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余秋雨散文

余秋雨散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余秋雨散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余秋雨散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余秋雨;文化散文;艺术特点

上个纪末,中国处在社会的转型时期,追求经济利益几乎成了社会的主流,在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文化似乎在逐渐被荒芜。对文化潜存的爱与需求,使得社会在寻求一种精神上的依靠,余秋雨的散文就在此时适时而出,成为社会的“心灵鸡汤”,余秋雨的散文不仅风靡国内,同时也为世界各地的广大华人读者所喜爱。

一、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在余秋雨的散文中,一直都在苦苦的追索、思考与反问历史文化。中华民族有着辉煌的历史文明,也有过一百多年被屈辱与侵略的经历,这些都构成了我们今天所面对的历史沉淀。一个国家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历史文化的支撑,传统的文化是孕育现代人文精神的摇篮。过多的利益追求,使社会躁动不安,文化的荒芜使得人们的心无处可安。作为一个大学教授,余秋雨痛心于当今学子对于民族历史知识的欠缺与对传统人文文化的欠缺。同时,作为一个有着深厚学术功底的学者,一种使命感又使得他开始思索传统文化与现代人文精神的关系,于是,他进行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文化“反刍”,用一种自由的随笔把沉重的历史做了一番新的阐释。

余秋雨的散文涉及到诸多的重大历史话题,也涉及到时展中的种种问题,更涉及到历史文化与当前文化冲突的种种现象,其涉及面之广,探索度之深,在我国当代散文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余秋雨的散文大多以历史景观为题,他试图通过对文化的“反刍”来与历史对话,探索这些历史景观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求得与历史共鸣,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我发现我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的较深脚印所在,说明我的心底的山水,并不是完全的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

为探求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点,他开始了《文化苦旅》,西探甘肃敦煌,访遍大江南北,甚至奔波海外,以一腔热血、满怀深情,试图将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融汇到那一管笔端,他把沉重的历史反思与秀丽的自然山水融合;将沉重的历史话题用优美的文字表达出来。更确切的说,他在表达的是自己的生命情感。如在《道士塔》中,面对着珍贵的历史文物被洗劫一空,民族瑰宝遭到毁灭性破坏,他心痛欲绝:“今天我走进这几个洞窟,对这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像,脑中也是一片惨白。”面对着麻木的道士,余秋雨在“哀其不幸”的同时,又“怒其不争”。在《千年庭院》中,他在阐释当今中国教育现象时,更多的是表达了一个教师的无奈心境。在他的文章中,无一不表现出一种对历史、文化以及人文景观深刻反思后的精神感受,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与期盼。

二、生命感悟与理性思考的交融

余秋雨的散文,有其独到的目光与写作手法,这与他深厚的文化功底以及深切的文化使命感有非常大的关系。他的散文,已经不仅仅是文学范畴中的散文,无论是《千年一叹》中对四大文明发源地的探索,还是在《行者无疆》中感叹于“欧洲文明确实优秀而又成熟,能把古典传统和现代文明、个人自由和社会公德融会贯通。”余秋雨所思考的是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华文明之所以得以一脉延续、中国的文化发展又将何去何从等问题。在这两部散文中,他更多的是对生命的感悟,而在感慨之余,又不缺理性的思考。

他在深入到历史与现实的交错中探访,他已经摆脱了传统中国知识分子坐在书斋里做学问的局限,而是真确的去感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对于他来说是一种生命的挑战,更是一种精神上的突破,也是在文化探索中的一种升华。在数月间,他经历了多数知识分子所没能体验的各种心智与体力上的考验,也由此生发出别人所无法感受到的生命感悟。更为可贵的是,他没有局限于传统文人的矫情抒发,而是进一步在精神上升华,将对生命的思索凝聚成一种理性的思考。他在思索、在追问,人类的文明为什么会衰落?是否能够重获新生?欧洲文明为何发达?中华文明如何才能强盛?我们的文明发展需要做些什么?应该说,余秋雨的散文不仅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同时这个声音也正好唤醒了社会对文化与文明的思考,从而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因此他的散文才如此受欢迎。

