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急救措施

急救措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急救措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急救措施范文第1篇

【摘要】:目的:探讨骨折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1年9月收治98例骨折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采取标准的急救护理措施护理患者。结果:98例患者中治愈72例,好转19例,截肢5例,死亡2例,截肢率5.1%,病死率2.04%。结论:对骨折患者进行有效的急救护理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骨折患者;急救护理措施

现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伴随而来的是大量现代化交通工具的应用,现代文明提高了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带来了高节奏高压力。在这样的环境下,日益加大的交通压力也带来了较高的车祸发生率,因发生车祸而造成的骨折比率在增多。同时,人们对大自然无节制的索取、开发与试图改变自然规律的作法,也使得地球气候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近年来自然灾害的发生率增加,各种地震、泥石流、雪灾、海啸等自然灾害日益增多,使得骨折发生率有了明显上升。骨折是指由于受到外伤或因病理等因原因使骨质部分或完全断裂的一种疾病。骨折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局部在骨折部会有疼痛和压痛,并会出现肿胀和瘀斑,严重者会发生肢体功能部位缺欠甚至会完全丧失功能。并且骨折会有各种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主要有休克、脂肪栓塞综合征、重要内脏器官损伤、重要周围组织损伤、晚期并发症包括坠积性肺炎、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感染、缺血性骨坏死等。骨折及骨折并发症已成为创伤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骨折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患者的人数较多,数量大,多发性、复合性创伤,危险性大,易发生较高的死亡率,因此对骨折的急救是否准确、及时对于骨折患者的安危及后续的康复状况有着直接的关系。特别是对严重的骨折患者,特别是对脊髓损伤、骨外露等情况的患者的有效急救特别重要。一些急救措施如临时止血、临时固定和正确搬运等,即可减轻患者痛苦,又可预防并减少并发症,有效降低病死率及病残率。因此对骨折患者进行有效的急救护理,充分利用科学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现代化急救技术和装备的更新来抢救生命,保护患者肢体的健全,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及伤残率,提高治愈率。为了探索骨折患者的急救护理,我们总结并分析了自2011年1月至2011年9月我院收治98例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现将急救护理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中,男60例,女38例,年龄最小为15岁,最大为79岁,平均年龄为39岁。其中交通事故伤28例,化学物品炸伤2例,塌方砸伤12例,高处坠落伤10例,斗殴砍伤21例,其他类25例。主要的受伤部位为四肢骨折,大多血管神经受到损伤,骨盆骨折患者多伴有泌尿系统损伤,脊椎骨折伴有脊髓损伤,肋骨骨折伴有血气胸等。

二结果

本组98例患者中治愈72例,好转19例,截肢5例,死亡2例,截肢率5.1%,病死率2.04%。

三急救护理措施

3.1成立抢救小组。针对于骨折患者的特点,建立起骨科为主的抢救小组,普外科、胸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等主治医生均为小组成员,一旦发生骨折重症患者,抢救小组成员迅速到位。

3.2启动抗休克预案。骨折患者到达医院治疗室后,即启动抗休克预案。开始对患者进行救治,要保持骨折患者的呼吸道通畅,迅速补充平衡液或等渗盐水缓解患者症状,同时要建立2~3条静脉通道、有效吸氧、对肢体进行有效的固定与保暖工作,对于开放性骨折、伤口大出血的骨折患要进行无菌敷料的加压包扎。护士要做好相关的辅工作,提前做好术前的准备工作,抽血验血型,做药物过敏试验,术前用药等,尽可能缩短时间,为抢救患者赢得时间。

3.3要应用多功能监护仪观察病情。要应用多功能监护仪随时观察骨折患者的病情,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及心电图等情况。如果骨折患者的病情发生变化,休克症状,要立即进行抗休克治疗。如果提示骨折患者呼吸功能发生改变,要立刻调整氧流量或面罩吸氧,必要时要进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等治疗措施。对于休克或昏迷的患者要进行导尿管协助导尿,避免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3·4在对骨折患者进行抢救时要有效防止交叉感染。对于多发性骨折患者有开放性的伤口,受伤面积大,环境差,极易发生交叉感染,感染的后果会发生败血症和脓毒血症,这是患者后期死亡的原因之一。在治疗过程中要重视预防和控制感染,在最短的时间内彻底清创缝合伤口,进行无菌操作,采取隔离消毒等措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清创的时间越早越好,不要迟于六个小时。在抢救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规程来,避免交叉感染。

3·5对骨折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骨折患者缺乏心理准备,特别是重症患者,身体伤病的急剧变化使得患者身心受到重大打击,导致较大的心理问题,此时医护人员要给患者情感上的支持,体会患者的心理感受及需求,鼓励患者倾诉出内心的不良情绪,给予患者一定的心理辅导,并与骨折患者交流护理知识,帮助他们摆脱悲观、失望情绪,接受现实,重新树立起生活的信心。

四讨论

骨折患者受伤后获得救治的时间,采用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与否,决定了患者在急救过程中的急救效果。在急救护理过程中,正确评估、果断处置,可使患者的治愈率大大提升,有效的降低了伤残率与死亡率。在本次研究中,98例患者中治愈72例,好转19例,截肢5例,死亡2例,截肢率5.1%,病死率2.04%。在急救的过程中,很多医院使用链式流程管理,判断病情-呼吸管理-循环管理-系统查体-采取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的各项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由于突发性的变故使得患者易产生不良情绪,要适时的对患者心理进行疏导,解除患者的焦虑情绪,增强患者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急救措施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早产儿 急救 护理措施

早产儿是指胎龄<37周,出生体重<2500g,身长<47cm的活产新生儿。胎龄越体重越轻、身长越短,死亡率越高。因此,降低其死亡率提高存活率,加强护理责任心,对早产儿实施细护理,使早产儿平稳、安全地渡过体温关、呼吸关、喂养关、感染关等,才能提高早产儿的成活率。现将临床工作中总结的急救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1 注意保暖

