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游记散文

游记散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游记散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游记散文范文第1篇

路过绚美精装的花店,

一束束包装精美的鲜花。

走进去,完全一种沁人心脾的香气

再走近些,味道变了,浓而强烈,

是店主喷上了香剂

心感愧疚,买了一束回来,把他们移栽自家小院中,

也算是放生了吧

没过几日,娇媚的花儿变蔫了,但香味还未散的过多。

周末,去田间赏景,绿油油的蔬菜仰着头得瑟,

偶尔茂出几株野花。

定神细看,有几分别致,点缀着土地。

拔下一朵,凑近,也未闻到淡淡花香,又插入土地。

游记散文范文第2篇

--------------题记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没去过草原的人,对草原的认知 ,大多来自这首敕勒歌的描写,蓝天白云,牛羊成群,绿草红花------想到这里,无论你的脚步是否迈进真正的草原,人的胸怀好像也变得如草原一样辽阔。

我的秋日寻梦,一路向北的最后一段旅程,就是去坝上草原的最后一站—月亮湖,草原的早晚温差还是比较大的,尽管我们很多人都有心理准备,钻出被窝,瞬间就感觉到了阵阵凉意,从简易的蒙古包里面来,草原上的清晨就给了我一个意外的惊喜,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草原上被一层薄薄的晨雾笼罩,阳光穿过迷离的晨雾,照在蒙古包四周盛开的格桑花上,而远处,早起的马儿正在草地上悠闲地吃草------这样的美景,真的让我有点流连忘返。

人们常说,最美的风景就在前方,为了这片最美的风景,许多人常常埋头走路,来不及欣赏身边的美景,结果到头来才发现,追逐结果,不是人生的目的,享受人生的过程,才是人活着的本源,我们一路前行,不停地奔波,不停地追逐,就如登山,到了山顶才发现 ,最美的风景不在山巅。无论是流连忘返,还是心有不舍,但是,美丽的月亮湖,还是吸引着我,奔向下一站。

如果说,蓝天白云绿草红花 ,还有苍穹下悠闲的牛羊,是草原的天然画卷,那么,草原上的湖泊,就是草原的魂魄,没有水的草原,没有灵气,没有人烟,甚至让人产生一种荒芜感,蓝天下,绿草环绕着一个明镜般的湖泊,远处的牛羊,还有蓝天白云的倒影,让草原上的湖泊犹如一颗少女明媚的眸子,而哪清澈的湖水,如同眸子中的一滴泪珠,月亮湖,正是这坝上草原的一滴情人的眼泪。

开启一段寻梦的旅程,总忘不了旅途中的一段段美丽的故事传说,许多美丽的风景正是因为有了一段神奇的传说,才使得游览的人们,在欣赏大自然美景的时候,还能接受这些传奇故事带给我们的感悟,这大概就是为什么每一次的旅行,我们都有不同的收获的原因吧 。

同样,月亮湖也有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相传康熙皇帝首次征战葛尔丹,一位汉族青年因为负伤,在这里养伤,美丽的蒙古族姑娘乌云,每天悉心照顾,日久天常,二人就产生了感情, 最后结为夫妻 ,成就了一段蒙汉民族联婚的美好姻缘,他们恩爱生活了三年,一日,汉族青年因为牵挂家里年迈的父母,加之思念家乡,决定回去探亲,没想到一去不复返,痴情的乌云姑娘 每日都在期盼心上人能够回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泪水流干,思念的泪水感动了上天,观世音菩萨就用净瓶中的柳枝,把姑娘的泪水点成湖泊,人们叫她乌云诺尔湖---也就是月亮湖。

康熙第28次围猎,来到月亮湖,看到清澈的湖水, 情不自禁捧起来喝了一口,发觉粘粘的,后来一问方知乌兰的故事,感慨万千,康熙皇帝为他们的爱情故事所感动,也为这段美好的蒙汉婚姻感到欣慰,就在月亮湖的旁边,御赐了一座蒙古包佛堂—福寿寺,也算是为这段美丽凄婉的爱情故事,做一个见证,其实后来有人考证,汉族青年回来后又被征兵入伍,战死沙场。

今日的月亮湖景区,大约有10平方公里, 月亮湖的旁边就是百花坡,盛夏时节,这里百花盛开,火苗一般绽放的金兰花,更是将塞外草原点缀的诗情画意,这里也是电视剧《还珠格格》的拍摄地,当年乾隆皇帝,看到绿色的草地上,火焰一般盛开的金兰花,不由得赞不绝口,信口吟到:“塞外黄花恰似金钉钉地”,大学士纪晓岚立即答对:“京中百塔犹如银钻钻天”。 从而围绕这百花坡产生的绝世佳对,被人们称颂一时 。

所有到月亮湖旅游的人们,都要聆听关于月亮湖的爱情故事,而我,由于早早就了解了这段美丽的传说,加之时间比较紧,所以,我没有过多停留,直奔福寿寺,这是康熙当年为了乌云姑娘的爱情故事而御赐的寺庙,也是全国,甚至全世界唯一的一座蒙古包式的寺庙 ,因为有了这座寺庙与月亮湖爱情故事的相互印证,更让来到这里旅游的人们,在这蓝天白云下,学会了如何去珍惜自己的爱情。

通向月亮湖中心的是一条木制的长长栈道,到湖中心后左右分别延伸,沿着栈桥走向月亮湖的中心,桥下水草肥美,湖边几匹马儿在饮水 ,栈桥上的游人不时惊起水面上的水鸟, 草原上的微风吹过,坐在月亮湖的中央,蓝天白云绿草湖泊,交相辉映,没有人大声喧哗,似乎不忍心打扰乌云姑娘的相思梦,仿佛聆听着别人的爱情故事,才觉得爱是那样的唯美,其实,其实,每个沉浸在爱情当中的人们,常常因为爱与被爱而感到迷茫。

