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素质报告单家长评语

素质报告单家长评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素质报告单家长评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素质报告单家长评语范文第1篇

一、学生评价

现阶段,我们的交易已不再是工厂的流水线,要求产品统一尺寸、规格、模样,数学教学亦然,它是为了让学生的个性得到更好的、更充分的发展。

1.学生自我评价

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在学完20以内加减法后,让他们根据一个数编算式,看谁编得又多又有条理,然后给予及时的鼓励,从而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认识自我的能力,对自己有一个自我的判断与评价,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激发和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

2.学生间的相互评价

由于年龄的关系,儿童对自己的认识并不深,他们无法完整、全面、公正地进行自我评价。因而,在自评的基础上应积极地鼓励学生相互间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相互观察,以弥补自我评价的不足。

二、教师评价

1.随时观察,及时评价

学生是有着完整的生命表现形态,处于发展中、以学习为义务的人。在他们身上时刻有着不易察觉、细微的变化。这些内在的变化需要教师随时地进行观察,对学生各方面的细微变化及时给予评价。

2.教师口头评价

教师的口头评价是评价方式中最直接、最快捷、使用频率最高、影响最大的一种方式,特别是当众口头评价。实施当众口头评价时,教师的语言要有激励性,能鼓舞学生,不能打击学习的积极性。

3.红花评比台

教学中,以班为单位建立红花评比台,在学生自评、互评及老师随时观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各方面的表现及时奖以小红花,建立红花评比台,看看谁的红花多,可以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心理。

三、家长评价

1.现在的评价不应是教师一个人的事,而至少是“学生、教师、家长”三位一体的,甚至还包括社会的,所以应当重视家长的评价,应该让家长了解学生的成长进步,就学生自己展示的内容向家求并发表意见和评价,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

2.召开家长座谈会

学期中间及学期末,要以班为单位展开家长座谈会,让学生参与座谈。先请学生展示自己,然后,请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评价。学生在众人面前获得肯定,会更加激励他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他更加热爱数学学习,找出并改正自己的不足。

四、学生成绩报告单

学生成绩报告单是一种过程的终结评价,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情况的总结性描述。它以评价报告单的形式呈现,它包括评价内容、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及家长评价,以描述性的语言对学生各方面进行评价,客观、正确、有激励性和催人进取的评语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励学生奋发向上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

素质报告单家长评语范文第2篇

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保障。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教学发展与提高的过程,从而达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

二、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和标准。

综合素质评价应从德、智、体、美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的高尚道德品质、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健壮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具体指标应包含小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等非统一考试科目中的实际表现,在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方面所达到的综合素质水平。主要评价指标:

(一)道德品质。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

(二)公民素养。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对个人的行为负责;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具有社会责任感。

(三)学习能力。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来提高学习水平,有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能够结合所学不同学科的知识,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四)交流与合作。能与他人一起确立目标并努力去实现目标,尊重并理解他人的观点与处境,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能综合地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

(五)运动与健康。热爱体育运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具备锻炼健身的能力、一定的运动技能和强健的体魄,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六)审美与表现。能感受并欣赏生活、自然、艺术和科学中的美,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参加艺术活动,用多种方式进行艺术表现。

三、综合素质评价的基本原则。

综合素质评价既应注意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统一要求,也要关注个体差异以及对发展的不同需求,为学生成长、教师和学校有个性、有特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

四、综合素质评价的管理制度。

学校要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成长过程,并以此作为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定的基本依据。综合素质评定分别按照学期、学年进行阶段性评价,学生毕业时进行总评。

五、综合素质评价的工作机构。

学校应成立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其成员应有广泛的代表性,由学校校长、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和家长代表组成。评价工作委员会负责制定评价工作的实施细则与具体程序,对校内各班级评价过程进行指导与监督,接受质询、投诉与举报,及时解决评价工作中的问题。

六、综合素质评价的工作程序。

学校应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完成自评;指导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互评;组织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考核;协调社会各界参与考评;校长进行综合评价;向学生和家长反馈评价结果;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在操作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努力探索科学的、简便易行的评价方式,有条件的市(区)和学校可尝试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借助网络操作平台,开展测评工作。

素质报告单家长评语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幼儿评价 有效性 提高方法

教育评价是教育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它既是教育活动的终结,又是教育活动的开端。有效的教育评价对教育活动的开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纲要》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教师每时每刻都要对教育教学行为做出评判,那么教师对幼儿及教育行为的评价有没有积极的作用,这就关系到教育评价有效性的问题。实践中,我认为:一切以幼儿为本,一切有利于幼儿自身和终身发展的教育评价才是有效的。那么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怎样做,才能提高教育评价的有效性呢?

一、变横向评价为纵向评价

“×××没有×××小朋友乖”!“你看你多笨!人家×××小朋友多聪明”!等等。现实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些老师或家长用这样的言语评价小朋友。这种横向评价,用同一标准,衡量要求每一个孩子,忽视了孩子的个体差异,结果不仅不能起到鼓励促进作用,反而会挫伤孩子的自信心,长期下来,容易使孩子产生自卑感,认为自己生来就不如别人,低人一等,从而丧前进的动力。

因为孩子受家庭、年龄、个性特征、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在认知水平上存在着一定差异性,这就要求教师变横向评价为纵向评价。纵向评价要求教师在评价时,不要把不同的个体放在一起比较评价,而只是对个体自身进行评价,看其某方面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发展,哪怕只是进步了一点点,都应得到积极肯定的表扬和鼓励,这样才能大大激发个体内在的学习动力,增强其自信心,使其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进步。如我们班孙虎小朋友,入园后好长时间如厕时,都不会提裤子、系裤子。每次都要老师和小朋友帮忙,老师每次都是耐心地教他、帮助他、鼓励他。终于有一天,他兴高采烈地跑来对我说:“老师!我会提裤子了。”看他那高兴的劲儿,不亚于过生日时得到一只心爱的玩具。离园谈话时,我在班里表扬了他,要求全班小朋友对他鼓掌表示祝贺,并在他的生活表现栏中,为他贴上了一朵“小红花”。

