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面试个人发言材料

面试个人发言材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面试个人发言材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面试个人发言材料范文第1篇

面试开始后抢先亮出自己的观点,不仅可以给主考官员留下较深的印象,而且还有可能引导和左右其他应试者的思想和见解,将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的思想观点上来,从而争取充当小组中的领导角色。自己的观点表述完以后,还应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和看法,以弥补自己发言的不足,从而使自己的应答内容更趋完善。对自己充满信心。无领导小组讨论虽然是求职竞争者之间的短兵相接,但也不是特别难对付的可怕事情,因为各个应试者都是一样地公平竞争。所以希望每一位考生或者应聘者都要放下包袱,大胆开口,不怯场,抢先发言。对于每个小组成员来说,机会只有一次,如果胆小怯场,沉默不语,不敢放声交谈,那就等于失去了被考官考查的机会,结局自然不妙。当然,如果能在组织好表达材料的基础上,做到第一个发言,那效果就更好,给人的印象也最深。

二、切记无论什么时候发言的时候都要抓住问题的实质,言简意赅

任何语言的攻击力和威慑力,归根到底来自于语言的真理性和鲜明性。反驳对方的观点不要恶语相加,敌视的态度不能达到有效反驳的目的。从心理学角度看,敌视的态度会使人产生一种反抗心理,因而很难倾听别人的意见。反驳对方的观点的时候,首先要表示出自己的友好态度,在部分肯定对方观点的基础上,再提出自己的一点不同意见,最后在陈述自己观点依据的过程中,放大对方观点的错误性,同时放大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让听者能在你的言语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你的观点,然后进而让听者自己否定了对方的观点。

要是想达到这样的效果。准备工作是不可少的,我们要提前准备纸笔,记录要点。随身携带一个小笔记本,在别人滔滔不绝地讨论时,你可以作些记录,表明你在注意听。但是要听的时候画出你认为是他缺点的地方,留下标记,以便进行反驳。然后简单写下自己的观点,组织一下自己的语言。切记一定要提前做准备,再高明的发言者都是不能将自己精彩的发言随手拈来的,都需要提前的准备和思考。

三、在讨论的过程中,要努力充当讨论小组的领导者

你将各成员交谈要点一一点评,分析优劣,点评不足,并适时拿出自己令人信服的观点,使自己处于讨论的中心,无形中使自己成了领导者的角色,自然就为自己成功"入阁"增加了筹码。当然,这对自己本身的要求就更高了,所以,希望每个考生或者应聘者都能在之前多做训练,平时都要积累自己的这种经验,还要注意提高自己这方面的能力。

四、采取一定的交谈战术,可以运用先肯定后转折的技巧,拒绝接受对方的提议

当对方提出一种观点,而你不赞成时,可先肯定对方的说法,再转折一下,最后予以否定。肯定是手段,转折--否定是目的。先予肯定,可使对方在轻松的心理感受中,继续接受信息。尽管最终是转折了,但这样柔和地叙述反对意见,对方较易接受。这样既使自己能从难以反驳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又使对方能在较平和的心境中接受。

五、谈话时候切记不要失礼,失态

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有的人谈话就是喜欢得理不让人,天生爱抬杠,非要和对方争个你死我活的,哪怕对方是自己的朋友或者同学;有的人则非常爱好打破砂锅问到底,不管什么问题,即使是别人很私人的问题,他也没有什么是不敢谈的、不敢问的。这样做都是失礼的行为。我们要记住,在谈话的时候要温文尔雅,不要恶语伤人,讽刺谩骂,不能高声辩论,纠缠不休。试想,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自己占了上风,惹得别人对你的厌恶,那么是得大还是失大呢?

六、时刻注意自己的气量,做个有气量的谈话者

如果当你选择的话题过于专业,或者自己发起的话题不被众人感兴趣,或者对自己的个人私事介绍得过多了的时候,可能会导致听者疲惫,有时候听者面露厌倦之意的时候,自己就应当立即止住,最不宜在这个时候还要我行我素。当有人突然出来反驳自己的时候,不要恼羞成怒,而是应心平气和地与之讨论。发现对方有意寻衅滋事时,则可对之不予理睬。

七、如果想要参加他人的谈话首先应征得对方同意

不要悄悄地凑上前去旁听。有事要找正在谈话的人,也应立于一旁,当他谈完之后再去找他。若在场之人欢迎自己参加其谈话,则不必推辞。在谈话中不应当作永远的听众,一言不发与自吹自擂同样走的是极端,同样会令人扫兴。

八、谈话要记得注意自己的体态

谈话时目光应保持平视,仰视显得谦卑,俯视显得傲慢,均应当避免。谈话中应用眼睛轻松柔和地注视对方,但不要眼睛瞪得老大,或直愣愣地盯住对方不放。以适当的动作加重谈话语气是必要的,但某些不尊重别人的举动不应当出现。例如揉眼睛,伸懒腰,挖耳朵,掏鼻孔,摆弄手指,活动手腕,用手指向他人的鼻尖,双手插在衣袋里,看手表,玩弄钮扣,抱着膝盖摇晃,等等。这些举动都会使人感到你心不在焉,傲慢无礼

九、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要全神贯注

倾听如同谈话一样,也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听别人讲话的时候不可东张西望,或显出不耐烦的表情。特别是注意不要不停的看自己的手表,既然倾听,就应当表现出对他人谈话内容的兴趣,而不必介意其他无关大局的地方。例如对方浓重的乡音或读错的某字。听别人谈话就要让别人把话讲完,不要在他讲得正起劲的时候,突然去打断他。假如打算对别人的谈话加以补充或发表意见,也要等到最后。有人在别人刚一张嘴的时候,就喜欢抢白和挑剔对方。人家说明天可能下雨,他偏说那也未必。人家谈起《满城尽带黄金甲》确实是部出色的影片,他却说这部影片糟糕透了。这种觉得自己常有理的人实在太浅薄了。在聆听的过程中积极地反馈是必要的,适时地点头、微笑或简单地重复一下对方的要点,是令双方都感到愉快的事情,当然,适当地赞美也是需要的。

十、什么时候都要有自己的观点,讨论的时候态度要端正

考生应该有自己的观点和主见,即使与别人意见一致时,也可以阐述自己的论据,补充别人发言的不足之处,而不要简单地附和说:"某某已经说过了,我与他的看法基本一致。"这样会使人感到你没主见,没个性,缺乏独立精神,甚至还会怀疑你其实根本就没有自己的观点,有欺骗的可能。当别人发言时,应该用目光注视对方,认真倾听,不要有下意识的小动作,更不要因对其观点不以为然而显出轻视、不屑一顾的表情,这样不尊重对方,会被考官认为是涵养不够。对于别人的不同意见,应在其陈述之后,沉着应付,不要感情用事,怒形于色,言语措词也不要带刺,保持冷静可以使头脑清晰,思维敏捷,更利于分析对方的观点,阐明自己的见解。要以理服人,尊重对方的意见,不能压制对方的发言,不要全面否定别人的观点,应该以探讨、交流的方式在较缓和的气氛中,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十一、在论辩中要多想办法摆事实,讲道理,让自己的发言有效有说服力

发言的时候不仅要立场鲜明,态度严肃,语气还一定要坚定,这样可以使对方明确己方的观点,重视己方的意见。道理一定要讲的生动,深刻,还要有很强的说服力。这些都是由一个人的能力来决定的,这种能力是可以通过锻炼提高的。所以要想在关键的时候发光,平时的时候一定要努力的。多接触这方面的案例,多将自己置身于具体的案例里去思考应对的策略。这样日积月累,就能得到丰富的经验。

十二、努力将谈话变成一门艺术,让自己向语言大师的级别靠近

想要让别人有兴趣倾听自己的谈话,每个谈话者的态度和语气极为重要。有人谈起话来滔滔不绝,容不得其他人插话,把别人都当成了自己的徒弟。有人为了显示自己伶牙利齿,总是喜欢用夸张的语气来谈话,甚至不惜危言耸听。有人以自己为中心,

完全不顾他人的喜怒哀乐,喋喋不休地谈论自己。这些人给人的感觉只是傲慢、放肆、自私的形象。谈了半天话,倒不如不谈,因为他们不懂得尊重别人。

十三、千万记得不能使用粗话或黑话

有人认为说出那些很流行的网络语言,或者那种所谓的很另类的流行词语,便会缩小同他人的距离,他们把长得漂亮叫做"条挺","盘亮"。把100元、 1000元、10000元分别称为"一棵"、"一吨"、"一方",讲话者觉得这样可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其实这样的讲话用在日常熟悉朋友之间的交谈是可以的,但是如果用在这样的面试场合,这样做只会表现出自己格调不高,素质也没高到哪里去。

