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寺庙对联

寺庙对联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寺庙对联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寺庙对联范文第1篇

各位团友,早上好!首先欢迎大家来到“榕城”福州,我是XX旅行社的导游员XX,我们的司机师傅姓杨,他可是一位很经验的司机呀,他可以做到,马达一响,美景分享;车轮一动,平安接送。今天我们将共同游览鼓山涌泉寺。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鼓山的停车场,请大家随我下车,代好自己的贵重物品,也请记住我们的车号为闽D12345。我们在这里游览的时间约为2个小时,请大家11:00上车。

各位团友,我们今天要参观的鼓山是福州历史文化悠久的名山,相传峰顶有一块巨石,形状象鼓,每当风雨交加,石头传出如鼓的声音。鼓山因此得名。这在1600多年前的《迁城记》一书中,就有“左旗右鼓,全闽两绝”的说法。鼓山海拔高度1004米。而我们参观的涌泉寺位于半山腰海拔650米处。涌泉寺距今已有1200年的历史,是福州五大丛林之一。涌泉寺建筑主要以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为主体,寺内有“三铁”“三宝”,这“三铁”“三宝”是什么呢?在游览的过程中我将向大家一一介绍。好,各位团友,我们沿着这条小路,来到了鼓山的山门,请看石柱上的这一幅对联:“净地何须扫,空门不用关”,这是一副名联,语意双关,大家请看,这山门建在山坡口,山风直冲而来,能将落叶尘土吹得干干净净,无须人工清扫;到了夏秋季节,台风频频,山门常被刮倒,干脆就不再设门,留下现在这个空门,而从它的寓意看,净地指佛门净地,纤尘不染,自然无须清扫;空指佛门四大皆空,信仰来去自由,自然不用关。这副对联还是一副藏头联,分别取“净”“空”二字,是为纪念涌泉寺已故方丈净空法师而题。好,各位团友,现在让我们去看看罗汉泉吧。各位团友,现在我们看到这口泉池,是“罗汉泉”,相传在建寺时,一住持和尚,梦到罗汉指点此处有泉眼,第二天,和尚们在此处挖掘,果然有清泉,于是众僧为感谢罗汉赠泉,把此泉叫着罗汉泉,涌泉寺因此而得名。

好,各位团友,请大家转过身来。现在在我们的正前方,看到“涌泉寺”这块匾额,可是康熙皇帝亲笔手书,字迹古朴,苍劲有力。各位团友,现在请大家暂时不要进入寺庙参观,因为,我想给大家介绍我们左右两旁的塔,现在请大家猜猜我们眼前这一对小巧玲珑的塔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呢?而塔在寺庙里面起到什么作用呢?啊!您说是用木头做的,您说石头做的,您说是铁做的,大家好像都没有猜对呀,这一对塔呀是用陶土烧制而成的,他们距今可有900多年的历史了。左边这一座称为“庄严劫千佛陶塔”,代表着过去佛燃灯佛。右边一座称“贤劫千佛陶塔”,代表着现在佛释迦摩尼佛。两座塔的颜色都是棕褐色,采用陶土分层烧制,砌叠而成,塔身施釉。塔高约7米,八角九层,塔壁塑有佛像1038尊。今天我们所看的陶土烧制塔是非常少有的。大家看它的塔铃有72个,也是用陶土精心烧制而成,每当清风掠过,它都会发出悦耳的声音,似乎是给我们送来平安的祝福。塔座上塑莲瓣、舞狮、侏儒,并刻有铭文,记载建塔时间和工匠姓名等。两塔原在福州南郊龙瑞院内,1972年迁至涌泉寺。现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两座楼阁式的陶塔,还是研究宋代建筑的实物佐证。塔在寺庙里起到什么作用呢?其实寺庙与塔有着很深的渊源。塔,梵文卒堵坡,原为坟冢、圆丘的意思。在古印度,人们称寺庙为塔庙(塔院)。寺庙是以塔为主,人们把一些德道的高僧的舍利及经书存放于塔中。塔在寺庙被奉为吉祥的圣物,后来衍变为一种特有的宗教建筑。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华民族善于融化外来的文化,创造出富有民族物色的文化。作为佛法象征的塔,在佛教汉化的过程中,塔的形式就有了多样性,有高的、矮的、胖的、瘦的、圆的、方的、铁的、木的,塔的用途,由以前只贮藏舍利、象征佛法,扩大为功德、寄托、纪念,甚至做为海上航行的标识,以及与风水有关的特殊建筑。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陶塔也是一个值得大家多多回昧的塔,这对宋代陶塔是今天我们参观的涌泉寺的“三宝”之一,在这里给大家十五分钟的照像时间,十五分钟后我们将去参观寺庙的“三铁”和“三宝”中的另二宝!谢谢!

寺庙对联范文第2篇

中卫高庙位于中卫县城北.建在接连城墙的高台上(包括高台下的保安寺)。经历代增建重修,至清代已成为一处规模较大的古建筑群,表现出宁夏古建筑的风貌。它与“大漠奇观”齐名,是中卫两大景观之一。

高庙是一座三教合一的寺庙。庙的砖雕牌坊上有一副对联:“儒释道之度我度他皆从这里;天地人之自造自化尽在此间”。横批是:“无上法桥”。庙里供奉不仅有佛、菩萨,还有玉皇、圣母、文昌、关公。佛、道、儒三教的偶像,济济一堂。 kt250.com整理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高庙前有保安寺,山门朝南,两侧建有厢房,正面为单檐歇山顶的大雄宝殿。殿后为高庙,有24级台阶,拾级而上,经牌坊、南天门、中楼,最后是高达三层的五岳、玉皇、圣母殿。这些主要建筑,都在一条中轴线上,气势雄伟。在高庙主体建筑的两侧,还有钟楼、鼓楼、文楼、武楼、灵官殿,地藏殿等配殿。在仅2000余平方米的高台上,建造了近百间九脊歇山、四角攒尖、十字歇山、将军盔顶等各种类型的殿宇。整个建筑群重楼叠阁,亭廊相连,翼角高翘,构成了迂回曲折的内外空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宁夏古建筑的精湛的艺术风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寺庙对联范文第3篇

佛家的“缘”迎来安缦的“客”

早些年,国内熟知安缦的客人并不多,走在这寺庙外、青石板的小路上的大多是金发碧眼的外国游客,他们很多都是“安缦痴”,对他们而言,“不是因为杭州而住安缦,而是因为安缦而来杭州”。

第二阶段,国人厌倦都市的喧嚷,开始追求一种富有禅意、宁静、安逸的隐居文化。这时候,被佛学文化围绕的安缦慢慢展现在大家眼前,而此时“安缦”的知名度也开始在国内走向稳定。

如今,形形的旅客来到安缦,带着主观的期望,想来体会这份古老、平和的意境。安缦的客人很多来自寺庙大师的推荐,有时候,在安缦预订一间房并不需要繁文缛节的订金、手续、证件等,因为大师经常对安缦的工作人员说:“你相信他们能来,他们就会来。”看来,这里是一个相信“缘”的安居地。

