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巴金散文

巴金散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巴金散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巴金散文范文第1篇

这是一个堪称伟大的生命。伟大的生命的光辉,在巴金先生最后的20年间闪耀得更为璀璨夺目。他20年的生命内容异常丰富,又异常美丽。陆正伟在这本书里的三十三篇文字(不连年表),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展示了巴老晚年整体生命的美的部分。虽然只是部分,却已美不胜收;而其中的坚韧之美,纯真之美与朴实之美,显然更为突出,最能扣动与启迪人心。

许多人可能只知道巴金先生晚年病魔缠身,但未必知道他与病魔顽强斗争的详情。陆正伟在书中多处记叙了老人这方面的不屈精神,颂扬蕴含在这颗非同寻常的灵魂里的坚韧之美。如他不仅抱病参加一些重要会议,而且在会上支撑病体,忍住痛苦,为文学方面的事或别人的事操劳挂心。如他重病之时,仍然艰难地为赠书而签名,“两本书上的十三个字足足用了半个多小时”;又如他95岁时,竟还“拖着一条残疾的腿”,依仗助步器进行锻炼。老人为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建设鞠躬尽瘁,“廿年呼唤梦成真”,从挚情创建到最终成功,这曲折途径,刻印着老人曾经为此呕心沥血的过程。而渗透在这无数心血里的,亦是一种常人难以企及的坚忍不拔。上述坚韧种种,与巴金先生在毕生创作中一以贯之地守持的人生理想与审美理念其实一致。于是,只要融会贯通,就会因巴金先生的坚韧而生起对于生命之美的许多联想。

再说纯真之美。最晶莹剔透的人生之美莫过于纯真。陆正伟在书中描绘了巴金先生与一些我国文坛享有盛名的文学老人的交往:他们深厚无比的友谊,他们并肩奋斗的业绩,他们在艰危之时的相濡以沫,他们在安乐之所的关爱与共。有风云变幻中的思念,有浩劫过后的重逢,有对文学事业的关切,有对天上人间的思考。无论是同怀前尘,还是共话当下,抑或齐观未来,老友风义相期,难得一朝相聚。此时情景,真是难以形容。陆正伟以浓笔重彩所描绘的老人间的叠叠高情,无不让人顿有感动,并且频生感慨,立起感奋。仔细想去,必能发现巴老与这些老人可以称之为莫逆之交甚或生死之交的情谊,其核心乃“纯真”二字,无不洋溢纯真之美。而巴金先生身上的纯真之美,又总是指向极致。例如他闻知先生逝世,始则沉默,继而叹息,欲动笔作吊唁之词先行流泪不止,然后强振病体,以抖动的手,十分艰难地为家属写下“请不要悲痛……”的揪心之语。这极为真挚动人的感情,如蓝天碧云,如深潭清水,是巴金先生才有的高深清澈的纯情,发之于他那颗博大慈爱的真心。

巴金散文范文第2篇

【摘要】20世纪的中国可谓风雨飘摇,起伏跌宕。在内忧外患的强压下谨慎地迈出关乎民族存亡,国运兴衰的步伐。而作为20世纪的最后一位作家――巴金,用心和笔陪着祖国走完了这一段惊心动魄的历程。从巴金作品风格的转换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出不同时期社会现实的差异。二三十年代的青春激昂,四十年代的沉郁冷静,八九十年代的自我反省与自我完善,每一种风格对应每一个历史脚印。这不仅体现了身为作家的求真求实的原则,更突出了身为知识分子的使命与责任。

【关键词】风格 青春 沉郁 自省 知识分子 责任

巴金(1904-2005)是中国近现代的最后一位作家。在101年的生命历程中,他热心于文学创作,笔耕不辍,是一位高产的作家,先后出版了长篇小说《灭亡》,《萌芽》,《新生》,《憩园》等20部。短篇小说《复仇》,《将军》,《还魂草》80多部。散文集《纳粹杀人工厂-奥斯维辛》,《再思录》,《随想录》68部,以及数量众多的文学译著。他的作品产生的影响可波及三四代人。其中代表作《家》不仅歌颂了五四青年学生的觉醒与抗争,更鼓舞了当代的青年反抗权威,求知求索的热情。巴金于晚年不幸患上帕金森症,住院长达8年之久,在病痛的折磨和精力的限制下,仍坚持写作,并将目光由现实转向了自身,开始了一场自我反省与自我完善的升华。最终著成生命绝唱――《再思录》。2005年10月17日,巴金先生溘然长逝,同时也告别了为之奋斗的文学事业。读者们为了纪念这位时代作家,纷纷发文悼念:有你在,灯亮着;你不在,心亮着。

