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赞美母亲的诗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抓住诗眼——感悟情
《游子吟》这首诗琅琅上口、诗意简明,诗人通过朴实无华的诗句,通过平凡的生活细节,表现了一位母亲对儿子的深沉而无言的爱。这种感情,学生是很难一下子体会到的。 教学中,教师围绕重点诗句分析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的教师抓住“密密缝”这个重点词,引导学生思考:母亲为什么要密密缝?让学生体会母亲对儿子的关心与牵挂,同时教师结合讲解当地的风俗——密密缝可以保佑远行的人平安早回,让学生更深切地体会到母亲的良苦用心。有的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意恐迟迟归”,让学生体会出母亲对儿子的担忧。几乎每位教师都引导学生体会“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所蕴含的比喻意,让学生体会母爱的博大,做儿女的无法报答,从而体会出儿子对母亲的无限感激之情,对母爱的由衷的赞美。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对母爱有了一定的感悟。
二.创设情境——渲染情
古诗中的思想感情一般表现得比较含蓄。仅仅通过理解重点诗句,还不能真入进入诗所描绘的意境中。教学时教师采用多种方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品味深蕴其中的浓郁的诗情,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真正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效果。
1、结合写作背景
诗必有感而发,优秀的诗作都是诗人感情被现实生活激发、点燃后抒写的。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生活及个人际遇、经历、创作意图、个性气质不同,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不一样。孟郊一生颠沛流离,他每一次外出求学、应举和漫游时,母亲总是遵照当地的习俗细针密线地缝,盼望远行的儿子早早平安归来。这种伟大的母爱深深地激荡着孟郊的心。正是在母亲的鼓励、劝慰之中,孟郊第三次应考,终于考中进士,并得到了一个县尉的官职,有了较为安定的生活环境,诗人就任后,立即接来老母亲奉养。可是他觉得,母亲几十年的含辛茹苦,是无法报答的。因此,他深情地写出了《游子吟》。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密密缝”所蕴含的感情时,出示了《游子慈母长相忆》,向学生比较详细地介绍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对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人的感情脉络,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2、利用插图
课文中有一幅插图,再现了诗的情境,教学时,教师利用插图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想象他们母子二人此时此刻的所言所思所为,有的教师还满含深情地在优美的音乐中交流了自己的想象,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用心体会,明白这件衣裳是用母爱编织的,这是一件爱的衣裳,她的每一针每一线,缝进了多少牵挂与嘱托,关心与担忧,它融入了母亲多少无言而深沉的爱呀。加深了学生对母爱的理解。
3、结合生活实际
生活中,每一位母亲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有的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母亲平时对自己的关心与照顾、鼓励与帮助,从内心深处呼唤学生对母爱的理解;有的教师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母亲对自己的关心,情真意切;有的教师甚至把对母亲的感激也写成了诗,读给学生听……使学生与古诗产生共鸣,内心深处受到触动,从而体会到无论我们多大,无论我们走多远,都走不出母亲关怀的目光,学生对母爱的理解进一步升华。
三.反复吟咏——体味情
学习古诗必须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首先要使学生对诗歌充分感知,通过诵读,在头脑中想像,逐步形成诗歌所表达的整体形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道理就在于此。
教学中每位教师都注重了对古诗的诵读:初读时的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细读时读出诗的停顿、读出诗的韵味;品读时读出诗的意境,读出诗的情感。个人读、师生合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的诵读,使学生诗我两忘,达到情景交融、完美统一的境界。
四.拓展延伸——倾诉情
至于那些乌鸦嘴评论家们,对他的诗集更是嗤之以鼻。有的把诗集投入火炉,有的公开发出谩骂,这样的人也懂艺术?这就像猪猡不懂得数学一样。他后来回忆说,这本诗集所到之处,引起了暴风雨般的愤怒与斥责。
只有一个人支持他,那就是爱默生。爱默生在给他的信中写道,你处在伟大经历的开端,我祝福你!爱默生的支持让他信心百倍,因为爱默生早已成名。的确是这样,凡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肯定不会被大众或所谓的精英分子理解,他们总是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新生事物。他的诗集就是这样,众所周知,诗歌要受格律、韵律的限制,这样人的思想和语言就不能自由自在地发挥。他决心改变这种形式,开创了自由体诗,《草叶集》就是这种自由体诗的完美表现。他没有想到,这本诗集会奠定美国诗歌的基础,甚至对美国及其他国家的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对于那些当初蔑视这本诗集的人来说,简直就是绝妙的讽刺。
这本诗集的面世,其实不算出版,因为没有一家出版社愿意出版。按现在的说法,只能叫自费印刷。《草叶集》的第一版,由他自己排版,自己印刷,自己发行,共94页,收录了12首诗。这位只读过小学,13岁就开始艰难谋生的诗人,出版这本诗集时已是须发斑白,年龄却不过36岁,是一个印刷厂的临时工。
他就是华尔脱·惠特曼,美国著名的民主诗人。一生做过勤杂工、学徒、排字工人、乡村小学教师、记者和编辑等,这些不同凡响的人生经历,成为了他丰富的创作源泉。他歌颂民主自由,体现了美国人民对民主的渴望,他赞美人民创造性的劳动,他的诗给人以积极向上的生气勃勃的精神。
我走进雨季的时候,
母亲刚刚走过.
让一半为儿女遮挡风雨的雨伞给母亲,
母亲又推给了我,
啊雨伞下的儿女,
雨伞外的母亲.
雨不再是雨,
是上苍送给人间的一棵幸福泪
日子象走在常有风雨的路上,
母亲在最前头.
