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什么是诗歌

什么是诗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什么是诗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什么是诗歌范文第1篇

一、学写诗必须多读诗

清乾隆蘅塘退士孙洙给《唐诗三百首》的题词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是对唐诗的极高评价,说明唐诗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的崇高地位,同时也说明唐诗对人们的影响力相当大,对人们有着很强的感染力。古代流传下来的诗作多数是优秀作品,特别是《唐诗三百首》,诗中优美深邃的意境,耐人寻味;有规律的节奏、韵律、平仄,充分体现了古诗的形式美,让人诵读起来朗朗上口。熟读古诗的人,谈吐优雅,文化品位较高,一般也会写一些诗歌。很难想象,一个连唐诗宋词都不熟悉几首的人能写出上乘的诗作。所以,我在开办诗教班时,首先要求学生背诵所学过的古诗,然后检查学生还能熟读多少课外的诗歌。在课堂上,我运用“开火车”的方法,让学生轮流背诵古诗,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学习的热情高涨。我还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大量阅读课外古诗,为进行诗歌创作作好 “热身”准备。当然,我也要求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尽可能地理解诗歌大意,不能囫囵吞枣地读,不能对诗意、主题和创作技巧一无所知,否则读诗的效果也就会大打折扣。

二、让学生掌握一些诗歌的基本知识

我们所读的古诗,之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是因为这些诗歌讲究押韵、平仄错落有致、节奏分明、用词准确精当,所以,我在诗歌写作教学时首先为学生讲了一些诗歌的基本知识,如诗歌的分类、什么是律诗、什么是绝句、什么是押韵、什么是平仄等。讲授这些知识不免让小学生产生枯燥乏味之感,因而,我结合具体诗歌进行讲解,尽量做到浅显易懂。如讲到押韵,我先列举了学生最熟悉的诗歌――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的一、二、四句最后一个字是同韵的,即“光”、“霜”、“乡”的韵母都有“ang”,韵母相同或相近,这就是押韵。押韵的目的是为了读起来“顺口悦耳”。一般来说二、四、六、八句要求押韵,第一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然后,我又举了另外几首诗讲解“押韵”。

在讲到字的平仄声时,我引用了一首有趣的打油诗。这首诗从第一句到第四句,每句一个声调,四句分别是一、二、三、四声:“今天张先生归东山,明晨杨同学来河南,请你往酒馆打好酒,路过万寿路叫舅舅。”读后,我问学生这首诗的读音有什么特点。同学们饶有兴趣地边读边思考,并很快回答了我的问题。然后我给大家讲解:现代汉语中的阴平、阳平(一、二声)基本上是归入平声(有个别特殊的归仄声),上声、去声(三、四声)一般归入仄声。平仄交错运用是为了读音的起伏变化,它是有一定规律的。这样让学生初步有了平仄的概念。

我还出示了杜甫的《绝句》来讲解押韵、平仄和对仗等知识: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首句不入韵,二、四句押“an”韵。四句的平仄格式为: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这是一首前两句和后两句都是对仗的绝句。对仗就是要求上下两句(出句对句)中对应处的字词性相同、平仄相反。诗人在《绝句》中的对仗,布置得非常工整。上下联中,数词相对,量词相对,物种相对,动词相对,色彩相对。

经过我这样浅白的讲解,学生初步了解了诗歌(包括律诗、绝句)的一般常识。我还为学生讲解了现代自由诗的一些创作理论和技巧,指导学生在创作时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明、暗)、拟人、象征、排比等手法。

三、对初学者要求不能太高

经过一两节诗歌理论课的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诗歌创作知识的基础。但你还不能对学生写诗的期望值过高,否则会让你信心全无。我在诗教班上第二节课后,布置学生写第一首诗歌,题材自选,题目自拟。结果是令人大失所望,一些学习成绩较好,作文水平较高的学生,首次写诗却出现用词不当、意思表达不清、语序颠三倒四等问题,更顾不上是否押韵、对仗、平仄协调等问题了。面对几十首写得一塌糊涂的“诗歌”,我开始进行认真的思考:理论归理论,实践归实践。诗歌理论学得多好,不经过多次的艰苦创作,是很难写出好诗的。因而,对刚学写诗的学生要求不能太高,循序渐进,先从“写通顺、能表达清楚意思和能够押韵”入手。我对第一次诗歌习作进行了点评后,要求学生写第二首诗歌。当时,为了让学生有内容可写,我带学生到小东江去观察秋色,引导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想象。回来后布置学生写一首以小东江为题材的诗歌,大部分学生的第二次习作都有了很大进步。不少习作稍作修改后,不失为一首读起来朗朗上口而又有一定意境的小诗。略举以《小东江之秋》为题的诗两首:

小东江畔草青青,

严寒酷暑无枯影。

金黄稻谷弯腰笑,

随风滚滚现海景。

小东江畔景色鲜,

野花朵朵映蓝天。

芒絮洁白如飞雪,

黄金一片满稻田。

像这样档次的诗作有二十多首,虽然在用词的准确性和意思表达方面仍有欠缺,平仄对仗也不讲究,但总算写得语句通顺、有一定意境,也做到了押韵。因此,算是开始入门了。

四、激发兴趣多鼓励

什么是诗歌范文第2篇

教师应该深谙言传身教的无形力量所在。教师深厚的文学功底在教学实践中将深深影响学生的阅读、写作水平,对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及其浓厚的文学兴趣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应该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并且善于在教学中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用自己独特的文学感受,敏锐的洞察力、思考力影响学生,培养他们善于观察周围所发生的现象,如社会的、学校的,家庭的,促其思考、分析、感悟,找出现象的本质。帮助他们初步形成一定的社会洞察力、判断力,对社会,对人生有着敏锐的感受力,有了感受的冲动,就有写的冲动,有了写的冲动,就有看的冲动,对文学也就产生浓厚的兴趣,无疑对学语文也就有了兴趣,这也才是真正语文教学的成功。如果学生满脑子学语文就是考个好成绩,也许是大语文教学的悲剧。

