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基督教对联

基督教对联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基督教对联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基督教对联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婚姻乃人生大事。通过对中世纪中西方的婚姻礼仪进行比较,可以分析得出其背后不同的文化内涵。中世纪西方国家的婚姻礼仪主要受基督教思想的影响;而处于同一时期的中国,其婚姻礼仪则主要受封建传统思想尤其是儒家传统的宗法思想的影响。

中国有句俗话:“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婚姻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而婚礼作为“五礼”中的“嘉礼”,是礼的本源和发端,是人生最重要的礼仪之一,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国家,一直深受重视。然而,由于地理、民族、历史、宗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西方的婚礼习俗存在诸多差异。例如,西方的婚礼一般都在教堂举行且由牧师主持,然后新郎新娘相互交换结婚戒指并吟诵结婚誓言;而中国古代的婚礼多在新郎家中举行且由男方家长主婚,然后新郎新娘“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透过这些有趣的礼仪,令人不禁发问:“为什么会有这些结婚礼仪?为什么中西方的婚礼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异?”于是,以中世纪中西方的婚姻礼仪为切入口,通过比较,试图分析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从《当代国内外学者对欧洲中世纪婚姻问题的研究》一文中了解到,大约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西方社会学和人口学研究逐渐兴起,并不断开拓新的领域,大面积地涉及到婚姻与家庭问题,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重要成果。著名的人口学家杰克·古迪(Jack.Goody),就以人口学的方法,写成了《欧洲家庭和婚姻的发展》(The Development of the Family and Marriage in Europe)一书。而有关中世纪婚姻的专门化研究大约始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迅速拓展,大量关于中世纪婚姻和家庭研究的学术期刊应运而生,有关的讲座也频频举行。其中英国“剑桥人口和社会结构史研究组”(Cambridge Group for theHistory of Popula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的动态最为活跃,该团体将中世纪婚姻作为其探讨的一个中心课题,汇集了众多来自世界各地的社会史和人口学领域的著名学者,如拉斯莱特(Laslett),瑞格莱格(Wrigleg),斯克菲尔德(Schofield),理查德·斯密斯(Richard Smith)等,取得了一批引人注目的重要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婚姻问题研究的展开。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学者在这一领域中的探讨呈现出广角度与多层次的特点,有关的研究日益深入,一批著名的学者脱颖而出,一些更有分量的学术著作相继问世……中世纪的婚姻研究不仅在学术界赢得了一席之地,甚至一度成为历史学研究的“时髦”领域。

就国内来看,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迅速发展及其所带来的某些婚姻观念与婚姻家庭模式的变化,随着西方新史学在我国史学界的传播,我国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对西欧中世纪的婚姻问题进行研讨。不过,由于我国西欧中世纪史的研究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因而专门研究中世纪婚姻的学者并不多,至今仍未有这方面的学术专著问世。一些关于西方婚姻家庭的著作的译著虽时有出版,但主要集中在人口学、社会学和法学等领域,而其中关于中世纪欧洲婚姻的论述又多采用西方人的传统观点,层次不深,论述不详,对西方有关的最新研究成果吸纳不够;学术论文的数量也相对较少。有关研究主要集中在6大问题上:1.中世纪婚姻思想的历史根源;2.男女的结婚年龄;3.教会与婚姻;4.贵族与婚姻;5.王室与婚姻;6.宗教改革与中世纪的婚姻⑴。

概括来说,对中世纪婚姻问题的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而且也有着相当突出的现实意义,因而较早受到了西方学者们的重视,取得了不少重要的成果。相比之下,我国学者对这一领域虽然有所关注,但还缺乏深度与广度。“以的唯物史观为指南,对西方学者的学术成果进行批判地分析与借鉴,拓展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无疑是我国史学界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⑵”。再者,在有关中世纪婚姻问题的研究中,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似乎还没有对中西方婚姻礼仪进行专门研究的论著,而笔者又对此怀有浓厚的兴趣,所以试图通过对中世纪中西方婚姻礼仪进行比较以分析其背后各自不同的文化内涵,希望能为此方面的研究尽一份绵薄之力。

一、西方中世纪的婚姻礼仪

西方人大多信仰基督教,所以这里所说的西方中世纪婚姻礼仪主要是指西方中世纪的教会婚礼。基督教认为,婚姻是上帝所设立的,是神圣的、是庄严的、是婚姻当事人永远的约定。“伊甸园是礼堂,上帝是主礼人,亚当与夏娃结为一夫一妻,这正是基督教婚姻的根据。”⑶在4、5世纪,教会开始要求结婚的基督徒从教士那里得到婚姻祝福,教会的婚礼仪式首次形成……在以后的世纪里,教会想把婚姻以某种教会仪式标志出来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以致在11世纪末、12世纪初,完整的基督教会婚姻仪式出现了。下面是一份完整的、从11世纪起就流行于英国的婚礼仪式书,从中我们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基督教会婚姻仪式的整个过程:

新郎和新娘被领到教堂门口或教堂前面,以上帝、教士和围观的人群作证。新郎站在新娘的右手,因为女人是从亚当身上左边的肋骨制成的。(4)(对此,山东临沂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于建波却在《西方婚礼习俗一瞥》一文中说道:“至于新娘站在新郎左边则是很有趣的说法。古时候抢婚成风,新郎用左手护住未来的新娘的同时,还必须腾出右手,用剑打败并赶走其他想抢她为妻的人。”(5))

教士开始向众人询问结婚预告:“我的兄弟们,现在我们聚集在这里,在上帝和他的天使及所有的圣徒面前,在教会面前,使两个身体结合在一起,从今以后,他们将可能成为一体,他们在上帝的信仰和法律中是两个灵魂,而最终他们可能将结合一生。因此,我以圣父、圣子和圣灵的名义向你们询问,如果你们中任何一个人知道任何一种这两个人不能合法地结合在一起的原因,请现在陈述出来……”

同样的询问也被问及新郎新娘:他们是否秘密地做过什么,是否发过什么誓言,是否知道他们之间有任何方式的联系。如果其中有任何一种障碍被陈述出来并被保证加以证实,那么婚姻就要被推迟直到事实被澄清。这种结婚预告一般要被张贴三次,在三个特定的神圣日子,每个日子间隔一星期。如果没有结婚障碍被提出,婚礼就被举行,教士向新郎问道:

“你愿意娶这位女子为妻,爱她、尊敬她、维护她、保护她,不论在健康还是生病时,都作为一个基督徒丈夫对待他的妻子那样,只要你们生活在一起?”

“我愿意。”

新娘也被问及同样的问题……

“我愿意。”

然后新娘由她的父亲或朋友给出,如果新娘是姑娘,不用把手蒙上,如果是寡妇,则要蒙上手。新郎接受她,以上帝和他自己的忠诚,当着教士的面,用自己的右手拉着新娘的右手,以现在时向新娘发誓:

“从今天起,我以你作为我的妻子,不论好、坏,不论贫、富,不论生病、健康,只有死亡才会将我们分开,让圣洁的教会作证,我发誓。”

新娘也向新郎发类似的誓:

接着,新郎把金或银和一枚戒指放在盘子或书上,由教士祝圣戒指:

“让我们祈祷,人类的创造者和保持者,精神荣耀的给予者,永久得救的赐予者,我主上帝,赐福这枚戒指,让戴上它的人以天国防卫的力量武装起来,以有利于她的得救,阿门……”

然后,教士把戒指递给新郎,新郎用右手拿着戒指,左手拉起新娘的右手,说道:“用这枚戒指我娶你为妻,我给你金、银,用我的身体尊敬你,用我世间所有的财产尊敬你。”

新郎依次把戒指戴在新娘的拇指、食指和中指上,分别说道:“以圣父(圣子,圣灵)的名义。”最后让戒指停留在第二个手指上,说道:“阿门。”因为这个手指有某种静脉,通到心脏,在它们之间,内在的感情总是鲜艳明朗,真正的银制戒指象征着这一点。然后新郎新娘低头,教士向他们祝福。

之后,所有的人都走入教堂,新人跪在祭坛前,接受教士和众人的祈祷,祈祷生活美好、后代昌盛、和平永久、相爱到老,祈祷上帝赐福荣耀给灵魂和肉体。然后新人被带入教堂内殿,做弥撒。之后,在教堂举行的婚礼仪式全部结束。

当天晚上,在新人上床后,教士还要来祝福婚床,以保护他们不受魔鬼的侵袭,教士用圣水点洒他们,给他们散播和平,然后离开……(6)

二、中世纪时期中国的婚姻礼仪

史学界传统观点认为,中世纪的分期是从公元476-1640年,约相当于中国的南北朝到明朝。根据《元代社会婚姻形态》以及《中国古代女子全书》中所载《至元婚礼》(《元婚礼贡举考》第一章)等资料的记载,婚姻六礼(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盛于周秦,代有因革损益……朱子《家礼》的“议婚”,在元朝婚制中被确立,成为订婚程序中的首项礼仪。(7)下面简单归纳我国中世纪时期的主要婚礼程序:

(一)议婚 也就是“提亲”。男方家长先派一位媒人到女方家中去求婚,称“下达”。

(二)纳采 就是男方家长向女方献礼求婚的礼仪。在征得女方的同意后,才派使者前去行纳采之礼。在“六礼”当中,纳采、问名、纳吉、请期和亲迎皆用雁作礼物。婚书是纳彩的重要仪项。男家准备好婚书,晨起,奉婚书祝告祠堂,以示祖宗后嗣香火相续,同时也期盼先祖保佑子孙婚姻圆满成功,并以之征得祖宗许可。随后,以本宗亲戚、媒氏为使者前往女家。女家父母或族长出门相迎,媒氏将婚书呈献女方主人;女方父母或族长收受婚书后,祝告于祠堂,以求祖先护佑,不忘先人赐体之功。一般官宦之家还专门躬行虔诚仪式,礼文节仪十分讲究(8)。

(三)纳币 也就是所谓的“下聘”。民间又有纳红定,吃肯酒的说法。吃肯酒即是许亲定婚,男家须向女家送纳“定婚礼物”(9)。

(四)铺房 所谓“铺房”,就是举行婚礼前夕布置装饰新房,是婚礼的序幕,通常由女方亲友进行。据文献记载,这项婚礼仪式至迟于宋代已经十分流行。明清以来,此俗一直相沿至今。(10)。

(五)亲迎 即新郎亲自到女家迎接新娘。如今所谓“婚礼”,是指结婚典礼仪式,亦即古代六礼的“亲迎”。关于这一礼仪,《仪礼·士昏礼》有详细记载。

(六)下轿利市 即新妇被迎娶至夫家后下轿、下车入门过程的祈吉庆贺活动,主要有撤谷豆、跨鞍、跨火、抱毡等。据宋高承《事物纪原》所考,撒谷豆之习始于汉代。至宋代,兼撤钱、果,如《梦梁录·嫁娶》载,新妇人门“赳择官执花斗,盛五谷豆钱彩果,望门而撤,小儿争拾之,谓之撒谷豆。”

