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写景的散文

写景的散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写景的散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写景的散文范文第1篇

一、感受写景散文的文体美

写景散文是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这类文章多是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间的变换顺序,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把观察的变化作为全文的脉络,着力点在于准确表达感彩的语言运用上。多是借助具象,写景状物来抒发主观情感。文中的景或物是作者抒情的依托,作者往往将所要抒发的情感具象化,运用比兴、象征、拟人等手法,或写景,情景交融,或托物咏志,有所寄托,以达到抒情的目的。大致可分为借景抒情、因物抒情和以事抒情三类。

二、制定写景散文阅读的教学目标

阅读教学是干什么的,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清楚。我觉得阅读教学就是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在学习语文的过程当中学习做人。语文是学习语言的课程,阅读是学习语言的基本途径。

三、凸显写景散文的教学重点

有人认为,写景散文教学就是情感教学、语感教学和美感教学的三者统一。写景散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在让学生从文本本身的抽象文字中,读出具体的画面感和旋律感,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得到语感的具体训练,在情感上与文本中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达到自我教育自我升华的目的。写景散文教学过程中,既要遵循语文教学的一般规律,又要把握住写景散文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抓住写景散文教学的侧重点。以人教版第六册《珍珠泉》为例,谈谈在中年级写景散文阅读教学品味写景散文的多种美的实践。

1. 享受写景散文的意境之美

德国大文学家歌德曾说过:“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写景散文阅读教学不能只满足于一般的感受,满足于对有限感性对象的知觉性理解,而要有透视力,能够深入探究,切入文章营构的深层领域,调动一切心理机能去识别和体味,从而领会写景散文的意境。《珍珠泉》教学片断:

原文片段1:这是一潭深绿的泉水。周围镶嵌着不大整齐的石头,石头上长着一层黑里透绿的青苔。你要是踩上去,准会滑倒。那绿得没有一点儿杂色的蕨草,那悄悄地开放着的花朵,给珍珠泉编了个朴素的花环。

教学片段1:教师范读此段文字

师:听我的朗读,你听出什么了,又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1:泉水周围有很多景物,比如青苔、蕨草。

生1:泉水周围很素雅,绿色特别多。我仿佛看到了绿色的青苔,绿色的杂草,周围到处都是绿色。

生3:泉水周围太美太美了!像个美丽而朴素的花环,围绕在珍珠泉边。

师:同学们,她是否说出了你朗读时的心里话?请大家都来体会着读读,一边读一边想象描绘的美景。

从以上教学片段不难看出:学生已经完全进入到作者所描绘的意境之中了,静谧中美丽素雅的花环似乎在舞蹈,小读者与作者和自然和谐地交融为一体,物我两忘,情神合一。

2.享受写景散文的自然之美

纵观小学教材的写景散文,我们会特别感到亲切和温暖,因为写景散文大都是和故乡、田野、小溪、山川等场景分不开的。学生们也十分偏爱这些描写山乡自然的写景散文,因为它们往往能够一下子打动许多读者心中最柔软的地方。“最有趣的,当然是那晶亮的、饱满的、一嘟噜一嘟噜从潭底冒出来的水泡了!”多么简洁和朴素的文字,又那么有味道。

3.享受写景散文的语言之美

写景散文阅读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重点也应该是抓语言。我们要指导学生读出情、读出味、读出效、习得法,要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

教学片段:

【有时候,透过密密的树叶,太阳筛下一束束金光,照在水面上,照在正升起的水泡上,一直照到潭底青褐色的石头上。水面和潭底,金色的光斑和银色的光斑交错着;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红的光,黄的光,绿的光,紫的光……多像一串一串彩色的珍珠啊!】

师:请两名同学读句子,【课件变色,提问:为什么老是分两个同学读呢?】

生:写的是太阳光,水泡的光。

师:用了多少个“光”啊!自己再来读一读。

师:仔细读读描写太阳光的句子:有时候,透过密密的树叶,太阳筛下一束束金光,照在水面上,照在正升起的水泡上,一直照到潭底青褐色的石头上。

师:同样的三个“照”字,字数一不一样,也有顺序,也有变化,读读比较,哪个更有节奏感?

