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季羡林散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站在之先生墓前》与《金岳霖先生》都属于怀旧散文,通过比较阅读,可发现汪曾祺先生的散文和季羡林先生的散文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之处。两篇文章选取的都是很能反映人物个性的细节,因小见大,由平常之事显其不平常,不是面面俱到,而是留有空白和余地,反而引人回味不尽。《金岳霖先生》这篇文章,作者有着一种难得的放松的心态,既不忘所记述的是自己尊敬的师长,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成就和境界,又不忘他们是有血有肉的平常人,而且是很有个性特征的人,在忠实记录人物的言行之中就写出了有个性的形象,不必有什么避忌,不必去刻意拔高、雕琢,文章于是写得很随便、很轻松、很平淡、很真实。而《站在之先生墓前》这篇文章,作者主要追忆了同自己的交往,从一些细节小事着笔,将的待人处事、幽默风趣、治学态度、政治信仰、书生气等,一一道来,见微知著,一代学术大师的形象如在目前,使人怀念敬仰之情油然而生。以下从写人手法、语言特色、情感表达、文章结构等方面论述两篇散文的同与不同。
一.写人手法
这两篇都是怀人散文。在写人物的手法上存在着异同。其相同之处有:他们都运用了平实的写人记事手法,采用平铺直叙的手法,回忆与师友的一些交往,记叙人物的一些平常的待人之举,列举人物日常所做的一些小事。其不同点: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以刻画人物细节为主,平淡、自然,但又很好的表现出了人物的本来面目。文章通过对金岳霖先生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写出了金先生的直率、真诚、朴实、天真、有趣、爱学生、有学问、爱生活的性格特点;汪曾祺善于捕捉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生活细节,寥寥数笔,在简短的篇幅中,就写活了这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而季羡林的《站在之先生墓前》则运用追忆式的手法,追忆了先生和自己的交往,从一些细节小事着笔,将先生的待人处事、幽默风趣、治学态度、政治信仰、书生气、奖掖后进等一一道来,见微知著,先生一代学术大师的形象如在目前,使人怀念,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金岳霖先生》这篇文章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由平常之事显其不平常:不是面面俱到,而是留有空白和余地,反引人回味不尽。如:“文中金先生已经八十岁了,怎么接触社会呢?他就和一个……谁也不会知道这位东张西望的老人是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作者用了留白,让读者更深入地去了解。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散文写人的方法主要是勾勒,捕捉人物最有特征的地方,寥寥数笔,使人物传神。金先生本身就具有夸张性,本文采用亲切热情的漫画笔法,并未进行有意的夸张,照直写出就达到了生动活泼的效果, 汪曾祺的散文写人重视“神似”,着力渲染人物的神采风骨和主要特征。
而《站在之先生墓前》作者用了平实的记事手法,同样也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这篇文章里的人物大多是学界的名人,然而作者没有对他们的成就做过多的赞美,而是采用平铺直述的手法,回忆与师友的一些交往,列举人物日常所做的一些小事,尽力表现他们做人的个性特点以及他们的人格魅力,却更令人感到可信、可敬、可亲。
二.语言特色
两文的语言各显特色,《金岳霖先生》一文的语言平实而有韵味,自然而少造作,把人物塑造得有个性。初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感觉语言平淡,无大悲大喜之流露,而再读之后,即可感觉到蕴藏在其中的对于所追忆者的仰慕与赞叹。在运用语言方面,他们的语言清新流动,朴素易懂。汪曾祺《金岳霖先生》中语言如行云流水般流转,语言气韵生动,口语色彩浓厚,古汉语的点缀使文章多了书卷气,使文章增添了典雅之美;而且还适当地运用了方言,像口语一样朴素而有表现力,却俗而能雅、臻而化境。如:“文中的金先生的回答:‘我觉得它好玩。’他讲着讲着,忽然停下来说:‘对不起,我这里有个小动物。’‘他把右手伸进后脖领,捉出一个跳骚,捏在手指里看看,甚为得意……’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所用的语言平淡,就像平时和朋友聊天一样的口语化,话语平常又饶有趣味。
