,这就体现在一些相对指标。后来,我们就此给证监会正式去文,证监会专门发了问题回复的公告,就变成规则,我们的方案就没有了障碍。”
宝钢股份股权激励的授予条件中设置了很多相对的指标,如:国内对标钢铁企业平均利润总额的2.2倍及以上,且吨钢经营利润位列境外同行对标钢铁企业前三名,并完成国资委下达的宝钢集团分解至宝钢股份的EVA考核目标;营业总收入较2012年实绩值定比增长1.1%,达到1812亿元,且不低于同期国内同行业上市公司营业总收入增长率的平均值。2014年,宝钢股份营收1874亿元,同比下降1.2%;净利润57.9亿元,下降0.4%。2014年,宝钢股份用全行业3%左右的钢产量贡献了全行业27%左右的利润。
“钢铁企业利润本身受制于原材料成本的波动甚巨,而中国钢铁企业整体的产能过剩严重,这样的产业如果以市值管理为考核目标是不符合实际的,单单以企业获利能力为考核指标,实质上意义也不大。”宝钢股份独立董事、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黄钰昌表示。因此,宝钢股份选择的股权激励计划是相对指标,和世界最顶级的钢铁企业获利能力对标。
显然,宝钢股份的股权激励中采用相对的指标,符合中国经济新常态、公司所处行业、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是一种实事求是基础上的创新,对于广大国企很有启发意义,特别是:在行业、公司发展并非中高速增长、相对平稳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推行股权激励等激励机制,并做出创新。当然,这种创新需合规,包括主动争取政策的支持。
形成一种绩效文化
本次宝钢股份股权激励计划的激励对象共136人,授予股票数量合计474461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288%,授予价格人民币1.91元/股。其中,总经理戴志浩获543000股,董秘朱可炳获444400股。戴志浩2014年年薪为189万元。
根据国务院国资委政策,境内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首次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授予的股权数量原则上应控制在上市公司股本总额的1%以内。同时,股权激励收益受到封顶限制,“在行权有效期内,激励对象股权激励收益占本期股票期权(或股票增值权)授予时薪酬总水平(含股权激励收益)的最高比重,境内上市公司及H股公司原则上不得超过40%,境外红筹股公司原则上不得超过50%”。 即,按现行规则,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力度较小,远未市场化。“有人说,迈小步还不如不迈。但是我们认为,不管怎么样,应该迈出这一步。有了这种股权激励机制后,可能会引发你自己也估量不到的变化。”朱可炳举例说,“做了股权激励,对内部管理是有帮助的。搞完股权激励,我去年做预算的时候,很简单,就是按照激励兑现目标,跟各位高管沟通,很好沟通:达不到的话股权激励就不能解锁。大家就有了一个比较好的对话平台。否则,以前谈预算,是比较困难的事情,要跟各个业务条线的高管去沟通。原来,有些高管希望的考核指标有点保守,现在则是底线。”
自1935年美国《社会保障法案》推出之日起,“社会保障”一词正式诞生。而今,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是现代社会普遍使用的一个词语。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民政工作文件也开始使用“社会保障”。现在,社会保障对世界各国来说已经不仅是一个名词,而是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的总称。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突飞猛进,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基本形成。在城镇,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等五项社会保险制度,并且已经全面实施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农村,我国正在全面推进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努力探索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加快新型合作医疗改革试点的步伐。中国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筹资渠道逐步拓宽,基金支撑能力显著增强,享受社会保障待遇的人数迅速增加。
……
过去的2015年,养老并轨、降低社保费率、延迟退休……社保大事不断,备受各界关注。2016年,一系列新规推出,又将中国社保制度建设推至新阶段。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保体系
2014年2月,《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出台,新农保、城居保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2015年4月,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相继出台制度整合的政策文件。各地基本实现制度名称、政策标准、经办服务、信息系统“四统一”,这标志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
2014年颁布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进一步打通职工和居民两大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通道。此举最大受益者是农民工群体和城镇非从业居民。
按照有关规定,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满15年才能享受待遇。没有制度衔接政策的时候,没缴满15年很可能钱就白缴了,所以很多农民工和城镇非从业居民不愿意参加,而选择参加待遇水平较低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简言之,《暂行办法》的出台,使农民工和城镇非从业居民进可在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并享受相应的待遇,退可由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兜底”。
在扩大覆盖面方面,2015年1月,国务院决定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改革实现了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养老保险制度并轨,缓解了两大群体的“待遇差”,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这项改革有利于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全民参保的发展目标。”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指出。
“同舟计划”,是人社部力推的以建筑企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为重点的行动计划。人社部要求,2015年,工伤保险以建筑业为重点展开扩面,各地新开工建设项目要实现100%参保,在建项目要实现80%参保。目前,全国31个省份已出台实施办法。
此外,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适时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2015年2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将失业保险费率由现行条例规定的3%统一降至2%;6月,国务院又决定降低工伤和生育保险费率,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
走向全民社会保障的新时代
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正式对外公布后,其中提出“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成为亮点之一。
何为全民参保计划?
