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高等教育大学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分析
一、选题缘由
1984年,厦门大学获得我国第一个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授予点,截止到2014年恰好走过了30年的历程。学位论文是传播学科研究的理论成果和普及学科知识的重要资料,统计分析一个学科以往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可以勾勒出该学科发展的历程,明确该学科未来的研究方向,促进研究者更好地把握该学科的研究重点。而且,具有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高校,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氛围浓厚、科研水平高,代表了我国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的较高水平,其涉及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向对高等教育学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二、选题概况
以高等教育学实力最强的14所高校为研究对象,其中拥有高等教育学国家重点学科的高校2所(厦门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师范类院校8所(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综合类院校4所(北京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大学、西南大学)。这14所高校均拥有高等教育学博士点,代表了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较高水平。
选取“CNKI―《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万方―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网络检索,学科专业名称为“高等教育学”,检索时间段为“2010-2014年”,学位为“硕士学位论文”,以这14所高校为学位授予单位,经过两个论文库的比对和筛选,去除重复的论文篇数,检索出共1056篇硕士学位论文,其收录情况如表1所示。
在所选的1056篇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中,作者最后入学时间是2011年,该年全国有高等教育学博士点16个。其中浙江大学和清华大学近5年的硕士学位论文数量为0,因而本研究未对这两所高校的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进行分析。
三、选题领域分析
将所选的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进行研究领域分析,所借鉴和参考的理论或分类标准如下。一是李秉德先生的教学七要素说,即学生、目的、课程、方法、环境、反馈、教师等七个要素。如,高校教师和学生是两个不同的研究领域,高校课程教学和科研是极其重要的研究领域。二是参照《高等教育研究》编辑部关于高等教育学杂志的分类标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基本理论、教育体制与结构、教育经济与财政、院校研究、民办与职业高等教育、教师教育与教师发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课程理论与教学改革、学生工作与学生事务、教育学学科建设、高等教育史、国际比较高等教育等基本栏目。三是受陈学飞分类方法的启发,并借鉴赵苁蓉有关高等教育研究主题的划分法,对1056篇高等教育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进行主题分析,得到如下分类结果及主题释义表。
原则上每篇论文只统计到一个主题中,如果研究内容涉及两个主题,则以比重较大的主题为准。
按照本研究的统计标准,对近10年刊载的1056篇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主题进行数量统计,并按照数量多少进行排列,刊载论文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见下表。
第一类是大于10%的主题,有高校课程、教学、科研工作研究,高等教育宏观管理研究,比较高等教育研究和高校管理研究,总计比例为51%,关于这些方面的研究都在100篇以上;
第二类是大于5%而小于10%的主题,有高校学生研究、高等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高校德育工作研究和高等教育评价研究,总计比例为38%;
第三类主题的研究比例低于5%,分别是高校教师研究、高等教育史研究及其他方面研究,总计比例为11%。
通过对CNKI和万方论文库数据库中有关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的分析,可以明晰当今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重点所在,为今后硕士研究生选题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基于探索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范式的需要和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本次年会以“高等教育研究的使命与挑战”为主题,代表们主要围绕如何评价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如何提升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水平和如何开创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新局面等议题展开了充分的研讨。
一、如何评价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自