保暖是抢救早产儿的关键,因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调节功能差,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下脂肪少,容易散热,新陈代谢低,肌肉活动少,所以体温低;另外汗腺发育不良,散热困难容易产生高热,体温过高或过低,对早产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直接关系。早产儿室内温度要求保持24℃,晨间护理时可增加到27-28℃,相对湿度维持在35-65%之间,体重<2000g的患儿,放在暖箱内保暖,箱温根据患儿的体重多少、胎龄、出生天数调节,使用暖箱时2小时测量体温、箱温并做记录,以便早产儿体温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所以尽量在暖箱中操作,治疗护理尽量集中进行。

2 吸氧要适宜

给氧浓度不宜过高,时间不宜过长,因高氧或低氧对患儿危害都很大,高氧可使红细胞破坏而致生理性黄疸加重,低氧可造成心动过速,颅内出血。有青紫时可于喂奶前后吸氧0.5-1小时。

3 预防感染

早产儿皮肤薄嫩,任何小的皮肤破损都可能成为细菌入侵的门户,再加上早产儿机体免疫力低,因此做好口腔、脐部、臀部及皮肤护理尤为重要,保证一人一物一消毒,暖箱1周更换1次进行彻底终末消毒,严格限制参加人员的数量,做好物品、器械、空气、地面和手的消毒,预防为主,接触早产儿前后均应卷袖过肘用洗手液洗手,任何操作都应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对于患有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先天性传染病等应分别放置于隔离间,专人护理,用物分别放置,及时做好用物消毒管理工作。在护理时要经常观察静脉留置针部位有无红肿,一般静脉留置时间不宜超过3天,早产儿更容易发生鹅口疮、皮肤感染,基础护理一定要到位,发现感染情况及时汇报医生,遵医嘱给予抗感染及支持疗法。

4 急救

侧卧位,头部不垫枕头并经常更换,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有利于粘液及分泌物流出,如有粘液梗塞呼吸道时,要先用纱布擦口鼻粘液,用胃管吸出口鼻及咽部分泌物,再行人工呼吸,以防分泌物进入呼吸道,同时遵医嘱及时应用复苏药物。

5 合理喂养

合理喂养是提高早产儿成活率的手段之一,要求提早喂养,可减少低血糖的发生,及时保证热量的供给时十分重要的,出生后4小时可试喂糖水,如胎龄较大、吸吮力好可直接用奶瓶喂养。胎龄32周、咽反射不良、吸吮力弱或无吸吮力患儿,用管饲法。鼻饲可以鲜母乳为首选,如条件不允许可用早产儿奶粉,要求少量多次喂养,密切观察患儿病情。病情稳定时,可把患儿的手放在嘴边,以自我安慰,刺激胃肠激素的分泌。

6 加强病情观察

工作应有高度的责任心,耐心细致地护理早产儿的同时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静脉输液时要严格掌握滴速,以免引起肺水肿而加重病情,除外常规的生命体征观察,注意观察早产儿的大便情况。一旦发现呼吸表浅、不规律、面色苍白、窒息时,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并进行抢救。

7 皮肤护理

早产儿的皮肤护理很重要,婴儿出生后如体温正常4小时后,可用温水清洗皮肤,衣服要选择柔软的棉布,因早产儿皮肤薄嫩,很容易擦伤而引起感染,每次换尿布时用温水冲洗后,涂擦油膏保护皮肤。

8 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消毒隔离工作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禁止家属及其他非工作人员探视,进行护理操作时,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技术进行。

9 呼吸道管理

由于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早产儿容易发生呼吸暂停及青紫;咳嗽反射弱,粘液不容易咳出而引起吸入性肺炎或呼吸道梗阻,根据以上特点,立即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经常更换在喂奶间隙病情稳定的早产儿采取俯卧位,头偏向一侧,每天湿化气道,翻身叩背,使其分泌物稀释有利于排出。

急救措施范文第3篇

【关键词】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管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711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6157-01

120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城市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实现,对于提高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有很大的帮助。院前急救病人涉及医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大多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对于维持患者的生命,防止再损伤,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致残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我国120急救中院前急救工作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存在的安全问题较多。为了提高120急救中院前急救质量,必须要重视院前急救管理,不断完善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1120院前急救的特点

院前急救是急救过程的首要环节,也是院内急救的基础。院前急救整合了院内急诊和院内其他综合救治技术,与一般的院内抢救相比,院前急救时间更紧张,一有呼救必须立即出动,一到现场立即抢救,抢救后根据病情转送至更好的治疗单位,及时接受更好的治疗[2]。充分体现了“时间就是生命”的紧急性。院前急救病人病情紧急危重、稳定性差,疾病种类涉及临床各科,在短时间内可能需要进行初步诊断、分诊和紧急处理。但急救现场因为突发性强,事发现场杂乱,患者多无思想准备,对医嘱的依从性差,急救条件也相对落后,造成急救效果不理想。因为客观条件限制较多,所以对医护人员的素质有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急救医生掌握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满足这类急危重症病人抢救治疗的需要。

2120急救中院前急救常见问题

2.1急救反应慢急救人员抢救意识不强,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出车,驾驶员对道路不熟悉或交通不畅,造成延误到达现场时间。

2.2对院前急救的重视度不高医护人员对急救医疗观念的理解不深刻,存在着重院内、轻院前,把院前急救理解为只是迅速地把急危重症患者运到医院抢救就算完成了急救,没有认识到现场急救、途中监护和搬运方式的正确与否在急救中的重要性。

2.3急救资源配置不合理没有专业化的急救队伍,很多急救站都是由临床各科兼急救工作,使急救人员不能固定,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没有急救经验的新进院的医生,对急救工作较为陌生,存在急救技能欠缺的问题。另外受环境条件限制,车载急救设备简陋,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现场急救需求。