全民参保计划起始于2014年7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宣布启动全民参保登记计划。该计划旨在摸清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所有用人单位及个人的参保状况。我国力求建立全民都参与的社会保险制度,引导将自愿参保调整为参保登记制度。
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五个部分。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覆盖全员;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覆盖部分人群。
2014年年底,国务院副总理马凯表示,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并开始实施的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将养老、医疗保险作为重点。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总体覆盖率超过80%。目前,尚有1亿多符合条件但未参保的人群,主要包括部分非公经济组织员工、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以及部分农村居民等。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已在2012年年底实现全覆盖,目前95%以上的城乡人口都有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按照人社部规划的时间表,全民参保登记计划2014年在全国部分地区启动试点,2015年扩大到50%左右的地区,2016年和2017年在全国全面实施。
站在世界看中国
国际劳工组织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采取了不同类型的社会保障措施,但国与国之间的保障水平悬殊,只有少数国家(59个)提供了较为全面的社会保障,占全球人口的27%,其余73%的人口只享有部分保障或者没有任何保障。享有养老保障的人口占全球总人口的52%、享有医疗保障的占61%,享有失业保障的占全球劳动者的28%,108个国家实行专项的儿童和家庭政策。全球社会保障从覆盖面、保障水平到财政投入等都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保险制度建设取得诸多进展,与整个国家发展一样,用短暂的时间走完西方国家漫长的路。
至2013年,我国就已基本实现全民医保,各项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人数超过13亿人,参保率达到95%。
在养老保险方面,截至2014年年末,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合计达到8.4亿人,养老保险的总体覆盖率达到80%以上。
此外,国家提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的救助人数达到8千万人,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2014年7月开始,全国各地启动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
一、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1.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组织开展以《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学习宣传活动。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落实好“八项规定”和“六项禁令”。积极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深化“千名教师访万家,万名家长进校园”、“帮困助学一对一”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关注教育重点难点问题,科学研判教育改革发展趋势,为全县教育科学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全面总结第一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工作,制定出台第二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内容,组织对幼儿教师及家长进行全员学习培训,探索性地开展幼儿教育新模式。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确保“以游戏为主,保教并重”的要求落到实处,使“小学化”倾向得到有效遏制。开展示范幼儿园与农村幼儿园结对帮扶活动,促进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共享。将幼儿教师纳入中小学教师培训体系,努力提高办园质量。完善第二幼儿园半托的服务功能。
