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习状态总结

学习状态总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学习状态总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学习状态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课堂;学生;“活”起来

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在课堂教学中,良好的课堂气氛,活跃的思维状态,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使课堂“活”起来是我们每一个一线教师所必须最求的。要使课堂“活”起来,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要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

学生是课堂的主题,是一潭净水,教师如何才能使课堂处于一击石而起三重浪的活跃状态,重在教师的创设:教师首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以愉快的心情看待每一位学生,使学生处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中,便于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其次,教师要把激情带进课堂,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充沛的精力走上课堂,用自己的情感去激励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充满的激情。同时,教师要把趣味带到课堂:深入挖掘每节课的兴趣所在,使学生产生探索欲望。

二、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做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导向。为了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是十分必要的。在教学中,我从如下几点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是设立目标,激发兴趣。高尔基说过:“伟大的力量来自于伟大的目标”。在教学中每一节课堂我都为学生设立了可行的目标:这个目标要兼顾不同的学生。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学生学习主动性被调动起来,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兴趣被激发,进而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二是,激励表扬,激发热情。适时地实事求是地对学生进行表扬,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对后进生,若发现他们有点滴进步,也应及时鼓励他们,使他们充满信心。对学生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要在表扬中指出,在批评中肯定其进步。三是,精设教法,激发兴趣。教师导入新课要讲究其艺术性,可用设悬念、小故事、典故等,使学生或在悬念中,或在情境中走进课堂,充满好奇心和兴趣感。教学方法灵活多变,小组合作探究、辩论会、活动等。灵活多变的课堂组织形式,吸引着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其学习兴趣也能得到激发。授课结束可设置悬念留给下节课、听一段音乐等学生喜欢的方式。总之,教师时刻使课堂的每一节环节都妙趣恒生,充满兴趣。

三、教师要大胆地“放”

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倡导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每节课的具体目标的制定者,同时也必须和学生一起使得教学目标得以落实和实现。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课堂”交给学生。

(1)堂上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实践证明,一个学生的被动地去接受教育其学习效果远不如主动地学习。为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课堂上要把设问权交给学生。传统教学问题往往是教师设置的,由教师出,学生思考,进而解答。这种教学严重地制约了学生思维的拓展性,使学生形成了“张口等”的状态,同时也增加了教师准备的应试压力。教师必须把“标准答案”无纰漏地准备出来,这是传统教育的弊端所在。新课标、新课堂下教师把提问权交给学生,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会发现问题,进而需要解决问题,其思维的积极性得到唤醒,这样就为合作,探究式学习打下基础,学生思维也能得到锻炼。

学习状态总结范文第2篇

13年是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年,作为xx演艺集团xxxx有限公司的一员,在公司领导以及同事的关心指导下,较好的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完成了从一个舞台龙套到舞台装置的蜕变,也为我今后的发展点亮了一盏航灯,感谢公司领导和各位同事。现将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过去的一年里,我的工作中还是有许多的不足之处,专业知识不丰富,实战经验的不足。在新一年的工作中,加强理论学习,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更上一层楼,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的积累经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加强舞台事故的处理和预防措施,提高可预见性防范。对事故及时处理,分析原因。我将发扬成绩,克服不足,以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脚踏实地、尽职尽责地做好各项工作,不辜负领导和同事们对我的期望。

主动学习应该与被动学习相结合,很多人平常喜欢强调主动学习,主动地去做些事情,但是主动的学习并不一定都好。主动的学习有两个原因:一是工作的需要,工作逼着去主动的学习,学习一些工作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另一个是出于个人的爱好,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这样的学习使我们学到的东西由于受到需求和兴趣的制约又可能会越来越窄。科学的被动学习更具有针对性、系统性、前瞻性。一般由专业培训机构或企业培训部门根据公司战略方向和需要及公司业务发展系统安排学习。它会使我们掌握不喜欢或者以前没有掌握的知识,所以能使我们的路越来越宽,特别是将被动学习与主动学习结合起来。

