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精彩片段摘抄

精彩片段摘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精彩片段摘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精彩片段摘抄范文第1篇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赏析描写有关环境烘托的片段,让学生体会通过环境烘托的方法来增强叙事表达效果。

2.迁移学法,并动手写一片段反映环境烘托提升叙事表达效果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一)调动课前阅读积累,精彩语段大面积展示

同学们,美国著名物理学家富兰克林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读书使人充实,交流使人清醒。”课前,大家阅读了大量叙事类文章,这些文章都与环境相关,并精心地做了精彩的片段摘抄,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交流学习好不好?

1.小组合作,互相阅读

同学们,现在4人一小组,把自己摘抄的最精彩的句子读给其他同学们听,组内然后推荐一名段落最精彩朗读最好的同学读给全班同学听。

2.点名读,相机面上作点评

设计意图。2011年,课程标准在课外阅读方面,增加了两项:(1)提高阅读品味;(2)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课外阅读是形成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对课外阅读必须加强指导,才能保证阅读的高质量和一定的阅读量。课前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在老师有指向性的基础上开展,并在班级开展大面积交流,让学生享受阅读的成就感和交流的乐趣,提升学生阅读的质量。

(二)学习学生摘抄精彩语段两篇,让学生初步领会写作方法

刚才,我们初步领略到两位同学摘抄的精彩段落,现在有请他们两人把自己的段落放在投影上,我们一起来欣赏!

出示学生摘抄片段《填沙袋》:

随着一阵紧急的锣声,出事的地方灯火通明。堤上,人们奔跑着,叫喊着,来往搬运沙袋。县防汛指挥部的老田和乡党委书记老翟忙着指挥人民往决口填沙袋。水流太急,沙袋扔下去马上给冲跑了。防汛抢险的行家老李头赶到了,他什么话也没有说,站在堤边观察水情。过了一会儿,他大声说:“快下桩!护好断头!”(摘自《填沙袋》)

1.自由读。你觉得写得精彩吗?我们一起来找找,找找作者写精彩的密码是什么?

2.交流。(抓住声音、水流形势来衬托抗洪抢险的形势危急。)相机板书:周围环境因素:人、事态。

3.点名读片段,感受字里行间环境烘托出的紧张的气氛。

出示片段《难以忘记那段情》:

天边的月,暗淡无光;地上的虫,乱唱一气;路边的花,败落满地。今天的为什么如此丧气?一路上,想被冰水淋湿了的落汤鸡一般的我一直不停地想:“友谊不是最珍贵的吗?但为什么?为什么至亲的朋友竟会让我背上这么大一顶黑锅?为什么还要这样对我呢……(《难以忘记那段情》)

1.自由读交流,通过什么方法来写环境烘托?

2.相机点评:通过天气、路边景物衬托人物心理活动。

设计意图:学习的材料来自于学生,这对于学生而言意义多么重大!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关键要看学生参与的程度和阅读的积极性,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发挥孩子主观能动性,读孩子的自己摘抄的作品,赏孩子摘抄的作品无疑更能激发学生主观阅读的欲望。

(三)赏读老师带来的片段,体悟写法

同学们你们展示的精彩段落,老师非常欣赏,这让我感受到你们很强的阅读鉴赏力。老师也带来两个片段,你们想读读吗?

出示片段:

刚冲到楼下,看见一个身影手里拿着塑料雨布,可是,奇怪的是这雨布不是往自己身上遮,而是遮到自行车上。我定睛一看,啊,那不是管自行车的老奶奶吗?只见她迎着风,冒着雨,什么都不顾,竭尽全力拿着遮雨布往车上盖。雨布盖了一块又一块。此时,目睹这一切的我被深深地感动了,同时,焦急地想:老奶奶年纪这么大了,冒雨遮车子,会不会感冒?正想着,刮来一阵狂风,好冷啊!我不禁打了个寒颤。呀,不好,老奶奶刚遮好的雨布一下子都被风刮走了。老奶奶忙不迭再去盖,谁知,风好像故意和她作对似的,呼呼地吹着,刚这好的雨布又被刮走了!老奶奶想了个好办法,她蹒跚着来到一个堆垃圾的角落,吃力地搬起几块大砖头,一一地把塑料布的四角压好。这下风再显神通也无法掀走雨布啦!

