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写景对联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山锁雾头雾锁山的下一句是天连水尾水连天。出处是出自福建厦门鼓浪屿的一副对联。这是一幅典型的回文联,其特点是既可以顺读,也可以反读。对联意思就是说大雾弥漫,看不清远处的山峰;水天一色,天水相接。厦门鼓浪屿鱼浦因地处海中,岛上山峦叠峰,烟雾缭绕,海淼淼水茫茫,远接云天。这是一副写景的回文联,它是我国对联中的一种。不仅意思不变,而且颇具趣味。是我国的重要文化之一。
全联用“锁”和“连”两个动词,描写雾景和海观,使雾、山、天、水四物呈现在读者眼前:雾霭笼罩着层峦迭嶂,拥抱着葱葱树木,微风吹来,雾气飘渺,如入仙境;日出雾散时,面对着大海,近处的点点帆影,远处的粼粼波光,尽收眼底。
(来源:文章屋网 )
一、写人――蒙娇美
白居易《琵琶行》中是这样写琵琶女出场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琵琶女有“天涯沦落之恨”,不便明说,也不愿见人。一个“半”字,写其含羞带怯,诗人用这一肖像描写表现她的难言之痛,“半”字之妙,意在言外。
再如,白居易《长恨歌》中描写杨贵妃的诗句:“云鬓半偏新睡觉,衣冠不整下堂来。”杨玉环刚睡醒,听说汉家天子派使者到来,来不及梳妆打扮,迫切希望见到使者,得到玄宗音讯。一个“半”字,逼真地显出杨玉环慵懒娇美之态。
二、写景――空灵缥缈
明代梅鼎祚有《水乡》一诗:“半水半烟著柳,半风半雨催花。半没半浮渔艇,半藏半见人家。”此诗巧用“半”字,描绘了烟雨迷蒙、若隐若现的江南水乡春景,有雾里看花之美。
苏轼的词《望江南》有云:“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此处写春日之景,用“半壕”对“一城”,“春水”对“(春)花”,将“春水荡漾生姿,花开满城竞放”的景色表现得灿然夺目。
白居易《暮江吟》历来为人们称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写残阳照射江面,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半”字未平分江面,而蒙的界线似乎又存在于人们视觉之中,虚幻空灵,迷蒙幽静。
诸如此类的诗句还很多。杨巨源的“绿柳才黄半未匀”写早春之柳新叶初萌、其色嫩黄、参差不匀的美好风姿;刘方平“更深月夜半人家”写半披月华、半隐暗影的庭院,明暗对比越发衬出月夜的静谧;赵嘏“紫艳半开篱菊静”则写紫菊似开未开娴静肃穆之态;杜甫“半入江风半入云”写乐曲随风荡漾在锦江之上,冉冉飘入蓝天白云间,有行云流水之妙。
“半”字还常用在歌咏名山大川、亭台楼阁、寺庙古刹的对联中。
昆明黑龙潭有一副对联:“两树梅花一潭水,四时烟雨半山云。”“半”字写尽缥缈空灵之景,若隐若现之态。又如:
千朵红莲三尺水,一弯明月半亭风。(苏州闲吟亭)
世出世情一泉水,住无住心半峰云。(杭州冷泉亭)
一径竹阴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沙。(颐和园月波楼)
柳影绿围三亩宅,藕花红瘦半湖秋。(莫愁湖六宜寺)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济南大明湖)
落霞半分酒一壶,桃花万树月满天。(爱晚亭)
这些“半”字,或与水相关,或与月相连,或与云相伴,绘空灵洒脱之景,有蒙含蓄之美。
三、元曲――妙用“半”字
元代曲作家对“半”字的应用非常广泛。元曲中有个曲牌《一半儿》,末句定格嵌入两个“一半儿”。
如查德卿的[一半儿・春妆]:“自将杨柳品题人,笑拈花枝比较春,输与海棠三四分。再偷匀,一半儿胭脂一半儿粉。”曲中闺中女子决意与海棠花争春,最后一句可谓神来之笔,将女主人公刻意妆扮、风流自赏的微妙心态表现了出来。
又如胡紫山《四景》之一:“荷盘减翠黄,枫叶飘红梧干苍。鸳被不禁昨夜凉。酿秋光,一半儿西风一半儿霜。”末句将秋风瑟瑟,风凉霜冷的季节特点写了出来,贴切而自然。
四、说理――意味隽永
学情分析:学习古文,首先是语言上的障碍,但此文如果仅从语言的角度切入,恐怕会肢解文本的美。因此,找一种与学生接轨的载体,使学生和课文之间产生联系,自然深入课文才是正途。
设计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体验为红线,思维为主攻,尽量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做到知、情、意、行。
学习目标:
1.会用书中的意象创作对联。
2.体会课文思想内容和借景抒情手法。
学习流程:
一、诵读课文 体验感知
(一)请读作者简介和《桃花扇》情节概要。
设计意图:了解剧情有利于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
概要: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曲阜(今山东曲阜)人,清代戏曲作家、诗人。《桃花扇》共40出(其中有4出各加1出,实际共44出),写明末复社名士侯方域,寄居南京莫愁湖畔,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相爱。成亲之日,侯方域赠宫扇给香君。奸党余孳阮大铖为了拉拢侯方域,出重金置办嫁妆,被李香君坚决拒绝。阮大铖恼羞成怒,对侯、李施以种种迫害。侯方域只身前往扬州,投奔爱国将领史可法。阮大铖仰仗权奸马士英的势力,逼迫李香君嫁给新任漕抚田仰,香君誓死不从,撞破头血溅宫扇。侯方域之友点血画成一枝桃花,故称桃花扇。南明覆灭后,侯方域同李香君相会。这时,复社文人非死即散,史可法也壮烈牺牲了,他们相对嗟叹,百感交集,怀着亡国之恨,割断情根,双方出家。剧本“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二)请同学自由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文章的精要在读,读能体会感情。
(三)请同学听名家诵读,注意体会曲词的停顿、字音、感情。说说本文表达了什么感情?
