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环境管理学论文

环境管理学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环境管理学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环境管理学论文范文第1篇

 

环境科学专业核心知识单元,代表环境科学各个知识领域的不同方向,知识点分核心和选修两种,核心知识单元是所有环境科学专业学生要求具有的基础知识内容。

 

其中,专业基础类核心知识单元包括:①环境问题,核心知识点包括水环境问题、大气环境问题、固体废物污染、全球环境问题,选修知识点包括土壤污染、物理性污染和污染物生物效应。②环境科学基本原理,核心知识点包括环境/生态基本规律、环境科学学科体系和可持续发展理念。③环境科学研究方法,核心知识点包括环境科学方法论体系、生态学方法论、环境体系解析方法论,选修知识点包括环境质量调控方法论、综合/系统分析方法论。

 

专业原理类核心知识单元包括:①生态过程与效应,核心知识点包括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种群及其基本特征、生态系统特征及过程分析、生态学原理的应用。②环境生物过程与效应,核心知识点包括环境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行为、污染物的生物学效应、生物监测原理与方法、环境污染的生物净化、退化环境的生物修复。③环境化学过程与效应,核心知识点包括环境中典型化学污染物、污染物迁移、污染物转化、大气环境化学、水环境化学。④环境地学过程与效应,核心知识点包括地球环境系统的基本组成运动规律及演化过程、地球环境系统有机圈层的组成结构及其功能、各圈层的演变规律及在全球环境变化中的作用、地球环境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迁移转化及循环过程。

 

专业技术类核心知识单元包括:①水污染控制,核心知识点包括废污水的物理处理技术、废污水化学和物理化学处理技术、废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废污水的自然处理技术、污泥处理处置。②大气污染控制,核心知识点包括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原理、颗粒污染物的控制技术、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原理、典型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③土壤污染控制,核心知识点包括土壤污染源与污染特征分析、土壤污染控制技术原理、典型土壤污染物控制技术。④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核心知识点包括固体废物分类与特征、固体废弃物无害化技术与方法、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⑤环境监测,核心知识点包括环境标准、水环境监测、环境空气监测、固体废物监测、土壤污染监测、物理性污染监测、环境监测质量保证。⑥环境影响评价,核心知识点包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战略环境影响评价。⑦环境规划,核心知识点包括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水环境规划、大气环境规划、噪声污染控制规划、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

 

专业管理类核心知识单元包括:①环境管理,核心知识点包括环境管理学的理论基础、环境管理的制度和政策手段,选修知识点包括企业/产业环境管理实践、区域一全球环境管理实践。②环境法律,核心知识点包括环境法基本概念原则、环境法律制度及法律效力、环境污染防治法、自然资源保护法、国际环境法。

 

专业实践类核心知识单元包括:①专业实习,核心知识点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综合实习。②科研实践,核心知识点包括观察性实验、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研究性实验。③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核心知识点包括文献查阅、论文开题、论文研究、论文撰写、论文答辩。

 

二、建立核心课程体系

 

围绕环境科学专业各专业类别的核心知识单元,建立核心课程体系,承载核心知识点。各门核心课程围绕核心知识点组织基本理论、研究前沿、基本方法、实践案例等内容,形成系统。同时,设置先导课,为核心课程和核心知识点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储备。例如,“环境化学”课程,就需要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及物理化学、环境科学概论、环境监测等课程作为先导课,提供环境化学课程各知识点学习所要求的基础知识储备。

 

专业基础类核心知识由“环境学基础”和“生态学基础”课程为基本载体。“环境学基础”课程坚持“起点高、容量大和观点新”的教学宗旨,系统介绍环境科学的产生与发展、人口、各环境要素污染与防治、可持续发展等内容,注重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能力的培养,课程已经建设为国家精品课程,并积极探索慕课教学形式;“生态学基础”全面介绍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应用方法,以及现代生态学的最新进展,该课程已经建设成为南开大学精品课程。

 

专业原理类核心知识由“环境生物学”“环境化学”“地学基础”课程为基本载体。“环境生物学”介绍环境生物学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结合现实环境中污染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培养学生运用环境生物学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环境化学”介绍大气、土壤、水及生物相诸介质中环境物质迁移转化的基本原理,环境中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在环境中的归趋,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过程及绿色化学中污染减量及消除的化学原理,“环境化学”课程已经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地学基础”课程介绍地壳的基本物质组成特征,气象要素的基本概念和表征方法、大气稳定度和逆温等与环境有关的基本知识,城市气候的基本特征,地球上水的循环过程,各种水体的基本特征,土壤的组成特征、形态特征、形成因素和成土过程,地图的基本概念、特征、组成要素、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的基本方法,地形图的应用,遥感的基本概念、原理、遥感解释标志和方法,要求学生掌握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形成原因,以及地学基本手段的应用,该课程被评为南开大学精品课程。 专业技术类核心知识由“环境工程学”“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规划”课程为基本载体。“环境工程学”介绍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工程以及噪声防治与控制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该课程被评为南开大学精品课程;“环境监测”课程全面介绍根据监测的目的进行调查研究、设计监测方案、选择监测方法、进行数据处理以及测试结果的分析评价,掌握环境样品的采集、保存、制备、预处理、测定及质量控制等方法,培养学生实际环境监测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该课程被评为天津市精品课程;“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规划”全面介绍环境评价和环境规划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方法以及评价与规划知识的实际应用。

 

专业管理类核心知识由“环境管理与环境法学”课程为基本载体,“环境管理与环境法学”课程介绍管理学基础知识和主要原理、中国环境管理的原则与政策、中国环境管理的体制与制度、中国环境法体系及内涵、中国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以及部门环境管理、区域环境管理、工业企业环境管理等。

 

三、围绕三条主线推动环境科学专业课程教学

 

1.环境问题识别和分析主线

 

环境科学是研究环境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的综合性科学体系,其核心任务是揭示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规律。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解决促进了环境科学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围绕着环境问题的识别和分析,形成环境科学基本原理、技术方法、管理工具以及具体实践科学体系。围绕具体环境问题识别和分析,组织核心知识单元、核心知识点和核心课程,课程之间科学逻辑关系紧密,便于学生认知和学习。

 

另一方面,在我国当前发展阶段,资源环境限制与社会经济发展矛盾空前突出,迫切需要环境科学培养专业人才,应对污染控制、生态修复与环境建设挑战。围绕我国面对的实际环境问题,针对性培养专业人才,建立起环境问题与人才培养之间的直接联系,建立以环境问题识别和分析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搭建对应的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有利于为国家培养具备解决实际环境问题能力的急需人才。

 

2.实验与实践教学主线

 

坚持“注重基础训练、强化教学实习、突出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实验教学理念,围绕核心知识单元和核心知识点,搭建专业基础实验教学平台,建立实践教学基地群,严格毕业论文环节,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对理论教学的有效补充作用。

 

(1)专业课程实验。课程实验和课堂理论教学相辅相成。围绕核心知识单元和核心课程,开设专业实验课程,包括环境监测实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环境化学实验、生态学基础实验、环境生物学实验、环境微生物学实验。着重训练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实验安全、药品管理等基础实验技能,培养环境科学分析基本方法和技术。

 

(2)专业教学实习。合理安排专业教学实习时间,既能促进核心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又能为后续毕业论文/设计提供经验。围绕核心知识点搭建专业教学实习平台,建立教学实习基地体系,配合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环境管理等核心知识点和核心课程,建立环境监测中心、环保卫生管理中心、科学院、环保科技公司、垃圾处理厂等实践教学基地,形成实践教学基地群,提供直观认识环境科学专业知识在实践中具体应用的机会,培养知识运用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毕业论文。设置毕业论文环节,通过学生参与论文选题、查阅文献、开展实验或设计、结果模拟与分析等毕业论文过程,系统锻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实验技能的综合能力。

 

3.科研创新训练主线

 

