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容斋随笔

容斋随笔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容斋随笔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容斋随笔范文第1篇

1959年,汪曾祺以身份被下放到河北张家口沙岭子进行劳动改造。沙岭子是宣化至张家口之间的一个小站,这里有一个镇,本地叫做“堡”。每遇星期天、节假日,没有什么地方可去,汪曾祺就去堡里逛逛。在汪曾祺的记忆里,堡里有一个供销社,一个山货店,一个缝纫社,一个木业生产合作社,一个兽医站。若是遇上集市,还有一些周边村民挑着菜担卖茄子、辣椒及其他日用品。汪曾祺和同事怀着很大的兴趣,穿梭其间,看凤穿牡丹被面,看铁锅,看扫帚,看茄子,看辣椒。

堡里更有一个新华书店,每每让汪曾祺流连忘返。书架上摆放最多的是《选集》,此外介绍化肥农药配制的科普书和小册子,还有《智取威虎山》、《三打白骨精》等连环画。

有一天,汪曾祺又去逛书店,忽然在一个书架的最高层发现了几本书,他像发现宝贝一样,激动地搬过一张凳子,把这几册书抽下来。原来是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南宋洪迈的《容斋随笔》、清代俞正燮的《癸巳类稿》、清代钱大昕的《十驾斋养新录》。

汪曾祺手捧这些书,生怕被人抢走,连忙请售货员算账收钱。售货员把他上上下下打量了一遍,开了票据。

汪曾祺好奇地问:“你们这个书店怎么会进这样的书?”

售货员说:“谁知道!也就是你,要不然,这几本书放在这里永远不会有人要。”

这几本书是按标的价格卖给汪曾祺的,不是特价或打折书。但这是很早以前的定价,所以汪曾祺感觉非常划算。

容斋随笔范文第2篇

修身

求省反费

凡事要安详妥帖,俗所云:“消停作好事也”。若急遽苟且,但求早毕,以致物或不坚,事或不妥,从新再作,用力必多。是求省反费,求急反迟矣。理之所非,即法之所禁,法所不逮,阴祸随之。故圣贤之经,帝王之律,鬼神之报,应相为表里。面有点污,人人匿笑,而己不知,有告之者,无不忙忙拭去。

――申涵光《荆园小语》

笔记小品:古人崇尚修身齐家,包括内省反思、约束性情、迁善改过等内容。申涵光强调自省以修身,自恃其高和灰心自馁,对于修身来说都是不可取的。修身就要约束性情,不可率性而为。盛怒、极喜,情绪的两个极端,最易改变人的性情之常,因此要对在这两种情绪左右下的行为采取约束,自己不能调控情绪而又必须采取行动时,要商之于有识者。

链接:“中山市开展的全民修身行动,要做到‘修心、修言、修形、修行’。”2014年2月,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在广东省中山市召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山全民修身行动座谈会上表示,中山的修身行动既要培养文明人,又要培养文明风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4年,是中山开展全民修身行动的第四个年头,即“深化年”。

勤学

蒙呓诵文

吕蒙入吴,王劝其学。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常在孙策坐酣醉,忽于眠中,诵《易》一部,俄而起惊。众人皆问之。蒙云:“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与我言论世祚兴亡之事,日月广明之道,莫不穷精极妙;未该玄言,政空诵其文耳。”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

――宋《太平广记》

笔记小品:吕蒙早年果敢有胆,后来折节读书,识见精博,渐能克己让人,有国士之风。他孝顺母亲,举国皆知,鲁肃、甘宁皆敬拜其母,因为他们都佩服吕蒙。他义结同僚,助徐顾等抚育孤儿,又宏量不计较与蔡遗、甘宁间的私怨,反而在主上之前替其作美言。他于军务倥偬之际,仍勤于修学读书,并致诸实用,俾成一代名将之资。

