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昆虫记读书笔记摘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课外阅读;书目推荐;方法指导;检测评价;阅读引领
歌德曾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人们常说,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教师在努力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的同时,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使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引领孩子们畅游书海,让他们呼吸书香,与经典为友,为人生奠基。
一、精心推荐阅读书目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给孩子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是教育者极为重要的任务。那么,我们应推荐什么样的书给学生读呢?
(1)与课本同步。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也就是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拓展,既深化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又扩大了知识面。如学习《蟋蟀的住宅》之后,可以向学生推荐《法布尔昆虫记》;学习《巨人的花园》之后,可以向学生推荐《王尔德童话》《格林童话》;学习《草船借箭》之后,可以向学生推荐《三国演义》……
(2)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根据儿童成长阶段的不同需求,精心选择合适的书籍,对孩子的成长能起到引领的作用。例:儿童刚入学时,安全感较低,加之没有朋友,所以会感到孤单,可以向学生推荐贝贝熊系列、小兔波利系列绘本;刚刚进入识字阶段的孩子,对书中内容已经有一定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但耐心还不够,不太善于归纳和总结阅读过的内容,有声读物和图画书正好是帮助这一阶段的孩子逐渐过渡到自主阅读的好帮手;3-4年级的孩子仍然热爱探索新事物,但已经更加喜欢深入地去了解一个人,一件事,一种知识,对儿童化的语言有时候反而会显得不屑一顾,这一阶段的孩子需要的是能带领他们进入更加开阔视野的读物,像《我不知道我是谁》、《丁丁历险记》、《西腊神话》此类讲述成长烦恼、探索新事物、克服重重困难、天地传说的书,正好为他们揭开谜底;5-6年级在阅读倾向上已经有了非常明显的男女之分,男孩更喜欢贴近生活的,冒险的,充满机智的作品,女孩更喜欢幻想的,唯美的,情感丰富的作品,部分孩子已经懂得欣赏富于文学性的长篇作品,这一阶段的孩子最需要的是能带给他们强烈真实感的作品,像《寄小读者》、《凯蒂的幸福时光》、《安妮日记》、《动物大逃亡》等。
二、善于指导阅读方法
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法,这个样你才能事半功倍。读课外书亦是如此。我们知道,大凡有作为的人都爱读书,而且都各自有一套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因此,课外阅读应该以方法指导为核心。
(1)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元程端礼说:“每句先逐字训之,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连作去,明理演文,一举两得”这是传统的三步精读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有的文章语言隽永,引经据典,情节生动。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作品为依据,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2)略读发,它的特征是翻看读物,首先要看看序言、目录、或开头、结尾,然后从头至尾地浏览,力求迅速准确地从全局上把握读物的脉络和主旨,明确主要内容。略读目的是把握全局的大意,得其要领。故略读不等于走马观花、漫不经心,而要集中注意力,有目的地扫视。现今科学突飞猛进,如果我们的学生只会字斟句酌地读,很难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因此,我们还要教给学生略读发。
(3)速读法。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我国古代有“好古敏求”“读书十行俱下”之说,可见早就提倡速读能力。利用速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当今科学突飞猛进,生活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这必然要求我们的工作讲质量讲时效。如果我们的学生只会字斟句酌地读书,很难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的需求。因此教会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采用速读法不谛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4)摘读法,即用摘抄文章有关内容或重要词句的方法去读。摘抄是有选择性地抄,而不是全文抄而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不动笔墨不读书。”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既是阅读成果的文字记录,又是写好作文的前提条件。读书笔记可分为七种类型:听记型、抄写型、批注型、摘抄型、归纳型、感想型、评价型、以上五种课外阅读方法不是孤立的,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可根据自身需要综合利用。总之读书 要做到“手脑并用”阅读才将会变得更精彩、更有实效。
三、合理安排检测评价
要是课外阅读真正落到实处,就必须以检测评价为保证。
(1)建立“自由读书”记录卡一个学生一张,使用一学期,格式如下
此表由三年级以上学生填写。
(2)实行:周自查、月小组查、期末教师评”
【关键词】农村学生;阅读教学;指导阅读
语文教学除了承担培养学生掌握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以外,还承担着培养学生的文字素养,陶冶情操,健全人格这个基本任务。小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他各门学科的重要基础,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成绩的好坏,加强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读,在读的过程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体验,并从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在思想上受到启发和教育。
