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视诗歌散文

电视诗歌散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电视诗歌散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电视诗歌散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

电视散文诗是诗画结合的一种新生的电视艺术样式,它以散文诗为基础,以解说引导,以画面拓展意境,以音乐、声响来烘托主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加快,人们的文化消费呈现日趋多元化的倾向,真正能够静下心来阅读纯文学作品的人越来越少。相反,影视文化却发展为强势文化,成为人们文化消费的主流。影视与文学的嫁接有助于“高深”的文学阅读直观化,同时也有助于影视艺术增强文化意韵,可以说,电视散文、电视诗歌等电视文艺的出现,是中国文学突围的一种新尝试,电视散文诗就是这种尝试的新生儿。

从第一部具有开拓精神的电视散文诗作品《金海雪山》问世到今天,已有20年的历史。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经历风雨之后得到了媒体的认同,1998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首届《全国电视诗歌散文展播》,在全国形成了广泛的影响。1999年央视创办了《电视诗歌散文》栏目,不少地方电视台也新辟了类似栏目。就传播效果来说,它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人民网评论其“在娱乐、消闲、彩经、传奇为主导的旋转大舞台上撑起一片‘诗意的空间’”[[i]],满足了观众在喧嚣和快节奏生活环境下追求与享受久违了的诗意的愿望。

宗白华先生在《中国艺术表现中的虚和实》中提到了绘画、戏剧、书法等艺术样式的虚实艺术,作为新兴的电视散文诗,正成长在中国传统艺术特别是传统文学、影视等注重虚实表现的环境下,它在化合文学与影视虚实艺术后形成了独特的虚实艺术样式。其虚实艺术主要表现在电视散文诗的创作来源于生活之实,其成品是提炼生活精华之虚;电视散文诗内容叙事描写性段落为实,抒情议论性段落为虚;及其化实为虚、化虚为实的表现手法三方面。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的运用能激发编导的创作感悟;能诠释电视散文诗的意境和蕴涵深厚的主题;能创造电视散文诗的美感。我们在构建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时要抓住四个重点:注重社会生活的体验和审美素质的提高;电视散文诗的虚实艺术要以虚为主;要像画面一样重视声响的创作;人物是电视散文诗绝对的主角。

1.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的成长环境

电视散文诗作为一门艺术样式诞生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上,它必然受到中国传统文化虚实艺术美学的熏陶,由于它又是诗画化合的一个新生儿,其虚实艺术更多地继承和发扬了其“父母”——文学与影视的虚实艺术基础。

1.1电视散文诗成长于中国传统文化虚实艺术美学的社会环境中

虚实相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美学的一条重要原则,萌芽于中国传统哲学讲究道、无、理、气的哲学思想中。古代艺术家们将其引入艺术思想中,使之成为古代艺术辩证法的思想核心,并广泛应用于中国几千年的艺术创作中。韩林德在其专著《境生象外》中指出,若想使书画作品中“实”的有笔墨处妙趣横生,必须在“虚”的无笔墨处下一番功夫。清代蒋和在《学画杂论》中强调“实处之妙,皆因虚处而生”,也是在肯定“虚”的无笔墨处在书画中的主导地位。我们不难看出,在中国传统艺术中,不仅文学讲究虚实,建筑、绘画、戏曲、音乐等也都讲究虚实艺术的运用,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上的电视散文诗当然也努力遵循和应用中国传统文化虚实相生的美学原则。

1.2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植根于中国文学虚实艺术土壤中

中国古典诗歌是一门讲究虚实艺术的文学样式,唐代大诗人刘禹锡提出“境生象外”[[ii]]的诗作观点,认为凡是具有深远意境的艺术作品,都是在具体有形的实象之外,还存在一个与此相联系的无形虚象,因而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宋代范唏文讲究在诗歌创作中情与景的虚实,他说“《四虚序》”云:“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从首至尾,自然如行云流水,此其难也。”[[iii]]示意通过描写景物来表现思想感情。在当代散文创作中,也非常讲究虚实艺术,最具代表性的是贾平凹的散文。他的文化散文虚实并济,思想与情感并重;他写禅思美文,理不见证,情未抒实,娓娓道来却感染人心。至于风情类和世相类散文也都虚实结合,情理相应,触目染情,释手难忘。电视散文诗是一门电视文学艺术,它的创作基础是散文诗,而散文诗就是化合中国古典诗歌和散文的优秀文体,所以说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植根于文学虚实艺术土壤中。

1.3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孕育于影视虚实艺术门类中

影视艺术的美学特性表现之一便是逼真性与假定性的统一,影视的逼真性来源于其画面的照相本性,影视的假定性是说影视艺术绝不是对现实生活的机械照相式反映,必然凝聚着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和思想感情,体现出艺术家鲜明的艺术风格和创作个性。影视虚实艺术还表现在推动剧情的主要人物的虚化缺席处理与对剧情的无时无刻的在场威胁和影响;通过透过情节中主人公的梦幻、幻觉、自由联想等下意识的冲突,曲折揭示现实加于其心灵上的种种烙印;通过舞台(银幕世界与现实)人生两个对立的世界的相互交织形成的现实与假定的对立等虚实表现形式。电视散文诗声画结合的外在形式说明其本质是一门电视艺术,它孕育于影视虚实艺术门类中,肯定要继承影视作品虚实结合这一优秀艺术形式。

2.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的具体表现

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题画》云:“江馆清秋,晨起看竹,……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因而磨墨展纸,落笔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心中之竹也”[[iv]]。在这里,“眼中之竹”是展现于眼际的客观存在,是“实”;“胸中之竹”是创作者对“眼中之竹”的体验和感受,是“虚”;“手中之竹”是创作者“胸中之竹”借助于笔墨线条的物化,是“化虚为实”的艺术形象。从“眼中之竹”转化为“胸中之竹”,又从“胸中之竹”转化为“手中之竹”,也就是“化实为虚”、“化虚为实”的艺术创作过程。

电视散文诗的虚实艺术同样贯彻于它创作的全过程,从创作来源到成品本身,从作品的内容到作品的表现手法,电视散文诗就是编导对现实社会生活及文学作品的电视虚化过程,又是编导通过具体的现实的画面与声音等呈现文学作品主题和意境与自身情感和观点的过程,同时又是编导将影视声画艺术与作品文学艺术二者的优势结合而创造出的实在的同时又是艺术的虚构的作品。它处处都表现着的虚实相生、以实化虚、以虚达实的艺术样式。

2.1电视散文诗的创作来源于生活之实其成品是提炼生活精华之虚

清代书画大师石涛说:“山川万物之具体,有反有正,有偏有侧,有聚有散,有远有近,有内有外,有虚有实,有断有连,有层次,有剥落,有丰致,有飘渺,此生

活之大端也”[[v]]。这段话强调了艺术虚实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来源于现实生活。

电视散文诗是诗画结合的新生儿,作为创作基础的散文诗是作家对生活的感悟的文字集合,而编导在利用散文诗作品进行二度创作的时候,其主题和结构等艺术表现也是提取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最具代表性的画面。

散文诗作品的产生过程,首先在于作者灵感之虚的产生,在于作者长期生活在社会实践中,观察体验社会现象、人情世态。当时间久了,对某个阶段的社会情况有了自己的分析、理解,在脑际中形成了较为稳固的观念。时间愈久,所经历的社会生活实践越丰富,所形成的观念就愈加牢固,这一稳固的观念也便似一粒诗的种子埋藏在心田,亦即作品创作灵感的产生。其次在于构思,在于捕捉和提炼意象之虚。意象是什么?它是客观生活场景和诗人的主观思想情感相交融,通过审美的创造而以文字表现出来的艺术景象或境界。这一找寻与其思想之虚相对应的形象或场景,是来源于客观世界的社会事物和生活实践。所以,散文诗的创作实际是作者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稳固的观念后,以所描写的客观事物的特征出发,从其正面或反面去挖掘或探寻,抒情性地写出由这事物引发的感受,从而表达某种情感观点的过程。

