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郁达夫散文

郁达夫散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郁达夫散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郁达夫散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故都的秋悲凉之气成因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到北平,在那里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于八月十七日写下了著名的写景抒情散文——《故都的秋》。文章一开篇就直接抒怀:“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作者将苦涩的情味与生动的景物描写有机地结合起来,营造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氛围。这种艺术境界就体现在对“清”“静”“悲凉”的描述之中,同时,这也是客体与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清”“静”是大多数散文家都感受得到并写得出的,但“悲凉”却恐怕只有像郁达夫这种具有士大夫倾向的读书人才能体会得到并写得出了。

《故都的秋》表达的虽然是对北平之秋的无限向往与眷恋之情,但隐隐的悲凉之气却弥漫于全文,这种“悲凉”已不单单是故都赏景时的心态,更是郁达夫整个的人生感受。

那么,是什么因素造就了上面的这种“悲凉之气”呢?我想,主要有以下几条:

第一,这是故都的秋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

无论是租住的破屋、长有牵牛花的破壁和疏疏落落的秋草,还是秋槐的落蕊、秋蝉的残鸣和渐凉的秋雨,在给人以十足“秋味”体验的同时,又处处传递着“萧索”的悲凉之感。

第二,这是黑暗的时代造成的

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连年战乱,导致民生凋敝,知识分子也衣食无安,居无定所。为了谋生,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辗转千里至北平,颠沛流离,饱尝了人生的愁苦与哀痛,“万里悲秋常作客”的悲凉之感如影随行,这种感受在郁达夫的其他作品中也时有流露。更为重要的是,作为爱国文人,郁达夫有强烈的“祖国强大起来”的愿望,这在他1921年创作的第一部小说《沉沦》中早有体现,但当时的中华大地到处是满目疮痍的景象,心中的悲凉自不待言;苦苦的等待非但看不到任何好转的希望,反而愈发让人感觉到绝望,其悲情与日俱增。虽然郁达夫在首善之都的北平秋景中暂时得到了些许闲适,但这种积蓄已久的情绪还是以时代烙印的形式打在了秋的文字当中。与此同时,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所表达的“悲凉”之感已经不仅仅限于他个人,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家国之悲、时代之悲。

第三,这是郁达夫抑郁善感的个人气质的反映

郁达夫出生在一个传统的知识分子家庭,在三岁时就成了孤儿。可以说,郁达夫是在单亲家庭的氛围中长大的,所以自卑情结早已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了种子。郁达夫曾说:儿时的记忆,谁也在说,是最完美的一章,但我的回忆,却尽是些空洞。第一,我所经验到的最初的感觉,便是饥饿,对于饥饿的恐怖,到现在还紧逼着我。因此,郁达夫在文章的末了也不忘用“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等与饮食有关的意象来将南国之秋和北国之秋作对比。如果说儿时孤儿寡母的记忆是郁达夫自卑的源泉,那青少年时期留学日本的经历,则使他的自卑之感与日俱增。一方面是远离故土的孤独之感,一方面是异国他乡的寂寞之情,他在留学过程中饱受歧视,这更加重了他的自卑情结。与此同时,他的两位兄长也在无形中给了他巨大的精神压力,尤其是长兄郁曼陀,本来儿时就已经充当了长兄为父的角色,对郁达夫要求极其严格,更为重要的是,当时郁曼陀已经是北京地区法律界的知名人士,郁达夫一直把长兄当作自己的偶像和赶超的对象,但当时的郁达夫,不但在自己擅长的诗文上不能超越兄长,在经济上也要依赖郁曼陀,郁达夫对此也做过近乎疯狂的抗争,一度甚至扬言要和郁曼陀绝交。另外,《故都的秋》也很好地体现了郁达夫创作的自传性的特征:文中“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不正是郁达夫的一贯打扮吗?这是个人形象在作品中的投射,但其根源还是在于他的抑郁善感。

第四,这和郁达夫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

1934年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故都的秋》正是创作于这一时期,杭州的酷暑让郁达夫经青岛辗转来到阔别十余年的北平,在再一次饱尝了故都秋味的同时,心灵也得到了暂时的宁静。但是,静则静矣,悲凉之意却总是挥之不去。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所说:“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矣。”人的情感是会随着外物的变化而变化的,春景使人畅怀,秋色令人感伤。而郁达夫又是一个极其敏感的传统知识分子,所以,他从心底生出了“一叶而天下知秋”的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隐含了深沉的悲凉之感,这也是他内心深处“悲秋情结”的最好注脚。