季羡林《站在之先生墓前》语言朴实精炼、庄重典雅,同时讲究韵律与节奏感,明白晓畅,不故作高深,在叙事抒情的过程,引经据典,妙语连珠,平白浅近没有华丽的词藻,隽永耐读而朴实的文字中泛着幽默与智慧,含有深刻的生活见解和人生哲理。
三.情感表达
两者的情感表达不尽相同。从《金岳霖先生》这篇文章的第一段第一句“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再到第二段的“金先生的样子有点怪……”由“趣”、“怪”字引出下面作者想要表达对金岳霖先生的感情,作者的感情从心灵涌出,他以一种轻松活泼、幽默滑稽、真实的笔法写出金先生这一人物形象。作者由于对金先生十分熟悉,也很有感情,对人物有精细的观察,善于捕捉细节、再现人物风神。
对于季羡林先生而言,先生既是“有知遇之恩的恩师”也是自己的良友,追忆往昔,两个人天各一方,现实和回忆交织在一起。季羡林先生与先生曾在北大共事几年,因此交往比较深,作者对比较了解,对的为人和学风也很佩服。作者站在一代学术大师先生墓前,深情地追忆了在其人生旅途中六位学者恩师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作者对六位恩师无比敬重,站在墓前,对其他的六位,只是略写一点,但是写则比较详细。在现实与回忆的交织中,作者主要追忆了同自己的交往,感情真挚沉郁,其文满溢着追思怀念之情,他站在墓前由景生情,睹物思人而作,尤为真切动人。季羡林先生站在墓前,回忆起逝去的光阴,多少年过去了,时间仿佛未停止,点点滴滴注入心头,可往事不如烟,往事历历在目。这样的记忆让人心痛,作者用记叙人物手法来表达自己对先生的怀旧感情,怀旧能净化人的灵魂对逝者怀旧,更能激发思念感情。作者在墓前的感情真挚沉郁,文章句句都能感受到作者的怀念感情。
四.结构方式
《金岳霖先生》的结构和布局别致新颖,文章写了对金岳霖先生最深的记忆印象片段,就像摄影师,选出最精彩的镜头,先写金岳霖先生的外貌,后写其行为;同时又先写课堂上的金岳霖,后写生活中的金岳霖。作者把最深的印象写在前面,把一般印象写在后面,把最重要的材料放在前面,把次要的材料放在后面。文章还隐约按时间安排材料,由远及近地描写人物,先写西南联大时的金岳霖,后写解放后的金岳霖,体现出一种历史的纵深与跨度。全文围绕着金岳霖先生在生活中细小的事情,由他的外貌到行为无不展现着金岳霖先生在生活中的真实面貌,这篇文章读起来有感情而自然,能引人深思。
而季羡林的《站在之先生墓前》以现实和回忆交织在一起,站在一代学术大家之先生的墓前,虽为后学却也已经学贯中西的作者深情地追忆了在其人生旅途中六位学者、恩师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清华大学读书时的陈寅恪,留学德国哥廷根大学时的瓦尔德施密特、西克,执教于北京大学时的之、傅斯年、汤用彤先生,作者对六位恩师无比敬重、感激的拳拳之心鲜活地跃然于笔端,呈现于字里行间。站在之先生的墓前,引出对六位恩师的怀念,这是全文的结构线索。季先生在对前辈的怀念中,并没有平均使用笔墨,其中用墨最多的正是,主要追忆了同自己的交往,其次是西克,陈寅恪。因而结构布局紧凑浑成,又满溢着诗情,既讲究结构安排,又注意意象的选择与意境的构造,既有平铺直叙的笔调,又细语如歌。
这两篇文章里的人物都是学界的名人,作者往往都是记述几件有意味的事件,见微知著,表现出这些人物的之所以不凡,是因为他们总有着异乎寻常的人格和品行,从他们的可敬甚至可笑处展示出名人的与众不同的个性特点。
对季羡林先生,不能算采访,只能是拜望。作为一位住在医院的国宝级老人,不能让他谈太多的问题。季老的秘书杨锐女士只安排了20 分钟,我们不能违反规定。虽然我们准备了一幅书法作品,带来了季老平常喜欢的两盆水仙,还有一大捧鲜花,但这都不能成为打扰他老人家的理由。
季老所住的301 医院南楼实在难进,从门口的警卫,从登记程序的复杂和严格,从工作人员的礼数、风度和气质,我们可看出其“住客”的分量。传达室的工作人员称季老为首长,我们颇感惊诧:一个学者能达到如此重要的“首长”级别,这是千万知识分子望尘莫及的。
我们按时来到季老所住病房的门口,秘书杨锐女士示意我们稍等一会儿,因为老人家午睡刚起床,需要梳理一下。尽管年事已高,但要见客人,还得有些讲究。不一会儿,我们得到许可,轻轻走进房间,双手合十,向老人家鞠躬、行礼。老人家穿一件白底蓝色方格的长袖衬衣,右边胸口的衣兜上印着“总医院”字样。他坐在一张小桌前,起身不便,就在那里微笑,用同样的手势和我们打招呼。杨秘书告诉我们,握手是不可以的,因为怕老人家受病菌感染。照相可以,但不要用闪光灯。当然,话题不能太多,老人家承受不起这样的压力。作为跟随季老近十年的秘书,杨锐女士深知其中的利害,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使命。病房很宽敞,天花板很高,地面很干净。季老一人住,显得有点空旷。墙壁上挂着一幅工笔花鸟,画面色彩明丽而温馨。一幅由季老照片放大、加工、装裱的作品格外醒目,多年前季老穿红色羊毛衫、戴黑色圆帽,在老干新枝下拄拐杖的笑容定格在艳红的梅花丛中,显得特别精神。
