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计算机网络实验总结

计算机网络实验总结

计算机网络实验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课程 弹性教学模式 路由机制

1 引言

目前高校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照本宣科”模式大行其道,这有悖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性强的特点。因缺乏科学合理且可操作的教学模式,授课过程必然是概念堆砌,缺少主线,不成体系,加之实践环节薄弱,考核方式传统,严重影响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本文首先从计算机网络知识体系本身所具有的弹性展开论证,对该课程教学模式的各个环节,即授课方式、实践方式及考核方式所存在的弹性有针对性地展开论证并给出具体的实施方案,最后给出了教学效果的例证。

2 “计算机网络”课程弹性教学模式的制定

2.1 计算机网络知识体系的弹性

任课教师首先应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知识体系的弹性有充分的认识和把握。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这一特性决定了其知识体系的宽广性。同时,计算机网络技术又是时代应用需求驱动的产物,这又决定了其知识体系局部的时效性,加之新型通信技术深层次的不断融合(如IP网和3G的结合)及计算机应用技术本身的不断深化使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执众多技术发展之牛耳,这导致计算机网络知识体系的弹性化,其课程知识体系的弹性是其应用技术弹性的自然“镜像”,并非故弄玄虚。

该课程知识体系的独特性,决定了其教学模式的独特性,即采用弹性的教学模式。

2.2“计算机网络”课程弹性授课方式的制定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弹性授课方式始于弹性授课计划的制定,落实于弹性的课堂教学形式。

2.2.1弹性的授课计划

弹性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授课计划的制定要明显区别于本专业其他课程,授课时应围绕当今Internet路由体系结构的宽广视角而展开,即当今Internet物理上由具有独立网络技术的局域网、广域网、Internet骨干网组成,Internet域内路由(如OSPF),域间路由(BGP)是其主线。这种授课内容的布局模式应该适合于任何种类和层面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授课对象,差别仅是内容讲解深浅程度的把握,计算机网络技术更新速度快的现实特点要充分(且必须)反映到授课计划中来。即授课计划不能写死,而要有核心且有空间,使其具有良好的弹性或自适应性。计算机网络技术更新永远遵循着“无止境地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需求”的目标,这导致新技术实现的“不择手段”性,意味着大量新网络基础理论“背叛”性(即有悖于设计初衷)的涌现出来,要多选择这样的实例使学生体会这一规律。例如,当网络层的传统路由协议(尤其是BGP)对在路由失效时因收敛时间过长而导致传输延迟的增加表现的无能为力之时(当然设法缩短收敛时间是自然的必然的研究方向,也正在进行),而另外一些研究者打破常规提出了覆盖路由体系结构(Overlay Routing Architecture),即在原有路由层之上构建了弹性覆盖网(Resilient Overlay Network),从应用层完成端到端(End-to-End)的路由选择,从而大大缩短了路由的收敛时间。目前该覆盖网络路由理论和传统网络路由理论的应用并存。国内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覆盖网体系结构BSMON及多播服务模式,从根本上弥补了网络层多播的先天不足,使世界范围内的多播成为可能。需总结强调的是,覆盖网的出现有悖于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最初设计理念,即“层次间功能不重叠“的设计思想(但应用效果是原方案所不及的),这一直被称为其特色的设计却成了新理论产生的羁绊和禁锢。如果教师照本宣科,不深入追踪思考类似的现象,不仅不能对新的网络应用从理论上做出合理的解释,反而会前后矛盾!这里的关键问题不在于大量计算机网络新理论的出现,而在于一些新理论和原有理论的“背道而驰”。对待这样的知识点,教师应给学生一个怎样的交代?方法只有一个,即“留有空间”!切忌将课本中的定义规则,尤其是算法当作真理而采取“封顶”式讲解、记忆和考核,这里建议采用“解释理论产生的技术背景―解释理论本身―探讨现在和未来的技术背景―勾画新理论”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勾画新理论”就是“留有空间”的具体表现,这种引导学生“勾画新理论”的能力应该做为一个优秀计算机网络教师的重要标志。

弹性的授课计划要靠弹性的课堂教学落实。

2.2.2 弹性的课堂教学

弹性的课堂教学是弹性授课计划的实施过程。需学生和授课教师共同合作完成。

这里要求学生上课之前必须进行课程预习,了解本次课程和已讲的内在逻辑关系并带着对问题的初步思考走进课堂。第一节课由教师讲授,第二节课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这对学生和老师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老师将授课计划中的“留有空间”、“勾画新理论”的理念在第二节课中应充分展现出来,学生在“留有空间”中“行走”需要教师高质量的引导,教师对讲授的知识“留有空间”越大,带领学生“行走”越合理,越接近知识内核。

弹性的授课方式还需弹性的实践环节对课堂知识给予拉动和提升。

2.3“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弹性实践方式

弹性的实践方式指弹性的认识实习内容、弹性的开放式实验内容及弹性的课程设计内容。

2.3.1弹性的认识实习内容

这里建议认识实习在开设“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前一学期进行,认识实习要求任课教师和实习基地的网络工程师共同切磋制定好实习计划,并分两阶段进行,首先是网络工程师来校讲解该企业的计算机网络应用现状,重点在于对本单位的应用需求、网络拓扑结构和关键网络设备设置、各种服务器及防火墙等内容进行总体介绍,然后安排现场参观及网络工程师和学生的互动,使学生建立对计算机网络的感性认识,为下学期的课堂学习打下一良好的基础。

但认识实习的缺陷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受条件所限未能得到锻炼,校内网络实验室的开放实验项目便可做到很好的补充。

2.3.2 弹性的开放式实验内容

计算机网络实验是提升课堂知识的重要实践环节。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建设了专用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设备档次、种类及数量都达到或超过了教学评估的基本要求,但经调研发现许多高校的网络实验老师对实验内容没有足够的把握,实验题目多年不变。这里建议选择引入国内CCNA,CCNP网络工程师教材中的一些可操作的实验项目,在满足配置要求时学生可以自带题目进行验证性实验,也可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创新性实验,从而提高实验内容的弹性。