让一些为儿女遮挡风雨的雨伞给母亲,
母亲又推给了我,
啊雨伞下的儿女,
雨伞外的母亲.
雨不再是雨,
是上苍送给人间的一棵幸福泪
亲爱的母亲,我爱你
我永远是你长不大的孩子
我永远需要你的手掌的
亲爱的母亲,我爱你
像溪流对大山的深情一样
我热烈地紧紧拥抱着你
忘我地珍藏春的温暖
我是一只南飞的山雁
衔着奶油一样鲜嫩的渴望
我爱你,我亲爱的母亲
我爱你,大山的呼吸,空气和水分
在青春的时光,你为我认真地设计
生命中的每一秒,每一分
在很多鲜红颜色的日子里
带着我溪流的诗句和热情
把诗歌写在你布满皱纹的额头
采一束最鲜艳的玫瑰花,
寄托着所有对母亲爱的话,
母亲说我傻,
玫瑰花是象征爱情的花,
不,
也是儿女要送给母亲的花.
很久听不到母亲为我儿时讲的笑话,
真后悔,
那一段段还没听完就进入梦乡的话语,
母亲说,傻孩子,
母亲对儿女要说的话永远没个说完.
为此再赋一首共勉
1,风雨中的母亲
日子象走在常有风雨的路上,
母亲在最前头.
让一些为儿女遮挡风雨的雨伞给母亲,
母亲又推给了我.
啊雨伞下的儿女,
雨伞外的母亲,
雨不再是雨,
是上苍送给人间的一颗幸福泪.
2,母亲,辛苦了
人的躯体可以离去,
而人不会离去,
就象我们不会忘记祖先,
忘记母亲.
母亲是身上的被,
没有她会感到寒冷.
母亲是菜中的盐,
没有她生活就没有味道.
母亲肯定有她的痛楚.
那些游走不定的伤痛,
常常挂在她的脸上,
和望着儿女们的笑交织着.
3,伟大的母爱
采一束最鲜艳的玫瑰花,
寄托着所有对母亲爱的话,
母亲说我傻,
玫瑰花是象征爱情的花,
不,
也是儿女要送给母亲的花.
很久听不到母亲为我儿时讲的笑话,
真后悔,
那一段段还没听完就进入梦乡的话语.
母亲说,傻孩子,
母亲对儿女要说的话永远没个说完,
我曾经说过,在三十岁以前,攻克一千首诗歌。从自己一沓一尺多高的笔记本中,我估计大概已经超过了一千首。虽然这些诗歌从未受到任何人的青睐和赞赏,但一直以来,我都是以自娱自乐或自苦自尝的方式去抒写的。一千首诗歌,最后的一首,我命名为《一千首诗歌共同哭泣着黑夜》。一千首诗歌已成,在三十岁以后,我在诗歌的疆场上,从此步入了茫茫的黑夜。
三十年的艰难跋涉,走到过柏拉图到海德格尔的哲学之路,走到过荷马到海子的诗人之路,走到过《诗经》到沈从文的中国文学之路,走到过索福克勒斯到米兰-昆德拉的外国文学之路。在这些路上,曾经热爱过,憎恨过,咆哮过,嬉笑过,崇拜过,挣扎过,哭泣过,到最后,得到的只有叔本华的“痛苦”和“无聊”,或许更多的是存在着加缪的“荒谬”。有时我想,所谓“文学”和“诗歌”,都是这些创作的人在这个无可奈何的社会中的一种荒谬回答。起码相对于我,这已经成为了荒谬的本质。三十年的行走,三十年的抒写,还无法形成一种气候,于是每当望着夜空,荒谬的阵雨便落在了我的尘土里。
三十年的艰难跋涉,我从长江流域奔走到黄河流域,从苗语世界走向汉语世界,从云贵高原步入黄土高原;之后,又反道而行。这么来回地转了一圈,给我的并不是带来自信,而更多的是带来自卑。特别是作为少数民族,在汉语霸权的世界里,我没有任何话语权,整个身躯装的只有满腔苗话。然而我却无法拯救这即将消失的的语言。苗族,带给我的并不是美丽,带给我的是疼痛。在流了几千年的血液都不倒之后,反而在这样无关痛痒的年代里,慢慢地消失殆尽了。所有的呼唤和回归,首先应从语言开始。一个没有语言的民族,注定是奴隶之族;一个不会说自己民族语言的人,注定是奴隶之子。可是苗族,我只能用汉字刻画她。这是我最刻骨的疼痛。
三十年的艰难跋涉,从父亲的憨厚和老实、愚钝和蒙昧、坚韧和脆弱的本性中,我读懂了作为一个孩子,能够生存下来是不容易的;从母亲的温暖和善良、严厉和坚持、柔弱和伟大的本性中,我更读懂了我的存在的确是来之不易的。在《一千首诗歌共同哭泣着黑夜》这首诗中,我已把自己的父亲和母亲的生命历程痛苦地写了下来。这种痛苦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更不用说用诗歌的语言了。而至于我,从小就瘦弱多病,加上从小感受到的只有贫困,于是在幼小的心里,就萌生了自卑的种子。虽然一直以来,在求学的道路上还算顺利,但是相对于一个贫穷家庭的山村孩子,其中承受的苦痛有多重,我都不知道是怎样挺过来的,并一路走到现在。在多少次无望的黑夜里,我始终坚信着:只有诗能拯救我的世界,所以我义无返顾地驰骋于诗歌的疆土里。
从这三个方面进入我的诗歌,就能理解我。曾因我们的人生处在这样的时代中是荒谬的,我们的生命最终都是走向虚无,然而我们既然出生了,就必须执着于荒谬的过程,于是面对荒谬的生命,我写诗赞美它。曾因苗族的伟大而艰难的历史,一度流下千年的血液而不倒,直到现在,已是垂暮之年,血液即将流尽,可能终将土崩瓦解,于是面对着这种无声的疼痛,我写诗祭奠它。曾因自己父母的苦难生命而无法磨灭心中的那一腔热血翻滚的热情,激荡着我的生命在每个黑夜里,即使身体里的病痛再怎样张牙舞爪,我也会站起来,磨刀霍霍,用锋利的柴刀砍下诗歌的头颅,于是面对着这狂风暴雨般的举动,我写诗歌颂它。
孔子曰:三十而立。在三十岁的生命里,我没有成家立业。这里的“立”,我宁愿理解为:立竿见影、立地成佛。立竿见影,我已经在诗歌的大地上竖立了一千根竿子,而这些竿子一直都是处于暗无天日的黑夜里,我希望有一天,那个叫做“日”的火球能够照到我的黑夜,好让我的这些竿子能映射出一个个影子。立地成佛,如果我有权力,我会搞一个圈地运动,然后拿这些土地高价转给别人,于是我变成了土豪;有钱了,我再搞一个像模像样的慈善捐赠,我就变成了菩萨心肠,真是有佛心啊!看来,这样的三十而立,我是一样都无法拥有了。那就随他去吧,反正从今往后,我不会再写诗。