链接:近日,中央电视台推出《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伴随着记者的采访镜头,莫言说:“我想,我们中国大多数的家庭实际上是受中国儒家文化所熏陶的,也就是勤俭、节约、好学、上进……这些构成了家风的基本内容,家风也是在与时俱进,更加开放、自由、健康、向上。我们家的家风和大多数农村家庭的家风差不多,我们家最主要的就是重视学习,重视文化,就是说勤学上进,与人为善。”

读书

王茂刚读书

王茂刚,居明之林村,在岩壑深处。有弟不甚学问,使专治生以糊口,而茂刚刻意读书,足迹未尝妄出,尤邃于《周易》。沈焕通判州事,尝访之。其见趣绝出于传注之外云。气象严重,窥其所得,盖进而未已也。

――洪迈《容斋随笔》

笔记小品:洪迈学识渊博,著书极多,笔记《容斋随笔》流传至今。作为一个勤奋博学的士大夫,洪迈一生涉猎了大量的书籍,并养成了作笔记的习惯。读书之际,每有心得,便随手记下来。隐居的士人修养身心潜心做学问,只提高自己的身心修养,不渴求为世人所了解,世人也不了解他们,每到一个地方都可能有这类人,洪迈每每惋惜这些隐士没有传记流传,于是把他们写进了《容斋随笔》。

链接:在很多人看来,齐鑫聪慧过人,而远在美国的他却通过微信告诉记者:“勤于学习是我们的家风。在我成长过程中,父母亲都一直在上学、读书,我能取得今天的成绩,是受他们影响,勤勉学习的结果。”

言辞

王黄门兄弟三人俱诣谢公,子猷、子重多说俗事,子敬寒温而已。既出,坐客问谢公:“向三贤孰愈?”谢公曰:“小者最胜。”客曰:“何以知之?”谢公曰:“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推此知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笔记小品:“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语出《周易・系辞下》。大意是贤明的人不尚表现自己,所以话少;急躁的人爱出风头,因此话多。谢安的眼光非常毒辣,后来,王献之的书法自创一格,与其父王羲之并称“二王”,成就远超其他兄弟。这事也间接地告诉我们:话说的越多,错的越多,表现欲就是一张靶子,谨记。

链接:2014年3月 3日,中国人民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微评:代表委员沉默,就是人民失语。

自知

桌四足不齐,忐忑左右,鼎见而笑之曰:“以我阔颈丰腰之躯,尚三足足矣,且不论崎岖,立地即稳。君足所撑持仅一板耳。拟可深思!”

桌自惭形秽,锯减一足,仆地不起。

――黄永玉 《永玉六记・芥末居杂记》

笔记小品:黄永玉自学美术、文学,为一代“鬼才”,他在文学上的禀赋就连沈从文也赞不绝口。《桌四足》中,桌因为自己的四条腿不齐,在鼎的调侃刺激之下“自惭形秽”,于是锯掉一足,结果“仆地不起”。这个故事中,桌有“见贤思齐”之心,却无自知之明。而在生活中,又有多少人由于盲目羡慕他人而如“桌”一样妄自菲薄呢?

链接:近日,有媒体报道,武汉一名正读初三的学生,沉迷于电视剧《来自星星的你》不可自拔,甚至想整容成都教授。为了实现他的“都教授”梦想,他还在网上约了好几个网友,准备一起去韩国整容,连护照都已办好。

家国

陆凯贵盛

孙皓问丞相陆凯曰:“卿一宗在朝有人几?”陆曰:“二相、五侯、将军十余人。”皓曰:“盛哉!”陆曰:“君贤臣忠,国之盛也;父慈子孝,家之盛也。今政荒民弊,覆亡是惧,臣何敢言盛!”

