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代诗歌朗诵

现代诗歌朗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现代诗歌朗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现代诗歌朗诵范文第1篇

现代诗歌又称新诗,是相对于古典诗歌而言的,新诗摆脱了古典诗词严整格律的束缚,用白话写诗,更为适合表达现代人的思想情感。鉴赏现代诗歌应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分析意象,品味语言,发挥想象,感受充溢在作品中的真情。

1.现代诗歌朗读的层次性

现代诗歌与古典诗词相比,在表现形式上更加自由,不受平仄、押韵、字数的限制,可以更真切地表现作者情感的起伏变化,同时也为朗读者的有声语言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现代诗歌有单节的,有多节的,单节诗歌有时因为篇幅长、容量大而需要划分为若干的小层次,多节的诗歌可根据情感的变化和内容的关联程度或分为几个大的部分。层次的划分有助于更细致地体会文本,也有助于在朗读中更好地把握诗歌传达的思想情感。

九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为现代诗歌和外国诗歌的学习,相对集中地让学生感知自由诗的优美。现以郑愁予的《雨说》为例,体会层次划分对现代诗歌朗读的意义。郑愁予的诗风轻美如音乐,这首《雨说》更是清新活泼,明朗而耐读,诗人用拟人的手法,赋予了雨生命的灵性,把绵绵的细雨化为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读来会觉得诗文如雨丝般飘入心田,沁人心脾。所以这首诗歌朗读时的整体基调是欢愉轻快的,体现出一种积极而明媚的感觉,但在其中又是有层次和有变化的,在朗读时需要细细体味。全诗共有九节,第一节写四月的大地在等候春雨的降临,第二节写雨轻轻来临,温柔而甜美,第三、四两节写春雨希望人们不要抗拒它,而要迎接它、亲近它,第五节写春雨滋润了大地和大地上的生灵,第六节写雨从远方来,是笑着长大的,第七八节写雨希望孩子们要像它一样勇敢地笑,最后一节写雨满足地安息,滋润大地,把甜蜜的果实作为送给孩子们的祝福。这首诗歌的层次感是很强的,也很易于分辨,所以教师在朗读指导中要引导学生体会每个层次传达出的不同的情感色彩,在朗读时有意识地体现出这种层次感。这首诗第一节描绘的是细雨来临之前大地干枯停滞的景象,所以在朗读时应体现出一种滞重感和满怀的期待:“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等待久了的鱼塘和小溪”,两个“等待久了”要加重语气以显现出急切感,“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牧场枯黄失去牛羊的踪迹/当鱼塘寒浅留滞着游鱼/小溪渐渐暗哑歌不成调子”,这几句场景的描绘更要突出一种凋敝无力之感,语气要相对沉缓,直到最后一句“雨说,我来了,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这里有一个很大的转折,春雨一来,一切都将改变,所以朗读时要用兴奋而又柔和的语气,带着一丝惊喜,体现雨的降临所带来的喜悦。第二节主要写雨的温柔和对大地上的孩子的爱,所以语气要更加柔和,像一位母亲说给婴孩的温言软语,“我呼唤每一个孩子的乳名又甜又准”,这样的诗句也需要用甜蜜柔和的语气朗读出来,展现出母亲呼唤孩子时的柔情。三四节的语气要变得急切一点,雨希望大地上的孩子不要抗拒它,“可别打开油伞将我抗拒/别关起你的门窗,放下你的帘子/别忙着披蓑衣,急着戴斗笠”,春雨带着满满的热情而来,它希望和大地上的孩子们亲密接触,让每个人都感受到它的滋润,所以这两节要表现出春雨迫切的恳求,应该加快语速。春雨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心愿,可以带着孩子们一起去感受被洗礼过的大地,所以到了第五节,语调变得明朗起来,“跟着我去踩田圃的泥土将润如油膏/去看牧场就要抽发忍冬的新苗/绕着池塘跟跳跃的鱼儿说声好/去听听溪水练习新编的洗衣谣”,这几句诗歌充满了童真童趣,朗读时要进入情境,想象自己还是一个几岁的小孩子,伴着细雨,在田野、牧场、池塘和小溪边愉快地玩耍,所以朗读时的感觉应该是轻松的,愉悦的,欢畅的。第六节又要转为和缓的语调,雨在讲述自己从哪儿来,是怎么长大的,读时要饱含温情,第七八节是全诗的,是雨教给孩子们要勇敢地笑,这两节的感情是最热烈的,“君不见,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一系列拟人手法的运用,把一个充溢着欢声笑语的世界展现了出来,朗读中一定要把这种快乐的感觉传达出来,使听者仿佛听到了柳条儿、石狮子和小燕子的笑声。最后一节写春雨落地安息,留给孩子们甜蜜的果实,语调又缓了下来,变得较为平静,还有淡淡的感伤,但更多的还是对孩子们温柔的祝福:“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在朗读前对诗歌进行分层处理,体会每一层次体现的不同的感彩,再用最合适的语气语调来表现,会使朗读更有节奏感,更加灵动,更加引人入胜。诗歌文字本身是具有画面感的,而朗读时通过声音的张力,语气语调的变换,会使画面动起来,带给人更为立体和丰富的审美体验。

2.更高的朗读追求――诗歌朗诵

前面已经论述过朗读和朗诵的区别,朗诵是更有创造性的活动,是口语表达中最高级的艺术表现形式,因为朗诵带有表演性,所以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并不适合经常使用,但是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相当的朗诵水平,在朗读教学中渗透朗诵指导,以训练学生更高的朗读能力,也给学生开拓更广阔的空间,有更高的朗读追求。现代诗歌是非常适宜作为朗诵材料的,许多经典篇目都被搬上舞台,成为人们进行朗诵艺术表演的最佳选择,所以笔者将在此谈一谈初中语文中的现代诗歌朗诵指导。

朗诵是极富创造性的语言活动,所以要追求朗诵的个性化。初中生已经具备了表达复杂多变的文学情感的基本能力,在现代诗歌的学习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在朗读中渗入丰富的个性体验。而提倡诗歌个性化朗读的前提是语文教师要首先解放思想,对于诗歌的解读不可僵化,禁锢学生的思想,要锻炼学生的多元解读思维,让他们明白每一首诗传达的不只是一种情感,不同的读者可能会有不同的体会,有了多元化的欣赏和解读,才能使个性化的朗诵成为可能。