循着散落四处的泥瓦房,步行在石板路上,看那些僧人也如寻常人般轻轻从你身边路过,你可以慢慢回味当年古人就是住在灵隐寺下,或许当年的僧人曾在你住的这户人家化过缘,或许你路过的那户人家每当烦心时都会找寺里的方丈谈心,或许你隔壁的这户人家每天天没亮就会坚持起床去听早课……这整个村庄古往今来就与佛家结下不浅的缘。

夏日的夜晚,你从一天的旅途踏月归来,也许可以路经一个院子,看到一家人把木桌椅搬出来,围着大水缸,轻轻地闲聊,静静地谈心,地上点着一圈蜡烛,桌上放着几盘菜肴,不需要太多的节目,不需要太多的灯光,一直到凌晨入睡都可以感受到空气里弥漫着一股“家”的温馨。

有一间“陶乐”的屋子每个月都会迎来一对上海夫妻,他们一住就是一周,可惜小编去的那天他们刚走。很想问问他们,是什么吸引两人一个月的四分之一都花费在这里,也许是对佛学的向往,也许是对平和的沉淀,也许是对爱情的享受,也许……

村长的“屋”诠释安缦的“真”

法云舍位于古村中央,是整个原始屋舍群中最核心的建筑。被打通的两座院落建筑庄严华贵,不难猜测,这里曾经是整个古村落里,村长的屋子,其历史可追溯到19世纪。

4月26日~5月18日,正好遇到安缦与“邻居”中国佛教协会杭州佛学院三年级学生的第二次合作――“2013年杭州佛学院师生作品安缦展”在法云社举办。虽然安缦一直秉持不强迫住客的,只带给人最平和、禅意的生活意境,但安缦与佛学院的缘分着实不浅。安缦开业于2010年1月,几个月后杭州佛学院就和其做了邻居,作为全世界唯一出家人的艺术学院,安缦可以说是与他们三年级学生同步成长起来的。

法云舍的底楼屋顶高挑,窗格雕花,墙上随意悬挂着80幅艺术院学生或老师的作品,桌上摆放着插花、盆景,这些装饰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皆来自安缦内的随意一处,确实,这里自成一景,你在园中,仿若入画。

从展览中可见6、7位老师的画笔纯熟,僧人是他们的学生,他们以技入画,画中的出家人又是如何的?13位学生的技术略微稚嫩,但他们有些从小出家,有些一心向佛,他们以心下笔,笔下的大千世界又会如何?

伴着作品,步行至二楼,透过半开的木窗,房前屋后树木环绕,雨水洇湿了白墙,翠竹轻倚窗边,屋里屋外,都是一幅幅惬意的写意水墨画。下意识,感觉自己也会把法云舍当成一个作品。

安缦虽然不主动要求住客参与到佛学活动中,但是如果有向佛之心,安缦的工作人员还是会热情地提供帮助。在释迦摩尼的诞辰日,带领几位住客在下天竺观摩三百僧人的步行仪式,并安排住客去寺庙品尝美味的素斋;寺庙时不时举行的诵经活动、赠书活动,安缦也会在住客咨询时安排对接。在安缦工作人员的介绍下,小编才知道每座寺庙的素斋才是最正宗的美味,而佛学院的素斋更是深受安缦内部喜爱,可惜他们一般不对外开放,如果你一心向往这份美食,也许在某个佛学院与安缦联合的活动中“佛缘”就来了。

古村的“魂”堆砌安缦的“骨”

安缦与寺庙景区一边只隔一个栅栏,永福寺离村子最近,灵隐其次。这里完全没有富贵气象,没有刺眼的色彩,没有仪式感,所有的原材料只有竹、藤、木、石径、泥墙,千年的石径,这确确实实就是个村子。法云村本来是个古村落,安缦把整个村子与酒店完全同化了。白墙青瓦木窗格的传统江南民居四散各处,错落有致,这些房屋的根基全都是经过风吹雨打千百年留意下来的历史文明。

上上下下,穿巷过桥,走过石板或是鹅卵石铺就的道路,沿途经过的院子门口一律是对联加门匾,门匾上题得是院子的名字,有的名为“汲泉”,有的名为“吴越”,这些名字的寓意安缦并不会特别去解释,但是住在其中的旅客或多或少能从居住环境中体会到住所的曼妙禅意。不要心急的追求院名的由来,今日你有缘纳此屋为暂歇地,何不静下心来体会一番屋中的灵气。

推门而入,温暖迎面而来,沾了一身的风尘气一下被扔在了外面。头上人字型屋顶,依传统方式在屋顶上垫了稻草再铺砖,高挑阔达,调皮的鸟雀叼着各种花草树木的种子撒落在屋瓦上,形成了绿草葱葱的生机,在灰扑扑的沉寂上增添了几分可爱。

寺庙对联范文第4篇

中国古典私家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综合了多种艺术形式,如山水画、山水诗、书法、美学、建筑、植物等,特别是注入了许多传统哲学思想。佛教作为三大传统文化之一,其禅宗哲学内涵深深地影响并体现在中国古典的私家园林中。禅宗的直觉体验和“空”的哲学思想,影响着中国古代的造园家和园主人。园中的假山叠石、花木配置、匾额对联,都深深流露出禅宗的精髓。

(1)叠山理水,尽显禅意

中国古典园林精髓离不开叠石理水,讲究在有限的空间体现无限深远的意境,体现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雅致的情趣,从而在内敛含蓄中引发无尽的情思与遐想。在禅宗看来,规定性越小,想象余地就越大,而以少胜多,只有简到极点,才能有最大限度的联想空间去供人们揣摩与思考。人们可以通过微小精致的景观见到广阔渺远的庙宇,感受“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阔”的美妙。在禅宗思想的影响下,私家园林的假山理水通常是取意于自然界的真山真水微缩到园林中,以显寓隐,以实写虚,以有限见无限,追求含蓄朦胧的审美境界。

例如,狮子林的假山(图5)以“取势在曲不在直,命意在空不在实”为理念,其三面环水,假山以廊桥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东假山环围卧云室而筑,西假山临水而建,山水相依,如天然画卷。狮子林假山的意境取自四大佛教名山,特别是九华山的境界,设计的上、中、下三层假山分别代表了人间、天堂、地狱三重境界,穿游其间可体味人生百态。

