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福字对联

福字对联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福字对联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福字对联范文第1篇

贴春联和贴福字

每年春节家家户户门前都要贴对联,门上都要贴福字,这象征着来年红红火火发大财,春节的愉快。

贴对联还有很多讲究,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对联、雅称楹联、楹贴是悬挂或粘贴在墙壁和楹柱上联语。它是用生动的语言描摹客观事物,表达人们的思想情趣和爱憎等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它是从诗词演化而来的,比诗词更精炼,更工整,因此更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可是福字呢?贴在门上更有深刻的含义,而且福要倒写,倒贴,家家户户都是讨个好口气,希望来年福到财旺,这就是“倒”福的含义,因此每年春节到来时,家家户户房门和大门上都要贴上一个福子呢?

通过贴对联和福字,更证明了我们中国春节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我们要继续发扬光大,使祖国的历史文化之花,永远开得美丽灿烂,也希望人们生活像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天更比一天强,早日实现小康水平,让“倒福”不落空。

指导老师:刘文英

福字对联范文第2篇

辞旧

撕下沉睡一年的福字

撤去旧一年的对联

褪去旧装一切都是新的

迎新

挑上一对喜庆的对联

换上新一年的福字

挂上一对红灯笼

换上新装,踏上了新春的历程

贺岁

除夕之夜,包饺子,放鞭炮,做年糕,一家人忙的不亦乐乎。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回荡在窗外,抱住如流星雨一般五色斑斓,打在地上溅起朵朵银花。年糕的浓香与饺子的香味混合在一起,逃出窗外,奔向遥远的彼岸。远处,一串串烟花腾空而起,在天空如花一般绽放,把天映衬的如白昼一般。

祝福

除夕之夜,一家人难得坐在一起,欢聚一堂,趁此机会,不然要有许许多多的话要说,相互祝福着,似乎一张桌椅就是一个爱的容器,容纳了世间所有的爱与温暖。大年初一,穿上喜庆的服装,巴不得马上腾空而起,瞬间来到爷爷奶奶家中,探望年迈的奶奶,听她讲乡村里的故事,也把我身边的趣闻讲给她听,她的笑是最好的回报。我搀着老人,到各家各户拜年,一句句温馨的话语回荡在耳旁,也把祝福献给他人,以前的烦心事东烟消云散。看看对联,品一品各家的茶,真是年味十足。

福字对联范文第3篇

春节,是人们心中最重要的节日,在我们东北,关于春节的讲究就不少。

每年过年我家都热热闹闹的,今年也不例外。大年三十那天,我早早的起了床,帮助爸爸妈妈和姐姐贴对联,挂福字。挂福字也有讲究,福字要倒了挂,这样就表示“福到了”。妈妈每当过年时都为我们做上一桌子的大餐,今年比往年更丰盛。每年妈妈都会做鱼,因为鱼可以表示“年年有余”,饭桌子上不仅要有鱼还要有猪蹄,猪蹄表示“有抓头”。

吃饭的时间到了,在这之前一定要放鞭炮,因为这样可以去除“怪兽”来年保平安。到了晚上,灯要一直点着,这样可以表示来年前程光明无阻。到了晚上要包饺子,在包的饺子里,只有一个放有硬币,吃到这个饺子的人,来年一切事都会顺顺利利的。到了半夜12点每家每户都要放鞭炮,因为12点后为新年,放鞭炮是喜庆新年,这个时间放鞭炮表示万象更新,大吉大利,也代表着辞旧迎新之意。

六年级:秦紫月

福字对联范文第4篇

今天是腊月二十九,天气虽然有点冷,但阳光很灿烂,大街上的人来来往往,马上就要过新年了,人们还在忙着购物呢!我们家也忙的不亦乐乎,爷爷和奶奶准备好了过年的食物,蒸好了馒头,煮好了猪头,还有年糕,鸡冻、香肠,满满的一小屋好吃的,真是过大年啊!

今天我们要贴对联了,奶奶打好浆糊,我找出自己亲手写的对联和福字,心里有点兴奋,因为我写的对联也能贴在墙上了。妈妈负责往对联上刷浆糊,我和爷爷还有爸爸一起往墙上贴,一会的功夫就贴好了,家里立刻有了一番新年的气象。下午我和爸爸妈妈又来到了姥姥家,看到老爷也要准备贴对联,我们就一起帮忙,一会儿老爷家的对联也贴好了。

春节前的忙碌都是幸福的!

郑重声明:本文系作者独家授权,版权归作者及作文库所有,任何媒体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福字对联范文第5篇

春节为什么要倒贴福字?福字倒贴的来历春节,在许多家庭院落的门窗上,往往会看到一些倒贴着的大红“福”字,这可算得上是我国人民的一个传统习俗了。据《梦粱录》记载:“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文中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据说,“福”字倒贴的习俗来自清代恭亲王府。一年春节前夕,大管家为讨主子欢心,照例写了许多个“福”字让人贴于库房和王府大门上,有个家人因不识字,误将大门上的“福”字贴倒了。

为此,恭亲王福晋十分恼火,多亏大管家能言善辩,跪在地上奴颜婢膝地说:“奴才常听人说,恭亲王寿高福大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了,乃吉庆之兆。”

福晋听罢心想,怪不得过往行人都说恭亲王府福到(倒)了,吉语说千遍,金银增万贯,一高兴,便重赏了管家和那个贴倒福的家人。

事后,倒贴“福”字之俗就由达官府第传入百姓人家,并都愿过往行人或顽童念叨几句:“福到了,福到了!”