(选自《雨中》)

轻轻读这短话,写得精彩吗?你觉得哪里写得精彩?

总结:

原来文字是有情感的,作者借文字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语言的力量真是神奇!它竟然成了我们和外界互通的纽带。你的快乐写下来,就被复制成了无数份快乐,你的忧愁写下来,就被分成了很多的小忧愁,直到你不再伤感。

同学们,你们读了那么多有关环境烘托的片段,你有没有想到自己也曾经有过类似的体验?周围的树、花、小草陡然间也有了生命?它们和你的心意相通,它们都是你心情的代言人,多好!

设计意图: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除了可以从学生中产生内容,老师的示范引领也很重要,老师出示的片段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规范,一种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燃起他们读书的欲望。

(四)写难忘的瞬间片段

1.学生写难忘瞬间片段

师小结:同学们,我们读了这几篇有关环境烘托的文章,你有什么收获?

大家收获真不少,书籍就像浩瀚的大海,我们广泛认真阅读,就能拾到一枚枚美丽的贝壳(书海拾贝)。

学贵以致用,我们阅读了许多描写环境烘托的片段,这些片断中之所以写得精彩是因为他们能充分开掘周围环境,用文字让他们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想试试吗?拿起手中的笔,回忆自己曾经难忘的事情,抓住一个方面,写一个片段,用上环境烘托。

2.点评

点名读,其他同学评点,你觉得他写得怎样?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有意识地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交融,促进读写结合。明确写作教学的目标。学好语文有两个必备要素,一是扩大学生的只是储存量,二是发展学生的思维加工能力。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通过听、说、读、写等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夯实语文基础,加深文化底蕴。

精彩片段摘抄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教师知识体系的建立;名著阅读兴趣;分层教学;摘抄积累;影视作品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如下:“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如:诗歌散文作品,如鲁迅《朝花夕拾》、冰心《繁星春水》等;长篇文学名著,如吴承恩《西游记》、施耐庵《水浒》、老舍《骆驼祥子》、笛福《鲁滨逊漂流记》、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罗曼・罗兰《名人传》、高尔基《童年》、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当代文学作品,建议教师从近年来发表的各类中外优秀作品中选择推荐;科普科幻读物和政治、历史、文化各类读物可由语文教师和各有关学科教师商议推荐。”

升入初中以来,学生不仅要面对繁重的课业压力,而且还要从有限的休息时间中抽出一部分用于课外阅读,况且这一举动有时还不能得到部分家长的认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能固步自封,在教学中针对名著阅读我尝试过以下几种做法,现与各位共同分享。

一、教师知识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名著阅读教学走捷径

教师全面、整体的名著知识结构的构建至关重要。它决定教师认知的高度、知识延伸的宽度,同时也决定学生了解名著知识的深度和名著阅读兴趣的浓度,还将影响到学生喜爱名著的程度、阅读名著的速度。教师对必读书目了然于心,自会在课堂内外熟练驾驭名著考点,按部就班的引导学生阅读名著,共同阅读、共同成长。

二、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有助于名著阅读见成效

1.趣味导入教学,将名著中的细节或精彩片段作为普通阅读教学的导入部分,先将学生走进名著的“胃口”打开。如教学《丑小鸭》《香菱学诗》《智取生辰纲》《杨修之死》《孤独之旅》等篇目时可摘取相关情节中引人入胜的部分导入在课堂上设置悬念,吸引学生课下去读更多的相关篇章。

2.课前趣谈名著(形式如表演、朗读、对话、背诵、印发知识点问卷、抽签讲故事等),内容可根据教学内容或本册教学任务中的名著篇目随机安排,目的在于让学生能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并通过不同的方式自主完成名著篇目的阅读,实现学生和文本的对话,学生还能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下深刻体悟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性格特征、作品主题,这些独特的个人体验也将助推语文课堂迸射出奇妙的思想火花。可谓是知识在于积累,兴趣在于培养,能力待于提高,功夫全在平时。

