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环境保护措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市政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在市政建设的过程中,施工现场多在城市内部,若是没有采取合适的环境管理措施,很容易引发严重的环境污染,不仅会影响到居民的正常生活,还可能引发比较激烈的施工纠纷,进而影响市政工程的施工进度。所以,市政工程施工期间要采取一定的环境保护措施对施工现场进行完善的保护,避免施工中可能会出现的噪声和振动对周围居民造成过大影响。对市政工程施工过程加强环境保护也是为了有效保证施工人员的身心健康,减少纠纷,保证施工进度,合理降低成本,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市政工程施工对环境不利影响因素分析
(一)噪音污染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时,会需要众多大型设备,在进行施工时会产生严重的噪音,对周边人们生活与工作造成影响。另外,部分施工单位在施工期间为赶超工期,不顾文明施工要求,在规定外时间段进行施工,长久持续的施工噪音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二)扬尘污染
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扬尘问题会引发大气污染,具体指的是施工现场因为施工操作、车辆行驶、地面风蚀等原因引起的粉尘向空气中扩散现象。扬尘现象可以分成三种,道路扬尘,施工现场由于车辆设备进进出出而直接扬起道路上的粉尘,在所有的扬尘问题中,所占比重最大;施工工艺扬尘,这种扬尘现象指的是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工艺而引发的扬尘现象,例如:装卸材料或是土方、清理施工现场、回填土方、筛选建筑材料、拌和配料等等;风蚀扬尘,这种扬尘现象指的是,有些容易产生扬尘问题的建筑材料或是施工开挖导致的地面,在风力作用下产生的扬尘问题。
(三)施工废弃物污染
市政工程施工涉及各个领域,施工中难免会产生大量废弃物,例如废弃的建筑材料、生活垃圾等,若是没有对这些施工废弃物进行妥善处理,就在施工现场随意堆放,就容易产生恶臭味,进而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甚至也会对市政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产生一定的阻碍。
(四)大气污染
每项市政建设,从前期规划到设计再到测量施工,最后竣工,都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因此,施工过程中,大量人员集中居住,大型机械同时运行等问题,免不了会对现场周围的大气造成一定污染。例如:一些施工机械需要以柴油作为燃油,由于柴油燃烧的不充分会产生废气,对大气造成污染;施工过程中挖土、装卸、拆除、回填、运输、夯实等施工过程和露天堆场、开挖面等区域会产生大量扬尘,也会破坏周围环境。
(五)水域污染
在市政建设的施工过程中各种机械设备排放的废机油、施工废水以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废水等均是可能对城市的水体造成污染。由于市政建设的施工现场小,没有足够的空间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往往是直接排放到下水道中,这往往对周围的水域产生了破坏。城市中人口多,居住拥挤,绿化面积小,如果施工现场周围的水域被污染,往往对附近植物以及人体造成重大的危害。
二、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对环境保护应采取的措施
(一)噪音的防治措施
在市政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对防治施工作业时产生的噪音要从多方便进行分析。如果市政工程施工是在居民小区、学校、医院附近作业的施工现场,要尽量采取隔音措施,若有特殊情况需要在晚上进行作业,则需要取得当地城市建设的主管部门以及环境保护部门的许可,在市政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还是要尽可能地利用适宜的设备来降低噪音。同时在车辆进出施工现场时应减速慢行避免鸣笛这样就能不影响周边的安静环境。
(二)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空气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针对市政工程施工中的大气污染问题,采取的防治措施有以下几点:第一,若是市政工程需要设置通风管道,则必须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做到科学合理的设置,将产生的废气从通风管道中排除。第二,对于施工机械设备作业产生的扬尘,例如挖土机开挖土方产生的扬尘,应事先将开挖土方或周边地面喷洒适量的水,这样能够有效降低产生的扬尘量。第三,市政工程施工必定需要大量的运输车辆,这些运输车辆在运输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灰尘,因此,应结合施工现场情况,设置专用运输道路,合理安排运输时间,并在运输道路上进行洒水防尘工作。
(三)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措施
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对其中的有用物质进行回收循环利用,如砂、石类可作混凝土骨料,碎砖头可作回填料等;对没有回收价值的固体废弃物,不得随意丢弃,必须集中收集,及时清运。
(四)水土保护措施
市政施工过程中若是水土遭到破坏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若是发生了安全事故,管理人员应该及时和市政部门的进行协商处理。施工前,施工单位应该认真勘测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并对基地比较软弱的部位和边坡部位进行适当的加固。施工现场中若是存在着能够保证水土功能的树木绿地,必须破坏掉,就要采取一定的人工保护措施代替。例如:填筑路基时,应该进行坡面防护。
近年来,对着矿产资源的过度开发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环境问题成为了很重要的方面,矿区的不当采矿可能会造成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对水资源的破坏以及对环境的破坏等等,因此,要合理的开发矿产资源,注意采矿中的环境保护。本文主要分析了采矿中存在的各种环境问题,并就环境保护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矿区采矿;环境保护;措施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excessive development of mineral resources has brought a series of questions, and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become very important aspect, the mining area of the inappropriate mining may cause damage to the land resources, water resource damage and damage to the environment, and so on, therefore, to reasonable developing mineral resources, pay attention to the mining on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existing in the mining of va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are analyzed.
