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摘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摘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摘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摘抄范文第1篇

再后来,我对小说到了连考试前也不放过的程度,急了,就囫囵吞枣地看。这样不但没有好处,还浪费了我的时间,影响了我的成绩。如果你问我故事情节,我会讲得头头是道,但问我这对语文水平有何帮助,我回顿时哑口无言,满脸通红。

现在回想起这些事儿,我会笑出声来。现在,名着给我带来了无限乐趣,我最近在看《羊脂球》、《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简?爱》,而从这些书中我又学到了“保尔”的坚强,“羊脂球”的大方和“简?爱”的好学……

在看一些名着时,我还会摘抄一些优美词句,遇到生字便查字典。这使我语文水平有些提高,也让我增长了知识,开扩了眼界。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摘抄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实施策略

名著导读教学侧重于“导”,教师的“导”是手段,学生的“读”是目的。教师的引导,学生的阅读,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二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名著导读教学法要求教师将教学内容进行分解,有序的溶解在学生阅读名著的过程中,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自主性,参与性,探究性以及创造性的阅读能力。

一、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价值意义

(1)增加语感积累,提升语言素养

语言的艺术,主要是通过文学作品来体现,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富含丰富,优美的语言文化,它记载了语言艺术的精华,记录了丰富的语言刺激,可以强烈的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潜能。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增大阅读量,扩展阅读范围,积累语感,尤其是对名著的阅读和深入理解。阅读最重要的训练就是对语文的敏锐感觉,名著是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文化的精华,是饱经时间的洗礼传承下来的典范作品,这也是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感的最佳材料。大量的阅读名著作品,能够从中感悟到作家的风格,趣味,观念,思想,能够使学生的内心世界变得更加丰盈,能够使得学生的思想变得更为广阔和敏锐。

(2)丰富精神世界,锤炼意志品质

名著作品中通过对人物形象,故事氛围的描绘,深入的记录了作家的情感和精神文化内涵,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不断的跟作家进行精神文化的传递,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精神空间,而且还能为学生的精神世界增添更加丰富的内容,升华学生的灵魂。如在阅读《水浒传》时,学生会因为英雄彷徨时的苦闷感到焦虑,也会沉浸在英雄的豪迈情感中。在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主人公保尔柯察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都能深刻的感化学生的精神世界,成为学生精神榜样,锤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3)拓宽知识范围,提高人文素养

大量的名著作品都记录了丰富的文化知识,饱含了不同时期,不同社会,不同背景下,不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各种知识,生动的记载着不同阶段,不同阶层,人们的精神特征,内心世界和现实环境。比如在阅读《红楼梦》就可以从中了解到,当时封建社会下,高层社会中的礼仪,风情,尤其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起居文化,处于不同阶层下,人们的内心想法,精神特征,最终封建社会一定会被的本质和根本所在,都浓缩在此。每一部名著都如一个宽广的世界,都如一个浩瀚的海洋,都如一个苍莽的宇宙,学生在阅读的过程可以积累大量的知识,可以极大的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1)名著简介,激发兴趣

目前,大部分的初中生,由于对文学知识储备不足,因此,贸然让学生去阅读一部名著,学生会产生抵触心理,或者不重视,茫然,过眼云烟等现象。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对名著的深入解读,给学生介绍大量有关这些名著的时代背景,作者介绍,传奇故事,以及精彩的片段,通过侧面引导,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和积极性。比如在教学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作品,大部分的学生并不喜欢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由于文化的差异,学生没有掌握阅读的方法,无法体会出作者表达的情感含义,很难产生共鸣。因此,教师可以给学生充分介绍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作者经历的种种磨难,将作者传奇的一生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对文中的片段,进行解析,深入展示这些文字所蕴含的深刻道义,就能很好的激活学生的求知欲,积极的深入阅读。