十四、要努力在小组中奠定良好的人际关系基础

其实小组中每一个队友的想法都是差不多的,在是否接受别人观点的考虑中,他会首先考虑他与你的熟悉程度和友善程度,彼此的关系越亲密,就越容易接受你的观点。若他认为彼此存在的是敌对的关系,那么对你的观点的拒绝就是对他的自我保护。所以我们要尊重队友观点,友善待人,不要恶语相向。相信每一个成员都想抓住机会多多发言,以便展示自己。但为了过分表现自己,对对方观点无端攻击、横加指责、恶语相向,会得到整个小组的厌恶,这样的人往往只会导致自己最早出局。没有一个公司会聘用一个不重视合作、没有团队意识的人

十五、一定要把握住说服对方的机会

试图说服对方的时候要看好时机,不要在对方情绪激动的时候力图使他改变观点。因为在情绪激动时,对方的情感多于理智,过于逼迫反而可能使其更加坚持原有的观点,做出过火的行为,造成更难以改变的结果。所以要找准时机,找到与对方言语里共同的观点,引申出自己的观点,让对方在一定程度上能感觉他的观点与你的有相同之处,然后在对方对你稍稍放下敌对心理,对方情绪有所放松的时候你合理的提出自己的观点,以及很充分的理由。这样,才能在这场心理战斗中取得胜利。

特别要注意的是在自己发言的时候,要尽量做到论证充分,辩驳有力。小组讨论中,当然不是谁的嗓门大谁就得高分,考官是借此考查一个人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及业务能力,夸夸其谈,不着边际,胡言乱语,只会在大庭广众中出丑,将自己不利之处暴露无遗。语不在多而在于精,观点鲜明,论证严密,有的放矢,尽量能够一下子说到点子上,这样可以起到一鸣惊人的效果。及时表达与人不同的意见和反驳别人先前的言论,也不要恶语相加,要做到既能够清楚表达自己的立场,又不令别人难堪。

十六、发言的时候要注意讲话的技巧,并且言词要真诚可信

发言的时候能够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立场上考虑问题,理解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找出彼此的共同点,引导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整个过程中态度要诚挚,以对问题更深入的分析、更充分的证据来说服对方。还有,讲话的时候一定要讲究技巧,千万别在任何场合任何时间搞"一言堂"。不可自己一个人滔滔不绝,垄断发言,这样会让整个讨论小组对自己产生极度厌恶的情绪。但同时也不能长期沉默,处处处于被动的局面。每次发言之前都要好好思考一下,尽量做到每次都必须有条理、有根据。

另外要还要注意的一点是,自己讲话的时候要注意停顿,因为停顿的时候显得自己像是在思考的样子,这么做能使你显得像是那种想好了再说的人。但是还要注意的是,这种做法在面对面的面试时是可以的使用的,因为面试者可以看得出你在思考而且是想好了才回答。但是如果面试是在电话里进行的,我们最好不要使用停顿的方法,因为在电话面试和可视会议系统面试时,如果做了思考的停顿,就会出现死气沉沉的缄默。所以,电话或者可视面试的时候要提前准备并且演练一下。所以说针对什么样的面试就要做什么样的准备,要注意这些细节。这样才能取得面试的成功。

十七、切记使用外语和方言需顾及谈话对象

外语和方言是有时候能显现出讲话者的某种能力,有时候能体现出幽默。但是假如有人听不懂,那就最好别用。不然就会使他人感到是故意卖弄学问或有意不让他听懂。与许多人一起谈话,不要突然对其中的某个人窃窃私语,凑到他耳边去说悄悄话更不允许。如果确有必要提醒他注意脸上的饭粒或松开的裤扣,那就应该请他到一边去谈。

十八、谈话的时候要广泛吸收别人的语言精华,以求取得胜利

这其实是"后发制人"的策略,在面试开始后,不急于表述自己的看法,而是仔细倾听别人的发言。从中捕捉某些对于自己有用的信息,通过取人之长来补己之短。待自己的应答思路及内容都成熟以后,再精心地予以阐述,最终达到基于他人而又高于他人的目的。

面试个人发言材料范文第2篇

“熟练使用”英语、计算机

英语和计算机已经成了毕业生必备的两项基本技能,学生在简历中关于这两项能力的表述几乎是清一色的“精通”或“熟悉”。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EMBA中心教授王亚菲告诉记者,尽管简历中都说自己英语口语流利,但通常会发现学生并不能听懂提问的问题。这时,企业肯定会对学生的诚信产生质疑。一家网站的招聘人员表示,简历里大家都写着熟练使用计算机,但真正上机操作时,有的学生就显得“迟钝”了,很明显,对于计算机他只是掌握了简单的操作,与熟练操作相差甚远。

“很强”的团队合作能力

经常被过度包装的还有自己的能力,学生对于自己的评价过高,实际却相差甚远。北京一家外企人力资源部的负责人说,对于简历中学生介绍的信息,企业也开始用心考察。大多数企业很看重团队合作精神,所以很多学生介绍自己有很强的团队合作能力,曾带领小组成功完成某个项目等。这位负责人说,企业面试时有个环节叫无领导小组讨论,让五六个学生针对某个问题进行讨论,例如推广公司产品如何在本地上市。这个环节是让几个学生共同讨论出一个结果,观察求职者在团队合作中担当什么角色,能否与别人配合。但经常有学生会表现很突出,抢别人的话,不给其他人发言的机会。这与简历里表述的很强的团队合作能力显然不符。

“突击提拔”自己的职务

大多数的企业倾向于招聘在学校里担任过一定职务的大学生,这促使很多学生在做求职简历时,“突击提拔”自己。学生会的干事可以改为主席;社会活动的参与者可以改为组织者。一家IT企业人力资源部惊奇地发现,在收到的简历中,一所学校里同时有4个校学生会主席,文娱部部长不少于8个。如今企业也学聪明了,你说你是学生会主席,企业会偷偷地打电话给学校的老师、同学,到底是不是真“李逵”立刻见分晓。

把芝麻说成西瓜

大学里很多学生会参与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这些社会实践规模有大有小,但在简历中经常被描绘成大事,而学生自己在里面起到的也都是举足轻重的作用。新浪网人力资源总监段东说,有的学生只是在做某个产品的促销或直销,但会说自己曾经在华北区策划组织过产品的推广活动。真正让他介绍对于任务的执行过程时,学生会说得很笼统,毕竟没有做过的事情,挖空心思也不会介绍得那么详实,而且言多必失。还有的学生为了证明自己曾经参与过某项活动,把当时拍的现场照片放到简历中来,但图片证明不了你的领导能力。真正做过的一些事情,学生会在简历中写得非常详细,没有做过的事只能找句大话一笔带过。

长春12月12日专电记者近日在东北师范大学采访中发现,不少大学生的求职材料装帧得很华丽:

彩印的个人生活照片,散文诗般的自我介绍,像杂志一样精美。

一名姓朱的学生说,准备一份这样丰富、精美的材料是为了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给用人单位留下深刻印象。

东北师范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逯世泽老师认为,这样的求职材料至少在供需洽谈会上用处不大。其实,用人单位在选人用人的时候并不大关注大学生的求职材料如何漂亮,而是更信任那份教育部统一印制的毕业生推荐表。

面试个人发言材料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人才 测评 电力企业

电力企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企业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莫过于人,随着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人力资源集约化发展、业务的不断增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问题也变得日益严峻。因此,有必要借助各种技术不断提升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人才测评技术的应用有利于解决电力企业中的实际问题,如人才选拔、员工培训、团队建设等,在此基础上为企业管理提供咨询和建议。

1 电力企业的特点

随着电力企业规模壮大、组织机构扁平化发展。组织机构完善,组织层级较少,使得对人的管理更加直接,导致企业管理更加集权化。

电力企业用人机制灵活,人才意识强,人才机制比较完善。电力企业管理决策独立性较强,员工数量较多,选人用人相对灵活,能够依据企业需要调整薪酬、培训、考核等制度。而且,员工稳定性高,员工流动少。这就对选任用人机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 人才测评技术概述

2.1 人才测评的发展 人才测评是以心理测量学、应用统计学以及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学科为基础,根据一定的理论并通过标准化的技术和方法对各类人员的能力、人格特点、工作动机、职业兴趣以及管理潜能等进行评价的一门应用学科。

从历史上看,人才测评技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在能力测验方面有比奈 - 西蒙量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人格测验方面有艾森克人格问卷、卡特尔 16 种人格因素问卷、明尼苏格多相人格问卷、加利福尼亚心理调查表、大五人格问卷、九型人格、罗夏墨迹测验,职业测评方面有帕森斯的“人 - 职业匹配”理论、佛隆的择业动机理论、霍兰德职业性向理论、施恩的职业锚理论,另外还包括面试技术、管理评价中心等。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和企业的自身需求,人才测评技术自引进中国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但人才测评的发展也存在很多难题,如人才测评技术发展不成熟,测评软件大多为对国外测评软件的汉化,测评结果没有针对性,专业人才较少,企业家的重视程度及实践参与程度有待提高。