Keywords: mine mining; Environment protecti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O74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矿产资源很丰富,但是,随着矿产资源的使用越来越广,矿产资源的开发在带来显著地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要做到文明采矿,做好采矿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一、矿区采矿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矿区采矿在给国家带来丰富的矿产资源、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显著地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对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对土地资源造成的破坏
采矿对土地资源造成的破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露天采矿以及地下采矿对土地资源造成的破坏。
第一,露天采矿带来的土地破坏。据统计,当前,我国的大大小小的露天矿山大约有1500个,而且这些露天矿山占据很大的面积,一座大型露的天矿山可以占据18~20万平方米的土地,而小型的矿山也占据几万的土地。进行露天采矿时,必须要对地表土进行剥离,这种情况下,就破坏了土地上的原来的土壤以及植被,后果是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从而形成岩石以及土地荒芜的现象,甚至是出现土地荒漠化的现象。
第二,地下采矿。地下采矿带来的土地资源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会引起地表的塌陷。根据相关部门的调查,当前,我国很多矿区的地面塌陷已经很严重,其中有25%的地区因为地表塌陷而引起的常年积水使得该地区已经不能耕种,有的地方虽然可以耕种,但是却不同程度的出现了减产现象。地下采矿还可以引起地表的变形以及裂缝,这样可以起引起地表的大面积的沉降,对土地资源造成很严重的破坏。
2、对地下水资源造成的破坏
在进行地下采矿时,为了保证矿体可以处于地下水位的上面,从而有利于矿区的采矿,通常会利用矿床疏干。但是,矿床疏干会造成矿区地下水位的下降,从而导致采矿地区以及周边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干涸,造成了对地下水资源的严重的破坏。比如在煤炭煤炭资源比较丰富的山西,存在很多的地下采矿,这使得该地区的地下水资源严重受到破坏,从而影响了当地的工农业生产甚至是人们的正常生活。
3、“三废”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三废”主要是指废水、废气以及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首先是废水的污染,在采矿的过程中会伴随着废水的排出,这些废水主要包括矿坑水、尾矿池废水以及废石场淋水等等。矿山废水因为含有大量的重金属、酸碱以及各种药剂,甚至还会有各种放射性的物质,因此,严重危急人体以及动植物的安全,造成很大的破坏。其次是废气的污染,在矿山的生产过程中,可能由于炸药以及各种设备的使用等,会排出大量的有害气体,这也就构成了对大气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采矿中产生的粉尘以及有毒气体,也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再次是固体废弃物的污染,主要表现在对土地的破坏上。矿山的固体废弃物中多含有有毒以及有害的物质,如果长期堆放,不仅易于分解,而且会渗透到土壤以及水源中,造成很大的破坏。
二、矿区采矿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前面已经介绍了在矿区采矿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环境污染现象,下面就如何做好矿区采矿中的环境保护进行分析。
1、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还没有专门的关于矿区采矿的环境保护条款,也没有哪些法律中涉及到相关的条款,这也为当前的采矿中出现大量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问题埋下了隐患,因此,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保证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可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完善现有的采矿许可证制度,并在采矿许可证中增加关于采矿的过程必须要满足生态保护以及矿产开发的双重目的。其次,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对于遵守法律规定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而对于那些违法生态保护的企业给予严厉的惩罚,从而保证矿区采矿中的生态保护;再次,实行严格的责任制,实行谁污染、谁治理的政策,保证矿区生态环境可以尽快的恢复。
2、对土地资源的保护
露天采矿以及地下采矿很容易对土地资源造成破坏,因此,针对这种情况,要在采矿过程中建立相应的保护土地资源的措施。首先,可以采用增加耕地的措施,对矿区内实行的土地复垦是使矿山的环境得到恢复的有效地手段,因为,矿山开采后,可能会形成大范围的采坑,可以通过覆土与回填的方式保证土地的恢复,这样了可以增加耕地面积,有利于土地资源的保护。其次,还可以针对地表变形以及出现的塌馅情况,非出现的坑、洞以及陷台等及时的进行修复填平,并且可以因地制宜形成新的林地、阶田以及草地等,可以恢复植被,有效地避免水土流失。再次,对由于采矿而引起的地表塌陷,主要是采用预防为主的原则,对未塌陷的区域及时的进行危险评价,从而为保护土地资源做好基础。
3、对矿区“三废”的治理
在矿区采矿的过程中,要积极的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并不断的更新设备,从而可以减少采矿中的“三废”污染。首先,是对废水的处理,可以采用自流的方式,使其流向矿井水处理站,在经过矿井水处理站的处理后,还可以会用到注浆站进行灌浆用水,用于井下的消防洒水以及选煤厂的补充水等等,这样不仅处理了废水,还可以提高其使用效率。其次,是各种粉尘的处理,粉尘主要是来源于储煤场、筛分间以及破碎间等的场所,对这些粉尘比较集中地场所可以利用集尘器以及除尘器等设备,同时,还可以使用喷淋洒水来抑制粉尘,可以选用高效的灭尘喷枪,并进行定时的喷水。再次,对于那些固体废弃物,可以采用种植
绿篱、灌木和草坪等的树丛,从而可以有效地减低风速、阻隔固体废弃物。
结语:
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矿产资源要合理有序的开发,在开发过程中还要做到依据法律、文明开发,做到预防为主,并对破坏的生态环境及时的进行恢复,从而做好采矿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参考文献:
[1]边树兴,李克民,王斌.我国矿山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4(02)
关键词:环境保护;养殖;污染;措施
在五、六十年以前,我国的养殖业主要是以农牧结合、小规模、个体经营为主,养殖业还没有进入高度规模化的阶段,养殖场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程度较轻,没有引起普遍的关注。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大型现代化的养殖场不断涌现,规模化程度越来越大,于是就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其中畜禽粪尿的数量最大,如果不经过处理,不仅会危害畜禽本身,还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形成公害。
1造成养殖环境污染的成因
1.1养殖业由分散经营转向集中经营