游记散文范文第3篇

游记类的文章既有写景,又有抒情,笔下景与胸中情高度统一起来。人们常说“触景生情”,其实在游览一个地方时总会有不同于以往的见闻或感触,所以,游记类文章追求情景交融的最佳效果,即将景与情统一起来,这样的游记类文章才会景真情也真,情文并茂,引人入胜。游记类文章的语言一般要求活泼生动,细腻引人。

解题金钥匙

游记类文章的阅读一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掌握文章内容。游记类文章有四个要素——时间、游踪、风貌、游感,从题目上来看,有些游记类散文的题目常常带有明显的游记特征:1.有明显的词语标志,如常冠以“游”“漫游”“记”“游记”“杂记”“小记”等词语;2.以游览的地点为题,如《北固亭》《镜泊湖》等文章的题目;3.以游览景物的方位短语为题,如《峨眉山下》《在草原上》等文章的题目;4.以游览景物的某一特色为题,如《沧海日出》《崂山降雪》等文章的题目;5.以游历的中心事件为题,如《雨中登泰山》《重阳节游灵隐》等文章的文题。

二、理清游人行踪。阅读游记类散文,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找出作者的行踪,揣摩作者的写作思

路。理清游踪是理清游记类散文结构的一把钥匙,做到这一点,其文章的结构就会一目了然。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组成纵式结构是游记最为普遍的结构形式。同学们在阅读鉴赏游记类散文时,首先要明确哪些段落是总览全貌、哪些段落是分项描写,文章依次写了哪些景物,每一景物又各有什么特点;其次要把握作者的立足点和观察点,明确作者是怎样移步换

景的。如《醉翁亭记》的第一段就是如此,作者从大处着眼“环滁皆山也”,然后压缩范围“其西南诸峰”再到“琅琊山”,最后聚焦到“醉翁亭”,把行踪线索交代得清晰明了。

三、把握作者情感。在游记类散文中,作者总会或显或隐地对特定风物作出审美评价,流露出自己特有的情绪和感受。因此,同学们在阅读游记时,要深入地挥“情”解“意”,把握游感。具体地讲,就是要透过游记文章描写的自然景观揣摩和体会作者的感情,挖掘和概括文章的主题。如《小石潭记》一文就突出了小石潭寂静清幽的景物特点,字里行间融入了作者被贬后抑郁忧伤的心情。《阿里山纪行》一文形象地描绘了作者游览阿里山时所见的迷人风光,抒发了作者的独特感受,由衷地赞美“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赞扬台湾人民利用生态发展旅游的先进理念,含蓄地表达了期盼两岸人民的心融会在一起的共同愿望。

四、体会优美语言。体会游记类文章的语言应主要从审美角度入手,就是透过语言外表去品味游记语言的形象美。因此,同学们在阅读游记类文章时不但要看作者描绘了哪些美的形象,还要看作者在描绘形象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段,尤其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分析如此运用的好处,突出事物的情状。如《瓢城古韵》中的“小巷两边的墙壁由无数的小青砖砌成,纹理整齐犹如图书馆的书列,随便抽出一块,怕也是一本泛黄的线装书吧!这书上一定写满了繁体字,是唐诗宋词还是古乐府诗”,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小青砖”比成“泛黄的线装书”,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古城小巷的悠久历史及文化韵味,进而表达了作者对瓢城深厚文化底蕴的赞美之情。

模拟训练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乌篷摇梦到春江

叶文玲

四年前,在青海戈壁滩竟日奔波时,被辉煌如火的大沙漠灼花了眼睛的我,曾经大发奇想:假如让富春江泻到这儿来,那该多好!

那时,我并没见过富春江,却千百次做过有关她的梦。郁达夫“屋住兰江梦亦香”的诗文和叶浅予墨韵淋漓的画卷,早把我对富春江的梦幻濡染得又浓又甜,那绿沉沉的甜梦中,总是悠荡着乡思绵绵的乌篷船。

我终于圆了梦。回归浙江仅两年,我已两次遂了与她相亲的心愿。

一是去岁金秋,一在今年暮春,两次均作陪客,陪文朋艺友遨游。一棹轻波碧水路,兴致格外高昂,只觉得不枉我作悬肠念的富春江,比梦中更俏更娇美。

两次遨游,都是旱路走,水路归。这行程颇使人得其佳妙:当你迂回山间行行复行行不胜引颈张耳之苦时,突然,一条银练素带,在前方闪闪烁烁起来,你兀的眼前一亮,倍觉这碧波粼粼一江水的鲜活可爱;待盼到归程荡舟起桨开始真正的春江游时,这漾波漫流的大水,更令你陶然如醉,神魂飞扬,彼时,你纵有千种愁思万般忧,也将全部消融在这一江碧玉里。

我始想,富春江的俏,恐怕全在于江流的曲折多姿。从她与新安江、兰江的汇合处下行,越见委婉袅娜;行过淹没在水中的乌石滩,行至流急涡回的七里泷,富春江裙裾一闪,又闪出个江中之江葫芦湾。葫芦湾委实别致有趣,湾形毕肖一只毛茸茸嫩生生的青葫芦,壁立湾畔的奇岩崛石,似乎触手可及,掩映在老树青藤中的村居农舍,更添无限野趣。小船悄悄儿荡进湾来,船上人无不惊讶,若再到那流泻百尺飞珠迸玉的葫芦瀑下溅一溅,定会溅得你满身惬意。

我还想,富春江的娇,也在于她的色泽,无怪她有第二漓江之称。那江水,真是澄于湖海碧于天,活脱脱是天神地母拣尽翡翠绿玉铺就的。行在江上望两岸,只见千嶂染翠,峰峰岭岭尽都浓浓淡淡的绿进去;立在船头看江心,只觉水底天上的云絮,一朵朵一团团,俱是深深浅浅的绿出来,真难说是山染绿了江,还是江浸绿了山,无怪朋友们相视叹曰:喔,一到富春江,眼瞳都是绿的!