1、创作早期:青春激昂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巴金先生创作的早期。人们习惯用“青春的赞歌”来形容这一时期的作品。的确,早期的作品主要叙述对象是朝气蓬勃的青年学生,他们接受了新思想的熏陶和新知识的浇灌,成为有自主意识,懂得反抗的青年群体。他们有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有决裂抗争的勇气,有救国救民的抱负,他们代表着民族和国家新生的希望。纵观《激流三部曲》中的人物命运,巴金设置了两种结果:一个是深陷封建愚昧泥沼的人日渐沉沦或死亡,另一种是具有理性反抗精神的人日渐走向光明与希望。在《家》中,梅芬,瑞钰的死与觉新的悲剧,反之是觉民的抗婚成功与觉慧的胜利出走。《春》中惠的含恨离世与淑英的重获新生。《秋》中以高家为代表的封建家族的分崩离析与觉民,淑华反抗过后的幸福婚姻。从这些人物的命运中揭示巴金对封建腐朽的强烈批判,但更多的还是对淑华,觉慧等人的赞颂。

在散文方面1938年创作的《做一个战士》中,巴金更不吝惜自己对反抗精神的赞颂。“另一个朋友问我:怎样对付生活?我仍旧答道:做一个战士……战士是永远追求光明的。他并不躺在晴空下享受阳光,却在暗夜里燃起火炬,给人们照亮道路,使他们走向黎明。战士是永远年轻的。战士是不知道灰心与绝望的。他甚至在失败的废墟上,还要堆起破碎的砖石重建九级宝塔,任何打击都不能击破战士的意志。只有在死的时候他才闭上眼睛。战士是不知道畏缩的,他的脚步很坚定。”“战士”是巴金寄予对青年学生的更高厚望,他希望青年学生的反抗并不是单纯感性的反抗,而是永远追求光明,永远年轻,不知灰心与绝望,不知畏缩的反抗。他们要勇敢地追逐绵绵不息,滂沱四方的生命洪流,而且要追过它,自己去造更广,更深的洪流。

2、创作中期:沉郁冷静

40年代,在经过多年的艺术探索后,巴金的艺术技巧更趋于成熟,风格也变得深沉冷静。他先后写下了《云》,《雨》,《日》,《星》等多篇散文,而这一时期的小说《寒夜》是巴金在小说写作上的最高艺术成就,是继《家》之后的又一部扛鼎之作。这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悲剧,它倾注了巴金对普通人物命运的深刻同情,写出了小人物生活的辛酸。鲁迅曾说过:什么是悲剧?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寒夜》的主人公汪文宣原本是一个意气风发的知识分子,他在读大学时雄心勃勃地希望通过办教育来改造社会,树有教育救国的理想。可就是如此有价值的梦想却被日本和大后方的腐败统治的现实撞得粉碎。二妻子曾树生与母亲的不和又加重了矛盾冲突,如此种种,是他成为一个唯唯诺诺,畏首畏尾又身患肺痨的“病人”。最终悲剧的在抗战胜利的鞭炮声中死去。巴金在《谈》一文中说:“《寒夜》中的几个人物都是虚构的,可背景,事件等却十分真实…….我想说,整个故事就在我当时住处的四周进行,在我住房的楼上,在这座大楼的门口。在民国路和附近的几条街,人们躲警报,喝酒,吵架,生病……这一类事件每天都在发生。那些人在生活,那些事在继续发生,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我好像活在自己的小说中,又好像在旁观我周围那些人在扮演一本悲欢离合的苦戏。”此时的巴金已到中年,目睹了更多的世事纷纭,但他的目光没有迷离,反而更加细致,敏锐。他冷静地将笔端逐渐转向小人物和一些生活琐事,于自然平凡中挖掘更深的善恶美丑。同时淡化情节的铺叙,注重人物内心活动的刻画,采用心理分析的方法来揭示人物内心与外部世界的冲突。在情感抒发方面,巴金趋向于内敛,含蓄的风格,不同于早期的不加掩饰地表现出自己对于社会黑暗的憎恶与青年反抗的赞美,而是依旧借小说人物的内心活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引起读者心灵的共鸣,进而产生同情,怜悯的感受,而这种写作风格所蕴含的影响将会更持久,更深刻。

3、晚期创作:自我反省与自我完善

1967年的对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可谓晴天霹雳,在经历了这场浩劫后,1978年,年逾古稀的巴金先生开始创作《随想录》。他在痛苦中回忆,在反思中不断攀登思想的高峰,通过对真实人格的塑造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