江河的《星星变奏曲》是一首感情细腻的现代诗歌,写的是诗人在静谧的夜晚遥望星空,满天的星辰勾起了他内心的温情和朦胧的憧憬。江河是朦胧派的代表诗人,这是他的一首重要诗作,在诗中抒发了他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适当讲解朦胧诗的特色以及诗人的创作背景,但是不能过于强调所谓的诗歌主题或者深究作者每一句诗歌有怎样的隐含意义,这样会把诗歌分解得支离破碎,不利于学生的个性赏析和朗读。比如,教师教学用书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这句诗歌是什么意思?书上给的参考答案为:“在寻求自由和光明的过程中,在周围都是黑暗的时候,只能燃烧自己去寻找光明。寂寞突出了孤独,燃烧代表了牺牲。”本来意蕴丰富的诗句被略显生硬地解读出来,还带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如果教师仅仅是按照这两句答案来讲解,必然不会引起学生强烈的感受和共鸣,因为以学生的情感经验是不可能感同身受地体会当时诗人的处境的,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到诗歌本身,把自己当成这首诗的主人,想象自己在怎样的情境下会有这样的感受,比如青春的孤独,求学之路的寂寞,家人的牺牲和重托,这些真实的情感都有可能在诗句的诵读中激发出来。教师要做的就是在引导学生的同时又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自由地体味和联想。当学生产生了与作者的共鸣,在朗诵时才能有真情实感,“谁不喜欢飘动的旗子,喜欢火/涌出金黄的星星/在天上的星星疲惫了的时候――升起/去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只有有了真情实感,这样的诗句才能更有力量地表现出来,或许在每个学生心中,都有一面“飘动的旗子”,这面旗子给他们带来鼓舞,可是旗子的内涵又各不相同,这才是诗歌朗诵应该达到的效果。只有先打动自己,才能打动听众。

现代诗歌朗诵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现代诗歌 教授 必要性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千百年来,在中国诗歌的海洋中,不但活跃着无数才华横溢的诗人,而且无数光华夺目的佳作如春潮涌动,精彩纷呈,内容丰富,旨趣各异,让读者目不暇接,为青少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料。中国诗歌以其短小精悍、内蕴丰富、见微知著、曲径通幽的特点而深受读者青睐。掌握诗歌文体特征,了解中国诗歌历史,学习诗歌写作技巧,发扬和继承中国诗歌精神是当代青少年必须承载的使命。所以,现代诗歌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在高中阶段学习诗歌知识,了解中国诗歌源远流长的历史,感悟中国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内涵,掌握一定的现代诗歌写作知识是青年一代传承中国悠久灿烂的诗歌文化、诗歌精神,让诗歌发扬光大所必备的文学素质。

一、高考考查与课本选文的缺失

在以高考为指挥棒的高中教学中,一直存在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高考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至于其他的,老师能顾及当然好,若顾及不上也是没太大问题的。这个现状使得现代新诗在中学课本中的地位极其尴尬。

在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要求中都会有一条“请不要写成诗歌”的规定,我们不能恶意地揣测出题者的意图,但是作文要求中从未出现过“不要写成小说、不要写成剧本”这类句子,这本身就给学生和老师一个误区:诗歌写作本身是不被高考承认,日常的写写画画无伤大雅,但到考场上就要掂量其中轻重了。有了这样一个指导,教师也会在潜意识里对新诗采取回避态度,进而压抑学生写作诗歌的热情。除了作文,其他题型的考察也见不到新诗的出现,早些年,阅读理解中还会出现郑敏先生的《金黄的稻束》,其后就被命题者以新诗意蕴太深,考生不容易把握,而将新诗逐出了高考。

除了高考对新诗的“排斥”态度,新诗在中学课本中占据的位置和选文范围也极为有限。在被广泛使用的人教版高中教材中,新诗仅占一个单元,并被安排在必修一的第一单元,其单元构成包括的《沁园春·长沙》、戴望舒的《雨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以及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其中,的《沁园春·长沙》虽然产生于1925年,属于现代范畴,但是从其写作方法上看,这是一首词。编者也在本单元的单元提示中说:“这里选录的一首词,正好可以与新诗进行比照。”而且在目录中将这首词标上了代表自读课文的“*”号,但是多数教师对此“视而不见”,他们从个人经验出发,从政治导向出发,将的《沁园春·长沙》做了重点解读,而新诗的教学便只是走走过场:读读诗作,介绍作者,讲讲背景,让学生记一记诗歌主旨。这样的教学无法让学生对新诗产生基本的认识,更谈不上让学生燃起写作新诗的兴趣。

另外,就课本所选的三篇新诗戴望舒的《雨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以及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虽是新诗史上的名家名作,但并不能很好地诠释编者所说“新诗的‘新’,是相对古典诗歌而言,‘新’在用白话写诗,摆脱古典诗歌严整格律的束缚,比较适合表达现代人的思想感情”。这三首诗从写作时间上看,都产生于建国前,无法很好地体现新诗与时代的相互呼应关系;从其情感倾向上看,一首说“彷徨”,一首说“离情”,一首说“苦难”,更倾向于古典诗歌,并未明显显示出新诗在表现“现代人的思想感情”上的优势;从意象选择上看,“丁香”“云彩”等都属于传统意象,并未出现有明显现代气质的物象。而且这三首诗的选择虽然破除了“革命”“阶级”话语的影响,但在风格选择上,更倾向于阴柔优美,而缺少了年轻人所需的刚硬劲健。

二、激发起学生学习现代诗歌的兴趣

在中学语文的教学中,如何加强对现代诗歌教学这个薄弱环节的强化,培养学生学习现代诗歌的兴趣呢。诗歌教学的传统模式就是:教师费尽口舌地对一首诗全面分析讲解,但却把本来完整、优美的诗歌给肢解得支离破碎。即使是这样的分析也大多依照教参,做唯一不变的解读,使一届届学生形成思维定式。同时,学生也并没有感受到诗歌的魅力,反而对干巴巴的分析感到粗糙无味,因此逐渐丧失了学习诗歌的兴趣和热情。诗歌教学严重脱离诗歌本身,不进行美的赏析,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只会造成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想学的局面。

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教材选编的课文少,教师不够重视,学生接触不够多等方面。而实际上诗歌以其思想深刻,意境优美,节奏明朗的特点,深受高中生的喜爱;这又为现代诗歌的教学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所以我认为只要教师对现代诗歌的教学予以足够重视,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引领得当,点拨恰切,是可以教好现代诗歌的。激发起学生学习现代诗歌的浓厚兴趣,是教好现代诗歌的前提。

三、用语言带领学生进入诗人心灵的阵痛

诗歌是语言艺术和情感魅力的融合,是最精纯美妙的文体。黑格尔说过:“诗是作者灵魂的一次痛苦的经历”。在课堂上,我们作为灵魂的引导者,又能否用语言带领学生去体验诗人那样一次灵魂的痛苦经历呢?诗歌教学的重点是品味语言,体验情感,适当传授知识。

在现代诗歌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将学生引入诗人的世界中,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了解了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以《再别康桥》为例:第一,作者徐志摩是为了艺术,为了自由,为了美而活着的。作为一个诗人,他注定像蚕一样用生命结成雪白的茧,在茧成的那天羽化飞升而去;作为一个诗人,他也注定像荆棘鸟一样,衔着锐利的荆棘,在只有一弯新月的夜晚,不断为理想而鸣唱,直到满嘴鲜血淋漓,直到生命的终了。第二,徐志摩重游英国。一个傍晚,他一个人悄悄来到了久别的母校,漫步于寂静的校园,怀念逝去的美好岁月。但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没有人认识他,满腔的热情和对母校的眷恋之情无以倾诉。前来寻梦的诗人,怅然若失。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挥笔写下了《再别康桥》这首诗。可以说,“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如果了解了这些背景,我想,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歌有很重要的作用。