实验教师的素质应通过外出培训、自修和部门内交流等方式予以提升,考核学生先考核实验教师,摆脱实验教师仅是实验设备和上机学生管理员的次要角色。

2.3.3 弹性的课程设计内容

本着“念书不是学习的目的,而是创出新知识新体系的手段”(扬振宁教授语)的原则,课堂上的“勾画新理论”在课程设计阶段得到了落实。

目前各高校普遍开设了网络课程设计,以锻炼学生的设计能力,但对设计题目的选定工作量投入不够。大多是要求学生用WinSocket 实现课本中如 :FTP、TCP、TELENET等传统协议的功能。原因主要是好的课程设计题目的确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去总结归纳,鼓励学生将自己在课堂上与老师争论的内容整理成题目并建议老师量学生之力,从所从事的网络纵向或横向课题中精心抽取出一些“片段”,做为设计的题目,使课程设计成为“留有空间”的大胆尝试环节,哪怕是失败或得不出结论。好题目需要教师教学与科研的多年的沉淀,故课程设计的内容具有很大的弹性。

以上三个实践环节是引导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逐步提升的自然与强行的过程。

授课和实践的效果都需科学合理的量化评定,故该课程的考核方式也要给予特殊的考虑。

2.4“计算机网络”课程弹性的考核方式

弹性的考核方式体现在总成绩的构成及其权重。教学实践已充分证明弹性的考核方式能从根本上打破学生应付考试的心态,使考试成为一次特殊形式的学习。

2.4.1常规成绩评定

经调研发现,常规成绩评定法非常不适合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考核。

常规成绩评定法是:总成绩 = 平时成绩(20% 或30% )+ 笔试成绩(80% 或70% ), 其中平时成绩=上课出勤率+课堂提问+实验成绩。因该课程一般为合班(4-6个班)上课且采取满堂灌的授课方式,点名和课堂提问只能是随机几次或没有,加之学生缺乏预习准备,回答问题质量都不会很理想。实验成绩一般根据实验报告来评定。因对实验过程缺乏监控,实验报告抄袭现象严重,实际成绩很难采集,成绩失去了意义。

2.4.2弹性成绩评定

弹性成绩评定反映在对实践成绩的灵活掌握。

这里建议平时成绩占60%,考试成绩占40%,其中,平时成绩=课堂讨论(10%)+实践成绩(50%),实践成绩=实习成绩(10%)+实验成绩(10%)+课程设计成绩(30%)。

课堂讨论成绩是一弹性考核点,因授课计划中的预先合理安排,效果有底线保证。实践成绩中的实习成绩为一弹性考核点,其成绩根据实习报告的内容而定,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结论。实践成绩中的实验成绩采用准备充足的实验项目,对所做实验项目采用抽签选取的考核方法,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可一定程度借鉴CCNA,CCNP网络工程师实践部分的考核方式,现场给分,保证了实验成绩的真实性。课程设计成绩为原有考核点,因题目选定的原则区别于以往(如2.3.3所述),效果自然不同凡响,可根据题目设定的合理性,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程度而定(如果授课对象是计算机硕士研究生,该考核点可设置为计算机网络成绩的全部)。同学们普遍反映,一个好的课程设计题目能够使学生将其他各个环节所学到的计算机网络知识迅速整合和升华。

2.5 弹性教学模式的效果例证

该弹性教学模式在东北大学总校和秦皇岛分校及燕山大学计算机专业学生近几年教学实践中获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无论是就业还是继续深造的学生,其知识的宽厚程度和强动手能力都受到实习单位和就业单位的普遍认可,从而验证了该教学模式的可操作性和实际效果。

3 结束语

本文以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弹性教学模式为剖析对象,给出了制定该课程弹性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和教学实施方案。弹性和原则并不矛盾,兄弟院校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网络任课教师可遵循该思想来制定出符合自己校情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弹性教学方案。

参考文献

[1]刘杰民.基于路由机制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2005年全国青年教师计算机教育优秀论文集.

[2] Liu Jiemin, Zhao Yuhui, et al. A QoS-Satisfied Interdomain Overlay Multicast Algorithm for Live Media Service Grid, GCC 2005, LNCS 3795, pp.13-24, 2005.

计算机网络实验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任务编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的目的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网络教学应该包括三个环节:课堂教学、实验和课程设计。课堂教学、实验和课程设计三者是相辅相成的。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作为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在巩固学生理论知识学习成果,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安排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引导学生将书本上抽象的概念和具体实现技术结合起来,使学习深化;二是消除学生对协议的神秘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的任务编制

我院在2007年由作者执笔,编写了新一版的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指导书,对课程设计的任务进行了编制。课程设计基本上按照计算机网络教学大纲安排,安排了5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课程设计题目。

实验一,简单网络程序设计。本实验选择了几个简单的网络程序,这几个网络程序或者是我们经常使用的网络命令,或者是网络程序设计中的基础内容。通过从几个简单的网络程序中选取其中的两个实现,目的是希望同学们了解网络编程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能初步掌握TCP/IP网络协议的基本实现方法,对网络的实现机制有进一步的认识。本实验的几个简单的程序都可以采用Java的网络编程包java.io中提供的编程接口实现,但是因为Java的网络包提供了较高层次的封装,屏蔽了网络编程中需要处理的细节问题,所以采用Java作为实现语言的同学需要把Java的网络包源码加入到自己编写的程序源码中,对Java网络包中相关代码的实现细节进行分析,并在实验报告中得到体现。这几个简单的程序是:(1)Ping程序设计;(2)Echo程序设计;(3)HTTP客户端程序,不要求解释HTML语言;(4)端口扫描程序。