他在《S想录》中说道:“五十年代我不会写随想录,六十年代我写不出它们。只有在经历了接连不断的大大小小政治运动之后,只有在被剥夺了人权在牛棚里住了十年之后,我想起了自己是一个“人”,我才明白我也应当像人一样用自己的脑子思考。”

什么是“人”,周作人在《人的文学》中讲到:“我们所说的人,不是世间所谓“天地之性最贵”或圆颅方趾的人,乃是说从动物进化的人类……换一句话说,便是人的灵肉二重的生活。肉的一面,是兽性的遗传;灵的一面,是神性的发端。人生的目的,便是偏重在发展这神性,其手段,便是灭了体质以救灵魂”由此可见,期间,人的神性被泯灭,兽性在滋长,而看透了这一切是一个“大骗局”的巴金,重新燃起了灵性的烈焰,冲破了权威的桎梏,恢复了身为人的自主意识,开始了阔别已久的审视与思考。而《再思录》是巴金在《随想录》之后的滚烫再思,它的大部分篇章是在病魔缠身之后写成的,由于行动受限,精力不足,巴金的目光不再聚焦在现实社会,而转移到个人以及追求道德自我完善的人生彻悟中。在《再思录》中,他旗帜鲜明地喊出“没有神,都是人”。巴金在晚年用血泪经验坚决地捍卫自己在五四时期所追求的价值标准。

巴金对于中国的贡献绝不仅仅止于这些影响巨大的作品,他用尽一生所践行的对知识分子责任的呼唤,更应是世世代代的读书人所铭记的良知。正如他在《随想录》中说:“住了十载牛棚,我就有责任揭穿那一场惊心动魄的大骗局,不让子孙后代再遭受灾难。”在国家处于迷茫,压抑,无生机的困顿中,创作青春赞歌鼓舞着青年学生投身革命,为国家开辟前进的道路。在的强大高压的笼罩下,通过细致地刻画人物来冷静分析内外矛盾。在人民遭受重大决策失误所产生的浩劫中,巴金作了一次人性的解剖与反思,履行了作为知识分子的使命责任。同时他的追求也是他对后代知识者群体的期许:一个知识分子要在岗位上尽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在做人,治学(写文章)中坚守“有骨气”的精神品格。

参考文献:

[1]巴金《寒夜》晨光出版社 1947

[2]胡景敏《:巴金晚年对现实的最后一瞥》、《名作欣赏:文学研究》2009

[3]周作人《人的文学》新青年 1918

巴金散文范文第3篇

鲁迅 非常欣赏儿童的心灵之美。他的作品中传递着童真、善良与美好。如在《故乡》中,童年时鲁迅与闰土间的游戏,在《社戏》中和阿发他们去看社戏等,这些童真的创作是很有意义的,它是人的意识觉醒的重要部分。从少年闰土、阿发等儿童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知道,孩子脑中尽装着那些好玩的事物,这是他们所感兴趣的,符合儿童好玩的天性。儿童的天性就是喜欢自由自在地玩耍,喜欢探讨大自然的无穷奥秘,从中获得无限的乐趣和满足。鲁迅以阳光的笔触,描写了几近单纯的儿童心理和性格,歌颂了孩子们的天真无邪、活泼好动和充满活力。鲁迅笔下的儿童,令人百读不厌,回味无穷。

丰子恺 有着多重身份:画家、散文家、翻译家,他心中装着太多的童心、童真、童趣,笔底表达出来的自然是活泼泼的儿童世界。在《送阿宝出黄金时代》一文中,他既为自己的儿女长大而欢欣,又为孩子告别童年而伤心。他说:“我的心为四事所占据了: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他认为孩子“有着天地间最健全的心眼”、是世间“彻底真实而纯洁”的人。他甚至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长大,让生命一直浸润在童心世界的快乐和本真中。丰子恺笔下的儿童文学如同他的儿童漫画一样,之所以历经大半个世纪,至今依然为广大小读者与大读者所喜欢,根本原因就是丰子恺对儿童的至诚至爱至情。

巴金 是一位热爱孩子的老人,人们敬重他,爱戴他,尊他为“二十世纪的良心”。《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是巴金写给家乡孩子的,这封信感情真挚,表达了作家巴金对家乡孩子的关心和喜爱。而在《我的家》一文中,巴金写到了他七岁的外孙女作业负担重时说:“从早忙到晚。有时孩子的妈妈陪孩子复习数学,总要因为孩子‘头脑迟钝’不断大声训斥。”巴金又说:“我回顾了自己的童年,回想起过去的一些事情,总觉得灌输和责骂并不是好办法。为什么不使用‘启发’和‘诱导’,多给孩子一点思索的时间,鼓励他们多用脑筋?”

