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祠堂对联

祠堂对联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祠堂对联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祠堂对联范文第1篇

祠堂对联1上联:长绵世泽

下联:丕振家声

上联:衣冠百世

下联:俎豆千秋

上联:春秋匪懈

下联:继序不忘

上联:昭假烈祖

下联:佑启后人

上联:绳其祖武

下联:贻厥孙谋

上联:慎终追远

下联:积厚流光

上联:千枝归一本

下联:万派总同源

上联:世代源流远

下联:孙枝奕祀长

上联:礼乐家声远

下联:诗书世泽长

上联:典祀千年重

下联:绵延百世昌

上联:春秋享祀来格

下联:祖宗明命如闻

上联:昭穆明其礼教

下联:俎豆荐以馨香

上联:祖灵穆平不远

下联:旧德焕若其新

上联:祖宗凭依在德

下联:子孙对越惟诚

上联:丁兰刻木思亲孝

下联:孟母断机教子贤

上联:千百年祖宗如在

下联:亿万世子孙同荐

上联:不忘孝友为家政

下联:还冀诗书著祖鞭

上联:以燕以翼宏堂构

下联:孔惠孔时洁蒸尝

上联:水源木本承先泽

下联:春露秋霜展孝思

上联:百代孝慈山仰泰

下联:万年支派水流东

上联:祖德流芳思木本

下联:宗功浩大想水源

上联:树发千枝根共本

下联:江水源同流万派

上联:祖德振千秋大业

下联:宗功启百代文明

上联:敬恭明袖则笃其庆

下联:昭穆列祖载锡之光

上联:休言别族与宗族

下联:但道吾翁和若翁

祠堂的对联2金门羽客

和靖高风

九龙衍派

双桂遗风

梅鹤风标

露鸟孝瑞

九龙世泽

十德家声

西河世泽

务本家声

御夷励志

助夫解围

衣冠陈俎豆

礼乐荐馨香

万叶荐余庆

千龄光本支

仁义礼智信

忠孝节德行

济美衣冠承恩宠

南郡吕格世泽长

十德堂中深树德

九龙门内再腾龙

草舍百篇集清气

虎门一炬振国威

忠孝有声天地老

古今无数子孙贤

应视国事如家事

能尽人心即佛心

幼敏绝伦,京都景仰

才高压重,状元世家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祠堂对联范文第2篇

杨汉辉是康有为故里广东南海丹灶镇杨家村人士。对杨汉辉而言,当地名片绝非外人所熟知的“康南海”,在他心目中,唯有“三忠爷”至高无上,甚至其一生的每个节点都与“三忠爷”相连:5岁求学于“三忠庙”,1965年结婚、1969年大儿子满月酒、儿子们的婚礼,都离不开三忠古庙,“拜过三忠爷爷的神灵,仪式才能开始”。

2015年4月10日,杨家村迎来一年一度中最热闹的一天――“三忠诞”,杨家村内外车水马龙,祭拜者络绎不绝,各家各户都在家里摆上最好的宴席,燃起烟花爆竹,胜似过年。

延续30代人,逾700年

“听长辈说,我们杨家村古庙供奉的三忠爷是‘宋末三杰’,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杨汉辉说。

他所说的古庙,即三忠古庙,连同杨氏祠堂齐头建于村南,沿河一字排开。

后人续建的2座祠堂位于杨氏祠堂左侧,但唯独古庙格外显眼,“三忠古庙”四字牌匾高悬。

杨家村一位老人回忆,“三忠古庙”历史久远,旁边的榕树至少见证了700多年的沧桑,祠堂、古庙前方是开阔的水泥地,一旁蜿蜒依偎着一塘池水,亭台小桥点缀其中。

近年,杨汉辉开始致力于该村的历史研究。

他告诉本刊记者,杨家村族谱记载,宋末元初,居于西海村的始祖手持罗盘占卜,看中现今的杨家村,“相斯平原,高广形势,流泉交会,实为胜地可居,且察斯兴之耕织,天地广、市易近,堪以度活焉,遂作宅而芽萌渐次成族”。