――刘义庆 《世说新语・规箴》

容斋随笔范文第3篇

【关键词】随笔训练 初中语文 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7.096

写作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众多资深语文教师为此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却不见明显的良好效果,学生对于写作依旧是淡然处之,写作能力也不见提升。而想要改变教学中语文教师的“无力感”,随笔化写作便成了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主打内容。本文,则是笔者根据自身的语文教学经验和实践,选择初中语文随笔训练与作文教学为课题研究做出的一些探讨。在理解随笔训练的定义及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有关初中语文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从而做出相对应的措施来鼓励学生通过随笔训练来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一、随笔的定义及特点

随笔有其深刻意义亦有其宽泛意义,并随时代的变迁,世人的理解有所不同。宋代洪迈曾经在《容斋随笔》中这样定义随笔:“意之所之,随即随录,因其后先,无复诠次,故目之曰随笔”,换言之便是一种灵活而随意的笔记。而在鲁迅的《书信集・致李小峰》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几个人在选我的随笔,从《坟》起到《二心》止”。从而可知,在鲁迅来看随笔便是一种篇幅短小的文体形式灵活的散文,这种散文体裁既可以是抒情,也是可以⑹乱嗷蚴且槁郏体裁形式多样。《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随笔的定义有两种,一种是指形式多样篇幅短小的散文,另一种定义如同笔记,好比一些听到看到而做的一下记录或感想。因此,随笔的定义比较的广泛,而对于初中生来说,采用一个比较宽泛的理解更适合他们,即指学生自由练笔的一种作业形式。它的体裁可以是记叙、议论或抒情。形式也可以多样,可以是小说,也可以是诗歌或散文等等。

从随笔的定义和内涵可以得知,随笔具有以下特点:

体裁题材相对灵活多样。随笔相对于许多传统的大作文来说,其形式更加灵活。随笔的形式是不拘一格的:既可以是日常美文的摘抄,也可是文学创作;既可以是对自己情感的表达,也可以是对所见所闻的记录。从字数上看,随笔也没有严格的限制,短则几十字,亦可长达几千字。

表达情感思想相对自由。随笔由于其内容的随意性,表达的情感也是没有限制拘束的,“言为心声”,一天中可以有千变万化的情感,便可用随笔记下那千变万化的心情。正如帕斯卡尔所说:“人是会思想的芦荟”一般,人的思想是不可捉摸的。所以,随笔表达的思想僵尸自然而有品位,闲话而有雅趣的。语言表达更富个性。因为随笔在表达形式上是自由的,所以,在语言表达形式上也是相对自由的。表达内容可以是描述自身的情感经历,也可以是描写一件充满情趣的小事件,同样也可以从细节上描述一个小人物等等。语言既可以是幽默风趣的,也可是豪放不羁的。

二、初中阶段学生随笔训练及写作现状的调查分析

在借鉴一些著名的教育家经验的前提下,当代许多语文教师也充分认识到了学生自主练笔的重要性,也就是我们说的随笔,并总结出了一些有关随笔训练对于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作用的经验。如:1994年,黄先法老师在《试论初中学生“课外练笔”的若干原则》中有提到:“初写随笔,学生大都挤不出什么东西来,学生写出来的大都是小猫小狗、钓鱼捉虾、花瓶闹钟之类的小儿旧事,或是摘抄文选,总是将手抚摸着往事沉吟、咏叹。鉴于此,有重点的进行单项练习指导是必要的。”徐董梅老师更是对随笔教学做出了总结性的原则,及:“指导性原则、与教材互动性原则、体验性原则、拓展性原则、循序渐进的原则,激励性原则”。

由此可以看出,如今的随笔教学及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还是比较乐观的。但仍需广大学者、文人志士对随笔教学方面的经验和方法做出更多更加深入地研究。

三、如何帮助学生活利用随笔提高自身写作能力

如同徐董梅老师所谈一般,初中语文随笔训练应当有其需要我们遵循的原则。其中包括:目标性原则(包括学科总目标、随笔训练总目标、随笔训练阶段性目标)、有序性原则(其中要求我们要做到从学生自身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并且要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来制定好随笔训练的计划)、多样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根据这些原则,可极大的促进学生自主写作的能力。然后我们可以从具体的几方面来制定初中语文随笔训练的策略。