营造制度、平台、师资环境,建立稳定的科研创新体系。通过国家级、省市级、校级、院级各级别科研立项机会,搭建“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省市大学生创新立项”“学校大学本科创新立项”“学院创新立项”多层次立体化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创新平台,为不同水平学生提供创新立项机会,逐步提高项目研究质量,严格过程管理,保障创新立项覆盖面。通过团队协作、教师交流、项目答辩等环节,锻炼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团队合作与交流能力,鼓励学生科研成果报奖。

 

四、核心课程质量保障

 

(1)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2010年,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专业获批为国家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特色专业结合南开大学环境科学多年来的本科教学特色以及相关教育、教学理念,面向国际社会发展及现实中国社会大背景下的特征需求,同时考虑到学科本身的实践特征、时代特征和应用特征,推动与现阶段校内学习相补益的数个社会实践与互动教学平台建设。

 

(2)精品课程群建设。提出并实践“精品课程群”建设的教改思路,逐步推动各门课程精品建设,形成“精品课程群”体系,有效保障环境科学专业课程教学的高质量。

 

(3)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2010年,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4)优质教材保证。作为知识的载体,教材是本科生质量的重要保障。为了提高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效果,自编出版环境科学专业系列优秀教材。包括1本国家级精品教材《环境化学》,4本“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环境学基础》《生态学基础》《环境化学》《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等。

 

(5)推动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积极推动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建设天津市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实践和创新平台。提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环境科学与工程现代化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实验教学理念,搭建“专业基础实验、教学实践、创新教育”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实验教学平台,探索“坚守教学神圣,转变师生角色,强化开放综合,学科建设与实验教学相融合”的实验教学模式,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改革与建设成果,学生教学效果突出。

 

(6)推行精细化教学管理。探索精细化教学管理模式并付诸实践,制订“教学效果的双评议制度”“主讲教师竞聘上岗制度”“教学效果的双评议制度(教学督导组评议和学生评议)”等规章机制,有效实现对教师“教”的目标导向和过程管理。

 

实行环境科学专业本科教学的课程小组负责制,实现了本科教学的优质师资资源配备,有效地促进了全体教师对本科教学的关注和重视。保证教授、副教授百分之百地参与本科教学,优化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提高教学效果。

 

实行“本科生课程主讲教师竞聘上岗”。对列入核心课程群建设的课程实行主讲教师竞聘上岗办法,结合学生评教结果,根据教学能力与教学效果优选课程主讲教师。

环境管理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城镇规划,生态问题;规划、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定州市是历史文化名城,是以汽车、能源、煤化工业为主的城市,近年又提出了

“一城、三区、四镇”发展框架,进一步进行了总体规划。一城指的是定州城区,

三区是:唐河循环经济园区、沙河工业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四镇:南有李

亲顾、北有清风店、东有东亭、西有明月店四个环定州的四个小城镇,其中李亲

顾镇为总体发展框架的“四镇”首位。李亲顾镇以丝网加工、商贸物流为主导产

业,工业发展劲足,现有钢网、刀具、铸造等工业企业多家,年产值逾20亿元。

小城镇建设迅猛,如何基于生态持之以恒落实城镇建设规划,是迫在眉睫需要解

决的问题,本论文将从“集中建设工业园区、新民居、污水处理厂等设施,打造

了功能分区合理、基础设施完备、环境卫生良好的小城镇形象”进行论述。

二、小城镇镇总体规划:

1、建立以李亲顾镇为中心的生活区、商业区

李亲顾镇地处定州市南部,城乡客运站位于镇中心,车站东侧为大型农贸市场,物流、客运便利;办学60多年的“定州市第三高级中学”位于镇南部;“定州市第三医院”位于车站西路……改镇集中了商业、交通、医疗、教育…..故将此镇作为生活区、商业区。但该镇村民居住较分散、自家宅基地占地面积大,政府或开发商可以以村民为自愿为前提收购宅基地,集中建设多层/高层住宅楼将农民统一安置,空闲出来的空地可以建设商业贸易园区、中心公园、娱乐场所,或将学校、医院扩建,既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又可以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

2、建立以留宿、李辛庄等村庄为集中工业园区

定州南部工业加工、制作业主要集中在留宿、李辛庄两村庄,由于乡镇企业具有布局分散、规模小、技术水平落后、设备陈旧、职工和管理人员的素质低等问题,所以往往只重视经济效益,使得周边的环境污染严重,进而影响到整个地区的环境。留宿、李辛庄两是李亲顾镇的邻村,故规划将两个村庄合并将工业园区扩建,将加工制造业集中可以统一管理、统一实行环保措施。

3、统一农民耕地

目前李亲顾镇农业生产模式是:自家耕地自家播种,但也有一部分村民或企业家将自己耕地交给邻居或亲戚耕种,自己购买商品粮,随着小城镇的建设加快,农民就业问题的解决,自己耕地的情况会越来越少,故规划考虑保证耕地面积不变、农民自愿的前提下将耕地统一管理,经考察李亲顾镇区内现有耕地约6万亩,将此用地规化现代农业循环产业基地。

三、小城镇发展中生态问题及解决途径:

随着小城镇内乡镇企业的兴起和人口数量的增加,小城镇的环境受到很大的破

坏,主要原因正是蓬勃发展的乡镇企业。所以往往只重视经济效益,使得周边的

环境污染严重,进而影响到整个地区的环境。

1、小城镇环境污染的种类:

由于乡镇企业的自身特点和企业管理者缺乏环境意识,使得乡镇企业没有完善的环保设施和配套的污染治理设备,所以不可避免会产生污染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

2、对策

小城镇环境管理工作应依据“增加环境意识,重视源头管理,推行综合整治,

强化监督机制”的原则开展。

1)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环境意识

环境管理的宣传教育活动应多样性、针对性和可接受性相结合,以达到管理效果,

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

2)多样性:通过广播、电视和报刊等媒体的广告、宣传和文艺节目,使得环境保护

的宣传方式多样化。

3)针对性:对于不同的场合和对象有针对性的进行宣传,以达到最好的宣传效果。

如在旅游景区,主要针对游客宣传保护环境、保持清洁卫生;对于在校的小学生

则应该宣传保护环境从小做起。

4)抓住关键环节,重视废物的源头管理

通过对小城镇的系统调研,掌握各类污染源的性质、类别、数量和规模,找出污

染的关键原因,分别进行控制。特别要对污染的产生源进行控制,从而最大程度

的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如对生活垃圾开展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做到生活垃圾的

资源化和源头减量化,为分类处理和综合利用打好基础,也可以降低处理难度、

减少处理成本。

5)从产业结构优化到废弃物处理,多方面推行环境综合整治

逐步优化和完善小城镇产业结构,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控

制污染企业上马,关停规模小、能耗高、污染严重的乡镇企业,加强企业的技术

改造,通过优惠政策促进本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

6)建设区域性环境管理系统。小城镇或小企业单独建造污染处理设施,在经济上和

技术上都存在着较多困难,所以应该扩大小城镇环境基础设施的处理规模和处理

能力,提高投资效益和使用效能。

7)强化环境管理监督机制

加强监督可以更好的保证环境管理措施的实行和产生良好结果。小城镇可以根据

国家的法律、法规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明确奖惩,才能更好的起到监督作用。

四、总结:

本文从小城镇规划基于生态理念的探索角度,对小城镇规划建设的生态因素和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指导小城镇的生态建设,进而得出小城镇进行生态建设的规划策略,因此小城镇的建设需要综合的分析本区域的自然、经济、人文三个方面的区域资源和影响因素,针对镇区内的生态系统的要素和存在问题,处理好城镇规划和生态系统两者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2000年环境年鉴[M].北京:中国环境报,2001.