(2)片段欣赏,传授方法

教师在进行名著导读教学过程中,应该以传授学生正确的阅读技巧和方法为主,通过正确的阅读方法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善于动脑,动手,独立活动等能力。方法一,圈点勾画和做读书笔记法。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行边读边摘记,使用摘抄,圈点,旁批,等方法,制作摘抄小卡片,记录对自身感触较深的内容,写心得体会,对某段内容产生的感想,随时记录,在网络空间中建立读后感集,对每次阅读,每本名著的阅读,都写下读后感,积累成册。 方法二,浏览式、精读式相结合。由于学生的精力有限,学习任务繁重,因此对于名著中每个字,每句话都精读,不但会降低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也补能起到根本的作用,因此教师要传授学生,先浏览,后精读,再浏览,再精读,循序渐进,互相结合。在阅读名著时,先对名著进行浏览,了解大致内容,标注引起共鸣的内容,已经引起自身关注的内容,然后再进行精读,对这些内容进行详细的解读,详细的体悟,然后排除之前精读以后的内容再进行浏览,再进行标注,精读,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来对整部名著进行彻底的解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摘抄范文第3篇

作文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学生表达、积累、梳理,从而形成自己思想的过程。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要写出成功的作文决非易事。所谓“今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长期以来,学生每天忙于“题海”,对生活感受不深、视野狭窄、但为了应付考试,只好去套作文、背佳作,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必定是套话多、空话多,生涩难读,学生作文能力低下,有的甚至害怕作文,谈“文”色变。

作文真那么难写吗?我认为。对于学生来说,要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一方面要不断阅读、积累语言材料丰富头脑;另一方面还需要多观察多思考勤练笔。除此之外,恐怕不可能找到什么终南捷径。怎样才能让学生做到以上这些呢?

1、先读后写,厚积薄发。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读和写的关系,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应要求学生多读熟读,最好能熟读成诵,因为在读和背的过程中开阔视野、训练思维、增长知识。苏轼曾说“为学之道在厚积而薄发”。熟读和背诵的过程就是“厚积”的过程。而且是提高语文能力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读分为泛读和精读两步,泛读就是我们平时所谓的“博览群书”。即引导学生大量阅读各种课内课外的书籍及文学著作。如高尔基的《童年》、《我的大学》,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罗曼罗兰的《名人传》等,同时向学生推荐《红楼梦》、《三国演义》、《儒林外史》等古典名著,以加深学生对课文中相关历史背景和人物性格的理解,引起学生对读书的兴趣。为达到此目的,我在班内设立了“读书角”,把全班的书籍集中到一起进行交流阅读,并要求学生把读过的书的名称记录下来开列成单,互相对比以激发其读书的兴趣。

在此基础上就开始第二步——精读,即从自己曾读过的书和文章中找出自己认为比较好的精彩语句和片断,反复诵读,细心揣摩。达到不仅会其文还会达其意的目的。

写也可分两步——抄写和创作。

抄写就是在多读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那些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文章、语段、句子摘抄下来,以供自己日后反复诵读或创作使用。每个学生须准备好摘抄本,班里不定期组织学生在一起交流经验、评阅文章、探讨心得。

第二个环节就是创作,即自己动手。先给学生作文要求或写作情景,再请几位同学上台进行三分钟口头作文,接下来就一气呵成,形成文章。或是教师采用命题作文自命题作文,看图作文等多种形式鼓励学生练笔,或开设“写作欣赏课”,即每周用一节课来欣赏学生的作品,把好的文章投送到学校刊物和其它报刊杂志发表,激起学生练笔的兴趣。

2、先批后改,相得益彰。

作文训练不仅要多读多写,而且还要多批多改,很多学生没有认真修改作文的好习惯,有的甚至对老师批阅的作文只看一眼分数就塞进了书包,还有的改正几个错别字就算了,根本不知如何修改作文。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摘抄范文第4篇

