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自主招生推荐信

自主招生推荐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自主招生推荐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自主招生推荐信范文第1篇

你们好!

很高兴今天能以这样的方式向你们推荐我班的优秀同学XXX。

作为远帆同学的政治老师,我是高二下学期开始认识他的,在近半年的交往中,对远帆同学的了解越来越多。在我看来,他除了具有一名高中生应该具有的爱党爱国、品德高尚、诚实守信等优秀品质外,还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一、思想深刻,见解独特,有求真精神

记得在高二《文化生活》的一堂研究性学习课上,远帆同学代表他所在的学习小组向全班同学用幻灯片展示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研究成果,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视频播放到诸子百家名家介绍,从《周易》、《道德经》到宋明理学的独到剖析,丰富的学识,流畅的表达,让同学和老师深深折服。在后来的交流中得知,远帆同学非常热爱课外阅读,尤其对诸子百家国学经典颇有研究,对中国传统文艺也特别钟爱。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哲学智慧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这对于一名现代中学生来说是 非常难能可贵的。

二、学习刻苦,踏实勤奋,成绩优异

远帆同学学习能力比较强,上课善于倾听,独立思考,经常能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与老师探讨。政治学习上注重对知识的整合和方法的归纳,课余时间也能经常关注时事,并发表自己的时事评论。在高中以来的历次考试中都取得了班级乃至全年级的优异成绩。语数外三门功课尤其是数学成绩优势明显,几乎每次考试都能 获得班级第一名。过硬的成绩赢得了老师和同学的赞誉。

三、工作主动,勇挑重担,有奉献精神

作为我班的班长,远帆同学平时工作积极主动,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擅长在班主任领导下,独立大胆地开展各项班级活动,从活动的设计、动员、协调到组织开展,再到活动后的总结反思,都能安排得井井有条,给活动参与者留下许多启迪和深刻印象,是班主任老师的得力助手,深受同学们的爱戴。曾被评为“常州市 优秀学生干部”。不仅热心于班级管理,对周围同学的关心和帮助也给我留下美好的印象:在班级开展的“结对帮扶”活动中,XXX能热心地帮助同桌陈楚,针对陈楚同学平时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悉心指导,并提合理化建议,使陈楚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这种爱心实践更彰显了远帆同学的人格高尚。

进入人民大学深造一直是XXX同学梦寐以求的目标,为祖国的发展作贡献也一直是他孜孜以求的人生理想。我相信,有了全面的素质和扎实的功底,加上人大一流的育人环境,XXX同学一定能有美好的发展前景。有鉴于此,我郑重地向贵校推荐XXX同学,衷心祝愿他能在人大这个人才云集的平台上展示 才华、迈向成功!

自主招生推荐信范文第2篇

报名强基计划需要准备什么材料?答:强基计划报名材料可以参考往年自主招生所需9大类材料:

(1)报名申请表(报名系统填写生成);

(2)自荐信/个人陈述;

(3)高中阶段文化课成绩;

(4)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

(5)高三模拟考试成绩;

(6)推荐信;

(7)高中阶段获奖证书及证明材料;

(8)其他可证明材料;

(9)高校特殊要求提供的材料。

自主招生推荐信范文第3篇

一、招生计划

自主招生人数为年度招生计划总数的5%,233人,全部为理科。

二、招生专业

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水产养殖学、水族科学与技术、园艺、农学、植物科学与技术、植物保护、种子科学与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林学、茶学、设施农业与工程,每专业招生计划约20人。

三、报名对象及条件

符合国家政策规定,具有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资格,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高中毕业生,均可报考:

1.具有创新潜质。高中阶段,具有科技发明(专利)、科技论文、文学创作或其它特长的考生,或在全国创新英语大赛、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等比赛中获奖的学生。

2.具有学科特长。高中阶段参加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信息学等学科竞赛获得省级三等奖及以上奖励。

3.对农科有浓厚兴趣、立志学农爱农服务农业的学生(按此条件报名的学生需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

四、报名办法

1.网上报名

(1)报名时间:2017年3月17日-3月31日

(2)报名途径:报名期间,登陆特殊类型招生报名平台报名,通过报名系统打印相关报名材料(报名系统于2017年3月31日24:00关闭)。

2.寄送材料:

(1)《华中农业大学2017年普通自主招生申请表》(通过报名系统打印)。考生所在中学应对申请表中学生报名信息进行认真审核,保证所填内容的真实性,并填写中学关于理想信念、思想品德、社会实践、学业能力、素质评价意见,加盖中学公章;

(2)《个人申请报告》。内容包括自身成长经历及体会、社会实践、公益活动、个人兴趣、个性特长及取得的成绩、进入高校后的努力方向及设想等,1000字左右;

(3)高中阶段各类主要获奖证书、专利、作品等复印件。

以上书面材料需装订成册,逐页加盖中学公章,于2017年4月2日前通过中国邮政特快专递(EMS)寄达或送达华中农业大学招生办公室,通过其它途径邮寄而造成接收不及时或接收不到由考生本人负责。请在信封上注明“自主招生报名材料”字样;所在中学、社会团体或专家个人为考生提供实名推荐材料(推荐信或其他能够证明考生特长的材料)另行寄送到华中农业大学招生办公室。申请材料不予退还。

3.初审

(1)学校将组织相关学科专家根据报名条件对考生提交的书面材料进行初审,确定参加考核的学生名单,于2017年4月15日左右在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网上公示,并报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所在省级招办及中学公示。

(2)考务费:通过初审的考生于2017年5月10日17:00-5月20日17:00登陆特殊类型招生报名平台支付笔试和面试考务费270元(收费依据为鄂价费[2009]331号),并通过特殊类型招生报名平台打印准考证。一旦缴费成功视为认可本简章的各项规定,无论是否完成特殊类型招生报名平台各环节,恕不退款。

五、考核

1.考核方式:笔试+面试。

2.考核内容:笔试为学科特长基础测试,主要考查学生的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内容包括信息收集与处理、批判思维、逻辑思维、空间思维以及创新思维等,总分100分。面试主要考查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总分100分。

3. 考核时间:2017年6月11日

4.考核地点:华中农业大学

5. 确定入选资格考生:学校按照笔试和面试考核总成绩从高到低择优确定入选资格考生,入选资格考生名单于2017年6月20日在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网上公示,并报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所在省级招办及中学公示。

