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余光中诗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英美诗歌 翻译 余光中 译学思想
提到余光中,人们首先想到的,自然是他那些家喻户晓、广为传诵的诗篇,还有那些气势雄浑、色彩瑰丽的散文。然而,余光中先生不仅是成功的诗人和散文家,同时还是优秀的文学评论家和翻译家。他学贯中西,在文学的教学、创作、翻译和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在逾半个世纪的文学生涯中,除了大量的诗歌和散文创作,余光中也致力于文学作品的翻译。其翻译范围广泛,包括诗歌、传记、小说、戏剧;产量颇丰,至今已出版翻译集十一种;并且在长期的翻译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译学思想。
余光中认为,文学翻译是一门艺术,而为艺术,则必有其创造性。翻译与创作有相通之处,两者都是要将一种经验转换成文字。不同的是,作家是将自己的经验翻译成文字,一切全在自己掌握之中,是一种“不拘的翻译”、“自我的翻译”。而译者要进行翻译的这种经验,已经有了文本,有其既定的内容和外貌,容不得译者擅自变更。然而,译者在将这种经验从一种文字转换成另一种文字时,在字词的选择、句子结构的安排、整体风格的把握上,仍然有很大的空间,也可以说是某种程度的创作。他在谈自己译诗的经验时说:“翻译的心智活动过程之中,无法完全免于创作。……一位译者必须斟酌上下文的需要,且依赖他敏锐的直觉。这种情形,已经颇接近创作者的处境了。”因此,“翻译也是一种创作,至少是一种‘有限的创作’”(余光中,2002:34)。
在文学翻译中,诗歌翻译最难,也最能体现译者水平。余光中以诗人与学者的双重身份,兼具深厚的国学和西学功底,翻译了大量英美现代诗歌。凭借严谨的态度、醇厚的语言修养、天赋的艺术才能,他翻译的英美诗歌质量上乘,带给读者极大的审美享受。本文拟从余光中翻译的英美现代诗歌入手,分析其译学思想在实践中的体现和应用。
一、文学翻译需要“变通的艺术”
关于翻译,余光中有很多精辟的譬喻。“翻译如婚姻,是一种两相妥协的艺术”。“如果说,原作者是神灵,则译者就是巫师,任务是把神的话传给人”(余光中,2002:55)。既然如此,这种双方之间的妥协应该达到什么程度;而“巫师”应该如何用人话传达“神谕”,既要忠于神,又要让人听得懂?这就涉及两种语言、两种文化之间的“变通之道”。在翻译中,究竟应该靠近源语多一点,还是靠近译入语多一点?应该“直译”多一点,还是“意译”多一点?这也是译界中争执得最多、最久的问题。余光中提出鸠摩罗什“翻译为嚼饭喂人”的比喻,并转化译文“生”与“烂”的问题。他说:“译文太迁就原文,可谓之‘生’,俗称直译;太迁就译文所属语言,可谓之‘烂’,俗称意译。”他认为理想的译文,既不能生,也不必烂,够熟就好(金圣华,2006)。他说:“我做译者一向守一个原则:要译原意,不要译原文。只顾表面的原文,不顾后面的原意,就会流于直译、硬译、死译,最理想的翻译当然是既达原意,又存原文。”如果遇到难以两全的时候,“只好就迳达原意,不顾原文表面的说法了”(余光中,2002:126)。
在一般的文学翻译中,要把握好这种“变通的艺术”已是不易。而诗歌,作为各种文学体裁中语言最精粹凝练、艺术技巧最丰富多样的一种,其翻译更是难上加难。中英两种文字,在形、音、文法、修辞、思考习惯、美感经验、文化背景上相距甚远,而在诗歌翻译中,既要传达原诗的思想内容,又要尽量贴近原诗的形式,更要再现原诗的意境与神韵,做到“诗美再现”,这种心智活动的过程,似乎比创作更加繁复。下面,我们将通过赏析美国女诗人狄金森(Emily Dickinson)的一首名诗《殉美》(I Died for Beauty)的两种译本,看余光中是如何以驾驭两种文字的深厚功力,在翻译实践中贯彻自己的翻译原则的。
原诗:I died for Beauty——but was scarce/Adjusted in the Tomb/When One who died for Truth,was lain/In an adjoining Room——//He questioned softly “Why I Failed”?/“For Beauty”,I replied——/“ And I——for truth——Themself are One——/We Brethren,are”,He said——//And so,as Kinsmen,met a Night——/We talked between the Rooms——/Until the Moss had reached our lips——/And covered up——our names.