我再想,富春江的美,更在于她无与伦比的静。由于电站的建成,益发使江水浪敛波平,所以,她虽还是千重涧水汇清流,但那汇和流,仿佛都是在水底暗处悄悄儿进行的,几十里水面竟没弄出丁点儿惊涛骇浪,“临流鼓棹,帆飞若驰”的光景已不复见,那或顺流或逆水的千舟百舸,亦如动画一般悠悠来去,舒泰、自在极了。“鸥鸟亦知人意静,故来相近不相亲。”在哄哄闹闹的现代生活中,烦躁了城市的嚣音后,人们自然格外钟爱富春江这千金难买的幽静。

奇山异水的富春江,钟灵毓秀,风物独绝,而七里泷碑文荟萃的严子陵钓鱼台,尤能展现她扬古启今的魅力。

我又想,古往今来的人对严子陵如此仰慕,大概并不在乎已成百丈悬崖的钓台当年是否真能垂钓,而是敬重这位先贤不慕富贵不媚皇亲的傲世风骨。试想,几请不出山宁作垂钓翁的归隐客,倘使活至今日,恐怕更要与阿谀奉承趋炎附势开后门发横财之类歪风邪道绝缘;而这位敢把脚搁在刘秀肚子上午睡的严光先生和喝了高粱酒“见了皇帝不磕头”的山东好汉们的神魂,又是何等的相通相似!

哦,钓台不仅是一处风景点,更是历史老人垂落在江边的一只巨手,千年百载,以其特殊的臂力,撩拨着人们心头的重重波澜。

丰哉,富春江,乌篷摇梦梦越酣,唯愿年年得相觅。(选自《致大海》)

1.简要说说文章第一段有何作用。

2.作者已经两次游览了富春江,为什么还会“梦到春江”呢?

3.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作者在富春江的所想。

(1)我始想:

(2)我还想:

(3)我再想:

(4)我又想:

4.赏析下面的句子。

(1)富春江裙裾一闪,又闪出个江中之江葫芦湾。

(2)喔,一到富春江,眼瞳都是绿的!

游记散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宋代 游记文学 特点 有宋一代,在旅游活动的舞台上唱主角的是颇有文艺素养的文人士大夫。他们非常自觉地继承了前人以文载游的传统。游记散文和旅游诗词因此得到了长足发展。如果说汉魏六朝是游记文学的开创期,唐代是游记文学的成熟期,那么宋代就是游记文学的兴盛期。这一时期,游记作家辈出不穷,其中不仅有苏舜钦、欧阳修、范仲淹、苏轼、秦观、陆游、范成大等诗文名家,而且有朱熹、陆九渊等著名学者,以及范仲淹、王安石等大政治家。他们留下了不少流光溢彩千古传诵的游记作品。

一.记游诗文:主理尚意,长于议论

就风格而言,宋代游记有受理学影响,以记游为辅而重在说理的,如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苏轼的《石钟山记》;有侧重抒情写景,描绘自然风光的,如朱熹的《百丈山记》、范成大的《峨眉山行记》;有清新简洁,流畅明丽的,如秦观的《龙井题名记》;也有纵横恣肆,气魄宏大的,如苏轼的《前后赤壁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更有陆游的《入蜀记》,以日记体形式状景物,记古迹,叙风俗,作考证,抒情感,内容丰富,笔法自如,从而开创了一种日记体游记。总之,宋代游记数量众多,形式多样,风格各异,从而为后代游记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宋代文人具有强烈的国家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因此常常意气风发地大发宏论,“开口揽时事,议论争煌煌”。他们热衷于讲道论学,而理学也开始成熟盛行,因此,长于议论成为宋代旅游文学也是游记散文的一个鲜明特点。宋代许多游记,写景只是全文的铺垫,其中心则是阐明一个事理。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就是宋代游记散文具有议论化特色的突出代表。该文不以记游为重点,而是把记叙与议论巧妙地结合起来,借以阐发治学的见解。学习是没有止境的,“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也”;学习愈深入,遇到的困难就愈大,而所得的收获也就愈多,所以说“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但一般人学习浅尝辄止,半途而废,而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又必须坚持不懈刻苦钻研才能获得,所以作者又说:“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全文借景说理,即景言志,说明做学问要达到高深的造诣,就必须具有不畏艰险的勇气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当然,借景说理抒情的游记散文名篇,还有苏轼的《前后赤壁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这些游记作品气魄宏大,文笔恣肆,议论纵横,是古代游记散文中不可多见的璀璨明珠。

宋代游记散文名篇荟萃,佳作迭出,除上文提及之外,还有王禹的《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曾巩的《墨池记》、苏舜钦的《沧浪亭记》、晁补之的《新城游北山记》、吕祖谦的《游兰亭记》、程端明的《游金华三洞记》、王质的《游东林山记》以及与南宋对峙的金朝文学家元好问的《济南行记》等。

以诗记游,始于先秦,盛于唐宋。唐旅游诗主情,重审美,韵味悠扬;宋旅游诗主理,尚意趣,议论风发。王禹的《村行》,林逋的《秋日西湖闲泛》,梅尧臣的《鲁山山行》和《东溪》,欧阳修的《伊川独游》,苏舜钦的《初游沧浪亭》,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和《泊船瓜州》,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和《题西林壁》、陈师道的《十七日观潮》以及陆游的《游山西村》等都是景、情、理水融的优秀旅游诗作。

二.记游宋词:市井气象,黍离之悲

以词记游,始于唐,盛于宋。宋代旅游词可大致分为歌咏市井风情、抒发羁旅愁绪、描绘自然风光和凭吊历史古迹等几类。

宋代的商品经济繁荣,城市富庶繁华,市井文化勃兴,众多的文人流连忘返以词唱和。这类表现市井风情的代表作首推柳永的《望海潮》。此词从自然形胜和经济繁华两个角度真实地交错描绘出杭州的美景和民众的乐事。它前所未有地展现出当时社会的太平气象和都市风情,深为文人士大夫所激赏。