学生朗读体会

在写景散文阅读教学中,作品深层含义的生成,离不开学生对语言的的细心品味和深入开掘。像这样的细节,无论是对写景散文作家的写作,还是写景散文读者的阅读,都是很好的启示。要享受写景散文的爱与美的熏陶,就不能忽略写景散文里这样的细节,学生就是在这样的语言揣摩与诵读中,充分的感受到景物的特点,感受到美,享受着美,在不知不觉中培养起丰富的情感和审美情趣,提高了欣赏写景散文的能力。

四、发挥写景散文文体特长

写景的散文范文第2篇

物象就是指文学作品中所出现的具体事物形象,它在以事物形象本身出现的同时,也包含着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也就是说,物象不仅有其本身的具体意义,而且具有被赋予的抽象意义。可以说,我们在文学作品中欣赏到的物象,都是客观物象和作者或人物主观思想感情融合而成的形象。考生可以根据散文的不同类型迅速准确地理解物象的特点和作用。

1.写景散文。写景散文以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为描写对象,分析物象就是分析这些景观。景观是写景散文的主角和灵魂,它在使文章血肉丰满的同时,也承载着作者的情感。所以,分析写景散文中的物象,要始终将其与作者的情感结合起来。

2.状物散文。状物散文一般以具体事物为描写对象,文章围绕着某一具体事物展示。这一事物就是我们要研究的物象。状物散文的层次非常清楚,往往会从物象的外观、特性、用途等说起,然后发散到其所代表的精神、品质、价值观等。作者往往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事物的本身意义仅仅是一个引子,其抽象意义才是文章的重点。因此分析这类物象时一定要注意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3.偶感散文。情缘物起,有一些偶感散文,虽然文章主要是在抒发某种情感或思考,但引发这种情感或思考的,却是具体事物。有时,我们也需要分析这类散文中的物象,那么此刻的物象则是下文的情感或思考的触发点。从内容上说,物象可能是文章情感或思考的一个例证;从结构上说,物象往往起到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的作用。

常见的提问方式:联系全文,指出某物象的含义和它在结构上的作用。某物象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题方法:这种题型应该从文章结构形式、内容主旨、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方面作多角度思考,包括:勾连上下文的线索作用、对内容的充实作用、主旨的深化升华作用、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人物形象

散文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一个典型的细节等。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洁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散文所表现的内涵有社会的、自然的意义,也有现实的、历史的意义。但最重要的是在阅读过程中有效地把握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内涵,尤其是情感内涵。要对作品内涵进行挖掘,还必须抓住两个方面:一是从整体上把握作品中的内容、思想与时代背景;二是把握作品中词语的含义、语言技巧、表现手法等。

写景的散文范文第3篇

一、课本内容安排优势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学内容安排很有特点,就是把内容相近或相同的课文安排到一个单元。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单元教学法”进行教学,即不是一课一课地教,而是根据课文内容的纵向、横向、空间、表达形式等,把一个单元的几篇课文进行整合教学。进行单元教学,每个单元都要确定一到两个重点,教学中做到重点突出。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民情风俗,把学生了解民间习俗和传统节日作为教学重点,这组课文看似平常,却平中有奇,闪耀着传统文化的熠熠光辉。通过了解民族风情传统节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课外阅读优势

初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他们阅读的内容,主要是小说、报刊、杂志等文学作品。学生入学后,让他们每人准备一个摘抄本,一个日记本,一个小作文本。学生在阅读时碰到好的词句、段落、篇章,就随时摘抄。对好的作品,可以写读后感,阐述自己的看法,可以写读书日记,心得体会,简要概括作品的特点,优点和缺点:可以模仿好的段落篇章,进行小作文模拟练习。至于学生阅读那类读物,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指导。例如:学习课本中的写景散文,就让学生课外读写景散文,摘抄好的写景散文,动笔练习写景散文。这样课内课外学习内容融为一体,相辅相成,加强了学习训练的针对性。

三、观察自然优势

写景的散文范文第4篇

1、散文的分类。散文按内容一般分为叙事散文、写景散文、咏物散文。叙事散文的特点是以小见大,写景散文的特点是注重情景交融,叙事散文的特点是托物言志,所托之物大多被赋予了象征意义。

2、散文的特点。散文的主要特点表现在“形散而神不散”,或称“形散神聚”。所谓“形散”,是指散文在选用材料、材料的组织和表达方式的运用这些外在形式上不拘一格,自由灵活;所谓“神聚”,是指蕴涵于外在“形”中的思想感情是统一、高度集中的,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散文的“神”,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驾驭着看似散的“形”,并使之为己服务。

