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秋的散文

秋的散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秋的散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秋的散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散文《故都的秋》 郁达夫 “孤独”

再次品读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一次次看到“孤独”二字。一直认为,郁达夫写故都的秋,实际是写“孤独”的秋,“孤独”与“故都”,这是一种谐音,历代文人都喜用此笔法,题目中所暗示的正是“孤独”二字,文章也处处写尽了孤独。

细观郁达夫的作品,孤独之感时时充盈在作品的字里行间。“孤独”是郁达夫一生中感受最深的两个字,他童年丧父,孤儿寡母受尽困顿的折磨,这是他儿时的记忆,加上青年时异国求学,曾过了十年饱受欺凌歧视的留学日本生活,曾一度在家离群索居,后经过两次失败的婚姻,又两次遭丧子之痛,这些不完满的生活与其如影随形,再加上他生活在积贫积弱的旧

他辗转漂泊北平,面对“秋蝉残声”、“佳日秋果”,在散文中玩味这种“凄切的孤单”,倾心并享受着这种颓废的悲哀和感伤的甜蜜。它不是故作颓废和“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刻意营造,而是源于真实体验的推动,源于其内在的心理诉求,在暮色秋雨中经营他无边的孤独。正如他在散文中所说:“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在其他地方,作家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只有故都的秋——“孤独”的秋,才能让作家饮尽孤独。

三、叩问政治的孤独

秋的散文范文第2篇

一、小说阅读引导学生记叙类文章写作

记叙文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写作文体,很多学生写作的记叙文写人不生动,叙事不具体,故事没有波澜,读起来没有兴趣或者深入阅读下去的欲望。阅读完作文以后,没有多少情感的触动,也不能够从中得到一般或者突出的生活感受或者感悟。引导学生在阅读名著时,尤其是一些小说,让学生能够学会借鉴方法和技巧,能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写出扣人心弦的故事,写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并能够得到一定的情感陶冶和思想启迪。

例如,阅读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时,在把握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感知作品“永不言弃、永不服输、永不言败”的主题,然后,从写作的角度,让学生借鉴人物描写的方法,以具体描写来表现人物,将人物形象在具体描写中塑造出来,让读者能够通过具体的描写感知生动鲜活而又饱满的人物。在以后的写人类记叙文中,从语言、肖像、动作、心理等方面写人,这样的人物就会鲜活起来,就会具体起来,就会丰满起来。又如,引导学生阅读鲁迅的小说集《彷徨》其中很多的小说不仅人物鲜活,而且故事情节设置也值得借鉴。比如,阅读其中的小说《祝福》,鲁迅先生在情节安排上先让祥林嫂在热闹、祈福的祝福节日中死去了,然后再从祥林嫂初次到鲁镇、离开鲁镇、再次回到鲁镇、再次离开鲁镇来安排故事情节。这种倒叙的手法,是小说设置的一个悬念,学生可以借鉴这样的写作方法,通过倒叙的手法,让叙事类作文更吸引人,引发人的思考。

二、现代散文阅读帮助学生学习散文写作

小说和散文占据文学作品的主体地位,现代散文是文学作品中的一支奇葩,以其叙事、写景、抒情更为具体细腻,更能够表现人的心境,为人所喜爱。高中学生比较喜欢阅读一些大家的散文集,感知文人细腻的心理,从中更好地感受生活、感悟人生。高中散文名著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在阅文、阅情、阅人生的基础上,借鉴一些散文的写作方法,以此更好地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也能写出文笔隽永、情理兼备的散文。学习写景散文的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学习叙事散文中生活事件的选取、叙事和心理情感的表现,如何将情感融入到景物的描绘中,如何在叙事过程中展现个人的情感和感悟,以此写出优秀的散文。