在过去,养殖场的规模小,饲养的数量少,经营分散,基本上大多集中在农村,实行农牧结合,及时就地施肥了,几乎不存在污染问题。随着畜牧业的发展,规模化、产业化程度越来越高,饲养数量成千上万,产生大量的粪尿,排放到周围的环境中,就会对人们生存的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如一个饲养数量1000头的奶牛场,年产鲜粪尿就达1.1万多吨,如不加处理,通过下水道排出去,就对附近的土壤、水源造成严重的污染。
1.2养殖场逐渐由农牧区转向城镇郊区
在过去,养殖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农业,多建立在农区和牧区,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镇的人口大量的集中,对畜产品的需求也显著的增多,于是有很多的大型现代化养殖场建立在人口集中的城镇近郊,造成农牧脱节,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1.3化学肥料逐渐替代了有机肥料
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化学肥料的生产量越来越大,价格越来越低,而且运输、储存、使用也比较方便。相反,畜禽所产生的有机肥料体积大,使用量大,装运也不方便,相对的提高了粪肥的价格,结果造成积压,变成废弃物,难以处理,形成“公害”。
1.4欠缺相应的环境保护意识
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不论是政府职能部门还是一些普通的养殖人员,他们都十分关注畜牧养殖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对于养殖场的饲料、粪便以及兽药等带来的生态影响并未给予一定的重视,对于畜牧养殖所引发的一些生态环境问题并没有认识到位,欠缺应有的环境保护意识,因此,在畜牧养殖场的建设与规划过程中没有采取与之对应的治理措施,治理污染所需的设施设备也不完善。当养殖规模增大以后,养殖污染问题也随即爆发。
1.5政策法规不完善
就我国的环保法规来看,只对于城市生活以及企业生产有相应的政策,但是对于畜牧业的相关政策法规还不健全,这使得畜牧养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保护问题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可遵循,同时,由于受到财力、人力、物力等因素的限制,对于养殖场的环保问题没有实施强硬的约束,在日常工作中也未给予环境保护问题的评价。当前,虽然我省职能部门出台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力度不够,环境污染有待进一步治理。
2养殖场环境保护措施
2.1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治理环境污染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要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尤其是要让养殖人员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政府职能部门要通过各种媒体方式做好环保的宣传,转变养殖人员的传统养殖观念,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让他们自觉的采用各种技术措施治理污染,降低养殖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2.2增加资金投入,提高治理强度
养殖生产中,污染的主要来源就是粪尿,各级政府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完善处理粪尿污染的设备实施。近年来,已经摸索了不少的物理、化学、生物学以及综合处理的方法,利用各种高效率的设备,系统地处理畜禽场的废弃物来达到净化的目的,使这些废弃物做到物尽所用,有效的防止其对人畜健康造成危害,对环境造成污染。
2.3创建绿色生态的养殖模式
环境保护和养殖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密切相关,创建绿色生态的养殖模式,提升畜禽养殖的生态化程度,是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如积极使用绿色饲料、绿色兽药饲养,严格控制有毒有害物质的排出,提高畜产品的质量;加强对畜禽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使畜禽养殖生态化、清洁化。
2.4健全法律法规,依法治理
内容摘要: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在世界贸易规则体系中包含环境保护条款,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是,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就出现了国际环境保护公约中与贸易有关的措施和贸易规则中环境保护条款不一致、甚至冲突时的法律适用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两者的协调所应遵循的原则是:世界自由贸易规则不应成为国际环境质量恶化的原因;环境保护措施的采取,不应对世界自由贸易构成妨碍。
关键词:国际环境措施世贸规则协调
一、环境保护:从gatt到wto
20世纪中叶,环境问题席卷全球,成为全人类面对的共同问题。人们认识到:不保护环境,人类可能会毁掉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于是各国在将环境保护作为国内立法重点的同时,也通过缔结国际条约的途径保护环境,并将环境保护渗透于一切可能影响环境质量的领域。在这种历史条件下,绿化gatt(《关税贸易总协定》)或者说协调贸易与环境的关系就被提了出来。1971年,gatt专门设立了“环境措施与国际贸易”小组,反映了gatt开始将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联系起来,并作为一个专门问题来对待。“东京回合”达成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表明,各国的环境保护措施已经对贸易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并形成贸易壁垒,因而,消除包括环境保护在内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就成了gatt法律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
“乌拉圭回合”的谈判以及wto的产生,使协调国际贸易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乌拉圭回合”在“环境小组”和理事会工作的基础上,最后通过了《关于贸易与环境的决定》。根据该决定,wto设立了一个对所有成员国开放的“环境与贸易委员会”,该委员会的工作宗旨就是在不违背多边自由贸易体制的前提下,负责与贸易有关的环境保护工作,协调贸易与环境两个领域的各项政策措施,实现环境保护与贸易持续增长相互促进的目标。可见,在“乌拉圭回合”中达成的多个协定如《服务贸易总协定》、《农业协定》、《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定》、《补贴和反补贴措施协定》、《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等①都涉及到了环境保护问题。这表明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国际贸易规则必须考虑的重要内容之一。
环境保护对贸易的影响并不限于环境保护理念渗入世界贸易规则,国际社会早就开始缔结专门的国际公约对各种危害环境的自由贸易进行限制。如针对象牙贸易造成对大象的大量捕杀而使其濒危,硬木贸易导致东南亚地区森林面积的急剧减少,甚至对一些国家的生物资源和林木资源造成毁灭性的影响,危险废物贸易给发展中国家造成的巨大危害问题等。国际社会为此已经缔结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等环境保护公约,这些公约的宗旨就是通过限制贸易达到环保的目的,限制或禁止成员国的贸易对生态的不利影响。
二、环境保护同自由贸易的冲突与解决