学习状态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准备状态;上课状态;反思状态

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理论认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效是看教育成果的发展变化,不是要看老师讲了多少,而是要看学生学了多少,这就是要把课堂教学与学习效果有机的结合起来,重视课堂教学状态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合理性和科学性;努力克服传统教育的封闭性,迫切需要运用新的思想、新的观念和新的教学方式;笔者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融合新课程改革理论,积极参与教育研究与改革探索认为:加强新课程改革理论的学习和思考,更新思想观念、突破陈旧模式、注重有效课堂,是实现教育改革跨越的有效方式。

1.教学前有一种“状态”叫做“准备状态”,即:教师备课状态和学生的预习状态

1.1心态要平静:无论何时何地,上怎样的课也要保持一颗平常的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常态课”,这一点作为“状态与有效”理念来说很重要而又很难做到。

教学前的“状态”从表面现象看起来,似乎和课堂教学的四十五分钟没有关系,但它直接关系到一节课教学的优劣或者说成败。而这一过程只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才能全部体现出来。这就是说在教学前备课状态发挥的好与坏、准备地扎实性与全面性。常言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说的就是事前的准备工作的重要性,看你在事前是否具备励练的功底。课前的准备过程如果要认真地去做,它所花费的时间一定是两个以上甚至更多的四十五分钟,着重看你求学过程中学的是否扎实,平时是否博览群书,教学备课前经常性练就一丝不苟的功夫。

1.2心中要有学生:备课过程既是对教材文本的一次深挖掘,同时又是对学生学情及课堂生成的一次全面估计与预设准备(应该达到准确把握)。面对一个班级活生生的学生个体、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做到全面到位备出“学生课”。如果不备“学生课”那么这节课的课堂效果不太好,达不到“有效”的目的,长此以往会影响学生的提高与发展。

教学前一定要重视安排并力主要求甚至严肃督促学生做好课前预习,督促预习的方式方法通过询问新课题问题和检查预习过程中所作的记录,使学生对新课内容达到心中有数,在听讲过程时才能主次分明,预习时没有读懂的重视听讲,在预习笔记中详细注明,以作为做题时的重点内容,并且可作为学生自我掌握一门课程中的薄弱环节,为温故而知新作提示。至于教师的备课过程应该是有的放矢、详略得当、层次清楚。

1.2.1有的放矢指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1.2.2详略得当指明确该重点讲的还可重复讲一遍,该略讲的讲一遍或一语带过;

1.2.3层次清楚的意义――

1.2.3――1所讲课程的前后顺序;

1.2.3――2要讲课程的前因后果;

1.2.3――3听讲学生能够了解课程内容的知识结构和认识层面。

怎样的备课才能有效,结合“状态与有效”主题的研讨与探究,我认为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3思路要自清:备课过程,教师的思路要始终保持清晰和全面,包括教学材料的准备,课堂语言的设计、各个环节的过度等方面,都应和演员对台词一样背得滚瓜烂熟。

准备状态还包括侯课、想课和说课几个方面,这些看来似乎很微小的细节,有时候也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教学中有一种“状态”叫做“上课状态”,即:教师的精神状态和学生的学习状态

2.1教师的精神状态:教师潜移默化的力量不容忽,教师的精神面貌与一节课的教学状态有很大关系,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教师的教学效果。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不讲普通话或普通话讲得是否流利、教师讲课时衣着装扮过于时髦或过于邋遢、教师讲课时的面部表情、姿势、语言的合理配合运用等都属于教师精神状态的范畴,这些都与课堂教学与教学效果有一定的关系。

2.2教师的操作状态:最能彰显教师各方面的能力与艺术效果的操作状态,决定一节课教学效果的主要环节在课堂操作上。教师的准备状态、精神状态以及教师的教学个性、教学特色、教学效果都会在课堂上同时充分体现和展示。对于这一点的评价,应该是一节有效体系所体现的方方面面,而最主要的是对教学时间的定位和教学重点难点突破的有效性上。

2.3学生的学习状态:新课改倡导学生学习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与新知探究,这三方面具有互补性、促进性和发展性,目的就是让每一位学生在不同层面上都有所发展。而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可以调控,就是用引导、激发、评判的方法。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认为――

2.3.1关注学生的课堂行为进行及时适度的评价;