朱自清是现代散文大家,在中国散文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他的很多散文作品入选中学语文课本,他的散文集列入高中语文新课标推荐名著阅读书目。比如,《荷塘月色》是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在让学生能够学会通过景物描写,表达自己的感受,运用比喻修辞描摹景物,描绘画面,把人带进一定的情境中去,以此更好地感受景物,理解心情。郁达夫在我国现代散文中占据重要地位,他们的散文也是值得学生阅读的名篇,让学生在阅读他的散文时学会写作,又如,《故都的秋》是最为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感知作者对北国秋的喜爱和向往之情,学会散文的写作,如何将写景和抒情这两种表达方式都能够在文中更好地应用,以景物表现表现其特质,以直接抒情表达情感。这篇散文开头两段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对古都的秋的强烈向往之情,将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进行对比,进一步突出北国之秋的特别的清、静、悲凉;结尾一段又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对秋的喜爱和留恋,构成一唱三叹、回环往复之美。学生在写作散文时完全可以依照这种模式,来开头和结尾,表达情感;中间部分借鉴《古都的秋》或者《荷塘月色》,景物描写和画面描绘,很好的写景抒情类散文。

三、于名著阅读中历练议论文论说能力

议论文写作是高中作文训练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让学生能够生动准确而又鲜明突出地摆出自己的观点,安排合理的作文结构,如何写得有理有据,让人认可,叫人信服,成为教学的重要突破点。很多学生写作没有素材,说理不够透彻,选材较为浅薄。在名著阅读中让学生积累素材,学会建构文章,做到说理充分有力,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方式。

秋的散文范文第3篇

勿que是宁缺毋滥的意思。宁缺毋滥,汉语成语,读音为nìngquēwúlàn,选拔人才或挑选事物,宁可少一些,也不要不顾质量贪多凑数。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左传》,相传为左丘明著,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更是先秦散文著作的代表,它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

(来源:文章屋网 )

秋的散文范文第4篇

1、梁实秋(1903年1月6日—1987年11月3日),原名梁治华,字实秋,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浙江杭县(今杭州)人,出生于北京,中国著名的现当代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代表作《莎士比亚全集》(译作)等。

2、1923年8月赴美留学,取得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26年回国后,先后任教于国立东南大学(东南大学前身)、国立青岛大学(今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共同前身)并任外文系主任。1949年到台湾,任台湾师范学院英语系教授。1987年11月3日病逝于台北,享年84岁。

(来源:文章屋网 )

秋的散文范文第5篇

《孟子》的散文艺术

摘 要:《孟子》作为一部语录体散文,是在传承《论语》的语录体风格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由孟子与万章、公孙丑等亲炙弟子一次暴成;论说方式与《论语》等春秋之文重在“立意”和“见志”的“陈述”有异,而更多带有战国之文的“论辩”色彩。其文本说理畅迭,章法巧妙,言辞生动,形成浓郁的艺术感染力。在先秦散文中, 《孟子》以问答方式展开雄辩说理,充分体现了战国时代散文的特点。

关键词:《孟子》 散文艺术

秋的散文范文第6篇

一、悟情感之切

散文,往往带有机遇性,作者常常由所见所闻而感性抒怀。因此,解读《故都的秋》,得细读文本,悟透文中之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如文本开头,用“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点出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这就让读者的情感先蒙受了一层悲凉的色彩。下文中“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倘若给“细腻”“清闲”“落寞”归类的话,那么“细腻”应是形容“灰土”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属于客观的,而“清闲”“落寞”,则属于主观的。槐叶飘零,秋虫哀鸣,此景足以牵动作者的心思,这不免让郁达夫生发出深邃的忧思和浓重的落寞之感。此时,人与景相融,暮秋之景呈现之时,悲凉之情也就深深地烙在了读者的心中。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中国有句古话:“女伤春,士悲秋。”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抒发的正是这种“秋士”情怀。他一生穷困潦倒,四处漂泊。于是,他借《故都的秋》抒写他那苦闷与彷徨的心境,欲超脱现实,寻找他心中的安静与闲适。可是,他终究无法超脱,只能发出不能自已的而又无可奈何的感叹:“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一句总领了全文的感情,作者从对北国之秋的执着中流露了对祖国的热爱。至此,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的爱国、爱民的挚情和落寞哀弱的悲情,这样的情就有机地与开头的悲景哀情遥相呼应了。”

