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全国职业教育论文

全国职业教育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全国职业教育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全国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一、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宏观决策和法律法规研究,为职教改革和发展献计献策

1、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和教育部的统一部署,继续做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职教专题的调研工作。重点开展对“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改革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等问题的调研,并对调动行业企业兴办职业教育积极性、农村职业教育等问题开展深入的课题研究。

按照教育部《规划纲要》征求意见公告精神,动员各地学会和下属机构积极参与,并对职业教育战略专题调研和《规划纲要(草案)》展开大讨论,广开言路,广集众智。学会网站开辟《谋划职教改革发展》专栏,并开展“我为职教献计献策”征文活动。

2、配合“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学会积极参与会议相关筹备工作,并做好会后的宣传、贯彻落实工作。(德育工作委员会为主)

3、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快修订《职业教育法》进程,年内上报国务院审议”的安排,配合教育部相关司局,参与修订工作。

4、配合教育部“制定中等职业教育督导基本标准,开展评估试点”工作,积极参与相关研究、试点工作,并作为《规划纲要》的课题研究。

5、高职研究会组织“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创业人物与机构评选”活动。

二、开展职教学术研究和评选表彰活动,提高职教社会影响力

1、围绕教育部2010年工作要点,制定学会2010年工作计划,召开2010年工作会议。

2、以“抓住机遇和挑战,提升职业教育质量”为主题,举办2010年学术年会。学术委员会负责组织策划,进一步提高年会质量。年会期间召开学会理事会第三次会议。

3、举办第二届民办职业教育发展高峰论坛。(拟成立的民办职业教育分会负责)

4、举办首届 “中国职业院校教学名师” 评选表彰活动。开展“全国农业职业院校教学名师”的评选工作。(农村与农业委员会)

5、举办第二届“中国职业教育百名杰出校长”评选表彰活动。

6、修订、完善《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励条例》(草案),启动第二届 “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评选工作。(学术委员会)

7、举办第五届“中青年职教论坛”,开好“2010年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研讨会”。(学术委员会)

三、开展职教科研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继续完成以学会名义开展的国家级的职业教育课题研究。

做好学会2009-2010年度课题立项评审工作,并出版《优秀成果选萃》。(学术委员会)

做好教学、德育、管理、高职、农村与农业、轨道交通、卫生、职高等分支机构开展的科研教研课题工作,以及相关的评奖活动。课题研究和评奖活动中,要把提高研究和活动的质量摆在突出的位置。

2、按照教育部关于“实施新的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改革方案”的要求,促进新教材编写、审定和其他教学资源的建设工作。(德育工作计划委员会)

3、办好各分支机构组织的“论坛”、“研讨会”等形式的活动。务须做到认真准备、精心策划、广泛参与、提高水平。

组织好教学工作计划委员会和其他分支机构的各种教学竞赛活动,以及部分专业的职业资格标准和教学标准的研究制订工作。

4、配合有关部门举办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办好2010年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

支持分支机构办好农业、医药、护理和轻工食品等专业学生技能大赛。

5、配合中国教学仪器设备总公司,在天津举办第七届全国职教现代技术装备(教材)展览会。

6、合作开展第十一届全国职教优秀论文评选活动。

搞好期刊编辑、高职、商科、德育、学生、管理、卫生、轻工、教材等分支机构的论文征集、评选活动。采取措施,不断提高论文水平。

启动学术委员会主办的“优秀职业教育硕士(博士)论文”评选活动。

四、围绕职业教育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研,为科学决策服务

1、继续组织力量进行农业职业教育资源、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和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调查。(分别由农村与农业、少数民族、期刊编辑专业委员会组织)

2、就当前经济和行业企业发展与职业教育的应对,举办高层次形势报告会,加强行业学会间的沟通联系。(轨道交通委员会为主,相关行业协会配合,秘书处协调)

3、围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专题,继续开展理论与实践研究。办好管理、高职以及其他分支机构举办的相关课题研讨和培训。

4、开展劳动力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以及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

高职研究会举办“与高职毕业生在一起”的主题会议。

5、针对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开展职业指导专项调研,做好职业指导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工作。(职业指导专业委员会)

6、配合“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继续开展“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研究。做好“中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发展报告”的编纂工作。(师资专业委员会)

7、继续开展职教科研(教研)机构调查,筹备职教科研工作会议。开展中专学校实训能力建设专项研究和精品专业建设方案展评。(科研、中专委员会)

五、开展国内外校长教师培训,加强境内外交流合作

1、继续组织学会和分支机构开展的职教院校长和教师的国内培训交流活动。(培训交流部)

开展东西部职教合作交流和调研。(职业高中、卫生)

2、继续开展创业教育活动,组织好研讨和经验交流。(培训交流部为主)

3、继续组织职教工作者和教师赴国外(境外)考察和培训交流活动。(培训交流部负责)

4、筹备举办2010年 “国际职业教育论坛”。(学术委员会负责)

继续开展职教装备国际交流。搞好商科、轨道交通、医药、轻工等分支机构的对外交流活动。

5、组织开展对香港职业教育的考察,加强与香港职业教育机构的交流合作。

六、加强学会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效益

1、办好《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各地方学会、分支机构、内设机构都应成为网站的地方编辑站,学会网站要加强对其指导和帮助。推动学会系统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电子办公和网络传输,提高工作效率。

2、扩大和健全学会组织,增强学会活力,改进单位会员入会办法。重视吸收民办职业院校和民营企业为会员单位。做好理事会已同意成立的新分支机构的申报工作。

3、加强学会下属机构建设,完善工作总结和计划制度,不断提高组织和活动水平。制定《学会工作规则》,加强规范化管理。

全国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开设栏目

教育论坛、高教研究、信息视点、教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文教育、音体美、职业教育、素质教育、教学探索、治教方略、热点研讨、名师论坛、管理天地、教育动态、教坛广角、特殊教育、班主任天地等。

征稿范围

1.有关科教兴国战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方面的理论研究;

2.有关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以及教改研究方面的论著;

3.教育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科研,教学中的经验总结体会和方法等;

4.教育改革与发展,热点问题的讨论与争鸣,人才培养模式、方法的新探索和新实践;

5有关育人工程建设及学校的行政管理研究,治校方略和师资队伍建设等。

征稿要求

1.文章要求选题新颖、内容健康、观点鲜明、资料真实,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实用性。

2.文章要求:来文请在题目下写明作者的姓名、单位(省市县学校)、邮编;正文前面要有“摘要”(一般在100字以内)和“

关键词 ”(3~5个)。文中如有引用

参考文献的内容,应在文末设“

参考文献”项,按照引用的先后顺序标注出引用

参考文献的作者姓名、引用文题名、出版单位或刊物名。

3.文中涉及计量单位的,一律用国际标准计量单位名称;文中能用文字说明的,尽量不要用图表。

4.本刊编辑有权对文稿进行删改,不同意删改的稿件必须来函注明。

5论文按来稿先后顺序刊发,请提前来稿,收到稿件后1个月内出刊。

6文章不得抄袭,文责自负。由抄袭引起的一切法律纠纷,我社不负任何连带责任。

注:请务必将电子稿件投入投稿邮箱:zgjsyjyjy@126. com(电子稿收稿专用)

纸质稿件请寄到:北京市海淀区北京邮电大学220号信箱

全国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一、两岸专家阐述了合作发展的深远意义

两岸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血脉相同,由于特殊原因,形成了一些不同的特性,这自然会激发双方之间交流与合作的愿望。在高等教育领域同样如此。两岸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办学模式虽有不同,但各有优势,互补性强。在大陆,高等教育发展迅猛,模式多样,而且学子走出去的愿望强烈;在台湾,高等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资源丰富,国际化程度高,产学合作经验多样。而且,两岸经过新世纪的第一个10年的交流与合作,为第二个10年的进一步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魏中林在开幕式致辞中就两岸合作做了简要回顾。他说,2006年4月,在首届两岸经贸论坛上宣布的促进两岸交流的15项政策措施中,大陆宣布,教育部决定正式认可台湾教育主管部门核准的台湾高等学校学历,现已形成一套较完整的关于台湾学生在大陆求学的政策体系。2007年4月,第三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发出共同建议,全面开展两岸各级各类教育的交流;推动双方在办学、科研等方面的合作,丰富交流合作的形式与内容;加强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传承;加强两岸学生交流,大陆方面欢迎台湾大专院校来大陆招生,并为此提供便利。这两次论坛提出的重大政策,在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史上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台湾宣布承认大陆41所大学的学历。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政策逐步宽松。

魏中林提出,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之间合作的机会越来越多。两岸高等教育发展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就广东而言,高等教育处在大众化的中期阶段,2010年毛入学率为28%;而台湾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两岸之间的高等教育发展各有特点,各有优势,互补性强。2009年,我到台湾参加了第五届论坛,对台湾高等学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台湾在人才培养模式、产学合作、国际化等许多方面都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所以,我们希望深化粤台教育交流与合作。大家提交的这批论文有许多很好的想法和建议,我们一定认真研究。推进教育现代化,是广东省教育发展的总目标。《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广东省要建设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职业技术教育基地。省委、省政府制定的《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广东要打造我国南方教育高地。其中的跨境合作,是广东省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是打造南方教育高地的重要特征。我们希望,两岸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方面密切沟通合作,创造更多更好的合作模式,共同促进两岸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提升两岸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