编导在散文诗文本基础上进行的电视艺术二度创作时,从创作动机上来说,也同样离不开编导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离不开编导对社会现象、人情世态的观察与体验。当他通过生活实践在心理上积累的情感观点与文学作品所要描叙与表达的情感基本一致,他就有了创作的动机,而编导也通过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对文学作品所体现的主题和意境有了新的不同的认识,于是编导就会致力于个性化情感的电视散文诗的创作中。它呈现的画面形象来源于现实社会生活,它呈现的音乐形象是乐音运动形式对现实生活的生动比拟,它呈现的音响是来源于生活的一种客观物理现象,它的解说是朗诵者对生活的亲身体验与对作品的体悟谱出的心曲。作品《金海雪山》是编导对改革开放后依靠旅游发展起来的布依族聚居村落音寨的金色风光与民族风情感悟的艺术品,作品《西风胡杨》是编导对历经历史变迁却毅然生长在新疆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斗争的胡杨和中华大地上一批不求显达的精英的记录与赞美。所以,电视散文诗是作者对现实社会生活的观察与体验后产生的某一观念艺术表现的虚化品。

2.2电视散文诗内容叙事描写性段落为实抒情议论性段落为虚

由于散文诗既有散文细节化的情节呈现,又有诗歌的情绪、意境和想象的语言,是化合了散文的描写性与诗的表现性的独立体裁。所以,编导在以散文诗为基础进行的电视化再创作也必须抓住相应的特性,对于散文式的叙事描写性语言内容用写实的段落来呈现,对于抒情言志等表现性的诗歌语言内容用象征性的段落来表现作者的情绪和主题。

散文诗的描写性语言内容,包括写景状物和叙事的情节故事,编导在进行这部分内容的电视化时,主要以声画的写实为主来呈现。画面写实包括两方面的特点,一是影视化的写实,遵循影视语言表达的规律,根据作品的结构、主题和这一画面或段落与前后画面段落之间的关系来决定独特的角度、景别、色彩的影视化写实画面和现场声响。二是凝练化的写实,电视散文诗作品短小,镜头少,所以,在写实的叙事段落中,特别是画面的选择上必须跨越时空,必须具有代表性,简洁而凝练。声音的写实主要表现在表意的解说、合乎叙事节奏的音乐和表真的音响三部分,写实的画面配以协调节奏的音乐和声响,就构成了电视散文诗写实的段落。作品《金海雪山》第一部分“音寨印象”前几句主要为记实描写性段落,对千年音寨的古树、流水田野与飞云进行了纪实画面展现,配以舒缓的古筝乐曲展现了音寨的静谧与神秘。

散文诗的表现性诗歌语言,包括抒情性语言和议论性语言等,对于这部分内容的电视化,编导主要以象征性和隐喻性的声画来呈现。这种象征性和隐喻性的声画段落,是通过特定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的容易引起联想的画面形象、画面环境或音乐、声响来以虚化来构成段落内容。它包括形成内容的审美感受的信息层、形成内在感情的审美感受的暗示层和形成乐思、哲理方面的审美感受的思考、评价层三层艺术表现信息内容。作品《伫望》开头的一句“,未经雕琢的玉石,在粗朴中透出珠光宝气,在平寂中显出神奇风采”就用了日光下的布达拉宫、虔诚的朝圣者、水面飞舞着白鸽的措那湖和古老的佛乐等代表性事物和音乐展现了的性格。

2.3电视散文诗运用了化实为虚、化虚为实的表现手法

中国古典诗歌在表现手法上讲究虚实艺术,主要表现为两个层面:一是诗人经常用虚的手段去加工和表现实物,从而使实物更加逼真和神妙;二是诗人在表现客观现实的真情实境时,又因心造境、以手运心,将客观的真实境象转化为充满作者主观情意的艺术形象,让实物实境融会着作者的深情奇思。

电视散文诗是一种凝练性的诗化的电视文学艺术,它的表现手法必然要向发展完备、高度艺术化的中国古典诗歌学习,必然受到中国古典诗歌的指导与影响。它也可分为两层。

2.3.1用虚的手段来表现实物。中国古典诗歌讲究用非现实或非本体的事物或形象去表现事物,或用虚拟的形象去描摹事物,或借助与不在眼前的事物表现眼前的事物,或用主题事物周围的其他事物来衬托。电视散文诗借用这一表现形式,也形成三种以虚映实的形式。

2.3.1.1.应用比喻、象征、省略、夸张等方式,借助虚拟的形象、环境、动作和音乐、声响和朗诵技巧等去描摹实际,运用道具、细节、场面、灯光、画外音及声响等略去不具有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冗笔。作品《灵魂朝拜的天堂》开头给我们展现了黑暗中点燃的一蜡烛发出的星光的情境,黑暗象征了现实,划破黑暗的火柴燃烧的动作和声响代表了突破现实的举动和号角,星光代表了通过朝拜探询的希望。作品《梅花》运用重复解说词(王安石诗歌<梅花>)来突出独具傲雪性格的梅花,重复解说词间声音的停顿也给读者留下了构想与思考的空间。

2.3.1.2通过主人公的梦幻、幻觉、自由联想等意识环境来折射现实。作品《小草的歌》中主人公在悲凉的梦境中寻找小草,这种悲凉的意识环境其实就折射出了编导迷茫的、充满挫折的现实生活,而寻找小草也就是编导在努力摆脱现实生活,寻找心中的精神寄托和希望的表现。

2.3.1.3通过对主体周围的环境和事物的表现来影射主体的形象、气质与心理。作品《七弦的》始终呈现的古琴存在的优雅环境,折射了古琴的淡薄与宁静,通过表现古琴周围凝重的青铜、剔透的玉器、华贵的丝绸等事物来影射古琴的性格。

2.3.2用客观实物来表现作者的主观情意。

一是状物移情或托物言志,就是通过表现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现象中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的某些特征相似或能承载作者情感的具体形象或意境来“移情”,来“言志”。二是缘景生情,包括通过寻找一个适合于表达作者情境的客观事物来抒发其感情积淀的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和作者在现实生活中接触外在景物时触发其内心情感的触景生情两种方式。三是情境相浑,与前两种表现方式不同的是,其刻画之境应该是带有作者主观感彩的景物,其意是物象化的情感,段落中的情与境已经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的整体了。作品《情迷风花雪月》中通过“绕三灵”节日中感通禅寺下白族老少一起奏响三弦和亲人送行时刻递上的酒这些相似特征的事物与情境来传达作者对好的事物带给自己的感性的呼吸。当置身于大理白族花吹雪、风照月这风花雪月地、山光水色城中时,作者已分不清哪是风,哪是月了,不由自主地融入了白族风花雪月的世界中去了。

3.电视散文诗的虚实艺术功用

作为以文学艺术为基础进行再创作的新的电视艺术样式,电视散文诗的虚实艺术能将散文诗散文式描写与诗化表达的文体特征很好用电视艺术表现出来,能有助于编导在散文诗基础上进行作品的主题与意境新的开拓,能诠释作品的美感。