心中神圣的诗人叶赛宁在三十岁,已离自己的生命、自己的诗歌而去。而在我的三十岁里,我心中神圣的诗歌,我也将离她而去。于是在三十岁的最后一个大雨滂沱的黑夜,我就用叶赛宁的绝笔诗来与我心爱的诗歌告别吧:
再见吧,再见,我的朋友,
心爱的人儿,你总在我心头,
命中注定的这次离别,
为你我许诺来世的聚首。
不告而别了,我的朋友,
别难过,不要紧锁眉头:
今世,死早已不觉新鲜了,
一、避免过于偏重诗歌的思想意义
首先,教师要从审美感受、诗歌欣赏的层面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显然不能用教其他文类的方式来教诗,诗歌的美实际上是和一种发自内心的爱和迷恋联系在一起的。诗的意义就在于它的“美”,它所创造的奇异的美就是其力量和价值所在。这样的诗对读者心灵的开启是任何力量也不可比拟的。审美是人类的天性之一,教育不过是“开启”或“发蒙”。语文课教诗,有时就是要如梦初醒般地唤起学生的这种审美天性。
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写于1938年,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挚爱,袒露与这片土地生死相依的赤诚之心,以及带有历史纵深感的悲剧性情感。“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黎明的渴望,若只是把这句诗看作是充满生机的解放区的象征,就大大局限并削减了这首诗的意义。尽管诗人对解放区确实怀有一种向往之心,但诗就是诗,不同于政治图解的文字。诗歌还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它的美和意义与其节奏、韵律或内在的音乐性结合在一起,甚至与语感、语调和语气都有一种不可分离的联系。
其次,要引导学生关注诗的语言本身,诗歌的魅力往往就是语言的魅力。与其要求学生答出诗的主题,不如首先问他们究竟喜欢哪些比喻、句子或意象。
郑愁予《错误》中的“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为什么会受到人们如此的喜爱?因为诗人在这里巧用拟声技巧,有一种陌生而奇异的美感。古人常有炼字、炼句、炼意之说,在读诗品诗时对诗眼的关注,即体现出对诗歌作为一种语言的艺术的领悟。现代诗人也是这样来运用语言的。
艾青《我爱这土地》中的“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里,“嘶哑”一词可以说是这首诗的“诗眼”:对于这片苦难的土地,喉咙“嘶哑”了还要歌唱,这就有力地表达了一种刻骨的、至死不悔的情感,并富有感染力地奠定了全诗的深沉基调。这种在暴风雨中歌唱的嘶哑的嗓音,不是优美悦耳的,或故作高亢的,但却是深厚的、悲剧性的,它是千百年来从屈原、杜甫那里继承下来的声音。而接下来的“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中的“腐烂”一词也可见爱之深、爱之刻骨,它已写出了一种情感极致。
二、扩展、深化并刷新对诗歌的认识
要教诗,就必然会涉及对诗歌这一文学样式的理解。诗歌在其本质上是难以定义的,要认识诗歌,唯一的途径,就是尽可能地扩大阅读范围和艺术视野,诗歌观念也应得到相应的扩展、深化和更新。
诗歌就是“抒情加意象”,这几乎成为一个公式。用这种诗歌观念也许可以解释一些浪漫主义诗歌作品,但显然很难面对所有的诗歌。在新诗史上,有些创作就具有一种现代的心智,更讲究诗中的“智性”以及艺术的克制和提炼。
卞之琳的《断章》,通过一种“戏剧化处境”,写出了事物的相对性和以一种反讽的眼光看人生的智慧。可以说,他给中国新诗带来了一种冷静而复杂的智性诗风。这种诗风,除了出自个人气质外,显然还受到“非个人化”诗学的影响,这种“非个人化”的诗学和诗歌,和浪漫主义大相径庭。诗歌除了抒情和创造意象外,还可以暗含一种“叙事”和“戏剧性”。郑愁予的《错误》就耐人寻味地容纳了一个颇富有戏剧性的情境:一方在等待,容颜如季节里的莲花开落;另一方在归来,那达达的马蹄令人心跳,但最终却是个过客。
诗歌其实是对生活的敞开。戴望舒的《我底记忆》运用了一种看似散漫随意,而又亲切自然的日常口语,形成了一种更为自由的散文化的叙述风格和语调。诗中的诗句,像是一个人的喃喃低语,像是老朋友之间的娓娓诉说,然而它并不是“大白话”,它同样具有一种动人的诗的意味。有别于对抒情性的追求,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一种对日常生活的叙述,使过去那些很难入诗的事物和生活细节,如“燃着的烟卷”“喝了一半的酒瓶”等,第一次出现在诗中,这不仅使读者感到异常亲切,也达成了对生活的敞开。