2.2 人才测评的方法 由于测评的内容不同,所采用的人才测评方法也不一样,综合起来主要有笔试、面试和测试三种。常用的测评方法有行为观察法、测验法、投射测验法。行为观察法最方便易行,比如管理者发现办公室纸张浪费严重,可通过观察员工的纸张使用行为,找出原因,从而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帮助企业减轻成本,它是一种通过直接观察被试者的某种行为表现或变化来了解其特性的方法。

因为人的行为表现具有内在一致性,人的很多内在特质可通过其体态语言和潜意识行为表现出来,采用这种方法时应注意对观察内容做计划、做好观察记录、选择合适的时间取样。测验法,有时也称纸笔测验法,通过问卷、试卷、量表来进行,间接了解被试者的某种特质。借助事先编制的量表或测验题目,让被试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依据标准评定分数,并对其解释。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测量人的基本知识、专业知识、个人成就、管理潜能、个性特征等。投射测验法具有自由开放性、整体性、模糊性、隐蔽性等特点,通过给被试者提供一些模棱两可的刺激物,让被试者观察刺激材料,并描述感受,以此推断其心理特性,最常见的两种形式为罗夏的墨迹测验和摩尔根与默里的主题统觉测验。

基于情景的综合测评方法有结构化面试、测评中心技术、公文筐测验、无领导小组讨论。情景模拟是通过设置一种逼真的工作场景或管理系统,让被测试者按照要求完成一个或一系列任务,根据被试者表现提交报告,做出评价,进而预测被测试者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无领导小组讨论通过临时拼凑的小组,讨论给定的问题,不指定负责人,不指定发言顺序,也不提出具体要求,通过被试者在讨论中的言语及非言语行为来考察被试者的能力、个性、素质水平。

3 电力型企业应用人才测评策略

3.1 借助人才测评技术,科学选拔人才企业员工相对数量少,这就要求对员工的选拔更要谨慎,人才的质量水平直接影响企业经营的成功与否,也关系着企业的未来发展。借助人员测评方法,有利于企业准确、有效的选拔人才。如根据企业人员需求,认真分析任职者何种性格更加适合公司岗位,通过人格测验,在能力相当的人员中选择性格与职位匹配的人才,更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

3.2 借助人才测评技术,优化人员配置

结合企业组织结构,只有合理配置员工,才能充分发挥每一个员工的才能,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事相宜”。通过人才测评,可以发现企业现有人员能力、素质水平及分布,掌握人与工作、人与组织以及人与环境的匹配程度,为优化人员配置提供参考,从而提高人才使用效率,提高用人决策的科学合理性。如通过职业兴趣测验,了解员工的职业偏好,充分考虑员工个体的差异,安排相应的岗位,提高个体从事该职业的积极性。

3.3 借助人才测评技术,改进员工培训

企业对员工的培训开发应具有针对性,通过科学的育人机制,不断提升员工业务水平,提高员工综合能力和素质,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和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通过人才测评,可以把握培训需求,如借助能力测验,找准员工哪方面能力亟待提高,设计培训方案,并组织实施。

3.4 借助人才测评技术,留住核心员工 对一个企业而言,核心员工占公司总人数的 20%左右,却创造了企业80% 以上的财富和利润,电力企业核心员工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通过各种方法留住核心员工。借助人才测评技术充分了解核心员工的个人发展需求,帮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为员工创设开发个人潜力及发挥个人潜能的平台,提升工作满意度。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和薪酬体系,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通过员工利润分享、带薪休假等方式,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

3.5 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整合社会资源 人才测评技术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对从业者有很高的知识基础和素质要求,企业内部往往缺乏专业的测评队伍,高校师资力量雄厚,硬件设施配备齐全,能够科学的把握人才测评的操作使用,为企业选人、用人、育人、留人提供合理的决策参考。同时,高校发展也需要企业参与,一方面教师的知识理论得到更好的实践检验,增强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帮助学生学以致用。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人才共育。另外,电力企业在运用人才测评技术,也可借助第三方测评机构,辅助企业选拔培养人才。

参考文献:

[1] 苏永华.人才测评行业的发展趋势[J].中国人才.2010(13).

[2]冯建梅.人员素质测评在企业人力资源优化中的运用[J].中国商贸,2012(06).

面试个人发言材料范文第4篇

(赤峰学院大学 外语教学部,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互联网资源大量应用在英语学习中,这种崭新的学习模式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丰富资源。本文从大学英语的特点与互联网平台的应用条件出发,在现代技术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混合式学习理论以及输出假设理论的指导下,探讨了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大学英语拓展学习模式。

关键词 :互联网平台;大学英语;拓展学习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5-0129-03

一、引言

网络技术应用到英语教学已取得广大英语教师的认可,众多教育工作者也纷纷阐述了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的优势。与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在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两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2003年底,教育部启动全国范围内的大学英语全面改革。改革涉及到教学理念、师资队伍、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考试方式等多方面。2004年初,教育部组织制定并在全国部分高校开始试点《大学课程教学要求》[1]明确提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品质,开创新世纪英语课堂教学的新开地[2]。新形式下笔者根据自己任教的“新视野大学英语课程”的课程特色和实践性教学,着眼于提高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学生拓展学习能力,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其模块的设计、实施。

二、基于互联网平台进行大学英语拓展学习的理论基础

第一,现代信息技术理论。现代信息技术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环境和条件,对学习过程中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活动。英语学科建设从教育的层面来说,就是一个教育信息化、现代化、技术化的过程,离不开网络技术的大力支持。互联网在培养学生利用Internet信息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英语沟通和协调等综合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3]。

第二,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辅助手段,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和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该理论强调的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对学习和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主动性是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及建构;社会性把学习看成是个体建构自己的知识和理解的过程,但它更关心这一建构过程的社会的一面。学习是一个文化参与的过程,学习者只有借助一定的文化支持来参与某一学习共同体的实践活动,才能内化有关的知识。情景性强调创设真情实境,并把情境作为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大学英语最注重的就是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利用情景、协作、会话、意义建构等学习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第三,混合式学习理论。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E-Learning在教育领域得到了迅速应用与发展,由此推动了教育革新,并产生了许多新的教育思想与理念。何克抗教授认为,混合式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4]互联网平台的英语拓展学习具有信息量大、形象生动、能打破时空界限,以及优化情景教学等优点,但也有一些限制,如需要较强的技术支持、费用较高、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网络技术应用能力等,因此,网络学习与传统学习相结合对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第四,输出假说理论。我国英语教育的实践者从理念上都认识到需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应用能力,但在课程实践中,由于班级人数过多、 学生水平不一,普遍采取从单词讲解——课文讲解——练习讲解的模式,只重视读和听的“输入”,而未能对说和写的“输出”引起足够的重视。自1985年克拉申(Krashen)提出可理解性语言输入理论后,诸多学者也从语言输出方面进行了研究。 输出假说理论的提出者斯韦恩(Swain)认为,可理解的语言输出有四项功能:增强语言的流利度;提高学生对语言形式的注重,展示所想与所能的差距;帮助学习者检验语言假设;促进学生对语言形式的反思[5]。对于大学英语教学而言,培养学生的英语技能已成为当务之急,单纯强调语言输入已无法满足这一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以输出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说、写为目标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三、新视野大学英语课程特色

(一)教材特色

新视野大学英语是一套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立体化大学英语教材,由教材、光盘、网络等多种载体构成,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教师不再仅仅是只是传授者,而成为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自主学习的指导者、教学活动的督促者。学生则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和方法,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提高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教材建设着意于教学模式的创新,形成课本、光盘与网络课程之间相互补充和支持的有机体系。多媒体学习资源和教学管理平台与教材配合,构成立体化网络课程,打破了教学时空的界限,拓宽了教学内容[6]。

(二)“教”、“学”思路

贯彻任务教学法,学习任务丰富多彩;注重学生交际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独立研究、思考的学习能力;运用互联网平台,插入与话题相关的音频、视频,丰富输入形式,加大学习趣味性,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运用灵活教学方法:个人发言、小组讨论、分组辩论等大胆进行语言实践,提高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得到普遍提高;开辟第二课堂活动:如大学生英语竞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模仿秀等。创新拓展学习模式,包括课前任务,课堂设计,课后自主等内容。

