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信息管理学论文

信息管理学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信息管理学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信息管理学论文范文第1篇

姓名1

任职单位职衔

E-mail Address

姓名2

任职单位职衔

E-mail Address

摘要

本文举例说明2002年第六届信息管理学术暨警察信息实务研讨会论文集所采用之排版格式。论文必须附有摘要。摘要以500字为限;11pt标楷体,左右对齐,行高为固定行高15pt。

关键词: 决策分析、制程分析、企业改造。

一、格式

文章必须采用A4大小的纸张,内文宽为16公分,高为24.7公分以每栏7.6公分的宽度分为二栏。文章排列必须左右对齐,不可参差不齐。

文章包括图片、表格、参考文献不可超过10页,不加页码。论文格式档可自本研讨会网站下载。

1. 论文题目与作者

论文题目字型为14pt标楷体,且必须置中。作者部分:姓名为12pt标楷体,亦必须置中。所属机关为10pt标楷体;行高为固定行高15pt。

2. 内文

内文字型均采用11pt标楷体。行高为固定行高15pt。

3. 段落标题与子标题

段落标题与子标题须采用粗体。每段标题与子标题前请留一行空白。每一段落首行以1公分缩排开始。

二、图片、表格与方程式

1. 图片

图片可使用一栏或二栏,说明必须置于图片下方。必须置中。

图一: XX图

2. 表格

表格可以使用一栏或二栏,说明必须置于表格上方且置中。

表一: XX表

3. 方程式

方程式应置中,并且于上下各留一行空白。方程式应编号,编号靠右对齐并从1开始。

F(x)=G(x)+5*H(x) (1)

三、参考文献格式

参考文献:11pt标楷体,左右对齐,行高为固定行高15pt。文献部份请将中文列于前,英文列于后,按姓氏笔画或字母顺序排列。中文参考书之年份可用民国历年或公元历年,以下为期刊、论文集、书籍之编排格式的范例.

1.李有仁、陈鸿基、李嘉宁,「组织特性与营销信息系统的研究:以台湾大型企业为例,中华民国信息管理学报,第三卷,第一期,民国89年,第 1~20页。

2.梁定澎,决策支持系统,台北:松岗计算机图书公司,1991,第1~20页。

信息管理学论文范文第2篇

服装生产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1]李毓.管理学课程实施案例教学的必要性探析[J].管理科学文摘,2004(10)

[2]李盾.国际贸易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探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报),2006(06)

[3]张敏.国际贸易实务中案例教学法创新探讨[J].时代教育,2010(04)

[4]路军.首席故事官:基于故事魅力的超级领导力[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8

[5]郭忠兴.案例教学过程优化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0(01)

[6]吴学君.独立学院“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探讨[J].教师,2010(09)

[7]李俊利.管理学案例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J].北方经贸,2010(12)

[8]杨清,徐建良.基于复杂事件处理技术的RFID系统数据分析.微计算机信息,2006,(9):2-4.

[9]MattWelsh.TheStaged.Event-DrivenArchitectureforHighly-ConcurrentServerApplications.EighteenthSymposiumonOperatingSystemsPrinciples.ChateauLakeLouise,Canada.2011.October:21-24

[10]王衍波,薛通.应用密码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100-200

[11]王晓燕.浅谈PKI技术及其标准.上海标准化月刊,2002,Z2(018):36-3

服装生产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1]李杰.纺织服装供应链信息管理问题探索[J].浙江纺织服装技术学院学报,2012(4):2-3.

[2]徐志发,陈更新.面向集团客户信息化服务的移动运营体系分析[J].电信科学,2006(3):2-4.

[3]郭守前.产业生态化创新的理论与实践[J].生态经济,2002(4):2-3.

[4]魏新辉.服装终端策划与品牌文化之间的关系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09.

[5]李枫林,杨小平.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流及其控制研究[J].情报科学,2002(11):2-4.

[6]程志华.企业级非结构化数据管理平台研究及实践[J].电力信息化,2012(3):2-3.

[7]陈鹏.可信云平台服务运行管理模式初探[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9):2-4.

服装生产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1]张金娟,段向华,蒋丽华.基于精益思想的服务流程优化研究[J].物流技术,2009,(2):202.

[2]霍布斯.精益生产实践——任何规模企业实施完全宝典[M].北京:机械出版社,2009:213215.

[3]傅贤治等.现代企业管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99117.

[4]张善刚.精益生产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0,(13):2527.