冰心 老人热爱儿童,她乐于为孩子们提供精神粮食。她用十分自然亲切、充满童稚气的话语,向孩子们讲述了自己的生活。在《小橘灯》中,“天黑了,路滑,这盏小橘灯照你上山吧!”写了小姑娘心灵的美好。而在《只拣儿童多处行》中,冰心则写到了在颐和园碰到的春游的儿童,表现了儿童的生机勃勃、活泼欢快的情态,表达了冰心对儿童的喜爱以及所寄托的希望。冰心最后说:“当你春游的时候,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生机和活力。

大师们笔下的儿童形象各有千秋,但都为我们家长们了解儿童,提供了一个更多的认知渠道。

巴金散文范文第4篇

寂寞如良师,如益友,它在你失望的时候来安慰你,在你孤独的时候来陪伴你,但人们却不喜爱寂寞。如苦口的良友,人们疏离它,回避它,躲闪它。终于有一天人们会想念它,寻觅它,亲近它,甚至不愿离开它。

愿意听我说我是怎样和寂寞相习的吗?

幼小的时候,我有着无知的疯狂。我追逐快乐,像猎人追赶一只美丽的小鹿。这是敏捷的东西,在获不到它的时候它的影子是一种诱惑和试探。我要得到它,我追赶。它跑在我的面前。我追得愈紧,它跑得愈快。我越过许多障碍和困难,如同猎人越过丘山和林地,最后,在失望的草原上失去了它。一如空手回来的猎人,我空手回来,拖着一身的疲倦。我怅惘,我懊丧,我失去了勇气,我觉得乏力。为了这得不到的快乐我是恹恹欲病了,这时候有一个声音拂过我的耳际,像是一种安慰:

“我在这里招待你,当你空手回来的时候。”

“你是谁?”

“寂寞。”

“我还有余勇追赶另一只快乐呢?”我倔强地回答。

我可是没有追赶新的快乐。为了打发我的时间,我埋头在一些回忆上面。如同植物标本的采集者,把无名的花朵采集起来,把它压干,保存在几张薄纸中间,我采撷往事的花朵,把它保存在记忆里面。“回忆中的生活是愉快的。”我说。“我有旧的回忆代替新的快乐。”不幸,当我认真去回忆,这些回忆又都是些不可捉摸的东西。犹如水面的波纹,一漾即灭。又如镜里的花影,待你伸手去捡拾,它的影子便被遮断消失,而你只有一只空手接触在冰冷的玻璃面上。我又失败了。“没有记忆的日子,像一本没有故事的书!”我感到空虚,是近乎一种失望。于是复有一个关切的声音向我嘤然细语:

“我在这里陪伴你,当你失去回忆的时候。”

“谁的声音?”我心中起了感谢。

“寂寞。”

我没有接近它,因为我另有念头。

我有另一个念头。我不再追赶快乐,不再搜寻记忆,我想捞获些别的人世的东西。像一个劳拙的蜘蛛,在昏晓中织起捕虫的网,我也织网了。我用感情的黏丝,织成了一个友谊的网,用来捞捉一点人世的温存。想不到给我捞住的却是意外的冷落。无由的风雨复吹破了我的经营,教我无从补缀。像风雨中的蜘蛛,我蜷伏在灰心的檐下,望着被毁的一番心机,味到一种悲凉,这又是空劳了,我和我的网!

“请接受我的安慰吧,在你空劳之后。”

这是寂寞的声音。

我仍然有几分傲岸,我没有接受它的好意。

岁月使我的年龄和责任同时长大,我长大了去四方奔走,为要寻找黄金和幸福。不,我是寻找自由和职业。我离开温暖的屋顶飞去暴露在道途上。我在路上度过许多寒暑。我孤单地登上旅途,孤单地行路,孤单地栖迟,没有一个人作伴。世上,尽有的是行人,同路的却这般稀少!夏之晨,冬之夕,我受等待和焦盼的煎熬。我希望能有人陪伴我,和我抵掌长谈,把我的劳神和辛苦告诉他,把我的希望和志愿告诉他,让我听取他的意见,他的批评……但是无人陪伴我,于是,寂寞又来接近我说:

“请接受我的陪伴。”