一、记字词,奠语文之基础

字词是学习语言的根本,不认识、不理解字词当然谈不上使用,语文的工具性就无法体现,其人文性更无从谈起。《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会写2500个左右字,能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因此,小学阶段的字词积累在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为了掌握、积累词语,每篇文章我都让学生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字词来进行学习,不作硬性规定。因为机械的、硬性的抄写,学生是不感兴趣的,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为了督促他们,上完一单元后,我利用一点时间组织听写,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奖励。有时给出几个词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造一个句子或写一段话,这样学生既感兴趣又达到了积累的目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奠定了学生的语文基础。

二、积名言,陶自身之情操

阳光能照亮江河山川,照亮物质的世界;而思想之光则能照亮人的思想道路,照亮人的精神世界。名言警句便是这思想之光,有的格言传诵千古,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因此,我要求学生每天早课前按学号顺序由一位同学在黑板的右端,工整地写上一句名言警句,并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体会,然后带领全体同学齐读这句名言。有的写“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的写“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有的写“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有的写“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等等。,名人伟人往往经历了比常人更多的磨难,他们的名言曾鼓舞自己在磨难面前矢志不渝、奋力拼搏。他们的名言经过时间长河的冲刷,仍散发着迷人的光芒,不仅使学生受到启迪,也常常使我受到启示。记得有位学生抄过这样一句“比大地更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每当我遇到不愉快的事便背诵这句名言,让自己的心胸开阔乐观起来。

除了抄写之外,有时伴随上课的内容随机安排一些专题收集,比如上《和时间赛跑》时,我让学生收集一些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由组长汇总后在学习园地里交流。每天与这些名言相伴,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陶冶了学生的道德情操,也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做文摘,取他人之精华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有效的阅读手段和方法,将大大提高小学生的知识储量和质量。阅读教学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综合性的语文素养,也就是培养学生语文诸方面的能力和素养。对高年级的学生,我要求他们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为达到这个要求,我规定学生每周六、周日两天,自由读一点文章,并把自己认为好的文章片段摘抄下来,周一互相交流后上交,再由老师亲自批阅。有时做一些专题文摘,如以“爱国”为主题的文摘,学生们摘抄了爱国诗词、名人的爱国故事,这无形中对他们的道德情感有了深刻的影响。寒暑假期间我给学生开列书目,让他们任选1~2部读读,并做好读书文摘,开学后再举行读书交流会。此外,在平时也要求他们勤读勤摘,注意积累。这样帮助学生树立了榜样,在摘抄中加深了印象,对其语言的积累和写作等都有很大的益处。

四、读名著,拓阅读之空间

现在的孩子多数沉迷于电脑,阅读空间十分有限,除了课本还是课本。语文阅读的空间应是无边的,当然语文教材的权威性应得到尊重,特别是教材中的经典篇目更应熔铸学生的精神海洋。但仅仅靠教材上的课文,学生不可能形成真正的语文素养。所以我坚持把课外的文学作品引入语文课教学,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读一些小说、散文、诗歌等,像鲁迅、冰心、毕淑敏等人的作品。长期坚持为学生读课外书,有助于拓展他们的阅读范围,增强他们的语文素养,同时也有助于净化他们的灵魂,陶冶他们的情操,引导他们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像《红岩》《林海雪原》《爱的教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让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思想、占领学生的精神空间,从而自觉抵制不良读物的影响。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摘抄范文第5篇

一是阅读量少。教学大纲要求高中生课外阅读不少于300万字,要求高一学生课外阅读不少于80万字。而我们农村高中生阅读量远远达不到教学大纲的要求,文学作品阅读量仅占阅读总量的12.5%。曾经激励过几代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只有5人读过。我国古典名著的“待遇”也不佳,读过四大名著的学生不到3/1,而完全没读过的竟占65.6%。

二是阅读面极其狭窄。从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农村高中生常读的课外书中,有很多是学习辅导书和参考书,也有面对中学生发行的有利于应付考试、提高临场成绩的报纸期刊,还有一部分是以消遣为主的课外书籍。