2.3.2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

2.3.3注重班级的整体性、层次性和个别性的“状态与有效”效果。

3.教学后有一种“状态”叫做“反思状态”,即:教师的反思状态与学生的评价总结

课后反思很重要,它是一个总结经验、积累财富、发展有效的收获过程,需要教师有一种积极、健康、奋发向上的心态正视反思的重要性。同时它是获得第二次备课的宝贵资源。

学习状态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九年级;牛顿第一定律;物理实验

物理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对有的同学来说,有时学起来感到比较吃力,甚至不愿在此学科上再下工夫,失去了对学好物理这门课程的信心,针对此现象,教师要鼓励同学们不要气馁,告诉同学们只要抓住物理知识点的规律,善于总结,并能很好地运用物理实验去学习和理解物理定律、规律,就能在不断的学习中掌握一套学好物理的方法。那么如何学好九年级物理呢?就此总结如下:

一、重视现象观察,关注物理实验

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中要注意细心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通过细心观察来了解和掌握所学的物理知识。甚至可以通过自己动手做一些小的实验来更加深入地记住所学过的物理定律和规律,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而不是机械地记忆物理定律和规律。

二、正确把握物理定律、规律和概念并学会灵活应用

在正确把握好物理定律和规律后,对于中学生来说,下一步就是要把这些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做题当中,有些物理概念性的选择和判断题大都是考查学生对物理定律和规律及概念理解和掌握的程度,所以对物理定律、规律和概念的深入领悟、理解、掌握和判断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就是有理有据地去做题才会使自己做到心中有数,不至于做此类题型时失误率太高。

三、形成科学思维,灵活运用多种物理探究方法

科学的思维是指在充分做好物理实验的基础上,结合物理课本中总结的物理定律和规律及概念并学会运用物理探究方法来科学、正确、准确地分析和研究物理知识点。在探究不同的物理现象和本质时要学会运用和掌握不同的物理探究方法,只有探究方法正确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掌握学习规律,关注中考走向

物理这门功课的学习规律不同于其他学科,因为在平时的学习中可能会对某些物理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不是很清楚,所以在平时的物理知识学习中要经常反复地对学过的物理知识加以总结,包括做过的典型题型和自己做错的类型题都要认真总结在本上,为下一步的复习和考试打好基础。在课下要挤出时间查阅一些近几年的中考试卷,从中分析易考察的知识点,督促自己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中要着重理解和记忆。

以上是针对同学们如何学好九年级物理的四点总结,下面将以九年级物理《牛顿第一定律》一课的讲授和解析为例,展示如何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来学好物理这门课。

(一)首先提出学习本课程的标准要求(此称“小小罗盘,导引学习方向”)

1.理解和掌握牛顿第一定律。

2.通过活动体验,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3.通过实验探究,把握阻力的影响。

(二)相关知识链接(此称“课前准备,奠定学习基础”)

1.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3.运动状态不变是指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

4.控制变量法:在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只改变小车滑行表面的粗糙程度,而保持其他实验条件不变。

5.理想实验和科学推理:在探究牛顿第一定律实验的基础上,采用理想实验与科学推理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物体运动和力的关系。

(三)本课知识内容全解(此称“教师解析,拨开眼前迷雾”)

知识点1:维持物体的运动需要力吗?

(1)问题探究:物体的运动需要力维持吗?

①人坐在汽车中,当汽车刹车时人的身体会向前倾吗?

②为什么关闭发动机的汽车会停下来?

③为什么拉车时,要使车不停地运动必须一直用力拉?

(2)物体要想一直运动下去是否需要不停地给它力呢?如果不再给它力,它是否会马上停下来呢?