又如苏州名园拙政园(图6)以理水而闻名,拙政园园门正对一座假山,绕道假山后,便是以小池为中心的一处半开敞的景区,其面对远香堂,又与西面的小沧浪隐约相通。进“远香堂”北望,池水宽广,池中树木苍翠,这里的开敞与前一景区的半开敞形成对照。尽管水体连通了两区,但在水周围有建筑分隔,似断似连,变化成趣。中部的水区不仅形态变化丰富,而且还成为了园中建筑、山石、岛屿等景点之间联系、转换的纽带,或一泓池水,或引泉成瀑,靠水体形态的变化来连通、分割,形成了以见山楼为主、疏落野逸的景区和秀绮亭、海棠春坞一带幽曲婉致的景区,这些景区的变化流转自如、毫不造作,手法多样,合宜得体。拙政园“疏水若为无尽,断处开桥”的理水艺术(图7),使在视觉上看不到水的源头和流向,有水体无限延展的自然之感。同拙政园类似的江南诸多园林追求水景深邃藏幽,多用化整为零的方法把水面分割成若干互相连通的小块,并因水的来去无踪而给人以深邃藏幽的感觉。这些手法使水景看起来“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为观赏者带来宁静、自如的雅趣,同时让人体会到自然的无限生机,摆脱社会现实中各种羁绊,还人本来心性。

(2)园林建筑,融于自然

中国园林的建筑在布局、色彩和造型都力求与自然协调。“相地合宜,构园得体”是古典园林布局的重要准则。在造园布景时,建筑要结合自然环境条件,因地制宜,同时还要综合考虑与叠山、引水、植物配置等各要素相互协调,融为一体。江南私家园林建筑色彩采用的是朴素、淡雅的基本色调,主要是灰色的小青瓦作为屋顶,全部木材呈栗皮色或深棕色,个别建筑的部件施墨绿或黑色,院墙采用粉白色。灰、墨绿、栗色和粉白色等稳重而又偏冷的色调,给人以宁静幽雅的感觉,目与自然界中的山石、水、树等相协调。

“好花需映好楼台”。建筑既是生活空间,也是风景的观赏点,还是生活方式、精神向往的物质依托。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样式多变,有厅、堂、斋、台、亭、楼、榭、轩、卷、廊等,都是根据居住、游赏、读书、作画、品茗、宴饮、抚琴、弈棋等需要而构筑的。建筑的营造在考虑人的生活和游乐欣赏的需要时,注重突出建筑的文化趣味,以幽静淡雅为主,以小巧雅致见长,不以壮丽浓烈取胜。园林建筑就在精巧和谐中巧妙布置,花间隐榭,水际安亭,长廊云墙,曲桥漏窗,起着点染、补充、剪裁、修饰山水风景的作用,使其凝练生动而臻于画意的境界。另外,飞动之美也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图8)。古典建筑的斗拱、飞檐,具有庄严雄伟、舒展大方的特色。园林中的所有建筑,其形与神都与天空、地下自然环境吻合,讲究与天相接与地相齐,以使园林体现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特色,并收到移步换景、渐入佳境、小中见大等观赏效果。

(3)花木寄情,花木言志

中国古典私家园林中的植物配置除讲究有独特的观赏价值外,它们在配置上也能够渲染、衬托、突出禅宗的文化意蕴(图9)。园中花木一般是屋角蕉影、窗外修篁、池边垂柳、雨中睡莲、经霜丹枫或雪中梅朵,既能观赏又能组景和分隔空间。古人造园植木,善寓意造景,选用花木常与某些寓意联系在一起,如将松、竹、梅称“岁寒三友”,将梅、兰、竹、菊,称为“花中四君子”,认为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菊麦霜自行不趋炎势。其他还有松的苍劲、海棠的娇艳、杨柳的多姿、牡丹的富华、莲荷的如意、兰草的典雅等。植物造景师还善于利用植物的形态和季相变化,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如“岁寒而知松柏之后凋”;“留得残荷听雨声”、“夜雨打芭蕉”;树木的选用也有其规律,如“庭园有松,画龙而点睛”,“门前杉径深,屋后杉色奇”等,或用桂花、玉兰交植来寓意金玉满堂等。

(4)匾额楹联,意蕴无穷

古典园林文化的载体之一便是园中的匾额对联,其是园主及造园者表达造园主旨、咏怀抒情的最好载体。由于造园者多为有较高文化修养的文人雅土,其匾额对联多出自古代典籍和诗句,其特点是雅致精妙,寓意深刻,区区数字却负载着广博而深邃的文化信息,在园林欣赏中起到点景和深化审美感受的作用。匾额题刻,是将园林中的虚实之景以及文人的情思系之一词,来表达其深邃的立意、含蓄的意境和高雅的情调,从而拓展并且强化和充实了景观的内在生命意蕴。楹联是随着骈文和律诗成熟起来的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讲究骈俪对仗,音调铿锵,节奏优美,融散文气势与韵文的节奏于一炉,蓄意深远。如拙政园“雪香云蔚亭”的对联“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梧竹幽居亭的对联“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沧浪亭翠玲珑的对联“风篁类长笛,流水当鸣琴”(图10)。

4 禅宗文化对寺庙园林的影响

禅宗哲学从兴起到成熟的过程,与寺庙园林的兴盛发展,大致是同步的。禅宗是中国佛教的精神核心,寺庙园林则是秉承这种精神的中国僧众的理想天地。禅宗兴盛后,几乎各处寺庙园林都留下了禅者的足迹。庐山东林寺、黄梅东山五祖寺等地都以其清幽天趣启示参禅者悟觉禅机。南宋迁都至临安后带来了在西湖景区兴建寺院发展自然环境的,归隐寺、净慈寺、余杭径山寺、宁波天童寺、阿育王寺名列“禅院五山”,可见当时的风尚是禅寺与山水密切结合的。

例如,寒山寺在宋代称“普明禅寺”,相传唐代高僧寒山、拾得曾住此,故唐人称之为寒山寺(图11)。唐代诗人张继的《飒桥夜泊》是描绘该寺环境及秋夜氛围的千古绝唱,枫桥与夜钟,成了寒山寺的标志。枫桥点明了寒山寺的园林环境特点,其中寒山寺园林环境之妙,正在于它的闹与幽之对照,是交通要道,往来人众密集,而寺院小环境则独辟幽境,钟声悠悠,是古今中外四方游子的心灵净土。而禅寺钟声,则是成就寒山寺园林环境氛围、引人悟入禅境的又一因素。

寺庙对联范文第5篇

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建筑与人类挂钩,宗教与文化挂钩,文化与经济挂钩。因此,要分析我国陇南地区农村宗教文化与建筑现状的前景,找出解决方案,就必须从经济出发。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精神文化往往具有相对稳定性,所以,分析陇南地区乡镇农村宗教文化与建筑的现状与前景时,既要考虑当下社会经济的发展,又要考虑文明的继承和扬弃。

一、我国陇南地区农村宗教建筑的现状

本文中的宗教建筑指各种寺、庙、观的房屋建筑和相应的装饰、塑像、彩旗、文字等所组成的景观。陇南农村地区是佛、道两教占主体的地区,本文中的宗教神灵,主要是与农村乡镇居民生活相关的土地神、牛马神、家神以及家庭所供奉的祖先、门神、财神、灶神等。目前,陇南乡镇农村地区宗教建筑文化的现状主要包括乡镇宗教建筑的损坏和重修、农村寺庙建筑的辉煌与危机、祖先崇拜三个方面。