1983年成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高等教育学正式列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的学科专业目录至今,我国有组织领导和学科平台作为依托的高等教育研究已有近30年的历史了。如何评价这一时期以及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研究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未来走向和学科建设的前景。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胡建华教授指出,高等教育学在我国已成为一门“显学”,高等教育研究已成为内容广泛、人数众多的一个研究领域。据他对万方———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所收录的硕、博士学位论文进行检索统计,2006年至2010年12个学科门类共撰写了10467篇研究高等教育的博、硕士学位论文。非教育学科的高等教育研究硕、博士学位论文数达到4478篇,占总数的42.3%。
在教育学科有关高等教育研究的5989篇硕、博士学位论文中,高等教育学专业的硕、博士学位论文为2446篇,只占研究高等教育的硕、博士学位论文总数的23.4%。结合对该时段有关高等教育研究的期刊论文和立项课题的进一步分析,胡建华教授认为,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呈现出“研究视角的多学科”、“研究内容的多样化”和“研究人员的广泛性”等三个方面的特点。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王洪才教授则从思维方式或研究范式的角度,反思了我国近30年来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变化。他认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从注重客观规律和逻辑起点的纯理论探寻转向了对高等教育需求和实际问题的应用研究,从注重宏观研究转向了中、微观的高等教育研究。而这两个方面的变化,事实上是高等教育研究人员的思维方式从本质主义走向反本质主义的外在反映,体现了高等教育研究范式从单一走向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基于此,他认为,“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开始走向成熟”。
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院长蔡文伯教授通过分析2001年至2010年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上专门研究我国西部高等教育的学术性论文发现,学者们研究西部高等教育的积极性与国家的政策密切相关,主要是西部的学者在研究西部的高等教育,研究内容相对集中在西部高等教育的结构与发展战略上,指向问题的应用研究较多,而关于西部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偏少。
本次会议充分地展现了高等教育研究者们的自我批判精神。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眭依凡教授认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有:研究水平不高,相当数量的论著是为满足职称升迁或功名利益的无用之学;远未担当起其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没有发出具有社会震撼力的理论声音,且缺乏理论研究的责任感和学术勇气;缺少有创见的学术流派,也未形成有利于创建学术流派的条件。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等教育研究室主任马陆亭研究员把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现状概括为:高等教育研究的入门门槛不高;文章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还没有形成严谨的研究范式;争鸣不够,阶段性研究话题高度重合,观点一致;科研课题、博士论文选题雷同现象较为普遍。
在讨论的过程中,与会专家学者还反复追问了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究竟取得了哪些理论研究成果,究竟在哪些方面卓有成效地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于高等教育研究是否应该成为一块“公共绿地”和多学科的研究领域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总体来看,大家对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总体状况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
二、如何提升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水平
评价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特别是指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其目的是为了提升高等教育研究水平和促进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事实上,在本次学术年会上,专家学者们更多的也是在思考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与学科建设的出路问题。
胡建华教授本次会议发言的主题即是“高等教育研究如何走向深入”。在充分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他指出,在群众性高等教育研究方兴未艾的潮流中,走专业化道路是巩固高等教育学学科地位和提升高等教育研究水平的必由之路。具体来说,高等教育研究要强调“研究方法的更新”、“研究取向的转换”和“研究队伍的培养”,应避免“经验总结”、“就事论事”、“简单介绍”和“随想臆造”式的高等教育研究。与胡建华教授的主张较为类似,马陆亭研究员也呼吁高等教育研究要转型。而要顺利转型,他指出,必须提高高等教育研究的专业化水平,必须在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上有所建树,必须发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的带头作用。
无论是方法更新和取向转换,还是整体转型和走专业化的道路,我们认为,最核心的还是高等教育研究的学术规范问题。是否符合学术规范是判断高等教育研究水准的一个重要尺度,而探讨教育研究的规范性问题则是提高高等教育研究水平的内在需要。在此方面,汕头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马凤岐研究员作了题为“教育研究的选题和论证方式”的专题发言。他认为,教育学是研究教育问题的,而教育问题可分为认识性问题、实践性问题和价值性问题。教育学的基本论证方式是在证据基础上的推理,认识性问题和实践性问题的研究成果表达主要采用这种论证方式。价值性问题是教育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而教育哲学研究经常从一些不证自明的原则或公理开始,推导方式是演绎的,主要工具是概念和逻辑,“公理—推论”是价值性问题的主要论证方式。