二、赏写法之巧

《故都的秋》确实具有“清”“净”“悲凉”的特色。那么,作者如何用极普通的秋姿、秋声、秋色传达出独特的秋味、秋意、秋情的呢?为了充分表现故都的秋的特点,作者着意采用了以下两种表现手法:

(一)运用烘托、对照的手法

“江南的秋当然也是有的;但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细数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能让人感觉到十分的秋意。”作者特意用南方的“秋”作为写照,烘托出故都秋意的浓。

在文本中,作者用“黄酒”比照“白干”、“鲈鱼”比照“大蟹”、“馍馍”比照“稀饭”,分别写出了北国之秋的味道足、浓与质的实,又用“骆驼”对比“黄犬”,突出了北国之秋的豪放而不矜持,这让读者形象地体会到那故都的秋味,领略到那故都的秋意,思悟到那似秋的人生。

(二)采用复沓、跌宕的手法。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如诗如歌。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效果,是文本在写法上还运用了复沓、跌宕的手法。如文本一共五次提及“秋味”这个抽象的感觉。第一段中的“故都的秋味”,第二段中的“秋的味”,第六段中的“北方的秋雨也下得有味”,第十二段中“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秋的深味”。当然,本文复沓、跌宕最主要地体现在它的旋律和情韵上。在“旋律”和“情韵”的跌宕、反复中,加深了读者对于故都之“秋”的认识,挑动了读者心中的情感之弦,让我们领悟了作者所要传递的思想情感。

三、品语言之美

再读文本,其字里行间,仿佛是作者的闲情漫话。语言没有刻意藻饰的痕迹,简练之极,却富有特色。

(一)语言清新典雅

作者从宏观处选取了“芦花”、“柳影”、“虫唱”、“夜月”、“钟声”等景物表现了故都的秋色、秋声;而从微观处,则选取“飞声”“日光”“蓝朵”等景物表现故都的秋色、秋声。这些物象虽然看起来十分简单,但搭配得十分匀称,富有美感。

(二)语言纯朴自然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江南,草木雕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其中的“来得清”、“来得静”、“凋得慢”等动补结构的短语,“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等偏正短语,在词语的组织与表达上,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朴实之美,更油然产生亲切平易、酣畅明快的感受。

(三)句式整散结合,长短相间,富有韵律之美

文本的第十二段,整句与散句结合,通过写不同国籍、阶层的人对“秋”产生的那种“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引领读者把握“北国之秋”的意蕴。然后,作者又用一大段写“南国之秋”,来映衬“北国之秋”的特色,综合运用了多种句式,可仍以整句、短句为主,自然形成了作者特有的既典雅,又洒脱的语言风格。

秋的散文范文第7篇

第一部汉民族编年史兼历史散文集。

《春秋》即《春秋经》,又称《麟经》或《麟史》,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现存版本由孔子修订而成。

《春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书,被称为“传”。代表作品是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来源:文章屋网 )

秋的散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互文 故都的秋 语言风格 真切细腻

互文性理论由法国符号学家朱莉娅・克里斯蒂娃从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发展出来,于20世纪60年代在其论文《词语、对话和小说》中首次提出:“‘文学语词’不再被视为一个‘点’(即固定含义),而是一个多重文本‘平面交叉’,是多重写作的对话。书写者包括作者、读者(或角色)以及当下或过去的文化背景。”互文理论将社会历史、意识形态、他人话语等诸多外部因素当作文本重新纳入文学研究的视野,把文本看作是一个自身包含多种声音的意指过程,即一切文本都是互文本,以此方式质疑文本的同一性、自足性、原创性。