二、变单一评价为多元评价

在传统的教育评价中,评价往往是单一的。如评价的主体是单一的(一般只是班主任);评价的内容是单一的(只注重知识评价);评价的方法是单一的(学期结束时填写在园素质报告单);甚至评价的语言都是单一的(如我听了一位教师公开课,课堂上为了评价小朋友学得好,做得好,整节课上用的评价语言都是“嗨!嗨!嗨!你真棒”!)传统单一的评价是片面的评价,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不公正的评价,它不能全面客观公正地对幼儿进行评价。这种评价不仅不利于幼儿的自身成长,甚至会妨碍幼儿的成长。如幼儿某方面的特长、天赋没有得到积极、肯定的评价,遭到压抑、埋没,使幼儿失去某方面成长的关键期。

多元评价,在评价的主体上,班主任、生活老师、家长、同伴,包括幼儿自身也可以成为评价的主体,不同的评价主体根据自己同幼儿的接触,对同一个体不同的方面表现给予相应的评价。正如《纲要》所指出的那样:“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评价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相互支撑与合作的过程。”只有将涉及幼儿的所有人(包括幼儿自己)的意见、观点都加以综合,评价才能真正反映幼儿的发展。

多元的评价,在评价内容上涉及所有领域,社会的、情感的、认知的和运动的,也涉及幼儿学习的情感和倾向,并注重对个体发展独特性的认可,既关注幼儿在各学习领域知识技能的获得,又关注幼儿的学习兴趣、情感体验、沟通能力的发展。

多元评价,在评价的方法上形式多样。如为幼儿建立成长档案,教师将一些观察记录的资料,如书面报告、讨论的对话、制作的成品、一幅图画等收集整理后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进行修正,然后进行评价。幼儿成长档案里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幼儿活动的实际成品,它代表了每个幼儿努力的程度与有形的成就,呈现出幼儿学习的历史。

通过多元评价,幼儿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交往能力等方面得到全方位的评价,教师在掌握了幼儿各方面的第一手材料后,才能有的放矢地对幼儿进行“扬长补短”的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地成长。

三、变静态评价为动态评价

在传统观念里,评价是为了让家长知道孩子的用功程度,监测个人在团体中所处的位置而经常使用的方法。在这样的观念下,评价需要“标准化”的工具,需要标准划一的评测方式,这种评价是静态的评价,统一标准、统一模式,不可变动。这样的评价方式所反映的观点是:每个孩子都要追求相同的目标,而每个人也应该以同样的步调成长。殊不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更应该重视的是:尊重孩子的成长步调,容许孩子以多元的方式成长,强调孩子将现在的自己与过去的自己相比较。

在传统的观念里,只有在学期结束时,学校才用成绩报告单的等第评分方式告知家长,孩子在园的表现情况,这种“千年等一回”的评价方式,无疑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纲要》指出:“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既要了解现有水平,更要关注其发展的速度、特点和倾向。”因而教师要变静态评价为动态评价,通过动态评价,教师不但可以了解孩子的个别差异,观察每个孩子的进步情况,更重要的是,在搜集孩子日常生活作品的同时,教师可以随时根据孩子的发展方向制订教学计划,修正自己的教学活动,以建立符合“以幼儿为中心”这一宗旨的课程。如为每个幼儿建立“成长档案”,搜集幼儿不同时期的作品,教师评语、面谈记录、逸事趣闻记录、照片、家长评语、同伴评语等,记录下幼儿发展成长的轨迹。

四、变结果评价为过程评价

传统教育评价的另一表现是重结果评价,轻过程评价,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幼儿的学习过程不只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还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幼儿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幼儿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创新成果的过程。重结果评价,忽视幼儿在探究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幼儿正是在一次次失败中,通过不懈的探索努力,最终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通过自己的言行使孩子感到:老师关注的不是活动的成败,而是观点、活动过程和结果的价值。对于那些表面上看来“失败”了的幼儿,教师更要给予支持和鼓励,培养他们乐于探究和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的态度和品质。只有让孩子们感觉到他们有新发现,是自己得到的结果和找到答案的,他们才能真正体验到发现的乐趣、成功的快乐。因此,教师要关注的是幼儿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面对困难、挫折,幼儿所体现出的情感态度和意志品质,只有这样,才能是真正关注幼儿的发展成长。如:《种子的变化》、《小蝌蚪找妈妈》等相关知识需要幼儿长期细心地观察才能得到,教师评价不能只满足最后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关注幼儿是怎样获得答案的,在探究过程中幼儿付出了什么样的努力。再如:讲完《水的三态变化》,要求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探究,回来后告诉老师。有的说:“在冰箱里做冰淇淋,知道水能变成冰!”有的说:“妈妈做饭时,锅里的水变成了热气跑了!知道水能变成汽!”有的说:“我喜欢吃雪糕,知道雪糕能变成水!”还有的说:“冬天里,水能变成冰!”等等。通过评价,使幼儿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教育评价的方法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只要我们转变观念,更新理念,尊重幼儿,紧紧围绕“为了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基”这一教育宗旨,就一定能不断提高幼儿评价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素质报告单家长评语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语文作业评价