实验二,数据包捕获与分析。网卡的缺省工作模式包含广播模式和直接模式,即它只接收广播帧和发给自己的帧。如果采用混杂模式,一个站点的网卡将接受同一网络内所有站点所发送的数据包,这样就可以到达对网络信息监视捕获的目的。Ethreal是一种开源的网络数据包的捕获和分析软件,本实验通过Ethreal软件的安装使用,监控局域网的状态,捕获在局域网中传输的数据包,并结合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对常用网络协议的数据包做出分析,加深网络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实验三,Web服务器的简单设计与实现。本实验要求了解Web服务器的工作原理,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Web服务器,并通过测试。

实验四,聊天程序的简单设计与实现。聊天程序是上网时经常使用的网络程序,本实验要求完成一个聊天程序的简单设计与实现。

实验五,动态网站的简单设计与实现。动态网站的构建已经成为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项基本技能,本实验要求学生构建一个动态网站,掌握网站构建的流程、编程方法以及部署、运行等基本技能。

上述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是必做的内容,而实验三、实验四和实验五只需要选做一个即可。

3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的实践

作者从2006年毕业入校以来已经指导了2届学生进行计算机网络的课程设计,在指导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总结了普遍存在的以下几个现象,并有针对性地采取了应对的措施。

[1] 学生人数众多。高校扩招使在校学生的数量大大增加,针对这样的现象,我们对参加课程设计的学生进行了分组,每组由3~4名学生组成,课程设计只对组做要求,但是要求明确组内成员的分工。这样既解决了学生人数众多和教学资源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又起到了锻炼每一个参与学生能力的目的。

[2] 个体之间差异大。为解决学生个体之间差异很大的问题,我们在小组的组成上做了要求,要求一个组内既有成绩比较好、动手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同时也有一些成绩比较差、动手能力相对弱一些的同学,这样通过组内的交流就能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3] 懒于动手。相当数量的学生在做课程设计的时候不愿自己亲自动手编写程序,而是通过在网上搜索,寻找相关程序或者从上一届学生手里拷贝。针对这个现象,我们增加了考核措施和激励机制,在验收程序时不仅看实验的结果,而且要让学生讲解程序的原理和设计思路,在课程设计实验报告中也增加相关的内容。在考核的时候,亲自动手做实验、编程序的学生的成绩要远远高于通过下载、拷贝程序的学生的成绩,达到激励学生勤于动手的目的。

结束语:上述是笔者通过编写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指导书和指导学生进行网络课程设计的教学实践所总结的一些亲身体会,希望对参与计算机网络实践环节的教师有所帮助。

计算机网络实验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实验内容;教学模式;实验平台;计算机网络实验

0引言

计算机网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仅仅要理解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同时也对实践动手能力熟练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2].当前计算机网络的教材大多数都是偏向理论基础教学,学生学习的重点是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网络协议,涉及到的课程实验落实较差,只单纯地进行理论教学,学生很难理解理论知识,这样的教学效果很难保证[3-4].所以强化实验教学是加深理解和验证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的重要环节.

1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存在的若干问题

1.1实验过程内容单一

计算机网络实验主要是讲授理论知识和简单验证,内容容易实现,实验课程课时较少,导致学生不重视实验[5-6].违背了计算机网络课程实践性很强的教学宗旨.此外,有些学校设置的实验内容多年未变,实验内容陈旧单调因而没有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网络的实际操作技能,满足不了社会对计算机网络人才的需求.实验教学受课时的限制,只能开展一部分基础验证型实验,不能涵盖课程包含的重要原理,导致学生实践能力不健全,无法开展综合型、设计型的实验项目,培养学生创新型思维受到限制.

1.2教学模式落后

计算机网络课程主要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结合.理论性较强、知识面较宽,具有应用广泛、实用性强等特点.作为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公认的较难授课的课程,特别是随着网络协议不断升级、新技术不断涌现,计算机网络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难度进一步的加大.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网络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改进方法,尽管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从近年的效果来看仍未取得更多的标杆性新成果和新方法.不过是侧重点不同,终究是摆脱不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工学结合”老套的“旧三结合”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模式不适合新时代的需要,没有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1.3实验平台建设落后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各行各业的推广应用,计算机网络的相关课程在各个工科高校基本都开设,虽然近几年教育经费投入有所提高,但各种问题在高校的网络实验教学中总是出现,效果不佳[8].网络实验室建设方向总体投入较多,各高校网络实验室装备相对比较简陋,主要实验还是基于局域网组建、综合布线、连通性测试等方面,不过是计算机网络初级水平,难以到达更深的层次(比如网络的协议、架构、系统、安全测试等)教学与研究.要落实深层次实验,高质量的设备和系统必不可少,然而资金存在缺口.

2计算机网络实验内容的改革

我们构建多层次的实验内容,包括基础验证型,综合型和设计型三种类型的实验项目让学生掌握该门课程的理论基础知识可以通过基础验证型实验完成,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础技能.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可以通过综合型实验完成,加强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设计型实验由授课老师按照教学大纲设定综合性强、接近实际应用的实验教学内容,在实验过程中进行分组实验,老师在实验前基于理论指导,在实验中给予相应的辅助,让学生自己真正的设计网络拓扑结构,设置网络地址协议,建立网络框架结构,实现网络安全协议,具体的实验要求通过实验室的软硬件环境构建完成,让学生充分理解网络框架结构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3创新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模式