生1:通过苏昆生在南明灭亡后重游南京所见的凄凉景象,话兴亡之感,抒亡国之痛。
生2:表达了强烈的故国哀思。
(四)请同学再读课文,结合注释思考下面的问题。
设计意图:因文就义,梳理情节,把握内容。
⑴苏昆生凭吊了哪些地方?是按什么顺序进行的?
生1:南京郊外―明孝陵―明故宫―秦淮河畔―长板桥―旧院。
生2:苏昆生按自己览游南京的踪迹为线索,由远而近,描写了南明灭亡后南京的凄凉景象,写出了南京的昔盛今衰。
⑵课文中哪些语句能点明全篇的主旨?
生1:“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表现了亡国之痛。
二、品读曲词 鉴赏评价
(一)请结合注释赏析:[北新水令]一曲用哪些词句点染出悲凉的时代氛围?
生:“猛抬头秣陵重到”,三年之后,当战争烟尘散尽,樵夫苏昆生重新走近夕阳下的秣陵旧城时,一种今非昔比、恍如隔世之感袭上心头。“残军留废垒,瘦马卧空壕”,那废弃的军垒,残留的空壕,仿佛还弥散着清初特有的血腥气味。“村郭萧条”,百姓流离,面对疮痍满目的景象,他唏嘘不已。这支曲子描写的景物萧条破败,表现出战后金陵的残破和人物的悲怆,奠定了《哀江南》的悲凉情调。
(二)请以“谒陵”为题,改写[驻马听],注意表现人物的悲戚情感。
设计意图:改写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披文入情。
生1:见到碎落一地的皇陵碑额,苏昆生落下两行清泪。大明三百年江山就这样崩塌了吗?崩塌了!洒遍享殿的鸽翎蝠粪,遍布庭阶的枯枝败叶,就是最好的证明。从“弘光群丑”当政那天起,剩水残山就禁不住狂风骤雨的侵蚀。
生2:三年过去,痛定思痛,苏昆生目光投向远处:一群群山羊沿坡乱跑,护陵的楸树多半被烧焦。不用说,守陵的太监早已不见踪影。一种亡国之悲猛然袭上心头。“咚,咚,咚”,苏昆生爬在青砖之上,连磕三个响头。“太祖皇帝的不肖子孙哪!”他失声痛哭,山谷中响起悲怆的回声……
(三)请依据[沉醉东风]一曲,就明故宫残破景象对一副下联,尽量用上曲中意象,要求短语相对,平仄可不考虑。
设计意图:利用传统文化形式,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写作能力。
上:白玉柱红泥墙似曾相识
生1:今日物此时人满目沧桑
上:燕飞莺唱歌舞升平昨日喜
生2:柱倒瓦碎乞儿饿殍今日悲
上:玉柱压半墙窗棂覆碎瓦问三百载盛衰盛于何年衰于何地
生3:燕雀舞丹墀饿殍塞宫门叹数千年兴亡兴于何事亡于何人
(四)阅读用[折桂令]、[沽美酒]、[太平令]三支曲子改写的现代诗,请用原三首曲中的意象,拟一副对联,要求词语两两相对,可不用平仄。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思维,体会成就感,交流碰撞,理解曲旨。
引用材料:落叶飘零,秋风怒号,吹破黄斑斑的窗纸,卷尽酒旗,卷走了笙箫。没有王孙公子的流连,少了当路粉黛的招摇。秦淮河上,灯船酒旗何去?惟留白鸟飘飘。
颓巢枯井,深秋落照,斜照冷清清的青溪,压弯柳树,压断了板桥。没有高车驷马的停驻,少了彻夜笙歌的喧闹。长板桥边,人面桃花何处?只剩绿水滔滔。
惨恻故事,旧院知道。诗扇赠歌伎,歌伎喋血染桃花妖娆。看花条柳梢折断,柔情千种化轻烟缠绕。那一对人儿,万念俱灰去“修道”。
权奸误国,樵夫心晓,隔世游秦准,秦淮冷落令目断魂销。对秋水长天叹息,纵横老泪化悲歌长啸,那一套曲儿:“桃花扇底送南朝”。
生1:落叶飘窗纸破卷尽酒旗惟留白鸟飘飘
夕照斜柳树弯压断板桥只剩绿水滔滔
生2:诗扇赠歌伎桃花妖娆传千秋气节
佞臣误家国秦淮悲歌唱万古悲音
三、品味评价 提高能力
(一)师:历史,总是留给人深沉的反思。历史巨变的沧桑之感和切肤之痛,非身历其境者通常很难有切身体味;只有那些劫浩的亲历者和目击者,才有刻骨铭心的感触。请评尾曲[离亭宴带歇指煞]抒发的千古悲情。
设计意图:评价有利于学生理解作品的社会意义。
待学生充分评价后老师总结:苏昆生面对物是人非的情景,因巨大的情感落差而发为悲声。这种悲怆,不是他独有的,而是那个时代共同的民族悲声。《哀江南》之所以引起强烈共鸣,是因为它道出了一种有识之士共同的历史情绪:千古兴亡之悲。《哀江南》传达的悲剧精神,激励着志土仁人对道义的追求,对文明的求索,对历史的反思。
(二)这套北曲语言准确、生动形象,多用对偶和排比, 请问有何好处。
师生总结:语言准确、生动形象,多用对偶和排比,句式整齐,骈散结合,错落有致。读起来一气贯通,急促有力,令人慷慨击节,且寓情于景和直抒胸臆相结合,感情充沛。
(三)课后作业
课后请阅读《桃花扇》。
课后反思: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基于此,我们教师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超越教材的限定,让语文教学的内容贴近社会生活,体现时代特征;二是勇于对文本做出创新性的解读。“给学生一点开放的空间,学生就会给你一份惊喜。”我们可以对现有的教材进行适度地创编、借用、整合,让文本更有新意,让教学更有魅力,努力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广辟蹊径,让语文开放起来。
一、创编
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开发者、实践者、实施者。课程具有生成性、开放性、动态性、实践性等特点。教材文本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与教师开展各项学习活动的载体。文本的内容、价值取向等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过程的推进,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在新的课程观的指引下,教师与学生有必要对现有教材做有效的处理,以互动生成的先进理念挑战文本、超越文本,更大限度地体现语文的开放性。
1.领异标新二月花:创新体裁
教学《索溪峪的“野”》一课时,我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地改编教材:“假如你是索溪峪的导游,可以向游客介绍索溪峪的山、水、动物的特点,请你从课文中选取一些材料写一份导游词。”这样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生活化的语言运用情境。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对课文的理解更为深刻,个性化阅读得到彰显。很多教材都可以进行拓展,引导学生进行改编,可以将古诗改为记叙文,将文言文改为小故事。给学生时间和空间,学生就能将教材进行开放性的拓展。
2.旧貌变新颜:改变人称