在中国时代大转型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很多中国人都处在一种失衡的状态中,多数人在追求经济发展与获取金钱的同时,也失去了对自身的认知,因此只有依靠金钱来确定自己的价值,用财富来定位自己的人生,文化之于他们来说犹如荒漠里的甘泉,求之不易,于是他们身处于社会之中而无法获得身心的平衡。余秋雨的散文,给予这些饥渴的心灵最好的甘泉,可以说正好填补了当今社会的部分文化空缺心理,满足社会上的情感追求,引发生命感悟的共鸣,同时又引导社会理性思考文化、人文、文明等问题。

三、题材“形散”而“神”不散

余秋里的散文,题材非常广泛,从人文历史到地理文化,他的笔下时而万马奔腾、纵横驰骋;时而如山涧溪流,清澈而婉转;时而又宛如大海,表面上看似波澜不动而蕴含着滚滚的激情。他的散文说理畅达、理性平和,更多的是表达了一位文人的人文情怀,而没有偏激思想。无论是叙事还是联想,他的思维似乎天马行空、自由自在,显得那么游刃有余,然而其情感表达中,更多的是理胜于辞的气势。无论是在历史中低徊,还是在历史中感伤,他都能通过对题材的裁剪与缝合,最终凝成散文的凝聚力,表现出主题的中心思想。余秋雨的散文,很多看似随意的叙事、写景,或是随性的议论与评议,事实上所有的文字都紧扣着中心主题,而说理、抒情,看似杂却不乱,看似散而最终归一,文章形散而神不散。

四、结语

余秋雨的散文大都语言雅致,在抒情中叙述着历史的故事,在叙述中感悟着生命的哲理;在优美的文字中表达对生命的体验,在练达的语句中感悟人生哲理。他的散文既有诗的美感,又有论文的严谨。在深入浅出中对世事进行论述,在如诗般的语言中阐述事理,文章自然而优美,读起来非常亲切,这也应该是余秋雨散文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栾梅健.余秋雨对当代散文文体的拓展及其局限[J]. 文艺争鸣. 2007(12).

余秋雨散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余秋雨散文;文化意蕴;创作风格

当代中国文坛有一类“余秋雨现象”,不难理解,即是一种创作现象,这种独特景观在文坛是一枝独秀的。对历史文化的反思所形成的文化意蕴是鲜明的,是具有独特审美视角的,这个文化意蕴的创造是一个大的突破,引领了一代学者散文的新文风。“余秋雨现象 ”受到文学界广泛关注就是因为其新的架构和手法,而许多围绕余秋雨散文的评论文章如雨后春笋般滋长,能够有如此之大的学者在长时间内如此关注余秋雨散文,不论是褒或贬,这对于一个作家,一个作品,对散文研究来说都是幸事,在繁多的评论中,本文试图从余 秋雨散文的文化意蕴与创作风格入手,对已有评论加以概括梳理,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发现余秋雨散文的价值,更好地了解这两方面的研究现状。

一、对余秋雨散文文化意蕴的探讨

余秋雨散文中,贯穿始终的一个鲜明的主旨是文化,这个主旨决定了研究者的目光着重放在对散文的文化意蕴的研究上,论者们研究的主要方面有 :华夏历史文化、对历史文化的反思和对民族未来的关注以及对人格的健全重铸。

余秋雨本人认为,文明是克服了愚昧和野蛮之后达到的境界,是对前者的摆脱,历史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在重复上演这个过程,总体的人类大发展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我们还是在于愚昧和野蛮作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所以文明有多么珍贵就可想而知了。 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文化需要公开,文化需要透明,文化需要传播,文化需要共享,文化需要化解,文化需要沟通,文化要发挥自己真正的作用,就要能够克服障碍,只要能够跨越障碍的文化才能够像生命一样延续下去,才能够形成文明,余秋雨散文 是通过深深思考后形成的喟叹,是对文化的尊重,对文明的向往,期待和呼喊。