中山大学副校长陈春声认为,大学与大学之间的交流,对于增进两岸人民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具有其他形式难以替代的作用。台湾中兴大学校长萧介夫认为,两岸学术文化及师生的交流将是中华文化长存、延续的唯一选择。学生的交换,能够培养青年人的世界眼光和广阔胸襟,能够促成他们日后成为两岸文化与学术发展的媒介及尖兵。

实际上,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广州大学易佐永做了回顾。他认为,我们的教育政策开始转向合作空间的拓展。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已将两岸高等教育发展相关的议题纳入其中。例如,《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加强内地与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扩展交流内容,创新合作模式,促进教育事业共同发展。”2010年在广州举行的“第六届经贸文化论坛”提到未来两岸在新能源及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合作,其中在第13项的共识中明确提出“支持制定扩大两岸文化教育交流的政策,继续加强两岸高等学校相互招生的联系与协调机制,建立两岸学历学位证件查验及作业平台”。2011年,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又深入了一步。台湾高等学校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六省(市)招收自费生。为了保证大陆学生赴台就读工作稳妥、有序进行,大陆方面专门成立“海峡两岸招生服务中心”,与台湾负责招收大陆学生的“大学校院招收大陆地区学生联合委员会”(简称陆生联招会)对口沟通协调招生相关事宜。2011年4月24日是北京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同时也是台湾清华大学建校55周年的重要日子,两岸清华决定合办百年校庆的活动。两岸高等教育合作迈向深层次的阶段。与此同时,基于各种论坛、研讨会的交流活动在地区之间、高等学校之间日趋频繁,仅广东省就有“海峡两岸高等教育论坛”、“穗台校长论坛”等,密切了两岸的教育往来与友好关系。

二、共同探讨了合作发展的领域和途径

未来十年,广东要建立我国南方职业技术教育基地、我国南方教育高地。教育合作,将是我们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这一目标的重要特征。因此,发展粤台教育合作,应该从长计议,做好规划。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都必须放眼未来,需要每一所学校做好规划、确立项目、成立机构、筹集经费。代表们在总结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一)交流与合作的目标和原则

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根本原则和目标应当是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基础上实现繁荣与进步。易佐永从广州大学交换教授的实践中提出与台湾高校合作的具体目标与原则:第一,以提升两岸高等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第二,以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为手段;第三,在促进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以形成高等教育区域化竞争力为特色。在此目标、手段与特色的前提下,应坚持三项原则:第一,平等原则,这是任何交流与合作得以开展和持续的保障;第二,互惠原则,这是两岸高等教育合作的基本动力;第三,互补原则,这是取长补短的合作策略。

(二)学术研究合作

陈春生提出,加强大学人文学科的对话和合作机制:第一,建立联合的人文学科学术研究机构。在两岸关系中,各有自己独特而敏感的问题和思路,但大学之间的关系,可以先行先试。第二,合作编写历史、文学、语言、宗教等领域的教科书。两岸共同编写《中华大辞典》的工作已经付诸实施,共同编写教科书更有价值和现实意义。第三,合作组织两岸有关民间文化和地域历史传统的大规模历史人类学田野调查。例如研究两岸客家人共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型文化遗产、地方文献与民间文书的保护和利用,探讨两岸客家人共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新途径。第四,以适当方式鼓励两岸人文学者发展合作研究。第五,建立民间性质的“两岸人文学科发展基金”。可以向各大学校友和社会热心人士募捐,推动两岸大学人文对话与人文交流各项合作事宜的发展。

在学术合作方面,一些学校已经进行了探索。如广州大学2008年与台湾淡江大学签约成立了“工程结构灾害与控制联合研究中心”,该中心成为两岸第一个高校科研合作机构;2010年与台湾屏东教育大学签署合作建设“教育政策研究中心”意向书,它也是两岸第一个高校教育政策研究机构。

(三)办学合作

暨南大学胡军提出:第一,应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按照《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精神开展合作办学。第二,建立合作办学机制,以两岸学位互认推动双联学位等方面的合作。第三,抓好合作办学的基础性工作,做好教学工作的对接,包括专业建设和学分互认、课程构建和衔接。

东莞理工学院邹小平、陈想平认为,两岸经济合作成就斐然,但高等教育之间至今还处在交流阶段,合作也是初步的,而产业界对高等教育更紧密合作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他们提出:第一,合作组建以通识教育为主的小型文理学院。文理学院以中华文化的精华为根基,以兼容并蓄世界各民族优秀文明成果的通识教育为主要内容。这种大学,可为两岸的大学追赶世界一流大学开辟一条优质生源的渠道,为中华民族振兴准备一批文化积淀更深厚的社会精英。第二,合作建立统一的工程职业资格认证标准。未来两岸合作产业的从业人员将需要更高层次的职业技能,本专科毕业生逐步成为主流。第三,双方合作建立以台商在粤企业为桥梁的“校-企-校”三方合作办学模式,建立分学段的本科和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

台湾环球科技大学许淑敏认为,两岸高等职业教育的合作应建立在两岸经济发展双赢的基础上。台湾职业教育有明显的优势和资源,开放大陆学生来台湾应以职业教育先行,特别是要吸引大陆的专科毕业生来台湾衔接本科教育。专业的选择可以考虑大陆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可以选择农业和餐旅及休闲专业。

在培养学生方面,许多代表提出,要扩大学生交换规模,建立联合招生机制;合作开展大学生学科和技能知识竞赛及交流论坛。

(四)合作培训师资

在教师培训方面,扩大教师交流,增加培训项目,通过课程开发实现教师互聘。在大陆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提高教育质量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师资水平不高,因此,提高高等职业院校的师资水平是当务之急。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认为,广东现代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责任自然落在教师身上。广东应借用台湾职业教育的资源,与台湾的有关科技大学合作举办师资培训班,可采用“2+2”模式,即前两周在广州进行理论培训,后两周在台湾进行实操培训。

(五)合作发展的政策建议

历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的共同建议和《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为两岸高等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但还需要配套政策加以引导和提供保证。第一,希望台湾扩大对大陆高校学历的承认范围。第二,建立专业认证、课程衔接、质量认定、学分互认标准,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共建科研平台。第三,扩大双方招生范围,建立双联学制,健全双方单独招生政策。第四,为在广东高校毕业的台湾学生制定在粤就业创业优惠政策,这可以实现台湾学生来粤就读的可持续发展。第五,制定两岸企业捐赠教育文化项目免税政策;建立两岸教育发展基金,引导企业支持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第六,在政府层面建立高等职业教育交流中心。

三、教育质量问题

本次论坛在探讨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同时,也非常关注质量问题。这是历届论坛都涉及到的热点,说明两岸专家学者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台湾高等教育学会陈伯璋认为,在质量方面,出现了量化指标的模糊与迷失,两岸高等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不约而同地都以发达国家的标准作为参照,同时又受到不同组织排名的影响。他在分析台湾高等学校追随西方学术潮流现象的基础上提出的“全球化学术资本主义”概念及其现实影响,值得我们思考。他认为,这是市场价值的优先性导致的,在政府的商业化政策引导下,高等学校形成市场竞争力,教授们乐于积极回应产业界需求,接受从市场获得的巨大利益。而此种学术研究趋利倾向则使高等学校由原本多属基础性或因好奇驱使所产生的自主性研究,转向为致力于特定目的、商业性或策略性的应用性研究。大学的“追求真理”已转为“追求基金”。他认为,西方文化霸权主导的学术生产样式正在影响台湾的高等教育发展,包括各方面学术领域均以追随西方学术潮流为主,从而形成台湾学术资本主义发展的全球化现象。严格说来,这并非是“国际分工”的产物,而是在西方/美国文化霸权笼罩之下,我们自行援引美国标准作为互相评鉴的准则而附庸其潮流的结果,这会导致本土学术的空洞化与学术自由的沦丧。他认为,台湾1999年提出的高等教育卓越计划中的“卓越”概念模糊、令人迷思。根据Barnett的看法,“卓越”属于一种排他性用词(an exclusive term),其所连结的不只是“精英主义”,更隐含着阶级(hierarchical)体系的概念。这一计划直接明确界定了“卓越”的内涵。若从卓越计划审查的理念来看,“取得领先、领导、主导的地位”即为卓越的重要标准。这是针对五年五百亿新台币的“迈向顶尖大学计划”而言的,“进入世界百大”、“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是重要的卓越指标。然而量化指标背后,最受质疑的是不同国际媒体所建构的大学评比指标的差异,因而排名并不稳定。例如,2009年台湾大学在英国《泰晤士报》全球排第94名,但在上海交通大学的排行榜上却排第150名。他进一步分析,在“绩效”的表面,充分展现了“工具理性”的价值。然而数字永远只能是数字,若以追求表面上的数字作为卓越计划背后真正的主要精神,那么这将会形成何种大学文化?何种研究生态?从而导致失去多少传统大学的核心价值?这都是值得近一步深思的地方。

