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马歇尔计划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马歇尔计划范文第1篇

1948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对外援助法案》,用其生产过剩的物资援助欧洲国家,“马歇尔计划”开始实施。1948年-1952年,美国通过该计划给予西欧经济援助达131.5亿美元,其中赠款占88%,其余为贷款。“马歇尔计划”实施期间,西欧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25%。不仅迈出了走向欧洲一体化的笫一步,更重要的是,该计划及时消化了美国自身的过剩产能,锁定了欧洲的后续采购方向。由于该计划把信贷援助转化为商品输出,刺激了美国的工业生产和对外贸易,为保持战后美国的经济繁荣发挥了积极作用。

当前,尽管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制造业似乎已摆脱深陷衰退的阴霾,然而,各大经济体产能利用率降低仍在继续。金融危机也使中国产能过剩的周期性调整提前到来,制造业大国和正在重工业化的产业背景,将延长中国制造产能过剩的存续时间。这令我们即使已看到复苏迹象,但仍不能轻言乐观。

有利的消息也不少。其一就是外商投资大增,外贸出口强劲反弹,加上热钱加速流入,使外汇储备保持快速增加。

此时,有专家学者提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建议建立5000亿美元规模的“和谐世界计划”,向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提供国家贷款,并在中国企业中进行项目建设和采购。计划的目的是要促进出口,消化中国现在过剩的产能,同时还可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然而,学界对此计划有不少质疑:我国的财政赤字相当大,不知能否承担这种支出;我国企业有没有国际经营的能力和经验去实施相关外拓;计划本身对消化过剩的产能和提振国内消费的效果有多大,等等。

笔者在此不探讨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可行性。此计划的提出,恰恰说明了我国已具备向世界输出资本的强大实力。上个世纪,美国、日本等经济体相继崛起后,资本输出以不同的投资形式走向世界。踏入本世纪至今,我国经济崛起已无悬念,那么,我们的资本走向全球也是大势所趋。另外,尽管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但以人均算,资源就显得贫乏,从经济可持续增长、资产保值增值等角度看,向外投资布局必不可少。

而且,通过QDII等方式进行海外投资,是私人投资者把握梯次投资机会,并实现合理资产配置的有效手段。具体理由如下:

首先,基于对全球经济复苏将呈现雁形恢复的判断,既然我们已看到中国的经济和股市在2009年已呈V型反转,那么第二波复苏应是欧美,随后,欧美的复苏会直接拉动以出口为支柱的经济体。因此,第三波可能是韩国、台湾等。投资者即使错过第一波投资,通过资产的全球配置,还有机会以海外投资的形式赶上第二波、第三波。

其次,就投资者的国内投资计划而言,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的泡沫化是2010年的主要风险,由其导致的政策变化也是市场面临的最大不确定性。2010年的市场走势不会是直线。尽管当期的通胀水平仍然较低,政策紧缩的力度不会很大,流动性仍然宽松,许多企业的盈利受益于初期的通胀,然而,货币政策虽然表面上仍是“适度宽松”,但随着准备金率的提升,央行适度紧缩货币的调控意图已经明朗。而欧美的央行则因其对应经济体的复苏相对滞后,暗示近期不会加息,投资的环境相对宽松。投资海外的相关市场,反而能起到一定的避险作用。

马歇尔计划范文第2篇

我们不能轻视了一对隐形的翅膀――一年前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倡议。在这一年中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如今,随着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成立,隐形翅膀已真正现形。

中国与中亚、西亚、西欧的互通互联即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与东盟等地区的互通互联即是“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战略对提升境外直接投资、开辟海外市场、扩大产品出口、消化过剩产能、破除贸易壁垒,最终确立符合我国长远利益的全球贸易及货币体系起到了举足轻重呢的作用。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当年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对欧洲开展合作的历史,虽然背景与当前有显著区别,但经济影响与产业变化类似,可谓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或者称作“中国计划”更为贴切!