三、分层、分阶段进行名著阅读教学,有助于名著阅读做到“少食多餐”

学生课业负担重,没有余力精心阅读,教师就要指引他们进行合理的名著读,并读出自己的见解、感悟和乐趣。每册必读的书目可合理的分配在18个教学周中,每月利用一节课进行读书交流,既能促进学生总结阅读中的收获与感悟,还能帮助读书进度慢的同学加快阅读速度。读书交流既是对某一阶段名著阅读的总结,也是新的名著篇章阅读的开始。针对阅读速度快的同学教师还可推荐一些适合中学生阅读的文学方面的书、励志方面的书。如龙应台的《目送》《亲爱的安德烈》《孩子你慢慢来》;或阅读三毛、余秋雨、林清玄等作家的散文。名著的学习不能等,不能攒,不能靠,不能丢,这就迫使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合理规划时间,分配学习名著的时间。

四、摘抄应日月积累,有助于名著阅读“消化吸收”

1.摘抄喜欢的句段。文学作品中能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共通之处应慢慢品味,阅读课上也可让学生反复诵读或一月交换一次摘抄本阅读,相互学习加强生生间的阅读交流。

2.摘抄经典的句段。某些文学作品之所以经典,自有其中的奥秘与魅力,理应抄下用一生去体味。

3、摘抄生动的细节描写。这个细节描写的内容或喜或悲,或大或小,或简或繁,或美或丑,或真或假,或短或长……这其中自有可以学习借鉴之处。

4.摘抄景物描写的句段。看景不若听景,听景不如读景,读景不如写景。怎样才能将满眼的风光汇于笔下,需要功夫,这功夫在乎平时的积累和思考。集思广益,终有一获。文见百家之长,将百家之景汇于心中,自有一杆秤衡量眼中的风景该如何下笔,从何处落笔。

五、影视作品,有助于名著阅读画上感叹号

精彩片段摘抄范文第3篇

        一、指导学生选择适合的阅读内容

浩瀚如海的书籍,良莠不齐。读一本好书,犹如交上一个好朋友,反之,读一些不适合学生的书,学生的阅读不仅不能收到好的效果,反而会带来不良影响。为此,指导阅读很重要。

1.推荐好书目。指导学生读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读物。

2.课内指导阅读。如在学习小学语文十二册第四组几篇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课文时,指导学生在阅读时先读通、读懂,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人物的美好心灵,感悟作者要告诉我们的道理。然后建议学生运用学习本组课文所掌握的方法阅读同类的文章或作品,提高阅读能力。

二、指导学生学会做阅读笔记

做阅读笔记是增长知识、丰富情感、提高分析理解能力的好办法。那么,怎样做阅读笔记呢?

1.摘抄。即用笔记本、日记本摘抄所读文章的精彩片段,或是名人名言、成语故事,或是描绘景物优美细致的句子等。摘抄后可以加上眉批旁注。

2.剪贴。语文学习中教师经常让学生搜集一些与学习内容有关的资料,因此可以建议学生把觉得有用的文章进行剪贴(以报纸、杂志为主)并注明出处。在剪贴时可以适当归类,以防资料掺杂不清。

3.制作卡片。 

对篇幅长的文章首先要仔细阅读,分清文章的主次,然后抓住主要部分,归纳成几个要点制成卡片,帮助记忆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结构层次,储存信息,以便日后查找。

4.办手抄报。可以在对原文阅读领会的基础上,将原文中知识要点,例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布局谋篇、写作技巧等进行梳理,办成手抄报,便于反复阅读,培养阅读兴趣,也积累了写作素材。

5.谈感悟。在阅读后,可以联系实际,将自己阅读文章后的感悟或对文章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下来,提高对原文的理解能力。

三、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热点集中在学法的指导上。小学生的阅读,并不仅是为了理解读物的思想内容、吸取知识、体味情感、欣赏语言等,更重要的是学会阅读,掌握阅读方法。