3、散文的线索。散文的选材主要靠线索来贯穿,线索是散文“形散神聚”的前提,也是文章发展的脉络。散文的线索可以是人,可以是物,可以是事,可以是作者感情,还可以是时间或空间,甚至是时空的结合。

4、阅读要三抓。一抓线索,二抓“神”,三抓意境,重点是抓“神”。主要方法是:找文眼,进意境,品抒情,明技巧。扣住了文眼,就找到了理解文章的突破口;进入了散文的意境就能身临其境,在思想上受到感染;体会了作者感情就等于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内容;弄清了表达技巧,就把握了作者是怎样表现写作意图的。

[考点]

散文阅读主要考查理解、分析、评价鉴赏能力,重点又在鉴赏作品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评价文章思想内容的能力。

1、鉴赏散文语言。主要是考查理解作者的遣词用语在表达思想感情方面起到的作用与效果,能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深刻内涵。

2、鉴赏作品形象。散文作品中的形象有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三种,鉴赏这些形象的特点,体会作品形象的寄托和作用,也是散文阅读不可缺少的方面。

3、分析归纳思路。思路,是作者对全文结构的一种设计与安排,是作者思维活动趋势的形象说法。如果说体现作者布局谋篇的结构是文章的外衣,那么思路就是文章结构的内核。

4、鉴赏表达技巧。一般而言,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方法以及人称运用等,如高考全国卷中基本上是考查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象征、对比、衬托、铺垫、渲染、托物言志、扬抑、以小见大等,考查是要求分析鉴赏,即分析鉴赏某种技巧的作用与艺术效果,而不是简单的辨别。

5、分析评价思想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文章思想内容的核心,是散文阅读的必考点,主要有两种考查方式,一是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二是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阅读技巧]

1、审题干,明要求。阅读解答前要审析题干,明确题干要求及条件,然后以要求为坐标,根据文章内容,寻找答题信息,做到有的放矢。

2、抓暗示,定区间。暗示条件有时与文章题目或出处有关,有时则源于题干本身要求或鉴赏题设置的选项,更多的则是在与题干有某种密切关联的文章文段中,抓住这些暗示,再据此找到信息点所在的文段区间,作答就不难了。

写景的散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古典散文;借景艺术

我国园林设计艺术中很讲究“借景”,所谓的“借景”就是将远处的景物“借”来纳入有限的环境中,使远景和近景在观赏者的视野里有机融合,构成广阔深远的艺术境界。

这种“借景”的手法,在我国古典散文的景物描写中时有运用。唐代著名散文家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就是一例。

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首先描写了小石潭本身的美景:潭水——清澈见底;近岸——为坻为屿为堪为岩;树蔓——参差披拂;游鱼——时动时静,可谓细腻生动之致。但是这些景物都仅仅是限制在小石潭的范围之内的。接着,作者又为我们展示了远处的一幅绝妙景致。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这样作者就将这幅远景纳入了小石潭的范围,并使之有机的融为一体。《小石潭记》运用这种方法来描写景物,妙处有二:

一是扩大了读者的观赏范围,造成了开阔宏大的艺术境界。仅仅只写小石潭,不论小石潭自身如何优美动人,毕竟也只是孤单的小石潭,甚至不免给人以拘狭之感。我们在欣赏小石潭美景的时候,猛然抬头西南而望,又看见了那潭水的源头“明灭可见,犬牙交错”的奇景,远处之景和小石潭相互衬托,佳境顿出,使人耳目一新。小石潭有远处的山水作广阔背景,就不显的孤单,而远处景物因有小石潭作为衬景,也就不显得过分渺远,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而又开阔的美妙境界。小石潭处于这样一个广阔优美的环境之中,更增加了它的景物容量,凭添了新的光彩。

二是增添了读者欣赏景物时的层次感,形成了深远的艺术境界。读者在这里能够看到的,不仅有伸手可掬的水中游鱼,也有岸上参差披拂的青树翠蔓,还有远处明灭可见的潭水源头。这层层加深的景物描写,不仅扩大了景物的范围,更增添了景物的深度,有强烈的透视效果,给读者层次鲜明的感受。