在“知人论世”之后,学生接下来就要进入角色,将自己化为诗歌生命的一部分,当自己的灵魂与作者融为一体时,你也似乎回到当时那样一个写诗的情境中去,与诗人产生共鸣,这样才能在学习诗歌时体会到诗人的喜怒哀乐,此时的你,对诗歌的理解一定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有了较为独特的视角去思考这首歌。

四、让诗歌教学烙下青春的印痕

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而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所以,诗歌是美的存在,是生命中的一部分,在一个人一生中不可或缺。朱光潜先生认为,读诗“使人到处都可以觉到人生世相新鲜有趣,到处可以吸收维持生命和推展生命的活力。”诗歌以它丰厚的人文特性潜移默化的敲击着我们的心灵世界。对高中学生而言,学习诗歌是对他们成长过程中的认知体系的一次美的洗礼。诗歌教学,就是把美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里,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应该重视诗歌教学。笔者认为美读是诗歌教学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学生面对自己喜欢的诗歌作品,忘情地摇头晃脑,声请并茂地朗读,会给学习者带来身心的愉悦。“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美的东西有着迷人的魅力。你不需要过多分析,只要带着学生走进诗歌,用心感悟会心轻吟,将会收获太多丰富而美好的情感。高中语文教师平时可以多组织一些诗歌朗诵比赛,朗诵篇目不限,朗诵形式灵活多样,可配乐,可配舞蹈,可几人同时朗诵等等。学生选定好内容后,可能会为表现得与众不同,收集各种音像资料,想方设法丰富道具,并为比赛拟定主题。在过程中同学们肯定会表现出高涨的热情、别出心裁的创新精神。学生的青春会因诗歌而激情飞扬!我笔写我心,在高中现代诗歌教学中,可以多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让他们因为诗歌而抒发真挚之情,抒发高尚之情,抒发优美之情,抒发高洁之志,表达他们心中最真实最纯真的情愫。

希望“一切为了高考,一切服务于高考,一切服从于高考”成为高中学习生活的过去式。我们期待新诗教学在整个高中语文教学中能够增加比重,能够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亮点,也能成为高考的必考内容,让现代诗歌的光芒能真正照耀我们的语文课堂。在语文教育界、教材编写者和诗歌界这三个领域的专家和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在语文教师的积极推动下,为渴望读诗、喜欢写诗的中学生提供更多更适合的作品,为他们美好的青春年华注入亮丽的诗歌元素。

【参考文献】

1.李润霞:《谈中学语文中的现代诗歌》,《天津教育》,2003.11.

现代诗歌朗诵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诗歌;方法;单元整体教学;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106-02

对于以一、二年级为首的低年级,儿童诗歌是非常适合他们学习的语言材料,具有训练语言、丰富情感、培养审美、丰实想象、创新思维的作用。而二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语言能力,富有想象喜欢童趣,所以诗歌学习很适合他们的口味。诗歌教学不是简单的读读背背再仿写,需要教师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与规划。通过单元整体教学突显诗歌教学的目标、方法,借助预习单、总结单,鼓励并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不仅能激发同学们参与学习的欲望,还能使他们在合作中创生智慧。

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诗歌单元时,我进行了以下整合和设计:

一、单元目标与内容

二、单元教学策略

1、导读课实施策略

(1)借助预习单,知特点。用预习单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单元内容的初读,除了基础性要求读准读通课文之外,听读时引导学生关注五篇课文相同的地方,学生会在原有学习基础上对该单元的内容有整体感知,如这一单元的课文都是儿童诗歌。儿童诗歌,虽篇幅短小,但读来琅琅上口,浅显易懂,生动活泼,文质兼美,是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的极佳文字材料。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出现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随年级的变化,诗歌的内容和形式也逐渐深刻、丰富起来。带着学生感受诗歌独特的语言风格,领略诗歌创设的美好意境、体会诗歌表达的隽永情感,激起学生对诗歌的喜爱,激发学生诵读诗歌、创作诗歌的冲动,应该是教学诗歌的一个美好境界。在“我知道或我学到”栏目中,学生就会把自己初读诗歌的感知表达出来。教师则把学生这些初读感知作为导读课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发现单元特点,并且依据这些特点进行进一步的学习。附:预习单

①初读课文

一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

二听:借助磁带听课文,边听边想,这四篇课文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三标:标小节,把新学到的词语划出来,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出来。

②填写下表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一株紫丁香

水乡歌

(2)比较古代现代诗歌,明异同。通过诵读《日有所诵》上的现代诗和已学过的古诗,引导学生比较分析讨论现代诗和古代诗的异同点。相同:对仗工整、讲究押韵,节奏鲜明。不同:现代诗每行字数不等,行数不等,空行分段,讲究反复;古代诗每行字数相同,行数一般为4行(以后会学到8行)。在辨析的同时,渗透学习新知时可以和旧知相比较的方法。

(3)积累类结构短语,做铺垫。现代诗歌语言优美,有时句式整齐一致、常运用反复,所以课文中经常会有一些结构相同的短语,例如数量+名词短语(一条渠、一条河),形容词+名词短语(欢唱的黄鹂、盛开的野菊),还有形容词+动词短语(喜滋滋地送、乐呵呵地捉),这些结构相同、词性一致的短语,我们称它为类短语。在诗歌的导读学习中,引导学生关注并积累类短语,不仅丰富了词汇,还为诗歌的后续多样朗读训练做了铺垫。

2、推进课实施策略

(1)在朗读中,再现诗境,表达诗意,凸现风格。

诗歌是朗读教学的好题材。无论是在教学前、教学中,还是教学后,我们始终把朗读贯穿其中。在反复的朗读中再现诗境,表达诗意。适时辅以技能的指导,长句的停顿,题目与正文,每一部分间的停顿,齐读时的整齐和谐,读书与说话时用声的不同等,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表达自己的体悟,展示诗歌朗诵的魅力。

(2)在创作中,拓宽诗境,扩展诗意,内化语言。诗歌语言生动形象,又像歌曲那般上口。许多学生是听着儿歌,唱着儿歌长大的,他们有时不仅喜欢随口溜两句,而且颇为自己的创作而得意。教学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找准教学的切入口,不仅能帮助拓宽诗境,扩展诗意,而且有效地帮助学生内化语言。在《水乡歌》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模仿创作的水乡桥多、鱼虾多、笑声多不仅意境美,语言运用能力也得到了训练,而且激发了学生对水乡的热爱和对诗歌的喜爱之情。《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乡下孩子》的模仿写两句学生可谓兴趣盎然,信手拈来。

(3)在合作中,思想交汇,辨别筛选,焕发激情。诗歌由于其特殊的结构特点和语言风格,所以非常适合学生合作朗读。每个学生带着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参与讨论,在辨别筛选过程中,他们思想交汇,意见碰撞,最后的合理分工,巧妙组合,足见学生对诗歌内容、结构的体悟和把握。所以,给学生合作朗诵的时空,展示他们对诗歌独到的理解和由衷的喜爱,既能更好地凸现诗歌的特点,也使学生与诗歌,主体与客体进行再一次交融。

3、总结课实施策略

(1)回顾学习过程,提炼学习收获。运用总结单,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过程跟踪,并在回顾中提炼学习收获。不同的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总结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收获或最有感触的体验。总结课上,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运用小组交流的方式进行基础性的知识、态度层面的总结外,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方法、认知水平等方面进行总结和提炼。本单元重点引导学生总结现代诗歌的一般特点和具体诗歌主要内容,提高学生后续对诗歌内容段落的仿写创作能力。

附:总结单

①回顾反思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一株紫丁香

水乡歌

②课外阅读:你读了哪些诗歌?请把你最喜欢的一句诗歌写下来吧!