第五,这和郁达夫所遭遇的情感危机有关

可以说,郁达夫感伤的源头,正是被摧折的女性之美。郁达夫是在幼年丧父的不完整家庭中长大成人的,他的两位兄长从他刚懂事起,就长年在外求学。严格说来,他的少年时代几乎是在清一色的女性圈子中度过的。这一经历对郁达夫的一生产生了巨大影响。甚至可以这样说,女性的爱是推动郁达夫奋斗、创造的动力所在。郁达夫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我若能得到王女士的爱,那么此后的创作力更要强些啊!人生还是值得的,还是可以得到一点意义的。日记中提到的王女士,指的就是郁达夫在写《故都的秋》时的妻子王映霞。郁达夫对于这位当年号称“杭州四大美女”之一的王女士的追求过程,可谓是艰苦卓绝的,让人庆幸的是,在郁达夫的强大攻势下,有情人得以终成眷属。但到了1934年,这对神仙眷侣却遭遇了“七年之痒”的感情危机(郁王是1927年正式结合的):郁达夫全家于1933年从上海举家迁往杭州,这对于王映霞来说,是回到了娘家,她在这里有着广泛的人脉,所以经常出入于各种场所,尤其热衷混迹于上流社会,并算得上是如鱼得水;而此时的郁达夫,却是另一番天地:创作上陷入低潮,仕途也不如意。更让郁达夫难以接受的是,王氏非但不能给他任何安慰和鼓励,反而有红杏出墙的迹象。敏感的郁达夫也隐隐察觉到了一些蛛丝马迹,后来事情的发展也印证了郁达夫的担忧并不是多余的,因为他和王映霞的婚变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所以,我认为,郁达夫之所以在1934年盛夏不惜辗转千里到北平避暑,这和他想暂时离开杭州那块伤心地不无关系,虽然此行王氏也跟着。当然,郁达夫心中的悲凉之感是可想而知的了。也许正是因为他离开了杭州那块是非之地,并在故都的秋味的浸染中得到了心灵的慰藉,才会发出“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的感慨。显然,郁达夫是极不愿意再回到杭州的了,这也无怪乎他要逃离南国而千里迢迢去北国品尝秋味了。

【参考文献】

[1]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 袁庆丰.《郁达夫传》,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郁达夫散文范文第2篇

他与徐志摩是同学,跟郭沫若办过“创造社”,小说卖得比鲁迅还要多,爱的人若非才女便是第一美人。

岁月泛黄,他在老照片中显出了民国文人特有的儒雅:蓬松而直翘的短发,刀削般的双颊,细眉淡眼,却难掩倔强与硬朗。

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让我们在春风沉醉的晚上走一走,走到民国才子作家郁达夫的内心世界……

破落书香

“离南门码头不远的一块水边大条石上,这时候也坐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孩,头上养着了一圈罗汉发,身上穿了青粗布的棉袍子,在太阳里张着眼望江中间来往的帆樯……”

这个孤单凄凉的小小背影,就是幼年时期的郁达夫。

1896年的初冬,郁达夫出生在浙江富阳市满洲弄,一个破落的书香世家。三岁那年,厄运突至,郁家的顶梁柱倒下了,整个家几近崩溃。

“自父亲死后,母亲要身兼父职了,入秋以后,老是不在家里;上乡间去收租谷是她,将谷托人去砻成米也是她,雇了船,连柴带米,一道运回城里来也是她。”

郁达夫是不幸的,三岁丧父;同时,他也是幸运的,因为他有一个伟大的母亲。在母亲陆氏含辛茹苦的抚育下,三个儿子不仅长大成人,而且在她的坚持下全都接受过高等教育。这在当时的年代,尤其是在郁家如此艰辛的处境下,真算是奇迹。

1913年9月的一个清晨,碧空万里,17岁的郁达夫身着半旧不新的衣衫,箱子里放着几本线装书,在上海的码头告别了故国,踏上了东渡日本的船。

迷惘异乡

青春的美好恰恰在于迷惘,而郁达夫的青春,除了迷惘,还有深深的孤独与痛苦。那时的留学,不比今日,尤其在那个弱国子民的时代,身为日本人眼中的“支那人”,得到的只是处处的排挤与鄙视。

一次,郁达夫去小酒馆吃饭,旁桌几个穿学生服的日本人,毫无缘由地冲着郁达夫吐了口痰。

但是郁达夫是要强的,初到日本的他,为了赢得官费,积雪囊萤,终于在第二年三月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这一年他刚好18岁。

一场花谢

18岁,正是青春萌动的季节。

郁达夫很快陷入一场热恋,爱慕的女孩隆子是日本人,郁达夫为她写下过许多优美的诗句和日记,但是这场爱情恰如一场花谢,弱国子民的自卑感,最终阻碍了这场爱恋。

而此时在国内,郁达夫的母亲早已为其物色了另一位女子,名叫孙荃。

郁达夫与孙荃,一个是经纶满腹、仪表堂堂的东洋留学生,一个是荆钗布裙、其貌不扬的乡下女子;一个是破落书香的飘零子弟,一个是富甲一方的千金小姐。

婚后不久,一场不该发生的邂逅彻底地粉碎了这个家庭的最后一点希望。

为霞满天

那是一个才子佳人迭出的时代。才子郁达夫遇到的,便是被称为杭州第一美人的王映霞。

这场错爱也曾轰动一时,诗人柳亚子将他们称为“富春江上神仙侣”。

说起这段姻缘,要回溯到王映霞在浙江女子师范学校读书的时候。那时,王映霞仅是名普通的学生,而郁达夫则是写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而名声大噪的大作家。