信息管理学论文范文第3篇

多明尼克大学布伦南商学院(BrennanSchoolofBusiness,DominiqueUniversity)和图书情报学院(SchoolofLibraryandInformation,Do-miniqueUniversity)都有开设知识管理的相关课程,两个学院还联合设立了工商管理图书情报双学位硕士[4],其目的是为大型图书馆和信息中心培养管理者。双学位硕士课程里包含有知识管理,旨在传授盈利和非盈利性组织的知识管理理论和知识基础,讨论知识资产对组织的价值,研究知识获取、评估、评价、管理、组织和传播的分析工具和技术,本课程还要求分析一个商业案例,并且要求学生进行知识管理项目设计和实施的演讲,以获得实践和经验。另外,多明尼克大学还开设有一个知识管理证书的认证课程[5]又称学士后课程(postbaccalaureate)。目的是为给有意从事知识管理者一个知识管理的教育背景,故拥有任何专业学士学位证书者都可以申请该认证课程。其课程体系包括:信息政策、组织分析、知识管理、竞争情报工具和技术。

2马里兰大学

马里兰大学罗伯特.史密斯商学院(RobertSmithSchoolofBusiness,UniversityofMar-yland)的工商管理专业开设有知识管理和全球商务与知识管理研究选修系列课程[6]。马里兰大学信息研究学院是ischools的成员之一,也开设有知识管理课程[7]。这门课程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熟悉知识管理的理论、实践和工具技术,帮助学生在盈利或非盈利性组织的信息部门中工作。为了能管理组织的智力资本,学生还需学习如何决定组织的基础架构,具体学习内容包括:知识管理,学习型组织,知识资本和相关术语;知识管理的历史、概念和成功的知识管理系统;为了培养学生的知识管理分析能力,且以研讨会的形式进行课程。

3澳新及港台地区高校知识管理教育现状与分析

3.1澳大利亚和新加坡高校知识管理教育现状

所调查的3所澳大利亚大学都开设有知识管理的课程。其中莫纳什大学信息技术学院知识管理专业设有知识管理的选修课程,信息和知识管理硕士文凭项目开设了全面的知识管理课程。南威尔士大学的法学院开设了法律服务中的知识管理,信息系统、技术与管理学院开设了知识系统与技术。悉尼科技大学信息学院设有信息与知识管理的硕士学位课程。而2所新加坡高校都开设有知识管理的课程,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还开设有知识管理硕士专业。具体见表4所示。(1)莫纳什大学。莫纳什大学(MonashUniversi-ty)信息和知识管理硕士学位(GraduateDiploma)[8]招收一年全日制或两年在职学生,且只招收已经拥有信息和知识管理对应专业的初级资格证书的学生。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相关概念和知识管理理论,并更深一步学习信息和知识管理领域中的一个或多个方面(例如图书管理,档案管理,档案科学,信息架构,知识管理)。课程目标包括:掌握信息和知识管理以及信息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认识和理解在信息技术领域的技术使学生能更好的适应信息技术领域的持续变革,借助专业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对于信息和知识管理的深层理解,提供符合澳大利亚图书馆和信息协会(ALIA)和澳大利亚档案管理协会(ASA)需求的信息和知识管理知识和技术。(2)南洋理工大学。南洋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SchoolofComputerScience,NanyangTechnologicalUniversity)在硕士阶段开设有知识管理专业[9]。通过研究分析知识管理的文献和课程可以发现管理、技术和信息是知识管理的三个基础学科,而知识管理的专业学习中这三个核心主题领域的覆盖率存在着普遍差异。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有着超过其他知识管理专业的独特优势,因为通信与信息学院还有两个与信息研究相关的硕士专业:信息研究和信息系统,可以有效地支持知识管理的技术与信息需求。该专业把这三个基础学科(管理、技术和信息)并重,并把它们看作知识管理的三大支柱学科。学生可以选择通过课程和论文或者只通过课程来完成学业。选择课程和论文模式的学生要修习3门核心课程,6门选修课程并提交论文;选择只修习课程的学生要修习3门核心课程,8门选修课程。