余光中译:我为美死去,但是还不曾/安息在我的墓里/又有个为真理而死去的人/来躺在我的隔壁。//他悄悄地问我为何以身殉?/“为了美,”我说。/“而我为真理,两者不分家;/我们是兄弟两个。”//于是像亲戚在夜间相遇,/我们便隔墙谈天,/直到青苔爬到了唇际,/将我们的名字遮掩。
张国海译:我为美而死了——但刚刚/安躺在坟墓里/便有一个为真理而死的人,躺下/在我的隔壁——//他轻声地问起“我为何而死?”/“为了美”,我答曰——/“而我——为了真理——两者为一体——/我们是兄弟”,他说——//于是像亲戚,相遇在夜里——/我们隔墙谈天说地——/直到青苔爬上我们的双唇——/将我们的名字遮蔽。
祖籍――福建泉州市永春县
出生地――江苏南京
出生日――1928年10月21日
职业――诗人、散文家、评论家
身世背景――余光中父亲余超英,本籍福建泉州永春,早年随兄南下马来西亚拓植橡胶园,创办育民、益智二校。回国后,就读上海春申大学,其后历任永春县教育局局长,安溪县县长等职。虽然祖籍是永春,但余光中从不认同父亲的籍贯,也不自以为是福建人。而是在心灵上更近亲母亲所来自的江南,余光中母亲孙秀君为江苏武进人,妻子为常州人,且他自己在南京出生,故以江南人自命。时在四川读中学,感情上亦自觉为蜀人。因生日正好是重阳节,所以自称“茱萸的孩子”。
个人经历――余光中幼年在南京秣陵路小学读书,他的少年时期一直处于颠沛流离的状态,从对日抗战开始,就不断地流亡,先后流亡于江苏、安徽沦陷区,又随母亲逃往上海,居住半年,又经过昆明、贵阳,后抵达重庆与父亲相聚。余光中于1947年考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来转入厦门大学,一年后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台大毕业后出版了诗集《蓝色的羽毛》,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其间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多所台湾大学教授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2012年4月,84岁的余光中受聘为北京大学“驻校诗人”。
婚姻爱情――1956,余光中与范我存结婚,范我存是他的表妹,江苏人,有着女性知识分子的韵味和气质。余光中和范我存都长在江南,不是蜀人,却用地道的川语说话。四川对两人有着特殊意义,只要是两人独处,一定讲四川话,成了不与外人说的默契。余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由范我存打理;余光中管理的,唯有一大方书案,与车子的方向盘。诗人不挑食、不挑衣,“太太弄什么,便吃什么;给什么,就穿什么!”夫妻两人琴瑟和鸣,感情一直很融洽。
主要著作
诗集――《歌》《五陵少年》《天国的夜市》《敲打乐》《在冷战的年代》《白玉苦瓜》《天狼星》《与永恒拔河》《隔水观音》《紫荆赋》《梦与地理》《安石榴》《五行无阻》《余光中诗选》《高楼对海》《藕神》
散文及文艺批评文集――《左手的缪思》《掌上雨》《逍遥游》《望乡的牧神》《焚鹤人》《听听那冷雨》《青青边愁》《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凭一张地图》《隔水呼渡》《从徐霞客到梵谷》《井然有序》《日不落家》《蓝墨水的下游》《连环妙计》
很多人接触余光中的文字,大多从他的诗歌《乡愁》或者散文《猛虎与蔷薇》开始的,而能看到余光中唯一的小品文集,对于很多读者来说,实在是可喜的事情。他的这些小品文,并非像是其他作家的一些杂文,也不是一些纯粹的美文,而是吸收了他诗歌的情怀、散文的柔美以及评论的睿智。
《凭一张地图》的第一辑“隔海书”是余光中《联合报》专栏文章的集成,其中包括欧游行记、文学批评随笔、生活杂感等共二十九篇文章。可能是报纸专栏要求2000字以内,余光中曾感慨说:“内行人大概都知道,写专栏的艺术,是吞进来的多,吐出来的少”。他的八篇欧游行记,旅程匆匆,写得匆匆,加上字数限制,浮光掠影,缺少余氏散文一贯的从容劲儿。但是你又能感觉到他语言的多变,他常把文字压缩、拉长、磨利或打松,这样又给你带来了一种文字实验过后的速度感和弹性感;旅行记之外,个人随感小品相对出彩,如《你的耳朵特别名贵?》等,其倾诉了对台湾噪音污染的不满。社会的文明程度越高,对个人生活越尊重,整个社会的公德水准便越高。余光中说香港在管理噪音方面强于台湾,计程车、商场、大街,很少有人用扩音器播放音乐或叫卖。跟上世纪80年代的台湾差不多,我们不得不在公共场合忍受噪音,不得清净成了大多数都市人的无奈:公交车、地铁上有电视节目、出租车上有广播、卖晚报的都用大喇叭广播,公园里、广场上老太太们跳操的音乐,小区里居委会组织的演出……各种声音横冲直撞、毫无遮拦。略有反对意见,便有人说:“就你矫情!”反对者赶紧闭嘴,少数人的权利被蛮横的噪音践踏。余光中说:“愈是社会进步,愈是安静。滥用扩音器逼人听噪音的社会,不是落后,便是集权。曾有人说,一出国门,耳朵便放假。这实在是一句沉痛的话,值得我们这个把热闹当作繁荣的社会好好反省。” 文集中第二辑“焚书礼”共收录了他20篇文章,其中《乐山乐水、见仁见智》、《绣口一开》、《娓娓与喋喋》、《木棉花文艺季》、《寂寞与野蛮》、《浪漫的二分法》等,都曾发表在《山海经》专栏,被很多学者赞赏过,这当中也不乏有一些知名人士的称赞。余光中移居高雄后,致力于台湾南部文化建设,台湾南北部文化发展不平衡,台北为文化重镇,重要的文化学术艺术团体,都在北部,南部则相对“蛮荒”。余光中到南部,是台湾文化圈的大事,他致力于鼓励南部文化发展,有人问他,高雄是不是文化沙漠时,余光中提出了自己的城市文化观。他说文化有“正”、“负”两端,城市的正文化是指能够自给自足地生产本地文化,为本地民众提供精神食粮。“负”文化则是妨害文明的目中无人的野蛮行径。经济发展,钱赚多了,不能让社会幸福健全,负文化横行,所有一切都可能被野蛮吞噬。
很多城市的发展,都无法回避城市文化这个问题,余光中眼北、高雄如此,北京、上海、广州……同样如此,而余光中对高雄人的建议:文化体现在于生活。如果一个社会在生活上野蛮,怎能奢望它在文化上高超?高雄人要担心的,恐怕不是我们的城市有无文化,而是我们的城市是否野蛮。这样的文字,直到今天,还会适用,特别对于我们大陆这些正在飞速发展的城市,是否应该重新审视“文明”与“野蛮”?