对于三忠古庙与杨家村的渊源,杨汉辉一直苦于答案的寻找,史料鲜见,考据寥寥。

从可考的资料看,公元1279年,宋、元崖山海战爆发,逃亡于海边的陆秀夫背负幼帝,投海自尽,群臣及家眷十余万随之殉国。

南宋虽然覆亡,但勇士们为争取民族存亡而大义赴死的故事流芳后世。

“崖山海战后,南宋虽失天下,但三忠英烈的民族气节感染了民众,自发修建三忠古庙,每年祭拜纪念。”杨汉辉说。

杨家村的邓周明告诉本刊记者,全村世代敬重三忠爷,似乎也赢得了三忠爷的“庇护”。

1938年抗战时期,就在毗邻三忠庙的一湾小河旁,他的父亲、伯父用几挺机关枪捍卫家园、誓死抵抗,日军遭受重挫,硝烟散尽,杨家村幸免于难。

“同祖父、父亲一样,我们小时候就接受教导,要敬重三忠爷。”邓周明说,当地村民和睦如亲,每年农历二月廿二共同祭拜三忠爷,传统延续30代人,逾700年。

三忠神诞

每逢农历二月。当地人都会广邀亲友,前往三忠古庙祭拜。一位村民介绍,每年抵达当地祭拜和聚餐祝贺的人多达5000余。

一位老人说,在他的记忆中,祭祀仪式非常神圣。“没有任何一个节日能比三忠诞更隆重。”

先用砖砌成一个2米高的塔形物,放入稻草、树枝,然后燃放爆竹,将好运的彩带击至天空,围观的人会争相接抢彩带,预示夺得好彩头。

在燃放的鞭炮、烟花声中,拉开了观看粤剧的序幕,如此连庆三晚。 出于对三忠的崇敬,杨氏族人将三忠古庙建于祖祠右侧

三忠诞缘何要挑选在二月廿二?杨汉辉眉头深锁,“农历二月廿二,可能是找到陆秀夫遗骸那天,又或许是三忠古庙落成或奠基的日期。”

在杨汉辉看来,日期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村民对三忠爷的敬仰之情。

杨家村为纪念宋末三杰而专门修建的三忠古庙,至今保存完好,是历史最为久远的庙堂之一,三忠诞的传统也保留至今。

杨家村村长杨庆添介绍,三忠诞当天,广州、佛山、深圳、香港,乃至美国的乡友,均会带着亲友前来祭拜,相互祝贺。

“除夕、中秋节和清明节临近,结婚、满月酒等大事,都要提前排队和预约,人多的时候,‘7小庙’(祠堂)都排满了。”杨汉辉说。

忠义后传

杨家村人杨庆江认为,村子里有三忠古庙这样一个标志性场所,有三忠诞这样的节日,对社会的稳定大有裨益。

“上世纪90年代的广东,十分盛行,但我们杨家村几乎没有。甚至都不曾听说哪家人有离婚现象,更别说上访、犯罪。我认为,这就是因为我们有一种信仰。”

除了约束自己,杨家村一直有把忠义奉为信仰的传统,但凡杨姓忠臣,村民都推崇备至。

最受村民推崇的是北宋的杨继业(又称杨业),他曾抗击辽军,因不想被俘受辱撞死在李陵墓前,被称为“令公”,开创了杨家将的传奇。

杨家祠堂上“四知传世泽,三喜接家声”的对联,源于东汉廉史杨震。他为官清廉,曾“暮夜却金”,其四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被传承,村子里特意把一条路命名为“清白正路”。

忠义对后世的影响潜移默化,宋末三杰的风骨也始终在鼓舞着后世。

三忠古庙

当本刊记者走近刻有“三忠古庙”四字的牌匾,大门两边一副石刻对联仍依稀可见:“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下为河狱上为日星”。

对联之上清楚地记录了古庙修缮的确切时间“光绪庚寅年孟春吉日”(1890年农历正月)。

“古庙同祠堂一样极具岭南建筑特色,可与最富广东建筑特色的陈家祠媲美。”杨庆江介绍。 坐落于杨家村街口的杨氏祖祠

但实际上,三忠古庙历史上进行过多次重修,包括光绪庚寅年那次,得到确切证实的就有3次。

杨汉辉曾在2008年参与丹灶镇镇志编撰,对于三忠古庙修缮历史最为了解。

他说,“杨氏祠堂、三忠古庙在清朝翻修过一次,距今已超过200多年。”