学完了《最后一头战象》一课后,学生对战象的忠诚、勇敢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课后的小练笔中也有这样的要求:“嘎羧告别村寨的场面,驻立江滩回想往事的情景,都十分感人。选择其中的一个场景,想象嘎羧内心的感受,并写下来。”学生成功地运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将自己的情感和嘎羧融为一体,写下了一个个动人的场面。“我即将告别我亲爱的村寨,一直以来关心我、照顾我的人们。亲爱的村民们,感谢你们的细心照顾,我忘不了你们那金黄的香蕉,忘不了你们那甘甜的泉水,忘不了你们的包容与呵护。现在我即将离开这里。看着你们送来的食物,我只能绕着寨子走三圈,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和你们告别。今后,我再也不能优哉游哉地出现在你们的眼前。我含着热泪和你们告别了!”这样变换人称,让学生自然地进入了角色。由于学生设想自己就是文中的嘎羧,已经融入课文中去,所以特别有利于调动积极性,有利于体验成功的喜悦。这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自由地表达情感是很有帮助的。
二、借用
1.唯有源头活水来:与生活经验接轨
开放的语文课程以学生的语文生活经验和成长需要为依托,把教科书“这本小书”与生活“这本大书”融为一体,密切语文学习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既引导学生利用教科书学习语文,又拓展学习语文的领域和空间,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这样的语文课程必然是开放而有活力的。
《春联》一课中那明快的、朴素的、朗朗上口的对联,常浮现在我们的眼前。春联是对联的一种。从古至今,对联在生活中运用广泛,它凝练、深邃,给予人启迪和深思。于是,我们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上街头巷尾,走进千家万户,收集对联。有的从邻家抄下对联;有的在开业的店铺里搜集对联;有的从喜庆的婚礼中找到对联;还有的向亲人、专家求教,了解对联的相关知识。在交流汇报会上,一副副对联熠熠闪光,迸发出夺目的光彩。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学生们不断地摸索,尝试创造,感受春联的绝妙,对这个古老的艺术形式有了崭新而又全面的了解。
2.绝知此事要躬行:与实践操作接轨
有些课文,可以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根据课文的内容,进行实际操作,使学生亲身体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例如,《詹天佑》一文,教学的难点在于詹天佑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隧道采用的不同方法以及“人”字形线路的设计原理。这样抽象的原理,学生理解起来很有难度。于是,我让学生自己读书,在课桌上画一条“人”字形线路,将文具盒当作火车,同桌两人为一组,可以由一位学生读书上的描述,另一位学生进行演示。通过合作,抽象的描述变为“现实”,形象直观,理解起来水到渠成。实践操作让学生更加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体会莫大的成功。
3.信流引到花深处:与背景资料接轨
语文学习应当充分利用好课本资源,并且引进相关的课程资源,为我们的教学服务。课文文本总是时代、社会和生活的真实反映,与其相关的丰富的背景材料是文本的有力补充。在研读中,如果教师能重视背景材料的运用,这对促进阅读教学、提高教学效益、丰富学生知识是大有裨益的。
当开始学习有关鲁迅这一单元时,学生对鲁迅的了解还非常的少。有的学生也许从未听过这个名字。远离那个年代的我们,怎样带领学生认识鲁迅、了解鲁迅呢?我想仅仅依赖书本上的几篇课文一定不够。如果按部就班地学下来,学生对鲁迅根本无法形成一个全面的认识,他们对鲁迅的了解也只能是沧海一粟。对这样时代感特别强的一系列课文,我们要让学生搜集相关的资料来丰富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教学本组课文之前,我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去了解鲁迅,搜集鲁迅的相关小故事,先以故事会的形式讲一讲鲁迅,之后再来学习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中,有许多含义深刻的句子,如:“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对这句话的理解必须联系时代背景,而这应当以搜集资料作为前提。可见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课文,搜集资料是最好的法宝。
三、整合
对现有的教材,我们可以创造性地对教材进行重新组合,启发学生变换视角,重新思考、拓展、组装和再创造,使课文具有新的学习内涵。
1.海上明月共潮生:跨越文本组合
同样都是写景类的文章,《美丽的南沙群岛》与《庐山的云雾》被编写在第一单元中,而《荷花》则被编写在第四单元中。这几篇课文,景物的特点鲜明,描写得栩栩如生。于是,通过前两课的学习,我教给学生一些学习的方法,如抓住重点的句子来体会,把自己当成作者,边读边想象……成功地学习这两篇课文后,我把《荷花》一文提到前面来学习,目的有两个:一是运用总结出来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熟练地掌握写景类文章的学习方法,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二是比较这三篇课文写法上的不同之处。《荷花》一文不仅写了景物,还写了人物的感受,人景合一,浑然天成。这样灵活地组合课文,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体现开放语文的延展性。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材料,是开放性学习的依托。我们教师不是教科书的奴隶,不应当把教材当作“圣旨”,崇拜迷信,而应与学生一道同为教材的主人。因此,在教学中既要立足教材,又要超越教材;既要把握好教材,又要开掘教材蕴藏的资源,从而使教材立体起来,鲜活起来,丰富起来,让教学充满开放性和弹性。
关键词:风格对等 红楼梦 对联
Abstract: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ouplets is always a hard task. The reason lies in the fact that there is almost no style in English language to be equivalent with the style of Chinese couplets. However,the translation of couplets is still feasible. The style of the Chinese couplets in Hong Lou Meng are conveyed very well by the two famous translators:Yang Xianyi and David Hawkes, whose stylistic mastery will be discussed by the author of this thesis.