三是阅读效率偏低。阅读时目标不明,思考不深,懒于追因、质疑,更懒于笔摘手抄。大多数学生课外阅读都处于仅凭兴趣选择的较随意状态,缺少对阅读意义的真正了解和思考。有近半数的学生对名著只是随手翻翻,了解一下情节而已,真正能做到精读的很少,还有很多学生不看原著,只看改编后的影视剧。影视剧虽然形象直观,但毕竟与原著不同,不看原著,就培养不出对文字的感悟能力。

至于做读书笔记,有近38%的学生不会做,即使做也大多停留在摘抄佳词丽句的浅层次上,写感受和评点的很少,做分类卡片的没有。

以上调查虽只在本校进行,但调查结果还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我校是一所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普通高中,农村学生所占比重较大。这些孩子能上学读书已经很不容易,根本没钱买课外书。近年来农村高中生出现阅读量减少、阅读情趣与品味趋向娱乐化、浅层化的倾向,这种状况实在令人担忧,因为“阅读退化现象不仅危及青少年智力、品德与人文素质的发展,而且导致社会精神文明和整个民族基础文化素质的退化”。

针对当前高中生在课外阅读上存在的问题,结合本校实际,在广泛查阅资料、深入思考的基础上,笔者采取了以下对策来改变高中生语文课外阅读现状,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一是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在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前,首先要千方百计地采用各种手段燃起学生的读书愿望。只要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去求知、去探索,并在学习上产生极大的偷快和积极情感。笔者利用课前三分钟安排学生轮流进行名著介绍和鉴赏,读到什么好文章也及时推荐给学生,这样就引起学生“一读为快”的欲望,也让这种良好的读书气氛在广泛而不间断的读书交流中日渐浓厚。

二是保障课外阅读的有效性。在课外读物的选择上,我们以新课程为标准,以《高中新课程学生读本》为基本阅读材料,积极提倡中学生课外阅读经典名著;根据年龄阶段不同,循序渐进推荐阅读书目;课外阅读注意与课文的学习相结合,并注意了题材和体裁的广泛性和形式的多样性。

三是掌握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指导学生学会看目录提要,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的阅读内容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精读、略读和速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阅读效率的关键,我们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要求学生一边读书,一边动笔。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培养整理知识的习惯。

四是提高教师指导阅读的水平。明确课外阅读目标,制定课外阅读计划。教会学生浏览检索和查阅工具书,能根据需要从书报、杂志、互联网等搜集并处理有关信息材料。教师向学生介绍几种常用的做读书笔记的方法,教会学生摘抄、剪裁、编写读书卡、编写读书提纲等方法。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摘抄范文第6篇

关键词:课外阅读 习惯 技巧

作为一名农村语文教师,我常常发现城里的学生知识面广,理解能力强,思维活跃,正是因为他们拥有良好的阅读条件和阅读习惯。而边远山区的中小学生对阅读来说可是一块贫瘠之地,作为多年从事农村语文教学的我为此感到忧虑和痛楚。我不得不深思: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学生正确地面对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的发挥?所以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是语文教学中一项既重要又艰巨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激发起农村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1.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古时候就有孟母三迁的故事,成语中还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要想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把学生置于浓厚的读书环境中。你读,我读,自然他也会不由自主地加入阅读的行列。

大家都知道名人名言是语言的精髓,是生活经验的高度提炼,对学生有强烈的启发性和教育意义。这样教师就可将名人名言制作成条幅挂在墙上,或要求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名人名言贴在自己书桌的左上角,让其天天看,就会受到启发和鼓舞。名人名言也可过几天换一次,还可挂在学校的走廊上或是学生的寝室里,让学生随时随地感受到名人名言的激励。可组建阅读合作会,由兴趣相投的三四人组成读写组、读画组或读演组等一起进行阅读活动。