六、录取办法

1.自主招生考生按生源地省级招办(考试院)的统一安排和学校要求填报自主招生志愿。对专业服从调剂(专业不服从调剂有可能作退档处理),高考成绩总分在生源省份模拟投档线下20分(含)以内,且不得低于所在省份本科第一批次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学校予以录取。模拟投档线由生源地省级招办按照本科一批招生所有高校在生源省(区、市)最终确定的投档比例测算生成。

2.上海市、浙江省考生高考成绩要求生源省份相关最低录取控制参考分数线上5分。

3.对于高考总成绩不是750分的省份,录取优惠分值均为20分(含),不进行折算。

4.对于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第一批次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按相关省级招办(考试院)确定的自主招生相应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执行。

5.上海市、浙江省自主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为物理、化学、生物。

6.江苏考生自主招生选测科目等级要求为BB。

七、监督机制

1. 学校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明确监督举报途径。华中农业大学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自主招生工作,学校纪检部门全程参与和监督自主招生工作,考核过程全程录像,专家名单和面试顺序由抽签随机确定,防止暗箱操作。监督电话:027-87282056。

2.新生报到后,学校根据教育部和湖北省教育厅的有关规定进行资格审查,不符合条件者一律取消入学资格;对弄虚作假者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其入学资格或学籍。

八、联系方式

华中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网:zs.hzau.edu.cn

特殊类型招生报名平台:gaokao.chsi.com.cn/zzbm/

通讯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1号

华中农业大学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430070

联系电话:027-87280707

传  真:027-87395964

九、其它

1.报名、确认、缴费等自主招生各环节开放时间以特殊类型招生报名平台设置为准,请密切关注,未在规定时间完成相关环节视为放弃后续环节资格。

2.自主招生考生入学后,不能转入学校非自主招生专业学习。

自主招生推荐信范文第4篇

1.地域公平问题

部分高校只对部分省(市区)进行招生,且多集中在经济、教育较发达地区及其周边省市。2012年,同济大学在自主选拔录取实施办法中明确规定文科选拔范围为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大连理工大学则锁定文科招生范围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湖南省、湖北省;上海大学在招生简章中明确标明:自主选拔录取对象为上海市25所中学中品学兼优、素质全面的文、理科应届高中毕业生。从这些学校划定的招生范围可以看出广大西部地区和边疆地区很少或基本没有惠及。显然,这种地区间的差别对待对教育资源本来就不足的偏远地区学生来说是事实上的不公平。

2.城乡公平问题

我国城乡差异由来已久,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巨大差异决定了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城乡学生在可利用的教育资源方面存在明显差距。由于自主招生考试命题灵活多样,不依课本所学,面试环节中看重考查口头表达能力、反应速度、整体形象等,而农村孩子从小受经济条件、教育条件限制,因此在考试和面试的许多环节上处于劣势,这种劣势这并不表明农村学生的发展潜力要差于城市学生。

另外,就参加自主考试的考试成本而言,为参加考试所付出的物质投资,如报考报名费、路费、住宿费等等也是许多农村家庭无法承担的。

高校自主招生计划向经济发达地区倾斜、人为地选才标准“城市化”以及自主招生考试的高额成本无形中给农村考生增加了负担,这很可能使农村考生面对自主招生时望而却步,造成入学机会不均等。

3.校际公平问题

自主招生高校将“综合素质突出,在省级重点中学或省级示范中学学业成绩名列前茅者”作为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条件之一。这就造成高校自主招生对象绝大多数来自于省或市重点中学,而使一般普通中学的学生被拒之门外,这样的规定条件剥夺了非重点中学考生参加高校自主招生的应有权利,从而造成入学机会不均等。另外,这种规定所产生的影响是与国家试图通过自主招生改革引领和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的目标相背离的,不但会导致高考竞争提前,择校风加剧,影响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实施,最终也难以真正达到选拔优秀学生的目标。

4.阶层公平问题

自主招生学校要求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在高中阶段获得学科竞赛、创新、语言等省级以上奖励,以为高校选拔具有创新潜质、学科特长以及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的优秀高中毕业生。

根据阶层——精英再生产理论,考生获取竞赛奖励是以丰厚的文化资本为前提的。文化资本虽然可以通过个人后天努力积累获得,但在受教育阶段,主要是通过阶层再生产获得。罗立祝博士曾对某市在1995~2005年保送生中的获奖学生与他们的父母所在阶层(行业)进行了对比统计,结果显示:在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经理人员与私企业主、专业技术人员、工人技术人员、农民、办事人员、个体户、失业这7类人员中,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经理人员与私企业主、专业技术人员等社会优势阶层获得了大量的竞赛获奖机会,按照“辈出率”计算,①他们的子女获得省级学科竞赛的辈出率分别是农民阶层的84.1倍、91.4倍和103.6倍,农民、个体户和失业人员等社会劣势阶层明显处于不利地位。②这一数据表明,在当前不平等的社会环境中,不同阶层所获得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具有明显的再生产特征。社会优势阶层往往获得更多的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在阶层之间分布的不平等性将保持甚至扩大。

5.过程公平问题

在各种教育公平问题中,人们对自主招生的过程公平更为关注。2009年,《中国青年报》曾就自主招生问题进行过一次在线调查。结果显示,在2117名被调查者中,认为“钱权交易不可避免”的占66.7%,认为“自主招生过程不够透明”的占56.78%,认为“对教育资源缺乏地区学生更不公平”的占48.8%。③实际上,人们对过程的关注和重视并不难理解。虽然从目前的招生录取过程来看,各高校基本能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在选拔录取方案、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以及确定考生入选名单、最终录取名单都向社会公布,接受全社会的监督,但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和录取过程复杂。目前对于自主招生的规定主要是从政策层面,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也缺乏相应的有效监督机制,仅有公平的执行程序和监督程序并不能保证招生结果的公平性,因为自主招生政策执行的结果最终取决于高校自主招考人员,在社会诚信度不高和讲求人际关系的现实社会背景下,自主招生容易成为种种交易的遮羞布,公平底线难以保证。

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的改革对策与建议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高校自主招生制度作为一种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关乎到广大考生和家庭的利益,关乎到社会的和谐和安宁,保证其公平性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内在要求,也是决定自主招生制度改革成败的关键。