1.初读。通过阅读了解全文大意,把生字、新词、重要句子等用符号标下来,利用工具书,结合上下文自学字词,这样让学生从整体上初步把握文章的内容,同时也对文章的语言、结构、写作目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为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2.精读。按自然段边读边想,弄清楚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关系,进而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做到读懂内容、理清思路、通晓全文。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深入思考,解惑释疑。同时对课文的重点段落和好词佳句仔细揣摩,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写作技巧,吸取文章的精华,进一步对全文加深理解。

3.悟读。学生的阅读往往只是停留在字面或文章的表面感受上。学生要理解体会出文章的思想内容,就要透过语言文字,进行深入思考。在阅读中,对于文章中某些语句,若有自己的见解,就随手在文章的空白处写下批注,或就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谈感悟。

精彩片段摘抄范文第4篇

一、 得法于课堂,使课堂教学成为语言积累的主渠道

语言积累需要大量的阅读,而大量的阅读需要以一定的阅读能力,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基础。这一切要凭借课堂教学来培养。

(一)有效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句、优美语段。首先,预习课文时,要求学生画出优美语句,认真读一读、品一品并在句子旁边做批注(三言两语写写自己的体会或感受),课堂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交流、品味、朗读,进行内化积累;其次,让学生准备“采蜜本”摘录文中的名言警句、含有修辞手法的句式、含有关联词的句子、写得特别美的语段等,并引导按类摘记;最后,让学生熟读成诵,或选择认为最美的语句、语段背下来。

(二)运用迁移规律,课内指导课外读,把课内外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阅读方法来自于教师在课堂中的方法指导。课文教学中, 指导学生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词句,抓住重点或优美词句、精彩片断多读,培养学生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语文教师要重视单元导读,导读提出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在课文阅读教学中领悟掌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应适当地挑选一些既贴近生活又适合学生阅读的文段,这些文段或信息要求既是学生想知道的社会内容、热点问题,又是文字优美,在语文活动课或适合的时间指导学生阅读,从而满足学生阅读欲望,激发学生积极阅读报刊书籍的积极性,积累自己的资料信息。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迁移规律,把课内所掌握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要根据课本里学习的内容向学生推荐相关的经典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沟通课内、课外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广泛的阅读,阅读习惯和能力就会因量的迅速增加而产生质的变化。

(三)探索有利于学生语言积累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理解、感悟是积累的前提,积累是运用的基础,运用是语文学习的根本目的。

这样,就能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走进教材,渐入佳境,诵读记忆,然后让学生带着作者的用语经验,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反向地从教材中走出来,变成自己的经验能力。阅读实践活动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积累丰富精妙的语言。

(四)教给阅读的方法。

指导精读、略读、快速阅读结合,提高课外阅读效益。

当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量 ,阅读能力渐渐有所提高后 ,接着引导他们把略读和精读结合起来 。略读――翻阅报刊可采用版面、读标题、读导语、读摘要的方法,迅速了解作品的大意,获取自己所需要的材料和信息。精读――对一些名著、佳作和自己喜欢的需要的文章和书刊,则采用仔细地研究 ,及时地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二、 收益于课外,组织好课外阅读,达到小学生语言积累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在我们班每个学生都有这样的摘抄本,美其名曰《朝花夕拾》,或《采蜜集》……规定学生每周背诵一个片段,每天学习一个成语,一周积累五个成语。要求片段训练紧扣教材、习作训练,内容师生互荐。除此之外,指导学生①摘抄文章中的格言警句、美词佳句、内容要点,或把文章中精彩的片段,好的开头、结尾,原文照录(摘抄型读书笔记)。②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或各段(各部分)的小标题(归纳型、提纲型读书笔记)。③把自己对文章中人物、事件的看法,或对文章写作形式的看法写出来(评价型读书笔记)。

(一)教会学生做文摘卡片。此项工作要持之以恒,让学生置备卡片盒,避免散乱,以备日后查找,每张卡片应适当留有空白,以备补充资料。教会学生不仅会做文摘卡片,而且还要求学生勤做文摘卡片,像蜜蜂一样及时地不断地把精彩的片断、重要的材料和信息随时摘录下来,指导学生到知识的海洋中去寻宝。