[2]叶文虎.环境管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环境管理学论文范文第3篇

加强水资源管理成为有关水资源领域出现最为频繁的词汇。但究竟什么是水资源管理,目前学术界尚未统一,《中国大百科全书》在不同的卷中,对水资源管理有不同的解释。综观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概念,有以下特点:首先,从整体上来看,他们都是以水资源开发作为主线,“保护”处于被动的地位;其次,视野相对狭窄,大多数概念只局限于水资源本身,缺乏复合系统下对水资源的综合认识,以水论水;第三,缺乏生态环境的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内涵。基于此,作者认为,水资源管理就是为了满足人类水资源需求及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总和。

水资源管理学是从学科角度对水资源管理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是水资源管理知识体系,是建立在水文学、水资源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基础之上的新的交叉性综合性学科。通过水资源管理学的研究,可以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保障水资源安全,通过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内容

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对象很明确,就是围绕水资源持续高效利用的而展开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目前,水资源危机在世界范围内蔓延,水资源危机的出现和加剧与人类在经济活动中缺乏对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和管理有着重要的关系。水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人类的绝大多数经济活动都要涉及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和未来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目标。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解释多种多样,但都基本围绕着“满足目前需要但不破坏未来发展需求的能力”这一核心思想。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实现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人类追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前提下,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求人类必须正视干旱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等诸多与水资源相关的问题,这给水资源管理学提出了新挑战和难得的机遇。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活动无法应对挑战。实现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目标必须改变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活动,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的和综合的观点构建全新的现代水资源管理体系,这成为水资源管理学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

具体地说,水资源管理学的研究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水资源数量管理和质量管理、水资源法律管理、水资源权属管理、水资源行政管理、水资源规划管理、水资源配置管理、水资源经济管理、水资源投资管理、水资源风险管理、水资源利用技术管理、水资源工程管理、水资源数字化管理、国际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综合管理、水资源安全管理和水资源数字化管理等等。

三、国内外水资源管理学研究进展

3.1国际水资源管理学研究进展

到目前为止,明确提出水资源管理学的文献极为有限。根据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面临的新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实际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特点,国际上也对新形势下的水资源管理理论和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和研究,并就一些问题达成了某种程度的共识。他们主要围绕着“可持续发展条件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目标对水资源管理活动的要求”而展开。这些研究活动为水资源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诞生和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1992年爱尔兰召开的“国际水和环境大会-21世纪的发展与展望”上提出了水资源系统及可持续研究的问题。1993年“第二届国际实验与网络资料水流情势学术大会”上探讨了水资源管理的水文学基础和信息资料问题。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主持,国际水资源协会与国际水文科学协办召开了“变化世界中的水资源管理研究规划国际学术研讨会”,探讨了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管理研究展望、水资源开发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和水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四个专题。

1996年在日本京都召开了“国际水资源及环境研究大会:面向21世纪新的挑战”,讨论了流域尺度的可持续水资源系统管理的应用实例等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水文计划工作组1996年将“可持续水资源管理”其定义为“支承从现在到未来社会及其福利要求,而不破坏他们赖以生存的水文循环及生态系统完整性的水的管理和使用”.

水资源可持续管理要求在水资源规划、开发和管理中,寻求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人类社会福利之间的最佳联系与协调。与传统的水资源管理相比,可持续水资源强调了未来变化、社会福利、水文循环、生态系统保护这样完整性的水的管理,使“未来遗憾可能性达到最小的水的管理决策”.世界银行将水资源管理定义为一系列水资源相关领域(如水电、水资源供给与供给设施,灌溉与排水等)一体化管理。综合水资源管理的观点应该在水资源管理和利用方面确保考虑社会、经济、环境和技术等多方面因素。

1997年召开的第5届“不确定性增加下的水资源可持续管理学术大会”,洪水与干旱管理、水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水文与生态模拟和环境风险评价等成为重要议题。

1998年在武汉召开了“98年国际水资源量与质的可持续研讨会”,探讨了流域水量与水质的统一管理问题。1998年国际水文学会在荷兰召开了“区域水资源管理研讨会”,探讨了水资源管理的经验和教训、面对挑战的区域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的研究方法。

2000国际水文科学学会(IAHS)年在美国召开了“水资源综合管理研讨会”.这次研讨会主要探讨了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水资源综合管理的内容和目标,以及交流水资源综合管理的经验。此次研讨会达成一个共识:未来水资源管理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流域的统一管理。流域统一管理是流域内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统一协作管理,其目的是防止土地退化、保护淡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基本框架是政府和社区公众的共同管理。会议认为,为了实现流域统一管理的目标,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复杂的水资源管理活动必须建立在有效的科学规划基础之上;②必须显着提高预测各项管理活动结果的能力;③为了达到水资源管理的目的,持续的检测和评估工作十分必要;④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管理过程必须是透明的和公开的。(MiguelA.Marino等,2001)2001年,国际水文科学学会在荷兰召开了“区域水资源管理研讨会”,会议针对区域范围内水资源管理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讨,包括:以往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经验和教训;面对新挑战的区域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的研究方法。

伴随着国际学术界对现代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研究和讨论,近年来,国际学术界相继出版了多部论述“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专着,这些专着大多以论文集的形式出版,很少从学科的角度对水资源管理的理论体系进行系统的论述和研究。尽管如此,这些专着还是探讨和研究了大量有关现代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使我们能够大致了解目前国际学术界关于水资源活动的主要理论和具体内容。并且通过编着者对一些论述水资源管理活动的论文的整理和归类,我们可以从中基本上了解到当前国际学术界对水资源管理理论体系的划分。

MiguelA.Marino和SlobodanP.Simonovic在2001编着出版的《水资源综合管理》收录了国际水文科学学会(IAHS)2000年在美国召开的“水资源综合管理研讨会”的文章。

MiguelA.Marino和SlobodanP.Simonovic认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类从事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目标和内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不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而新的管理方式仍在摸索中,水资源管理活动正处在探索过程中。作者认为,在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活动中,僵化的管理体制(包括法律、政策和管理机构)是实现水资源有效管理的最大障碍。管理体制的官僚作风、不负责任以及缺乏战略性指导原则导致水管理体系效率低下,缺乏远见,并且拒绝与水资源利益相关者就水资源管理问题进行公开的交流和探讨。新的水资源管理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寻求实现长期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的水资源管理方式,为此,他们认为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将是水资源管理活动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新的水资源管理活动必须包含水环境治理和保护问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水资源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以及水资源管理决策中的公众参与问题。

由C.A.Brebbia和P.Anagnostopolos在2002年编着出版的《水资源管理》(Ⅰ和Ⅱ)收集了2000年和2001年两年间国际上一系列关于“水资源管理”国际会议上的文章。

C.A.Brebbia和P.Anagnostopolos在本书的前言中指出,当前水资源管理问题在全球变得越来越复杂。水资源管理活动主要面临着的主要问题是:人口的增长和人均水需水的增加正在家具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与此对应的是,水污染、水资源浪费以及气候变迁等因素却正在威胁着水资源的供给。这套书从10个方面论述了当代水资源管理活动的内容,他们是: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灌溉水管理,流域管理,生活用水管理,水质管理和水活动管理,废水处置和管理,管道输水和渠道输水管理,水文模型,地下水管理,沿岸和港口水资源管理。(C.A.BrebbiaP.Anagnostopolos,2002)。值得注意的是C.A.Brebbia和P.Anagnostopolos在书中指出,现代水资源管理所涉及学科和领域已经超出了传统水文地质学中关于水资源管理的思考和限制。

由M.AL-Rashed、V.P.Singh和M.M.Sherif合作编着的《水资源发展与管理(Ⅳ)》中从7个方面论述了水资源管理的内容,这7个方面包括:水资源管理的目标、政策和原则,水资源稀缺和保护,用水管理,水资源管理、规划、水权分析和处置的决策支持系统,水电和灌溉的发展潜力,灌溉水管理,水资源稀缺管理。

