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雪景散文

雪景散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雪景散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雪景散文范文第1篇

教学目标:

1、品味文章优美诗意的语言,并感受其所营造的优美意境。

2、体会作者笔下江南冬景的可爱、明朗、迷人等特点,感受作者对江南冬景的热爱之情。

3、明确文中所运用的对比、白描、避实就虚等写作手法,能说出其作用、好处,并加以学习。

教学重、难点:

1、分析作者在写江南的冬景时所运用的写作手法,体会其好处所在。

2、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作者所营造的优美意境。

教学方法:

提问法、诵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菩萨蛮》韦庄 《忆江南》白居易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日出江花红胜火,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春来江水绿如蓝。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能不忆江南?

开篇引入两首古人描绘江南春色的词,从而引入江南这一如诗如画,千古文人都为之陶醉的地方,那么江南的春天如此迷人,那其他季节又是怎么的风味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郁达夫笔下的江南的冬景。

二、作者介绍

书下注释,可简单介绍一下其散文的特点,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胸怀磊落,诚挚坦白,抒情性强。《江南的冬景》比较明显地体现了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征。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由浏览全文,理清思路,并思考一个问题,文章中除了写江南的冬景,还写到了哪些地方的冬景?

明确:北国的冬天、闽粤的冬天、德国的冬天。(江南的秋天则可在讲课文时一带而过)

四、研读文本,掌握文章对比的写作特点

1、那么作者为什么写其他地方的冬景呢,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作手法呢?

2、明确:对比

3、请同学浏览文章1、2两小节,试从自然环境和人们的活动两方面来比较南北冬天的特点?

明确:江南的冬天的特点是:温暖、可爱。

文章第三小节,由老师一带而过,这里简单和江南的秋天有一个小对比,学生能找出江南冬天的明朗这一特点,即可。

4、4、5两小节,主要是讲闽粤的冬天与江南的冬天进行比较,着重写了江南冬季的植物,可以以图片的形式,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提问:江南冬季的植物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呢?试着用书中的语句来说说看。

明确:芦花至冬而不败,红叶有三个月以上的生命,野草是野火烧不尽,寒风吹不倒下……

总结出江南冬景的富含生气这一特色。

5、第6段可作为对比探讨环节的结束,略微点下“恩惠”、“清福”、“德国的冬天也和我们江南的差不多”等,感受到作者的那种自豪、幸福、满足以及对江南冬景的由衷喜爱。

五、研读文本,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与意境

1、请一位同学朗诵文章的第7段,大家概括一下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最好能概括成一幅图景)

明确:微雨寒村图

2、从这一幅图中,你看到了哪些景色?它写出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明确:细得同粉似的白雨,乌篷船,落日夕阳,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恬淡幽静,色彩素朴淡雅,意境朦胧悠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从而展现了江南冬景悠闲、迷人的特点。

作者在这里又有怎样的感受呢?

作者感受:情调悠闲,胸襟洒脱,得失俱亡,宠辱不惊。联想到岳阳楼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正相同也。

所用手法:淡笔素描,略加点染。虽是在写,实似在画。

那我们便再怀着平和的语调,舒缓的语气,齐声读一下本段,再次感受一下这幅微雨寒村图的美妙。

3、欣赏完了江南的微雨寒村图,我们再来看看江南的雪景。先请一位同学来为大家读一下第8小节。大家思考一下,本段突出的写作手法是什么?

明确:引用古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是一种避实就虚的写作手法。

赏析这八句诗,可以问问同学们,这几句诗是作者随便选的吗?他们的顺序能够调换吗?大家思考一下,这几句诗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雪景的?