对于“一带一路”战略产生的效应到底有多大,我们不得不再来回顾一下马歇尔计划的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通过向西欧提供了共计131.5亿美元的援助计划,并整整持续了4个财政年度之久,对战后西欧各国提供了赠款贷款、重建协助、经济援助和技术支持,同时也对美国经济自身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增加了美国的出口,帮助美国在战后消化过剩产能,为美国经济开拓了新的巨大市场;启动了美元的国际化进程,使美元在西欧各国间成为结算货币,为美元成为全球性国际货币奠定了基础,也就是日后“布林顿森林体系”的雏形。

置于中国是否也能得到像当年美国所获益的影响一样,便给我们打开了更多的想象空间,而可以令我们坚定信心的是“中国计划”所具有的扎实现实基础。一方面是中国有过剩产能和过剩外汇资产,另一方面是新兴市场国家(EME)和欠发达国家(LDC)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欠缺,发达国家由于自身陷入债务的泥潭无法拉动全球增长,于是,中国利用积累的外汇储备作为拉动全球增长的资本金,同时通过资本输出带动消化过剩产能,成为了一个一石双鸟的战略。

马歇尔计划范文第3篇

一、选择题(30分)

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国家是(  )

A.日本 B.美国 C.欧盟 D.联邦德国

2.西欧和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战后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是在(  )

A.50~60年代B.70~80年代C.90年代D.现在

3.20世纪50年代末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是(  )

A.法国B.日本C.联邦德国D.英国

4.战后资本主义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发生在(  )

A.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50年代初期B.20世纪70年代初期至70年代末期

C.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D.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90年代

5.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最主要是通过(  )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干预经济

B.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C.美国的经济援助

D.对殖民地的掠夺

6.“马歇尔计划”援助的重点是在(  )

A.拉丁美洲B.东亚C.北非D.欧洲

7.欧盟建立后(  )

①欧盟各国将统一使用欧元②力求在外交和国家安全等方面步调一致③欧盟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④和美国保持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②③

8.20世纪末,世界上的经济体是(  )

A.日本B.美国C.欧盟D.德国

9.下列历史事件,发生时间最早的是(  )

A.开始实施“马歇尔计划”

B.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C.欧洲共同体成立

D.中东石油危机

10.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  )

A.高速度、低失业率B.改善人民生活、缓和社会矛盾

C.高速度、低通胀 D.信息化和全球化

二、连线题(27分)

11.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

西部和南部繁荣改革社会经济 20世纪七八十年代

进入新经济时代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 20世纪90年代

经济地位下降 受到危机严重打击,债务沉重20世纪五六十年代

经济发展受限

三、问题探究(43分)

12.阅读下列材料:

“共同体的目标应是:通过共同市场的建立和各成员国经济政策的逐步接近,在整个共同体内促进经济活动的和谐发展……以及各成员国间越来越密切的关系。”

──《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

回答:

(1)“欧洲共同体”何时成立?欧盟现有几个成员国?

(2)欧洲国家为什么要联合起来?你能联系当前在国际上发生的大事,谈谈欧盟在当前国际事务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吗?

马歇尔计划范文第4篇

>> 浅析在“一带一路”战略中 “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贸易前景浅析 浅析“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跨境电商发展 浅析“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自贸试验区 浅析“一带一路”的海外发展与马歇尔计划对比 "一带一路"背景下海口市会展业发展浅析 “一带一路”下跨境电子商务经济合作模式浅析 浅析“一带一路”战略中民族文化互通研究 浅析河南在“一带一路”中的发展机遇 浅析“一带一路”建设及其对中阿经济贸易影响 浅析“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浅析 浅析“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甘肃省外资利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浅析西部地区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建设与发展 浅析国际法视角下“一带一路”中的法律问题 浅析“一带一路”战略下石油装备的产业升级与出口贸易研究 浅析“一带一路”建设中瑞丽开发开放试验区产业发展的风险 “一带一路”引领世界新趋势 “一带一路”战略发展问题浅析 “一带一路”倡议符合当前趋势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李莉文.世界经济新格局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特征、风险及应对[J].国际论坛,2017(1):60-65.