3.2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地区高校知识管理教育现状

中国台湾地区在被调查的6所大学中有4所开设有知识管理课程。成功大学在本科和硕士阶段都开设有知识管理课程,其中工学院为工程科学系在职硕士班开设有知识管理的课程,管理学院在本科的企业管理、资讯管理和国际工商管理专业开设有知识管理课程,并为管理学院博士开设有一门知识管理开放课程,为知识管理教育提供了新途径。台湾大学管理学院为资讯管理系和商学研究所的硕士和博士开设有知识管理相关课程,该校的图书信息学系开设有知识管理学程,系统教授知识管理的相关知识。台湾义守大学的管理学院也在本、硕、博三个阶段开设有知识管理课程,另外电机资讯学院资讯管理与医学院的医学管理专业在本科和硕士阶段开设有知识管理课程。台湾政治大学管理学院在硕士和博士阶段为咨询科学系的学生开设有知识管理相关课程。中国香港地区有2所高校开设有知识管理相关课程。其中香港城市大学的信息系统学院为商务资讯系的硕士生开设有知识管理课程,同时还设立有电子商务及知识管理硕士学位,该硕士学位针对有本科学历证书且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商务人士开设旨在培养有电子商务和知识管理知识的管理者、专业人士和企业家。香港理工大学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在硕士阶段开设有知识管理课程并设立相应的知识管理硕士学位。具体见表5所示。(1)台湾大学。台湾大学的管理学院和图书信息学系都在研究生阶段开设有知识管理的课程。其中管理学院的资讯管理专业开设有知识管理,商学研究所开设有知识管理与服务创新课程,图书信息学系开设有知识管理学程。资讯管理专业的知识管理[10]旨在给学生一个关于知识管理及实践的综合视角,包括概念、理论和知识管理的技术,开发知识管理方案的流程和策略,知识管理相关的组织,管理和行为学知识。并要求学生参与一个知识管理相关的小组项目,以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学习环节。图书资讯学系开设的知识管理学程源自于英国,是学校为了帮助特定群体的学生达到特定学习主题所规划的学习经验总和,并且透过规划必修、选修科目及修课流程来达到学程教学目标[11]。(2)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在知识管理教学、研究和推动其应用方面设置灵活,开设有香港及全国唯一的知识管理硕士学位[12]。其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拥有均衡的知识管理领域知识,使其对知识管理的工具、方法和设计与实现有深入了解,并熟悉知识管理领域的最新热门话题。该学科毕业生在获得一定的工作经验后可以做首席知识官、首席学习官、创新经理、知识管理员和各种顾问等,或在组织和公司从事知识审计和实施知识管理项目。为了给学生最大的便利,该专业采用两种模式,学生选择其一修完30学分即可顺利得到学位。模式一要求学员修完10门课程,包含5门知识管理必修课,至少三门专业核心课程,和至少两门选修课;模式二要求学员完成7门课程,包括5门必修课,至少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和一门选修课程,另外还要完成学位论文。

4中国大陆地区高校知识管理教育现状与分析

在对于中国大陆高校的调查后发现,很多高校课程信息化建设还不够全面或不够公开,甚至是信息更新不及时,导致调查不够准确详细,只有少部分学校在其网站对本校的部分精品课程给出了较为详细的课程大纲。在通过电话或邮件等方式联系后,综合得到中国大陆开设过知识管理课程的情况如表6所示。(1)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知识管理课程全部开设在研究生阶段[13]。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以授课、课题研究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为普通在校研究生和MBA学生开设知识管理课程。课程从知识管理与职业生涯设计、资源层面的知识管理、组织层面的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战略设计这四个角度设计课程内容,其知识点主要包括:认知模式和自我知识构成诊断、知识社区与团队写作、知识创新与组织文化、知识和能力的价值链分析等。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为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生(博士和硕士)开设有知识与创新管理课程。采取课程讲授、案例教学与学生参与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从知识与创新管理的概念、理论研究和实践三个维度,阐释知识和创新管理的系统研究成果,并以知识与创新管理的前沿问题为核心,引导同学通过案例研究,发现知识与创新管理的真谛。课程以三个案例和一个测试为核心,重点讲述知识管理的战略选择和创新的机制与方法。具体内容包括:创新类型与竞争优势;创新思维与创新环境;创新体系与创新架构;创新过程管理:从创意到财富;创新范围:从产品创新到商业模式创新;知识管理战略:从模仿到超越;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化;信息技术驱动的管理创新;组织学习与创新;知识与创新团队的管理。(2)武汉大学。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作为国内图书情报教育的先驱者,提供从本科到博士多层次、全方位的知识管理教育[14]。表7为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知识管理课程概览。对于本科生阶段的知识管理教育,学院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档案学专业学生开设了“知识管理”选修课,由不同教师任教,教材选用邱均平教授所著《知识管理学概论》[17],参考张润彤、柯平、董金祥等所著教材[18-20]。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知识管理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管理的基础理论、方法和应用工具,学会运用理论方法与工具来分析和解决知识管理领域中的实际问题,为今后的工作和研究打下应有的基础。创造性地从理论、方法和应用三个视角全方位地构建了知识管理学的学科体系。在硕士阶段,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开设有知识管理与商务智能研究方向,情报学开设有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研究方向,档案学开设有知识管理与数字档案研究方向,信息资源管理专业开设了知识管理与知识科学研究方向。博士阶段设立有知识管理、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以及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研究方向,研究知识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知识管理流程和实施步骤、公司再造、业务流程重组等,并开设多门知识管理相关学位课程如知识管理与数据挖掘、知识管理与科学研究。