品味余秋雨散文的时候,很容易就能感受到散文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对文化的反思和忧患意识,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是余秋雨散文的精神特质,余秋雨先生具有文人使命感和忧患意识,并鲜明地体现在文章当中,余秋雨先生在面对民族文化在多元冲击时的这种时代使 命感和忧患意识更为明显,对文化的反思是文章的一大值得探讨的主题,文化的产生发展创新都需要进行反思,民族文化更是如此,只有不断反思进步的民族,才能继续生存繁衍。

二、关于余秋雨散文创作风格的研究

余秋雨散文在创作风格上有很大的改变,和以往的散文文体不同,余秋雨散文主要有以下四点的改变 :对传统散文的突破、语言特色、结构模式和表现手法,这些方面上加以体现对传统散文风格的创新。

首先,从对传统散文的突破来看,余秋雨的散文博大精深、气势宏伟,不缺细节描写和大场景描绘,但是其中对于历史的探寻并不少,访古寻古是他散文的命脉,对古文化的深刻思考是余秋雨散文的一大主题,短小精悍的文章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思想 力度,其中也有对现实的赞叹,但更多的是对历史文化的反思喟叹。

其次,从语言特色来看,余秋雨散文中的语言总是能让人眼前一亮,有时一些沉重的历史往事经过他的描写也能变得轻松明了,余秋雨散文抛弃了繁杂的语句,多余的赘言,有些许随心所欲的流露反倒给文章增色,语言简练并且和情感完好结合,书写轻松自如,展 现了特有的奇妙智慧。

再次,从散文的结构模式上看,有些论者也持着否定态度,有些散文的结构过于僵化,与散文的自由精神不相符,与散文创作的大趋势背道而驰,有时行文的直抒胸臆会使情感表达过于夸张,篇幅结构上也有雷同现象,这些都是散文结构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地方。

最后,在表现手法上,余秋雨散文表现出明显的戏剧性,在修辞手法的熟练运用使情感表达激烈直率,很多表现力强的修辞如排比可以增加文章气势,余秋雨散文中加入的一些戏剧元素使的散文在表现手法上别具一格,形成了独特的戏剧化风格。

三、结论

余秋雨在散文上的成就是伟大的,他为散文领域提供了新的写作思路和创造风格,他的散文是理性思维与诗性想象有机结合的,是沉重严谨与激情肆意相融合后表现出来的大散文风范,散文亮点颇多,在散文中对文体的突破,独特的表现手法和美学风格,对于历史 文化的反思,对健全人格的呼唤,对文化的忧患意识,都强烈地通过字眼传达出来,在当下给了读者更多的思考和启发。

参考文献

[1]刘华.论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意蕴与创作风格[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06):123-126.

余秋雨散文范文第3篇

余秋雨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和散文家,是一位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影响、极富儒家情怀的学者和作家。他的作品打破了传统散文的单一创作模式,使散文走向多元化、复杂化。更重要的是,余秋雨把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融入到散文创作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文化散文系列。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余秋雨推出的以《文化苦旅》、《山居笔记》为代表的一系列文化散文,都是透过重重叠叠的时间帘幕,去凝望、找寻遗落在历史长河中的文化精髓,谛听隐藏在古老民族文化乐章中的不和谐音符。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源自余秋雨对社会责任和使命的自觉承担,也是中国学者文入古已有之的历史传统。

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余秋雨,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了他漫长的“文化苦旅”。从此,他的“苦旅”便与他的散文创作和文化活动如影随形。相依相生,这恰是余秋雨以自己的方式表现出的担当社会责任和使命的自觉意识。早在余秋雨先生从事戏剧研究的时候,就对现实社会中有关文化人的人格、现实生存尊严这一无法回避的问题进行了深切的关注和思考,产生了踏访祖先的脚印,寻找中华文化生存的精华与阴影的想法。带着对现实文化中令人迷惑现象的疑问,余秋雨先生走上了探求中国文化发展轨迹与方向的漫漫征程。