全国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Abstract: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s goal is to train high-quality skilled specialists, and construction of double-qualification teachers is fundamental to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onstruction of double-professionally-titled teach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open culture channel, optimize double-professionally-titled teacher quality, clear direction of double-professionally-titled teachers in development, introduce talent and other means, built a protection mechanism of double-qualification teacher team building, so as to promote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关键词: 双师型教师队伍;扩量提质

Key words: double-qualification teachers;expansion and quality improvement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6-0194-03

0 引言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备能从事某一专业对应的岗位(或岗位群)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职业定向性。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贯彻“能力为本”思想,充分体现鲜明的岗位针对性和实用性。要满足这种要求,教师不仅需要具有本专业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必须具有较强的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能力,这就是国家教育部在总结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六条基本特征中指出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是实施职业教育过程中对专业课教师的必然要求,也是长期以来我院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工作。

1 我院“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现状

1.1 我院“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 云南热带作物职业学院于2004年升格为高职学院,2005年9月开招收高职学生。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学院的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也初步显示了实绩。截止2010年,我院有专任教师119人,专任专业教师99人,其中“双师型”教师为36人,占专任专业教师的36.4%。从学历结构上看,“双师型”教师中本科学历的教师为22人, 占“双师型”教师的61%,硕士学位的教师为14人,占“双师型”教师的39%。从年龄结构看,50岁以上的“双师型”教师为2人,占5.5%;40~49岁的“双师型”教师为21人,占58.3%;30~39岁的“双师型”教师为11人,占36.2%;20~29岁的“双师型”为零。

1.2 我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 学院针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纳入教学工作中,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师资源,采取开发与引进相结合,培养与使用并举。在工作中重制度建设、重考核落实、 重骨干培养。

1.2.1 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到生产第一线锻炼 学院建立了教师参加专业实践制度。规定我院所有专业教师每年生产实践的时间不得少于十天,由教师自己申请,教务处设计了云南热带作物职业学院教师专业实践登记

表和统计表,由教师个人及时登记,教务处定期统计,以便掌握情况进行考核管理。用于解决教师专业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有利于推进教师“双师型”综合素质的构成。

1.2.2 加大教师专业技能的培训力度 结合专业领域知识、技术更新快的特点,采取积极的措施,选送教师外出参加高层次的技能培训和进修,从而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水平。近两年,学院有方向有重点地支持了100 多名专业教师外出参加省内外的学术交流会议和技能培训,使我院的“双师型”教师的业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1.2.3 以名师带动,培养“双师型”教师 在学院内选定师德水准、学历水平、智能结构、教学能力等方面较优秀的教师,通过传、帮、带,培养青年教师。根据青年教师的专长和具体特点,制定提高计划,明确指导教师和被培训教师的责任,定期进行检查和考核。

1.2.4 加快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步伐,做到“引聘结合”

这几年学院聘用了一些企业优秀职业技能人才和管理人员到学院任教,为了规范这部分教师的管理,还制定了兼职教师的管理办法,加快了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

2 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2.1 对“双师型”教师内涵理解不一致,建设目标差距大 由于认识的不同,各高职院校对“双师型”教师内涵的理解不到位,“双师型”教师标准界定模糊,使得不同的学校提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相差较大。目前云南各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评定都是由学院自行组织的,在社会上不具有权威性,极大地影响了“双师”制度的实施。在学院中既懂理论又有实际专业技能的教师很愿意参加教师以外相关行业的职称的评定,但按照现行职称评定的规定又不能参加。

2.2 师资来源较单一, 缺乏原动力 高职高专院校的专职教师基本上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教师的来源单一,客观形成了多数教师的实践能力偏低,使得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起点较低,比例小,年龄结构、职称结构都不太合理。中青年骨干教师是学科带头人的后备军,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是学校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学校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核心所在。而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又是实现“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先头兵。但在高职高专院校中教授所占比例远低于高职高专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新生代教授、副教授知名度不高,中青年骨干教师中拔尖人才不多,高层次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明显偏少、比例偏低,这就势必影响到“双师型”师资的质量。

2.3 教师实践场所不足,实践机会有限 尽管国家已经制定了职业教育法,但目前与学校联姻的产业还不多,且国家教育政策法规中没有对企业和有关事业单位的相关要求和政策制度。多数企业不愿意接受教师参加定岗生产实践,科技开发、社会服务的职教体系在大多数院校中尚未形成,产学研合作的教育模式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因此,通过实践锻炼使专业技能得到显著提高的教师是非常有限的。同时由于扩招、办学规模的扩大,造成教师编制紧张,专职教师大多数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很难有集中的时间到生产第一线锻炼和提高。

2.4 缺乏促进高职高专双师型教师发展的培养和培训制度 全国1000多所高职高专院校的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培训,目前还没有正规的培养培训制度。虽然政府部门比较重视,建立了一批职业技术示范院校和职教师资培训基地,但这些学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难以满足需求。各高职高专院校对教师的培养培训仍然沿用学科型人才培养和培训制度,无法培养培训出高职教育所需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2.5 职称评定上重论文、轻应用 高职高专院校教师的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目前仍沿用普通大学本科的标准,重点考核教师的科研能力,表现在看重教师的研究项目和论文的数量与档次上。而双师型教师的能力重点恰恰不是科研,而是专业教学、实践和科研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在现在高职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的“指挥棒”下,双师型教师只能在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将大量精力放在完成论文、著作等硬指标上,而无暇顾及专业实践和科研成果推广与应用[1]。

2.6 管理措施上标准不明、考核不准,激励机制不到位 目前绝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并没有制订和实施适合双师型教师工作特点和要求的管理措施,存在对双师型教师实践及应用能力管理上的忽略和盲点,不能准确衡量他们对教学、实践和科研成果应用的贡献,当然就无法对双师型教师实施有针对性的激励。很多院校没有像对待教师学历提高那样,从政治上、待遇上制定得力的措施予以鼓励和支持。使得专业教师只关注自身学历的提高和职称的提升,而不太重视培养和提高自己专业实践能力。

3 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

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需要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一支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才是教学质量的关键[2]。笔者认为,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努力。

3.1 提高现有“双师型”教师素质,保证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扩大 学院应把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纳入教学工作并且常抓不懈,使双师素质教师比例合理。首先要深入分析现有教师队伍的构成情况、专业类别、知识结构、技能状况,再根据学院总体计划安排,分期、分批选派教师到企业顶岗工作和挂职锻炼,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其次是制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规划。以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为目标,以“缺什么补什么为原则,以教学理论、专业知识、核心技能、教学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完善制度政策和各种激励机制为举措,吸引更多、更优秀的教师充实到“双师型”队伍中,使“双师型”教师队伍“扩量提质”。

3.2 重视“双师型”教师的职业发展 目前,“职业道路的拓展性”已成为人们选择工作时仅次于“薪水”的第二位因素。“双师型”教师的知识、能力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均处于较高层次,只要能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指导和通道,不仅能够帮助他们对职业选择、知识积累、技能开发以及职业发展水平做出规划、决策以实现职业目标,还能够使教师的个性、知识、能力与其职业相匹配,让他们在职业教育的舞台上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享受职业成功的希望和喜悦。还可引导“双师型”教师对自己的价值观、需要、兴趣、个性和才能做出正确评价[3]。当“双师型”教师按照自己的职业发展计划,持之以恒而努力的时候,其质量水平的提升也水到渠成,同时也促进了“双师型”教师的校本化成长。

3.3 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激励机制 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必须制定一套适合高职发展的内部管理体制,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中引入竞争机制,实现量化和科学化管理,体现政策的导向性和激励性。“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质量提升,除依靠常规的外部督促外,还应该通过激励将提高“双师型”教师质量水平转化为其本人的内在需求,如此才能获得更加满意的效果。首先,要切实掌握“双师型”教师的主导需求。应该对“双师型”教师的类别和层次进行需求调查与分析,切实把握他们真正的、最重要以及最迫切的需求;其次,融合学院需求与教师需求,尽可能将学院整体利益与教师的个人利益挂钩,让他们清楚地感觉到学院的兴衰对自己前途、利益的影响;再次,实行“自助式”激励计划。提供一份激励菜单由双师型教师自主选择[4]。这份激励菜单要有相应的优惠政策,在课时津贴、进修培训、项目经费、评职晋级、参加学术会议等方面向“双师型”教师倾斜,从而激励广大教师争做“双师”,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进程。