眭依凡教授则把捍卫大学作为一种学术组织的特殊性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水平结合在一起加以考虑。他认为,大学是存储科学知识、发展科学知识和传播科学知识的专门组织,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就在于深刻认识大学组织的本质属性及准确掌握大学办学活动的基本规律。在强调大学应该坚守理想主义精神气质的同时,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者也应该站在尊重大学的本性和遵循大学规律的立场上,大胆地责难、质疑和批判现实,承担起理性捍卫大学的社会责任。高等教育研究若能够担负其应尽的责任,其水平也就毋庸置疑了。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卢晓中教授则肯定了学术创新对于提升高等教育研究水平的重要性,而社会变革是进行学术创新的动力和源泉。基于社会变革与学术创新两者相互关系的视角,并以高等教育发展理论创新为例,他认为,上个世纪后半叶出现的较有代表性的高等教育发展理论,如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论”等均是因应剧烈的社会变革引起的高等教育大变革、大发展而产生的。但是,卢晓中教授认为,随着高等教育日益进入“社会的中心”和在国家及人的发展中日益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发展理论创新则应当以引领社会变革为己任,从“适应性”创新走向“引领性”创新。
论述提高高等教育研究水平的一般性策略、途径或方法等固然重要,有选择地推介或展示一些高水平的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也是一种快速提升高等教育研究水平的新思路。作为本次会议精心策划的一个重要内容,日本广岛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开发中心黄福涛教授作了“高等学校专业教育的变革———历史与比较的视角”的专题报告,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阎光才教授作了“我国学术职业环境的探索性研究”的专题报告。前一个报告通过对中世纪、近代以及二战后专业教育在理念、制度和课程三个方面的变化分析,同时考察每个时期若干个国家或地区在专业教育理念、制度和课程三个方面的显著差异,完整地阐述了专业教育的概念,清晰地再现了专业教育变迁的过程,有针对性地回应了我国在实施专业教育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后一个报告则基于对我国学术职业环境的大样本调查,论述了影响我国学术职业环境的主要因素,分析了大学教师的职业认同情况以及对高校内部组织环境和制度、学术交流合作环境的基本看法,并得出了我国大学教师“对组织的依赖高于共同体”、“对政府的依赖高于组织”等一些很有价值的结论。
三、如何开创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新局面
提升高等教育研究的水平有助于推进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但是,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有其自身的要求与行动准则。考虑到中国的国情,提升高等教育研究的水平可能更需要良好的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平台的支撑。特别是自2009年国家颁布实施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之后,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在本次学术年会上,探究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因素,寻找开创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新局面的新思路,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张应强教授认为,我国早期的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由于选择了经典学科理论作为指导思想,以至于我们在学科理论研究方面产生了方向性偏移。自1997年和1998年的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学术年会之后,我国高等教育学界基本放弃了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研究而转入高等教育具体问题研究。他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表面原因是“高等教育改革实践的需要”,而根本原因则是“我们无法解决建设作为一门经典学科的高等教育学所面临的理论难题”。
基于此,张应强教授指出,走出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困境,我们的选择和任务是“建设作为现代学科的高等教育学”。其主要理由是:学科划分的标准并不是绝对客观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从人类知识和学科的谱系来看,学科划分标准经历了从经典学科到现代学科的演变。关于“现代学科”,他认为,现代学科具有四个特点:即“以社会需要为学科演化和发展的动力,学科划分的标准由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实践目的所决定”;“以重大的社会问题和综合性主题为研究对象”;“以应用性学科为主,并衍生出丰富的应用技术知识体系,学科内部很难形成严密和统一的理论体系”;“以多学科(跨学科)研究和交叉研究作为主要研究方法,没有专属于学科自身的独特研究方法”。至于如何建设作为现代学科的高等教育学,他指出,一是要突破经典学科框架,建设作为现代学科的高等教育学。二是要突破教育学视界,建设作为一级学科的高等教育学。他呼吁我们要“放弃追求经典学科思路,回到现代学科框架中来”,同时也要“增强学科自信”、“确立开放的学科姿态”和“重视高等教育学核心理论研究”。
“建设作为一级学科的高等教育学”可以说是本次学术年会发出的重要声音。除张应强教授明确提出这一主张之外,深圳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李均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科院王建华教授的大会发言,也都是在强调高等教育学已不再适合作为教育学的分支学科或二级学科,高等教育学应该按照一级学科甚至是一个学科门类来进行建设。