如同欢迎一个老友,我伸手给它,我开始和寂寞相习了。

我和寂寞相安了。沉浮的人世中我有时也会疏离寂寞。寂寞却永远陪伴我,守护我,我不自知。几天前,我走进一间房间。这房里曾住着我的友人。我是习惯了顺手推门进去的,当时并未加以注意。进去后我才意识到友人刚才离开。友人离开了,没留下辞别的话却留下一地乱纸。恍如撕碎了的记忆,这好像是情感的毁伤。我怃然望着这堆乱纸,望着的卸去装饰的墙壁,和灰尘开始积集的几凳,以及扃闭着的窗户。我有着一种奇怪的期待,我心盼会有人来敲这门,叩这窗户。我希望能够听见一个剥啄的声音。忘了一句话,忘了一件东西,回来了,我将是如何喜悦!我屏息谛听,我听见自己呼吸的声音和心脏的跳动。室内外仍是一片沉寂。过度的注意使我的神经松弛无力,我坐下来,头靠在手上,“不会来了,不会来了,”我自言自语着。

“不要忘记我。”一个低沉难辨的声音。

我握上门柄,心里有一种紧张。

“我是寂寞,让我来代替离去的友人。”

“别人都离开而你来了。愿你永远陪伴我!”

啊!情感是易变的,背信的,寂寞是忠诚的不渝的。和寂寞相处的时候,我心地是多么坦白,光明!寂寞如一枚镜,在它的面前可以照见我自己,发现我自己。我可以在寂寞的围护中和自己对语,和另一个“我”对语,那真正的独白。

如今我不想离开它,我需要它作伴。我不是憎世者,一点点自私和矜持使我和寂寞接近。当我在酣热的场中,听到欢乐的乐曲,我有点多余的感伤,往往曲未终前便想离开,去寻找寂寞。音乐是银的,无声的音乐是金的。寂寞是无声的音乐。

寂寞是怎模样?我好像能够看到它,触摸到它,听见它。它好像是没有光波的颜色,没有热的温度,和没有声浪的声音。它接近你,包围你,如水之包围鱼,使你的灵魂得在它的氛围中游泳,安息。

细 节 点 击

巴金散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阅读教学对话

现代的语文课程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现代信息技术把声音、图像、文字集于一体,具有交互、连接、动画等功能,弥补了文本资料的不足。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的有机整合,促进了文本与学生、作者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成功地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对话的中心。作为“平等中的首席”的教师,应该在教学理念发生重要变化的同时,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对话的质量与课堂阅读活动的质量。

一、激发对话兴趣

在阅读教学目标方面,第一个关注的问题应是阅读中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导向。就情感态度而言,首先是强调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在阅读教学开始时就对本课阅读活动有兴趣,对持续阅读有兴趣,教师可以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在课堂开始时让学生聆听动听的声音,欣赏优美的画面,感受动人的形象,让学生在聆听、欣赏、感受之后,进行个性的体验和表达,从而达到通过对话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和期待的目的。

如《徐悲鸿励志学画》课堂教学开始,教师运用苏教版小学语文学习软件中的图片资源,让学生先欣赏徐悲鸿的人物、风景、走兽等画作,重点交流徐悲鸿画中的骏马形象,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赞叹一匹匹奔马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勇往直前”。教师转而提问:“青年时的徐悲鸿只是一位普通的画师,为什么他能成为著名的绘画大师呢?是什么原因促使他励志学画的呢?”从学生发亮的眼睛里,从他们带着问题聚精会神的自读中,可见学习软件图片资源的利用,学生的有感而发的对话活动已让学生进入“未成曲调先有情”的状态,激起进一步阅读的兴趣和期待。

二、创设对话情境

小学语文的每一册教材都有一些课文语言简练、富有诗意、蕴涵深刻的思想情感。如《老师,您好》、《让我们荡起双桨》、《我们爱你呀,中国》等诗歌,许多教师在教学研讨时反映,此类课文几乎整堂课都是教师在唱“独角戏”,很多学生或只是在教师苦口婆心的启发下被动地读着,或是迷惘地看着教师,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更有甚者索性做起小动作。这样的学生缺少思考、对话与交流,没有互动的课堂便是一潭死水,而教师不但荒了自己的田,而且糟蹋了别人的地。