其他一些比较着名的着作还包括B.DattaRay,R.P.Athparia的《水与水资源管理》(1999年);A.FarooqKhan的《水资源管理:挑战与责任》(1998);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出版的《水资源管理:综合政策》(1989)等。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学术界并未明确提出水资源管理学的概念,但在国际上许多大学中,都开设了以“水资源管理”为名称的课程,这些课程的开始以及对水资源管理活动的讲述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水资源管理学的形成。例如在美国特拉华流域委员会计划和行动部部长Dr.KennethF.Najjar在VILLANOVA大学为水利工程学、水文地质学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开设的“水资源规划0与管理”课程介绍中,Dr.KennethF.Najjar认为,“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是对水资源规划、分析、设计、经济管理的理论和实际方法等综合型课程,主要包括水资源法律和规章条例,流域管理、水资源建模、地下水和地表水需求和共给分析、洪水管理、水资源质量管理、湿地保护。水资源供给规划包括水资源使用、需求项目,水资源配置、水容量扩充。该课程还包括水库运行等相关问题。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是关于水资源的综合问题的考虑,这些问题来自于从静态的水资源法律和章程到动态的自然资源的应用。

3.2国内水资源管学研究进展

我国关于水资源管理理论的研究开始与上个世纪80年代,早期的水资源管理研究主要是对实际水资源管理活动中的管理内容的简单罗列和堆加,并未从理论的高度来对水资源管理的体系和框架进行系统的阐述。随着我国水资源危机的不断加剧以及可持续发展对现代水资源管理的要求和挑战,学术界开始逐渐关注水资源管理理论的探讨和框架体系的构建。

赵保璋主编的《水资源管理》(1994年)是我国出版较早的专门论述水资源管理的专着之一。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出,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分以及废水、污水等水形态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有机的联系,统一而相互转化的整体。而现实中,长期以来我国水管理体制较为混乱,水权分散,形成了“多龙治水”的局面。该书认为,水资源管理应该以水的资源观点、水的系统观点、水的经济观点以及水的法制观点出发,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规划布局与调配,以及水资源保护等方面建立统一的、系统的综合管理体制,按照相关法律由水行政部门实施管理。该书认为水资源管理活动主要包括规划管理、开发管理、用水管理和水环境管理(赵保璋,1994)。

冯尚友在《水资源持续利用与管理导论》一书中将水资源管理定位为支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在水资源及水环境的开发、治理、保护、利用过程中,所进行的统筹规划、政策指导、组织实施、协调控制、监督检查等一系列规范性活动的总称。统筹规划是合理利用有限水资源的整体布局、全面策划的关键;政策指导是进行水事活动决策的规则和指南;组织实施是通过立法、行政、经济、技术和教育等形式组织社会力量,实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一系列活动实践;协调控制是处理好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协同关系和水事活动之间的矛盾关系,控制好社会用水与供水的平衡和减轻水旱灾害损失的各种措施;监督检查则是不断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执行正确方针政策的必须手段。

吴季松在2000年和2002年先后出版了《水资源及其管理的研究与应用》和《现代水资源管理学概论》两本专着。前一部是作者多年来关于水资源管理问题的报告和讲话的汇编(吴季松,2002)。《现代水资源管理学概论》一书中,作者对水资源管理的指导思想、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基本目标以及主要内容做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从整体来看,该书更多的是从水行政管理角度探讨了水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左其亭和陈曦2003年合着并出版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活动》。该书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对水资源管理理论作了初步探讨。该书专门探讨了现代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工作流程、管理目标和水资源管理基本内容,并且提出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加强教育、提高工作觉悟和参与意识;制定水资源合理利用措施、制定水资源管理政策、水资源统一管理以及实时进行水量分配和调度。根据信息技术发展的特点和现代水资源管理的要求,该书还专门探讨了水资源的信息化管理,介绍了电子信息技术和“3S”(GIS、GPS和RS)技术在水资源管理活动中的应用。

林洪孝在《水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中界定水资源管理活动为:依据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遵循水资源系统自然循环功能,按照经济社会规律和生态环境规律,运用法规、行政、经济、技术、教育等手段,通过全面系统的规划,优化水资源配置,对人们的涉水行为进行调整与控制,保障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和谐持续发展。该书对水资源管理的理论和框架体系做了较为全面的探讨,论述了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目标、原则和方法等内容,并构架了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值得注意的是,该书提出,随着人类水资源问题认识的发展深化,水资源管理逐渐形成了专门的技术和学科,其管理领域涉及自然、生态和经济、社会等许多方面,其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水资源权属管理、水资源政策管理、水资源综合评价与规划管理、水量分配与调度管理、水质控制与保护管理、节水管理、防汛与抗洪管理、水情监测与预报管理、水资源组织与协调管理以及其他水资源日常管理等十个方面。该书对水资源管理活动的概括和构架基本上包含了但前水资源管理活动的所有内容,是目前比较全面的水资源管理的概括和总结。

姜文来、唐曲等2004年出版了《水资源管理学导论》,本书是国内外首部系统论述水资源管理学的专着。本书在界定水资源管理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水资源管理学的基本理论进行探讨,然后专题阐述水资源管理的各个领域,最后展开案例研究。全书共分十九章,第一章,水资源管理学概述,界定了水资源管理学的内涵、研究内容、研究进展和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第二章,水资源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分别阐述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水资源复合系统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和水资源管理学的管理学基础;第三章-第十七章,专题论述,论述了水资源的数量管理、质量管理、经济管理、权属管理、规划管理、工程管理、地下水资源管理、国际水资源管理、投资管理、行政管理、风险管理、安全管理、数字化管理和其他水资源相关管理;第十八章和第十九章,案例研究,以首都圈农业水资源、民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展开研究。

环境管理学论文范文第4篇

我校是一所地方性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因此,我们以立足永川,服务重庆,面向全国,以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为总目标,充分利用地缘和学科优势,建设实训(实习)基地,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建立科学、合理、规范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能为区域社会经济、相关行业发展服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人才培养目标

因此我们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主要目标。以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面较宽、专业技能扎实、综合素质良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企业、环保机构、质检部门、大型工矿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分析测试机构从事环境监测与分析、环境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工程设计、污染物治理过程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具体目标。

3、人才培养方案创新点

(1)建立了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我们广泛调研了解社会对环境类的岗位需求和对环境类人才的素质要求。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我们针对社会岗位需求,确定核心课程,分解核心课程建立核心课程体系,建立了“以岗位为平台”的、独具特色的“理工融合”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中,除继续加强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学、环境管理学等环境科学专业传统课程,同时增设了给水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结构力学、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置与资源化等环境工程专业的传统课程,将环境科学专业和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进行有机融合,建立“理工融合”的课程体系,以增强了学生的操作技能与综合应用能力。通过培养,我们的学生既能从事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又能从事环境工程设计、污染物治理过程管理等方面工作,极大提升环境科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技能,扩大就业范围。

(2)构建了“一体化、多层次、强应用”实验教学体系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和社会的需求,对学生能力培养进行深入的剖析,形成了“实验基本技能基础实验能力专业实验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应用创新能力”的能力培养模式;针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要求,系统设计了“实验基本技能、基础实验、专业实验、专业综合实验和创新实验”实验课程体系,构建了“一体化、多层次、强应用”的实验教学体系。并在不同阶段,分别对创新基础、创新方法与技能和创新精神进行了有效培养。一体化是指培养体系。系统设计“实验基本技能、基础实验、专业实验、专业综合实验和创新实验”实验课程体系;以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为基础,根据专业特点进行分类、分步实施,形成了学生”实验基本技能基础实验能力专业实验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应用创新能力”的能力系统培养体系。多层次是指能力层次。能力层次表现为实验技能层次、基础实验能力、专业实验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层次、应用创新能力层次;创新层次表现为创新基础、创新方法与技能、科研思维的养成和创新精神。强应用:在各个实验教学环节,加强学生实验基本技能的应用,学生的学科竞赛、科研项目、毕业论文等均以应用性实验为基础,着重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3)注重实践性,强化操作能力

