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培根随笔摘抄

培根随笔摘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培根随笔摘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培根随笔摘抄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中学生;课外阅读;兴趣;阅读方法

古语云:“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初中生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广泛阅读对其知识构成和人格养成的作用不可替代。同时,当学生爱上阅读以后,语文能力的提高是水到渠成的事。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教育部规定了必读名著篇目,要求课外阅读量400万字以上,中考逐年增加名著考察的分值。应试压力下,学生人手一套必读名著,然而学生爱读吗?有学生曾对笔者说:“不喜欢看这些名著,没意思……”不少学生只看名著导读或缩减本,为考试死记硬背,味同嚼蜡。苏轼那种“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的豪情壮志已是天方夜谭。究其原因,堆积如山的作业、名目繁多的辅导班、令人眼花缭乱的电子产品,这些都挤占了阅读时间,消磨了阅读意愿。如何拯救学生的阅读,使其爱上阅读呢?

一、营造宽松自由的阅读环境

沉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更喜欢做“轻松愉快”的事,如玩游戏、看电视,而不是阅读。因此,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开展课外阅读的前提。苏霍姆林斯基说:“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解放稚嫩的肩膀,才能让他们有时间精力发展兴趣爱好,尽情徜徉书海。而且,不少家长、老师甚至学生自己都觉得看课外书是“不务正业”。若能广泛涉猎古今中外名著,其学习潜力一定不容小觑。教师要竭力传播阅读的重要性,家长要以身作则,关闭电视电脑,亲子共造充满书香的家庭环境。

二、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元化的时代,相比电子游戏和漫画书,厚厚的名著显得“生硬无趣”。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唤醒学生对名著的兴趣,激励他们的阅读热情,这是教师的职责。

1、灵活利用课本资源,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求知欲,好奇心――这是人的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教师要充分挖掘语文教材资源,调动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其阅读热情。

利用多媒体激发兴趣是种有效尝试。在教《爸爸的花儿落了》这课时,笔者给学生放映了电影《城南旧事》片段,播放了插曲《送别》,生动的人物形象、优美的音乐旋律使学生从视觉上、听觉上汲取了营养,也对原著中人物的命运、情节的发展充满了好奇。课后有不少学生去图书馆借阅了《城南旧事》。再如讲到圣埃克絮佩里的《在沙漠中心》,向学生展示《小王子》的漫画插图,可爱的卡通形象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他们迫不及待地想看小王子的冒险历程。

2、采用丰富多样的形式,开展同学间的交流讨论

学生易受同龄人影响,相互讨论是营造良好阅读风气、提高阅读效率的有效途径。叛逆期的孩子,大抵讨厌强迫,喜欢自由。与其苦口婆心强调名著在考试中的重要性,不如以读书经验交流会、写书评比赛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其在浓厚的阅读氛围中受到感染。笔者将课前五分钟定为读书交流时间,学生轮流把新近读的书介绍给其他人,畅谈所思所想。读过的人也参与讨论,没读过的则产生好奇心,进而去阅读。又如有学生反映《昆虫记》都是各种昆虫习性的描写,太枯燥。笔者于是举办了昆虫知识竞赛,先给学生两周准备时间。竞赛形式果然激发了阅读热情,也检验了阅读效果。

三、教会学生高效的阅读方法

仅有兴趣是不够的。没有方法的阅读,好比随意捡起散乱的珍珠,难以串起知识的项链。“学贵得法”,读书的成效,不仅在于读什么,更在于怎么读。朱熹云: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对于阅读方法,见仁见智,笔者在此仅谈些个人见解,以抛砖引玉。

1、读法因书而异

培根说过:“有的书只要阅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书不同读法也不同。课文需研读,好书需精读,可引导学生采用背诵、摘抄、旁批等方法,加深记忆。一般的书可速读、略读、跳读,引导学生采用“筛选式阅读法”,通过看目录、读故事梗概、抓片段阅读等方法在较短时间内获取信息。精读和略读互补,既能保证阅读量,又能保证阅读效果。

2、熟读而精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俗话说“眼口心”到,即读书时伴随思考,逐步推求其立意所在,由此融会贯通。学而不思,只会沦为知识容器。应指导学生在阅读时养成边读边想、边圈画的习惯,并做好读书笔记,以加深记忆,提高感知力。

让学生爱上阅读、善于思考,这是广大语文教师的心愿。努力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以多种手段激发其阅读兴趣,同时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学生定能跳出课本的囚笼,到更广阔的书山学海中纵情驰骋。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

[2]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

[3]培根.培根随笔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9月.