跨鞍意在取“鞍”的谐音“平安”之“安”的口彩,据认为滥筋于北方骑猎民族。

新妇跨火,本是从火堆上跨过,始于北朝。其初始寓义,或云除秽驱邪。

抱毡,即新妇下轿后足不沾地而踏红毡人室,或以红毡裹新妇抱之进门。据考,此仪始于唐代。明外方山人《谈征·事部》:“今人娶妇,舆轿迎至大门则转毡以人,弗令履地。读白太傅〈春深娶妇家〉诗云:‘青衣转毡褥,锦绣一条斜。’则此俗唐时已然矣。(11)”

(七)拜堂 又称“拜天地”或“拜花堂”,是婚礼过程中的最重要的仪式和,通常是新婚夫妇同拜天地和互拜,也就是现在在许多影视作品中可见的“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唐封演《封氏闻见记·花烛》、清翟颧《通俗编·仪节》及赵翼《咳徐丛考·拜堂》等,多有记述,亦见于诗文等。按传统婚俗,拜堂之后即成夫妇,为社会所承认。因而,拜堂是婚礼诸仪式中的大礼。礼成之后,新人就会被送人洞房,直到这时新郎才能揭去新娘头上的喜帕。

(八)喜宴 即婚礼中的庆贺筵席,今俗称之喝喜酒。从古至今,各种喜庆活动多有酒筵相伴,一向被视为人生大礼的婚礼自不例外。

(九)坐帐 宋代称“坐虚帐”、“坐富贵”等,即迎新妇人新房。《梦梁录·嫁娶》载,新妇下轿诸利市仪式过后,“入中门,至一室中少歇,当中悬帐,谓之坐虚帐;或径迎人房室,内坐于床上,谓之坐床富贵”。

(十)撒帐 新婚夫妇交拜之后或坐帐之际,向帐内散掷金钱彩果的祈吉仪式。相传始于汉武帝时婚仪,历代相承迄今。至今仍广泛流行的以枣、栗撒帐的撒帐歌称:“一把栗子一把枣,小的跟着大的跑。”或是:“一把栗子一把枣,明年生个大胖小。”皆谐取“早立子”的口彩祈福。

(十一)合髻 又称“结发”。成婚之夕,新婚夫妇分男左女右共髻束发仪式,源自古代成年礼。合髻、结发多为新房中仪式,又出自成年礼仪式,故后世称原配夫妻为“结发夫妻”。

(十二)合卺 又称“合匏”、“合欢”、“交杯酒”等,即新婚夫妇合饮交杯酒(同心酒),象征夫妇合体相亲。其礼仪始于周代,历代相承。无论皇室贵族还是庶民百姓,行合香礼都是婚礼中除拜堂而外的又一重要仪式,故也以合香代称成婚。唐宋以来,行合誉之礼开始以杯代飘(香),因而别有“合欢杯”、“交杯酒”等说。

(十三)闹房 即“闹洞房”。

(十四)妇见舅姑

这是成婚次日或第三日新妇拜见公婆的仪式,始于周代。在古代,新妇拜舅姑是其正式为夫家宗族所接受、确认其成为本家族成员的一种庄严仪式,所以十分认真,甚至还要参拜家庙。唐朱庆徐《近试上张水部》诗,即以拜舅姑来隐寓其恭求水部员外郎张籍荐引:“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人时无?”拜见时,新娘要献枣和栗子于公公,献干肉于婆婆。

(十五)庙见 第三天,男家主人带新娘去参拜祠堂。如果结婚时舅姑已死,则在婚后三个月到祖庙去奠祭舅姑,称“庙见”。新妇只有在拜见舅姑和庙见这两项仪式完成之后,才能成为丈夫宗族中的一员,整个婚礼才算完成,否则,“女子未庙见而死,归葬于女氏之党,示未成妇也。”

(十六)回门 又称“谢门”,新婚夫妇于婚后首次至女家何安、示谢兼新婿拜认女方亲属。回门时间,或婚后三五日、一个月,因地区、时代及路途远近而异,是传统婚礼的最末一项仪式。据汉何休《春秋公羊传》记载,远在公元前770至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时期,已有此礼仪。宋代称作“拜门礼”。

三、透过中世纪中西方婚姻礼仪的比较分析其文化内涵

中世纪时期中西方的婚姻礼仪已经存在极大差异,而其最主要的原因便在于婚俗文化的根源不同。西方国家受宗教思想影响较深,尤其是基督教思想的影响;而中国古代传统婚礼的价值观念的核心是儒家传统的宗法思想,是一种“夫为妻纲”、传宗接代的庆典,婚礼格外隆重奢华,各种仪式活动也渗透着“早生儿子早得福”、“多子多孙多福寿”的宗法意识,即《礼记·昏义》所说的“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中国传统的宗教仪式主要是对祖先的拜祭。祖先被视为血源之本(“祖宗,人之本也”),祖先崇拜则是为了“报本”,祖宗祭祀是传统中国家庭重要的礼仪活动,在其婚礼中也有明显体现;而西方国家崇尚基督教,其婚礼一般在教堂举行,并由教士主持,婚礼过程中贯穿着“圣父”、“圣子”、“圣灵”这“三位一体”的基督思想的传播。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中国传统婚姻的首要要求,它反映古代社会家长制度和包办婚姻的价值观,这不仅在礼俗上得到肯定,而且也在政治、法律上得到认可和巩固;西方婚礼则反映出男女双方的地位相对较平等。基督教强调男女都是上帝的儿女,男女应该平等,不存在谁服从谁的问题,所以,他们不像中世纪的中国人,只重视生男孩,而是把女孩也看成爱情的结晶,一样受到父母的疼爱。之所以称其为“相对平等”,是因为它本身也存在男女不平等的地方,例如在婚礼开始时,教士向女方问道,“你愿意以这位男子为夫,服从他、服侍他……”,而且也存在贵族和王室联姻、政治婚姻等问题,只是没有中国古代的那么明显罢了。相比之下,中国中世纪时期的婚礼所表现出来的则是极其明显的“男尊女卑”以及“男本位”思想,妇女地位低下,“三从四德”要求妇女“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可见妇女的一生都要依附于男子,服从于家族利益。在古代婚礼中,纳采、问名、纳吉,请期和亲迎皆用雁作礼物,因为雁是随阳之鸟,“妻从夫之义也”。在拜堂之前,男女双方根本“素未谋面”,反映了“男女授受不亲”的思想。再者,婚礼过程中,许多礼节都是针对女子而设定的,例如“跨鞍、跨火、抱毡”等等。

中国传统的婚俗也带有较强的封建政治文化色彩,婚姻有时甚至成为了政治结盟的手段,中国历史上的多次“和亲”,就是以婚姻作筹码,换取和平的交易,是政治支配婚姻的产物;在西方,婚姻是男女青年爱情的归宿,缔结婚姻的目的是为了让双方长相厮守,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在一起,是个人的私事,所以,西方人在选择伴侣时,注重的是感情的有无,而不是家庭的利益,家族的声望。恰恰相反的是,中国古代的婚姻是“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所以,婚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广家族、繁子孙,同时用来维护并提高家族名望及地位。由于婚姻会为家族增加一名外姓女子为成员,所以男家在选择媳妇方面特别严谨,以免有辱家声,家族娶媳妇远比个人娶妻子来得重要。婚姻被视为家庭的要事,而非个人的私事,所以男女间的爱情并不能作为婚姻的首要依据,这主要也是受宗法思想的影响。

还有婚神信仰的不同。在中国传统的婚姻观里,认为婚姻是五百年前上天注定的,是人力所不能更改的。中国古人最早的婚神是伏羲和女蜗,相传伏羲和女蜗结为夫妻而繁衍了人类,他们既是人类的始祖,又是“制嫁娶”和“置婚姻”的神仙,后世将他们奉为婚神。中国古人还相信“赤绳系足”的天命观,认为人一生下来,就被月下老人以红绳系足,姻缘早以天定。因而,尽管古代婚姻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地方,却很少有人会主动进行反抗。另外,中国古代的婚姻礼仪中也存在许多迷信的成分,例如议婚时“换八字”、撒豆以避“三煞”等等;与中国社会的祭祖祭孔风习不同,基督教是把尊奉和敬拜天主作为第一教义,这是其十戒中的第一条,舍天主不得别有拜祭之偶像。西方社会也没有祭祖习俗,也不许信众祭祖。在西方神话传说中,主持人间婚姻的爱神很多,古希腊神话中的爱神是阿芙罗狄德、维纳斯等,古罗马神话中的爱神则是维纳斯之子丘比特,丘比特手中有爱之神剑,当射出的金剑射中了青年男女的心,两人就会产生美妙的爱情,进而缔结成婚姻,但当射出的是银剑时,男女青年就不会有美满的结局。所以他们的婚姻更多的是考虑“真爱”。

此外也反映出中西方审美情趣不同。中国的婚俗崇尚喜庆、热闹,婚礼以红色为主色调。新嫁娘穿着红绣鞋,身着红嫁衣,头盖红喜帕,坐着红花轿,来到新郎家。新郎也穿着红色的礼服,并在家中则贴上红对联,挂上红喜字,欢迎新娘的到来。在中国传统婚俗中,红色不但令人感到喜气洋洋,吉祥如意,而且也预示着以后的日子会红红火火,幸福美满;西方国家的婚俗崇尚纯洁、浪漫,婚礼以白色为主色调。新娘子身穿白色婚纱,手戴白色手套,头顶白色纱巾,不但美丽端庄,而且也象征着新娘的纯洁高尚。西方人的婚礼喜欢用鲜花来装扮,很多人在婚礼鲜花的使用上,也偏爱白色,他们认为白色即纯洁无暇,又浪漫温馨,与唯美的爱情正吻合。归纳起来,西方的婚礼神圣、庄重、浪漫,而又相对简洁;中国的婚礼隆重、喜庆,然而仪式十分繁琐,并且显得铺张浪费,因而现在许多中国的年轻人都选择西方的结婚仪式。

当然,中西方的婚礼也存在相似、甚至相同之处,例如都崇尚多产等等,但由于相似成分较少,而且也不是本文主要探讨之处,这里便不赘述了。

注释:

(1)(2)石德才:《当代国内外学者对欧洲中世纪婚姻问题的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1期;

(3)谢炳国:《基督教的婚姻观及其礼仪》,《中国宗教》2004年01期;

(4)(6)薄洁萍:《上帝作证——中世纪基督教文化中的婚姻》,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88——95页;

(5)于建波:《西方婚礼习俗一瞥》,《大学英语》2003年03期;

(7)王晓清:《元代社会婚姻形态》,武汉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8)(9)王晓清:《元代社会婚姻形态》,武汉出版社2005年版,第14——18页;

(10)(11)曲彦斌:《中国婚礼仪式史略》,《民俗研究》2000年02期;

参考文献

(1)石德才:《当代国内外学者对欧洲中世纪婚姻问题的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1期;