Key Words:Stylistic Equivalence;Hong Lou Meng;Chinese couplets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被认为是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单就文学形式方面看,它就包括了诗,词,曲,赋,诔,对联,灯谜,酒令等。其中的对联除几副曹雪芹假拟清客之口所作以外,大多对仗工整,涵义隽永,意境深远。一方面,这些对联非常切合书中的人物和场景,反映了相关人物的性格,点明了不同处所的特点,衬托了全书的主题;另一方面,它们又可以独立成篇,即使脱离原文,其哲理和意境也有很高的鉴赏价值。
对联分为五类:述事联;状景联;抒情联;晓理联;论评联。《红楼梦》对联全部包括在后4类当中。下面我们把《红楼梦》对联分为四类,并且举一定杨宪益和霍克斯翻译实例来分析一下对联翻译的困难所在以及文化根源,希望在研究当中对对联的翻译方法有所启发。
状景联,是指描写景物的对联。《红楼梦》中的对联多数是状景联。对联作为中国特有的语言艺术形式,在很多方面还反映了中国古典美学的思想。翻译时如能考虑到这一点,适当对原文的美学特征作些分析,会更好地理解原文,以利于把原文的美学特征也如实地传译到译文中,实现译文与原文更高层次上的对等。下面我们从中国古典美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在两副对联中杨译和霍译的得与失。
例如: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
杨宪益、戴乃迭译文:
Still green the smoke from tea brewed in a rare tripod,
Yet cold the fingers from chess played by quiet window.
大卫・霍克斯译:
From the empty cauldron the steam still rises after the brewing of tea,
By the darkening window the fingers are still cold after the game of go.
小说三十五回有这样的句子,“窗户外竹影映入纱窗来,满屋内阴阴翠润,几簟生凉”,便可为佐证。茶煮沸的时候,或可见到绿烟;下围棋时,捏着棋子的手指会觉得凉。然而茶不煮了,怀疑见到绿烟,那是翠竹掩映;棋下完了,指头仍觉凉,是幽竹的浓荫生凉。上下联不着一个竹字,而写的全是竹,这正符合中国传统美学的虚实观。就是描写事物不一定都要从实处入手,进行直接的描写。清代薛雪在《一瓢诗话》中讲“诗有从题中写出,有从题外写入;有从虚处实写,实处虚写;有从此写彼,有从彼写此;有从题前摇曳而来,题后迤逦而去,风云变幻,不一其态。”杨宪益夫妇显然对此甚为了解,准确地译出了“green”和“cold”,并且用倒装的语序强调了这两个形容词,基本上传达了原文的精神。而霍译的上联则不能不说是一处败笔:译文意为闲着的宝鼎煮完茶后仍然在冒着蒸汽。关键的“绿”字被漏译了,这样此句的描写对象就不是翠竹的“绿色”了,而是与主题无关的事物,原文的语义没有完全传译过去。这恐怕与霍克斯不太了解中文以此写彼的手法有关。因此,对中国古典美学的了解成为传译此句的关键所在。另外,霍译用“darkening”译“幽窗”之“幽”也值得商榷。“幽窗”当是指竹影婆娑、幽深生凉的窗口,而不是指正在暗下来的天色。
例如:沁芳闸的一副对联: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杨宪益、戴乃迭译:
Willows on the dyke lend their verdancy to three punts;
Flowers on the further-shore spare a breath of fragrance.
大卫・霍克斯译:
Three pole-thrust lengths of bankside willows green,
One fragrant breath of bankside flowers sweet.
这里写的是沁芳闸的水景。大意为:“水光澄碧,好像借来堤上杨柳的翠色;泉质芬芳,仿佛分得两岸花儿的香气。”如果单写沁芳闸,反而难以下笔。如今是通过描写周围的景色入手,来映衬沁芳闸的美景。沁芳闸的这副对联就是以借景的手法,点明与沁芳闸形成一个整体的周围的景色。如果对此理解不深,就不易译出原文的意境。“三篙”既写水之深,又写绿色之浓,而“借”和“分”以拟人的手法把周围的景色与沁芳闸结为一体,平添一分灵动。杨译把原文的语义和意境传达得较为完美,而霍译则是纯客观的景色:“岸边柳树三篙翠,隔岸花儿传芬芳”。没有了“借”和“分”拟人手法的传译,霍译似乎少了些什么:没有了主景与借景统一的整体,缺少了灵动亲近的氛围,只有拒人于外的孤立的景物。因此,霍译在美学特征上没有做到与原文等值。
由于中西文化的美学观不同造成大卫・霍克斯翻译状景联不能贴切反映其中的美感,而杨宪益、戴乃迭则能够将美用语言传递出来。
抒情联,是指作者所寄托的或抒发自己感情的对联。如:第一回贾雨村寄居葫芦庙,怀才不遇,见明月当空而高吟一联,借以抒发“平生抱负”: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此联出自贾雨村之口。他一心求取功名,不甘久居人下,慨叹怀才不遇,抱负未逢。上联典出《论语・子罕》:“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价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此句意为美玉装在柜子里等着卖高价。下联典出郭宪《洞冥记》,传说汉武帝时,有神女留下玉钗,到昭帝时,有人打开匣子,不见玉钗,只见一只白燕从匣中飞出,升天而去。贾雨村借以说自己有朝一日要飞黄腾达。而且此联中巧妙地嵌进了贾雨村的名字。上联“价”与“贾”谐音,下联“时飞”正是贾雨村的字。杨、戴译文为:
The jade in the box hopes to fetch a good price ,
The pin in the casket longs to soar on high.
请看霍译:
The jewel in the casket bide still one shall come to buy.