诗歌,还可以展开一种更为复杂的“现代主义”式的艺术追求。在选入人教版高一语文课本中的《赞美》里,诗人穆旦把深沉的民族忧患和复杂的自我意识、历史的纵深感和现代的感性整合为一个整体,使之更具有现代感,也更有思想和艺术的包容性。诗的第一段是一种宏观的、带有历史纵深感的对民族苦难的叙述,“我要以荒凉的沙漠,坎坷的小路,骡子车/我要以槽子船,满山的野花,阴雨的天气/我要以一切拥抱你……”这样的诗句不仅感情深沉,而且具体可感,富有语言的质感,体现了现代主义“思想的知觉化”的诗学原则,避免了同时代诗歌中常见的那种空洞的、概念化的抒情。诗的第二段由宏观的视域转向一个具体的形象,显然,诗人意在通过农夫这个形象,复活对一个民族的命运的历史记忆。这农夫承受着世代相传的苦难和艰辛、希望和失望,然而他却是无言的、沉默的,他甚至“从不回头诅咒”。这里,B透着诗人对民族历史的深刻理解:他所属的民族千百年来就是一个忍辱负重的民族,然而这种“忍受”并不是消极的,因为在这巨大的无言中诗人懂得了承受和牺牲的意义,并感到了一种潜在的力量。这首诗从结构层次到语言句法,都不是单线条的,而是多层次的、综合的、戏剧性的。
与对诗歌本身的认识相关的是一些更复杂的诗的表现方式和手法。
许多人对“隐喻”难以把握。然而文学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隐喻性的,“言在此而意在彼”。《死水》就是这样一首隐喻性的诗,一读便知,这首诗的意义决不限于它所描写的那一沟死水。《死水》不同寻常的一点,在于它是一种“审丑”的艺术。诗歌历来被视为“雅”的艺术,然而闻一多以罕见的艺术勇气和才能,向现实的丑恶和腐朽开掘。有人认为《死水》的特点是“以丑为美”,其实并不准确:不是“以丑为美”,而是通过艺术的手法化丑为美、化腐朽为神奇,从而达到对丑恶现实的超越。
“通感”手法在诗歌中一直存在,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把它发展成一种诗的方法论。戴望舒就受到法国象征派的这种影响,他经常在诗中运用“通感”,以形成一种“音色交错的美”,《雨巷》中“她默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目光”,就化视觉形象为一种听觉感受,似乎连目光也忧郁、惆怅得发出了叹息声,由此写出忧郁之深、忧郁之动人。
至于“矛盾修辞”,指的是在文学修辞中把相互矛盾、冲突、不协调的东西或“异质”的东西组合在一起,从而产生一种特殊的修辞效果。如《错误》中的“美丽的错误”,就是一种典型的矛盾修辞,也称为悖论性修辞,这样的词语组合非常耐人寻味。
三、运用新的理论、方法从事“文本解读”
文学是“读”出来的,诗歌更是这样。其含蓄、其暗示、其“诗意”,全靠读者来读。这里的“读”,就是文本解读、分析和阐释。从一首诗的内部结构,到修辞技巧、深刻复杂的含义,只有通过一种比较“专业”的文本解读,一首诗的秘密才会敞开。
会读诗的老师在教诗时总能找到某种独到新颖的角度引导学生进入诗歌。这个角度,可以是诗的立意构思,也可以是诗中的某个句子、意象、色彩或用词。比如,《赞美》的特质是把对民族苦难的深刻书写和现代知识分子复杂的自我意识结合为一体(程光炜《中国当代诗歌史》)。要引导学生了解这一点,需要眼光和方法,诗中的“但我走过,站在路上踟蹰/我踟蹰着,为了多年耻辱的历史”,这里出现的,就是一个带有知识分子气的“现代的哈姆雷特”。这里的“踟蹰”就可以成为一个进入诗歌的角度。“踟蹰”,不仅是外在形态上的,也是内在心理上的,它意味着一种有距离的观看、内在的矛盾、痛苦与决断,它显示了穆旦诗歌的那种特有的现代知识分子性质。
有人运用中国古典诗论来解读现代诗歌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古代文论里有丰富和深刻的诗学资源值得发掘。此外,西方文论尤其是二十世纪新起的许多人文新学科及文学、文化和哲学理论,英美新批评派、俄国形式主义、阐释学、接受美学,叙事学、精神分析理论、对话理论、神话原型批评,等等,都为从事文本解读提供了诸多新的理论视角和方法,足以产生一种新的眼光来看文学。
例如,西方的“互文性”理论认为一切文本都是由其他文本“织成”的,原创性文本是不存在的,一切文本都是“互文本”。文学的“互文性”不仅事关创作,也事关阅读,它意味着一种新的文本解读:必须通过“互文”来理解文本,它所隐含的意义在与其它文本的相互参照、相互指涉、相互引发的过程中才能得到理解或是得到充分的揭示。“互文性”理论虽出自西方,但中国古代文人对文学的互文性早有非常透彻的认识:“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北宋・黄庭坚《答洪驹父书》)
《错误》中的“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就使人联想到“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绚烂夺目”的《死水》,也令人想起十九世纪西方唯美主义的审美“怪癖”和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波德莱尔的《恶之花》。诗歌教学如果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和建立文本之间的这种互文关系,就有可能唤起他们更大的兴趣。采用西方的诗学理论和方法,与中国传统文论形成一种互识、互补性,从而“照亮”“激活”学生对文学的认识。
中国古人常说“诗无达诂”“文无定评”,西方阐释学也认为“任何阐释都不是眺望大海的最后一道海岬”(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诗歌的意义是丰富的,它本身即包含了多种解读的可能性。
