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诗歌类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中国传统诗学 人格类型 李白 “内儒外道”
唐朝诗人李白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他的诗歌和思想有着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长期以来,有许多学者研究其社会价值观念,而由于李白对于中国主流传统思想儒家和道家都表达过向往,学术界对于他的思想构成众说纷纭。这些研究中的代表性观点包括认为李白属于儒家或道家文化人格类型的主要倾向论和认为李白人格表现为儒道冲突或互补的复杂组合论①。本文试从中国传统诗学的角度出发,分析李白一生的经历与创作,探讨他的诗学思想,论证李白属于杨乃乔先生所提出的两种在儒道互补中形成的人格类型之一——“内儒外道”型,并阐述这种人格类型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一、从悖立走向整合的转换中介
东方古典诗学在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萌芽,但是,在庞杂的诗学思潮中,只有儒家诗学和道家诗学终成“显学”。杨乃乔先生在其所著《东西方比较诗学——悖立与整合》中指出,儒家诗学在经学的经典文本上“立言”从而建构起栖居和生存的语言家园,在其中规避死亡和追寻永恒,而道家诗学主体生存的渴望是语言家园的“颠覆”,力图以“立意”取代“立言”。从春秋时期孔子删“六经”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诗学逐渐占据了文化的中心,而道家则被推到了文化边缘,因此在东方诗学中,儒家经典文本由于“经”的学术宗教地位成为最高诗学批评原则,形成经学中心主义。
然而,经学达到鼎盛之后,走向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玄学化,“儒家学派的衰落和道家学派的崛起使何晏、王弼、向秀和郭象等人从老庄的角度对儒家经典文本的意义进行重新解读和阐释”,“至此儒道两家在冲突的悖立中形成了互补的整合趋势”②。由于玄学中儒道的冲突与互补的势态和方法决定了儒家和道家诗学在冲突中转为互补的表现形式,杨乃乔先生把儒道冲突之悖立与互补之整合分为五种势态和方法,其中儒道冲突的两种势态和方法有“以道攻儒”和“以儒攻道”,而儒道互补的三种势态和方法包括“内道外儒”、“内儒外道”和“贵儒尊道”。
同时,儒家诗学和道家诗学在冲突中的互补在整合东方文化心理时空的同时,也对批评主体心理时空产生了相应的影响。“当儒道两家诗学作为存立于主体之外的继承文化现象,同时对阐释主体进行渗透、共同内化于阐释主体人格的内部时,儒道两家诗学冲突与悖立的外在条件就必然转换为互补与整合的内在可能性了”,所以“阐释主体之外的冲突与悖立的儒道两家诗学,在阐释主体人格之内的积淀便形成了互补与整合的势态”,构成了“内儒外道”型和“内道外儒”型这两种人格类型③。因此,这些阐释主体便成为了儒道两家诗学在冲突中的互补的中介,他们的理论人格——由儒道两家诗学的不同文化和价值心理时空所构成的复合结构:既指儒道两家诗学在阐释主体内部积淀所形成的两种互补的人格类型,也指儒道两家诗学在冲突中走向互补的两种势态和方法。
在这两种势态和方法中,“内儒外道”是指“在儒道两家的互补中,向秀和郭象把儒家主体在经典文本上“立言”所设立的最高道德伦理规范--名教阐释为主体内在的自然本性”,他们用儒家主体在经典文本上“立言”所获取的意义来阐释道家的文本,把名教融于老庄中玄学化了④。判断东方诗学文化传统发展历程上的儒道人格互补类型时,最重要的是“判断一个阐释主体其诗学体系在儒道冲突与互补的建构,其理论基点是建构在儒家主体栖居和生存的家园,还是建构在道家主体栖居和生存的家园”⑤。“内儒外道”不同于“内道外儒”,其在基点上还是立足于儒家主体栖居和生存的语言家园——经典文本上的,构成了向秀和郭象这种“内儒外道”型主体人格。
“内儒外道”人格互补类型对东方诗学体系的建构和文学创作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从向秀和郭象开始建构,到南朝的刘勰的成熟,再到后来的陈子昂、杜甫、柳宗元、欧阳修、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的不断发展,这种人格类型在东方诗学文化传统的发展历程上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惯性系统⑥。下面,我们就来从“内儒”和“外道”两个层面来论证李白的“内儒外道”人格互补类型及其对他诗歌创作的影响。
二、李白诗学的“外道”与“内儒”