根据专业性质和特点加大应用性课程比重,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实验教学比重,在强化基础实验教学的同时,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重,增强科技创新活动、专题研究与设计等环节的教学力度。如为增强学生的计算机绘图能力,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强化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将工程制图与CAD设为专业基础课程,并将其调整为上机课程。加强社会实践、社会调查、课程实习、技能培训和案例教学等环节。将课程实验、专题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进行深层次的、系统的、交叉的和独立的改革和重组,将实践教学与生产第一线结合,重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力争实现学生零距离上岗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

4、人才培养方案

为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我们特在任意选修课程中开设了《环境影响评价实践》、《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城市水污染治理设施运行与管理》、《水环境修复工程学原理与应用》、《工业环境管理》等课程。并将课程《还教学导论》在大学一年级开设,以增强学生对环境专业的了解,激发学习的兴趣,坚定专业方向,这与北京大学堂孝炎院士主持开设的课程《环境问题》不谋而合。

环境管理学论文范文第5篇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不断突出。近期,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相继出台了《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等政策,对实现节能环保、提升基本环境公共服务、改善环境质量等重大环保民生工程更加重视,同时对环境保护人才也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和更高的要求。面对社会中频繁出现的黑心工程、豆腐渣工程,社会公众对工程师社会责任感的提升提出了迫切要求。但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向大众化,工科院校承担的扩招任务较重,高校新生差异较大,综合素质出现下降。[1,2]狭窄的传统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毕业生的工程意识、创新意识较为薄弱,社会责任感、合作精神、适应能力及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显著下降。[3]

课程体系作为高校教学体系的核心环节,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适应社会需求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以应用型本科院校河南城建学院为例,对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进行探讨。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现状

1.缺乏工程伦理教育

20世纪末,美国工程教育界率先提出了大工程观的概念。从大工程观念出发,作为一名合格的现代工程师,既要具备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科学基础,具有一定的本专业知识和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要对经济环境(本文由收集整理市场)、社会环境、公共政策、人际关系、道德规范、审美以及自然环境有一定的了解与适应能力。

美国斯坦福大学要求学习工程科技的学生,必须具备多方面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并加强在道德、文化等方面的修养,且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化思想。[4]北京科技大学(原北京钢铁学院)于1999年最早开设工程伦理学课程,之后西南交通大学、清华大学、福州大学、东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相继开设了此课。其中,西南交通大学将工程伦理学确定为必选课,并将其建设为四川省精品课程,其他高校则主要以本科生选修课的方式开设。2011年举办的全国第三届科学技术与工程伦理学术研讨会进一步推动了科学技术与工程伦理学科的发展,同时指出加强对学生的工程伦理教育,是塑造未来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必不可少的环节。

河南城建学院是一所以“城建”为特色,以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新建工科本科院校,但目前包括环境工程专业在内的所有工科专业均未开设工程伦理方面的课程,因此在对学生的大工程意识、工程技术人员基本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方面存在很大不足。

2.文、理、工学科融合不够

工科学生普遍存在学生文化视野狭窄,表达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及合作意识相对较弱,运用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较差等问题,主要是由于工科院校中学科融合不够所致。而目前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复杂化,环境问题与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交织,要实现环境问题的解决,不但需要专业知识,更需要法律、经济学、沟通技巧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而有时这些能力会成为推动问题解决的关键性因素。河南城建学院目前设有42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理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等六大学科门类,其中工学专业为24个,基本上形成了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城建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但在课程体系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如课程设置缺乏工科针对性,即课程内容应用性和指导性相对较差,缺乏公共选修课的精品课程,课程考核机制不健全,导致授课效果受到影响。

3.应用型人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较薄弱

社会经济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不断改变,由此产生的环境污染性质、污染物种类不断变化,因此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创新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不断更新的环境问题,环境工程人才必须树立创新意识,能用科学技术创造性解决工程问题,不断创新科技手段和管理机制,才能实现对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而目前国内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院校多为新建本科院校,主要由专科学校通过重组、合并后升格形成,办学上本专科教育并存,人才培养上难以脱离传统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对环境工程人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难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4.实践教学方式、产学研合作机制有待改革创新

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但传统的实践教学管理方式及教学方式无法实现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需进行深入探讨与改革创新。[5]目前河南城建学院环境工程专业的实习教学环节主要采取到企事业单位参观实习的方式,由于时间较短,人数较多,学生无法对现场生产工艺及设备运行等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导致学生对专业技能掌握不透彻,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成果水平难以提高,甚至在就业过程中存在上手难的问题。在学校及系部的努力下,虽然已经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但运行方式及产学研合作机制仍不完善,总体实践教学环节学时数偏低,实践教学效果有待提高。

二、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措施

针对目前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立足中原经济区建设需求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主要对河南城建学院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采取以下改革措施。

1.优化公共基础课构成,完善公共选修课平台,强化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培养

提高公共基础课中人文、艺术、社会科学课程比例,根据教育部要求增设社会实践环节。扩大公共选修课学科覆盖领域,在规定修满公共选修课学分的基础上,加强公共选修课的开设审核、过程控制和质量考评体制,提升公共选修课质量,评选一批公选课精品示范课程,进一步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促进层级深入、多学科融合的专业课程建设

在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模块中,分学期开设了“环境工程导论”、“环境工程制图”、“环境工程原理”、“泵与风机”、“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水污染控制工程”等专业课程,由浅入深、层级深入介绍专业理论知识。设置了“环境管理学”、“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必修课。将“环境工程概预算”与“环境经济学”内容整合为“环境工程技术经济与概预算”,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全面掌握。将“环境工程专业文献检索”由原来的专业任选课调整为专业基础课,强化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和综合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对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

3.因材施教,多元发展,完善专业选修课

为进一步适应社会需求,促进学生多元发展,河南城建学院环境工程专业选修课模块分为环境工程方向和环境监测两个方向。

环境工程方向在原有“环境工程施工与监理”等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了“工程伦理学”选修课,使学生能够了解工程师职业活动的社会道德责任和法律责任。培养学生对工程活动中存在的伦理问题的道德敏感性,建立工程伦理问题意识,使学生建立更开阔的工程视野,开辟科技创新的新思路,并树立起审慎、严谨、负责的职业态度。

环境监测方向在“现代环境监测技术”等课程基础上,增设“城市生态学”课程,使学生掌握城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和体系、各种区域环境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提高学生应用生态学原理解决城市规划中的具体实践问题的能力,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专业任选课模块开设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并调整开设“生态修复技术”,使学生能够熟悉本领域研究的新进展与新成果,培养学生科研创新意识与从事污染环境生态修复技术及研究开发工作的能力。增设“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课程,使学生了解清洁生产的概念及评价方法,掌握清洁生产的主要途径。对产品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进行综合预防,为节约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4.强化实践教学,促进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1)增加实习、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学时数。将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周数调整为39周。“认识实习”由原来的1周调整为2周,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环境工程专业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为今后的专业知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使学生巩固和加深对“泵与风机”课程内容的理解,并为“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增设“水泵与水泵站设计”1周,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和理论知识的系统应用。为解决当前社会面临的生活垃圾等固体废弃物处理问题,满足社会对固废处理方面人才的需求,将“固体废弃物处理课程设计”课时由原来的1周调整为2周。同时将“水污染控制工程(下)课程设计”调整为2周,强化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工程设计与制图的能力。

强化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校、系两级管理体制,加强质量监控,严格过程控制与目标管理,加强前期、中期、后期和专项检查,进一步提升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2)增加“现代环境监测技术”、“环境工程施工与监理”等课程的课内实验学时,完善“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三阶段实验教学体系;进一步规范“以学习为中心、学生为主体,老师为辅导”的开放性实验环节;增加科技创新学分,规范科技创新学分管理。积极开展大学生实验技能大赛。