(一)乡镇宗教建筑的损坏与重修

我国乡镇地区的寺庙建筑,由于各种原因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以柏林观为例,在上世纪,柏林观由于社会动荡,建筑物严重受损,整个道观几乎到了要消失的地步。宗教建筑的重修分为神庙重修和文化圣地重修两种情况。神庙重修以方口寺最为典型。陇南市礼县红河乡方口寺,先后重修了三霄殿、地藏殿、正殿。其建筑较新,殿内神像塑造生动,壁画内容丰富。文化圣地的重修则以武侯祠最为典型。国家对陇南市岐山武侯祠进行了维护重修,发展旅游业,推动社会经济发展。通过对宗教寺庙建筑的重修,我国西部乡镇地区的部分宗教建筑又重现风采。

(二)农村寺庙建筑的辉煌与危机

相比较乡镇寺庙建筑的没落,农村的宗教建筑可谓辉煌。因为农村宗教建筑与农村居民的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以礼县农村为例,人们通常供奉三类神灵:土地神、牛马神、家神。在农村神灵分工中,土地神掌管着山川河泽和土地收成,牛、马神主管着作为六畜重要成员和古代农业生产重要动力的牛、马,家神负责保护家庭成员的生命财产安全,这三类神灵对于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的特殊意义,使得他们得以长期受到村寨成员的供奉与维护,这也使得农村地区的宗教建筑至今依然普遍存在。但农村寺庙建筑也存在着严重的危机,这主要是由于建筑物受损、人口流失和宗教活动减少造成了宗教文化无形流失。

(三)祖先崇拜

祖先崇拜是我国西部农村乡镇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逢年过节、婚丧嫁娶,人们总要推崇祖先,敬奉先辈,因此,虽然宗教文化与建筑在当代已出现没落趋势,但祖先崇拜依然盛行。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各种新仪式的出现,对祖先进行仪式性崇拜的活动正逐渐被代替。这一文明悄然发生着变化。

二、我国陇南地区乡镇农村宗教文化与建筑出现危机的原因

(一)社会经济文化的冲击

随着社会经济的显著发展,物质生活逐渐丰富,人们对神灵的崇拜心理大大减轻。人们逐渐放弃对宗教神灵的崇拜和对宗教建筑的维护,宗教活动越来越少,宗教建筑失去了魅力。“近几年来,外国的一些节日在中国广受追捧,如情人节、圣诞节等,其参与人数之多,规模之大,热闹程度之高令人咋舌,大有取代中国传统节日之势。”这使得部分宗教建筑年久失修,逐渐被人遗弃,宗教文化无形流失。同时,教育事业的发展,使陇南乡镇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得到提高,人们对神灵的信仰减少,对于宗教有了认识,不再对进行崇拜、捐助,转而投资各类项目,宗教建筑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我国传统节日的庆祝主要是围绕对神灵的祭祀活动展开的。以陇南市礼县乡镇地区为例,当地每年的社火都要围绕祭祀神灵展开,这种祭祀活动以大型宗教建筑物和神像所在地为中心,并且执行严格的仪式,这使得宗教建筑文化得到了很好的维护,然近代以来,伴随着工业文明的扩张,我国许多地区的节日庆祝方式不断发生变化,神灵祭祀活动被大众娱乐性活动取代,节日中的宗教文化色彩日益淡化,宗教建筑不再是庆祝活动的中心场所。这导致宗教建筑文化失去了本身存在的意义,逐渐被人遗忘。

(二)农村地区人员的流失和传统技艺消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流动由西部流向东部,在类型上有两种:1、农民工流动。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各地区发展程度的不断拉大,我国农民工流动规模不断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流出,农村的常住人口明显减少。2、知识分子的流动。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对高科技人才的需求使许多西部地区的知识分子纷纷涌向东部,“孔雀东南飞”早已是公认的事实。农村人口的不断减少使得维护宗教建筑文化的人数缩减,文化传承日益单薄,宗教建筑文化在农村的生存基础受到动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事业迅速发展,新式建筑不断出现,传统建筑的生存空间受到压缩,这造成了传统建筑艺术的消失。“我国民间有许多的传统技艺,这些技艺现在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最直接的原因是由于掌握这些技艺的艺人大多年过花甲,而技艺却后继无人,如果这些老艺人一旦离去, 这些技艺也将随之消失”,传统宗教建筑无法修补,历经风雨,最终倒塌。

(三)人为破坏寺庙建筑

我国历史上动荡年代里,许多宗教建筑被损毁、遗弃。以柏林观为例,虽然历史悠久,建筑独具特色,但在历史上也是多灾多难。民国九年(1920年)天水大地震,庙宇多倒塌,当地民众坚持修复保护。后遭浩劫,千年古柏砍伐,尤其一株春秋古柏,相传为老子亲植,也未免斧砍。古树古物荡然,现仅存清康熙时大匾3块。人为故意破坏,对宗教建筑物破坏巨大,宗教文化损失相当惨重。

三、应对陇南地区农村宗教建筑文化危机的对策

(一)重修

陇南乡镇地区有许多规模较大的寺观,这些文化圣地具有很多特殊的价值。重修这些寺观,既能保存我国优秀的传统建筑,又能充分挖掘其潜力创造新的价值,推动文化繁荣和经济发展。“对宗教文物古迹的修复与重建时应尽量保其历史原貌”[3],尽可能按照古代建筑的标准,依照传统技术重修,以保持古宗教建筑的原貌,体现出它的时代性。重修之后,要按照科学方法管理、开发,不能融入太多现代元素,并按其特色挖掘其特性,使人能感受它的古风貌。重修古代宗教建筑可以恢复宗教建筑原貌,有利于保护古建筑技术,保护我国传统技艺。

(二)挖掘宗教文化与建筑的价值

1.文学价值。宗教建筑具有深厚的文学价值。开发应从三个方面:一、诗词文章。古人以其特有的文化底蕴和写作风格对宗教建筑进行描绘,使其具体深刻,意蕴深远,将古代文章和诗词歌赋摘录在寺观内,能够提高寺院的文化内涵和知名度,弘扬我国古代的诗词文化,继承我国文明的精髓。二、对联。我国宗教建筑物上都贴有对联。对对联文化进行挖掘,可以研究宗教文化,提高建筑的文学艺术水平。三、当代文学。古代宗教建筑在当代依然具有很好的文学价值,对这些文学价值进行开发,既能推动我国文学向前发展,又能提高公众对宗教建筑物的认识,进一步保护宗教文化。

2.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宗教建筑在设计和布局上,具有独特的艺术美,建筑物上的绘画,具有艺术价值与人文价值,向人们传达出宗教故事和理念。在布局上,宗教建筑与周围景色相配合,展现出了秀美山河的风姿。塑像、经文等也具有代表性。宗教建筑的艺术价值,是一笔取之不尽的财富。宗教建筑的形式是历代能工巧匠的不断创新发展而来的,具有很好的科学价值,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可以理解古代科学,促进技术进步。同时,也能展现我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明。