3如何加强120急救中院前急救管理

3.1完善院前急救管理体系为了实现120急救中心“有求必应,有警必出,救死扶伤,病人至上。”的宗旨,要完善120院前急救体系,以“就近就急、就医院专长、病人意愿”为原则建立功能强大的指挥调度平台,将急救中心、急救站、医院急救科等联合起来,建立院前急救网络,在接到急救电话的时候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调动急救车辆到达现场。同时要建立院前急救管理制度,做好急救车辆随车记录,重视急救装备的管理。

3.2重视急救人员培训完善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提高急救人员的综合素质。第一,要提高他们的风险意识和急救意识。第二,要培养把他们的责任意识,在工作中对自己岗位职责有清楚了解,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心。第三,要进行严格的急救技能培训。定期对急救人员进行强化技能培训,让急救人员掌握常见疾病的院前急救操作知识,提高院前急救人员的专业素质。同时要根据院前急救的经验编写急救流程和操作规范,避免院前急救中失误的出现。

3.3急救物资准备急救车辆、物品、药品、器械要准备齐全、充分、完好,定期对急救物资进行检查和补充,排除不安全隐患,确保急救通畅。对于救护车要加强保养,保证安全顺利运行,能够发挥救、护以及转运的功能。

3.4做好院前急救知识普及工作120院前急救工作的顺利开展还需要社会公众的大力配合,社会中人们的急救常识增高了可以为院前急救工作创造更好的条件。所以要积极借助电视、报纸、电台等媒体对院前急救知识进行宣传,对拨打急救电话中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明确,从而减少院前急救工作开展中的阻力。

4结语

总之,120院前急救对于患者及时治疗有重要的意义,建立完善的院前急救医疗体系能够保障急救工作的准时、准确,对于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挽救患者生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完善的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要求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配备充足的人员和物资,急救医护人员要有专业的医疗知识,从而能对患者病情准确判断和处理,提高院前急救效率。

参考文献

[1]孙洪,魏威.建立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0,17(3:32-33.

急救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急性心力衰竭; 院前急救

急性心力衰竭为急诊常见的突发性疾病,如不能及时给予患者救治,会导致患者死亡,危及生命。此疾病是因为心脏疾病导致患者心肌出现收缩力降低,回心血量无法完全排出,从而导致供血不足。患者可出现气促、烦躁、咯粉红色泡沫痰等临床表现[1-3]。为探讨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院前急救的措施及效果,2011年2月-2012年6月笔者对所在医院急诊收治的52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2月-2012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急诊收治的52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其中男38例,女14例;年龄35~74岁,平均(58.5±8.1)岁;发病时间5~30 min,平均(14.8±4.6)min。所有患者均为急性左心衰竭,48例患者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4例高龄患者症状不典型,年龄62~79岁。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12例患者为情绪激动导致,14例患者为过度劳累,26例患者为感染诱发。所有患者均合并两种以上慢性疾病,16例患者合并有心瓣膜疾病,34例患者有糖尿病,47例患者合并有高血压,32例患者合并有冠心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吸氧、评估疾病等综合措施进行急救,并安全转运到医院进行急诊就治。所有患者均快速出诊,3 min出车,到达现场时间为9~26 min,并由医师通过电话指导患者家属对其进行紧急急救。到达现场后首先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快速评估,并询问患者家属患者病史情况。如患者有濒死感、烦躁不安、紫绀、冷汗淋漓、端坐、三凹征、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听诊肺部有哮鸣音,心尖部可听到奔马律,且有心衰疾病病史,可初步诊断为急性心力衰竭。迅速给予患者吸氧及调整,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如有必要可进行吸痰治疗。给予患者强心、利尿、镇静、止痛、扩张血管药物及激素等药物治疗,改善患者疾病情况,并转移患者送往医院。转移过程中时刻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出现异常情况给予针对治疗。根据患者的血压等情况给予患者应用3~10 mg吗啡,以降低患者的心脏负担,控制其躁动等情况,如患者双侧肺部均可听到水泡音,应给予患者应用20~40 mg速尿药物,改善其肺部水肿情况;如患者双肺部哮鸣音明显,可给予患者应用氨茶碱药物进行治疗。患者入院后常规给予患者低脂低盐饮食、吸氧、卧床休息等治疗,并给予患者应用抗感染、逆转心室重构、扩血管、利尿、洋地黄等药物进行治疗,并积极治疗控制患者的合并疾病[4-7]。

2 结果

所有患者经综合措施急救,均顺利到达医院。50例(96.2%)患者救治成功,2例死亡,死亡率为3.8%。50例患者经1周综合治疗后血NT-proBNP检查结果为(2940.2±2457.3)ng/L,左室射血分数(LVEF)检查结果为(46.3±9.5)%,心率为(71.2±11.5)次/min,血压控制良好。38例患者心功能改善到2级,12例患者心功能改善到1级。患者呼吸困难不明显,双肺湿啰音消失,浮肿消失。

3 讨论

急性心力衰竭为临床比较常见的急性疾病,对患者的危害很大,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患者死亡。此疾病是因为器质性心脏病发展到心肌收缩力减退,导致患者的心脏不能正常地将回心血量全部排出心脏,致使患者的心搏出量降低,导致出现肺静脉淤血的状况发生,动脉系统严重供血不足,多为快速异位心律、急性的心脏容量负荷过重、严重心瓣膜狭窄、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等疾病导致,患者临床表现为有濒死感、烦躁不安、紫绀、冷汗淋漓、端坐、三凹征、呼吸困难等,听诊肺部有哮鸣音,心尖部可听到奔马律,且有心衰疾病病史[3-9]。

对患者进行院前急救的原则为争分夺秒稳定患者的疾病,平稳送往医院给予针对性地治疗,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故前期应电话沟通患者家属,指导其进行前期的急救措施,给予患者服用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并正确摆放患者等。前期的正确急救措施会为抢救争取时间,以保障患者生命。本组所有患者均快速出诊,3 min出车,到达现场时间为9~26 min,这也保障了对患者的急救效果。医疗人员到达现场后应首先对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评估,早期对疾病进行诊断,给予患者综合性的治疗措施以急救,综合性治疗措施包括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药物治疗等。本组患者应用综合措施进行院前急救,均顺利到达医院,经治疗50例(96.2%)患者救治成功,2例死亡,死亡率为3.8%,50例患者各项指标均表现正常,血压、心率等情况控制良好,心功能均有所改善,38例患者心功能改善到2级,12例患者心功能改善到1级,这表明给予患者进行院前急救措施可有效提高并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本组患者运送途中均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给予其针对性药物治疗。本组患者死亡率均低于相关文献报道[9-14],这表明早期综合性院前急救措施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为治疗争取时间。

综上所述,快速出诊,沟通患者家属给予患者早期急救,采取综合有效的急救措施,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保障患者的生命,为治疗争取时间。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10年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S].2010:8-10.