面对漫漫五千年,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错综复杂的各种矛盾冲突,余秋雨先生抓住“历史意志”和“文化伦理”之间的矛盾,作为自己传统文化考察的重点。“历史的意志要求强蛮、突进、超越,文化伦理则要求端庄、秩序、和谐。两者都有充分理由却方向相反,互相牵掣,谁也无法实现自己,结果成了千年厮磨的生死冤家,‘苦旅’之苦,即来于此。”余秋雨的散文以自己宽泛的文化理念和文化态度,在解剖和反思历史的过程中弘扬了中华传统精神之精华,触摸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隐痛,因而始终萦绕着浓厚的忧患感。从《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到《千年一叹》、《行者无疆》,余秋雨先生的散文无不透出生命的气息和文化的“历史”反思。他以一个文化人的姿态,抒写着作家自己的性情与灵性,抒写着文化的“历史”。他把现实与历史文化溶于一体,在历史中追寻着文明,反思着人生,以一个文化人独有的心态,独有的方式抒写出作家自己心中的“文化史”,解读着文化的内蕴;以自己宽泛的文化理念和文化态度,在解剖和反思历史的过程中弘扬了中华传统精神之精华,触摸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隐痛,因而始终萦绕着浓厚的忧患感。余秋雨曾坦言“把想不清楚的问题交给散文”。在《道士塔》中,沉痛的民族自尊使余秋雨心中升腾出对祖国古老而宝贵的文化遗产失落的痛惜。积贫积弱的封建社会无力保护自己民族的文化遗产,为后代留下了洗不尽的耻辱。但新时代的敦煌研究学者自觉担负起了历史赋予的使命,“他们不愿意抒发感情,只是铁板着脸,一钻几十年,研究敦煌文献。《莫高窟》似乎可以看作是《道士塔》的姊妹篇,凝望穿越历史风雨默默矗立的莫高窟,余秋雨深感中国文化遗迹的历史的层累性和“生生不息、吐纳百代的独特禀赋”。他以为“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面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奇迹,余秋雨被深深地折服,他不由得感叹作为个体的人,只能“身不由己,踉踉跄跄。直到被历史的洪流消融”。面对着一处处历史文化遗迹。余秋雨无法使自己像一个普通的游客那样轻轻松松徜徉在山水之间。作为一个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学者,他始终在思考、在求索。余秋雨透过坡、柳宗元、朱熹等历代文化人的坎坷命运,透过莫高窟、岳麓书院等文化古迹经受的历史风雨获取的启示。又未尝不是对现实状态的暗示。他的悲凉之思代表着当代知识分子在民族文化的大背景下,对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的真切感悟。

事实上,儒家传统道德观念对人与土的亲缘关系的强调,是把家乡的土地视为养育人的根本。随着历史的演变发展,不仅影响了知识分子如余秋雨对于土地、对于家乡与自我的血缘关系的哲学思考和生命体认,同时对社会心理也产生了广泛而久远的影响。所谓“报本返始”、“落叶归根”就是这种民族文化心理的具体表现。在余秋雨的笔端,我们常常会感觉到一种压抑不住的生命意识的流动。在写下了一系列历史文化散文后,余秋雨反而告诫读者:“最有意义的旅游,不是寻找文化,而是冶炼生命。”他说:“艺术的真正大气。产生于绝境。这种绝境倒未必是饥寒交迫、生老病死,而是生命中更为整体的荒漠体验和峭壁体验。放逐、撕裂、灭绝、重生,这才有彻心彻骨的灼热和冰冷,这才会知道人世间最后一滴甘泉是什么,最难越过的障碍在哪里。于是,开始有了生命的气势。”这是他对生命,也是他对艺术理解的新境界。面对浮躁的当代社会,余秋雨始终如一地保持了探究历史文化底蕴的信心和笔力,坚持通过自己的散文承担弘扬民族精神、浸润社会环境的责任。虽然人们对他的创作有着褒贬不一的评价,但他在散文中表现出的对传统文化的自觉承继,则是一个无庸置疑的事实。