环境保护渗入国际贸易规则,现在已成为一种世界潮流。但是,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环境状况和经济实力上存在巨大差异,导致这两大阵营在对待贸易相关国际环境保护措施和世贸规则这两种不同的规则体系的态度上完全不同。发达国家鉴于自身环境优势和经济技术优势,一方面有意规避或者不遵守有关的限制贸易的国际环境保护措施,企图进一步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向发展中国家倾倒废物;另一方面,又千方百计地用世贸规则中的环境保护措施设置“绿色贸易壁垒”,限制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进入本国市场以求保护本国经济。而发展中国家则恰好相反,来自发达国家的生态侵略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怀有警惕的心理,他们特别重视这些发达国家是否能够遵守那些与贸易有关的国际环境保护规则。
由于发展中国家是“绿色贸易壁垒”的最大受害者,这就迫使发展中国家不得不使用世贸自由贸易规则来抑制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由于发展中国家的长期一致努力,现有国际法和国际贸易规则体系中关于环境保护的约定,已经包含着大量考虑发展中国家弱势地位的条款。但是,发达国家在环境与贸易领域的双重优势地位却是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为此,国际环境法把“发达国家承担比发展中国家更大的保护全球环境的责任”作为一项基本原则,以求达到在环境保护方面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实质的平等。在世界贸易组织体系内,wto规则也十分注意防止环境保护措施成为世界自由贸易的障碍,特别是防止其成为发达国家设置绿色贸易壁垒的口实。然而,在国际交往特别是贸易活动中,发达国家往往凭借自身的优势地位,设置各种各样的贸易壁垒。也正是由于这些活动,常常引起国际讼争。所以,在当前国际贸易活动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讼争,往往表现为环境保护措施与自由贸易规则之间的冲突。这就使探索如何协调环境保护措施与贸易规则之间的关系显得非常重要。关于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简称tbt)取得了积极 进展。
为了消除技术性贸易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规定,成员方制定、采用和实施技术性措施,除应遵守世界贸易组织的非歧视原则、透明度原则外,还应遵守以下几项原则:
1、必要性原则。成员方只能采取为实现合法目标所必需的技术性措施。这些合法目标包括保护国家安全、防止欺诈行为、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生命和健康以及保护环境。
2、采用国际标准原则。成员方如需制定技术法规,而有关国际标准已经存在或即将拟就,则各成员方应使用这些国际标准或其中的相关部分作为其技术法规的基础,除非这些国际标准或其中的相关部分对达到其追求的合法目标无效或不适当。
3、协调与等效接受原则。各成员在其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充分参与有关国际标准化机构,就各自采用或准备采用的技术法规涵盖的产品制定国际标准的工作,并鼓励各成员方积极考虑将其他成员的技术法规作为等效法规加以接受。
4、特殊和差别待遇原则。成员方不应期望发展中成员方采用不适合其发展、财政和贸易需要的国际标准作为发展中成员方制定技术性措施的依据。即使存在“国际标准”、“指南”或“建议”,发展中成员方仍可按照特定的技术和社会经济条件,采用某些技术性措施,以保护与其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本国技术、生产方法和工艺。鼓励发达成员方对发展中成员方在制定和实施技术性措施方面提供技术援助。
除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之外,《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简称sps)在避免成员方利用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设置贸易壁垒方面做出了进一步规定。根据sps,制定和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除了需要遵守tbt所规定的前述四项原则外,还需要遵守“以科学为依据”原则和“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原则。
按照“以科学为依据”原则,成员方应确保任何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都以科学为依据,不能实施或停止实施没有充分科学依据的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如果在科学依据不充分的情况下采取某种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只能是临时性的,并应在合理的期限内做出科学评估。从美国与欧洲共同体之间有关牛肉激素问题的争端的解决来看,《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中的“以科学为依据”原则发挥了积极作用。欧洲共同体以在牛饲料中添加激素会危害人体健康为由,禁止从美国进口牛肉,而美国则认为欧洲共同体这样做没有科学依据,将欧洲共同体诉诸世界贸易组织,结果欧洲共同体败诉。②
按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原则,成员方在制定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时应以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为基础。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是指进口方对进口产品可能带入的病虫害的定居、传播、危害和经济影响,或者对进口食品、饮料、饲料中可能存在的添加剂、污染物、毒素或致病有机体可能产生的潜在不利影响,做出的科学分析报告。③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与进口方确定“适当的卫生与植物卫生保护水平”④有直接关系。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结果认为风险比较高,进口方确定的“适当的卫生与植物卫生保护水平”就比较高,采取的保护措施就相对严格一些;如果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结果认为风险比较低,进口方确定的保护水平就比较低,采取的保护措施就相对宽松一些。但是,sps规定,无论进口方确定的措施是严还是松,都应考虑将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对贸易的消极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的目标。”⑤
从tbt和sps的规定可以看出,为了保护环境,成员方可以采取保护环境的措施,但是wto规则对于采取保护环境的措施规定了限制原则,即:一旦成员方采取的保护措施违背了不歧视原则、透明度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等,就构成贸易歧视或贸易壁垒。在1990年美国禁止进口墨西哥金枪鱼案中,就可以看到这些原则的价值。美国以保护海豚为由禁止进口金枪鱼,世贸组织则认为,美国的做法违反国民待遇原则和自由贸易原则,结果美国败诉。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世界贸易组织并不是认为美国不应该采取措施保护动物,而是美国保护动物的做法违反了wto的自由贸易原则。换言之,如果美国对本国渔民也采取相同的措施,那么美国的做法就是恰当的了。正因为美国采用了差别待遇的做法,可以看出美国的真实意图不在于保护动物,而是以保护动物之名行保护本国渔民利益之实。
三、国际环境保护措施与世贸规则的适用与协调