一个有一定创作能力的老师,同样也是令学生钦佩的,教师的创作欲望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创作欲望。我在教学与闲暇之余常常写些诗歌和随笔,也常常拿给学生阅读,他们在流露出赞叹与钦佩的神色之余也常常产生写的冲动。“我手写我心”,他们有了写的冲动,但在写作过程中也时常词不达意,为了能把自己情感、内心表达出来,他们自然也就产生了涉猎相关课外读物的兴趣,随着阅读量的增大,对文学的兴趣也就越来越大,那么学习语文的兴趣自然也就产生了。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一种看不见的动力。

二、培养文学兴趣的两大突破口——散文和诗歌教学

作为文学体裁的两大样式:散文和诗歌是最具魅力,最富于代表性的,最能直接窥见作者内心世界和剖析社会现象的文章,更不用说语言的高度凝练和优美了。诗歌和散文历来是培育人的好教材。尤其是散文更是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好教材。优秀的散文作品,能给学生以人生的启迪,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可学生们如此漠视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如此害怕学语文,害怕写作,归根结底还是对文学没有丝毫的兴趣,学语文只是为了升学考试。学习语文只是落得个死记硬背,毫无乐趣可言。

兴趣是一种看不见的动力。为了学好语文,培养学生浓厚的文学兴趣首当其冲,在教学当中,学生的表现看,散文和古诗的教学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是我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的两大“突破口”。

散文更多的是“再现式”写作,是作家有感而发,因情而作,富于情感性,学生阅读这些诗歌和散文容易领会和接受,并受其影响、陶冶情操。如散文《三颗枸杞豆》和《月迹》,这两篇文章都是通过儿童的心理特征来表达作者对儿童健康成长的人生观和自然、人生哲理的探索。作者把自己的思考与探索融入景物描写和对话描写中,通过孩子的好奇、爱玩及丰富想象和联想来表达自己对孩子们身心健康成长的愿望,同时也希望我们社会中更多的引导者要象在临死前悔恨的三叔和善于引导孩子的老奶奶那样去正确教育孩子,引导孩子不断发现问题的愿望。文章内容正是我们现代学生生活的真实写照,学生初看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很自然地就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言为心声,情为景生,情景交融”,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之后,应马上找到更深一层理解的切人口,让学生的阅读品质得到升华。我教《三颗枸杞豆》和《月迹》时就是从景物描写和对话描写切入,景物描写和对话描写是人物思想的寄托,实质也就是作者思想的寄托。色彩丰富的景物描写及个性化语言描写的引导更容易让学生明白和接受。从学生学习时的主动参与和不时流露出开心的神情,我能感知到他们已经领会了景美、情美,并且获得从未有过的学习激情。课后我向他们了解这样上课,感觉怎么样,他们的回答也正如我所料“老师,在这之前我对散文的阅读从没有过如此的感觉。什么是美景,什么是感情,以前总不能很好的联系起来,只是单纯的记忆,现在总算悟到了这种托物言志、情景交融的文章该如何欣赏了,并且产生了从未有过阅读散文的激情。以前,我们最不喜欢的就是散文,太深奥了,不知道它写什么,老师讲的是什么,现在总算弄明白了,什么是美景,什么是佳情”。此时,我又及时地推荐了贾平凹的散文《地平线》、《丑石》及《读者》给学生阅读,他们都很乐意去拜读。无疑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感悟能力也就增强了,浓厚的文学兴趣也就随之产生。写文章、看问题也就有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老师们有时也常感叹学生头脑太简单,写文章没深度,其实能从课文编排的优美散文人手,让学生真正去认识人与自然是相通的,情景是交融的,与他们一起徜徉于这些美景佳词之间,感悟自然、感悟人生,陶冶情操,培养兴趣。

诗歌与优美的散文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作者通过某种思想感情把人与自然沟通起来的产物,通过自然的一景一物来表情达意:或赞叹祖国大好河山,抒发赞美或痛失之情;或感悟人生哲理,给人以启发:或排解抑郁等等。所以我们在教读诗歌时应注意引导,慢慢培养。北师大中文学者李道英教授认为诗歌是一种高雅艺术,是一种文化素养。在中学的教育不在于应试不应试,而在于引导,学诗、写诗、鉴赏诗是一种“慢功夫”,要慢慢培养。

诗歌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较,更具形象性、抒情性、音乐性和含蓄性。从语言技巧和表现手法上看,诗歌更要求语言精练和生动,更借重于想象和联想。教学诗歌,也要以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从精练的诗句中解读出诗歌的丰富内涵来。

如教读郭沫若诗歌《天上的街市》,首先从作品背景入手,让学生明白其创作这诗时的心境,就不难理解他为何要突破传统牛郎织女桎梏的生活变成他所向往的自由自在的幸福生活。然后让学生明白我们现在的生活不正是郭老当时所向往的生活吗?更让其明白诗歌的想象与联想的丰富性特点,用凝练、含蓄的语言,形象的生活画面把作者的向往表达出来,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人就有七情六欲,何况学生,生活感受更是变化无常,何不引导他们通过自己所不希望的,所想要达到的借助语言来表达呢?其次,引导学生领悟诗中最能表达诗人感情的词语。让他们明白诗语言的凝练,含蓄之特点,引导学生走进诗歌的情境,去感悟、去体验。在此基础上,通过想象在自己的脑海中构建出、猜测出诗歌形象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使之成为“自己所理解的”,还可以进行再“创作”,给诗歌形象赋予新的含义。在理解了诗人为何写,怎样写后,学生的创作欲望也就不难激发了,有了表达的欲望,兴趣也会随之而来。