3.1虚实艺术有助于激发编导的创作感悟

虚实艺术既依赖于生活实践基础,又得力于创作者和欣赏者的文学艺术修养。生活体验是对电视散文诗意境理解的基础,没有生活基石的创作和欣赏是虚假的、枯萎的艺术,是没有血肉的艺术,无法形成艺术意境,生活的苍白无法激发创作者自身的艺术创作与文学基础上的欣赏创作。如果没有文学和艺术修养,创作者创作出的作品就仅仅是生活的复制品,不能形成虚实的艺术结合,无法达到艺术境界,也就不能激发创作者与欣赏者的激情,也就感悟不到电视散文诗的意境与主题,就不能形成电视散文诗艺术的共鸣与情感交流。因此,生活与艺术修养的完美结合,创作者才能在虚实艺术中激发创作出优秀的电视散文诗,从而构造编导的虚实艺术和主题。

3.2虚实艺术能构成电视散文诗的意境、能蕴涵作品的主题

电视散文诗不是“看图识字”的文学作品,而是作者通过特定的经历感触,对生活的评判,升华为有见解的思想,形成虚实结合、有艺术意境的电视表现形式。电视散文诗的意境是虚境与实境重合而创造出的艺术新形象,犹如彩虹的形成,能看见,能感受,但摸它不着。将生活与艺术相结合,通过状物移情、缘景生情、情景相浑以及结构声律等手段来寓实于虚、以虚统实、借虚拟实,达到神形兼备,虚实得当的艺术境界。同时,通过虚实艺术的运用,也能表现和传达人物的精神风貌、气质个性,动植物的生机活力及宇宙造化的奇妙功能、山水神明的微妙变化,从而使蕴涵的主题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和深广的历史内涵。

3.3虚实艺术能诠释电视散文诗的美感。

观众在欣赏电视散文诗时,为什么会感觉到这一艺术的美感呢?那是因为编导描绘的事物与景致是编导纯真情感倾诉,高雅心灵语言描绘,心灵净化表白的载体,是与观众进行情感交流的完美载体,是美的呈现。编导独特的声画组合方式特别是声响的合理构建能恰到好处地展示电视散文诗的内在韵律和飘逸美。电视散文诗的虚实艺术就能使美的客体,通过审美过程转化为美感境界。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创造的美感,一方面是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共性的,大众认同的客观事物的美,一方面在这种美的感召下,编导的情感投入,酝酿升华,形成对实境的感悟,然后以实境为依托,丰富美的内容,超越实境而想象,化为虚境。在虚境与实境的生息中,有了创作的美感,通过这种美感沟通了广大观众的美感认同和形成再创作的美感,从而实现电视散文诗的整体美感。美感作用于电视散文诗,才能真正成为艺术享受,感动观众,达到审美、传达的效果。

4.构建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的四个重点

电视散文诗虚实结合艺术的运用,能将散文诗散文式描写与诗化表达的文体特征很好用电视艺术表现出来,能帮助编导在散文诗基础上进行作品的主题与意境新的开拓,能诠释作品的美感。所以,作者认为,我们在构建这一艺术形式时,应抓住四个方面的重点,一是注重社会生活的体验和审美素质的提高,二是电视散文诗的虚实艺术要以虚为主,三是要像画面一样重视声响的创作,四是人物是电视散文诗绝对的主角。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制作的宣传片《情迷风花雪月》可谓是一部较好的电视散文诗范本。

4.1应注重社会生活的体验和审美素质的提高

任何一门艺术样式的创作都离不开社会生活,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特别对于电视散文诗来说,它的散文化的细节的表现来源于作者对生活细心的观察,它凝练化的诗体语言来源于作者对社会生活环境及其事物运动的特殊感触,化生活为艺术的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的表现内容也离不开对社会生活的体验。而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的独特的表现形式则有赖于编导审美素质的提高,电视散文诗是一门影视综合艺术,它的创作与表现必须要求编导能博采众多艺术之精华,必须提高自身的综合审美素质。这种审美素质首先是大众化的、其次还要是饱含编导独特艺术个性的审美意识。所以,注重社会生活的体验和审美素质的提高,是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的构建的基础。作品《情迷风花雪月》的成功,是编导看尽名城大理美到极致的风景、领略笑傲江湖的豪情、体味爱乱情痴的美妙、从而感悟到终极生命的追求-迷而不乱的深刻体悟,也离不开编导深厚的诗化功底与影视表现能力。

4.2电视散文诗的虚实艺术要以虚为主

电视散文诗的虚实结合艺术和电视散文、电视诗歌有共通之处,其区别就在于电视散文是运用诗歌虚化表现手法表现实体散文内容的虚实结合艺术。电视诗歌是

表现手法与表现内容都为纯粹虚化了的虚实结合艺术,而电视散文诗则应该是散文化叙实为辅、主要表现内容与手法皆以虚为主的虚实结合艺术。不但情节体、寓言体、讽刺体电视散文诗应该以虚为主,叙事体、报告体电视散文诗也应该是饱含内在韵律的以虚为主的作品。

作品《情迷风花雪月》的解说词几乎没有叙事的情节故事,而以抒情化的语言为主;它的画面表现也是选择苍山、崇圣寺三塔等标志性的事物与白族迎接客人最讲究的礼仪—“三道茶”等情节剖面来呈现,整个作品的表现内容与表现手法都是已虚为主的。

当前很多政府宣传部门委托电视制作机构制作的所谓的电视散文诗宣传片,由于商业化的驱动过分地追求画面的写实,导致其内容和散文诗诗体主题与意境格格不入,拍成了缺少“灵魂”的风光片。鉴于此,我们在电视散文诗的虚实创作中,要明白创作的主题,要善于抓住具有典型、标志性的事物意象和环境来虚化作品的主题和意境。

4.3要像重视画面一样重视声响创作

影视艺术是一门视听结合的综合艺术,对于电视文学等艺术类别,声响在其中的作用理应得到更大的重视与发挥。

由于影视艺术中的声响是乐音运动形式对现实生活的生动比拟,声响在表情方面的能力和画面一样有力,声响的表情性有时有特定的对象,有时又能表现画面无法表现的模糊的,虚化的,无方向的主体的矛盾心态。电视散文诗的音乐能根据诗的意境,渲染烘托气氛,为观众营造一个广阔而自由的思维想象空间;电视散文诗的朗诵(解说)是朗诵者对文学作品的体悟谱出的心曲,能准确表达作品的含义与作者的心意;电视散文诗的音响能再现作品的意境和气氛。电视散文诗音乐、朗诵与音响的组合更能展现作品的飘逸美和内在节奏韵律。电视散文诗的声响有时与画面同步,承接、配合画面的情感表达;有时与画面对位,达到与画面相反相成、殊途同归,产生新的含义和内容。通过声画的组合来达到作品真与假、动与静、藏与露的统一。

所以,我们在构建电视散文诗的虚实艺术时,要像画面一样重视声响的创作,大力运用声响表虚的优势。

4.4人物是电视散文诗绝对的主角

任何艺术形式都是为人类服务的,电视散文诗也不例外。当前一些电视散文诗特别是表现事物精神形态的作品,整个作品全部运用该事物或与其相关的事物和环境的空镜头,只有关于事物形态或环境的描述,没有人物的任何迹象。须知,人类是艺术形式的创造者,一切事物的艺术化就是事物的人化,不管是艺术直接表现人的精神形态还是表现事物精神形态,都是以人的精神形态为标准,都是人的精神形态的间接反映。所以,不管是讴歌事物精神与状态的电视散文诗,还是直接展现人物精神与状态的电视散文诗,人物都应该是作品绝对的主角。

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中的人物,有时是沟通人与事物精神状态的桥梁,有时又直接跳出来,通过人物在特殊环境中的反应来直接表现人物的情感。我们在构建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的过程中,就要善于利用人物在作品中的桥梁作用和直观表现作用,为更好地表现人类精神形态这一最终目的服好务。

作品《西风胡杨》通过商人在沙漠中的艰难行进来表现胡杨生存环境的恶劣,作品《伫望》通过藏族佛教徒虔诚的朝拜映射了布达拉宫的崇高与伟大,也更能反映人类对正义与纯洁的无限向往与追求。

当然,电视散文诗是一门新的电视艺术形式,它还没有真正地将文学艺术与影视艺术完美地融合,它的表现手法还比较单调,其艺术表现技巧还有待提高与创新。而这些,就有赖大众的关心与艺术家的用心了。让我们期待着更多优秀电视散文诗的诞生吧!