这便是他的小品文,有关于旅游的游记,也有关于对社会问题的反思,这里面夹杂着理性与感性。余光中提到自己的小品文说,这里面兼具理趣与情趣,不过有时理趣较胜,有时情趣较浓。他的自序中举例说:“《古文观止》里既收贾谊的《过秦论》,也不拒刘禹锡的《陋室铭》,足以说明小品只要真写得好,也能传后”。同时还拿艺术做比较,“保罗・克利的小幅精品似也不必愧对米开朗琪罗的巨制杰作”。他所强调的是,这些虽是小品文,但不会因为时间的要求而偷工减料,他觉得就算雕虫,也是抱着雕龙的心情举笔的。很多时候,文章一短,舞笔者着墨就会倍加用心。都知道,许多警句妙论都以短见长。“善言,能赢得听众。善听,才赢得朋友。”;“光,像棋中之车,只能直走;声,却像棋中之炮,可以飞越障碍而来。我们注定了要饱受噪音的迫害。”这也验证了他本人的话――“因为求短,必须能收。放,需要气魄。收,却需要自律。”《凭一张地图》凭的,正是一位散文家自律的内功。(撰文:王泽)
“江南”意象体现的对江南母乡的深深眷恋――乡愁。江南本意指长江以南的地区,它往往代表着繁荣发达的文化教育和美丽富庶的水乡,它代表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余光中生于江苏南京,在南京青年会中学毕业后进入金陵大学学习外文,因此,自称“江南人”。 他说:“因为我是南方人,生于南京,而我的母亲和妻子都是江南人,所以,我少年时候想象的故乡就是江南,多水多桥,多藕多莲的江南,所以,纯粹是一个南方的一种回忆。”(《新民周刊》2008-2-12)江南的灵山秀水成为他诗文中的重要意象。诗人在《宜兴茶壶》中写道“……温暖的赭土里外一色/不愧江南的沃土,我的后土/经历多少的烧炼才完成?”精神分析方法告诉我们,潜意识愿望要表现出来得到满足,必然要受到意识的干扰、限制,潜意识愿望没有正常渠道表现自己,不得以采取伪装、变形等方式,在另一种改头换面、符合意识要求的方式中得到表现。余光中诗文中以“江南”、“长江”、“黄河”和“呼唤”等多种意象传达出他的潜意识。余光中在《腊梅》中写道“大寒流降自江南,在岛上/在下风处,仿仿佛佛/多感冒的鼻子,仿佛就可以/嗅到腊梅清远的芬芳。”显然,这里的“江南”,已非抽象的语言符号,也不是是地理上的江南,而是压抑在潜意识中的那种情感固着――对于江南母乡的深深思念和回忆。这种情感固着不仅通过“江南”意象传达出来,而且还通过江南水乡的景物――莲、船和雨等等意象。“台南可采莲,江南可采莲,予戏莲叶间。莲是无所不在的……心随目远,眸光翩翩,在莲与莲间飞回如蜻蜓。”(《莲恋莲》)意识在过去、当下、未来的时空中盘旋穿梭,撑开由绵绵暖意与潺潺怅惘交织而成、难以名状的曲折迂回的潜意识世界。自然景物组成的“江南”意象承载了深远的心理、情感和潜意识的内涵。“江南”意象象征和隐喻的“乡愁”,既是他大半生漂泊生涯的切身感受,也是海外华人共有的思乡情怀,在“母题”的层面又和中国诗歌的乡愁主题内涵一致,也表达出中华民族由古老的农业文明滋育出的根意识和乡土情结。由个人的“一时之性情”,上升为民族的和历史的“万古之性情”(黄宗羲《马雪航诗序》),正如余光中所说的由“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三者有机交融成的“现代诗的三度空间”(《白玉苦瓜》序)。
“江南”意象折射出的乡愁又是和母爱“情结”一脉相承的。“情结” 是指的是一群重要的潜意识组合,或是一种藏在一个人神秘的心理状态中,强烈而执着的潜意识冲动。它源于人内在的自由的欲望被社会规范和自己道德意识的压抑,既不能得到实际实现的满足又不能得到自由呈现的宣泄。诗人在《招魂的短笛》中为母亲招魂,唱得凄凄切切,令人心痛眸酸。“春天来时,我将踏湿冷的清明路,/葬你于故乡的一个小坟。/葬你于江南,江南的一个小镇。”母爱“情结”通过江南的背景,更增添了一份惆怅和凄迷。还有《春天,遂想起》,把深藏于心灵深处的思念母亲的潜意识化作百结的愁肠,因思念母亲而涌出悲伤,到母亲喊“我”,衍化到海峡两岸的喊声,意蕴深远。在余光中的潜意识里,思母念母是与乡愁、国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母爱情怀,乡愁意识,祖国情结,表达了他对故乡对祖国的母亲般的思念和眷恋。“秋天,多桥多水的江南。水上有月。月里有古代飘渺的箫声。舅舅的院子里。高高的桂树下,满地落花,泛泛一层浮动的清香,像一张看不见躲不开的甚么魔网。他便和表兄妹们一火柴匣地收拾起来,拿回房去。”(《伐桂的前夕》)此时,作家仿佛回到了梦中的故乡,梦里梦外都魂系中华的忧郁和感伤。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说,“江南”意象相当于作者的一种梦幻方式。因为“梦是被压抑欲望的想象(伪装)满足”,只有这种梦幻形式才能表现表现被压抑的潜意识愿望。它折射出的母爱成了余光中心灵栖息的港湾。母爱是联系乡愁的红丝线,是茫无涯际心灵栖息的港湾,是无论流浪何处都无法割舍的牵念。只有在梦幻般的倾诉中他才能像越过千山万水迷路的倦鸟飞回家,在母爱故乡里温柔梦幻般的栖息。