一般来说,通过散文和诗歌的有效引导,让学生通过创造性的生活再现,感悟散文和诗歌的景美,情美,音乐美,让他们得到美的享受;再加上老师自身的文学素养与创作感受的影响和熏陶,同学们都会慢慢对语文的学习,文学作品感兴趣。有了文学兴趣,自然他们就能够更主动去学习语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学习语文的一切能力自然而然地培养起来。

如上课精力不集中,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等等。

有些家庭,“留守儿童”放学后,需要协助家人从事一定量的家务劳动后才有时间去学习。这些儿童由于学习时间得不到充分的保证,也极大地影响到他们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三、对改善初中“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的建议

1.学校要肩负起改善“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现状的主要责任

在家庭功能不健全的情况下,学校成为“留守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场所,如果学校能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帮助他们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他们家庭教育上的缺陷。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留守儿童”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引导他们形成良好行为模式的主动性,而不是任由“留守儿童”通过尝试的方式形成自己的学习行为模式。要应让“留守儿童”明白什么是好的习惯,应该保持;什么是不好的习惯,应该消除。

学校教育如成为影响“留守儿童”成长的主渠道,这还要求学校教育不仅要完成校内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而且要求学校教育应有意识地向“留守儿童”的校外生活延伸,以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上的缺失。因此,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建立详细的“留守儿童”档案,还要彻底调查“留守儿童”在校外的学习情况,定期主动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联系,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一些不良学习习惯,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家庭应承担起培养“留守儿童”良好学习习惯的必要责任

首先,监护人不要让“留守儿童”干过多的家务活儿,保证他们有充足的时间来学习,尽量为他们创造一个安静、宽松的学习环境;应指导“留守儿童”多读一些健康有益的书刊,观看积极向上的影视文艺节目,用大量健康的、进步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信息去占领他们的思维空间;

其次,监护人不能只关心“留守儿童”学习习惯中的某一项习惯的培养,而是要注重他们整体学习习惯的养成,这样才会使他们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再次,监护人还要选择周围学习习惯不良的反面典型,从其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危害和后果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深刻剖析,教育孩子提高识别和改正不良习惯的能力;

最后,对于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监护人应主动与学校联系,借助学校的力量来共同完成对“留守儿童”的教育。

3.政府各部门要为解决“留守儿童”学习习惯不良的问题创造必要条件

政府要大力发展地方经济。解决初中“留守儿童”学习习惯不良的问题,最直接的途径就是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增加本地就业岗位,让外出务工人员重回家乡就业,结束“留守儿童”的“留守”状态。

政府相关部门还要下大力度整治学校周边文化环境,铲除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滋生社会负面影响的土壤,整顿规范文化市场,坚决查禁社会丑恶现象,清除文化垃圾,净化社会风气,为“留守儿童”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扫清障碍。

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教育“留守儿童”。如由关工委牵头,将责任心强、乐于从事公益事业的老教育工作者、老干部组织起来,参与到关心“留守儿童”的活动中来,担任“留守儿童”的家长,组建临时家庭,指导初中“留守儿童”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总之,“留守儿童”的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联合起来,组成一个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来协调进行,缺少任何一方都不会取得整体教育效果,甚至可能使其他各方的教育效果相互冲突,相互抵销。所以,学校、家庭、社会应齐心协力,构建以学校为中心,家庭为纽带,社会为依托的“留守儿童”教育网络,赋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刘丹.乡村中学生学习心理状况的调查报告[K].中国农村研究网.2004-7-20

[2]李庆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发展的影响——来自湖南、河南、江西三地的调查报告[J].上海教育科研.2002.9.

[3]林宏.福建省“留守孩”教育现状的调查[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3.3.

[4]何奕敏.加强对农村“留守幼儿”的教育[J]教育教学研究.2004.6.

[5]杜鹏.聚焦“386199”现象.关注农村留守家庭[J].人口研究.2004.7.

[6]王玉琼,马新丽,王田合.留守儿童问题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抽查[J].中国统计.2005.1.

[7]黄应圣,刘桂平.农村“留守孩子”道德品质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教书育人.2004.11.

[8]朱科蓉,李春景,周淑琴.农村“留守子女”学习状况分析与建议[J].教育科学.2002.8.

什么是诗歌范文第3篇

放暑假前的一天,我们班的白雪纯同学因为中暑在教室里发烧呕吐,您拉起她就跑到了医院,帮她输液打针,整整忙和了一中午,回到家里时,自己的孩子却正在嚼着方便面。

记得上次参加团市委组织的诗歌朗诵会,进行最后一次排练时,我和旁边的同学说话,被您发现了,您当时很生气,告诉我不用参加明天的诗歌朗诵会了。那时我心里“咯噔”一下,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可是,当天晚上您把电话打到了我家里,告诉我诗歌朗诵会不要迟到,记得穿校服。我那时的心情欣喜若狂。

宁老师,我从您的眼神中懂得了什么是慈祥;从您的话语中懂得了什么是理解;从您的赞赏中懂得了自信;从您的谆谆教诲中增长了知识、懂得了怎样做人。

什么是诗歌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诗人的地位 理想国 放逐 先决条件 责任

简介

柏拉图(Plato,约公元前427一一前347)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他与老师苏格拉底和学生亚里士多德共同奠定了西方文化的哲学基础。阿·诺·怀特海说:“如果为欧洲整个哲学传统的特征作一个稳妥地概括,那就是,它不过是对柏拉图哲学的一系列注脚。”在西方文艺理论史上,他是对文艺根本问题进行全面深入思考,并对西方历代文论产生重大深远影响的第一人。

柏拉图出身于雅典的名门望族。他的哥哥格罗康和阿德曼诗都以年轻学者身份出现在和苏格拉底的对话录中。柏拉图20岁时,师从苏格拉底求学八年。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民主派处死,柏拉图才出游埃及和昔勒尼;公元前388年,柏拉图又出游西西里,曾去锡拉库萨讲学并推行其政治主张。40岁时,回到雅典阿卡德米学园,讲学著述,直到逝世。