特定的社会环境,使宋人旅游不再有唐人那样豪迈雄阔的气概。文人士大夫在旅游词中流露出更多的羁旅惆怅、离愁别绪和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家国之忧。秦观、周邦彦、朱敦儒等著名的词人都是如此。其中秦观的《踏莎行》可视为表现羁旅之愁的典范之作。

描绘自然风光的宋词较多。较为突出的有潘阆的10首《酒泉子》,咏杭州十景;欧阳修泛舟颖州(今安徽阜阳)西湖所作的《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李清照在建康(今南京)游湖所作的《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以及吴潜的《水调歌头・焦山》、汪莘的《沁园春・忆黄山》、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和的《望江南・三月暮》等。其中欧阳修的《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清丽明快,自然而富有神韵。

咏叹历史古迹的宋词,以辛弃疾的最为突出,他登建康赏心亭、江西郁孤台、京口北固亭时所作的词,将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笔调沉雄凄婉,意境苍凉悲壮,堪称宋词中咏叹历史古迹的代表作。而孙浩然的《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康与之的《诉衷情令・长安怀古》、张孝样的《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吴潜的《满江红・豫章滕王阁》、方岳的《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汪元量的《莺啼序・金陵故都最好》等,也都是这类词中的优秀之作。其中康与之的《诉衷情令・长安怀古》作于北宋末年南渡之前,是作者到长安游览秦汉宫阙遗迹的所见所思。深长凄怆的黍离之悲浸透纸背,无从排遣的的忧国之愁洋溢于字里行间。这种特定的情感正是北宋末年动荡的社会现实在旅游词作中的真实反映。

三.结语

两宋时期,国势远不及汉唐强盛。在外,与辽、西夏、金的战争败多胜少,一再屈辱地签订和约输银纳绢以求一时之苟安。在内,机构臃肿冗官冗费,财政时有困难。这些内忧外患,不仅严重刺激了宋人特别是文人士大夫的自尊,形成深刻的精神创伤,而且使得他们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日益强烈。社会忧患意识可以说是中国文人士子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孟子・离娄下》云:“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以世俗地主经济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赵宋政权在立国之初就明确表示:“(本朝)与士大夫治天下”,并勒不杀士大夫之誓以昭子孙。在崇文抑武的国策之下,文人士大夫的地位空前提高,他们往往以国家栋梁自居,以国家天下为己任,密切关注国计民生,具有较前人更深广的社会忧患意识。“先天下之忧而忧” ,正是他们特有心态的真实写照。这种社会忧患意识在文人士大夫中具有极大的普遍性,并且深深地渗透到他们的旅游文学之中。

自中唐以来的由向外转为向内的人生追求指向日益强大以及两宋理学的形成,使得文人士大夫更加注重知性内省,造微于心性之间,把自我人格修养的完善视为人生的最高目标,而一切世俗功利都只是人格修养的外在表现而已,这也就是以“内圣”控“外王”的人生路线。由于深受三教合一思潮以及南禅宗的影响,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也发生了改变。他们认为,审美活动中的雅俗之辨,关键在于主体是否具有高雅的品质和情趣,而不在于审美客体是高雅还是凡俗。苏轼说:“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玮丽者也。”黄庭坚说:“若以法眼观,无俗不真。”便是这种新的审美情趣的体现。因此,宋人旅游理趣盎然,注重通过欣赏实在具体的景物去追求和领悟理趣,也就是因物及理,因景言理,因象悟道,因游得理。以上种种,正是宋代游记文学特点形成的深刻原因。

参考文献

[1]郑焱.中国旅游发展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163-164.

[2](北宋)欧阳永叔著,储菊人校阅.欧阳修全集(一)[M].上海:上海中央书店,1936:16.

[3](北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316.

[4](南宋)朱熹著,黄坤译注.朱熹诗文选译[M].成都:巴蜀书社,1990:169-170.

游记散文范文第5篇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差异较大,学生在理解文言文时常常会遇到阻碍。教师不仅要引导和督促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础知识,更要注重文言文赏析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进而引导学生透过晦涩的文字,产生美的体验,提高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一、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启迪学生的思维,在赏析文言文的过程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构建学生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

如李密的《陈情表》一文。改朝换代之际,到底是做宁死不屈的忠臣,还是顺应天命做个贰臣?两难之下,能保住性命而又不被万夫所指千夫所骂最稳妥的方法莫过于缓一缓,不要做出头的椽子,于是文中就有“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这样的句子。学生在初读此句时,很少能读出其中的滋味。那么教师此时就可引导学生关注李密在遣词造句上的用心之处——不说“我”而说“孩”字?进而分析:这一“孩”字是何等自苦凄凉,不仅写出自己身世悲苦,还能让读者由这个“孩”字生发联想,仿若看见一个呱呱而泣的六个月婴儿没有了父亲的怙恃,孤单弱小。恰是弱小可怜,博得祖母刘氏的“躬亲抚养”之情。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也会不由地发出与晋武帝一般的感叹:“士之有名,不虚然哉。”

文言文的教学中除了对字词赏析,还要针对作者的思想内涵进行提问,才能深入挖掘作者的精神财富。例如在学习《兰亭集序》时,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在梳理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线索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悲喜之因”——悲什么?“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故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本是客观事实,但细细品味起来,作者无限悲情不也正是由这客观事实引发出来的吗,该句包含了作者对现实无奈的认同之意。而乐极生悲,由生到死,作者面对这个千古哲思,进而深入地探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我们该如何面对短暂的生命呢?“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这是对生命易逝人该如何去做的回答。可这个回答又非直接回答,学生们思考一番后,就明白了,作者认为人生无常,时不我待,所以要著书立说留传后世。隐藏在潇洒不羁背后的是一个文人对待这个世界的严谨的人生态度,人活着要有所作为,要能承袭前人,要能启迪后人。

在文言文赏析的过程中,教师的诸多提问,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所以教师一定要积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通过这些问题正确引导学生理解自己,理解他人,懂得恩情,晓得大义,辨得是非,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心理健康快乐。