5国内外知识管理高等教育对我国大陆的启示

我国于2009年和2010年相继颁布了六项知识组织相关国家标准[15],充分体现了国家对知识管理的高度重视,知识管理教育和研究的蓬勃发展也是可以预见的。然而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大陆地区知识管理教育虽取得丰硕成果但仍有很多不足,对比国外及港台地区知识管理教育,给我国大陆知识管理教育的启示如下:

(1)尽快制定完善的知识管理学科体系,及早设置知识管理专业。国外和港台地区的多所高校在硕士研究生层次已经设立了独立的知识管理专业;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的管理学院设立了知识与信息系统管理专业;台湾大学也开设了知识管理学程等等,这些知识管理专业拥有更大的自,能更好的根据自身需要形成合理的课程体系,达到知识管理的教学目标。目前我国大陆地区的知识管理教育通常是依附于其他专业下,作为一个研究方向或仅是一门课程,不存在独立的知识管理专业,这是制约我国大陆地区知识管理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构建一个具有一般指导意义、完整、全面、系统的知识管理学理论体系,对促进各个学科领域的知识管理实践活动的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学科意义和价值[21]。

(2)完善知识管理在高等教育中的培养层次,丰富知识管理的教育形式。国外和港台知识管理的高等教育覆盖了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而且知识管理教育形式丰富,形成了以正规教育为基础,远程教育、证书教育等多种教育形式为辅的多元化的知识管理教育。完备的高等教育培养层次使国外及港台地区的知识管理教育形成了合理的格局,多元化的知识管理教育弥补了正规教育的不足[22],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知识管理教育,使得知识管理教育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增强了知识管理学科的活力,促进了知识管理的良性发展。我国大陆地区的知识管理教育大部分集中在硕士层次,在承担培养大批次优质人才的本科阶段只有极少机构开设了知识管理课程。且教学形式上大都局限于传统正规教育模式,只有清华大学的总裁培训班开设了知识管理的培训课程。但这并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对于知识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不利于为硕士和博士层次的知识管理教育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也不利于知识管理教育的快速发展。因此,应该完善知识管理教育在我国大陆高等教育中的培养层次。

(3)依托相关学科,发展知识管理教育。国外及港台地区的知识管理高等教育分布在信息科学、管理类、计算机科学、图书情报科学等多个学科,很多高校在不同的学院,不同专业下同时开设了多门知识管理课程,如台湾大学在图书信息学系开设了知识管理学程,又在管理学院开设了知识管理、知识管理与创新服务课程,这些课程与所在学科相联系,使得知识管理课程的内容丰富,满足了社会对不同方向知识管理人才的需求,也是这些学科自身发展和融合的需要[23]。我国大陆地区知识管理还没有形成单独的学科专业,知识管理高等教育现阶段也处于依附其他学科的教育形式,但仅出现在管理学院和图书情报学院,鲜有其他学院开设知识管理的相关课程。而这些学院中的知识管理课程数量少,基础薄弱,往往只能传授知识管理的基本理论。我国要发展知识管理教育首先要在相关学科中根据本学科与知识管理的联系广泛开设知识管理相关课程,与其他学科融合,形成一个知识管理的就业方向,扩大知识管理的影响力,夯实知识管理的专业化基础。

信息管理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3)17-0031-03

根据《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方法》,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由于没有政府的财政扶持,再加上它们大多办学历史较短,社会的影响度远远比不上重点院校甚至一般本科院校。那么如何在当今生源竞争非常激烈的高校中站稳脚跟,这是决定独立学院的生存和发展的首要问题。而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这个专业,是将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中原有的管理信息系统、经济信息管理、科技信息、信息学、林业信息管理等五个专业合并而成的一个新专业,虽然大部分高校都已开设这个专业,许多重点院校也已经办出了体现自身优势的专业特色,对于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最重要的也是如何办出信管专业特色。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是2004年4月,经湖北省教育厅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由长江大学举办的独立学院。我院管理学部于2007年在管理类专业的基础上,开设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当年开始招生,经过5年的教学探索,信管专业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很多不足。