另外,古庙内左侧墙壁上有一处碑文,详细记录了古庙最近的一次重修,那是在1993年,距离上一次修缮已经过去了103年。

在村子里生活了58年的邓周明说,儿时,他的爷爷就告诉他,祠堂和古庙的木材从未更换。至今至少有150余年,木头上的雕饰依然保存完好。

多次修缮令古庙得以完整保存,即便是动荡年代,三忠古庙也安然度过。

“当年,村子里一直把这些祠堂、古庙充作碾米厂、五金厂,直到打倒‘’以后,才把工厂迁出,1980年之后又开始筹钱维护。”杨庆江说。

祠堂对联范文第3篇

地理位置:博罗县龙华镇北面

推荐理由:以古屋、古井,古道、古祠堂、古树,而著称的龙华五村古村,将天象观,田园风光,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体现了天、地、人和谐统一的生存方式,这个岭南古民居群,为研究明清时建筑历史及村民生活习俗提供了实物资料和标本。

“五村”坐落在水土充沛、绿意盎然博罗县龙华镇北面,整个村庄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距今300余年历史。据有关史料记载,南宋时候“五村”的始祖从南雄府珠玑巷石井头搬迁至龙华镇内石门楼一带,到了清康熙15年(公元1676年),他们之间的一部分人分居至该镇的北面,从此定居下来,形成一个以青砖、麻石建筑为主的古村落,取名为五村。五村至今保存完好,整个村庄村民均姓陈。

五村由蔚园、东园、南边、北边、大巷、梅花、大园7个小村子组成,村里每条小道铺设的都是长长的麻石板,全村大约有600间房屋,都以“麻石半墙,青砖到栋,中间铺麻石天井,两边住房形式一样”为建筑特色。整座古村落呈块状排列,布局严谨,气势恢宏,是一座具有典型明清岭南建筑风貌的古建筑群,村里还完好保存了5座家族宗祠和16口古井。

越走越深入,迎面是一扇方形横门,横门上贴着一幅褪了色的红对联,横批缺了一角,但“蔚园”两个字仍然显眼地映入眼帘。蔚园是古村落里面最气派和宏伟的建筑,也是古村古民居群中的点睛之笔,它是清朝该村首富陈瑞龙(又称陈百万)建造的。整座蔚园建筑占地约7000多平方米,前后有将近90间房子,屋顶盖的是4至5层厚的青砖瓦面,楼房与楼房之间的天井均用大理石铺砌。这座宅院无论是住房还是祠堂,其选料都是名贵的东京木,用浮雕和透雕的手法,在上面雕刻了寓意吉祥如意的麒麟、奔鹿、鸟雀、梅、兰、竹、菊和文臣武将等各种形象,墙壁上绘满了五颜六色的山水花鸟画和人物画。

五村的祠堂文化非常深厚,祠堂,又称宗庙、祖祠、祖厝、宗祠。它是供设祖先的神主牌位、举行祭祖活动的场所,又是从事家族宣传、执行族规家法、议事宴饮的地方。祠堂作为曾经盛极一时的家庭符号,它既是中国数千年儒家思想主导而衍生出来的功能性建筑,又是一个家族血缘崇拜的圣殿。

古村落里完整的保存着16口古井,井平面大多呈圆形,身用弧形石砖错缝砌筑成圆筒形。这些古井年代久远,但至今泉水常年不竭,且水质清凉、甘甜、纯净,数百年来,村内百户居民皆饮用这些井水。现在五村村民不使用自来水,家家户户仍然使用传统的方式打水、饮水。古村景观的又一大特点就是到处古树参天,古村古建筑古道路在古树绿水的掩映之下,真是别有一番风味。古屋、古井,古道、古祠堂、古树构建了一副返璞归真的唯美图画,对于来自大都市的旅游者来说,真可谓进入了世外桃源。

祠堂对联范文第4篇

邢氏宗祠又名光裕祠,俗称邢家大祠堂,创建于明万历壬寅年(1602年),祠堂占地总面积十余亩,大小厅堂百余间。楠木柱,北木梁,是高淳规模宏伟的古建筑群。中为大厅,后为祭堂,前为东,西厢房。厅内名人书画,对联匾额琳琅满目,其恢宏之势实属罕见,大厅正联有朱熹的题词“东山气概,北海风流”为证。