(二)作剪报。从自己所订阅的报刊上,将自己所需要的内容剪下来, 贴在剪报本上。剪报本最好也要分门别类,有目录,以便查找,使用。

(三)借助网络获取信息积累。这是目前最普遍,也是最高效的一种积累途径。

三、实行多种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

(一)推荐与自选相结合。教师不可能对所有课外读物都了解,因此教师就要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留有空间让学生自己选书,使他们真正体会到“我要读”的乐趣。我以“小学生100本必读书目”为依据,挑选了一些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同时也让学生互相推荐自己喜爱的书籍,我相信这些书籍会让孩子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不止,前进不息。

(二)和活动竞赛相结合。为了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取直接经验,从而扩大视野,拓宽知识,训练技能和发展各种能力,使语言积累在活动中有声有色。教师特为学生创设表现自我的舞台:自办小报,知识竞赛,即兴表演,编写童话……让学生在活动、竞赛中体会读书带来的乐趣,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活动精神,从而进一步促进小学生语言积累的热情。

(三)读与写相结合。“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是深化语言积累,提高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关键是教师要找准读和写的结合点,相机适量地进行训练。读到好词佳句仿写赞美词;读到精彩或典型片段仿写(可以仿其言、仿其格、仿其法);读到省略之处续写;读到可变之处变换写……学生子在不断运用语言中,既激活自身的语言积累,又吸收了他人的新鲜词汇,丰富了自身语言。

期望我们的学生在丰富语言积累的实验中习染人文气韵,诗人气质。相信学生的积淀达到一定的量时,就能作为终身反刍的“食料”,就会实现人的发展这一“质”的飞跃。这将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精彩片段摘抄范文第5篇

一、激发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某事物产生强烈的兴趣并不是天生的。许多兴趣都是因为采用了正确的方法才“引”出来的。要解决小学生乐于写作文这个问题,首要任务就是要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觉得作文就是和说话一样,想说什么就写什么,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接下来就是想方设法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因此,在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我们要降低学生写作要求,不需要给学生太多束缚,让学生放胆去写。这就好比刚学走路的小孩,你怎么能要求他走稳走快呢?首先鼓励他敢于迈开步子自己走路,虽然难免会有磕磕绊绊,但经过训练会越走越稳。我们教师要像父母一样要有足够的耐心,在学生进行写作时我们不必强调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的差异,只要学生愿意写、乐于写就行,鼓励学生把心里想的,想说的话写下来,消除写作的神秘感和恐惧感,让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让学生勤于动笔、乐于表达,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获得成功的喜悦,使他们产生喜欢写作文的动力,还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写作活动,改变作文教学单一,单调的状况。例如在班级、学校中开展作文竞赛,将优秀作品贴到板报上展出,或送到学校广播室播出,或把学生优秀作品推荐给学校刊物和其他各类报刊发表,鼓励学生积极投稿。 

二、分段辅导 

低年级学生词语积累不丰富,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通过不同形式的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的说话训练,培养学生的口头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在培养说话能力同时,要注意指导低年级学生练习写话。经常进行说话写话的训练,低年级学生就会逐步具有围绕一个中心说几句话或写一段连贯话的能力,这就为三年级开始的命题作文打下了一个较好的基础。 

教师要使学生理清句、段、篇的联系,培养学生作文时做到有条有理,内容紧凑。小学生课外的时间有限,过分要求每一次写作时都写整篇文章,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力而不足。我们不妨让学生进行片段训练,让他们把自己觉得感兴趣的人或事以记录片段的形式,把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并通过片段整合成篇,即作文了。世界著名诗人歌德曾说:“世界是那样的广阔丰富,生活是那样的丰富多彩……我的全部诗都是应景即兴诗,来自现实生活中……”歌德明确指出了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绚丽多彩的生活,不也正是孩子们浓厚的兴趣所在吗?小学生年龄小,对他们而言,只有感兴趣的活动才会积极地、自觉地去参与,才会有更为鲜明、深刻的情绪体验。因此,为了调动学生作文的自觉能动性到写作上来。为此,我们要创造条件使作文教学的内容更贴近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让作文训练回到生活中去,让孩子们写他们感兴趣,乐于写的作文。 