1.大力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兼顾地域、城乡公平

自主招生政策之所以向经济发达地区、重点中学倾斜,实际上是我国地区间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均衡、学校间生源质量存在巨大差异的必然结果。因此只有大力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优化教育资源短缺问题,才能保证自主招生逐步扩大选才面。同时,自主招生政策应适当向经济和教育欠发达地区倾斜,兼顾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城市考生和农村考生;在自主招生计划上,在贫困地区投放单独招生名额,针对农村考生进行单独划线;建立特殊困难考生救济机制,分区设立考点,方便考生就近参加考试,考生可向高校申请往返交通费补助。如此高校可拓宽参与自主招生的主体范围,保证大学自主招生的地域公平与城乡公平。

2.淡化阶层背景影响,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在自主招生政策与评价体系中,放宽农村考生的报考条件,引入地区因素和家庭因素的评价,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农村生源,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教育对贫困家庭学生所处的相对薄弱教育环境的校正,减小阶层文化背景对自主招生考生的限制。在此基础上,改革自主招生评价内容,综合评价学生知识掌握水平、创新能力、思想道德修养等方面,同时将学生的平时测验成绩、实验成绩、推荐信等纳入考察内容;改革评价方式,在面试中增加实验测试、口试、小组讨论等环节,使不同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的学生展示自己的能力,以综合客观评价考生。

3.提高自主招生的透明度,规范招生程序

建立健全详尽、明晰的自主招考制度,完善招考程序,制订科学合理的考试评价标准,并通过网络、报纸、电视等渠道将招考制度、招考方案、招考程序、评价标准、考试过程、考生成绩与录取结果等及时向社会公布,使考生从申请、考试到录取整个过程都能够得到充分信息,使高等院校自主招生能够在公正、公开、透明的情况下进行。

4.强化监督机制,加大惩治力度

自主招生推荐信范文第5篇

自主招生自我陈述范文一

尊敬的____大学自主招生领导:

您好!我是陕西省西安市西安中学高三学生***。我希望通过贵校的自主招生来实现我在___大学学习的梦想,感谢您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审阅我的申请材料。

一直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对我都有很大的吸引力,她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

丰富的教学资源,良好的学术氛围,强烈的时代气息,为社会培养出许多杰出人才,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有许多专业在国内都名列前茅。近年我校许多优秀学生都不约而同的选择贵校为第一志愿,我也非常渴望能在明年7月拿到贵校的录取通知书,成为贵校的一名学生,成为一名对社会、对祖国有用的人才。

从小学习成绩一直领先的我,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入自己理想的高中——西安中学,经过三年的锤炼,我已经从一个简单明快的女该成长为意志坚强、底蕴深厚、成熟内敛、热爱生活、有爱心、有同情心、有上进心、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我性格开朗,兴趣广泛,天文地理、国内国际形势、音乐美术都会引起我极大的兴趣与关注。我喜欢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在西安中学建校100周年庆典活动中,我积极主动加入到自愿者的行列,在社会实践中得到了锻炼;我喜欢写作,参加了校组织的作文大赛,并获得三等奖,在此收获了许多知识,同时也发觉自己的不足;我喜欢唱歌,参加了校园歌手大赛,虽然没有入围,但锻炼了自己的勇气;我喜欢电脑制作,高一时生物课幻灯制作,我总是代表小组制作出最精彩的作品,使我在计算机软件的运用上有了进步。

我热爱生活,始终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在这个美丽的世界上,我享受着春花的美丽,秋月的温馨,夏雨的激情,冬雪的坚韧。我喜欢感受快乐,我希望把快乐传递给我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为强者欢呼,为弱者流泪,我相信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我在班上有很好的同学缘不只是由于我的班干部职务,更来自我单纯、直率、热情的性格。我会常常不厌其烦地给同学讲一道已经讲过多少遍的数学题,我会郑重其事地给同学公开我学习英语的最佳诀窍,我会在学习之余和同学一起去图书馆遨游于知识的海洋里,一起去ktv陶醉在美妙的旋律中。

我是一个做事果断、有主见的人,愿意把主动权掌握的自己的手里,我喜欢积极主动地学习,那种轻松没有压力的学习环境更容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玩的时候会尽情的忘乎所以,但我在学习的时候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一旦面对着困难,便会很本能地把全部潜力发挥出来。我常常用更少的时间就能学会别人在标准的学习时间内才能获取的知识,我总是花费别人的一部分时间而完成和别人同样的作业任务。在高中历次的期中期末考试中,我的成绩大多领先,在最近的一次考试中,我取得了全年级第六名的好成绩。这些都源自我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班上的学习委员,我工作认真负责,被评为西安中学优秀班干部,并获得西安市未央区区级三好学生的荣誉。

____大学,是我梦寐以求的大学殿堂,假如我这次有幸上人大,我将计划我在人大的努力方向,人大有法学、哲学、历史学、文学等六个人文学科,我希望我能在其中之一汲取知识,不仅是知识,更有献身祖国,为民族复兴贡献一份力量的情操。在学术活跃的人大,我将努力参加一些团体、论坛和各种活动,弥补我以前的不足,锻炼我的能力,把自己磨砺成一个___大学学生所具备的独特文化品位、非凡才能和良好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

恳请贵校领导能够接受我的申请,实现我的理想。

此致

敬礼

姓名

时间

自主招生自我陈述范文二

尊敬的老师:

您好!

我叫**,今年**,是来自**省**高级中学的一名高三学生。感谢您能在百忙中抽出

时间看完我的自荐信。

贵校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教学资源,良好的学术氛围,为社会培养出许多杰出人才,有许多专业是在国内名列前茅。我的许多师哥师姐都不约而同的选择贵校为第一志愿。我也渴望能在明年夏天拿到贵校的录取通知书,我期望成为贵校的一名学生,希望在贵校深造,渴望成为一名对社会、对祖国有用的人才,希望成为贵校光荣历史的见证人。我希望这次自主招生考试能够改变我的人生轨道,让我投入到贵校的怀抱,我希望被贵校录取。

我选择贵校,正是认为贵校既注重过程,又注重结果的人才培养方式。我认为我个人很适合在贵校接受教育。

我来自**高中理科实验班,在这个高手如林的班级中,我的学习成绩总能略占上风。这样的成绩,让我稳稳扎根于全校学习成绩前列中。事实上,我的潜力还很大,我的分数还有升值空间。我对问题的深入分析,对知识的熟练掌握并没有完全反映在我的卷面上。有很多时候,我的答案正确,但解题过程并没有被阅卷老师所理解。有时候,过程明晰,但结果却因一个微小的错误而与正确答案失之交臂。