⑵薄洁萍:《试论中世纪基督教婚姻思想中的矛盾性》,《世界历史》1999年05期;

(3)谢炳国:《基督教的婚姻观及其礼仪》,《中国宗教》2004年01期;

(4)薄洁萍:《上帝作证——中世纪基督教文化中的婚姻》,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

(5)于建波:《西方婚礼习俗一瞥》,《大学英语》2003年03期;

(6)王晓清:《元代社会婚姻形态》,武汉出版社2005年版;

(7)甄进忠:《中国古代婚礼浅论》,《中州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8)曲彦斌:《中国婚礼仪式史略》,《民俗研究》2000年02期;

(9)段淑萍:《中英婚俗文化及差异》,《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曲成志:《新娘蒙“红盖头”的传说》,《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2008-01-04 C版C2。

(11)李振林,马凯:《中国古代女子全书.女儿俗》,甘肃文化出版社2002年版;

(12)朱傑人,嚴佐之,刘永翔:《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3)倪世光:《西欧中世纪骑士的生活》,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

(14)严昌洪:《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人民出版社2007年;

(15):《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年;

(16)约翰:《生命之光:约翰福音》,群言出版社2005年版

(17)段塔丽:《唐代婚姻习俗与妇女地位探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18)大勇:《中国传统婚庆礼俗与当代婚礼》,《现代交际》2001年11期;

(19)刘新成:《西欧中世纪基督教婚姻观》,《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20)刘海鸥:《天儒冲突—中西方家庭伦理的初次冲撞》,《伦理学研究》2003年第4期;

基督教对联范文第2篇

——曾宝荪堂妹曾宝菡,我国著名骨科专家

微简介

曾宝荪,生于光绪十九年(1893),与屈原同一天生日。字平芳,别名浩如,基督教徒,教育家。4岁就随祖母读书,11岁随七叔及大姐离开家乡到上海入学校,19岁去英国伦敦留学,是伦敦大学第一位拿到理科学士学位的中国女性。24岁她和堂弟曾约农学成并同巴路义女士(巴师)回国,后一起创办了艺芳女子中学。曾宝荪特别感谢父亲对她一生的三次帮助:“第一是不许缠足……第二是不为我幼时订婚……第三件事是准我入基督教及出洋留学。”

家族老屋富厚堂

曾宝荪的父亲曾广钧是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祖父曾纪鸿是清末著名数学家,曾祖父是。她在《我的家世》中描述老屋:“这栋大屋,大体是照侯府规制盖的。宅有东西两门。进来是一个半月形的石板大坪,半月形外,是张大塘,也是半月形,有如泮宫。中门因为门楼很宽,所以并不显得很高大,门上有‘毅勇侯第’四个大金字直匾。进了大门,便像北京的四合院。”这里春天田里禾苗绿色满地,夏天宅内外都是荷花,秋天桂花在后山开放,冬天有红绿梅花,“我们小时候在这环境下读书,真是无限幸福”。

童年偷爬藏书楼

曾宝荪的求知欲特别强,经常偷偷跑到曾家的藏书楼去阅读喜爱的书。曾家大院内南北两边,都有三层楼的藏书室。南楼分公记、朴记两楼。北楼名芳记书楼,“是我祖父母所藏的书;二楼的杂书中,星相医卜都有,小说也不少;三楼即是经史子集等大部头书”。在她小时候,“最爱偷上芳记二楼。管书的贺老头最严,重门深锁,怕我们进去。我曾经由后院子内的大茶花树上爬上楼外走廊,再由走廊窗户挤入楼中……等听见楼梯响,或是要吃饭的时候,再偷偷地爬下来。有一日被教书先生看见,大大责骂一场……”

艺芳女子中学由来

曾宝荪的祖母郭氏的书斋名为“艺芳馆”,所以曾宝荪决计用“艺芳”二字来做学校名字。“并且取孔子所主张游于六艺的思想,计学生六班,即以礼、乐、射、御、书、数六个字,依序命名为礼字第一班御字第一班,等等。”民国七年(1918)阳历六月初五批准后,于九月十二日在西园龙宅正式开学。民国八年(1919)五月,艺芳迁入浩园。

学校如何抵制日货

艺芳女校的办学经费,最初除巴路义女士捐助之外,主要来自曾家私产,没有接受政府的津贴。曾宝荪并不拒绝任何团体或个人捐资,但她有一个条件就是:捐款者必须信任学校,否则宁可不要。譬如南洋某烟草公司创办人已加入日本国,在当时中国抵制日货时,为证明自己是中国人以便于向中国国内推销货物,于是以捐巨款为饵,请曾宝荪证明,被她断然拒绝。另外,“我们并非商业学校,但是学生却开了一个小小的贩卖部。同学可以加入股份。贩卖部卖文具用品,和学校许可的食品。学期终结帐,分发股东红利。日本侵华时学友会组织一个十人团,抵制日货。所以价钱低廉的日货,不能推销。已有的日货,亦须十人团盖印,才能用……”

拒绝了罗素

民国九年(1920),湖南省教育会在长沙组织了一次国际文化教育高峰论坛。当时,罗素、杜威、、吴稚辉、张东荪、张溥泉、李石岭、杨瑞六、赵元任、陶行知等都来了。与罗素同来的还有一位“勃拉克女士”,他们俩是未婚而同居者。省教育会拟请他们到艺芳女校参加宴会,喜帖也发出去了。但曾宝荪很担心罗素的个人生活会对学生产生不好的影响,“当时我也心理上感觉对青年女学生的楷模及平日我的教育,都不适合,便硬着头皮写了一封信给罗素,说明学校有些不同意罗、勃二人的生活,不愿意请他们……”

家藏与国宝

生前有稿本、抄本的奏折、批牍、诗文、读书录、日记、书信,约2000万字,都集中收藏于富厚堂。1949年,曾宝荪和曾约农去了香港,日记及其他重要手稿带到了香港,1951年初,曾宝荪姊弟去了台湾,日记、手稿等又被运到了台湾。“这些都有中国近代史的真实记录。可说不是我们曾氏一家之宝,乃是国家之宝”。1972年,年事已高的曾宝荪、曾约农姐弟将曾氏家藏手稿和抄本捐赠给了台湾故宫博物院。

与庞德不经意的合作

庞德曾从父亲处获得了一本日本画册,画中是中国湖南洞庭湖地区的山水画八幅,传统上称“潇湘八景”。1928年他通过中国留学生曾宝荪的帮助,得以将其中的画中诗译成了中文。庞德抄录了曾宝荪的译文,这份抄本现存美国耶鲁大学拜纳基图书馆。1952年,庞德在一次访谈中,坦承一位来自中国的“曾小姐”对他创作《第49诗章》的帮助。曾宝荪在回忆录里视庞德为“廿世纪的一个有名怪诗人”,并提到庞德从精神病院出来后,其夫人多萝茜与她还有书信联系,告诉她庞德“仍在吟诗自娱”。曾宝荪和庞德之间似乎并无直接的书信往来,但1928年意大利小城的一次会面,成就了一次现代主义“跨艺术诗”的典范。

婚姻与事业

曾宝荪在金陵女子大学演讲后,该校学生提问:“请问曾先生为何要抱独身主义?如果您结了婚,定是位非常良好的母亲。”她回答说:“如果我结了婚,至多只能做数人的好母亲,而我现在则可做无数人的好母亲”。曾宝荪一生以教育为业,终身未婚。与她同年代,为教育献身终生未婚的女教育家还有吴贻芳。

图:

弟弟曾约农与姐姐曾宝荪合影。

故居富厚堂。

故居富厚堂,藏书楼取书的箩筐。

长沙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原艺芳女子中学)校园内的雕塑。从左至右分别为:曾约农、、曾宝荪。

曾宝荪致李宗仁信札。1948年“行宪国大”选举中,为避免选举流产,授意大会主席团推举、于斌、曾宝荪、陈启天、孙亚夫五人为代表,对李宗仁等三人进行劝慰。当时李宗仁与孙科竞选副总统,曾宝荪与都支持李宗仁。此信与李宗仁选举有关。

故居富厚堂,“公记”藏书楼。

基督教对联范文第3篇

“金张掖,银武威,皋兰坐罢坐天水。”这是晚清至民国期间流传于甘肃的一句常言。据考证,古代张掖、武威、兰州和天水是甘肃最富庶的几个地方,这里水丰粮足,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商贸活跃,加上良好的自然环境和顺畅的交通条件,凡是考取功名到甘肃任职的人,都想着能到这些地方去做官,既可干事又能获取最大的荣誉和利益,这也正是封建社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官本位意识体现。张掖位列其首,足见张掖往日之繁华。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段历史生一段情。

民俗是由民族的历史、生活环境和民族心理等多种因素决定的。张掖大地,散布着数十个少数民族,拥有近百处人文景观,其厚重的历史文化与独特的民俗风情曾经吸引了无数游客。走进张掖,走近张掖如火如荼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掀开张掖民俗文化的神秘面纱,便成为人们了解张掖的又一扇窗口。

幽远的宗教文化与繁杂的婚嫁文化

历史上,张掖是一个多宗教、多教派的地区,伊斯兰教、佛教、道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大宗教俱全。道教与佛教在东汉后期的河西一带已有传播,两宋时期,伊斯兰教随丝绸之路传入河西地区,元代时张掖就建有天主教堂,19世纪后半期基督教也传入西北诸地。

张掖大佛寺是河西走廊现存规模最大、历史悠久、佛教经卷、文化比较丰富的佛寺之一。大殿檐下的额枋上雕有龙、狮、虎、鹿、象等走兽,形象生动、逼真。大殿正门两侧嵌有砖雕两副,左为“祗园演法”,右为“西方圣境”。雕刻精细,富丽浑厚,是砖雕艺术中的优秀之作。

据民间统计,在目前张掖的信教群众中,除了儒、道两教在民众中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外,佛教徒最多,其次便是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

作为保存张掖宗教历史文献的载体之一,碑刻发挥着重大作用。张掖的宗教碑刻数量众多、种类丰富,前人留下的有关于张掖宗教的碑刻历史,为研究张掖官方宗教(儒、释、道)和民间宗教的产生发展传播状况,以及不同宗教之间的融合状况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在张掖地区,除了肃南县的马蹄寺、金塔寺、文殊寺、红湾寺,民乐县的圣天寺、圆通寺和山丹县的大佛寺等较大的寺院外,仅甘州区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的大佛寺和西来寺、木塔寺、东山寺等,可见古代张掖佛教的兴盛。另外,除了正统的儒家文化与佛教文化外,张掖各地出现的大小道观、清真寺、天主教堂和基督教堂,也顺应了各教教徒不同的心愿。

张掖文化历经千百年来的流变整合与融通积淀,浸润了深深的地域烙印。因此,张掖文化就是长期以来以儒家文化与佛教文化相融合为核心,以道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文化为辅助而形成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一种多元文化。就婚俗文化来说,既带有儒家文化的主流,又带有宗教的色彩,让人难以忘怀。