3.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全面启动实施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工作,指导各学校在摸清底子、清算细账的基础上,按照“整体规划、顶层设计、分步实施”的总体思路,把标准化学校建设作为推动“双高双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性措施来抓,确保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完成标准化建设任务。建立城乡教育共同体机制,开展试点学校创建工作,探索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统筹发展、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整体提升。适时召开标准化学校达标验收和城乡教育共同体试点工作现场会。均衡资源配置,逐步整合部分学校、教师、学生资源。建成桃镇镇、杨家沟镇2个教育强镇。7月份召开全县教育工作会,制定出台教育五年发展规划、创建“双高双普”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队伍管理等保障性政策和制度,推进2015年“双高双普”达标、2016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标,为实现教育强县打好坚实基础。
4.优质发展高中教育。强化普通高中质量意识,做好保送生选报考试工作,确保优质生源不流失。逐步整合普通高中优质教育资源,鼓励和支持米中向特色化、内涵式发展。加强高三复习备考工作,加强名师队伍建设,力争高考二本上线率稳中有升,全国一流大学录取人数明显增长。
5.创新发展职业教育。整合职业教育资源,调整县域教育结构。广泛调研,灵活设置专业(打造品牌和特色专业),采取切实可行的宣传措施,确保升不了学,就不了业的九年级学生到职教中心就读,完成市局下达的招生任务。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扎实开展各类培训。制定全县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以省级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工程示范县为平台,建成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园,探索“学校+公司+农户”的涉农专业办学模式,培养现代职业农民。
6.规范发展民办教育。加强对民办幼儿园招生、收费、教学、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和监督。开展专项集中整治活动,督促办学条件差、安全隐患大、办学行为不规范的幼儿园限期整改,坚决取缔无证幼儿园。适时公示各类民办教育机构的年检结果。鼓励民办公助幼儿园建设。
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内涵发展
7.深化学校德育工作。以深入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主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校管理、班主任工作、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工作有机结合。建立试点学校,强化顶层设计,积极探索符合学校实际的“每周一主题”班级德育教育活动。实施“一校一品”德育教育特色创建活动。加强和完善米中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建设任务,规范办好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启动实施城区初中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建设工作,确保全员育人导师制落到实处。
8.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结合市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成立全县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各乡镇学区、局属中小学探索确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确定实验年级和班级。各学校成立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定期召开研讨会,亲自参与和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城区学校必须全面推行高效课堂实验班或实验年级,同时鼓励其它有条件的学校试行课改实验班。教研室强化措施,对所有实验年级和班级及时跟进,确保课改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做好“教研室标准化”市级验收准备工作,力争5月份通过验收。
9.做好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全面推动中考改革和学生评价方式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继续实行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高中招生考试制度。完善素质教育评价、监测和督导机制,坚持以学年为单位,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
10.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和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内涵建设。突出创立“五种文化”(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办公室文化、寝室文化和食堂文化),大力开展“三节一会”网上巡展活动。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规范汉字书写特色学校创建工作,三中、南关小学年内要申报,并且接受评估验收。举办县首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组队参加市上的选拔赛。通过“四化”(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活动文化)建设,着力打造一批学校,凝聚一种精神,引领一方文化,用文化的方式发展有灵魂的教育。