四、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大学英语拓展学习模式的实施

(一)互联网技术培训

学生通过对互联网平台的运用了解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学习资源。其中很多资源是建立在英语语言学习平台上的,形式丰富多样,更涵盖了英语学习涉及的方方面面。为了让学生们有效利用多媒体网络这一丰富多变的学习资源,教师可给学生推荐的相关网站:如考试大,大家论坛等下设的大学英语板块提供四六级知识辅导与咨询;在学期之初介绍一些运用主要搜索引擎(百度/google/wiki等)查询相关信息的方法;同时还为学生介绍常用的在线翻译工具,在线英语字典等,通过对学生的互联网技术培训帮助他们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来学会收集信息、扩充知识,逐渐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此外教师还可指导学生学会充分利用校园网信息平台、网络图书馆(CNKI)等资源,亦可将经过筛选的学习资料或网站填充到学生的资源共享中。

(二)实施条件

QQ聊天工具(如QQ在线聊天界面、QQ群邮箱、QQ空间)、博客、论坛等网络资源已经成为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一部分。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交流可以通过ICQ/QQ等即时通讯工具,将老师和学生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如果有问题,师生之间甚至同学之间可以进行讨论学习和交流解答。讨论学习也可以利用即时的聊天室(chat room)或非即时的电子布告牌系统(BBS)。教师可利用自己的博客补充经过筛选的学习资料,也可通过E-mail与学生进行交流与解答。结合课程的教学任务,利用互联网平台提供的相关知识和网络链接,安排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结对子、组团队等协作学习的形式进行拓展式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施内容

拓展学习模块包括讨论空间、考试系统、作业系统、资源共享、课程讲义等栏目。其中讨论空间方便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或课后复习,资源共享栏目为学生介绍了大学英语四六级常用的参考书目、专题指导、视频资料与常用的网址。考试系统为学生提供了大学英语四六级历年考试真题、相关习题以及详细答案。作业系统为学生展示批改后电子版作业,优秀的作业展示等促进同学们之前互相学习。资源共享可放入经过筛选后的学习资料、以便学生下载学习。课程讲义里上传课堂展示的PPT方便学生课下巩固所学习的知识点等。学生借助互联网平台,可以实现在线预习、复习、答疑等一系列拓展学习任务。

以新视野大学英语教程2 Unit3 Marriage Across Nations[4]为例,教师在课前通过课程作业系统栏目为学生自学学习,为本单元知识点做激活准备。要求学生课前利用互联网资源查询相关单词及表达释义:学生可以自主选择10个重点单词进行查询可以包括词性,搭配或者例句等,课上可以随机抽点3-4名同学课上展示,帮助大家掌握这一知识点。此外,教师可提供一些网址:要求学生课前利用搜索引擎,查询相关婚姻的相关信息,比如传统,习俗等课堂以文字、图像、链接等形式展示给其他同学,让大家清楚知道这个话题。此外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讨论空间栏目,学生以4/6人一组形成讨论小组讨论跨国婚姻,完成(1)跨国婚姻优缺点;(2)针对跨国婚姻容易出现的问题的解决建议。学生们在明确了学习任务后,就开始通过互联网渠道获取信息,在讨论空间讨论选取有用信息,必要时可使用数据、表格等阐述观点,最后形成课堂报告。学生优秀成果将展示在作业系统、资源共享等栏目。

以新视野大学英语教程3 Unit 4 How to Make a Good Impression为例,教师在学习过主要知识点之后布置任务,要求学生们根据不同的英语语言能力,不同的角色分工编排成三至四人的网络合作学习小组群(QQ群),设定演示时间,发挥想象力设计对话,模拟实际情景:如面试等。学生们在明确了学习任务后,就开始通过课程网络学习资源系统中的讨论空间、教师在线答疑、课程讲义以及网络上的百度、谷歌、维科(Wiki)答疑等进行讨论,查询并整合资源。通过第一阶段的小组讨论之后,选择2-3个小组向全班做演示或报告。在报告过程中要求小组代表根据报告内容提出相关的问题以激发其他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并要求其他同学也在听报告的过程中认真听讲提出相关的问题。另外PPT演示过程中要求小组代表着正装以创设逼真的英语学习环境,熟练利用电子数字网络平台将集声音、文字、图像、动画与视频为一体的内容生动的展现给全体师生。教师最后对相关内容加以补充和总结,经过筛选优秀的报告可展示在作业系统。

以新视野大学英语教程1 Unit 2 Deep Concern为例,此单元涉及到具体话题Generation Gap。教师可以适当加入写作任务。在教授学习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创造能力和判断能力,启发学生思考,而不是简单的模仿。因此有效地英语写作拓展学习,以互联网和计算机多媒体为载体,同伴互评、小组互评和全班集体评价为主,教师评价方式为辅。对于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以QQ个人聊天的互评形式、QQ群集体聊天的互评形式、Word文档插入批注的互评形式、私人电子邮件答疑、QQ群邮件多人互评等形式来互相批改作业,这些方式能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讨论和复习等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如写作Generation Gap此话题时,在课堂学习过与代沟相关的背景知识,写作常用句型和表达方式后,课堂当堂写作。课后教师及时将本单元课程讲义共享并提供真实的学生习作,要求学生分成小组找出其存在问题,并修改习作。学生们分成三人一组(网络合作讨论学习小组QQ群):一人负责写作,一人负责修改,一人作为本队代表发言,每个小组在完成自己写作后,派代表上讲台发言,展示本组的范文。教师给出修改意见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课后进一步讨论,成果可展示在作业系统。

五、结语

大学英语教学存在其局限性:如师资和学生比例失调,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长期性,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等。但同时我们应看到大学英语教学今后的努力方向:更新教学理念,注重教学团队建设,改变教学模式,建立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改革教学评估体系等方方面面,努力将大学英语教学打造成院级精品课程。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8.

〔2〕刘婷婷.谈大学英语教学与创新教育——以《新视野大学英语》为例[J].科技信息.

〔3〕李哲.网络环境下新型商务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J].读与写杂志,2010(12):32.

〔4〕何克杭.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4(3).

〔5〕徐芳,王铁铭.以输出为导向的职场英语教学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9(12).

面试个人发言材料范文第5篇

在全国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众多高新区当中,西安高新区及园区内企业以其突出的技术及研发特色而被国内外众多的跨国公司、大型科技企业所看重,并纷纷在西安设立自己的研发中心;许多投资银行、风险投资公司也纷纷到西安去发掘优秀的企业。西安高新区因此在全国众多的高新区中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

此外,西安高新区也同样因其成功的园区建设而驰名。更为重要的是,西安高新区目前的发展形态已经远超出一般城市高新区的概念,而成为西安古城外的一座正在蓬勃发展中的新城,这样一种科技、商业力量的大规模集聚以及其所具有的区域经济辐射势能,势必会重塑西安的城市面貌并深刻地影响其城市未来的发展。

那么,西安高新区内的企业到底有怎样的特点?西安高新区自身在未来又该如何定位?这一切又会对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区域布局及相关高科技企业的策略和发展具有怎样的深远影响?希望我们这组报道能够给读者就相关问题有所阐释和解答。

技术部落――西安高新区的企业生态

时光,重叠在西安这座城市的上空。旧枝叶团团如盖,新条从其上引申。时光在西安写史,上古的颜色还未读完时,却忽然看到当代。就像面对一棵古树,你总会疑惑,嶙峋的老枝怎能抽出嫩条,新生的嫩条到底孕育了些什么,二者真的会相安无事?很多人来了又走,他们窥见了现代文明在汉唐遗风中的冲突与尴尬。站在日暮的城头,想象旧时的繁华,你好象还能隐隐听见似不绝于耳的商家鼎沸的交易声,其中你或可以清晰地辨别出晋商、徽商的口音,但在翻遍上下几前年的历史后,你却难以辨认秦商的足迹。

城市自身需要发展,就必须突出城围,另辟蹊径。今年西安的党代会提出了“经营城市”的概念,而西安高新区则成了经营城市的一种成功模式。西安――这个深居内陆、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和科技资源积淀的城市能否重新塑造自己的城市景观,在数字革命风暴中建立的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又是否能成为西安坚实的经济堡垒呢?