注释:

[1]人民网:《漫谈电视诗歌散文》,2004-12-6。

[2]韩林德《境生象外》第40页,三联书店,1995年4月版。

[3]石涛《话语录》第32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94年8月版。《

[4]刘梦得文集》卷二十三,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7月版。

[5]《历代诗话读编》第427页,中华书局,1983年5月版。

[参考文献]

[1]邹红《影视文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版。

[2]何丹《电视文艺》,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01年5月版。

[3]高鑫《电视艺术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11月版。

[4]韩林德《境生象外》,三联书店,1995年4月版。

[5]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7月版。

[6]宗白华《中国艺术表现中的虚与实》,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7月版。

[7]张凤铸《电视声画艺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12月版。

[8]李标晶《电影艺术欣赏》,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版。

[9]耿林莽等《散文诗写作与鉴赏》,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年11月版。

[10]汪文斌等《世界电视前沿》,华艺出版社,2001年11月版。

[11]赵兵、王群《朗诵艺术创造》,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年8月版。

电视诗歌散文范文第2篇

文学作品是以文字为载体来传送信息、反映生活、传达感情的,文字的内涵其丰富性、广泛性、深邃性和复杂性是其他媒体所不能比拟和替代的。文字不是镜子,不是照相机、摄影机,它所反映的生活更集中、更典型,它给读者留下了广阔而丰富的想象空间,它是以意象为存在形态的。文学作品是作家感知、情感、理智等心理因素构成的审美经验世界。如果在教学中要制作课件,就不要简单从事,一般可以不必去做,引导学生多读精读,进而理解,特别是诗歌散文。比如初中一册语文课本中选了朱自清先生《春》这篇散文,教学时,大多教师都会引导学生把课文描绘的情景理解成几幅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如果用多媒体来展示,学生看到的无非是碧绿如茵的草地,可以看到人们在草地上“打两个滚”“踢几脚球”“捉几回迷藏”的画面;可以看到“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的花的海洋;可以看到因轻风吹动而摇曳的花枝,颤动的小草,也可以看到“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的雨景……但是,从影像画面上很难领略到“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偷偷”“钻”这些词的妙处;难以从画面上去感知到,“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句中“赶趟儿”的情景;难以嗅到花的“香味儿”,还有“轻悄悄”“软绵绵”“吹面不寒”“像母亲的手抚摸”,还有“他们的房屋在雨里默默着”中的“默默”。

这些精美的语言,只有让学生在阅读中慢慢咀嚼品味,是多媒体影像根本无法传达的。在教学中,学生感知春天的美是通过文字这个载体来实现的,在不同层次的学生心目中,春的形象,春的色彩、声音、春的气息味道质地……一万个学生(读者)有一万种理解,阅读欣赏作品的目的,也在于唤起学生自己对春的感知和联想,而多媒体则将学生的思维约束在影像作品制作者个人或少数人所经历的那一种境界中,这种局限性太大了。再比如诗歌的教学,古代诗歌是世界文学宝库的瑰宝,是语言的精华。许多诗词文字简约而意蕴丰富,如果要制作教学课件,运用多媒体,也应视情况而定。教学王维的《使至塞上》,图像完全可以展示“沙漠”的“大”,“孤烟”的“直”,“落日”的“圆”,但“问边”的朝臣那种苍凉、悲壮的心境却难以传达;《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可以用画面展示“曲径”“禅房花木”,但却难以传达“幽”“深”的意境。现在各地的教学活动中,凡有条件的都要求运用多媒体课件,各种“献优课”“竞赛课”更是无课件不行,因此,许多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也有粗制滥造的现象,画虎不成反类犬。本来,现代多媒体技术对文字性作品的冲击已经很大了。中学生中90%以上的人看过《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文学名著改编的电视剧,但通读过这些作品原著的人可能就少得可怜了。在大多数学生中,孙悟空的形象就是演员六小龄童扮演出来的那个形象,而原著中许多生动的情节、优美的诗歌、细腻的各种描写等,影视中没有表现出来那么多丰富的东西,他们就一无所知。事实上,影视剧的制作显然比一些教师制作的课件要高明得多。那么,我们教学工作者在制作和使用课件时,就不能不避免这些误区,注意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实际效果。

二、结语

电视诗歌散文范文第3篇

我竞聘的岗位是首席记者。请允许我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今年35岁,1991年从滨州师专毕业,当年参加地直分配,被分配到滨州崇山煤矿。在那里工作了7年。7年中做过滨州市在煤矿举办的机电中专班的语文课老师,崇山煤矿职工教育培训中心的职员。后来担任公司及煤矿办公室秘书。曾多次到井下,亲身体验了煤矿工人的辛苦与不易。在这期间,我在工作之作。曾创作大量诗歌散文作品,后期开始关注企业的经营管理,《试论企业人才培养》获得滨州市重工局论文一等奖。1997年底从企业停薪留职。1998年8月被招聘到我单位。作品获山东电视新闻奖二等奖,滨州广播电视一等奖等奖项。目前在电视专题部工作,是邹平县十佳记者。

回顾我六年电视工作的经历,我深深感到我的成长离不开电视台这个事业发展的平台,我的每一个进步离不开局台领导的教育和指导,离不开同事们的帮助、支持和鼓励。今天借这个机会,我向你们致以衷心的感谢。我希望在今后能以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把工作做得更好。

电视新闻工作者,首要的要求是要有自己的思想,最怕的就是人云亦云,没有主见。思想从哪里来?从不断的学习中来,从工作实践中来。新闻界有一个现象,科班出身的记者有时打不过半路杀出来的“程咬金”,为什么?因为程咬金的三板斧很厉害,这三板斧是他从实践中得来的,是他多年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干净利落,非常实用,如果用现在的说法,就是效率高,效益好,一个“快”字就能让诸多高手胆战心惊或者人头落地。但是现代的“程咬金”也要学习,也要创新和提高。因为三板斧在这个传媒业迅速发展的时代是靠不住的,你要对社会发展有清醒理性的认识,首先就要做一个善于学习,善于工作的人。

电视诗歌散文范文第4篇

西川,生于1963年,眼镜男,长发,壮实,个头略高,简历为:北京大学英文系毕业,曾任美国纽约大学东亚系附属访问教授和美国艾奥瓦大学访问学者,现为中国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图书馆馆长,自上世纪80年代起投身于全国性的青年诗歌运动,当时风起云涌的思想解放热潮和实验诗派,让他和青年诗人海子、骆一禾一起,共同被我国诗坛誉为“北大三剑客”。然而,三剑客中的海子和骆一禾,在那诗情澎湃的年代,在不到而立之年的1989年上半年,猝然先后离去,当年的“三剑客”也就留下了一位―西川。这散发式思绪在车辆进入机场时戛然而止。

灯火通明的接机大厅显得有些静谧,二三十位接机者默默地踱着方步或翘首站立耐心等待着自己的亲人或朋友,悬挂在一旁的电视机正不遗余力地向人们播放着抗战电视剧……

零时悄然而过,从接机口三三两两地出来一些旅客,我定睛寻找着西川的踪影,一拨人过去了,又过来一拨人,在已是凌晨的稀疏旅客中,有一位提着黄色公文包、与我在网上看到的西川照片长相基本一致的中年人,我上前探寻道:是西川老师吗?对方马上回答是的!我俩随即握手,就差拥抱了,喜悦之情自不待言。