令我颇为自豪的还有奥赛上的成绩。怎么说呢,成绩不是最好,但足以令我引以为荣。高一的时候,我就参加了化学竞赛,获得了市三等奖。当时我只是初试牛刀,小试身手。高二,开了生物课,对生物的兴趣使我毫不迟疑的参加竞赛班的学习,全心全意投入到“生物”的广阔海洋中去,其实,那时离市赛只有十多天,距省赛仅有半个月可以准备。我如饥似渴的仅用不到十天时间就把一本六百页厚的〈生物奥赛教程〉啃完,同时又做了几十张的习题。工夫不负有心人,我以**市市赛第二的身份进入省赛。为迎接省赛,我自学了大学生物课程,做了近五年的奥赛试题,每天忙到深夜,一大早又急急赶到学校图书馆。那个时候学校正开夏季运动会,运动员在赛场挥汗如雨,我在闷热的房间汗流浃背。我准备的很充足,踌躇满志,势在必得,我甚至夸下海口:“争省一,保省二”,现在看来,那时的我就像一把弓,无论精神上还是体力上都张的过满,连日的疲惫像洪水一样漫过了警戒线。结果,我没有把梦想带入现实,我以二分的差距与省二等奖无缘。我只得了省三等奖。当时我非常难过,为自己的付出而伤心,妈妈解劝我说:“这个努力的过程是一笔不小的人生财富。”现在看来,即使是省三等奖,在自主招生中不是也有很大的作用么?不是也帮助我向心仪的大学更靠近一步么?我觉得奥赛是我很难忘的一次经历,它让我知道了过程与结果同样重要。

我是学理科的,做事讲究有理有据,我不只是重视智商,在开发大脑智力资源的同时,我也非常注重情商的发展。我在高一的时候就担任数学课代表,那个时候我每天收、发作业,帮助老师完成教学任务。高二文理分班,又被同学们推举为生物课代表,在学习之余,我也经常帮助那些生物较弱的同学,给他们解释疑难题目,我因此受到同学们的欢迎,被多次评选为三好学生。我积极参加班级活动,曾编排历史剧《虎符》、《雷雨》,受到同学们热烈好评。在学校组织的辩论大赛中,我帮助本班六战全胜的不俗成绩,挂起了“第一名”的锦旗。

我对文学的爱好,让我的眼界更宽广,让我的思维更加广阔。我在省、市报刊发表过十多篇作文,在莲圆原创文学网站有我好多文章。我想一棵大树,不管有多么大,它的根总是深深扎在大地里的。文学的根就深植于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中。我喜欢〈西游记〉,尤爱〈三国演义〉,酷爱〈红楼梦〉。我爱〈三国演义〉就爱它的简爽干练,我喜欢〈红楼梦〉就爱它的温柔可人。我读到诸葛亮陨落五仗原,总有无限哀叹。我每次读到林黛玉临终前的那一幕,那竭尽全力的一句 “宝玉,你-------”都忍不住替她接一句“宝玉,你好狠心。”然后心痛不已。我想,〈三国演义〉教会我用怀疑的眼光看问题,而〈红楼梦〉教会我用理想的眼光去解决问题。我用传统名著,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构建统一的桥梁。

在我看来,高中生应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高中培养出来的不仅仅是拥有大量知识储备的“材”,更应该培养出的是能充分灵活运用自己知识储备的“人才”。我高中的标不仅仅是考入像贵校这样的名牌大学,以后衣食无忧。我的高中目标是成为一名有思想,有道德,有知识,有技能的全方位高素质人才。我想让自己投入到火一样的祖国现代化建设中去。我不想变成一个空有满腹经纶,却没有什么作为、碌碌一生的人。对我而言,贵校就是我心中的长城,我想,只有进入贵校,才能“英雄有用武之地”吧。期待您的认可!

此致

敬礼!

自荐人:***

年 月 日

自主招生自我陈述范文三

云南大学的各位领导、导师们:

您们好!

首先感谢你们能在百忙之中审阅我的自荐书。

我叫___,是来自云南某中学的一名高三的理科生,即将面临高考,我希望通过贵校的自主招生来实现我在云南大学学习的梦想。一直以来,云南大学对我都有很大的吸引力,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教学资源,良好的学术氛围,强烈的时代气息,云南大学历经沧桑,饱经风雨,为祖国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并成为我国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基地。特别是,她是我国高校中最早开始试点实行自主招生的高校之一,她爱惜人才、有责任感,不拘一格选人才。这一点很吸引我。我非常渴望能在2012年7月拿到贵校的录取通知书,成为贵校的一名学生,成为一名对社会、对祖国有用的人才。

进入高中以来,我不断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勤学善思。英语、理化是我的强势科目,英语成绩特别优异。我参加了今年的全国中学生英语创新大赛,并有幸进入复赛,虽然由于种种原因和最后的大奖擦肩而过,但参加竞赛的这种过程使我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除了学习成绩优秀以外,我还有多方面的特长,我参加了学校的乐队,业余时间我喜欢拉二胡,学胡,不仅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而且升华了我对音乐的见解,在二胡的世界中,有奔腾豪放的《赛马》,有坚定有力,追溯光明的《光明行》,也有悲愤哀怨的《江河水》,我积极参与文体活动。初中时博兴县的才艺表演大赛中获得优秀节目奖。

我不仅爱好计算机,在业余时间,我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计算机等级考试并取得了一级B证,而且经常积极参与

体育锻炼,强健体魄,增强毅力。除此之外,我热情、开朗,乐于助人,阳光、向上,所以高中以来,我年年被评为为"三好学生"。

但是,这些成绩只能代表我的过去,梦在心中,路在脚下,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选择了云南大学,我希望云南大学能敞开怀抱,给我提供一个大发展的平台,希望各位领导和老师能接受我的申请,衷心的感谢!