当时王映霞的班主任刚从北大毕业,给学校带来一股五四新文学的清风,从他那儿,王映霞始知鲁迅、郭沫若,并知道创作社里有个郁达夫,还读了他的《沉沦》。

但令王映霞做梦也没想到的是,多年后,这个偶像竟会变为自己的爱人。

1927年1月14日,新年伊始,在上海马当路尚贤坊40号,郁达夫在老朋友孙百刚家中,第一次见到了王映霞。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这个明眸如水、一泓秋波的20岁姑娘,一下子打开了郁达夫那久闭的心扉,他暗暗发誓一定要与之执手偕老。

最初,王映霞心有所虑,毕竟郁达夫有家庭羁绊,但面对郁达夫浪漫而痴情的追求,一行行诚挚又热烈的情书,还有正值妙龄的她对偶像的深深崇拜,最后两人还是冲破了世俗的束缚,在杭州西子湖畔举行婚礼。

那一年,王映霞年仅20岁,郁达夫32岁。

如果时光能永远停留在初见的美好,世间也就不会再有叹息了。这对才子佳人的确有过一段琴瑟和鸣的仙侣生活。郁达夫甚至花巨资在杭州买下一处地,涂朱漆、嵌水泥,修建成充满古典神韵的东方建筑,还为其取了一个雅名――“风雨茅庐”。

可这段感情在历经了12年风雨后,还是因为彼此或背叛或误解,或性格不合,最后曲终人散、劳燕分飞。

春风沉醉的晚上

郁达夫曾说,“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而他本人,无论在小说还是散文的创作上,亦是遵循这一原则,毫不掩饰地在文字中呈现最真实的自我。

他的代表作《沉沦》写的就是他在日本读书时的种种际遇,书中描述的青年那种孤独、迷惘,几乎就是那个年代每个年轻人的真实写照,成了人手一本的“青春圣经”,一时间洛阳纸贵,就连当时的“畅销书作家”鲁迅也只能望洋兴叹。

而他的另一部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也深入刻画了一个处境悲惨、却又善良正直的工厂女工,成为最早关注社会底层人群的一部重要作品。

除了小说、散文,郁达夫的古体诗写得也是一绝,这在当代作家中是很少见的,由此也可看出郁达夫深厚的文学修养。

血染异乡

让时间回到20世纪40年代末期,回到才子佳人背后那个被人忽视的女子――孙荃身上。

面对郁达夫的移情别恋,孙荃说不恨是假的,可最后这份怨憎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变为过眼云烟。丈夫离去后,孙荃含辛茹苦将三个孩子抚育成人,亦过着吃斋念佛的清净生活。而某一天,一封来自胡愈之的全国文艺界报告《郁达夫的流亡和失踪》让她宁静的心再次掀起了波澜。

郁达夫散文范文第3篇

郁达夫一生为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和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早期作品反映了中国留日学生身在异乡的屈辱生活,以及回国后又遭到社会歧视,为个人生计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境遇,深刻描写了当时青年处于军阀统治下在黑暗现实中找不到出路的苦闷心理。《沉沦》《茫茫夜》《茑萝行》是其代表。后期作品主要以游记、随笔等散文小品为主,如《钓台的春昼》《移家琐记》《寂寞的春潮》等,以闲适的笔调寄托自己感时忧国的心情。晚年写了许多旧体诗,借以抒发爱国的情感,其中《毁家诗纪》《离乱杂诗》曾被广为传诵。

郁达夫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表现自我的真挚感情。大胆的自我暴露手法和浓厚的抒彩,使他的小说、散文、诗歌充满浪漫主义感伤色彩。

作品原文

我的梦,我的青春!

郁达夫

有一天春天的早晨,母亲上父亲的坟头去扫墓去了,祖母也一清早上了一座远在三四里路外的庙里去念佛。翠花在灶下收拾早餐的碗筷,我只一个人立在门口,看有淡云浮着的青天。忽而阿千唱着戏,背着钩刀和小扁担绳索之类,从他的家里出来,看了我的那种没精打采的神气,他就立了下来和我谈天,并且说:

“鹳山后面的盘龙山上,映山红开得多着哩;并且还有乌米饭(是一种小黑果子),彤管子(也是一种刺果),刺莓等等,你跟了我来罢,我可以采一大堆给你。你们奶奶,不也在北面山脚下的真觉寺里念佛么?等我砍好了柴,我就可以送你上寺里去吃饭去。”

阿千本来是我所崇拜的英雄,而这一回又只有他一个人去砍柴,天气那么的好,今天清早祖母出去念佛的时候,我本是嚷着要同去的,但她因为怕我走不动,就把我留下了。现在一听到了这一个提议,自然是心里急跳了起来,两只脚便也很轻松地跟他出发了,并且还只怕翠花要出来阻挠,跑路跑得比平时只有快些。出了弄堂,向东沿着江,一口气跑出了县城之后,天地宽广起来了,我的对于这一次冒险的惊惧之心就马上被大自然的威力所压倒。这样问问,那样谈谈,阿千真像是一部小小的自然界的百科大辞典,而到盘龙山脚去的一段野路,便成了我最初学自然科学的模范小课本。