“书是读懂的,而不是教师讲懂的。”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道出了学生阅读的重要性。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它在整个语文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阅读是人们学习语言、驾驭语言、运用语言的重要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阅读课文是新课标对阅读的总要求。可是语文教师满堂灌的现象屡见不鲜,教师将属于学生读的时间,过多的用在了对课文的讲解、分析上,学生根本没有多少时间阅读,不能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和体会文章思想。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要让学生多读,从读中理解、体会、质疑。所以我们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现在有很多农村学生阅读兴趣不浓,阅读能力不强,阅读量不大。在课余时间不爱读书,他们最喜欢的是看电视或打游戏。由于农村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不太好,在家长和学生头脑中,一听说要买课外书,就有抵触情绪不愿意买,即使买书,也只买作文书,学生阅读书籍的范围不广泛,很少学生读到中外名著,民间传说,科幻等读物,家里基本没有藏书。越来越多的农村家长为了生计纷纷外出打工,有许多孩子成了留守儿童,由祖辈来带,祖辈们有很多只能给孩子煮饭,根本管不了孩子的学习,小孩子自我约束能力差,贪玩。他们离开了学校,离开了老师的监管,就没有了自觉性。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农村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农村学校有些教师教学方法不恰当,只重视课堂教学,轻视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课堂上总是不厌其烦,苦口婆心地讲,面面俱到,生怕学生不懂,课堂上挤占了学生朗读、感悟的时间,忽视了学生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培养。不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良好的预习习惯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一讲到底,一问到底充斥课堂;泛读、滥读比比皆是,只一味的读,没有层次、没有点拨、甚至没有要求,不重视对教材进行有机整合。
我们要让学生把阅读当作一种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这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让学生通过阅读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提高文化素养。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给学生读书的自由,再相机引导,逐渐转化他们的兴趣点,学生并不是对一切书籍都不感兴趣,我们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看的书,让每个学生都与书交朋友。可以在班上建一个图书角,每个学生把家里的书带到教室放在图书角,实现资源共享,打造一个书香教室。教师可利用班会课开展一些活动。如我们可开展一些读书心得交流、朗诵比赛、讲故事、猜谜语、读书经验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也让学生通过彼此之间的比较与竞争提高阅读的兴趣;另外,也可以采取手抄报和手抄小杂志的方式,让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然后再对所读知识进行选择、编辑、抄写、插图,并能提高其选择及加工信息的能力。还可将班级学生的优秀读书笔记汇集成册,使学生从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读书的乐趣。从而喜爱读书。学生能读到自己喜爱的书,兴趣自然也就提高了。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也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兴趣的培养。小学生喜欢表扬,对读得好的同学及时表扬,会大大激发他们的兴趣,对听的同学来讲,也会努力争取读好书,争取得到老师的表扬。在老师的鼓励中,学生会产生更强的成就心理,更能积极投入到学习中主动阅读。另外我们还可采用多种形式来读,朗读、轮读、范读、领读、分角色读等方式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教师还要利用阅读教学向学生多推荐适合他们的儿童读物。如学习《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后,学生对机智、勇敢的小英雄产生了敬佩之感,我就向他们推荐看《鸡毛信》,学习课文《景阳冈》后,学生对打虎英雄武松佩服的五体投地,我就推荐他们在暑假时看《水浒传》,学习了《卡罗纳》,向学生推荐《爱的教育》,学习了《蟋蟀的住宅》,我就向学生推荐法布尔的《昆虫记》。《昆虫记》既是一部严肃的科学著作,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多读有益的书,扩大阅读范围,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喜欢阅读,爱上阅读,能把课余时间用在阅读上。
兴趣虽然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但是学生光有阅读的兴趣,只凭兴趣毫无目的、不讲方法地去读,其意义和收效也是不大的。如有的学生凭着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则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是收效甚微的。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们教师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一、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是前提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最基本的一环,是以阅读内容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来吸引、感染、打动学生。如果阅读内容不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认同和共鸣,其他的一切也就无从谈起。许多学生对阅读没有兴趣,其中一个根本原因是阅读材料和课文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无法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许多专家、学者意识到这一点,在新课程改革启动前后,将学生阅读材料的建设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编写出大批高质量的教材和课外读物。
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笔者认为,在阅读的起步阶段应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待学生步入高年级后,再适当推荐一些浅显的、趣味性较强的名著,如《鲁滨逊漂流记》《昆虫记》等。
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关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动力。所以,教师首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用兴趣这把钥匙为他们开启知识的宝库。笔者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方法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课堂引领。教师的引导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非常重要,尤其是课堂的引领,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读书兴趣。笔者经常在课堂上有意识引导学生:“你的这句话,让我想起了我刚刚读过的一本书中的话。你说得真好!”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的年龄段,教师表扬的话语,会在他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能够使学生产生阅读的动力,驱动着学生去读书。
2.名人效应。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根据学生崇拜名人的特点,笔者常常给他们讲叶圣陶、老舍、冰心等文人爱读书的故事,鼓励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这种“名人效应”所产生的力量是不能低估的。