时间顺序:日暮――入夜――夜深人静――第二天早晨

雪势顺序:欲雪――微雪――大雪――雪停

可见作者虽然以诗代文,但是行文的思路,顺序可谓是经过了深思熟虑,诗选得巧妙,安排得更为巧妙。

可以再点下引用诗句来表情达意的好处,江南的雪景给人的感觉是喜悦,悠闲,宁静……

六、结合背景,体悟情感

雪景散文范文第2篇

高中语文教学,一段一段的读,比如第一段作者是按照先描写景,再阐述事情顺序开展,其中还掺杂了作者心情的转变,所以要学生边读边思考作者在刚开始游赤壁时,景色是如何,心情又如何,是如何体现的?后面心情的转变又是如何体现的?当学生按朗读和思考的流程学习完后,教师再让学生通过整篇文章的写作手法,来说说跟《念奴娇•赤壁怀古》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之处,从而达到更加层次的感受文章的语言特色和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通过欣赏文章的语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朗读能实现学生对文章的了解和初步掌握,但要想进一步深入了解文章语言特色,写作手法或是重点词句,尤其是千古绝句,就需要加以揣测,这样才能很好地把握文章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比如在学习《江南的冬景》时,这篇散文语言清丽明快,在写作手法上作者郁达夫并没有从正面刻画江南的冬季美景,而是通过古人的诗句来体现其美景的意境,而且诗句都是极其富有想象空间,所以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这种写作手法的特点。这时培养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的和自我学习,能学习到在写散文时,可以采用引用诗句,多用色调来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的特点,而且适当的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也能让文章所描述的景物更具有特点和符合文章的要求,加上情感体验,审美感的融入也能为文章更添色彩。除此之外,同样是描写雪景,但是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却又是另一种写作手法,也给读者描绘出了冬天美丽的雪景,教师就可以节选出一段文章来让学生进行自我鉴赏,从而体会语言的魅力。

三、通过融入自身情感进行阅读,加强语文文学的熏陶感染作用

正如前文所述,语文课程内容丰富,其中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加上学生对每篇文章的感受和反应也是不同的,所以带着情感去阅读,欣赏文章,融入自身情感,能与作者的思想产生共鸣,也能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要想学生与文章中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其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情况,叩击学生的心弦,激发共鸣。比如《我的四季》这篇抒情散文,作者将自己的人生比作成一年的四个季节,通过四季变化的不同来反应自己的一生和对人生的种种感悟,教师可以利用文章中作者的种种经历,让学生通过阅读和探讨,说说这些感悟给自己什么样的启示。经过讨论发现,有的学生认为作者人生之春给她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通过用不毛之地,细瘦的胳膊,以及土地里的石块和树根还经常磕绊着她的犁头等词汇和句子,可见他的童年生活较苦,但是他也没有怨天尤人,做到了对自己负责。有的学生则认为通过作者所遇到的困难,启示自己以后遇到任何困难都要靠自己,犯错误之后懂得如何自检。再比如学习《乡土情结》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到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则可以询问学生什么是乡土情结,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来回答,答案可能各有不同,当对这个问题探讨完后,再让学生带着自己对乡土情结的理解来阅读文章,看看文章所表达的意思和跟自己想象的有什么区别,包括写作手法,表达形式以及语言运用上都是怎么样的,如果是自己来写乡土情结,又会采用哪种方式来阐述和表达等等,这样既能让学生经历情感体验,又能体味散文的语言艺术,鉴赏文章的意蕴美。

四、通过语文的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文化素养

高中语文教学课程的实践活动大体上就是分角色朗读和角色扮演,在进行分角色朗读时,情感要求是必须的,所以这种措施能很好地让学生把握住作者的思想情感,并与自己的体会相结合,从而达到共鸣的作用,比如《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教师可以找四个学生进行朗读,文章第一节学生朗读是需要富有沉重感,第二节需要急促的情感,第三节需要表现出抑扬顿挫,而第四节则需要语速加快,将情感推向,这些都需通过学生对文章的体会得以实现。对于角色扮演的实践活动,考虑到课堂时间的有限和场地问题,所以尽量挑选一些简单地,易扮演的作品,比如《最后的长青藤叶》可以找学生分别扮演琼姗,苏艾,贝尔曼,让学生根据对文章的解析,对各自扮演的角色做自我介绍和性格分析,教师从中可以设计问题,类似于为什么琼姗把最后的藤叶看的如此重要,这种心理状态是怎么样的,通过表演怎么体现等问题,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为深入,同时也能使他们领会和运用语言文字,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

五、结语

雪景散文范文第3篇

(节选自俞平伯《陶然亭的雪》)

【蝉噪林逾静】

出自南朝诗人王籍(?-547后)的《入若邪溪》。原诗为:“(yP huWng)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xiM),阳景逐回流。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若邪溪在今浙江绍兴若耶山下,本诗描写了作者泛舟溪中所见景象,并且寓寄了王籍久客他乡思归的思想。其中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一句以“蝉噪”衬托“林静”,用“鸟鸣”显现“山幽”,尤为人们所称道,被赞为“文外独绝”。

这种以“以动衬静”“动中有静”的诗歌表现手法对后代诗人影响颇大,唐代诗人王维的《鸟鸣涧》中“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两句,就是对此境界不落痕迹的脱化。但他又不是简单的套袭,而是“静而制动”,与王籍的“动而制静”,恰恰相对而出。