三、积累素材 

古人云:“不积硅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写好作文,语言材料和生活感情的积累是基础。只有厚积,才能薄发。鉴于小学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因此要以读为本,由仿到创,写出“自我”来。由于农村小学生阅读量少,知识面窄,在写作时常常无话可说,写出来的内容空洞。语言生硬,没有美感。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就显得尤为重要。我认为让学生把阅读和摘抄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是一条有效途径,因为学生习作有一个“模仿”的过程。 

首先要加强阅读,农村小学生要学会多背书,背一些名家作品、名人名言,优美的词句和精彩的段落。背诵也是一种模仿,久而久之,痕迹加深,脑海里词汇量增多,在写作文的时候,好的词句情不自禁会从口中溢出。要求学生使用标准的普通话阅读、背诵,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 

精彩片段摘抄范文第6篇

关键词:阅读能力 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够沟通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获取外部的信息和知识,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拓展人的视野,帮助人融入广阔的社会空间。阅读能够发展人的语言,发展人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等阅读能力,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其实阅读也是生命活动,是一种生活,是一种自由的生活、精神的生活、智慧的生活。无论你是学生还是成人都需要阅读。由此可见阅读能力教育是多么的重要,可以说阅读能力教育是我们中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读量少,并且缺乏生活体验,阅览书籍往往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严重影响阅读的质量。因此,本人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确保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每周抽出1-2节课作为学生的大阅读课,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更好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创造条件。下面浅谈本人的一些教学体会:

一、寓教于“趣”,使学生爱读书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首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1、树立榜样。榜样的作用极大,孩子的模仿性强,根据学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点,我常常给他们讲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知识。平时,我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老舍、叶圣陶、冰心等名人热爱读书的一些故事,这种“名人效应”所产生的力量也是不能低估的。

2、以身作则。课外时间,我经常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这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教育。阅读时,老师所流露出的热情、趣味和欢乐之情,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地进行阅读活动。我还经常给学生讲自己童年是怎么学习的,并给学生绝对肯定的启示便是:阅读非常有趣。这犹如一副良好的催化剂,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一旦兴趣培养起来不仅眼前受益,还将伴随整个人生。

3、随机指导。在课堂上,随机树立典型,当学生说出一些精妙的词语或精彩的语段时;当有学生道出一些其他同学所不曾了解的科普知识时,教师应极力表扬,这样便在学生中营造了读书的氛围。

二、寓教于法,使学生会读书

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要以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而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不同,且题材丰富,文章的内容深浅不一,学生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别。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节,忽视文章中心及语言描绘,我注重以下几种阅读方法指导:

1、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级摘抄词句、仿句练习;中年级摘录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高年级摘录时要注明出处,写读后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2、指导学生用读书方法。曾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 阅书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读”法。精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再继续读;略读速度较快,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浏览的速度就更快了,主要用来浏览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常常只看看标题。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阅读能力以后,以上三种读书方法可交替进行,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精彩的部分精读。

3、指导学生进行仿句、仿段、仿篇的练习.如阅读介结竹子的文章,可引导学生为各种竹子编写标签,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或为文章内容“空白”处作扩充、填补,不但训练了学生阅读能力,还进行创造想象力的训练。

三、寓教于活动,使学生读好书

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这已是共识。但光一遍又一遍地死读,只能让学生感到乏味、疲劳,以至昏昏欲睡,应该巧妙,寓教于活动之中,醉翁之意不在酒,旨在“哄”他们读好书。

1、讲。我班坚持每日5-10分钟的听说训练,时间可安排在早会或课前,让学生轮流上台,交流课余时间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让大家或说一新闻,或晓一趣事,或背一古诗,或得一好词佳句,或明一道理,变枯燥的读写为有趣的乐事,学生兴趣盎然,视野开阔,语感增强,更令人欣喜的是,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得到源头活水,逐步达到厚积薄发,说话妙语连珠,写文章意到笔随。