(3)积极研究与当地企事业单位合作教学的长效机制,在合作基础上,深入探索生产实习等实践教学改革方式,保证实践环节的有效教学时间及教学内容的进一步细化、深入化,使学生能切实将理论联系实际,有效提高实践应用能力,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打好基础。探索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培养机制,加大“双师型”青年教师培养力度,提升青年教师工程素质,促进实践教学效果的有效提高。

环境管理学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模块化 课程体系

基金项目:宝鸡文理学院第九批教改项目(JG11039)。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国家教育部1998年进行高校专业调整后新设立的专业,是地理学的二级学科,旨在培养具有资源、环境与规划管理能力的综合性人才[1]。该专业开设时间不长,却因涉及内容较多,专业口径宽泛,社会需求旺盛,因而发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开设该专业的院校达152所。从当前国家宏观政策来看,资环专业确实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但作为新办专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课程体系首当其冲。为此,笔者结合宝鸡文理学院资环专业课程体系发展实践,对其中存在的关键性问题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优化和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1.原课程体系概况

宝鸡文理学院资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于2004年修改制订的,在2005级本科生中试用执行。分析可知,原课程设置以地理类课程为主的,具有原地理专业和师范类学校课程设置的特点。作为西部地区开设该专业的少数师范类地方院校,有必要在原有课程体系基础上作适当调整与修改,才能满足地区社会发展对资源环境与城乡管理人才的要求。

2.原课程体系存在问题

(1)课程体系混乱

首先,现有的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划分模糊不清,且各门课程过分强调各自的系统性、完整性,各自为政,缺乏整体考虑。其次,课程专业特色难以凸现,某些课程的设置严重依赖原有专业,如学科基础课中开设的地质学、环境科学导论、普通化学等课程,导致学生对本专业认识不足。第三,某些课程开设时间上相互冲突,如景观规划课程先于计算机辅助制图课程的开设,致使该课程上机操作前得先补充计算机作图知识。第四,专业选修课门数太多,学生根本没有这么多时间和精力,仅仅为了满足学分要求去选修,不利于专业兴趣和爱好特长的培养。

(2)实践课程体系薄弱

资环专业由于课程设置过多,总学时有限,因此专业课大多偏重于理论教学,而真正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教学环节相对薄弱。现有课程中的地质、遥感等课程实践环节也都依托原有的地理、环工的师资和设备。从实验学时来看,实验课时都明显偏少;从实验类别来看,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实习也主要是测量、地理环境等简单的认知学习。这些专业实践课缺乏一定程度的创新,针对性不强,致使毕业生在学完所有课程之后,仍缺乏必要的规划、管理设计能力,背离该专业设置的初衷[1]。

(3)专业师资不足

宝鸡文理学院资环专业开办时间不长,再加上学校所处地理位置偏僻,学校整体办学水平不高,知名度不高等原因,很难吸引专业对口的高水平人才,因此,结构合理的专业师资队伍一直难以建立。本专业现有主干课程均由原地理和环工两个专业部分教师主讲,真正的专业教师寥寥无几,课程设置也是根据师资情况来定,这些教师大多习惯于原来的教学模式,不能从全局出发统筹考虑,使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进而造成学生知识结构体系难以形成。

我校资源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1.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

依据宝文理现有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针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原培养目标作如下调整:(1)由“高级专门人才”的观念转向“通才教育观”[2],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2)由传统“应试教育”观念转为“素质教育”观念,树立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获取知识和实践创新能力以及高尚道德人格为核心的综合素质教育质量观念。为此,将本专业的培养目标重新表述为:以城乡规划与管理为特色方向,培养具有资源环境和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科研、教学、规划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2.课程设置原则

设置专业课程,应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现“宽口径、厚基础、显特色”教育。低年级(1、2年级)实行宽口径教育,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高年级(3、4年级)实行专业化培养,强化专业知识、重视实践应用。

3.具体改革建议

根据调查研究,结合市场需求,构建“平台+模块”的新的课程体系,其中平台课程是指学校公共课和学科基础课,模块课程是指专业课模块,又细分为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专业实践课三个子模块。新课程体系具有如下特点:

(1)课程学分的重新分配。学分的重新分配主要从专业兴趣和爱好培养的角度考虑,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同时,尽早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因此,新课程体系在保证平台课程总学分不变的情况下,相应地压缩了部分公共课的学时和学分,建议将大学英语、大学体育两门课程由原来的四学期压缩为两学期修完,学分相应减半。不足的学分学生可以通过选修其他公共课予以满足。另外,在学科基础课中,增加专业英语和专业基础技能课程,如专业英语与文献检索、计量地理等,将“规划CAD、地理信息系统”从以前的专业必修课中提前至学科基础课中学习,取消“普通化学、环境科学导论”等课程,改变以往专业课滞后开设的状况,让学生入校后立即感知专业内容、培养专业兴趣。

(2)各模块内容的调整。调整原则:1)部分课程前置于学科基础课中即第一或第二学期学习。2)在保证总学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专业实验课学时,并至少占到理论课学时的1/3。3)第七、八学期不安排具体课程,为专业实习、考研、就业提供自由选择时间。

依据上述原则,新课程体系在具体内容上有较大改动。在专业必修课子模块中,取消原“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城市生态学”等课程,将“环境管理学”调整为选修课,增加专业特色课程,如建筑初步及手绘、规划技术基础、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市政设施规划、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居住区规划设计、土地利用规划等,其中,培养学生专业基础技能的课程如建筑初步及手绘、规划技术等课程可安排在第一、二学期,各专项规划可集中安排在第四、五学期。另外在专业课实验环节方面,要求学生通过上机实习,熟悉软件操作,掌握规划设计的主流软件,能够自主设计规划方案等。在专业实践课子模块中,分为野外综合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其中,野外综合实习包括测量、地质、地理学等的认知实习,可利用第六学期暑期约两周时间,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加深对地理环境的感性认识,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专业实习包括城市规划、居住区规划、产业布局等综合实习,安排在第七学期,结合理论及实验教学,围绕专业核心课程的设计、创新及应用,通过创设实验内容及目标,加强对主流软件掌握和应用的实验培训、综合专业素质的培养。毕业论文安排在第八学期,学生可选择与理论研究、操作技能、业务技能、软件应用等相关的内容,在教师指导下选题、设计及开展研究工作,最后进行答辩。在专业选修课子模块中,紧扣新培养目标中“规划”性质的定位,选修如城市建设史、景观规划设计、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城市设计、土地管理学、城市规划信息系统、城市生态学、城市经济学、村镇规划等课程,学生只要按照学院规定的学分要求修满即可。

由于课程体系模块中课程相对较多,学生可供选择余地大,对师资力量、教学管理、教材、实习经费等要求高。需要教育部门与社会各界的支持,学校、院系应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办学,以社会需求和市场变化为导向,科学设置专业课程,实施动态更新,不断优化各模块,以培养社会所需人才。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高教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环境管理学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字】 九寨沟 旅游高峰期 时空分流导航优化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旅游休闲意识越来越浓,风景名胜区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旅游目的地。著名的九寨沟景区近年来游客的变化过程很好地印证了中国旅游业的井喷式发展。景区接待的游客量近十年呈高速增长趋势,从1997年的18.3万增加到2007年的252万,增长近14倍。景区门票收入从1997年的1453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4.54亿元,增长了约31倍(包含门票调价因素)。从中可以看出九寨沟景区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条件的进一步改善,将推动游客数量倍增。在现行管理条件下,九寨沟景区高峰期景点游客过于集中的情况会继续恶化,景点环境保护压力会继续加大,景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开发两者间的平衡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景区游客分布现状