3.4 加强产学研合作,拓展教师实践场所 走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路子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关键。高职院校应当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共同建设“产学研”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首先学院要积极引导教师逐步实现由单一教学型人才向教学、科研、生产实践一体化的“一专多能”型人才转变。学院应积极鼓励教师结合教学需要开展生产性技术开发和科学研究活动,在科研立项、经费使用上给予政策倾斜,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教学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促进广大教师在教学科研实践中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鼓励有能力的教师以个人名义参与企事业单位合作项目开发,这样既增加了企业的科研力量,又可利用高职的研究开发设备,促进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企业生产。学院还可以整合,形成固定的模式,这也是促进“产学研”相结合的一个重要途径。其次要鼓励教师多深入生产第一线进行调查研究,积极进行技术方面的开发与服务,积累教学所需要的职业技能、专业技术和实践经验。鼓励教师参加本系统、本行业技术职务的评审,并从时间上、财力上予以保障,让更多的教师能够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专业技术职称。三要建立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成立包括从企业聘请的生产和管理方面专家在内的产学研结合教学指导委员会,该委员会在指导学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工作的同时还必需关注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关注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3.5 拓宽“双师型”教师的来源渠道,选择性地引进人才 高职院校引进人才的方式应该多元化。一是政府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并帮助社会上各行业中的优秀人才到高职任教以充实教师队伍。二是从企业引入一些技能较强、职称较高并且学历也高的优秀技术人员[6],以弥补教师队伍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还能给学校双师教师队伍带来活力。三是从其他学院或者单位选拔本身就具有“双师型”教师内涵的教师,或是直接引入副教授或教授,让“双师型”教师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比例更加合理化。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顺应职业教育目标任务和职业院校办学定位,提高办学实力和教学质量,满足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内在要求。而高职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又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学院本身的努力,而且需要政府、社会、企业的广泛参与,只有三者共同努力,才能将高等职业教育办出质量、办出特色。

参考文献:

[1]刘明.学术评价制度批判[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48.

[2]田文菡,丁国钰.高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之探讨[J].职教论坛,2010,(8).

[3]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42.

[4]陈永明.教师教育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77.

[5]张洪峰,姜萌.关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0,(6).

全国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类型化发展;融入型中职教育;输出型中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5)10-0057-03

尽管国家要求高中阶段教育的中职学校和普通学校在规模上要大体相当,但是由于职业教育是一种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一类教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和发展基础不同,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同度也不同,中职教育的发展也呈现出了不同的形式。这里根据中职学校毕业生的流向、中职学校专业与当地经济发展的融合度等将中职学校划分为融入型和输出型两种类型。前者一般以经济发达地区的中职学校为主,后者通常以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为多。

从全国范围来讲,东部及南部沿海地区,由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对人才的需求量大,很容易形成对职业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中职学校容易形成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度较高的融合型职业教育。在西部、内陆以及偏远地区,由于历史和地理条件限制,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才培养以输送到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为主,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主的中职学校一般容易形成输出型职业教育。

这两种类型在广东都比较典型的存在,这是因为广东的经济发展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既有市场经济十分发达的珠三角,也有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较为落后的粤东西北等山区地方,这种二元经济发展也在某种程度上造就了两种不同的中职学校教育类型。本文以广东省为例,分析这两种中职学校教育的特点及各自的发展策略。

一、融入型中职教育及其发展策略

(一)融入型中职教育分析

在珠三角,融入型中职教育比较常见。最典型的莫过于佛山市顺德地区的中职学校教育了,该地区的13所中职学校从生源、毕业生流向、专业开设、师资结构、行业企业支持等方面都表明,中职教育很好地融入到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去了。高中阶段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数量基本相当,甚至职业教育学校发展的态势和在社会上的受欢迎程度似乎要好过单单以升学为主导的普通高中。以顺德区为例,该区共有10个镇,拥有13所中职学校,而且每一所的中职学校的在校生都在2000多人,生源质量好,社会对中职学校教育的认同度高。而且每所中职学校所办专业基本与所处镇区的支柱经济有较为密切的联系。镇政府对学校的支持也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形成了一种互相促进的互惠关系。比如,以牛仔服生产加工为主的均安镇的中职学校,适应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开办了服装专业;以家具生产加工著名的乐从镇、龙江镇的中职学校开设了家居设计与制造专业,为当地的近4000家家具生产制造、销售类企业培养了大量实用型技术人才,中职学校的校长与行业企业接触较为密切,专业老师也能为相关行业企业提供一定的技术服务,这些都促进了职业教育与当地社会经济各界之间的良性循环,中职学校的办学也相应的受到当地政府、工商联、企业事业单位的支持。

像佛山市顺德区的这种融入型的中职教育在珠三角地区较为普遍,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也是紧密结合所处沙溪镇支柱经济――休闲服装基地的特点,重点打造了服装专业,不仅为镇区提供了所需人才,也很好地促进了该校服装专业的发展。东莞市的中职学校经过体制改革,以专业为主,重新组建了当地的中职学校。新组建的中职学校的主要专业都与当地镇区的支柱产业有着直接的相关,一方面很好地提高了当地劳动力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必将与所在镇区未来支柱经济的发展建立更加密切的联系。

社会、行业企业、家长和学生对中职学校教育的认同度高,家长和学生愿意选择附近的中职学校学习。佛山市在中考招生阶段的春秋两季招生的改革也得到社会支持,每年顺德、南海等佛山地区的中职学校的春季招生和秋季招生分别占到一半比例。春季招生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使得教师们的工作量常年都比较平均,专业课教学实习实践能够小班化教学。春秋两季招生不仅减轻了中职学校专业课教育教学压力,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而且也极大地缓解了当地企业春季招工难的问题。春期毕业生由于竞争者少,专业自信心增强,就业质量比较高。

融入型中职教育由于地处经济较为发达地区,专业技术人才相对来说比较集中,中职学校也容易从社会和行业企业中引入“双师型”师资,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更容易与市场需要紧密结合。学生在当地行业企业就业,也是中职学校未来开展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合作的支持点之一,有利于当地中职教育与社会、行业企业之间形成良性的教育与发展氛围。

中职学校类型化发展策略探析

(二)从充分融入到支持和引领发展的发展策略

1.坚持开拓进取,积极融入社会经济发展之中

中职学校大多是从过去的中专学校或者高级职业中学发展而来的,这些学校,除少数行业主管的中专学校之外,大多数由教育部门主管,开设专业和课程与社会需要有一定的距离,在适应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融入型中职学校教育大多思想比较开放,积极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相联系,更多开拓性,由于融入型中职教育更多是从实际出发的一种开拓性探索,具有地方特色。他们的专业开设和调整要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出发,而且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过程中,积极开设新专业,引进具有行业企业工作背景的师资力量等,

2.秉持开放精神,不断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经验

发达地区的中职教育由于起步较早,在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他们也更多和国际、国内职业教育较为发达的港澳台地区有着较多的联系与交流。他们在多次的考察与学习之后,发现职业教育还是要结合学校所在区域的发展需要,职业教育不能走象牙塔路线,职业教育必须开门办学,职业教育必须走出学校,走向社会,积极的满足和适应社会的需要,唯有如此,才能走出一条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二、输出型中职教育的现状与发展策略

(一)输出型中职教育现状分析

输出型中职学校教育在经济较不发达的地区比较常见。粤东西北地区职业教育处于劳动力培养和输出型的培养方式,由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和基础所限,当地劳动力市场能够吸纳的新增劳动力有限,中职教育属于输出型教育。粤西的茂名市为例,中职学校数量少于普通高中,中职学校规模都小于普通高中。2014年该市高中阶段学校共有114所,其中普通高中70 所,中职学校44所;普通高中在校生为22.1万人,中职全日制本市户籍在校生为8.5万人。学校数量上的普职比为61∶39,在校生数量的普职比为72∶28。落后地区的家长和学生都愿意选择都发达地区就读,2014年茂名市有5.9万学生到珠三角中职学校就读。随着农业技术进步和机械化发展,现代农业对人口的需求越来越少,加之我国城镇化进程,新生代农民子女都向往着城市生活,进城读书或者到城市工作是他们的当然选择,因此,农村地区的很多中职学校都属于输出型职业教育。

以地处粤北的连州市为例,该市有两所中职学校,一所是连州卫生学校,一所是连州职业技术学校,两所学校办学呈现的是“水火两重天”的景象。连州卫生学校有在校生5000多人,招生、就业两头旺,社会认同度高,每年都吸引了大量邻近县区的学生前来就读;学校教师满负荷工作,教学和实习指导任务繁重;校舍使用率高,教学、实习实训场地紧张。毕业生主要输送到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实习、就业,在某种程度上很好地实现了落后地区人才专业化输送的目标,由于专业定位准确,培养职业目标明确,毕业生的就业需求量大,也很好地满足了山区家长送孩子进城就业的家庭愿望,学生和家长的满意度较高,口碑好,进而形成了办学的良性循环,学校办的红红火火。而与之处于同一县市的连州职业技术学校显得举步维艰,招生困难,家长和学生认同度低,全日制在校生不足300人,最大的专业是学前教育专业,有120多人。学校需要依靠学校合并的教师进修学校和电视大学两个成人教育的牌子开展的成人培训来维持。在实行了中职学校免学费政策之后,家长和学生都愿意选择都办学条件更好、师资力量强、就业前景更好的珠三角地区的中职学校就读,加之计划生育政策多年实施带来的适龄人口减少,使得特色不明显的中职学校招生困难,发展困难,生产困难。