麦已经长得有好几尺高了,麦田旁的桑树,也都发出了绒样的叶芽。晴天里嗖嗖地一声飞鸣过去的,是老鹰在觅食;树枝头吱吱喳喳,似在打架又像是在谈天的,大半是麻雀之类;远处的竹林丛里,既有抑扬,又带余韵,在那里歌唱的,才是深山的画眉。

渐走渐高了,山上的青红杂色,迷乱了我的眼目。日光直射在山坡上,从草木泥土里蒸发出来的一种气息,使我呼吸感到了困难;阿千也走得热起来了,把他的一件破夹袄一脱,丢向了地下。教我在一块大石上坐下息着,他一个人穿了一件小衫唱着戏去砍柴采野果去了;我回身立在石上,向大江一看,又深深地深深地得到了一种新的惊异。

这世界真大呀!那宽广的水面!那澄碧的天空!那些上下的船只,究竟是从哪里来,上哪里去的呢?

我一个人立在半山的大石上,近看看有一层阳光在颤动着的绿野桑田,远看看天和水以及淡淡的青山,渐听得阿千的唱戏声音幽下去远下去了,心里就莫名其妙的起了一种渴望与愁思。我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大起来呢?我要到什么时候才可以到这像在天边似的远处去呢?到了天边,那么我的家呢?我的家里的人呢?同时感到了对远处的遥念与对乡井的离愁,眼角里便自然而然地涌出了热泪。到后来,脑子也昏乱了,眼睛也模糊了,我只呆呆地立在那块大石上的太阳里做幻梦。我梦见有一只揩擦得很洁净的船,船上面张着了一面很大很饱满的白帆,我和祖母母亲翠花阿千等都在船上,吃的东西,唱着戏,顺流下去,到了一处不相识的地方。我又梦见城里的茶店酒馆,都搬上山来了,我和阿千便在这山上的酒馆里大喝大嚷,旁边的许多大人,都在那里惊奇仰视。

这一种接连不断的白日之梦,不知做了多少时候,阿千却背了一捆小小的草柴,和―包刺莓映山红乌米饭之类的野果,回到我立在那里的大石边来了;他脱下了小衫,光着了脊肋,那些野果就包在他的小衫里面的。

我们到了寺里,祖母和许多同伴的念佛婆婆,都张大了眼睛,惊异了起来。阿千走后,她们就开始问我这一次冒险的经过,我也感到了一种得意,将如何出城,如何和阿千上山采集野果的情形,说得格外的详细。后来坐上桌去吃饭的时候,有一位老婆婆问我:“你大了,打算去做些什么?”我就毫不迟疑地回答她说:“我愿意去砍柴!”

故乡的茶店酒馆,到现在还在风行热闹,而这一位茶店酒馆里的小英雄,初次带我上山去冒险的阿千,却在一年涨大水的时候,喝醉了酒,淹死了。他们的家族,也一个个地死的死,散的散,现在没有生存者了;他们的那一座牛栏似的房屋,已经换过了两三个主人。时间是不饶人的,盛衰起灭也绝对地无常的:阿千之死,同时也带去了我的梦,我的青春!

(节选自郁达夫《自传》)

作品赏析

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内有封建势力、军阀势力,外有帝国主义者,国家、民族处于危亡之中。爱国的仁人志士纷纷投入到了救亡图存的运动中,“”应运而生,“五四”时期的激进民主主义对郁达夫产生了深远影响;19世纪末欧洲文学也在郁达夫身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中国古代士大夫如阮籍等竹林七贤那种“放浪形骸之外”的处世态度也强烈熏染了郁达夫。郁达夫的生活和创作因此包含着深刻的矛盾,他的创作反映了在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复杂性和曲折性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一个富有才能、力求进步的知识分子艰苦的思想历程,反映了一代知识分子普遍的苦闷心理和关于人性解放的强烈的呼声。

文章回忆了自己在伙伴阿千的带领下第一次上山的经历。这段经历给作者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山区的春景。文章第四自然段,运用多种表达技巧对春景进行了描摹,如由远及近,由低到高,视听结合。这些技巧的综合运用,生动突出了大自然的“威力”,以至于使作者了忘记了“惊惧”。

郁达夫散文范文第4篇

朱自清先生的《春》和郁达夫的《故都的秋》,都是借景抒情的典范之作。作为通过对季节描写来传递情感的作品,它们类似的结构及抒发出的迥异的情感值得我们玩味揣摩。

我们先以朱自清的《春》为例来分析它的结构。

在朱自清先生的《春》中,作者先用“盼望着,盼望着……”奠定了自己的感情基调,渲染出了作者的欣喜之情;接着又对春天的各种景物进行细致的临摹;最后通过对春天的赞美来表现自己的喜爱之情。全文形成了“盼春-画春-赞春”这样三段式的结构。

