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联上下联

对联上下联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对联上下联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联上下联范文第1篇

2、和顺一门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

3、一年四季春常在,万紫千红永开花。

4、财源涌起千重浪,宝地聚来万两金。

5、百世岁月当代好,千古江山今朝新。

6、一干二净除旧习,五讲四美树新风。

7、出门大吉行鸿运,进宅平安照福星。

8、五湖四海皆春*,万水千山尽得辉。

9、一年好运随春到,四季彩云滚滚来。

10、丹凤呈祥龙献瑞,红桃贺岁杏迎春。

11、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

对联上下联范文第2篇

2、譬如,“春回大地百花争艳,日暖神州万物生辉”,就不可贴成“日暖神州万物生辉,春回大地百花争艳”,从内容看,上联与下联具有因果关系, 因为“春回大地百花争艳”,才使得“日暖神州万物生辉”,如果贴反了就颠倒了因果关系,也让人读着别扭。

3、再从平仄看,从对联上句和下句的平仄上就可以判断出上下联来。这副对联的上联尾字“艳”是四声,即仄声。下联尾字“辉”是一声,即平声。一般地说,如尾字是三声、四声的(仄声)是上联,如尾字是一声、二声的(平声)是下联。

4、但也有的对联上联尾字是平声、下联尾字是仄声,不要认为是仄声的都是上联。遇到这种情况就要从春联的内容上来判断上下联。这就要求在张贴时认真读联,真正明白联句的内容。

5、必要时,还要根据横额来判断上下联。因为对仗有工对和宽对之分。在实例这一节,将进行具体分析。

对联上下联范文第3篇

例:下面这副对联,有明显对仗不工整的地方,在不改动字句的前提下,请适当调整下联词语顺序,使上下联对仗工整,合乎对联要求。

上联:胜地据江南,看云影当空,与水平分秋一色;

下联:桥下过扁舟,何处问箫声,有人吹到月三更。

改后的下联应为:扁舟过桥下,问箫声何处,有人吹到月三更。

二、根据对联,进行联想。

例:由“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哪两句话?

此题要求学生抓住对联中的“忧乐”这个词来联想,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三、按照要求,写出对联。

1.直接写出上联或下联。

例:上联一片丹心育桃李下联

运用对偶知识,即上下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的特点对出下联:满腔热血写春秋。

2.根据下联,补全上联。

例:有人曾见过美国作家斯诺与剧作家姚运合写的悼念鲁迅的挽联,但由于其记忆模糊,上联有两字缺漏,请根据下联补全上联。

上联:译著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_____;

下联: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根据鲁迅先生的生平及作品,抓住下联的“彷徨”作答,应填“呐喊”。

3.根据情境,写出对联。

例:毕业前夕,班里举行一次以“友谊”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在黑板上写两句话,以彰显主题,营造气氛。要求每句话不少于7个字,两句话字数相等,词性相对。

参考:(1)友谊之花常开不败,生命之树永葆生机。

(2)倾注真情,浇灌友谊之花;携手共进,建设幸福之家。

4.结合课文内容写出对联。

例:请以“欧阳修与百姓同乐”为上联,联系《岳阳楼记》一文,拟一个下联。

此题要求对联内容必须与课文《岳阳楼记》有关,可以以“范仲淹以天下为忧”或“范仲淹先天下而忧”对之。

四、依据对联,明确所指。

例:请指出下面四副对联所指的作家分别是谁。

(1)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2)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3)志洁行廉,爱国忠君真气节;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

(4)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根据对联中关键词,可知其分别指:杜甫、文天祥、屈原、蒲松龄。

〔动动手〕

1.请根据上联,拟出下联:

(1)处处春光好,______________。

(2)学海无涯勤可渡,___________。

2.下面是林则徐七岁时写的一副对联的上联,请拟出下联,表现他人虽小,志却高,气却盛。

海到天边天作岸,_____________。

3.对联,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瑰宝,其中的行业对联,其风格更是多姿多彩。请你为下列行业对联补出下联。