西安高新区的企业主体都是地地道道的自家地里长出的苗,在蜕变前大多都经历了漫长的积累期,无法按照时间对其归类;而走进去,面对的都是郁郁葱葱的青苗,难以看见参天大树。按照时间点及资源配置渠道的不同,我们可以把西安高新区内的企业分为三代族群。

以海星集团、金花股份和东盛科技为典型代表的第一代企业为高新区内规模较大的企业,如今在国内也已经具备一定的声名。尽管各有特点,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在其他企业融资渠道不畅,在夹缝中为生存而左右冲突时,这些企业却在很早的时候就获得了政府的支持和银行的贷款,从而获得了在20世纪90年展壮大的契机。如海星集团早早地即被西安市树为“西安民营企业的一面旗帜”。

第二代企业数量众多,以康鸿科技、通源石油、中扬电器、海天和通视等为代表,在西安高新区最具典型意义。这一代企业多在90年代中期成立,创业者也多来自西安当地的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大多并不具备整合政府资源的能力,起步多是依赖自身的某项技术或某种高科技产品,他们的优势是在研发的过程中了解同行业的发展并开始试用提样品,利用周边过剩的生产资源进行虚拟制造,对产品进行委托加工。第二代企业多是在夹缝中生存,单靠自身滚动发展,难以迅速完成原始积累。他们目前正在谋求如何利用资本市场,获取融资以跃上更高的台阶。但这类企业在股改后,由注册资本几百万的公司摇身变为几千万的企业,需要面对更多来自企业内外的挑战,目前多少都有站在风口浪尖上的感觉。

第三代企业则属于新生代,这些企业自诞生之日起,其技术、资金和管理等资源配置均来自国际市场,是国内外各种风险投资的宠儿。目前在高新区以西安深亚、达威和艾斯普等为典型。

海星和东盛早早地就调整战略,从以技术起家很快地转向了贸易服务,迅速完成了原始积累和进一步的规模扩张。但无法否认的事实是,在西安高新区中,三代企业中二代和三代企业数量占了绝大多数,像海星和东盛这样的第一代企业已屈指可数。所以大多数企业仍是把技术牢牢攥在了手中,缓慢而艰辛地进行着自身的积累。西安高新区的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到底将会划出怎样的轨迹,而高新区的发展和定位又将做出怎样的规划和调整?

技术基因

但对于高新区的绝大多数企业而言,技术和研发一直在企业积累过程中占有相当的分量,这些企业也始终怀有一份抹不去的“技术情结”。

走在西安城区,你几乎处处可以感到海星集团的存在:繁华闹市区的海星便利超市、海星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大字标牌、电子街上海星电脑的大幅广告、到入春之后便开始热销的荣氏饮料,海星这个名字几乎已和这个古老的城市水融。

“有时想想,十几年间真是沧海桑田。”作为创业元老,海星科技公司的总裁林作良回顾当年不禁感慨万千。1988年6月28日,海星集团前身――西安海星计算机控制与接口技术研究所在西安交大外的一条街上营业了,几个创业者都是西安交大的老师和学生,领军人物便是荣海。

不仅是海星,西安的地缘科技资源优势在高新区企业中呈现的淋漓尽致。创业者几乎都具备明显的特征,即从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象牙塔中走出,具备较高的学术素养和个人素质,他们从事的行业多样,军工、电子、医药、石油等,这一切显然要归功于西安地缘科技历史体系积淀的饱满与丰富。环境既然是不能马上来一个大转弯,那么你就要先认识环境和其中的资源,做出相应的调整。海星,1989年底就迅速认识到“技术崇拜”在当时的“危险性”,早早地向贸易转了弯。但对于高新区的绝大多数企业而言,技术和研发一直在企业积累过程中占有相当的分量,这些企业也始终怀有一份抹不去的“技术情结”。

陈耀强拿着向别人借来的2万块钱在高新区注册他的康鸿科技时是1993年的10月份。具体哪天他记不清楚了。只记得和被他从同一研究所拉出来的两个同事,在那些日子里一直忙忙乱乱,陷入真正的一种为生存而忙乱的状态。

陈耀强1984年入西北工业大学,学的是材料;1988年毕业后,紧跟着又到西安交通大学读了同一个专业的研究生。1991年,陈耀强被分到了西安钢铁研究所,做起了研发。陈耀强总觉得自己天生“命苦”,长得细细瘦瘦不说,还“总想干点事儿”。一进研究院,却发现原来做什么事情都只是全凭领导一句话。当时西安刚刚实施与员工签合同,陈耀强索性就没签,但不签不行,辞职也不行,陈耀强一看,索性就什么也不要了。

最初,尽管康鸿科技注册在高新区,但当时的高新区正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建设,陈耀强便先在雁塔区的一家招待所里找了一间房子。当时陈耀强给康鸿确立的产品定位是做替代进口材料。替代进口材料有相当的市场空间,有能力做的大企业不屑于去做,而小的企业想做却又没有技术。陈耀强看中的就是这条夹缝有足够的空间供这个还处于创业阶段的企业游刃,虽然稍嫌保守,但面向单纯的行业市场,绝不会像做贸易那样经常面临大的起伏跌宕。至少有些东西是康鸿可以把握的,这让陈耀强觉得塌实。

从研究所出走商界的还有通源石油的张曦。张曦的离开在很大程度要归因于张曦的父亲张廷汉教授――他发现美国有很多的军工技术被应用到了石油产业中来。1986年,张教授就开始思量起“把上天这种高能量的物质放到井下去爆炸”。项目实验成功后,石油部把号称“临门一脚”的射孔技术的研发交到了张教授手中。但张教授发现:石油学院缺乏这样的人才,从兵器部调人,又手续繁复。于是,父亲便与儿子商量,用民营企业的机制来操作这件事情。1992年,张曦从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204所)出来,拿着石油部拨给的12万人民币,注册了“通源石油器材研究所”。1995年,研究所更名为“通源石油工程技术研究所”。

力邦总经理杨丰收的经历和陈耀强、张曦如出一辙。1983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化工系有机合成专业后,进入药物研究所从事药物开发,后赴日本进修工商管理。1992年11月,西安市计委和该研究所投资共同成立了一家国有股份制的医药企业,杨丰收担任总经理,期望藉此实现梦想。因机制问题,1996年3月,他带了一箱子书怅然离开,并为此流了一个月的眼泪,至今仍觉不堪回首。1996年7月,力邦成立。由于开始无力进行药物研发,杨丰收决定从、销售原来研究所的产品入手,并把所得收入全部投到了药物研发上。力邦还花了15万人民币收购了西安一家小药厂,获得了医药生产许可证,用以开发生产自己的产品――力蒙欣。

杨丰收经营企业的原则是:抓住机会,在无声无息中把企业做好,不要总让它在风口浪尖上。在此期间,力邦自己的研发工作不仅一直没有停止过,而且他还把销售收入和研发出来但不需要的项目卖掉的钱全部投入到了力蒙欣的研发上。2000年,力蒙欣面市,当年力邦的5000万销售额中,力蒙欣占了2000万。2001年,力邦的销售额达到1.2个亿,其中力蒙欣的销售额就有8000万。

即算是已经成为企业中人,从西安深亚总经理徐东亮身上还是看不出很浓的商人气息,饱尝30年寒窗之苦的他至今对于放弃科研、弃学从商尚感些许遗憾,“但是,我们必须走出这一步”。徐东亮坚定地说。从1994年起,徐东亮就成为西邮电信系信息中心集成电路项目组的负责人,在国家项目资金支持下,1996年芯片设计成功,不少公司慕名而来。

在这期间,他逐渐意识到,以研究室的身份置身于学校很多问题难以解决。在说服校方同意之后,徐东亮和他的同事们开始了真正的商业生涯,由于IC设计是不少VC追捧的热山芋,深亚的融资之路也走的相对顺利。2001年7月,由香港翱科风险投资公司、西安科技投资有限公司、西安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西高投)、西安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等共同投资1520万元成立了西安深亚电子有限公司。

在西安高新区内,这样的企业众多。西安高校和研究机构群聚,很多人很容易就能拿着一个项目、一个技术出来拉个摊子,而这项技术往往针对某个行业,有一定的生存空间,并不会在短时间内因激烈竞争而消亡,而西安高新区又为创业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和政策支持。有中介机构认为,西安高新区在支持企业开张方面力度太大,单是高新区管委会就设置了诸如创业中心、创新基金、担保贷款、风险投资等诸多资金支持途径。按当地工商机关的统计方法:两年之内不进行年检的企业即为消亡的企业,高新区每年死亡的企业约在400家左右,而每年新注册的企业则约为1000家。至今为止,高新区内的企业已有近4000家。但这些不能迅速完成原始积累的企业进一步发展仍然面对着资金的瓶颈。

股改风暴

二板让康鸿和通源石油等在资金问题上看到了希望。2000年,为抢二板,高新区企业掀起股改风潮。对于这些企业而言,股改是第一次与资本市场的实质性的握手。仓促的股改让初次下水的企业多少吃了点亏,但重要的是,这些土生土长的企业在经历股改蜕变后,纷纷开始把视野投向了更广阔的国际市场以谋求发展。