对于此类诗歌体裁的课文,教师不仅要创设启发性教学语境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而且要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给学生与文本相应的情境,使简练的文本语言丰富起来,激起学生想说的欲望,让学生自主构建。如《我们爱你呀,中国》(苏教版第十一册)一课,笔者听了两位教师不同的阅读教学。一位教师整堂课运用优美语言引导学生体会理解每段内容,虽然极力创设关于“傣族竹楼”、“世界屋脊布达拉宫”、“景德镇陶瓷”交流对话的机会,但“榨干”学生一点点知识见闻的积累后,教师只能在与少数学生对话的基础上无奈地几乎“命令”式地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相关段落,使得“我们爱你”读得苍白无力。而第二位教师在课前让学生分组按照段落内容到网上收集相关的诗歌、图片,利用网络资源对本课进行课前理解,再把学生收集相关典型的图片做成课件。在课堂上,当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阅读理解文本时,每位学生都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交流,像导游般地描述“景德镇陶瓷的巧夺天工”、“傣族竹楼的月光如水”、“布达拉宫的巍峨壮丽”,使阅读成了真正的对话、互动,“我们爱你”朗读得真切热烈,发自肺腑。

三、拓展对话空间

长期以来,阅读教学存在重认知轻情感、重理性轻感性、重分析轻综合的倾向,带有浓重学科知识本位思想。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如果不引导学生阅读对话、感悟和体验,学生就不能对文章所描写的景物、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留下深刻的影响。而有些信息是文本根本没有提及的,如果教师不能创造性地利用文本外资源,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将会囫囵吞枣。这时现代信息技术却能便捷、全面地展示文本以外的信息,这些图像、文字、视频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欣赏后以对话、交流来展现。只有通过创造性的对话,才能促进学生的感悟和体验,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给家乡孩子的信》是文坛巨匠巴金在87岁时写的一封信,信中饱含巴金对下一代、对祖国、对人民深切的爱,也体现了巴金谦虚、胸襟宽广、无私奉献的为人。信中写道:“人活着不是为了白吃干饭,我们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这个我们办得到,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比维持我们自己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为别人花费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一心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因为学生对巴金知之甚少,笔者便建立“怀念巴金”专题学习网站,让学生在课外了解巴金的生平事迹,阅读《繁星》、《日》、《月》等散文和相关文章的阅读提示与评析,运用BBS交流,初步体会巴金忧国忧民、积极的生活态度。在阅读教学课上,笔者先让学生交流对巴金作品的感受,通过与巴金作品的对话,初步感知巴金其人,可以说网络环境的支撑为学生进一步阅读理解文本积淀情感。接着抓住“什么是生命开花结果呢?”等主要问题统领全文,分别从巴金对西部贫困地区学校、印尼海啸的数次捐款,为图书馆捐书,巴金的著作快乐感言等几方面文字事迹让学生感知,同时出示“贫困地区简陋校舍”、“海啸后的满目创痍”、“巴金灯下著作”图片,让学生想象贫困地区孩子受到巴金爷爷帮助后校舍窗明几净,书声朗朗;海啸灾区人们满怀信心、积极重建家园;巴金在凌乱的书山中,废寝忘食著作……通过文字事迹的补充,对图片想象性的对话,文本中原本短短的几句语言文字,如“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立即变得丰裕起来,鲜活起来。最后让学生对巴金进行更深度的对话――给巴金写一封信,这样一句句真挚的话语便显现出巴金的伟大形象,具有立体感、震撼感。本课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教学、拓展性的对话,学生深刻地感悟、体验到“生命的开花结果”,给自己的人生以全新的启迪,成功地与文本、作者进行对话。这种对话质量、阅读深度和语文素养的形成只靠教师一张嘴、一支粉笔的理性分析是不能达到的。

虽然信息技术在激发阅读对话兴趣,创设对话情景,拓宽对话空间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但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教师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巴金散文范文第6篇

鲁迅先生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这种方法是对陶渊明的“不求甚解”读书方法的进一步发挥。它的好处是可以由此节省时间,提高阅读速度,把精力放在原著的整体理解和最重要的内容上。

巴金的“静坐”读书法

著名作家巴金的读书方法十分奇特,因为他是在没有书本的情况下进行的。读书而无书的确算得天下一奇了,这到底是怎么同事呢?巴金说:“我第二次住院治疗,每天午睡不到一小时,就下床坐在小沙发上,等候护士同志两点钟来量体温。我坐着,一动也不动,但并没有打瞌睡。我的脑子不肯休息。它在回忆我过去读过的一些书,一些作品,好像它想在我的记忆力完全衰退之前,保留下一点美好的东西。”原来他的读书法就是静坐在那里回忆曾经读过的书。通过回忆,将过去读过的书拿出来一点点地咀嚼,就象牛反刍一样,能进一步消化吸收,不断地从已读过的书中吸取精神力量。