而在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中,开头用“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也是先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接着也是对秋进行细致描绘;最后表达自己对秋的眷恋之情。形成了“向往秋天-描绘秋天-眷恋秋天”三段式的结构。

对比如下:

盼春-画春-赞春

向往秋天-描绘秋天-眷恋秋天

在写法上,两位散文大师为了更好地抒怀,在对季节的临摹中都选用了最具季节特征的景物。如在《春》中,朱自清先生具体描绘了5种最能体现春意的景物: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和春天人们的活动,分别形成了五幅优美的图画: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在《故都的秋》中,郁达夫也具体临摹了最具秋天特征的五幅图画:早晨所见画、槐花落蕊图、秋蝉残声图、秋雨图、果树奇景图。

对比如下:

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早晨所见画-槐花落蕊图-秋蝉残声图-秋雨图-果树奇景图。

《春》和《故都的秋》在结构和写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在文中抒发的情感却是完全不同甚至相反。这也许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有关。

古人早抒发过“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喜悦,也有“万里悲秋常作客”的哀叹与惆怅。作为文人的朱自清和郁达夫不可避免地要接受古人的文化熏陶。因此在《春》中用“盼望着,盼望着……”为开头,这就决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是充满希望、明快而喜悦的。朱自清先生在行文中使用了大量的暖色调的词,如:“朗润、红、粉、繁花嫩叶、呼朋引伴、热闹……”这些词语的运用,给人以热烈和欢愉的感受,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而在《故都的秋》中却以“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为开头,奠定的基调是深沉、悲凉和寂寥的。在行文中使用的词也都是冷色调的,如:“一椽破屋、破壁腰、疏疏落落、清闲、落寞、衰弱……”这些词的运用足以让读者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强烈的共鸣。

郁达夫散文范文第5篇

一、追本溯源,论世为先

创作的规律告诉我们,文本往往呈现出“是什么”和“怎么样”,而常常把“为什么”隐藏在文本背后。“是什么”解决的是追问的对象,“怎么样”解决的是“对象”形态、形状、形象等,“为什么”解决的是意义性、价值性、关联性的问题。要想准确解读文本,必须从阅读浅层的“是什么”“怎么样”走向追问深层的“为什么”:追溯作者的写作目的或写作背景。文本解读中,若不如此就无法把握“作者之思”和“文本之志”。

欧・亨利的《最后的常春藤叶》被选入各种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以来,基本被定位为“歌颂了艺术家之间相濡以沫的友谊,特别是老画家贝尔曼舍己救人的品德”。赫尔岑在《给儿子的信》中说:“一个人通过阅读体验了时代。”欧・亨利生活与创作的年代,正值美国资本主义飞速发展并走上帝国主义阶段的“镀金时代”,各种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美国是“贫富间鸿沟最深的国家之一,在那里一方面是一小撮卑鄙龌龊的沉溺于奢侈生活的亿万富翁,另一方面是千百万永远在饥饿线上挣扎的劳苦大众”。与欧・亨利同时代的马克・吐温说过:“在世界上任何地方,贫穷总是不方便的。但只有在美国,贫穷是耻辱。”在这样背景下的美国文学,已经从早期的浪漫主义逐渐转型为严峻的现实主义。欧・亨利长期生活在底层,形形的社会现象使他对这些矛盾感同身受。但是大众文化取向逐渐走向低级趣味与哗众取宠的社会现实也让作家认识到,出版商与杂志老板需要的是投向大众文化的猎奇故事、幽默笑话甚至是庸俗的社会绯闻,是结局要让人惊奇、给人愉快的文化快餐。为了艺术生存,也为了艺术追求,这就迫使作家在小说创作的手法上多用些功夫,以违心求得转向,用技巧造就适应。而这种转向与适应的结果,诞生了崭新的欧・亨利式的创作艺术:妙用曲笔亦真亦幻,隐蔽批判如影随形。

任何文章都不是孤立的,都是一定社会条件的产物,都是作者彼时彼地彼境彼情的“唯一”,求得了本源,方能披沙拣金。罗曼・英加登在《艺术和审美的价值》一文中说:“一部艺术作品需要一个外在于它的动因,这就是一位观赏者。艺术作品是艺术家有目的的活动的产品,作品的具体化不仅是观赏者进行的重建活动,也是作品本身的完成及潜在要素的实现。所以从某种角度来看,作品是艺术家和观赏者的共同产品。”

二、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新课程不再把知识技能视为凝固、封闭起来供人掌握和贮存的东西,它合理地承认了知识技能的不确定性,认为知识技能的本质在于人们通过对多元文化的学习与交流来进行交流和反思,并由此构建出新的意义。现代的课程文本论也否定了文本意义的确定性,坚持文本意义的动态性和开放性,读者不再依附于文本的指示和作者的意图,而是独立自觉地参与对文本的理解与解释。文本不仅是语言,还承载着作者的情感、思想与精神。要把握住文本的内蕴,就需要文本解读的厚度,不仅要从“作者角度”(生活经历、人生态度、思想观念、文学追求,相关题材的作品等),还要从“社会角度”(作者所处的社会世俗、人间风情、经济状况等)等方面进行解读,从而把文章纳入一个广阔的视野中,从而对其立意和主旨有一个正确、全面和明晰的认识。