如催妆,结婚头天晚上,男方家相关人物去女方家催促女方提早收拾好行装,以便第二天来迎娶。实际上,这是男方家来办理诸如财礼等各方面的手续,以免第二天遭闭门羹。办完手续,双方开始痛饮,这天,男方家非得有一个海量的人物才不至于被女方家全部灌倒。

再如嫁娶,古时候张掖的婚姻,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定终身。从看相到订婚,一般要经过纳彩、问名、纳吉、纳征、清期、新迎等六礼程序。婚礼不仅繁杂,而且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封建色彩。

订亲后,择定成婚吉日,男方用娶亲车(或轿子)迎新娘到家。娶亲车到男方家门口时,鳏寡孤独、孕妇、属相相克者一律回避。娶亲车到门口后由年龄较大的妇女端凉水一碗,燃火把一束,在车前向后泼水,用火把燎绕新娘脚后,新郎、新娘从铺着红毡的路上走向洞房前的厅堂拜堂,拜天地、拜父母,参灶。进洞房前要扶油瓶、捏门锁、跳马鞍,同时道士将五谷杂粮、红枣核桃、铜钱撒向新郎、新娘,并念喜庆之词:祝新人进门享受大福大贵。

入洞房后,饮交杯茶。以两个茶杯系以红绳,新婚夫妇交杯共饮团圆茶,象征欢乐好合,百年偕老。然后由婆家的婶婶或嫂嫂为新娘开脸,用棉线将新娘脸上的汗毛绞尽。晚上闹新房,亲友即景说些韵脚相同、比兴手法的吉利话,如:“两根筷子一样长,小两口生活赛蜜糖;大大盘子圆又圆,养个儿子中状元。”同时,有些地方还进行折花、捉迷藏等活动。

筵客之前,将女方陪嫁的物品摆在男方院中,让双亲、乡亲观赏评论,名曰“摆针线”。男女双方各有一名长辈妇女致谦逊言词致谢。民国以来,婚俗有所改变。坐轿、跨马鞍、红纱遮面、拜天地等旧的形式逐渐废止。

裕固族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制,戴头是裕固族妇女婚前必经的仪式。所谓戴头是将一副用银牌、玉石、珊瑚、玛瑙、海贝等饰物编制的头面,系在准备出嫁的姑娘的发辫上。戴头面之后,姑娘就到另立的一顶帐篷里,由舅舅、客人和代表姑娘唱歌的人,对唱歌曲。 送亲、迎亲仪式复杂,婚礼十分隆重,富裕人家结婚宴客常要连续数日,一般牧民也要宴客两三天。

女方送亲的客人要由男方招待一天,临走时需送客人肉份子。特别要给重要的客人、女方家长送一份上等礼品:羊背子、羊胸叉。新娘和送亲的客人骑着马,一路上边走边唱歌。男方在途中铺一毡毯,备一只羊的肉(也有简化为一只羊胸叉肉的),喝一些酒,表示迎亲,称为“打尖”。新娘进入大帐房后,先献哈达给设于房内正上方的佛龛,新郎、新娘磕头,新娘取一碗酥油奶茶敬婆婆。

仪式完毕后,新娘返回小帐房,揭去头帕,新娘的父亲和户族中的人向男方的亲家和邻居致意请求对女儿多加关照。随后将陪嫁的物品摆到大帐房中供客人鉴赏,接着就是盛大的宴请。

大同小异的年节文化

春节是张掖人民最隆重的节日,张掖地区的春节从腊八节开始,直到正月二十结束,时间跨度长,家家户户忙。除了当地少数民族特殊的年节习俗外,张掖的汉族风俗基本上与全国其他地方大同小异。

腊八粥:从周朝开始,人们把农历十二月初八视为释迦牟尼成道日,佛教徒常在这一天举行诵经,并效法佛祖成道之前“牧女献乳糜”的故事,取香谷及果实等造粥供佛,名为“腊八粥”,以后便在民间沿袭成俗。

腊八粥多用各种豆类、米类熬制,还有用各种不同形状面食煮成的腊八饭。如:猫耳朵、刺儿子、蛆牙子等都用白面做成。张掖民间还有背冰的习俗,是把冰块放在粪堆、粮仓、房屋、牛羊圈,树枝上,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牛羊满圈,五谷丰登。

扫尘:扫尘是春节前迎接新年的一次彻底大扫除,要赶在送灶那天做完,因为要让灶王爷没有可挑的毛病。

祭灶:又称“送灶”(“辞灶”)和“接灶”。传说“灶王爷”是一家之主,一年中全家的是非善恶,他都看在眼里,灶王爷到了年底要向玉皇大帝报告,所以祭灶时家家都要备一副香烛和一碟糖果点心,祈求他“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腊月二十三晚上称为“送灶”,腊月三十晚上称为“接灶”。

年夜饭:除夕这一天,要“除旧布新”,庭院内外要整洁一新,贴春联、门神、窗花等,太阳一落山,先要祭祖,给祖先烧纸钱,俗称“烧纸”。然后,迎接灶王爷回家。做完这些才可以吃年夜饭(也叫“年饭”)。年夜饭,一般有冷盘、热炒、点心,全家人在一起包饺子,张掖人吃饺子取“更岁交子”的意思。“大年三十吃一顿,正月初一穿一身。除夕要大吃,初一要全穿新。

守岁:年夜饭后,全家聚在一起,就开始辞年了。进入新的一年,堂屋里灯火通明,香炉里点上万寿香,合家依次三跪九叩首,礼毕,长辈们得给小辈红包,谓之“压岁钱”,之后更换新衣、新裤、新帽、新鞋、新袜。

“除夕饺子初一盘”,这其中的“盘”是“盘菜”,就是猪肉、大白菜、菠菜、粉皮、粉条、面筋炒在一起的菜。从前人们家里不太宽裕,过年也是一定要炒这样一盘菜的。“初二馄饨元宝汤,初三菜盒子团团转。”

破五:初五破五,又称“扫穷”(大扫除)。

元宵节:元宵节是我国传统节日的大节,颇为重要。元宵节因为其逛灯的风俗也叫“灯节”、“灯夕”,道教传承中也叫“上元节”。当日要吃汤圆,还要聚集起来搞社火秧歌、舞龙耍狮、踩高跷等活动。

张掖今天的元宵节不同以往,各县城内最红火,家家户户吃元霄,挂彩灯,欢声笑语,游人如织。元霄之夜,灯光闪烁,霓虹灯大放异彩,动感灯、宝塔灯、孔雀灯、卡通灯、广告灯等声、光、电现代技术融合于各式灯展中,体现出浓浓的现代气息。有些商贾,还把灯节与广告宣传融为一体,以自己的企业文化为主题,举办猜灯迷、演节目活动,进行广告宣传。

吃煎饼:正月二十家家户户吃煎饼,纪念女娲补天。淀粉加水成糊,再加入鸡蛋拌匀,有些人家再放些葱花等,有些人家放些韭菜末,锅底抹油,一张张摊上去,就摊成了补天的煎饼。春节基本上结束,剩下的日子要节俭来过,所以煎饼要摊得很薄,呈半透明状,沾着蒜醋汁享用。

二月二:又称“龙抬头”,各家各户油炸面泡子,祭献龙王,期盼风调雨顺,来年有个丰收年。

三月三:天气渐暖,万物复苏。旧时不论官绅学士还是庶民百姓,都出城踏青游春放风筝,对新的一年寄予厚望。

清明节:家家户户上坟祭奠祖先,相关组织共同祭扫烈士陵园。张掖人习惯在清明节前上坟扫墓,而民乐、山丹人则必须是清明节这一天扫墓。

惊蛰:张掖农谚“早上惊了蛰,后晌拿犁蹩”,意为惊蛰这天,土地开化,可以开犁。农村人这天要吃油炸鸡蛋、面蛋子,还要给牲口灌一些加大黄或拌糜子的清油,保障牲畜健壮无疾病。

端阳节:五月初五,家家门口插柳枝以“避邪”,吃棕子以纪念屈原,农村也叫吃“粘糕”,有盛在盘中吃的,有用油饼卷上粘糕拿在手上吃的。小孩还要在手腕、脚腕拴狗绳,佩带荷包。这些习俗都含有去病除邪之意。

六月六:夏祭日,家家户户将衣服、被褥翻出来,在强光下晾晒,驱虫灭菌。有腰腿疼的病人还要在沙滩上用热沙烘烤,解除疾病。山丹、民乐还有六月六赶庙会的习俗。

七月七:牛郎会织女,妇女们在院子里摆瓜果祭品,以求心灵手巧、做得一手好针线活、姑娘配佳婿、媳妇生儿子。

中秋节:八月十五月儿圆,是民间祭月的节日。农村家家户户和面蒸出脸盆大的千层饼供养,还要在铁锅上烙出月饼,刻绘上月亮、玉兔、桂树等图案,涂上颜色,使之美观诱人,同时,还为儿童们烤制出各种动物形状的面饼。十五晚上,家家在院子里摆上各式月饼、各种水果,把西瓜切成提篮状瓜牙奉上,开始拜月,之后边欣赏苍穹中的月亮,边给儿孙们讲月亮的故事,以庆贺丰收和团圆。

重阳节:又称九九重阳日,民间有登高饮葡萄酒、妇女带茱萸的习俗,目的在于丰收之后,登高对天表示敬意,离天愈近,祭之愈诚。现时,九九重阳日成为老人的节日,祝愿老人身体健康、延年益寿。

十月初一:也叫“十月一”、“冬祭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家家蒸上麻腐包子,晚上在门前烧纸钱,意为给祖先送寒衣。

冬至:农历十一月初四日,家家吃馄饨,互相祝贺“冬至大似年”。

另外,社火与唱戏也是张掖春节民俗的重要内容。

张掖的社火有秧羔子、舞狮子、耍龙灯、跑旱船、踩高跷、铁芯子、地蹦子,还有八仙子、霸王鞭、倒羊角等。秧羔子是张掖社火的核心和主体,每个社火队必有秧羔子。秧羔子是一种以打击乐伴奏的跑跳集体舞,领舞者为指挥,此角色一般由善于言辞又灵活多变者扮演,在舞蹈进行的间歇时,由他插一段类似戏剧噱头的“杂话”,俗称“卖膏药”,因此,又叫他“膏药匠”。

民乐县倒羊角、膏药灯与秧羔子大同小异,基本一样,实质上是秧羔子的不同流派。太平鼓是社火队一大支柱,鼓槌上彩绸飘舞,舞者身姿整齐划一,鼓声震天,场面宏大,深受群众喜爱。

临泽县吊钱、门神与对联是春节时门户上必不可少的年俗,吊钱上的图案以吉祥语或图案组成。用象征、谐音、寓意等手法表现了民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审美情趣。