虽然屋外寒气袭人,但房间里十分温暖。靠墙的桌子上放着许多书刊,还有报纸,最显眼的是一个圆球状的雕塑和一尊印度佛像。印度佛像,代表着老人家数十年来与梵文、印度学及佛学研究的密切关系。床头柜上,有闹钟、笔筒和电话,表明老人家还在和时间赛跑,和外界沟通,还在用他的方式,表达对学问、对人生、对世界的看法。
沙先生向季老展示他创作并撰书的藏头诗隶书作品:“季荷飘香溢未央,羡贤清标寓意长。林植孤山无梅外,乐对鹤子唱夕阳。”季老始终微笑着,一边欣赏作品,一边打量我们,似乎在传递一种信息,表达一种祝愿。据说他视力已经很差,提笔写字基本上是凭感觉。但他那深邃的目光,蕴涵着近一个世纪的风云。他已经不需要用眼睛观察世界了,他寿眉的粉白,额头的沟壑,以及微微张合的嘴,仿佛是一种文化符号。照相的时候,季老很配合,杨秘书也特别关照,破例允许我们使用闪光灯,拍两张我们认为满意的作品,好让我们长久沐浴老人家的智慧之光。
感悟季老
说起季羡林先生,当今中国学子应该说都很熟悉。有一段时间,媒体封他为“国宝”、“国学大师”和“泰斗”,他强烈要求摘下这几顶桂冠。因此,我只好用目前学界通用的名号,称他为东方学家、语言学家、翻译家、教育家和散文家。有人评价,季老不仅学贯中西,融汇古今,而且在道德上融合了中外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如传统士大夫的仁爱精神、忧患意识和责任感,坚毅的气节和情操,西方思想家的自由独立精神、尊重个性和人格平等的观念,开放创新的意识等。这些品质凝聚在季老身上,使他能够做大学问,成大事业,有大贡献。他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一面旗帜。他的许多学术著作和翻译作品(如印度史诗《罗摩衍那》),虽因尖端精深,曲高和寡,但其积蕴的学术之光,穿越春雨秋霜,映照着历史的天空。“季羡林”与其说是人名,毋宁说是智慧、才学和品行的象征,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人生曲径与心路历程的凝聚和投射。
1911 年8 月6 日出生于山东清平县的季羡林,1930 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 年进入德国哥廷根大学,1941 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46 年回国,受聘北京大学,创建东方语文系,开拓中国东方学园地。他在印度古代语言、中印佛教史、吐火罗文译释、中印文化交流史、比较文学、东方文化、敦煌学、唐史研究等方面,创获良多,著作等身,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学术大师。他还创作了大量散文和杂文作品,风格自成一体,在文学界享有声誉。学界公认季老是中国东方学的创始人,为兴盛中国的文化学术事业和高等教育,构筑东西方文化的桥梁,作出了卓越贡献。1999 年7 月,印度文学院授予他“名誉院士”称号;2000 年,德国驻华使馆代表哥廷根大学给他颁发“金质奖章”;2004 年,他荣获“亚洲优秀作家”称号;2006 年,中国翻译家协会授予他“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中央电视台授予他“感动中国奖”,颁奖辞是:“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
2001 ~ 2002 年,季先生运交华盖,先后三次住进301 医院,其中两次是抢救。如今,他已在医院住了好几年了,这是入院时大家都没有想到的。据说,在北大朗润园季先生家中,老人家最疼爱的大白猫叫了数日,一直等着主人归来。一批又一批新生来到季府窗下,殷殷地向里张望,期冀能有奇迹发生,至今却未能如愿。而要到医院看望季老,是难上加难的。2006 年秋,笔者采访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在朗润园)主任林毅夫教授前,沿着季先生漫步过的小径,徘徊良久,因未能见到季先生而深感遗憾。没想到事隔仅两年,我便圆了一个好梦。真是万幸。古人说,天佑善人,老天爷让季老成功地战胜病魔,使他在耄耋之年,还能有《千禧文存》、《季羡林论佛教》、《我的人生感悟》、《季羡林谈人生》、《病榻杂记》、《季羡林论国学》、《佛教十五题》、《季羡林自述:我的学术人生》等著作问世,这不能不让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感到欣慰。我忽然觉得,一些人长寿,对社会是一种负担;而季老的长寿,则是一种贡献。