(1)秤店对联:理贵持平不卑不亢,_________________。

(2)鲜花店:逢年过节馈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你心里一定有许多要说的话,请写一副对联表达你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请写出其中词语所指。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上,点四十九盏孤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三顾________,六出_______,七擒_________,东和_______,

北拒________,收二川________,排八阵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家家气象新(2)书山有路志能攀

2.山登绝顶我为峰

3.(1)心能守正无私无偏

(2)祝寿贺婚(走亲访友)送鲜花

4.北京申奥成功,全国上下欢腾。

对联上下联范文第4篇

少字数的篆、隶、楷书的对联,章法上相对比较简单,变化较小,只要做到上下两联字的大小协调、整齐、高低大体一致就可以了,有的字明显大,而有些字明显太小,则整副作品的章法就显得混乱。

书写行书和草书楹联,有时不愿上下联字字相应对正,而写得错落有致,只求两联头脚平齐,这样反而显得潇洒脱俗,这在视觉上两联仍显得自然、协调,又一反沉闷古板,其风韵更显跌宕、开拓,能取得较好的艺术效果。

少字数楹联作品书写在字势上,上联宜左收右放,下联左放右收。大字楹联功夫在于精到。总以涵蕴深沉,疏朗俊逸,浑厚博大为佳。纵横恣肆,气势开张,雄健苍劲,古朴凝重的楹联作品最能引起观者的共鸣。

题写楹联的上下款,有一定的规格。上联右侧写上款,下联左侧写下款(也有上下款写于上联左侧,下联右侧者),切忌有意识地让上联正文左偏,下联正文右偏。因为,楹联悬挂时,仍应正文居于中心,在视觉上,其上下题款的分量还是恰当的。单款写成两部分不规范,应中间不断开,且位置稍向上提一点则效果更好。穷款位置高则提气有精神,一般在下联一二字或二三字之间为宜。款字不可与联字平齐,要从联字中下部,或二联字中间写起。

楹联作品时下还有一种较流行的布局方法,即突出两行主题,四条长款作为辅助,使整体紧凑,形成满包围结构,近看整体有一股张力,给予观赏者满眼烟云飞动的感觉,但走远一看,四条长款又似乎成了装饰的花边,两行大字马上变得空灵起来,从而有意无意地造成了视觉差,达到章法美的效果。

楹联用印得当,可使对联上下呼应,成为一个整体。一般上联首字尾处,钤引首章一枚,下联款字尾以一个款字位置盖一姓氏印,也可下联钤盖二印(长联二印拉开两联字的距离)。还有的长联,上联右侧钤引首章,末字上部钤压尾章,而左侧中部盖一腰章,与右侧上下两印成三足鼎立之势;下联也用三印,右侧用一腰章,左侧用二印压脚,上下联和各联左右印互成多个三角形关系,乃是独具匠心之作。注意用印也不可与联字平头或齐尾。

对联上下联范文第5篇

宋代吕蒙正对贫富不均的世道非常痛恨,每逢春节,他就用对联来抒发自己心中的不平,有一年,他别出心裁地创作了一副由数字组成的对联:

上联:二三四五

下联:六七八九

横批只有两个字:南北

我看了大半天也没有想出来是什么意思,爸爸提醒我说:“对联由上下联和横批组成,上下联的被字数一般是五,七,九,十一等单数,横批为四个字,你看它的上下联差了什么?”我说:“上联差一个一字,下联差一个十字。”爸爸又说:“十是不是和食同音,那么一呢?”

我心想,一不是和衣服的衣同音吗?缺了一个“衣”少了一个“食”,不就是缺衣少食吗!我高兴地叫了起来:是缺衣少食!是缺衣少食!!

我又看了看下面的横批,心想,横批要四个字,怎么只有两个字?东西南北不是少了东西两个字吗?我心里一下子就明白了:就是说他家里没有东西!