[2] Cynthuia M B, Pasqualina S, Robert M, et al. Physiological, pathological, pharmacological, biochemical and hematological factors affecting BNP and NT-proBNP[J]. Clinical Biochemistry,2008,41(4-5):231-239.

[3] 陈其凰,张玉霞,蒙钟宁.50例急性左心衰的院前急救和转运研究[J].中国热带医学,2008,8(9):1576-1577.

[4] 廖清高,隋敏生,郭旭武.老年人急性左心衰的院前急救和安全转运[J].中国全科医学,2001,8(9):64-66.

[5] 谭建新,关永东.吗啡在急性左心衰院前急救中的安全性[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15(5):29-31.

[6] 郭华林.不稳定型心绞痛院前急救临床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08,15(Z1):58-59.

[7] 陈言智,严国胜.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9(22):41-43.

[8] 覃香.急性心力衰竭院前急救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2):39-42.

[9] 韩维红.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院前急救的体会[J].中外医疗,2009,28(23):61-63.

[10] 王建民,白红.急性心力衰竭52例院前急救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09,7(7):20-23.

[11] 刘君思,范锦.42例急性左心衰患者院前急救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0,7(5):82-83.

[12] 陈其凰,张玉霞,蒙钟宁.50例急性左心衰的院前急救和转运研究[J].中国热带医学,2008,8(9):64.

[13] 宋淑华,霍光,范珍川,等.急性左心衰院前急救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9,11(8):55-57.

急救措施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四肢骨折;院前急救;急救措施;肢体复位

To Investigate the Fracture of Limbs in Pre-hospital Emergency Care

WEI Yu-qing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Nanning 530021,Guangxi,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field of limb fractures in patients with pre hospital first aid measures. Methods80 cases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2 May to 2013 of May were fracture patients, patients underwent fracture limb reduction, blood volume replacement and anti shock therapy and trauma treatment before admission. 80 cases of patients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select the same period before admission first aid measures did not accept the limbs treated fractures in 80 patients, as control group. Observation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admission treatment success rate. Results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outside the hospital first aid treatment rate (96.3%)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83.8%), (P

Key words:Extremities fractures; First aid; First aid; Limb reduction

四肢骨折为各种外伤引起的直接或间接暴力作用于身体四肢引起四肢骨骼完整性及连续性中断,院前急救能够及时有效地对患者进行初步救治,对骨折肢体进行复位、对患者外伤出血迅速处理、对患者血容量进行补充、抗休克治疗等,最终将患者安全送至医院接受治疗。对我院收治的80例四肢骨折患者进行院前急救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80例四肢骨折患,其中男性患者51例,女性患者29例,患者年龄(16~73)岁,平均年龄(45.2±2.1)岁,其中开放性骨折患者22例,占27.5%,闭合性骨折58例,占72.5%,根据患者骨折部位进行分类后,发现股骨以及胫腓骨骨折患者最多,股骨骨折患者32例,胫腓骨骨折患者22例,而上肢肱骨和尺桡骨骨折患者较少,其中4例上肢肱骨骨折患者,尺桡骨骨折患者3例,12例多发骨折患者,占15.0%,创伤性休克患者4例,10例关节脱位患者,其中38例患者因车祸导致骨折,6例患者因机器操作失误导致骨折,9例患者因为压砸而导致骨折,高空坠落导致骨折患者20例,7例患者因其他原因导致骨折。医护人员在患者骨折现场及时对患者进行急救,稳定患者病情,并将患者及时送往医院治疗。选取同期入院前为接受急救措施处理的四肢骨折患者80例,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骨折类型以及骨折部位等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四肢骨折患者院前急救的主要目的在于对骨折端进行初步复位和固定,预防休克,稳定病情,为患者平稳转运至医院治疗争取更多的时间。及时对闭合性骨折患者采取牵引复位,并及时采用夹板进行固定,现场复位主要是对患者肢体畸形位进行迅速纠正,使患者入院后不必再接受手术强迫复位,同时能使患者板转运过程中受到的损伤降低,在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过程中还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对患者入院后的救治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1]。

开放性骨折患者出血量较多,急救现场采用较多的止血方式便是压迫止血,止血带通常在大血管破裂时使用,并且要定时松开止血带,避免对患者皮肤造成缺血性坏死情况。对现场进行仔细检查,收集患者遗留的骨折块,用无菌纱布包进行包裹,作为手术备用[2]。

患者在失血过多的情况下极易出现休克情况,现场急救需要适时检测患者生命体征,运用科学有效的止血、止痛措施,建立静脉通道,及时对患者进行抗休克治疗[3]。

1.3观察指标观察组患者在入院前均接受院外前急救,对照组患者骨折后未接受院外急。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后救治成功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并用(x±s)表示,(P

2结果

观察组80例患者中77例患者救治成功,其余3例患者因为车祸导致心脏受损严重而死亡。救治成功率96.25%(77/80);对照组中67例患者救治成功,其中6例开放性骨折患者因为失血性休克死亡,7例患者因心脏严重受损死亡,救治成功率83.8%(67/80),观察组在院外前急救措施处理的患者救治率(96.3%)明显高于对照组(83.8%),(P

观察组院外前急救措施处理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1.9±3.2)d,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9.5±2.1)d,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

3讨论

四肢骨折患者多因各种外伤所致,生物力学表明,肢体合理的固定和良好的血液循环是促进骨折愈合的主要因素之一,院前现场急救的主要目的在于将骨折端进行初步复位和固定,预防休克,稳定病情,使患者平稳转运至医院。因此医院应建立科学的四肢骨折院前急救应急预案,对患者迅速止血、预防休克以及补充血容量,提高患者入院后的救治成功率[4,5]。

参考文献:

[1]笪虎,程建华,冯大军,等.多发性四肢骨折致失血性休克急救的体会[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6):1093-1095.