[4]张金杰.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新特征及对策[J].经济纵横,2016(9):61-67.

[5]孙文婧.2016中国对欧美直接投资942亿美元,创历史新高[EB/OL].[2017-02-08]..

[6]张娟.政府在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作用分析:基于“一带一路”的视角[J].国际贸易, 2017(2):49-52.

马歇尔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德国;经济;变革

中图分类号:F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0-01

充斥着2011年整整一年的欧债危机,又一次把德国推到了世界经济风口浪尖之上。这样一种情况,让人们越来越加深切的感受到,作为欧洲大国的德国,在经济领域的举足轻重的位置从未改变过。

曾经因为战争而满目疮痍的国家,如何能够在经济领域仅用短短的十几年就得以复苏,并可保持住其影响力,这一点一直被人们研究着,今天就二战后德国(西德)经济崛起原因发表如下观点:

一、天时地利――外部环境为经济腾飞提供有力条件

1.冷战是德国经济的腾飞的第一推动力

为了适应冷战的需要,在西德建立起一个西进的屏障,美国开始改变对德政策,其标志当为1947年的“马歇尔计划”和“修正的工业限制计划”。

其实,早在1946年开始,德国西占区就成为了马歇尔计划的第17个援助国。西德共获得15.59833亿美元的援助,并在西德开设了“特殊账户――马克对等基金”。这笔基金,主要用于国内投资信贷和财务补贴。通过不断的循环使用,资金越来越大,到1975年,西德利用特殊账户基金提供贷款达110多亿美元。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为西德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长期的资金来源,缓解了生产资金不足的矛盾,解决了进口商品的外汇短缺,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对西德整个国民经济的腾飞起到了第一个推动力的作用。

2.朝鲜战争成为德国经济腾飞的契机

爆发于1950年的朝鲜战争,大大刺激了世界军火市场和战略军备市场的发展,对武器和物资的需求,为德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第一个契机。

朝鲜战争加剧了世界钢铁、铝、橡胶的短缺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美国放宽了对德生产的控制,使西德挣脱了限制生产战略物资的锁链。西德把数十万吨从毁坏了的桥梁、建筑物中挑拣出来的钢铁,以高价卖给美国,又从美国进口急需的原材料,然后投入到生产战略物品的重工业中,以此带动其他工业品的生产,从而使德国工业生产摆脱工业品生产的恶性循环。

3.越南战争减轻了与美国竞争的压力

越南战争的爆发,使美国在财力、物力以及人力上都受到了很大的损失,从而大大影响了经济竞争力,使其失去了在西方世界中绝对优势的地位。

然而,与此同时,为解决所需战争物资为题,美国又开始了向西德的特需订货。西德抓住机会扩大出口,其在世界贸易和金融地位得到了不断上升,到1971年,西德外汇储备达到186.57亿美元,超过了美国,成为了世界第一。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西德进口贸易曾一度超过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大国。

4.世界经济繁荣为德国经济起飞提供良好环境

二战以后,世界性的经济组织不断产生,这些组织有效地提高了国际经济协调能力。例如,为了建立新的经济秩序,资本主义国家签订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其对稳定汇率、弥补国际清偿能力不足、提高贷款,增加国际贸易以及加强国际间的竞争等方面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从而促进了世界经济的繁荣和增长。

其次,二十世纪中期以来,世界科技革命成果得到了不断创新。新科技在生产中的应用,促进了新型支柱产业的形成,德国的机械设备、汽车、精密仪器等都是在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基础上,对传统产业不断改造发展的结果。不仅如此,新的科学技术还大大提高了生产率,有利地促进了工农业的发展。