俞平伯(1900-1990),原名俞铭衡,字平伯,江苏德清人,生长在苏州。 现代诗人、作家、红学家。曾任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他的创作以新诗为主,在散文方面,先后结集出版有《杂拌儿》《燕知草》《杂拌儿之二》《古槐梦遇》《燕郊集》等。其中《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名篇曾传诵一时。

雪景散文范文第4篇

其实,要是单讲雪,学生对文本的把握并不困难:江南的雪滋润美艳,孕育着春天的消息;朔方的雪蓬勃奋飞,跟严酷的黑暗现实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以此阐明鲁迅写作本文的思想感情,也显得合乎情理。难就难在:既然是写雪,为什么开头结尾却都写了雨?怎样理解“暖国的雨”和“雨的精魂”?它们对表达主题思想起什么作用?在通篇结构安排上又有什么用意?这些问题不搞清楚,全文的主题就不鲜明,脉络就不清晰。遗憾的是,教材后面的“探究·练习”虽然有所涉及却又似乎有意回避而未能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明确解答,一般的参考资料或者有意回避,或者牵强附会,或者自相矛盾。

首先,“暖国的雨”中的“暖国”指哪里?

按照苏教版中学语文教材编者的理解:暖国似乎就是江南!理由有三。1.从教材提供的“感悟·品味·欣赏”中对文本的辅诠释中不难看到这一点:“一切对雪景的渲染都是对‘暖国’和‘江南’局部生活经验的描述与回忆,是对故乡的深情怀念与热烈赞美。”“淡淡的哀愁中的回忆,是对‘暖国’‘江南’的雪的依恋和回味。”这两句话编者分别放在文章第一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的边上。2.教材第220页文下的注释:“鲁迅在本文中以丰富、鲜明的形象,展现了两幅各具特色的画面,营造了两种不同的情感氛围。”3.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与苏教版中学语文教材配套的《语文教学参考·九年级下册》在该文的“重、难点集释”中也特别提到这样一个问题:“作者对南国的雪和北方的雪分别是什么样的态度?作者在文中到底寄寓了什么样的情感?”从这三处不难看出,在编者看来“暖国”即“江南”,只是说法不同而已!鲁迅在这篇文章中只提到“江南的雪”(也可以叫“南国的雪”)与“朔方的雪”两个对象,表现的也就是两种情感。

“暖国”真的就是“南国”,就是“江南”?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写的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中没有“暖国”这个词条。按照百度中的解释:“暖国:气候温暖的南方地区。”把“暖国”就看作是“江南”也未尝不可!遗憾的是百度为这个词语所提供的词语出处就是鲁迅的《雪》,这么说来,这个解释不具有说服力!

既然如此,我们不妨就扣住作者自己的语言、扣住文本本身来分析。既然“暖国”即“江南”,“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作者为什么要将“暖国的雨”“江南的雪”并列分提?更何况中间的关联词“可是”更显示二者是有所区别的两个不同的对象;而且“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中的“向来”一词也表明“暖国的雨”就是“雨”而不是“雪”!

由此可见:“暖国的雨”中的“暖国”并不就是江南!“暖国的雨”更不能和“江南的雪”画等号!

在笔者看来,正如“朔方的雪”和“江南的雪”是两个不同对象一样,“暖国的雨”和“江南的雪”也是两个不同的对象。如果硬要区分三者在地理位置上的区别,那么,毋庸置疑,朔方,就是鲁迅写作本文时所处的北平这样的北方大地;江南,自然是作者童年生活过的江浙一带地区;而暖国,应该是比江南更南的地区。

作者为什么要在文章开头写“暖国的雨”?它和结尾“死掉的雨”“雨的精魂”之间是什么关系?

《鲁迅日记》,1924年12月30日记着:“雨雪,……下午霁,夜复雪。”次日又记:“晴,大风吹雪盈空际。”这也许是鲁迅先生写作这篇散文诗的契机。正如黄蓓佳《灵魂的柔软和坚硬》中开头想象的一般,上个世纪20年代的这个雪夜,“透过带窗格的玻璃,凝望半空中那些如粉如沙的朔方雪花”,先生的目光应该能“越过千里万里冰封的世界,穿过几十年漫长的时间隧道,回到童年的故乡”,想到雪的前世今生。鲁迅先生超越时空,任心灵自由驰骋,以其独特的体验和对生命的感悟,发掘出“雪”与“雨”相通的内在意蕴。