上车,就坐,别克车旋风般地上了回程高速。在座位上,我递给西川一份为纪念镇江历史文化名城命名30周年、推进镇江书香建设的“诗文大家进镇江”诗歌创作采风活动手册,并交待了一些相关事宜后,又将自己过去出版的一本文学评论集赠给他,接着我们天南海北地聊起来。西川问到了镇江的城市历史,问到了与镇江有关的文化名人,我们谈到了反映镇江历史的西周青铜器“宜侯黧”,谈到了当天正好是“二月二龙抬头”的民间习俗,说到了家喻户晓的发生在镇江的《白蛇传》传说和《刘备甘露寺招亲》,讲到了箫统在镇江组织编选的中国现存的最早一部诗文总集《昭明文选》,以及京口人(今镇江)刘勰创作的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体大思精”的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也谈到了晚年居住在润州(今镇江)的沈括撰写的有着“中国科学史上里程碑意义”的《梦溪笔谈》等。

西川说到了自己在中央美术学院的教学工作,作为当代著名诗人,他讲到了当代国内诗坛,我们还说到了出生在镇江的现代诗人闻捷,说到了曾倍受诗坛瞩目的1999年在广州创刊的《诗歌与人》杂志,以及该刊设立的具有国际影响的“国际诗歌奖”。交谈中我得知,去年该刊颁发的“第十届‘诗歌与人・国际诗歌奖’”,西川和美国诗人丽塔・达夫女士共同摘取了该桂冠,该奖自2005年至今已颁发十届,西川成为我国第五位获此殊荣者……

近一小时的路程已近尾声,车辆驶入镇江书香世家酒店,在朦胧夜色中灯光凸显的酒店标识和店名,让西川觉得很有意味,因为它和这次镇江书香建设活动的本意紧密结合在了一块。入住后,西川将他的诗文集《鉴史四十章及其他》赠与我,这书是《诗歌与人》杂志出版的第十届“诗歌与人・国际诗歌奖”专号,书中收有西川数十首(篇)诗文,内容从远古神话传说夸父逐日,到六朝时期的鬼魅滋生;从秦朝左丞相李斯,到安史之乱中的安禄山;从唐朝道教的一代宗师吕洞宾,到北宋的范宽等诸位名画家;从现代词语的剖解,到埃及和日本的纪事,以及“曼哈顿乱想”等,总之,从古至今,包罗万象,正如第十届国际诗歌奖在授奖词中对西川的评语:“他具有非同寻常的创造活力,他拒绝用一般性讲述世界,他所有的才华和冒险都是在为汉语诗歌不断发生衍变添加新的可能。”

阅读他的诗文,你可以感受到这种写作范式所表现出来的出人意料的思维形态,和他对社会的独立价值观,这包括了创作上的诗歌散文化、戏剧化和长句化,以及他把社会生活和精神梦想组成的寓言,在现实的键盘上交汇融合,在文体中肆意纵横,其忧伤与快乐、诚实与虚伪、有限与无限、构建与消解、讽刺与赞美等,一览无余,激情澎湃。

西川在采风活动后,要飞回北京。因时间较紧,我们匆忙吃了晚餐就从镇江驱车赶往常州奔牛机场。因为下午他们是在“镇江三山”之一的北固山采风的,在车上我们就谈到了北固山上的“祭江亭”,它是由三国时孙权的妹妹孙尚香在该亭遥祭丈夫刘备后投江自尽而得名,它建于山上的面江石壁之巅,因上接蓝天,又称“凌云亭”。而北固山之所以闻名遐迩,其原因既有老少皆知的刘备在北固山的“甘露寺招亲”故事,还由于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在镇江做知府时,登临北固山触景生情写下的词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再有就是六朝时梁武帝萧衍游览此山时挥笔书写的“天下第一江山”六个大字。北固山留下的文化遗迹处处可见,让人不胜感慨,浮想联翩。

在机场送西川登机时,我不禁想到了诗“言志”、词“抒情”的说法。作为当代诗人,西川的诗有着高度凝炼的思想情感和信念,他的作品手法宏大、沉潜奇崛,在诗意抒发的同时,他“有时会感到自己被自己的写作变成了陌生人”,这无疑是西川在解读与阐释纷繁的大千世界时所形成的一种敏锐的语言机锋所致。

电视诗歌散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运用多媒体;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随着语文新课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的效率越来越受到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多媒体的运用为课堂效率的提高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那么,多媒体的运用在教学中到底有哪些作用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现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西沙群岛位于我国东南海的西北部,远离学生生活,为了让学生入情入境,可先播放一段西沙群岛迷人风光和丰富物产的视频,让学生饱览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亲身感受一下“那里不仅风景优美,而且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这样,学生的身心就会自然地沉浸到课文描写的情境中,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极大的激发。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生的积极性一旦被调动起来,也就有了积极探索的动力。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利用多媒体不断变换的大屏幕,制作精美的画面,配以绘声绘色的解说,呈现丰富生动的信息,这一切比起黑板上的粉笔字当然要活泼有趣得多。

三、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辅助突破难点

现代的语文教学往往以读代讲、读中感悟,但有些课文内容,单靠学生朗读,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多媒体情境的创设,则有利于突破教材的重难点。如《飞夺泸定桥》一文中,战士们在时间紧迫、路途艰险和泸定桥令人胆寒的情况下夺取泸定桥,学生对这个问题理解有困难。为了帮助学生把握这一教学难点,就可通过教学课件演示,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只有战胜这些困难,才能夺下泸定桥。

四、运用多媒体再现情境,丰富学生想象力,促进理解诗歌内容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诗歌占有一定的比重。这些诗歌语言精练,意境优美。但由于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对诗歌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感到陌生,因而古诗教学一直是小语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古诗教学中采用多媒体并合理地运用,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促进学生对古诗的学习理解,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如古诗《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字用得十分绝妙,但仅凭教师口头讲解,学生始终难以理解、体会,而视频的恰当运用就解决了这一难题。教学时,教师先提问:“生”字是什么意思?诗人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紧接着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画面上:草木葱茏,苍翠欲滴,危峰兀立,山峦叠嶂,而香炉峰此时正被烟雾笼罩,在阳光的照耀下,一团团紫烟不断从山谷中升起,景象美不胜收。通过此环节的教学,学生不仅理解了语言文字的表层意思,而且体会到了语言文字的深层含义及感彩。

五、增大课堂的教学容量

传统教学中课堂知识的传播主要来源于教师的口授与黑板板书,在语文课上,板书所占的时间多,势必要压缩教学内容,板书和口授两者速度的局限性限制了课堂信息含量。而运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地应用声、像、图、文为学生创建一个多方位立体的信息源体,模拟真实情景,不仅节省了时间,而且能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大限度地传授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课堂容量增加,密度提高。

借助多媒体教学则能化抽象为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情感的教育。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视觉、听觉形象,能使学生简便、快捷地感受现象,感受真切、自然,甚至可以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如在《小英雄雨来》一课的教学中,通过播放“”的相关影视资料,使学生进入由形象、色彩、声音等混合构成的国土沦陷氛围,使教学过程情境化、趣味化、形象化,诱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体验,加大了有效信息的接受量。这为丰富学生的表象、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提供了物质基础。

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播放音乐、影片、图画、文字,可以再现生活中的美景,感悟到教材中美的因素,受到道德感化。事实证明,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可以表现传统教学技术所不能表现的内容,取得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对提高课堂效率、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陈钟良先生指出:当前中国学生最大的缺陷可能就是习题做得太多,书读得太少,知识面狭窄,文化底蕴不足。因此我用电教手段将一些经典名著改编成的电影、电视、电视诗歌散文等介绍给学生,这些优秀的影视作品对学生的语文素质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一种趣味气质上的相呼应,一种心理感知的沟通。这种艺术效果是其他文学载体无可企及的。