“篇内有标记互文”指平面维度同一文本内(上下关系)互相指涉,“篇外有标记互文”指空间维度文本与自身以外事物(里外关系)互相指涉,“无标记互文”指文本生产层面非自觉、无意识的指涉。

一、篇内有标记互文

1、散文与诗歌的结合

克里斯蒂娃认为“任何文本都渗透着其他文本,对话体式的‘互文’关系存在于各种类型的交际文本中,如小说、书信、札记、诗歌和戏剧等,只不过是各自的侧重面有所不同而已,也就是说,不同的体裁会体现不同的对话或‘互文’关系”。在《故都的秋》这篇散文中,加入了许多传统诗歌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形成散文和诗歌的互文关系。

《故都的秋》大量运用排比、复叠、反复的修辞格,又谐以平仄音韵的交错,使散文语言富有节奏与诗性,回环不断,一唱三叹。同时,文章中运用整散句相g的句式,参差错落,别具美感,如: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郁达夫本人兼具诗人身份,主要从事旧体诗创作。《故都的秋》集结了散文和传统诗歌的优点,是两种文体之间互文性参照的突出表现。

2、衔接手段上的首位照应

衔接指的是语篇中语言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或者说语篇中一个成分与另一个可以与之相互解释的成分之间的关系。 就《故都的秋》而言,其并非中规中矩按照单向推进的顺序加以展开,而是通过内容上的首位照应,进行一种回环式的抒情表达。如:[首]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尾]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在Halliday和Hasan的语篇衔接系统中,照应被看作是指代成分与语篇上下文中的所指对象之间在语义上的相互解释关系。它是一种语义关系,指的是语篇中一个成分做另一个成分的参照点。《故都的秋》中,首句与末句以反复的口吻,互相召唤,充分体现篇内互文的内涵:上下连贯、前后对应。这种衔接将单项的“线”勾画成一个“圆”,让整篇文章的前后文本显得交相辉映,将独特的抒情感受推向更为深刻的程度。

3、语篇思维上意象的融贯

语篇按照一定的思维模式组织起来。黄国文将语篇常见的思维模式分为列举、叙述、描写、说明、比拟等种类,而《故都的秋》以比拟思维模式最为引人注目,集中体现在意象的运用上。

《故都的秋》中善于运用各种意象,使原本抽象的东西,如心理、情绪、感觉等,像一幅幅流动的画面,具有具体的形态,如:秋雨、夜月、破屋、秋草、秋槐、落蕊、秋蝉、秋潮、凉雾。这些意象通过文本渗透,相互融贯与作用,调动各种感官,共同渲染了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意境,将沉郁深刻的感情进一步加深,呈现言(形式层)――象(再现层)――意(表现层)――道(意蕴层)四个逐层深化的美感层次。

二、篇外有标记互文

1、文本间的巧妙借用

克里斯蒂娃建构的互文核心理念认为,任何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在《江南的冬景》(写于1935年冬)中,郁达夫同样采用相同的手法,将这种感情的对象从北国转移至江南: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都道围炉煮茗,或吃涮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但在江南,可又不同。1936年,郁达夫写作《北平的四季》,再次将对比手法运用得惟惟妙惟肖:北平的秋,才是真正的秋;南方的秋天,不过是英国话里所说的Indian Summer或叫作小春天气而已。

这三篇散文不仅在时间上间隔紧凑,而且内容与手法更是互相呼应与参照,情感表达有深有浅,但都指向同一维度。同时,三篇文章的结尾更是深藏着作者在不同时间、地点、情境下的情绪共鸣感,“我”这个主体不再隐蔽,而是直接地表达出自己与自然相互联系的切身体验。在郁达夫的创作中,这种自我引用和自我指涉构成了一种深藏的互文性: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故都的秋)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上湖上散散步罢!(江南的冬景)五六百年来文化所聚萃的北平,一年四季无一月不好的北平,我在遥忆,我也在深祝。(北平的四季)