老舍的“印象”法

老舍说:“我读书似乎只要求一点灵感。‘印象甚佳’便是好书,我没功夫去细细分析它……,‘印象甚佳’有时候并不是全书的,而是书中的一段最入我的味;因为这一段使我对全书有了好感;其实这一段的美或者正足以破坏了全体的美,但是我不管;有一段叫我喜欢两天的,我就感谢不尽。”

白寿彝的“研读”法

著名史学家白寿彝认为,“读书之读,似应理解为书法家读贴读碑之读,画家读画之读,而不是一般的阅览或诵习。”这种方法为很多学者采用。冯亦代说:“我在看书时,每逢看到好处,不免自己的身心也进入书中的‘角色’。好像演员在舞台上演戏,演到好处,不由得得为所饰剧中人的‘角色’左右”。

巴金散文范文第7篇

仍旧是矮小的身体,黑色的长袍,浓浓的眉毛,厚厚的上唇须,深透的眼光和慈祥的微笑,右手两根手指夹着一支香烟。他深深地吸一口烟,向空中喷着烟雾。

他在房里踱着,在椅子上坐下来,他抽烟,他看书,他讲话,他俯在他那个书桌上写字,他躺在他那把藤躺椅上休息,他突然发出来爽朗的笑声……

这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平易近人。而且每一个动作里仿佛都有先生的特殊的东西。你一眼就可以认出他来。

风在震摇窗户,雨在狂流,屋子里灯光黯淡。可是从先生坐的地方发出来眩目的光。我不转眼地朝那里看。透过黑色长袍我看见一颗燃得通红的心。先生的心一直在燃烧。成了一颗鲜红的、透明的、光芒四射的东西。我望着这颗心,我浑身的血都烧起来,我觉得我需要把我身上的热发散出去,我感到一种献身的欲望。这不是第一回了。过去跟先生本人接近,或者翻阅先生著作的时候,我接触到这颗燃烧的心,我常常有这样一种感觉;其实不仅是我,当时许多年轻人都曾从这颗心得到温暖。受到鼓舞。找到勇气,得到启发。

“不要离开我们!”我又一次听见了这个要求,这是许多人的声音,尤其是许多年轻人的声音。我听见一声响亮的回答:“我决不离开你们!”这是多年来听惯了的声音。我看见他在窗前,向窗外挥一下手,好像他又在向谁吐出这一句说过多少次的话。

“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可是我永远忘不了你们。”

“难道为了你们。我还有什么不可以拿出来的?”

“难道为了你们,我还有过什么顾虑?”

“难道我曾经在真理面前退却?在暴力面前低头?”

“为了追求真理我不是敢说、敢做、敢骂、敢恨、敢爱?”

“我所预言的‘将来的光明’不是已经出现在你们的眼前?”

“那么仍然要记住:为了真理。要敢爱、敢恨、敢说、敢做、敢追求!”

“勇敢地继续向着更大的光明前进!”

静寂的夜让他的声音冲破了,仿佛整个空间都骚动起来。从四面八方送过来响应的声音。声音渐渐地凝结在一起,愈凝愈厚,好像成了一大块实在的东西。不知道哪里送来了火,它一下子就燃烧起来,愈燃愈亮,于是整个房间,整个夜都亮起来了,就像在白天一样。

那一块东西继续在燃烧。愈燃愈小,终于成了一块像人心一样的东西。它愈燃愈往上升,渐渐地升到了空中,就挂在天空,像一轮初升的红日。

我再看窗前鲁迅先生的身形,它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不见了。

我连忙跑到窗前,我看出来:像初日那样挂在天空里的就是先生的燃烧着的心。我第一眼就只看到一颗心。可是我仰起头来再看,先生的慈祥的脸庞不是就在那儿?他笑得多么快乐!真是我从未见过的表示衷心愉快的笑脸。

我笑了,我也衷心愉快地笑了。

我知道鲁迅先生并没有死,而且也永不会死!