直面季老,他的目光,慈祥而温暖;他的表情,朗澈而宁静,使我们能融化外界的喧嚣;我们的敬畏之心,像早晨的花朵一样绽放。我想,这就是文化的力量,是一位仁者、智者给我们的洗礼。应该说,季老的精神,由东方文化传统凝结而成,是一代代思想家、文化巨匠薪火传承的高贵文脉,是五千年文明之树上呈现的圣贤风骨。这种文脉和风骨显示:“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告诫后辈学子,“君子之爱人也,以德”,“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他所以在晚年再一次红遍学界,原是有坚实的人格基础和学术底蕴。
季老近一个世纪的学术人生,用他的话说:“天天都在读书写作。越老工作干得越多。”他绝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斋学者, 相反, 他胸中承载着天下万物。他始终保持独立思考的精神,绝不人云亦云。虽然他常说自己是“样样通, 样样松”,但实际上,他是真正的高人、逸人、超人,是当代鸿儒。
要多多看书
以前我一点儿都不喜欢看书,傍晚我做好了作业,妈妈对我说:“反正你作业都写完了,闲得没事干,去看会儿课外书吧!”我恳求道:“我作业都做完了,就让我玩会吧!”妈妈说:“那好,再给你玩10分钟。”于是,妈妈就走到厨房烧饭去了,10分钟过去了,20分钟过去了,30分钟过去了,我妈妈以为我已经在看书了,走出来一看,我还在不停地玩,妈妈走过来说:“你怎么还在玩,都过了大半个小时了。”我说:“时间怎么过的这么快呀!”我走进书房,选来选去不知道选哪一本好,因为这些书没有一本我喜欢看得书,不过那些书都很有知识,有三本上中下的百科全书,一本冰心散文,一本老人与海......的书,我随便拿了一本400字作文,看了起来,我妈妈看见我在看书,就又到厨房去了,我妈一走我就放下书,在房里叮叮当当地玩了起来,我妈一来,我就装模做样地看了起来。
自从我学了第一单元,我就觉得不该不愿意看书,因为我看到第一课的林海音,她家很穷,买不起书,可林海音还想尽办法去读书,她那种勇气,她那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还有第二课写出了季羡林爷爷非常喜爱看闲书,可他的叔父不让他看闲书,季羡林还偷偷地看。第四课写出了两种写作方法,第一种是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第二种是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我学了这一单元后,我想我一定要多多看书。
白岩松问:“你们谈判,就像是和对手吵架吗?”
龙永图回答道:“不,谈判是一门双方妥协的艺术,不妥协,就不会赢。”
白岩松事后回忆说:“我是在40岁的时候才明白这个道理的。任何单方面谈判都不是谈判,那是战争,是侵略。人和自己的理想、事业、同伴、生命都是一场谈判,从来不会有单方面的获胜,只有双方妥协才有获胜的可能。我现在一周踢两场球,别忘了,我40多岁了,要学会用40岁的方式去踢球。我如果还用20岁的方式去踢——很暴力。现在我明白了,我必须妥协。”
1998年,中国体操队参加了在美国纽约市长岛举办的友好运动会。中国女子体操队队员桑兰,不幸跌落而致脊髓严重挫伤,造成高位瘫痪。但她用她的坚强、努力和乐观,征服了世人。从此,桑兰就拥有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微笑天使” 。
2011年,由于康复费用无着落,桑兰赴美状告当年友好运动会的承办方美国体操运动协会,以及原来在美康复期间的监护人等机构和个人。
但在官司的最紧要关头,桑兰却与美国体操运动协会达成妥协协议,之后,又中止了与其律师的协议……
面对人们不解和疑惑的神色,桑兰的目光中闪烁着一种云淡风轻的平静和淡定,她说:“不妥协,两败俱伤。只有妥协,才会赢。”
那一刻,人们心中溢满了柔软。人们看到的是一个更加成熟的桑兰、一个更加睿智的桑兰、一个千帆过尽后的桑兰,这是一种强大和无畏。
香港著名艺人林青霞,从1972年到1994年的21个年头里,拍过100多部戏,演过100多个角色,见证了人世间的浮浮沉沉和电影潮流的起起落落。1995年,她正式宣布退出影坛,在家里做个全职主妇。
一次,她去探望病榻上的季羡林。季先生语重心长地对她说:“人与外界要达到和谐,更要与自身达到和谐,这才是人生的一种大智慧和聪明。而要和自身达到和谐,必须要做到妥协 。妥协,就是人要有自知之明,不要好高骛远,做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情。”
季先生鼓励她写作,并说:“写作并不难,只要把真性情写出来就好了。”