3.旅游价值。宗教文化圣地,自古就是旅游胜地。“宗教文化旅游资源(有形的和无形的)作为宗教信仰意义上的存在,对宗教信仰者的吸引力无疑是巨大的。但宗教同时又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它所蕴涵的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神秘性,对非宗教信仰者也有着巨大的无法抗拒的吸引力。”在我国历史上,许多文人对寺观建筑有着特殊喜好,宗教建筑能吸引大批雅士。在当代,宗教建筑和宗教文化的旅游价值不但没有衰落,反而有了很大提升,人们到各类宗教地区参拜,既可以接受古文化的熏陶,又能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在旅游业迅速崛起的新时代,运用宗教建筑文化发展旅游实为上上之策。

(三)农村宗教建筑的拆除和乡镇宗教建筑再建

目前,我国农村部分小型宗教建筑被遗弃、荒废,这些建筑应加以拆除。在拆除时,对于具有价值的历史文物,应加以保护性拆迁;可再利用的材料要充分利用;对于无用的东西加以销毁;拆除之后的地面应加以修整,保护生态环境。废弃宗教建筑的合理拆除,既能合理保护生态环境,又能保护古代文物和优秀文明成果。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使乡镇人口增加,扩大了民众对宗教建筑的需求,这就有必要在大型乡镇地区修建新的宗教建筑。这种宗教建筑物的修建应遵循大而少的原则,建筑物规模要大,以适应众多乡镇居民的需要,更好的保存传统技艺,开发其古建筑价值;数量要少,达到物以稀为贵的效果。

(四)创造新文化

陇南宗教建筑文化与当下的经济不相符,因此需要创造经济性文明,走创意文化产业的道路。“创意文化产业是近年来迅速崛起的一个知识密集型的新兴产业,是以当代大众的媒介生存、数字生存和全球互联网生存为前提的市场化的文化科技内容产业,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陇南应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旅游文化。宗教建筑的旅游价值可以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特色建筑、特殊装饰、特定的图画,都可创造出新的旅游文化。二、影视文化。陇南农村乡镇地区的宗教建筑用在影视行业当中,形成影视文化,既能宣传宗教建筑物,又能带来现实收益,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三,商业文化。对宗教建筑物进行商业性开发,例如在宗教建筑物周围出售特色工艺品、书法、绘画等,大力发展商业文明,可以带来经济上的繁荣。值得注意的是,宗教建筑的文化创新不能改变其原貌,在出售商品时,应以特色为基础,少添加现代化元素。否则,宗教建筑会失去其价值。

(五)精华永存

“宗教文化遗产遗迹,如各种宗教建筑、宗教绘画,几乎集中体现了历史上各种艺术美的精粹,拥有极高的知名度。”陇南宗教建筑文化中有许多文明精华,例如建筑艺术、雕塑艺术、绘画艺术、布局艺术,保存这些文明精华,可以继承传统文化,丰富西部农村地区的文化生活。文化精华的保存涉及到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即要对宗教建筑及其它物品的保护,也要对各类技术、艺术进行保护。保护文明精华,要保护各类实实在在的文明,还要培育具有优秀文化素质的人才,传承文明精髓。陇南农村乡镇地区的宗教建筑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瑰宝,保存这一优秀文明精华,对我国文化保护意义尤其重大。

(六)历史文化研究

陇南乡镇地区的宗教建筑,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是历史研究的绝佳材料。“陇南开发较早,历史悠久。境内古代文化遗存遍布各地。”对这些文明应加以合理开发。在历史文化的研究上,陇南农村乡镇地区的宗教建筑可以作为实物,用来佐证历史;也可以作为文化的载体,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加以探讨。同时,在传承技术、艺术、文学、音乐等方面都有独特的历史价值,更有利于历史文化的研究。

寺庙对联范文第6篇

在一片古树林中,保国寺的大门虚掩着,前面的空地上虽然只有11棵树,可这些树已近千岁高龄,显得像一片茂盛的小树林,每棵树的树干粗得连两名壮士也抱不了。红砖褐瓦的围墙,隐约在参天的古木中,再走近些,就能看到三个金灿灿的大字“保国寺”。

走进保国寺,那具有千年古意的石台阶令我大开眼界,台阶上长满了翠绿的青苔,漫长而又曲折,蜿蜒而又深远。在石阶上一路前行,看着周围两旁的大树,心境也变得轻松而又豁然,让人心旷神怡。我的脑海中仿佛再次映现出从前,劳动人民凭着双手,将这些石块搬上高高的山,那时没有吊车、起重机、货车,只有石工们粗糙的、布满血泡的双手将它们一步步抬上来……

穿过山门后是中庭,那里幽静宽阔,古树林立,树荫蔽日,几只蓝尾红嘴雀,在树荫里追逐玩耍,欢叫雀跃。步入其后的天王殿,殿内的佛龛已毁,仅存下一座保国寺中兴之祖德贤尊者的塑像。这是一位和善而稳重的长者,双目微垂,目光里隐蕴着悲天悯人的无限深意。殿首悬挂着“古刹重辉”匾,两侧柱石上镌刻着一副对联:“像峰迎日顾,蛟水带江回”。

大殿的设计别具一格,与常见的寺庙殿堂不同,保国寺的大殿是进深大于面阔的纵长方形,石砌台基,正中及两侧分别设置着垂带踏跺。用天花板和藻井遮住了大殿的梁架,下面不容易看到,因而有“无梁殿”之称。据说整座大殿没有使用一枚铁钉,全靠构件之间严密的铆合,承托起整个殿堂屋顶五十余吨的重量。另一堪称一绝的是大殿虫不蛀、鸟不入、蜘蛛不结网、灰尘不上梁,其中奥妙,至今无圆满的解释。

殿外骄阳似火,殿内清凉静谧,我久久地沉醉在保国寺这座古代经典建筑高超的艺术中。

指导老师 全利强

寺庙对联范文第7篇

大学时有个同学是居士,据说是由于其父母多病,想为他们祈福,于是拜了成都宝光寺的一位老师父为师。缘来,我同他一起去见过那位师父一次,并顺便看下宝光寺。

香火味儿。人气味儿

宝光寺为禅宗一大丛林,古迹物宝皆备,但那些似与我无缘,我更喜欢看寺庙中的人。

有人玩,有人看,有人拜。几百年啦,寺庙被毁弃再修复,如此重复若干,建筑与装饰,包括大殿里的佛像都在变,但仍有一些东西一直都没有变,那就是来者所求:求升官发财婚嫁平安。