③口语交际:向同学朗诵一个课外的诗歌,并请他们给你涂色打分,写上他们的评价吧。

(2)在赛诗会中,学用结合,兴趣和能力共长。开展赛诗会,四人小组合作选择本单元最喜欢的一首诗歌进行朗诵表演。结合同学评价和老师评价,评出“优秀小诗人”小组。课内学诗歌,课外诵诗歌,活动课赛诗歌,学生兴致勃勃,大有显身手之势。

现代诗歌朗诵范文第4篇

父亲节诗歌范文一

父亲节思绪

作者:阳光海景

那天,日当正午,

他说,一条龙飞过咱的家。

那天,斜阳西下,

他说,西厢房里开了一朵最后的花。

放下陶罐的牵绊,

他说,累了。

正房的病榻上,

花香填满了他的胡茬。

抚摸着娇嫩的蕊,

他说,舍不下。

他,就是咱的爸。

他低头垒墙,说风寒损花。

他抬头看天,渴盼阳光催生奇葩。

他深夜苦耕,侧听花的嗟呀。

他妙手丹青,却笑夸我的涂鸦。

天边飞起了一抹朝霞。

绚丽的彩霞怎么也不能染红他满头的白发。

那花,没有绽放奇葩。

他说,已经很奢华。

桃红柳绿啦,春的消息才迟迟送达。

枝头的蝉噪,给了我烦闷的夏。

疏桐重云,盖住我秋的清凉。

数九寒冬,我依然缱绻在你的翼下。

天,顷刻坍塌。

冥纸翻飞着蔽日的黄沙。

引魂幡上停着宋朝的鸦。

他那被磨蹭老茧的双手啊,

捧着他手中的花。

刮风了,他为我挡沙。

下雨了,他带我去看江南的霞。

夜好黑哦,他说,别怕。

节日到了,他说,快回家!

可如今你又在哪里呀

我的爸!

父亲节诗歌范文二

没有父亲的父亲节

作者:江南驿

举起,有些颤抖的手

小心地触摸,近在咫尺的父亲节

我给弟弟发去短信,说

明天我们回去看看吧,尽管

这是一个没有父亲的父亲节

子欲养而亲不待

病魔,早已将父亲佝偻弯曲的身影

从我们的心里抹去

老屋墙角边,那把无柄的镰刀

也早已锈迹斑斑

可是,有些记忆

又好像从父亲那杆烟斗里

随着青烟袅袅升起

晚上,我又睡到那架床上

这是父亲睡过的床

我也睡过。我睡在童年的梦里

我又梦着,坐在父亲的肩上

我只轻轻一想,手就碰到天堂

我不想醒,或者希望

梦,永远不要结束

尽管,天总是要亮

我的梦也总是要醒

可是我宁愿,用

煤油灯的半截灯芯,去寻找

父亲守候的牛棚,去听

牛犊出生后的啼叫

呵,没有父亲的父亲节

我怎能安睡?

就在这样的夜里

我总是把脸颊,那行

冰凉的泪滴

悄悄,带进梦里

带进父亲那熟悉的期盼里

父亲节诗歌范文三

父亲节忆父亲

作者:胡志文

一摞纸钱,一柱檀香,

遥寄那冥冥中的天堂,

天堂中的父亲啊!

你可知儿女们对你的思念?

是否你也在那边把我们守望?

一座孤冢,

隔断了血浓于水的桥梁,

一杯水酒,

谢恩重如山的育养。

千行泪,万言语,

诉不尽离别的悲伤,

滴涕泣跪慰父魂,

一束素花敬坟堂。

看了父亲节诗歌的人还看

1.关于父亲节的诗歌

2.父亲节诗歌

3.催人泪下父亲节诗朗诵3篇

4.父亲节的诗朗诵稿6篇

5.父亲节英语诗歌大全

现代诗歌朗诵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语文;诗歌教学;诵读;想象;联想;感悟;品味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4-0061-01

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的诗歌,既有旧体诗,也有新体诗。不论是何种诗歌,其基本特征是:高度集中,高度概括;想象丰富,感情炽烈,形象鲜明,意境深远;语言凝练,声韵和谐,富于节奏感,具有音乐美;形式整齐,或大体整齐。在诗歌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品味和学习呢?

一、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能力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古代强调“诗言志”“歌咏怀”。“诗歌”有别于其他的文学形式,许多东西都是只能用心去体会。只有在对诗歌的阅读中慢慢体会,才能对其所表达的含义进行深刻的理解。

(1)创设课堂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诗意朗读。诗歌的语言比较凝练,诗歌的内容也充满诗意,是诗人丰富的思想感情的表达,是诗人内心声音的体现。诗歌在创作中通常都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要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朗读课文的情感基调,就必须让学生了解作者并引导学生进入作者描写的情景,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同时对诗人的内心情感用心去进行感受,把诗人的情感用朗诵表达出来。在进行诗歌朗诵时,一定要情感充沛,字正腔圆。如何才能让学生更好更快地读出诗歌的感情呢?我的方法是准备一台录音机和跟教材配套的磁带――配乐朗读。阅读时,同学们在音乐背景的引领下,身不由己地走进诗歌中,在乐曲和诗歌的融合中感悟,进而声情并茂地进行阅读。例如,教授《,你在哪里》时,先引导学生谈谈对的了解,再告诉学生这是一首抒发人民对怀念之情的诗。然后,播放配乐朗诵《,你在哪里》让学生聆听、体会,并注意这首诗的节奏、声调、停顿、强弱、长短的错综变化与节拍音乐的美感,感受作者的情感,指导学生读出深沉的哀思,如潮的激情。

(2)注重积累,反复诵读。学生不可能拿到一首诗就能迅速地有感情地读出来,要想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体会出诗歌的大意,这需要平时的积累。学习《,你在哪里》这首诗时,我的做法是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人民对的深情、热切的呼唤,山谷、大地、松涛、海浪、广场的回音。学生在跟读录音时,尽可能在具体生动的朗读情境中快速感悟出这篇课文的感情基调、朗读的规律,进而通过反复大胆的训练,模仿掌握朗读技巧。这样,学生才能深切地感受到总理与人民心连心的动人情境,以及亿万人民无限怀念总理的深切情感。通过反复朗读,学生就能把对总理深沉的哀思、如潮的激情读出来。久而久之,他们也能将这些朗读技巧驾轻就熟地进行运用。

二、培养想象与联想的思维能力

(1)驱遣想象,进入诗人创造的“意境”。想象是一个人思维的拓展,想象的空间无边无际,诗歌中的想象能让文字描写更加鲜活生动,“意境”无限。诗人把自己在生活中的感受,通过诗歌的意象传神地进行表达。因此,学生在对诗歌进行朗诵时,一定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诗人所创设的意境中自由飞翔。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的语言非常凝练含蓄,常常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抓住诗歌中含义深刻的关键词语等,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没有想象,就谈不上对诗的分析。当然,想象要适当点拨,以免偏题。