The jade in the drawer hides,waiting its time to fly.
[Yu-cun is thinking of the jade hairpin given by a visiting fairy an early Chinese emperor which later turned into a white swallow and flew away into the sky. Metaphors of flying and “climbing the sky” were frequently used for success in the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s.]
霍译给下联加了注释,因为,“美玉待价而沽”较易解,而“玉钗待时而飞”则令人不知所以,钗无翼,何以能飞? 因此,这个注释是很有必要的。
两译文不仅意义把握到位而且尽量译出了一定的“形美”和“音美”:两句的音节数基本相同,句式、词性基本相同,译文没有因“形”害意或因“音”害意实属不易。
总之,译抒情联的困难不是个别字句的理解,而是东西方民族抒情的方式的差异。中国人往往托物言志,西方人则直抒胸臆。
晓理联,是指用意味深长的语句作成对联,告诉人们某种哲理,警示人生。例如:第一回太虚幻境的额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作者微词曲笔,表现了幻境与现实、假与真、无与有的相互交错,是小说的一条脉络。
杨宪益和戴乃迭译文:
When false is taken for true,true becomes false;
If non-being turns into being,being becomes non-being.
哲理性意译得非常准确,如“有”与“无”、“真”与假,只是形式与音韵上不能兼顾。而霍克斯译文上下行音节数相等均为10个,句式一致但意义上有所偏差:
Truth becomes fiction when the fiction’s true;
Real becomes not-real where the unreal’s real.
作者认为‘有’与‘无’应当另选词否则不仅重复而且词不尽达意。
第二回,贾雨村游扬州城,路遇智通寺,上有一副对联: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意思是积聚的钱财很多,到死了以后也用不尽但还是不住地聚敛;作恶多端,直到走投无路,才想改邪归正。对联体现了道家思想即凡事总要适可而止,留有余地。
杨、戴翻译成:
Though plenty was left after death,he forgot to hold his hand back;
Only at the end of the road does one think of turning on to the right track.
译文在意义和音韵上相当成功。
而霍克斯的译文:
As long as there is a sufficiency behind you,you press greedily forward.
It is only when there is no road in front of you that you think of turning back.
该译文中上联As long as欠妥,原文在此处表示让步,而非条件,译文与原文的本意相左,表现为不同的人生观:原文讲求财不止的悲哀,译文却鼓励为成功积极进取。看来是南辕北辙,相去甚远。
关于晓理联的翻译笔者体会到译者本身的文化背景不容忽视,大卫・霍克斯固然在英文语言上有一定的优势,可是在意义把握上受本国文化影响较深,不可能象杨宪益、戴乃迭那样对中国文化内涵把握的准确,因此翻译的不如后者传神。
论评联,是指对某件事或某人物进行评论的对联。例如, 太虚幻境里薄命司的一副对联: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杨宪益、戴乃迭译:
They brought on themselves spring grief and autumn anguish;
Wasted,their beauty fair as flowers and moon.
大卫・霍克斯译:
Spring grief and autumn sorrow were by yourself provoked.
Flower faces,moon like beauty were to what end disclosed?
该对联写的是规劝人们不要自寻烦恼,因为纵使花容月貌也不一定会获得圆满结局。同样地,原文的顺序与句意的传达息息相关。“春恨秋悲”是一种客观情况的描述,并没有表明作者的态度。等到读了后面的文字,才了解到作者的评判。如此一来,句子的重心就落在了“皆自惹”上,而不是前面的部分。霍译用“yourself”和被动句式把这一强调的意思表达了出来。而杨译调整了译文为主动句,就失去了对“自惹”的强调,语流更顺畅了,但语气有所减弱。下联读到“花容月貌”时,读者也不能猜测下文的方向。也许是称赞,也许是描写。但下文“为谁妍”有些出人意料。有花容月貌就能找到满意的归宿么?这样有些意外的下文正好是上联的对应,使得阅读理解的节奏也上下呼应。原文的语序是非常重要的表达手段,很好地传达了作者的思想。这一次杨译改变了原文语序,霍译则加以保留,其结果就是霍译比杨译更好地传达了原文的信息重点和修辞效果。在保留原文主位、述位的基础上,霍译把原文劝诫的语气传译得淋漓尽致。
总之,通过比较发现杨、戴在多数情况下侧重内涵的传译,而霍克斯的翻译多数保持与原文外形的一致,造成差异的原因是前者受母语文化的熏陶,文化背景较后者厚重,对原文的理解较前者深刻准确,当然后者具有英语的优势,运用更娴熟。更深层的原因是操英语语言的人思维呈现直线型,其篇章的组织和发展亦呈直线型;而东方人的思维呈螺旋型,其语言的篇章主题往往不是通过直截了当的方式,而是采用迂回的方式加以阐述。文化翻译难亦在此。因此在学习和研究时应当取前者的“神”,结合后者的“形”,最好达到形神兼备。
[项目: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SKL―2008―1562)。]
参考文献:
[1]刘雪芹:《谈〈红楼梦〉对联翻译中三美的再现》,《广西大学学报》,2001.6。
[2]刘雪芹:《〈红楼梦〉对联中的典故译介》,《红楼梦学刊》,2002.3。
[3]吴文安:《〈红楼梦〉对联翻译点评》,《南华大学学报》,2003.3。
[4]黄中习:《对联翻译与“两张皮”现象》,《综合天地》,2004.4。
[5]《对联翻译的方法和策略》,《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2。
[6]《从红楼梦对联翻译看意美、形美和音美》,《大学学报》,2008.3。
[7]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北京出版社,1979。
[8]许余龙:《对比语言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一、精心设计导语,吸引学生迅速进入“角色”