对联上下联范文第6篇

一、莫做“联盲”——学贴对联

春节贴对联是中华民族的习俗,怎样贴,哪个贴在左,哪个贴在右,有很多人是不懂的。笔者问过学生这个问题,有的说“乱贴”,有的说“不知道”,贴错对联虽然不是什么原则问题,但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贴错对联,实在是愧对祖先。

要正确贴对联,首先要辨别上下联。结尾字是仄声的(也就是普通话的第三声和第四声的)就是上联,结尾字是平声的(也就是普通话的第一声和第二声的)是下联。如“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海”是仄声,“江”是平声,那么,“生意兴隆通四海”是上联,“财源茂盛达三江”是下联。

其次,看横批的书写顺序。如果横批是从右向左书写,如“财发喜恭”那么上联“生意兴隆通四海”,贴右,下联“财源茂盛达三江”贴左;如果横批是从左向右书写的,那么上联贴左,下联贴右。

有学生拿出一副对联来问笔者“福星高照平安宅,好景常临康乐家”,这两句尾字都是平音的啊,怎么贴呢?如果上下联的尾字都是平声,那就选择用方言发声比较短促的为仄声,“宅”就是发声较短促的,因此,“福星高照平安宅”是上联,“好景常临康乐家”是下联。还有“梅开五福(上联),竹报三多(下联)”,也是如此。“宅”字“褔”字在普通话里是平声,但在古代这两字是仄声的,而方言保留了部分古音,因此可以用以上方法来判断。经过学习,学生觉得学到实用的东西了,平时在哪里看到对联都要按老师教的方法认真检查人家贴得对不对,有的还把自家贴错的对联揭下来重新贴。

二、讲读课文——融入对联

在课堂上教对联,只能讲几节课,更多时间是要讲课文的。因此,在讲课文时融入对联,就可以把对联学习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很好的潜移默化作用。

1.用对联导入课文

如讲《念奴娇·赤壁怀古》时,用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导入课文:大家知道苏轼是哪里人吗?这副对联里的三词客和四大家又是谁呢?学生七嘴八舌议论起来,笔者适时介绍苏轼是四川眉山人,这副对联就是挂在眉山三苏祠的,三苏即父苏洵、弟苏辙、兄苏轼,合称三苏,四大家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上下联都是称赞苏门父子的,而苏门父子中又以苏轼的成就最高,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吧。笔者教的是旅游专业,学生对眉山三苏祠的这副对联很感兴趣。

讲《药》时用“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导入《药》的作者鲁迅。用“一夜风流项链即锁链,十年劳苦变老妇”导入《项链》等等。

2.用对联概括课文

对联是非常精炼的语言,言简意赅,运用对联概括课文,是一种理清思路、掌握内容的有效途径,也是一种化繁为简,变难为易,培养简洁表达的好方法。如用“楚子刻舟求剑,舟行丢剑;郑人度足买履,度忘丢履”来概括《寓言二则:郑人买履,刻舟求剑》。用“天下誓,誓誓不及孝妇三桩灵誓;世上冤,冤冤难比窦娥千古奇冤”来概括《窦娥冤》。

三、带团导游——嵌入对联

导游班的同学,节假日会到旅行社兼职,学了对联知识后,会有意识地从景区的千古名联和相关的对联故事中找出许多话题,成为讲解的素材,让导游词增色不少。如惠州西湖的六如亭,是坡侍妾王朝云的墓,以往同学带团,从亭子穿过就离开了。学了对联之后,他们会把这个亭的对联“从南海来时经卷药炉百尺江楼飞柳絮,自东坡去后夜灯仙塔一亭明月冷梅花”读给游客听,并解析之。这样,景点就也有了内涵,讲解起来内容也丰富多了,学生们逐渐喜欢上了对联,把导游时拍摄下来的对联与老师共赏。