所以,是眼前的雪引发了先生的文思,但先生还是在开头以淡淡一笔写到:“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的确,相比于眼前如粉如沙、冰冷而坚硬的“朔方的雪”,暖国的雨温暖、柔和而不够灿烂,“博识”的人们可能会觉得它单调,但是,“博识者的话浅”,那毕竟是别人的看法,它自己是不是觉得“不幸”,不得而知!所以,先生用了一个未置可否的问句。如果说“江南的雪”寄托着鲁迅对童年故乡生活的回忆,“朔方的雪”象征着先生凛然难犯、顽强奋战的抗争精神,那么,“暖国的雨”可不可以理解为平静世界中的一种平淡生活?

是的,和“江南的雪”相比,它少了一份“滋润美艳”;和“朔方的雪”相比,它又不能“蓬勃地奋飞”“旋转而且升腾”。它“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它也许如水一般温和、柔顺、平静,它也许就是这种如水般平淡、宁静生活的折射,但是谁能说这种平淡、宁静的生活不是绝大多数普通百姓所喜欢而向往的生活?尤其是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的中国!

眼前冰冷纷飞的“朔方的雪”,让先生思绪万千。如果说花雪相映、蜜蜂嗡闹、孩子和大人童心荡漾的江南雪景是一部乐曲中悠扬、舒缓而略有忧伤的部分,让人感到孤独寂寞;气势磅礴、声威浩大的朔方雪景是这部乐曲中粗犷急促、高亢激越的;那么,开头“暖国的雨”水一般温和、柔顺、平静则恰如这部乐曲的前奏。由平静到舒缓再到激越的安排既符合一般乐曲和文章的思路,也符合鲁迅先生写作本文时那个雪夜的心路历程——平静世界的平淡生活无所谓“幸否”,童年时期的温馨固然美好却稍纵即逝让人难免惆怅,而眼前面对的寒冷和风雪则只有抗争才能改变!这样的话,结尾那句“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也就好理解了——当外界的寒冷和风雪打破平淡生活中的一切的时候,那些死掉的雨,是会化作精魂,即便孤独也会无所畏惧、永不妥协地抗争!

雪景散文范文第5篇

一位幼儿园教师,给孩子欣赏了散文《春》之后,就带他们到公园里寻觅春天,孩子沐浴在春日的阳光下,在绿茵茵的草地上休息。他们抚摸着小草,高兴地说:“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了。”“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一个孩子趴在地上,去拉小伙伴的脚:“那么多小脚踩在小草上,小草会疼的,会哭的。”孩子已会用文学作品中的感情,体会生活中的美,从感情上把自己与小草、与春天的景色连在了一起。

下雪,春游,在生活中是很平常的事,但一旦把它与文学结合起来,就给平凡的生活添上了绚丽的色彩,在这美的世界里,孩子得到快乐,得到熏陶,也激发他们努力向上,去争取更美好的生活。

文学作品是培养孩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父母可以运用儿歌、故事以及各种各样的儿童文学作品对孩子进行引导,让他们走入文学殿堂。

3岁前的婴幼儿,能欣赏哪一类文学作品:

3岁前的婴幼儿,能欣赏的文学作品主要是儿歌。

父母除了为婴儿吟唱摇篮曲之外,应该通过儿歌教会他们简单的词汇发音,逐渐让孩子跟着成人吟唱句式简短的歌谣。

除儿歌之外,3岁前的婴儿对十分短小浅显的故事也能欣赏。如故事《拔萝卜》文字浅显,形象具体,文中用了拟人和反复的手法,适于他们欣赏。另外,有些图画故事,一文一图,展现了人物活动的具体形象,再加上各种色彩的渲染,也适宜3岁前的婴儿。

3―6岁的幼儿对文学有什么要求:

3―4岁的幼儿,刚刚进入幼儿期,他们喜欢念朗朗上口的儿歌、短小的童话故事。他们还喜欢色彩鲜艳的、以图为主的图画故事。

4―5岁的幼儿已进入了中班年龄,他们能欣赏一些短小的幼儿诗。他们更喜欢听童话故事。如果给他们自己看,那么一本图文并茂、色彩鲜艳的图画故事,会使他们爱不释手。他们也喜欢幼儿生活故事和浅显的谜语,如果听完故事,能进行故事表演,更会使他们兴趣盎然。