(二)从维持发展到培育特色的发展策略

1.建设好社会认同度高的专业,维持学校发展态势

从专业设置上,建议开设专业要选择传统职业认同度高的专业,例如幼儿教师、护士等职业的专业教育。从连州两所中职学校的办学现象分析,中职教育中专业设置要具有明确的职业性,卫生学校以培养护士等医学护理方面的实用性人才为主,职业学校中最大的学前教育专业是以培养幼儿教师为主的专业,这些职业定位比较准确的专业在落后山区比较受到社会认同,也容易就业。而那些计算机专业、平面设计专业、数控加工技术专业等家长了解不多、职业定位不清晰的专业容易给家长和学生造成一种忽悠人的感觉,进而导致学生专业选择中的排斥现象。

2.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出发,培育特色专业

当下以输出为主的中职学校也要注意培养

自己的特色专业,尤其是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的专业,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通过为当地企业行业、事业、政府部门提供大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获得当地社会的逐渐认同。建议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出发,开设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专业。比较典型的是梅州丰顺县中职学校,2014年该校有全日制在校生不足800人,由于该县的教师进修学校并入,结合师资实际和社会需要,开设的学前教育专业也是该校最大的专业,为该校的发展注入了一定的活力。与此同时,由于该县有关政府部门关注职业教育,开展了职业教育方面的调查研究,结合该县电声产业(喇叭制造)发展的实际需要,决定开设电声专业,最初是从该校原有的电子信息专业中培育发展了电声专业,逐渐带起成熟后独立设置新的电声专业,由于有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和行业企业的参与支持,该专业从一诞生起,就具有与行业企业有着紧密的联系,也奠定了其为当地支柱经济培育所需实用性专业人才的目的。

3.与政府和事业单位合作,加大社会培训力度

立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加大对当地社会人员的职业培训。内部省份以及边远地区的产业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需求还不是很大的时候,当地的中职学校可以更多地和政府以及当地的事业单位加大合作力度,只有有人口聚居的地区,就会产生社会服务的需要。中职学校可以为当地政府公务人员、农业转移人口、乡镇社区服务与医疗服务等人员提供在职培训服务,一方面提高职业学校在当地影响力,同时也为未来的区域合作打下基础。

总之,两种不同类型的中职学校教育的产生有其必然社会经济发展环境,教育工作者必须从不同中职学校所处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发展策略,度过教育发展的困难期,为区域经济未来发展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持。

全国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职业学院 舞蹈教育 知识技能 实践应用

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高新科技的日新月异,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知识的创新能力,职业教育能否准确把握社会需求,将职业教育和社会的整体教育相结合,培养出既能适应时展,又能适应未来就业市场激烈竞争,并且具有独特品质的技能型人才,成为许多职业学院争相探讨研究的热门课题。职业学院对舞蹈人才的培养,把学生由自然人转化为职业人的有效方式,已经成为许多职业学院舞蹈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职业学院舞蹈教育需因时而变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个不乏关注度的热门话题,它因在高等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源源不断地为社会输送应用型人才,而牵动着众人的目光。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虽然高等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一种类型,但与普通高等教育的类型不同。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为宽广知识面、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高素质的面向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一线的技术型人才。无论是1996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还是教育部2000年出台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以及2006年出台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都是为了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对实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的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和劳动力市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其实用性和实践性特征也越来越突出,它促使职业教育从重视知识存储逐渐转变为重视知识应用的掌握。①也就是说,职业教育必须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以就业为导向,素质为本位,能力为核心,重点是专业基础知识能力的培养。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社会对于某些领域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决定了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必须随之发生变化。比如以前只有在艺术院校才开设的舞蹈专业,如今已经是全国许多综合性大学和职业学院的主要专业,这是因为在社会文化繁荣发展的今天,集表演、音乐、戏曲身段等多种艺术门类于一体的舞蹈,已成为社会发展和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前身是一所具有深厚文化积淀,在应知基础上培养实用性人才的学院。无论是成立于解放初期的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还是1985年更名为华南文艺业余大学,或是1996年改名为华南文艺成人学院,始终坚持党的文艺方针和“二为”方向,从严治校,精心育人,充分依靠社会力量,走社会办学道路,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优势,为社会输送了一批批优秀的文艺人才,有的已经成为当今广东文化艺术界的知名专家。作为全国文联系统唯一的由广东省文联主办的公办综合性多学科的艺术类高等院校,在2004年转制为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实现了由成人办学模式向普通高校办学模式的跨越。身为广东文艺职业学院的舞蹈教师,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今天,究竟怎样才能在发挥学院优良传统,汲取前辈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时代的发展脉搏,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文化艺术人才,是笔者在舞蹈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的课题。

二、职业学院舞蹈教育需准确定位

教育的本意是要培养人们的本领和能力,如果要使一个人有本领有能力,就要发展他的耳目心思手足不可。②职业学院的舞蹈教育,需要靠知识来培养学生的实用性技能,需要以服务为宗旨,以科学发展为指导;以深化教学质量,实施精品战略,加强教师自身建设为着眼点;不断提升舞蹈教师的综合素质,使其具有现代职业教育必须具备的专业水平。因为职业的内涵所涉及的技能、知识和价值观都在不断发展变化,无论什么类型的教育,其核心要素是课程设置。其实一门学科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的需求和基础,③在职业学院的舞蹈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以掌握基本技能为目的。作为职业学院的舞蹈教师,其舞蹈教学的课程也必须根据社会的动态发展变化而不断创新变革,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具有专业理论和专业理论的实践能力、教育理论和职业教育理论的实践能力,才能使学生通过教师手把手的传授,学会知识、技能。广东文艺职业学院舞蹈专业对于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面向不同地区群众文化馆站、少儿培训、演艺公司、健身培训等企事业单位,培养从事舞蹈表演、培训、编排、形体设计等多技能工作的专门人才。

针对现代社会对于不同文化人才类型的需求,舞蹈系开设了舞蹈表演、礼仪文秘与流行音舞两个专业,同时还增加了爵士舞、交谊舞、公关礼仪表演技巧、办公室职员技能、舞蹈创作编导及演讲与口才等时尚热门课程。其中丰富的舞蹈表演专业主要有芭蕾舞基础训练、舞蹈基础训练、舞蹈剧目、现代舞技术、舞蹈赏析、舞蹈编创、国标舞等课程。对于舞蹈教师而言,必须集教学、创作、表演于一身,既有舞蹈表演实践,又有舞蹈教学经验,才能将课堂教学与舞台表演紧密结合,创造课堂项目化、项目技能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掌握多种与舞蹈相关的专业技能,为社会培养实用性舞蹈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舞蹈教师始终坚持为社会服务的理念,教学紧跟时代,课程贴近社会,既注重提高学生的艺术技巧,又重视提高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如果系统整体中的各要素之间是有机把握的,那么系统的整体功能应当大于各功能之和。笔者认为,职业学院的舞蹈教育必须对舞蹈教学进行准确的定位,找准需求和培养的方式,把与舞蹈艺术相关的人文知识不断扩展与外延,通过一系列生动形象的教学活动,丰富学生对舞蹈创作的想象力,提高学生对舞蹈表演的创新力,加深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培养学生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促进其个性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情景教学体验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三、职业学院舞蹈教育需注重技能

教育的作用是按一定的社会形式,培养一定的人格,为一定的社会服务。④当今社会,不仅需要普通高校毕业的高层次研究型、学术型人才,也需要高职院校毕业的高层次实用型、技能型、操作型人才。职业学院的舞蹈教育,具有职业性、开放性、地域性、多样性等特点,应当适应现代社会对于舞蹈表演、编创、培训等方面的需要,必须注重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职业教育要求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对接。舞蹈教学的课程必须结合社会需求,学习内容与未来工作密切相关,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职业能力,为其今后的职业活动做好准备,为实现学生的就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当前社会对舞蹈专业人才需求情况的市场调查显示,社会需要有舞蹈学科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主要舞种的分析方法和一般技术;了解相关艺术学科的基本常识,有较强的审美感觉和创造性思维;具有舞蹈创作的基本方法和舞蹈表演的基本能力,能够在艺术团体、文化部门、机关学校、企业社区等进行舞蹈教学、舞蹈编排和舞蹈表演相关工作,适应地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因此,广东文艺职业学院的舞蹈教育,注重吸收古今中外关于舞蹈教育方面的实践经验,注重舞蹈与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对接,使舞蹈教学知识化、动态化、形象化、多元化。作为舞蹈专业的学科带头人,笔者要求教师在舞蹈教学模式上,着重构建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强化舞蹈专业课程的实践性和职业性,积极设置情景教学、项目教学、数字化教学。以舞蹈系针对社会需求专门开设的礼仪文秘与流行音舞专业为例,就是从培养学生掌握公关礼仪常规所需的基本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具有时尚舞蹈艺术表演和节目策划能力,适应公职人员市场、时尚表演与编创、培训等行业的一线需要量身定做的。在此专业的教学课程中,有一项是表演素质训练,这是主持与表演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比如人们的站姿、坐相,这些从表面上看都是最基本的生活常识,却与舞蹈形体基本功的训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为在工作生活中,无论是主持节目,还是主持会议,其言谈举止能否给人一种具有感染力、亲和力的形象,直接影响到这些活动的效果。所以,笔者在舞蹈教学课程中,加强对学生举手、投足、站立、挺胸、收腹等形体训练,培养学生外在的绅士风度和儒雅气质,这也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重要环节。