宗祠第一进,有四个厅堂,中间是过堂,设有两层大门,第一层大门是木栅门,有两个石狮,是存放石鼓和鞍具、轿杠的地方,第二层大门是高大厚实的朱漆门,门轴坐有半人高,下面设有闸板,这样即使大门是敞开的,人站在外面也只能看到里面的一部分。门上悬有写着“光裕祠”的大匾额。两道门槛均不高,凡骑马,乘轿雨雪天都能直接进入过堂。过堂东西各一间,一间是看守宗祠者的家居,一间作马厩、轿室。过堂的前面是屏风式堪墙,东西伞墙是封火式垛墙。

宗祠第二进:穿过过堂就是长条形天井了,步上五级台阶,是青石柱建的牌坊门,并立有三门,中间的大一些,两侧略小。用褐色木栅作门。进门后是青石板墁的宽长廊(亦可作晒场),左右各建五楹仓廒,相对设有两门。库内存有公堂租谷数百担,以作活动经费和修祠、筑堤、赈灾之用。

宗祠第三进宽廊的尽头,是一垛高大的面墙,中间为双面砖刻“忠、孝、节、义”类情节的浮雕,像镶嵌在墙中的一座塔楼式大门。该门楼雕工非凡,据传是外地名匠的杰作。踏上七级台阶,从此门越过,是一正方形天井,中心处是一垛可移动的木质照壁。天井在左右厢房之间,分别为族长议事和管账先生的场所。天井的北面就是全县闻名的邢氏宗祠大厅,它楠木作柱,柏木为梁,建工独特,气势恢宏,两人合抱不来的梁柱,当初木工是如何操作已无人得知。大厅朝南的走廊上,有十二对木质雕花屏风门,门高丈余,一幅幅戏剧故事和花格,做工精致,其花鸟人物栩栩如生。进入大厅仰望,梁上悬满历代本族官员题书的红底金字匾额,厅壁上挂着一尊尊巨幅祖宗画像和历代名人书画。厅内阳光充足,一尘不染,琳琅满目,肃穆庄严,给人们一种敬佩之感。

宗祠第四进:走出大厅的两侧后门,又是一个大天井,中间石板长廊,左右各砌一米高两个花坛。紧靠东西墙处,是记载历次重建,修葺宗祠典和捐款的石碑。石板道尽头,再上十级台阶,是一幢祖宗牌位的祭堂,堂为四楹,后墙上用木板制成的“金字塔”形神龛,阶梯式排列着祖先牌位,神龛下设有供桌、香炉、烛台和一盏终年不熄的油灯。地上放着一排供叩拜的蒲团,大柱上贴着绿底金字的木刻楹联。该厅非祭祀不随便开放,以示尊严。

邢氏宗祠在建造的过程中,工程浩繁,耗银万两,费时数十载,竣工后取名为“光裕祠”,俗称“邢氏大祠堂”。

祠堂对联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海南宗祠 建筑形制

中图分类号:TU-098.9 文献标识码:A

1海南宗祠现状概述

海南基本每个村都有宗祠,数量众多,涵盖不同的宗族姓氏。规模一般不大,大部分是明清时期建造,古宗祠翻建屡见不鲜,翻建集中时间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宗祠多数为坐北朝南,呈现中轴线对称布局,三进四合院落格局,每进室依次提升一级台阶,形成南低北高的地势,东西两侧对称开设侧门,侧门旁会留有厢房以及雨廊,建筑以砖、石、木为主要构件材料,内部有彩画、雕刻以及梁架结构饰样。

2古宗祠与古村落的关系

以海南省海口市文山村为例:

文山村从山俯视全村,整个文山村似椭圆形莲花座,村中数条石板路似八卦图像,村中心地势较高,村中民居围绕村中心高地,坐山面湖而建,自由式布局,民居因地制宜而朝向随意。村里民居灰瓦灰墙、青石板路,村内有多处水塘。文山村祠堂有公祠和支祠两种祠堂,分别为周氏宗祠、百通公祠,周悦公支祠、周勃公支祠,周以豪公支祠、周矩公支祠,共6座。公祠为渡琼始祖周秀梅支派宗祠,旧称大宗祠,始建于明正德四年(1509 年),为三进式砖木结构的厅殿,第一进是大门,第二进是正厅,第三进是大殿,均为三开间正殿。