《老王》作为教材中的选文,各类解读文章和课例都把老王形象概括为:“苦”和“善”。老王临终送香油和鸡蛋给杨绛先生,大多解读为表现了老王的淳朴善良和知恩图报的人性之美。这样的理解似乎可以成立,但是我们不要忘记,老王是一个回民,一个一辈子生活在北方文化氛围中的底层市民,他不能不受地域文化的影响。不了解这一点,就会忽视他临终的告别仪式和误读作者的“愧怍”。

在我国北方,有一种叫“辞路”的民俗。人要死了,总要到自己亲人好友处作最后告别,表示以后不能再前来请安问候了,不能带心结上路,就像古人说的“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老王感谢钱先生、杨先生待他的恩惠与情谊,在他贫贱、孤苦的一生中,显然这样“高规格”的温暖比较稀少,所以更觉得珍贵。他也把钱先生、杨先生“作为最亲近的人看待了”。辞路,辞的是人间路,人间路断,黄泉路近,从此阴阳两隔,这是向人间情谊的郑重辞行,庄重而高贵:临死之前如果把每个至亲的人家都走上一趟,那他就是有福气的,死了不仅没有遗憾,而且能给所到的至亲人家带来好运气。

隆重而有尊严地向“不高高在上”的杨绛先生“辞路”,可是杨绛先生以钱还情,显露了无法掩藏的距离感。杨先生作为深切体察人世人心的智者,终于“渐渐明白”这个卑微的生命,对尊严和温暖的渴切呼唤……所以,老王这个“辞路”的心结没有解开,杨绛先生在亲人的位置上缺席了。在老王死后几年,杨绛内心由“不安”变得“愧怍”了。杨绛在90多岁的时候写了《走在人生边上》,有这样一段话:“每个人回顾自己的一生经历,会看到某事错了,某事是不该的……而事情已成过去,灵性良心事后负疚抱愧,追悔莫及。”

三、寻疑求难,披幽洞微

新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中所倡导的取向是感受和理解,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这个命题包含着两层含义: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主体间对话过程,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的主体间对话过程,是不断寻疑求难,最终柳暗花明的过程。有些文本,从文化学和文章学来解读往往会觉得勉强,而换一个角度解读,就会别有洞天。我们解读文本必须注重开掘文章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意义,强调具体作品与文章作者、社会环境的关系;强调政治性、社会性、思想性、时代性,侧重于文本横向的现实意义。比如,散文是抒发作者独特感受的,散文阅读常常需要与作者“这个人”联系起来:通过作品来了解、感受作家“这个人”,通过作家“这个人”来分享他的作品。

解读郁达夫《故都的秋》,一般的论者都认为,在郁达夫看来,“悲凉”更多的是故都的秋的客观性特点,并不代表自己在欣赏秋景时的心境就是悲凉的,清和静的味道倒是很充足,这与郁达夫对秋天的感彩、审美态度是一致的。并且,这个“悲凉”体现了他的个性化追求:20世纪30年代后,郁达夫举家迁居杭州,过着隐居式的生活,提倡“静”的文学,他原来那种狂飙突进式的浪漫热情减弱了,随之而来的是一种从容和淡定,而《故都的秋》就是他那时候的作品,集中地反映了作者的从容与淡定。

郁达夫散文范文第6篇

20世纪中国新文学受域外文学,尤其是西方文学的影响比较大。这固然和西方文学的引入有关,同时也和许多经典作家都有留学西方的经历有关。日本,本属东方,但对于“五四”前后的中国来说,它恰恰构成了西方思想、西方文学进入中国的一个理想的中转站,所以日本也是影响中国现代新文学的重要策源地之一。

对中国现代新文学产生较大影响并且曾经留学日本的作家中,鲁迅和郁达夫是比较重要的两位。两人都是在“五四”前留学日本,在“五四”后开始创作,都是中国现代新文学的奠基性人物。本文通过对二人作品,主要是《藤野先生》和《沉沦》的比较,考察他们作品中“日本形象”的异同及其内涵。

一、弱国子民的悲哀

无论是鲁迅的《藤野先生》还是郁达夫的《沉沦》,都写出了那个时代赴日留学生共同的心路历程――弱国子民的悲哀。

《藤野先生》说:“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事实上,鲁迅当时的学习成绩虽然不算优秀,但也不算差。一年级7个科目的平均成绩是65.5分,在142名学生中排名第68位。这对于语言不通的留学生而言,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但是,日本同学认为藤野先生故意漏题给鲁迅,他有作弊的嫌疑。《沉沦》则说:“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罢!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主人公的孤独、抑郁、自卑,乃至最后的投海自杀,归根到底,都是由于自身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悲剧命运。