2.提供丰富多彩的阅读资料

要想让学生读书,首先得给孩子们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料、可供选择的书。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室,定期组织学生到图书室借阅。当学生看到琳琅满目的图书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其次,班上还可以建立图书角,让学生把自己的图书捐出来,编好书号,专人管理。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还能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二、推荐合适的书

学生在一片阅读的氛围中,受到了感染和激励,阅读的积极性被点燃了。但是他们对阅读的对象是不确定的、模糊的,这时教师要适时地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书。

首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可向小学生推荐《安徒生童话》、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等,而低年级的则可选择系列绘本、短篇童话等。

其次,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帮助其选书,以此来生发兴趣。比如:喜欢文艺的学生可向他们《聂耳》、《贝多芬》的故事;对于性格外向、天性好动的学生,可向他们推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总之,要结合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推荐适合他们的书,以点燃他们的希望之光。

再次,要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推荐与教材有关的课外读物。这就需要各科老师都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向学生推荐。语文老师要向学生推荐语文方面的,数学老师也要推荐一些数学科普书籍,科学老师、历史老师等都要去做这项工作。

三、提供专门的阅读时间

向学生推荐了好的书籍后,必须保证有一定的时间才能搞好此项工作。所谓专门的时间是指学生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兴趣进行自由阅读的时间。笔者认为,这个时间可由学校统一调配。每周可安排一节阅读课,这样既能减轻学生课后作业的负担,让学生有真正属于自己的阅读时间,又能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另外,教师还可加大宣传,做好家长的工作,让学生在家、在节假日都能自由地阅读。

四、传授方法,指导阅读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爱读、会读,还要读有所获。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有效的读书方法。

1.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于某些重点文章、大家的作品,集中精力、逐字逐句地读的一种阅读方法。教师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还可以把好的词语、句子、段落摘抄下来,为写作积累素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2.选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学生在课内学习和写作上产生了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的书报或文章。

3.作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提高阅读的最大效果就要作好笔记。

五、鼓励先进,培养阅读习惯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摘抄范文第7篇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4―0049―01

在语文教W中,教师除了教学生字词句、语法等知识,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有限的基础知识外,阅读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新课标以全新的理念谈到阅读的问题,要求“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有较丰富的阅读”,可见,阅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地位。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从以下几点谈谈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希望能给大家的教学与学习带来帮助。

一、阅读能拓展知识领域

获取知识最基本的方法恐怕就是阅读了,它适合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知识。尤其是学生,一定要在学习之余阅读一些国内外的经典著作,如此才能从各个方面完善他们的人格,丰富他们的内涵。所以,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在具体的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走向积极健康的阅读之路,让他们用心去品味经典作品的厚度、深度,充分体会作品中人物的人生砺炼,从中吸取营养,丰满自己的人生。培根说:“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可见,阅读对于我们积累知识、塑造人格、丰富内涵的重要性。因此,教师要在课余时间多和学生交流,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给他们介绍一些经典的、有意义的著作,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勤记笔记,尝试写赏析、写评论。这样一字、一词、一句,天长日久、日积月累,学生从阅读中获取的知识会大量增加,也会让他们在以后的阅读中更加轻松、更感兴趣。

二、阅读能帮助学生成长

阅读除了能让学生积累大量的知识、扩大知识面、打开视野,也能从各方面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成长和反省。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课本为了供学生试去理解、试去揣摩,分量就不能太多,篇幅也不能太长,不适宜做细琢细摩的研讨工夫。但是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单凭教本是无法实现反复历练的。所以必须在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确实,只凭课本上有限的几篇文章让学生积累知识,自我成长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教师要在具体的教学中针对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去塑造自己、强大自己。根据学生的时间,可以让学生坚持看报,看一些简短的、精美的文章,或者在假期读一部大块头的著作,让学生把好的片段、句子摘抄下来,甚至熟记,同时在学生的阅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熟悉阅读中遇到的人物,看他们处世为人、分辨是非的能力,以及他们如何对待爱恨,如何对待恩怨等等。这样的阅读,定能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他们情操,并能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思维模式,开拓他们思维,让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也在无形中做到了自我成长,提高了个人素养。

三、阅读能培养想象能力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摘抄范文第8篇

关键词:课外 阅读 写作 能力

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课外阅读抓得好,对学生写作帮

助很大,文章写得好的同学恐怕多半得力于课外阅读。”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呢?