我回到写字桌前,把《野草》合上,我吃惊地发现那一颗透明的红心也在书上燃烧。

原来我俯在摊开的先生的《野草》上做了一个秋夜的梦。

窗外还有雨声,秋夜的雨滴在芭蕉叶上的声音,滴在檐前石阶上的声音。

可是在先生的书上,我的确看到了他那颗发光的燃烧的心。

1956年9月

解读

巴金散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当代散文;现状;评价;价值;走向

八十年代,众多散文家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实践,最终推动了散文的变革,直到九十年代,散文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朝着各个领域更加深入、更加广阔地涉猎,雅、俗散文相互影响和激励着彼此共同前进。

一、当代散文的现状

在大散文、学者散文、新潮散文等蓬勃发展的同时,女性散文、通俗散文等形式也在大面积播种,散文朝着多元共生的形式以不可抵挡的势态在文坛叱咤着。九十年代的散文打破以往单一抒情言志的散文形态,向其他领域进军。哲学、历史、心理、文化等方面都与当代散文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散文作者不断向并从这些领域挖掘出与之契合的交集。并且,散文的形式和内容也随着读者大众的需求不断改变着。因此,适应不同需求的雅俗散文应运而生,各类专门化、多样化的报刊杂志也随着蓬蓬勃勃地生存发展起来。

然而创造性的艺术一旦出现,被人重复效仿是无可避免的,这在大多数领域都存在而且无法改变,继承散文大家的精神与思想,很多后起的散文作者开始沿着他们开辟的道路前进,学习效仿大家的作品提炼精华无可厚非,但是在因袭、重复的风气愈演愈烈的情况之下散文领域无法注入新鲜的血液,从而导致无法突破停滞不前也是不得不发人深省的。

二、当代散文的代表

在当代散文的领域,注重理性,以生命和文化历史为主体,诠释内在人性的文章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余秋雨、史铁生、周国平、贾平凹等人就是这类散文创作的大家。以余秋雨为代表的散文家将历史、自然与人的内心纯熟地结合在一起,诠释了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和最透彻的心灵欲望,他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以《文化苦旅》拓宽了散文创作的领域;而以周国平为代表的理性散文学者则坚持对人性的追寻和思辨,关注历史人文和宇宙天地,从理性入手到理性结束,这是有创造力的作家所呈现出来的状态。贾平凹张扬个性、自成一家。作品也是独具魅力的,他以形象的的笔法、犀利的文风将文章描摹得有血有肉、有魂有魄。史铁生从自身惨淡的人生中参透生命的哲理,与自然呼应,则是与读者灵魂的对话。

三、当代散文的大体分类及影响

当代散文主要分为大散文、文化散文、学者散文、老生代散文、新生代散文、女性散文、通俗散文等,代表作家分别是贾平凹、余秋雨、周国平、巴金、斯妤、杨绛等散文大家以及擅长大众散文的平民百姓。他们给当代文坛带来广泛而深入的影响。以大散文、文化散文、学者散文、老生代散文为主体的文章在文坛占有重要的地位,虽然争议较多,但是有着很高的文学品味;而新生代散文则以其蓬勃的生命力昭示着它的大好前途;女性散文的细腻与生动也深受广大读者好评;而广为流传的通俗散文则如燎原之火必将长成旺盛之势。

四、研究当代散文的精华

散文大家的风范和历久弥新的作品是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典范,我们吸取其中的精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艺术把握能力。同时,对于那些一味抄袭,用散文家的华丽外表掩盖空虚的内在的现象我们也要杜绝。

收集资料,提高自己阅读能力是写好散文必备的条件,这就要求作者能够做到善于总结、概括和归纳,围绕着一个主题的方方面面进行研究,然后抓住其主要方面,尤其是被人遗忘的或缺乏研究的方面进行开掘,剖析其内在的文化涵义,揭示其内在的精神本质,让那些被忽略的、被遮蔽的历史人物、历史文化现象重新呈现出来。在挖掘与修炼的过程中,除了努力,还要有悟性。运用自己的头脑与智慧在消化吸收别人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心灵判断能力,触类旁通、兼收并蓄,最终形成自己的作品。

五、当代散文的主要走向

散文的观念正在进一步走向开放,大散文观念的提出和文化散文的出现就是明显的例证。在创作上追求大境界、大思想、大气魄、大容量、大关怀正是真正的散文作者无一例外努力追求的目标。注重艺术个性,注重别出心裁,注重别开生面,注重自成一家也是文学界的作家一生的追求。此外,将视野开拓到世界的范围,广泛吸收外来先进文化,将其与自身知识糅合也是明智的发展方向。

当代散文的发展是一项精神性的事业,也是一项智慧的事业,作为推动它发展的学者作家必然要以广博的知识和见闻来丰富自己的内涵,也必须要有坚持不懈的信念才能不断前进。当代散文就是依靠这些勇敢而智慧的学者裹挟着或蓬勃向上或偏激停滞的文坛现状朝着多元化、系列化、深入化、广泛化、睿智化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论目前全国散文的走向及我们的做法闻心言民刊《方法》2000年8月15日,总第十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