《藤野先生》和《沉沦》都写出了那个时代生活在日本的中国人作为弱国子民的悲哀,但有一点不同:前者作为散文,其主旨在于对藤野这一公正无私的师者的追忆,故弱国子民的悲哀并未构成文章的主旋律;但对于《沉沦》这一小说来讲,其所着力表现的恰恰就是主人公作为一个弱国国民的悲哀。所以,比较两篇文章,《藤野先生》始于悲哀,而终于友爱;《沉沦》则始于悲哀,终于悲哀。这是本文考察的所谓“日本形象”的一个起点。

二、作为师者的日本

在鲁迅的笔下,日本主要是作为学习的对象、作为师者的形象而存在的。他曾经谈到:“在这排日声中,我敢坚决地向中国的青年进一个忠告,就是:日本人是很有值得我们效法之处的……”又说:“即使那老师是我们的仇敌罢,我们也应该向他学习。我在这里要提出大家所不高兴的日本来……”鲁迅既强调了对日本学习的重要性,也以日本文学为例,强调了日本国民性中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在写给唐|的信中,他曾强调:“日本的翻译界,是很丰富的。他们适宜的人才多,读者也不少,所以著名的作品,几乎都找得到译本,我想,除德国外,肯绍介别国作品的,恐怕要算日本了。”事实上,鲁迅自己就很重视对日本文学的翻译和借鉴,他不但翻译并介绍了夏目濑石、森欧外、u武郎、芥川龙之介等人的小说,还翻译并介绍了武者小路实笃的剧本。而从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来看,鲁迅一生中也有许多日本籍友人。据其日记和书信记载,多达160多人,其中大多数都是交往愉快的,如内山完造、金子光晴和增田涉等人。

当然,鲁迅和日本友人的交往,对日本文学的翻译和借鉴,并不意味着完全同意他们的思想、观点,而是以日本为镜,来反观中国的现实问题。这和鲁迅一生致力于国民性批判的思想是一以贯之的。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藤野先生》,藤野就是日本形象的一个典范代表,而他和“我”的关系,恰恰构成了日本和中国之间关系的一个象征。

另外,在《藤野先生》一文中,与对藤野的着力描写同样突出的是对中国留学生的刻画:“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一方面是藤野先生作为师者的形象,一方面是中国留学生的丑陋表演,讽刺意味十分明显,国民性批判的主题再次被强调。

三、日本作为苦闷的象征

如果说日本在鲁迅的笔下是作为一个师者的形象被塑造,那么在郁达夫的笔下,日本则成为一个苦闷的象征。

《沉沦》一开篇就是“他近来觉得孤冷得可怜”,就此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继而写道:“他的忧郁症愈闹愈甚了。”又继而写道:“他们都是日本人,他们都是我的仇敌,我总有一天来复仇,我总要复他们的仇。”小说告诉读者的是,主人公的孤独和忧郁的根源在于:他是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弱国的子民,在日本读书,他先是自卑,继而孤独,最终自杀;没有朋友,没有爱情,性的苦闷……事实上,与当时的大多数中国留学生不同,郁达夫留学日本的主要原因并非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而是怀揣对异国的美好憧憬和对日本民族和文化的景仰:“蓬莱仙岛,所指的不知道是否就是这一块地方,可是你若从中国东游,一过濑户内海,看看两岸的山光水色与岸上的鲈农村,即使你不是秦朝的徐福,也总是要生出神仙宅的幻想来。”但作为弱国子民的悲哀现实,终于还是打碎了曾经美好的想象,主人公的命运正如篇名所指出的,只有沉沦。

或许能够拯救主人公于沉沦的只有爱情:“知识我也不要,名誉我也不要,我只要一个安慰我、体谅我的‘心’。一副白热的心肠!从这一副心肠里生出来的同情!从同情而来的爱情!”“苍天呀苍天,我并不要知识,我并不要名誉,我也不要那些无用的金钱,你若能赐我一个伊甸园内的‘伊扶’,使她的肉体与心灵,全归我有,我就心满意足了。”但是,作为一个流落异乡的中国人,作为一个弱国的子民,连争取这样爱情的勇气都没有,最终的解脱只有跳海自杀。令人深思的是,主人公自杀前的那句呐喊:“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罢!“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这已经不是小说中一个人的呐喊,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那一代中国人的呐喊。

总之,对于《沉沦》来说,性苦闷只是民族自卑心理的一个表征,而在苦闷之后的那一声呐喊,也喊出了自近代开始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屈辱历史。

《藤野先生》和《沉沦》是鲁迅和郁达夫给读者呈现出的日本形象的两个面向。对于前者来说,日本是师者,人们需要师法,同时也可以此为鉴反思自身;对于后者来说,日本则意味着焦虑和苦闷,唯有依靠自身的强大,才能超越它们。从鲁迅和郁达夫写下这样的文字,到今天已经将近百年,但日本形象背后所包含的种种复杂意味,似乎没有太大的改变。