首先,我们必须根据学情制定教学目标。在遵循学科总目标及随笔训练总目标的前提下,结合学生实际,根据不同年级的具体情况,制定随笔训练的阶段性目标。

其次,激发学生自主写作的兴趣,营造自主写作氛围,也相当重要。通常,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便会积极主动的去了解和研究,乐此不疲。因此,在确立随笔训练的目标之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成为了教师首先应该要做的事。在调动集体学生的写作兴趣后,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也会油然而生,在良好的氛围下,促进学生养成随笔训练的良好习惯也不会困难,如此一来,初中语文随笔训练将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最后,应该将着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积累素材方面,学生自然就树立写作信心了。如今,很多初中学生都不爱写作,认为写作是一件枯燥而又乏味的事,甚至畏惧写作,然而究其原因,无非是学生自身缺乏素材积累,缺乏写作素材,导致写作时总是要绞尽脑汁来思考;再者就是写作不能跟从思维来进行表达,写作技巧较差。因此,只有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培养其积累素材的习惯,树立其写作信心,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当然,学生自己也要在日常生活中,重视阅读,锤炼语言,不仅要多看,还要多背,提高自身的美文鉴赏能力。教师也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和鼓励,对于学生的随笔尽量做到多样评改,认真指导。

容斋随笔范文第4篇

评点是一种很传统的品评方式。比如金圣叹的评点,就很有名。正是他极大地发挥了评点的长处,从而使评点成为一种批评的形式。金圣叹是读书中人,出于对书的挚爱,才格外地标举了六才子书,又集中地评点了《水浒传》与《西厢记》。此种评点,除了对原文可圈可点之外,还在于借题发挥,从而阐述出自己的见解。评点多了,便形成一种著书方式,但这种方式先得有丰富的阅读体会。此种基于实践经验的阐发或者说提炼,甚为可贵。为数极多的诗话词话,大都是读诗词的所感所思及所悟。就是内容较杂的笔记,里面也多有诗文方面的评点。评点的方式,既可用来品诗衡文,也可用来评书论画。比如董其昌的《画禅室随笔》,就是论画的。今人菲薄古人的笔记,说是所记过于零碎,但其中仅有片言只语,却切中肯綮的。当然笔记中不只是品评诗文,更可论说经史。如洪迈的《容斋随笔》就是评史的,可谓洋洋大观。

就文本解读而言,评点有眉批与旁批及总评之分。大致说来,眉批用于字句,旁批用于段落层次即章句,总批则着眼于全文。如此面对一个文本,眉批与旁批及总评各有所用。换言之既可分开不同层次,又能整体把握。而今的读后感,也可视为评点的延伸,只不过侧重于感想而已。其实读后感、小评论、读书笔记等,都可视为评点的延伸或拓展。文本解读中,对文本有所评说,自可加深理解。作为文本解读的方式,章句与评点各有侧重。章句是分章节析句子,重在疏通原文义理,便于教学讲解,或者说更多地还要考虑到教学层面。而评点,乃个人的点评,虽也要疏通原文义理,但更重个人的理解体会。评点,是不无个性的解读。比如眉批,夹于字里行间,凡有兴味及领会,都可记下来。旁批,是写于书页边的,字数上可多一些。评点文字彼此间虽不见得有什么文脉条理,却都是由文本引发的个性解读。若能发人之所未发,则又是创意的解读了。更具条理的是总评,可评论文本内容与艺术手法,再就是谈心得抒感慨等。评点中,评是品评,点为点拨,作为颇具个性及不无创意的解读方式,对他人的读书是有启发的。且有的评点除了配合文本或穿插于文本中外,还有读法上的指导及强调。比如金圣叹就写有《读第五才子书水浒传法》与《读第六才子书西厢记法》,关于怎么读及读什么,既有经验的阐发,又有理论的概括。