以上的疑问如何解释呢?我们通过实验分析一下。

(3)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①设计实验:用一小车,让小车在高度不变的情况下,沿斜面运动到水平面上,每次水平面的表面不同,第一次在水平面上铺上毛巾,第二次换成棉布,第三次换成木板。

②实验过程略。

③实验结果:

④实验结论:当水平面特别光滑时,小车受到的阻力最小,运动的距离最大。

⑤对以上实验进一步通过推理得出:理想状态下绝对光滑的运动水平面,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知识点2: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科学推理法:无论得出何种正确结论,都要通过大量实验,在分析归纳中找到规律后,把物体置于一种临界的理想状态来考虑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叫科学推理法。

学习状态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质疑;总结;情境;复习;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198-01

众所周知,初中数学教学任务是广而繁的,落实到学生身上,学生就是一个字:难!难!要掌握的内容太多了,目不暇接,心力交瘁!初中数学的繁难导致了初中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畏惧和厌学心理,我们广大的初中数学教师都有一种感概:哎,我是尽力教了的,可学生成绩却老是提不上来?教师下了苦功夫,教学效果不理想,事倍功半,这就是有效教学的问题,即教学手段的充沛和更新等!

一、有效教学之一:你是否教给了学生“质疑”的本领?

最常见的课堂,是老师问,学生答。最难见的课堂,是整堂课,学生都在“质疑”老师。这是一种教学方式的转变。学生“质疑”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表现。有了“质疑“的课堂,将是一片生机盎然充满学习兴趣的课堂。如何教会学生“质疑”老师?首先应当强化问题意识,培养质疑兴趣和勇气,从一开始质疑同学对问题的回答,到质疑课堂上教师的表述,再到质疑书本中的问题,从而提高质疑能力。其次应引导学生学会问,在“问什么”“怎样问”上作具体指导,碰到一个命题,要习惯于问一问它是否是真命题;某个条件可以得出哪些结论;从某种特殊情况中总结出的规律,推广到其他情况还能成立吗?学生了“质疑”的能力,也就加深了他们对某个数学题的理解和深知。

二、有效教学之二:你是否重视了对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

一堂课结束,或者一个单元结束,或者某道数学题的解题结束,都需要总结。总结是一种进步,可以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在数学教学中,更需要学生不断地总结归纳――对所学内容进行分析、比较、整理、提炼、发展,通过这些思维活动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认知结构,把新知识同化于其中。培养学生养成归纳总结的习惯。在平时教学过程中,一章内容,一节内容,一节课都可以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内容,找出前后联系,谈谈学习感想。在归纳总结的训练中,学生也许会出现抓不住重点,内容重复,理解认识不全面等。作为数学教师,不要怕耽搁时间,长期的训练,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会水到渠成提高的。归纳总结能力的提高,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意义非凡。

三、有效教学之三:你是否课堂上大量采用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课堂教学是当下比较推崇的一种教学方式。探究式学习说白了,其实就是一种基于直接经验的学习,是学生在一种好奇心驱使下,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的高度智力投入并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初中数学教学,由于通篇都是XY,探究式教学要多用,且要用活。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探究式教学已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它能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有序的、渐进的自主学习训练,能及时地指导学生有意识地“扪心自问”。在数学教学中,长期运用探究式教学的班级,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比较能力明显高于很少使用探究式教学的班级。

四、有效教学之四:你是否在教学中进行了数学教学生活情境化教育和情感教育?

问题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现代学习方式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加强情感教育:1、首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平时注重对学生情感的投入,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尽力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在学生学习困难时给予帮助,在成功时给予赞扬,正确对待学生中的个体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评价时做到不褒此贬彼。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主要途径有两个:其一营造课堂氛围。通过教师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因惑质疑,激发学生产生悬念,进入欲罢不能的心里状态,进入发现者的“愤悱”状态,或在问题中溶入一些趣味,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与兴趣。其二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设计一个问题的模拟发现过程或借助类比联想等方法,使学生置身于发现问题的情境中,进入发现者的角色,从而激发学生生疑质疑。

五、有效教学之五:你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复习”能力训练?