《断章》一般被作为哲理诗来读,但也有人把它作为言情诗来读,“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桥上人由眼中人变为最后的梦中人,虽然这不过是一厢恋情,“桥上人”永不知晓,但却可以调动读者的猜想。《错误》也是如此,有不少评论说该诗承袭了“闺怨诗”的传统,但据诗人自称,这首诗其实并不是写给任何深闺或情人的,而是写给等待中的母亲的。想想笼罩台湾诗坛的乡愁主题,从这个层面来看,完全可以说这是一首浪迹天涯的游子写给他的“江南母亲”的诗。
《再别康桥》这首诗好像已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实际上还可以读出它透出了某种“症候”。这首诗很耐人寻味:一方面诗人显得很潇洒,“不带走一片云彩”;另一方面呢,却是那样留恋,难以割舍。显然,这种潇洒不过是一种“故作潇洒”,骨子里还是放不下。他本来是想“再别”,却道出了更深的依恋。这就是“症候”,它不仅显现了诗人内在的矛盾、生命中的两种不同的拉力,还导向一种更广阔的视域:“五四”前后好几代中国著名的知识分子大都出洋留学过,即使没有这样的经历,他们也都以其他方式领受过西方的影响和文化洗礼,然而伴随着一种本土文化意识的觉醒和对自身文化身份的重新确立,他们又不得不“把西方还给西方”;这种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西方之间构成的“两难”,构成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至今仍未完全走出的文化困境。徐志摩的这首诗,如果放在这个更大的思想文化史的背景下来解读,“康桥”就可以被视为西方文明的一个象征。通过这首诗,诗人既表达了对“康桥”(西方文明和精神)流连忘返、依依不舍的感恩般的深情,又意识到它终归不是久留之地。由此,更深入地洞察到诗人及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和内在矛盾,触及到他们自己也许不曾清醒意识到的某种“情结”。中学语文教材入选的诗作,多是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经典”的生命力正在于其“耐读”。
摘要:威廉・华兹华斯是英国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因不满于资本主义社会城市的喧嚣而归居田园。华兹华斯认为,人与自然是互相适应的,人的心灵能反映出自然界中最美最有趣的东西;而保持对自然敏感、虔诚的童心,则是华兹华斯诗歌创作的灵感源泉。本文试通过其《抒情歌谣集》中诗歌语言的分析,展示诗人恬静安逸虔诚的自然观。
关键词:《抒情歌谣集》 自然情结 情感哲学 虔诚之爱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英国浪漫主义先驱诗人、“湖畔派”的重要代表。华兹华斯的诗篇多从赞美自然入手宣传天人合一的思想,其诗歌语言多体现了对大自然和人的朴素天性的崇拜,以及对民间歌谣和乡村艺术的眷爱。本文主要分析了华兹华斯在《抒情歌谣集中》中所体现的自然观,以及其诗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二 华兹华斯的自然观
1 华兹华斯诗中的自然景物情结表达
华兹华斯回到自然的怀抱,其目的是要躲开令人不快的现实,忘掉内心的忧伤和痛苦。在华兹华斯心中,大自然已成为抚育人和一切生物的慈母。通过创作诗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感情,进而实现了忘掉生活所给他带来的烦忧的目的。在诗人看来,“自然是至高无上的君王”。
华兹华斯之所以极力赞美田园生活,是由于这种生活能给人们表现热情提供更好的土壤,说出一种淳朴的语言和无拘束地思考问题。他对资本主义社会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现状表示不满,在这种情况下,他甘居乡村过田园生活。他认为,田园生活虽然“微贱”,却使他呼吸到一些新鲜空气,能写出像《抒情歌谣集中》上那样淳朴的诗歌来。华兹华斯认为,作诗是为了摹仿自然、宣传真理。从根本上看,人与自然是“相互适应”的;在这个前提下,“人的心灵能反映出自然界中最美最有趣的东西”。诗人“和普遍的自然交谈着,怀着一种喜爱。”
在华兹华斯优美的语言下,自然能给予人类很多启迪,给人们带来或使人们回想起快乐的时光。华兹华斯在诗中这样写道:大自然中有“无数的现成宝贝”,它会使人们在“欢愉中洋溢真实”。因此,人们应该抛开手上的书本,到大自然中去阅读这本由上帝的仆人所写的永远也读不够的书,人们应该把大自然中看到的一切都“收在心中”,因为,“春天树林的律动,胜过/一切圣贤的教导,/它能指引你识别善恶,/点拨你做人之道。”(《转守为攻》)华兹华斯认为,大自然能消解所有的悲愁。诗人对自己和同辈的回忆,总是积成如磐的重负牵扯着他的心肝。但一旦走进山谷,他就没有了盘踞在心头的忧虑,也没有洒下颗颗的泪珠,“我观看、我凝视、我笑、我欢悦,/所有悲苦哀伤都在好奇中消失。”(《可爱的山谷》)他认为,陶醉于自然和对往事的回忆中,能忘却人间所有的烦恼:“宜人的季节已把我的心占据;/空虚而令人忧伤的人间万事,/已连同对往事的回忆在我心头消失。”(《决心与自立》)