[4]钟启泉.“批判性思维”及其教学[J].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第1期.

[5]焦英泽.初中生课外阅读指导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1年.

培根随笔摘抄范文第2篇

关键词:阅读 教学 初中语文

现代文阅读题似乎已成了学生语文考试取得好成绩的主要“拦路虎”之一。大多数学生(即使是基础很好的学生也如此)反映不知道怎么做好阅读题,分数常常忽高忽低。运气好时,分数就还可以;运气差时,几乎“颗粒无收”。

初中现代文阅读题很难吗?有没有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提高现代文阅读题的分数?不少中文师范专业的人对此纷纷摇头:语文是不可能短期内突击的,语文的题目根本不像理科一样,老师教学生理解了一两个定理,会做一两个题型,就能立竿见影提高成绩;家长想通过一周两个小时的补习来提高孩子的成绩,这是不可能。笔者认为,虽然说语文成绩根本上的提高需要学生自身努力增加阅读量,提高自身语文素养,提高自身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但是做语文题也绝不是纯主观、无规律、无方法可循的。

游戏有游戏规则,考试也一样。要想在游戏中胜出,单靠实力是不够的,还要懂得游戏规则。有些基础不错的学生,成绩却不是很理想,其原因就在于没有理解规则,没有掌握好应对方法。常胜者往往既有实力又深谙规则。看过奥运竞技体操比赛的人对此体会更深,光追求挑战人类极限的难度动作是没用的,必须要符合评分标准,而且最好还要深谙裁判们的主流喜好。同样的,想在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题中制胜,也必须熟悉它的“游戏规则”。

一、把握对象——知己知彼

有没有想过阅读是什么?不了解对象怎么能真正明白如何应对它?

阅读是一种交流、沟通,是读者对文本信息的分析、筛选、整合、传递与呈现的过程。交谈是人与人面对面口语的交流、沟通;阅读是读者与文本书面语的交流、沟通。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考什么?

广州初中语文试卷的现代文阅读有三篇,结合文体特点出题,考查学生能否通过整体和局部阅读准确把握文本的主旨,同时考查学生对文体基本知识、主要修辞方法、五种表达方式、基本写作技巧的掌握。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要求掌握的文体主要有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偶尔也考查散文和小说。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出题难度如何?

问题大致分两种类型:“文中问”和“脑中问”。“文中问”是指问题的解答主要依靠对文本信息的理解,不需要过多动用解题者自身的知识储备。“脑中问”是指问题的解答需要解题者结合自身的知识储备加上文本信息来作答,主要考查解题者自身的知识储备。“文中问”进一步分两种:直接型答案和间接推敲型(隐含于文中)答案。直接型答案是指在文本中有直接明述,直接摘抄某个句子或关键词就可以解决的问题。间接型答案是指需要结合文本中两个或更多的例证通过推敲理解而得出的答案。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处于小学和高中的过渡阶段,难度比较适中,问题以“文中问”为主,大多数在文中就可以找到答案。总体来说,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的难度不大。

二、针对性策略——有的放矢

想做好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题,必须摸清它的考点、考查方式、出题规律,从而进行针对性训练,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做任何阅读题都要尊重文本、尊重问题。两个人交谈,如果其中一方只顾表达自己的看法,不顾对方的想法,这势必不是一场愉快、顺利的交流。做阅读题实质上是一种交流,不是答题者一个人的独角戏,并不能任由答题者发挥,漫天遐想。答题者应在文本和问题之间铺路架桥,同时还要注意让潜在的第四者(阅卷人)理解我们的回答。

先从问题谈起。看清问题到底问什么,这是最基本的,也是解题者最应该关心的。弄清顾客的要求,按需供给。葡萄酒再好再美味,顾客此刻就是想要凉白开。自以为再好再妙的答案,答非所问,就不是正确答案。所以一定要尊重问题。

有的学生没有弄清问题具体在问什么,忽视了文章问题提问的顺序和层次,把理解到的文章中心主旨当万能膏药,一贴了事,道道题都贴。他们自我感觉读懂了文章,把握到了中心主旨,却答非所问,结果难免大失所望。