郁达夫散文范文第7篇

一、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是指在作品中不用借托其他方式,直接表明内心的喜怒哀乐、爱憎褒贬,这是抒情散文常用的抒情方式。直抒胸臆的文章感情强烈,节奏明快,气势奔放,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如李密的《陈情表》,《古文观止》评论它是“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这情真意切的陈诉,不仅仅是作者对朝廷征召的委婉推辞,更是他至孝之情的由衷流露。

二、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就是不直接抒发对人、事、物的感情,而是或在叙述时加上自己主观感彩,根据感情的变化来叙述,使读者从叙述的过程中感受到作者的感情;或在议论中,表达强烈的爱憎褒贬之情;或在描写的过程中,渗透自己的情感。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叙事抒情。主要特点是把思想感情融入文章所描述的事件中,凭借感人或让人愤慨的事件抒发感情。对于这种叙事散文,叙事写人不是真正目的,抒情才是其要义。如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作者睹物思人,这简短的两句交代中有多少悲伤蕴含其中啊!夫妻的恩爱历历如在眼前,植树的情景宛在昨日……真是言简意赅,感情抒发到了极致。

2.写景抒情。这种写法移情入景,借景抒情,看似写景,实则抒情。即将主观情感融入到客观景物的描写中,使描写对象具有浓郁的主观情调。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是创造意境的重要手段。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郁达夫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抒发了作者向往、眷恋故都的秋的真情,流露了深远的忧思和孤独。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都涂抹上了主观色彩。

3.状物抒情。这种写法是通过对具体物象的描写,寄托、传达某种情感,常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借助咏物,将情感曲折委婉地透露出来,使文章内涵深厚,情深意远。如周敦颐的《爱莲说》,从表面看,是对莲花的描写,是对莲花的热情赞美,但是作者为什么不爱和牡丹而“独爱”莲花呢?原来作者是借咏莲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质,来表现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他笔下咏的是莲,实际上是含蓄地抒发对像莲一样品格的赞美。

托物抒情,选择物象要准确,物与情之间应有某种共同之处,要抓住所咏对象的主要特征,不使人感到牵强附会。

4.说理抒情。借说理抒情是指在写文章时把自己的某种情感融入到对事物或事理的议论和评价之中。它和一般的议论不同,不需要充足的论据和严密的论证,只是用饱含情感的语句写出自己对客观事物或事理的判断和评价,以达到抒情的目的。此时,理因饱含情感而变得更为犀利,情因蕴含哲理而变得更为浓烈,所作之文更能动人以情,晓人以理,产生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其文之美,正在于后两段的说理抒情:先借对生死问题的议论,表明自己的生死观,抒发时光飞逝、人生短暂的感慨,表达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另外,抒情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抒情要健康、积极,反对抒发低级的、颓废的和庸俗的情感。

2.抒情要真挚、实在。孔子说:“信,辞欲巧。”信,就是真实。我们必须在写作中杜绝虚情假意,无病,也不能故作多情,为文造情。

3.抒情要讲究方式、方法。我们应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认真斟酌、选择抒情方式、方法,重视抒情技巧。

郁达夫散文范文第8篇

冬天的西北风把街道吹得干干净净,阳光淡淡地挂在天际,人们则被包得严严的,只露出一张脸。林语堂在《北平的冬天》中,做了以上的描述,但在他看来,冷也有冷的好处,人们呆在家中,体会合家团圆、其乐融融的温暖;一出门,被冷风一吹,又能叫人精神为之一振。林语堂的朋友郁达夫,生活在江南,他眼中的冬天就别有一番韵味了。冬日的江南,温柔,平和,娴静。郁达夫借助丰富的想象,在不经意的点染之间,一幅悠闲情调的水墨画,呈现了在我们眼前。

相比林语堂,丰子恺笔下的冬天就显得简洁恬淡了许多。在《初冬浴日漫感》中,丰子恺写初冬的街道,是安谧的萧条,也是寂寥的活泼。路上静悄悄的,再看不到多的行人,却时时可以看见黄叶飘零。而作家华嘉在《冬日杂感》中认为,实在的冬天,“确实表现在寒夜,今年的冬天却特别有使人这样的感觉,而岭南的冬天更尤其如此”。冬愈深,则冬之去愈近,而冬则愈寒,挨受得住的也只有松柏而已。

文人冬天的最爱,当属下雪的日子了。在古代,文人冬天煮茶饮酒、赏雪对诗、踏雪寻梅。杂文家夏丐尊就特别爱雪景,他在《白马湖之冬》中写到,下雪的日子,室内分外明亮,晚上差不多不用燃灯,远山积雪,足供半个月的观看,举头即可从窗口望见。作家高红十在《多雪多思的冬天》中,也写“我爱多雪的冬天,像田野里的一畦麦苗和檐下的一溜冰凌。我爱在无人踏过的雪地踏上清晰的脚印,爱摔了一跤跌淌的红头巾,爱红头巾上的笑,爱笑上的高天流云”。在他们看来,冬天的多思胜过春天的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