二、人杰地灵――自身优势成为经济腾飞决定因素

1.完善的教育体系为人力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有力保障

历史上,德国就一直是一个重视教育的国家,在德国有一批享誉全球的高等学府,比如以古老著称的海德堡大学。二战后,德国的教育针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教育体系,极力扩大教育的范围,不仅培养领导者、管理者,而且培养大批能适应社会上各种专业需求和技能要求的劳动者,充分强调教育的生产性,教育方针有了根本的变化,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现行教育制度。其教育具有投入大、普及广、待遇好等特点。

完善的教育制度,为德国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力基础,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率,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2.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腾飞的发动机

德国在战后创造了经济奇迹,从战败国变成经济大国,这同其经济体制是分不开的。德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其经济腾飞的发动机。

德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以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为代表,在欧洲大陆广为流行的德国模式,即运用国家的干预手段来限制垄断和保护自由竞争。在这种模式中,国家不介入市场竞争,而是充当市场竞争裁判员的角色,作用在于建立、维护、监督市场秩序。这样就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经营行为的合理化和规范化,并推动了市场体系化和配套化的建设,有利于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3.法制社会为经济腾飞提供规范管理

二战后,西德在美、英、法等国的操纵下,废除了法西斯的专制体制,在新宪法颁布后,西德围绕新宪法制定、修改了一系列的法律,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个领域建立起比较完整、民主的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现行的经济法规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企业法、劳资协议法、反限制竞争法、德意志联邦银行法、对外贸易法、经济稳定和增长法等9种。

法治保障了经济主体的高度自主性和市场活动的契约性,使主体的经济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发挥,从而增强经济运转的活力,使经济发展的规模和实力得到不断增加。另外,法治保障了市场积极的竞争性,并促进了市场经济的统一性,这一点不仅表现在国内市场的统一,而且也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得到了统一,以此促进世界资源的有效分配。

4.社会保障是经济腾飞的安全带

德国,素有“福利国家”之称,其社会保障体系涉及社会成员基本生活的各个环节,几乎包括了一个人生、老、病、死。西德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等组成。

社会保障固然取决于经济发展所提供的物质基础,然而,社会保障有利于防止贫困和保障生活,有利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向低收入者倾斜,调节富人与穷人,工作者和失业者,健康人和病人之间的分配,通过保障国民的基本生活、缓解劳资关系的方式,来刺激经济、促进生产、稳定社会,从而达到国泰民安的境地。

应该说,德国经济的腾飞是以上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有些曾经起到积极作用的原因渐渐开始阻碍经济的发展。所以,新时代新的世界环境下,不断变革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不变主题。

参考文献:

马歇尔计划范文第6篇

2012年12月,一位成绩中等的高三文科女生到教师办公室问一位地理教师:“老师,地中海在哪里?”地理教师无语。于是,我问了她一个历史问题:“你知道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商贸中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吗?”学生高兴地回答:“这我知道!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这个学生不知道地中海在哪里,但记住了“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这一知识点。这是没有思维、机械识记的结果,缺乏对历史教材的有效阅读与深度解析。因此,引导学生有效阅读与深度解析历史教材应成为当前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

一、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阅读与解析能力培养欠缺的原因

1.以多媒体课件代替对历史教材的解读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经常有这种现象:多媒体课件设计得尽善尽美,整整45分钟,教师神采飞扬、滔滔不绝,但历史教材自始至终没有打开。虽然多媒体课件使教学过程更流畅,令课堂情境更生动,让教学内容的呈现更直观,但教师没能引导学生针对历史教材进行有效阅读与深度解析。

2.以做练习代替对历史教材的解析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后,为了检验教学效果,教师通常采用让学生做练习的方式。如果学生在做练习之前能对历史教材进行有效阅读和深度解析,那么做练习的目的达到了。可是,学生往往是为寻求答案而浏览教材。其实,有效阅读与深度解析课本的要义在于:阅读者与教材之间产生有效呼应,即阅读者通过对教材中的文字、图表等信息的思考与理解,得出新认识,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