[2]农有宏.探讨多发性伤伴四肢骨折患者的急救措施与早期手术治疗方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20):89-90.

[3]黄卫民.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9):1532-1533.

急救措施范文第6篇

论文关键词:常见农药中毒的分类与对症急救措施

 

人们在生产、运输、贮存、销售和使用农药过程中,由于操作及安全防护不当,使农药通过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进入人体达到一定的量,引起全身或局部的不良反应,使正常生理功能受到影响,出现病理改变等系列中毒现象而造成生产性农药中毒,或人们有意或无意吞食了农药而导致非生产性农药中毒。无论发生何种农药中毒事件,救援者要保持冷静,迅速对患者采取现场急救措施,常见农药的中毒与抢救方法如下:

一、农药中毒分类急救措施

1、有机磷酸酯类农药(如敌百虫、敌敌畏、三唑磷、乐斯本等)

⑴中毒症状

轻度中毒者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多汗、瞳孔缩小、视力模糊等;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尚有肌束震颤、轻度呼吸困难、共济失调、腹痛、腹泻等;重度中毒者除以上症状表现外,还出现大小便失禁、肺水肿、呼吸麻痹、昏迷、脑水肿等。

⑵急救方法

中毒者应立即脱离中毒现象,脱掉污染衣服,彻底冲洗被污染的皮肤、粘膜、头发等,并急送医院进行抢救。解毒药物为阿托品、解磷定、氯磷定等。

2、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如呋喃丹、灭多威、叶蝉散等)

⑴中毒症状

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类似,重度中毒时可出现肺水肿、昏迷、脑水肿及呼吸衰竭,死因多为肺水肿及呼吸衰竭。

⑵急救方法

彻底清除毒物,防止毒物继续吸收,促进毒物排泄等,重症患者急送医院处置。解毒可用阿托品皮下2毫升注射,不能用解磷毒。

3、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如敌杀死、功夫、灭扫利等)

⑴中毒症状

此类农药是一种神经毒剂,因中毒途径不同,首发症状也不相同。

⑵常规处理

皮肤污染时用肥皂水彻底清洗,口服者以2%碳酸氢钠溶液洗胃,亦可用清水洗胃,眼睛被污染者可用生理盐水冲洗。无特效解毒剂。

4、有机氯农药(如硫丹等)

⑴中毒症状

表现为神经兴奋性症状。

⑵急救处理

尽快清除尚未吸收的毒物,包括催吐、洗胃、导泻等,注意特别禁止使用油类导泻剂,使用活性炭能促使此类农药的排出。

5、鱼藤精类

⑴中毒症状

鱼藤精的有效成份是鱼藤酮,是呼吸毒剂,中毒症状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以及头痛等,亦可致中毒性肝炎,严重者可出现呼吸麻痹而死亡。

⑵治疗处理

无特效解毒剂,可作对症支持治疗。抽搐者予安定肌注;中毒性肝炎时护肝治疗;呼吸抑制时应用呼吸兴奋等。

6、熏蒸剂类(包括氯化苦、溴甲烷、磷化铝及磷化钙,均为高毒农药)

⑴氯化苦

中毒症状:主要对呼吸道的刺激作用,因中毒性肺炎和肺水肿而致死。

急救措施:立即将患者搬移中毒现场至空气清新处,除常规处理外,应立即送医院治疗。

⑵溴甲烷

中毒症状:溴甲烷为一种强烈的神经性毒物,主要影响神经系统和呼吸酶,中毒潜伏期长为2~5天,可表现为头晕、头痛、乏力、呕吐等,严重者可出现昏迷、脑水肿、呼吸麻痹而致死。

急救措施:常规处理同氯化苦,然后送医院治疗。

⑶磷化铝及磷化钙

中毒症状:两者均可吸收空气中的水份而产生对人体剧毒的磷化氢气体,主要影响中枢神经、呼吸系统等,口服中毒者可出现严重的消化道症状以及肝肾功能损害甚至衰竭的表现。

急救措施:除常规处理外,口服中毒者催吐后,以0.1%硫酸酮溶液或0.02%高锰酸钾溶液洗胃,然后注入100~200毫升液体石蜡,再用硫酸镁导泻(禁用油类导泻剂),送医院治疗。

7、杀鼠剂(如磷化锌、敌鼠、杀鼠迷、大隆、安妥、毒鼠强等)

⑴磷化锌

中毒症状:在胃酸或水中产生磷化氢气体而引起中毒。磷化氢可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呼吸及循环系统、肝、肾等重要器官。

治疗处理:中毒机制及临床表现、治疗与磷化铝、磷化钙中毒相似。

⑵敌鼠

中毒症状:敌鼠为高毒类杀鼠剂,人误服0.16克以上即可发生中毒。毒物进入人体后较长的潜伏期才出现出血症状,一般为3天,而恶心、沤吐、乏力、心悸等症状可较早出现。

急救措施:中毒者应就近急送医院救治。

⑶杀鼠灵

作用机制与敌鼠相似,中毒症状、治疗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⑷大隆

中毒症状:属香豆素类,为第二代抗凝血类高毒类杀鼠剂,主要影响凝血酶的合成农业论文,损伤微血管而引起出血。潜伏期3~5天,误服后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腰痛以及广泛的出血现象论文的格式。