柏拉图一生著作有40篇左右。内容涉及哲学、美学、文艺、教育、政治、伦理多种学科;其中大部分采用的是对话体。其中一部分代表了苏格拉底的思想,也包含有柏拉图自己的思想和主张,有学者认为在柏拉图的对话录中的苏格拉底是被柏拉图化了的苏格拉底,借苏格拉底之口在文中阐述自己的哲学思想。理想国这部著作大约成书于公元前386年,是柏拉图的壮年时期之作,是在他外出游历10年之后回到雅典,创办学园后不久完成的。这部著作内涵丰富,影响深远,共分为l0卷,涉及了国家和社会的一系列问题,是关于人类理想国家的蓝图,也可以说是柏拉图制定的一个治国计划纲要。

1理想国中诗人的位置

正像对作品可以有不同的阐释一样,自古以来,人们对作家(诗人)的看法也大相径庭。可以说,在西方文论史上,自始至终贯穿着对诗人的非难和同时进行的对诗人的辩护。

那么,诗人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的地位又如何呢?柏拉图认为,诗人有三种不同的角色:第一种角色,诗人是神的代言人,即灵感神授者,这是就诗的创作状态而言。第二种角色,诗人是模仿者,即是对与真实世界隔了一层的现实世界的模仿,这是从他的模仿说得出的结论。第三种角色,也是实用的角色是颂诗诗人,即歌颂神的至善,至美,教导青年勇敢,节制,这是他构想理想国时对诗人提出的要求。

柏拉图认为诗人的灵感来源于诗神,来源于神明的启示。所谓“灵感”,就是诗神凭附后的神力驱遣。“诗神就像这块磁石,她首先给人灵感,得到这灵感的人们又把它传递给旁人,让旁人接上二他们,悬成一条锁链……通过这砦环,神驱遣人心朝神意要他们走的那个方向走,使人们一个接着一个悬在一起。”…灵感的源泉是神,诗人只是接受赐予,传达着神的指示。“这类优美的诗歌本质上不是人的而是神的,不是人的制作而是神的诏语;诗人只是神的代言人,由神凭附着。最平庸的诗人有时也会唱出最美妙的诗歌。”

柏拉图认为,诗滋养欲念,因此,为了有利于培养理想国的保卫者,就要坚持对诗人和所创作的诗歌进行严格的审查。他认为,诗人的模仿不利于读者对诗歌的理解而且诗歌本身不能反映真实世界,而且与“理世”世界的真理隔了三层,诗人离真理最远。在柏拉图的哲学范畴中,“理式”是作为事物的典范和标准而先验存在的、绝对真实的客观实体。神创造床的“理式”,工匠模仿“理式”制造作为实物的床,工匠是“床的制造者”;艺术家只能摹仿工匠的成果,制作床的相似物,即所谓的床的艺术形象。诗歌和艺术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制作实物,而只是提供一些不具有实体形态的拙劣的仿制品。柏拉图还认为,“一切事都是开头最关重要,尤其是对于年幼的,因为在年幼的时候,性格正在形成,任何印象都留下深刻的影响”。“我们不应该随便允许我们的儿童去听任何人说的任何故事,把一些观念印在心理,所以我以为我们首先应该审查做故事的人们,做得好,我们就选择;做得不好,我们就抛弃。我们要劝保姆们和母亲们选那些入选的故事给儿童讲。让她们用故事来形成儿童的心灵,比起用手来形成他们的身体,还要非更多的心血。但是她们现在所讲的那些故事大部分都应该抛弃”。…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柏拉图的文艺价值论是以极端功利主义的伦理观为特征的。柏拉图重视文艺的社会功能,要求文艺“不仅能引起,而且对于国家和人生都有效用”,即有益于建立“正义”的城邦和培育“正义”的人格。柏拉图认为诗歌“最严重的毛病就是在说谎”,他说,“年轻人无法判断什么是寓言性的,(讽喻性的),什么是文学加工的,一旦被他们所接受,就不那么容易轻易地再去改变最原始的印象。因此,年轻人应该首先接受那些典范的道德的思想才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说,我们要拿什么样的文学作品来滋养我们的年轻人的问题。神灵应该在任何一种形式的诗歌中以正面形象、英雄形象得到再现。而诗歌常常亵渎神灵,丑化英雄,摧残理性,滋养,因此“对于听众的心灵是一种毒素”。因此,柏拉图要把诗驱逐出理想国,除非它“真正能给人教育,使人得益”。

作为一位哲学家,柏拉图总是教育人们要更具理性,平静地看待每一件事物和所发生的事情。他鄙视诗人的不理智、迷狂与热情。用当今的观点来看,他的思想中有一部分是客观的,但是有些是功利主义的,偏激的,特别是对文学作平本身而言,是不公正的。关于这一点,我们会在“结语”部分柏拉图观点中不尽完善的部分和当代诗人和作家对社会所应该承担的责任中进行详尽地阐述。

2诗人的放逐

在上一节中,我们讨论了诗人的三种角包和诗人的地位,以及柏拉图为何要建立审查制度来判断诗歌的优劣。下面这一节中,我将详细地阐述使人被驱逐出理想国的原因及允许诗人回到理想国的条件。柏拉图教育人们遇到灾祸,最好尽量镇静,不用伤心,因为这类是福是涡还不可知,悲哀并无补于事,尘世的人事也不值得看得爪严重,而且悲哀对于当前情境迫切需要做的事是有妨碍的,应该凭理性的指导去做安排。不能像小孩子一样,跌了一个跤,就用手扪着创伤哭哭啼啼的;我们应该考虑怎样去医疗,使损失弥补起来,让医药把啼哭赶走。这是处理逆境的最好的办法,人性中最好的部分让我们服从这种理性的指导。