导语是一节课的起点,就像乐曲中的“前奏”,小说中的“序言”,起着酝酿情绪、激发兴趣、渗透主题和创设情境的作用。充满智慧的导语,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使学生很快置身于阅读之中。笔者在讲《世说新语》两则――《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时,在有声有色地讲完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后,用活泼轻松的口吻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同学们,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少年还有很多,如4岁画画的王冕、7岁作诗的曹植、12岁做宰相的干罗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们是谁呢?”这则导语以小故事打头,通俗易懂,生动活泼,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设置了悬念,同学们带着好奇心去阅读文本,就更容易贴近文本,走进文本。
好的导语,绝不是一杯淡水而似一杯浓热的咖啡,一端上来,浓郁醇香之气即扑鼻而来,一扫学生刚上课时的散漫、昏昏然,为学生提神醒脑,把所有的注意力立刻聚焦到课堂上。
二、花样朗读,点燃学生胸中的激情之火
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好文章就要百遍品读,反复玩味,通过饱含情感的朗读,去品味字里行间的精微之处,揣摩作者的独运匠心,感受作者隐藏在文字背后汩汩流淌的深情。可如果在课堂上一味让学生反复渎,学生会很快心生厌倦,提不起兴趣,不愿张嘴。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如果在朗读上“玩”点花样,学生的激情就会被调动起来,兴趣就会大大增加,课堂变得活跃起来。在上散文课时,来点轻松优美的音乐。在学习朱自清的《春》时,当节奏简洁明快、轻松跳跃的《春之声圆舞曲》响起时,学生的情绪迅速被感染,心底如春潮涌动,都纷纷举手要求朗读。所以,朗读时来点音乐很能营造朗读氛围,激发起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望,尤其是教授散文诗歌类体裁的课文时。
当教授有人物对话的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这也是学生喜欢的朗读方式之一。比如在讲《孙权劝学》时,笔者对他们说:“言为心声,语言不仅传达一个人内心的想法,还表现着一个人的身份、性格和修养。现在,我们就找几位同学来分别读读孙权、鲁肃和吕蒙的对话,看谁对人物把握得准,读得好!”话音刚落,同学们就都情绪高涨,有声有色地在下面练起来,后来叫了几位同学,他们在读不同人物时,都能仔细揣摩人物身份、说话时的心理和语气,读孙权的语气坚决抑或循循善诱,读鲁肃的惊叹之情溢于言表,读吕蒙的语气调侃充满洋洋得意之感。同学们在朗渎时仿佛置身于文本中,仿佛自己就是书中的人物,用寓有情味的对话来演绎那个时代的风云往事。
在分角色朗读时还可以让学生做出符合人物身份的合理想象,如在教授《邹忌讽齐王纳谏》时,就可以让学生把人物语言改成现代白话,学生在读邹忌问妻子时,语气庄重:“夫人,你看我和美男子徐公谁英俊?”问妾时转而一种轻松俏皮的口吻:“老婆,你看我和徐型男谁帅?”其“妻”回答言语恭敬:“当然是夫君英俊”。其“妾”回答:“老公帅!”这样,原本简单的对话变得富有情趣起来。
在学生的朗读上其实大有文章可做,可通过教师对课文层层深入的剖析,随着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体会步步加深,内心情感与文本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学生朗读起来就不会干巴巴的而是激情洋溢、情感充沛。只要教师肯在朗读上下工夫,多变换点“花样”,学生就会乐于朗读,爱上朗读。语文课堂因为有了朗读而有滋有味。
三、讲小故事,活跃课堂气氛
许多研究教育的专家,谈到教师的语言艺术时,常提出这样的要求:讲述生动,具体,有趣味。有许多比喻、修饰语、谚语、格言等,这些富有表现力的手法会使教师的语言色调鲜明,趣味无穷,有力地影响学生的情绪。教师语言诙谐幽默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智慧。有的教育专家说:语文老师要有讲故事的本领。笔者也认为如果教师的语言简洁准确,描述生动具体,能自如的引用一些格言谚语,课堂气氛立即就会活跃起来。课堂上能恰当穿插几个关于作者的或是与文本有关的小故事,学生会马上提起神来,趣味盎然地享受求知的快乐,同时提高了听课质量和效果。当然,要想在课堂上信手拈来几个小故事可不是件容易事,仅靠手头几本教参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解知名作家学者历史名人,笔者常阅读《文史知识》、《名人传记》之类的杂志,以及阅读《中国青年报》的文化版,从中不仅了解到名人、作家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巨大的事业成就,还收集了不少他们的逸闻趣事。把这些应用到教学上,不仅开拓学生视野,还激发起他们上课的兴趣,课堂自然熠熠生辉。如上《竹影》一课时,在讲到“西洋画重写实,中国画像符号,重写意“时,笔者就给同学们讲了毕加索拜访国画大师张大千的小故事:毕加索带了几幅画去拜见张大千,在老毕告别之后,张大干和夫人都对着他的画发呆,夫人问:“这画的啥子哟?”张大干沉思一会儿说:“也许他年轻时好好画没人欣赏,老来就乱画了吧”。学生听了无不捧腹,同时又对中国画和西洋画的风格迥异不无感慨。
在上《音乐巨人贝多芬》一课时,在按照惯例介绍贝多芬的国籍、生卒年及主要作品之后,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了解贝多芬骄傲高贵、卓尔不群的个性人格,为上课铺设良好的氛围,笔者给同学们讲了一个《贝多芬只有一个》的故事,贝多芬对公爵提出的无理要求回敬道:“公爵,你所以成为公爵,只不过由于你偶然的出身;我所以成为贝多芬,却完全靠我自己。公爵在过去有的是,现在有的是,将来也有的是,而贝多芬却只有一个!”讲完这个故事,同学们都被贝多芬的民族气节和个性尊严深深打动了,这也为更好地学习本文创设了条件。
此类例子,不胜枚举。只要我们平时广泛地学习,读书时多留心,就能积累很多既有文化内涵又饶有趣味的小故事去丰富课堂。同时我们还要紧跟时代,掌握一些新潮的词汇、鲜活的事例应用到教学中来,使课堂丰富多彩、溢彩流光。
四、搞语文活动,让学生“动”起来