雪景散文范文第6篇

一、阅读教学活动中通过“问题”设置悬念,激发和维持幼儿的阅读兴趣

“问题”是教学最佳的源头,没有问题,就没有富有价值的思考,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在传统教学活动中,“问题”通常由教师提出,幼儿只需跟随教师的思路,寻找教师预设的答案即可。而我们则注意发挥幼儿的自主性,让幼儿跟随自己的阅读体验、带着自己的思想去探索。激发幼儿自主性的要点在于提倡多角度提问,既可以是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幼儿思考,也可以是幼儿先提出问题再由大家共同思考解决,以此给予幼儿更充分的阅读思考时间与阅读反思空间,而不是以成人直接的陈述来替代幼儿的阅读。

如,“分享阅读”大班读本《聪明的小鸡》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小鸡出门散步,碰到了一只想吃掉它的狐狸。后来,小鸡运用智慧,通过和狐狸比力气、比跳高、比嗓门,一步步引诱狐狸上当,最终在农夫的帮助下成功地赶走了狐狸。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先带领幼儿阅读大书,引出故事名称——“聪明的小鸡”。一开始,诺诺就提出了问题:“为什么这个故事叫‘聪明的小鸡’呢?”教师便顺着他的疑问往下引导:“这个问题提得好!老师也正在想这个问题——为什么说这只小鸡‘聪明’呢?”于是,教师引导幼儿带着这个问题开始细致地阅读小书,并围绕刚才提出的问题寻找能够说明小鸡聪明的例子。考虑到该故事情节偏长,幼儿在初读时对故事的脉络和情节往往还难以一下子把握住,教师有意识地在幼儿回答的基础上帮助他们深入思考,例如,“小鸡为什么要和狐狸比赛?”“为什么小鸡到第三次比赛时才和狐狸比嗓门?”“刚开始就比嗓门行吗?”在一系列问题的引导下,幼儿逐渐理清了故事情节,探索了问题的缘由。通过反复阅读以及对大量有关故事细节的讨论,幼儿一步步分析出情节和人物性格特点,阅读能力得到了切实的提高。

又如,在中班读本“亲爱的小鱼”中,一开始呈现的是一只大花猫守在鱼缸旁边,盯着缸里的小鱼的情境,这种表现性很强的画面自然引发孩子们的讨论:“大花猫会吃掉小鱼吗?”当孩子们经过激烈的争论、猜测,发现大花猫吃掉小鱼的可能性挺大时,“小鱼怎样做才不会被吃掉”这个问题又激活了孩子们的思维,孩子们给出了五花八门的答案。有可怜型的:“求求您不要吃掉我,我不想死。”有交易型的:“我会画画也会唱歌,如果你不吃我,我天天给你表演节目。”有机智型的:“我身上有毒,别过来。”……也有幼儿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猫不会吃掉小鱼,此时教师会追问:“你从什么地方看出猫不会吃掉小鱼呢?”孩子们的回答也多种多样:“这只猫不凶狠,笑眯眯的样子,有点像妈妈。”“这条小鱼很可爱,猫舍不得吃掉它。”……接着,教师顺着幼儿的思路再问:“猫妈妈会对小鱼说什么呢?”孩子们的想法更加多样了:“你很漂亮,我喜欢你。”“别害怕,孩子,我会好好照顾你的。”……当听到孩子们的答案越来越天马行空时,教师就有意识地把问题逐渐引向与故事发展相关的方向,例如,“猫妈妈是怎样照顾小鱼的?”“在猫妈妈细心的照顾下,小鱼一天天长大,鱼缸怎么样了?”“小鱼开心吗?为什么小鱼不开心呢?小鱼到底想要什么?”“小鱼回到了大海的家,获得了真正的自由,它还会回来吗?”“猫咪为什么每天都坐在海边望着大海呢?”就这样,一个又一个问题环环相扣,吸引幼儿忘我地投入阅读,阅读活动得到了一步步推进。

二、阅读拓展活动中以“情境”促体验,加深幼儿对读本内容的理解

依托读本内容,利用实物、场景、图片或音乐等,创设一定的情境开展阅读拓展活动,可让幼儿更顺利地展开想象,进而理解读本所表现的色彩、声响、形象等,从而把抽象的文字符号、静止的图像与真实事物、现实感受自然结合起来,在读本内容与生活经验之间形成有效的联结。“情境”的创设尤其有助于幼儿理解诸如儿歌、童谣、散文、散文诗等故事性不强的读本内容,体验其相对抽象的意境。