应用型本科院校基本都采用谢希仁编著的教材《计算机网络》,该教材第一版到第六版采用“自底向上”的模式,即基于OSI参考模型,由底层(物理层)向高层(应用层)逐层讲解.该教学模式的特征在于强调通信原理,注重计算机网络底下三层的具体实现技术,注重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发展过程.因此,在此基础上的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的内容设置,从底层的基础实验作为起点较为符合原理课程的需求.第一次实验内容建议以增强学生的兴趣为主,例如网线制作与网络连接实验,鼓励学生尝试自己动手制作网线进行电脑间的连接.实验虽然简单,但却非常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发展过程.第二次实验基于原理课程讲解数据链路层的知识,重点在于理解数据链路层的MAC帧的概念.建议实验内容以计算机网络的中间设备(比如网桥、中继器)以及MAC帧的概念为主,例如通过双绞线把多台电脑与交换机相连.使学生了解到数据帧进行总线广播,使星型上所有的终端都可以接收到数据帧;也可以通过网络中间设备进行转发,使互连的多台电脑可以接收到数据帧.当讲解的原理课程进入到网络层知识时,即可显示协议分析的重要性.第三次实验可以使用协议分析器分析数据包捕获、IP报头分析为主,将复杂与抽象的网络协议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强调网络协议在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的重要性,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的理解.第四次实验设置建议用协议分析器捕获HTTP协议,分析其中的TCP三次握手的连接过程,以及四次握手的释放过程,帮助学生理解TCP协议与UDP协议二者之间的相同与不同之处.第五次实验内容重点分析应用层的协议,例如通过Socket的基本知识与某种高级语言结合,去实现某个经常使用的应用软件或命令,比如实现Ping、Tracert等命令.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如何用程序实现Ping命令的运行过程,尤其是实现Ping请求与应答报文,进一步加深理解网络通信的具体实现流程.通过以上描述的每一层的实验内容设置,可以较好地指导学生从底层开始,让学生逐步了解网络的体系结构与协议特性,体会网络的基本知识与工作原理,使实验课程和原理课程的教学模式达到良好效果.

4搭建高效的网络实验平台

高效的实验平台是提高实验质量和学生动手能力的前提.统一的管理控制平台应该包括以下硬件,以太网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设备,按照要求进行多种网络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根据实验要求设置网络架构,使学生根据实验大纲配置不同的网络实验.实验平台构建拓扑图如图2所示.每个学校可以根据本校情况,开展分组实验,每个实验平台由若干名学生组成,每个实验平台都可以使用一组设备,学生在同一时间分别完成相同实验内容.

5结论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显著特点就是知识点不停地更新,在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互联网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为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对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必不可少.过去网络实验教学模式以实验验证性为主,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要求不断提高,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应从多种途径进行相应的改革,对不同能力的学生进行分层次的培养,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畅卫功,张爱华.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的研究与探讨[J].实验室科学,2009(04):108-110.

[2]陆克中,黄海生.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网络类课程实验教学探讨[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02):94-95.

[3]底晓强,张宇昕,赵建平.基于云计算和虚拟化的计算机网络攻防实验教学平台建设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04):148-151.

[4]蒋小洛,李晗,李昌.电子类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实践教学体系[J].计算机教育,2010(23):78-81.

[5]刘斌,代素环.普通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的探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02):33-33.

[6]钟平,王会林.高校网络安全实验室建设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1,13(01):122-124.

计算机网络实验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网络教学;教学改革;多媒体教学;虚拟教学;教学考核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07-1546-02

Teaching Discussion and Practice of Computer Network Course in Normal University

XIAO He, LI Jia, DENG Li-ping

(Computer School of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637009,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rapidly, how to training talents has perfect knowledge and skill is the long-term direction for the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The main teaching and practical content has been discussed in detail for computer network courses under the news situation. The resources and configuration favorable to teaching has been optimized. Then the meaning and role of multi-media teaching, project-based teaching, and experience teaching, virtual environment teaching in the network course have been discussed. Finally, the method for the course evaluation has been elaborated.

Key words: network course teaching; teaching reform; multi-media teaching; virtual environment teaching; teaching evaluation

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理论及技术的研究正在蓬勃发展,如网络通信协议、IPV6、移动通信技术、篮牙技术、无线局域网等。同时计算机网络互联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当前主流的网络设备有如CISCO、 华为等大型厂商的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

通过《计算机网络》的学习,不但能够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网络等互连相关技术,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掌握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硬件设配的配置、局域网的组建等实际本领,从而使学生能够适应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变化和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技能。

如何进行《计算机网络》这门理论性及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的教学,并不断进行改革、把握网络发展趋势,培养出技能型网络专业人才,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进一步的教学改革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1 计算机网络教学的主要内容

计算机网络涉及到网络和通信的基础理论,同时涉及到硬件组网、网络硬件的使用配置、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等。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所涉及的知识领域也不断扩展,不断有新技术推出,也不断有过时的技术被淘汰。如何把握其关键和最新进展,是我们讲师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1.1 课堂教学内容

根据师范本科院校教育的特点及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选用了谢希仁编著的《计算机网络》第五版作为教材,该教材把OSI体系结构和TCP/IP体系结构相结合,以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及应用层为框架,讲述计算机网络的有关概念、理论、网络协议,并涉及到了网络安全、无线网络、下一代因特网等最新内容和技术。

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求我们主讲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网络技术,必要的时候要参加一些网络工程师的培训班,将理论结合实际,在课堂上给学生补充当前主流的交换机、路由器技术、防火墙、大中型网络构建和管理等操作性内容。

1.2 实验教学内容

计算机网络教学需要注重学生对网络原理、体系结构和协议等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同时也需要注重学生构建网络、维护网络、管理网络等应用能力的培养。《计算机网络》的实验不同于其他计算机课程实验,既要做硬件实验又要做软件实验,要求较高。其实验设备包括独立的计算机、交换机、路由器以及其他网络设备和工具。

为了满足教学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建设了网络工程实验室,实验设备主要包括集线器、防火墙、路由器、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双绞线等。实验室主要承担学院各专业的研究生、本专科生的《计算机网络》、《局域网技术》和《信息安全》等课程的网络实验。

实验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相关网络设备、技术的操作过程和使用,真正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实用技术,实验内容的设置也需要狠下功夫。网络实践的内容可以分为网络组建和网络管理两个个大方面的内容。针对高师院校的教学目标,我们设置了以下十个实验,包括以下10个实验:

1) 认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常见的设备、拓扑、布线等;

2) 网线、水晶头等的制作;

3) 常见的网络测试命令,如ping、tracert、nslookup等;

4) 服务器相关配置;

5) 交换机配置;

6) 路由器的配置;

7) 小型局域网的组建;

8) 中型局域网的组建;

9) 防火墙的使用;