由上述可见,wto一系列规则实际上在努力协调环境保护与自由贸易之间的关系,其具体表现在:它既明确规定为保护人类、动物、植物、自然资源,成员方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又规定这些措施不应成为歧视和变相限制自由贸易的手段。因此,wto既要扩大货物和服务的贸易,同时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寻求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查字典 网
与贸易有关的国际环境保护措施的初衷在于通过控制乃至禁止对环境有害的产品以及产品生产设备和工艺的贸易来减轻对进口国的环境压力,本质上也是为了协调环境与贸易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看,wto规则与环境保护国际规则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是这种一致性丝毫也不能掩盖两者的明显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环境保护国际公约是以环境保护为目的的,它所规范的贸易通常明显地影响环境与自然资源,而wto规则主要是以贸易自由为目的的,贸易所涉及的产品本身并不明显有害于环境。
其次,环境保护国际条约是环境保护运动的产物,而wto规则是自由贸易全球化的产物。
关键词:市政 环境 保护
我们在进入一个新工地前,针对工程施工期间面临的敏感环境问题、敏感点和产生的主要环境影响,要做出具体的环保工作安排,使施工期间的环保工作有序、有效地进行,减少施工过程对周围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一、确立环境保护目标和指标
目标:在工程施工期间,对噪声、振动、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进行全面控制,尽量减少这些污染排放所造成的影响。文明施工、保护文物。
指标:在工程施工期间,噪声、振动、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影响满足国家和有关地方法规的要求,保护城市生态。
二、主要环境污染及其特征
1、 噪声
施工噪声包括现场施工产生的噪声和车辆运输产生的噪声。 此外,一些施工作业如搬卸、安装、拆除等也产生噪声,夜间施工噪声扰民问题比较突出。
2、大气污染
堆放石灰或砂石料场、沥青或水泥混凝土料拌和厂会产生大量灰尘,建筑材料在运输过程中若防护不当也易产生灰尘或粉尘,挖土、拆除、装卸、运输、回填、夯实等施工过程和开挖面、露天堆场等区域会产生大量扬尘,扬尘在大风天气和旱季较为严重,是主要的大气污染。此外,各种施工机械、运输车辆和炉灶等燃具也排放废气。
3、 水污染
包括施工过程中的水污染,如冲洗建筑材料、清洗施工机械、施工油料和燃料存放不当、有害物质的不当处理等;还有生活用水造成的水污染。
4、固体废弃物
主要有工程弃碴、建筑废料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
三、施工中环保管理措施
1、施工准备阶段
①建立环保监督机构。建设单位应主动与环保行政职能部门相配合,成立环境保护管理办公室,负责对施工单位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对于不利于环保的措施和操作程序提出意见,并监督进行整改。
②进行施工期间的环保监测。施工期间,由环保行政职能部门对施工过程中的毁林占地、水土流失、噪音污染、大气污染、水质污染、景观破坏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对于出现超标或不利于环保的严重行为及时通知施工单位整改,采取补救措施,严重者应追究法律责任。
③发挥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作用。监理工程师在环保管理中的作用很重要,不仅要抓好合同、进度、质量和建设资金使用的管理,还要负责对施工单位的环保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工程设计中不利于环保的各种工程隐患;检查环保工程设计是否得以实施、质量是否达到要求;检查环保工程资金的使用是否落到实处;配合环保职能部门做好施工期间的环保检测和监督工作。此外,对于施工单位存在的造成环境严重破坏和污染的施工活动,监理工程师必须依据相关环保法规、政策规定加以严格控制,并责成施工单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
④明确施工范围内各施工阶段应遵循的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⑤制订培训计划,建立培训、考核程序,定期对直接参与环境管理的人员进行环保专业知识培训,对各层次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环保知识培训,对关键岗位员工进行岗位操作规程、能力和环境知识的专门培训,新工人进场和人员转岗都要进行相关的环保培训和教育。
⑥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分阶段《施工方案》时有相应的环境保护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根据施工特点,围绕敏感点,制定的噪声、振动控制方案;制定预防扬尘和大气污染工作方案和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方案;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方案;保护城市绿化的具体工作内容;管线迁移和防护方案;施工范围内已有的列入保护范围的文物名称和具体的保护措施等。
2、 施工阶段
①指定专人负责施工现场和施工活动的环境保护工作,完成施工环保设计方案和环保工作方案中的各项工作。
②将环保工作和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在日常施工中随时检查,出现问题及时纠正。
③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及时调整环保工作内容,保证工作质量。
④每周对环保工作进行一次例行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对存在问题予以纠正。
⑤指定专人负责应急计划的执行,每季度进行一次应急计划落实情况的检查工作,一旦发生事故或紧急状态时,要积极处理并及时通知业主。
⑥在事故或紧急状态发生后,组织有关人员及时对事故或紧急状态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编写事故或紧急状态分析报告,并根据分析报告制订减少和预防环境影响的措施,报送业主批准后组织实施。同时,根据事故或紧急状态发生后,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对有关的应急计划进行评审、修订。
四、施工中环保工作措施
在工程施工中重大环境因素主要为:施工噪声、振动的环境影响,对城市生态的影响,施工产生的废水、扬尘和固定废弃物的环境影响。
1、噪声
①凡在居民区稠密的地方进行施工作业时,必须严格控制作业时间,建立施工不扰民措施,若遇到特殊情况需连续作业时,因按规定办理有关夜间施工许可证明。
②产生强噪声的成品、半产品加工和制作作业应放在工厂、车间完成,减少因施工现场加工制作产生的噪声。
③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特别是杜绝人为敲打、叫喊等造成的噪声,最大限度地减少噪声扰民。
2、水污染
①凡需进行混凝土、砂浆等搅拌作业的现场,必须设置沉淀池。排放的废水排入沉淀池内经两次沉淀后,方可排入沟渠或污水排放管道,也可回收用于洒水降尘;未经处理的泥浆水,严禁直接排水河流和污水管道。
②施工现场临时食堂排放污水时,要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产生的污水经下水管道排放要经过隔油池,平时加强管理、定期掏油,防止污染。
③施工现场要设置专用的油漆和油料库,油库地面和墙面要做好防渗漏的特殊处理,使用和保管要专人负责,防止油料的跑、冒、滴、漏而水体。
3、大气污染
①施工现场垃圾要及时清运,适量洒水,减少扬尘,严禁随意抛洒而造成扬尘。临时施工道路面层可采用礁渣、细石沥青或混凝土以减少道路扬尘,同时要随时修复因施工而损坏的路面,防止浮尘产生。
②在施工现场,水泥等粉细散装材料,因尽量采取库内存放,如露天存放应严密遮盖,卸运时需采取措施以减少扬尘;现场搅拌设备,必须设封闭式围挡及安装喷雾除尘装置。
③运输车辆不得超量运载,运输工程土方、建筑渣土或其他散装材料不得超过车斗上沿,运输车辆驶出施工现场前应将车斗和车轮冲洗干净,防止带泥土的运输车辆驶出现场并遗撒渣土在路途中。