余秋雨散文范文第4篇

那日清晨,照例踏着丽江古城的石板路,穿越古城清丽静谧的晨曦,一路顺着依依垂柳逆流踯行,来到办公室。洒扫、烧水、泡茶……日子淡然如茶杯里袅袅升腾的淡淡香气,在空气中只有瞬间便即刻消融殆尽,好似从未曾有过。就在此时,突然听到通知我随领导去接余秋雨先生,刹那间,一种幸福,如同杯子里的片片绿茶,在内心深处渐渐地舒展开来。

坐车去关坡收费站的路上,目睹窗外飞驰而过的夏季郁郁葱葱的绿,高低浓淡深浅连成一条绵延的线,而我的思绪也一路起伏波动,突然想起了余秋雨先生的一句叩问:文人的魅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他们褪色的青衫里,究竟藏着什么法术呢?

余秋雨先生正是怀揣着这种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厚情感,用行走的现场体验,在山水与历史之间跋涉,追寻着文人一路走来的脚步与印迹,感受着山重水复、莽莽苍苍大地上的中国历史文化气压,去释放文化历史的生命力量,心灵的文化扣问,现象背后的文化探求来表现自己对历史、对现实、对文化的思考和发现。他用脚步走过每一个文化层层积淀之地、古道驿栈甚至是蛮荒的放逐之地,用心灵体验带着我们去找寻现实的背后,去发现历史的文化内涵,以文化人的视野,文化人的多愁善感,文化人的责任心,还原历史,还原先贤,用凭吊与探求进行着文化传承和记载。这就是我看余秋雨先生的第一本文化散文集《文化苦旅》时带来的震憾,也为这种写文化大散文的深邃、厚重、精湛所折服。印象特别深的是在以前教书的山村小学的夜里读《道士塔》,耳边响着大漠风沙中辘辘的车轮声,似乎看见被斯坦因运走那些大箱大车的敦煌文物,“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他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我好恨!”一种撕心裂肺的疼痛让我在万籁俱寂的星光下放声痛哭。

余秋雨散文范文第5篇

《欧洲之旅》 余秋雨著 希望出版社 定价:39.80元

《跟随余秋雨的脚步》系列丛书是国内首套彩色图文版余秋雨旅行散文集,一共包含《中国之旅》《欧洲之旅》《非亚之旅》和《心中之旅》4部独立作品。

15年前,余秋雨先生因困惑于“书斋著述与实际发生的文化现象严重脱节”而走出书房。在旅行了大半个中国后,踏足亚欧大陆,叩访两河流域、埃及、以色列、阿拉伯半岛、希腊、罗马、伊朗、印度等古文明发祥地以及众多欧洲国家。在行走中洞察,在触摸中感悟,在跨越中思索,在烛照中叙述……从而交织形成了一系列以独特人文情怀“导游”人类文明大空间大历史的睿智而优美的文字,由此开了“文化大散文”之先河。“感谢广大读者一年又一年地关注着我,追随着我,使我的旅程哪怕再艰苦、再危险也不寂寞。如果说,我的文化知识大半来自书房,那么,我的文化感悟则大半来自旅途。在半路客栈中把新获得的文化感悟匆匆写下来与广大读者分享,是我的一大幸福。”

这本书还突破了余秋雨以往著作的风格,配插了一千多幅精美图片,目的是为使读者在追随余秋雨先生的脚步时,能有身临其境、风华尽览之感。

《大清后宫》 西岭雪 著 时代文艺出版社 定价:24.00元

本书作者西岭雪,自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之魔羯座女子。坚持人有前世今生,谦虚地认为自己修行尚浅,但少说也有三五百年光景。做着一本时尚杂志的她,专喜欢研究古代的人事与物件。从小就想当作家,写小说过日子,写出的书可以换钱,过更好的日子。已出版长篇小说40余部。