2、办。组织学生自办手抄小报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手抄小报的内容广泛:国家大事、校园生活、环保教育、科学世界等。学生根据需求,独立命题、编辑材料,设计版面,并配以彩色插图。

3、赛。为了使孩子的读书热情持之以恒,我利用各节日定期举办故事会、古诗朗育会、辩论会、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等读书交流活动。也可进行快速阅读比赛、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等,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精彩片段摘抄范文第7篇

关键词:读书 兴趣 方法

在多年从事小学语文教育中,我认为多读书有很多益处。博览群书,可以开阔思路,活跃文思,《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读量少,并且缺少生活体验,阅览书籍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严重影响阅读的质量。因此,在我校针对这一情况,开展了读经典名篇的活动,每日早读的前十分钟专门用来读书。使学生的阅读水平普遍有所提。本人也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确保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没周抽出一至两节课作为学生的大阅读课,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更好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创造条件。下面浅谈本人的一些教学体会:

一、寓教于“趣”,使学生爱读书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首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1、以身作则。不管在课外还是课内,我经常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这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教育。不管范读还是阅读时,老师流露出的热情、趣味和欢乐之情,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地进行阅读活动。我还经常给学生讲自己童年是怎么学习的,和每天坚持晨读习惯。并给学生绝对肯定的启示便是:阅读非常有趣。这犹如一副良好的催化剂,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

2、树立榜样。榜样的作用极大,孩子的模仿性强,根据学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点,我常常给学生们讲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知识。平时,我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老舍、叶圣陶、冰心等名人热爱读书的一些故事,这种“名人效应”所产生的力量很大。

3、随机指导。在课堂上,随机树立典型,当学生说出一些精妙的词语或精彩的语段时,我便给予极力的表扬,这样便在学生中营造了读书的氛围。

4、通过读书,学校还在每期的期末时开展一次经典名篇诵读比赛活动,评选书香中队和金奖、银奖。大大激发了学生读书的浓厚兴趣。使学生认识到读书不仅眼前受益,还将伴随整个人生。

二、寓教于法,使学生会读书

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要以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而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不同,且题材丰富,文章的内容深浅不一,学生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别。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节,忽视文章中心及语言描绘,我注重以下几种阅读方法指导:

1.我为学生精心挑选图书,利用闲暇时间到学校图书室为学生借书,然后发给学生,要求认真阅读,并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级摘抄词句、仿句练习;中年级摘录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高年级摘录时要注明出处,写读后感,养成“动手”的良好习惯。

2.指导学生用读书方法。曾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读”法。精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再继续读;略读速度较快,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浏览的速度就更快了,主要用来浏览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常常只看看标题。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阅读能力以后,以上三种读书方法可交叉进行,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精彩的部分精读。

3.指导学生进行仿句、仿段、仿篇的练习。如阅读介绍校园一角的文章,可以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想象、多比喻,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或为文章内容“空白”处作扩充、填补,读完后想想有什么收获,写读后感等。不但训练了学生阅读能力,还进行创造想象力的训练。

三、寓教于活动,使学生读好书

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这已是共识。但仅仅一遍又一遍地死读,只能让学生感到乏味、疲劳。应该巧妙,寓教于活动之中。

1、讲。我除了让学生读10分钟外,还坚持每日5―10分钟的听说训练,时间安排在课前或早读后,让学生轮流上台,交流在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让大家或说一新闻,或晓一趣事,或背一古诗,或得一好词佳句,或明一道理,变枯燥的读写为有趣的乐事,学生兴趣盎然,视野开阔,语感增强,更令人欣喜的是,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得到源头活水,逐步达到厚积薄发,使学生从不会说汉语的彝族同学逐渐成为汉语高手,说话妙语连珠,写文章意到笔随。