复习能力,也是初中数学能力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学生通过复习,可以对所学数学知识进行提升和整合,从而再次提高数学素养。在初中的数学复习中,学生常感杂乱无章,似乎所有的山都朝他压来而无从躲避。这就需要数学教师教会学生科学的复习方法,譬如,教会学生掌握认识的规律,帮助学生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提高学生自觉复习的能力,给予学生心理上的安慰和等。学生由于有了“科学”的武装,他们就会主动地去复习。一个可喜的方面,学生还会从复习中“发现新大陆”,书读百遍,每一遍意义都不一样,数学也是这样,每复习一遍,收获都会有所不同,都会有所创新。

六、有效教学之六:你是否注重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学习状态总结范文第6篇

上课前将印好的材料(牛顿第一定律得出历程、相关案例等)分发给学生。

(一)新课导入

回顾有关知识,利用多媒体展示“火车进站”、“自由摆动的秋千”、“地面上滚动的足球”视频,思考:这些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会停止运动呢?为学生埋下质疑伏笔,并告知学习本节课后能够解释。引出主题: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二)案例分析与讨论

首先阅读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发现牛顿第一定律历史资料,为方便分析,利用多媒体将案例材料展现出来,教师和学生一起研读,并对亚里士多德简单介绍,说明其是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让学生对亚里士多德有正面认识。然后提出问题: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什么?举例说明。学生做出概括性的总结,即物体受了力才能运动,不受力,运动的物体就会停下来。这时有学生表示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教师不急于评价,而是让学生举例说明亚里士多德观点的“正确性”。许多学生都举出用手推粉笔盒,粉笔盒运动,手不推就停止运动诸如此类的例子,说明学生已经掌握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接下来提出质疑,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吗?学生纷纷表示不正确,那为什么你们还举出相应例子说明呢?这时,有的学生说那是摩擦力在作祟,顺利引出伽利略关于力与运动关系的研究材料。教师向学生展示伽利略进行试验研究的模型图,请学生讨论后简单描述这个模型的理念及实验过程,学生在作答时,强调从同一高度无初速度释放小球,经过下降和上升的过程,将图中右侧的两个倾斜面的运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这些学生比较清楚,但是对于平面上的情况不太理解,这时教师阐明这就是理想实验的魅力,伽利略认为将斜面放平后球将永远滚动下去,用一句话描述就是: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从这个理想实验的模型中学生还没有真切地体会到摩擦力所起的作用,这时让学生根据提供的仪器材料设计实验,明确摩擦力在运动中所起的作用,各小组都对组员进行分工,设计并记录小车从同一材质同一高度静止释放后在毛巾、棉布及光滑的木板上的运动情况,最终得出摩擦力确实影响着物体的运动情况。然后引导学生关注笛卡尔总结的观点(事先已发放材料),方便与后面的牛顿第一定律进行对比研究。紧接着对事先发放的案例材料进行讨论分析,其内容是:高速公路上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突然刹车,未系安全带的小女孩被甩出去,而坐在旁边的胖叔叔则没有。很多学生就此有类似体验,加上初中就已经对惯性有所了解,在看过材料后讨论分析时,学生就已经说出都是惯性惹的祸,教师进而引导学生总结出惯性的概念,并根据小女孩和胖叔叔的状态归纳出:惯性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三)规律习得

在上述通过自主学习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牛顿第一定律。学生的总结都是围绕物体保持匀速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展开,但是在具体表述上还是存在许多弊病,教师就此进行引导修正,最终给出牛顿第一定律的精确表述: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四)总结巩固

为加深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定律表述中“逗号”前表述什么含义,“逗号”后又表述什么含义。学生因为充分体验探究过程,所以回答很贴切,此时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并要求学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在“新课导入”环节中提出的物理现象。

二、结语

学习状态总结范文第7篇

首先积极培养自己对新内容的学习兴趣;初中数学是逻辑推理、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训练的体现,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思维发展;在生理上的浙趋成熟,已经为自我培养广泛的学习兴趣和学科爱好创造了前提条件。

其次用好“读、思、练、评”,掌握学习主动权。读:读书;主要是指认真阅读数学课本。许多同学没有养成这个习惯,把课本当成练习册;也有一部分同学不知怎么阅读,这是他们学不好数学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地,阅读可以分以下三个层次: 1.课前预习阅读。预习课文时,要准备一张纸、一支笔,将课本中的关键词语、产生的疑问和需要思考的问题随手记下,对定义、公理、公式、法则等,可解课文,还能帮助我们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听讲,有重点地听讲。 2.课堂阅读。预习时,我以在纸上进行简单的复述。重点知识可在课本上批、划、圈、点。这样做,不但有助于理们只对所要学的教材内容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不一定都已深透理解和消化吸收,因此有必要对预习时所做的标记和批注,结合老师的讲授,进一步阅读课文,从而掌握重点、关键,解决预习中的疑难问题。思:养成思考的习惯,学会思考的方法。不能忽视独立思考,独立思考是学习数学必须具备的能力,同学们在学习时,要边听(课)边想,边看(书)边想,边做(题)边想,通过自己积极思考,深刻理解数学知识,归纳总结数学规律,灵活解决数学问题,这样才能把老师讲的、课本上写的变成自己的知识。