《大清后宫》是西岭雪严格按照清史的大框架大事件,并以如椽巨笔做精微雕刻,合百家之说,细腻却不失豪壮地重演了从公元1632年皇太极远征察哈尔到1643年顺治登基这一段前清历史。小说以孝庄、哲哲、绮蕾、海兰珠、娜木钟、巴特玛等后宫嫔妃的争宠为主线,延伸到各部落各民族以及各旗的斗争,进而左右了整个天下的风云变幻。正如作者在文中说的:“也许历史的传奇,朝廷的恩怨,政治上的翻云覆雨以及天地间的改朝换代,都不过只是为了一个女人的妒忌罢了。”这是全新的皇太极,全新的多尔衮,全新的孝庄和绮蕾,全新的而又是我们早已熟悉的大清历史。以女性的温柔把玩历史,让后宫的华丽绮艳触手可及;从女性的立场解读英雄,使英雄的豪迈脆弱晶莹透明。

《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

卢梭 著 袁筱一翻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定价:22.00元

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出生于瑞士日内瓦一个钟表匠家庭,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重要作品有《新爱洛伊斯》《社会契约论》《爱弥尔》《忏悔录》等。

余秋雨散文范文第6篇

“文化的最终目标,是在人世间普及爱和善良。文化是一种手手相递的炬火,未必耀眼,却温暖人心。文化的魅力,就在于摆脱实用,摆脱功利,走向仪式。”20年前,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阐述了自己对文化的理解,时隔20年,数度被传封笔的余秋雨推出了又一部谈文化的新作《何谓文化》,在这部新书中,余秋雨从学理、生命、大地、古典四个方面阐释了“何谓文化”这一根本性问题。作为著名的文化学者、“文化大散文”风格的开创者,这本《何谓文化》不仅延续了余秋雨一贯的文化思考之路,而且重现了余秋雨散文的经典风格。余秋雨在书中思往怀人之际,其多年来蒙受的媒体与个人的指责,被误解的种种心曲,也终于在多年后一吐为快,直面广大读者的检验与回应。

日前,本报记者通过该书出版方时代华语,用邮件的方式采访了余秋雨,对于这部新作,余秋雨表示即是延续过往的“文化读本”,更是一份迟到的文化心路自白书。

用生命的问答诠释“何谓文化”

如果说《文化苦旅》这本书名更加私人,更能代表余秋雨个人在文化探索之路上的心路历程,那么新书《何谓文化》就显得既大且空,如此大的书名如何掌控驾驭?余秋雨说,创作中,是先有文稿再有书名,所以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新书的创作契机是因为我以前在海外讲课的时候,经常会被人家问起:到底何谓文化?而且不仅仅是在中国会有这个问题,我在国外也常遇到这个问题。越是到现在,这样的问题就越明显,大家很希望有一个文化人来讲讲:到底什么是文化。”余秋雨说,他很努力地想过这个问题的答案,但总是找不到方向进行解答,最后他觉得最好的答案来自那些已经离开的文化巨匠,他们用生命对这个问题做了最好的回答。

“我在这本书里面,提到了几位巨匠:一位是大家熟悉的谢晋导演,谢晋有四个孩子,其中三个都是弱智,在这三个孩子里有一个儿子,每天都在透过门孔向外看,等待着爸爸回家。由于每天都趴在门孔上,他的眉毛都磨光了,就是为了等待爸爸回来。我听后觉得很感动,尽管他的儿子是一个弱智,后来我突然说:‘谢导,其实这个门孔、这扇门就是文化。即使门在关闭的时候,也会从门孔透出一丝亮光;透过门孔,让大家看到世间的风光、人性的风光。而你呢,就像你的儿子一样,不离不弃的守着这一点亮光。’谢导听了我的话也很激动。”余秋雨说,谢晋导演的一生拍摄了那么多精彩的电影,就他来说,谢晋导演的一生是一个极度富有责任感的、充满着古典主义的一生,他是用生命来填充“文化”二字的。“第二位是巴金。提到巴金我们就更熟了,他活到了100多岁。巴金为人朴实,他不是闯将,也不是会高声呐喊的人,他用温和的眼光,坚持着社会主义的原则。在以后,他坚持人道主义、坚持自由。”余秋雨认为,巴金老人做了2件事很了不起,一件是批判一些“棍子”,这些“棍子”包括、这些人。另一件是在他晚年的时候,在他生命最后的时刻,他呼唤大家 “说真话”。巴金有一部书就叫《说真话》,他呼吁自由、呼吁人道。“在之后,像巴金这样的人和事就构成了文化,并给我们留下了最珍贵的文化遗产。”第三位备受余秋雨推崇的文化巨匠是黄佐临,是萧伯纳的学生。“1937年7月10日,爆发3天,在英国的黄佐临就回到了中国。回国后,他居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上海孤岛,创造了中国戏剧的黄金时代。我们所喜欢的老演员都是他带出来的。这让我们感觉到在战争时期,文化也可以表现出它们的尊严。”在余秋雨看来最好的艺术的背景应该是黑色,而不是金色。而黄佐临就是在黑色的环境下,提出了“三大戏剧体系观”的主张,轰动了世界戏剧界。“这一点也证明了,就算在困难时期,文化也有声音,也有作为。这就是我从黄佐临先生那得到的回答。”