建构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作业的评价,充分发挥作业评语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使作业从统一走向差异,从个体走向合作,从单一走向互动,从封闭走向开放,充分调动起学生作业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之成为整个教育活动中的积极因素,是当前值得研究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小学语文作业的评价实践浅谈如下几点:

一、新课改理念下小学语文作业评价的原则

新课标的理念告诉我们,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能起到激励教育的作用。作业的评价功能将重在帮助学生发现与发展潜能,认识自我、展示自我,促进学生生命整体的发展。作业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

1、激励性原则

长期以来,教师区分好坏,划分等级成了评价的唯一目的。在这样的评价过程中,只有少数学生能够获得鼓励,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大多数学生都是失败者。长期以往,学生就会厌倦了老师的作业,进而在情绪上抵触,态度上消极,行为上应付,使教师布置的作业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

当然,激励并不是只对学生一味地加以表扬,要建立在有明确的评价目标、准确的观察和资料的收集、恰当的评价结论,这样的激励才不会是盲目的或无效的。

2、过程化原则

语文作业改革后,作业形式多元化了。口头作业、探究型作业、表演型作业等等,作业形式的丰富,更利于我们从过程去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性评价能及时了解学生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所做出的努力以及获得的进步,对学生的持续发展和提高进行有效的指导,真正发挥评价的促进发展功能。只有在关注过程中,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才能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价值观的形成,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3、互动性原则

新课程倡导自评与它评相结合,被评价者从接受评价逐步转向到主动参与评价。作业评价的主体应该拓宽,可以由老师,学生,家长甚至社会力量来共同承担。评价过程中重视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

二、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作业的评价策略

1、把握人文性、开放性、综合性的评价标准

①分层评价,实施因人而异的多层评价策略。

评价改革要呼唤人文精神,弘扬学生个性,尊重个性差异,摒弃“千人一卷”的唯一考试策略。根据不同学生度身定做评价工具,实施因人而异的分层评价方式,如根据学生不同的水平采用A、B、C三套评价工具由学生自主择取而进行测试就是分层评价的良好方式。

②延迟性评价,确保不同学生异步达标。

评价改革倡导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摒弃“一评定乾坤”的格式,允许不同学生异步达标而采用延迟性评价。在评价标准相对确定的时候,要灵活掌握学生达到标准的时间因素。对于能够提前达标的学生,教师以此作基础,创造条件,促进学生向更高的目标冲击,发展自己的特长;对于不能按时达标的学生,帮助他们制定改进提高的计划,逐步达到目标。

③综合性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评价改革旨在全面考核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素质,摒弃唯一的纸笔测试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片面考试,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进行整合,对学生的认知领域和非任知领域通过口试与笔试相结合、自评和他评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等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2、施重过程、促发展的评价方法

①过程评价——成长记录评价。

“成长册”是一种用代表性事实反映学习过程中发展状况的质性评价。把评价寄予日常的教学行为之中,使评价过程日常化,强调了评价的自我纵向比较,弱化了评价主体间的横向对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要注意的是:1、评价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记录内容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记什么或不记什么,教师不能包办代替,指手划脚,只能提出一些创造性的建议。2、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是用于学生自己经常观看、阅读作品,由此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二是定期让学生带回家,请家长观看、评价;三是定时进行展览,同学互相观摩学习;四是学期结束,作为语文学习素质报告单。

②阶段评价——分单元考核。

将教材内容分多个阶段、多个领域进行测评,以便及时反馈,改进教学。要注意的是:1、评价阶段划分不能太小,避免检测步入频繁性的误区。2、评价的内容侧重在本阶段的知识与能力等认知领域方面的内容,非认知领域(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容可多个阶段评价一次。3、评价的方法根据评价的内容或口头表达、或书面表述、或开卷测评、或实践活动、或行为表现,不能将单元书面闭卷考试作为阶段评价的唯一方法。4、评价的目的重在促进和弥补,如果发现成绩不理想,要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不能过多地指责和批评学生。5、评价的结果使用采用定性(激励性评语)和定量(等级)相结合的方式。等级分为“优秀”、“合格”和“需努力”三个等级。“需努力”是针对没有达到“合格”标准学生的一种延缓性评价,允许学生有多次评价的机会,经过一段时间的弥补,可根据学生志愿进行再次评价,直到学生满意为止。

素质报告单家长评语范文第5篇

关键词:无劣评价;素质;激励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2-013-1

我校把对学生评价的改革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用公正、博爱的胸怀去赏识每一个学生,让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孩子和谐发展,幸福行走,通过“无劣”激励性评价的有效实施,促进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感受愉悦,让学生在快乐中前行

“无劣评价”对学生而言,是要让每一个孩子真正感受到:学校是他们学习生活的乐园。“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学生在校期间,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馨,“父母般”的慈爱;“让每个孩子都竖起自己的大拇指”,孩子在校园里能深深地感受并自豪地说出“我能行!”“我真行!”;“让每个孩子都尝到成功的喜悦”,孩子在校园里能深深的感受到“乐园般”的引力,“游戏般”的愉悦,“让每个孩子都带着荣耀回家”,孩子感受到自信的力量。实施“无劣”评价,我们老师真正做到:“眼中无差生,口中无差生,笔下无差生”,在口头及书面评价中彻底抹去“差”字,同时我们心中时时装着后进生,我们适时地对所谓的“差生”进行行为矫正、心理辅导和学业指导,使“差生”脱“差”,使“差生”变“优”。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学生的素质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得到和谐发展。无劣评价,让学生放下包袱,快乐成长,愉悦发展。