④施工现场要制定洒水降尘制度,配备洒水设备,设专人负责现场洒水降尘和及时清理浮土。
参考文献
关键词: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问题;措施
饮用水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当前我国的工业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水源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就会给水源环境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同时还会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相关部门一定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饮用水水源进行有效的保护。
1、对饮用水源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在我国的很多城市和地区当中都有质量比较好的水源地,但是还是存在着一部分城市饮用水水质存在着治理不达标甚至是严重的污染状况,这些饮用水不达标的情况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同时也极大的威胁到了人们的身心健康。我国的水源污染状况是比较令人堪忧的,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处理不到位,造成了一些有害物质的超标,所以相关部门采取一定的措施对饮用水源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是极其有必要的。
2、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已具备一定基础
2.1饮用水水源地环保法律体系框架初步形成
l984年国家颁布实施的《水污染防治法》及l989年颁布实施的《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对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都做出明确规定;1989年,国家环保局与卫生部、建设部、水利部及原地矿部联合颁布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进一步明确了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及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和各级人民政府的饮用水源保护职责;1992年,国家环保局印发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纲要》,指导各地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工作;l988年,国家环保局印发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并于1999年和2002年两次进行修订,对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规定了明确的标准限值。2007年初,国家环保总局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将进一步规范各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及调整工作。
2.2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逐步深入
多年来,国家环保总局一直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保护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督促指导地方政府依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据调查,目前全国县级以上城市(包括县级市)共有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约2200个,其中约1500个已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3、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3.1饮用水水源保护方面不到位
最近几年我国对饮用水源的保护主要是依靠相关部门出台的法律和制度,但是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很多地区并没有严格按照相关法律的规定去执行,也没有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对饮用水水源进行有效的保护。
3.2法律法规的建设不完善
在法律法规上,我国也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法律条文,这些规定也出成为了饮用水源的保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我国的经济发展是非常迅速的,尤其是工业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工厂在建设数量和建设规模上都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在生活当中制造的污染也越来越多,而我国的法律还没有紧跟时代的发展而做出相应的改变,这就使得相关的法律已经不能满足当今是时代的发展需求,也无法满足对污水进行相关处理的需要。所以一定要对法律的内容进行有效的补充,采取一些有效的奖惩措施等等,如果不能对这些法律进行及时的发展就会使得整个法律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其约束和规范的作用也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3.3没有建立饮水水源环境监测系统
在我国的一些地区,水源地环境的检测系统还没有很好的普及,在一些地方的检测效果确实很好,很多水源地污染情况都得到了有效的检测,同时也采取了相关的措施进行治理,但是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在监测工作当中没有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很多相关的文件内容完全就是根据国家的文件进行照搬照抄,所以没有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去制定适合当地的一些文件,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在具体实行的过程中根本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同时相关部门也没有完全的按照相关的规定和要求去执行,这样就使得监测工作完全只是表面功夫,没有真正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4监督力度比较差
在饮用水水源保护的过程中,加强监管工作的质量才能更加有效的保证水源的质量当前我国的很多部门都对饮用水水源进行了相应的保护,只是他们保护的侧重点不是很相同但是在监督能力上达不到相应的要求,所以监督的效果也和理想的效果相去甚远,在监督队伍当中,监督人员的个人素质和职业能力有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很多人员也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相关仪器的使用也不是非常的娴熟,同时监测的仪器在性能和质量上也很难达到相应的要求,有些地区甚至根本就没有对水源进行有效的监测,监测指标的制定上也是非常单一的,很难满足监测的要求这样也会使得一些污染情况得不到有效的治理。
4、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策略