3海南古宗祠建筑形制

李氏宗祠位于罗驿右村的东南边,坐北向南,以中轴线对称布置,三进四合院式布局,砖、石、木结构,其彩画、石刻、木雕及梁架工艺均为清雍正年间的手法。宗祠每个进厅都配有厢房及雨廊,东西两侧及南面留有围墙。照壁在宗祠前南面围墙中,中心开启圆月形大孔,透过照壁远观飞檐、山墙。宗祠一进室至三进室地面依序升高一级台阶,形成南低北高之气势。宗祠前门东西两侧各立一尊石狮,有东阳西阴之分。两狮雕刻工艺细致,神态憨厚,神气活现而又不失威严。

曾氏宗祠整体呈长方形,由山门、前堂(经学堂)、东西两廊(已毁)、拜亭(已毁)和正殿组成,占地面积约956 平方米,均为硬山顶,抬梁式结构,灰色布瓦盖,其布局仿山东曾子庙。祠堂建筑布局是三进式的,第一进称山门(也称门厅、过厅、仪门),山门两边立有抱鼓石显示祠堂庄重及规格高,面阔三间,进深十一檩,明间十六路瓦,次间十三路瓦。明间前后相通,次间拱券门,左右两侧硬山墙,门前两侧各有一方形小八面石柱,柱下有方形石柱础,座上刻如意纹,入口门匾阴刻描红“曾氏宗祠”四字,两边石刻对联“武城世族,鲁国家风”。

许氏宗祠坐北朝南,以中轴线对称布置,为三进院落式,硬山顶,灰色八瓦盖,砖木结构。祠堂内保存有各类风格门匾及浮门雕、壁画,为明朝的工艺手法及建筑风格。许氏宗祠由山门、前厅、正殿、敬书塔以及8个厢房组成。

4海南宗祠建筑分析

宗祠的建立离不开美学思维因素,具有普世性的文化内涵,具有独特的形制特征,体现着当地的民俗民风。通过实地考察,对所考察的宗祠进行分析,将研究重点放在宗祠设计元素装饰形式上,其中包括选址、布局、结构、材料、门楼、屋顶、石作、马头墙、天井、雀替、神龛、隔断门窗、彩绘、植被等建筑组成部分做归纳性说明,并分析其艺术表现形式以及装饰技法。

5海南宗祠建筑特点

建筑布局适应自然气候特征,纵向多进合院式的建筑布局在海南宗祠古建筑中应用较广,这种建筑布局善于利用院落、厅堂、巷道以及坡顶屋面构成通风和防风系统。在建筑的朝向选择上,海口宗祠古代建筑并不特意遵循南北朝向,多因地制宜,随形就势,其中朝北的建筑为数不少,对建筑的北向并不十分避讳。

建筑营建体现海南当地特色,海南古代建筑传自内陆,建造的工艺手法主要来自广东、福建地区,但是也发展了许多海南当地的特色。建筑的选材:实际建造中体现出了因地制宜、五材并举的特点;建筑的装饰:较岭南地区、闽南地区的建筑装饰性弱,如海口宗祠简化了正脊的形式,山墙面的装饰也大为简化,具体在装饰物的选型上,也体现出了海南的地方特色,如脊饰中普遍使用的海浪纹、螭吻兽,木雕则常用一些本地物件的造型,如杨桃、荔枝、龙眼等,张岳崧祖祠中梁上所雕龙虾就颇具海南特色;建筑的具体处理:建筑面宽大,进深小,开口大,通透,双坡排水,外廊石柱,桁头垫石,多孔青(红)砖铺地,筒瓦裹垄,屋面出檐包檐,屋檐瓦加“瓦脚压带”等;建筑的平面开间:一瓦坑为一路,明间一般取十三至十七路,次间一般为十一至十五路,路的取值一般以奇滴主,个别地区也有以半路为计数的。