通过对九寨沟景区的游客容量和高峰期景区游客分布现状分析,发现高峰期景区内各个景点的游客分布严重失衡,景点负荷不均衡,主要体现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两方面。在旅游高峰期,一方面,同一景点,尤其是热门景点,多数游客集中在某几个时间段内,短时间内对景点形成很大压力和冲击,即游客时间分布不均衡。另一方面,同一时间段内,一些景点游客过度集中,呈现超载状态,另一些景点低负荷运转,呈弱载状态,即游客空间分布不均衡。

游客的分布不均会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景区的游客日接待量,而且景点的游客规模超过景点的容量极限时,会对景点的生态、设施等造成严重破坏,降低游客的满意度。因此如何在可预测的游客规模下,通过合理的时空分流预案和实时调度减少高峰期游客对景区造成的压力和破坏是景区急需解决的问题。

景区旅游高峰期游客管理问题是全国景区普遍的问题,包括环境破坏压力增大、游客旅游质量下降、游客限量要求强烈等。九寨沟作为以水为核心观赏价值的景区,集中体现了上述问题的存在,解决该问题的诉求更为强烈。

三、时空分流导航优化系统设计

针对九寨沟景区高峰期游客分布不均的状况,本文提出了高峰期景区游客时空分流导航优化的理念和设计思想,为该问题提供解决思路。在目前九寨沟交通条件和管理制度下,九寨沟景区的游客分流和车辆调度是密不可分的,车辆调度是实现游客分流的手段。因此将游客的分流和车辆的调度结合起来考虑和规划。

景区游客时空分流导航优化设计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收集与储存景区数据信息

(1)建立和完善景区监测系统,对景区资源保护、环境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监测和统计,建立景区基础数据库,为确定景区的综合承载能力提供分析依据。

(2)记录景区在不同季节,不同时段的游客规模、旅游类型以及各个景点的游客分布情况等时间、空间分布特征,并将这些信息进行分类整合。

(二)掌握景区游客行迹规律

(1)根据监测系统记录的游客行为,统计分析游客行为规律,并建立游客行为的预测模型。

(2)在游客行为预测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计算机仿真等技术手段,建立景区游客行为仿真平台,根据设计的分流和调度方案,验证分流效果。

(3)对仿真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调整和解决,并逐步形成固定的、执行性强的调度和分流方案。

(三)开发智能调度系统

(1)对景区运用网格化技术手段进行划分,将收集的景区基础信息和游客行为规律数字化,并进行选择和规范,建立标准化的景区时空分流导航数据库。

(2)根据建立的景区时空分流导航优化模型和算法开发景区智能调度系统,实现游客分流和车辆调度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3)建立景区调度观测室,实时监测景区内游客分布状况,对景区游客进行主动分流和应急调度。

四、时空分流导航优化系统的评价

将时空分流导航优化系统应用到景区后,要运用系统的方法对其效果和影响进行评价。对时空分流导航优化的评价,既要评价方案对于实现游客分流和景区负荷均衡的直接效果,也要考虑该方案对九寨沟景区这一复杂系统环境、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影响。

在时空分流导航系统直接效果评价方面,主要考虑游客满意度和景区的负荷均衡。游客的满意度涉及的评价因素包括游客对景色的满意度、对景区管理和基础设施的满意度、对景区交通调度的满意度、对自身舒适度的满意度等方面。景区的负荷均衡通过计算各个景点的利用率的平均值和方差来评价。在系统综合评价方面,要将景区的环境、经济、文化等作为一个整体,考虑时空分流导航系统对景区环境保护、经济效益、管理模式、文化宣传和当地居民就业等方面带来的影响,并对系统的长期发展提供建议和引导。

五、结语

本文以九寨沟景区为实例,对景区高峰期游客分流的背景、必要性及意义进行了分析,结合实际提出了利用时空分流导航优化系统来实现游客分流和车辆调度的思路,从而实现景区负荷均衡和提高游客满意度的目标,对于景区旅游高峰期的游客管理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文中提出了时空分流导航优化系统总体思路,对于系统设计各个阶段中具体的模型、算法和实现方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张凌云.旅游景区景点管理.旅游教育出版社,2003.

[2] 邹统钎.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经典案例.北京:旅游教育出版 社,2003.

[3] 章小平等.九寨沟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研究.旅游学刊,2007, 22(9).

[4] 颜磊.遗产景区旅游市场时空格局研究――以四川九寨沟 为例.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31.

作者简介:

环境管理学论文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环境问题的现代性将环境立法置身于复杂情境之中,环境法的“软化”正是立法上对于环境问题的复杂性的必要应对。环境法的软化具体表现为:法律规范的强制性让步于宽泛和灵活性的要求,框架性和指导性的规范内容增多,行政机关被赋予广泛的环境管理职能和行政裁量权。在环境立法的“软化”趋势中,协商合意日渐成为环境行政的主题词。

一、 从框架性环境立法说起

在国内环境法讨论中,经常可以听到关于我国环境立法“过于原则和抽象,不易操作”的批评之声,并将之归因为我国立法机关过于强调立法“宜粗不宜细”的原则。

这一归因自然有其合理性,但就环境立法领域而言,“宜粗不宜细”原则未必是唯一的、甚或主要的原因。值得注意的是,即便不存在该原则的指导,环境立法同样可能保有抽象、概括和灵活的特点。这既是一个显著的事实,同时也可能是立法技术处理的一种必需——事实上,已经有文献指出,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各国环境管理最显著的发展在于框架性结构环境法律的出现。框架性立法通常重视环境管理的总体目标和原则的确立,合理的机构设置,环境政策的总体框架和规划等问题,有利于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一个概括、广泛而灵活的法律框架,同时,也留下了可操作性的质疑。

二、 环境问题的现代性与框架性环境立法

那么,作为环境问题的立法应对,框架性立法是否可以避免?这得从环境问题的现代性本质说起。对于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有的将之归为人口增长;有的归为生活富裕;有的抱怨人的内在进取性;神父抱怨各种赢利,历史学家抱怨教会,政治家归罪于技术,环境主义者归罪于政治家们或者资本主义,还有个别观察家归罪于每个人自身。[3]在所有这些原因的背后,我们注意到,现代化仍然难脱其咎。

在加拿大社会学学者大卫·莱昂(David Lyon)的著述中,现代化是一种与技术导向的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的社会政治演进方式的概括,而现代性,则是那些演进所积累的结果。正如许多学者和思想家所看到的,现代性成功地开创了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导致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变迁,但同时它也生产出否定和对抗自身的条件。现代性是一柄双刃剑,一面是技术进步、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工业化和城市化;另一面的阴暗中,除了马克思指出的资本主义背后的暴力、压迫和剥削;杜尔凯姆指出的混乱和迷失;韦伯指出的官僚制铁笼的奴役,齐美尔笔下的陌生人社会等等以外,还有日亦凸现的环境危机。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公害事件的发生,往往与工业化快速发展如影相随。不少城市居民突然发现自己笼罩在光化学烟雾中;农民对有毒的杀虫剂忧心忡忡;一些人抗议原子弹和核电站的射尘威胁;另一些人则遭受着体内高水准的铅或汞引起的痛苦。工业革命发源地英国和工业化快速发展国家日本、美国等国频频发生的公害事件,一件比一件让人触目惊心。在当今经济发展已经驶入快车道的中国,水问题已经相当突出:在中国617个城市中,近300个城市面临水资源匮乏(应当附带说明的是,这种匮乏并非水资源总量的匮乏,而是水资源的可用性和安全性的匮乏);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中国主要河流5万公里长,已经有80%的河段由于污染不适合鱼类生长。由此可见,环境问题从一开始就作为现代化的副产品呈现于世,其本质是现代性的问题。