4.1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相关部门必须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对《水污染防治法》进行修订,规定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必须根据水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对饮用水源地的环境进行合理的监督管理。
4.2建立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管理机制
关于饮用水水源环境的保护,很多地方都存在管理不善的问题。必须建立相应的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机构,使该机构对饮用水水源环境进行科学的保护,并定期对水源地进行检测,解决水源污染问题。
4.3提高水源地环境监测能力
针对目前饮用水水源环境监测能力不够,不能适应需要的现状,应该采取措施提高水源地环境监测能力。首先必须要建立切实有效的监督制度、监督方式,这样才能及时地发现其中的问题,并且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其次要构建不同级别的水质监测体系,引入先进的监测设备,并且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形成应急监测和常规监测相结合的网络系统。
4.4对污染源进行科学的治理
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对污染源的治理,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当地的排污量必须不能超过限定的标准,并且和政府部门一同拟定治理的方案。需要治理的有三种,即农村面源、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面源是引起湖库型水源地的磷、氮超标的重要原因,所以需要加大规模化畜禽养殖管理,提高农肥的使用效率,对水源进行合理保护。
5、结语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资源,其质量也直接影响到了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尤其是在我国,只有采取相关的措施对水源的质量不断的进行治理和改进,才能更好的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不会因为水质不达标而造成损害。■
参考文献
关键词:公路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措施研究
1引言
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交通运输活动也越加频繁,对公路工程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公路工程建设是我国最重要的工程之一,为人们出行活动及企业运输提供了极大便利。然而近年来公路工程的建设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众多废弃材料以及有害气体的产生,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同时,开挖地面时容易破坏地质结构,影响当地的地形布置。对自然资源过度开发,还会导致部分动植物的濒临灭绝,并造成生态环境的生物性病理变化。为了铺设公路交通运输网,人们过于重视公路建设发展,却忽略了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随着资源稀缺和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将会面临无可逆转的环境问题。因此,在发展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需做好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2公路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环境问题
2.1公路建设中产生的空气污染
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粉尘、灰尘及其他有害气体,会对空气造成严重污染。第一,在开挖土基的初期环节,产生的大量粉尘散布在空气中,将逐步降低空气质量。第二,施工现场囤积大量的建设材料,包括石料、砂、石灰等等。为了便利和效率,公路建设所需的材料都是就地加工。加工过程中混合水泥、沥青、石料的切割搅拌,都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粉尘和灰粉。第三,建设过程需要利用运材车运载大量建设材料。来往密集的运材车也会产生大量粉尘,加剧周边空气的恶化。而公路建设周边的居民,长期接触粉尘、灰尘空气,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第四,公路开通后,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包含大量碳氧化物、氮氧化物。不仅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同时会加剧全球“温室效应”。
2.2公路建设中诱发的地质灾害
公路开发建设及修路过程中,容易诱发严重的地质灾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建设公路需要对土地进行开垦开挖。在开垦的过程中,会对原有的地形和地质造成破坏,过度开挖甚至会导致崩塌现象出现。(2)开垦荒地时沙石的乱弃乱倒,会对周边的草木造成损坏。地表植被被破坏后,会因缺乏植被覆盖而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公路周边土地变得更加贫瘠。(3)修建公路过程中,常常出现超挖现象。超挖会进一步导致排水不畅,并引发公路滑塌及滑坡现象。同时,因修建公路而导致水层或隔水层被切断后,也会使当地水文地质出现问题。
2.3公路开发建设导致的水体污染
在建设公路过程中,需要对原料、石料进行一系列搅拌,也包括对水泥、混凝土等材料的生产制造。在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大量的废气污水、泥浆灰尘以以及工人生活废水。这些废水若不加以处理,直接排放进河流中,必定会造成严重的水体污染。河流湖泊水体经过污染后,其自净能力也会受影响。水质因污染而变得浑浊不堪,但水体的自净化功能却有所下降,无法达到原本的自净效果。另外,当水体受到污染后,水体中含有的有害成分增加,含泥量和含铅量均超标。河流湖泊是循环系统,经过水体的循环,不仅当地水体会受污染,整个水环境都会受到影响。
2.4公路建设过程中的噪音污染
公路工程建设会造成严重的噪音污染,但噪音污染不像空气污染、水体污染般,产生的危害肉眼可见。但长期下来,噪音污染还是会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例如导致耳膜受损,进一步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等。主要的噪声污染分为以下几类:(1)修建公路所运用的大型器械发出的噪声。这些器械启动以及运行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刺耳、超强的轰鸣声,例如爆破工程、人工凿石、挖掘机等等。此类噪音对环境的影响是暂时性的,但由于具有突发特征,影响程度仍然较大,产生的影响也比较恶劣。(2)公路开通后,大量车辆发动机转动、车辆急刹车等,对环境的影响是长期的。机动车辆产生的噪声,对周边生活的居民会造成困扰。在长期的噪音影响下,人们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都会有所降低。
3公路工程建设中的环境保护有效措施
3.1实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降低粉尘空气污染
在实行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工程造成的空气污染问题。第一,需要及时清理施工现场。对于施工现场堆放的施工原材料应系统整理分类,不能随意堆放处置。可建立弃土场对废弃物进行集中处理。第二,运输中扬起的大量粉尘,可通过洒水的方式降尘。尤其是夏季施工,太阳猛烈水分蒸发速度快,需要多次洒水降尘。而针对施工现场的扬灰现象,可安排连续性施工,保证地面的湿润度,避免因干燥再次扬灰。第三,现场原料加工时会产生部分有毒气体,因此搅拌、沥青拌合等一系列加工行为,应在下风处进行。而装沥青拌合料的桶,需要覆盖隔绝罩,避免有害气体挥发。第四,工程施工中的废弃物,应统一分类回收,并合理再利用。不仅能降低环境污染,同时可有效节约材料。