二、注重过程,让学生在经历中成长

评价作为联系活动和结果的中介,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动态机制,贯穿于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健全人格的全过程。新的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了“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这就决定了我们所构建的评价体系不但要注重结果评价,更要注重过程性评价。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以及知识的获取情况,进行适时地评价,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将对学生的平时评价,纳入到学期末的综合评价之中。使我们的教师和学生不单单注意教与学的结果,更注重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在“经历”过程中,实现综合素质和谐发展。

落实“优点卡”使用制是我们推行“无劣”评价机制的一个重要举措。在这项工作中,我校的每位班主任和学科任课教师都为学生建立“优点卡”。“优点卡”注重的是学习过程的评价,我们所强调的是着眼于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活动过程中的各种表现,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可以是学生对所获取知识的掌握和形成技能的情况,也可以是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呈现的智力状况,还可以是伴随学习活动过程产生的情感体验与态度价值观等。对所捕捉到的优点及闪光点及时记录在“优点卡”上,在期末进行综合评定,并作为撰写操行评语的主要参考依据。在推行“优点卡”的同时,对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各种表现及时地进行激励性的书面或口头评价,以此来鼓励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教师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时矫正,学生乐此不疲,在不断进步中培养自信心。

实行“阶段评优”制度。要坚信我们的学生人人有特长。平时,班主任要留心每个孩子的优点,扬长避短,促其进步,做好学生的培优转差工作。每个学期的期末,针对一学期来同学们的表现,我们把孩子的优点放大,让每个学生都可以领到一张反映其个性或能力特长的奖状。同时,我们每一位任课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特长,结合学生在课堂学习以及课外活动中的表现,恰当地给予评价,期末时每个学有所长的孩子都能领到一张特长生奖状。像“计算小能手”“小书法家”“习作小标兵”“小小版画家”“小小歌唱家”“小小舞蹈家”等荣誉证书。让每一个的善良的孩子个个有称号:“实小好少年”“环保小卫士”“小小活雷锋”等,这样的称号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地张扬,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我能行!”“我真行!”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地发展。这项评价的实施,促进学生个性化素质的发展,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不仅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同时也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充分肯定。

三、全面评价,让学生在和谐中发展

教育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在评价过程中我们实施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经行全面评价,在评价时要做到全员参与,以充分表现评价的公正、合理。以往对学生的评价,尤其是学期末的终结性评价,一般往往都是由班主任一个人说了算。而这种“一言堂”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评价的片面和极少数班主任的武断,只是对学生作出的评价,无法保证合理公正。新课程标准强调师生参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我们积极引导学生自评、互评,在此基础上,科任教师参与点评,与此同时,我们还组织家长、校外辅导员等就学生在家或校外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最后由班主任进行综合,给出总评。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对班主任作出的总评,起到了约束、监督的作用,能够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最优发展。

为了确保新的评价体系能得以贯彻落实,实现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我校改用《学生素质发展报告单》:

①我们制定了较为详细的评价内容与标准,对学生的心里素质、行为习惯、品德表现等采用定性描述+星级评价。

②对学生的身体机能等实行量化评价,包括身体状况和体育锻炼达标情况。

素质报告单家长评语范文第6篇

一、摸清“后进”原因,制定转化方法

(1)家庭贫困、从小缺少良好教育基础,以致文化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而缺乏信心的“后进生”转化方法:

“我们无法选择我们的出生,但我们可以选择我们的未来。”家庭贫困并不是学生的错,可受害的却是学生,这样的学生心理普遍比较脆弱,可是本质不坏,只要帮助他们建立生活的信心,树立凭自己努力能摆脱贫穷的信念,他们的转化工作就很好展开。

在我第一次担任班主任的初三(2)班,我就接触了这样一个学生。当时班上有一位叫季秦的女生,学习成绩一直处于中下等位置。而且该生性格内向,不太愿意与同学、老师交流。后经多次谈心和了解同学得知,原来该生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奶奶年事已高,既要学习又要做家务照顾年迈的奶奶,安心学习的时间相对较少。

在摸清该生现状的形成原因后,我开始对该生特别“偏爱”起来,积极为其申请学校困难扶助;鼓励其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并找各种机会对其进行表扬;要求学习委员与她结对子、做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平时我也经常找她谈谈以后的打算,引导其合理进行时间分配,坚持把学习摆在第一位,既能帮助家庭完成一定的家务劳动,又能在充满信心的情况下完成自己的学业。而且让他懂得只有搞好自已的学业,做个有用的技能人才,才是对家庭的最大帮助。后来该生经过耐心的做工作和谈心,慢慢的说话开始多起来了、也变得乐于与人交流分享了,成绩进步也很明显,在后来的一次考试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特别给她颁发了一张“进步之星”的奖状,该生在当年的中考中顺利考入了马坝中学。

(2)不良家庭环境影响形成的“后进生”的转化方法:

一个好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学习的最大帮助。我们农村的很大一部分家长很少有培养孩子的心理素质这方面的意识,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气、错误观点就不自不觉的传播给了孩子;如:打麻将、不事劳动靠分红过日子等;有些家长溺爱孩子,孩子上学后就很难与同学相处,任性而且独立学习的能力差;有些家长感情不和,经常争吵不休,子女体会不到家庭的温暖,从而变得性格孤僻,感情脆弱,心理自卑等等。

这类后进生转化难度较大,班主任在这类学生面前,还要适当扮演一下父母的角色:对应缺少关爱的,多点给他们一些关怀,让他们感觉到集体的温暖,班主任对他们的关怀;对于溺爱过度、任性妄为的,要适时运用一些教育手段来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习惯,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班主任要不吝自己的溢美之辞,对他们加以肯定;另外,树立班主任的良好形象,给他们一个学习的榜样,这一点也很重要。