2、办。组织学生自己动手办手抄小报、黑板报等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手抄小报有国家大事、校园生活、环保教育、科学世界等广泛的内容。有的学生还根据需求,独立命题、编辑材料,设计版面,并配以彩色插图。如围绕“我懂安全,我要安全”这一内容,学生办出了许多关于安全方面的《安全伴我行》、《安全在我心》、《安全系着你我他》等优秀小报,从而加强了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3、赛。为了使孩子的读书热情持之以恒,我利用每期的经典名篇诵读比赛、手抄小报赛、读书知识竞赛、及红领巾广播站投稿等读书交流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了课外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精彩片段摘抄范文第8篇

关键词:农村教育;阅读名著;素养

一、现阶段名著阅读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1.学校、教师和家长不够重视

目前在我国农村,名著阅读的初中语文教学方式犹如带着镣铐的舞蹈。具体来说就是,一方面在初中语文的教学当中,学校、教师和家长往往都会因为只关心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排名等,而只注重对学生的应试教育。

2.学生自身不够重视

对于很多农村的初中生而言,他们并不太喜欢阅读具有深邃含义和现实意义的经典名著与文学作品,而更喜欢阅读现代流行的许多快餐书籍,比如小说和漫画等。经典文学名著因为其自身特性,通常具有一定的地域风格、人物特色和时代特点等,与农村初中生所生活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和人文风貌等都有着较大的差距,再加上大多数初中生因为年龄所限,生活经验缺乏以及思维模式有所限制,尤其是农村初中生更是对世界各地多彩文化的见识体验少,因而导致他们会对经典名著的阅读理解感到难度很大,也就不愿意深读和深究。

3.教师教学方法的落后

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很多在名著阅读这方面的教学方法都较为落后,其主要表现在:留给学生阅读的时间较少、讲解方式自说自话、太过灌输给学生自己的主观阅读体会与感悟、以名著总结资料代替名著让学生进行阅读等,这些落后且过于形式化的教学方式都不利于学生的名著阅读与思考,更何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通过阅读名著来提升语文素养的措施

1.改变思想

若想改变现状,解决以上问题,让农村初中的学生真正可以通过阅读名著来提升其语文素养,首先就要从思想入手,也即是学校、教师和家长都要认识到培养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重要性。其次从实际情况上来看,我国近年来中考语文的名著阅读题所涉猎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仅依靠课本中的名著节选课文已经无法完成试卷上的阅读题目,所以这更需要加强学生的名著阅读能力和范围,从而使学生真正学好语文这门课程。

2.制订措施

制订一套完整完善且切实可行的教学措施对于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名著阅读方面来说意义重大。制订这项措施的主要目的是让农村初中的学生真正开始开展阅读名著的活动,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名著阅读活动进行引导,而并非只单纯对名著的内容进行讲述与解读。教师将传统的名著讲述与解读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对名著做出简要介绍后,激发起学生对名著的兴趣,继而主动开展阅读,是一项非常好的名著阅读引导措施。当然,这一引导措施若想真正发挥出其效果,还需要做到常态化,也就是要促进学生阅读名著的坚持性,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名著阅读习惯;学校或班级内还可以定期举办一些名著阅读演讲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阅读经典名著的同时,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个人所长,并通过一定的比赛竞争来提高学生对阅读名著的热情,继而更进一步达到教学目的。

3.指导方法

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因此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时,要充分令学生把“读”与“写”两者相结合,以求让学生真真正正地读出实实在在的效果。其具体的方式可以有以下几点:让学生制作名著简介卡片,摘录名著的作品名、作者、作者国籍以及主人公的相关信息等,以便记忆;让学生进行名著故事梗概写作,比如结合名著的序言与后记等写一则几百字的内容简介,以增强学生对名著全书的整体印象;让学生摘抄名著的精彩片段,让学生写名著片段简评,比如根据所摘抄下来的精彩片段进行分析与简评,以便学生及时记录下自己的阅读感受;让学生写名著全篇的读后感,使其真正体会到名著带给自己的人生启示与文学熏陶。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教育工作尤其是农村教育工作的成效也在不断提高。对于如何更加有效地引导农村初中生进行经典名著阅读,从而提升其语文素养,很多教育教学专家和工作者都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总结出了重要理论。然而,若想真正做好这项工作,使农村初中的学生真正阅读好名著、学好语文这门课程,还需要更多的农村教师们在实践中进行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