仅仅有对自然的感受和陶醉于自然之中是远远不够的,华兹华斯返回自然的目的,是要以优美恬静的语言把自己对自然的感受装进心底,再凝练成自然之诗,并使之能给人们带来快慰,从而获得内心的安慰和灵魂的拯救。华兹华斯在《抒情歌谣集》的序言中,这样描述诗歌的创作过程:
“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溢,它源自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诗人在这种感情中沉思,直到一种反应使原来的平静逐渐消失;然后,一种与先前类似的情感便逐渐产生出来,并且留存在诗人的内心里。这种凝练而成并存于内心的诗歌,使诗人到达了一个崇高的境界从而感到快慰和充实。”
2 《抒情歌谣集》中的诗歌本质与情感哲学
(1)华兹华斯眼中诗歌本质的自然情怀
诗歌就是情感,这是华兹华斯诗学思想的核心命题,也是他对诗歌本体的最基本回答。在《抒情歌谣集》1800年版的序言中,他宣称: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先驱赫尔德在1773年提出诗歌同“内容的各种情感的相互联系”,但真正把情感作为诗歌的本体应始于华兹华斯。在他之后,诗歌情感本质观作为一种理论最终被大家所认同和接受。
从语篇分析上来讲,华兹华斯认为“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情感是诗歌的本质,是诗歌的明显标记,没有情感就不可能有诗。如果说,新古典主义者强调情感要达到真实就必须适当控制,做到合情合理;那么,华兹华斯则认为情感无论是一种欲念或者情绪,它都要真挚,而真挚的情感来自于“人的心灵具有着一些天生的不可毁灭的品质”,它对人的心灵影响也具有一些天生的不能消灭的力量,这种力量赋予了情感以强烈的色彩,它充满诗人的内心,无法控制,奔涌而出。
华兹华斯视情感为诗歌的本质,实际上就是对审美主体意识的强调。他把心灵感知视为创造性的,把心灵传递的感觉当成一种创造性的感知力。华兹华斯说:“另有一种光/从我心中发出/它把异样的光辉/被洒在落日身上。”心灵在创造时,“是创造者,也是接受者”。这样,他的感觉和情感,连同他的生命,都与自然结为一体。审美主体不仅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客体对象上,而且把主体与客体融为一体,结合成同一生命体,共同成为诗歌的表现对象。
我们说,诗人的自然观具有人性色彩还有另一方面的含义。他认为,自然对陶冶人类情操具有某种道德价值,从自然中可以获取道德教益。“春林的脉动/可以教你更多地懂得人生/懂得德行与丑恶/它胜过一切圣哲。”(《反洁》)在丁登寺的废墟旁,沐浴着落日的余辉,他也产生了这样的感觉:“我感到/某种存在撩动心弦,它带来/思想升华的欢乐。一种高尚感/从事物的完美融合中油然而生/它寓于落日的余辉,/寓于海洋和清新的气流,/寓于蓝天和人的心灵,/……”
人的思绪受环境的影响而萌动,同时反作用于环境。这个过程是可逆的,可使心灵自然化;同时,自然也被人化和心灵化:春林、落照等自然景色之所以使诗人联想到高尚、善恶等抽象观念,正在于诗人从自然美中体会到了一种庄严,并使之升华为丰富的、内在的幸福感。当然,这里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对自然界一切个体的博爱。这也是华氏能比别人更多地从观照自然中悟出某种品格美的心理基础。所谓自然对人类的道德意义,无非是说这种自然形态品格化的过程对人类心灵的成长具有一定的陶冶作用。
(2)从自然到人性的情感漫步
从人性的自然到自然的人性并非文字游戏,而是讨论华兹华斯思想的进一步深入和展开。看待自然界时,华氏的眼光是向下的:一切卑微事物都被他赋予灵魂而受到尊重和热爱;在看待被称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时,他的眼光也是向下的:他总是对下层人民的生活充满真挚的同情。与拜伦、雪莱相比,他不如他们富于战斗激情和批判锋芒,但是,“他比他们更多地表现生活,他把生活作为一个整体,表现得比他们更为有力……”。在他的诗中,普通人往往是主角,如穷苦牧民、女乞丐、被遗弃的母亲以及天真活泼的儿童。这些人物构成一个小小的人物画廊,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工业革命时期农村的凋敝和苦难,表达了诗人对下层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同情。但过分强调自然力量和直觉感应,使华氏笔下的自然具有图腾崇拜的神秘色彩,并导致其对理性的贬抑。这可以说是诗人后期发展起来的保守思想和消极情绪的发端。
3 虔诚之爱
从华兹华斯语言特色来看: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可以概括为“虔诚之爱”(religious love of nature)。西方人从小就受到宗教文化的浸染,在宗教背景下成长,不知不觉地将其消化吸收。华兹华斯对自然的虔诚态度,说明了他把自然看得非常神圣。他将自己的道德情感与自然的外在形象联系起来,像他在《丁登寺》中所表达的一样,无论在任何时间、在怎样的环境之中,想起自己曾经有过的与自然的交往,都能有一种归家的感觉。他是在与自然的交往中认识到了对人类的爱,并找到了心灵的安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生时是这样,死后也返回到自然中去;人与自然之间没有界限,自然既在身外,也在心内。在诗人看来,远离童年和远离自然的人们,可以通过回忆童年和与自然的亲和状态而返回自然、走向成熟、更加热爱人类,并能忘掉现实生活中的忧伤,摆脱孤寂,获得快慰和拯救。