问题是解题者不得不看的(当然有没有看清和能否正确理解问题要求,另当别论),文本反倒常常得不到充分重视,尤其对那些急于求成的学生而言。我们强调要尊重文本,试题考查的是我们对文本的理解,而不是纯粹考查我们自身的人生体验、知识储备,绝对不能脱离了文本来做题。

有的学生只“重视”问题,不重视文章。不喜欢阅读,对文章不屑一顾或者想抓紧时间做题,宁可对着问题苦思冥思,也不多看一眼原文。这都是非常错误、得不偿失的做法,欲速则不达。

有的学生也重视文本的阅读,但是他们过分喜欢结合自身经历或阅读体验来臆测文章主旨,而不是从原文中切切实实地找根据。虽然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着同一个文本,人们常常会有不同的理解、感受、体验,但是要有理有据,不能过分脱离原文本。

必须在弄懂文本的意思和问题的意思基础上做题,这是做所有阅读题的基本要求。但要在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中制胜,还要清楚地认识到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的考查侧重点和难易程度。

每个年龄段都有重点培养的能力。在学习语文的不同阶段考查阅读能力的侧重点不同。对于初中语文阅读来说,它要求学生能够学会通过充分理解文章材料来把握文章主旨大意,学会分析现成的材料(放在面前的文章),就文论文,理解文章,回答问题,还没到特别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的知识储备、情感体验来谈自己对文章独特感受的程度(这样类型的题目,最多只考一两道)。多数初中生也还不具备分析、筛选文章材料并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形成自己的观点,然后有理有据地进行阐述的能力。这不是初中语文阅读所主要考查的,所以考的文章大多不会很复杂,其主旨也多半不是很隐晦或多解性的,出题多数是比较基础性的,考查的是对文章比较普遍的理解。越是大范围地区的考试越注意控制试题难易程度的合理适中,因为它考查的是普通学生,不是针对能力发展滞后或超前于同龄人的学生。

这时,有些思维能力发展得比同龄人快、阅读量更大、理解能力更强的学生反而出现自己不觉得难,结果分数却不理想、不稳定的情况。因为他们常常容易过深地挖掘句子或文章的深层含义,没有注意到应从浅入深来答题,忽略了基本的理解步骤,跳过表层意思,直接就抛出他们所领悟的深层含义(实际上其浅层意思常常反而是得分点之一。这种情况很像做数学的论证题,有些简单的论证步骤在高年级阶段是可以省略的,但是在初学阶段,要求学生详细呈现出来,这是考核的要点)。他们或者忽略原文,过分地谈自己的特殊体验(感情细腻、个性强的学生容易犯的错误)或者过于注重文本的局部细节,思维发散,浮想联翩,忽视全局,因而脱离原文主旨。

三、应对的技巧——铺路架桥

想做好阅读题,就要学会在文本和问题之间铺路架桥。我们建议采用阅读教学最常见的“三遍阅读法”。

最常用的方法常常就是最被认可、最有效的方法。但能起多大效果,根本上要看学生真正实践的程度,明不明白每一步的任务、每一步的目的,有没有老老实实地做到。

第一遍,通读。

通读有哪些任务呢?任务一,看文章的标题,辨别文体,初步把握文章内容。标题常常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浓缩,通过它,我们常常就能辨别文章的文体和主要内容。比如《微循环:生命之网》《中国画的骄傲——〈清明上河图〉》,一看就知道是说明文,说明对象也一目了然;《小议读书》《创新的快乐从哪里来》,我们知道这是议论文,论题也一目了然。

为什么要强调辨别文体?因为初中语文是根据文体来考的,虽然所有的文章不外乎考“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写”三大块,但不同的文体有它的不同考点、不同的题型,意识到是什么文体才能更加有针对性地做题,从而提高做题准确率和速度。更重要的是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术语。术语意识是大多数学生所缺乏的,也是教学过程中,教师解释和强调的不足之处。举个简单的例子,记叙文中叫“比喻”,说明文中叫“打比方”,议论文中叫“比喻论证”,本质上都是比喻,但是在不同文体中就得用不同的术语来回答。不理解术语,有时根本看不懂问题。学生不理解“论题”和“论点”,就无法区别两者;不理解“下定义”,就无法找到准确的定义或不知道如何给说明对象下定义。