11.强化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县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3—2015)》,推进全县教育信息化进程。电教馆完成“两通两平台”建设任务,二小、三小、四小、米中、二中、三中完成数字化校园建设任务。
12.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召开备考研讨会,全力获取高考、中考的新信息、新变化,直击双考,避免失误。继续实行三至九年级质量检测全覆盖,探索制定高中质量监控办法,构建科学的教育教学质量检测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提升教学质量检测评价水平,有效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13.开展全员读书活动。全力创建学习型、书香型机关、校园。制定全县教育系统“全员读书活动”实施方案,编制下发推荐读书目录,要求每一位校长、教师、教研员和教育行政人员每年至少阅读3本教育教学类书籍、3本业余类书籍。在中小学广泛开展“海量阅读”活动,鼓励倡导学校成立读书协会、诗社、文学社、朗诵协会、演讲协会等社团,开展“好书大家看”、“零食换名著”等活动。
14.加强学校体卫艺工作。深入推进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开齐开足体育课。严格实行“两课两操两活动”,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学生每天在校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心,建成测试数据库,按时完成数据测试上报工作。加强学校体育运动队建设,开展教练员、裁判员和学生运动员注册工作。启动体育、艺术“2+1“项目试点工作。组织开展市、县级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创建活动。
三、加强两支队伍建设,推进教育持续发展
15.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认真学习贯彻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创新师德教育模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师德素养。进一步落实师德建设“六项制度”,完善师德考评“一票否决”制度。加大优秀教师宣传力度,评选树立一批师德标兵。
16.强化师资队伍培训。如数完成中、省、市各级各类培训任务,培训结束后,参训人员必须承担县级反馈培训任务。组织县级各类培训,邀请省“名师大篷车”来我县传经送宝,年内完成人员培训1500人次以上。全面落实培训学分管理登记制度,深化校本研修工作,确保该项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17.加强校长队伍建设。强化校长对国家有关教育政策法规和教育教学管理新理论的学习,加快校长角色由“事务型向“业务型”、“管家型“向“专家型”转变,着力打造一支懂管理、会管理、善思考、精业务的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校长队伍。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对所有城区中小学、乡镇一贯制学校和中心小学校长进行首批轮训。校长应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小学以上副校长必须坚持上课。加强校长对学校文化建设、课程领导力与执行力、学校安全管理和规范办学政策法规等应知应会的培训,提升校长自主办学能力。公开选聘一批好校长,或选定培养一批后备校长队伍。
18.加大教师招聘力度。借助省统一招聘2014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和特设岗位教师招聘计划的方式,招聘中小学紧缺学科教师50名,学前专职教师71名。系统内转型培训保育员55名。
19.加强骨干教师体系建设。组织好省、市、县级中小学、幼儿园教学能手推荐选拔工作。举办首届全县学科带头人评选活动,并落实相关待遇。建立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教学名师的专业引领作用,提升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继续组织好45周岁以下在职在编教师学科能力竞赛活动。着力打造以全员教师为基础,以优秀教师、骨干教师为中坚,以名教师、名校长、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为龙头的“宝塔”型教师队伍体系。
20.加强教育队伍管理。严格请销假制度,实行教育局分管领导和纪检分管领导双方共同审批请假制度,凡按程序经教育局批准的请假人员,其30%的绩效工资由教育局统一扣除,学期末统一调配。成立教育队伍管理领导小组,理清理顺系统内外借调人员。严格执行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制度,确保干部、教职工绩效工资的考核量化数据、上报数据与实际发放数据相统一,对各单位、学校绩效工资考核制度执行情况实行“一票否决”制。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工作量严格按照《市普通中小学学校常规管理要求(修订)》(榆政教发[2013]358号)的课时标准执行。
四、优化教育发展环境,推进教育和谐发展
21.夯实教育督导工作。贯彻落实《教育督导条例》,充分发挥检查、监督、导向、激励作用,扎实开展教育督导工作。完成年度内中小学素质教育“316”督导评估任务。完善教学质量考核办法,分类制定各单位、各学校年度目标任务和考核细则,加大考评考核力度。在市教育局指导下,做好“标准化教育督导机构”省级验收准备工作,力争10月份通过验收。