(2)大胆进行联想,对诗人的心声进行感悟。倘若没有感情的投入,就不会有诗歌作品的诞生。诗人总是在诗歌中对自己的情感进行表达,而这种情感的表达又是含蓄而微妙的。所以,在诗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分析诗人的自我形象,触摸诗人的心灵,并让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就是诗人自己,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读懂诗人。例如,学习张继的《枫桥夜泊》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同学们通过联想,让自己进入到作者所描写的夜景之中,这样就更容易感悟作者的心声了。

(3)教学生品味语言,领悟诗歌的艺术魅力。诵读诗歌,一定要对诗歌的韵味进行仔细的品味。诗歌一般言简意赅,情感丰富,诗歌就像一首经典老歌,越品味越有味道。比如,诗人贾岛所写的《题李凝幽居》中的“僧敲月下门”中的“敲”字,作者在写作时反复揣摩,留下了典故“推敲”。一个“敲”字,让读者对诗歌的意境流连忘返。

三、诗歌教学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很多诗歌是对社会生活、自然风光的描述,通过诗歌,学生能进一步体会生活中的艺术美、自然美;通过诗歌,可以进一步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通过诗歌,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开阔视野,眼界放宽。审美教育与开发智力关系密切,学生在学习诗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美的教育,并从中获得了一定的文学素养。学生从感知美的内涵到探究美的表达方式,到动口或下笔去创造美,不但可以养成形象思维的习惯,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与想象力。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时,一定要创新教学模式,对各种教学方法灵活进行运用。要通过诗歌教学,使学生的诗歌素养进一步丰富,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现代诗歌朗诵范文第6篇

关键词:实践教学;诗歌;阅读

中国作为一个公认的诗歌国度,自古以来诗在文学中就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文学史的大浪淘沙,许多诗人湮没在历史的黄沙当中,留下痕迹的大都是经典诗人的经典之作。中国百年新诗的发展历程则较为特殊,经过与中华民族历史的共振以及自身复杂、艰难的演化,新诗渐渐被读者接受认可,但是,大多高校或者中学教师新诗理论、新诗阅读方面知识储备不足,加之由于并未拉开足够长的时间距离,诗人、诗作浩如烟海、良莠不齐,教师面对新诗解读一片迷茫,自然成为“门外汉”。因此,高校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新诗经典,使阅读诗歌上升到审美鉴赏的层次,学会读诗、解诗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一、确立阅读对象,沉入历史打捞经典

百年新诗的演变经历了多次复杂的历史转折,或是开创白话文写作引领风气之先,或是沉溺于诗歌艺术的殿堂,生发知识分子的诗性之思,或是紧跟时代的脚步发出撼天动地之音,生动地营造出了新诗发生、发展、成熟的历史语境,遗留下了大量的诗歌流派、诗歌思潮。因此,面对新诗的写作、命名、审美、派别要深入当时的时代语境去触摸、把握,不能用今天的眼光衡量、判断作品的优劣,避免偏见,力求公允、客观、实事求是地展现新诗的真实。

比如的新诗集《尝试集》,作为新诗集的开山之作,由于历史的局限,如今阅读者能够切实地感受到诗集艺术上的浅显和粗糙,其中,大多是自己创作的旧体诗或者半文半白的诗歌,新体白话诗只占其中较少的篇幅,甚至一部分被讥笑为“打油诗”,但是在新文学草创期“《尝试集》出版3年已出4版,印数15 000册”。鉴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读者数量,这一销量成绩还是很惊人的,从客观上也能反映出读者对中国第一部白话诗集的推崇与追捧。所以,应当构架起当时历史的整体氛围,使学生回到“五四”时期那种破旧立新的毁灭与更生之中,去理解《尝试集》对于新诗的“尝试”意义,以及“五四”闯将们打破几千年来旧文学枷i的努力实践。可以说,的《尝试集》破坏有功,具有中国新诗的开创意义。

诞生于20世纪初的中国新诗,从开始就充满了时代元素和家国情怀,肩负起了启蒙、救亡、爱国等历史使命,在恢复真实的历史场景的时候,应当把握其独特的发展脉络和主题形态。像“雨巷诗人”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闻一多的《死水》、40年代“九叶诗人”穆旦的《赞美》、艾青深沉的《我爱这土地》、贺敬之的《放声歌唱》、郭小川的《林区三唱》、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北岛的《回答》等经典诗作,均有其特定年代的特殊印记,诗人们扎根现实的土壤,孕育出了满含深层文化意蕴的诗篇,其中有为民族解放执着坚韧的探索,有忧国忧民的博怀,有激情嘹亮的政治抒情,有反思者的空谷足音……这些诗人的忧患之思都凝缩了一个时代的民族记忆。2008年汶川地震,诗人朵渔写下了《今夜,写诗是轻浮的……》这首描写国殇的诗,面对铺天盖地的地震诗歌,诗人并未抒写廉价的滥情之作,而是在悲痛过后,客观呈现出了几日来伴随汶川地震而发生的林林总总,笔锋直指大灾难过后现实的苦痛与不幸,以知识分子的良知记载下了一个民族的伤悲和苦难的症候,为历史作证。

二、把握诗艺的肌理,复活诗性的阅读

针对诗歌多元的阐释空间和多样的艺术创新,要综合运用多种解读方法,破解中国新诗繁复内敛的诗意空间。

首先,通过意象体系入手,厘清诗人的情思结构。由现代生活引起的现代人复杂的心理构成,赋予了诗人感悟世界的不同视角,古典诗歌那种重视整体意境渲染的写作模式,嬗变为个性突出的意象系统和象征体系,出现了非常规的意象组合和表意物象,并通过跳跃的诗思、奇谲的联想、陌生化的尝试等手段,铸造了不同于传统诗歌传情达意的审美方式。这需要读者通过对某位诗人主题意象的揣摩、探查,辨析诗人内心的隐秘。例如海子诗歌中频繁出现的麦子、麦地、土地、粮食、饥饿、河流等土地意象,少女、姐姐、女孩、女儿等女性意象,太阳、远方、天梯等探寻理想的意象,都构成了破译海子诗歌的交叉意象群,它们是把握海子诗歌主题变迁、心理裂变、诗性张力的钥匙和命门,无不凝结着诗人的主观感受和对人生的深度体悟。就像海子的经典诗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样,代表性意象“明天”反复出现,初读会使人产生某种错觉,似乎这是一首自然纯粹的唯美性诗歌,人世间的美好散落在字里行间,但是,当你联系到海子充满心酸和痛苦的经历,以及那代表贫穷、饥饿、感伤、徘徊的意象之后,你会发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描摹的“明天”对于海子来说,是空中楼阁,那只是尘世里芸芸众生的生存方式,而海子希望获得的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纯净生活,这种生活理想摒除了世俗间的一切凡人凡物,独自享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般的唯美图画。