佛教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是容人的,因而连香火的味道都是人气的味道,寺庙里满是人的味道。大家在寺庙里该拜的都要拜,该烧香的都要烧香,到得佛舍利跟前,也要依例念“南无本是释迦牟尼佛”,照着导游的念法念得缓慢准确,生怕漏一字错一音。可这些都不妨碍拜毕起来后大声嚷嚷地对佛像品头论足,说舍利塔为何是斜的,说罗汉堂里有多少罗汉,说玉佛圆润妙相值钱几何?那些边边角角有寓意可赐福的地方,只要能下手的就绝对要着手去摸下,不会放弃一点佛所能给的运气。

汉地的寺院更多的时候承担的是旅游点的职能。大家虽然做起仪式来有模有样,但仍可以嘻嘻哈哈地游玩。不似在大昭寺,一进去整个人就会被气氛烘托得虔诚起来。嬉笑。连念头都不会有。那里的人信佛是真正信的,估计很多人看过藏人那种五体投地的仪式:双手过顶,跪下双膝,手着地后将整个身体摩擦着地面向前伸开。将心交于佛,交于大地。一遍遍地做,一路往拉萨叩拜过去。

大学同学的师父是位八十有余的老法师。说应景的话,指点徒众。随和平庸。言谈举止亦看不出对佛理有何精研,靠年龄的堆积变得让人尊重。他的五六十岁的几个居士弟子们在旁边拉家常式地抱怨,说“我儿子是董事长,有三套房我还想让他出家,巴不得,你们不晓得。出家好。出家是个好事情”。

饭是米煮,田自心来

不管在家出家,亦不管何种虔诚,佛还是广大慈悲。

我在罗汉堂里乱转,那么多罗汉,各司人世之事,周密地关照世间,尤其记得其中有一“休息尊者”。持一本书,神态安详,微有笑意。在读着。再多再嚷的游客也打扰不了他。真正的佛教真是很关注世间,而且通达透理,即如如厕一事,也曾在知堂先生的文章里读:

“偶读大小乘戒律,觉得印度先贤十分周密地注意于人生各方面,非常佩服。即以入厕一事而论,《三千威仪》下列举至舍后者有二十五事,《摩得勒伽》六自云何下风至云何筹草凡十三条,《南海寄归内法传》=有第十八便利之事一章,都有详细的规定,有的是很严肃而幽默,读?忍不住五体投地。”

还记得在那寺庙看到一副很有趣的对联:

“试问世间人,有几个知道饭是米煮?

请看座上佛,亦不过认得田自心来。”

这是普及化了的禅宗对佛的理解,放弃佛教本来那复杂的经籍典文,取一径将那“先天未化”之理,见于日用常行之内。所以慧能不识文字而悟真传。

后来走进别的寺庙,所见大抵相似。在今日,试走进任何一家庙宇想必所见情景当一样。但佛终还是在那里的,端看你所取几何。

靠佛图利,吃佛饭

国人信佛的人很多,排除那些认真修行的,很多人对待佛教的态度,大都是很狡猾,难怪丰子恺先生在《佛无灵》一文中怒斥那些有所求于佛的人:

“他们平日都吃素、放生、念佛、诵经。但他们吃一天素,希望比吃十天鱼肉更大的报酬;他们放一条蛇,希望活一百岁;他们念佛诵经,希望个个字变成金钱。这些人从佛堂里散出来,说的统是果报:某人长年吃素,邻家都烧光了,他家毫无损失。某人念《金刚经》,强盗洗劫时独不抢他的。某人无子,信佛后一索得男。某人痔疮发,念了“大悲大悲观世音菩萨”,痔疮立刻断根。此外没有一句真正关于佛法的话。这完全是同佛做买卖,靠佛图利,吃佛饭。这真是所谓:“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

一向平易的丰先生在此文中表现出从未有过的愤怒。丰先生所愤怒的正是普通拜佛者之行为。不过想来是可理解的:生活已是不易。在乱纷纷中必要抓住一样东西,好让不确定可以确定一点。

中国人这种对待佛教的功利态度跟中国人处置终极问题的方式有关吧。  我想。该是很多年轻人的感觉,正当青春时,有段时间对宗教非常热心,世界慢慢展现出来,新鲜、混乱、热气腾腾,我们苦苦想要弄清楚“人为何生,为何死,从何处来,往何处去?”

这些问题是古今中西一代代人都要碰的。都要想的。可是。很多人处理这个问题特别奇特,按照张爱玲的话说,习惯于留白。

“中国人集中注意力在他们眼前明白热闹的,红灯照里的人生小小的一部。”在那之外一切深思悬崖勒马。或许是怀疑主义太深。或许是我们民族太早熟,对于死生大事,我们放在那里,转头去生活啦,去“知生”,做饮食男女。

我们古人把生活细节做到细致得不能再细致,一样菜食材要取一头猪的第几根肋骨处的肉,一个裙子边上有几十种绣花的样式……这些是要在缓慢地格物中积累下来的,有时我看古人衣服、家具的照片,触动很大,漫无边际的悲哀里我们只能抓住此世的一点去深耕,不然,生命还能怎么处置呢?

所以。在宗教上,我们很少那种认真的人,知识分子多不肯把全部生命寄托于某教,生命的光总不肯附在一个神的影子里。他们每个人自己去探索。最终观到虚无,虚无。于是。我们看到陶渊明,不是那么分明;坡,也不是;鲁迅周作人,也不是。悲哀是足够的。甚至浓密于外国,可也依旧生活,深味人间,不大惊小怪,因为我们没有信神的习惯。我们信的是时间,一切人事。史书去审判。

寺庙对联范文第8篇

“千载儒释道 万古山水茶”这两句中,“茶”是最后一字,缓缓道来,正是前面九字精、气、神的最终结晶。在这里,茶是杯底那抹香,解谜的关键还在于山水人文之中。

天心

永乐禅寺

万语与千言

不外吃茶去

大红袍是武夷山古往今来最负盛名的茶叶,历史之久远让它身上的传奇故事愈加扑朔迷离。在前往武夷山大红袍景区入口的途中,经过弥勒佛岩雕,一条山路蜿蜒而上,通向比大红袍历史更悠久的天心永乐禅寺,它是大红袍传奇的制造者。

天心永乐禅寺始建于唐代贞元(公元790年)年间,因坐落在武夷山方圆120里的景区范围中心,初名“山心永乐庵”。坐拥“千叶莲心”、“五象朝圣”美景,是武夷山最大的佛教寺院,也是佛教“华胄八名山”之一。明永乐十七年(1419),明成祖朱棣赐封寺院禅茶为“大红袍”,同时敕封天心寺为“天心永乐禅寺”,寺庙的名称从此沿传至今。

寺院不仅地处“千叶莲心”之处,这里也是武夷岩茶产区(俗称“三坑两涧”)的核心地带,旧殿的山脚下可以看到著名茶学家张天福题写的“大红袍祖庭”五字。据说,从唐朝贞元年间邑僧结草为庵起,此处的僧人就开始培植茶叶。建国初期,因为历史原因,寺院一度为周围山民所占,不过茶叶的制作并未中断。宗教政策恢复后,山民向外迁移,便有了天心岩茶村。