和乡愁、母爱联系在一起的“江南”意象背后还折射出一种文化的孺慕和企求。余光中曾在《听听那冷雨》中写道:“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磁石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他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江南”意象具备了承载着丰厚的心理内涵和文化意蕴,是探索余光中作品的重要的线索,“江南”意象在余光中笔下成为了潜意识的折射,意义的深渊,传达的是对民族文化的刻骨铭心的孺慕和企求。
关键词:乡愁诗 阅读 写作
乡愁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情结,乡愁文化浸润着汉文化的特色,而乡愁诗更是传统文化的一颗璀璨骊珠。
1.读乡愁新诗:物已契合,领悟情感
几度夕阳红,多少月明中。在时空的隔离带,天空牵系了多少望乡的眼眸,脚下疯长了长长的乡愁绿草地。对故乡、故国的思念,总是缘于对故乡物、故乡人、故乡事的长相思、长相忆,魂牵梦绕难割舍。正如台湾散文家刘墉在《童年的故事》所感喟的:故乡,这是一个多么熟悉却又遥远的名字,她可以指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块土地,更能指儿时的竹林、草原和小溪、蝉鸣和鸟语的地方……
王国维说:“一切景物皆情语也。”对故乡的思念,乡愁,必须有一个沾染了故乡乡风土气的具体的物,故乡,一草一木总关情。“诗言志”。诗歌主要特征就是表达诗人的情感,这种情感的表达主要依赖于诗中的具体形象。这“形象”就是诗歌中的“意象”,“意”指诗人的主观情感,“象”是客观存在的事物。诗歌中的“意象”是注入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事物。哲学家用三段论说话,诗人则用形象和图画说话。
指导学生阅读乡愁诗,体会诗人灵魂深处的乡愁,关键是要引导学生注目、联想、想象诗中所采撷的意象、风物。
乡愁诗人或离乡或去国,衔着故乡的叶笛吹箫着月白风情、孤影阑珊的思乡心曲。他们中以台湾诗人余光中、席慕蓉两位影响最大,拥有广大的读者群。余光中享有“台湾诗坛祭酒”之称,席慕蓉本是画苑才女,诗画双璧:他们的乡愁诗最具代表性,道出了千万游子沧桑心曲。他们的乡愁诗几乎无一例外是通过轻灵婉转的意象、纤淡的画面意境而深深地定格在读者的情感河床上。
余光中的乡愁诗:
《布谷》:阴天的笛手 用叠句迭迭地吹奏 嘀咕 嘀咕 嘀咕苦苦呼来了清明 和满山满谷的雾 那低回的咏叹调里 总是江南秧田的水意 当蝶伞还不见出门 蛙鼓还没有动静 你便从神农的古黄历里 一路按季节飞来
席慕蓉的诗也飞出不尽乡愁:
《乡愁》: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惆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除余光中、席慕蓉的领头、扛鼎之作,像《乡色酒》、《三个月亮》也流传甚广。
乡愁本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情感,在余光中的《乡愁》中,诗人却采撷了和自己的生活经历、特定年代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物什――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四种形象。以时间的变化为顺序,分别对比人物的四个阶段,把诗人肺腑深处的呼唤、乡愁投射于具体的物象上。
他的另一首乡愁诗作《布谷》比《乡愁》还要乡愁。看,无论是物象的撷取,还是乡愁的缠绵绯恻,如泣如诉,都有过之而不及。“布谷”这个“阴天的笛手”、“清明”时节、“江南秧田的水意”……都是作者故乡江南(湖南衡阳)的风物。自然是一件件风物手有余温、却遥不可及,让人乡愁顿生、霪漫。
读乡愁新诗,把握了意象,一切美的情感都如春水方生一盈漫起来,放电影一般在读者的面前闪现,故乡的一景一物都会在读者的眼目中灵动起来,不用讲学生就懂了,就得到了灵魂的静化、升华,甚至会产生跃跃欲试的写作冲动。
2.写乡愁新诗:采撷物象,点化乡愁
“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亲不亲故乡人”、“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乡愁诗最能感动人心,而且对离开画图时代不远的中学生更是易学善写。诵诗、作画、吟诗,常常是诗歌教学最理想的方式,乡愁诗由于她的绘画美,更能让学生接受,在仿的基础上写出乡土味十足的乡愁新诗来。
都说:诗歌最爱少年。让少年爱上“缪斯女神”,老师是“红叶”、“冰人”,要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指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无拘无束、情趣盎然地写,从最基础、最好学的写起。
一、教学目标 :
1、把握诗歌的形象,领会其象征含义。