四、职业学院舞蹈教师的知识结构

我国舞蹈家吴晓邦曾说,艺术以它的感染力去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尚品质,鼓舞人们的乐观主义和进取精神。舞蹈是用动作书写诗情画意,让人们通过舞蹈感受情感美的魅力,而懂得如何启发学生才是教师最大的本领。也就是说,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多实践,向技能型人才发展才是硬道理。笔者在2011年创作的女子群舞《书情》,是编舞课教学中的一个命题作业。笔者在《新闻联播》中,看到有位热心人支援贫困山区儿童读书的信息后,紧紧围绕一个校长、两个青年教师,以及一群想读书却没有书的偏远山区儿童为主线展开。舞蹈表现了学生渴望读书的强烈愿望和得到图书的激动欢乐场景,一是通过递进式的抒情肢体语言,表达山区儿童对读书的强烈需求;二是在动作设计上,当书送到山里,学生们欢呼雀跃;三是手捧书本回归到享受读书中的幸福畅想,将舞蹈推向。该舞蹈在创作中运用全新的理念构思舞蹈布局,在深刻挖掘人类内心世界美的空间,为学生提供具有真、善、美视觉体验的同时,让学生认识舞蹈、了解舞蹈、掌握舞蹈创作的基本要素。由师生之间交流碰撞而成的舞蹈作品《书情》,在创作过程中不仅陶冶了学生的性情,也使学生在获得美的享受中提高了舞蹈创作能力,还拉近了舞蹈课堂教学与舞台表演的距离,同时也拓展了实践教学环节,丰富了实践教学内容,真正达到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该舞蹈荣获了第六届广东省大学生校园文化节之“红彩飞扬舞爱中华”广东大学生舞蹈大赛三等奖;荣获了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2011年“龙业杯”文艺汇演三等奖。由笔者指导的男子独舞《墨海孤雁》在2013年荣获全国职业高职高专技能舞蹈大赛广东赛区一等奖。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们的职业的精神和哲学的原理,我们的工作的要求就是如此,为了给学生一颗知识的火星,教师应当从整个知识的海洋中吸取营养。⑤笔者认为,教育是人类文明的传递,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达生命的气息。教师不只是简单的教书匠,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言传身教,把舞蹈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教授学生为人处事的道理与主动学习的可贵品质。舞蹈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艺术,也是一种风格独特的视觉技术,它可以通过立体多元的舞蹈语汇,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人们的思想、情感、生活、工作等内容,同时也可以折射出舞蹈艺术的时代风采。舞蹈创作是编者把能够引起人们注意的新生事物和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活场景,进行艺术的改造加工,组合成具有吸引力、感染力、震撼力,反映人们现实生活的舞蹈作品。作为职业学院的舞蹈教师,自己在教学工作之余,创作的舞蹈作品《奔流》,荣获广东省“舞势界”广东大学生舞蹈大赛广州高职高专赛区一等奖、专业组二等奖。这个舞蹈作品的创作灵感来自于编舞课的教学。笔者在作品中运用现代舞的手法,以肆意的畅想,表现大海的复杂性,让舞者意会在人们看不见的波浪下面所存在的动力因素。在作品的编排上始终贯穿着流动性,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形体动作,最直接、最实质、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分地表现舞蹈艺术的动态美,让学生犹如大海的浪花,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奔流向前,仿佛是舞者在用形体语言,描绘自己的美好未来。通过舞蹈作品的创作,加深了学生对舞蹈本体特质的认识,使其在当代社会中更加焕发出青春的活力,起到健康人的体魄、美化人的心灵的重要作用。⑥

五、职业学院舞蹈教育需深耕细作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与社会的进步发展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舞蹈同样是一种以人为主体,与人类社会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的艺术形式。从古到今,舞蹈始终伴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发展,与人们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因为舞蹈是以人类自身的动作形态为存在方式、呈现方式和创新方式,舞蹈也是人类自身表达语言情感的工具,舞蹈还是人类生命活动宣泄抒发创造的手段,其本质决定了舞蹈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也决定了舞蹈这个艺术形式不仅具有自娱自乐抒怀、交流情感增进友谊、增强体质延长青春、欣赏愉悦陶冶情操、了解社会认识世界、宣传教化团结鼓劲等功能,⑦最重要的是舞蹈以其自身的独特品质,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舞蹈教育在现实社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舞蹈教育是一项可以给人增加气质魅力的才艺,它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思维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以及身体的协调能力,通过一系列动作节奏韵律,使学生在举手投足间表现出优雅与自信。

笔者在舞蹈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舞蹈艺术的各种功能,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体验中发现、感悟,在做中学,在做中教,不断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对高职类学生来讲,(转第页)

(接第页)编舞课是一门实操性较强的核心课程,因为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舞蹈技术、舞蹈表现、舞蹈创作等综合能力。高职类学生的就业方向,大多数都是面对大众文艺爱好者,面对各行各业的商业演出策划等,这些工作项目要求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艺术综合能力和舞蹈创作能力。因为舞蹈是用人的身体加之以有节奏的动作,以及内心的思想感情来塑造时间、空间的动态艺术,仅仅看舞蹈是不够的,还要学会欣赏舞蹈、体会舞蹈,获得舞蹈所传达的宇宙造化的信息。⑧所以编舞课程的前提条件,就是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引导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只有当学生能够有意识地进行独立思考,这才是学生开启想象力、催生创造力的第一步。在编舞课教学中,笔者以现代舞创作为切入点,强调舞蹈要反映现代社会生活,强调以自己的真实感受为依据,去追求创新甚至是标新立异,⑨以合乎自然运动法则的舞蹈动作,自由抒发人的真实情感,以动态的直观的方式将国内外许多优秀的现代舞作品呈现给学生,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使学生对现代舞的表演创作产生兴趣。

在舞蹈创作中,究竟什么样的作品才能产生共鸣?这是每个编舞者应思考的问题。正如人们所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正因为我们存在其中,往往看不清或看不透,但就舞蹈创作本身而言,敏锐的观察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捕捉生活细节的敏感力,都是必须具备的创作要素。从舞蹈教学的实际出发,笔者要求教师的编舞课教案应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即启发性、艺术性和借鉴性,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掌握舞蹈编创的基本要素。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这句话我们经常听到,但真正做到,就需要每天用心感受生活、聆听生活、感知生活,这样才有感觉触觉的印象,从而产生创作的欲望。在编舞技法中,笔者更倾向于现代舞的创作方式,贴近生活、方式多元、动态自由,最重要的是寻找到适合表现作品的动作语汇,通过这些新颖、表现力强的舞蹈语汇,释放出舞蹈作品的内在力量,让舞蹈作品游刃有余地展示出现代人的精神风貌。特别是职业学院的舞蹈教育,对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创作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正是因为对于舞蹈专业的准确定位,笔者所在的舞蹈系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其中不少人已成为广东各地宣传文化单位的专业骨干。

古人云,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笔者认为智慧不仅存在于知识之中,还存在于运用之中,职业学院的舞蹈教学,犹如智慧之火,不只是教人不懂的知识,而是举出实例,让学生掌握舞蹈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以及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成为具有一定的舞蹈表演、编排实践能力的技能型应用人才。

注释:

①姜大源.以哲学的思维看高职教育[J].教育与出版,2013(4):23.

②梁漱溟.梁漱溟教育论文集[M].北京:开明书店,1945:108.

③陈永明. 教师教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

④徐特立.徐特立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157.

⑤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4.

⑥资华筠.中国的舞蹈艺术[J].艺术百家,2010(3):17.

⑦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42—46.

⑧姬英涛,王洁主.舞蹈艺术鉴赏[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1:2.