季羡林的一席话,对林青霞影响很大,于是她坚定了将自己从影20多年的感受写下来的想法。
就这样,林青霞用了整整7年的时间,终于写出了她的散文处女作《窗里窗外》。56岁的林青霞在淡出影坛17年后,首次以作家身份推出了她的代表作,这是她对自己人生的一个总结。
在这本书的发行仪式上,林青霞深情地说道:“我从昔日一名演员到现在作家身份的转换,是向生活妥协的结果。妥协,使我又一次从窗里走出了窗外,让我看到了一个精彩的世界。”
张先生一辈子本本分分,兢兢业业。大学毕业后,他在天津、保定、北平当过多年的中学老师。1949年,被分配到人民教育出版社,将后半生完全奉献于此。“”结束之后,老先生看到了中国社会的真正希望,所以他像出土文物一样,开始了自己辉煌的夕阳红。
那个时代的《读书》,因为有冯亦代、黄裳、金克木、张中行这样的老先生做台柱子,所以既有趣,又好玩。张先生穿越时光隧道,围绕北大教授,展开记忆。妙趣横生的人物,飘逸潇洒的岁月,把读者带回到上世纪30年代,也给了读者无穷的力量。难怪洪子城在《当代文学史》中,特别推崇他的散文,认为有大家风范。
长期的动荡生活,使得具有佛学修养的老先生,更多地想在困难的环境中,寻找一点人生的乐趣。1997年,88岁退休回家后,跟随女儿住在燕园,与季羡林、邓广铭、金克木相过从,被坊间誉为“燕园四老”。这几位老哥,真是老顽童,居然合作研究起八股文。张先生还研究“文言与白话”“佛教与中国文学”。这些东西,可不是一般的教授说干就能干得了的。
先生还支持过河北的一张语文报纸。主持报纸事务的赵晓龙先生与我友善,给我说过老先生的趣事。晓龙兄到北京办事,看望先生,在红楼附近的酒馆小酌。花生米一碟,二锅头一小瓶,简简单单,情趣盎然。先生还提议,和晓龙一起前往正定访古,在86岁高龄,回乡访古,凭吊古迹,发思古之幽情,可谓殊胜因缘,堪称文坛佳话。
民国时期,军阀割据,党派纷争,内忧外患,兵连祸结,很不太平。但短短三十八年恍惚间,让人觉得和六朝特别接近,有些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风格,产生了不少具有魏晋风度的人物。如今,金克木、张中行、季羡林都已化作云烟。六朝人物,真是越来越稀罕了。
(选自《那些有伤的读书人》,有删改)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危城北平,还是能够安放得下一张平静的书桌。”如何理解这句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意,概括张中行先生“夕阳红”的具体表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因编辑《朱自清全集》,在1989年前后几年多次去坐落在北大未名湖畔的季老家中拜访。记得第一次见季老时,他家中老祖(叔婶母)、夫人都还健在,加上他自己,一家共有三个古稀老人。原本想,季老六岁即离开贫穷的农村老家,来到了家境较好的济南叔叔家,一直在城里读小学中学,并一举考上清华,后又留学德国十年,再回到北大当教授几十年。想象他至少也应该是一个有点洋派、生活上颇有讲究的老知识分子。没成想眼前的季老却像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老人:穿一身蓝卡其布的中山装,一双圆口的布鞋,脸上呈现出乡下老农才有的那种真诚甚至有点谦恭的微笑,即之也温,观之也诚。从见到的第一眼起,这一印象就牢牢地留在了我的心底。进入家中,就是个饭厅。一张老式八仙桌,桌上还放着早餐刚用过的豆腐乳、酱菜、花生米几个小盘。显眼处,还挂着一个过一天撕一页的老式农历。真让人怀疑,这就是季老的家。可当来到季老的书房时,你就不会再有一点点这样的疑惑。那偌大的房间,除了窄窄的过道,就是满书架的书,比图书馆的图书还排得紧密。没有去数里面到底有多少个书架,反正满满当当地摆着,只留了窗口一点地方,挤挤挨挨地放下一张写字桌,桌上一盏台灯,旁边则是横七竖八地摆着各种图书、杂志和报纸。正是这盏灯,每天清晨3点就亮起,被人称之为北大校园里每天迎来曙光的第一盏灯……
根据我那些年对季老直接和间接的了解,我觉得如果可以用色彩来勾画他的人生画卷的话,那么他贫苦的少年时代是灰色的;读书求学甚至留学德国时期是青色的;北大教学研究时期是蓝色的;时期牛棚生活是黑色的;而晚年则是绚丽多彩的。翻开季老的散文和他的自传,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的人生追求历程。那坚忍不拔、刻苦勤奋、“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伴随着他走过一生。他一辈子就是这样,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行进。有的人写季羡林从小就胸怀大志,有着崇高的理想和目标。其实,少年时期度过贫困生活的季老,并没有什么大志。