二、在赏析文言文的过程中,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比较阅读来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眼界,开阔学生的思想

有比较才能突出特点,在文言文赏析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比较阅读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与陆游的《过小孤山大孤山》都是游记类散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们自己总结游记类散文的特点。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开篇对华山、慧空禅院、仆碑由来的考释,即非一般的写景文字,而具有学人的实证精神。又如文中写游华山后洞的经过,先写后洞幽深、昏暗、寒气袭人,次写景色越进越奇,再写游者越深越少,又写“有怠而欲出者”要求出来,作者遂与之俱出,最后写既出之后悔恨未能极尽游览之乐。记游部分依次写来,尽陈所见,波澜起伏,是写景的妙笔。但作者意在以探幽寻胜比喻学人治学,入之愈深,则所获益精,只有不屈不挠地深入探索,才能获得成功,达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至高境界。可以说本文以记游为载体,因事说理,生发议论,以阐释学人治学的道理为主,游记过程为辅。再看陆游的《过小孤山大孤山》,作者船行于长江小孤山至大孤山一段,所见所游,不止一处。作者用变化的笔墨,抓住各处景物特征进行描绘。文中写烽火矶“嵌岩窦穴,奇怪万状,色泽莹润”,写峭石“杰然特起”,写小孤山“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写彭浪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写大孤山“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在各景点中,以对小孤山的描写最为充分。作者用笔灵活多变,从各个角度充分展现了山水景物的千姿百态。作者在记述山川景物,名胜古迹的过程中,虽融合抒情和议论,但是所占篇幅极小。这与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有着明显的不同。教师在引导学生比较阅读时,可以非常自然地促使学生思考问题,文言文游记散文有两类,一类重记述,一类重议论。而游记散文的侧重点虽不同,但作者都以游记的方式一述心中的块垒。

其实比较阅读不一定要以体裁来分,也可以内容、情感为依据或类比或对比,在这种比较阅读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或加深理解或增添见识,都能引起他们对中国古典文化的惊叹与好奇。

游记散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宋;游记;文人旅游

中图分类号:K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2-072-02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昌盛、经济繁荣却军事衰弱的时代,也是一个重文轻武、文豪辈出的时代。宋代的游记散文成就突出,贡献巨大:北宋的游记或抒情述志,或寄寓清高,或抒写一种注重实际的进取精神;南宋的游记则趋向具体形象,精美有致,对历史文物、先贤遗迹有着深情的关注,执著的怀念。而所有这些,都与家国的命运与个人的人生经历紧密相连。

宋代是文人的时代。这些文人学士在饱读诗书、参与政事之余,往往流连园林泉壑,遍览名山大川,以此来陶冶性情、派遣抑郁,并将所游与所思诉诸笔端,作为永久的纪念。而游记又是这其中重要的一种文学体裁。两宋时期的游记篇数众多,名家荟萃,有的通过记游来阐述道理,比如说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苏轼的《石钟山记》;也有记述自己行程的,比如秦观的《龙井题名记》;有的寓情于景,描绘自然界的青山绿水,例如范成大的《峨眉山行记》、张孝祥的《金沙堆观月记》;有的触景生情,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家国沦丧的感伤,例如周密的《观潮》。总之,读宋代文人的游记可以品味出宋代文人旅游时的心态,了解宋代文人的思想,窥察出两宋文化整体上的面貌与特征。本文将根据不同类型的散文对宋代的文人旅游分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1抒情述志类散文

宋代文化最重要的标志是理学的构建,不仅将纲常伦理确立为万事万物之所当然与所以然,亦即“天理”,而且高度强调人们对“天理”的自觉意识。 这在宋代的游记中也鲜明地体现了出来。长于议论是宋代游记的特点。而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则是这类文章的代表作。作者在文章的前两部分交代了旅游之地的位置、名称以及行程等基本信息,然后作者用大约占全文三分之一的篇幅抒发内心的感想: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予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深思而慎取之也。

这番议论,显示了他志在“非常之观”的胸襟抱负,和不随流俗、不避险远的追求精神。这不禁让人想到他的锐意改革,虽遭失败,但那种进取的精神却对后代影响深远。

苏辙的《黄州快哉亭记》同样用了比较少的篇幅写作者的行程和途中风景,而后面作者花了大量的笔墨委婉地反驳了宋玉在《风赋》中将风分雌雄的说法,明确指出了风无变异,而是由于人的境遇不同,对风产生快与不快的感受。同时赞扬了张梦得具有坦荡荡的君子情怀,不为不遇而悲伤,在山水之间见出浩然之气。

像上文中的两个例子一样,宋代的很多文人士大夫阶层在写游记的时不仅仅是记述山水,而是长于议论,重在抒发对人生的种种感悟,通过旅游使自身的精神境界得到提升。

2阐明哲理类游记

苏轼的《石钟山记》是这类作品的典型代表。作者在开头写关于石钟山得名的两种说法、世人与自己的态度;中间一段记游,有叙述、有描摹,将大石的形象、鹳鹤的叫声描摹得生动形象,有声有色;结尾抒发感想:“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自苏轼成此文之后,石钟山有名于世,历代题记吟咏的诗文多至成集,可谓文人旅游方面的一段佳话。

柳开的《游天平山记》则记述了作者天平山五日游的见闻。开头写因不相信桂林僧惟深对天平山风景“过衡岳远甚”的评价而上山探虚实;中间四段分别写了前四日的行程,作者花大量的笔墨记述了天平山“山色回合,林木苍翠 ”的绝美景色;结尾感叹“始知惟深之言不妄”。作者“惧景胜而才不敌,不敢形于吟咏,因述数日之间所见云。”不但使文章首尾呼应,而且起到了烘托天平山胜景的作用。