张掖的唱戏主要集中在一些较大的村社,主要有甘州小调、张掖皮影、宝卷吟唱、黄河灯阵、秦腔和陇剧等,其形式多样,异彩纷呈。除春节演出外,其他一些重要节日或喜庆活动也会闪亮登台。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有10多个民族。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是宗教节日的正月大会,寺院里要举办酥油花展,僧人们头戴牛头马面的面具跳“昌术”(护法)舞,边跳边吟唱经文,场面十分隆重。年夜饭主要有抓肉、油果、馓子、奶茶等食品。这些都与汉族春节习俗有很大的区别,民族色彩浓厚。

丰富多元的文化载体

文化需要传承和记录,这就应运而生了多种多样的文化载体。

张掖在汉代时期的文化活动主要在官府官僚间进行,现存的文学作品较少,主要有细君公主的诗歌《悲愁歌》及东汉光武帝刘秀的《赐窦融玺书》、《报窦融诏》、《又报窦融求代诏》,河西五郡大将军安丰候窦融的《上光武帝书》、《让隗嚣书》、《请伐隗嚣书》等散文。两晋以后,佛教文化开始兴盛。唐末五代的俗讲到西夏发展为宝卷。自明代开始,张掖出现了一些较有成就的画家,其中著名的有贾式古、张心斋、周家惠和周家志兄弟、冯琳等。隋朝皇帝杨广派尚书左丞裴矩驻张掖专掌西域诸国的互市贸易。近代,张掖在文学、美术、新闻等方面得到长足发展。林则徐、李銮宣、裴景福、罗家伦的诗歌脍炙人口。吴可读、阎汶、左宗棠、龙锡庆、曹设的散文不仅记录了历史重大事件,而且也有骇世醒俗之言。民国中后期,欧风东渐,西洋画、水彩画、油画、木刻等也传到张掖,山丹画家王孝,研习油画及水粉画。张掖执教画家陆其清,擅长油画,其作品有《夜行图》、《行乞图》、《成吉思汗》。清末民初,《申报》、《大公报》、《民国日报》等报相继进入张掖。

整个古代时期的文化载体显得非常单调,除了流传至今的佛教经卷、纸质资料外,主要是散落于民间的言传口授及相关物件。

解放后,张掖延续下来的诸如社火、戏曲、音乐等富有地方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在文学创作方面,以张掖市文联的成立及《甘泉》、《焉支山》、《祁连风》、《枣林》、《黑河水》、《牧笛》、《大湖湾》等内部文学刊物的创办为标志,培养出了一大批文学新人;七一秦腔剧团推出的以《西域情》为代表的剧作,将戏曲文化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特别是2004年,市委、市政府设立“金张掖文艺奖”,并进行首届评奖活动以来,张掖的文学艺术创作更加活跃,水平正在逐步提升。在社会科学研究方面,以2004年市委、市政府设立“张掖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为标志,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生机盎然,研究领域不断拓展,一批具有重要价值的研究成果相继问世。这些文化载体的繁荣,对挖掘张掖历史文化内涵,扩大对外宣传,让外界了解张掖,开发旅游资源,促进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张掖市委党校蒋兴国在高度推介和赞扬《品读张掖文化》一书时,从某一侧面为我们展示了张掖文化的传承与多彩。他认为张掖文化是张掖世居民族的血脉,是张掖人民的精神家园。张掖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风土人情和悠久历史孕育了张掖独特的文化根基。

《品读张掖文化》是由任积泉、王国华经过数十年精心编撰而成的一部洋洋大观,全书图文并茂,共计34万字。全面深入地介绍了张掖文化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繁荣的进程,以及张掖文化的精髓、张掖文化的杰出代表人物。全书以丰富的资料、完整的内容、鲜明的特色,集科学性、学术性、资料性、通俗性和工具性于一体,是一本全面了解张掖文化的优秀读本。

张掖近年来通过挖潜、扶持、资助、引导、示范带动和政策推动,发展了玉石、刺绣、烙画、根雕、民族服饰、文物复制、图书出版、音像制作等一批文化产业,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赋予了新的内涵。

除此之外,《河西宝卷》精品故事集(张掖卷)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由张掖市文化部门组织本土专家编纂而成,卷中有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宗教轶闻、民间传说等,题材取自各朝的历史文化作品,如《三国演义》、《西厢记》、《三言》、《二拍》、《包公案》等,内容丰富,寓意深刻,情节跌宕起伏,语言朴素自然,曲调韵律鲜明,凝聚了河西地区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具有很高的民俗文化研究价值。

由张志纯、何成才、安培兰主编,由原市长田宝忠作序,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张掖民间传说故事》一书收编了73位作者搜集整理的218篇民间传说故事,约44.5万字。该书对抢救民间文化遗产、弘扬继承张掖民间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该书也是研究历史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教育学以及语言学的珍贵资料。

还有《张掖史话》系列丛书及各县区文化方面的各种单行本,加上影视与电子网络的传播,让我进一步感受到张掖文化的厚重与悠远。此时此刻,面对散落于民间的各种文化,我被丰富多元的文化载体所吸引,更被传承、挖掘、记录、整理过这些即将流失的文化的人们所感动,他们或多或少、或苦或乐地坚守某一领域或某一项目,默默耕耘,为人们了解张掖、熟知张掖留下了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基督教对联范文第4篇

一、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1.文化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保证与基础

在对外汉语的学习中,它既是学习异国文化,也是学习语言和积累知识的过程。语言学习作为传承异国民族文化,记录、储存、传播历史文化的过程,人类利用语言进行交流,最后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在这期间,为了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外籍学生需要克服本国文化的习俗障碍,腾出更多的时间与空间接受另一个国家的习俗文化,从而避免两者之间的冲突。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准确运用汉语进行情感交流的目的,最后牢牢地掌握汉语言技能。

2.语言和文化教学是统一的过程

一个民族的语言是在历史沉淀与长期的文化融合中出现、发展与生成的,因此,在长时间的发展中,文化与语言在相互作用下整合在一起。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重语言教学,还必须充分利用词语、读音、语法、字母、结构等特征。而学习语言则是在语言交流中更好地参与到活动中去,以掌握语言规则、文化背景和语言技能。也只有掌握了知识才能,才能在对外汉语学习中得到如鱼得水的效果。因此,在对外汉语学习中,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是没有分歧、互为一体的过程。

3.文化教学有助于学习者发挥汉式思维

在学习中,不同的人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这和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有很大的关联,也就造成了接受文化的程度不一。汉语学习者和我们有很大的文化与民族差异,利用熟悉的思维方式学习新语言,会产生很大的障碍。除此之外,每个民族都有风俗习惯,所以在语言应用的方式上也存在诸多不同。在不同的价值观、文化背景的影响下,学习意义与态度也有很大的差异。在这期间,需要注意的是:语言不是死的,特有的语言文化拥有特殊的定义,只有完全掌握了汉族文化,才能明确语言的引申含义。另外,在汉语言学习中,还有很多简洁干练的言语、格言、成语和惯用语等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内容,要求以汉族文化为基准,让学生逐步理解并掌握语言内容。只有在克服了交际障碍后,才能达到对外汉语教学的真正目的。

二、对外汉语教学的思考

1.方言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

学习普通话是留学生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即汉民族的现代共同语。汉民族现代共同语,是以正宗的北京语音作为标准语,也就是将北方话作为标准语言。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方言。在形成共同的民族语言之前,方言是共同语言的基础。对于专门来华的留学生,不可能仅仅生活在北京,而每个城市都有自身的方言,并且当地方言使用的频率非常高。如果只是进行普通话学习,就会给方言区的留学生带来很多学习与交流困扰。在中国HSK(汉语水平)考试中,多将北方话作为考试基础,这让在其他地方学习的留学生在词汇、听力考试上受到影响,也就造成了对外汉语教学的不均衡性。

2.中国传统文化对对外汉语教学构成的影响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在语言学习中,历史与文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在教学中安插历史文化知识,对帮助学生理解有着毋庸置疑的作用。如在成语学习中,老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成语的整体含义,还应该让学生明白其出处与来源。从中国成语演变过程来看,它主要来自于语句诗文、历史民俗、传奇故事、寓言神话等。通过分析历史故事、寓言神话中的人物、时间与事件发展,能帮助学生理解各个成语的意义与结构,同时这也是丰富课堂知识的有效途径。在语句与诗文学习中,要帮助学生提高对中国文学的兴趣。在学习不同修辞格的借代时,可以借用历史人物与历史名词进行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果老师不及时增强留学生的文化与历史知识,在不懂得典故应用的环境下,不仅会影响词汇量与掌握能力的提升,还会对交际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

3.古汉语教学对对外汉语教学的作用

从留学生发来的问题来看,很多留学生都在问:“为何要这样写?”如果老师想要正确地诠释华夏六书、造字法以及东汉时的《说文解字》,就必须精通中国古文化。在现代汉语中,楷书作为应用最广的字体,因而“永字八法”也是现代古汉语学习不能忽略的部分。在这期间,独具一体的文字特征才是我们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

在二十一世纪的汉语学习中,为了丰富词汇,适应各种语言体和语言环境,必须适时吸纳古词语,例如官人、夫人、酝酿、邂逅、嗟来之食等。如果是在正式的场面使用这类典雅、庄重的古词汇,也会让他们的交际过程增色很多。而现代汉语又有书面和口语两种形式,其中古代词汇是现代书面表达的基础条件。现代汉语中的文言学习,不仅包含文艺作品,还有各种自然科学、语言学科等著作性语言,以及新闻传播、诗歌朗诵等。学习古诗词能让学习者快速理解本专业知识,通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学习,将语言和其他学科的学习连为一体。

另外还体现在学习语法中,许多古汉语运用的语法,在现代汉语中依然保留着。在古汉语中,“之”和结构助词“的”类似。在现代汉语学习中,主要用在中心语和定语学习中,既可以用于偏正结构合成,也可以用在主谓之间,进而取消其独立性。修辞作为现代汉语学习的重要部分,应用修辞,在写作与说话中能够起到调整语言结构的作用,然后用最科学的语言方式得到较好的表达效果。修辞,就是这项语言加工活动的实践。修辞格中的对偶、古代对联与诗歌都使用了该方法。

4.少数民族在对外文化中的添砖加瓦

对外汉语教学不只是纯粹的语言教学,还肩负着传播文化历史的重任。中国由五十六个民族构成,自建国以来一直承担着团结民族的重任,形成了小聚居、大团结的局面。各个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与渗透,对促进民族文化发展有着直接的作用。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必须注重文化本质,在体现教学内容与方式的同时,促进语言交际和目的语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的根本目的是利用自身的母文化,促进语言学习。

三、增强对外汉语教学的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与分析文化特征

在不同的民族,其文化特点也存在差异,尤其是饮食文化,而在学习汉语时,这也是不可避免的一项内容。例如:重庆火锅就是传统中国饮食的奇葩,它囊括了广博的文化。当学生准备去聚餐,提议吃火锅时,老师就可以利用该机会适时进行引导,讲解吃火锅的来源、原因、吃法,以促进学生的思考。这样,学生既知道了传统中国文化的特征,又能从中感受到和其他国家的不同。在亲身实践中,既达到了讨论话题的要求,同时对于汉语交流来说也是一大优势。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老师必须主动引导学生关注平常生活中的饮食起居,从理解更多的饮食文化中习成善思考的习惯。