22.抓好教育行风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干部作风整顿等主题实践活动,坚决杜绝权力腐败。认真执行国家和省市关于治理教育乱收费的相关政策、布署和要求,贯彻落实“十五年免费教育”政策,坚决杜绝“三乱”现象。坚持以“阳光运行”为目标,规范教代会民主评议和群众监督举报制度,加大对招生、职称评聘、评优树模等领域的监管力度,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
23.推进学校项目建设。结合标准化学校建设要求,大力实施公办幼儿园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设施设备和食堂建设、薄弱学校改造、城镇中小学扩容改造等项目工程。全年规划实施建设项目27个,其中学前教育建设项目5个,义务教育建设项目21个,高中教育建设项目1个。
24.加强校园安全工作。健全安全工作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完善应急预警机制。加强安全教育,开好公共安全教育课,组织开展交通安全、防火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等应急演练工作。协调发挥公安、卫生、药监、工商、文化等职能部门作用,强化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扎实推进“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加强维稳工作,稳妥化解矛盾,切实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
最近颇为悲观的品种无疑是金属,今年以来金、银价格下滑,金属冶炼企业主要产品也跌幅较大,销售收入减少,另一方面,原料市场供应紧张,供应商扣减的加工费空间下降,原料成本上升。两方面原因导致企业利润大幅下降,企业主动减产,惜售情绪浓重,目前价格徘徊在成本线附近,下跌空间有限。
基建方面,10月基建投资当月增速16%,较上月21.6%大幅回落,1-10月基建投资累计增速23.1%,较1-9月的24.2%下滑18.9%。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了完全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的市场体系建设和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市场用地的制度,以及城镇化改革、放宽投资准入等,预计后市出台的具体政策措施将利于金属需求。
本周国债期货亦走出阴霾,周四货币市场整体涨跌互见,SHIBOR短端的下行明显,中长端的上行明显,1个月SHIBOR仍然在6%之上,7天回购利率则下行了3个基点。中长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也整体下行,7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小幅下行0.5个基点,没有出现明显回调的态势。本周国债期货三日持续反弹,站上了10日均线之上,目前以反弹对待,是否形成底部仍有待信号确认。
跟以上品种相比,显然油脂较早显示出了企稳迹象,马(马来西亚)盘棕油大涨至14个月高点提振国内油脂走强。豆油填补本周一跳空缺口,再次上涨至短期均线上方,技术走势再次转强。目前的豆油、菜油期价中已经折现了很多一部分需求的利多,而豆粕维持窄幅区间震荡,短期上行压力仍较大,阻力3250-3300。大豆在美豆弱势及政策支持减弱影响下维持阴跌,关注下方支撑4400。
而关于大豆目前南美的天气预报更倾向于市场一直会震荡回落至冬末。截至11月7日,中国已经签订了进口8亿蒲美豆的合约。占到全部出口订单的64%。虽然出口销售是创记录的,但如果巴西的新豆可以在2月末上市,则中国的需求将会转向更为廉价的巴西豆。巴西农民会利用3月丰收前的高价格来套保已经是个已知的经验了。
中国的压榨利润近几周下滑也会导致需求减弱。低压榨的原因可能是经济减缓,也可能是对猪肉和家禽的需求减低造成的。这也可能是压榨企业前期对豆粕的需求过于乐观而在未来可能不得不取消订单的一个前兆。无论如何,中国的大量需求已经被反映在目前的期价里了。从现在开始,期货市场关注的重心是在春季的供求会有多紧张?在美国谷物年度的后半季还会剩下多少大豆?
路径一:主营文化传媒类
统计显示,截至11月12日,11月份以来,粤传媒、新文化、万鸿集团、天威视讯、乐视网、*ST传媒、凤凰传媒、华录百纳、上海钢联、大地传媒、吉视传媒、广电网络、时代出版、中南传媒、华谊兄弟、华数传媒等文化传媒股月内累计实现上涨。
从近日资金净流入的情况看,华谊兄弟、博瑞传播、华闻传媒、光线传媒、浙报传媒、吉视传媒、时代出版、歌华有线、上海钢联、北巴传媒、广电网络、华谊嘉信、电广传媒、蓝色光标、新文化、中南传媒、中文传媒、乐视网、万鸿集团、皖新传媒等个股近日实现大单资金净流入。
比较典型的是新文化,该股昨日资金净流入262.31万元,月内累计涨幅8.37%。资料显示,该公司主要从事影视剧的投资、制作、发行及衍生业务。公司的业务模式是以题材创意为核心、市场需求为导向、影视剧产品为载体,为客户提供精品文化内容服务的一种创新盈利模式,具有轻资产、重创造、高附加值的文化创意企业的特征。公司出品的电视剧实现了100%的发行成功率,并均曾于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体现了电视剧产品“精品剧”的业务定位。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故此,投资者可重点关注文化传媒概念股。其中,传媒运营等类公司包括:*ST传媒、电广传媒、歌华有线、中视传媒、旅游、广电网络、东方明珠、天威视讯、北巴传媒、中信国安、华闻传媒、奥飞动漫、华谊兄弟、鹏博士、蓝色光标、光线传媒、东方财富、华谊嘉信、武汉塑料、省广股份、华策影视等。文化出版类公司包括粤传媒、时代出版、新华传媒、博瑞传播、皖新传媒、出版传媒、中南传媒、天舟文化等。