(3)经常违反校纪校规、损害集体荣誉的“后进生”的转化方法:

“学生是被表扬出来的”。有少部分后进生经常违反校纪校规,破坏集体荣誉,老师批评斥责、同学反感,其他学生都疏远他们。久而久之,即使他们偶有良好的表现,也难以得到重视和信任,从而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他们经常会为了引起他人注意,表现出一副傲慢骄横的样子,但内心却很自卑,看不到自身的优点,对自己全盘否定。所以他们的行为表现和内心的真实想法往往并不一致:他们对老师的批评满不在乎,内心却渴求进步;对人对事冷漠,内心却渴望友谊。

对这类学生要采取长期正面教育的方式:多表扬,多鼓励。要对他们的进步多表扬、引导他们,让他们充满信心,更多地还要信任支持他们,使其和同学之间建立良好的友谊,调整好心态,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

二、因人制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因此,后进生不良心理品质的改变还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一视同仁。平等看待每一个学生,他们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中,要特别注意后进生转化工作的方式。比如,在教室全体同学面前要多表扬、少批评,私底下要多引导、多指正。这样学生才不会产生逆反心理,以便于转化工作的展开。

(2)保护自尊心,培养自信心。每个人都有自尊心,这是做好转化工作的前提,试想一个对自己都没有信心的人,又如何能从别人处获得动力呢。其实心理学早就告诉我们:后进生有更强烈的自尊心,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信任和表扬,渴望表现自己。所以,班主任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包括对后进生的言谈都要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3)多多表扬与适时批评结合。班主任要精心观察,善于研究,找出他们的点滴进步来加以鼓励,多表扬,少批评。但少批评也不是不批评,所以这个度需要班主任在具体工作中做到因人而异、因时而异。

三、适时惩戒,以儆效尤

班主任要运用适当的惩戒教育来转化个别性质比较恶劣的后进生。必要时可以用给予纪律处分的方式,以督促其悔改;杀鸡敬猴,以儆效尤。

班上学生陆祥家经常旷课,老师多次耐心的教育、谈心、电话联系家长共同做工作等措施均不起任何作用。而且还带动其他一些后进生,班级出现集体旷课的苗头。在对其上报“记过”处分后,该生受到了震动,其他同学也前车之鉴,班上很长一段时间,连迟到的现象都明显好转。

四、充分发挥学期成绩单对后进生转化的作用

素质报告单家长评语范文第7篇

小学班主任工作职责范文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管理者和策划者,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成效决定着班级的状况及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充分发挥班主任在教育管理中的主导作用,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学校班级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结合学校奖励性工资分配办法,特制定本岗位职责。

1.每学期制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检查并执行,做好总结工作;了解和掌握本班学生的家庭、思想品德、生活和身体情况,以及个性心理特点、兴趣特长;了解班级、队干部的思想状况,并经常掌握他们的发展动态。

2.依据《小学德育纲要》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本班集体建设的目标,运用多种形式向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建立班级常规管理机制和班级目标,培养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教育学生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班级中建立班级管理岗位,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3.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习成绩,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4.搞好日常组织管理工作:认真组织学生参加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做到纪律严明、秩序井然;组织并督促学生积极参加校、年级的社团活动,每班至少有百分之三十----百分之五十的学生参加学校各种社团活动,每位学生参加一项自己最喜欢的社团活动。为本班学生认真写评语,负责填写本班学生的学籍;根据多元评价理念,组织学生开展各项评比工作,填写好学生素质报告单,安排好学生的假期生活。

5.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定期开展少先队活动;指导并帮助学生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文体活动、科技活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6.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及时处理班内突发事件。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协助学校贯彻体育与卫生工作条例。教育学生注意个人卫生保护环境,不吃零食,不乱丢乱抛生活垃圾。课间开展正当有益的活动,不追逐不打闹。做好教室及卫生包干区的整洁工作(教室没有垃圾,地面无尘土,包干区无垃圾)。

7.做好班级的文化设计与布置。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评比活动,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做好班级的文化布置,定期更换板报。给学生一个清新的学习环境。

8.协调教育力量,沟通各种渠道。定期做好学生家访工作,关注班级中的弱势群体,关心他们的学习与生活。在班级中成立家长委员会,召开家长会,通过校信通、班级网站等形式,加大与家长沟通的力度,展示班级文化活动以及学生的个性特长,构筑教育网络,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9.经常与本班其他学科教师互通班级管理情况,共同商讨本班的教育工作。协调各门学科的作业量,掌握并调整学生的课业负担,采取恰当措施,因材施教,共同教育好学生。

10.做好班级财产的管理工作。教育学生爱护公物,节约能源。

小学班主任工作职责

1.抓好思想品德教育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久的需要。班主任的地位及其所肩负的责任决定了班主任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力军。小学班主任应站在国家和人民翱益的高度,以对民族未来高度负责的精神,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学生的学习、劳动、游戏、生活等各个方面,运用各种教育途径和方法,系统地、深入细致地抓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为学生一生的思想品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育学生掌握好科学文化基础知识

学习是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教育学生掌握好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提高学习质量是班主任的重要职责。为了使学生学好功课,提高学习质量,班主任要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自觉性;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责任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刻苦学习的意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学习方法,交流学习经验,提高文化水平。班主任还要经常与科任教师联系,协调各科任教师之间的关系,共同教好学生。