祠堂对联范文第6篇

【清明节祭祖对联及简介】

箕裘泽后世

举理正家风

清明祭祖祖期望

福荫后人人成龙

流水夕阳千古恨

春风落日万人思

春风已解千层雪

后辈难忘先烈恩

睹物思亲常入梦

训言在耳犹记心

千石先代冶谋由德泽

一公后人记述在书香

思祖德修己德唯德有得

叙宗功立新功无功不公

生前功德如火千古照亮

死后圣名似水百世流芳

郊外踏青,顶风冒雨开心祭

碑前扫墓,烧纸焚香带泪归

千石先代我等怅揖百望祖天远

李氏后辈儿孙俯首三呼子渡横

【祭祖简介】

祭祖乃是敬拜、祭祀祖先,包括在父母丧礼上的敬拜和祭祀。祭祖是华人的传统习俗,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祭祀先祖,是春节期间一项隆重的民俗活动。除夕到来之前,家家户户都要把家谱、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祭祖由家长主祭,烧三炷香,叩拜后,祈求丰收,最后烧纸。

中国人有慎终追远的传统,过节总不会忘记祭拜死去的先人,春节也不例外。供奉食物或鲜花以表心意,是中国普遍采用的仪式,祭祖的形式或许因宗教信仰而不同,但纪念祖先的意义却是相同的。家庭祭祀活动最主要的内容之一。按照民间的观念,自己的祖先和天、地、神、佛一样是应该认真顶礼膜拜的。因为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时时刻刻的在关心和注视着后代的子孙们,尘世的人要通过祭祀来祈求和报答他们的庇护和保佑。 春节时必须祭祖,缅怀自己的祖先,激励后人。但因各地习俗不一,所以有的地方在年夜饭之前祭拜;有的地方在除夕夜子时前后祭拜;有的地方在初一早上开家门前祭拜;而台湾地区是在除夕午后,进行一年中最后一次祭拜祖先。还有的地方初一在家里祭拜之后,还要去祠堂祭祖。也有上坟祭祖的,俗称墓祭,主要是在坟地烧香、上供、叩拜。近代一般是到亲人的墓地祭拜。

【祭祖来源】

祠堂对联范文第7篇

走近这座古建筑,感到悠远历史的余晖拂面而来。人生百年虽短,但人的智慧却可穿透千年铁障,照耀后人。芦山堂――北宋贤相苏颂的故居,就这样把我们揽进她的怀抱。

2008年底,国台办、国家文物局、福建省政府在泉州举办了“涉台文物保护工程启动仪式”,首批启动的15个涉台文物保护工程项目,厦门同安的芦山堂位列其中。

苏颂

苏氏子孙的骄傲

几乎每个厦门人都知道厦门历史上有个赫赫有名的郑成功,却未必清楚厦门还有一位论成就和地位均不逊色于郑成功的历史名人――北宋名相苏颂(1020年~1101年,厦门市同安人)。苏颂是900年前闪耀在北宋时期的一颗科技巨星,他研制的水运浑象仪,为中世纪的天文学、机械制造学作出了举世无比的贡献。他编撰的《本草图经》是流传至今最早的有图本草书,为人类的药物学研究也作出了宝贵的贡献。他身居宰相之职,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他还是一位文学家,与坡为同宗密友,善诗文。“存小心与宋千古:知大义惟公一人”便是朱熹为苏颂故居题写的对联,可见苏颂其人的历史地位之高。

芦山堂

宗亲血脉绵延不绝

苏颂故居芦山堂始建于五代后晋开运年间(公元944―946年),位于同安大同葫芦山南麓,是苏颂高祖左屯卫将军苏光诲所建的府第,是苏氏芦山派入闽的尾脊,两侧护厝马鞍脊。前厅和正厅为苏氏大宗祠,后为苏颂祠堂。

步近芦山堂。抬头可见著名科学家苏步青题写的“芦山堂”题匾。触目所见,虽是中国古建筑常见的斗拱画梁、石雕木雕,但是,我听到的是有别于其他祠堂的另一种诉说。

芦山堂前,原有一口池塘,相传苏颂童年少年时常在这儿洗笔,故名“洗墨池”。可惜前些年因房地产开发,池塘被填。徘徊于洗墨池旧址上,我依稀看见一泓碧水,如镜的水面上倒映着一个少年的身影,身影突然漾成无数碎片,原来是那少年在洗笔,几滴墨色洇入那碧绿之中。