1.人才培养目标缺乏特色

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中规定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而我院在兼顾国家规定的人才培养要求的基础上,只是简单的增加了“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没有考虑到我院管理学部的实际情况,最终导致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也缺乏特色,课程体系也只是管理和计算机简单的拼凑,无法有效地将各个学科进行有效整合,学科之间缺乏系统性和关联性,无法体现独立学院“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要求。

2.课程体系不合理

目前,我院信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是在长江大学信管专业的基础上,删减了一部分课程而组成的体系,必修课主要有四大块内容:公共基础课、学科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实践教学。在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共基础课这两大块中,划分有点混乱,比如:对于数据库基础及应用(VFP)应该是属于专业学科基础课,却放在公共基础课模块中,而在学科共基础课中,对于专业很需要的一些基础课程却没有设置,如C语言编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以及离散数学等,导致在专业核心课的教学中,很多同学都没办法跟上,也没办法把所学知识融入到实践操作中,以及实践教学模块的很多内容也没办法真正实行。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也发现,学生感觉每个学期课很少,而对所开设的课程中所涉及的很多知识内容又不懂,导致每个学期感觉没学到什么东西。所以我认为我院的信管专业课程体系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一是,如上述所说,所设模块的课程很混乱,学生学起来没有针对性,不知道学了这个课程要做什么,各个课程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而且一些基础课程也不够全面,导致学生完全没办法从实践上去掌握专业的核心技能;二是,选修课的课程也没有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来进行设置,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只是从众多与信管专业相关的课程当中选一些出来开设,简单地让学生修满学分就够了;三是,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大纲完全照搬长江大学的大纲来写,没有考虑到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不断更新;四是,教材的选用也是五花八门,没有一套规范的也符合独立学院学生的实用教材。

3.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缺乏,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从调查的整体情况来看,学校对理论课程的课内实验和综合实验也很重视,安排的课时也是非常充分,这对帮助学生理解课程理论知识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实践教学内容还是单调老化,不能完全适应外界企业灵活多变的要求。对某些应用型的选修课,如电子商务、ERP,没有建立网上模拟实验室对课程进行实践教学,教学效果就显得不太理想。校外实习基地的缺乏也一直是制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发展的瓶颈,学生所学知识不能得到一个很好的应用,缺乏一定的实战能力,导致学生在就业的过程当中缺乏一定的自信。

二、发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的对策

为了突出我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企业信息化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专业特色,利用我院在经管会计类的专业优势,按照本专业“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原则,既重视对学生管理理论知识的培养,又要充分体现信息技术的应用性和工具性,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将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方面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突出专业培养目标特色

从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角度来看,当前社会、企业对信息人才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息技术人员,主要强调利用计算机技术从事软件开发、技术研发、进行系统集成和分布式处理服务等方面的人才;二是,信息系统开发和信息管理人员,包括信息产业的从业人员,主要是指数据库联机查询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的各类工作人员。三是,电子商务类人员,主要从事电子商务系统、商务网站的规划、设计、实施,侧重于Web技术。对于后两类人才强调管理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是跨学科、跨专业的复合型、综合型、应用型人才,不仅需要掌握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等专业性技能,且对经济、管理、会计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也是非常的重视,经过调查研究,社会对这类信息管理和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比较广泛,因此我院信管专业也应着重培养这两方面的人才。

而目前我院课程体系中是强理论、轻实践、强理工、弱经管。因此,课程体系中不仅要强调计算机及应用技术课程的学习,而且要加强管理学、会计学方面的知识,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实训课程,使本专业课程设置强基础,拓宽专业面,增强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所以,在本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中,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以下五大模块:

(1)公共基础教育模块:主要是院校中的公共课程,如数学基础类、计算机基础、数据库基础及思想政治、外语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的身体、思想、人文、社会、心理素质、为今后的深层次学习奠定基础。

(2)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主要包括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经济法、市场营销学、会计学原理、统计学、运筹学及其应用、财务管理学、生产与运作管理、但对于信息基础课程也不容忽视、如操作系统、C/C++语言程序设计、离散数学等课程。

(3)专业核心课程模块:根据CIS2011课程体系,主要包括 6门核心课程,分别是管理信息系统、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网络及应用、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原理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4)专业技术分化模块:为了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在专业技术分化模块中,主要设三个特色方向:

1)硬件维护和管理方向:可以介绍一些计算机硬件设备和网络的工作原理,使用故障的排除等动手性较强的课程;