3.高中生普遍缺乏对历史教材的阅读与解析能力

如今的高中生白天关在学校里,晚上待在家里,有空便浸染在影视、网络等虚拟世界中,劳动能力较弱,社会经验较少……这样的学生对历史教材上的知识生吞活剥也是人之常情。因此,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读懂历史教材。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有效阅读与深度解析的策略

为了帮助高中生对历史教材进行有效阅读与深度解析,我总结了三个策略。

1.重视历史教材

(1)有思想的阅读与有内涵的备课相结合

教师应引导学生回归历史教材,培养学生有效阅读与深度解析历史教材的能力。为此,教师应具备对历史教材有效阅读与深度解析的能力。首先,教师应对历史教材进行有思想的阅读,即课外阅读与课本研读相结合,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与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相结合。其次,教师应针对历史教材进行有内涵的备课,不仅要精确把握历史教学的重点、难点与知识结构,还要宏观掌控历史教材的整体结构,从而提高自己深度解析历史教材的能力。

(2)严格要求与反馈激励相结合

只有学生有了回归历史教材的主观愿望,才能提升对历史教材的阅读与解析能力。首先,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必不可少。教师应向学生强调阅读历史教材的重要性,对那些经常翻阅历史教材并多次提出问题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其次,最初的几道练习题应紧扣教材出题,让那些认真阅读和解析历史教材的学生在答题时得心应手,并获得成功的喜悦,进而使其更加注重教材。

2.在阅读与解析历史教材中寻找乐趣

要产生阅读与解析的乐趣,关键在于阅读者与信息载体之间产生心灵的碰撞和思想的共鸣。其实,历史教材比较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依靠现实的视角完全能读通、读透相关的历史知识,进而产生阅读与解析历史教材的乐趣。

3.在图文结合中阅读与解析历史教材

将历史教材与历史图册相结合是学好历史的最佳方法。

(1)历史地图,让历史空间更明朗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地图让历史空间更明朗,有助于明晰历史的空间概念,是学好历史的重要工具。例如巴黎和会上英、法、美的对德政策从根本上说是国家利益问题,但何尝不包含地理因素的意义。德国是法国的邻居,对法国具有一定的威胁。美国不削弱德国,便可西面牵制法国,东西对抗苏联。只要学生对照历史地图认识到其中的地理意义,历史知识就变得好学易记了。

(2)多样图表,让历史史实更通俗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实物图、文物图和统计图表等屡见不鲜,如果将这些图表合理组合,那么往往能把艰深的知识通俗化。例如教学孔子的“克已复礼”这一理念。如图1所示,“克己复礼”中“礼”的内涵、提出“克己复礼”的背景及“克己复礼”的保守性,皆可让学生一目了然。

(3)手绘简图,让理性知识更直观

马歇尔计划范文第7篇

中国A股在2014年风生水起得益于我们国家近期的经济政策,以及我们最近几年开展的经济结构调整,伴随着国企改革的进行,市场必然在未来的一年继续一步之遥。

12月9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2015年的经济工作任务就是自贸区和“一带一路”马歇尔计划两大任务,所以,2015年市场的热点必然伴随着这两大任务,如何能够前瞻地把握2015年投资热点?就需要在此进行深入的挖掘了。

12月底,中央突然决定把深圳的蛇口加入前海自贸区,说明国家在近期一定是进入了很深的思考,加上元旦期间总理亲自考察深圳前海自贸区,就为我们2015年深圳蛇口的自贸区增加无限的魅力,所以,2015年重点关注深圳蛇口自贸区概念股就是投资者非常重要的计划了。

在深圳前海自贸区当中我们到底应该关注哪些概念股?