练:通过练习,形成技能;主要是指做习题,学数学一定要做习题,并且应该适当地多做些。做习题的目的首先是熟练和巩固学习的知识;其次是初步启发灵活应用知识和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第三是融会贯通,把不同内容的数学知识沟通起来。在做习题时,要认真审题,认真思考,应该用什么方法做?能否有简便解法?做到边做边思考边总结,通过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评:自我评价掌握学习内容的水平。在评价中学习,在评价中达标:“在评价中学习”是指给自己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在目标的指导和鞭策下学习,以利提高学习效率(增加有效学习时间)。“在评价中达标”是指只有进入“自我评价状态的学习”,才能有效地达到学习目标,强烈的自我追逐学习目标,才能高质量、高水平的达到目标。回忆您在进入考场前的几分钟强记强背的情境,效率之高,达标之快,超过平时的十倍、百倍,原因在于您进入了“激奋的自我评价状态”。

接着是听课要诀:在自学预习的基础上听;手脑并用,勤于实践议练,勤于笔记,养成笔记的习惯;勇于发言,发问,暴露自己的疑点、弱点;把握重点和难点。对“重点”要“练而不厌”,对“难点”要锲而不舍;形散神不散。课堂上,教师的读、讲、议、练、评活动安排从形式上可能有些“散”,您要积极参与配合,做到45分钟课堂形散神不散;重视每节课的归纳小结,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就数学而言要学会归纳知识结构、题型、数学思想和方法。这样,抓住重、难点,沿着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来听课,不仅能提高听课效率,而且能由“听会”转变为“会听”。

学习状态总结范文第8篇

目前,积极性对于人们办事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时候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一样东西会得到更多的知识与收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角度看,学习积极性通常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认真、紧张、主动与顽强状态。作为学习积极性的一系列心理现象,都与学习需要直接相连,受制于学习动机。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动力。

在历史课堂上,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可以引用赞美品格、充满激情的名人名言,能使他们很快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如:在教学吉林省古代民族和民族政权的时候,可以引用讲各大族系发生的小故事来加深学生对吉林省古代民族和民族政权的理解。这样不但可以传授了知识也让学生了解一些相关方面的知识。

二、采用分组讨论,设立游戏小组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重要过程,现如今,我们的生活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沟通,而在课堂上采用分组讨论则给学生沟通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对历史的看法。这样大家可以互相学习、相互帮助,在课堂上会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设立游戏小组则是在枯燥的课堂里增添一些欢乐的氛围,游戏可以使学生在欢乐的氛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加深学生之间的友谊。我认为:“动如脱兔,静如处子”是对这样的学习课堂上学生们最恰当的形容。在学习中,我们应该乐学,就如孔子所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快乐的学习不但会使学生记得牢固而且也会让学生爱上学习,所以我们要充分培养这种学习思想。

三、课后总结,回顾课堂内容

课后总结是学生们对课堂知识了解多少的一种反馈,也是对老师课堂教学的反馈,所以课后总结是非常重要的,现今,任何场合都需要总结陈词。课堂上老师应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给学生们概括一下一节课的内容,把每一节课的内容穿针引线,让学生头脑里有一个清晰地思路,这样就会提高课堂效率。老师也可以让学生概括在课堂上学到了什么、了解到了什么、对历史有什么新的认识和自己的看法。回顾课堂内容是整堂课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学生通过在课堂上知识的学习,然后用自己的理解概括出来,不但可以使学生记忆深刻而且也会让学生对历史的知识有了新的认识,对历史有了新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