自主招生推荐信范文第6篇

公共管理研究的兴起在西方国家已达半个世纪,政府治理和社会公共服务是其主要研究领域。在研究发展过程中,公共管理曾被不同学者冠以“政策管理”、“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务”等不同称谓,也被赋予相应的理论内涵。如英国学者胡德认为公共管理属于国家管理的艺术,研究政府如何设计与提供公共服务,强调管理者角色的重要性〔1〕。美国学者奥斯本和盖布勒主张将对公共事务的控制权从官僚机构转移到社会,倡导参与式的管理〔2〕。在我国,公共管理是改革开放后引进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陈庆云将公共管理学定义为一门研究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活动规律的科学,主要研究拥有公共权力的公共组织,在维护、增进与分配公共利益以及向民众提供所需的公共产品所进行的管理活动〔3〕。汪玉凯指出,所谓公共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满足公众的要求,对涉及公众利益的各种公共事务所实施的有效管理〔4〕。综合分析各种学术观点,可以概括出公共管理的四个基本特征:利用公共权力、处理公共事务、维护公共利益、提供公共服务。分析高考制度,就会发现它具有公共管理活动的特点。

首先,高考制度具有公共权力的性质。《教育法》第二十条规定“,国家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国家教育考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种类,并由国家批准的实施教育考试的机构承办”。《高等教育法》第十九条规定“,高级中等教育毕业或者具有同等学历的,经考试合格,由实施相应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录取,取得专科生或者本科生入学资格”。这是高考制度建立的法律依据,高考管理属于政府有关部门根据这些法律授权而实施的公共权力。其次,就高考所涉及的社会事务的深度而言,无论是从参加高考的考生规模,还是从组织考试所参与的政府部门的数量,以及引起的广泛关注度和社会影响,高考无疑属于公共事务的领域。第三,高考的结果不仅关系每一位考生的学习、就业及个人将来的发展方向,影响国家的人才培养计划、人力资源规划等发展战略问题,而且会对基础教育产生强烈的导向作用,关系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况且在高考过程中所展现的公平正义原则也有利于弘扬国家倡导的基本价值观。

所以,高考制度的实施也是在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共利益。最后,就高考组织行为及应用性质而言,它不是行政部门内部简单的权力传递与执行,也不是政治意义上的,而是由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及专门考试机构根据法律规定向社会提供的一种公共服务。高考制度作为一种公共管理制度,其核心研究内容是政府如何有效地向社会提供高考这种公共服务产品。公共服务产品是西方经济学中相对于具有独用性质的私人物品而提出的一个概念。“公共物品是指这样一类商品:将该商品的效用扩展与他人的成本为零;无法排除他人参与共享。”〔5〕公共物品由于存在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产品利益边界不清楚及投入产出效益难以精确计量等特殊性,主要通过政治制度安排实现需求与供给,往往由政府供给或在政府主导下由公共组织或特定的私人机构进行供给。“公共服务主要指由公法授权的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以及有关工商企业在纯粹公共物品、混合性公共物品以及特殊私人物品的生产和供给中所承担的职责。”〔6〕

由此可见,由政府相关部门根据法律法规而进行的高考管理属于公共服务,而高考事务的组织与活动则是一种公共服务产品。实际上,我们通常所讲的高考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简称,在制度设计上由考试制度和招生制度两部分组成,分别由不同的部门负责,具有不同的运作机制,在制度实施上执行考试和招生相对分离的政策。并且,高考制度中的考试和招生作为两种不同性质的公共服务产品,各自具有鲜明的特点。就考试来讲,它具有纯粹公共物品的特征,由政府统一组织,对所有人开放,考试机会均等,考试内容、形式及考试实施过程讲求公平,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并且考试结果不受个人身份、家庭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就招生而言,则体现俱乐部产品的特点,考生在具体的高校录取机会上具有一定的竞争性,而没有排他性,即考生均可平等地报名任一所高校,一旦高校录满名额后,其他报名考生则失去该校的录取机会。

在一定条件下,如当录取机会的需求远远大于供给时,就表现出强烈的竞争性。然而,并非每所高校的录取机会都会竞争激烈,对于难以足额招生的高校,则不具备竞争性和排他性,只有一个作为底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俱乐部门槛)而已。在我国,由于受科举考试一试定终身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并在特定社会发展阶段下高考作为民众改变阶层身份的一种工具,以及诸如国家统一分配高校招生计划、高校缺少独立招生标准以及选拔监督机制的缺失等原因,致使政府在较长的时期内将考试和招生两种制度捆绑在一起,形成了传统的高考制度。这种考试、招生一体的高考制度,不仅能够体现政府治理中的公平、经济、效率等基本原则,而且有利于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并实现对不同人群在招生政策上差别对待,进而达到实质上的公平,更能够体现在传统行政管理学意义上的全能政府的特点。然而,长久以来形成的这种复杂的高考制度,导致考试与招生作为公共服务物品的特点不清,公共服务提供主体不明,改革措施举步维艰,难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成为我国公共管理领域的难题之一。

二、美国和英国公共管理领域中的教育考试制度特点

(一)美国高校入学考试———市场主导型公共服务

美国实行分权式的联邦政治体制,政府权力受到制约,许多公共服务由政府以外的社会组织提供,具有市场主导型公共服务的特点。在这种公共服务模式下,私营企业或者非营利性组织成为教育服务产品的供给者和生产者,强调价值规律的作用,重视自由竞争为教育带来的积极效应〔7〕。教育体制规定了考试的特性,美国高校入学考试属于市场主导型的公共服务产品,具有多样性、竞争性的特点。美国的教育行政主体是州一级政府,联邦政府不指定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教材及管理标准,也没有全国统一的高校入学标准,因而也就没有所谓的全国统一考试之说。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不一定需要得到政府的同意,但必须获得相应的法律支持。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私人机构或非营利机构必须根据有关法律的要求进行,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政府不予干预。美国对教育及考试的供给与需求和其他社会公共服务的特点相一致,属于典型的小政府、大社会、强法制。

在考试服务活动中,各考试机构依据法律独立按照市场机制运作,考试项目是否能够顺利发展并且规模如何,主要取决于顾客的欢迎程度,其顾客主体为学生和大学。政府一般不关心考试的设计、组织及实施效果,考试机构必须在考试质量上下功夫,加强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提高服务质量和性能,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赖,也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在美国教育体制中,高校入学考试和招生完全分离,专业化的考试机构组织考试,高校独立自主招生。在美国,高校入学考试项目主要有两项,分别是由大学理事会(CollegeBoard)主办、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承办的SAT考试和由大学考试中心(ACT)举办的ACT考试〔8〕。ETS和ACT都是以提供教育考试服务为主营业务的非盈利性机构,两者在高校入学考试项目上展开激烈的竞争。SAT一年考7次,ACT一年考5次,学生自愿报名参加,考试成绩在一定时期内有效,高校自主选择考试项目及成绩作为入学参考。美国政府未制定统一的高校招生政策,也没有按照类别划定SAT或ACT的考试分数线作为录取标准,而由各高校在法律允许的框架下完全自主招生。