2、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1、诵读诗歌,把握诗歌中出现的形象,领会象征含义。
2、领悟作者在诗歌中表达出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方法:
1、诵读法 通过有感情地诵读,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节奏美,认真体味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
2、探究欣赏法 对诗歌形象的象征含义及诗歌的主题进行探究。
3、比较阅读法 将同类题材诗歌进行比较,从而更全面地理解诗歌。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时数:一课时
六、教学步骤 :
(一)导入 :
乡愁是许多文学作品共同的主题,古代的诗词里就有许多关于“乡愁”的 诗句,同学们可以说一两个吗?
如: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月是故乡明
每逢佳节倍思亲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现代诗歌,题目就叫做“乡愁”,让我们一起来体味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浓浓的思乡情。
(二)作者简介:
余光中(1928~)当代诗人和诗评家。湖南衡阳人。现居台湾。1946年考入厦门大学外文系。1948年发表第一首诗作,次年随军队赴台。1953年10月参加《创世纪》诗刊,致力于现代主义诗歌创作。主要作品有《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等,诗集《灵河》《石室之死》等,诗论集《诗人之境》《诗的创作与鉴赏》等。其中《乡愁》一诗,因为形象而深刻地抒发了游子思乡的殷切感情,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赏。他的诗,兼取中国古典文学与外国现代文学之精神,创作手法新颖灵活,比喻奇特,描写精神深刻,抒情细腻缠绵,一咏三叹,含蓄隽永,意味深长,韵律优美,节奏感强。被尊为台湾诗坛祭酒。他的诗论文章,视野开阔,富有开拓探索的犀利朝气,强调作家的民族感和责任感,善于从语言的角度把握诗的品格和价值,自成一家。
(三)诵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小声试读,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并尝试划分诗的节奏和重音。
教师作诵读提示:在划分诗的重音时,对于能够表现诗歌感情的意象,一般要重读,另外,对这些意象加以修饰的词语,能够表现诗歌感情的形容词也应该重读。2、学生集体朗读,自评。(对于节奏和重音提出朗读的问题或优点,强调读出节奏与重音,把握好语速和语调。)
3、个别学生朗读,学生评价。(要加感情)
4、全班有感情地再次朗读。
5、听示范朗读,并投影出诗节奏、重音的划分。
6、配乐,学生朗读,进入诗歌的情境。
(四)研读、赏析诗歌:
1、思考:乡愁是一种抽象情感,作者通过哪些具体可感的事物来表达这种欲说还休、难以言尽的情感?
明确: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2、思考:作者以什么变化组诗?
明确:全诗以时间的变化组诗,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四个人生阶段。
3、你能说说看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都有着哪些具体的乡愁?(板书)
学生思考并明确:小时候,诗人少小离家,与母亲书信往来,乡愁寄托在小小的邮票上。长大后,为生活而奔波,与爱人聚聚离离,船票成了寄托乡愁的媒介。到后来,—方矮矮的坟墓,将“我”与母亲永远分开了!而现在,一湾浅浅的海峡将“我”与祖国大陆隔开。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代表一群人的家国之思。全诗在此戛然而止,留下长长的余味。(全班朗读,感受乡愁的味道。)
总结:余光中《乡愁》一诗的构思特点:作者在这首诗里,设置了四个时段,将乡愁浓缩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形象(意象) ,通过四个时段和空间的变化,逐层推进,使意象次第放大,将乡愁诠释为亲情、爱情和思家爱国之情,感情由淡而浓,主题由浅入深,在一咏三叹之中,将乡愁渲染得异常浓烈。
4、思考:“乡愁”应该是一样很有份量的感情。同学们找找看诗歌中形象的前面都用了哪些修饰语,它们有着什么样的特点,它们又突出了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着什么表达效果?