10) 广域网的组建(选做)。

以上这十个实验,由简入难,循序渐进,让学生体会了课堂上学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进行网络设计、组网、管理网络等应用能力。

2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计算机网络课程内容丰富,知识面广,抽象难懂的理论、概念较多,在理论教学的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用于实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灵活多变地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及手段,以保证完成课堂教学的质量和目标。根据实际教学经验总结,我们在网络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类方法:

1) 多媒体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制作生动形象的教学课件,对课程中较为抽象的概念定理等,我们采用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相结合的方式,使原本不好理解、抽象的概念过程变得简单明了。例如数据在讲解OSI模型七层结构的传输过程时,数据发送方要完成从最高层应用层到最低层物理层的数据封装过程,接收方则是完成从物理层到应用层的数据拆解过程。又如在讲解以太网中的CSMA/CD协议时,我们同样以FLASH动画的方式展现其侦听、发送、检测、冲突处理的控制过程。通过多媒体课件动态播放可以给学生留下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2) 项目式教学

为了引导学生能够将课堂上所学理论运用到实际,我们开展了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网络问题为教学导向,我们称之为项目式教学,以软件工程方法为指导,包括问题定义、需求分析、总体设计、实现等过程去解决问题。

例如,我们在讲完教材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并补充局域网组建的相关知识后,以分组形式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出组建具有500台计算机的理科办公大楼构建方案,包括传输介质、交换机路由器的选择,布线方案、局域网IP地址的分配等。完成后,老师对同学们设计的方案进行点评、总结,指出其创新的地方,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找出最优的设计方案。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将所学运用到实践,发现并亲自动手解决问题,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不拘泥于教材,而是综合教材、有关参考书、报刊杂志上的计算机网络知识,掌握扎实的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又对计算机网络的新概念、新技术有所了解,并运用到实际工作生活中。

3) 体验式教学

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根据课程内容需要,不定期组织同学参观学校校园网络中心等,邀请网络中心的相关老师给同学们讲解他们选用的相关网络设备、组建方案、网络架构、网络安全与及维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等系统网络知识,并要求学生参观后写出总结报告。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一些热门专题如无线网络、下一代网络技术等内容时,我们还邀请了一些网络公司如移动、电信等的工程师给学生做相关内容讲座,并向同学们介绍他们的实际网络建设、管理工作等。同时,学院也积极企事业加强联系,让学生有机会去参加一些网络工程的建设,例如学校图书馆、移动、电信、联通等,进行中小型局域网的组建和维护等,让学生在实践中知识得到巩固。

4) 虚拟模拟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一些概念、理论脱离了实际的网络环境进行讲解,往往让学生觉得抽象、难理解。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利用网络虚拟软件,进行虚拟网络环境的组建,类似实际网络环境,在虚拟网络中,我们可以配置任意数量的服务器、工作站、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也能组建任意拓扑的网络结构。

现在常用的虚拟网络软件主要有HW-RouteS-im3.0、RouteSim、Packet Tracer等。我们主要使用Packet Tracer进行辅助教学。Packet Tracer 是由Cisco公司的一个辅助学习工具,为网络课程的初学者去设计、配置、排除网络故障提供了网络模拟环境。用户可以在软件的图形用户界面上直接使用拖曳方法建立网络拓扑,并可提供数据包在网络中行进的详细处理过程,观察网络实时运行情况。如在讲解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差别时,利用Packet Tracer,截取分析不同网络设备发送和接收到的协议数据单元(PDU)内容,就可以让学生很容易的理解集线器是工作在物理层的设备,不具备寻址能力;交换机是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设备,具有根据MAC地址寻址的能力;路由器是工作在网络层的设备,具有根据IP地址寻址的能力。

5) 资源共享

搭建《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网上教学平台。我们教师把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课件、习题、实验指导、参考资料、教学录像等内容上传到网站,学生可自主上机操作,完成答疑、提交作业、视频点播、检测等功能。学生还可以在留言板中提出问题,方便同学之间进行讨论,教师的回答可以使所有同学从信息共享中受益。

3 考核评价体系

目前大部分的课程考试采用传统的笔试,多数学生只是在考试前才死记大量枯燥的概念、理论,而忽略实践能力的培养。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我们将学生每次网络实践的完成情况计入期末成绩,加强学生对实践的重视,提高动手能力。同时,为了建立良好的学风制度,我们还将学生的作业成绩、平时表现和出勤情况等列入期末评分标准中。最终,期末成绩=理论课+实践课+平时成绩,其中理论课:实践课:平时成绩=7:2:1。既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又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将所学能够付之于实践。

同时,我们也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如CISCO认证、网络工程师认证、华为3COM认证等,为学生毕业找工作踏入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4 小结

计算机网络是一门理论性、技术性、更新性较快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意把握网络的关键理论内容、最新技术,紧跟前沿,明确教学目标,合理设置、优化整合课堂、实验教学内容,积极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手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理论应用实践等方面的能力,为社会培养具有过硬本领的人才,这也是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长远主题。

参考文献:

[1] 陈鸣译.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五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3] 刘冰.网络新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 马慧,陶少华.《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6(5):1161-1162.

计算机网络实验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计算机网络课程 教学改革

1案例驱动教学法

计算机网络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课程,本课程要求学生在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原理,掌握协议簇中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等网络应用程序的设计思想和编程模型,运用高级语言或者面向对象语言进行开发,同时能够利用相关网络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计算机网络技g课程的主要目标是面向应用,突出实践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不再适合本课程的教学,因此该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也势在必行基于案例驱动的教学法是以任务为目标,将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以案例的形式提炼出来,让学生据题而思、据题而想、据题而做、案例驱动教学法教学模式在计算机网络编程技术课程教学中,为全体师生构建了一个学习情景,学习内容围绕一个确定的目标,有重点有主次的了解相关理论和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它适合计算机网络编程技术课程教学的开展。