文章的标题对全文的内容常常有所提示,暗含了不少信息。如广州市2008年的考题《水藻将成为最绿色的能源》,我们可以从标题中就看出这是篇说明文,说明对象是水藻,说明对象的特征是最绿色的能源,这意味着文中肯定要将它与其他绿色能源做比较,还有“将成为”的“将”意味着未然的,不是已然的事实,这直接关系到后面的做题。

另外,记住标题,在解答文学类文本阅读题时很有用,如:某个句子和某个段落的写作手法或好处。如果记得标题,就可以很快反应出来,句子或段落跟标题有呼应之处——“点题”。如广州市2008年的考题《戴套袖的孙犁先生》:“本文多次描述孙犁先生戴着套袖的细节,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任务二,理解每个段落的大意,理解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从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分清楚文章的写作思路、写作层次。

学生一般会注意到在通读的时候要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但是往往忽略了这个把握必须建立在对每个段落大意的理解、段与段之间关系的分析、理清写作思路和层次的基础上。这一步实际上相当于学生非常反感地给文章分段。中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几乎无一例外地喜欢叫学生分段,学生总是非常反感。很多时候他们根本不理解分段到底有什么用,尤其是跟考试有什么关系。因为教师很少解释分段的目的。

实际上,学生只有弄清段落的层次,才能真正意义上理解文章到底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否则对文章只有一个朦胧、感性的印象。而这实际上与答题的信息点有关。没有弄清楚段落层次,就不知道文章有哪几层主要意思,这样做题常常会出现答题顺序混乱、信息点缺失等问题。再举《戴套袖的孙犁先生》为例,文章主要是作者围绕与孙犁先生的三次见面来写的,第一段花了不小篇幅写了“我”的作家梦。如果没有意识到这段实际上借“我”的作家梦引出孙犁先生,写了“我”从小对孙犁先生的深深敬仰之情,那么在做文章的第三题“‘终于’写出了‘我’的怎样的心情?”时,很容易想到“兴奋(或激动)”,却容易忽略了“敬仰”。在答为什么寄出《灶火的故事》时,也容易忽略了“‘我’对孙犁先生的敬仰和信任”这一点。

《网络热词表达民意反映社会心理》(2011年海珠区初中毕业班综合调研测试题):“16.(2)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网络热词的走热原因?请分点概括。”没有理清文章思路和层次的学生,常常第一眼就把“一是‘雷人’心理。二是‘调侃’心理。”当成两个信息点,看到该题是3分,于是以为自己已经得到2分,再补一个就够了。实际上,这两者只算一个信息点“当今社会人们普遍的‘雷人’心理和‘调侃’心理”。因为全文的层次是这样的:第一段,先引出网络热词这种现象;第二段为过渡段,提出问题“网络热词为什么这么‘热’”,并作出解答;第三段,写当今人们对各种社会现象和某些事件的关心意识、参与意识空前地增强,这是第一个原因;第四段,社会的多元性、文化的包容性的结果,这是第二个原因;第五段到第七段,当今社会表达中的一些普遍心理和追求,具体是“雷人”和“调侃”心理,这是第三个原因;最后一段,总结网络热词对人们的影响。如果弄清楚了层次,就不会出现信息点顺序混乱、信息点缺失的问题。

任务三,标记关键字词句,帮助理解大意,也为后面答题做准备。

学生在通读的过程中,可以把一些比较重要的字词句标记好。这样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也便于后面答题时直接定点,节省再次阅读的时间。实用类文本说明文和议论文要特别注意它的逻辑关联词和修饰限定的词语。议论文要特别注意表示观点的句子。文学文本记叙文、散文、小说要注意一些议论性或抒情性的以及带有评价性或感彩的词语、景物描写或人物描写的句子,这些句子可能包含了作者的观点或者作者抒感,含有作者的态度、情感或心理。还要注意反复出现的字词句。

第二遍,精读。

认真分析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原文中做定点精读,寻找答题的相关信息点,筛选、整合出答案。

前面我们强调过要尊重问题,仔细看懂问题。老子说“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唯物辩证法说矛盾是对立统一的。我们说问题本身就是答案所在,是寻找答案的关键。越善于分析问题的人,越能快速、准确地找到答案。