对于高中毕业生来说,根据自身情况自愿申请大学,一般需要提交的材料有SAT或ACT的成绩报告、高中阶段的学习成绩单(GPA)、个人特长或有关竞赛的证明、推荐信、自荐信(小论文)以及其他材料(如AP成绩)等。由此可见,高校入学考试不是决定学生能否进入心仪大学的惟一依据,考试成绩高低也不是决定高校是否录取的当然标准,并且,各参考项目在录取中也没有固定的、量化的权重比例,自然也就不存在统一折算后的分数报告,录取与否完全取决于各高校的招生委员会对学生综合情况的研判。

在美国教育体制中,校外考试与校内测验严格分开,校内测验与校外考试属于性质相异的两个评价系统,所用的测量工具及结果用途有着明确的界限。高校入学考试功能单一,仅为大学录取新生提供一个参考,考试成绩不得作为他用。中学很少用学生的高校入学考试成绩来考核教师的教学绩效,地方政府也没有用大学升学率来评价教育质量,更没有当作行政官员的政绩标杆。对于学生来讲,可以多次参加SAT或ACT考试以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并用之来申请学校,但高校在评价审核学生时,则可以从考试机构调阅到该生的各次考试成绩。因此,虽然学生可按最高分申请,但大学未必按照最高分录取。

(二)英国教育考试———政府主导型的公共服务

英国教育考试实行课程资格考试认证制度,考试与教学密不可分,考试管理与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相类似,属于政府主导型公共服务。1979年撒切尔首相上台以后,推行了一系列激进的政府改革计划,学界称之为新公共管理运动(NPM),其核心是主张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公共管理,打破政府对公共服务及公共物品的垄断,加强市场导向、结果导向和顾客导向,明确掌舵与划桨的职能。30多年来,英国的教育考试制度也处在连续不断的变革之中。1984年,英国政府宣布建立普通教育中等证书考试制度(GCSE),并改革普通教育高级证书考试制度(GCEA-LEVEL);1985年,颁布实施《GCSE国家标准》;1992年,成立国家教育标准办公室(Ofsted),负责监控学校的教学质量与督导;1997年,成立资格与课程管理局(QCA),负责国家课程(考试)标准开发与评价监控;2009年,QCA又被分解为教育质量与课程发展局(QCDA)和资格认证与考试管理办公室(Ofqual),QCDA负责课程(考试)标准开发及维护,Ofqual负责课程考试与质量监控。英国通过成立这些官方或半官方的办公室或事务局,将课程标准与考试评价事务从政府中分离出来,并通过绩效合同明确责任,提高了考试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英国实行课程(考试)标准制定、考试认证与招生录取相分离的制度,不同职责分别由不同的机构负责。英国政府的儿童、学校和家庭部(DCSF)主管学前教育的发展与评价,负责制订教育发展战略及政策、分配政府教育经费等宏观管理职能。QCDA向DCSF部长负责,主要研究课程设置与教育教学标准,并进行推广与维护。Ofqual向国会负责,主要研究制定考试实施规程及监管办法(法规),指导考试机构的考试实施,并监控具体考试项目的质量。考试机构作为具体的课程资格考试认证实体,根据QCDA和Ofqual制订的国家课程标准与考试实施规程编写课程考试说明、命制试题、制作试卷、组织考试、阅卷评分、确定分数等级、报告结果、授予证书等。与其他国家的考试机构不同,英国的考试机构还编写教科书,并负责对教师教学的培训与引导,使其能正确理解课程标准与考试要求,以保证教育质量。高等院校招生服务中心(UCAS)作为全英统一的高校招生服务机构,是采用公司化运作的非营利性机构,主要提供高校入学申请服务。

UCAS拥有一套学业成绩换算系统(UCASTariff),能够将不同来源的学业成绩进行评价,并换算成具有可比性的分值,协助高校在录取时平等地对待所有入学申请者〔9〕。英国高校享有包括招生在内的很大自,对于入学申请者,除课程考试标准规定的最低要求外,不同学院、不同专业还有各自的特殊条件。英国教育考试制度中的国家课程标准既是该课程教学的教育标准,也是评价学习成就的考试标准,考试的宗旨是“为了学习的评价”,即通过考试促进教育和学习。在这种考试制度下,课程教学与考试认证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学习累积证书,没有一次性的单独为大学招生而设置的统一科目考试。英国实行义务教育制度,教育及考试经费由政府财政承担,学生免费接受教育和参加考试。就具体考试费用而言,政府通过专门机构监管考试,向承担考试项目的考试机构购买服务,根据考试科目、考生数量及服务质量等情况向考试机构拨款。因此,考试机构间的竞争激烈。在英格兰地区有评价与资格联盟(AQA)、卓越教育委员会(Edexcel)和剑桥评价委员会(CA)三家考试机构提供GCSE和GCEA-LEVEL等考试服务。

虽然他们的管理模式不同,但主要工作内容却是相似的,除了重视考试应用研究、考试实施规范和考试证书质量以增强自身竞争力外,还特别强调要做好客户服务、利益相关者关系维护、市场推介与营销等方面的工作,以广泛吸引学生参加其考试。由政府确定教育公共服务项目的数量和质量标准,建立专门机构负责制订考试规程并监控质量(掌舵),在提供考试服务的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将政府能力不足的服务领域通过对外承包和市场检验的方式推向市场,由专业化的考试机构负责考试实施(划桨),是英国教育考试管理制度的一大特色。

三、推进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策略

根据高考作为公共管理制度的特点,并借鉴美国和英国的教育考试制度,为了实现《纲要》提出的“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的高考运行机制这一目标,我国在高考改革的制度设计和政策执行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加强政府在高考制度改革中的主导性

高考制度属于公共管理的范畴,政府作为公共管理主体,负责提供高考这种公共服务产品。由于公共服务产品使用的共享性和消费的非排他性容易导致“搭便车”或产生供给不足的现象,对于高考的旺盛需求而言,更容易导致供给不足,所以必须加强政府在高考管理中的主导性,保证公平有效供给。按照新公共管理的要求,政府在进行高考制度改革时,应更多地关注管理的效果,重视对政策绩效的考核,将高校、学生及社会的满意程度作为衡量的标准。而且,政府作为公共权力部门,也要加强对高考政策执行情况的监控,并及时进行调整,不应只发放政策,不进行评核与清理。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的回应性,负责高考制度改革的教育行政部门、考试机构还应该加强调查研究,与高校、中学、考生及家长等保持沟通和交流,最大限度地展示和凝聚他们的需求和利益,提升高考改革政策的公平性和正当性。在高考制度改革中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就是要充分依据法律法规,发挥掌舵作用,利用招生计划、经费配额、行政管制等工具,提高高考制度的管理水平和效益。