王力在《谈谈怎样读书》中说:“看一本书如果自己一点意见都没有,可以说你没有好好看。你好好看的时候,总会有些意见的。所以,最好在书眉,又叫天头,即书上空的地方作些眉批。试试看,我觉得这本书什么地方好,什么地方不合适,都可以加上评论。”这里讲的是整本书的评点,但对语文教学来说,不妨就理解为对课本及课文的评点。教学中,讲方法,可以多一些操作手段。只是方法不可变成模式,以为都会普遍有效。合宜的方法,是要结合各学科自身的特点。就语文来说,不同于其他科目的在于它是一种母语教育,因而一些传统的做法是值得继承的,而评点正是其中之一。从操作上说,老师先要会评点,再指导学生做一点评点工夫,这样做,有助于读解能力的提高。教材中除了注解与练习外,不妨增加一些评点,以便有所示范。评点无非是对内容及形式两方面展开评析,但评点不必面面俱到,还可有所侧重。一般地说,就是要结合所评文章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展开分析评价。对作文来说,评点也可精选范文,包括学生习作在内,以期在指导上更到位一些。

容斋随笔范文第5篇

历朝历代,自有文字记载以来,便有了史书。史书又分正史和野史,正史是官方的,野史是民间的,版本不一,众说纷纭的争论就永无休止。李国文先生研究唐朝“苦迭打”,旁征博引地罗列出诸多史料更能给人启发与思索。

清人王夫之责疑:“况太宗之以夺大位为心,有不可示人之巨匿乎?”“匿”就是邪恶,秦王李世民为夺取最高权力“蹀兄弟之血于国门……。亲执弓以射杀其兄(李建成),疾呼以加刃其弟(李元吉),斯时也,穷凶极惨,而人之心无毫发之存者也。”王夫之的结论告诉我们,再伟大的人也有其“伟小”的一面。“伟小”这个词汇是不存在的,是我反其意而杜撰之,意思却是人人都能体会理解。知其伟大,识其“伟小”,大概是我们阅读历史时,应该具有的最起码的辩证法了。

中国的封建历史绵长,奉行一条规律――胜者为王败者寇。谁赢了,谁就嘴大,谁就有理;谁输了谁就是臭狗屎。一部二十四史,从来都是胜利者的“大嘴史”,失败者的“完蛋史”。就说李世民,他算是个“好”皇帝,有建树的皇帝,实施“贞观之治”伟业的皇帝,但他在夺取政权时的不择手段谁敢恭维?谁敢说不是大逆不道?

历史是人写的,那些编史的人总是让你看他要你看的那部分,所以,信史不如疑史。

李世民于公元622年武装,夺取王位;617年至627年,他用了十年时间荡平群雄,建立唐朝;627年始至649年实现贞观之治,这是他平生的三大杰作,三大功业。

不心狠手辣做不了皇帝。李世民在玄武门搏杀,可谓空前绝后,斩草除根。他与李建成、李元吉虽为一母所生,但在权力的倾轧面前不是鱼死就是网破,真正的你死我活,无所谓血缘,无所谓亲情,也无所谓顾忌了。

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说:“唐高祖以秦王之故,两子十孙同日并命,不得已而禅位,其方寸为如何?”偶读陈寅恪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他在谈到李世民的这次“苦迭打”:“太宗所以能制胜建成、元吉者,其关键所在为守玄武门之禁军,而旧史记载殊隐多讳。”李文府撰《常何墓志铭》可供参证。李世民的这次血洗玄武门取得的成功,关键还是玄武门禁军首领常何助了一臂之力,史书却讳而不谈常何之功。

李国文先生说:“我对于史,从司马迁的《史记》开始都持半信半疑态度。可以读,不可以信,可以引以思考,不可据以当真。”大概没有偏见,无以成文人;没有矫情,难以成历史。所以鲁迅先生的一句话:一部中国历史,概括起来,“无非欺和瞒这两个字”。

容斋随笔范文第6篇

我们历来提倡写短文。写短文,当然首先要求内容充实,但文辞则要求精粹,并非越短越好。写短文,我以为应该注意两个字,一曰“洗”,二曰“炼”。洗,就是把可有可无的字句洗刷净尽;炼,就是锻炼字词,使之准确地表达思想感情。不妨结合几个文学故事谈谈这个问题。