“内儒外道”人格互补类型的主体精神扎根于“内儒”这一层面,而方法论则扎根于“外道”这一层面。“内儒”对应于刘勰诗学体系中的“文之枢纽”,他把“宗经”、“征圣”、“原道”尊为“文之枢纽”,将阐释主体把儒家学术思潮崇尚在经典文本上的立言转型为对“宗经”、“征圣”、“原道”,作为批评文学现象所奉行的主线⑦。“外道”是道家诗学在宇宙本体上崇尚的“立意”渗透于阐释主义人格的内部之后内化为支撑“内儒外道”人格互补理论的方法论,“立意”要求主体摆脱“宗经”、“征圣”、“原道”的极端功利性束缚,复归文化规范之外的“自然”之境⑧。李白诗学理论的主体精神也是儒家的,而方法论是道家的。
中国文学博大精深,它所展示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现代诗歌也是其中之一的文学风格。现代诗歌得名称是在1953年所确立。诗歌类型给我的感觉就是用白话语言,更加有现代形式的风格来表达自己,非常适应当下风格。对于新时代的学生们该如何学习现代诗歌呢,
初中的语文教材课程做了一定的变动,虽然有所改善了,但是我觉得还是有一些不足中。现代诗歌主要形式自由、内容简单明了、形象鲜明、意境深入。老师教导学生,应该抓住学生自己的内心活动。开放学生的创新思维,不要把内容熟读而以那么简单。现代诗歌语文众多,教师可以做一个诗歌课程的小组讨论,所表达自己的观点,来一个即兴创作。
在阅读现代诗歌中要带入自己的情感,进入诗歌里的意境,感受作者当时的心情是什么。教师对作者背景身世为学生们做一个讲解,讲讲作者做过什么,他的情感是什么类型。现代诗歌多是叙事诗和抒情诗,诗歌中有故事和人物设定,通常以诗人满怀激情的歌唱方式来表现。我印象中最深的就是蒹葭,故事情感深厚,此诗曾被认为是用来讥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或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现在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情歌,写追求所爱而不及的惆怅与苦闷。
多开展有效的诗歌鉴赏,提高学生对诗歌的兴趣。这样学生的理解能力才更强。
我国的古典诗歌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内容包罗万象异彩纷呈。有的讴歌壮丽河山,有的抒发爱国情怀,有的描摹四季景物,有的感叹悲欢离合,有的赞颂亲情友谊,有的反映人生百态。这些古典诗歌对学生情感的陶冶、人格的培养、道德境界的提升有巨大作用。但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他们自身的知识、阅历、经验有限,因此对古典诗歌的接受还是比较困难的。尽管入选小学课本的古典诗歌相对较为浅易,可是很多学生还是未能读懂,更谈不上进行赏析。因此,老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怎样让学生读懂一首古典诗歌?下面谈谈我的一点看法。
首先,看诗人与时代。诗人写作一首诗歌,其目的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诗人的思想感情是与他本人所处的时代和他自身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的。在一定程度上说,有什么样的时代,就会有什么样的诗人和什么样的诗歌。面对一首诗歌,我们切不可忽视对诗人与时代的了解。比如,教学王昌龄的《出塞》,如果学生知道诗人王昌龄是盛唐时期的边塞诗人,又知道盛唐的社会气象和精神风貌,读懂该诗就没那么吃力了。盛唐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生活在这样的时代,人们的精神风貌蓬勃向上。奋发进取,建功立业、追求自我实现就成了盛唐诗歌的主旋律。王昌龄和同时代很多诗人一样,青年时代就志存高远,漫游四方,西出陇西,远出玉门关。亲身体验了边塞军中生活。他的诗作多描写和抒发戍边将士的艰苦生活与英雄气概。与高适、岑参等人成为边塞诗派的领军诗人。学生明乎此,阅读《出塞》一诗就很容易体会诗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所传达的情感了。
其次,看标题和注解。注解是对诗中一些较难理解的词语或典故做解释,我们当然要充分利用注解,这不必多说。而标题每每是诗歌内容或主题的概括与揭示,决不能等闲而视。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我相信,学生还未具体阅读就知道该诗所写的内容了。教师在教学时只需提两个问题就能一下子激活学生的思维。其一,九月九日是什么节日?其二,这个节日在我国民间有什么习俗?当学生知道九月九日是重阳节,民间有登高、插茱萸的习俗时,老师进一步提问:诗人在这一天登高忆起哪些人?这说明此时诗人身在何方?如此,学生对诗歌内容已经有了七成的了解。再如杜甫《春夜喜雨》,标题中的一个“喜”字透露出当时诗人的欣喜之情。诗中写夜、写雨、写花,无不渗透着喜悦的情绪。至于诗人为什么对夜雨如此欣喜,在进入具体阅读时,老师稍加点拔,学生就能心领神会。又如《游子吟》、《示儿》、《别董大》等诗作,标题都直接呈示诗歌的主题。