春节为什么要倒贴福字?福字倒贴的传说“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都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

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璋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第一种恭王府说

清咸丰年间的一个春节前夕,恭王府大管家为讨主子欢心,写了几个斗大的“福”字,叫人贴于库房和王府的大门上。有一家丁因目不识丁,竟将大门上的“福”字贴倒了。为此,恭亲王的福晋(妻子)十分气恼,欲鞭罚惩戒。幸好大管家是个能说善辩之人,他怕福晋怪罪下来连累自身,慌忙跪倒陈述:“奴才常听人说,恭亲王寿高福大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倒(到)了,乃吉祥之兆。”恭亲王福晋一听,转怒为喜,心想:“怪不得过往行人都说恭亲王福倒(到)了,吉语说千遍,金银增万贯。一般的奴才,还真想不出这招呢!”遂赏管家和家丁各50两银子。后来,倒贴“福”字之俗由达官府第传入陌巷人家,贴过后都愿过往行人或顽童们念叨几句“福倒了!福倒了!”以图吉利。

第二种慈禧太后说

我国古代历来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风俗。清光绪某年腊月二十四,慈禧太后传旨,叫翰林院的翰林们写些庆贺春节的对联。这些翰林们拿出浑身解数,用尽华美辞藻,写好之后恭送太后过目。太后见其中连个“福”字都没有,很是不高兴。翰林们见老佛爷生气,吓得忙跪在地上说:“请老佛爷教诲。”太后说:“去写几个‘福’字来。”翰林们忙回去写了一堆“福”字送上,太后从中挑了几张,让大总管李莲英带着太监到宫内各处去张贴。

谁知又惹出了风波。有个太监不识字,把一个“福”字贴倒了,当晚谁也没有发现。第二天,太后出来欣赏对联和“福”字,正巧看到,刚要发怒,脑子转得快的李莲英急忙上前说:“老佛爷请息怒,这是奴才有意把它倒着贴的。这‘福’字倒贴,就是‘福’倒了。福到了,不是大吉大利吗?”慈禧听后,转怒为喜,不但没惩罚那个太监,还赏了他几两银子。后来这个习惯传到了民间,成为一种风俗。

第三种朱元璋、马皇后说

这种说法很可能是从贴“福”字的来历传说中演绎出来的。明太祖朱元璋攻占南京后,命心腹悄悄在曾经支持和帮助过自己的人家门上贴一“福”字,以便第二天将门上没有“福”字的人家通通按暗通元贼杀掉。好心的马皇后得知这一情况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连夜在各自门上贴一个“福”字。于是各家各户都遵懿旨照办,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还把“福”字贴倒了。

福字对联范文第6篇

今天是腊月的二十七,距离过年没有几天的时间了。马上就要过年了。小时候记得过年应该是快乐的。现在过年变得很平常没有以前那么有意思了。大概是科技与时代的发展的原因吧!以前人们过春节都是看春晚。最近这几年春晚的收视率直线下降。这大概就是科技发展的结果吧。

以前过年有意思是因为那时候过年可以吃到平时吃不到的好吃的。现在社会奔小康了。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不像以前那样了。所以显得过年没有意思吗?我想应该不是这样。年变得没有意思是事实但是肯定不是我说的那个原因,

发牢骚是发牢骚的,对于一年一次的中华传统节日我们还是要认真对待起来的。过年都要准备什么。其实有很多,就说说面上的这些东西吧。什么对联福字,什么挂钱什么鞭炮。还有两天过年。家里打算事先贴好对联,挂钱什么的。

福字对联范文第7篇

今天的集市上依旧有很多人,有卖年货的,还有买年货的,这些商品,看见的最多的就是对联了,还有各种福字,最有趣的就是有人拿着手机在扫那些福字,好想上前问一句"你在扫敬业福吗,哈哈"

瓜子,花生,糖块,还有蔬菜,鱼,猪肉,鸡肉,应有尽有,有很多人都开车来的,怕是买了很多年货吧,还有家近一些的拉着自己的小车来装这些年货,这场面,车提多热闹了。

不只是大人的市场,还有小孩子的年货呢。各种各样的灯笼,一按按钮,就会闪着光还唱歌,我小的时候哪有这些东西啊,灯笼都是自己家人给做的,用玻璃做成的灯框,底板是一块木板,木板上有一颗钉子,把蜡烛插在钉子上,拿着树枝做成的手柄,就可以玩了。

过年最忙碌的就是大人了,做出来各种菜,最高兴的就是小孩子了,这一天不用写作业,不用去补课,有新衣服穿,有压岁钱可以拿,想吃什么就有什么。

福字对联范文第8篇

我所到之处看到门上的“福”字十家有九家是倒着贴的,我问妈妈:“为什么‘福’字为什么要倒着贴?”妈妈说:“‘福’字倒着贴是为了取它的谐音,即‘福到’的意思。代表吉祥如意、福气多多的意思。”可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留传的呢?妈妈说不清楚。于是,我决定到网上去查个水落石出。

一查,答案出来了,原来是来自一个错误。

相传明王朝建立不久后的一个除夕,皇上朱元璋微服出访。看到京城张灯结彩,一派歌舞生平的景象,十分高兴,但他转了几条街,却没有一副对联是歌颂他自己的,他的脸立刻阴下来,一个侍从看出了他的心思,建议他让天下百姓都裁一方红纸,写上个“福”字贴上门,便是陛下年年幸福临门。

朱元璋立即让京城的每户人家都贴上福字。可是有人在贴“福”字的时候,将“福”贴倒了,朱元璋正要发作,大臣刘伯温即哈哈大笑,连声叫好:“倒”字与“到”同音,“福倒”便是“福到”啊!朱元璋一听有理,于是转怒为喜,奖赏了把“福”字贴倒了的户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