这类作品多是更为完整的游记。作者们的当时处境一般比较顺利,或有所转机,情绪较为乐观。因而这类作品多为名副其实地记游,以记述山水名胜、文物古迹为主,描写生动活泼,抒写一种注重实际、敢于探索的进取精神。这类作品体现的文人旅游,多体现出文人的好奇心和勇于实践的品质。

3适意漫游类游记

文人的适意漫游一般在北宋较为安定的时期。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舜钦的《苏州洞庭山水月禅院记》、苏轼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以及《游沙湖》等都是北宋文人适意漫游的作品。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也是作者中年被贬官滁州时所作。他在文中详细介绍了在琅邪山宴游的情景,用回环往复的语言烘托出了喜洋洋的气氛,突出了与民同乐的主题,鲜明地体现了那个时代文人士大夫的独特情怀。

苏轼先后被贬至黄州、惠州等地,仕途坎坷。但他不为逆境所折服,从自然中寻求解脱。《后赤壁赋》里,作者通过抒写初冬月夜的赤壁之游,表现出一种超然逍遥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清高自乐的情怀。文章的构思奇幻浪漫,选裁巧妙,自在而乐,超然而悲,恣情极意。作者于结尾写自己的梦境,与一翩跹道士谈话之后,在惊寐之后却不见道士去处。含蓄地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如梦的感慨,从而体现了他追求的超然自脱,逍遥自在。

中国古代文人讲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对于像苏轼这样空有满腹才华却被贬至边远地方的闲职的文人来说,寄情山水也不失为一种排解忧闷的良方。他的《游白水》是作者被放逐至惠州(今广东惠州)时所写的。作者“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 “击汰中流”,让我们看到了58岁的苏轼能随遇而安、游兴不减的情貌。但是,作为一个仰羡“千古风流人物”的文人,特别是处于宋朝这样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文人士大夫精神形成的朝代,年富力强之时接连被贬至偏远之地,对苏轼来说不能不是一种遗憾。正像他在《记承天夜游》中所写的那样,“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这透露着一种闲适,也暗含着一种自嘲:理解、欣赏月的清明、松柏的高洁的人,却是间暇无可作为的人。

所以,即使如适意漫游,宋代文人们也很难摆脱家国的观念,很难忘却自身的志向,很难将仕途的不顺真正地在飘逸的山水中融化。

4家国伤痛类游记

南宋苟安,国力衰退。爱国的仁人志士、学者诗人,在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的压制下,不得志而寄情山水,派遣忧愤。到南宋末年,遗民更是遁迹山水,坚守志操。他们游踪遍及江东西南,而思想情绪却越发忧郁感伤。

王质的《游东林山水记》生动记述了作者秋游东林的经历:第一天登山览胜,第二天泛舟观荷,虽描写各有侧重,但都是登山涉水,体验诗情画意。然而篇末却由山水转入对家国的感伤:

……三君虽纨绮世家,皆积岁忧患;余亦羁旅异乡,家在天西南隅,引领长望而不可归……

身处南宋初年的动乱年代,又曾做过抗金将领张浚、虞允文的幕僚,王质在游记中流露出了对山河破碎的无奈与感伤。

谢翱的《月泉游记》详细介绍了月泉随月消长的奇观。作者在文中说,“由朔至望,投梯其间,泉浸浸浮梯而上,动荡芹藻,若江湖之浮舟拥苔于岸,视旧痕不减毫发”,“予方谋日游其间,与月约盈亏、泉约消长,与山约无盈亏、消长,亘来今以老”。这些话虽说的隐晦,其实是在表明作者信守旧志的决心。

联系到谢翱的生平经历可以知道:生逢元兵南下的动乱年代,他捐尽家产随文天祥抗元,并且兵败后誓不事元。他往姑苏,望姑苏台;到广州,上越秀山;游桐庐,登严子陵钓台;又抵临安,凭吊故南宋皇宫。一路上处处恸哭,感叹故国别离的怨恨。

宋末的文人在山河沦丧于异族的时候,只能寄情山水。然而在浏览之时,南宋的灭亡、亲友的离散以及徒有家国天下的情怀却被外族霸占江山的无奈,都在游记中流露了出来。

相对于开放、外倾、色调热烈的唐文化来说,宋型文化则是一种相对封闭、内倾、色调淡雅的文化类型。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这在宋代文人的游记中都有所体现。不管是处于太守任上,还是身当虚职,不管是国家相对安定之时,还是国破山河在的日子,宋代文人大都不能彻底忘记自己的志向、自己对社会的责任。

与理学着意于知性反省、造微于心性之际的趋向相一致,两宋的士大夫文化表现出精致内趋的性格。两宋游记一般都短小精悍,平易流畅。注重对文字的雕琢,很多游记中的描写生动形象,栩栩如生。这在苏轼的《石钟山记》、王质的《游东林山水记》等文章中都可以体现出来。

从宋代的游记,可以看出宋代文人或轻松、或沉重、或淡雅、或无奈的旅游,可以看出两宋的文化特征,可以看出文人士大夫在两宋的历史舞台上所扮演的与家国命运紧密相连的重要角色。■

参考文献

[1] 《中国古代游记选(上)》,中国旅游出版社,1985年版

游记散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余秋雨散文;文体意识;主体精神

当代新时期散文创作五彩纷呈,表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但不少流派、不少风格独具的作家作品,往往在令人感动欣喜一时之后,则表现出后劲不足,很快便消歇无闻,然而余秋雨的创作却是个特例。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他的散文作品广受欢迎,反响巨大。余秋雨散文这种持续地、广泛地获得不同文化层次读者接受的状况我们可称之为“余秋雨现象”。考察余秋雨散文旺盛而持久的艺术魅力根源可以发现,对于当代散文而来说,余秋雨散文的意义不仅止于为当代文学宝库奉献了丰富、精美的篇章,实际上还应引发人们对于散文创作规律、散文文体意识等理论层面问题的思考。