从苏氏大宗祠绕到后面,便是新近修建的苏颂专祠。跨入堂门,迎面是苏颂的全身塑像,大厅四周悬挂着8幅苏氏家族的风云人物画像。陈列柜里摆放着《同安县志》、《苏魏公文集》等历史文献。香案的上方,挂着一面写有“发挥苏颂世界第一精神”的旗帜,落款是“连战及许连周宗亲拜谒”。

寻根谒祖

联结两岸乡情

说起连战为何在芦山堂留下墨宝,这其中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据说,早在元代的时候,苏家的官员在押解泉州府三县丁粮时,路上遭到抢劫,朝廷派人来“调查”,钦差徇私枉法,冤枉苏家通匪。被怒火中烧的苏家人一脚踢死,犯下了滔天大罪。苏家为了族群的生存,只好四处逃亡。在动荡的岁月里,苏氏子孙有的保留了姓苏,有的化姓为许、连、周,因而有了“一夜奔九州,化姓许连周”的典故,并保留在苏家的族谱里。

祠堂对联范文第8篇

“我在这儿待了十年了。”说这话的是李晓春,他生长在阿坝黑水草原、向往自由,却在温江“隐居”了十年,只干了一件事――复原八栋明清时期的老建筑。

70后的李晓春以前干过工程,搞过旅游,积累了上千万的家产,然而现在却为了这些老建筑,花尽了所有家产,遭到周遭人的不理解和质疑。

3月6日,本刊记者来到离成都不远的温江区万春镇郫温路上,探索李晓春与老建筑的情缘。

让古建筑继续生长

从成都出发,经成温邛高速,从温江出口下来,开车二十多分钟就到了李晓春的住处。从2007年开始,他在这里租了七亩地,开始复原古建筑。

眼前的李晓春肤色有点黑,体格结实,这是多年来四处奔波寻访留下的痕迹。

说起复原古建筑的初衷,李晓春只是说,“喜欢嘛,好玩儿嘛。”但他渐渐地从最初的爱好过渡到后来尽全力的保护――不愿意看到这些老建筑在岁月的侵蚀中消失。

随着他的脚步,穿过园林,几栋古建筑映入眼帘。院子左边最里面的那栋是清道光年间的县衙老爷居所,这是他复原的第一栋老建筑。

这栋约100平方米的老建筑被人锯下了一面山墙,拆下来的木头被卖了不少。2007年,李晓春在广元剑阁第一眼见到它时,就决定买下来。因为老宅涉及了8户人家的产权,要挨家挨户地做工作、谈条件。李晓春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往返四次剑阁,才终于拿下。

运回来的过程也很麻烦,但他回想起来脸上却洋溢着得意的笑容:“先要把所有零部件编上号,再依次拆分,这个房子所有的部件我们都拆回来了,瓦、柱子、梁、石头,一件都不落。”

拆下后还得清洗,这些老物件使用了上百年,积了很多脏东西。为此,李晓春一遍又一遍地钻研和尝试了很多办法:“开始,也用过一些洗涤剂,但对木头有腐蚀,我们就改用最原始的方法――人工慢慢刮、搓,直到清理到露出木纹。”

进行组装时,一些腐朽的部件要重新配。李晓春是个倔强的人,他追求“原汁原味”,这些部件不仅要尺寸、样式合适,还需要够“老”,所以,为了寻一个部件,他跑过乡下,去过木材市场甚至还有废品收购站,经常花上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时间。但不是所有部件都能找到,李晓春望着身旁的柱子说:“这么粗的金丝楠柱头,现在几乎已经买不到了。”

这里最老的一栋房子,要数明时期的祠堂了。

祠堂的门槛很高,大概有四五十厘米,迈着有些费劲。头顶上,红色的主梁很显眼。通向二楼的楼梯很陡,几近70度,两边没有扶手,李晓春低着头,背着手,“噔噔”地快速上楼了。李晓春爱这些老建筑爱得深沉,这段楼梯他已经不知道走了多少遍。