3.2科学规划建设路线,优选合适的线路
在建设公路初期,需要做好一系列地址勘察工作。第一,派遣专业地质考察人员,深入当地进行地质考察。需要根据当地地形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公路建设线路。第二,地形地质考察完毕后,还应结合当地的气候及生态特点进行施工。避免过度大填大挖,以免造成坡度倾斜滑动。准确评估地面排水能力,做好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工作。第三,充分考虑对自然植被的损害程度,尽量降低施工对当地植造成的破坏。保护当地湿地、湖泊等生态。如若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影响,需在竣工后及时复原生态。例如重新种植草皮、树苗等等。
3.3定期进行废水处理,减少废气污水的排放
公路建设中废气污水的产生,主要集中在水泥浆和混凝土浆料,以及施工工人的生活废水。对于施工泥浆产生的污水,可通过两种办法进行净化。第一,需要引进泥浆净化设备,对泥浆浆料进行净化处理后,才可向外排出。第二,设置沉淀池,将水泥浆料进行统一沉淀净化后,才可从下水道排出。另外,对于沥青、石料或油料等施工材料,需要安置在固定区域。不宜堆放在河岸,避免被雨水冲刷进河流中,造成水体的污染。那些洗涤过化学原料的废水,也需要进行净化处理,减少洗涤剂含量后才可排放。而对于工人们的生活污水,尽管产生的污染较小,但仍需要进行统一净化处理。用完的污水应集中收集起来,由环卫清洁部门统一清理运输,不可不经处理就随意排入河道。
3.4远离噪声敏感区域,建立隔声绿化林带
在进行公路建设规划时,需要尽量远离学校、医院、住宅区等噪声敏感区域。如若必须在敏感地区建设公路,要做好公路建设防治噪音的规划工作。第一,可以规划适当的时间进行施工,与居民的睡觉、工作时间岔开,以降低公路交通噪声对居民的影响。第二,选择合适的树种,以及合适的种植密度,能大幅隔绝噪声的传播。因此可建立隔声绿化林带,利用植被绿化林带降低噪声的传播。而绿化林带的建立,还能有效吸收公路上汽车排放的有害尾气,减少空气污染。第三,公路建成后,需要在学校、医院等地区设置禁止鸣笛标志。司机也需要养成不乱鸣笛,遵守公路交通规则的习惯。
[关键词]环境保护;措施;水利工程施工
中图分类号:TV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7-0041-01
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我国已进入“民生水利”和“生态水利”的发展新时期。水利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施工企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和《水土保持法》,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不断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1.确立环境保护目标
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对施工区域内的植被、古树木尽量做到保护到位,防止由于工程施工造成施工区附近地区的环境污染,加强开挖边坡治理防止冲刷和水土流失,积极开展尘、毒、噪音治理,合理排放废、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活动对周围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2.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
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开工前,要编制详细的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保护措施计划,根据具体的施工计划制定出与工程同步的防止环境污染的措施,认真作好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保护工作,防止工程施工造成施工区附近地区的环境污染。
2.1 防止施工扰民与运输道路污染
1)工程开工前,编制详细的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保护措施计划,施工方案尽可能减少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2)与施工区域附近的居民和企事业单位建立良好的关系,可能造成噪音污染的,要事前通知。夜间十点后,禁止施工产生噪音扰民。
3)采取一切必要手段防止运输的物料进入场区道路和河道,并安排专人进行清理废料,防止环境污染。
2.2防止空气污染
1)减少开挖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凿裂和钻孔施工尽量采用湿法作业,减少粉尘产生,防止空气污染,保护空气质量。
2)禁止在施工区内焚烧会产生有毒或恶臭气味的气体物质。因工作需要时,报请当地环境行政许可部门同意,采取防治措施,方可实施。
2.3 加强水质保护
1)砂石料加工系统产生废水的处理。产生的废水经沉砂池沉淀,去除粗颗粒物后,再进入反应池及沉淀池,为保护当地水质,实现废水回用零排放,在沉淀池后设置调节池及抽水泵,采取废水回收循环重复利用,损耗水从河道抽水补充,与废水一并处理再用。在沉淀池附近设置干化池,沉淀后的泥浆和细沙由污水管道输送到干化池,经干化后运往附近的渣场。
2)施工机械维修含油废水一律不能直接排入水体,应集中收集后经油水分离处理,水中矿物油浓度不能超过5mg/L以上,对处理后的废水进行综合利用,严禁排入河道,污染水质。
3)施工场地修建给排水设施,减少泥砂和废渣进入河道,施工前制定施工措施,做到有组织的排水。土石方开挖施工过程中,保护开挖临近建筑物和边坡稳定。
4)生产、生活污水采取治理措施,对生产污水按要求设置水沟塞、挡板、沉淀池等净化设施,保证排水达标。生活污水先经化粪池发酵杀菌后,按规定集中处理或由专用管道输送到无危害水域。
5)每月对排放的污水监测一次,发现排放污水超标,或排污造成水域功能受到实质性影响,应立即采取必要治理措施进行纠正处理。
2.4 固体废弃物处理
1)施工弃渣和生活垃圾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为依据,按设计和合同文件要求运送至指定弃渣场。
2)做好弃渣场的综合治理。要采取工程保护措施,避免渣场边坡失稳和弃渣流失。防治任意倒放弃渣降低河道的泄洪能力及影响其他工程的施工和下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3)施工后期对渣场坡面和顶面进行整理,使场地平整,利于复耕和覆土绿化。
4)保持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卫生,在施工区和生活区设置足够数量的临时垃圾箱,防止垃圾乱堆乱放,定期将垃圾运送至指定垃圾场,按要求进行覆土填埋。
2.5 水土保持
1)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在建设施工期间的落实,遵循《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GB/T50905-2014),倡导绿色施工管理、环境保护技术、节材、节水、节地和节能技术等。
2)按设计和合同要求合理利用土地,不因堆料、运输或临时建筑而占用合同规定外的土地,破坏庄稼及植被生长,造成水土流失。临时占地施工完成后,及时恢复原来地表面貌及覆土。
3)施工期间采取设置给排水系统等措施,防止水土流失,防止破坏植被和其他环境资源;合理砍伐树木,清除地表余土和其他地物,不乱砍伐林木,不破坏草灌等植被;进行土石方开挖和临时道路施工时,根据地形、地质条件采取生物保护措施,防止边坡失稳、滑坡、坍塌或水土流失;按照批准的弃渣规划有序堆放和利用,防止任意倒放弃渣阻碍河、沟等水道,降低水道的行洪能力,造成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
2.6 生态环境保护
1)尽量避免在工地内造成不必要的生态环境破坏或砍伐林木,严禁在工地附近砍伐树木,施工现场内有特殊意义的古树木和野生动物生活的,必须设置围栏并加以保护。
2)在工程施工完工后,按要求拆除临时设施,清除施工区和生活区及其附近的施工废弃物,完成生态环境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