对西安高新区这批坚持技术导向并试图完成原始积累的企业而言,近10年的打拼结果是,资金上仍然处于一种创业企业状态。君同投资管理公司、希格玛会计师事务所和金诚律师事务所是在2000年前后脚进驻西安高新区的。那时的契机是,二板市场在众人眼里就像是坫板上的鱼。虽然鱼最终还是滑出了手心,但二板的推出,让这些中介公司将注意力投向了西安的这些高科技企业,而股改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步。

陈耀强第一次的资源整合,发生在1994年,其时康鸿一头扎进了高新区管委会的孵化器――创业大厦。1996年,康鸿拿到了一个替代进口材料的项目,并获得了高新区管委会创业中心对外的第一笔投资――10万元人民币,创业中心占40%,康鸿投入15万,占60%。1997年10月,高新区创业中心联合科委下属的生产力促进中心对康鸿投资30万,这是康鸿的第二次融资,而目前康鸿总资本已经达到了850万的规模。

1999年前,由于资金实力有限,建不起生产线,康鸿始终是一边紧张地盯着市场,一边按市场的需求委托别人来做加工。当年8月,根据国际材料技术的发展趋势,陈耀强看中了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李龙土教授的“压电陶瓷变压器”。陈耀强当时投资了150万人民币给李教授作为研究基金。2000年1月,康鸿原始的5个自然人股东中,有4个人希望另立门户,陈耀强花了300万把四人手中的股权买了回来,但所有的业务被全部带走了,只留下了清华大学的这个项目。与此同时,高新区创业中心则以1比1.3把其一部分股份转让给陈耀强。转让完毕后,陈的股份为75%,创业中心为15%,生产力促进中心为10%。

这时,被吵得纷纷扬扬的二板市场让陈耀强决定立刻进行股份制改造,以争取二板上市。

康鸿的股份制改造进行的很仓促。“4月20日,开始讨论这件事,6月1日,全部材料到位,7月3日获得通过。”整个股改,只用了不到三个月时间。时间紧迫的后遗症是,“人家找你,价格比较低”。2000年,康鸿的资产评估每股可到2元,但康鸿当时并没有专门请人来进行资产评估,自己拍拍脑袋定了自认差不多的价,最后以每股1.15元成交。

康鸿变成股份制公司,资本由原来的850万增加到了4000万,13家股东中,陈耀强占36%,清华大学企业集团拥有9%的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陕西高科技风险投资公司占7%。此时,康鸿的重点业务是与清华大学的合作项目――压电陶瓷变压器。

分析下来,股改如此迅速的原因现在看来除了项目本身的价值外,至少还有二点,一来与清华大学的这个合作项目显然是整合了清华大学企业集团的资源,受到相关部委的认同;二来,经高新区管委会的大力推荐,成为西安市重点发展项目。康鸿决定结束委托加工的状态,自己上生产线。生产线估计总投资将在1.7亿左右,到目前为止,康鸿贷款4600万,国家计委投了1000万,信息产业部投资1800万。另外,陈耀强在自己的股份里拿出了100多万股,以每股1.15元的原始价格转让给了新的管理层人员。

通源石油的研发过程没走弯路,资金问题也一直并不突出。但到1997年,进入虚拟生产阶段时,通源石油对资金的需求浮出水面。1997年,通源石油的负债金额达到了300万,全部来自私人借款、高利贷,最高利息3分。1998年,陈坚打理的高新区管委会旗下的担保公司拿其无形资产做抵押,为其担保了一笔200万的贷款。

张曦用这200万的贷款开始着手解决上游工艺阶段的产品加工问题。找谁加工?张曦瞄准了当时西安周围诸多的军工企业。从小在兵工厂长大,张曦发现,国家没有战事,花巨资装备的兵工厂没活干,严重的生产力过剩。张曦找上门去,一拍即合:“钱可以少付一些,先生产,剩下的可以以后给。”

远程导弹的推进剂用到地下,世界上拥有这种技术的国家很少,而有同时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的就只剩下美国、俄罗斯和中国。美国价格高昂,井下每操作一米要价3000美元,而在通源石油这里,成本是其1/20,每做一米成本只需1500元人民币,具有相当的技术和价格优势。通源石油一面要为其贷款和债务支付相当高的利息,还要支撑研发、日常开销和市场开拓, 1998的日子实在不好过。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00年。期间张曦甚至一度想以1000万的价格把通源石油卖给一家上市公司。

2000年,二板的春风刮到西安,张曦于是决定立刻停止出售行为并着手进行改制。2000年下半年,通源石油开始改制,和康鸿科技一样仓促,但却不如康鸿科技那样顺利。

张曦对资本市场一无所知。刚开始,通源石油发起,很多人来投资购买股份,会计事务所来看了后说这样做不可以,于是又花了5个月的时间对股份进行回收,然后才根据咨询机构的建议着手优化股东结构,引进了包括大港油田(下游客户资源)、天津钢管厂(上游加工资源)、海南的一家善于二级市场运作的公司和一些在该行业有资深背景的人。

2001年,通源石油股改结束。股改前张廷汉20%、张曦80%的股权结构,股改后变成了6个法人和7个自然人的结构,张廷汉的股份降至9%,张曦的股份为36%。股改后,通源石油资产上升到3360万,在资金量上满足了其在未来2、3年内的资金需求。

股改风暴扫过的结果是,高新区内原有的近百家具备条件的企业完成了从注册规模几百万到几千万的数量级上的跃升。

“海归”涟漪

西安的技术人才优势以及丰富的产业上下游资源,便于企业规模化生产。西安高新区管委会观念的开放、态度的诚恳以及切实的帮助和支持也确实增强了西安高新区对“海归派”的吸引力。但这批靠风险投资注入长大起来的企业在入驻之后,多少还是会表现出对当地文化、念、习俗的不适应。

很多人认为,刘平堂领军从事射频子系统设计制造的西安达威有可能成为另一个“大唐电信”。

回国创业,对达威公司刘平堂来说多少有点出于无奈。2000年9月,愿意听他讲“故事”的美国VC已为数不多。他不无感慨的说,“当时正是互联网泡沫破裂的时候,电信市场也受到影响。从2000年的第四季度起VC投钱的兴致已经不高,甚至前一个星期还是被关注的热点,到了第二个星期就无人问津了。”

2001年1月 ,刘平堂抱着看一看的心态回国走了一圈。1月9日晚9点半,他与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陈坚相见时,陈坚对工作的执着让他感到十分亲切,更为重要的是陈的官话不多,态度很是诚恳,对VC的运作也十分熟悉。刘平堂说:“我当时并没有决定是否回国创业,但是那次和陈坚交谈给我的第一印象十分重要。”

至于到底安家何处,刘平堂先后到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进行考察,发现由于他们所从事的无线射频技术行业门槛较高,国内熟悉的人很少,北京、上海的VC并不“兴奋”。而碰巧的是,西安高科技风险投资公司的项目经理赵建明曾经就职于西安邮电部四所,深知刘平堂所持技术的含量,并来到北京力劝其入住西安高新区软件园。而恰好,这方面大陆技术人才的储备只有两个地方,一个是石家庄,一个就是西安。

2001年8月,达威公司成立,注册资金为400万美元,其中从西安高科技风险投资公司和北京科技风险投资公司融来200万美元,占公司49%的股份。对于陈坚而言,这是除了协同软件以外最大规模的风险投资了。

在西安高新区软件园,艾斯普公司的“白板文化”很有点名气。一走进这家公司你就会看到几乎每块墙壁上都涂满了各种符号、数字和表格。

这是创办艾斯普的“海归”一族董其奇把美国企业文化、做事风格完全拿来的外在表现之一。董其奇曾在美国Sapient公司工作过三年,“十分认同美国高科技公司的运作方式,而且希望把美国的企业文化、管理方式、经营理念照搬到中国”。艾斯普实行的“白板文化”、弹性工作时间制、甚至名片的设计都是模仿了Sapient公司。在商业模式上,董其奇认为,传统企业用户关心的不是IT产品,而是功能,因此他给自己定位为软件服务提供商。

中国的文化历来就不十分认同“生搬硬套”的作法,当时的投资商也大多是看创业者的产品与技术,而对服务的认同不高。因此在北京、上海等地董其奇的概念遭到冷遇。2001年3月,董其奇来到西安高新区办有关《大型软件系统的开发和过程管理》的讲座,会后结识了市科委主任姚引良,并受到了积极的邀请。

“看上去北京、上海对于初创公司的扶持做比西安职业化,但这只是形式上的。”董其奇说,“有的地方希望你来创业,也会给支持,但要求创业者按照他们的思路去做。”2001年8月,艾斯普成立,注册资金700万人民币,西安创新投资公司(高新区与市科委合资的专司种子阶段投资的机构)、陕西投资集团等在其中都有投资。

何去何从

1991年5月,海星迅速成为康柏电脑西北地区的总。这一步被现在已是海星集团董事长的荣海总结为海星发展史的第一次飞跃。“没有给康柏做,海星可能也走不到今天这一步。”海星能在短时间飞跃,要归因于“技术崇拜”向贸易的转向――海星走了一条联想和方正的路,也曾一度获得和联想与方正一样的声名。

海星的成功,甚至引起政界的关注――1996年8月,原陕西省委书记安启元、省长程安东对“海星现象”分别予以批示,号召陕西的知识分子以荣海为榜样,积极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从那时起,海星实现了对政府资源的整合。至今西安高新区内的企业家们都感叹,他们中没有几个人具备像荣海那样的强大的整合政府资源的能力,而也恰是这一点使得海星集团的发展一路畅通!