季老曾说过,“不管怎样,我幼无大志,却是肯定的”“我过去曾多次说到,自己向无大志,我的志向是一步步提高的,有如水涨船高”。他以优异成绩考上清华大学,而最原始的动力和最大的愿望,就是“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即使到了晚年,他在自己老年“座右铭”中,也把“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改为“志在十里”。六岁前的贫苦生活虽然在他人生的历程中是很短暂的,可这却为他以后的人生留下深深的烙印,并影响了他的一生。这应该是他“布衣品格”形成的主要因素。所以,他总说“按我出生的环境,我本应该终生成为一个贫农。”在《赋得永久的悔》中,季老说:“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个字不识,即使整天吃‘红勺’”。形成季老“布衣品格”的另一因素则是他的恩师陈寅恪教授。恩师不仅对他的专业道路,学风、学术研究和考证方法进行引导,更对他人格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时见到陈师去上课,身着长袍,朴实无华,肘下夹着一个布包,里面装满了讲课时用的书籍和资料。不认识他的人,恐怕大都会把他看成是琉璃厂某一个书店的到清华来送书的老板,决不会知道,他就是名扬海内外的大学者。他同当时清华留洋归来的大多数西装革履、发光鉴人的教授,迥乎不同,在这一方面,他也给我留下了毕生难忘的印象,令我受益无穷。”
季老的“布衣鸿儒”精神之所以打动人,就在于他能清醒地认识自己,看待别人。待人处事从不看自己的需求和别人地位的高低,更不会因自己地位的提高而对别人趾高气昂。他总是那样亲切和善。有关季老这方面的故事很多。如季老上世纪八十年代谢绝当中科院副院长;九十年代,有人推荐他当中国作协主席,他立刻声明,“叫我教授,我脸不红;叫我作家,我脸会红,因为我只能算是作家票友,哪有资格当作家主席。”特别是到了新世纪,季老被许多人尊重,并被人奉为中国大陆的“国学大师”“学术泰斗”“国宝”。对此,季老在他的《病榻杂记》中力辞这三项“桂冠”:“我对哪一部古典,哪一个作家都没下过死功夫,……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竟独占‘国学大师’的尊号,岂不折煞老身!我连‘国学小师,都不够,遑称‘大师’!”“我一直担任行政工作,想要做出什么成绩,岂不嘎嘎乎难以哉!我这个‘泰斗’从哪里讲起呢?”“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
你们学校的运动会结束了吧?学习是否已进入了正常状态?你的阅读计划继续了吗?
上次我开了三十部外国文学的阅读书目,现将国内阅读的书目(现代,当代)三十部给你参考。
1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2<;;<;;徐志摩诗选>;;>;;。3宗白华<;;<;;美学散步>;;>;;。4李泽厚<;;<;;美的历程>;;>;;。
5林语堂<;;<;;生活的艺术>;;>;;。6余秋雨<;;<;;文化苦旅>;;>;;。7周国平<;;<;;岁月与性情>;;>;;。8周国平<;;<;;永恒之女性>;;>;;。
9傅雷<;;<;;西方美术名作二十讲>;;>;;。10<;;<;;丰子恺谈音乐>;;>;;。11刘再复<;;<;;共悟人间>;;>;;。12刘再复<;;<;;独语天涯>;;>;;。
13。钱理群<;;<;;周作人传记>;;>;;。14<;;<;;贾平凹散文选>;;>;;。15谢冕<;;<;;每一天都平常>;;>;;。16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
17余杰<;;<;;香草山>;;>;;。18黄仁宇<;;<;;万历十五年>;;>;;。19。胡茵梦<;;<;;生命的不可思议>;;>;;。20于丹<;;<;;感悟论语>;;>;;。
22于丹<;;<;;感悟老子>;;>;;。23。于丹、易中天<;;<;;从天空到心灵>;;>;;。24。<;;<;;余光中精品文集>;;>;;。25季羡林<;;<;;我的人生感悟>;;>;;
26钱钟书<;;<;;围城>;>;。27刘晓枫<<拯救与逍遥》。28沈从文<<边诚>>。29<<矇胧诗选>>。30<<张爱玲小说散文选>>。
娴儿,我出的这书目可能与你们学校老师出的书目差别很大吧?什么郭沫若,鲁迅,,老舍,巴金的都没有。为什么?
因为这些大作家的作品对我们的审美,心性,修养并不能起多大的作用,他们的人文精神有很重的政治因素,特别是郭沫若和鲁迅,对他们的作品只初略的了解,不宜多读,男同志可以对鲁迅进行深究,但女性最好远离他阴冷的色彩。郭沫若的真正成就是对甲骨文的研究。其文风其人品非常低劣。冰心老人的散文不错,可以多读。的戏剧可读。巴金的<<随想录>>不错!