三 华兹华斯自然观的悖论
华兹华斯的自然观是理想的自然观:他希望在自然中探求生活的真谛,寻找解决人生问题的途径。同时,华兹华斯的自然观又蕴涵着一系列矛盾。诗人一方面把自己完全融入自然,试图把握自然的脉动,另一方面却又时时感到自然的不稳定性;一方面虔信自然拯救人类的功能,并试图通过自然在人与神之间构架桥梁,另一方面却又流露出对自然权威的恐惧和对宇宙精神的怀疑。这种矛盾的心态像一股潜流,渗透在华兹华斯的诗歌中,并让诗人时常感到一种焦虑、失落甚至绝望。这些诗歌在对自然及“自然人”竭尽赞美的同时,也都流露出华兹华斯观照自然时矛盾的心态,这种矛盾心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 神性追求与人生悲苦的不协调
华兹华斯的自然观同时又具有鲜明的人性色彩,他的诗歌时时表现出对生命以及以自然为中介的对人类心灵的观照。华兹华斯并不是虔诚的基督徒,他更强调作为主体的人应采取积极的态度,自觉地去顺应宇宙精神,并与之相融,从而使宇宙精神与人构成有机的和谐。然而,自然这座连通人与神的桥梁并非坚不可摧,它时时表现出不稳定性。华兹华斯在观照自然的欢乐中总是体会到一种隐隐的痛感,自然的甘美与人生的苦涩形成了强烈对比,使诗人的心灵受到惊人的震颤和刺痛。自然的美景似乎成了一种虚饰,对人的悲惨境遇冷淡漠然,从而更加反衬出人生的凄凉。诗人骤然间对自然可以保护心灵、指引心灵、心灵的力量产生了怀疑,一下子被抛入绝望的境地之中。原本充满了神性与人性的自然霎时暗淡无光,失去了所有的魅力。
2 看待死亡的双重心理
死亡是华兹华斯诗歌中一个常见的主题,对待死亡的态度最能体现诗人自然观的矛盾之处。华兹华斯既然相信灵魂“前存在”,那么死亡就无疑是走向自然、实现精神还乡的归途。华兹华斯把人出生后的生命看作只是在睡眠和遗忘,即:对生前幸福的遗忘,对自己灵魂的遗忘,对天国神光的遗忘。他认为,人在死亡以后才进入真正的生命状态,因为死亡是人与自然之间融合得最亲密的时候,死亡后人的灵魂才得到了升华,从而人也进入神圣的高层次的存在。在小诗《露西・葛雷》(副标题《孤寂》)里,美丽可爱的露西虽然被暴风雪夺去了年幼的生命,但是她的父母坚信她去了天国:“她那孤零零的凄清歌声/仍然在风中回响着。”露西在孤寂中生活,在孤寂中死去,而这种孤寂已升华为一种绝美,一种纯真,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生命存在,一种沐浴在上帝灵光里的永恒存在。
3 拯救自然人的理想与社会现实的矛盾
华兹华斯的诗歌充分表现出诗人对自然人的赞美,对生活在自然状态中的人的虔敬,以及对人生自然状态的向往。进入华兹华斯笔下的“自然人”,有远离城市生活的山野村夫、孩童和痴儿。然而,这些纯朴的自然人正面临着来自城市力量的渗透与挑战,他们身上的自然本性也在逐渐地消失殆尽。这正是诗人的矛盾之处,也是诗人痛苦之根源。
四 结语
《〈抒情歌谣集〉序言》问世至今己两百多年,华兹华斯要求文学创作以人为目的、人的内在精神世界应成为主要的审美对象、抒情主体的自然真实是最高的审美理想等文学主张,至今也没有因为时光的流逝而消亡。介绍和研究《抒情歌谣集》也正是想证实他还有真正诗人的一面。我们以为,没有华兹华斯的浪漫主义,无论如何算不得是完整的。
参考文献:
[1] The Poetical Works of William Wordsworth,William Wordsworth.
[2] 苏文:《华兹华斯诗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3] 王佐良:《英诗的境界》,三联书店,1991年版。
《长江之歌》是一首抒情风格的进行曲。它们气势宏大,舒展起伏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长江的波澜壮阔、曲折回转的情景,乐曲用单三部曲式写成A+B+A+尾声的结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乐曲长江之歌教学反思,望大家喜欢。
乐曲长江之歌教学反思范文一苏教版语文教材第十一册第一课是一首诗歌《长江之歌》,这首诗用第二人称的语气表达了对长江的赞美和依恋之情,读起来充满激情和力量。诗分两大段,前段表达对长江养育之情的感激和赞美;后段表达对历史和时展的讴歌和赞美。在这首诗里,我们仿佛看到一位充满温情的母亲正向我们走来,她温柔而有力量,博大而又无私,宏伟而又壮观,健康而又美丽。让人不由对她产生敬仰和依恋。
在这首诗歌里,长江不再仅仅是长江本身了,她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是中华民族历史的见证,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如何通过教学让学生充分感知感悟文本,激感呢?