还有,北宋著名散文家和诗人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也是一个绝佳的例子。

在作者笔下,醉翁亭的远近左右是一张山水画,有山有泉,有林有亭,然而作者没有孤立用墨,而是交织一体,既各尽其美,有多样统一。先写远处“蔚然而深秀”的琅琊山,风光秀丽,迤逦连绵,苍翠欲滴。群山作为背景,一泉环绕而过,林深路曲,泉流弯旋,则“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这里赖于壮丽的群山映衬,就益显出山泉的清朗,而亭台又偏偏踞临泉上,则别含另一番风光。无山,则酿泉不美;无泉,则青山孤峙;无亭,则山泉失色。这样,作者把远景和近景融为一体,山与泉相依,泉与亭相衬,一幅画中山水亭台,一应俱全,且辉映声色,给读者赏心悦目的感受。

写景的散文范文第6篇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试卷评讲课的效率,把一份试卷的有效利用率最大化呢?

一、重难点突出

试卷评讲课也要像新授课一样,有目标,有重点,有教学过程的整体设计。因此,教师在评讲试卷之前,应分析考试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教师首先要进行有关的成绩统计、分析和处理,包括全班的总分、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优秀率、及格率等,以此来确定本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对试卷进行客观的分析:一是对试卷的分析,统计试卷上所考的知识点及分布情况,判断试卷的难易度和重难点;二是对学生答题情况的分析,一方面要看到学生的进步,对有创见性的解题方法应加以肯定;另一方面,要找出答卷中学生出错率较高的试题或典型的错误,仔细分析其出错原因,包括掌握知识性失误和技能性失误。这样,不仅切合学生学习的实际,而且能做到有的放矢。这是提高试卷评讲质量的前提。

在分析了考试情况的前提下,试卷评讲课应突出重难点,做到重难点前置。试卷讲评课不能从头到尾面面俱到按部就班地讲,而应有选择,有侧重。一节课如果失去重点那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它会导致学生好象什么都学了,但其实什么也没学到的后果。因此,教师应针对学生在答卷中反映出来的对某些知识的缺漏,把一些由此而导致错误率较高的试题作为讲评的重点,而剩下的题目就可以小组合作解决,有些简单的题目甚至可以不讲。这样,教师在评讲的过程中,把握好评讲内容的层次性,就能够调动各层次的学生都积极参与,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所收获,有所进步。

二、典型题目纵横拓展

试卷讲评应该以试卷为模板,但决不可以仅仅停留在试卷中的题目上。一份好的试卷所提供的题目,一般都经过优选,往往存在适于开展“一题多变”的好题。评讲时,可以以某一题为基点,让学生的思维在“一题多变”中向各个可能方向拓展、发散,这能够大大提高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促成思维及解题能力的再一次飞跃。在问题的变通过程中,既可以把学生思维由浅显引向深入,获得更高层次的认识,又可以把相关知识密切联系起来,促进知识的融会贯通,当然,“变通”要掌握好深度和难度,不可牵强附会,过于繁杂。

例如,现代文阅读中的鉴赏表达特色题,最常见的是让我们赏析一段描写景物的文字,如2007年江苏卷《麦天》:“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地吼个不停,所过之处,留下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麦秸香。”这句话描写关中麦收情景,考题要求我们分析它的表达特色。那我们就要从选取代表性景物、修辞、描写角度以及语言特点等方面来考虑。而我们在讲解这道题目的时候,就可以进行拓展延伸。

例如,贾平凹的《陋室》里有这么一段文字:“夫妇又坐在两个小沙发上了,看芦苇顶棚上老鼠打架,打得那么激烈,结果就一只掉下来,不免说一声“有什么过不去的!”然后观起西墙上的裂缝。裂缝好宽,斜斜下来,有分有合的图案,看作是一棵秃树,也看作是一个枯笔字,更多的看作是抽象的画,常看常新。最得意的,也最欣赏不够的是东南墙角上的蜘蛛网,大若雨帽,经纬高超,尘烟熏迷,丝粗如绳,那是人工所不能及的艺术品啊!”考题要求我们分析这段文字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那我们在解答这道题目的时候,如果还从赏析写景的几个角度去思考的话,就会出现偏差,导致失分现象了。因为,这是一段关于人物活动的描写,我们在分析的时候,就要考虑到人物描写的角度,如“撷取生活细节进行描写”或者“运用神态、语言描写”。