语文的学习不应仅仅由老师课下充分准备,上课站在讲堂上,板起面孔,一副高高在上的教书先生模样,还可多搞一些语文活动,让学生广泛参与,让他们来做课堂的主角。如每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就是锻炼学生说话和写作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的好机会。笔者通常的做法是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分配明确的任务,布置他们在课下广泛收集资料,以备课上充分交流。如在举行综合性活动《感受自然》时,笔者在课前布置学生留意自然中的花鸟鱼虫、山川草木,选取一个写景对象。并收集一些名家写景散文或精彩写景片段。课上笔者首先请大家说说第三单元感受最深的写景的文章,同学们有的说朱自清的《春》形象生动,有的说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温晴动人。接下来笔者让同学们谈谈他们亲近自然的经历,哪一次印象最深?选取一两个词来描述自己心中的美景。请同学们先组内交流。同学们立刻活跃起来,在下面高声畅谈自己走进自然的经历。笔者请每个组推举几个组员来回答。他们有的喜欢玛纳斯风光,有的喜欢九寨沟的llI水等等。接下来笔者和同学们一起交流了写景的方法:从听、触、看、嗅几个角度,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抓住景物特点,运用修辞,充分展开想象和联想等。在交流了一些写景方法后,再请同学们写“心中的美景”片段(可以模仿书上的写景散文也可参照手头资料)。写完后小组成员互相交流、评价,修改。分出优劣精粗,把写得好的推荐给老师,向全班同学展示。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都获益匪浅,学习到从不同方面去鉴赏品读写景文章,还把写景的方法运用到了自己的写作中。
关键词:语文教学;影视资源; 运用; 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137-01
近年来,中学语文教学中,影视资源的使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将电影、电视纳入语文课程资源的范围,而对于小说、传记类文学作品的教学,《课标》直接把"观看相关的影视作品"当作一种教学手段[1]。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影视资源,拓展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审美感受,但是,如果对影视资源的利用不合理、不科学,也很容易给我们的教学带来负面效果。如何有效利用影视资源,充分发挥它对语文教学的丰富、充实和拓展作用,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1辨别良莠,莫把糟粕当精华
近年来,网络技术的发展加速了影视资源的汇集与传播,通过互联网,语文教师可以很轻易地获得与课程相关的资源,但是有些老师在选择影视资源时,过分关注资源对学生的吸引程度,忽视了语文教学的教育功能,选取的素材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我们应该注意到,丰富的影视资源并非个个都是精品。以电影作品为例,近年来,在商业化模式运做下和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一批"无厘头"、"恶搞"、"戏说"的作品充斥影视界,这些作品假"自由"、"新锐"之名,歪曲历史,嘲讽真善美,甚至传播低级庸俗的生活趣味,对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易产生消极影响,如果教师对其不加以甄别,随意引入课堂,将极大弱化语文教学的德育、美育功能。如:
在进行人教版必修一《奇妙的对联》教学时,一位教师先选取香港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太师府唐伯虎与"对穿肠"比试对联的片段让学生看,看完电影后,教师将影片中的对联展示出来,并逐联讲解,分析对联的结构及内容特点。由于该电影的喜剧效果,课堂上笑声阵阵,学生情绪高涨,老师还误以为课堂教学效果满意。
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来说,这位老师的选材是成功的,但是,如果我们认真分析影片中部分对联的内容,这段影片的选取就难以恭维了,如影片中的第一副对联是"一乡二里共三夫子不识四书五经六义竟敢教七八九子十分大胆,十室九贫凑得八两七钱六分五毫四厘尤且三心两意一等下流"。古人作对,讲究格调意境俱佳,而此段影片中的对联格调低下、情趣庸俗、对仗不整,将这样的对联引入课堂,当作鉴赏对象,实在有违语文美育的原则。实际上适用于对联教学的影视资源并非仅此一部,如央视春晚的新春对联、电视剧《联林珍奇》,都是以对联为内容的优秀影视素材,借用这些资源,一样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
有人说"语文教师是美的使者,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作为"美的使者",面对眼花缭乱的影视资源,我们要自觉提高自身欣赏水平,不能让一时的假象蒙蔽了双眼。
2使用有度,莫把影视当"正餐"
不错,影视资源在教育教学上有其应用价值或潜在应用价值[2],但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它本身不具备教育的主动性,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教学环境加以整合利用,才能将知识传递给学生。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老师片面夸大影视资源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对其过分依赖,在针对某些题材(如景物诗、写景散文)的教学时甚至"无影不成课",如:
某老师在上人教版第三单元《杜甫诗三首》时,花费大量时间搜集了与诗歌相关的电影电视短片,在其后的教学过程中,每堂课,该老师都会播放一段影片:讲解《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时,播放一段有关三峡的风景片;讲解《咏怀古迹(其三)》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时,播放有关内蒙"青冢"的记录片;讲解《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时,展示一组长江的动态图画。