3.关心学生身体健康

班主任对学生全面负责,不仅要关心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学习,而且要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指导他们有规律地生活。班主任要指导学生制定一个合理的作息制度,安排好学习、游戏、休息的时间;要组织他们开展体育锻炼,养成每天锻炼一小时的习惯;要教育他们爱清洁、讲卫生,注意保护视力,饮食定时定量,不挑食,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与校卫生室配合,进行防病教育和采取必要的防病措施;在季节变化时,要特别注意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

4.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劳动实践

小学生的劳动主要是带有学习性质的劳动,包括自我服务劳动、日常家务劳动、为集体服务劳动、社会公益劳动、手工劳动和工农业生产劳动等。班主任要结合劳动实践对学生进行劳动观点、劳动态度与情感、劳动纪律与安全、劳动知识与技能的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和劳动本领,使学生爱劳动,会劳动,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做,家里的事帮着做,集体的事抢着做。为了养成学生的劳动习惯,要健全劳动制度,定期进行劳动检查、评比和表扬,使学生看到劳动成果,提高劳动积极性。

5.关心学生课余生活

班主任要关心学生的课余生活。一天中,学生有许多时间是在课外度过的。课内活动易于掌握,而课外活动则较难控制。小学生精力充沛,活泼好动,活动范围大,内容广.他们对活动往往良莠不分。高年级学生的独立意识增强,好奇好胜,敢冒风险,但他们毕竟经验不足,往往浪费时间和精力。因此,班主任要支持并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有益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小学生把精力用到有益于健康、有益于学习的活动中去。

们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6.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

班主任经常性的管理工作概括起来主要有:

(1)深入班级,了解学生,做好调查研究工作,积累学生思想品德、学习状况、健康状况等方面的情况,有的放矢地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2)做好班级工作计划的制定和总结工作,做好学生的品德评定和学籍管理工作。

(3)做好班里的日常工作,如统计学生出勤情况,安排值日,组织早操、课间操、眼保健操,检查各种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对班级日常活动的讲评,审查班级日志,对个别学生的帮助教育等。

(4)处理好班级中的偶发事件。

(5)完成学校布置的各种任务。

7.做好家长工作

班主任要认真了解研究家庭对学生思想意识和身心发展产生的各种影响,争取家庭的配合,形成一体化的教育功能。

班主任在接受新班时,应进行普遍的家访,了解学生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和家庭教育状况,以便有计划有目的地做好家长工作。班主任可以通过经常进行家庭访问、书面联系、定期举行家长座谈会、家长委员会、接待家长来访等方式与家长保持联系,互通情况,听取家长的意见和要求,研究对学生的教育问题,指导家长正确教育子女取得家长对班级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小学班主任工作职责范例

班级是学校工作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也是《小学德育大纲》的直接实施者。为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现制定《黄金桥小学班主任工作职责》(试行)。

一、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

班级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执行者,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同时班主任负有本班各科教育工作和沟通学校、社会、家庭教育之间联系的责任,在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中,起着导师的作用。班主任工作决定着德育工作的质量。

二、班主任的任务

班主任的任务是,按照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开展班级工作,全面教育、管理和指导学生,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体魄健康的公民。

三、班主任的职责

1、调查研究学生情况,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思想品德情况,学习情况,身体情况,以及个性心理特点、兴趣特长,做好家访工作。了解班级组织,骨干队伍的组织情况和思想状况,并经常掌握发展动态。

2、组织管理班集体。班主任要依据教育方针、教育任务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本班集体建设的目标,建立班级常规,培养良好的班风,搞好班主任如下的日常组织管理工作:

⑴组织每周一次的班会课。

⑵组织学生参加全校、年级的活动。

⑶督促学生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规章制度。

⑷督促学生按时到位上好体育课、选修课及各类活动课,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

⑸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特点、兴趣特长。

⑹与班委会、队干部讨论班级情况,问题和解决办法、措施。

⑺处理班内突发事件,重大事故立即上报学校。

⑻查阅班级日志和学生周记。

3、教育指导学生全面发展。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⑴教育学生热爱祖国,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为四化建设而奋斗的志向。

⑵教育学生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习成绩。

⑶教育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学校规定的各种劳动、军训、社会等实践活动。协助学校贯彻实施《卫生工作条例》,教育学生坚持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保持身体和心理健康。

⑷关心学生课外生活,指导学生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科技、文娱、社会活动。

⑸鼓励学生发展正当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⑹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⑺做好本班学生思想品德评定和有关奖惩的工作。

⑻加强学生法制教育,增强学生法制观念。

⑼建立后进生档案,做好后进生转化和学生不良苗头的监控工作。

4、协调各方面教育力量,沟通各种渠道。班主任要负责联系和组织科任教师商讨本班的教育工作,协调各种活动和课业负担。联系本班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支持、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5、订好班主任计划,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做好总结工作。

素质报告单家长评语范文第8篇

【关 键 词】高中学科;学业;过程评价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5)03-0157-03

一、问题的提出

学业评价是学生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导向和教育作用,对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有着重要意义。从我国当前高中阶段教育教学实际来看,学业评价在评价的目的、内容、方法、环境等方面均存在诸多不足,如学业评价以终结性评价为主,没有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忽略过程性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完全由学科成绩代替,尤其以高考学科成绩为主,忽略非高考学科及学科学习之外的评价;学业评价的方法以笔试为主,评价方法单一,学生在评价中处于被动地位,评价中缺乏师生、生生等多主体的交流和理解等。由此可见,在我国当前高中教育改革中,学生评价是重点,学生的学业评价改革更是一个关键环节。