(二)拓展考试机构的专业化服务功能

考试机构作为高考制度的行为主体,直接承担命题制卷、考试实施、阅卷评分和招生组织与监督等功能,具有公共权力执行部门的特点。不同于政府部门在高考制度上的宏观管理职能,考试机构作为直接面对学生和高校、服务政府的公共组织,应该按照新公共管理的理念,建立以“顾客”为中心的高考运行机制,为“顾客”提供充裕的考试及评价信息,服务考生、服务高校、服务政府、服务社会。拓展考试机构的专业化服务功能,应以“四个中心”为建设目标:一是考试理论研究中心。加强高考的教育测量学性质及理论研究,侧重高考的难度、效度以及综合素质和能力考查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深入高考的考试内容、形式及与评价关系的理论研究,丰富和完善高考的测量理论及模型;二是考试技术研发中心,着重于高考的题库技术及应用、信息化考试与管理技术、考试数据采集与评价工具研发,探索适合多次考试的等值模型及成绩报告形式;三是考试政策研究中心,主要进行高考科目设置、考试时间安排、招生评价方式、考试与教学的关系等方面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四是考试评价服务中心,深入挖掘考试数据,研究数据所包含的信息,根据不同“顾客”群体的需要,提供个性化的评价信息,完善与高校、学生及政府、社会的沟通服务机制,为高考制度改革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尊重并发挥高校的招生自

自主招生推荐信范文第7篇

“成功秘诀说”“教师走穴风”……第四届复旦基础教育论坛上,复旦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杨玉良等专家批判了社会及教育界某些人的功利化心态,认为教育不能只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的德性培养和责任感的培育。

学生急功近利――“总希望找秘诀、走捷径”

“我深刻地感受到现在许多学生对成功的理解非常偏颇。”杨玉良举了个例子:2010年6月底,复旦大学邀请加拿大总督米夏埃尔・让女士来校作演讲,在互动环节好几位学生一再追问,“从海地移民到加拿大,当了总督,你是怎么成功的?”

“这样的问题,粗听之下没什么,仔细想想,就暴露出不少学生急功近利的心态,总希望找秘诀、走捷径。”杨玉良说。

还有一种现象让杨玉良印象深刻,学校邀请大学者作报告,总有些学生在报告结束后一拥而上,把事先准备好的推荐信拿出来,直截了当地说:“请您签个名,我要去美国。”

杨玉良认为:“像这样不惜投机、只求成功的学生,将来从事学术研究,或者当官、做事,恐怕都不能让人放心。”

“我们培养的学生,要有对个人、对整个国家、对人类的责任感。如果学校教育只注重知识,不重视德性培养,那么培养的人越有知识,越可能成为社会的祸害。”杨玉良对此有着强烈的危机感。

教师心态浮躁――“四处吃请,夸夸其谈”

杨玉良认为,当前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的功利化心态,与当前教育过度注重知识传授、轻忽人的根本德性培养,部分教师心态功利、浮躁,缺少“身正为范”的自觉自律有关。

有些教师除了与个人科研有关的文献外,少有时间读书,布置给学生的学习资料,自己并未查证、读透,以致学生抄袭也无从发现;有些教师不仅做不到学问起点高于学生,连实事求是的基本态度也不具备,如此师道,必然危害学生的成长。

对于大学教授的“走穴之风”,杨玉良有过亲身经历。当年他还是副校长的时候,曾经参加过一个论坛,从主持人处知道一位大学教授40分钟的“出场费”高达20万元,这位教授再将当地吃请、参观过程中获得的某些案例移用到另一场演讲中,外行听来效果不错,内行听来只是夸夸其谈。这种情况在经济学家中并不罕见。“这种风气对学生的危害很大。对于教师来说,‘身正为范’比‘学高为师’更重要。”杨玉良说。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主任徐淀芳也将“诚信品质”列为当代学生培养中最重要的基本素养之一。除了整个社会诚信缺失的环境影响之外,教育者自身的某些弄虚作假行为也时常给学生带来不良示范。比如学校为了应付教育督导、检查而准备多套方案;家长为了让学生“安心学习”而写事实虚假的请假条,社会为学生“过关”而出具含有“水分”的社会实践证明等等。

“诚信教育不在于讲了多少大道理,更加重要的是教育者用什么样的行为,影响受教育者。以虚伪行为教导诚信,结出的只能是虚伪的果实。”徐淀芳举了自己听的一堂课为例。那堂课上,老师请学生连续几个月观察记录家中的用水量。一个农民工子女诚实地回答,家里几个月用水量都一样,水表不转,结果引来教师的指责和同学的哄笑。“教师只关注学科知识应用,却未尽到育人职责。这个孩子很可能以后再也不讲真话了。”徐淀芳说。

丰富思想教育――“超越知识的教养”

除了外部功利性动机过强,在徐淀芳看来,缺乏内在的学习兴趣与激情,也是阻碍中国学生成才的一大病症。国外专家曾进行过一项调查,发现中国的中学生选择大学专业时,绝大部分都是听从父母意见或者教师建议,很少基于个人兴趣,而国外学生正好相反。他们认为,中国学生在今后的国际竞争中将缺乏持久的竞争力和创新动力。

“每周一早上7时,我站在校门口迎接学生们。十五六岁的年纪,他们却时常一脸沉重,没精打采的。想想等待着他们的一周五天生活,每天在教室里从早坐到晚,面对的就是一道道题目、一份份试卷;从高一到高三,所有人生活单调划一,只为了考大学。想想都沉重,怎么能兴奋开心?”担任校长才一年的郑方贤,这样讲述在复旦附中推行课程改革的初衷。

从2010年9月起,复旦附中高一年级的学生只需要每天上午学习规定的语数外物化史地等课程,下午至晚上的时间,被更多留给了体育、艺术类课程、自主学习和拓展活动。每周一、三下午,来自复旦大学的教授为学生开设数理逻辑、《圣经》选读等选修课。学校在国内率先将每班人数从原来的45人减少到35人,目的在于“让每个学生得到更多关注”。学校要求学生全部住宿,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多上课,而是希望能让教育延伸到他们的整个生活。

复旦附中还要求,凡进校3年以上、40岁以下的教师,必须在相邻的复旦大学选修一门课程,目的主要不在于学到专业知识,而是为了让中学老师感受大学文化,逐渐摆脱多数人出身于应试教育体系的“先天不足”,以便给中学教学带来启发。