1999年5月26日,西安海星现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800万社会公众股在上交所发行,发行当日即锁定申购资金1221亿元,超额认购380倍。也就在这个时候,海星发现自己的摊子已经铺得很大了,已经形成IT、超市、房地产与饮料4大产业。在全国工商联1999年度全国民营企业500强排名中,海星排16位,营收总额居整个西北民营企业之首。走到这一步,荣海已经感受到危险。海星已经足够大,但海星还不足够强。以至于西安市政府一个高层领导不无讽喻地说:“海星生的孩子太多了,别弄得哪个都养不好。”荣海本人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用荣海的话说:“上市后,公司资金上有发展,而管理上却没有显著发展。”因此,2000年起,荣海开始对海星进行“大手术”。“大手术”的具体细节尚不得知,但肯定这次调整是“振荡性的”。

与海星的多元化扩张之路相比,东盛则走的是一条依靠资本市场横向扩张的路。东盛创始人郭家学1992年注册“人民医电”,医疗设备。很快,郭家学转行做起了茶叶生意,当时中央给陕西拨了一笔扶贫资金,郭家学便把扶贫的资金和陕南的茶叶整合在一起,完成了东盛的原始积累。随后,郭家学打起了市场,据说当时西安市到处都可见到东盛的广告,在市场声势上成为了一家大企业。1996年左右,适逢国有企业改制,东盛便以零资产的方式收购了宝鸡一家制药厂,发起成立东盛科技股份公司,当年收益几千万。从此,郭家学在资本市场的兼并收购运作一发而不可收拾:收购青海铜仁铝业,买壳上市;随后收购输液公司和合资工厂。并在2000年收购因盖天力和白加黑而知名的启东制药厂和青海省一家生产的公司。

通过资本市场的一系列成功运作,东盛科技迅速完成了规模扩张。如今,东盛已把总部移师京城,郭家学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北京,专注于下一步的资本运作。

想要移师北京的还有通源石油的张曦。张曦敢想,他想让通源石油用十年的时间把销售额做到10亿美元,利润达到3个亿。他花巨款在北京购买了阳光广场的14层,计划把研发、生产和结算放在西安,把人力资源和市场销售部分东移京城。因为张曦眼下考虑的是:如何让企业于年底上市成功?他和他的企业是否已经为如此紧迫的上市做好了准备?

力邦的资金始终没有太大的问题。1998年,当力邦还处在一个月的幼儿期,陈坚的创新投资公司投了150万,占其10%的股份,还有150万的优先股。而如今的资产评估显示,当年的150万已经成了3000万。但是杨丰收现在最想做的事也是境外上市,在他看来,竞争已经过了凭借产量、价格、政策、体制差异的阶段,当前已经集中在中西方结合快慢的差异上。

杨丰收是个有些腼腆的人,心思细腻,在管理国有企业时所受到的伤害多少留下了些后遗症。“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他害怕那种无力控制的感觉。用他自己的话说:“面对资本市场,有黔驴技穷的感觉”。所以他总感觉在西安做到一定程度后,理念上提升很困难,于是也在北京赛特大厦19层租了80平米的房间设立虚拟总部,一半的时间呆在北京,用他的话说,就是“主要解决思路的问题和寻找能把技术与市场进行很好结合的管理人才。”

当年西安高科技风险投资公司的知遇之恩和与陈坚的一面之缘,刘平堂最终下定决心落脚西安。但是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他还是感到,开始以为在全国哪个城市创业差别不会很大,但是现在看来从软硬环境上比还是有一定差距。按照他的计划,达威将把北京作为开拓市场的营销中心,西安作为批量生产的基地,研发还是要放到美国去做,至于总部的去留问题,刘平堂还没有答案。另外,以海归派为主体的创业企业,多数人不是西安人,而像刘平堂和董其奇等人更是在此之前没有到过西安,让其很难适应当地干燥多尘的气候,因此最终选择总部的转移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与北京、上海、深圳相比,西安的企业有着自己极为强烈的个性。事实上,在这几个城市中,北京与深圳近些年都诞生出了一大批大型的现代企业,如北京有联想、深圳有华为等,但上海与西安两个城市却很少有建树,这里其实有着很深的地域文化原因。上海是由于当地的政府力量过强、过于有效率的缘故;而西安很少诞生全国性品牌企业的原因则是因为过度的技术导向以及由于地域与文化等原因所导致的市场意识的高度弱化。

宏观地看,深圳的企业发展可以概括为是市场主导型,北京则可概括为是产品主导型;而上海则是以实施和改良见长,那么西安则可以概括为是技术主导的研发型发展模式。

作为高新区发展典范的美国硅谷,其企业分布有一个明显的特色:众多的中小企业吸附于大型高科技企业生存,从而成就了硅谷的辉煌。很显然,西安高新区内至今仍缺乏这样的参天大树,而由于地缘的缘故,真正成长起来的企业也势必会离开西安而到北京或上海这样的地方。

因此,无论是西安高新区本身,还是居于其中的企业,在今天这样一个日益开放的市场情势下,如何界定自己在全国甚至在世界范围内的定位则是重中之重的一件事情。

在我们看来,西安高新区及园区内的企业较为现实的发展策略就是成为跨国公司及国内相关大企业的研发及外包生产基地,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大后方和后援平台。因此,对于园区内大多数较小的企业而言,尽早的“择郎而嫁”也许正是过度技术主导型企业的一条良好出路。

补充文章:科技“围城”

@ 本刊记者 许亚青

有一件事,让当年姚引良这位45岁的西安市科委主任(曾经是西安高新区管委会的副主任,发稿时已是西安分管科技、工业、外经贸的副市长)至今印象深刻。

2000年1月,飞利浦总部派人到中国考察,想在中国建立其研究中心。在对上海、北京进行了考察后,决定将其新的研究中心放在上海。而此际科技部和信息产业部的有关官员一致向飞利浦的考察人员推荐――到西安看看,但飞利浦最高层已经做出了把研究中心设在上海的决定,而该决策将在3月30日向全球。

抱着一份疑惑,2000年正月初十,飞利浦考察团一行跑到了西安。很快,飞利浦董事会做出决策,除了上海外,将在西安同时建立飞利浦亚太研究院西安研究中心。让姚引良忘不了的是考察团的人临登机时对他所说的一番话:“我到西安来过三次,但三次来都是来旅游,到过大雁塔、兵马俑,但却不知道西安这个城市有如此强的科研实力!”

此后,姚引良留心观察了一下,发现在一般公众的心目中,西安只等于兵马俑,但却不等于高科技基地!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兵马俑或碑林的强势,反正人们似乎淡忘了这样一组数字:

西安有普通高等院校39所,研究生培养单位48个,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25万人,每年有7.5万名大学生毕业;民办高等院校66所,中等专业技术学校112所。

西安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0万人,占全市职工人数的27.5%,这一比例在中国省会城市中是最高的。

西安有从事计算机、软件和通讯专业的科技人员12万人,每年从高等院校毕业的电子信息、软件和计算机专业大学生1.1万人。

西安拥有市级以上的科研机构672家,国家重点实验室55个,有各类技术开发机构2000多家;西安每年有3000多项科技成果产生,其中重大科技成果1000项左右;

西安高新区累计转化科技成果3500多项,其中列入省市级产业发展计划1300多项,列入国家科技产业计划350项。单2000年就有441个高技术产业项目列入国家和地方政府各类产业扶持计划,其中国家计划135项,居中国高新区首位!