2、典故的灵活应用

“用典”本就是典型的互文。当原型被人们作为典故来援引时,其内涵悄然发生变化,不仅由原文本凝聚为几个精炼的字,更被使用者赋予新的意义。

在《故都的秋》一文中,主要以两种方式“引经据典”。

其一为直接引用,如: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此处化用成语“一叶知秋”,追溯其源头,则为《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中将该种手法称为“暗用法”。

其二为间接引用,主要体现在意象的选择上,如秋蝉:蟋蟀在堂,岁聿其逝。(诗经・蟋蟀)残蝉不断知秋近,双燕归来伴昼长。(陆游《偶作夜雨诗明日读而自笑别赋一首》)文中的悲秋意象,并不是郁达夫个人的创造,而是整个诗人集体共同的心灵与情感的积蓄。谭学纯认为“‘秋的歌颂与悲啼’属于普泛意义上的‘秋天的书写’,这是一种集体无意识”,而这也正是全文“秋”字频繁出现达43次却并未犯修辞之忌,而相反屡屡出彩的关键原因所在。

三、无标记互文

共同的母题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人们心中积淀下来,反射在语义文本的生成过程中,只要有一定适合的语境和诉诸文本的需求,就会转换成为有着相同语言风格的文本。

1、社会时代背景

王自立、陈子善在《郁达夫研究资料》中提到:“郁达夫的一生,经历过几次革命的和低潮,但始终保持了五四时期进步知识分子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精神,他始终是一个爱国主义者。”在其代表作小说《沉沦》中,郁达夫也曾以主人公之口发出感慨:“祖国啊,我的死是你害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

语言的时代风格指“同一民族的同一时代的人们,由于共处在相同的时代条件下,在语言运用上受着相同的社会环境的制约,往往有许多相同或相近的特点,表现出相同的时代风格。”《故都的秋》写于1934年8月,全文呈现沉郁色彩。三年后的8月,北平失守,郁达夫不经意中为一座历史名城提前唱了一首凄恻而真切的挽歌。

2、个人生活经历

张宗正在《理论修辞学》中把“社会地位”列为影响修辞表达不容忽视的因素。社地位通常指人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学术地位、家族地位等 。

由于父亲在家庭生活中的过早缺失,母亲在郁达夫4岁时即成为替代性角色。郁达夫将自己的《自传》第一章冠以《悲剧的出生》,里面有这样的描写:“光绪的二十二年(西历一八九六)丙申,是中国正和日本战败后的第三年败战后的国民――尤其是初出生的小国民,当然是畸形,是有恐怖狂,是神经质 的”,“儿时的回忆,我所经验到的最初的感觉,便是饥饿;对于饥饿的恐怖,到现在还在紧逼着我”。

留日回国的他,大部分时间没有固定工作和收入。1928年,郁达夫因神经衰弱症迁居疗养。1934年,处于精神矛盾与生存夹缝中的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写下《故都的秋》。

四、结语

克里斯蒂娃指出任何一个文本都不能孤立存在,不同文本之间、文本内部之间都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比较、互动、推理的方法,宏观、动态、多元地审视,《故都的秋》语言风格中隐性的真切细腻的一面也浮出地表。

参考文献:

1.郁达夫.故都的秋[M].江苏:文艺出版社,2015.

2.朱莉娅・克里斯蒂娃. 词语、对话和小说[J].祝克懿,宋姝锦,译.黄蓓,校.当代修辞学,2012,(4),34.

3.许力生.文体风格的现代透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223.

4.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1989,182.

5.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1988,142.

6.祝克懿.克里斯蒂娃与互文语篇理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10(24),A08.

7.谭学纯.修辞场、语象系统、修辞认知和文学阅读――以《故都的秋》为分析个案[J].福建论坛,2006,(2),21.

8.王自立,陈子善.郁达夫资料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368.

9.郁达夫.郁达夫文集[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10.

10.黎运汉.汉语风格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451.

11.张宗正.理论修辞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74.

12.郁达夫.郁达夫自传[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15.

13.巴赫金.文本、对话与人文[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14.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