写到这,我忽然想到开学初你阅读的<<呼啸山庄。>>,这部作品也是不适宜娴儿你这种心性的人阅读的。因为你所感受到的绝不是情感的美妙愉悦,而是灵魂的激烈震荡。常人所喜的温婉,雅致,娇柔在这里都成了一种苍白孱弱,不具价值的东西,留下的只有野性,扭曲,凝重,沉郁。压抑。。。。
这部作品中爱和恨以其超越了人类极限的强度被展示出来,炽烈的语言,暴烈的行为,疯狂的复仇,让人觉得心惊肉跳,撕肝裂肺。小说中主角凯瑟琳和希刺克厉夫的爱情,是人类中最扭曲,最疯狂,最仇恨和最有破坏力的爱情。
最早我阅读这部小说时,把希刺克厉夫面对奄奄一息的凯瑟琳时残酷的叫喊抄在了自己的笔记本里:"你现在才使我明白你曾经多么残酷一一残酷又虚伪。你过去为什么瞧不起我呢?你为什么欺骗你自己的心呢,凯蒂?我没有一句安慰的话。这是应得的,。。。。。你爱过我一一那么你有什么权利离开我呢?因为悲惨、耻辱和死亡,以及上帝和撒旦所能给的一切打击和痛苦都不能把我们分开,而你,却出于自己的心意,这样做了。我没有弄碎你的心,是你弄碎了的,而在弄碎它的时候,你把我的心也弄碎了……我还要活吗?那将是什么样的生活,当你一一啊,上帝!你愿意带着你的灵魂住在坟墓里吗?!"。
当时我特喜欢这段文字,后来感觉这是一切爱情的描写中最令人心寒的文字,粗暴,残忍而又自私,对善良心性的培养是有负面影响的。不知娴儿对此是否同意我的观点?
所以我建议娴儿最好不要阅读这类小说,读<<简爱>>也不要读<<呼啸山庄>>,读徐志摩也不要去读路遥。读林徽音也不要去读丁玲。
娴儿,林徽因是我最欣赏,最喜爱的中国当代的女作家,我认为她是中国当代的第一才女,第一美女。她和徐志摩的感情,她同梁思成的婚姻家庭事业,她同金岳霖的友谊,是中国当代最激动的感情,最美满的婚姻;最伟大的友谊!
西方有一位叫莎乐美的女性让尼采,里尔克,弗罗伊德三个男人"受孕"成为伟大的男人,东方也有一位叫林徽因的女性让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三位男人"受孕"成为伟大的男人,而三个痴情的男人也成全了林徽因一世英名,每当我提到他们,我就会激动不已,就会心潮起伏;每当我想到他们,看到他们的诗文,。就会感叹高贵是不会从贫民窟里面,从暴发户中诞生的。就会感叹"穷养儿子富养女"这句话是如此的正确。。。。。他们是中国最后的贵族!
他们的诗文娴儿要尽快接触,特别是林徽音的诗歌散文,这对你美好心性的培养,对人文,气质,精神的修行是有大帮助的。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望尽快收到你的回信。
作为中国当代学界泰斗,季羡林先生在海内外都享有着极高的声誉。季老的为人为学问为社会为国家为世界奋斗与贡献之精神,让世人敬慕不已。2002年初,本刊编辑部曾至北京专访季羡林先生,并作为封面人物特别刊发,产生了巨大反响。今年7月11日,季老这颗闪亮的巨星陨落了,这让我们同时也让世人悲痛不已。悼念的方式是多样的。我们谨于此刊发其曾孙季孟祥所撰之文,以追忆季老,寄托哀思。
7月11日上午10点多,我接到钱文忠先生发给我的一条短信:季老今晨去世了。这短信像一枚威力巨大的炸弹,立时将我震晕了,惊呆了。我傻傻地盯着这条短信,心里的悲痛无以言表,眼泪已不能缓解心中的悲哀。那个疼我、爱我、关心我,那个春节给我压岁钱的老爷爷真的走了吗?我实在不愿相信这是真的。
我呆呆地坐着,眼前浮现的是老爷爷慈祥的面容。我的心里塞满了悔恨和遗憾。我从季承爷爷那里知道您身体挺好,精神很愉快,我就放心了呀。我本想在您98岁大寿的时候带领全家去给您祝寿,可哪知道您竟这样匆匆地走了!