然而,摹仿诗人要讨好群众,显然就不会费心思来摹仿人性中理性的部分,他的艺术也就不求满足这个理性的部分了;他会看重容易激动情感的和容易变动的性格,因为它最便于摹仿。由于诗人的作品对丁真理没有多大的价值而且逢迎人性中低劣的部分。我们就要拒绝诗人进到一个政治修明的国家里来,因为他培养发育人性中低劣的部分,摧残理性的部分。一个国家的权柄落到一批坏人手里,好人就被残害。“摹仿诗人对于人心也就是如此,他种下恶因,逢迎人心的无理性的部分,并且制造出一些和真理相隔甚远的影像”。摹仿诗人让人们丧失理性,这是我们要驱逐诗人的主要原因。在柏拉图的心目中有三个世界:“理式”世界、现实世界和艺术世界。“理式”世界永恒不变,超越太空,独立于现实世界之外,是万事万物产生的原型和追求的目的。“现实世界”是有感官感知的个别事物所组成,是对“理式”世界的模仿,是“理式”世界的影子或摹本,而艺术世界则是依存于现实世界,是“理式”世界的影子的影子。因此,诗人只是影像的制造者,并不曾抓住真理,诗人是不真实的,是拙劣的模仿者。因此柏拉图要从培养城邦保卫者的角度着想,从他的建立理想国的政治理想出发,根据理想国的政治要求和道德规范,对史诗、音乐、悲剧和喜剧进行了审奄,并为此制定了两条诗人描写神灵必须遵守的“法律”:第一,神本质上是善的;第二,神在本性上是真的。

他必须说,神所作的只有好的、公正的,惩罚对于承受的人们足有益的。我们不准诗人说,受惩罚的人们是悲苦的,而造成他们悲苦的原是神。他还可以说,坏人是悲苦的,他们需要惩罚,从神那黾得了惩罚,他们就得到了益处”。同时文艺作品中的英雄应该是理想国保卫者崇拜的偶像、效法的榜样,他们必须具备勇敢和节制等“正义”的品质。对于茼马史诗中写到的英雄的良的习性,柏拉图说,“我们必须禁止这类故事,免得青年人听到容易做坏事情”。柏拉图坚持作品必须交由城邦长官审查,只有经过评判,被认为是神圣的诗,献给神的诗并且足好人的作品,正确地表达了褒贬意图的作品,方才被允许进入。关于裁决的方式,他认为,应由评判者独立裁决。柏拉图强调德仃至上、效果第一的评判标准。并且主张,在城邦中德高望重、完成过崇高业绩的诗人,即使他们的诗歌并不完全谐于音律,也有随意歌唱的特权;只有音乐和诗歌才能,没有过崇高业绩的诗人,即使调子优美,也没有随意歌唱的自 由。

我们可以看出,作为思想家的柏拉图他提出的问题几乎涵盖了文艺理论的各个方面,作为政论家的柏拉图,却时刻想着文艺为他的政治理想服务。他看到了诗人神性的一面,却对诗的真理性大为鄙夷;他清楚诗歌特殊的魅力,却只想把这种魅力严格限带在像工匠艺人一样的实际用途上;他想利用诗人为城邦的教化服务,却又要对诗歌进行严格的审查,不合格的有又要被驱除出境。他坚定的政治场和主张会使他在对具体问题的论述上因过分注重实际效用而显得狭隘和偏激。柏拉图诗学矛盾的核心在于人类追求现实功用与其自然天牛的冲突。表现在诗人身上,则为神性与人性的矛盾。他希望,诗歌表达善的神性和美好的品质从而弥合诗歌作品中实际现的神性与人性的分裂。但是这种分裂由来已久,矛盾源源不绝。

3结语

柏拉图的理想目成书于距今3000多年前的古希腊,尽管其中不乏有不尽完美和自相矛盾之处,但是他的这种探索精神为后人所佩服,不尽完美和矛盾之处也为后来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广泛的思考想象空间。他的这部著作对后世产生r深远的影响还表现对于诗人、诗歌地位的评判开启了诗人与哲学家,艺术与真理的几百年以来的论战。

就当今现灾社会而言,我们鼓励民族的、先进的、科学的、火众的文化,但是也有必要建立一种严格的“审查制度”,净化我们的文化场,给青少年提供一份高质量的文化大餐。作为国家的希望,这些青少年尚处丁思想不成熟期,能辨别是非曲直币¨真正的“真、善、美”,只有用先进的、科学的文化、艺术去滋养他们幼稚的大脑和灌溉他们纯洁的心灵,才能把他们培养成为将来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城邦的保护者和捍卫者”,从这一点上看,柏拉图的观点,对于我们令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有启示的。柏拉图强调德行至卜,鄙视诗人的非理性和不克制,宣泄。今天我们要对伞社会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就是要让人们懂得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加强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为荣的教育,鄙视和唾弃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违法乱纪;害怕吃苦,不愿艰苦奋斗的错误观念和行为,做一个人格高尚的人。

什么是诗歌范文第5篇

一、“语文体验式教学”的内涵

(一)什么是“体验”

体验是体验式教学的核心概念。“体验”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经历。”从词典的解释可以看出,体验重视实践,体验是个体的亲身经历,是动态的过程。体验的目的是要认识周围的事物,体验最终是对外界的一种认识。体验,在心理学上,主要指“对事物的真切感受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事物产生情感并生成意义的活动”。可见,体验与人的情感与意义的生成紧密相联。在语文课程与教学中,体验的内涵主要是指审美体验。体验是对材料的感知,是再认识的过程。体验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文本解读中产生的感悟、理解来和作品、作者沟通,达到对作品意义的把握。在审美中生成新的体验,在体验中得到美的熏陶,在熏陶中升华情感。

(二)什么是“语文体验式教学”