中国古典诗歌教学中的难点是让学生感悟诗歌中的意境,毋庸置疑,影视资源有机融合了音乐、绘画、摄影等多种艺术形式,能创设出相对真实的情境,该老师的做法确实方便学生领悟诗歌的意境美。但是,中国古典诗歌讲究语言的含蓄、蕴藉,好诗追求弦外音、象外象、味外味、境外境。梅尧臣认为好诗"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3]。成功的诗歌教学是使用诗意的语言,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主动地发现、领悟诗歌字里行间中所蕴涵的意境美。上例中老师的做法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反而会因为过度频繁的"视觉轰炸"、"听觉轰炸"让学生产生疲惫心理,更重要的是,频繁地观赏影片,限制了学生的想象空间,迫使他们机械被动地接受已有的、固化的景观,这样做,实在是得不偿失。
正如青菜之于米饭、辣酱之于面条,影视资源对于语文教学来说,也只是一道开胃的"菜",无法充当"正餐",因此,无论是使用影视资源还是其他多媒体资源,教师都要把握好时机,掌握好度,思考导入资源的最佳时机和最合适的量,尽量提高资源的使用效果。
3分清主次,莫让资源唱主角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常常独霸话语权,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宰者,而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师所授知识的容器。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育技术的进步,"师道尊严"的历史一去不复返,多媒体技术、信息网络技术成为常规教学手段,教师的主导地位越来越模糊。在一些多媒体技术成熟、信息设备完善的学校,有些教师没有明确影视资源的辅助地位,甚至不自觉地成为了"陪看"、"陪听"。如:
最近几年,以"教育"、"学术"为包装的影视作品大行其道,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央视的《百家讲坛》,该栏目先后推出《于丹读〈论语〉》、《易中天读〈三国演义〉》、《王立群读〈史记〉》、《刘心武揭密〈红楼梦〉》、《康震评苏轼》等一系列节目。由于这些节目的内容与高中语文教学的联系比较紧密,所以被很多老师使用,有些老师在讲授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直接给学生播放时长36分钟的《康震评苏轼》第四集《潇洒东坡》,自己再略加总结,就结束了课程,而有些老师在讲授《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人物肖像描写时,就播放时长38分钟《刘心武揭密〈红楼梦〉之林黛玉眉眼之迷》,然后再去探讨文本。
于丹、康震等教授的学术水平固然高,但是,要注意的是,与学生朝夕相处的毕竟是我们,个体的差异性是影片无法解决的。而且,课堂教学需要互动和交流,文本中的知识需要教师通过发散、质疑、反馈等多种手段才能传授给学生,而影视中的教师的教学方式是模式化的,知识传播途径是单向性的。所以,影视中的教授无法取代教师,影视资源不能改变教师的主导地位。之所以出现上述老师把整节课的时间都交给电影电视的情况,是因为这些老师"把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看成是一对此消彼长的敌对矛盾,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对教师的主导作用认识不足、发挥不够"[4]。在新的技术环境下,教师更要做好教学的组织者,不能把传授知识、释难答疑的工作一股脑地交给电脑、荧幕。
总之,影视资源的合理使用取决于教师对资源的正确态度,对待影视资源,既不能视为洪水猛兽,拒之千里,也不能奉为神明,盲目崇拜。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认真学习和贯彻新课程标准,努力提高自身的欣赏水平和教育技术,科学地选用课程资源,使之发挥最大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EB/OL].[2011-02-11]
[2]李振亭.运用影视教育资源创设语文课堂教学情境[J].教学与管理.2006(36)
明代,从广州到佛山有一条宽平的省佛大道,沿途都建有一些茶亭供路人休憩,其中有一座茶亭系明末佥都御史南海人李待向出资兴建的,他在茶亭楹柱上亲书一副对联:“不费一文钱,过客莫嫌茶味淡;且停双脚履,劝君休说路途长。”这副茶亭联对仗工整且雅俗共赏,娓娓道来颇有民歌味道,确能消疲解乏。建于清代,坐落于通衢要津的广州近郊三眼桥茶亭,引无数过往客商行人入内饮茶小憩。茶亭两边石柱上,有一楹联:“处处通途,何去何从?求两餐,分清邪正;头头是道,谁宾谁主?吃一碗,各自西东。”联语从旅人游子着笔,以设问作答铺陈,语含双关,立意清晰。
安徽休宁县一大道旁有座茶亭,上有一副茶联写得有趣:“南南北北,总须历此关头,且望断铁门限,备夏水冬汤,应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上天下地;东东西西,那许瞒了脚跟,试竖起金刚拳,击晨钟暮鼓,唤醒眼手鼻舌心意六道众生吃饭穿衣。”这副长茶联,充满禅味,联中引入禅家用语告诉世人,即使是神仙菩萨,也跟凡人一样都离不开吃饭穿衣。联中虽没出现“茶”字,却告诉人们,茶与禅密不可分。
贵州省贵阳城外,有座图云关。关踞高山,处交通衢要道的岔口,有茶亭,亭中的茶联写道:“两脚不离大道,吃紧关头,须要认清岔路;一亭俯视群山,占高地步,自然赶上前人。”这副茶亭联状物写景,寄寓着人生哲理,真是意蕴不凡。在江西九江市中心的甘棠湖,是一处游览胜地,湖畔有个茶亭谓之“浸月亭”,于白居易贬为江州司马时初建,是游人品茗佳处。亭联不但对仗工稳,而且独具特色:“不问石砚羊毫,一样染成烟雨景;且把玉壶雀舌,几番吟到月浸亭。”
台北新公园有一茶亭是人们品茗奕棋佳处,有副亭联写道:“奕局似长安,一不留神成浩劫;园林亦祗树,且来歇脚喝杯茶。”笔者在南方某风景区看到过一座茶亭的亭联写得很含蓄:“无价风光易得;有情茶味难寻。”还有个茶亭,亭柱上挂有一副嵌着“茶亭”二字的茶联:“茶能解渴何妨饮;亭可乘凉且慢行。”此联通俗好记,“何妨饮”和“且慢行”又写得如此亲切,自然会引人入亭品饮、纳凉。有一副佚名茶亭联令人品之难忘,上联写道:“前路赤炎炎日,试问能行几步?”下联是“这里凉飕飕风,何妨暂坐片刻!”此联一问一答,像热情好客的主人在招呼喝茶一样亲热。联语谑而不浮,我想,这一定出自联林高手。福州有一条叫“茶亭”的古街原有茶亭,亭后盖有大戏台,过路人至此,饮茶看戏不亦乐乎。清代咸丰年间,举人杨浚题了两副茶联:“南北两途往来凭解渴;古今一样善恶看收场。”另一副写道:“甲歌丁舞且下十石酒;南来北往适中一杯茶。”两副茶联均把品茶看戏休息融为一体,看似平淡,却有深意。
浙江吴兴八里店有一茶亭的茶联撰得平仄工稳又富有哲理:“四大皆空,从片刻无分尔我;两头是路,吃一盏各自东西。”绍兴的驻跸岭茶亭,建在岭上古代皇帝南巡驻足休息的地方。茶亭联云:“一掬甘泉,好把清凉浇热客;两头岭路,须将危险告行人。”品评此语气亲切的联语,对于长途跋涉者来说,顿感疲劳骤减,诚可谓:“香茶一杯解乏力;好话三句振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