我是这样做的:
一、以长江为话题,激发学生对长江探究的欲望和要求。通过谈话让学生产生对长江的兴趣,产生探究的问题,产生了解长江的强烈愿望。
二、多角度审视长江。课前已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长江的资料。课堂中让学生对资料进行整合,用简要的语言介绍,并加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体现资料为学习服务,交流为提高语文能力的功能。在这里,学生有的介绍了长江的发源和流量,有的带来了有关长江的图片和歌曲,有的朗读了长江的诗歌和散文,在诸多交流中,学生对长江有了深入的了解,学生知道了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我告诉学生长江给了多少诗人诗的灵感,不同的人看长江会有不同的感悟,如《三国演义》片头曲和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让学生对长江有了更多的感慨,为感悟文本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三、感悟文本,升华情感。我用声情并茂的范读激起了学生的情感。在此基础上,学生自由高声朗读起来,那投入的样子真让人神往,几分钟过去了,学生纷纷举手说自己的体会,有的说:“我觉得长江是位伟大的母亲,她无私地哺育着我们。”有的说:“我觉得长江既温柔而又充满力量,你看她……”我在黑板上写下了“温柔而有力量”一石激起千层浪,“博大而无私”“宏伟而壮观”“热爱而依恋”这些关键词都从学生口中如诗一般地流淌而出,带给我不小的惊喜,学生是伟大的,他们的心是智慧而敏感的。学生还发现了作者用“你”而没有用“她”;发现了文本第一段和第二段有相似之处而又有不少不同;发现了“走和奔”给人的感觉不同;发现诗中第一段和第二段中有两句话是一样的;提出“为什么说长江能推动新的时代?”等有价值的问题。
在这个环节,我记下学生的问题,让学生在书中做上记号,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要求学生认真读课文,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在学生有困难时稍作点拨,这些问题解决了,对课文的感悟也就到位了,在讨论的过程中,辅助以感情朗读,很明显看得出学生的情感在不断深入,不断升华。
第二课时,我让学生认真补充阅读了《三国演义》中的《滚滚长江东逝水》和苏轼的《赤壁怀古》,要求学生背诵课文和这两首补充诗歌,较好地拓展了课文的学习时空。学生写写学学生再次感受到“长江是历史的象征,她是一条母亲河,更是一条历史之长河”,有的说:“母亲是无私的,母亲永远是天底下最美的人,母爱永远是天底下最伟大的爱。”有的说“不同的人看长江会有不同的感悟,千百年来她给了诗人多少诗的灵感!”……
乐曲长江之歌教学反思范文二新学年,在新接手的班级上第一课——《长江之歌》,为了能尽力上好这一课,给学生留下良好的印象,在上课之前作了充分的准备,认真阅读教材,上网查找各种资料。根据教材的实际着力与立足教材实际,透过诗歌高度浓缩的语言特征拓宽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将诗歌的语言与丰富的信息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感觉到乏味。为此,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思路:读题,谈话交流长江的相关信息,初读文章整体感知诗歌外在的结构,交流初读后的感受,精读时扣住“无穷的源泉”“母亲的情怀”研读教材,突破重点难点,最后适当补充其它诗歌,以求升华对文本的认识。
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感觉良好,在教学中也努力按照所设计的思路进行教学,总体教学应该是顺利的。学生对教师所补充的材料有着很浓厚的兴趣,从中反映出他们对学习的渴望。可总觉得学生在课堂不敢积极的参与,很多的时候,他们,面对教师的提问总是沉默以应答,特别是一些女同学。不知道是他们对长江的了解知之甚,还是学生对教师有陌生敢,就感觉文本与学生的距离相当的远,一部分同学对问题的理解还是相当浅层次的。出现这样的问题应该不能把这些责任都归咎与学生,还是应该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教学设计能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针对第一课所出现的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加以改进,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多的收获与进步。
国庆节
每年都隆重度过的国庆节。
这一天我愿我的笔飞得更高昂。
它带着我的感恩与赞美的诗行。
让我的身心得到隆重的释放。
让我的燃烧得到隆重的飘扬。
国庆节,每年都隆重度过的国庆节。
是你让我们拥抱了真正的故乡。
是你让我们珍藏了真正的荣光。
是你让我们享有了真正的思想。
是你让我们生长了真正的翅膀。
国庆节,每年都隆重度过的国庆节。
把这首诗奉献给祖国母亲!
放歌国庆
鲜花遍地,美酒飘香,红旗飞舞。
甲子寿、华灯添彩,群党三江同庆祝。
江山美、翠柏青松壮,垦地开荒建路。
任磨难、儿女奋发,并肩脱贫奔富。
万众共把和谐铸。
看繁荣、伟业卓著。
骄阳艳、东方崛起,宏伟蓝篇华夏部。
六十载、忆万里,黔水赤河四渡。
旷史前、高原铁路,神载飞天幕。
国党政策英明,开盛世、民族拥护。
创辉煌、国泰民安,华章共谱。
子孙乐、举觞吟赋。
几代繁荣驻。
港澳归、巨龙华诞,五湖响彻锣鼓。
……
小学国庆节
礼炮声声震天下,
五星红旗似彩霞。
光辉历程世瞩目,
神州大地遍地花。
改革开放扬起帆,
祖国跃上千里马。
今日再展战洪图,
灿烂前景世人夸。
视如今,
风雨过后更神气。
声声慢·国庆
金秋十月,各地人民,情绪多么激昂!马路街头,敲锣打鼓铿锵。龙腾虎跃凛凛,对对狮,如醒东方。广场上,看烟花四射,五彩十光。
好个升平景象!看祖国昌盛,热暖心房。回顾以前,科技成果辉煌。工农业进展快,教文卫,继业精良。火箭起,表中华,安泰富强。
国庆节的诗歌
红旗随风舞翩翩,
灯光溢彩映亮天。
举国同庆数十载,
千家万户习开颜。
国庆节诗歌
华夏河山遍红旗,
中原内外皆兄弟。
南辗北转实不易,
念往昔,
岁月峥嵘应有忆。
赞颂国庆
对酒当歌歌盛世,
无情沉醉醉当今,
面壁图腾腾英华,
视网为家家温馨,
迎风起舞舞今生,
执手相叹叹当今,
吟诗作乐乐太平,
抚琴独唱唱太平,
仰天长叹叹乡愁,
举杯邀月月如钩。
洪魔肆虐似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