体验有其独有的学习功能,若将体验运用到学习中去,就会具有强大而独特的学习优势。所谓“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以任何可用感官作为媒介,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某一事件、人物、环境、思想等方面的教学。”由此可以看出,体验式教学注重为学习者提供真实或模拟的环境和活动,引导学习者参与这种环境和活动来获得个人的经验、感受、觉悟并进行交流和分享,在此过程中进一步深化认识,最终将理论或成果投入到应用实践中。在分析体验式教学的基础之上,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或许就可以将语文体验式教学概括为,语文老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创设适宜的情境和情感氛围,使学生在对言语艺术以及渗透于其中的思想感情的感知与内省体察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体验式教学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体验,重视学生的情感需求,这就要求我们营造情感氛围以沟通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情感世界,使学生在富有情感和诗意的文本中汲取精神营养。

二、诗歌体验式教学的必要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在“阅读鉴赏”中指出要“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这就明确指出,诗歌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体验,引导学生通过思维与情感活动,加强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

诗歌的内在特点是抒情,不管是写景、咏物、叙事都是为了抒情。体验式教学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诗歌鉴赏时,要从诗歌凝练的字句中、富有韵律的节奏中体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体验意象的内涵,感受审美意味,从而深入地把握诗中丰富的情感信息,并通过开展个性的审美活动,使情感理性化和审美化。“感情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须充满情感。”①

所以,在诗歌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是明智之举。

三、诗歌体验式教学的策略

诗歌体验式教学是从教师的角度提出的,主要论述的是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如何收到高效的教学效果。那么,结合体验式教学,诗歌教学或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改善。

(一)多元解读,彰显个性

传统教学讲究观念的一致性,即教师努力将学生的不同理解统一于教师对作品的划分、概括中。教师是“引导者”,只不过是想方设法将学生引导到自己的见识范围内。现代对话理论则提出要重视学生对作品的感悟、体会、想象,鼓励“各抒己见”。并进一步指出,阅读过程中存在着“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三重对话关系,其中的“文本对话”包括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和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所以,在教学中,不能将“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强加到学生身上,要重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这与体验式教学注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尊重学生独特体验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作为审美主体的感受、体验,包容并欣赏学生合理的多元解读,培养学生大胆创新、不拘一格的审美意识。

例如,杜甫的五言律诗《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句,如果有学生认为这是拟人写法,意思是由于战乱,都城破败,仿佛花也像人一样因感叹时世而落泪,鸟也因世间的离别而惊心,这是移情于物,也未尝不可。若有的学生解释为花、鸟在春景中是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赏心悦目,但诗人因为久别家乡、感伤时事,所以看到花开反而黯然泪下,这是诗人触景生情,也不失为合理的解释。

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习惯于已有的思想、文化、修养等形成的阅读模式去分析作品。教师的一言一语并不是不可质疑的权威,学生的所感所想并不是毫无意义。因此,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学时应积极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的氛围,平等地与学生“对话”,使学生在多元解读中加深体验、深化认识。

(二)美读法,感知音韵美

诗歌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古代的诗大都可以入乐歌唱。不入乐的诗其语言也按一定的规律进行组合,具有和谐上口、铿锵悦耳的音乐美。古典诗歌讲究格律,有着严格的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定,追求诗歌声调变化和抑扬顿挫的音乐美。一般来说,五言诗三个音步,七言诗四个音步,构成行与行之间的节奏的匀称。同时在读的过程中,停顿长短错落,轻重强弱配合,产生奇妙的音乐美感。现代新诗在格律上不像古典诗歌有严格的规范和要求,但却强调诗歌的节奏韵律,强调具有音乐一样的旋律美。

因此,在诗歌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去感知诗歌本身的音韵美。诗歌的感性形式在于声音的组合,适当的美读不仅可以将学生的精力集中在音乐效果和意义上,而且还能通过对节奏的变化和情感起伏的感悟,获得深层次的理解。

此外,也可以在讲授诗歌时配以适当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一种符合诗歌意境的情境,让学生回味自己曾有的“体验”。然而,学生囿于自身经历,有些是不曾经历过或是某些体验对他们来说有一定难度的,在这种情形下,教师可以积极去创设情境。“教师在教育中,可通过播放录像、听录音、朗诵等形式创设审美的意境,引导学生进入美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形象的鲜明生动,产生依恋、振奋、敬仰等主观情感体验,让学生充分体验审美的情感与愉悦,帮助学生理解美的意蕴,从而提高学生对美的欣赏力和美的表现力。”②例如,在讲授《再别康桥》时,可以播放蓝天白云,岸边垂柳,潺潺溪流的幻灯片或录像,伴以轻柔的欧洲田园风情的曲子,以感受个人自由天性与大自然的融合,营造出一种别样的意境。

再比如,在讲舒婷《致橡树》这首诗时,可以让男生和女生轮流齐读。在诗歌结尾处,引导学生将短暂的停顿与重音结合起来,以一种深情的语调将情感推向,突出强调在新时代觉醒的女性,所发出的爱的双方应该保持人格独立与平等的呐喊。

要想品味诗歌语言,欣赏诗歌的音乐美,把握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美读法不失为诗歌教学的一种好方法。

(三)以意逆志,解析意象

所谓“以意逆志”,是以用自己的“意”即切身体会去揣摩作者的本意,用读者对作品的理解推求作者之志。“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以对艺术形象的感知、知觉(合称感知)为起点,由浅入深、由低到高逐步产生联想、想象的思维活动;随着认识过程的不断发展,情感活动也逐步深化。”③为了更好地理解诗人之志,应该注重解析诗中的意象。对诗歌意象的解析要注意分析意象本身的特点,挖掘意象背后的内蕴,要注意把握多个意象之间的联系,体会诗人从中表达的感情。