问题常常提供答案所在的大置。如问题中直接给出句子,那我们就还原到句子所在的段落附近去找答案;如问题中明确指出读某段,那就在该段落找答案;如果问题要求通读全文,则要在全文范围内找答案。如“我”与孙犁的三次见面,那分别定位到三次见面的段落。

问题常常隐含了答题的角度,如问题“培根的随笔语言生动,说理深刻。请从文中摘录你最喜欢的一句话(文中划线句子除外)推荐给朋友,并说明推荐理由”。这暗示着两个角度,“语言生动”或“说理深刻”都可以,同时还加了个限制,必须是培根的语言,选择拉丁谚语和划线的句子则都没分。如问题“分别写了孙犁的哪些事情”,那么答案要从孙犁的角度来写,从“我”的角度写则没分。再比如“‘我’为什么要把《灶火的故事》寄给孙犁先生?”这个问题实 际上隐含两个角度的思考,即“我”为什么要寄《灶火的故事》,“我”为什么要寄给孙犁。如果能这样分析,就不容易出现信息点缺失的问题。另外像很多问特定段落作用的问题,常常要从文章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去思考。

有时甚至换个角度看看,问题本身就是答案。如“本文多次描写孙犁先生戴着套袖的细节,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它表现了孙犁先生怎样的品质?(6分)”第一问,问的是该细节对全文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问题本身就隐藏着答案:本文多次描述孙犁先生戴着袖套的细节,“多次”——意味着“反复”;“细节”——实际上就是以小见大;文中多次描写戴袖套与文章题目“戴袖套的孙犁先生”呼应——多次点题。第一问的三个角度任选一个即可,答案参考即:①反复强调,突出地表现了孙犁始终如一的质朴形象;②以小见大,以普通平凡的细节,表现大师品质的高尚;③多次点题,使孙犁先生戴套袖的形象深入读者的心,从日常生活中表现孙犁的高尚品质。第二问是承接第一问进一步细问该细节表现的具体内容。这意味着第一问在提到内容上的作用时,即表现孙犁先生的品质时,答案可以概括写,第二问才需要具体解释是什么品质。这就要求学生能清楚区分开两个问题的不同之处。“本文”和“戴着套袖的细节”意味着要从全文、从提到这一细节的段落中去筛选,这样才不会出现信息点缺失的情况。这问占4分,意味着可能有四个信息点。

同时,答题时要注意分点言简意赅地作答。不要过于详细,不要同义反复地表述,注意答题层次,由浅入深,逻辑清晰,标明序号,便于阅卷采点给分。字迹不求很漂亮,但一定要工整,清晰明了。

第三遍,重新读。

实际上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检查。很多学生检查时,只是看看自己写的答案够不够清楚,有没有别字,或者再看看问题有没有看错。实际要求不仅如此。读第三遍要求尽量做到换个角度重新审视问题,重新审视文章,避免答题的片面性,及时纠错。所以读第三遍时,应要换个角度,重新看问题,再看看文章,看看自己理解得有没有错或者是否片面;还要再看看自己的答案表达是否清晰、明确,书写是否正确,信息点是否齐全,是否把一个信息点当成了两个信息点,有时可能自己同义、近义重复,甚至答案本身自相矛盾。读第三遍其实是重要的,因为很多学生刚开始做题时,怕时间不够,有时难免紧张、粗心而出现失误。认真的检查就能避免这些不必要地失分。其实一张卷子不一定要求学生全部会做,但一定要努力保证会做的不失分。

除了这些基本阅读技巧,还要针对不同文体对学生进行专门训练,逐个击破,巩固对各类文体知识的掌握,熟悉不同文体考查的知识点,这样才能做到驾轻就熟,提高解题准确率和速度。这里面也有很多巧妙有意思的规律,但篇幅关系就不详细展开了。

最后,总结一下:技巧其实大同小异,关键是看学生有没有认真理解、认真实践。而学生能否实践,关键点在于:教师能否充分展示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教师充分展示方法的有效性,才能让学生信服,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具体地展示方法的可操作性,教会学生怎么运用方法。在练习中,有意识地训练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解题。可以采用认知心理学的“口语报告法”,教师大声、详细地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便于学生模仿自己;学生大声、详细地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便于教师肯定自己正确的地方和纠正偏差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