如此一来,通过讲一道题目,补充内容不同的文段,学生以后再遇到这类题型的时候,就会考虑得更全面更周到,就能够避免不必要的失分情况。

三、分析比较,触类旁通

从题型上来说,诗歌鉴赏有首联写景的作用,散文阅读中有开头段写景的作用,小说阅读中也有开头段景物描写的作用。这几种题型的相似之处在于都是考查一段写景文字的作用,但具体答案的组成肯定不完全相同。那我们就可以在评讲试卷时把这三种题型找全了,一起进行讲解,在比较分析中掌握这类题型。

如鉴赏刘长卿的《重送裴郎中贬吉州》时,请阐述首句“猿啼客散暮江头”写景的作用,答案包括“渲染凄清氛围,点明时间地点,营造了清冷凄切的送别环境”这样几个方面;而散文《金色的飘落》考查第二段描写银杏叶飘落的景象的目的,答案包括“突出了落叶飞舞的灵动壮美,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又为下文抒写对生命的感悟做铺垫”几个方面;再看小说《德富老汉的最后结局》开头两段景物描写的作用为“营造温馨祥和的氛围,烘托主人公愉悦舒适的心情,为与下文主人公悲剧命运形成巨大反差作铺垫”几个方面。

我们可以把这几道题目放在一起评讲,请学生分析这几道题目的提问与答案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分析导致这种异同的原因。由此,我们可以进行总结与概括:同样是分析首句写景的作用,无论是诗歌、散文还是小说,都可以从内容与结构两个方面来考虑,具体可以从“渲染气氛,营造氛围,为下铺垫”这几个方面来阐述。但具体作答的时候就要结合具体的文本,弄清楚诗歌、散文、小说的文体特征,形成答案要运用准确的符合文体特征的专业术语,比如,诗歌就不能回答“为下文铺垫”,而小说则需要把“内容与结构”具体对应到其四级概念,即“人物、环境、情节和主旨”。这样,对于开头景物描写的作用这一题型,学生就形成了一个相对较完整的知识体系,那今后无论是考诗歌鉴赏,还是散文或小说,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写景的散文范文第7篇

教学目的:

1.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2.训练有感情地朗读文章的能力。

3.领会文中描写景物委婉细致,用词准确、生动,比喻形象鲜明。

4.感受课文中所表现的自然美。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展现春的意境

我们今天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春》。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了阳光明媚,东风荡漾,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就会觉得有无限的生机,无穷的力量。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用彩笔描绘春天,歌颂春天。

板书课题:《春》――朱自清

二、对比提问,激发学生兴趣

1.首先散文《春》写的景物可多了,有山、水、草、树、花、鸟、风、雨等等。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呢?同学们春就在我们身边,现在我们就欢乐地生活在阳春三月的日子里,文中写的这些景物的姿态、色彩等等你注意到没有呢?让我们细读课文,领略大好春光,寻找与作者观察的差距,并且还要了了解散文的写法。

2。其次让学生根据平时观察到的一个景物或两三个景物来写春的一段文字,学生们相互修改,教师点评。

三、朗读全文,要求

1.介绍作者作品。

2.文中以迎接春天写到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再写到歌颂春天,读后分分看,然后总体写了几幅图?

第一部分:盼春。

第二部分:(第2――7节)画春。

第三部分:(第8――10节)赞春。

3.请学生谈谈阅读这篇文章的感受。 春是一副美丽的图画,它姿态万千,春意盎然。春是一首动听的歌,曲调的优美,发人深思。

四、讲读感知

(一)第一段:盼春

1.作者以怎样的心情盼春天的来到?哪个词明确地告诉我们春天还没有来到?

“盼望着,盼望着”。为什么要连用两个呢?这样叠用,更能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近”用得十分准确,告诉我们春天还未来到。

2.朗读第1节,两个“着”,两个“了”,给我们以非常柔和、亲切的感觉。

(二)第二段:画春

春终于盼来了,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作者满怀喜悦的心情,先用一句话对春回大地作了概括形象的描绘,然后再分别作细致的描绘。

1齐读总写的一句话“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一切”说明什么?没有一个例外。“然”,是词尾,表示状态,样子的意思?

2.朗读第2节。总写春回大地后,先分别描绘了哪些景物?怎样描绘的?