2.提高文学趣味性,引领学生思考

汉语和其他语言产生在不同的领域,地域文化对语言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国内,经常会遇到俗语、成语、歇后语等不同的区域文化,其实这也是传统中国文化的结晶与浓缩。例如中国老人经常挂在嘴边的“家和万事兴”,充分又简洁地说明了家庭和谐的重要性。而初学者肯定不懂这些汉语的特殊用法,家庭和社会环境对居民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另外,也有一些国家非常注重独立性,从小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不要依赖家庭。对于这种情况,老师应该将传统中国的家族情感和家庭观念向学生讲解,这样才能让学生理解血浓于水的情感。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可以多向学生提及具有特定文化的现象,这样才能提高学习乐趣和效率。

3.开阔视野,拓展文化深度

不同的国家,其生活习俗也不一样,尤其是在交际用语和文明语言上。例如:有人生病了,立马会有人建议去看医生,而医院的常用语,又会让留学生见识到中西文化的异同。如果在英美,第一时间遇到病人都会说:I am sorry.而在国内肯定立马建议看医生。从这也可以看出,文化差异表现在各个方面,老师必须科学引导学生,在不错过任何环节的情况下,引领学生主动思考。老师不仅要将中西文化反映给学生,更要教会其独立思考,这样才能收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自身总结的效果。

4.避免文化冲突,消除文化障碍

宗教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特定产物,在不同的文化国度中也有着不同的背景与文明。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老师必须注意每个学生的举止,特别是宗教问题,这样才能避免不同文化宗教可能带来的伤害。同时,老师应该谨慎地向学生讲解传统中国文化的类型、背景与发展历程,以避免学生不理解中国文化造成的误会与抵触情绪。另外,和宗教相关的节日也有很多,中国很多节日都能进行对比,只有在了解民情风俗的基础上,才能收到长知识、提高学习兴趣的作用。例如:西方为基督教耶稣诞辰设立的圣诞节,这和中国的新年很相似,此时老师可以讲解一些中国新年的趣事,让学生和自己的国家进行比较。另外,中国还有土生土长的教会(道教)、历史长远的佛教,都可以和西方的伊斯兰教、基督教进行比较,从中发现不同的宗教行为和语言。

基督教对联范文第5篇

一、文化教育的内容

1.文化背景知识

在语言运用过程中,如果不了解相应的语言点的文化背景,就会在学习或交际中产生歧义和误解。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2册Unit 1“Time-conscious American”为例来说明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

教师应在学习课文之前,让学生谈谈中美在对待时间上的异同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本文一开始就提到是美国人最注意节约的两件事物之一;在外国人眼里,每个美国人总是匆匆忙忙,很少会有人与你随意闲聊;这都体现了美国人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崇尚直截了当、干脆利落的处事方式,不喜欢他人不得当地浪费时间。而我们却提倡“凡事都要三思而后行”。所以在和美国人合作中,一定要注意中美文化中截然不同的时间观以避免出现误解。此外,引导学生认识到时间观念强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因素,对英语这门语言也有明显的影响,英语中的动词有过去、现在、将来之分,而汉语中动词就没有受时间影响而引起的形式改变。

2.词语的民族文化内涵

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而词汇又是构成语言的最基本单位。那么研究文化对一门语言的影响就应该先从该语言中词汇的文化因素着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就应对英汉词汇中文化所指和差异给与明确的解释。

2.1.英汉两种语言中词汇文化含义的空缺

词汇文化含义的空缺,是指一种语言中的词汇所具有的特定的文化意义,在另外一种语言中的对应词却无任何文化所指。例如,汉语中的“松柏”能使人想到长寿,骨气与气节;但英语对应词pine(松),plum(柏)就是两种树木。再如汉语中的龟鹤(crane,tortoise)有长寿的含义,而在英语中只是两种普通动物。同理,在英语中也常出现一些有文化内涵的词在汉语中产生文化空缺。例如,olive branch (橄榄枝)在英语中象征和平,而在汉语中却没有任何文化内涵。

2.2.英汉对应词的文化联想不同

在中国,白色与丧事有关;而英语中white表纯洁无暇、幸运吉利,如white day(吉日),days marked with a white stone(幸福的日子)。红色是汉语中褒义最浓烈的一个词,“红火,红榜,红双喜,红太阳,开门红”等;还有红装新娘、节日的红对联,都表示了喜庆、昌盛、幸福。而英语中则用红来表示危险、发怒、禁止,如red alert(紧急警报),red flag(禁止),see red(生气),red 还与财政赤字、负债有关。

2.3.习语典故

习语典故是反映历史文化传统的一面独特的镜子,它像其它语言形式一样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往往能够更直接地揭示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学生通常喜欢在自己的写作中引经据典来给文章增色添彩。为了实现学生的这种愿望,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充分讲解习语典故的文化内涵。例如,《大学英语》精读第三册Unit Three “why I teach”中有这样一句话“Being a teacher is being present the creation,when the clay begins to breathe.”要深刻理解这句话的内涵就应当知道《圣经》中上帝造人的故事。基督教认为人是上帝用粘土(clay)捏成的,再给其鼻孔吹入“生命之气”,于是泥人就开始呼吸了(breathe),至此上帝也完成了造人的伟大工程(the creation of man)。借此典故高度赞扬了教师的崇高工作,正如泥人从上帝那里获得了生命之气,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成为了真正有用的人。

二、加强文化教育的方法

1.差异比较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比较英汉文化差异来传授文化知识,使学生掌握恰当的体的英语表达。中国人往往称中年以上的人为“老李”、“李老”,而在西方“老”却意味无用,非常忌讳“老”字。如果我们称某位美国人“Old Tom”肯定会伤害其自尊心,引起不快。再如,在回答别人赞扬时,中国人往往表现出谦虚的态度,会说“哪里哪里”;而英美人会欣然接受并且会说“Thank you”。中文中的回答让对方感到你认为他刚才只是虚伪的奉承。

2.词汇联想法。即遇到一个新单词,启迪学生想起学过的和它形近意近词、其它的词性、构成的短语、以及构词法相似的词,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快乐地记单词,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册Unit 4 Five Famous Symbols of American Culture时,教师在介绍“The Statue of Liberty ”这一文化背景的同时,要求学生列举与“Liberty”有关的短语、名词后缀-y、它对应的动词“liberate”的用法以及它和表“自由”的词“freedom”的区别。

3.延伸扩展法。在处理某一类具有文化背景知识的词语的例子时,不能只讲授语义的文化背景知识,还应适度的横向扩展,以便使学生获得更多反复的机会,最后总体介绍这类词语的情况。

4.督促指导法。每一学期期初及期末就给学生规定并推荐两本经典的英语书籍,督促并指导学生写出心得体会;也可以指导学生看电影。如在《新视野大学英4》unit 1 The Tail of Fame教学时,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课余观看电影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和 Vanity,听力课堂,教师可以从每个电影中各选取一个经典片段并配以测试题来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反应给予适当的指导,不仅让学生了解了西方价值观中对待名利的态度,也有效地训练了英语听力

5.活动法。通过组织角色扮演、文化观讲座来进行文化比较;多邀请外教参加英语角给学生提供更多机会与英语国家的人交流,比较直接的接触英语文化环境;逐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基督教对联范文第6篇

铁打的云南,流水的戏。这种火部分作品都打上云南印记,逢人便推荐“云南是你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的创作激情源于她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她以女人极致的细腻,感知民族风情,用文化影像向世界打开了品味彩云之南的一扇窗。她是准?她就是全国十佳制片人,云南文化的宣传大使——蒋晓荣。

关注云南木府文化12年

“人家说十年磨一剑,我们是12年磨了这一剑。”谈及自己正在央视电视剧频道热播的新剧《木府风云》,总制片人蒋晓荣感慨道。

2000年,蒋晓荣、于荣光想在木府拍摄电视剧《钱王》,却遭到丽江古城博物院院长黄乃镇的强烈反对,当时一向坚强的蒋晓荣看到建了又被拆的棚也急得掉下了眼泪。为了顺利拍摄,于荣光找到黄乃镇,向他袒露了拍摄精品电视剧的决心。聊天中,于荣光从黄乃镇那了解到了木府的历史与文化,认识到了纳西族善良、宽容的美好品德。于是于荣光回来和蒋晓荣商量后,两人就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拍摄一部关于术府、关于纳四族的电视剧。

北有故宫、南有木府。关于木府,早在元代,丽江地区已出现“民田万顷、地土肥饶、人资富强”的经济境况。《明史·云南土司传》则言“云南诸土官知诗书,好礼守义,以丽江木氏为首”。徐霞客在他的《滇游日记》中更描述丽江古城中的木氏宫邸为“宫室之丽,拟于王者”。丽江木氏土司绵延470余年,这一漫长土司制度的存在,势必会在木氏家族内部发生腥风血雨的争权夺势和权力更迭的恩怨情仇。这在蒋晓荣当时看来,完全具备了一部优秀作品的民族史诗陛和人物传奇性。“术府独特的历史与文化很值得一拍,关键是怎么拍。”

12年漫长而严谨的制作之路由此开始。由于题材所限,少数民族题材剧一直不好拍。为此,蒋晓荣和于荣光在《木府风云》的主题、人物、服饰等方面专门向黄乃镇在内的多位木府文化研究专家征求意见,并邀请著名服装设计师莫晓敏画了多稿服饰图。“丽江那么小的地方却汇聚了最多元的文化,有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还深受中原文化影响,为什么呢?当时的纳西族木氏土司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一方面团结周围白族、彝族等少数民族,一方面向中央靠拢,逐渐形成了包容、多元性的文化。我想这就是我们要表现的主题。”蒋晓荣说。

而纳西族的善良、聪明、包容等这些美德主要通过阿勒邱这个人物来体现。蒋晓荣介绍,阿勒邱的名字来源于纳西族一句谚语,意思是这个姑娘很漂亮、能干、聪明。“秋瓷炫看上去就像个女神。于是,我们就把纳西妇女的所有美德放在她身上了。”

虽然也是宫廷剧,但《木府风云》并没有跟风低俗,而是坚持“不穿越、不戏说、不恶搞”的“三不”原则,以“实”为据展开故事。该剧还原了明朝皇帝赐姓、徐霞客造访等诸多真实历史事件。此外,《木府风云》还在丽江木府实地取景拍摄,首次将木府历史胜景搬上荧屏。

“大景气派、小景养眼。”很多观众看过《木府风云》后发出如此赞叹。蒋晓荣介绍,该剧总投资5000万,就是为了能全景式展现丽江的古老文化与美丽风光。可以说,《木府风云》传递出了云南木府文化的精髓。“拍摄之初,我们就希望《木府风云》不仅要在故事上抓住观众的心,还要在画面上能够抓住观众的眼睛。为实现这个目标,我们的制作团队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单是搜集明代云南少数民族服装的资料和图片就达到上千页,如果加上首饰、鞋帽之类的饰物,我们几乎算是完成了一次明代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的研究。”