宋朝有个欧阳修,是大家熟悉的。《朱子语类》载:“欧公文多是修改到妙处。顾有人买得他《醉翁亭记》稿,初说滁州四面有山,凡数十字;末后改定曰‘环滁皆山也’,五字而已。”《醉翁亭记》主要是写亭和作者的活动,自然要说明亭的所在,但若用数十字铺写那里的山水,就有点离题太远,那数十字就是不必要的,所以欧阳修加以洗刷,只留五字。这样一删减,不但无损于本文,反使本文更精炼,题旨更鲜明了。

洗,也该包括“剪裁”,即裁汰冗意。以诗为例,《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以“孔雀东南飞”起兴,初叙“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次写兰芝被迫改嫁,又写兰芝、仲卿双双殉情,最后写“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旁”。清朝沈归愚评论说:“作诗贵剪裁。入手若叙两家身世,末段若叙两家如何悲恸,岂不冗漫拖沓?故竟以一二语了之。极长诗中具有剪裁也。”此诗长达一千数百字,由于裁去多余的叙述,仍是精炼的。鲁迅先生谈自己的创作经验,也曾说过:“写完之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宁可将可作小说的材料编成sketch(即‘速写’,编者注),决不将sketch材料拉成小说。”

但是也要注意,洗刷剪裁都是有限度的,限度就在于是否更好地表达内容。宋朝沈括的《梦溪笔谈》记了一个故事:“穆修、张景尝同造朝,待旦东华门外,方论文次,适见有奔马践死一犬。二人各论其事,以较工拙。穆修曰:‘马逸,有黄犬遇蹄而毙。’张景曰:‘有犬死奔马之下’”。洪迈评曰:“二人之语皆拙涩。”不消说,穆张的造作,筒则简矣,但都把事实弄得胡涂不清,反不如“有奔马践死一犬”干净利落,这样的造句,只能叫做“拙涩”。

鲁迅也举过一个例子:“班固先生的‘紫色之声,余分闰位,就将四句长句缩成八字的;扬雄先生的‘蠢迪检柙’,就将‘动由规矩’这四个平常字,翻成难字的。《绿野仙踪》记塾师咏花,有句云,媳钗俏矣儿书废,哥罐闻焉嫂棒伤。”班固、扬雄把字句缩减到令人难懂的地步,固不足为法;那塾师的诗,上句意思是儿媳折花为钗,虽然俏丽,但恐儿子因而废读;下句是说他的哥哥折了花来,没有花瓶,就插在瓦罐里,以嗅花香,他嫂嫂为防微杜渐起见,竟用棒连花带罐一起打碎。这简直不成诗,而成笑话了。

讲到“炼”,不禁使我们想起那个“推敲”的故事。《隋唐嘉话》载:“贾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着推字,又欲着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遂与并辔而归。”这段嘉话,后来竟成了典故,直到现在,我们斟酌字句叫“推敲”,研究问题也叫“推敲”,可见,如何深入人心。

贾岛这诗不过是要写出一个幽静的意境。敲字为什么比推字好呢?据傅庚生先生(他有《中国文学欣赏举隅》一书)说:“推字音义均嫌浊重,而敲字则较清灵。”其实尚不止于此,盖敲字能说明僧人自外而入,敲门有声,惊动宿鸟,乃知鸟宿于树,这样,意境就融成一片了。但是王夫之反对这样炼字。他说:“僧敲月下门,只是妄想揣摩,如谈他人梦,纵令形容酷似,何尝毫发关心?知然者,以其沉吟推敲二字,就地作想也。若即景会心,则或推或敲必居其一,因景生情,自然灵妙,何劳拟议哉!”(《姜斋诗话》)

王夫之是主张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不必进行琢磨。“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其实成为妙手,也必先下锻炼功夫,不然写文章先起草干什么?他的主张未免太偏颇了。试再举几例:《容斋随笔》:“王荆公(王安石)绝句云:‘京口瓜州一水闯,锺山祗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这里若照王夫之的说法,则作“到”字就行了。但是如果那样,未免简率。全诗在暗写一个“望”字,绿是目中之色,不是写景写得更具体,更贴切吗?哪能看作是“谈他人梦”呢?