学生思考、讨论并明确:“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
5、教师总结《乡愁》诗的形式美。
一是结构上寓变化于统一,节与节、句与句比较整齐对称,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整齐中有参差;二是音乐上营造出一种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同一位置上词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使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数量词的运用,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美。这首诗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的恋歌。
全班带有深情地朗读这首诗,并试着背诵。
(五)拓展延伸,比较阅读:
1、学生欣赏余光中另一首表达乡愁的诗作《乡愁四韵》。(罗大佑演唱)
2、比较阅读:
台湾当代女诗人席慕蓉的《乡愁》(详见课本p5)也是抒写乡愁的,说说它与课文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并明确,教师补充:
相同处:① 这两首诗有着相似的写作背景。余光中和席慕蓉的祖籍和出生地均在大陆,后来赴台湾。
② 两位诗人都钟情于中国古典文化,承继传统文化中乡愁的永恒主题写出了新意。
不同处:席慕蓉的故乡在蒙古草原,她既不在那里出生,也不在那里长大,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有机会踏上故乡的土地。她只有在梦里,在诗中,寄托无限乡愁。她的《乡愁》,缠绵悱恻,分别写故乡月夜的笛声、离别故乡时心中模糊的怅惘、别后对故乡的绵绵思念,意境深幽,比喻新异,也具有比较强的时代意义。但在思想深度的开掘上,这首《乡愁》不如余光中的《乡愁》那样深刻。
(六)课堂小结:
今天的这堂课,我们深深地被作者那段乡愁所感动,希望同学们能明白,不管你将来在世界的哪个角落,你的心中都要有着祖国,有着故乡。最后,让我们在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这首歌中结束这堂课。
(七)布置作业 :
1、背诵这首诗。
一、导读环节,激发创新兴趣
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是儿童的天性,而传统的师问生答的、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扼杀了儿童的这一天性,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发展。所以,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达标的牵引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先进行尝试性阅读,做到学生自明目标;自寻学路,教师以学定教。同时,要在导读环节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语文创新欲望。
课前,我发动学生自己去收集资料,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让他们自己去了解余光中,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他们课外自主阅读的好习惯,也加深了学生对诗人及其作品的了解。结果在课下。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收集到了十分详尽的余光中的资料,我在课堂上只作适当的补充,主要侧重于余诗的特点以及终其一生的乡愁情结。
在阅读中遇到的一些简单问题,学生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就可解决的,要鼓励学生独立试读,自己解决问题。我总是在上课时给学生创设展示自学成果的机会,对于学生的新学法,大加赞扬,并倡导大家学习运用。这样,学生能感受到独立阅读的益处与乐趣,学习积极性就更高了,创新的兴趣也就更浓了。
二、探究环节,培养创新思维
孔子说:“学而不恩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学与思是阅读教学过程中有机统一的两个方面。因此,要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使学生会思、善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思维品质。
教学《乡愁》。在自主探究的环节中我设计了三个步骤:
第一个环节是要学生经过讨论找到意象之后。再让学生们在此基础上概括出每个章节所表达的感情,学生完成得十分顺利。做好了这一步,再开始拓展迁移。
第二个环节给学生一个模式,让他们展开联想,在头脑中发掘曾经接触过的拥有类似的意象或情感的句子。这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联想,又可以在“知新”的过程中不忘“温故”,拓展了诗歌情感的外延。在这个环节里,学生举出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诗歌与生活的距离一下就拉近了,甚至在动情时,有的孩子还掉下了眼泪。
第三个环节则是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书本上也有一首席慕容的《乡愁》,同样的题材,诗人相似的经历,两首诗在一定程度上有着相通之处,但又因创作风格迥异,读起来感受又大相径庭。这是最好不过的比较阅读材料,我借此发展一下学生的求异思维,看看学生们各自喜欢哪一首。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大胆发言,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我都予以肯定。老师只作适当的总结。这个环节的设计可以让学生明白相同主题的诗歌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也可以让学生通过比较领会余光中看似平淡的诗句中蕴涵的浓浓怀乡情。
在余光中的《乡愁》之中,最能够打动人心的就是那浓得化不开的情感。有人说,余诗是用最狠心的别离成就最醇美的乡愁。但是余光中只把乡愁比喻成“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样东西,那么剩下的他未曾用到的许多意象就是他余留的想象的空间。这里我让学生们设想一下,如果一天走出家乡,心中最惦记的是什么?让他们想象一下自己的乡愁,大胆地进行比喻句的仿写。学生们的仿写造句就像是在填补空白。这种想象力的调动,给学生们的理解又创造了许多新的元素,乡愁也因此带上了多元的个性色彩。当然,学生的创作毕竟是稚嫩的。但也一样可以从中发现稚嫩的美。我们要培养学生自己的创造力,就要给予他们适宜创造力生长的课堂环境。相信这样的仿写一定可以加深学生对原诗感情的理解,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尽可能积极主动地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
三、赏析环节,强化创新效果
学生有了创新的欲望,具备了一定的创新能力以后,就要加强赏析性阅读训练,以强化学生创新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乡愁》的作业设计还是要从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着手。余光中的《乡愁》,一个章节就是一场凄美的离别,但这场离别没有具体的时间地点,也缺少细致的场面描写,给读者遗留了宽广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充当一次诗中的主角,写一段文字把诗中模糊的离别补充清楚,这也是对诗歌教学的延续。
我采取以下几种形式:(1)赏折性理解:你认为诗中最精彩的是哪一节?为什么?(2)赏析性朗读:你能把你最喜欢的章节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吗?(3)赏析性绘画:你愿意为诗中的一节配一幅优美的图画吗?(4)赏析性表演:你能根据诗的内容自编一个小剧来表演吗?(5)赏析性作文:你能模仿诗中的一节写一段文字吗?