全国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通识教育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大学专业教育弊端的日益凸显,高等教育界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呼吁实施通识教育,高等教育理论界对通识教育的讨论热火朝天。于是,一些国内著名大学抱着极大的期望将通识教育的理念付诸实践,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都针对通识教育进行着不同程度与规模的教学改革,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高,人才培养模式更具丰富性,更加多元化,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与此同时,我国高职教育专业技术划分过细、知识结构单一、素质教育薄弱、文化学养狭窄的严重弊端也使职业教育界把目光聚焦于通识教育,希望通过实施通识教育培养终身学习化与职业流动化背景下知识面广、适应性强、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于是,国内著名大学的示范作用与高职院校自身提高办学质量的迫切要求,促成了近几年来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热潮。考察、回顾和反思我国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整个进程,不能不清醒地看到,职业教育理论界对通识教育本身的认识存在误解,由此导致了实践上的形式化与简单化。本文拟在明确通识教育概念和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必要性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实施通识教育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探讨我国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希望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有所启示,使我国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走上稳定发展的轨道。

明确通识教育的概念

通识教育是英语general education在我国台湾、香港地区的汉译说法,20世纪90年代才逐渐被大陆高等教育界所接受。现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出现在美国哈佛大学委员会于1945年发表的《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一书中,该书将通识教育定义为“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首先作为人类的一个成员和一个公民所接受的那部分教育”。在借鉴美国经验的过程中,国内有的学者认为,根据我国的教育实践来看,通识教育就是通才教育,其目的是改变过去专业划分过细,过分强调专业而培养出“工匠式人才”的教育观念和实践,即在大学期间注重对学生进行“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有的学者把通识教育等同于我国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例如,李曼丽认为:“虽然文化素质教育内涵比通识教育要窄,但它体现了通识教育的哲学观,从这个角度我国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可以说是我国通识教育的另一称谓。”更多的学者则把通识教育看作是非专业教育部分,即不直接为学生将来的职业活动做准备的那部分教育,与专业教育一起构成高等教育。

笔者认为,通识教育概念的内涵在完整意义上包括两个层次:其上层概念是大学教育的理念,要通过对学生全面的教育和训练,培养“完整的人”,即能有效地思考,清晰地交流,明智地判断和正确地辨别的有普遍价值的人。这种人应该对人与社会、与自然的诸现象有通盘、初步的知识上的认识,以有助于培养真善美之理想的能力和意愿,有助于培养善于自我反省、进取能力强和独立自主的人格。同时,更重要的是,可以协助学生对其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有更为宽广的体认。其下层概念是指实践这种教育理念的课程,即以通识教育课程为主体,不直接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做准备的非专业教育。由此可见,通识教育等同于我国的素质教育或全面发展的教育,因为三者都是从不同角度对同一教育目的的表述,即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其中的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然只是实施通识教育的一个方面。通识教育与通才教育也存在着本质的区别:通识教育追求的主要不是客观知识的广博性,而是知识的文化意蕴及由此对人的心灵和智慧的陶冶作用;通识教育是非功利性的,侧重于人的精神意识的现代化,通才教育侧重人的知识结构的现代化。由此可见,通才教育与通识教育不是一个层次的概念,同时,也不能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对立起来,认为一定要在专业教育之外实现通识教育的目的,必须明白专业教育也是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内在要求根据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大学教育(5级)分为5A和5B两种类型:以学术性为主的教育(5A)对应于我国培养学术型、工程型人才的普通高等教育;以技术性为主的教育(5B)对应于我国的高职教育。高职教育培养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强调实践性和实用性,要求毕业生能胜任某个职业岗位的工作。任何一个职业都是由若干个岗位或岗位群组成的;而岗位或岗位群是由一系列具体工作组成的;某一具体工作则是由一系列动态的问题组成的。因此,可以解决某一现实问题为单元考察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和被培养者必须具备的职业知识、能力、素质。根据上述分析,对解决某个问题所需因素及其作用的图解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得知,一个问题的解决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价值观念决定解决问题的动因,即决定问题是否应解决、朝什么方向解决以及什么时候解决;智能结构决定解决问题的效果,即决定问题能否解决;身心素质决定解决问题的进程,即决定解决问题的速度、进度、程度。其中,关键的因素是智能结构,价值观念是解决问题的前提,身心素质是解决问题的保障。因此,要解决一个问题,上述三方面因素缺一不可。解决问题所需的因素可以细分,如图2所示。分析图1、图2可以看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突出智能因素,重视价值因素,关注非智力因素。在以智能为主线的设计中,必须使知识技能能力素质不断内化,逐层推进。

是终身学习化社会的客观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的变化,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将发生重大变化。一方面,劳动力将进一步从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而第三产业职业岗位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对人的智力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经济、产业与职业机构的变化,将使职业流动性增强,要求劳动者具备更强的适应变化的能力。《哈佛商业评估》载文指出,当今世界知识每7~10年翻一番;工科大学生迈出校门时就会发现,所学的知识50%已经过时,这就决定了当今信息技术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所需的人力资源,必须以终身学习为基础。全国青联和《中国青年报》一项大型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在两万多名被调查青年中,有94%的人认为现在择业更自由了;有37%的人已经转换过工作,平均每个人换过3个工作单位;还有48%的人准备在“不久的将来”转换工作。一张文凭管一生已经成为历史,“从摇篮到坟墓”的终身学习观念已普遍树立。无论是学术型、工程型,还是技术型、技能型,作为高等学历教育,在学生掌握职业能力的同时,有义务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课程设置一定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合理兼顾。高职教育因此具备了就业与升学的“双重资格”,既是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也是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

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面临的挑战

社会:专业教育观念根深蒂固自18世纪工业大革命以来,专业教育获得了强大的经济基础,从此以独特的生命力盛行于世。在我国,从近代大学教育史看,教育价值取向始终是以社会为本,专业教育一直占主导地位。这与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屡屡受挫于西方强权的历史教训有关。自晚清以来,许多中国知识分子总以为中国之所以不如西方,原因在于富国强兵、经世济用的科技方面。于是为救国而强国,学习西方科技,被中国人认为是不二法门。观念之所及,大学被看成是培养高级科技人才的场所。另外,在我国高等教育界,一般认为,高等教育就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性教育”。在这种专业化的指导思想之下,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走过了50年,专业化的思想已经深深融入高等教育体制的方方面面,渗透到每一个教师的血液中。此时突然让高等教育改变方向,实施通识教育,由单向性转向多层次、多方位,由功利性转向非功利性而培养“完人”,是不是可取呢?专业教育观念的根深蒂固,必然使高职院校的领导和广大教师对实施通识教育产生抵触情绪。

专业教师:积极性不高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目前对专业教师的评价标准与任职标准过分偏向科研能力而忽视教学能力,专业教师要评职称,或者必须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若干篇论文,或者必须有学术专著出版,而在教学上的硬性指标一般都容易完成。为保持学术生命力,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还被要求每年若干篇。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写论文、出专著固然无可厚非,因为这样更能体现其学术水平,提高所在学校的声誉。同时,人们还相信,只有专业教师素质过硬,教出来的学生才有水平。但是,过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学术研究上,必然会忽视学生的培养和发展,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没有兴趣、动力,也不愿意花费精力承担与学术研究关系不大的通识教育课程,理想高远的优秀专业教师宁愿从事与科研关系更紧密的专业课的教学。因此,尽管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热情很高,但院系一级的专业教师并不买账。况且在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中,没有人是“专修”通识教育的,要求在专业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并已经从事专业教育多年的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担任与其本身知识结构完全不相称的通识教育课程,如同将其空投到一片茂密的原始大森林中而不知所向。于是恶性循环就产生了:通识教育得不到重视,专业教师不愿意教,学生也没有兴趣学。

学生:功利意识太强首先,由于科技对现代社会的巨大显性推动作用,多功能手机、便携式电脑、无绳电话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高科技产品给现代人的学习、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科技天才比尔·盖茨神奇般的致富经历使科学主义、功利主义渗入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反映在课程选择上,学生更多地倾向于实用性课程。其次,由于大多数高职院校对通识教育的地位认识不足,导致对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视度不够,师资不良,内容简单,教学方法陈旧,考试要求不高,学生感觉对于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没有太大的帮助。另外,学生本身专业课负担重,考试要求严,一般都把精力放在专业课的学习上,通识教育课程形同虚设。再次,当前就业形势严峻,一个人只有在获得生存权利的条件下才会去追求超越功利的通识教育。因此,学生认为通识教育课程学好学不好无关紧要,毕业时用人单位选取人才的标准往往侧重于专业素质,要求设置对口专业,严格按岗位、产品设置专业,培养实用型人才。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面对学校提倡的通识教育与用人单位看重的专业教育,学生往往会选择后者。

高职院校:课程组织管理模式滞后在我国“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引导下,单纯把大量通识教育课程增添到课程门类当中,而管理机构还保持不变的做法就如同旧瓶装新酒,如同一条裤子加上几个补丁还是那条裤子一样,很容易让人对通识教育产生怀疑。美国高校的本科生教育之所以能打破专业局限,贯彻通识教育的理念,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本科生教育的组织工作是由专门机构负责的,各院系只负责开课。例如美国公立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本科生均在文理学院中,该学院分为自然科学、生命科学、人文科学等几个部分,在低年级阶段,每个部分课程的互通性很强。又如哥伦比亚大学培养本科生的学院有4所,文理专业的学生均在该校哥伦比亚学院学习,另外还有工学院、护理学院和一般教育学院,所有的学生前两年都不分专业,类似的还有哈佛大学。国内多数高职院校对通识教育课程的管理还是采取一般课程的管理方式——由教务处统一管理,下达指标,各系具体负责教学任务。这种组织模式虽然有利于发挥系一级的积极性,但是也可能导致各系各自为政,量力而行的弊端,很难形成一个统一的课程体系。教给学生的也只是“杂、散、乱”的“拼盘化”课程而已,再加上“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根本无法训练学生的心智,很难收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效果。