长久以来,人们对散文文体的理解一般多侧重于对形式层面元素的关注,因而对散文文体的阐释往往更为注重突出其共性化特征。这种思维显然对散文创作产生强烈的影响,当年杨朔散文对篇章结构的刻意雕凿便是一个典型。然而,如果对于散文文体的界定仅局限于形式层面的思考,必将对当代散文理论的建构与散文的发展有所局限。

追寻自《文化苦旅》以来的散文创作足迹,应当可以明确余秋雨散文实际代表着当代文学一种新的散文文体意识的萌生。在散文创作实践中,余秋雨格外强调创作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叩问。2004年余秋雨曾在央视《百家讲坛》作了一个关于散文创作的专题讲座,其间曾谈到:“我当时写《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的时候,我比较重要的是想用我的脚去踩一踩废墟,在废墟当中感受中华文化还能给我什么感觉……”。所谓“感觉”,即指作者对这些人文山水的个性化感悟与价值性发现,而这种对历史文化的个性化感悟与价值性发现恰是余秋雨散文创作的起点和归宿。探入人类文明历史,透过两难困惑的辩证思索步步逼近真理是其散文的重要特征。“我写那些文章,不能说完全没有考虑过文体,但主要是为了倾吐一种文化感受。”[1]这里所谓“文体”指向大众的普泛理解,专指传统意义上的散文形式规范,即散文在表达方式、篇章结构、语体风范等形式元素的综合统一。然而这并不是余秋雨关于散文文体的思维,显而易见,这段表述明确地告知人们他写作散文是重在“倾吐一种文化感受”。由此可见,余秋雨的散文文体意识体现这种精神:散文创作是一个心灵追问的历程,散文的价值核心在于其精神内涵,散文的本质应定位于创作主体的“心灵体验”;创作主体“心灵体验”的内涵为“真诚”与“价值叩问”的统一,它积淀着作家个性化的生命意识,是作家对历史人生、社会文明切身体察、探寻追思而超越了世俗平庸的价值性认识与感悟。

事实上,俄国著名文学理论家、批评家别林斯基在论及文学文体问题时就曾指出:“文体——这是才能本身,思想本身。文体是思想的浮雕性、可感性,在文体里表现着整个的人;文体和个性、性格一样,永远是独创的。”[2]别林斯基的文体意识明确指向作品的内在精神,突出强调创作主体的个性化体验。说明文体实质上是富于作家艺术个性的把握生活的方式,它首先指向创作主体的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遗憾的是建国以来相当长的时期,人们对文体的阐释往往囿于单纯的技巧或形式,散文领域亦无例外。由此直接导致散文创作或者是对形式技艺的过度加工,或者是作品内在精神显得浅薄或矫饰。余秋雨散文对精神内涵、创作主体心灵体验的强调为当代散文文体作出了富有启示性的阐释,并提供了可贵的范式。

这种散文文体意识带来了余秋雨散文文本浓厚的主观感悟色彩。他的散文虽然多以游记形式出现,如《文化苦旅》、《行者无疆》等,但与一般游记篇章大有不同。其笔墨所涉虽然表层也在访山问水,却不似一般游记重在“潇洒一游”。亦即说余秋雨的目光并非止落于对一个个无声景点的形象摹写,整体叙写经营也不是首先重在技艺精巧的追求。他散文笔下的客观风物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作家对社会历史文化省思的介质,创作主体的情感体验才是创作思维营构的主导。如记写我国著名藏书楼天一阁的《风雨天一阁》实际关注的是这样一个命题:“基于健全人格的文化良知,或者倒过来说,基于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3] 它重在表达作者对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人格精神的体悟,因而叙写“天一阁”的历史变迁实际上成为考察不同历史时期知识分子精神人格的表层依托,全文精髓在于作者对以“天一阁”主人范钦为代表的一类传统优秀知识分子“轻常人之所重,重常人之所轻”[4] 的、“基于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的人格光辉的揭示与歌颂。

应当说,余秋雨的散文创作动因是生命意义追问中的困惑,困惑中的思索:“我把我永远想不明白的问题交给我的散文”,写作散文是有“另外一种追求”,同在上述讲座中谈及散文创作体验时余秋雨如是说。在现实生活中,余秋雨是个求真的学者,丰富的生活经历带给他的不仅止于一般生物性的经验积累,更是以诗性情怀感悟人生的价值体验。对他而言,散文既是心灵困惑的诉说,同时也是一种解决困惑、追寻生命意义的方式,散文文本实际上是作者自我价值观念、生命意识的外化。因而他的散文创作完全是“笔”随“心”走,至于对形式层面问题的考虑,正如他说自己在许多时候写作文化游记时不考虑诸如谴辞造句等因素那样,倒是位在其次的。因此,在余秋雨散文世界中,“散文”不可单纯从表现形式上作界定,创作主体对所观照客体的“以身体之,以心验之”,由此而进入价值叩问与发现的境界,抒写出超越一般生活经验的诗性情感才是散文的真谛;散文是一种有着深刻反思、舞动着诗性灵魂的文体,创作主体以超越经验与平庸的诗性情怀表达出对社会人生的关怀才是散文核心价值和意义所在。

余秋雨对散文是创作主体“心灵体验”的认定,与现代散文大家郁达夫所提倡的散文创作第一要写“散文的心”的观念是有共通之处的。我们可以把这“心”理解为蕴含于文的、富有意义的主体精神,这是决定作品审美价值的重要元素。