急救措施:中毒者就近应急送医院救治。

⑸安妥

中毒症状:对鼠类的毒性大而对人毒性低,属低毒类杀鼠剂。口服中毒者出现口部烧灼感、恶心、呕吐、烦渴、头晕等,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肺水肿、休克及昏迷等;或是黄疸、肝大、血尿、蛋白尿等肝肾损害的表现。

治疗处理措施:口服中毒者以0.02%高锰酸钾溶液洗胃,也可用清水洗胃(禁用碱性溶液洗胃),然后以硫酸镁20~30克口服导泻,忌用油类泻剂,以及禁食碱性食物及高脂肪类食物,以免加速毒物吸收。

⑹毒鼠强(目前已禁用)

中毒症状:毒鼠强又名没鼠命,四二四,三步倒等,毒性相当于氰化钾的100倍,砒霜的300倍。中毒症状主要为头痛、乏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肌束震颤等。

药物治疗:乙酰胺(解氟灵)为氟乙酰胺、氟乙酸钠中毒的特效解毒剂。控制抽搐可用安定,对服毒量较大或症状难以控制的给予血液灌注治疗。

急救措施:无特效解毒剂。清除毒物,可用大量温淡盐水洗胃。应用活性岽。

二、农药中毒的对症治疗措施

1、对呼吸障碍者治疗

对由于有机磷农药中毒引起的呼吸困难、呼吸间断或感到呼吸困难时,可用阿托品、胆碱酯酶复能剂。还可以用呼吸兴奋剂洛贝林3毫克肌肉注射,尼可杀米1.5毫升肌注或9毫克加入5%葡萄糖生理盐水100毫升中静脉点滴。应注意使用兴奋剂时,必须在通气功能改善,呼吸道阻力减少时才能使用,不然会因增加呼吸功率而增加了氧气的消耗量。如果中毒者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输氧,口对口人工呼吸,在进行之前要清洁中毒者上呼吸道,保持通畅;开始吹气压力要大些,频率也要快,以后要逐渐减小压力,吹气过大会造成肺泡破裂,或使肺泡极度扩张,造成肺泡内气体停留,使功能性残气增加,对气体交换不利,吹气时不宜过长或过短。

2、对心搏骤停者的治疗

此症状很危险,直接危及患者生命,是发生在呼吸停止后或农药对心脏直接的毒性作用所致,所以要分秒必争地及时抢救。其方法是:心前区叩击术,用拳头叩击心前区,连续3~5次,用力中等,这时可出现心跳恢复、脉搏跳动。如此法无效,应立即改用胸外心脏按摩,每分钟60~80次,在做胸外按摩时必需同时进行人工呼吸,不然难于复苏或不持久。做胸外按摩时应注意将中毒者放在硬板或地上,用力不能过猛,避免发生肋骨骨折和内脏受伤。还可以用浓茶做心脏兴奋剂,必须时注射安息香酸钠、咖啡因等。

3、对休克的治疗

急性农药中毒或剧烈头疼均可引起休克。症状表现全身急性衰竭、神情呆滞、体软、四肢发凉、脸色苍白、青紫、脉搏加快而细、血压下降。急救休克者时,应使病人足高头低,注意保暖,必要时进行输血、输氧和人工呼吸。

4、对昏迷者的治疗

急救时将患者放平,头略向下垂,输氧,对症治疗。可采用针刺治疗,针刺人中、内关、足三里、百合、涌泉等穴位。要补充水分、营养,给克脑迷、氯酯等苏醒剂与5~10%葡萄糖水静脉点滴。

5、对痉挛者的治疗

缺氧引起的痉挛给予吸氧,其他中毒引起的痉挛可用水合氯醛灌肠,肌注苯巴比妥钠或有入乙醚、氯仿等药物。

6、对激动不安者的治疗

用水合氯醛灌肠,服用醚缬草根滴剂,可缓解中毒的躁动不安。

7、对疼痛者的治疗

对头、肚、关节等疼痛可服用镇痛剂止痛。

8、对肺水肿者的治疗

输氧、使用较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利尿剂、钙剂、抗菌剂及小量镇静剂。

9、对脑水肿者的治疗

输氧、头部用冰袋冷敷,用能理合剂、高渗葡萄糖、脱水剂、皮质激素、多种维生素等药物。

急救措施范文第7篇

【关键词】院前急救;医疗纠纷;防护措施

1临床资料

10年多来我们共出诊18490人次,其中心脑血管疾病3582人次,交通事故2475人次,意外伤害1059人次,其中中毒584人次,其他疾病11374人次。三人以上成批伤139批次,受伤人次最多的一次达32人次。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达8人。发生医疗纠纷隐患152次。

2医疗纠纷原因分析及防护措施

2.1患方因素

患者缺乏医疗知识,对治疗风险的认识不足,对医疗意外、并发症、病情自然转归缺乏应有的认识以及心理等待时间与实际等待时间的差距。起病突然,病情紧急,病人及家属遭受突如其来的重大变故,短时间心理上难以承受,对医务人员产生过分依赖和过高期望,希望得到及时救治对医务工作不理解,甚至提出一些过分的无理要求。

2.2医方因素

2.2.1急救通讯及道路方面:

电话占线及串线:骚扰电话是电话占线的主要原因;假电话也是电话占线的主要原因之一。给急救工作造成人力、物力、时间的损耗。

交通不畅:由于常德市城市发展较快,很多新建的小区、楼房无编号,常德小街小巷多,道路经常断道施工,救护车无法及时赶到病人的家。尤其是在夜间出诊更是难以及时赶到现场。

医务人员及报警者方面的原因:(1)打电话者心情过分紧张,未能将病情报告完毕即中断联系;(2)打电话者医疗知识缺乏对病情报告不清或病人或家属对调度员的问答没有听清,或不理解等。