2)信息系统开发及信息管理方向:主要有供应链与物流管理、企业资源计划、决策支持系统、客户关系管理、信息经济学、信息组织、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信息检索、企业信息系统及应用等;

3)电子商务方向: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网站设计与实现、电子商务系统设计、软件工程、J2EE平台技术、多媒体技术等。

(5)独立实践模块: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ERP沙盘模拟、学年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毕业实习等。

2.加强课程管理建设

在课程建设和管理方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改进:

(1)对开设的每门课程,要有非常明确的学生应掌握的专业技能和要求。

(2)根据CIS2011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大纲指导思路,并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专业课的教学大纲,做到每门课都有纲可依,且切实可行。

(3)注重教材建设,选择规范且适合我院学生的应用性教材,也鼓励教师自编教材和讲义等。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我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青年教师非常缺乏,有资深的教师主要是从长江大学管理学院外聘,且大多数都已到了退休的年龄,缺乏具有企业背景和信息系统开发的中年教师。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信管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我院信管专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具体的措施主要有:

(1)大力引进信息管理类专业的硕士和博士;从社会招聘有相关工作经验的成功人士加盟教师队伍或兼职上课、开讲座。

(2)选派青年教师参加国内名校的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学研讨会,组织教师参加本专业的教育培训,以及管理软件开发实训研修班等。

4.重视实践教学,重视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

在专业课的课内实验和课程设计方面,设置本课程学生必须掌握的实践技能,如尝试开发各类小型的ERP系统软件,开发电子商务网站等;此外,应充分利用我院购买的用友ERP软件,构建信息管理网上模拟实验室,如管理信息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电子商务、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等均可以通过网络模拟实验来提高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动手能力。在专业综合实践技能方面,应充分利用我院在ERP沙盘模拟比赛方面的丰富经验,为信管专业学生服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在管理和信息技术应用这两方面的综合技能。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发展迅速、实用性强,只有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和实习基地的建设,积极争取得到企业的支持和投入,使得在专业实习方面,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强化教学内容,培养职业技能,提高就业的竞争力,才能真正使我们的学生受到社会的欢迎和认可。

三、结束语

通过几年的探索研究和实践,我院信息管理专业得到一定的发展,但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我院的实地调查研究,总结了专业建设中的一些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在今后该专业的建设中,能不断改进,使我院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大力促进独立学院的发展。

参考文献:

信息管理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信息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实践;改革

引言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一个覆盖面比较广泛的专业,本专业内容涵盖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管理学四个学科。信管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知识应用能力、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高级应用型管理人才,为信息化建设服务。根据实际,信管专业定位于着重培养从事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分析、规划、设计、开发、管理与维护的高级应用型本科人才,强调学生的实践性与应用性能力的培养。

一、目前信管专业教学实践体系存在的问题

第一,课程设置相对滞后。该专业的课程设置跟不上信息技术的发展,一些与信息技术发展密切相关的体现现代管理思想的信息化技术课程,如:数据挖掘及数据仓库技术、CRM的原理与实施、SCM的原理与实施等并未开设,也没有安排与此类课程配套的随课上机实验、课后实践、课外实习等实践课程,而恰恰是这些课程的设置及上机实验、社会实践,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信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综合性实践环节薄弱。目前的实验教学内容方面,偏重于传统验证性实验,而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分析和运用能力的综合型、设计型以及创新型的实验开设较少,学生的应用能力、动手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团队协作和沟通的能力,在实验课中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

第三,实践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落后。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为配合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专业训练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而设置的教学环节。长期的应试教育,养成了学生重视理论课学习而轻视实验课学习,学生对实验课是敷衍了事,实验教学的设计都围绕“教”而展开,着重强调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学”限定在教师的“教”之内。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只动手而很少动脑,缺少参与实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方式不很严格,在课程结业成绩中所占的比例过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学生忽视实践教学环节的一个原因。

二、实践教学内容改革思路及方法

根据教学改革项目重点进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手段、实践管理方法和实验支撑平台改革一体化研究和探讨。实践教学改革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和运用各项专门知识与技术,开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有关的实验、科研、开发等项活动的基本能力,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革的思路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

2.1 职业能力

信管专业的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要系统、全面地掌握信管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必要的基础研究训练,特别是应用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初步的经济学、管理学素养和良好的计算机科学素养以及一定的应用和科研能力。应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如下:

(1)现代经济与管理理论的应用能力。具备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具备一定运用经济手段,管理信息资源的能力;具备现代管理理论基础,掌握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的思想、管理流程