山、水、太阳的脸。朗润:明朗,润泽。“朗润”是怎样一幅情景呢?出示月历上山景彩色照片;这幅画,那个山,就是润泽的样子。

“朗润”“涨”“红”,非常准确地描绘了春天的山、水、太阳。

3.背诵第3节。请学生回答作者是怎样流露思想感情的?

4.第3节写小草,写得很细。从哪些方面写的?哪些词特别用得好?

钻,写生命力。嫩,写质地。

绿,写颜色。……满是的,写范围。

软绵绵,写姿态。“钻”,用得非常好,写草的旺盛的生命力,人盼望着春天,革从泥土里钻出来,盼望春天。 草好,人欢乐!

5.师生共同朗读诵课文,注意通过抑扬顿挫、重音、音节,并回答本课的语言特点?

6.第4节写什么呢?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一派怎样的景象?

树,花,蜜蜂,蝴蝶,野花。赶趟儿:争先奔赴目的地的意思。

写花的争春,花的色彩,花的甜味,结的果实。

花下是怎样的情景呢?有一个词用得特别好,哪个词?“闹”“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

为什么野花会像眼睛,像星星,眨呀眨的?没有明写风,但风寓在其中;没有明写太阳,但太阳寓在其中。比喻用得形象生动。

细笔描绘了一幅繁花似锦,昆虫喧闹,春意盎然的美景,色彩鲜艳,层次分明。

7.第5节写风,写鸟,写牧童的短篇。怎么写的呢?

背诵僧人志南的诗句:“古木阴中系短蓬,杖黎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写风的“抚摸”,风的芬芳醒郁,鸟的呼朋引伴呼叫朋友,引伙伴,短笛的嘹亮。

鸟的清脆的声音,轻风流水的声音,牧童短笛嘹亮的声音应和着,构成了一首非常动听的春天交响乐,和谐优美,此起彼落。

8.雨中的景色描绘得同样十分动人,先写雨的形态,再写雨中景色。找两个词把雨的形态讲出来。

“细”和“密”。二个比喻形象生动。

接着写雨中屋、雨中树、雨中草、雨中人,怎么写的呢?

“绿得发亮”“青得逼你的眼”,把树木、小草经春雨淋浴后的鲜艳色彩描绘得十分逼真。“逼”什么意思呢?可以在王安石的《书湖明先生壁》诗中找一句话来形容。“两山排阈送青来”,两座山好像把门推开,把青送到眼前。灯光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9.第2到6节着重写景,第7节着重写人。寥寥几笔。天上地下,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都写到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计”,计划。一年中要做的事,一年的计划,在春天要好好地打算打算。

工夫:时间。

体会:寥寥几笔,有景有人,勾出了春光无限好的美景,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春风图,然后进行书面分析。

(三)第三段:赞春

1.朗读10节。

2.在绘春以后,作者满怀喜悦的心情来颂春,用了什么手法呢?

用比喻手法。三个比喻有联系有区别,使春意越来越浓。先喻为娃娃,再喻为小姑娘,最后喻为健壮的青年,从不同角度写写春的成长,把春天的生意盎然、千姿百态、青春活力描绘得十分动人。

3.请学生谈谈语言特点?

五、课后小结

本课绘春是全文的中心,细笔描绘,绘声绘色绘态,绘动绘静,语言非常生动。比如说,写草的生命力,用“钻”;写热烈的气氛,用“闹”:写小草的青,用“逼”。细致的描绘来源于什么?细致的观察。观察以后还要怎样呢?表达出来。要仔细读书,积累词语,描绘起来就会形象生动了。

六、课堂作业布置1.朗读全文,仔细体会本文用词造句的妙处。

2.请学生归纳本文结构图。

总写春,再写盼春,山、水、太阳的脸(远)。草:钻、嫩、绿、满、软绵绵。

花:开满,红、粉.白、甜味儿(树上、花间、地上)。

画春,分写风:抚摸、酝酿。雨:细、密。人:赶趟儿。

赞春,生意盎然千姿百态青春活力。

七、教学反思

1.让学生阅读写景的文章,使他们明白写什么景?抓住什么特点?用了怎样的顺序?有何语言特点?景中包含了怎样的情感?

2、让学生真正形成阅读写景的能力?