近年来,我国在学生评价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是在学科学业评价方面探索、研究才刚刚开始。特别是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中,改变了以往的高考与高中毕业会考,积极推进学科学业水平考试的改革。学科学业水平考试是学生学业评价的一部分,在高中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学科学业评价将评价作为学生主动学习的一部分,在评价的目的上,突出促进学生发展和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的功能;在评价的内容上,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通过多方面的综合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评价的方法上,提倡根据学科学习过程,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将评价与学科学习过程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使得评价的过程也成为优化教学效果、提高学习效率的过程。

国家新一轮高考改革,体现新的人才评价观,要求建立多元多维评价体系,充分体现学生全面发展导向,科学评估学生综合素质状况,更多展示学生个性特长。通过普通高中各学科的实际教学,实验性地开展学科学业过程评价,从学科出发、从学生出发、从实际出发,立足学校和课堂,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学科学业评价改革方法,并形成普通高中学科学业评价改革的实践经验。

二、建立学科成长档案,开展形成性评价

高中新课程倡导教师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更多地关心如何发挥评价的激励、教育、导向作用,而不是强调评价的“选拔”和“甄别”功能,要求教师通过及时有效的评价,让每个学生树立起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促进学生不断发展,为培养终身学习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1. 形成性评价的概念。形成性评价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实践中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它着眼于学生各种真实的学习活动和任务,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兴趣、态度、参与活动程度,对他们的发展状态做出判断,对他们的学习尝试做出肯定,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形成性评价中教师的工作是对学生发展状态进行观察、评价,从而及时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生学习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等,以便及时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

2. 学生学习行为表现的评价。在日常教学中,有关学生学习行为表现的评价可用多种手段,使教师获得丰富而深入的资料。在实践中,使用学科成长档案更具实效性和可操作性,随着学生个体的成长,档案内容不断累加、更新,可以记录学生成长过程。学科成长档案的内容包括传统的纸质作业、小论文、存储卡、综合练习成绩单、研究性学习成果等,用来反映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以及学生学习态度和理解能力的发展过程。学科成长档案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也可以引起他们对自己学习过程的反思,同时为教师、家长提供学生进步的具体记录,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为下一步学习活动选择正确的教学策略。

3. 英语学科成长档案的实践。高中学生在初中阶段喜欢动手制作,笔者根据这一认知特点,设计了大量的“任务型”作业。结合“任务型学习”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做中学”。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依据不同话题设计海报、旅游路线图、景区介绍、广告、英语报等,将优秀的作品在班级先进行展出,鼓励其他同学参照对比,去粗取精,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最后将所有作业收集入袋,选择适当的时候在家长会或年级展示。进入高中之后,学生的研究能力有所提高,根据高中英语教材内容的特点,设计研究性学习作业。如话题Travel, The World Around u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 Music and Life, Way of Life, Technology等都是很好的切入点。作业形式不再拘泥于个人作品,而是小组活动成果的汇报,包括开题报告、结题答辩、演示文稿、展板制作、研究论文等一系列有序的组织形式。

学科成长档案使学生改变被动的学习状态,开始喜欢独立学习,喜欢pairwork、groupwork等合作学习方式,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习得语言。学科成长档案是总结性评价的补充,对于在考试中成绩不理想的学生,通过参照成长档案的表现,指出优点,树立信心,激励进步。反之,对于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找出不足,鼓励其继续努力,在今后的学习中做到更好。

经过几年的实践,以学科成长档案为主要形式的形成性评价,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以考试及分数为主要内容的单一评价形式,这有助于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压力与焦虑,提高他们学习的动力和潜能。

三、建立学科全息成长记录,开展发展性评价

1. 学科全息成长记录的内涵。全息成长记录法是一种伴随学生成长与发展的综合记录评价方法。借助于纸介、笔录、音频、视频等各种工具与手段,采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每个阶段的优异或不足的特征表现,同时对学生的成长进行跟踪与关注,以期达到促进与激励的发展。

全息成长记录的“全息”本质取自于全方位记录物体信息的技术。每一个具有特定功能又相对独立的部分,叫全息单元。每个全息单元都包含系统的信息特征,反映系统的整体规律。

全息成长记录的“时空”特征表现为:评价对象指向全体学生,评价内容渗透全部课程,评价过程采集全部信息,评价目标实行全程监控,评价结果促进全面发展。

2. 学科全息成长记录的评价。促进全体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是教育者教学以及教学评价的终极目标和核心任务。在学习生活中,学习到了哪些知识与规律,提高了哪些技巧与技能,经历了哪些过程与体验,掌握了哪些方法与手段,更新了哪些态度与价值观,都是教师在学科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中重点关注的内容。学生的成长收获与变化发展,与教师备课与上课的每一单元、每一过程、每一细节,都有着密切的关联。为了避免对学生的学科学习评价过于片面和偏激,教师在学科教学中采用学科全息成长记录评价,通过收集学生的课时作业本、实验数据记录单、手工制作作品、演讲发言幻灯片、小组学习活动表现视频、问题讨论录音等素材,抓住教与学过程中学生的个性特征表现,结合学生的自我评估和同伴间的相互评估,向学生、家长沟通与反馈学生学业进步或退步的依据,综合、公正、客观地为学生生成全息发展评价报告,一方面展示学生的学业素质发展现状,另一方面分析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与生长点,以期更有效地推动指导学生更好更快地发展。

3. 物理课堂教学中全息成长记录的实践。

(1)教师组织任务驱动、采集评价资料。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对不同的课堂时段、不同的课型、不同的环节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考虑到教学评价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可以确定不同的驱动任务主题,也可以提出不同的评价资料采集方法。