(2)信息处理的基本能力。能辩识自己的信息需求;能了解完整的信息和智慧决策之间的关系;能陈述信息问题,表达信息需求;知道可能有用的信息资源;能制订妥善的信息检索策略;能使用信息资源;能评估信息的相关性及有用程度;合理组织信息使其具有实用性;能组合新信息成为自己原有知识的一部分;能将信息应用于批判性思考及解决实际问题。

(3)数据库技术应用能力。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不同类型的数据库的建立、管理、查询、备份和恢复技术;能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分类、整合,用数据库技术实现集中管理。

(4)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能力。理解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网络参考模型,掌握局域网和网络互连技术、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工程的相关技术;能根据实际应用需求,构建满足要求的网络系统;具有对网络实施管理、维护的初步能力。

(5)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开发、集成、管理和维护能力。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整合各类信息资源,运用信息系统的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进行规划、设计、开发、集成、管理和维护信息系统.

2.2 可持续发展能力

(1)多视野认知能力。通过学校开设的通识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多视野认知能力和综合能力,服务于学生个性及其特长的形成。

(2)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能科学地制定学习计划和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时间;掌握科学的思维和学习方法;善于利用一切学习资源辅助自己的学习;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对知识的获取具有较强的欲望和能力。

(3)学科拓展能力。具备信管专业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知识,了解本专业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能对所在地的信息系统的应用状况有较深入地了解,能对所在地的信息系统建设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构想;掌握文献检索、信息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规划、设计和开发出满足实际需要的信息管理系统或者撰写有一定水平的经济、管理类科研论文;毕业生能很快胜任与所学专业有关的各项工作或继续深造。

2.3 加强校企联合,搞好实践实习基地建设

加强实习基地的建立。在实践教学中,加强与一些企业的合作以建立长期的实习基地,确保校外实习基地与学生的课程学习对接,使得学生能够在专业理论教学结束后、课程或毕业设计之前,及时进入实习基地的相关部门,全方位地感知信息管理的实务,保障实践教学的顺利推进。

参考文献:

[1] 龙朝阳,靳晓恩.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 吉林:图书馆学研究,2006(9):57-61.

信息管理学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病案系统;PowerBuilder ;病案 ;Oracle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2-0339-01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现代社会迈入信息化阶段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样在医疗领域计算机的应用也逐步广泛信息技术以其本身具有的迅捷、准确、安全的特点在医疗领域逐步替代了传统的手工作业。我国现代病案管理源于本世纪二十年代。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近十年来病案管理己成为集临床医学、统计学、管理学、计算机学等学科为一体的新型医疗信息的管理学科。当前病案管理已是医院管理中一个重要的领域。病案信息资料具有广泛和重要的利用前景病案信息己成为医院的信息中枢。它是医院主要工作部门的信息聚合是医院网络最主要节点和信息源。在医院所有信息系统中数据量最大信息来源最复杂使用率最高质量要求高而且具有不断增长的特点。所以在整个医院活动中医院间、社会上以至国际间对病案管理工作都有了更新的要求。随着医院管理的现代化发展病案管理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病案管理渗透于医院管理、科研教学、医务统计、预防保健等许多方面在其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我国经过长时期的发展传统的病案管理工作已经处于较为完善的状态包括纸质原始病案的收集、编日、保管、提供等工作但这些工作都处于手工操作阶段。其弊端较为明显病案管理手段简单机械忽视了病案质量的好坏以及病案利用率的高低医院与医院之问、科室与科室之间病案资料互不通气。从而局限了病案资料的开发和利用病案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储存空间不够以及病案存放环境差随着时间延长使很多有价值的病案资料流失病案借阅有则不依导致有些重要病案借后不还、失丢。特别是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病案管理工作已经从最单纯的档案管理工作发展成一门新型的医疗信息管理学科。由此,病案系统的开发、使用显得势在必行。

1.2 系统开发意义

整个系统的意义:系统规范了病案处理流程,实现了病案科病案业务的流程与以实现和再造,不合格病案发现率显著提高,从根本上解决了原来病案内容全部手工录入、编码病案借阅手续复杂、人员工作量大的问题,院病人的相关病案首页信息采集、校验,实现与医院信息系统其他子系统的无缝连接;病案编目中提供了拼音与编码两种方式:纸质病案文书扫描与签章;为网上病案借阅实现了安全规范的借阅流程;为医疗与管理人员丰富的检索检索方式、符合国家标准的卫统报表同时保证了病案文档的安全管理问题,避免了病案文档的遗失、泄密问题为医院医疗、管理人员提供了丰富、规范的病案材料与报表,对医疗科研、质控提供了详实的数据充分发挥了病案这一重要医疗文书的医疗法律效益。为使系统具有较高的可维护性与稳定性,采用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与编程思想对整个系统划分为若干模块开发环境采用Powerbuilder 9.0,后台数据库选用了Oracle 11g;为了解决病案管理与流通中的安全隐患,建立了系统安全平台,保证了操作合法性与数据的安全;依据使用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及工作方式的要求,作到了界面友好、直观降低了误操作率。