“分享阅读”小班读本《虫虫虫虫爬》以儿歌的形式表现了虫虫、蝴蝶、青蛙、鱼儿等的动态,并以优美的画面营造出春季万物复苏、池塘边生机盎然的场景,顶真手法的运用加强了读本内容的节奏感。这首充分融合了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的儿歌是开展“情景式”阅读拓展活动的好材料。教师可依据作品内容启发幼儿:“虫虫见到蝴蝶后心情怎样?它们会交谈些什么?”同时准备虫虫、蝴蝶、青蛙、鱼儿等动物头饰和草丛、花丛、泥洞、荷叶、池塘等场景图,配以轻柔、优美、明快的背景音乐,为幼儿展开想象营造出最佳氛围。孩子们可带着问题,在教师的指引下细细品味读本内容,模仿做做小动物的动作,欣赏精美的场景图,从而充分感受儿歌的意境,体会语言的表现力。

散文诗《秋天的雨》是一首没有具体情节、更具抒情性的文学作品,大班幼儿虽说能在教师指导下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但对作品的意境可能难以产生真切的体验。教师在通过集体教学活动帮助幼儿熟悉散文诗内容后,带着孩子们来到了小溪旁、山坡上、黄色的银杏树和红色的枫树下,引导幼儿观赏秋天的景致,想象着雨滴落下来后树叶、小草、花朵“喝饱水”的样子。孩子们有的坐在地上双手托着腮帮、眯着小眼睛,有的躺在地上张开双臂、舒展开身体,不知不觉地跟着教师念起诗句来,从而加深了对散文诗的理解。

在《雪花》阅读教学活动开展之际,教师组织幼儿观赏下雪的场景,和幼儿一起堆雪人、打雪仗,从而让幼儿充分体验和感受了雪景的美、雪中活动的乐趣。回到活动室,教师还带领幼儿将雪景、雪中活动、读本内容、音乐等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幼儿进一步准确感知和赏析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三、日常活动中以“开放”的态度倡导阅读,鼓励幼儿个性化的阅读

在非集体教学时间的日常阅读活动中,我们倡导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幼儿的选择。幼儿可以基于自己的审美喜好选择读物、自主决定阅读方式。它对传统做法的突破在于:跨越了要求幼儿遵从教师的规定,在统一时间阅读读本,甚至只能阅读指定的读本或章节的模式,将阅读主动权交给了幼儿,以保证幼儿能按照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决定阅读的速度和进度,从而有利于幼儿阅读兴趣的保持和自主阅读习惯的培养。

通常,小班幼儿阅读兴趣指向不明显,阅读习惯不稳定,需要教师给予更多、更细致的指导,所以“开放”原则比较适合中大班幼儿,其指导要点是:鼓励幼儿跳出时间、空间以及已有读本的限制,自主选择阅读内容和形式。教师要注意在幼儿一日生活中严格控制集体教学时间,为幼儿留出可自主开展阅读活动的时间,允许幼儿在区角游戏、户外活动、餐前餐后等多个时间段,依据自己的兴趣开展阅读活动。在布置环境时,教师可考虑在活动室、走廊上多布置一些靠垫、地垫等,以方便幼儿随时随地开展阅读活动。在读物提供上,可根据幼儿年龄和本班幼儿发展特点选取种类多样、主题丰富的读物,并随时加以补充。

不过,“开放”并不等于放任。在鼓励幼儿自主阅读的同时,每周宜安排固定时间举行“读书交流会”,组织幼儿与幼儿、幼儿与教师开展对话,如,交流本周自己读过的图书的内容,提出想请教老师或请大家讨论的问题等。读书交流会可让教师对近期幼儿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等有更多的了解,为进一步引导幼儿开展自主阅读活动提供依据。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因为经历了主动阅读的过程,孩子们在读书会上相互交流的积极性都特别高,话题也特别广。他们会滔滔不绝地从《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谈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四十大盗》,再热议《一园青菜成了精》《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孩子们的收获远远超出了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与要求,真是事半功倍。

总之,“开放”就是要求教师转变观念,为幼儿提供更多自主阅读的时间,创设更适宜幼儿开展自主阅读活动的环境,努力成为一个与幼儿平等对话、倾听幼儿心声、支持和鼓励幼儿的隐性指导者。

雪景散文范文第7篇

一、提高合作探究的价值

新时期的高中教学唯有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他们发挥主动性才能提升自我学习能力,实现学习能力增强和水平素养的提升。因此,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成为课堂教学的“新宠”,只要开设示范课,定会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合作探究并展示小组合作探究的成果。