这些科技资源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国家重要的军工企业和国防科研机构,历来是不允许外泄的,这是一道科技资源的“围城”!但国家却在这些机构上做了巨大的投入,这些机构往往具有成熟的技术人员、先进的实验设备和高级的研究人才。和平年代,军工企业及其研究机构出现了明显的生产力过剩状况,而却只能闲置不能走向市场。

除此之外,西安很少有高校像西安交通大学一样,拥有自己庞大的产业集团:开元集团下属企业已经有两家买壳上市,西安交大产业集团的实力在全国高校企业中名列第四。但西安更多的部属高等院校,如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承接了许多国家项目,国家有大量的科研经费的拨入,如西工大在5.8事件后,立即承接了液氧煤油催化剂的研究,单这一个项目,国家就投入了11亿人民币。显然,国家科研经费的增加无疑对西安一些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走向市场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延缓作用。

怎样把科技优势变成经济优势?这是姚引良需要面对的问题。姚引良是西安高新区的元老,他清楚地知道,这个问题恐怕还是要由高新区去解决。

高新区要想充分利用当地的科技资源,看来只有两条途径:一是大力培养中小企业,让这些企业钻入各科研机构和军工企业中,化整为零地分散利用其研究和生产优势,如通源石油就是这类企业的典型;二是进行各种形式的服务以推进技术和市场的对接,揭去覆在科技资源脸上的这层面纱,吸引到诸如摩托罗拉、英特尔、微软等企业的研发机构的莅临,从而成为中国西部重要的研发中心。

高新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王聪林2001年就做了这样一件事:把西北工业大学20个博士和高新区的企业召集在一起,做了一次“嫁接”。那次全省性的大会,规模300人,博士后100人,企业200家,在对100名博士后研究的方法和领域进行充分的了解后,按照领域和行业分划推介给诸企业。王聪林如今最重要的一个任务是,把西安市本地的科研资源摸清楚,然后把形成的优势资源向外部宣传,他恐怕还要制定更细的规则,如和哪些院所可以合作,高新区又能提供哪些相应的优惠条件等,以动员院所拿出魄力和积极性与市场握手。

西安高新区管委会投资体系演变

@ 本刊记者 许亚青

最早,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创业中心从自己的房产租金收入中拿出一部分来做股权投资,主要针对那些种子期的公司。随着高新区财政收入的增加,1996年起,决定每年拿出500万做成一个创业基金,同时成立西安创新投资有限公司,目前该基金积累已经超过3000万。

中小企业经常面临的问题是流动资金不足,但由于没有资产做抵押,所以很难通过商业信贷融资。现在担任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的陈坚当时就带着人想办法:怎样让他们贷到款?最后决定搞一个互助组,高新区财政出一部分钱,然后吸引社会资金,怕企业不参与,就先实行会员制,谁参与给谁担保,3万元为企业入会的最低限度。结果20多家企业入会,最终资金达到了1100万。后来发现,单给会员进行担保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些资金要升值,况且还要有利息、担保费用等,担保项目少了,增值就少,于是就变会员制为股份制。担保了二、三十个项目下来,2个亿的贷款担保只出现了400万的代偿(债务正在追偿之中)。高新区为鼓励担保,还出了一个政策:如果这个担保出现亏空,高新区财政承担80%,投资服务中心承担20%。如通源石油、中扬电器、力邦制药等都就获得过此类的担保贷款。

但高科技企业的融资更需要直接投资,于是1993年初资金总额1.5亿人民币的西安高新技术公司成立,意图在这个领域内起一个引导和示范的作用。2001年1月,高新区管委会在看过各种相关法律后,出台了一个新规定:降低进入风险投资的门槛,50万即可成立风险投资公司。同年,此类公司注册了120家。这120家中多数是风险投资管理类的公司。这一招,显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意在把社会资金进入风险投资领域的缺口打开。社会资金进来后,管委会又为其支招,不会做不要紧,交给别人做或“跟庄”就行,最起码可以跟在陈坚的公司后面。

显然,高新区这回要的就是营造一个社会化、市场化的投融资机制和氛围,以形成一个信息集中便于交流的环境。西安高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这几年异常活跃,至今已经投了19个科技类项目,2001年前的资本收益率一直在12%以上。2001年,由于大环境的影响,几个原本预定要退出的项目推迟,资本收益率随之降至7%。如今,管委会设置的这几块基金全部交由陈坚打理,这位年纪40出头、清瘦练达的园区副主任在大陆风险投资圈子里已颇有声名,举手投足间更像个职业投资经理人。陈坚秉承的原则是“小步快跑”,“给股东的回报这几年下来好像约定俗成的是10%,后来一想,这也不是坏事,逼着你要考虑当年的收益,能出手时就出手”。另外,比较活跃的风险投资公司还有陕西高科技风险投资公司和民间资本的宝德信。

下一步,管委会要专门制订针对中介机构的鼓励政策,以引进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如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以便帮助把高新区的企业推向资本市场。如今高新区最活跃的律师事务所要属北京过去的金诚,会计师则要数希格玛。

软件精英的梦想起点

@本刊记者 陈强

2002年3月的一天,已过天命之年的日本人尽田修到西安市公安局办完了长驻西安的所有手续。

选择长驻西安,重要的原因还是西安已成为其不得不长久居栖之地――为了他所忠诚服务了多年的富士通公司,为了他的事业梦想。让他所领导的西安富士通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成为富士通公司在亚太区最重要的软件应用开发中心之一,是已决定长留西安的尽田修后半生一个最大的事业梦想。

而梦想的起点则定位于西安市南郊西安高新区北部西安软件园B座201房间。“现在,我们只有5间办公室,到今年9月,我们将租下二层南侧1000平米的所有写字间。”尽田修相信2001年9月5日正式宣布成立的西安富士通系统公司将发展很快。尽田修的目标是到2005年,公司规模将从现在的30人发展到300人,会成为富士通最重要的软件研发中心之一。

对软件研发言,西安无疑是“人杰地灵”之地。西安综合科技实力在全国位居第三位,每年有3000多名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和1000名硕士、博士生毕业,拥有500多家软件开发公司,从业人员约4万人。相比北京上海,西安的一个独特优势在于,由于这里地处西北内陆,加上西安本土较为质朴的黄土文化熏陶,西安的科技人员,并不像京沪等地的软件人员那么容易流动,“人员流动率大概为10%”,西安软件园主任毛爱亮透露。对于相当注重研发过程连续性与研发队伍稳定性的软件企业而言,西安软件业这一文化实属可贵,所以毛爱亮称西安的软件人才实在是“价廉物美。”而且,西安作为国家西部大开发的西北枢纽,近几年其对外开放程度有显著提高,科技人员的市场意识比之沿海,并不逊色。尽田修至今仍难忘去年招募第一批员工的情景,“当我面试这群年轻人的时候,我发现他们的眼睛里都闪烁着光芒,他们很有朝气,很有活力。”

作为国务院批准的十大软件产业基地之一,西安软件园1998年创立,2001年7月被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信息产业部联合认定为国家软件产业基地。

“它看起来有点像城堡”,有点“洋化”正是毛爱亮建设软件园之时的苦心积虑之所在。“软件园的整体风格,完全是按照美国微软研发中心设计的,”毛颇为自豪地说。

西安富士通所在的B座,即有一个仿照硅谷风格设计的顶层透明的绿色走廊,阳光挥洒地面,配以周围植物,在此会谈或小憩一番的确赏心悦目。最近软件园已开通了远程视频会议专线,使来访考察软件代工的日本企业代表兴奋不已。

其实,无须惊讶,仅2001年,西安高新区在西安软件园的投资就达1.2亿元。

“和北京、上海比,西安的机会并不会很多。”高新区元老、现任西安市科委主任的姚引良直言西安难以成为高科技公司全国性营运中心的集聚地,“所以,我们要认准少一点的方向,集中力量发展。”国际性和国内的高科技大公司不大可能把公司的市场中心、运营中心等放到西安这个城市,但是科技人才的“物美价廉”,则可以吸引它们把研发资源集中到此。“因此,西安高新区的一个发展目标就是成为一个国际性的软件加工基地。”毛爱亮则明确提出:“西安软件园中期目标是要和印度软件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一争短长。”

为吸引更多的外国软件公司,西安高新区开列多项优惠政策予以支持,比如:凡是通过就是ISO系列认证的公司,外贸发展基金会给予认证费用的支持;此外,技术转让、技术开发等业务收入,免征营业税;至于软件人员的薪酬和培训费用,可按实际发生金额在课征企业所得税前予以列支。

目前,日资企业最为活跃,富士通是最早与软件园接洽入住事宜的;NEC也已把需要500个工程师一年完成的开发工作交给了西安,丰田汽车也在西安寻求开发它的全球维修点管理软件。飞利浦、IBM、惠普等欧美大公司也在软件园设立了软件研发机构。台湾的诚洲电脑、草莓资讯和力新国际等企业,也都已经开始把研发机构设在西安,或寻求与当地软件公司的合作。

当然,软件园决非仅仅是大公司的开发乐园,很多创业公司也在此地成长,比如天泽、未来国际软件等本土创业公司,也已经初具规模。不管是国际性公司,还是本土公司,“它们的市场都是立足全国乃至全球”,毛爱亮说。他的看法是,只有把市场做大,企业才能做大,软件园也才能真正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