2 结论

本论文通过信息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快速发展的趋势,以及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子系统----病案系统的发展现状的研究和分析,总结出病案系统这款软件是完全必要的,而且也是切实可行的。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本人对软件开发工具PowerBuilder技术有了全新的了解,尤其是对系统总体设计架构以及对数据库的设计,接口函数的设计等方面。

病案系统的开发,基本上满足了病案业务的要求,功能较完善,界面友好。系统运行稳定,应用效益显著。

(1)显著降低了病案室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工作量。

(2)病案室作业流程更加符合规范。

(3)病案信息标准化,符合卫生局对于病案的要求。

信息管理学论文范文第7篇

沈阳和他的团队开展了3年多的与非法学术期刊专题研究。昨日,他拿出其中一组数据我国现有一般期刊、核心期刊、权威期刊约9468种;查询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可知,我国国内2008年发表于期刊和学术会议的论文约有248万篇。

另一组数据是我国每年有100万高校教师、约100万在校硕士生和博士生、超过30万科学研究人员、500万以上工程技术人员特别是国企工程技术人员、70万农业技术人员、360万以上卫生行业技术人员有需求,合计超过1180万人。

排除部分人员非每年必须发表因素,每年仍有数百万人有发表需求,却注定没有机会。这数百万人中,相当比例迫于毕业、评职称期限临近,具有刚性的需求,只能求助于网上或网下的市场和非法学术期刊解决。

信息管理学论文范文第8篇

邬锦雯,女,1969年出生于云南昆明。华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1987―1994年就读于中山大学,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2004―2008年于华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取得经济学博士学位。2013年3月访问美国密苏里科技大学;2014年6月经国家留学基金委青骨研修资助到加拿大萨斯温彻大学进修。自1994年起至今,在华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先后任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现任华南师范大学人口资源环境研究所所长,同时兼任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校友会副会长、广州青年商业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民建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以及广州市花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等职位。

二、研究领域

邬锦文教授长期在管理信息与数据挖掘、用户分析、知识管理、劳动经济等领域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具体研究可分为三个层面。宏观市场层面主要有劳动力转移和培训、信息政策与法规以及移动互联网的研究;中观组织层面是对文化资本和竞争力、HR-MIS、知识管理和物联网的研究;微观个体层面涉及胜任力模型及应用、数据挖掘和投资行为研究。

三、研究成果

邬锦文教授经过多年研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诸多论文,曾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就业机制研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风险度量方法及其在中国市场的应用研究和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图书编辑胜任素质模型的构建的主要负责人,同时还参与了新闻出版署重要软课题、民建年度参政议政招标课题和广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重点研究项目子课题研究。其中“改制后新闻出版业人才评测体系建设研究――以编辑胜任素质模型的构建为例”的重要软课题于2009年获得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优秀奖;会议论文“广东产业升级中结构性缺工问题与对策”于2010年获得广东中华职教社的特等奖。邬锦文教授还是优秀的参政议政人员,2008―2014年度,民建广东省委员会授予其“优秀个人”称号;2014年,“关于制定和实施财务管理职业标准,推动广东经济转型升级的提案”获得人民广东省委员会的优秀提案奖。

四、主要论著

1、2001年中国信息产业发展报告,广州出版社,2002年。

2、电子商务概论,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

3、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教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4、网上创业,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5、打造企业的可持续竞争力:组织文化资本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

6、面向城镇化的人力资源与收入分配政策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

7、你最胜任什么职业,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

8、信息产业结构研究,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1992年第4期。

9、信息产业与持续发展,情报科学,1993年第2期。

10、试论中国经济信息网络建设,情报科学技术,1995年第5期。

11、试论当代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图书情报工作.1997年第4期。

12、决策中的征兆信息识别,决策与信息,1997年第8期。

13、论信息的开发利用,情报学报,2001年第3期。

14、谈谈电子商务双语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国科学学报,2004年第11期。

15、中国证券市场庄家与散户的博弈,时代经贸,2008年第3期。

16、网络情报检索语言研究,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3期。

17、文化资本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18、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启迪,企业文化(下半月),2010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