2计算机网络课程特点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密切结合的新的技术领域,是高职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重点课程,其特点是理论性和抽象性较强。“计算机网络”课程要求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如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计算机网络 OSI 和 TCP/IP体系结构,特别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描述,更是晦涩、不易理解的难点。计算机网络在整个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目前高校的计算机网络教学还普遍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从概念到概念”的传统教学模式不适合讲授抽象的网络知识;二是网络教学缺乏实践操作。案例驱动教学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针对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和讨论,做出自己独立的判断和评价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这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和实践性,能开发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新型教学方法。

3“计算机网络”案例化教学实践探索和思考

(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案例”化实现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网络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换句话说,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就是计算机网络及其部件所应完成的功能的精确定义。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应用案例教学思想,引入了两个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来思考和讨论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构成。 其一:有两位不同国家的哲学家要进行对话,他们使用不用的语言。他们所要通话的内容需要有共同的兴趣和认识,但是使用不同的语言不能直接通话。

因而,他们每个人都请来一个译员,将他们各自的语言翻译成两个译员都懂的第三国语言。两个译员可以使用共同懂得的语言交流,但是,他们在不同的国家,还是不能直接对话。都需要工程技术人员将交谈内容转换成电信号在物理媒体上传送至对方。然后,让同学们讨论,在这样一个案例中,需要几个层次和什么层间服务?最后,经过讨论,同学们都认识到,复杂问题简单化的一个方法,就是分而治之,形成了“哲学家/译员/工程技术人员”这样的层次。

(2)实验课“案例化”组织方式探索。

实验课的实验项目往往是很好的“案例”载体,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也做了一些探索。在实验环境良好的情况下,把学生按组组织,每组推选一位组长,分配好组员的任务。完成之后,各组通过投影仪交流,并推选学生评分员,进行打分、提问、交流,也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课程中较重要的部分。然而这部分内容的理论讲解总是有限和抽象的,笔者对网络协议可视化教学的设想是:引入实际编辑状态,连在数据总线的 D0、D1、D2 上。此程序在启动转换前根本没有选择好通道,应该在启动转换指令MOVX @DPTR,A 前对累加器 A 置通道号,即在转换指令前加上 CLR A 指令。若实验板的通道选择线接在地址总线的 A0、A1、A2,则前面的程序就正确。碰到诸如此类的问题,教师应尽量先提示,再让学生在调试过程中找到问题的关键,然后独立解决。实现 TCP/IP 各层协议仿真及各层协议字段值的编辑,提供手工和自动计算校验和方式,加深校验和计算过程的理解;灵活的数据仿真发送功能,根据不同实验的需要实现数据的单帧发送、多帧发送及重复发送;便捷的网络扫描方式,提供主机扫描和主机端口扫描功能;形象化的协议模型层次图,使数据帧的编辑不再抽象,协议层次关系表现更清晰更直观;运用多种协议模板快速建立一个数据帧,提高实验操作的效率,这将是一个生动、有趣和深入的过程。

4总结

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还有许多章节可以用案例教学的方法进行实施,帮助学生直观、形象、深刻地理解所学内容,并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这也应该是我们教书育人过程中一直需要坚持和探索的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应用案例教学思想,引入了两个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来思考和讨论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构成。计算机网络在整个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主要目标是面向应用,突出实践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

参考文献

[1] 宋瑾钰,俞成海,孙树森.基于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开发教学模式研究[J].校外教育,2007.

计算机网络实验总结范文第6篇

近两年来,我系邀请了一些知名IT企业人员来校进行课程设计指导,其中,先后两次邀请了长沙“蓝狐网络技术培训中心”人员来校协助指导2007级、2008级网络工程专业学生“计算机网络工程”课程设计,公司派来了项目经理和技术人员,与我系的任课教师一起进行为期2周的课程设计指导工作。课程设计以“CDIO”(Conceive构思、Design设计、Implement实施、Operate运作)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2],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环节:课程设计题目的确定、课程设计的教学过程和课程设计的成绩评定。课程设计题目的确定。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工程课的内容不断更新和完善,内容很“泛”,且与其他课交叉的内容较多,不同的教材其内容大不一样[3-5]。我们目前使用的是石炎生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网络工程实用教程》(第2版)。

在选题时我们重点考虑了以下几方面:一是要体现“目标性”,从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上整体考虑该课程要培养学生哪些素质和能力;二是要体现“工程性”,计算机网络工程是名副其实的工程性质的课程,是需要在实验室动手操作的;三是要体现“可行性”,包括实验条件的可行性和学生知识能力的可行性;四是要体现“自主性”,对课程设计题目教师只划定一个大致框架,要求学生自主确定设计题目。最后,我们确定此次课程设计的主题是“XX公司/学校网络设计方案”,可以是一个校园网设计,也可以是一个企业网的设计。要完成该课题的设计任务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的计算机网络原理知识和计算机网络工程知识,如网络需求分析、网络规划、设备选型、交换机/路由器的配置、网络安全、网络管理等。课程设计的教学过程。计算机网络工程课程设计教学过程包括选题、专题讲座、项目实验、规划方案撰写、答辩等几个环节。(在确定选题后,由公司人员进行5个专题讲座,每个讲座3~4课时,内容包括:①网络技术行业分析与企业网络规划,②企业远程接入网络解决方案,③企业分支本地网络解决方案,④企业总部本地网络解决方案,⑤广域网数据链路层协议HDLC与PPP。每一讲均有精致的PPT,图文并茂,站在企业的角度讲解,介绍大量工作经验和案例,传播企业文化。专题讲座并非理论课的重复,而是进一步扩展了教材内容,更加贴近社会实际,学生听了之后收获很大,初步了解了公司在做什么,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进而知道自己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