四、激发兴趣——趣讲对联

在传授对联知识时,为了提高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举例的时候要举一些有趣的例子。如坡偷改小妹联: 坡的妹妹才貌双全,能诗善对。为了替小妹找到如意郎君,苏家准备以文招婿。富家公子方若虚对小妹早就倾羡,于是呈上几篇诗文,小妹看了觉得平淡无奇,用联批复曰:笔底才华少,胸中韬略无。坡生怕这样的联语得罪了方家豪门,便悄悄地在小妹的上下联尾各添一字,方公子读后喜出望外,笔者问同学们添了什么字?大家议论纷纷,各抒已见,争先恐后上台把添的字写出来,写了几十个,然后再筛选,最后一致认为是这样添加:“笔底才华少(有);胸中韬略无(穷)”,真是准确无误。同学们学到了知识,也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同学们也把网上流传的对联拿来与笔者分享:“抄语文,抄数学,抄英语,抄抄就过;考初中,考高中,考大学,考考都愁”,还有“风在刮,雨在下,我在等你回电话;为你生,为你死,为你守候一辈子”,搞笑的“爱国爱家爱师妹,防火防盗防师兄”。在互动中,同学们体会到对联的妙趣,在笑声中又了解到有关对联的知识,真是一举两得。

五、降低门槛——学对对联

据有关统计,各级楹联学会的会员约有10万大军,加上爱好者的人数,有100万。对于我们这个有悠久历史的泱泱大国,这个数字实在无法让人兴奋。要让对联这一最能体现汉语言文字魅力的形式深入人心,传承下去,就不能过分讲究对联的平仄、工整。尤其是对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中职生来讲,难度大,他们就会产生畏难情绪,不利于对联的普及。就好象把一个苹果挂得太高,他们跳起来摘不到,跳多几次就再也不跳了。因此,笔者在对联教学中,遵循“内容由易到难,字数由少到多,平仄由宽到严”的原则。比如,有学生家在黄山洞,就以“黄山洞”为上联出题,学生也以地名作下联,有的对“碧水湾”,有的对“碧桂园”“黑龙江”等,学生是脱口而出的,觉得难度不大,兴致倍增。然后又加两字以“日照黄山洞”为上联出题,学生对“日落黑龙江”“春到碧桂园”“雨打红河谷”等。虽然第二字的平仄和上联没有对立,虽然出现了重字,但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同,句式相同,就应给予鼓励。经过老师的提示,学生也能对出“月出金耀园”“春回碧桂园”“雷鸣蓝波湾”“风吹银河湾”等佳对。相信经过科学的训练,学生是能够学好对

联的。

六、提供阵地——开展对联课外活动

为了巩固对联知识,要适当开展一些课外活动,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利益于课外”,提高学习效率。课外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第一,征集最喜爱的春联或收集名胜古迹对联,并进行展示。第二,组织讲对联故事竞赛活动。第三,成语妙对。有些成语是两两相对,妙语天成,宛如一副副精妙的对联,让学生为这些成语配对,如“瓜熟蒂落”对“水到渠成”等。第四,古诗文对句比赛。古诗词里有很多对仗工整的诗句,让学生找出来。第五,指导学生写反映学校生活的对联,如寝室对联、课室对联、社团对联等。

对联上下联范文第7篇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对联上下联范文第8篇

2、接着把旧的对联给铲除,并且架好椅子。

3、准备好对联以及浆糊,并把上下联摊开整平。

4、用牙膏壳子或者是其他的鸡毛毯子粘上浆糊,并把浆糊均匀铺在上下联的后面边沿位置,一整圈都需要铺上浆糊。

5、按照规矩上联需要贴在门口的右边,即上联一般是看到最后一个字是三四声,例如这里的照字则为第四声,为上联则贴在右侧。而上联则是一二声,这里的是来则为下联,下联贴在左侧。

6、门头这里则需要贴的是单数的,不能够贴双数,例如这里的7张,也不能贴1张,因为大门口至少都需要三张以上。

7、贴完大门口的春联后则贴堂幅,同样的是上联在右侧以最后一个三四声为上联,一二声为上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