《唐诗纪事》僧齐己《早梅》诗:“‘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曰:‘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齐己拜伏。”这里若依王夫之的主张,则“数枝”改为“一枝”也是没有必要的,但用数枝来写早字,的确是很欠火候。树之一枝数枝,原是难说的,一大枝便有许多旁枝,所以改为一枝,也并不违背事实;然而却更好地写出了早字,何以不算“自然灵妙”?

容斋随笔范文第7篇

碧粳粥——饮时有香

《红楼梦》第八回,写贾宝玉在薛姨妈家吃酒,谁知那个讨人厌的李嬷嬷百般阻拦,不让宝玉痛痛快快地喝,幸而薛姨妈千哄万哄的,容他吃了几杯,就忙收过了。接着,宝玉痛喝了两碗酸笋鸡皮汤,吃了半碗碧粳粥。

碧粳是一种优质大米,在清代是贡品,供皇室享用。清谢墉《食味杂咏》注:“京米,近京所种统称京米,而以玉田县产者为良。细长,带微绿色,炊时有香;其短而大、色白不绿者,非真玉田也。”

以碧粳煮粥,则是北京地区的著名点心。张江裁《燕京民间食货史料》云:“粳米粥俗称京米粥,汤纯青,味美,附售脆麻花与此同食,此为燕京清晨点心之一。

吃粳米粥对身体有益。《本草纲目》云:“粳米,利小便,止烦渴,养脾胃。”以现代食物营养学的观点来看,粳米煮粥时,浮于粥面上的浓稠液体,即“粥油”,乃米粥精华,富含维生素,且易消化吸收。

燕窝粥——粥之上品

《红楼梦》第四十五回写林黛玉每岁春分、秋分之后,必犯咳嗽;今秋咳得比往常又重。宝钗来探望她,劝她“每日早起拿上等燕窝一两,冰糖五钱,用银铫子熬出粥来,若吃惯了,比药还强,最是滋阴补气的”。

燕窝是海岛上燕子的唾液,或绒羽混唾液,或纤细海藻、柔软植物纤维混唾液,凝结于崖洞等处所成的巢窝,主要分布于印度、马来群岛一带,是名贵的补品。中医学用为补肺养阴药,性平、味甘,主治虚劳咳嗽、咳血等症。燕窝粥是一种药粥,主要功能在于医疗,而不在于果腹。

《养生随笔》把它列为粥之上品,并云:“医学述养肺化痰止咳,补而不滞,煮粥淡食有效。”

江米粥——温养胃气

《红楼梦》第九十七回写黛玉病重时再也没有燕窝粥了。有一次,紫鹃告诉厨房,为她做一碗火肉(即火腿)白菜汤,加点虾米,配了点青笋紫菜,熬一点江米粥。黛玉也只吃了半碗粥,喝两口汤,就搁下了。

江米粥就是糯米粥,这是普通食品,但江米粥也有食疗功能。《本草纲目》称:“糯米、秋米、黍米粥,益气,治虚寒,泄痢吐逆。”《药性总义》称“糯米粥为温养胃气妙品”。不过,糯米粥黏性强,脾胃虚弱、消化功能差者不宜多吃。

鸭粥枣粥——养脾补脏

贾府里的老祖宗贾母,是一位很懂得养生的老人。她绝少吃饭,所以每次酒筵上都为她备下各种高档粥品。

《红楼梦》第五十四回,元宵节夜宴,贾母觉得有些饿了,凤姐忙说:“有预备的鸭子肉粥。”贾母说:“我吃些清淡的吧!”凤姐忙说:“也有枣儿熬的粳米粥,预备太太们吃斋的。”

其实,鸭子肉粥和枣儿粥都是很有滋补功效的粥。关于“鸭汁粥”,《食医心镜》云:“治水病垂死,青头鸭和玉味煮粥。”《禽经》曰:“白者良,黑者毒;老者良,嫩者毒。野鸭尤益病人。”“大枣粥”则有养脾气、平胃气、润肺止咳、补五脏、和百药的功效。