3.交流互动。笔者常在课余时间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并与学生一起读好的文章,一起诵读古诗,这对学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能够体会到教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地进行阅读。教师应让学生逐渐意识到阅读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情,阅读所带来的益处将伴随他们一生。
三、指导阅读方法是保证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阅读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有策略、有重点地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使学生的阅读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学生的阅读兴趣会因其高效的阅读方法所产生的积极效果而得以增强,阅读方法也会因其浓厚的阅读兴趣而得以不断加固,学生对应用各种阅读方法越来越熟练,对阅读的兴趣越来越浓,两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曾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笔者指导学生初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读”法。同时,为了贯彻“学以致用”及“以用促学”的思想,笔者指导学生逐步进行仿句、仿段、仿篇的说话练习和习作练习。如阅读介绍竹子的文章时,可引导学生为各种竹子编写标签,或为文章内容“空白”处作扩充、填补,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创造想象力。
四、成果展示是动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有一种强烈的被别人认可和欣赏的心理。对成功的渴求以及他人的充分肯定,可以使人产生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因此,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阅读成果展示平台,使学生从教师赞许的目光和同伴肯定的表情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1.剪贴展览。学生在读报纸、杂志或其他书籍时,会发现其中具有保存价值的资料,教师应指导学生把这些资料及时剪切下来并归纳、整理、保存,每月在班上展评一次,以培养学生养成积累知识的好习惯。
关键词:新课标;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088-01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阅读教学可以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80%的教学时间都被用于了读文的教学。目前受诟病最多的也是阅读教学,阅读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是根据教学参考资料,然后向学生进行知识灌输,以为这是权威的解读,也是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捷径。其实,这样的阅读教学模式,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接受的是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这只能是教师的阅读,而不是学生的阅读。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落实新课标理念,转变教学思路呢?
1.更新阅读教学观念
传统语文教学观把传授学科知识作为语文教学最根本的目标,学生所习惯的学习过程便是由教材、教师把别人"已知"、"已会"、"已有"的东西传授给自己,跟着老师按设定的模式反复操练,逐步掌握有别人设计好的技能和方法。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有这样的阐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就要求阅读教学要改变原有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以及"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阅读教学,建立起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师首先要转变自身观念,树立全新的语文阅读教学理念,探索符合初中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对话关系,教师应成为学生阅读的导师,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控制信息的专制的权威。教师应该积极营造亲密和谐的气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他们掌握阅读的方法,成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传统教学中的那种"被动性"、"强制性"、"简单重复性"等不利因素,在阅读教学中是需要加以改变的。
2.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宋代朱熹指出:"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忠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在于居敬而持志。"阅读训练的对象是学生,只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才能收到实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明确思想,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从而重视阅读。阅读兴趣很大程度上来说可以在语文实践中培养,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材的实际,想出更多的新点子,运用更多的课堂教学手段,并尽可能运用多种教育技术手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创设一种趣味横生的教学情境,使之进入一种"乐读爱读"的境地,自觉地投入到阅读中去,让学生真正把学习语文当作一种快乐的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的主体地位,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反应,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探究和创造的乐趣,培养其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合学生实际,制定读书计划,开展第二课堂
教师在推荐课外读物时,要遵循由浅入深、由单一到复杂、由国内到国际的原则。先推荐一些比较浅易的、趣味性强的一些读物。如:小布老虎丛书、《西游记》《安徒生童话》、《杜利特航海记》、《昆虫记》、《爱的教育》,《秘密花园》等,待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之后,再推荐《繁星·春水》、《骆驼祥子》、《水浒传》《三国演义》《简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内涵较深的读物,这样循序渐进,等到学生对各类童话、寓言、故事、以及诗歌、散文、中外名著、科普科幻读物和政治、历史、文化等各类读物、各种报刊都愿意加以涉猎时,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就充分培养起来了。