2.2.2医护人员言语不慎、责任心不强。原因:院前急救,抢救诊断时间短,带到现场的药品和设备有限病情不容易立即搞清。急救患者一般起病急,病情重及极不稳定、生命笃危,但患者都有强烈的求生欲望,即使是极端危重者,也仍想绝处逢生,如果医护人员轻易答复“不要紧”、“没关系”等言语,一旦病人病情恶化,导致死亡就容易引起医疗纠纷,特别是医护人员态度生硬,容易引起病人及家属的反感,更容易引起纠纷。

2.3 社会因素随着医保制度的改革,部分患者医疗费用由过去全部报销到现在自己付费消费,心理上难以适应,他们对医疗后果和服务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加上医药费用不断攀升,许多患者把不满发泄到医务人员身上。另外,社会各方面在医疗纠纷中普遍存在的同情弱者的思维定势,处理上明显偏向患方的做法;新闻媒体非客观公正的报道对医疗纠纷的产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政府对急救投入不足,“120”承担的是政府的职能,国外大多数国家院前急救都是不收费的,而我们很多医疗事故和纠纷都是由于收费所引起的。

2.4防护措施

2.4.1在院前急救中普及自救、互救知识,开展院前电话指导,使急救从接触病人开始提前到接到呼救开始;缩短反应时间和服务半径及心理等待时间与实际等待时间的差距,在紧急情况下,往往呼叫者不能冷静地传达必要的信息。急诊接线员必须做到线路熟悉,正确接听求救电话,在最短时间内问清出事地点、病情或大致伤情、受伤人数。救护车司机除熟练掌握驾驶技术外,还应熟悉本地区的地理分布情况,并避开城市上下班的主要街道,快捷地到达呼叫地点。加强院前急救意识, 强调时间观念,要求医护人员及司机必须24小时在急救中心待命,保证随叫随到及时出诊。每日检查急救物品是否备齐、完好,严格做到四定:定物、定量、定位、定人;三及时:及时检查、及时消毒、及时补充,保证性能良好。

2.4.2“120”配置来电显示功能及全市电话号码分布本,可根据号码来源对骚扰者及时教育帮助或警告;“120”调度室配置一部与亚洲急救中心联网的急救电话,并向社会公布,以防止“120”占线不通而引发医疗纠纷,依据来电显示及电话分布情况来判断、识别真假、真的求救电话说话语气紧急、语言流畅、对答自如、来电显示与所报电话号码相符,同时与我市的电话区号相符。调度员必须准确记录来电时间,通知出车时间以及出车时间以便事后查证;必须准确记录呼叫者的姓名及联系电话,以便及时与对方传递信息,取得对方的理解;病情重,急救地址较远,急救车未能及时达到时,调度员需联系附近卫生院前往急救点进行急救。如2008年,在离市区60公里的丽江坪,发生一起大型客车与东风大卡车相撞的交通事故,受伤人数达32人,急救中心到达出事点约需2个多小时,调度员在派车前往急救的同事,立即通知当地的卫生院组织人力、物力前往出事点进行救治,待急救中心人员赶到出事点时,所有的伤员都已经由卫生院的医护人员转到附近的卫生院,并对多有的伤员进行伤检分类,重伤员已全部开放静脉通道,小伤口的清创缝合及止血、包扎已基本搞好,除有一人重度颅脑损伤病人死亡外,全部都抢救成功,避免一起因未能及时达到现场抢救而可能引起的医疗纠纷。

2.4.3呼救时,值班车及人员正在院外进行院前急救工作,调度员暂时没有人员可派时,调度员一方面耐心解释说明无法立即派车前往,一方面要了解值班车的动态,并立即组织第二套人员及时到位并出车。接电话时如果发现对方心情过分紧张,调度员应用和蔼的语言,边安慰边了解病史和目前病人的主要症状,以便针对性的准备特殊药品和物品,如临产要准备产包,车祸要多备些夹板、绷带等。如到现场后发现抢救药品、器械缺乏或不足时,医护人员一定要配合默契,冷静并灵活选用替代药或采用其他办法解决。在现场急救及转运病人时,一定要严肃、谨慎,在病人或家属面前不说与抢救无关的话,进行必要的沟通,使其对患者病情凶险程度、院前急救中医护人员所采取的紧急措施和难以克服的困难有一定的了解,消除某些不切实际的期望和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加强医疗文书书写,落实院前急救记录,通过检诊和初步处理后,要及时送患者回院,途中要监护用药的不间断、抢救措施的不间断,同时与相关科室取得联系,到院时要与科室做好患者的交接工作及记录好到院时间、认真填写抢救记录,留下医疗证据。对拒绝来院、途中有危险或到现场患者已死亡时,要做好院前急救知情同意书的填写并让家属或患者签字认可,留下凭证。

2.4.4国外大多数国家院前急救都是不收费的,而虽然院前急救作为一种有偿的医疗服务几乎是众所周知的。但出诊欠费作为普遍现象在全国所有急救中心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平均欠费(包括完全欠费和部分欠费)在10%左右,以致正常的收费行为都成为出诊人员一种额外的心理负担,由此而引发的纠纷更是屡见不鲜。这种纠纷的特点还不是没钱可交,往往是有钱不交。理由是为什么110和119出警都不收费,而你们120却要收费?对此只能是把物价部门批准的收费规定制版固定或复印存放在救护车上以便解释,能收则收,不能收也不要勉强。需要注意的是,对经济上确有困难的患者绝不能以物折钱,更不能见死不救;对于见义勇为的患者要予以减免收费;并把所有欠费问题向政府反映以期解决。同时强调,所有收费都要在抢救后进行,不能由于费用问题而影响正常。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命越来越重视,急救意识也不断增强,呼叫”120”的次数也逐年增多,由刚运行时的月均出诊150余次,增加到现在的月均出诊300余人次,还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对院前急救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院前急救的业务由急救运输型向急救医疗型转化,专业性越来越强,院前急救中心的纠纷也会逐渐增加,因此要加强院前急救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职业道德素质,提高院前急救技术。从理论上讲,医疗纠纷很难杜绝,但医疗纠纷能够通过我们的努力尽可能地减少。我们必须意识到,患者及家属不一定懂得医学知识,但能够感受到我们反应速度的快慢;患者及家属可能不知道技术水平的高低,但能够看到我们采取了多少抢救措施;患者及家属不大能预知病情的结局,但明白我们是否尽了最大的努力。所以,根据容易发生医疗纠纷的各个环节,积极采取对策,防范院前急救中心的医疗纠纷,对预防院前急救差错事故和医疗纠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提高院前急救质量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陈民玉.院前急救学[s].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29-237.