一、培养兴趣是课外阅读成功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产生学习动力,激发主体意识的前提,对阅读有兴趣,就为学生持续阅读的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因条件。因为有兴趣,就会减轻疲劳感,就不感到负担过重,这是一种积极的减负措施,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的培养是成功的前提。但在农村中学,我们常感到学生对课外阅读兴趣淡泊,常常是为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难道真的是我们的学生不愿意进行课外阅读吗?其实是我们的学生平时功课多,任务重。素质教育挂在嘴边而私下还是摆脱不掉传统的素质教育那套,教师喊苦,学生叫累。大多数学生连起码的看报、看电视新闻的习惯都未养成,更谈不上课外阅读了。因此,我们如何让学生来感受阅读的乐趣呢?一是内容选择要浅显,要贴近学生生活;二是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发展学生个性特长,鼓励学生自我表现。另外,我们的教育得从学生的长远考虑,放远目光,发挥教师语言文字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动之以情,授之以趣。尽可能多地给学生自由的时间,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阅读水准,拟订课外阅读计划,对自己提出一定阅读目标和要求,教师及时做好点拨、疏导、点评工作,做学生的知心服务者,坚持下去,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积极地看待每个学生,充分肯定每个学生的进步。这样,学生在阅读中学到了知识,得到了美的享受,表现了自我,获得了成功,就一定会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就一定会在课外阅读中尝到那份喜悦的滋味。

二、正确引导是课外阅读成功的基础

中学生处在生理和心理的转变时期,他们在阅读作品时往往热衷于自己感兴趣的作品,如情节曲折离奇,故事一波二折等作品,往往冷落了一些有极高的真正意义的作品。针对此种情况,我们要正确引导,切不可盲目灌输和强行限制学生的阅读内容,而是要告知学生切不可“厚此薄彼”。因为他们正是寻求知识的时候,要想全面提高自身的能力,就必须采“百家之长”,广泛吸收。同时,阅读不能走马观花,一定要认真,要逐渐学会圈、点、勾、画及批注,并不断注意知识的积累,如摘录、记笔记、作点评、做卡片、设疑问等。课外阅读要善于动脑筋并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以避免知识的遗忘。这一点我们应该向主席学习,他总爱一边读书,一边批注、摘抄、写笔记、评论等。对精彩的段落、警句,总要摘录下来。他这种学习方法,对于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很有帮助,是值得我们效仿的。否则花了时间,看了许多东西,到头来脑海中还是一片空白,实为可叹。

三、讲究方法是课外阅读的关键

1.速读法。如今的时代是一个科技腾飞,知识更新爆炸的时代。为了适应这个时代,在有效的单位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和信息,只能通过快速阅读法。就中学生而言,时间紧,任务重,如果不能速读,那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就成了一句空话。我们提倡速读,即要求动眼、动脑、不动唇、不出声、不回视、不指读,力争做到“一目十行”,其目的是让学生感知文章的整体内容,以达到完美的理解。如阅读我国古代文学的四大名著《西游记》、《水浒》、《红楼梦》、《三国演义》及世界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著作时,教师可提供如下阅读提示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1)用略读、浏览的方法通读全书,弄清主要内容、情节和人物关系等;用精读的方法阅读精彩片段,评析作品中的人物的典型意义,理解作品的艺术价值,品味作品的语言特点。

(2)通过读出版说明和后记了解出版意图,掌握阅读线索。

(3)根据阅读需要,参阅附录的资料和课外及网上搜集的有关资料,了解作者经历、创作背景,理解作品的重要思想和重要内容。

(4)结合观看电视连续剧,将剧中人物形象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