例如,教学《山居秋暝》时,可让学生分别想象、捕捉诗中意象性词语给人带来的感受:空山开阔、新雨清新、秋晚幽静、明月高朗、松间疏朗、清泉清澈、浣女生机、渔舟灵动等等。由此,学生通过感知这些意象,就可以了解到诗人隐居于此是何等的闲适,诗人如此描绘山水田园之典型环境无疑就流露出了诗人的喜爱之情。再从这一基础上推测并感受诗歌“空灵”的整体意境。

再比如,在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藤”“树”与“鸦”本身是没有什么感彩的植物和动物,但在语境中加上修饰语“枯”“老”“昏”后,就有了感彩,再将其组合,就不难推测出一种浓重的衰败、凄凉、孤寂的意境,再结合后文,就不难理解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四)多篇串联,比较探究

多篇串联比较探究既是阅读理解文章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灵活运用教材的较好方法之一。在诗歌教学中,我们可以多篇课文串联,进行比较探究。可以通过比较凸显“显著差异”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体验,从而加深理解。比如,可以将舒婷的《致橡树》与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激流》进行对照阅读。学生就会明白《致橡树》中,诗人以橡树为对象表达了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主张夫妻双方人格的独立与平等,一方不附属于另一方。而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激流》中表达对爱人的深挚恋情,无论做出什么样的牺牲,诗人都欣然接受,无怨无悔。但诗人俨然把爱人看作了自己的附属品、私有品,希望爱人永远归属于自己。

诗歌体验式教学应考虑学生的实际,遵循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吸取传统教学经验的精华,不断深化发展。当然,在诗歌教学时,我们面对的是浑然一体的诗歌作品,很难用一种或几种固定的方法而不涉及其他方法,因为它们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我们要灵活运用,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立体地解析诗歌,全面领略诗歌的艺术美。

注释:

①李镇西:细思碎想[J].中国语文教学,2001,(01):2.

②郝宝文:教育学纲要[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3,(12):248.

③王松泉:语文教学心理学基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08):247.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342.

[2]杨四耕.体验教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什么是诗歌范文第6篇

诗歌,一种高雅的艺术,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是诗人真实情感的吟唱,是心灵对现实的应答。

诗歌总给我带来一种淡淡的美。这种美,犹似绵绵细雨滋润干涸的喉咙;如同丝丝微风拂动凌乱的长发;好像一湾潺潺的清泉涌过沉睡的灵魂……徜徉在诗歌的海洋中,我尽情的享受着万种风情,欣赏着不同派别的诗人将各自别具一格的美发挥得淋漓尽致,有“林静鸟无言”的清澈;有“溪桥渡晓霜”的秀气;有“玉人和月摘梅花”的温柔;有“不尽长江滚滚来”的雄浑;有“男儿到死心如铁”的豪壮;有“林空鹿饮溪”的惬意……读之或心潮澎湃,或扼腕叹息,或心旷神怡,或如沐春风,或如酌清泉。

最初与诗歌结缘,是小时候受到爸爸的熏陶,那时候爸爸一句一句地念,我便一句一句地学,虽不解诗中内涵,却喜欢它琅琅上口。在诗歌这盏明灯的照耀下,我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从不知道什么是诗歌的童年迈向能够欣赏诗歌的青少年。我用心体会诗歌的内涵:诗歌是风,轻抚每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让充满爱的空气萦绕在你我身旁。诗歌是火,点燃大雪纷飞的黯然季节,让冷漠无情的寒冰在瞬间融化。诗歌是水,洗去心灵的创伤,让暗淡的生命之光闪烁新的希望。诗歌是阳光,无论夜的漆黑多么漫长,也无法掩盖它耀眼的光芒。

在春天,诗歌让我体会到“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中大自然旖旎的风光。到炎夏。诗歌让我置身“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在秋日,诗歌让我体验诗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豁达胸怀。在严冬,诗歌让打小生长在南方的我领略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观雪景。年少的我,在这片诗歌的天空中经历风雨,走过春夏秋冬,感念诗歌的美丽,体验生活的真谛!

诗歌,就像一湾清泉,流成小溪,汇成江海,让我们读到魏晋风骨,汉唐气象,宋明情怀。是屈原的悲愤,是李清照的温婉,是李白的浪漫,是苏轼和豁达,是陆游的忧郁,在诗歌中流淌着千古绝唱,万载风流!诗歌维系着我心中憧憬着的一腔单薄也飘渺的纯真情怀!

什么是诗歌范文第7篇

关键词:思想感情;鉴赏能力;方法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属于文学范畴。前人对文学和诗的表述是“文学是人学,诗学是情学”。文要写出人来,诗要写出情来,无人不成文学,无情不成诗学。因此,诗歌最核心的内容是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什么是思想感情呢?思想,主要是指作品所反映的立场、人生态度、好恶等,情感,主要是指作品所反映的向往、感慨、思绪等。我们读诗、赏诗,首先要领悟作者在诗中蕴含的情感,这是与作者产生共鸣的基础,也是读诗的根本。

鉴赏古诗的思想感情,首先要学会把握诗歌的题材,也就是要搞清楚“是什么”的问题。古诗,如果以其表现内容和表达方式为标准,可将其题材做以下分类:边塞征战诗,这类诗歌的特征在意象上表现为边关、羌笛、胡马、长城、明月等,这类诗的情感一般要紧扣“反映将士建功立业,杀敌报国的豪情,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战士对妻儿、故乡的思念,边塞风光”等方面的内容来分析。例如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首诗描写了边塞凉州雄伟壮阔又荒凉寂寞的景象。咏物言志诗也是在诗歌鉴赏过程中常见的一类题材。这类诗在意象上表现为松、竹、梅、菊、蝉等,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质。比如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中一首以凤凰自喻,或比兴,或象征,借物抒怀,抒写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伤。咏史怀古诗在意象上表现为历史事件、古人古迹,往往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借古讽今、盛衰无常、物是人非、壮志未酬、感时伤怀的目的。种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借咏史抒发作者积极入世但年已半百仍功业无成的感慨。除此外,还有田园山水诗、送别诗、爱情诗、羁旅诗、闺怨诗等。