路径二:泛文化传媒概念类
泛文化传媒概念类公司是指业务涉及文化传媒的公司。
2011年12月份,骅威股份取得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经营范围:广播剧,电视剧、动画片(制作须另申报),专题、专栏(不含时政新闻类),综艺;有效日期:自2011年11月02日至2014年11月02日。公司取得《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有利于公司开展动漫影片的制作、发行、播放和相关业务,加快公司文化发展转型升级的步伐。
拟二度转让两宽频公司
百视通旗下全资子公司百视通网络电视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在上海产交所公告称,拟转让其持有的东方宽屏传播有限公司和欢腾宽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100%股权,挂牌价合计1.07亿元。事实上,百视通曾在今年8月就过转让公告,此次是第二次转让,但披露的拟转让价格比第一次高57万元。
百视通给意向受让方设置了“精准”的条件限制。百视通之所以如此设计或许是为了其控股的风行网能够成功摘牌。今年8月15日百视通曾公告增资风行网,股权比例达到54.04%,并表示进一步整合旗下互联网视频业务及资源。(中国证券报)
第七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
第七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于2013年10月31日召开,审议通过如下议案:
一,审议通过了《关于拟在西咸新区沣西新城购置工业用地并投建产业基地的议案》。二,审议通过了《关于拟在西咸新区沣西新城购置商业用地的议案》。三,审议通过了《关于拟转让陕西华通文化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1%股权的议案》。
推进重大资产重组
湖北广电第八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湖北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等相关议案并签署了相关协议。
目前,公司及相关各方正在积极推进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工作,审计机构对公司以及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涉及的标的资产的现场审计工作已经完成,正在对数据进行分析汇总; 评估机构对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涉及的标的资产的现场评估工作已经完成,正在对数据进行分析汇总; 交易标的公司的人员改制工作即将完成;公司正在抓紧完善落实相关文件,开始编制重组报告书。待上述工作完成后,公司将再次召开董事会审议重大资产重组的相关事项。
非公开发行获批,
增强行业竞争优势
此次非公开发行涉及收购与公司主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宽带网络业务优质资产。行业内专家表示,这一举措将促进公司借助宽带互联网的技术与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双网(包括数字电视传输网络和宽带网络)的协同效应,进一步提升公司主业的发展实力,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及行业竞争优势。
华数传媒作为杭州地区唯一的有线电视传输运营公司,有线电视业务具有区域垄断,经营稳定的特点,属于成熟业务。而公司全国范围内的互动电视,手机电视以及互联网电视等新媒体业务具有高成长性。因此,华数传媒具有稳定收益的同时又具备高成长优势。(上海证券报)
三网融合多媒体交互技术实验室获批复
同洲电子近日收到国家发改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13年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的批复》,公司三网融合多媒体交互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批复。标志着国家层面对公司在三网融合领域技术实力,行业地位的认可,对增强公司在三网融合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加强创新体系建设,实现向“1+1电视互联网”战略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证券时报)
原始股东频繁套现,
实控人周旭辉独战消费电子
11月7日,金亚科技公告称,公司第二大股东王仕荣昨日通过大宗交易通道以每股7.63元均价一次性减持1150万股,套现约8774.5万元,加上早前3月至7月已集合竞价减持54万股,王今年累计减持1204万股,占到公司总股本的4.55%,持股比例降至1.03%。
这无疑是金亚科技上市四年以来的最大一笔大宗交易,以当日收盘价计算,其折价幅度亦高达7.64%。但有趣的是,仅仅在一周前,同样身为“大非”的控股股东兼实控人周旭辉则公告表示,将追加首发解禁股份锁定期2个月,即截至今年12月31日不做任何形式的减持,态度截然相反。 (21世纪经济报道)
使用超募资金收购冠华荣信21.39%股权
捷成股份公司计划以发行股份的方式收购冠华荣信39.65%的股权,并以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冠华荣信21.39%的股权。股权收购事宜经公司201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和第二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公司本次拟使用超募资金2,994.60万元用于购买白云,宋辉东合计持有的冠华荣信21.39%股权的现金支付部分。(中证网)