“不论是大学自主招生,还是哪个公司、行业招聘人才,往往录用的其实是那些综合素质良好的人,而不是只具有某方面特长的人。超越知识的教养,才是教育的根本。”郑方贤认为。

自主招生推荐信范文第8篇

关键词: 新课改 高考 思考

世上本没有高考,考的人多了,便成了高考。所谓高考,其实就是“考高”,就是当高材生,考高分,考高等学校,实现自己的高级理想。高考成了实现理想的分水岭,胜者“把酒临风,其喜洋洋矣”,败者“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自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人才。由于受几千年传统教育的影响,绝大部分学校依旧把“应试教育”作为衡量一个学校、一个地区教育成效的标准。应试教育的弊端也日益凸显,比如“一考定终身”,苦读十年,一纸试卷,几天考试,人的一生,具有极大的偶然性,人才会因分而流失。比如“高分低能”,智商很高,但是社会阅历极其贫乏,交往能力欠缺,自理能力差,媒体曾经有如下报道:女大学生被拐卖;女博士被只有初中文化的人骗财骗情;38岁的湖南某高校一名历史专业的研究生,日前在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求职时,竟当场跪倒在院长的面前,同样的情形还发生在湖南女子大学校长办公室里;大学生不会叠被子、洗袜子,等等。又比如应试教育只重视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考查,一些名校毕业的“三高”(工资高、地位高、眼光高)人员做的却是“三不”(不孝敬老人、不做善事、不管家庭)的事情。我们不由得不思考:在恢复高考后的那几年,录取学生尽管考分不是很高,怎么水平那么高呢?现在的考生,考分超过了当年恢复高考时的考生分数两倍、三倍甚至四倍,怎么水平那么差?这究竟是出了什么问题?

看着我的学生一个个在苦学,有能力的学,没能力的也在学,我有时确实觉得,他们的优点长处都被扼杀了。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国家提出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启动高中新课程改革。新课改对高考提出一个新的要求,就是要砍掉“独木桥”,建设“立交桥”,就是使更多的人能够受到高等教育。高中在改,那么相应的考试制度包括考试科目、内容、方法、招生等方面都得改革。现在很多省份都在探讨上述内容,但还未形成统一的方案,我认为新课改下的高考应该是学业成绩与综合素质的全面考核。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认为,评价孩子的成长,不能只看一次高考成绩,还要看平时的学习情况,就是学业水平测试,同时,还要看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这就是综合性评价。

在此,我就对新课改下的高考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学业成绩

1.高考成绩

继续采取3+X模式,就是必考的科目“语文、数学、外语”,但是要弱化公共课(语数外),强化专业课。

语文是国语,语文考试应该多考基层题,学语文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一个人如果言谈举止都不怎样的话,很难想象他能做出什么大事来。学数学是为了提高自己的逻辑分析能力,现在都在提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如果缺乏逻辑分析能力,怎么发展科技?但是对于英语,应该弱化分值,因为生活中毕竟用得不是很多,而学生却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学。另外根据高考学校的要求,比如说你考物理加物理,考化学加化学,加试的科目能够突出学生的特长,有利于将来的专业方向。因为业术有专攻,人才并非都是样样精通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关键是发挥每个人的特长。所以,语文、数学分值可以缩减为120分,英语缩减为100分,多出来的分数加到专业课里去。

2.高中会考成绩

目前,会考成绩的高低不影响高考的参加与否,因此很多学生甚至学校并不重视,我建议高中会考成绩可以计入考生电子档案,在统招录取、自主招生中作为高校录取的重要依据。

3.高中三年的成绩

变一考为多次考,这也是避免“一考定终身”的良策。为了公正起见,每学年考一次,监考、改卷、登分异地对调,然后加密存档,三年一个周期,高考成绩出来后再解禁,按照一定比例加入高考总分内,这就使学生高中期间须认真对待平时的每次考试和作业,避免偶然性。

以上三方面在录取时分别按一定比例,作为高考综合学业成绩,择优录取。

二、综合素质

1.社会实践

长期以来,高考偏重对知识记忆的考查,忽视对考生实际能力的考查,结果造就了一批缺乏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考试机器”。所以高中阶段应该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脱离学习,参加完全的社会实践、生产劳动,不能走过场,学习一些实实在在的技能,锻炼体力、毅力和经受挫折的能力,培养吃苦精神,感受父母辛苦等等。现在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小学、中学时都参加过学校农场的劳动,“”时知识青年到农村接受教育,也不能说是没有一点好处,那时的人文化知识绝对没有现在高,但是自理能力绝对比现在的青年人强得多。现在世界上公认有几大方面的能力:观察能力、适应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特别是与人合作的能力,这些能力在社会实践中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2.注重品德的考查

我国在古代选拔官员非常注重品德修养,比如“孝廉”的举荐。如果我们放开眼界,就会发现,德才兼备实际上也是很多国家教育部门对于学生录取的共同要求。在美国,虽然其社会主流道德观念跟我们的有很大的不同,但大学在录取时,除了考查学生的“学业能力”外,还要通过推荐信等方式审核其品行和参加社区服务等情况。相比之下,我们的高校对学生的考查,除了学习成绩之外,其他方面的几乎没有。思想品德考核虽一直有所规定,但却只是停留在查查档案的层次上。古人说:“知书达理。”可当今社会,很多不道德行为却发生在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人身上,有才无德的人其实对社会的危害更大,本应造福社会的知识、技能却被用来作奸犯科,这是很悲哀的事情。

品德考核应当有三个基本点,一要守法,二要诚信,三要公平公正。

品德考核首先要确立行之有效的品德评价体系,要有依据。学校要健全学生高中三年日常行为考评制度,让应届毕业生的在校表现,如违法、违纪情况,立功、受奖,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记录,等等,都能成为考核的基础。

其次,社会要建立个人诚信制度,所谓诚信,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重建诚信体系,需要全社会的努力。这个措施,教育行政部门可以考虑。

最后,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必须通过长期接触和交往才能判别出来,通过几页文档恐怕很难判断出考生的道德品质。目前,招生单位主要是调阅考生档案,对考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考核,这种无法量化的道德考核如何才能保证公平、公正,是一个值得密切关注的问题。老师必须客观公正地给学生以评价,抛弃私心,可以让学生参与评价、监督,力求准确。

三、恢复一些技术性、专业性、实用性强的大专、中专,分层考试,每个层面的试题应该全国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