环境问题的现代性本质首先决定了其矛盾的社会属性。用社会学的语言表达,矛盾性是“将某一客体或事件归类于一种以上的范畴的可能性,是一种语言特有的无序,是语言应该发挥的命名(分隔)功能的丧失”。在鲍曼那里,矛盾性和秩序都是现代实践的产物,现代实践的出发点是要追求秩序,消除矛盾,然而矛盾性却在现代权力的每一次胜利中不断强壮。现代性的这一性状在环境问题上得到充分的体现——我们不难注意到,环境问题往往当前性和滞后性并存,广域性和区域性共在,与经济开发活动相生相克,依赖技术处理的同时却又缠绕于技术带来的种种负面效应。

环境问题的现代性还意味着环境问题与风险性密切相关。根据著名社会学家贝克(Ulrich Beck)的风险社会理论,我们正处在从古典工业社会向风险社会的转型过程中,风险性和不确定性是这一过程中的标志性概念。从近年国际国内因温室气体削减、疯牛病、禽流感、致癌物质等诸多环境风险而产生的紧张和冲突来看,各国政府机关在进行环境风险管制时,都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担负着效率、回应和前瞻使命的公共机构,究竟如何在浩瀚的风险海洋中甄别应当予以管制的环境风险,并选择明智合理且卓有成效的控制手段呢?不管是环境经济学、环境管理学还是环境法学,回答这些问题都无法绕开风险评估的环节,并且在这个问题上都极易陷入不确定性的泥潭。

上述环境问题的风险性、矛盾性的社会属性决定了环境问题注定了属于复杂性问题。复杂性意味着非线性、不确定和偶然因素的大量存在,以及人类面对复杂系统的无知。早在20世纪70年代,康芒纳即向人们揭示,人口、富裕和技术,都在加剧环境危机。这三个因素并非各自静止存在、单独对环境发生作用,而是变动不居,交互作用,以乘积而非简单相加的方式促使污染增长。现代工业化的社会中存在着大量的形形的中心,有着不同的规模和特征,从人口密集的城市到人口相对稀少的村庄,生活其中的人们可能都在追求不同合作或冲突的利益。工商业发展、货物流通和服务、交通联系、生活方式选择,各自以不均衡的方式作用于各种环境媒介,构成异常复杂的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我们很难真正了解所有这些作用元素相互之间的关联性。

了解到自然和社会的这种复杂性和非线性特征,对于环境风险的控制无疑是必要的。至少,需要人们借此反思传统的线性思维和行为模式,对某一事件或结果事先放弃简单、唯一的因果论。克劳斯·迈因策尔指出,物理的、社会的和精神的实在都是非线性的和复杂的,因此应当注意我们的行为的严重后果。在一个非线性的复杂的现实中,线性思维是危险的。我们需要一个生态学和经济学之间有着良好均衡的复杂系统。这要求我们在反思惯有的线性思维方式的基础上,探索对复杂性和非线性的环境问题的管理和控制方式。

三、 环境立法“软化”的具体表现

从立法实践来看,环境法的“软化”正是立法上对于环境问题的复杂性的应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国环境法律规范不约而同地体现出这样一种趋势。

第一,法律规范的强制性让步于宽泛和灵活性的要求,框架性和指导性的规范内容增多。如日本环境法中大量存在的有关公害防止的事业法的规定、有关行政指导和公害防止协议的规定;我国的《环境保护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的规定都明显具有“软法”的特点。

原田尚彦指出,如果公害控制只是规定严格义务,很多情况下很难达到目的,不少情况下需要参考地方的自然社会条件、产业特点,依靠行政指导、企业合作,适宜地找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在日本的公害控制实践中,依靠法令和条例的权力性限制不过是极小部分,大多数都是通过行政指导、缔结公害防止协定等多种非权力性行政手段的实施才有效地得以实现。

第二,行政机关被赋予广泛的环境管理职能。环境问题的现代性不仅仅决定了框架性环境立法在所难免,其所包含的广域性、滞后性和公共性因素还决定了环境损害的事后私法救济无力,环境问题更多地依赖于环境行政措施解决。在日本,大多数公害受害者不愿通过需要严格的程序、耗费钱力的裁判程序,而希望通过行政机关的专门知识和作为公共机关的信誉、有时依靠其政治力量,使问题简易迅速而且廉价地得到解决。学者因而总结,环境行政的必要性在于:在具有复合性、广域性的产业公害和城市公害的情形下,通常原因发生者、受害者都是不特定且多数的,基于以个人主义法理为依据的过失责任主义的私法解决办法有其限度,人们认为需要行政措施;司法救济原则上是事后救济,而且以金钱赔偿损害。因此,作为对人身生命、自然环境的侵害救济,是不充分的;通过诉讼谋求解决,需要花费时间,而且对违法性和因果关系作出立证,困难很多;此外,行政施行的各种事业,有时甚至会构成环境破坏的原因。[10]类似的情形在美国同样存在:法院职能的局限性,以及诉讼和诉讼制度的局限性(诉讼的个别、偶然性、抗辩制的对抗性、举证障碍、侵权法救济不足、以及诉讼代价高昂)都限制了通过司法途径控制环境危机的有效性。由于环境危机的广泛性和深刻性,控制和消除环境危机成为美国联邦和各州行政部门的职能。法院在控制环境污染或环境危机方面虽然能够发挥一定作用,但是这种作用同行政部门的规划和计划职能和日常管理职能的作用相比就是次要的了。只有全面、系统和持续的控制才能有效地控制环境危机,而这种全面、系统、日常和持续的控制只有通过行政部门的日常管理活动才能实现。[11]此外,现代环境法中实践风险预防原则(或理念)也十分需要行政机关的事前介入。典型的环境预防措施如环境政策以及环境行政计划。[12]因而,环境法律规范的内容侧重于规定环境管制体制、措施以及相关责任,主要为环境行政提供依据并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制约,对环境行政手段十分倚重。

第三,行政机关被赋予广泛的裁量权。由于环境问题的复杂性,环境法律规范的框架化、不确定性和不完备性凸现,环境法倚重行政措施胜过司法措施,环境行政机关的裁量自由得到彰显。这既是社会环境的客观需要,也是立法技术上的一种必要处理。从一般意义上来说,由于现代社会变迁迅速、复杂,现代行政范围大、技术性高,造成了立法机关面临立法技术和价值选择的困难,基于灵活性、机动性、专业性和实验性的考虑,立法机关授予行政机关广泛的裁量权。[13]美国学者斯图尔特(Richard B. Stewart)指出,行政裁量权的产生不外乎以下三个原因:第一,立法机关明确授权行政机关在特定领域内享有完全自由的选择权;第二,由于制定法的含糊、概括或模棱两可而导致行政机关裁量权的客观存在;第三,由于立法机关排除对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而产生事实上的裁量权。①具体到环境行政领域,由于其相对于其他的管制领域尤为复杂,其所具有的科技关联、广度利益冲突、隔代平衡以及国际关联特点,[14]同时意味着环境问题的处理对专业行政机关和专业行政人员的高度依赖。单就环境标准一项来说,由立法机关直接制定各类排放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是不可想象的,只可能由专业机关利用其专门知识识别污染物,并根据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管制污染物可能对经济的影响而确定执行标准。美国有学者指出:尽管在理论上,空气污染和水污染问题完全可能通过由法院实施的私人责任规则而得到解决,但是,该方案实行之中的困难和缺陷已经使得负责的观察者赞同集中化、专门化的行政自由裁量权,认为其是处理环境问题过程中的一个必要因素。[15]

在复杂的环境问题面前,环境行政裁量权的产生在所难免,不同法治背景中存在的只是环境行政裁量权的行使方式,以及对环境行政裁量权的约束方式和程度的区别。不过,这一点在环境立法中有时难免被忽略,如我国《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显然就没有意识到保留必要裁量空间的意义,以行政法规的方式对“2000年实现淮河水体变清”的目标予以明确确认,虽然实现了法规的明确化要求,但是这一规定实质上存在着对裁量权不适当的限缩,存在管制过度的缺陷,排除了具体执法部门对于淮河治污目标再行调节的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