一、“徐娘虽老,犹尚多情”――模仿学习之“偷势”
现代著名文学家沈从文先生有段写给张兆和的情话很有名,它不仅打动了张兆和,也深深打动了后世的读者,他是这样说的: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这是一个整句,由四个分句组成,前三个分句都是铺垫,最后一个分句才是他所要表达的内容,前三句为最后一句服务。这种表达比单纯地说“我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要好得多,因为前三个分句突出的是“多”,后一个分句突出的是“少”,以多衬少,突出“爱”的专一与执著。并且四句话组成一个排比,增加了文章的语势,读来韵味倍增。
其实,这种行文章法古人早就有了,沈从文是向前人模仿来的。如《南史・后妃传》下《梁元帝徐妃传》曰:
柏直狗虽老,犹能猎;萧溧阳马虽老,犹骏;徐娘虽老,犹尚多情。
明明是讲“徐娘”,然从“柏直狗”与“萧溧阳马”讲起,让这二者为“徐娘”作陪衬;前二者“虽老”,仍有用,有如“徐娘虽老”仍有其“多情”的特点。句式由单变复,有了语势,也更有意蕴。并且,前两句用“犹”,最后一句用“犹尚”,用“犹尚”承接前两个“犹”字,三者连贯在一起,显得更为郑重。
这种句法除沈从文模仿外,许多诗人也模仿,如余光中的《乡愁》。全诗四节,前三节所讲的“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为辅,最后一节“而现在”为主;前三节讲的“邮票”“船票”“坟墓”三个意象其实就是为最后一节“海峡”意象作铺垫;并且这四个意象以时间为序,逐层加深。从这个角度来说,余光中这首诗的章法也是向前人学习的结果。
这种章法,学生也可以模仿学习,也可以因此组织出好文章。如下面一段文字:
在巨大的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的年级排名表下,看着自己那在数百人之后的名字,我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一个朋友走了过来,看过这巨大的年级排名后,指着理科第一名的名字,对我说:“这个人真是个天才啊!”
我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静静地看着那个名字。我的心里却并不平静,思绪又回到了初中时代……
初一,她坐在我前面,大家都在教室外玩耍,她安静地坐在教室里看书。不仅是看教科书,文学、历史著作一本一本地看。那时,她考全班第二,我考第三。
初二,她坐在第一排,我坐在角落里。在晚自习前的喧闹声中,我也隐约能听到她的读书声;课内的、课外的,她都读。那时,她考全年级前十,我考全年级前二十。
初三,她坐在第二排,我坐在第五排。课间,她发出的声音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和前往办公室问问题的脚步声。那时,她考全年级第一,我考全年级第三十。
从初中时代的记忆回到现实,我问那个朋友:“什么是天才?”
他吱唔半天,没有答上来。
“天才就是那些有自己的目标,并能坚持不懈、拼尽全力去努力的人!”我说。
――王宏《天才》
文章从初一、初二、初三这三个时间段,从自己与那理科第一名的学生在学习状态与学习成绩的对比中,突出了努力勤奋与成绩的关系,层层递进,这学习的就是“徐娘虽老,犹尚多情”的手法。而开头写那巨大的排名表下,自己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又是在学习基础上的创新。学习与创新的结合,不仅让文章结构完整,流畅自然,而且进一步强调突出了“天才就是那些有自己的目标,并能坚持不懈、拼尽全力去努力的人”,形式与内容二者完美结合起来。这就如《乡愁》诗之于“柏直狗虽老”句,可谓“偷势”之典范。“偷”而不使人觉,这是我们通过阅读学习写作的人不得不注意并努力学习的地方。
二、“你一走台北就空了”――模仿学习之“偷意”
“偷势”而不使人觉,高明的“偷意”也亦有此功效,与原创平分秋色,或者竟高于原创,如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和韵而似原唱”一样。余光中诗《寄给画家》,其中写道:
你一走台北就空了,吾友
长街短巷不见你回头!