再次,看诗歌类型。古典诗歌根据题材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我们只要根据诗歌的不同类型而从不同角度和方向去阅读,就会对诗歌有更为便捷、更为准确的理解。比如咏物诗,它是以某一客观事物为描写对象,其特点是“托物言志”;写景诗则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抒发诗人的主观情感,这叫“借景抒情”;而以凭吊古人或遗迹为内容的怀古诗,则多半表达诗人物是人非、昔盛今衰的惆怅。此外,还有送别诗、怀人诗、叙事诗、说理诗等等。一般情况下,我们从诗歌标题就可知晓其类型。如《别董大》的标题就告诉我们这是一首送别诗。但有的则需从诗句中得知,如李白的《劳劳亭》。确认了诗歌的类型,我们就基本上把握了诗歌的情感意向。教学《别董大》一诗,老师需要特别提醒学生的是,这首送别诗与一般送别诗所表达的依依难舍、缠绵悲伤的情感不同。它表达的是诗人对友人的劝慰,有乐观豁达的情怀,这从“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两句看出。例如《竹石》显然是咏物诗,是“托物言志”之作。《竹石》是通过对竹石形象的刻画,表达诗人自己愤世嫉俗的心情和正直倔强的性格。而像苏轼的《题西林壁》,便是说理诗,重在理趣。老师只需让学生着重玩味后面的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即可。
关键词:越南 新诗 革新
可以将越南抒情诗分为三个大类型,分别是民间抒情诗、古典抒情诗和现代抒情诗。不同的诗歌类型有不同的结构原则,通过结构原则我们可以看到各种诗歌类型之间的主要区别。下面的一些艺术观念可以视为新诗诗人们在写作的过程中需要遵守的结构原则。
一.尊重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
说到创作诗歌,从古至今人们常强调“真”字――感情之根。但是实际指出,立言的方面和实行的方面又是大不同的。古典抒情诗看重整齐、稳定、和谐等因素,并且往往要做言志、载道等任务。在这样的艺术观念上,古典抒情诗显然不将尊重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视为构思的一个原则。在新诗运动初期,诗人们都很赞同潘瑰的观点:“大家常说诗是心的天然声音。古人给予作诗的事情定了非常严格的规律,是为了改造那个声音,使它更好听,更和谐,但是同时也使它失掉天然的性质。”(《越南诗人》,河内,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1页)新诗人们都很响应潘瑰的号召,他们“以一种有韵无粘的句话来表达心坎里面的真意”(《越南诗人》,第22页)。
尊重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的观点开放了诗歌的内容,改造了诗歌的形式。在构思方面,新诗人不要劳心苦思寻找诗思,只要心里有感情就可以作诗了。诗人随着感情而随意拖长或缩短诗篇,因此诗篇伸缩灵活。
因尊重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而新诗人必须找得到新的一种表达方式,从而产生了“说调”诗句之类。“说调”诗句可以把抒情人物在感情、思想上的每一个细节都表达出来得清清楚楚。“说调”诗句也改造诗歌的音乐,这种音乐不是由平仄配合而来,而是由心声、生活气息、感情的节奏造成的。“说调”诗句站在很多发展的前景下,它开门迎接日常生活的声音进入诗歌的世界;它给现代诗歌和传统诗歌开了通道;它适合各种新的思维类型,允许使用各种隐喻和联想。当然,它也将诗人的个性才华展示出来。
可以说,尊重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的结构原则包含着关于诗人意识到自己的地位和价值,有关于诗人的“诚实”渴望,有关于诗人自我得到合法地位的需求。
二.强调客体描写的独立之势
在超个体的诗歌(古典诗)中,外界和内界之间具有先天的“合一”关系,即常说的“天人合一”,所以在古典诗中不用提及主体和客体的区别。古典诗人因为要发表那些所谓“永久的真理”,那些“道”和“德”,所以不在乎井然有序的形式会影响描写客体的真实性。对他们而言,重要的不是事物的个别形态而是对于那个事物的唯理感受。在新诗中,诗人将自己和其他的事物进行区别和对立,从而主体与客体的“合一”体被打破。新诗人往往保持自己和客观世界之间的距离,这种思维也成为新诗的一个结构原则。