余秋雨说,如果用任何学术性的方式去诠释“何谓文化”都会显得太过理论难以理解,但是如果通过这些已经离我们远去的人来说明“何谓文化”,大家会更容易理解和感受,“这些文化巨匠用他的生命诠释了文化的深意!而这也是我这部新书最重要的部分。”

“诺奖”提升了中国文化自信心

目前,中国文学界最重要的大事莫过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过去,余秋雨曾经不止一次地提到过“国家的软实力”,而对于此次莫言获奖,余秋雨表示这个成功极大地提高了中国近现代文化的自信心。

“在之前一段很长时间里,我们在文化上总有一种自卑的情绪,我们总会觉得我们的古代文化特别的优秀,现代文化,特别是当代文化好像有些问题,而且外国人好像也是这么看我们。其实我一直认为我们当代的文化其实是不错的。”余秋雨还提议说,在这段时间内,大家可以集中的读一读当代文学中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比如莫言先生、还有像贾平凹先生的作品、像余华先生的作品……“中国文化要学会赞扬,学会欢呼,对自己不太喜欢的东西也不要骂。文学太丰富了,大家不要因为不喜欢就骂,不可能所有的作家作品你都会喜欢。文学是太风格化的东西,文学艺术都带有极大的风格化,所以大家不喜欢是很正常的。我们要学会接受不喜欢的东西的存在,对自己喜欢的东西学会赞扬。”余秋雨说,应该要借着外国人的目光对我们的当代文学增加几分尊敬,然后趁着这个机会再多读一点好书,在中国的媒体上学会赞扬,学会对文学艺术的高度的宽容。因为任何一个高尚的民族都不可能糟蹋一个文学艺术方面的人才。

“这次诺奖应该是个开始,以后我们的机会还会更多些。”余秋雨认为,他之前提到的贾平凹,余华等当代作家都是有资格获奖的,“你看每年都会评选一次诺贝尔文学奖,有些是你熟悉的,但有些获奖作家,他们真的拿不出太多东西,有的只有几篇小说、几首诗。所以一开始得奖了,我们有些过度的兴奋是可以理解的,今后,得奖的人如果多了,大家就会觉得很正常了。我们的民族需要一个精神适应期,而且我觉得现在比以前好了,以前是会很狂热的欢呼,现在还比较平静,而且我觉得莫言先生的态度也比较平静,平静地面对这一切。这一点让我感到非常高兴。”

回应封笔:实属误传

余秋雨散文范文第7篇

一、文中写到了哪些人和哪些事情

以余秋雨的《信客》为例,文章一共写到了两个信客:老的和年轻的。和老信客有关的事情首先是他对年轻信客讲述了自己的失误,以自己的教训告诉年轻的信客要谨记职业道德,以信为要,警示年轻信客不要步自己后尘。其次他对年轻信客讲述了自己丰富的阅历和路途的艰苦,以切实的经验给年轻的信客指点,为的就是使他早点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信客。文章重点写的是年轻信客的经历。主要写了两件事,一是遇到同乡客死异地,自己作为人来处理后事。二是自己送信给同乡人,却被诬陷。