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对策

提高认识,采取通专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思想观念是行动的起点和动力,近现代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技能和技术的更新速度日益加快,对人的素质要求更为全面,不仅是知识、技能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应变、生存、发展。所以,有必要对高等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的目标重新认识。如今已不再是单纯针对职业岗位,已经扩展到增强岗位变化和职业转变的适应性,并着眼于劳动者的整个职业生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必须把当前与长远结合起来,既要实施专业教育,把学生培养成能胜任某种职业的人,又要实施专业教育,为其长远、可持续的发展奠定基础。此外,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对人才素质、学习形态、学校功能提出了一系列挑战。人性的因素在上升,态度、价值、道德、情感、文化、精神等等,逐渐成为个人、机构、社会乃至国家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当今国际人才标准在经历了资历取向、能力取向的阶段后,已向品行取向的阶段发展。据调查,企事业用人部门对人才的勤奋敬业、诚信、合作、开拓创新、心理健康和道德品质等方面的素质,看得比单纯的专业业务素质更为重要。因此,我国高职院校有必要探索构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调整激励政策与评价制度,引导优秀教师积极开展通识教育要以政策调整为导向,引导、鼓励优秀教师为低年级高职学生讲授通识教育课程。为此建议,高职院校对从事通识教育教学的教师实行“评聘指标单列、集中评审”;增加通识教育教学在教师的聘用、晋升、津贴决策中的权重,把教师承担通识教育教学工作的业绩和成果作为聘任(晋升)教师职务、确定津贴的必要条件;在高职院校建立“通识教育教学带头人”的岗位,对教学带头人与学术带头人同样看待,对教学成果奖与科技成果奖同样看待,对教研论文与科研论文同样看待,对教研项目与科研项目同样看待,对教材与专著同样看待;强化教师工作制度,完善教师考核机制,把教授、副教授为低年级高职学生讲授通识教育课程作为一项基本制度,成立“通识教育奖教基金”,表彰在通识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师;对于未达到通识教育教学工作要求的人,处以课程整改、暂停或取消授课资格并扣发岗位津贴的处罚;对于通识教育教学质量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在岗位聘任、职称晋升和出国进修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

教育学生正确认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辩证关系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专业教育是通识教育的归宿和深化。高等教育(包括高职教育)不是学科教育的结束,而是学科分化与综合互为促进的教育新阶段。缺乏现代科学技术的综合基础,是难以构建现代科技大厦的。但高等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毕竟需要分层次、分专业,否则无法深入发展。高等教育的通识化程度应随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职人才的具体需要确定。高职教育的通识化要求改革高职专业划分过细、人才适应力差的弊端,但不意味着取消专业,而是应注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融合、渗透,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注重专业的横向拓宽与纵向延伸。

设立专门的组织结构,实行独立管理为了避免高职院校现有的课程管理方式的通病,为了使学生获得系统化的知识,从而训练他们的心智,启迪他们的智慧,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通识教育课程作为一个有机的课程整体,有必要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实行独立管理。在这方面,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哥伦比亚大学与哈佛大学早已有成熟的经验,不妨结合我国高职院校的校情大胆借鉴。

参考文献

[1]祝家麟,陈德敏.大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矛盾冲突与融合[J].中国高教研究,2002,(6):17.

[2]李曼丽,杨莉,孙海涛.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现状调查分析——以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四所院校为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2):125.

[3]盛光系.高职高专通识教育课程目标的构建[J].当代教育论坛,2006,(9):116.

全国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 纺织经贸 教学模式 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一、基于课堂的显性教学和隐形教学的“研训结合三步式”教学模式

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进入课堂分两个方向:即课堂的显性教学和课堂的隐形教学。课堂的显性教学主要就是把职业核心能力相关模块以课程的形式安排到课表中,由经验丰富、能力较强的教师进行授课。课堂的隐形教学主要是把职业核心能力相关模块穿插到相关课程内进行教学,如:《信息处理能力》插入到《计算机应用能力训练》课中作为一个模块进行教学,《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插入到《管理学》课中作为一个模块进行教学,《解决问题能力》插入到相关专业课程中进行教学等等,最终做到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由各系培训教师带其他教师、本系学生,对学生培训采用专修学习、实习渗透、社团提升及研究性教学等方式进行。专修学习,是指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在各年级的第三学期开设职业社会能力课程,每周2课时,培训成绩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等,参加全国职业核心能力考试的为优。实习渗透以会计、公共人文、专业课程、商贸谈判进行。社团提升:学院成立素质教育团队,各社团一个指导教师,以职业核心能力为准进行指导。研究方面,成立职业核心能力研究团队,主研+参研+实验结合。以会计系为例,专业课渗透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有:基础会计、统计学、财务会计;公共基础课渗透职业核心能力的课程有:应用文写作、公关语言;素质拓展课渗透职业核心能力的课程有: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商务谈判。同时,在会计专业实训、审计、统计、商务谈判、应用文公司模式、传统文化职业素养进行试点整合,通过尝试,提升了学生专业实习能力、教师课改能力、学生就业素养。

二、教学模式改革全面渗透

1.课堂教革:项目导向,任务驱动,能力训练

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改革,教学方法研究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融教学做为一体,加强学生能力培养。根据课程和学生特点探索启发式、角色扮演式、互动式、讨论式、讲授法、案例法与观察分析法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情景。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能力训练”贯穿实施教学。通过教学观摩课、经验交流会、教师民主生活会、教师培训等,推广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并以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为载体,深化和推进了教学内容的改革。

2.立体化、全方位、开放式的职业核心能力训练体系形成

第一,在基地方面,融合成“共享型”专业实训基地。由于公共选修课学生来自全校各系,除信息资源外,能力训练教学方案还可以更好地整合、挖掘学院已有的教师、设备、实训室、教室、合作企业资源,课程设置方便易行,课程实施中学生可以八仙过海,便于形成与专业课“共享”实训基地。

第二,在校企合作方面,与专业课形成“开放式”的训练通道。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并非一门选修课就能够解决的职业素质教育任务,必须考虑在“以职业核心能力提升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构建出的一个与专业课教学紧密结合职业核心能力训练体系。为此,我院在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中,各个重点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都将与专业课相关的职业社会能力和职业方法能力的培养,列为《课程标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以《职业指导》必修课为基础,以职业核心能力训练选修课为辅,以专业教学经常性、有针对性地将职业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训练融入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和行动导向教学之中,由此,立体化、全方位、开放式的职业核心能力训练体系得以生成。

第三,以劳动社会保障部的四大能力训练模块内容为主,综合教学实验、素质教育课、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专题讲座、专业课教学等手段加强训练。

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本课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体化的重要载体。职业核心能力是围绕职业活动进行的交流、合作、解决问题、创新、学习等的具体应用,内容涉及职业修养、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心理、职业理念、就业择业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载体,变简单的灌输为启发诱导,变消极的约束为积极的自我激励,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正是创新教学模式,开辟新渠道,采取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和手段的有力尝试。本研究培训主要采取三大系列进行二者的融合:红色经典-职业理想主题-励志民族、时代,绿色职业-职业实践基石-责任、荣辱、合作,蓝色企业-职业发展精髓-创新、创意、创业。通过该三大主题,在职业活动的具体实践中接触基层与职场,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先进思想、优秀文化、优秀品质形成的实践体验,更加开放地体验生活、磨练品质、感悟人生,能有效实现知、情、意、信、行的和谐发展。

4.在手段方面:架构成“网络化”课程资源

职业核心能力训练是一门能力本位新课程,采取项目实训为主,师生都需要大量的课程信息资源。试点中我们将专设《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网站,规划对能力训练的项目名称、教学评价表、项目报告PPT等核心能力训练的成果展示和交流,提供项目教学设计,作为学习资源网上共享。

5.教师“一言堂”转变为“双师”团队指导

课题组拟成立培训立体团队:政策指导团队——由院领导组成,由院长担任专家团队组长,各位副院级领导担任团队专家组成员,与各模块挂钩。培训教师团队——根据培训模块内容特点在各系部抽选教师组建,由科研处、基础部、会计系、电子商务系部分老师共同承担。协调教师团队——由有关部门负责人和教师、辅导员组成,协调解决学生活动过程出现的问题。此外,由于职业核心能力训练中的项目具有实战性、应用性,因此,项目完成中必须求得企业或社会成员的参与,首先去“营销”本项目团队的想法,求得校内外的支持和合作,除了专业化的任课教师外,聘请企业导师,成为学生完成项目任务的指导支撑,或成为学生学习成长的合作伙伴,成为学生获得职业核心能力的良师益友。

6.改革考试制度,变期终考试为全过程性考核

考试方式方面,改革传统的单一的闭卷考试方式,采用切合学院教学特点的考试方法,形式不拘一格,突出实用化,强调动手能力。开卷、过程性考核、笔试、口试、答辩、撰写论文、辩论赛、制作等多种方式结合。不仅减轻了学生负担,而且促进了学生的能力培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蔚.对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式的实证研究[J].职教论坛,2012 (8):72-74

[2]曹家谋.高职财经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与培养[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5):22-2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