在全国,如天心永乐禅寺这般,集禅茶之闻名,又兼具历史、规模的寺院,说得上来的只有寥寥几处,大红袍更加让天心禅寺脱颖而出。天心禅茶从茶树生长到茶叶的加工制作均由寺内的茶僧专门负责,并有寺院的居士一同参与成品的外观设计,形成了享誉海内外的禅茶品牌。

在天心禅寺,茶的历史,就是寺院的历史,同历史上的各位高僧,寺院的兴衰起落,乃至武夷山理学的形成、发展,都脱离不开。名山、名寺、名僧、名流、名茶交相辉映,正好印证了刘禹锡那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天心禅茶的大红袍共有袈裟大红袍、一合相、扣冰、无我、香云盖五个品种。其中的扣冰就是专为纪念寺中的唐代名僧扣冰古佛。相传,扣冰古佛于此望月而豁然启悟,留下诗句:“欲会千江明月,只在天心一轮光处,何用捕形捉影于千岩万壑?以踏破芒履为耶?”这便是后来“天心寺”一名的由来。

南宋绍兴年间,朱熹常来此问禅,并以一首《天心问禅》道明禅学对自己的影响。

寺内至今还可以看到不少鼎盛时留下的碑石崖刻。康熙大帝御书“佛”字赐予铁华上人,今刻在大弥勒佛雕像后的岩壁上。在铁华上人修行期间,天心禅寺接近鼎盛,武夷山跻身佛教“华胄八名山”之列。

天心永乐禅寺在近现代的几十年中一度衰败,所幸,今日的天心禅寺重振宗风,扩建新殿,旧殿亦在修缮当中。在天心主殿附近的天心禅寺茶堂,游客可了解到天心禅茶,尤其是大红袍的历史典故,幸运的话,还可以一睹 “天心禅茶十二道”的风采,漫享禅茶滋味。

慧苑寺

山居偏隅茶为邻

在武夷山水帘洞和大红袍两点之间,有一处古刹“闹中取静”,每日唯有清泉、素斋相伴,在这里生活便是悟道,吃茶去。

慧苑寺,又名法华寺,始建于宋,位于武夷山“三坑两涧”的慧苑坑。同时,这里也是景区管委会今年推出的“岩骨花香”慢游路线的途中一点。通常有两条路线可以到达,一条从水帘洞景区入口进来,沿途可欣赏天车架、鹰嘴岩,路程相对较短;另一条由大红袍景区方向,走流香涧、清凉峡进入。慧苑寺处在岩骨花香路线的中间,恰是景区中心的中心,其大殿外的一幅对联“涧绕流香心洗涤,峰擎玉柱佛庄严”写的便是寺院周边的美景。

慧苑寺是一处禅寺,面积很小,只有天心永乐禅寺大雄宝殿一般大,却是领略武夷山“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的一处宝地。寺院的外墙画有道教的八卦图。在慧苑寺旁边的岩壁上有一处山洞,朱熹曾经在此闭关。寺院的内部亦别有精巧,民居院落布局门厅是儒家风格,正殿弥漫的是佛家氛围,经阁则含道家韵味。

踱至寺中,殿内抱柱的一幅楹联“客至莫嫌茶当酒,山居偏隅竹为邻”出自朱熹笔下。游人至此大多会把它当成对古寺清幽、广结茶缘的描写。其实,此联另有一个故事。传说当年朱熹在慧苑寺静修,夜闻茶香,循香找到隔壁,遇到月夜煮茶的郑氏茶人郑灵竹,两人十分投缘,结为至交,遂题此联,而“竹”所指即是郑灵竹。郑灵竹曾是慧苑制茶第一人,朱熹在寺中读书,品郑公煮茶,题匾“静我神”,一度悬挂南庑门额。相传朱熹病逝后,郑公大哀,于慧苑寺内写一匾“静我灵”以寄托对逝友的哀思。

以茶结缘的传说透着浓浓的人情味,时隔千年,慧苑寺的人情味仍是游客来此最深的印象。慧苑寺与天心禅寺渊源很深,寺中天喜师傅十分随和,常笑说,寺里有一老一小两和尚,小和尚就是自己。他们都来自天心禅寺。

慧苑寺相对偏僻,规模又远不及天心禅寺,香客自然少很多。时下人气颇旺的慧苑寺是天喜师傅苦苦经营后的结果。寺中设施目前已臻齐全,老和尚依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种的蔬菜做起斋饭来比武夷山当地的菜肴更加爽口,后院的斋堂每天因此坐满了人。

斋堂的热闹分减了世人对寺庙的距离感,寺庙的禅味却未消减半分。来过斋堂的人一定都注意到了这幅对联:“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千万偈不如吃茶去”,横批“吃茶去”,这是当代佛学家赵朴初《茶禅》一诗的诗句,写出了茶与出家人的关系,茶能助禅。在慧苑寺的斋堂,少不了的就是吃茶。

慧苑寺是个结缘的好地方,这里不仅有朱熹和郑灵竹的佳话,每天还来来往往许多老面孔、新面孔。如果来到慧苑寺,就请坐下喝杯茶,在泡茶、喝茶的过程中,很可能就和武夷山、慧苑寺结下不解之缘。

白云禅寺

白云深处

小结茅庐

描写白云的诗句大多很美,“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在武夷山景区北端,一座寺庙巧借山岩筑寺,取“白云”为名,恰似一团云雾悬绕于山腰之际,比之诗句更多几分意境。

寺庙座落于白云岩—双乳峰景区。在寺中凭栏南眺,可一览武夷九曲平川、群峰秀色。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徐霞客登此写道:“登楼南望九曲上游,一洲中歭,溪自西来,分而环之。至曲复合为一。洲外两山渐开,九曲至尽。”视野极为开阔。从星村大桥过来,顺山路往东北行五里后抵白云岩脚下,过半山亭,续登即到。

白云禅寺原名白云庵,宋代与朱熹、张栻齐名,同被尊为“东南三贤”之一的学者吕祖谦曾在白云岩结庐修学,留有“东莱先生讲学处”遗迹。白云寺沿一条狭长岩罅修建,尽头为山门,倒序连接大殿和膳房。各殿的后半身藏于岩洞中,前一半则利用山势以杉木支架,远远望去有如空中楼阁。寺内有弥勒殿、三宝殿、观音阁、祖师坛,相传观音阁每天早晚都有白云从中涌出,胜似仙境。

寺庙的闻名还得益于一种名叫“金佛茶”的禅茶,是寺中的供佛茶。《武夷大观》中有首《金佛茶》诗云:“金佛俨如在,殿前响金钟;晨昏诵功课,千古茶一盅。”后世认为讲的就是白云庵禅师慈觉和尚以茶礼佛、幽居灵岩的寺院生活。昔时,有位悟禅者,到武夷山悟禅拜访慈觉和尚,一杯供佛茶入口,含笑悟禅。相传,朱熹还曾将此茶赠与陆游。