正如她所说,云南是个多民族融合大省,少数民族就有26个。《木府风云》以市场化的包装,通过一个好看的权力继承故事,将丽江独特的木府文化传递给观众,同时也表达了边疆人民对于民族统一和国家安定的追求与努力。蒋晓荣说:“从木府对联‘凤诏每来红日近,鹤书不到白云闲’就可看出,明刖期木府与明朝中央关系密切,非常拥护国家统一。”因而该剧在央视播出后,不仅观众好评如潮,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也连续刊发了评论文章,盛赞《木府风云》反映的民族大爱对当今如何化解仇恨、消除矛盾,拥护全民族大团结,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从剧组打杂到金牌制片人

《木府风云》不足蒋晓荣第一部反映云南文化的电视剧,由此可以上溯到更久。蒋晓荣是土生士长的云南人,有白族血统。1980年她去了北京,先是在剧组打杂,后来又开始学化妆、学服装设计。1990年,蒋晓荣到日本NHK广播电台学习电视制作。1992年,蒋晓荣回云南拍摄了反映瑶族爱情故事的电影《珊娘》,从瑞丽到西双版纳,从文山到大理,摄制组所到之处都受到了当地百姓热烈欢迎。

“人们敲锣打鼓,那种热情,是你在其他地方难以体会到的。小孩子好奇地望着你,眼睛又黑又大又亮,纯纯的。”蒋晓荣被深深地感动了,她说,“我当时就想,这罩应该足我回来拍戏的地方。”自此,蒋晓荣有了立足云南发展影视产业的想法。

基督教对联范文第7篇

关键词:传统聚落;建筑文化;乡土建筑

1引言

塘溪村传统聚落是闽南地区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之一,已列入第二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塘溪村位于岵山镇西南角,地势西高东低(图1)。塘溪古聚落空间格局完整,有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闻名闽南,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具有精美石雕、砖雕、木雕、泥雕的李家大院——福兴堂;有至今仍保存完好,全部石砌的清代炮楼;有富丽堂皇千年古佛庙——西陵宫、三清宫;有50多座古色古香的百年古民居;有一百多株百年以上的荔枝树;有元明时期留下的古寨——吴坂寨;是研究闽南地区丰富多样的建筑艺术宝库。此外,塘溪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遗存丰富,保护完整,反映了居住、祭祀等各方面的人文内涵和地方文化传统。

2塘溪聚落的社会文化表征

2.1耕读传家

塘溪历来就是一个以农耕经济为主的传统聚落,耕作是当地人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方式,但在传统社会中,耕虽可致富,读方可荣身。这点在许多古厝与祠堂现存的对联中就可见一斑(图2):福兴堂:“遵祖宗二字格言曰勤曰俭,教子孙两行正路惟读惟耕”;“人间千百年世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崇德祖宇:“先代贻谋由德泽,后人继述在书香”;“绵世泽莫如积德,振家声还是读书”;儒林堂:“儒席堪称贤子弟饶诗书气,林峦拱翠佳山水当书图看”;诸如此类的勉励子孙耕读入仕的楹联在聚落内的传统建筑中比比皆是。对联集中反映了古代一些知识分子所倡导的半耕半读的生活方式,以“耕读传家”为价值取向,形成了一种“耕读文化”。在耕读文化的熏陶下,岵山镇1909年就已设立了具有第一所具有现代教育意义的培英小学(现塘溪小学)。

2.2崇宗敬祖

即对宗族祖先的敬仰,崇拜和祭祀,是中国人传统信仰中最重要的内容和形式,更是闽南传统文化的核心。塘溪是全镇人口最多的村,村内生活着淳朴、勤劳、善良的陈姓、李姓、吴姓、邱姓、杨姓、苏姓、颜姓族人,现七姓共聚居于塘溪和睦相处。村中设有崇德祖宇,杨后狮宗祠,每逢重大祭祀,举族同聚,摆宴欢饮。此外村内主要的节庆活动,像岵山镇的荔枝丰收节(图3),连同日常聚会都会在这里举行,这里已经成为塘溪人日常起居的中心,已经迁往外地的人也都会习惯性地回归到此处,以示对祖先的尊崇。

2.3多元共融的

塘溪人既供观音佛祖,又祀道教与民间信仰诸神,还信鬼尚祀求巫,凡事求神拜佛,崇拜灵魂神、自然神、庶物神,从天庭阳界到阴曹地府的各路神明。像西陵宫内主要供奉吴公祖师、清水祖师;三清宫内重奉武安尊王、司马圣候。现在每逢佛诞,节日很多民众和信徒还会到这里祈福和祭祀(图4)。这些信仰中除了基督教外,其余的神灵信仰在村内老百姓的心中是融合在一起的。人们一般不问神灵归属哪个流派,只要灵验即可。

3塘溪聚落布局特征

塘溪聚落处于盆地之中,地势西高东低,山多田少且多为梯田。利用自然环境因素田地、河流、山体、森林等因子作为聚落边缘的识别物。塘溪始建于民国初期,自西往东,热闹非凡的塘溪街位于村中。村民居住地集中在小姑溪上流两溪中间,依山傍水,住宅又多朝向家族田地而建,甚至形成围合关系。这样能保证农耕生活最重要的资源——肥沃的土地,形成背山面田的有利格局,又与水系形成“分而不离”的关系。除了比较繁华的商业街地段建筑密度较大形成枝状,其边缘地方仍以“住宅围田”式的基本组团。村内陈姓人数最多,属小岵南山陈氏一世祖陈优道之裔孙陈崇德,于明初从小岵铺上圳尾迁入塘溪,繁衍至今21世。民国19年(1930年)陈氏族人建成长120m的下街,顶街、下街统称为塘溪街,成为当时岵山最繁华的集市。建国后至90年代,与茂霞街一起合称和塘街,联系和林,茂霞,塘溪。和塘古街成为岵山古镇最重要的交通性道路,其余道路均可由此派生出去,整体街巷体系呈现出一个“枝状”的街道格局。随着经济发展,土地制度改革,当地人拥有更多的田地和发展空间,于是在古厝周围建造新的现代居住房。聚落不断发展又逐渐形成了带状和团状的“散村”式形态(图5)。

4塘溪聚落建筑特色

4.1平面布局特色

塘溪传统建筑种类多样,主要以民居为主,还有宫庙,祠堂,骑楼等公共建筑与商业建筑。其中民居和庙宇宗祠有着相似的布局和型制,而且很多民居和祠堂合一,为本文以民居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测绘考察,由于地处泉州,属于闽南传统建筑官式大厝平面型制,前埕后厝,其平面讲究中轴对称,以厅堂为核心组织建筑空间,左右对称,主次分明。中轴线上的单体根据开间的大小被分为三间张或五间张,五间张的布局在当地尤为普遍,即通常所说的“一明四暗”的布局(图6)。其原型是三间张双落厝(二落一院,平面为口字型的四合院),在此基础上横向加横屋形成护厝,纵向加多进深的厅堂,还有的在建筑加后包。平面由原来的“日”字型变“目”字型,而中轴线上的主厅堂有祭祖,敬神的功能,一般设有神龛或供奉历代祖先的牌位,家族中有重大的仪式也一般都在此举行。护厝与主厝其余空间在功能上通常为居住起居,主厅堂前的中庭一般是所有天井中最宽敞,铺设也最讲究的。因而以厅堂为核心地位——向心、内聚的空间,在纵向和横向上扩展更大规模。

4.2建筑形象特色

从立面上来看,塘溪传统建筑反映的是泉州地区明显的红砖文化特色。其建筑色彩鲜明,具有较强的可识别性。以塘溪村内崇德祖宇为例,其是当地祠堂建筑的典型代表,该厝正面墙体以青石为基础、白石为墙裙(图7),红砖身堵,水车堵白底彩绘装饰,彩绘以典故,瑞禽,花草为主,较新。屋顶三段式,中间高,两侧低,屋脊由中间向两边平缓起翘,“燕尾脊”做法;屋脊上施以灰塑与彩绘。而民居除了主厝采用分段式的燕尾屋脊外,在护厝的山墙面通常采用“马背山墙”(因形如马背弓起之故)马背形式多种,造型依风水的五行分为:金(形圆)呈线条滑顺的单弧状、木(形直)呈较陡直的单弧状、水(形曲)由三个圆弧构成、火(形锐)由多个反曲面形成、土(形方)顶部呈平头状(图8)。

4.3红砖、青石、白石

从墙体的材料来看,塘溪村内的古民居正面多以红砖(多为赭红色)为主,台基和墙裙一般采用白石和青石,屋顶则用闽南山区的灰瓦。不同于泉州沿海地区的鲜艳红瓦。侧面墙体则分段砌筑,背面墙体根据所在位置的方向的不同使用不同的材料,位于醒目位置的大多数使用红砖,而相对于不显眼位置的通常使用分段式砌筑或者夯土白墙。在泉州红砖文化的影响之下,整个塘溪聚落内的红砖色彩偏暗显得沉稳,厚薄和大小尺寸多样。红砖、白石施工工艺做法讲究,在砖墙底部台基之上,用白石加工成的条石勒角,勒角上用整块大白石板经细加工横竖砌筑裙堵。在裙堵顶面用红砖砌筑堵框,镶边线框凸出或凹进墙面,或素平起线均可。分段砌筑的山墙根据地方特色,一般采用卵石,三合土和砖三种材料砌筑:先在勒脚以下部分用卵石砌筑成卵石矮墙,在其上又用三合土夯实为土墙,然后大约在一层楼面上的位置砌筑红砖墙体。这样构成的卵石,三合土,红砖墙体既能够有很好的承重结构,同时又能起到防潮保暖,坚固美观的效果。