自1995年到2003年,每年的春节,我们全家人都陪伴在您的身边。我们一赶到北京,您总是说,孟祥来了,春节开始了。等我们要回临清时,您又说,孟祥回去了,春节结束了。我忘不了,除夕下午我和妻子包饺子的时候,您总是坐在我们对面,一边看我们包饺子,一边给我们讲过去的事情。年初一的早晨,您总是早早地把一个信封插在中山装的口袋里。我们给您拜年,祝您春节愉快新年吉祥,您总是微笑着说都愉快或都吉祥,一只手慢慢地从口袋里掏出那个装着钱的信封给我。我推辞不要,你就说:怪事,为什么给钱不要呀。这个得要,这是压岁钱。虽然我已年近中年,都应该给别人压岁钱了,可是在你的眼里,我还只是一个孩子,一个该得到压岁钱的孩子。今天您走了,我再也不能从您手中接过压岁钱了。我多想能够永远接到您给我的那个装着压岁钱的信封呀,哪怕那个信封里只有一元钱或一分钱都没有。
我记得,1973年7月底,您回故乡官庄,我是第一次见到您。您与乡亲们坐在同一条长凳上聊天唠家长。见到我,您把我揽过去,慈爱地用手抚摸我的头。我不会忘记,我要高考了,您给我寄来学习资料;您到济南参加会议,您让我陪在您身边,让我感受文化学术的气息。1983年初,您让我到北京去过春节,寄上路费并亲自到火车站接我。还有一次,我打电话告诉您我要到北京看望您,由于我坐的长途汽车一路上走走停停,到天黑才到北京。您在家中担心我路上的平安,坐立不安。天黑了,您竟独自走向北大西门去接我。在您的心里我们永远是您牵挂的孩子。
上世纪70年代的春节,我们家中总会收到您寄来的钱,还有饼干、糖果、布料等等。我结婚的时候,你又给我寄来糖果。收到您寄来的糖果那天恰好是我的新婚日。我就用您寄来的糖果当作喜糖招待了亲朋来宾。我添儿子时,您给小孩寄来一件粉红缎面的儿童斗篷,那件衣服我至今还收藏着。就在前几个月,我又添了孙子,当季承爷爷报告给您这个“六世同堂”的消息时,您非常高兴。上个月季承爷爷到临清来的时候,您又安排他带了大大的红包给我的孙子。这才是几天前的事情呀,您竟这样走了,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哀痛和悲伤。
我现在的思绪很混乱。您的音容笑貌萦绕在我的脑海,桩桩件件的往事如在眼前。您知道我没有彩电,您想在北京给我买进口的。可是一想,那样维修起来不方便。您便给我钱,让我在临清买。余下一部分钱,您让我再买个高压锅,说是高压锅熬出的米粥好吃。
您鼓励我要多读书,多学文化。您教育我要清正廉洁,管不了别人,最起码要管好自己,绝不能与坏人同流合污。您说:“我的钱都是干净的,都是我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您的好几篇散文,我都是第一读者。您经常把誊写好的散文拿给我看。有一次,我在看您的散文时,有“尴尬”的“尴”字我认为写的不对,您让我写一下。我写了,您说,你写的不对吧。您让我从您的书桌上拿来词典,一查,果然我写的不对。您说,要多查字典,这本字典就送给你吧。
我不会忘记,那一年春节,您的眼睛不好,便让我给您读报纸,读来信。一天,您拿出一摞未拆封的信,对我说:“最近眼睛不好,没法写信。你来给我读读信,写写回信吧。”您和我坐在餐桌旁。我每读一封信后,您便认真地思考一阵。然后您口述,我记录。给那十多位朋友的回信内容都是您一字一句说着,我记录下来的。
我不会忘记,有一次您回临清,您竟亲自到宣传部去找我,还给我的儿子买了一大堆玩具和食品。您就是这样时时刻刻关心疼爱着我们。回想起来,心里一阵阵疼痛。
我知道,家乡的学生在您心中占有多重的份量。您捐钱建学校,设立奖学金,邮寄图书给孩子们看。每次您回到家乡,不论多忙,您总要到学校去看一看孩子们。家乡的孩子们始终牵挂在您的心头。
老爷爷,您在文章中多次提到对母亲的“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虽然她老人家长眠地下已经超过半个多世纪了,但您仍在思念她。那一年您回到家乡祭奠母亲。家中亲人认为您会鞠躬表达哀思,也就没有准备磕头用的垫子。谁也没有想到您会跪下来,跪在杂草丛生的土地上,深深地给母亲磕了3个头。您泪流满面,家中的亲人和乡亲们也早已被您感动得泪水直流。2001年,您回家乡过90大寿的时候,在祝寿的前一天,90高龄的您又是跪在母亲墓前磕头祭拜。您流泪,在场的人也流泪。
老爷爷,您走了,我们围绕在您身边的幸福和欢乐只能在回忆之中追寻了。
The Days When I Stayed with Ji Xianlin
At about 10 o’clock on July 11, I received a short message from Mr. Qian Wenzhong: “Mr. Ji passed away this morning.”
I still remember I met you for the first time at the end of July 1973 when you came back to your hometown Guanzhuang. Sitting on a stool with your fellow townsmen, you had a chat with them. Seeing me, you gently pulled me over and touched my head. I will never forget that before my university entrance examination, you sent me the reference materials. When you came to Jinan to attend a meeting, you invited me to accompany you so that I could experience the cultural and academic atmosphere. In early 1983, you invited me to go to Beijing to pass the Spring Festival. You sent me the travel expenses and picked me up at the railway station. One time, I called you to say that I would go to Beijing to see you. Since the bus I took frequently stopped on the way, I did not get to Beijing until darkness came. Worrying about my safety on the way, you felt uneasy at home. In the darkness, you went to the western gate of Peking University to pick me up. In your heart, we are the children that you worry about forever.
You encouraged me to read more books and learn more culture. You educated me to be clean and honest and not to identify myself with those who practice corru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