由此看来,准确把握诗歌的题材,对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有很大的帮助。怎样才能知道一首诗的题材呢?一是看题目,题目当中往往有暗示,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可知这首词应为咏史怀古诗,又如李白《赠汪伦》,由题目可知此诗为送别诗,那在情感的表达上也应该是离情别恨、深情友谊、激励劝勉等。二是捕捉文章其他信息,如意象、物象等,如果意象为柳、酒、歌、船、长亭、灞桥、南浦等,那这类诗很可能就是送别诗,如果意象上是高山、流水、明月、清风、农家风光、山间盛景,这首诗很可能就是一首田园山水诗,常常表达宁静、闲适、恬淡、隐逸情怀等。

明白了一首诗的题材,只能对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形成一个初步的感悟。要完成对一首诗的鉴赏,还需要思考这首诗具体写了什么内容,也就是“写什么”的问题这是鉴赏的基础。

诗歌和其他的文学样式一样,从它的构成来讲,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内容层面,一个是形式层面。内容层面指的是诗歌的构成要素,包括意象、意境、语言、思想感情。形式层面主要指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抒情手法等。如果把诗歌比作一道菜,那诗歌的意象就是这道菜需要的材料,意境就是不同材料搭配的效果,而表达技巧则是炒菜的方法,思想感情就是这道菜的味道。品诗和品菜是一样的,我们只有了解了这些“食材”的特性,掌握了炒菜的方法,才能做出美味的菜肴。之于诗歌,就是要明白意象、意境、语言与思想感情之间的系,即要找准意象,进而分析意象的特征,准确把握意境,最终明确思想感情。具体来说,意象指的是打上了作者感彩烙印的物象。生活中的许多物象,一旦进入诗歌就成了意象。“春水”本是物象,但在李煜的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中,这里的“春水”就是意象。在我们牙牙学语的时候,就会背诵李白的《静夜思》,在这首诗中,诗人望月怀远,通过“明月”寄托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这里的月亮就是意象。而意境是指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它包括情和景两种因素,情景交融构成意境,而不同的艺术境界又往往表现为不同的基调、氛围。一般来说,诗像不像诗,有没有诗的味道,主要看意象,诗美不美,有无意蕴,则主要看意境。因此,在诗歌鉴赏的过程中,鉴赏的起点是意象、意境,终点是思想感情。

我们知道,意象和意境都是情景交融的产物,同样一个意象,在不同诗人笔下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为什么呢?这和作者“炒菜”的方法和“炒菜”时的心情有关系。也就是说,鉴赏一首诗的思想感情,我们还需要明白对于这些内容,作者是怎样去写的,即“怎样写”的问题。同时,我们还要分析作者之所以这样写而不那样写的原因,即“为什么”的问题。

什么是诗歌范文第8篇

在我国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中,学生文化基础较差,且大都重视专业课,轻视文化课,使得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致缺乏。作为我国西藏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我们面临的难题更大:来自农牧区的学生有的会读会写汉字,但极不规范;有的不会读不会写,可能连日常的汉语交流都存在困难,更别要求学生有一个比较系统、连贯的汉语文基础知识体系了。可见,我们面对的学生非常欠缺汉语理解和表达的基础。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了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还要求教师“应了解学生学习水平与心理特点,关注他们的学习困难,重视他们的学习需求,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启迪学生思维,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我认为在语文课堂上要精心设计问题,提问要有艺术。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艺术性的提问呢?这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设计不同思路的问题,使各类学生通过积极的思考或教师的点拨引导,能从问答中获得成功的喜悦,由此不断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 求异设问,变中求新

同一问题,可以从不同侧面提出,提出的角度不同,效果往往就不一样。例如讲授《爬天都峰》的第一自然段――假日里,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天都峰。提问:“这句话告诉了我们哪些要素?”这一提问方式容易使学生无从下手,造成课堂冷场。这时,学生可能在想“要素”是什么意思。针对西藏中职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换一个角度发问:“读了这句话,我们能不能知道‘谁和谁在什么时间到什么地方去干什么事?’”这样的问题就不会给学生造成干扰负担,答案呼之欲出,更不会使学生感到厌烦,还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至于何为“要素”,可以在这之后与学生一一道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语文课堂提问时,教师一定要用学生听得懂的提问方式,以便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二 浅处深问,静中得疑

教材中有些内容,学生似乎一看就懂,处于无疑的状态,若教师从浅处深问,在无疑处得疑,则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在讲授冯骥才的《珍珠鸟》时,学生对这篇课文内容的掌握似乎极易,从表面上看仿佛无疑。若及时设问“文中点明全文主旨的是哪句话?哪些文字表达了作者对小珍珠鸟的喜爱之情?在文中,我先前听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后来小珍珠鸟竟趴在我肩头睡着了,这说明了什么?”这样,可促其思维,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思考,从而排除疑点,明确了“文为何用”,深化了知识。

三 设置障碍,诱导思维

为了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在提问时,可有意设置障碍。学生虽不能及时回答,但可促其思维,使其有所发展。如讲授杜甫的《望岳》和《春望》这两首诗歌后,可将这两首诗歌对比起来解读,“这两首诗歌的写作背景有何不同,作者眼中的意象有何不同,作者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这样的提问会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的思维会不断地发散,既保持了思维的活力,又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从而让学生的知识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这样的诱导会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 层层设问,步步深入

教学中有不少难点,需分步骤才能解答清楚。这时提问应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如在讲授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一课时,我提出了一连串问题:(1)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2)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3)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4)研究物候学有哪些意义?(5)这篇课文为我们介绍了什么?(6)本文说明了物候学的哪些内容?这样经过六步设问,加上教师的点拨、诱导,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很快就得出结论,教学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