招商地产(000024):招商地产是蛇口招商局集团旗下唯一的房地产上市平台,而房地产是招商局集团的三大核心产业之一。招商局集团是国家驻香港大型企业集团,是一个不明显的“中字头”国企。公司总部设于香港,业务主要分布在香港、内地和东南亚等地及其具有活力和潜力的新型市场。

招商局在深圳前海地区拥有3.9平方公里的保税区,占前海18平方公里土地面积的21%,如果深圳蛇口纳入前海自贸区之后,前海自贸区的土地至少50%属于招商地产公司,这样公司的产值无形中就增加很多,即使国家在未来对于房地产的调整政策出现,也不会对招商地产有很大影响,所以建议重点关注招商地产。

从公司的技术面来分析,该公司从11月底已经出现两波明显的上涨,似乎价格已经很高了,但是,懂得估值的投资者就明白了,目前的25元仍有是具有投资价值的,每一次回抽都是市场进场机会,只要咬住21元的止损位置,建议投资者把握操作。

天健集团(000090):公司是深圳市国资委系统唯一一家同时具有建设、开发、运营三大业务板块的城市综合运营平台。公司主业既有多元化,又有专业化的特色,三大业务形成横向高度关联、纵向一体化的有机整体。

新一轮国企改革大幕已拉开,势必释放巨大红利。在这场改革盛宴中,天健集团有望华丽转身,成为深圳国资改革的优质资源整合平台、传统业务升级平台、体制机制创新平台及战略新兴产业并购平台,步入快速发展轨道。”。

天健公布的“国资+八家战投+员工持股”增发方案打响了深圳国资改革攻坚战的头枪,具有标杆意义!虽然近期股价因为市场资风格轮动等原因有所调整,但鲲鹏志在高远,业务转型不停、升级不停!

我们相信作为深国资改革标杆,深圳乃至中央定会全力支持天健,以确保国企改革全局的成功! 联姻世界巨头――万喜,乘 上“一带一路”之风。

马歇尔计划范文第8篇

反观创业板指数和中小板自10月9日下跌以来,根本就没有出现创新高走势,不排除后续反弹的可能,但每一次反弹都是离场时候,请各位投资者注意未来这些小盘股的操作方法。

下周一,也就是11月17日沪港通就要开通了,那么,沪港通开通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首先,沪港通是A股发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就如同2006年点燃牛市的“股权分置改革”一样,尽管目前每一天只有130-150亿人民币的交易额度,表面上看,对我们目前市场成交影响很小,但是,未来存在着不可估量的发展潜力。可以想象,在沪港通正式通车之后以往的QFII和 RQFII的额度将要不断扩大,以适应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在沪港通不断深入的过程中,深港通有望会在2015年落地,最终实现多渠道的“互联互通”。

其次,更为关键的是,在沪港通等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将使我们大陆与香港两地的交易制度和交易模式更趋向国际化,因此倒逼我们内地市场制度规范化、完善化,为A股市场能走向国际市场创造更多的条件。

A股纳入MSCI曾经在今年年中受到全球的关注,但是,最终因为我们的相关制度不配套、不完善而被暂缓。值得庆幸的是,MSCI仍然保留了A股在其审核名单上,并且作为2015年评审的一部分。

第三,沪港通的到来,最大受益者是券商板块,除了券商传统的经纪业务之外,还可以丰富券商自营、资管的配置标的,并且为券商的研究业务带来新的盈利空间。

那么,我们来看看哪些券商在未来将要受益呢?

中信证券(600030):公司是证监会核准的第一批综合类证券公司之一,2008年至2014年连续七年证券公司评比当中,公司均获得目前中国证券行业最高级别A类AA级。2013年8月公司收购里昂证券全部股权已经完成。公司的大股东中信集团拥有中信银行、中信信托、信诚人寿、华夏基金、中证期货等金融多个子公司,实力雄厚。

从该股技术图形来分析,该股从11月7日以来,连续放量,目前价格距离主力成本12.50元还是很接近,建议积极关注,止损价1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