李均教授认为,在中国,学科不仅指一类知识或学问,还是国家管理和调控科学研究的一个基本单位,是行政建制在科学研究中的体现。历史地看,教育学实为“儿童教育学”,主要研究儿童教育,与高等教育学有着不同的“道统”,历史上的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本来就是两个不同的学科。而现实中的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相比,两者的研究对象、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也有较大的差异,高等教育学已形成种类齐全、涉及面广泛的分支学科,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有日益增大的社会需求。对照国家关于设置一级学科需满足的基本条件,他认为:“高等教育学已具备国家现行学科政策规定的关于一级学科的所有条件。”他还强调指出,高等教育学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危机尚可在“二级学科”框架下得到解决,而化解“一级学科”政策所引发的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危机,或许只能通过高等教育学建成一级学科来完成。把高等教育学建成真正的一级学科,当前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核心任务是“去教育学化”。
王建华教授认为,学科是学者的“家”。它既是一种组织建制和制度安排,也是一种心理情结和认知方式。学科的存在为学术同行的相互认同提供了必要的象征,为学术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平台。在仍以学科为基础结构的大学里,只有维持对学科的必要忠诚与认同,统一的学术共同体才有可能存在,健康有序的学术生活才有可能。在学科交叉盛行的今天,如果放弃了对于学科的坚守,高等教育研究将有可能会失去独立存在的价值。他指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困局在于满足于作为教育学的一个二级学科被列入官方的学科专业目录。伴随国家学科专业目录的修订,高等教育学作为教育学二级学科的行政合法性正在逐渐丧失。今后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必须突破我国现有学科专业制度的约束,首先实现从作为一门学科到作为一级学科的转变,然后再争取实现从作为一级学科到作为一个学科门类的历史性跨越。
关键词: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指导;答辩
现代远程高等教育为适龄青年提供了难得的教育机会,为积极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远程高等教育中的毕业设计是完成教学计划,达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教学计划中综合性最强的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对全面提高毕业生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远程高等教育实行宽进严出,学生入学门槛较低,又是在职学习,其工作和学习矛盾较为突出。随着我国远程高等教育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加,毕业论文的质量指导把关和答辩审核,越来越受到重视。当前现代远程高等教育毕业设计论文的评审、答辩大都采取指导教师或答辩小组写评语的方法,由于远程教育的校外学习中心、指导教师、学生之间的相关限制因素,论文质量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解决。
一、目前毕业论文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参加远程高等教育学习的多为在职人员,多种因素导致他们主动学习意愿不强,学习目的基本上都是为了取得文凭。远程高等教育的学习方式和时间都较为松散,在这种状况下,如果简单比照全日制普通高校的教学方式,只是将毕业论文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在师生沟通不便、时间紧迫等不利条件下,毕业论文的各个环节都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1.选题
一是学生主动性较差。虽然指导教师提供了论文题目方向,但是由于对学生的岗位和爱好不完全了解,所以提供的题目不能非常全面和具体。对此,一些学生不是根据职业特点或个人特长对教师提供的论文题目作调整,而是依赖老师给出的论文题目。究其原因是学生受传统观念的约束,盲目崇拜指导教师的权威性,或者因为工作繁忙,难于搜集资料等原因,其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撰写论文较为被动。
二是选题不规范,表现在选题超出规定的范围,不能结合自身职业背景选题,专业相关性较弱。很多毕业生来自中小学的教学岗位,常常忽略专业要求,而是以自己承担的课程为研究对象,选择教学改革类的题目。另外,大多数选题存在“泛、大、空”的问题。
三是选题重复程度高,没有新意,多数都是“老”话题。不仅是远程教育教学点间重复程度高,跨年度重复程度也很高。比如中国四大名著、“李”、“杜”等文学大家,已经成为每年毕业生的惯例首选,能反映中文学科热点或者新观点的选题却较少。
2.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包括文献检索和调查研究,是写好高质量论文的基础和依据。阅读文献是培养学生综合思维、逻辑推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但由于大部分学生没有写过文献综述,对文献综述的意义和基本要求知之甚少,对文献的辨析和综合能力差,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对多数学生来说,互联网变成“互贴网”,大量复制粘贴,写出来的文献综述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特别是古典文献,很多资料学生还没有读过,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在文献综述中还经常出现明显的事实错误。这些充分说明学生不重视文献综述对毕业论文的意义。
3.开题报告
它是毕业论文正文的框架,是开始进入论文写作的准备工作,起结构谋篇、纲举目张的作用。但大部分学生很少有写论文的经验,常常理不出头绪,不知道如何下笔,开题报告往往缺乏逻辑性,人云亦云,有不少是东拼西凑,没有新意,只能依赖指导教师的指点多次修改。
二、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途径