我们知道只有激发和调动学生的行为、认知、情感,才能切实提高合作探究的价值。但是有些教师并没有注意和有效利用这一点。如一位教师讲授《可以预约的雪》一课,创新地采用从议论文与议论散文的区别切入,让学生从把握议论散文的基本写作手法入手,分组讨论文中写了哪些细微、常见的事物(从题目看应该是写“雪”,文章描绘的是雪景吗)和联想想象(看菅芒花的人“因缘的离散与变迁,面目全非”,生命中是变抑或不变是常态的),这些景物传递出什么样的哲理即哲理探讨(面对生命中无尽的变化,作者人生态度有哪些)。这一尝试如果成功,不仅学生能够掌握议论散文写作特点,也能提高阅读鉴赏与写作能力,很有可能写出富有文采的哲理散文。

但是该教师在合作展开中没有注意到小组的组建要多元化,各组成员的智力水平、兴趣、性格、成绩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如此,课上就简单地前后位同学之间研读和谈论,在“细微常见的事物”的把握上学生能够较好地合作,但是后面如何联想想象,特别是作者人生态度的哲理阐述学生就好像心里有所感悟却说不来,在展示合作成果上浪费了较多的课堂教学时间,也没有很好地生成合作探究的价值。

可见,小组学习、合作探究,应尽量建立在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之上,进行适当的启发引导。否则,合作学习将走向盲目低效。如《可以预约的雪》这样的议论散文的小组合作学习,我们可以通过《逍遥游》《人是能思想的芦苇》等议论散文的快速回顾进行教学;在前后联系中让学生探究。

二、合理运用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常见的现代化手段,不少教师认为高效课堂必须用多媒体教学。这一手段虽有形式新颖、内容直观、信息容量大,节省了大量的板书时间等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特点,但是如果我们使用不合理,反会使课堂低效。如一位教师上《像山那样思考》一课时,刚开始出示一幅狼嚎图,让学生描述一下画面内容,然后教师点拨读图题的一些方法,结果导入就花掉了近5分钟,表面上看运用多媒体使得学习内容多了,涉及图表题的一些讲解;其实这反而使得教学内容不完整,教学思路不清晰,教学重难点不突出,毕竟这篇课文的学习重难点是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鉴赏能力的提高。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增大了教学容量,不仅使教学思路不清晰、重难点偏离,还使师生互动和情感交流淡化,成了播放员的教师怎能很好地组织与引导激活学生思想的火花、求知探索的渴望呢?如一位教师大胆地以《报任安书》为对象做公开课,结果就内容梳理、实词虚词的落实就花了大半节课,而采用的课件容量太大,一些重点的实词和虚词,学生来不及仔细思考,教师就将解题思路与参考答案在屏幕上展示出来,因为赶时间,课堂教学的后半段时间,完全变成了教师的一言堂。这样的课堂教学贪多嚼不烂,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以及学习能力的增强和提高。

另外,教师在多媒体制作能力上也要提高,诸如投影的字体大小、颜色,切换方式和效果都是要符合学生审美感受的,一成不变肯定会让学生产生视觉疲劳。有一位教师开设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一课就比较好,他用一段关于这首词的沙画组织教学,先让学生欣赏沙画,然后谈谈感受,这样就能通过直观的画面感受诗歌的意象与内容,进而读懂意境,获得情感主旨的领悟。

三、落实人文性的方法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兼工具性的学科。作为语文教师要学会利用该学科的特点,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人文因素的挖掘,优化教学环节与方法,增强语文的人文魅力。但是也不能出现为了人文而人文的教学,或是忽视语文基础而过分探讨人文的倾向。

新课程理念强调人文性,一些年轻教师喜欢和学生互动探讨课文的人文性,忽视学生语言基础和阅读理解分析能力,如此使得人文性鉴赏探究成为空中楼阁。有一位年轻教师讲《最后一片常春藤叶》一课,先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和课前阅读质量,提了几个问题之后就算实现了对课文内容的把握,然后就是逐个让学生讨论“小说的主人公是哪个人物,有什么依据”“有人说:老贝尔曼救活别人但牺牲了自己的做法不值得。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并谈谈你的看法”等问题。这篇课文比较长,学生课前也可能认真读过,但是这些对文章内容和人物形象、品质有深刻认识的问题,学生答得耗时、勉强,准确性也不高。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是教师认为素质教育就要对传统重视语言工具性进行颠覆,进而不讲语法分析、不去条分缕析和逻辑推导,光重视形象感染和学生的看似个性化的解读和探究;可能学生在课堂上是有参与热情,但能力与素养可能并没有得到什么切实的提升。