其次,现代诗歌的核心命题:诗歌叙事性的彰显。诗歌本是一门以抒情见长的“手艺”,在传统阅读习惯中,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抒情节奏,已然根深蒂固,但是随着诗歌表现空间的不断延展,为了更好地再现现实生活,贴近现代人的现代诗思,更具包容性的诗歌叙事技艺应运而生。像现代诗歌中卞之琳的《古镇的梦》、戴望舒的《我的记忆》、穆旦的《森林之魅――祭胡康河上的白骨》等经典诗歌都融合了叙事性的因子。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期,诗歌叙事性更是得到了长足发展,如何打破常规理解这种经典化的艺术实验,成为阅读新诗的入门技能。如“中间代”诗人安琪的叙事经典《菜户营桥西》便以费解的字句组合成了一首歧义丛生、晦涩难懂的诗篇,记录了在北京生存的思想状态:焦虑、躁动、不安和紧张感。极限式的叙事,使诗歌语言、句式不再专门地为诗歌服务,“词”随意的排列组合便成了家常便饭,叙事式的“长难句”成为整首诗的主角和主体,诗歌叙事的碎片化程度足以让人望而却步,“他(马拉美――笔者注)只有一个选择:消失,蒸发,把自己变成纯粹的无名声音,不断吐出话语,因为,话语才是诗歌创作的真正主角。这个纯粹的无名声音,这个诗句得以发声的根源,就是懂得剥去自己凡人外壳的诗人的声音”。但是,当学生了解了此诗叙事的运行逻辑后,一切豁然开朗。安琪这种高难度的写作,给阅读造成直观冲击的是急速、超常、混杂和破碎的叙事,而晦涩的背后,诗人旨在通过混杂的语词连缀表达一种现代人碎片化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向度,探讨都市生活中那种绝望和无助的状态。

最后,探索哲思与诗艺并存的新诗发展趋向。诗歌原本是主情的抒情艺术,它与理性色彩浓郁的哲学常常被认为是水火不融的两极,而现代诗人则把情与理巧妙化合,调试得相得益彰,如废名渗透着禅宗色彩的作品,穆旦深具基督教背景的诗歌,冯至的诗则受到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其中不乏对人类精神的深层洞见。像卞之琳那首历来被人们所称道的《断章》,简单的短短四行小诗,解读它的文字却是其百倍千倍,那蕴藏在诗中的暗语、玄机和辩证性意象,无形中增添了解读的难度,令人难以把捉。可也恰恰是《断章》里哲性十足的“断章”和诗与哲学跨界的意境美,引起了无数读者在智性的诗路上探险。卞之琳的诗句大多以相对论作为诗节情感的平衡器,并层层递进加重情感的力量和理性思考的深度,《断章》一诗,便借助这种相对观念的对比和对照,提示时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现实与梦境之间的辩证关系,寥寥数句折射出人生在世的偶然性、无常性、戏谑和无奈,感慨命运和人生。这种相对论、辩证法的和谐之美,强化了新诗的审美意蕴和展现空间,一定程度上让诗歌拥有了智性攀爬的,增加了读者阅读的兴趣。

培养大学生对文学经典、诗歌经典的阅读习惯,这是高校文科教学和高校校园文化繁荣的必要途径,但是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应当在如何读、读什么等方面增加学生的理性认识,读诗、赏诗原本就是一项高难度、专业性的教学实践任务,百年中国新诗由于复杂的历史情景,中外诗歌艺术的借鉴和当代诗歌语境的变迁等因素的叠加影响,许多诗歌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颇为难解,需要教师有专门的背景知识进行讲授。同时,诗歌作为年轻大学生较为喜爱的文体形式,在课堂内外设置读诗实践的环节便显得十分关键,使学生将课堂学到的知识与自己的写作活动有机连接,并借助社团或者实践教学中心推广,让诗歌作品、诗歌朗诵、诗歌批评流通传播起来,这些无疑是对学生最好的鼓励和锻炼,既有利于塑造高校人文精神,又有利于培养创新实践人才。

参考文献:

现代诗歌朗诵范文第7篇

一、诗歌课堂教学审美缺失的现象

1.偏重解析,缺乏体悟空间

诗歌教学需要教师以点带面,营造恰当的情境,引领学生对作家特点、作品风格等材料广泛涉猎,才能使学生对诗歌有更深的感触和理解。但受诗歌选材、课时安排和知识传授目的限制,目前的诗歌课堂教学仍然较多地着眼于语言要素和知识要素,偏重对诗歌内容和语言的解析,忽视诗歌中更为重要的思维要素和情感要素。这就造成了,一方面,课堂教学难以给学生留出文学欣赏的空白,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来自我体悟;另一方面,对诗歌作品的解析往往引导学生形成了一致的知识认知,无形中替代了学生的审美体验,抹杀了学生的个性解读。

2.偏重应试技巧,忽视知识运用

受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教师进行诗歌教学时功利性倾向明显,教给学生的不是怎样去领略美、鉴赏美,而是怎样去猜测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去操练答题技巧。这完全违背了诗歌讲究含蓄,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固有规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局限于教师的讲授,学习诗歌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应对高考中的诗歌鉴赏题,而对诗歌知识的运用往往是空白的。

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提升诗歌教学审美内涵

诗歌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不利于学生领略诗意、陶冶性情,不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一线教师强烈的备考意识也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在这种情况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所具有的生动活泼、丰富有趣、寓教于乐的特点,使其成为弥补课堂教学不足、还原学生情感体验、提高诗歌教学审美性的不可替代的平台。对课堂教学中难以安排的内容和设计,教师就可以借助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开阔学生视野,给学生营造出自我体悟的空间。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综合理解,而且能让学生在鉴赏、创作的过程中体会到诗歌的情与美,真正走进诗歌的审美世界。

李泽厚先生把审美的情感本体区分为三个层次:“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1]“悦耳悦目”是美感的基本层次;“悦心悦意”,表明美感的愉悦可以通过耳目走向心灵,通过有限的形象而感知到更深远的东西,领悟到无限的内容;“悦志悦神”则是人类所具有的最高等级的审美感受,一般要在对人的意志、性情进行陶冶和培育的基础上实现。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只有以学生为主体,以审美体验为核心,在诵读体悟、品读鉴赏、研读应用等方面创新活动形式,开发活动资源,创设活动情境,才能给学生留出一片自我感悟、自我体验的空间,提升诗歌教学的审美内涵。

在粤教版教材中,古典诗歌主要集中在必修一、必修三模块中,而现代诗歌只被安排在必修二模块中。在实际教学中,受一个学期只能完成两个模块的教学容量所限,诗歌教学的课时是非常有限的。针对诗歌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广州铁一中学高中语文科进行了诗歌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将积累与整合、感受与鉴赏、思考与领悟、运用与拓展、发现与创新融为一体,引领学生走进了诗歌情感家园,激发了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促进了学生诗歌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发展。

1.诵读体悟,以悦其耳――“诗意的微醺”

读、诵、吟、唱是我国古代学习诗歌的重要方法。《毛诗序•关雎》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2]诗歌在其最早产生的时候就注定了诗歌吟唱的这一特质,情与声密不可分。人们在“吟咏”中才能发挥创意,在“一唱三叹”中才能将情感宣泄得淋漓尽致。