[2]殷磊.护理学基础[s]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0-84.

[3]张焕凤,徐春婷,吕艳娜.齐鲁护理杂志[J],2006,12(11):2175.

[4]武秀昆.中国急救医学[s],2007,27(5):468-471.

急救措施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冠心病;冠心病急性发作;急救措施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26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011-02

冠心病的发病率现在处于上升趋势,一个社会原因就是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且我国也在逐渐进入老龄化的社会。这种疾病是因为冠状动脉狭窄,心脏的供血不足等因素造成心肌机能的障碍或者是器质性的病变。此病又被称为是缺血性的心脏病,是对人们健康危害非常严重的疾病,据有关部门统计,每年大约有五十万人在我国由于冠心病而去世,而这部分人群中又以急性发作期没有得到正确有效的治疗而最多。所以说,对冠心病患者实施有效的急救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回顾性分析了134例我院急诊救治的冠心病急性发作时的患者的资料,来探讨其救治的有效的急救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份-2013年1月份在我院急诊救治的134例冠心病急性发作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其中有男性70例,女性64例;年龄最大的患者为77岁,最小的患者为39岁,平均年龄为55.1岁;以上患者都有冠心病病史,病史为4个月-35年,平均为7.9年。其中有43例患者合并有高血压,21例患者合并有糖尿病。在冠心病急性发作时有患者表现为明显的胸痛、呼吸困难、喘息咳嗽、端坐呼吸、胸闷、颈肩部区域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1.2 方法 首先是进行诊断,在患者来到急诊后,先要做的是询问家属和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一些疾病史,并同时进行心电图检查,此种辅检查的手段是诊断冠心病患者急性心肌梗塞的最简单和基本的检查,而且可以根据心电图来确定心梗的部位,为进一步治疗提供方便。然后对患者进行心肌酶和肌钙蛋白的检查,这也是心肌梗死重要的诊断手段。若是有患者符合以下两条就可以诊断为心肌梗死:①有缺血性胸痛的临床病史;②心电图的动态演变;③心肌坏死的血清标记浓度的动态改变[1]。在患者确诊为心肌梗死之后,立即进行持续的心电监护,并且嘱咐患者及家人要患者本人绝对的卧床休息,让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5mg,嚼服阿司匹林。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并且确保其及时输入。在这期间要密切监测心电图,若是有恶性的心律失常发生,要及时处理,并且考虑进行介入治疗。患者在服药以后记录其心率、血压、血常规、心电图等的检查结果和症状的减轻程度。对其治疗前后的各项情况作比较。

1.3 统计学分析 以上的所有数据资料都采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均采用均数±标准差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当P

2 结果

在对患者进行急救后,胸部刺痛和胸闷、心悸等冠心病发作时的临床症状有所缓解,见表1。而且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大幅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像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这样的疾病的发生率明显增高,而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又是冠心病的公认的危险因素。因此,急性心肌梗死近年来明显增加的发病率也就不足为奇。至于死亡率也在升高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人们对冠心病没有足够的认识,不能对发作的患者给予及时的救治。另外提高患者及早就医的意识和提高医疗工作者对冠心病的及时的准确诊断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患者和医务人员就需要了解此种疾病的一些首发症状帮助医生和患者可以早期意识到此病的发作。心前区压榨样的疼痛伴有胸憋、惊恐、大汗和放射性的疼痛为急性心梗的典型的临床症状,这比较容易诊断为心梗,但是有些患者在发作时表现为牙痛,腹痛,恶心等这些症状极为不典型,对医务人员的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所以这就需要医务人员的经验加辅助检查来进行诊断了。冠心病也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生这种疾病主要就是由于冠脉发生粥样硬化而使官腔变得狭窄甚至是阻塞,使得冠脉血流不畅,心肌不能得到所需要的那么多血液而导致心肌发生缺血缺氧性的损害而发生的心脏疾病[2]。而心绞痛的发生是由于冠脉供血不能满足心脏的需要,引起急剧的,暂时性的心肌缺血和缺氧所出现的胸痛。其发生的机制众说纷纭,但是大多数学者认为是脂质浸润,形成血栓,内皮被损伤发生炎症反应等造成的。

在了解冠心病的发作原因、机理、临床表现后,我们认为下一个在急救中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因素就是所使用的药物。在很多的研究中指出,冠心病的高危人群以及心绞痛和心梗的患者血小板功能异常。这与粥样病变的部位形成微血栓有密切关系[3]。硝酸甘油不仅可以迅速缓解胸痛,还能够使血压和心率维持稳定,降低心排出量,从而有效的减轻心脏的负荷,使心肌的耗氧量减少。此药一般是在舌下含服,由于舌下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所以吸收迅速也容易。硝苯地平这种药物对变异型的心绞痛的疗效显著,而且对人体的呼吸功能没有不良影响,所以此药在必要时候也可以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急救治疗。亚硝酸异戊酯的起效速度最快,可是其药效非常短,可以在患者急性心绞痛发作或是在用硝酸甘油后无效的情况下,将此药在手帕中拍碎,然后放到患者鼻孔处吸入。可以为患者争取到一定时间到医院进行下一步救治。

因此,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急救,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李瑞杰,高蕾.冠心病急性发作的危险评价与急救[J].生活与健康,2008,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