任务驱动――课前备学导航。教学中我们非常倡导学生以学习主体的身份,提前进入学习角色,进行课前的自主预习,对新授课学习内容进行查找资料和搜集信息,了解和掌握新课前必须要具备的基础知识,尤其是物理学习需要具备的数学基础知识,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完成书后的《问题与练习》。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准备好的课前问答小卷检验学生预习的成效与结果,也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相互提问和辩论,或用演讲发言的方式展示他们的预习成果,同时把学生的表现拍成照片或录成音频,促使学生提高探究能力与表达能力。

任务驱动――师生互动探究。物理课堂教学中,离不开实验环节,可以反映出学生对演示实验的观察态度或在分组实验中的探究能力与素养表现。对教学互动中生成的知识规律进行梳理和总结,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参与意识、理解程度和概括能力。对教师列举的典型例题进行的方法引导进行针对性的互动训练,可以反映出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以致用的能力。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及时全面地记录学生的细节表现,为学生的全息评价做好准备。

任务驱动――全息发展评价。对学生的学业评价要因材施教、分层施评。按照课堂教学中的内容难度,设置必做形成性练习和选做提高性练习,由学生根据发展需求选择完成。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的紧密程度,配置适当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或探究问题,由学生根据兴趣选择操作。教师根据信息资源,提供给学生拓展阅读的物理学史方面的背景材料文字或图片、书籍名称、网上查找或阅读资料的网址等等,由学生根据愿望选择浏览。最后学生进行疑点反馈,“本节课还有哪些疑难问题?对教师本节课的教学有哪些合理化建议?”学生在个性化、弹性作业完成过程中、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与发展。

(2)学生自评与互评。物理课堂教学中,有若干个学生活动小组单元。在学习活动单元内,每位小组成员和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对每位成员的物理学习效果进行自我反思评价和同伴互相评价,在物理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填写物理学习评价表。教师结合学生自评和互评结果及时给以评价和反馈,可以深入地了解学生,发现学生的优势和不足,使评价具有针对性,不偏颇,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和全面发展。

(3)生成学生学科学习全息发展性评价报告。教学周期可以以学期划分,也可以以学年划分。在每个教学周期结束的时候,学校物理教师要汇总整理、综合利用已经收集到的丰富的评价素材,将学生物理学习的表现与发展状况,生成个性化的学生学科学习全息发展性评价报告单,全息展示出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发展成就、潜能和不足的同时,更要使用条理清晰、简明扼要的语言,展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成长建议与改进要点。

四、建立高中学科学业平时成绩评定制度,开展过程性评价

1. 运用多样化评价方式。构建学科学业平时成绩评定制度。国家新一轮高考改革,要求高校招生工作过程中综合关注高中学生学业成绩,要求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的检测评价领域也必须走向多元化,突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综合评价。

在实际评价过程中,我们把高中学生学科学业成绩评价内容分为一级项目和二级项目。其中一级项目包括两部分:基本成绩(权重70%)和奖励成绩(权重30%),评价总分为100分。其中一级项目基本成绩又包括四个二级项目,具体内容包括出勤(权重10%)、作业(权重10%)、考试(权重40%)、自评(权重10%)。一级项目奖励成绩也包括三个二级项目,具体内容包括学习态度(权重10%)、研究性学习(权重10%)、个性特长(权重10%)。

其中,综合测验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的一个重要评定内容,在高中阶段学科修习时间内以学期为单位进行综合评定。如数学学科,高中有四个学期的平时成绩评定,这样,每个学期的平时成绩占最终评定的25%,每个学期的学业成绩评定中都综合了学生平时成绩、阶段成绩和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同时也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体现了学科学业成绩评价的全程性特点。

2. 学科学业平时成绩评定的过程性评价。注重学科学业平时成绩的评定,进行积极的过程性评价反馈,促进学生素质发展和教师教学改进。在学业水平测试中平时成绩评定的成绩结果处理方面,我们在实践中力求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教师和学生共同对成绩进行具体分析比较;第二,在平时成绩的评定与处理中,推进学业成绩评定等级制;第三,在平时成绩的反馈中,除以“一对一”的方式告诉学生具体成绩与等级外,还给予学生激励性的评语;第四,在评价的主体方面,改变由教师单一评价学生的状况,使学生平时成绩评定成为教师、学生、家长及教育行政管理者共同参与的活动;第五,在评价的方法上,改变以纸笔考试平时成绩评定中的二级项目是实际符分项目,所有的项目由不同角色的人来评定。

3. 高中学科学业平时成绩评定实施方案。各学科结业,学生平时成绩满分100分。顺次按优秀―A、良好―B、中等―C、及格―D、不及格―E划分为五个等第。各科结业时,平时成绩取各学期平时成绩的平均分。各项成绩评定细则如下:

(1)出勤评定中,无故旷课1次扣1分。

(2)作业评定中,无故不交作业次数超过作业总数的30%不给分;低于30%而超过作业总数的20%给分值的一半,即5分;低于20%而超过作业总数的10%给分值的80%,即8分。

(3)单元验收评定中,取学期内平均成绩,按比例计算。

(4)期中、期末成绩计算方法同“(3)”。

(5)学生自我评价指标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果、合作与交流、质疑与探究。

(6)学习态度评定中,教师根据学生课堂表现按优秀―5分、良好―3分、一般―1分斟情赋分。评价指标包括:学习兴趣、主动参与程度、学习合作与交流、质疑与探究精神。

(7)研究性学习评定中,关键在于过程性评价,每学期一轮,教师斟情赋分。评价指标包括:承担课题及组内任务、选题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合作意识、参与研究过程、结题论文、创新精神及独特见解。

(8)个性特长评定中,为了鼓励学生个性特长,凡有突出表现的计满分。具体评定内容包括:作品在市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校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科技制作参赛获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