3.让具体体会本课的词语特点,“百花争艳”“偷偷的”“春暖花开”“繁花似锦”“芬芳黎郁”“春回大地”“绿绿的”等等!

写景的散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阅读;整合;策略

语文阅读教学费时费力,却收效不明显,很多语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半的课堂时间用来对文本进行解读,却发现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不高,阅读效果低下,究其原因,归根到底是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策略,没有策略的引导,就仿佛没有源头的水,丧失了活力。由此可见,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策略。

加强新旧知识的整合,激活原有的知识,是阅读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本阅读的过程,是读者跟作者的悄然对话,也是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文本信息的过程。布卢姆将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道、理解、运用、综合、评价五个过程。知道指的是对先前学习过的知识材料的回忆;理解是把握知识材料意义的能力;运用指的是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境;而综合、评价恰恰是对新旧问题的梳理和总结、创新。由此可见,加强新旧知识的整合,正好适应了目标体系要求。

一、新旧知识整合目前存在的问题

1.学生不善于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

有的学生在文本阅读中不知道也没有意识运用旧的知识去跟新知识搭建一个桥梁。有的学生想去这样做,却无从下手,不知道该运用哪些知识去解释、解答新问题。如,《荷塘月色》一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赏析文中优美的写景片段的同时,要求学生边赏析,边体会文中蕴含的丰富情感。有的学生提出,文中对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下的月色、荷塘周边的景色的描摹传神而优美,体现出了作者对于荷塘月色美景的喜爱等。如果能够回忆以前学过的朱自清的文章,结合他所处的特定的社会历史现实,并结合文中开头感情状态的流露,就不会陷入这种错误的解读中了。

2.教师不重视对学生新旧知识的整合

上面的案例中,学生得出作者流露的感情是“很喜欢荷塘月色”这个结论,反映出的实质是,学生没有掌握写景散文归根结底是作者的借景抒情,如果教师在让学生赏析之前,先点出写景散文的赏析策略就更好了。写人记叙文,重在体会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活动描写;记事记叙文,重在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梳理;状物散文除了了解事物特点之外,还应体会作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写景散文在赏析美景时,更要把握文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特点。

二、加强新旧知识整合教学策略的引导

1.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适时引入旧知识

原有知识是零散的、分散的,学生需要有统一信息的能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展开对旧知识的回忆,并梳理出信息的脉络。如,“以”这个虚词的用法,不能简单地罗列出各种语法现象,这样只是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机械性记忆,不仅记忆效果不理想,而且容易造成学生的记忆疲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曾经学过的古文中出现的“以”这个词的几种情况,结合语境和旧有知识,激活新知识,新旧联系建立起来后,学生的记忆能力就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学习效率自然也会提高。

2.利用文本的对比阅读,提高领悟能力

教学过程中,有些文本会出现一些相似的文体或者有明显对比的文体,采用对比的阅读策略,可以是不同作家相似文体的作品,也可以是同一个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对比,也可是相同历史时期反映社会现实作品的对比阅读,在对比阅读的过程中,文体、体裁、主题、思想、写作手法等的异同均会得到呈现,最终达到对文体的深层次的解读。例如,的两部作品《沁园春・雪》和《沁园春・长沙》,两部作品都是同一位作家所做,词牌相同形式相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结合两部作品对比阅读,学生很容易激活曾经学过的前一部作品的阅读记忆,引起共鸣。

3.引入生活经验解决文本难点信息

我们都知道,生活是最精彩的课堂,社会是人生的大舞台,孔子在几千年前开创的教学模式,在今天看来依然值得我们后人借鉴,路途之中、饭桌之上、闲话之时、促膝之刻,无论何时何地,都是孔子跟学生畅谈的场所,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中,阅读教学最终还是要将生活经验引入教学之中,因此,教师应当重视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将旧有的生活经验激活,解决文本信息。例如,学习六年级语文下册的《为人民服务》一文时,考虑到这是学生首次接触议论文这种文体,怎样才能让学生深入文本,对议论文这种相对枯燥的文本产生共鸣。如果能跟日常生活相联系,走出文本,回归生活,学生会更能深刻领会文中的议论精神,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场景:累了一天,回去乘坐公交车,看到一位老人没有座位,自己究竟让座还是不让座,设想下自己内心的纠结情绪,就很能体会那种奉献精神的可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