朱光潜先生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3]“诵读,是心、眼、口、耳并用的出声阅读。采用诵读方式,可以边读边想象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景,然后再用语言把想象中的画面描述出来”。[4]教师指导学生诵读诗歌,应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富有感情的声音准确表现出诗歌的韵律,通过抑扬顿挫的语调表达出诗歌丰厚的情感,帮助学生领会诗文的神韵,为欣赏、品味诗歌之美做好准备。

叶圣陶先生称有感情的朗读为“美读”。他说:“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相通了,无论兴趣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5]声情并茂的朗诵,让学生与听众一起进入到诗歌的意境,在诗意浓厚的氛围中与诗人同悲共喜,受到情感的醺染。一次成功的诗歌朗诵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受到情感的醺染,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诗文的兴趣,增强诗歌阅读的主动性、自觉性。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不妨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来开展诗歌的声情教学:以研究性学习为中心,为学生举办“朗诵与情感表达”专题讲座,让学生练习朗诵的技巧;让学生收听、收看中央台名家名篇的朗诵,在视听结合中受到感染和启迪;配合粤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情感体验”的主题,设计“诗歌朗诵活动评价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音质,选取表现悲欢离合之情的中外古典诗歌名篇来进行配乐朗诵。这些活动都能有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提升朗诵技巧,在诵读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树立自信,提升审美品位。

2.品读鉴赏,以悦其心――“我为诗歌写批语”

反复诵读是诗歌鉴赏的开端。然而,只重“读”是远远不够的,诗歌鉴赏是一种综合性的审美活动,学生需要经过反复体味、理解、评析,才能走进诗人的心田,品读“诗外之诗”,形成理性认识,从而提高想象力和审美能力。“读”关注的是诗歌的音韵,凸显的是对诗歌的直观感受和整体感知;而“品”关注的是诗歌的形象,目的是让静态的诗活动起来,变成听得清、看得到的形象画面,让读者深入诗的意境,去领略那摇荡心灵的思想美、意蕴美。

品读鉴赏是极具个性化的体验过程。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上,教师可开展开放式诗歌品读活动――“我为诗歌写批语”,让学生自选诗歌进行赏析,采用眉批和总批等形式,为诗歌写下自己的点滴感悟;也可以开展“我最喜爱的诗人”活动,让学生选择一位自己最喜爱的诗人,收集他们的生平事迹、创作轶事以及最富代表性的诗歌进行点评。教师可鼓励学生制成课件,与同学交流共享。以上这些活动不同于抽象的诗歌鉴赏理论讲座,强调的是学生个性化的审美体验。教师只有将抽象的鉴赏理论转化为学生对诗歌的情感体验,才算真正达到了陶冶性情和涵养心灵的目的。

实践表明,学生在这些品读活动中,不但会将自己已有的生活体验带入到诗歌的阅读与鉴赏过程之中,自主发掘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而且会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这无疑会帮助学生建立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较高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学会相互交流,不断唤醒自我,真正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提升自己的审美品位。

3.研读应用,以悦其行――“少年情怀都是诗”

诗歌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表达与交流”部分,明确指出了“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的目标。诗歌创作是综合性的实践活动,它不但意味着读者对诗歌意蕴的理解、感悟,意味着对诗歌知识的综合关注,更意味着读者调动自我经历、情感经历的诉求。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不妨设计、开展诗歌创作、改写、结集的系列活动。

(1)创作诗歌。广铁一中的高中语文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了以“少年情怀都是诗”为主题的诗歌创作活动。在这一阶段的指导中,教师力求通过自选照片、播放影片等方式,为学生创设写作情境,激活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创作冲动,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用最美的语言表达出自己最真挚的情感。

学生以前学过一些讴歌母爱、亲情的诗篇,为了让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用诗歌表达出自己对母亲的热爱之情,陈老师一步步地创设出诗歌写作情境。她先让学生欣赏了罗大佑的视频歌曲《母亲》,让学生关注歌曲中表现母爱的生活细节。乐曲深沉的旋律把学生带入到对母爱的感受与思考中。紧接着,陈老师又播放了曾感动过无数观众的台湾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中的一段视频,当学生们看到影片中的母亲为给儿子小强祈福而一路磕头到庙门的镜头时,很多学生被母爱的伟大所深深打动,流下了眼泪。看到创设的情境激活了学生的情感,陈老师请学生说说自己母亲的故事,与大家分享母亲对孩子的付出与关爱,很多学生描述了感人的母爱细节。

有位同学说出了自己幼年时的一段生活经历:因家族生意破产,爸爸长期在外躲债,只有母亲陪伴自己。每当夜深人静之时,他总会被刺耳的电话铃声吵醒,妈妈一个人在客厅压低哭声向讨债人求情。但每当他问及此事时,妈妈总是装成没事人一般,不愿给自己增添一丝惊恐。事隔多年,他总忘不了那刺耳的电话铃声和母亲压抑的抽泣,总忘不了母亲那看似坚毅的表情和躲躲闪闪、忧愁无奈的眼神。他说在那段漫长的日子里他感受到了人情的冷暖,也从妈妈身上感受到了坚强和隐忍。

学生有了自己丰富的情感体验,也有了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在这样的时机,陈老师要求学生以“动情一刻”为话题,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将自己对母爱的感受一气呵成写成诗句。有位学生满含深情地写下了一首小诗《轻轻》。

轻轻地/妈妈在为我准备早餐/挥舞锅铲,没有一丝声响/因为我仍恬然在甜蜜梦乡

轻轻地/妈妈在洗洗涮涮/擦窗拖地,没有水声的流淌/因为我还搏杀在题海战场

轻轻地/妈妈在看无声电影/情感起伏,没有声音的喧闹/因为我已安睡在柔软小床

轻轻地/妈妈悄然入睡/窗外/月光明亮,垂柳拂扬,花儿飘香

这位学生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构思出这首小诗,真实地再现母亲对自己的关爱,朴实而深情地表达对母亲的感激,这与陈老师想方设法地创设诗作情境是密不可分的。另外,教师从学生最熟悉的一些生活细节入手,指导学生创作诗歌,会让学生容易落笔和获得成功满足。

(2)修改润色。在诗歌创作阶段,学生更多的是有感而发,做到了“情真”,但在语言的凝练和诗意的淳厚上大多显得拙劣稚嫩。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体味诗歌语言,强化学生对诗歌语言的抒情性、凝练性、音乐性和形象性等特点的理解。陈老师指导学生有意识地按照诗歌语言的基本要求,对本组同学的诗歌加以修改,并在修改后说明修改理由。这种修改实际上是一种再创作活动,它使学生懂得了,诗歌不仅应追求情感美,还应追求语言美。长期坚持下去,学生修改习惯的养成会有利于文学素养的提高。一位学生对比自己改前改后的情况,看到了自己的进步。

《樱花》(修改前)

就在樱花盛开的那天/是我永远忘不了的昨天/渐渐有了对你的思念/不知不觉泪流满面

就在樱花飞舞的那天/我终于来到今天/把你留在了过去/留在了从前

就在樱花落下的那天/我想到了明天/但我只想回到从前/永远永远

《樱花飞舞的瞬间》(修改后)