那个画家是余光中在台北的好朋友,他要去香港一段时间,余光中作此诗送他。朋友一走“台北就空了”,从事理上来说,这是不可能的,但从情感角度来说,却是实实在在的。在余光中心中,这个朋友是唯一,没有这个朋友了,余光中就是孤独的,即使在“众里”仍觉“身单”。如此表达,夸张中把内心最淳最厚的朋友之谊表现出来了。
如果我们加以追述的话,发现这种情感的表达,不是余光中的首创,余光中此处立“意”“偷”自韩愈。韩愈在《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的开篇道:
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夫冀北马多天下。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群邪?解之者曰:“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伯乐知马,遇其良,辄取之,群无留良焉。苟无良,虽谓无马,不为虚语矣。”
韩愈分析得透彻:马群中没有良马了,称之为无马,有何不可。这就如余光中一样――台北没有知心人了,称之为没有人,又有何不可?韩愈文与余光中诗立“意”可谓一致,只不过韩愈表现的是君臣之义,余光中用以表现朋友之谊。而我们称余光中“偷”韩愈之“意”,未为不可吧。
然再细究,韩愈此文立“意”也非独创,而是从古书中来,韩愈亦“偷”古人之“意”。《诗经・叔于田》曰:
叔于田,巷无居人。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
诗中讲自己的心上人“叔”(古代兄弟排行为“孟仲叔季”,“叔”为老三)骑着马去了野外打猎了,在女主人公看来,心上人一走,“巷”子里便没人了,为什么呢?因为“巷”子里的人不如“叔”,不如“叔”既“美”且“仁”!很明显,韩愈所言“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立“意”便取自这首讲男女之情的诗。
同一立“意”,《诗经》用以表现男女之情,韩愈用以表现君臣之义,余光中用以表现朋友之谊,妥妥帖帖在文章中呈现,无丝毫矫揉造作,自自然然,此真“偷意”之杰作。善于读书、读书多者,能“偷意”而不著痕迹;而不善读书、读书少者,不仅不能“偷”,即使“偷”而也将被人一眼识破。从这角度看,阅读与写作,二者关系可谓大矣。
三、“天若有情天亦老”――模仿学习之“偷句”
前面讲到“偷势”“偷意”,此处讲“偷句”。“偷句”“偷”得最成功的要属曹操《短歌行》: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这八句中竟有六句使用的是《诗经》中的成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句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诗写的是一个姑娘在思念她的爱人。其第一章:“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曹操在这里引用前两句,且用“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来承接,一方面用以比喻对“贤才”的渴望,另一方面蕴含着省略掉的后两句的内容:“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你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呢?责怪当中饱含着求才的真情――只要有才,你就来,不要因为我未亲自延请就不来!这样对接简直天衣无缝!“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四句出自《诗经・小雅・鹿鸣》,描写的是宾主欢宴的情景,曹操在此要表达的是: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一定会以“嘉宾”之礼对待,我们定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合作。这四句与“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相衔接,由渴望贤才到招待贤才,承接自然无痕迹。并且,“但为君故”的“君”在《诗经》中是特指,此处变为泛指,凡是读到这首诗的读书人都可以把自己想作曹操为之沉吟、招待的对象。这样一来,两处引用的《诗经》原句由“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连接起来,不仅意思完整,而且韵味无穷,不得不说曹操是“偷句”的高手、能手,“偷”而不使人觉,“偷句”却似原创!
也善于“偷句”。他1949年4月写的七律《人民占领南京》诗最后一联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对唐诗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诗出自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诗突出的是送别时深沉郁愤的情绪,表达的则是蒋政权时那种兴奋自豪的心情。有人评价的这句诗时说:“严谨地说前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原出至唐朝诗人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中的一句,但是直到为它作媒天造地设了后一句后,似乎才真正成为千古绝唱!”这句话或许有溢美的成份,然而也从另一侧面说出,此处“借”用,此处“偷句”,是很成功的。
写作中,偶尔的偷句点化,也可使文章如画龙点睛般出彩。如下面一段学生文字:
我趴在桌上闷闷不乐,倩见状便凑过来,故弄玄虚地问:“请问这位同学魂魄在否?”
我想起了网上的一句话,便转述给了她:“此人已死,有事烧纸。”
“什么?”她做出诧异的表情,“她坟墓在哪儿?风水好不好?有一句话藏在心里好久了一直没跟她说。”
“什么?”
“她还欠我五毛钱呢!”她说得郑重其事。
我不禁“扑哧”一声笑,倩也舒展了愁眉,和我相对笑着。
――成嘉琪《HELLO!OK,绷》
“请问这位同学魂魄在否?”是调侃的引用,“此人已死,有事烧纸”也是引用话语,以调侃对调侃,“她还欠我五毛钱呢”则不仅是引用,更是化用,它源自于鲁迅《孔乙己》中的“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然而情境气氛与前面一脉相承,让文章既有情趣又有余味,二者的默契与情谊全部展现出来了。这乃是高明的偷意。
四、“春风又绿江南岸”――模仿学习之“偷字”
“偷势”“偷句”“偷意”之外,还有“偷字”。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诗,如贾岛“僧敲月下门”、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一样,是修辞炼字的名句。据说王安石在草稿上改了十几次,最初是“到”字,后改为“过”字,又改为“入”字,又改为“满”字,最后才选定这个“绿”字。这个“绿”字用得好!如果用“到”字,少了鲜明的形象感;用“过”字,形容鸟的轻盈还不错(如杜诗“身轻一鸟过”),但说春风“过”江南却词义不佳;“入”字有动态感,写春夜小雨非常生动(如杜甫“随风潜入夜”),但用于描述遍及江南的春风,却很不贴切;“满”字虽然形象鲜明,也很生动,但是却显得生硬,与春风的轻盈不相称;而用“绿”字,不仅表明“绿色”,还有“吹绿了”的意思 ,将春风拟人化,更增添了动态美。王安石对此也相当满意,他在《送和甫寄女子》诗里又说:“除却春风沙际绿,一如送汝过江时。”他对这个“绿”字太满意了,得意的话非得再说一遍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