斩获《我是歌手》第二季独家互联网版权
乐视网宣布购得湖南卫视综艺节目《我是歌手》第二季的独家互联网版权。据乐视网内部人透露,此举欲与搜狐“好声音”一较高下。《我是歌手》最大的特点是能通过明星效应带动广告和收视的增长。
此前, 搜狐拿下2013年《中国好声音》第二季的网络独家版权,赢得了大量用户的同时,更带来了2亿元的收入。乐视网称,乐视只选最优质的,性价比最好的综艺节目,该节目有望成为2014年度最赚钱的项目之一。(证券时报)
结盟中青宝,发力互联网电视
各色共享单车在中国的各大城市街头迅速流行起来,成为老百姓交通出行中一道新的风景线。第三方数据研究机构比达咨询近日的《2016中国共享单车市场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底,中国共享单车市场整体用户数量已达到1886万,预计到2017年年底,用户规模将达5000万。初步统计,共享单车市场至少有18家企业,公开的融资额已经超过80亿元人民币。公共租赁自行车实际上并不是新生事物,但如此大规模应用和快速增长,并得到公众好评和资本追逐,以及随之而来引发舆论广泛关注的单车乱象,却值得我们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进一步思考。
首先,共享单车的流行是共享经济的典型代表,它体现了这个时代的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我们看到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尤其是移又斩恕⑽锪网和云计算的发展、应用,实际上为基于共享的商业模式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可能的方向。研究表明,共享经济或分享经济商业模式的广泛应用,主要集中在金融、生活服务、交通出行、生产能力、知识技能、房屋短租等六大领域。共享单车正是以其对互联网新技术的创新性应用,超越传统的公共自行车租赁模式,意图解决人们交通出行中“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人们之所以喜欢共享单车这类服务,不仅因为“随停随用”的便捷,还有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并且通过不断与用户互动进行产品迭代,给终端消费者带来良好的体验。通过共享单车的市场竞争和行业发展,将进一步刺激新材料、人工智能、移动通信等技术研发和转化,而现在人们热议的“乱停乱放、丢失损坏”等现象,也将通过大数据等技术的优化在一定程度上加以解决。
众所周知,在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政府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仅要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也要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不断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与此同时,互联网时代很多经济业态是体验式经济,消费者越来越重视服务质量和使用体验。在这个意义上,以共享单车为代表的共享经济,其实关联到传统制造业的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活业的发展,这也是以智能化和信息化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其中蕴含着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潜力和动力。
其次,共享单车的发展还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它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合作共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强调,市场要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对于共享单车这类以市场为主体的经济和社会创新,政府和大众理应本着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当然在大力拥抱这类创新的同时,如何规避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最大程度地保护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也至关重要。
共享单车面对的交通出行问题,是一个关乎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民生问题,它与养老、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的提供有着相似之处。在提供这类产品和服务的同时,它也要占用道路等公共资源,同时引发“搭便车”、“公地悲剧”、“邻避效应”等一系列治理难题。在解决由这类公共服务引发的问题过程中,政府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同时,应跟上市场创新和技术变化的步伐,创新公共治理方式。政府部门提供法规等政策工具加以调控和引导,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和创造活力,发挥公众参与和监督的作用,并通过政府部门、企业和消费者等多元主体的共同协商,来调整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从而提供有效的市场规制手段,寻找共同的利益点和达成社会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