回顾建国后散文创作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十七年散文虽然有着明显的关注社会、思考现实的倾向,但思想情感大多淹没于纯粹的社会生活之中,缺乏必要的、独立的创作主体人格精神。如五、六十年代“写中心”、“赶任务”、“歌颂新的生活和新的人物” 这样的散文占据着主导地位,其中不少作品呈现出一种常人难以企及的“神圣化”或背离历史现实的“伪崇高”色彩。此时散文创作虽然努力切近社会主流生活,然而大多却因思想的浅薄、情感的浮泛而显示出一份贫弱与苍白。此外,即使在当时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中,由于主体意识淡化,思想个性在有意或无意之中被遮掩,艺术创作中极为可贵而重要的主体精神在相当程度上被消解。有时乍看起来表现的是个性,但实际上共性色彩浓厚;看似抒发自我怀情,但矫饰成份居多,创作主体富于个性化的情感理想、艺术思维受到极大抑制。十七年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不少散文创作由于深受建国后散文模式的影响,仍在自觉不自觉地延续着以往的散文传统。进入新文学时期,虽然也有了一些年轻作家的散文创新,但就总体而言,散文创作仍未形成一种自觉的主体意识。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人们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文化撞击与交融之中思索着,在多元融合对立的现实中开始冷静定位自己的坐标。在这种背景之下,散文也开始了以新的姿态走向当代人的心理。开始由相对浅显单一的抒情、言志进入深层的思考,由感性的热情转向理性的期冀,由难以企及的“神圣”、“崇高”而切入到关联千古常人生活的文化反思。由此一种优美崇高而切近生活现实的精神品格开始渗入散文实践,散文领域日渐形成艺术创作新格局。在这个新格局当中,余秋雨散文是一个标志,它标志着一种强健的主体精神在散文创作中的确立。余秋雨由《文化苦旅》所开启的系列散文笔涉中外,它们在聚焦人类文明发展历史、探寻社会文化真善美的历程中,通过文化品位的渗透而确立了独具个性魅力的精神品格。也就是说,郁达夫所说的“散文的心”,在余秋雨散文中得到了真切的落实,也正是这个散文的“心”把他的散文推进了深远的艺术境界。

突出创作主体的心灵体验,从而强调作品的精神内涵是余秋雨散文创作的显著特征。而透过艺术创作探视创作者的心灵世界,余秋雨散文呈现给人们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文化良知与叩问意义、价值世界的理性自觉。应当说,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文化良知与使命自觉是余秋雨强调内在精神价值的散文观形成的根源。

游记散文范文第8篇

一.初步阅读,边读边圈画,同时判断文章所属的类型

纵观高考散文,从内容上来分,大体有以下四种:一是写人叙事的散文,比如说《才子赵树理》(2011年湖北卷)、《何容何许人也》(2013年江苏卷),二是写景状物的散文,就像《一幅烟雨牛鹭图》(2006年江苏卷)、《乡村的瓦》(2006年四川卷),三是游记类的散文,比如《上善若水》(2009年江苏卷),四是议论类的散文,用来表达自己的感悟的,如《焰火的变奏》(2007年四川卷)。因为每类散文我们需要抓住的点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初步阅读后,就要自己判断一下它所属的类型。

边读边圈画,是让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圈画出重要的句子和词语。一方面加强我们对散文的内容的记忆,有利于节省后面做题的时间,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我们对文章主旨的把握。

(一)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的句子。散文的开头十分重要和讲究,因为它通常要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所以有些散文开头就是“文眼”,而散文的结尾往往是卒章显志。当然散文主旨句比较灵活,也有出现在中间的时候,只是开头和结尾,尤其是结尾出现频率更高。

(二)文章中的过渡句。过渡句一般在文章两个较大的层次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样的句子有助于我们理清文章的内容和层次。

文章中抒情、议论的句子。我们常说散文形散神不散,所以散文不是纯粹地写人、叙事、写景,而是以此为一个平台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或表达自己的一些感悟,所以多多少少都会在文中直接流露出来一些。因此这些句子也是帮助我们去理解作者写作意图的关键句。

二.深入阅读,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很多同学读一遍就去做题,甚至在没做题之前就先去看要答的题目,然后直接根据题目去文章找答案,这些都是错误的。读一遍文章只能是囫囵吞枣,对于文章的主要内容根本就没有弄清楚,如何去做题,而先看要答的题目,再去文章中找的话,就等于把文章完全肢解,也不是真正读懂了文章。我们常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所以在初步阅读后,我们还需要经过二次、三次甚至多一点的阅读,读完后再问自己三个问题:1.文章写了什么?(即文章的内容);2.文章为什么这么写?(即文章的主旨);3.文章是怎么写的?(即文章采用的方法,按照上面思路来写的)。当这三个问题都能回答的时候,再去看题目,然后寻找答题的区间不仅不迟,反而会为我们节省很多时间。

那么,怎么去把握文章的内容呢?这就涉及到我们之前说的那个问题,要根据散文不同的类别来把握。

如果是写人叙事的散文,就要理清作者写了主人公几件事或几个片段,这些事情和片段能够体现主人公什么样的人品或性格,文章中哪些词语能够直接体现要圈画出来,没有的自己学会概括。作者对主人公持什么态度,肯定或否定这个人还是借助这个人赞扬、批评社会当中的某种现象。采用了什么方法来刻画主人公的,这类散文常用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对比、环境烘托等手法。

如果是写景状物的散文,就看看作者主要写了什么景,景物有什么特点,作者调动了哪些写景的方法,作者对景物什么态度,有没有情感上的变化。作者在文中所赋予物的象征意,借助这个物抒发了什么感情(意愿、人生观点、情感态度)。写景常用的方法有:1.写景的层次:远近、高低、上下等;2.多角度描绘:触觉、嗅觉、视觉、听觉等;3.表现手法: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白描、对比等。

如果是游记类的散文,就要理清散文的游踪,看看作者是站在什么样的立足点和观察点,又是如何移步换景的,写了哪些景,由眼前的景作者又想到了什么,为什么作者会想到这些,写这些,作者是仅仅为了介绍人文景观还是要借助联想的内容表达自己的什么感悟。这类的散文常常用移步换景,虚实结合、对比等方法。

如果是感悟类的散文,就先抓住作者的“动情点”,即作者情感的出发点,它一般在文章的开头,看看到底是什么人、景、物、事等等触动了作者,然后找找作者由此感悟出来的内容,最后看看作者在这些感悟的基础上表达自我的一种什么样的认识与体会。因此这类散文的思路常是:动情点――过渡点――思考点――升华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