客体化的结构原则在描写天然景色的诗中体现得比较明显。在这一部分诗中,天然景物除了在古典诗里常见的各种意义之外,还处于一个新的地位:一个客体的地位,即有完善价值的一个对象。这个客体和主体分割,它挑战主体的占领的能力。例如春妙《下午》里有一句:“空间里面似乎有丝线/一走即断,一动即消”。如果诗人不觉得大自然有它自己的生活,不觉得大自然和人之间存在一个客观的关系,为什么他要那么小心翼翼。或者如辉谨在《夜雨愁》一诗里同时听见两种声音:“倾听雨一滴一滴下/听见天沉沉,听见我愁愁”。通常而言,只要“听见天沉沉”的一枝节就可以构成一个情绪(使用“外景转化成心景”的方式,按“人愁景何乐”的原则),但是在新式诗人的感觉之下,辉谨可以分别每一种声音的“音色”,它们不是同一的,而是和调在一起的。
新诗有较为普遍的一部分,那是包含某一个故事的诗。诗人们确实爱观察自己的内心,在它扮演客体的角色的时候,他们爱装扮成各个不同的对象以便能够了解它们,也是为了能够了解自己。为了写作这一类诗,他们学习民间抒情诗、古典抒情诗、欧洲民谣等诗歌的经验。这种诗的蓬勃发展也说明“客体化”的结构原则很深刻地影响新诗人的创作。
参考文献
[1]潘巨棣.新诗运动[M].河内: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一、初步鉴赏
首先,关注诗歌的题目。题目是诗歌的眼睛,它能够给我们提示诗歌的大致内容、情感、价值取向,如题目中有“咏”说明是“咏物诗”,“怀古”说明是“怀古诗”;题目中出现“悲”我们就知道作者的感情,出现“送”我们可以界定为送别的主题等。
其次,关注诗人和时代。要知人论世。熟悉诗人可以了解其诗歌的大致风格和内容,如提到杜甫我们就知道他的风格是沉抑顿挫;李白诗的风格是豪迈飘逸。关注时代可以让我们对诗的创作基调和背景有所了解,如杜甫、李清照等人的诗词大多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再次,关注诗后的注解文字,这些文字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诗歌内容、情感产生的原因。
以上所述能使我们对诗歌有一个粗线条的认识,是对诗歌的把握,有了这些“关注”我们就可以真正进入诗歌的内在世界。
二、深层鉴赏
1.关注诗歌的类型
诗歌按照内容可以分为咏物诗、咏史诗、田园诗、边塞诗、送别诗、闺怨诗等。我们知道相同类型的诗歌,在思想内容上也相类,采取的手法也有很多相同点。比如“怀古诗”,手法上主要是对比、虚实结合;情感基本是借古讽今、借古喻今等,内容大多是写古人、古事和今人、今事。如李白的《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这首诗中,作者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来衬托变幻无常的人事,见出今昔盛衰之感。又如刘禹锡的《乌衣巷 》: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诗人集中描绘乌衣巷的现状,对它的过去仅仅巧妙地略加暗示,运用今昔对比,历史沧桑之感就不言而喻了。所以说关注诗歌的类型,就能对诗歌内容和手法有一个方向性的把握。
2.关注意象和意境
意象是寄托了作者主观情感的物象,意境是所有意象组合形成的氛围。一般来说诗歌都有意象和意境,诗歌中的很多意象表达的情感其实是固定的。了解意象可以帮助我们较快切准诗歌的脉搏,把握诗歌大致的情感倾向,比如杨柳、长亭、寒蝉等,都有送别的情感。又如,在李清照的《声声慢》中,淡酒、鸿雁、黄花、梧桐、细雨等意象,都有愁的情感。
3.掌握鉴赏诗歌的手法
教师可以分门别类构建一个诗歌手法体系,让学生心中有数。这些手法包括语言特色、艺术风格、表现手法、表达技巧等,它们不仅告诉我们诗歌“写了什么”,而且能让我们明白诗歌是“怎么写”的。诗歌手法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在此只谈一下表达技巧。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大致可以分为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等。表达方式包括描写、议论和抒情。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对比、对仗、拟人、夸张等,这些都比较简单。表现手法较为复杂,用得较多的有烘托、用典、虚实、象征、起兴、联想和想象、渲染、抑扬、对比、衬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如2008年江西高考试题: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答题步骤:①概括实景、虚景。②手法:虚实结合、虚实相生、以虚衬实。③效果:前后对比,突出主旨、情感;互相映衬,烘托渲染情绪。答案: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国家南北分离。后两句实写鸥鹭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人民不能自由来往,虚实结合,表达了作者对人民分离的痛苦与无奈以及对国家统一的强烈渴望。当然,诗歌考查不只是对表达技巧的考查,所以只有平时就把知识体系构建好,积累专业术语,学生才能做到有备无患,才能规范答题,不会束手无策。