樱花盛开的那天/是我温暖而又遥远的昨天/细细品味对你的思念/忘却了泪花晶莹的双眼

樱花飞舞的那天/我终于徘徊到了今天/悄悄地把你留在了原点/留下了过往/留下了从前

樱花凋零的那天/我不再彷徨/明天那多彩而又深邃的天空/是我曾经渴望的灿烂的容颜

(3)结集成册。教师引导学生将创作的诗歌结成诗集,在班级和年级之间进行展示交流,并把其中优秀的诗歌向一些文学刊物推荐。这既可以让学生留下永久而美好的记忆,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4.登诵,以悦其意――“情韵风扬”

经过以上一系列诗歌诵读、评写活动,学生对诗歌已经有了一些自己独特的心得和感受,对诗歌已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请学生自己组织一次诗歌朗诵会,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广铁一中高中语文组教师配合学校文化节,组织了一次百人诗歌大型朗诵会――“情韵风扬”。整个活动以情韵为主线,朗诵内容包括表现酽酽亲情、醇醇友情、绵绵爱情、拳拳家国情四个主题,上起先秦下至现代的26首经典诗篇。学生以领诵、分诵、齐诵、配乐朗诵、伴舞朗诵等不同方式参与其中,在声情并茂的朗诵声中感受到中国文学艺术的博大精深,从经典诗歌中体悟了中华文明的情韵。

朗诵活动也激发了学生对诗歌的热爱,以及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参加朗诵活动的王晓湘同学说:“参加这次活动,我萌发了许多梦想。诗歌的海洋是博大的,令人向往。我要放飞梦想,在诗歌海洋中徜徉!”铁一中学的语文教师们欣喜地看到,学生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不仅获得了诗歌学习的快乐和兴趣,还培养了文学鉴赏的能力,提升了文学审美的品位;同时,这种新的语文学习形式又丰富了学校文化的内容,促进了学校文化的发展,为学校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生活需要诗情、诗意、诗韵。只有把诗歌融进日常的学习和生活,让学生满眼诗意、满怀诗情、满心诗韵,在生活中品诗,在品诗中生活,诗歌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毕生的精神追求和宝贵的精神财富。综合实践活动正是这样一座桥梁,沟通了学生的诗歌学习与日常生活,成为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平台。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学四讲[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2]刘恩伯.中国舞蹈文物图典[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3]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第2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4]李行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4.

现代诗歌朗诵范文第8篇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中专语文教学;运用

由于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在中专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被广泛应用。与传统语文教学方法相比,情境教学法除了能为语文课堂营造恰如其分的环境以外,使学生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取得较为直观与形象的认识,还能够根据情境教学法中的具体情境,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现针对中专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的具体措施进行介绍。

一、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通过对学生身心特点的充分掌握,与语文教学的目标充分结合,在对教材的内容充分的掌握的前提下,营造合理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真真切切的参与到中专语文教学中,进而促使教学效果得到保证。现阶段,中专生的存在较强的自我意识,对于自我的展现意识也比较强烈,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行创制小短剧,开展分角色扮演,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在中专语文教学中,教课根据文学作品为主要内容,根据学生为主体给予创设情境,除了能够促使学生学习兴趣不断提高,使课堂氛围更融洽以外,还可以促使学生对所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明显加深,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凸显,为其营造展现自我的平台。例如,在对老舍的《茶馆》一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几个具备表演天赋的学生,使其对剧本内容较为熟悉,能够将剧本的思想充分掌握进行分角色扮演,在课堂教学中将剧本中的精彩片段进行演出,表演过程中将课本中人物的动作神态等充分的模仿,使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体会到课本中人物角色的具体心理活动,促使其对人们的理解明显加深,除了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以外,还能够对剧本的中心思想更好的掌握。根据分角色表演的形式,学生除了能够对课文内容充分理解以外,还可以对其想象力与创造力给予培养。

二、利用生动的语言

教师能够利用生动的语言艺术将文学作品进行讲解,同时,根据适宜的评价,把学生融入文学作品的情境中。汉语作为全球最美的语言,具有平仄起伏与节奏感较强的特点。在中专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上,教师需要将语言艺术充分凸显,使学生在语调、语速以及节奏感的不同中,将作品为人们提供的不同情感给予充分的体会,情感的不同,会带来不一样的心理反应,心理反应在语言方面就会使人感受到不同的情景。所以,语文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促使自身对语言的把握能力不断提高,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语调、音调以及节奏等,促使自身朗读技巧的不断提高,合理运用语速、重音以及停顿等,指导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可以融入到作者的思想世界中,对作品给予正确的判断与理解。加强对层次的重视,对作品的整体结构与重点内容给予充分掌握,对于非重点内容,要求做到音准与音清,对于重点内容,必须确保节奏的起伏,将作者的情感充分的体现。此种节奏感较为强烈的朗读,充分表现诗歌的学习与欣赏过程中,不管是唐诗宋词,还是现代诗歌,都是这样。例如,在对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能够根据朗读使学生对诗人的情感进行感知。教师首先可以在朗读的挺短、重音等方面的处理上入手,首先,使学生根据朗读确定语调,随后再根据朗读对语义的停顿进行确定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随后,再根据朗读对“轻轻的”的轻重音的处理情况进行体会。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不断的体味与修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体验也不断与作者的体验靠近,对诗歌的内容也有进一步的理解。在学生根据朗读将上述问题彻底解决,说明学生体会到了作者的恋恋不舍与离别之情。

三、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其将声音、图片以及文字等充分的融为一体,能够对学生视觉与听觉等充分的刺激,使学生的感知更生动与形象,进而促使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印象十分深刻,进而促使中专语文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在对中专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合理的利用多媒体进行情境的创设,其核心就是讲多媒体的视听结合以及信息量较大等特点充分的发挥出来,使学生多角度几次下对作品的内容给予进一步的认识。例如,在对白居易的《琵琶行》一文学习的过程中,在配合琵琶曲的基础上对诗歌进行朗读,学生对诗歌进行集体朗诵的过程中,还可以听到动听的乐曲,学生在诗歌朗诵的过程中,伴随曼妙的歌曲,例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仿佛走在江边的夜色中,走进紧紧围绕琵琶曲的客船上,秋风萧瑟、秋水伊人、枫叶以及寒月等,伤感充分流露,音乐的美妙与诗歌的艺术美一同描绘出动人的画境。入伙能够加上绝美的画面,使音乐与画面有效融合,创造极具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氛围,将学生充分的融入到诗歌的画面中,对作者的创作思想切实的掌握。多媒体设备的合理利用,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为中专语文课堂的教学创设有效的情境,需要教师不断的学习与掌握,在选择具体的课件内容,课件的实际制作过程,选择更贴近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课件,促使课堂教学效率的不断提高。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教学的表现手法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还能够满足现阶段中专生的日常生活审美,充分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更愿意接受,促使教学情境效果得到明显的改善,对中专语文教学存在显著的作用。

四、结语

中专语文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能够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主动的去学习,能够快速对教学内容有所了解,最终达到教学目标。不管是根据语言艺术、利用现代化技术设备创造教学情境,都必须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整个过程贯穿教学目标,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具体需要,合理的营造教学情境,这样才能够使中专语文教学更丰富,提高中专语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陈买爱.运用情境教学法提高职专语文教学实效[J].成才之路,2013,(20):80-81.

[2]李瑞章.情境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艺术,2015,(5):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