1.调查学生情况
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使毕业论文的指导更具有针对性,指导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专业水平、工作岗位和学习兴趣,从而明确学生最需要的指导内容,以便采用有效的方法,因材施教,确定毕业论文的指导计划。为此需要对学生的基本情况作调查,了解学生在专科、本科学习阶段的成绩、工作环境、科研能力以及论文选题意向。
2.抓好论文指导环节
在毕业设计指导的过程中重点抓学生开题、中期检查、写作、定稿、答辩等关键环节。
“开题”工作是做好毕业设计工作的前提与基础。召集全体指导教师和学生召开视频或音频“毕业设计动员会”。这样使全体参加毕业设计工作的教师和学生能够了解毕业设计的过程与要求。在此基础上分组进行师生网络间的咨询辅导,改变以往直接给学生提供题目的做法,帮助学生确定并审核选题。一方面体现出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另一方面也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选题方向确定后,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经双向选择,再正式确定题目名称,以利于学生个性化和独创精神的培养。
教师与每个学生交流,分析题目的研究价值、难易程度以及工作量的大小。鉴于大多数学生对学术论文的陌生,教师为他们介绍相关范文,指导学生借鉴、学习成熟的论文写作方法和格式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对论文的规划和意见,最终形成评价报告,及时向老师陈述选择的题目、意义、写作计划等。指导教师逐一点评,明确学生论文的题目和内容,给出开题成绩。
做好“中期检查”,保证写作进度。随时调整教学指导形式,利用网络和视频会议,指导教师与学生交流,检查学生论文工作的进展情况,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指导。
按计划审稿定稿。每一次交稿都是一次验收过程,教师会指出文中的不妥之处,给出中肯的修改意见,学生在拿到反馈回来的文稿后,也必须及时修改、充实论文,再次反馈给老师。改变以往“一锤定音”的做法,更好地检查了远程高等教育学生的毕业论文成果,考察了学生的实际科研水平。这种系统的“修”、“改”,也有效地保证了论文的质量。
定稿装订后,按照统一标准,公平评判成绩。为远程高等教育毕业论文专门建立“评分标准”和“论文初评制度”、实行多位老师审稿制。指导教师给出自己所带学生的论文初评意见和成绩,并将意见、成绩和论文送交其他教师再次评审。明确学生论文的水平,给出能否参加答辩的通知。通过的学生,抽签进入以教师小组为单位的答辩组。答辩工作安排在期末进行。答辩工作要体现客观公正的原则,实行匿名打分,指导教师回避制度。
3.加强远程教育的网络资源建设
在毕业设计指导的全过程中,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和辅导资料。包括:开题报告样例、关于毕业论文选题的点评报告稿、中期工作总结报告样例、论文写作格式与要求、写作指导、毕业论文样例、如何准备本科的毕业答辩、答辩注意事项以及毕业设计实施方案工作计划等。
论文指导教师还在答疑界面给出推荐书目和网址链接,帮助学生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学校的数字图书馆对远程教育的毕业生开放,为他们查阅文献提供便利。
4.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指导教师是保证毕业论文质量的重中之重。指导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还必须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具有技术水平高、指导经验丰富以及高度的责任感等。远程高等教育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汇集各系(专业)精华,实行以老带青,重视不同专业方向的指导教师团队建设。目的在于将各系毕业设计指导的成功经验与远程教学方法相结合,应用于远程论文指导、探索,总结出适合远程毕业论文指导和答辩的教师组织模式。
5.加强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辅导学生写出有水平、有质量的毕业论文,是毕业设计的首要目标。毕业生一般都参加过工作,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在广泛调研、深入学习和严谨论述的写作过程中,着重训练、深化和提高学生在以下方面的能力:综合运用专业课程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独立学习、自主学习和互动学习的能力;与同学老师协作的能力;写作学术论文等能力。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的路还漫长,“授之于鱼,不若授之于渔”,能培养他们的这些学习能力更有意义。
从几届毕业生的情况看,优秀的毕业论文,一般都和学生的职业密切相关。这是因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由于题目相对具体,学生对论文的范围、深度较易把握,也较易体现创新性,较好地体现学生的个性,还为学生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由于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并得到教师的指点,从而实现了优秀教育资源共享,推动个性化、探索性、协作性、终身化学习。
6.增加远程高等教育的辅助手段
实施一年两次的毕业论文指导、答辩以及存档工作,除了常规的在网上教学通知和教学辅导资料,指导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还可以通过E-MAIL交流及论坛互动,定期召开远程视频、音频会议。
高校图书馆作为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的平台,在场所、技术和设备上都具有明显优势。高校都有成熟的数字图书馆,在学校网络中心的技术支持下,利用校园网的服务器,各个学习中心的每台电脑都可以作为远程高等教育的终端,帮助学生接受远程高等教育,他们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西南科技大学的数字图书馆,获得良好的资料支持,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远程指导。
参考文献:
[1] 刘彪,蔡立军,等.现代远程高等教育毕业设计质量评价
体系及其量化模型[J].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研究,2005,(6).