二、文中的人对人和事的态度看法怎样

文中的人一般指作者(因为叙事散文多体现作者的经历生活情感等),但是余秋雨的《信客》却是一个例外,他写的是别人的故事,自己是一个叙述者。这时我们要注意的就是要看文中的人了。此文写到了两个信客,我们所要思考的就是人对人的态度。我们注意到年轻的信客死后,人们按照他的遗愿,将他的墓就筑在老信客的墓旁。试想年轻信客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讨论而知,那是对老信客的理解、同情、敬重和感激。这样的理解是源于自己做了信客,感受到了做信客的艰难负重。

三、作者对自己笔下的人、事有什么看法,情感倾向如何

当别人对老信客心怀没有根据的揣测时,余秋雨补充了他的家境,那时破烂灰黯,值钱的东西一无所有。看似皮里阳秋,不置褒贬,其实细究起来却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别人的信口雌黄是否定的,厌倦的,对老信客被怀疑是深表同情的。另外作者笔下对老信客躲在破草房里的情景描写,无不透漏出对他人生际遇的深切悲。他也觉得做信客的,就得挑着一副生死祸福的重担,来回奔忙。在这样的语气里,传递出的是对信客责任感的认同,和对他艰辛付出的肯定。在第三部分年轻信客被诬陷后感受到信客之路太过凶险打算不再出门时,作者写道:这时人们才想到他的好处。一个才字,把作者内心对信客的怜惜和对别人的微词一并表达了出来。

四、读者是从何处感知到作者对人、事的情感态度的

这需要读者从文本细处寻找,精研教材,在内容上和语言表达上着手。善于倾听文本细处的声音,从语言回到语言。

五、读者对散文中写到的人事有什么看法情感

这需要关联到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态度价值观的判断。在教学年轻的信客被同乡诬陷,最后被打且又被投到巡捕房的时候,他只说了一句:是自己糊涂走错了人家。如果你是信客,面临这样的遭遇时会有怎样的反应?使学生置身其中,谈谈自己的做法。有声明要算账回家乡把自己的委屈所见统统告诉同乡家人的,也有忍气吞声的,自己残忍自己放同乡一马的,这该是人生观道德观念的碰撞。

此刻,我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年轻的信客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和维护做人的尊严,而喊来自己的同乡为自己的行为当证人时,你怎么看待他这样的做法?学生认为这样的做法是普遍的。追问学生,可是如果这样做了,结果会怎样呢?学生认为理上站得住了,但是同乡的情谊却失去了。这是情和理之间的矛盾。结果认同当两者不可调和的时候,宁可自己心里窝火也要担待。这是多数人的看法,却也招来虚伪的批判。问那些认为此种做法虚伪的同学,怎样做才是合宜的,他们是既不想让自己受丁点的委屈,又不想失去同乡的情谊,出现了和现实相比较远的理想主义为人处事法,忽略了生活本身的残酷。反问如果你是那个同乡,希望信客怎么做时,他们不约而同地赞赏信客的做法。

这固然体现了人本性中的趋利避害本质,但是也在换位思考的时候,更多地肯定了信客此举是深得人心的。这之后,同乡所作所为就是对信客的感激回报,正体现了信客忍辱负重宅心仁厚的人格魅力。

六、读者对作者有怎样的看法和态度

余秋雨散文范文第8篇

1、《文化苦旅》,作者:余秋雨。它是余秋雨先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在海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写下的作品,是他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全书主要包括四部分,分别为如梦起点、中国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全书凭借山水风物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

2、《在云上》,作者:林清玄。林清玄一如既往地为我们传递着智慧超越的人生理念,喜乐逍遥的生命境界。他告诉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只金翅鸟。有无边的想象,不凡的心象,能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平淡中,创造高峰。只要有正向的信念,就有正向的未来;只要打开感觉的开关,就能契入生命的美好。

3、《家》,作者:巴金。它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初期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及腐朽,控诉了封建制度对生命的摧残,歌颂青年一代的反封建斗争以及民主主义的觉醒。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