电视诗歌散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维度

如何改进课堂教学,是新一轮课改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改进,要整体考虑“三个维度”,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一、改进课堂教学内容:由传统的单一传授知识,改进为知识和方法并重。

传统语文课堂教学过分注重传授给学生知识,几乎把课堂教学内容定性为:知识。总是罗列了一大堆语文知识点。著名的教育家陶行之先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及学生中心理论代表人物罗杰斯主张“学会学习”。可见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因此,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应包括知识和方法。在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中学方法,再运用已有方法自主学习和获取知识。尤其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教学中要不断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学习语文,获得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方法。正如教学生打鱼,不直接给“网”、给“船”,而是要教会学生怎样“织网”、怎样“造船”,怎样“打鱼”。让学生掌握“捕鱼”的方法,锻炼培养学生运用方法去捕“鱼”的能力。这样,学生掌握了学习语文的方法,今后的终身学习就有了支柱。

1、在阅读教学中,也要将基本的阅读方法列入教学内容,要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例如,结合《在山的那一边》、《金色花》等现代诗歌教学,重点进行朗读训练,教会学生朗读的技巧、方法,学会处理停顿、轻重音、缓急、扬抑、悲欢等。学会借助语音、语调及肢体语言等方式方法表达感情。阅读诗歌的最佳方法就是多诵读,反复的读,即能达到“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诗歌阅读教学中,就要以朗读为重头戏,促进学生感悟意象并体验情感。说明文教学就要注重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特征,理清说明顺序,了解说明方法。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学会阅读的几种方式:浏览、略读和精读;默读与朗读;速读等。

2、提高阅读效率的方法。例如,“抓文眼”就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背影》、《台阶》、《老王》三篇文章的教学,其中的一项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文章的一种方法,即抓“关键性语句”或“抓文眼”。“抓文眼”能有效提高阅,是学生快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重要方法。要提高学生的这种能力。那么,在教学《背影》的过程中,就要重视指导学生阅读中抓住关键语句,引导识别,体会作用。从整体来说,体会抓住全文的文眼:“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一句,及几次的“背影”语句。从片断来说,文章第六段是重点,要深入理解和体会此段的内容和情感,可以借助抓几句“文眼”。这一课学完后,接下来的《台阶》和《老王》两课,就要引导学生运用这一方法来阅读。《台阶》中抓住“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句,《老王》中反映几件事的句子。当然,以后的许多文章都会有,如《陋室铭》全文“文眼”:“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句,凡此等等,在适当的机会,就要提醒或检查学生是否已学会了此方法。

二、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改“单法”为“多法”。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适当新颖”原则,指出教学模式及方法的“适当新颖”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密切结合教学目的和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求知心理,创设情境,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体验和实践。

语文课堂教学要改变传统语文课单一的“传授”方法,充分运用现代教学的方式、方法、手段。运用多种教学法进行教学实践,结合不同的课文,寻找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这样,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法进行教学活动,将极大地培养和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哈瓦德.加德纳提出的“多重智慧”理论也为此提供了理论基础。教学要注重“多重智慧”,就要求课堂教学要多方法,多形式,以提高教学效果。

1、教学方法选用。例如,《春》可以运用传统的引导启发法;《济南的冬天》可以运用问题教学法;《山中访友》可以运用体验教学法;《秋天》可以运用成功教学法。这样,各种教学法的交叉,将使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将化“死水一潭”为“流水不腐”。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当然,一节课中,有时也需要多种方法相结合,既运用启发法又运用讨论法等,这要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

2、多媒体教学。充分、综合运用多媒体,有效改进课堂模式。例如,在《背影》一文教学中,不妨做些课件。用powerpoine格式将课堂教学重点、基础知识点、各个教学环节中涉及到的重要内容以及学习方法做成幻灯片。用flash格式将课文重点段的朗读做成音像课件,用于朗读示范。下载中央电视台电视诗歌散文《背影》:父亲过铁道片断(rm格式),借以加强朗读训练,朗读示范,加深对背影的直观感受,助力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更加深入感受父亲的关怀,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和情绪,参与情感的体验。

3、软件或网络教学。还可以运用网络电脑或借助软件进行教学活动。以游戏形式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过关、思维训练及能力训练。如:借鉴诸如北京发现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能力教学模式”:融会贯通多媒体课堂。充分利用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开发的教学软件。

4、室内课与室外课相结合课。为什么语文教学总要在教室内上呢,如《行道树》、《秋天》等这样的课,如果把它放在室外来上,不是可以“文”“景”结合吗。让学生置身于自然界之中,亲身去感受和体验,以此进行“人文对话”和“人景交融”。

5、课堂讲授与课堂实践活动结合课。这样的课型,意在提供平台,让学生走进课文所描写的内容里,进入角色中直接去体验感受。如:《石壕吏》,让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组织一堂短“剧”演出,让学生将课文搬上“舞台”。成立几组剧组,由学生自行组织组合,还可对各组的演出进行评比,也还可组织进行剧评,以提高积极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和体验诗人的思想感情。

电视诗歌散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读书 游学 写作

“是故弟子不必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教师和学生本来就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在德智体美劳诸多方面的修业的精进而走到一起来的,因此,老师和学生就应该不计短长而一起前行。

放下教师的“架子”,和学生一起修业修德。不做高高在上、习惯于动口的君子。

一、和学生一起读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样写到――

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9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童话,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叶圣陶《稻草人》、张天翼《宝葫芦的秘密》等。

寓言,如中国古今寓言、《伊索寓言》等。

故事,如成语故事、神话故事、中外历史故事、各民族民间故事等。

诗歌散文作品,如鲁迅《朝花夕拾》、冰心《繁星・春水》、《艾青诗选》、《革命烈士诗抄》、中外童谣、儿童诗歌等。

长篇文学名著,如吴承恩《西游记》、施耐庵《水浒传》、老舍《骆驼祥子》、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笛福《鲁滨逊漂流记》、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夏绿蒂・勃朗特《简・爱》、高尔基《童年》、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教师可根据需要,从中外各类优秀文学作品中选择合适的读物,向学生补充推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写到――

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课外读物包括适合高中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文化经典著作,如《论语》《孟子》《庄子》等;

小说,如罗贯中《三国演义》、曹雪芹《红楼梦》、鲁迅《呐喊》、茅盾《子夜》、巴金《家》、沈从文《边城》、塞万提斯《堂吉诃德》、雨果《巴黎圣母院》、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狄更斯《匹克威克外传》、列夫托尔斯泰《复活》、海明威《老人与海》、莫泊桑短篇小说、契诃夫短篇小说、欧亨利短篇小说等;

诗歌散文,如郭沫若《女神》、普希金诗、泰戈尔诗、鲁迅杂文、朱自清散文等;

剧本,如王实甫《西厢记》、《雷雨》、老舍《茶馆》、莎士比亚《哈姆莱特》等;

语言文学理论著作,如吕叔湘《语文常谈》、朱光潜《谈美书简》、爱克曼《歌德谈话录》等;

当代文学作品,建议教师从近年来发表的各类中外优秀作品中选择推荐。

科学与人文方面的各类读物可由语文教师和各有关学科教师商议推荐。

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阅读量及阅读书目都有明确的规定。可是,师生们执行了吗?中小学生的阅读现状究竟怎样?