4.4建筑细部及装饰

塘溪古民居装饰手法主要有:石雕,木雕,灰塑,泥塑、剪贴等。装饰精美,雕梁画栋。例如厅堂的梁枋、托架、门扇格扇、灯梁都均有雕刻和彩画;雕刻细腻、彩画装饰美轮美奂。其中泥塑、剪粘是中国闽粤台地区传统建筑上特有的装饰构件,其所反映的题材则多是民间喜闻乐见、广为传话的一些内容,比如,吉祥纹样、神话典故、诗词楹联、奇灵异兽等。利用这种富有哲理内涵的图案来寄托美好理想,使得传统建筑艺术和装饰艺术达到统一。塘溪聚落内装饰精华都集中体现在福兴堂——李家大院中。在建筑入口处(图9)两侧石壁雕刻的镂空人物、戏剧人物、人物战车形状生动、雕刻精美。厝内的柱都为石柱,其柱础、柱头,甚至柱身上也都布满雕刻,这些石柱材质坚固,经久耐用,从结构功能上讲不仅是受力抗压的构架还是防潮防水的构件。其中石作窗户雕刻最为精美生动、人物刻画栩栩如生、题材丰富。而木雕主要在厅堂檐廊以及大门凹寿、天井两廊屋顶的梁架上次要承重构件,具体常见于斗拱、狮座、瓜柱、随梁枋、圆光、吊筒、雀替、门楣、门窗、隔扇等地方。在李家大院内,圆光与狮座用樟木等木材制作,雕刻的戏剧人物山水,生动灵活。另有屋脊、防溅墙、水车堵、山尖规尾等施以泥塑装饰,它以灰泥作为主要材料,利用它本身的可塑性,添加其他的蛎壳灰(或石灰)、砂以及棉花(或者麻丝)和一定糯米浆按比例混合而成。可以在屋脊上现场制作,也可以提前预塑。灰泥干硬后质地细腻,光泽亮丽。值得一提的是,在防溅墙的造型处理中,层叠式变化丰富,比例均衡雕刻精湛。闽南传统建筑上独特装饰构件,又称“剪碗”(嵌瓷、剪粘),这种装饰流行于闽南地区和广东的潮汕地区,具有浓厚的粤东闽南装饰特征,塘溪也继承了这种建筑装饰手法(图11)。剪粘是一种铁丝扎成骨架,用糖水或糯米水作为粘凝材料塑成相关坯体,然后民间匠师用彩色碎瓷片粘结各种形状的小片,组成了相关神话人物、动物、花草在灰泥上形成的一种艺术品,在阳光的照射下富有光泽。这些建筑细部装饰与建筑构件功能相统一,反射出当时当地的社会伦理教化对人们生活与心理的影响,体现了塘溪居民祈求吉祥平安的社会心理,也体现了聚落较高的建筑水平。

5结语

塘溪聚落内的传统建筑保存完整,布局独特,结构精巧,装饰工艺精湛,融合了闽南地区建筑文化特征,是非常重要的文化载体,是一个时代的见证,亟待保护与传承。其蕴含的地域文化和内涵也值得今后的借鉴。

作者:赵晓樱 唐颢磊 单位:福州大学建筑学院

参考文献:

[1]邹德秀.中国的“耕读文化”[J].北京:中国农史,1996.第61页.

[2]戴志坚.闽台民居建筑的渊源与形态[M].福州:福州人民出版社,2002.第100页.

[3]李华珍.湖头古镇聚落空间形态初探[D].福州:福州建筑工程学院,2008.第190页.

[4]陆元鼎.中国民居建筑[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基督教对联范文第8篇

茶道、花道、香道并称为三雅道。所谓香道,是一种以“乐香”为道艺的高雅艺术,通过眼观、手触、鼻嗅等形式对名贵香料进行全身心的鉴赏和颖悟,通过训练让内心澄明,至清无垢,不断追求“静、雅、美、真、和”的意境。

香道的风雅和发展过程,本质上与佛教尤其是禅宗异常密切,最早作为礼仪供品出现。泉州宗教文化浓郁深厚,礼佛用香成为闽南地区人们家居必备之物。但你可知道平日随处可见的篾香竟源自遥远的阿拉伯地区?

唐朝安史之乱后,陆上丝绸之路阻塞,南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开始兴盛,大量的香料经两广、福建进入内地。宋代以泉州为起点构成的海上丝绸之路实际上就是香料之路。宋元时期,在泉州从事香料贸易的绝大多数是阿拉伯人。永春县达埔镇汉口村的篾香是唐宋移居泉州的阿拉伯人蒲氏家族后裔于明末清初引进、发展起来的。如今,篾香已在永春扎根,成为永春的一张名片,永春达埔也被称为中国香都。 手工制香的奥秘

泉州是一座多元化的城市,历史上,佛教、伊斯兰教、印度教、摩尼教、基督教等主要宗教都曾在此传播,因此泉州也被称为『宗教博物馆。宗教与朝拜密不可分,自然少不了香的身影。数百年来,泉州的香料都是从一个达埔的地方而来。

达埔,隶属泉州永春县,制香工艺在此延续300多年。这里所出的香多为庙堂朝拜用香,这种香以细小竹篾为香骨,故名篾香。我们的寻香之路便从这里开始。达埔镇位于永春县城中南部,距县城16公里。来到达埔,不仅能欣赏高雅的香道,还可以了解到,如此『微不足道的篾香到底是怎样制作而成的。

没有走进制香车间前,完全想象不到这门技艺会以怎样的方式延续,在机器接连取代人工的今天,当地许多制香工厂、作坊依旧遵循着靠天吃饭、靠双手劳作的传统。虽然看上去,制香似乎比其他制造业更为轻松,但是实际上,制香的劳动强度并不小。赶上好天气,工人们要在凌晨一两点披星戴月地上工,一直忙碌到下午1点左右,因为当天做好的香,要在午后及时晾晒。在车间里,工人们长年累月坚持的数道工序,也都是力气活。而且,一个制香工人,在香料粉过程中,只要轻轻抖动竹签,十几分钟下来,整个屋子就变成了粉尘弥漫的世界,看似细碎的劳作并不轻松。在当地人的带领下,我们用镜头记录下整个制香过程,心中唯有对手工艺人的敬佩。

制作篾香首先要筛选竹篾,又称香骨。把竹篾扎成一捆,竖着用力往下扔,一些断的、或是质量不好的就会弹出,把不好的挑出后,再倒过来扔一次,需如此反复多次。

挑选好竹篾后,就正式进入制香工序。先把竹篾适当长度沾水,然后均匀搓上黏粉,再一次浸水,展开成扇形,再将香料粉均匀撒于竹篾上,圆形转动互相摩擦,将多余的香料粉抖落。

这里工作环境非常恶劣,整个车间粉尘弥漫,工人大部分上身,全身均被香料粉覆盖,看不清本来面目,有的人连口罩都没戴。接下来的步骤是将制好的篾香均匀交错晾在香架上至七成干,然后把香脚部分染成黄色或其他颜色。然后将染好香脚的香重新晾开在香架上,曝晒至完全干燥后,即成天然健康安心香品。

跺香花是篾香制作的一道风景线,先将篾香扎成一束,立在地上,用双手轻扶着然后很快地朝一侧转开,稍一调整,篾香便呈一朵绽放的花状,民间还有跺香花的比赛呢。 150年的篾香传奇

『一缕传千里,跨海来拜香。说起永春香,不得不提到永春香业的源头――『蒲庆兰香室,它至今已传承近150年。在永春县五里街镇西安路,有一间香气萦绕、远近闻名的店铺,这里记录了诸多关于永春蒲氏制香的前世今生。

据蒲家后人的记述,蒲家的祖先最早是从占城(印度支那半岛古国)迁来中国的商人,12世纪末时已经是广东最大的香料富商。之后蒲氏家族迁入泉州,仍然从事香料事业。宋元时期,泉州刺桐港成为“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启锚地。当时已定居于此的蒲寿庚一家,拥有大量船舶,垄断了泉州的香料海外贸易。

明清时期,闽南沿海大乱,蒲氏家族迁居永春卓埔后溪寨(现达埔镇汉口村),香业也随之传入,只是经营香料变成制作和贩卖神香。历经数代传承,至19世纪五六十年代,蒲氏香业迎来鼎盛时期。族人蒲华茂在其盛年之际创建“庆兰堂”香厂,从此开始了“蒲庆兰”品牌的传奇历程。

现在五里街镇“蒲庆兰”的创设者为蒲华茂之子蒲树礼。清光绪初年,蒲树礼在汉口后溪寨设“蒲庆兰”店面一间,用以批发香品。1928年,具有非凡眼光和开拓意识的蒲树礼,到当时永春乃至闽南都闻名的繁华集镇――五里街,买下一块地,建起一座三层高的香作坊,次年完工。1930年,蒲树礼正式进驻五里街蒲庆兰香室。由于蒲树礼注重技术革新、善于经营,其生产出的多种篾香,远销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印尼、越南以及日本、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声誉远播境内外。

蒲庆兰香室现在的传人是蒲良宫,系蒲树礼之孙,是蒲氏制香的第十代传人,10岁起便开始跟随祖辈学习生产篾香,尽得真传。蒲良宫不仅注重传统篾香制作技艺的保护与传播,还不断创新,潜心钻研佛教用香、道教用香、养生用香、生活用香,开发出各种纯天然功效香,还复原了一些古代名香。

“蒲庆兰”从创设到现在,已近150年,一块“蒲c兰香室”的金字招牌、一副“庆云飞缥缈、兰圃馥氤氲”的对联竖匾,见证了这家香业老字号的过往曾经。 千年古艺焕新生

蒲庆兰牌祖传名香系采用上等芳香中草药材和名贵优质天然香料配制而成。其品种繁多,按香型有奇楠香、沉香、檀香、兰花香、贡香等上百种,按形制有竹签香、盘香、塔香、锥香、卧香、香珠、香囊、香粉等,销路广开,享誉海内外。

现在的蒲庆兰香室仍保存着一间古老的制香工坊,斑驳的墙壁、古旧的石臼、水缸、制香池,沉淀着蒲氏家族一代代制香的技和忆。直至今日,蒲庆兰香室仍然坚持纯手工制香,在这样一个高度机器化的时代更显得弥足珍贵。2015年,以蒲庆兰香室为代表的“永春香制作技艺”成功申报泉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6年,蒲良宫获评该项目的市级非遗传承人。

出于对中国传统香文化的热爱,历代蒲庆兰香室的传人以无私的奉献精神,将制香工艺传授给大量制香弟子,培养了数百个制香师傅和能手,成为以后集体、个体、私营和股份制制香企业的生力军。因为制香历史悠久,香业经济繁荣,2014年永春县达埔镇因此被授予了“中国香都”的称号。 传统手工制香“九式”

香脚晒干――将染好香脚的香重新晾开在香架上,曝晒至完全干燥后,即成天然健康安心香品。

香脚染色――晾香至七成干后将香收起,在香脚的部分浸染红色染料,将香脚染成较深的红色。

晾香――将制好的线香均匀交错晾在香架上,以利通风与日晒,让香均匀晾至七成干。

切香――以右掌和右臂弯抱住香支,左手在上,让香支圆形转动互相摩擦,并在『切香的过程中将多余的香料粉抖落,使香支更加扎实、圆滑、平整。

抡香――展香撒上香料粉后,用双手手掌将香做圆形的转动,使香料粉均匀地附着在香支上,并适时地将有瑕疵的香挑出。

展香――将浸水后的香支展开呈扇形,使香支分开,再将香料粉撒于香支上,使每支香均匀地沾上香料粉,并借由展开呈扇形时将其分开,将有瑕疵的香挑出。

黏粉浸水――水分使黏粉产生黏性,以便粘附香料粉。将打好底的香支,浸水与黏粉同一高度。

搓上黏粉――使竹枝能均匀搓上黏粉(楠木树皮粉)。以搓揉的方式将黏粉附着在湿润的香芯上。第一式与第二式合称『打底,称为第一次浸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