[2] 肖胜旗.开放教育毕业论文远程答辩的基本构思[J].湖南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
一、当前成人教育毕业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成人特色无法体现,论文内容与学生工作脱节
成人教育毕业论文从选题、实施、答辩的整个过程基本上按照或是参考普通高等教育毕业论文流程进行的,无法突出成人教育的特色。
选题的内容偏重基础学科研究。普通高等教育是高等学校教学体系的基础和重点,长期以来影响着高校中其他教育形式。成人教育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宏观教学内涵均是由高校普通高等教育衍生而来的,授课方式、考核形式与普通高等教育相似。毕业论文作为整个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由于前期教学的影响,论文的选题多集中在基础研究学科上,成人教育学生的专业基础薄弱,完成论文的条件有限,导致论文整体上选题差别很大,质量不能保证。
毕业论文内容与学生实际工作脱节。成人教育学生多为在职从业人员,多数人有着长期的工作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成人教育来补偿自己的学历和提升职业技能水平,毕业论文是所学理论知识和具体工作最好的结合方式。但是,成人教育毕业生的论文受所谓的论文质量的约束,很少能与自己的具体工作相结合,将自己所学应用于实践之中。
毕业论文缺少成人教育特色。成人教育学生从事的工作多种多样,参加成人教育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提升自己的学历和工作中的能力,毕业论文作为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环节,应该是能够反映出每个学生的工作内容和特点以及几年来理论知识在学生工作中如何体现出来。但是,目前成人教育学生为了应付毕业论文环节,内容很多与学生实际工作无关,成人教育中服务行业的特色无法体现。
2、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
很多高校的成人教育管理部门为了方便,照搬普高教育毕业论文的考核体系,导致成人教育毕业论文的考核标准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基本相近,对论文的科学研究层次方面有一定的要求,并以涉及学术层次水平高低评定论文的质量;这种考核标准脱离了成人学生的工作实际,导致一些学生为了完成毕业论文,出现了网上文献拼凑、他人发表、挪用别人数据等现象发生,完全背离了成人教育毕业论文的宗旨。
3、保障机制不完善,论文的完成缺少有力支撑
缺少论文指导课。论文指导是学生完成毕业论文非常重要的一节课,指导学生如何去开展相关工作,如何在网络上查找相关文献,如何按照要求格式去撰写论文。很多教学单位都忽略了论文指导课的重要性,或是缩短学时,或是直接取消面授,改为网上自学,出现了学生的论文格式不规范,选题不准确,论文内容与题目偏差等严重问题。
指导教师的选择问题。指导教师是学生论文完成的关键环节,为学生配备合适的指导教师可以让学生的论文工作事半功倍。成人教育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多为挂名,没有真正地去指导学生如何去思考、操作论文的完成,同时,指导教师多为高校教师,在帮助学生选题上多以自己研究的课题为基础,脱离学生的工作实际。
二、成人教育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目标
建立成人教育中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确保成人教育学生的毕业论文能保质保量的完成,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满足工作单位对员工工作能力提升的需求,是保障体系研究的主要目的。
1、在成人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下,论文实施的每个环节都具备相关操作制度和质量标准,各主体在整个过程中分工明确,各执其责,保证论文高效、高质的完成,确保论文的真实性和学生的诚信度。
毕业论文是学生完成某一专项研究的总结性材料,成人本科生毕业论文研究多数是在本人单位实施,与其具体工作联系非常紧密,内容相对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更加多样、复杂,论文质量不宜控制。建立科学可行、适用于成人教育需求的操作制度,在大的框架上对论文的方向进行把握,对具体细节内容进行有效控制。同时,对论文的每一部分设置质量标准,完全按照此标准衡量相关的操作,达到成人本科论文的实施的制度化、标准化。
2、成人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充分体现成人教育的特色,将学生工作单位引入到体系之中,为学生的毕业论文提供技术和物质支撑。把高校、用人单位、学生三个主体有效结合,充分发挥高校和用人单位的指导作用、质量保证作用和全程监管作用,保证学生论文的顺利完成。