“这些木头从宋朝的时候就开始生长,距今已经有800年了,F在把它修复起来,也是让它继续生长。”李晓春看着屋顶的梁说。

与古人对话

老建筑的后面有一条青石板路连接着他住的小院。

进院后有两栋农家小楼。生活中的他也被各种老物件包围着:房子的墙上挂着清朝的犁,屋檐下摆着明代石雕水缸,门口蹲了有好几个抱鼓石,院子地面还有刻画的石砖……

院中央有一个清朝将军家的大门门厅,高约三四米,是李晓春2008年从彭州购来的,俗称“龙门”,这是李晓春的“会客厅”。

门上的挂落、花罩等做工十分考究,虽历经数百年,但颜色、描金保存完好。柱上的雕刻十分精美,凤柱上雕着吉祥八宝,龙柱上是一幅幅生动的生活场景。画面中的人物神态、面貌、动作都雕刻得极为细致,连桌布的纹路都清晰可见。

摸着这生动的场景,李晓春撇了撇嘴,“很可惜,门上的匾在我去之前已经被卖掉了。”

坐在龙门里,望着院子里的现代两层农家小楼,这一古一今显得有点格格不入,但李晓春说,这里面才藏着他的宝。

他的“藏宝阁”中,藏着一对2004年在阆中买下的清代圈椅,正是这对椅子,开启了他和古建筑的缘分之路。

圈椅后,李晓春又陆续收藏了桌子、屏风、绮窗等各种古建筑上的配件。从2007年起,他开始把这些东西慢慢地“拼”进老建筑里,用他的话来说,“我修房子是先软装,再硬装。”

在李晓春看来,每买一件东西就是一次学习。“古人把文化精髓都浓缩在日常生活里了。”

而古文化也渐渐融入李晓春的生活中,从他居住的小楼就能看出。

两栋小楼的大门上,各悬挂着一个吊檐,整个吊檐镂空雕满了纹饰。

门上挂着对联,主人是川军将领刘湘的三姨太,上联“资富能训惟一永年”,下联“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意思是,即使自己富足了,也要感恩、造福乡亲。李晓春很喜欢这幅对联,这也时时警醒着他,平和待物,与人为善。

屋内有一个明国时期的屏风,是一位老人过70大寿时,儿女及弟子请人并雕刻的,“这就是孝文化,传统文化就在这些细节里头。”他指着旁边一个门板上的画说:“这是鹿回头,也寓意着孝道”。李晓春常与这些传达孝文化的老物件交流,孝文化也影响着他,在屋子的二楼,李晓春供奉着未谋面的爷爷奶奶,并坚持每天给他们上香。

“还有一个图案特别有意思。”这是刻在一个撑工上的图案,一个人,手上拿着一个面具,意思是取下面具做人。李晓春笑着说:“你看这些多有意思,人呐,得活得真实。”

“连睡觉的时候都在看。”李晓春指的是他的床。这是一张清时期老床,“躺在上面可以和古人对话”。

“选择了就要做下去”

和古人对话也是需要成本的。

这些年,李晓春在收藏和修复老建筑上花尽家产,但却没给自己买一套住房。

目前他的古建筑修复工程暂时停滞了,“现在没钱了,等有钱了,我还是要坚持做下去,我还想把那个老祠堂建成博物馆,然后再改造出几个古建筑民宿。”

但对于李晓春来说,“坚持”在现实生活中却又有些无奈。

除了资金,人们对古建筑保护的意识不够,这是他最无能为力的。“我看到太多的古建筑,木头拆下来卖给家具厂,还有的甚至直接拿来当柴烧。”还有一些老建筑,人们在使用的时候,为了方便,在柱体上打孔、钉钉子,造成了各种无法修补的伤害。

还让李晓春担忧的是老工匠的后继无人。在修复这些古建筑时,找木匠师傅让李晓春颇下了些功夫。“现在能做这种工的师傅很难找了,我们找的修复师傅已近70岁了,以后就更难了。”

“风花雪夜暗香处,几人识得腊月春”,李晓春写了一首诗,这也是他内心的感慨。

在修复老建筑这条路上,李晓春走得有些孤独。

在问及家人是否理解时,他略微犹豫了下,“不理解,不理解就算了!”

不过,一直过着与同龄人不同生活的他也有些迷惑了。他的同学几乎都有了孩子,为家事所忙,而他却撇下一切,追寻理想。

李晓春声音有些低沉地看着我说:“这样做对不对?”

沉吟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