4.重视直接抒情句
诗歌要么言志,要么抒情,要么讲理,所以若能找到直接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就等于在情感上与作者在一起了,就更容易把握整首诗的感情基调。这样的句子很容易判断,一般在文末。如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抒发了词人慷慨激昂的人生理想,含蓄地批判了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懦弱行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抒发了文天祥精忠报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英雄气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
【关键词】王文治;云南;叙述
王文治,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中探花。后因乾隆皇帝南巡见其书法,大加赏爱而以书法著称于世。诗歌创作因与袁枚、蒋士铨、赵翼相唱和而被洪亮吉(《北江诗话》卷五)评为“朝干之诗古茂”,“袁王蒋赵”并称。王文治对自己的诗歌期许颇高,称“通籍后,官翰林,以诗为职业,人或以为能,然多进御及应试之篇,至于抒写怀抱,赠答友人,古人所谓缘情之作,则依然不敢骤示人。”(《梦楼诗集自序》)王文治认为诗歌创作是本分,应当出于自己的情感而不是进呈或是应试。而姚鼐在《梦楼诗集序》中即称王文治“负气好奇,欲尽取天下异境以成其文”。王文治的诗歌在四川、江南、北京、琉球、日本等地流传。
乾隆二十九年(1764)三月,王文治获任职云南省临安知府(今云南建水),九月进入云南,十月到任。至乾隆三十二年(1767)解任,共在云南生活了3年。在《梦楼诗集》二十四卷本中,有关云南的描述集中在卷七《南诏初集》、卷八《南诏二集》、卷九《南诏三集》、卷十《归人集》,在云南创作的诗歌分别为6首、60首、81首和26首,虽只占了《梦楼诗集》收1878首诗的9%,却集中了王文治军旅、民俗、旅行、农事等类型的的诗歌精品。
王文治《梦楼诗集》的云南部分并未按照时间和地点变动而编订。他按照清代的官道进入云南并赴任的。 1764年王文治路经曲靖府平彝县(今富源县)多罗驿或平彝堡、马龙州(今马龙县)马龙驿;云南府嵩明州(今嵩明县)杨林驿、昆阳州(今昆阳)军站时,先后作《平彝县二首》、《雨夜入马龙州》、《望海寺喜晴》(望海寺在杨林)、《九月十一日久雨晚晴旅馆饶有花竹与昆阳吴刺史暨张葛二秀才同宿因赠》等诗。十月到任后至1765年八月先后在临安府境内的建水、开远、石屏、蒙自、个旧、通海等地,作《初入临安郡》、《自阿迷州归晚宿漾田赠图州牧》、《石屏寓馆同刘石渠夜话》、《过通海赠朱令桐野桐野曾入翰林改官于此》等诗。
1765年八月赴昆明参加分省乡试,而作《晓过通海》、《江川道中》等诗歌,十一月后回临安府,作《书刘明府江川杂咏卷后》、《行蒙自县郊居人以葡萄为献乃酬以诗二首》、《个旧厂》等诗歌。1766年,在临安府任上,有《三月十五夜登云龙山宿旧寺》等诗。秋,因兵檄赴昆明期间作《碧鸡关》、《九月十三日同张寿雪游近华浦三首》、《海门桥》等诗。回至临安府作《临安诸葛祠》、《丙戌(1766)除夕得商宝意前辈元江度岁诗丁亥(1767)元日次韵裁答》等诗。
1767年年初奉命押送粮草到腾冲,先后作《姚州逢张午桥夜话》、《崇圣寺用黄华老人韵》、《宿下关》、《楚雄郭外桃花》、《永昌军营口》、《定西领》、《永平县》、《澜沧江》、《永昌府板桥》等诗。从昆明到永昌府,旅行单程约为两周,急行军则在8天左右。而王文治却作诗43首,以来往时间算,平均每天近两首。而王文治在云南创作诗歌三年仅173首。
王文治在亲自编订南诏三集时,并未按照诗歌创作的时序来安排,根据诗歌创作地点的推定,像《自永昌归再过青华洞》、《宿云涛寺再用前韵》等则为返程之作,却排列在去程的诗歌中。在点苍山感通寺连续写了《点苍山二首》、《杨升庵写韵楼》、《荡山写韵楼有杨升庵先生垂柳篇刻于壁次韵一首》、《感通寺龙女花》等5首,连续排列。王文治去程有军务在身,不可能在感通寺长期停留,查找书籍,了解龙女花的故事,游览崇圣寺。孰为去程之作,孰为返程之作,难以判定。
王文治在云南的诗歌创作丰富了他的诗歌类型,诸如军旅、政治、民俗等类型。同一时期,赵翼、王昶等在仕宦云南的官员,将云南的风物、景色、人群、民俗等纳入了诗歌创作中,极大地丰富了云南文学的表现,这些诗歌在云南的流传也丰富了云南的明清文学。王文治在诗歌创作上展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开创了自己的诗歌创作类型。南诏三集中,表现较为突出的有:
一是描写云南的民俗传说。王文治在《感通寺龙女花》中记叙龙女花的故事, 还记叙了寺僧如何管理此花,“此花秋日始开,寺僧将隔岁花养于地窖,虽寒不落。”其诗说:
三桠亭亭归一根,花时素艳何偏翻。得道已凭金换骨,多情原自玉为魂。人言无极通禅悦,借问何如舍利弗。着衣结习尚须除,况复携之贡京阙。龙颜有喜赐诗篇,龙象重新讲法筵。(《梦楼诗集》卷九)
其他如《滇人以夜合花入馔》、《龙贞女诗并序》、《蜂房》等都描写云南的风土人情。。
二是云南政治题材的描写。乾隆年间的中缅战争是乾隆十大武功之一。王文治的好友朱孝纯、赵翼、王昶等都亲历其事,其忘年交商盘亦因此事逝世。王文治初期即抵制此事,后因亏空,失去政治前途而解职。在接受押解粮食的任务后即极为抵触,加上在永平旅途的生病。《止练》正是在这样的情景下写的。其诗曰:
去年平莽役,仓卒失其纪。中夜军帖下,兼程赴敌垒。都督令三申,太守符一纸。军法如霆雷,迅疾靡宁晷。裹头以布巾,缠脚以麻。标枪刃非利,环刀短难倚。平时无律伍,此日强鞭棰。可怜九龙江,伏尸塞流水。纵或逃亡归,瘴疠熏肤髓。孟艮及整欠,内附良可喜。但知官兵功,谁知土兵死。平莽役告终,平缅事伊始。(《梦楼诗集》卷九)
作为一首叙事长诗,这是王文治作品中不多见的关心非汉族的民间疾苦。而在王文治以后的创作中基本上没有此题材。
三是与云南本土文学作者的交流。与纳楼夷民李龄(1724~1774,字彭年,号松屋)的唱和,成为他诗歌创作中的趣闻,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五有载。王文治说:“纳楼夷民李龄,工为诗歌,予守郡三年未之知也。解郡后,李以诗来谒。清韵婉丽,有西昆之风。予既惜相识之晚,尤深愧采访之疏矣。”(《梦楼诗集》卷十)王文治借用费密(1625-1701)和王士祯(1634-1715)因诗歌而相知相识的典故,比喻他和李龄的相遇。王文治辞官离去时,李龄献诗四首赠行,其中有:“玉堂老凤留衣钵,沧海长虹卷钓丝。”王文治十分欣赏,称其诗“才力博大,尤为难得”,以此二句为起句,作诗:
玉堂老凤留衣钵,沧海长虹卷钓丝。旧事都随云变灭,新词欣见锦纷披。 殊方那易逢佳士,识面无如是别时。自负平生能说项,珊瑚几失网中枝。(《梦楼诗集》卷十)
一、文包诗的教学定位
文包诗作为一种全新的文本形式,要想提升教学效能,就必须对这一类型文本产生的过程以及目的有真正的把握和通透的了解。教师只有在对这一文本有了深刻的洞察,才能真正遵循文本的特征和规律进行教学。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1 在目标制订上,聚焦于诗歌还是文本
在文包诗刚刚诞生初期,很多教师并没有对这一类型的文本进行深入思考,教学的核心和目标定位常常在文本和诗歌之间摇摆不定――是借助诗歌解读文本,还是依托文本体悟诗歌?其实。稍加考量不难发现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文本更加经典。还是诗词更加经典?从文包诗创作的目的来看,其主要价值便在于借助通俗易懂的文本语言感知诗词大意,在文本语言的阐释中为学生成功体悟诗词内在的情韵铺设高速通道。从这个角度审视,文包诗文本的产生是为了便于学生解读诗歌。在教学中,教师也应该树立这样的认知理念:解读文本是策略。体悟诗歌是目的。如果相反的话,文包诗的教学将会本末倒置,不管采用怎样的策略也终将无济于事。
例如在教学《李广射虎》这首文包诗时,笔者就将教学目标定位于:诗文并茂,领悟意境,理解《塞下曲》及在文章中所蕴含的意思:教学重点定位于: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背诵古诗《塞下曲》。
如此设定,始终将教学的中心放置在对古诗的理解体悟上,真正契合了文包诗这一独特文本形式的规律,为文包诗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
2 在方式选择上,是研读文本还是套用诗歌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教师凭借全新的教学理念已经能够厘清文本与古诗之间的关系。但一旦回到教学实践中,教师就常常会不自觉地被文本中生动精彩的语言所吸引,教学中学生对文本语言单方面地品味体悟、赏析悦纳也就成为家常便饭,而文包诗文本独有的价值取向和教学重点却被忽视了。这其实成为另一种形式的以文学文。真正的借文学诗是要努力将文本的语言与诗歌的整体意蕴进行有效链接,让学生在“诗”“文”的互相对照下,将文本的内涵与气韵渗透到诗歌之中,从而成为诗词教学的有效抓手。
例如在教学《每逢佳节倍思亲》这首文包诗时,教师就紧扣“独、倍、遥知、少一人”等重点字词,引导学生从文本语言中寻找注脚。在教师的引领和点拨下,学生的阅读已经不仅仅是停留在文本或者古诗等某一个板块中,而是在诗文的对照联系中,最终促进了学生对古诗的理解体悟。
二、文包诗的教学策略