带着这些问题,我查阅了很多资料,也走访了一些老师,得到以下一些结论:

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随着年级的上升而下降。也就是说年级越高,课外阅读量越少,高中生很少进行课外阅读。原因是:课业负担越来越重;阅读,对于考试没有明显的帮助。

再想一想,没有任何学科在“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要完成这么多的文字阅读量,唯独“语文”。

再深入想一想:我们的文化靠什么传承?我们的精神家园靠谁去守望?这样一想,阅读的重要性、语文教育的重要性就全出来了。

正因为如此,我们应当积极鼓励教师和学生一起读书。

师生一起读书,可以形成阅读的良好氛围,在这个氛围里,能够互相督促,提高阅读效率。

师生一起读书,可以找到共同话语,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开读书报告会、读书交流会,形成研究风气。

师生一起读书,可以促进师生一起动笔,写一些读书笔记,留下成长的足迹。

……

对教师而言,重读一些书籍,并不意味着浪费。基本的道理是:重读,也会有新的收获。和学生一起读书,会逼着教师思考更多的问题,对自己也是个提高的过程。

二、和学生一起游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都建议语文教师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且明确告诉我们: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相关配套阅读材料、其他图书、报刊、工具书、教学挂图,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场所,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

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方言土语,国内外的重要事件,日常生活的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与行路是互补的,一味地读书,那是“读死书”。通过读书,能够获得丰富的学养,如同一个财迷看到了金山银山,但要拥有金山银山,还得走出书本。

行万里路,既是在验证所读的书本知识,又是在换一种方式在读书。不同的是,这本书是无字的,他叫自然、社会、风俗、世态……

举个例子吧。

2008年,我和部分学生去登东梁山。山不高,很快登顶。俯看滚滚江水,眺望对面的西梁山,顿时觉得东、西梁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不禁吟起《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忽然,就有学生提出疑问了:“李白怎么看到了‘碧水东流’,这江水不明明是浑浊的吗?”是啊,我们看到的江水,的确浑浊不堪。于是,围绕“碧水”我们就讨论开了:

有人说“唐代的时候,这江水就是碧蓝的。白居易还写‘春来江水绿如蓝’呢”;有人说“这是环境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碧水才成了浑水”;还有人说“唐代人口稀少而现在人口太多,江水不混才怪呢”……

七嘴八舌中,大家讨论起了环境变化的原因,大有世易时移的感慨。大家都深信李白诗中的“碧水”是真的,要不,他怎能将离此山不远的青山作为魂归的地方呢?

去年,这个班同学聚会,还跟我回忆起这次游历。我意识到,这才是真正学习《望天门山》!

可是,随着应试教育的不断强化。现在的师生们紧紧守着课堂,紧紧地盯着分数,苦苦地奋斗着。更有甚者,打着安全的旗号,把师生全部圈在校园里,实行“半军事化”管理。走出校园都需要校长、班主任签字,即便想走,还能走多远?

我以为,这种现象的存在,其实是侮辱了教育。

不久前,马鞍山二中周老师带着班级学生游学琅琊山,其做法值得借鉴――

首先,争取领导支持。他在游学之前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包括请示报告、游学计划书、游学预案等,因为这样,他得到了相关领导的认可,学校同意了他的游学方案。不妨看看他的“安全预案”吧――

安全预案

1.召开家长会,征求家长意见,采取自愿原则。发放此次活动的《告家长书》,必须征得家长签字同意后,学生才可参加此次活动。

2.欢迎家长志愿者参加此次活动。参加活动的家长编入学生小组,负责安全事务。

3.与家长志愿者一起与旅行社协商。协商内容有:交通工具、行程、价格、保险、服务项目等。协商好之后,报学校相关部门备案。

4.请学校领导出面与旅行社协商。要求一切从学生的安全出发,选派出最好的车辆和驾驶员。

5.活动前,再次召开专题家长会。学生分组,每组确定责任老师、家长和学生安全员。强调安全教育,签订安全责任承诺书。

6.活动时,开通24小时联系电话。只要遇到需要帮助的事情都可以直接拨打。

其次,要有游学内容。游学的目的要清楚,要有针对性。为此,他安排了以下内容,见下表:

最后,要有总结。游学中,师生围绕六个方面的游学内容进行过交流,归来后,都形成了文字,修改后印刷成册,名为《寻梦》。周老师为之写序。

为了真正落实《课程标准》的精神,也为了一个教育者的责任,我们应该与学生一起游学,哪怕一个学期或者一个学年只有一次,我们也应该坚持这样做。

三、和学生一起写作

作文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软肋。

表现在高考作文中,写磨难,则拿自己的亲人开刀,让父母离异、遭灾;论反抗,终究是屈原沉江、李白不事权贵、窦娥刑场发愿;说旷达,绕不开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普遍的问题是:语言上以华美掩饰贫乏无味、内容上以唱高调来掩饰内心的空虚、情感上以做作来掩饰无病。

追究这种现象的根源,与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有关,与市面上大量的《作文宝典》有关,但最重要的,还是平时的“作文教学”出了问题。

校正的办法有很多,“和学生一起写作”就是一种很好的做法。

刘国正先生说:“你要教会学生写文章,自己要先乐于和善于写文章,教起来才能左右逢源。犹如游泳教员自己要专于游泳,钢琴教师自己要精于弹琴,道理是很简单的。”他还说:“但看我们的老一辈语文教育家,无一不是文章能手,他们的教学艺术和文章艺术是相辅相成,水融的。如果在不久的将来,从我们语文教师的队伍中涌现出一大批文章能手,很值得我们为此开一个庆祝会,因为这正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乃至提高整个语文教学质量的一项基本建设。”刘国正先生呼吁教师写好“下水作文”,看似要求高了一些,实则是一种科学的建议,是一个起码的要求。

教师和学生一起写作,有以下好处:

1.有利于平等观念的确立。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是:老师出题,学生写作。现在,有了共同的“作业”,有了共同的思考。教师不再高高在上,只管动嘴不动手了。师生之间通过同题作文相互理解更深,情感上也更融洽。

2.有利于评讲。师生作文可以进行比较,可以畅谈写作体会,可以分享成功的快乐与不足的教训。

3.有利于师生共同提高。教师下水作文,可以给学生示范;学生的作文,也可以促进教师思考。教学相长,师生互利。

我还以为,教师下水作文,应该强调:与学生“一起”,即应该与学生写一样的题目、用同样的时间、满足同样的写作要求――不得宿构、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等等。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老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经常动动笔,或是作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遗憾的是,我们很多教师还停留在“君子动口不动手”的阶段。

如果一定要说教师是“蜡烛”的话,那么,这蜡烛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同时,也照亮了自己。随着学生的不断进步,教师也在不断进步,这不是很好的事情吗?