(每一专题讲座之后,要进行1~2个项目实验。蓝狐网络技术培训中心结合实际编写了较详细的网络工程实验指南,还开发了用于实验的模拟器。每一专题讲座之后,需要在模拟器上完成1~2个项目实验,如“小型企业局域网项目实验”、“企业分支局域网项目实验”、“企业总部局域网项目实验”、“小型企业广域网项目实验”、“小型企业网OSPF项目实验”、“企业网Internet接入与NAT项目实验”等[6]。所有实验(包括模拟实验和真实实验)全部安排在网络工程实验室进行。学生可以在实验室的电脑上做模拟实验,也可以用真实的网络设备来做实验。在实验时我们加强了实验指导力量,公司技术人员和任课教师、实验教师一起来指导实验,保证了实验效果。如果课堂上没有完成实验任务或者需要巩固实验内容,学生还可以回寝室在自己的电脑上安装模拟器,继续做实验。(学生完成专题项目实验后,基本上掌握了构建企业网的技术要领,可以进行网络方案设计了。教师给学生提供几个网络设计案例参考,并简述其基本框架,使学生明了设计方案从结构上应包含哪些模块。我们按学号顺序分组,每4人一组,按学号顺序分组可避免成绩优秀的学生集中在几个组而成绩差的集中在另几个组。

设计方案完成后,学生需要进行公开答辩,4位同学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以模拟网络公司的形式设计一个网络规划竞标方案,并设“总经理”、“售前工程师”、“项目经理/技术总监”和“售后工程师”4个角色,每个同学扮演一个角色在讲台上演讲,并现场回答提问。学生充当上述角色时感到兴奋且有压力。他们积极性非常高,小组人员既分工又合作;既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又发挥集体的力量,共同攻克难关,认认真真讨论技术要点,加班加点写设计方案。(方案初稿形成后,指导教师进行审阅,经反复修改后打印成册,参加课程设计答辩。每个小组答辩时间在20分钟以内,均要做好答辩PPT,4个人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陈述各自的内容,并现场回答答辩组的提问,评委根据答辩情况给出答辩成绩。课程设计的成绩评定。课程设计的成绩是根据出勤、实验和规划方案撰写及答辩情况综合评定的。其中出勤占30%,实验情况占30%,网络规划方案的撰写及答辩情况占40%。成绩评定客观合理,较好地反映了学生课程设计的情况。

基于校企联合的计算机网络工程课程

设计的特色上面是我校基于校企联合的计算机网络工程课程设计的一些做法,从两届课程设计的实施过程来看,它体现了一些特色——“二一一”特色,即“二合”、“一作”、“一演”。“二合”是指“校企联合”和“虚实结合”,“一作”是指“小组协作”,“一演”是指“角色扮演”。校企联合,互利多赢。我系已在多门课程中实施校企联合式的课程设计,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高校必须紧跟社会需求,请IT行业的公司来校指导课程设计,以达到校企双方多赢的目的。首先,它确保了课程设计的质量,切切实实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得到提升,这是我们开展校企联合式课程设计的初衷。其次,学生足不出门就了解到IT行业的行情,了解项目开发的最新技术,从而能早一点看到自己存在的差距,明确该往哪些方面去努力。第三,高校教师有高学历高职称,但不一定有高技能。对于地方本科院校来说,需要一批“双师型”(“教师”和“工程师”)师资,像网络工程这样的工程型专业,需要教师具有工程能力,我们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提高这种能力。

#p#分页标题#e# 请企业人员协助指导课程设计也可以帮助我们的教师了解行情,改进教法,提高项目开发能力。第四,公司派人协助指导大学课程设计是一次宣传自己公司的好机会,公司可以物色优秀学生,也可以吸引学生去公司实习实训,带动经济效益。虚实结合,实验为本。计算机网络工程课程设计需要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建一个中档次的网络工程实验室一般需要40~60万元,而且台件数受经费的限制不会太多。进行网络工程课程设计,需要用到大量的网络设备,建设多个网络工程实验室成本高。为此,我们通常采取“虚实结合”的办法来解决,“虚”是指用仿真软件来进行虚拟实验,“实”就是用真实设备来进行真实实验,两者结合可以构建出良好的实验环境。通过“虚”来解决台件数不够的问题,节约投资成本;通过“实”来解决一个真实可信的问题,使学生眼见为实。如Cisco公司的PacketTracer是一个很好仿真软件[7]。蓝狐网络技术培训中心也开发了一款很优秀的虚拟软件,在课程设计时我们用这款虚拟软件进行了专题项目实验,效果很好,由此构成的虚实结合的网络实验环境为课程设计的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小组协作,共同攻关。前面讲到,计算机网络工程课程设计是分组进行的,按学号顺序每4人一组,每组一个设计课题。小组同学之间共同探讨、取长补短,共同攻克难关。IT行业本身需要团队协作精神,而这种协作的机会在平时的学习中是不多的。课程设计的任务比较艰巨,要解决的问题比较多,需要小组成员一起协作,与个别化学习相比,协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并有利于同学们健康情感的形成。从实施效果看,小组成员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确实营造出了一种良好的协作学习的氛围。特别是平时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同学,在课程设计中不甘示弱,热情高涨,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参与课程设计。角色扮演,各显神通。课程设计结束时需要进行答辩,答辩时每个同学将扮演不同的角色,小组成员需要全程参与方案的形成过程,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讲解。“总经理”、“售前工程师”、“项目经理/技术总监”和“售后工程师”4个角色,小组成员可以“因人择岗”,选择一个更适合自己的角色,以便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实践表明,尽管各组成员素质参差不齐,但每位同学都表现得相当突出,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过了一把“总经理瘾”,尝了一次“工程师味”,也长一次见识。

计算机网络实验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教学任务;实践;动手能力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20-0000-02

对于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来说,计算机网络教学中不光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而且应该重点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当前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改进,计算机网络课程已经成为高校计算机专业必修课程,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受到环境、时间等方面的限制,当前高校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开展的不是很好,实验教学并没有真正发挥其作用和效果。