纵观苏教版教材,文包诗的形式贯穿始终,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都有不同类型和深度的文包诗文本。而不同的年级段,文包诗教学也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尚停留于形象化层面,应该侧重于借助文本学习古诗的大意:进入中高年级之后,随着学生对语言感知能力的逐步增强,则应该引导学生从文本的细节人手让学生真正走进诗词的内核,感知诗人蕴藏其中的情韵,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下面就以《李广射虎》《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教学为例,谈谈文包诗的教学策略。
1 整体感知,把握内在气韵
文包诗中的课文内容尽管是编著者依据相关资料和诗歌本身创编而成的,但文本所着力表现的气韵旨趣却严格遵循诗词本身的特点,两者之间的文理可谓一脉相承,既可以将文本视为诗词作品的赏析解读,也可以将其看成是解读诗作的补充性资料。因此,在借助文本解读诗歌的模式框架中,先行感知文本是学生探入诗词意境的基础性环节。鉴于此。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对文包诗的内容进行整体性把握和感知,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发挥自身主导者的作用,使得学生自主性感悟围绕着诗词作品的核心价值取向进行,
还以《李广射虎》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在“导入环节,初读感悟”这一环节,并没有急于引导学生诗文互证,对应链接,而是先从王昌龄的边塞诗《出塞》人手,让学生对课文描写的主人公李广形成原始的印象,而后通过对课文整体的梳理初步感知课文的情节和人物特点,从而为借助文本体悟故事这一核心环节的实施奠定基础。
2 比照互文,紧扣内在关联
整体感知文本是文包诗教学的基础工程,但绝对不是核心工程:是课堂教学整体框架中的基础策略,绝非最终的教学目的。以文本学习古诗,其核心价值在于借助诗与文的内在联系的逻辑点,使得学生的思维通过这样的逻辑关系点不断向诗歌内核进发,从而真正将学生的身心浸润在诗歌的意境之中。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各种有效路径引导学生在文本与诗歌之间的内在联系中,形成有效的认知,引发学生感悟诗歌。提升对诗歌的解读效益。
在《李广射虎》的教学中,教师在整体教学思路的设置中就是以诗文对照的基本模式展开教学的,教师以“课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诗歌的意思”为统领教学的抓手,引导学生在诗歌和文本的对照研读中进行深入思考,有效体悟,成功地将学生引入了诗歌的感悟中。教学中,教师要求:默读第3自然段,用“――”画出描写“林暗草惊风”的句子,用“~~~~”画出描写“将军夜引弓”的句子,从而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通过文本中“月色朦胧”“疾风”“沙沙”等词语体悟到夜晚的松树林伸手不见五指、黑压压一片的幽深氛围。
如此设计,在诗文的对照印证下,使得文包诗众多类型的教学都归于一处,提升了其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
3 回环映衬,零散走向聚合
阅读教学讲究从文本的整体人手,然后细化到文本细节,最后又回归到整体。如此,让学生经历循环往复的过程,而在文包诗形式的教学中,阅读教学的重心已经放置在诗歌之中,基于学生对阅读材料的认知规律,教师应该将诗歌视为整个教学的原点,先让学生借助文本为诗歌的高效解读和深入体悟服务。在回归整体的环节中。教师也可采取重新朗读、回照朗读的方式,引领学生以印证的视角重新关注文本。这一整体关照的过程,使得学生由原先的零散感知聚合成为对古诗解读成果体系的建构。
一、做好平时练习中诗歌鉴赏题的收集
进入高三后,学生们要做很多的练习,我要求他们做好错题集,就是把每次练习出现的诗歌鉴赏题中比较好的摘抄或粘贴单独的本子上,在旁边注上诗歌类别、题目类型和答题思路。比如练习中出现这样的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长安夜雨
薛 逢
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
心关桂玉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
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
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
1.作者的忧愁具体包含哪些内容?