电视诗歌散文范文第8篇

“知名的华人作家。他的处世散文和温馨励志散文书籍经常成为华人世界的畅销书。”在百度百科有关刘墉的词条中,劈头就是这么一句话。

对此,刘墉本人的解释,是因为他的文学作品与励志书籍在大陆大量出版发行,而他的画册与画论却从未付梓,因此“文名”盖过了“画名”。

“五岁的时候,我认为天下有三大画家,第一名是《儿童乐园》杂志里画大白鹅的那个人,第二名是会用几个数字画出小白兔的爸爸,第三名当然就是爱画花草和小房子的我自己了。”1949年出生的刘墉,其与画家身份的渊源可以追溯到童年时代。

作为独子的刘墉小时候幸运得几乎没有挨过揍,只记得一共才被妈妈和老师修理过三次,而且巧的是都跟画画有关。刘墉对童年往事记忆犹新:“有一天趁妈妈午睡,我抱着一摞得意之作溜出门,过长巷、越小桥、穿田埂,上了大街,四处喊‘卖画哟!卖画哟!’奇怪的是没人懂艺术,害我白喊,最后被老妈拧着耳朵拖回家打屁股。”

另一次挨打则是在小学五年级国语课上,“我在小纸条上画了两个光溜溜的男女跳舞。说实话,那很要一点本事,才能把纠缠的手脚画得好。完成之后,我把杰作从桌子缝隙塞给后座的女生。她看一眼,半秒钟也没等,就站起来直直走到老师那里去。然后,我被狠狠打了两下手心。”

第三次被揍就是在美术课上了,“刚从师范毕业的老师,不要学生画画,只挂了张西画月历在墙上,要大家写感想。我火了,带头造反乱写,被老师抓出去打。”

读初中时,刘墉已经成为街头涂鸦的“先驱”,那时候恰逢“奇异墨水笔”刚刚面世。到了高中他终于修成正果:“才拜师学了三个月的画,就拿到全台湾学生美展的大专高中组第二名。”为此,读大学时他义无反顾地报考并如愿以偿地进入了台湾师大美术系。那是1968年的事情。

此后,1972年他获得师大美术系师生展国画第一名。1978年赴美,他应聘为维州丹维尔美术馆艺术家。1979年他进入纽约圣若望大学东亚研究所,1980年应聘为圣若望大学专任驻校艺术教授。他说:“我在研究所、在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班,我也念的是美术教育,我在美国大学教的是东亚美术概论跟中国绘画,我到美国去是台湾的历史博物馆推荐,同时是应邀到丹维尔美术馆做驻馆艺术家,而我在纽约的圣日旺大学做了10年的驻校艺术家。整个看起来,我根本就是一个画家。”

跨界艺术家的“八仙步”

根据刘墉的回忆,他的文学才能的发掘,也是因为喜爱画画,所以在高中时负责编校刊,封面封底与插图几乎他一人包办:“那时候是‘半恐怖时期’,毛头小伙子的文章,有一点不对劲,就会被训导主任删掉。为免开天窗,我不得不蹲在印刷机旁赶工。”当时,他发现写诗最快:“所以我渐渐成为诗人,而且兼写散文,后来成为所谓作家。”

他的跨界身份变化最多端的是大学4年:“大一就主编《文苑》杂志,大二当选社长,还演舞台剧,在台上追到现在的老婆,大三跑去公证结婚。”他开始以全能型才子的面目崭露头角:1971年他获中国新诗学会颁“优秀青年诗人奖”;主演舞台剧《红鼻子》(又名《快乐的人》)获话剧欣赏演出委员会颁发的“金鼎奖”;1972年主演《武陵人》舞台剧。

不过他强调:“我自认画得不赖,大一就很神,只是学长们笑说,保证我画得再好,大四之前也赢不了他们。果然我大一系展得佳作,大二得第三、大三得第二,大四才拿第一。”这个第一就是师大美术系师生展国画第一名,得奖作品《听蜀僧浚弹琴图》由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选送台湾与日本的美术交换展。

刘墉自称是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艺术顽童”:“我是最八仙步的,今天想要干这个就干这个,想要干那个就干那个。”

大学毕业后,刘墉的“八仙步”又有了新的变化:他1973年主持中视益智节目“分秒必争”,还应聘为中视新闻部记者。同年推出了系列散文集“萤窗小语”的第一本,还作为代表出席第二届世界诗人大会。1977年他出版了诗画散文集“萤窗随笔”。据台湾最大连锁书店“金石堂”统计,刘墉连续十多年为台湾畅销书作家之冠。他的作品在中国大陆的销售也超过千万册。在新闻方面,刘墉制作并主持的电视新闻节目“实事论坛”曾获金钟奖;并被台湾的综合电视周刊读者票选为“最受欢迎的电视记者”。刘墉还热心公益事业,曾在海峡两岸以及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等地举行近百场巡回演讲。

更有趣的是,他还收藏艺术品,不过那是出于兴趣而非投资,或许那是作为画家的身份使然。他说:“我有两种收藏:一种是我欣赏佩服的非常了不得的艺术家的作品,我会收;另外一种是我看了觉得可以跟他去学习的,甚或是很年轻的画家,画得很有味道,就算是他不被大家所接受所欣赏,但是我看到会感动的话,就觉得我要收藏。”

大胆下笔,小心收拾

“八仙步”虽然使刘墉心有旁骛,也使他没有更多的时间画画,却不妨碍他触类旁通,在诗歌散文、戏剧舞蹈的艺术语言中获得对绘画艺术的启迪。

“其实我以前也学现代舞,我就是醉八仙,林怀民一对一教过我,台湾非常著名的舞蹈家刘凤雪也一对一地教过,在这些舞蹈当中我领悟到许多事情,比如说这个手出去,你这样出去是美的,这样出去是不美的,其实你画花的时候,树叶的飘摆可以想象是手,那种花可以想象是脸,正面的、侧面的、羞喃的、半垂的脸。”刘墉说,“所以我主张‘观物精微’,很细地观察写生,因为每一个东西它的自然都非常地美。”

为此,他的绘画艺术不仅在创作上有自己的面貌,在理论上也有独到的建树。而这一切,又不仅限于他对美的感觉,对艺术的悟性,也与他对真知的追求,对个人体验的执著有关。比如他画花鸟,会“很小心地写生”:“甚至在画花鸟的时候把花解剖,把死鸟的羽毛拔下来看,我的柜子里还放了不少死鸟的爪子,为的是了解它们的关节。”

“画花鸟我讲究一件事情:先要细细地体悟精微,观物有情,然后移情入物,把自己移进去,到最后物我两忘,到后来我可以乱抹。”刘墉用观察大雁作为例子,“大雁跟我玩儿,吃我手上的东西,有时还跟我抢,我还有录影带。有时我说乖一点,几只大雁就像小学生一样一排站在前面,很听话,我这样近距离地去观察,就可以观察到它胸口的肌肉,大雁整个的身体是个梭形,跟一般的鸟的身体是个卵形不一样,还可以看它背部羽毛分布的状况,再有其实它脸上也有表情,这样就可以深入地观察到。”

刘墉还追根溯源对中国传统绘画作理论归纳,提出了“象征符号”理论。“我有一本中英文版的书,专门讲中国绘画符号。”他说,“不论是介字点、梅花点,还是斧劈皴、披麻皴,所有的皴法和叶点其实都是古代绘画大师观察自然所得来的。”其实,他的画论并非仅此一本,1980年代刘墉出版了一系列画论专著:1983年出版了《花卉写生画法》;1984年出版了《山水写生画法》;1985年出版了《翎毛花卉写生画法》。

之后他又跟两位画坛名宿黄君璧和林玉山做研究,为他们写了两本中英文画论,那就是1987年出版的“白云堂画论画法”,1988年出版的《林玉山画论画法》。“每天跟在大师身边能学到不少,既学到规矩,也学到打破规矩。我发现他们最大的特点是能大胆地下笔,小心地收拾。简单一点说,就是什么都不必在乎,劈里啪拉往下画就是了,而且‘不干不净,画了没病!’”他说,“可是这说来简单,作来不易,我又摸索了20年,才找到一点乱涂的胆子。到后来更领悟到李可染说的‘以最大的力量打进去,再以最大的力量打出来’,那打出来的力量来自打进去的‘深厚修为’。”

21世纪新文人

在众多的角色中,刘墉最看重的是文学家与画家这两个身份,他把文学和绘画比作他人生的两翼,要展翅高飞缺一不可。他说:“艺术尤其是绘画,对我来讲比文学来得轻松。我常常在写稿子写得受不了的时候去画画。为什么呢?文学是时间艺术,因为阅读需要时间。在文学创作中有很多文法之类的限制,加上文字的笔画,都会成为创作的脚镣,创作好比戴着脚镣跳舞,但是画画时自由就来得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