从白云禅寺的后门可望见三教峰、猫耳石等名胜,寺院大殿佛龛的后壁上,有清代名僧捧日大和尚在白云岩上摩刻的“大观”两字。白云岩上还有一处白云洞,传说《封神演义》一书中提及的夜游神乔坤,曾在此修养,从此自称为武夷山白云洞“散人”。

在寺院北面的尽头有一处岩洞稍为宽敞,这里也被称为“极乐国”。洞临崖而存,崖下即是深渊,无栏杆可倚,路径之险,可谓武夷第一险境。胆大者伏身蛇行,手脚并用,方能爬入洞中。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徐霞客首次入闽武夷山时,曾半历其境,并动笔记下这段惊险历程:“余从壁坳行,已而坳渐低,壁危,则就而伛偻;愈低愈狭,则膝行蛇伏。至坳转处,上下仅悬七寸,阔上尺五,坳外壁深万仞。余匍匐以进,胸背相摩,得度其险。岩果轩敞层叠,有斧凿于中,欲开道而未就也。”洞内现存有清康熙二十八年建立的“漳梁山洞玄师祖舍利塔”一座,可容纳多人,端坐于洞中,可静心悟惮,也可俯看星村烟火,一览美景。据说寺中主持白云师太年届八十,还常于山洞中打坐,往来动作轻捷,闲庭信步。

白云寺至今人迹罕至,寺内生活朴素到近乎清苦,四下时常一片寂静,身到此处似跳脱俗世藩篱,故同许多香火旺盛、信众不绝的圣地相比,更适合出世冥想、修身养性。来到白云寺,宜静坐闲看山头云雾空蒙如雪,宜听闻风自卷舒触石明灭,品毕清茶过后,为所求而来,得所求而去。

桃源洞

曲水山色有洞天

武夷山天游峰景区内,有一个绝胜处,可登山、观云、玩水,春天里,漫山遍野花香四溢、姹紫嫣红。这个地方有一个美丽而又熟悉的名字:桃源洞。

桃源洞临九曲溪六曲北岸,苍屏峰与北廊岩之间。一年四季景色宜人,春光尤其烂漫。

到桃源洞有上下两条路可走。从九曲溪方向进入,沿六曲溪北的山径沿松鼠涧蜿蜒上行。或登天游峰下来,再向南沿西侧小径向上。路上小洞、石桥接连不断,待到几块大石当道,几欲山穷水尽之处,一个洞口悠然出现,这就是桃源洞。桃源洞口实际是两峰之间裂开的巨罅,一条桃花涧流经双峰峙立的峡谷隘口,潺潺汇入沙溪。穿过洞口,景色豁然开朗。只见深山之中藏有一片谷地,如茵绿草上无数桃花点缀其间,与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几乎如出一辙,该地由此得名“桃源洞”。

谷地中间,青山脚下,是重修后面积约为六千多平方米的桃源道观。这里目前是武夷山道教活动的中心,规模较为完整。最初创建于唐朝天宝年间(742-756年),名为石堂寺。曾有许多高士听闻武夷山仙灵之说来此隐居修炼,白玉蟾真人也在其中。经过元朝的扩建,待到明朝道观已是远近闻名,修建有三清殿、三皇元君殿、三官殿、真武殿等殿堂,占地达两千多平方米。桃源道观后世曾经衰微一时,最严重时空余一座主殿。1991年,大殿内部进行整修,并用闽北珍贵木杉红豆杉雕刻了一尊高二米一五的三清道祖圣像。现在的道观修葺一新,主殿由三清殿、玉皇殿、灵官殿、山门组成,左右两边是三皇元君殿、真武殿、三官殿、藏经阁等配殿。

桃源洞的西边有一尊全世界目前最大的老君岩雕。像高十六米,宽十一米,厚十米,庄严之中透出道家的逍遥自在,由福建惠安工匠历时6个月雕凿而成,堪称“老子天下第一”。1996年3月4日举行开光大典时,海内外信众有三千多人前来参加。

桃源庵和开源堂两处旧址,位于桃源洞的北面。旁边一块苍石于乱石中斜插出来,名为金砖石。金砖石与附近的问津石与寿桃石、老君岩雕散排在绿茵之上,极具道家仙韵。

其实在景区周边的碧霄洞、三隐台、象峰当中,明清之际均有道人筑观修道,经过历代兴衰辗转,现在已难觅踪迹,唯桃源道观经过数次扩建修复,人气愈盛。道观中的赵道长极少下山,是位世外高人,与之品茗论道,乃人生一大乐事。

桃源道观自古是文人雅士、云游道士修炼访道之地,明代吴拭曾写《小桃源洞访道人》描写“桃源村人”悠然自得的世外生活,诗云∶“……穷源有古村,二三避世客;避世非避秦,栖心炼精魄;春田自耕割,衣食无需索;风动棕花落,雨过药苗摘。”笔下的桃源景象,历经数百载风雨岁月,依旧安然静好,不改容颜。

止止庵

青山白云

无非止止

都说止止庵的风水极好,许多来武夷山的人却未必走过。欲洞悉武夷山儒释道文化中的道教精华,止止庵是不可错过的神仙殿堂。

止止庵最初的修建时间已无法考证,常见的说法是始于晋代。在史料记载中,止止庵起初只是“小结茅庐”。而初具规模是在距今七百八十多年前的南宋年间,当时由一位名叫詹美中的武夷山人出资,与修练在此的著名道人白玉蟾一起进行重建。此后,又经过明朝景泰年间和清朝顺治年间两次大规模的扩建,成为后来的“紫府琼楼”。

临水一曲溪畔、大王峰脚下,便是止止庵的所在。坐景区观光车到武夷宫下,进来经过万春苑,不过二十分钟,就可漫步至此。

道家讲三十六洞天,止止庵是其中的“第十六洞天”。

来之前没做功课的话,很可能就把现在看到的止止庵误以为是它历史上的模样。其实,止止庵早在1954年被毁,如今的道观是从2003年开始动土重建的。不过,会产生这种错觉也正说明了当地人士的煞费苦心。单说这砖木结构的山门,便是乾隆四十一年(1776)的老古董了,原建在建阳彭墩村,后来濒危,经过多方努力,才挪至此地进行易地保护,同时,又还原了止止庵古朴肃穆的模样。

止止庵内有三重大殿,首先进入眼帘的是汉寿亭侯祠。祠为纯木结构,供奉关武圣帝,这里最初是白真人祠的遗址。汉寿亭侯祠建筑小巧复杂,分为三进,集官方与民间、南方和北方的建筑风格于一体,是全国惟一一橦融合人字水屋顶、和尚顶屋顶与歇山式宫殿式的大坡屋顶于一体的建筑。

易经楼(玉皇阁)在汉寿亭侯祠的后面,采用石木结构。楼高17.9米,低层采用石材,34根石柱中14根长6米,直径52公分,每根净重1.5万斤。楼的正立面一层还有一组石雕和两根金丝楠木的龙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