1 高校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目标、任务以及教学内容

计算机网络课程从其本质上来说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该学科中的所有理论都是来源于实验,并且新的理论也都需要经过实验的验证。所以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设计、管理等实践能力,对计算机网络的各种理论知识要深入掌握,并且能在具体实践中合理应用。同时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的目标还在于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目标的实现是依靠具体的教学过程完成的,需要完成相关的任务:首先,要掌握一些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学会使用相关的仪器。其次,要学会一些计算机网络实验方法,并且能进行规范的实验操作。再次,要对实验的目的、步骤、结果等做一些详细的描述。最后,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计算机网路实验教学不仅是要学生掌握网络协议,而且要对网络的服务功能有一定的了解,所以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的内容是比较多的,主要的实验有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操作性试验以及创新性实验。验证性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加深对一些理论知识的理解;设计性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SOCKET的编程方法;综合性实验的目的是提高应用网络知识的能力;操作性实验目的提高学生动手组网的能力;创新性试验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能在实践中更好利用各种新技术和新方法。

2 高校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 实验设备和实验教材落后

在当前社会环境中,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知识更新也比较快,计算机网络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一些常用的计算机网络设备的性能也在不断改进,加上高校学生接触的信息量较大,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和计算机网络知识也在不断提高,所以对教学的内容等有了新的要求。但是当前高校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学校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些改变,往往实验的内容陈旧,设备的性能较差,没有很好地与高校教学需求结合在一起,导致学生在进行实验的时候没有兴趣或者是同一实验中学生的表现差距过大。

2.2 教学方法存在问题

虽然对于很多高校来说,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等一系列硬件建设比较充足,整个教学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教学质量也有相应的提高,但是由于教学方法存在问题导致教学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一般教学都是通过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总结三个阶段完成的,在这种教学中一些线路接入、拔插操作等教师演示步骤都不能及时被学生掌握,导致实验步骤不完整。另外,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往往是对教师活动的重复,学生的个人思维没有调动起来,在实验过程中的思考和分析不够,严重影响到实验教学效果。

2.3 实验教学基础薄弱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基础薄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实验课时有限,很难保证所有实验内容的进行。一些计算机网络实验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但是对于一门课程来说,实验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往往进行的实验比较简单,一些大型的设计实验很难进行,降低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第二,教师水平不高。计算机网络本身就是专业性比较高的学科,教学要进行教学就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但是目前我国高校的专业教师基本上都是从学校毕业直接进入教学的,没有参与大型网络设计的经验,在教学中不能很好的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经验结合在一起。

3 如何改进高校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

3.1 更新实验内容和教材

在目前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很多理论和技术的更新都比较快,学生对网络知识的了解也比较多。在这种情况下,要保证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的效果就必须做好实验内容和教材的更新工作。首先,学校的教材要定期更新,因为很多计算机技术在一两年之内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高校应该进行教材更新,及时增加一些新的实验课题。其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及时根据实际情况对实验教学内容作补充。最后,因为很多学生对一些简单的实验内容已经掌握了,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尽量简化这些实验,甚至可以只对实验进行简答的介绍,不需要进行演示,学生也不需要进行相关的实验。

3.2 加强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相互配合

在以往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中主要的实验类型是验证性实验,教师对实验管理松散,实验的目标不明确,随意性较大,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效果。在今后高校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和教师的作用,注重教师和学生的配合,对于学生要规范他们的实验行为,培养动手能力,要求他们进行实验报告的撰写,提高他们的分析和总结能力。对于教师应该明确教师在实验教学中的地位,发挥他们的指导作用,在学生实验中加强巡视,与学生一起解决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3 加强学校实验室建设

设备完善的实验室是提高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保障,所以学校要重视实验室的建设。因为实验室建设需要的费用比较多,很多高校资金有困难,所以可以采取折中的方式,就是不用全班每人配备完善的网络教学设备,教学活动可以分组进行,只要保证至少每组四台微机和网络设备就可以,学生可以轮流进行。另外,在实验室建设中要不断更新各种设备,在当前必须保证实验室中有无线网络设备。

3.4 更新教学考核机制

在以往的教学中对学生实验情况的考核主要通过学生的出勤率、实验的完成情况以及实验报告的书写,但是这种考核并不全面,学生的观察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没有体现出来。所以在当前要对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进行考核应该更重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更关注学生思考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动手能力,对学生实现全面评价。

3.5 加强对实验课教师的培训

学校的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对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更新和巩固,教师可以自己参加进修,通过探索学习一些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也可以由学校组织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深入网络设备公司,去参加相关的培训,增加自己的实践经验,提高教学中将实践和理论有效的结合的能力。

4 结论

高校计算网络课程的实践性非常强,高校在开展的过程中要不断使其与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保持一致,完善学校实验室建设,为教学活动的搭建有效的教学平台,并且要积极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出一套高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实验教学的兴趣,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计算机网络知识,真正发挥出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的作用和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斌,代素环 普通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的探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02)

[2]周志宇,杨东鹤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1(14)

[3]于九九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的改革探讨[J].河南教育(下旬),2011(02)

计算机网络实验总结范文第8篇

假设所用的计算机传输介质两节点之间不多于一条直线的链接路,所用计算机网络就可以运用数学图G=(N,L)来进行描述。而且网络的节点不会出现任何的故障,网络链接介质的可靠和自身的长度没有关系,网络链接路与网络只有两种状态存在:正常工作和故障。而当所有的计算机网络用户都相互联通时,则可组成G图的一棵生成树,并且全部的结点都处于正常。那么无论在什么时刻,可能只有L种的子集(L)是正常状态,全部结点都是正常状态。因此,整个计算机网络的可靠度都可使用数学建模来进行运算。

2遗传算法在计算机网络可靠度优化计算中的应用研究

2.1遗传运算方法

在计算机网络中遗传运算主要是以变异和交叉这两种方式进行。交叉主要是通过在网络结点的范围([1,N])之间的随机数,以此作为基因交叉位置的设置且一次只可以操作一个结点。这样能够最大程度地确保网络的连通性,但也有可能出现错的连通结构,所以进行调整操作;变异则是先确定基因的变异和数目,然后再根据范围来选择新的基因段替换旧基因段生成后代。一般变异率都在0.001到0.01内,如是变异出现了错误的网络连通结构基因,就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

2.2算法的调整与仿真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