可见,挖掘语文教材的人文性需要学生在理解和把握文本内容,在理解作者情感的基础上产生情感共鸣。如学习史铁生《我与地坛》一课,只有理解地坛对史铁生的内心触动,才能很好地理解“母亲”,而地坛精神的理解又不能离开对地坛富有生命力的景物描写的理解与分析。因而,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阅读领悟的时间、思考表达的机会,有独立思考、批判质疑的可能,如此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与人文素养。

另外,高效语文课堂的打造,不能脱离实际生活。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要适时引入生活的泉水,重视学生语文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多让学生观察自然,体验生活,使他们的身心在广阔的空间里遨游。

雪景散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鉴赏能力 培养

语文是一门人文特色很浓郁的课程,不仅有助于学生分析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而且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教师可以借助语文这个载体,通过丰富多彩、情意结合的语文实践活动,引领学生体验自然美、感受社会美、欣赏艺术美,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本文针对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来探讨。

一、品析语言

新课标明确要求初中阶段的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因此,品味文学作品只有紧扣“语言”而字斟句酌,反复玩味,才能悟透文章之旨趣。

1.利用词语品语言。字斟句酌是表达的需要也是理解的需要。鉴赏作品的语言,品评词语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手段,尤其是表现力极强的动词和形容词。譬如鲁迅小说《故乡》中描写到:“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教学时,我让学生思考品味:作者在“萧索的荒村”前用了一个极富表现力的动词“横”字,为什么不像一般情况下写成“有”而非用“横”字呢?学生经过比较、揣摩,悟出一个“横”字突出了萧索荒村的颓败、破落和无生气,低矮的茅草房给人的印象好像倦卧的病人在横躺着,既含蓄贴切,又给人以联想。

2.利用句子品味语言。句子是文学作品表情达意的基本单位。句与句之间要连贯,句子的前后要照应,这样才会清楚流畅。如朱自清的《春》一文中,对“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的顺序能否颠倒这一问题,有的学生说:“不可以,这三句是按颜色的深浅来排列的。”这显然没有品“到位”,于是引导学生再读文前第一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学生顿悟,将句序颠倒后,与前文便不照应。可见,随便改动句序也会影响文章的表意。

3.利用语段品语言。利用语段品语言,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也是能力层次最高的训练之一,是十分必要的。小说可选精彩的对话;散文宜选有意蕴的语段;议论文可选说理严密的语段;记叙文可选描写生动传神的语段等,均可利用于品味。

二、通过比较鉴赏,培养审美能力

比较是人们在认识鉴别事物中获得新知识的一种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着力于关键字词和句子的分析,这既可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也可以收到美育效果。如的《沁园春・雪》和唐代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是通过写雪景来抒发感情的,但写法和表现的意境却截然不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所写的雪景既从大处落笔,又从细处着墨;而《沁园春・雪》始终从大处描绘,意境更为恢宏。《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所写的雪景,固然也有“千树万树梨花开”那样的美景,令人赏心悦目,但更多则是渲染雪中的奇寒、愁云的惨淡;《沁园春・雪》始终赞美祖国江山的多姿多娇,感情乐观豪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抒发了因朋友远离而产生无限惆怅的感情。尽管两首诗存在如此不同,但有许多值得我们欣赏的地方。还可以对于不同的文章也用这样的方法,实现不同格调作品之间意境、主题的比较等,如对《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的学习就可以在不同格调作品之间对意境、主题方面进行比较。

三、分析挖掘作品的形象美

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社会的,而它又以形象教育读者,影响读者整个精神世界。当学生有了审美感受,获得审美愉悦后,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就是对审美对象的鉴别和评价能力,它包括对审美对象的真善美的识别,对审美客体逐渐加深理解,并能给予审美评价,得到新的领悟。在分析课文时,教师要注意挖掘作品的形象美。例如在分析《春》一文中对“春花图”的描写时,教师可以抓住“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等语句,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想象那春花争芳斗艳的美景,再由“闭了眼”“仿佛”“满是”等词语展开想象,由春花联想到秋天的累累硕果,使人看到希望,加上蜜蜂“闹”、蝴蝶“飞”,衬托出花美、花香,“树上”“花下”,一幅五彩缤纷的“春花图”就充分地展现出来了。作为一名教师若能启发学生挖掘作品中的意蕴美,达到意美以动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悦目,那么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得到了美的享受,在潜移默化中也就逐渐地提高了审美能力。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