另外,班级内可成立阅读小组。小组内可以交换书籍,交流阅读心得。既各自为战,又相互监督、联系。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可逐步由"紧"向"松",待到机制成熟,完全可以交给学生自己管理。在学生刚开始上阅读课时,教师可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利用工具书解决阅读中遇到的生字词;摘抄优美的词句并能作简要的品析;写读后感,形式不拘一格,可以对哲理性语句的感悟,也可以是优美语句的赏析,亦或是对写作技巧的评价。待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之后,教师可逐步放宽要求,让学生自由去阅读、去选择。圈、点、批、注,摘抄、积累无所不可。学生有了一定的摘抄积累之后,可以给出一定的时间温习回味,消化吸收,读读背背,相互传阅等。提出一天背一首诗的建议,除了《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篇目之外,教师还可以推荐优美的唐诗、宋词、元曲,以及现代的一些优秀诗文。
定期举办一定的第二课堂活动:手抄报、成语接龙比赛、诗歌朗诵会、作文竞赛、演讲比赛等。以此来展示阅读成效,提高学习兴趣,丰富课外生活。
4.培养学生良好的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师;学生
一、实施批注式阅读的作用
1.批注式阅读教学改变了过去的教学模式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力求在抓住文章重点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有价值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激起学生深入文本,再次研读,进行主题式批注,围绕这个问题展开教学。即可能从文章的开头讲起,也可能从文章的中间切入,也可能从文章的结尾讲起。这样的教学更注重课堂的生成性、灵活性和机动性。这对教师的教学智慧要求更高了。这样的教学更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2.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本人通过实践发现,在长期的批注训练中,许多中学生的理解能力都有了有效的提升,对重点词句和段落能做出正确的解读。现在中高年级语文考试中有阅读分析题。每次进行试卷分析时,都发现我班的学生在这部分丢的分,明显低于同年级的其他班,这部分的得分能高出年级平均分,四、五分。用其他班老师的话说,就是:你们班学生总能答到点子上。语文成绩总是保持在同年级的前列。
3.注重课外延伸
过去不注重课后的拓展延伸,课文教完了事,不注重把课上学过的知识、方法用在课外阅读上,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把知识变为能力的过程。不注重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在开展“批注式阅读”研究这几年,本人为学生推荐了大量的文章和书籍。我班这几年,以师生共读一本书的形式,共1司批注了《伊索寓言》《昆虫记》《红岩》《最后一头战象》《爱的教育》等书。学生的读书范围很广,我们时常互相推荐书。我们用漂书、读书交流会的形式互相交流读书的感受,互相借鉴批注的优缺点。他们已养成了在读书时把自己的感悟、思考、疑问写在书眉页侧的习惯。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可谓受益终生。
二、进行批注式阅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求教师在备课时
一定要沉下心来,认真的研读课文,做出批注,以达到熟悉教材的目的。同时要求教师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要做出几种不同的预设和教学设计。要求教师能随着学生的汇报顺序因势利导的展开教学。在看似杂乱无章的汇报中找出一条线来,使教学顺序看似随意,其实思路却很清晰。批注式阅读教学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及教材的驾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教师对教材不够熟悉,不能游刃有余的驾驭教材,可能一节课讲下来,东一榔头西一棒褪,讲得杂乱无章,毫无头绪。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不如循规蹈矩的展开教学。
2.学生在预习批注时
很容易在“细枝末节”上打转转,在文章重点、难点外兜圈圈。这样必然会造成学生阅读目标的偏颇。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引导学生围绕教学重点,找准文章的切入点,提出一个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展开主题式批注。对文章进行深层次的研读,在字里行间中,对关键的词语及句子进行批注,在生生交流、师生交流中突破重难点。这样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能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深层次的读,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批注水平。教师最忌讳一堂课提出的问题像十万个为什么,即多又杂,没有深度。刚开始,学生年级低的时候,课堂表现出一种虚假繁荣。时间长了,学生年级高了,对这种没有价值的问题会不屑于回答。
3.交流批注式感受时
教师要想营造出宽松、民主和谐的交流氛围,就必须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要允许他们在无关是与非的问题上有自己的见解。教师不要让学生都统一到一个认识上来,搞“一刀切”。这样打着民主的幌子,做着压制学生的事,不仅局限学生的思维,而且压制学习的个性,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成为学生平等中的首席要给学生自由表达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学生小会因为怕回答错,受老师的批评而不敢发言,教师对学生的尊重要体现在对学生的表情、态度、评价和一言一行中。如果教师在学生的发言中稍流露出不屑,甚至评价带有讽刺,性格比较脆弱的学生可能都会受到打击。同时影响全班的情绪。这并不是说,我们要一味的表扬学生,总是赞扬,时间长了这种廉价的表扬,会让学生没有感觉,起不到激励的作用。同时不能给学生正确的引导。在是与非的问题上教师决不能含糊,老师的评价要恰如其分最好,即不要夸大,也不要贬损。教师的引导和追问要激起学生的相互质疑和争辩,让他们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获得精神的交流,理解和感悟的分享。
4.学生批注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与学生的理解能力,阅读量,课外知识的积累及教师的引导都有关。所以教师不要对学生进行批注能力的提高操之过急。要扎实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课内得法,掌握批注方法。得益于课外,用课内学过的批注方法,展开课外阅读,多批注、做读书笔记,多摘抄好词佳句,写读后感。不断地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这样学生才会在课堂批注文本时舒枝展叶,渐入佳境,从而切实培养了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长期实践下去才会真正看见“批注式阅读教学”的魅力所在。
三、结论
通过以上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批注式阅读教学改变了过去的教学模式,符合当今先进的教学理念的。它充分的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除此之外,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等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此看来这种教学方法是非常适合小学语文课堂的,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该把精力更多的投入到这种教学方法中来,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李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