腊八粥——花色繁多

《红楼梦》第十九回,写贾宝玉逗林黛玉玩,编说“香玉”故事那一年腊月初七日,老耗子升座议事,说“明日乃是腊八,世上人都熬腊八粥。”

吃腊八粥,中国宋代已流行于民间。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腊八粥》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粟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葡萄,以作点染。”

米汤——下人之补

容斋随笔范文第8篇

这三幅画都运用了空白手法。清人恽恪评注《画筌》时说:“人但知画处是画,不知无画处皆画,画之空处,全局所关。”这说明空白正是图画的妙处所在,它在一幅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空白手法也被文学艺术借用过来,成为一种写作技巧。下面谈谈诗歌中留下空白的方法。

一.留下时间空白。诗歌要高度凝炼地反映生活,它无法写出事情发展的每一个时段,只能写出某个时段,其它时段都要统统省略。从而留下时间的空白,让读者根据这一时段所提供的信息,去联想其它时段的内容,从而增强作品含蓄、隽永的艺术蕴味。唐朝诗人元稹的绝句《行宫》写道:“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这首诗的前二句写正值春天,在一座空虚冷落的古老的行宫里,红花无声地开着;后二句写几个白头宫女在那里寂寞难耐,为了打发无聊,谈论起天宝年间的盛事。从时间来看,诗歌提到了过去,即玄宗朝代的天宝盛世,也写到了现在,即“古行宫”的“寥落”。从过去到现在四五十年间的内容,只字未提,留下一片时间的空白。我们可以借助已有信息,运用联想来加以填补——天宝初年,这些宫女适值青春年华,花貌月容,她们一旦进入宫中,便被禁闭起来,眼看着宫花一开一落,自己的青春一天天消逝,白发频添,垂垂老矣。此情此景,怎能不令人痛苦万分,她们只有靠回忆天宝盛世来打发无聊的岁月。宋朝洪迈《容斋随笔》中说这首诗“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而这正是空白手法的妙用。

二.留下空间的空白。诗歌所描写的空间,不是塞得满满的,而是留下一些空白的空间,让读者通过想象填空。唐朝诗人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描写的整个画面只有一叶扁舟、一个披蓑的老翁。其它“千山”、“万径”、“寒江”,都被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覆盖着。上面是茫茫天空,下面是茫茫大地,真可谓是一片空间的空白。而正是这一片无边的空白,才渲染出一种空旷、静寂、萧索的气氛,烘托了诗人受到贬谪的打击后,孤独、寂寞的情怀。这种空间空白,是演奏音乐时的“此时无声胜有声”,也是诗歌的神韵之所在。

三.留下内容的空白。美国作家海明威说过:“作品有如冰山,露在水上的只有八分之一,其余八分之七隐藏在水下”,这就告诉我们:在描写事物时,不要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巨细都写下来,而应该留下一些内容,让读者去填补。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写道:“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首诗写了诗人和童子的对话。而诗人问的内容是什么被省去了,隐者是什么样子也省略了,隐者可能会在此山中的什么地方也省略了。这些我们都可以通过想象补充出来。想象出隐者是一位白发苍苍的清奇老人,他背着药筐,时而高山云海之中攀登,时而在山涧小溪之旁濯足,时而背倚着古松休息。

格式塔心理学派完形压强理论认为:当人们观看一个不规则、不完满的形状时,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紧张力,迫使大脑皮层紧张地活动,以填补缺陷,使之成为完形,从而达到内心的平衡。美国心理学家阿恩·海姆提出知觉补充效应,说的是一个待补的缺口更能勾起欣赏者的联想和想象。所谓空白,就是事物的“不规则不完满”的部分,就是一个“待补的缺口”,它不仅能增强作品的含蓄、隽永的韵味,还能激活人们联想和想象的机制,锻炼人们创造思维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