2.作者在首联中运用哪些手法来表现自己的百忧缠心?
3.颈联从哪些角度对景物进行描写?所描写景物有什么特点?
学生在整理第一小题时,在笔记旁边注上:概括类题。答题思路:从诗歌题目开始到注解逐一审视,找出能表现“忧愁”的具体内容再概括成需要的答案。
第二小题,注上:表达技巧类。思路:点明技巧结合诗句阐释此技巧点出效果,析情感。
第三小题,注上:景物描写类。思路:景物描写角度有感官、高低、远近和心理感受等,如果问如何描写景物,还要加上写景手法。
这样的整理看似费时,其实把这工作分在每次的练习之后,做起来并不难。这是零散的积累过程,没有完整的系统,只是为后阶段的整理做准备。
二、对前阶段做的积累做系统的整理
根据第一阶段做的积累,这个阶段的整理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
1.从诗歌分类角度去整理。古典诗歌的内容纷繁复杂,很难完全分类,为了讲解和训练的方便,也为了让学生对诗歌内容有个大纲式的认识,大致把古典诗歌分为边塞诗、送别诗、思乡怀人诗、怀古诗、山水田园诗、咏物诗和即景感怀诗七大类。按照这几类把前面积累的诗歌鉴赏题分为几块,从中找出同类诗歌在内容和手法方面的共同特点。例如:
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
岳 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注]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登临怀古诗多是登临地之景所诱发而抒发感慨,内容上多描写登临地的景象或描述登临地曾有过的著名人物、史实。思想上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心系国家:有的借古伤今,表达国运衰微、国家昔盛今衰的忧患意识;有的借古讽今,讽刺统治者荒无度并告诫统治者以前车之覆为鉴。二是抒发个人情怀:有的抒发个人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苦闷;有的针对历史人物、事件表达不同流俗的见地。从表达技巧上讲,这类题材的诗多借用典故或者多进行古时与今时、古人与自我的对比来陈说见地、抒发感慨。
以上只是举了一个例子,其他类别的诗可以仿照此例去整理。
2.从题型角度去整理。根据题目类型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答题方法。诗歌鉴赏的题型很多,近年常见常考的主要题型有炼字型、分析意境型(意境=意象+情感)、分析句意型、分析语言特色、分析主旨型、分析技巧型、一词领全诗型、分析情感形象型还有对比阅读型。我们以一词领全诗型为例,说说整理的方法。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此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查学生对全诗的把握能力。如:
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问:“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步骤(1)“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步骤(2)诗歌的主旨是思乡之情;步骤(3)这种思乡之情是由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学生由此得出答题步骤:①该词在诗中的寓意;②指出突出了什么主旨;③构思上考虑。也就是诗人是怎样把该词与主旨联系起来的。其他题型也可以根据这个方法整理。很多时候老师会为学生整理很多题型及答题模式,然后让学生去记去背,企图让他们照葫芦画瓢,其实这远没有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整理实践更有效。他们整理了思考了,然后有所发现,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上面说的是学生在复习诗歌鉴赏题时要做的事,老师能做什么呢?当然也不能任由学生盲目去做。在学生的积累达到一定量时,就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分类整理。可以先选个点做示范,利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引导他们去总结去思考。平时上课时有意识地按类别去复习,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