成人教育学生的学习目的是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将课堂中所学理论知识与本职工作有效结合,最终为工作效力服务。学生的工作单位是学生学业完成的最大支柱,特别是在学生毕业论文完成的过程中,工作单位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为学生提供完成论文的场所、仪器等硬件设施,还要学生配备具有一定资质的实习指导教师。因而,结合成人高等教育本科生的学习特点,在毕业论文中引进工作单位,有效地将学生的学习与实际工作结合。
3、通过成人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切实提升论文质量,最终达到高校顺利、高质地完成论文整体工作;用人单位结合工作实际培训员工、利于单位发展的目的;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
成人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毕业论文是学生理论学习与本职工作结合的最好体现。学生在完成学业,提升学历的同时能够增强自身工作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工作单位。
三、成人教育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形成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制定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标准,建立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保障体系,对于提高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主要研究成人高等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各组成因素,包括前期规范、过程控制和后期评估,通过对过程中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找到适宜的切入点,寻求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成人高等教育本科论文质量保障体系。
1、前期规范体系
前期规范是成教学生在实施毕业论文之前,学校对论文具体的完成形式和结果做的统一要求和部署,是学生完成整个论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整个论文工作的主线,学生按照此要求进行论文实际操作的每一个步骤。主要根据各专业和学生工作的实际情况以及毕业论文完成的整体过程,研究建立一系列符合成人教育的毕业论文制度:
(1)教育制度,包括制定完备的管理制度、毕业论文准备工作的教育、写作方法的教育、违反纪律的教育等。教育制度的建立,让学生明确论文工作如何开展和进行,对学生的论文过程做以框架式要求,约束学生在论文的完成中务必坚守诚信原则,以自己的真实数据编写论文。
(2)开题报告制度,成教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论文设想、文献查阅情况、指导教师综合意见,形成具有可实际操作的论文构思,并以文字的形式向高校汇报,经高校专家审核通过施行。
(3)中期考核制度,依据开题的思路和步骤设计,对论文中期取得成果进行审评,根据前期情况规划下一步论文的具体实施。
(4)论文考核制度,对学生的论文完成工作进行考核,学校组织论文答辩,由学校老师和学生工作单位与论文相关学科的专家组成答辩委员会;同时,成人教育主管部门对学生论文工作的基础数据进行检查和归档。
2、过程控制体系
过程控制体系就是对学生毕业论文进行质量跟踪,是论文写作中的把关环节,对论文的开题、期中考核进行有效监控和管理,保证论文高质量地完成。依据学校制定的开题报告制度和中期考核制度,学生以书面汇报的形式向学校汇报论文思路及阶段性工作成果,学校对学生论文思路是否符合要求及进展情况做评价,学生工作单位作为实习单位对学生论文整个过程进行质量跟踪,及时与高校沟通,依据学生论文完成期间的表现给予评价。
3、后期评估体系
通过对学生论文质量、基础数据真实性、论文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审查,对高校成人教育管理部门的工作、前期规范体系和过程控制体系进行有效评估,根据具体工作情况建立评估制度,同时验证上述两体系的合理性和实际操作性。
依据成人教育的特点,三个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需要由高校、学生工作单位按照各自的需求和要求共同完成,达到既能规范论文质量又能满足用人单位对员工继续教育的目的,使成人高等教育真正成为各行业在职人员学历和能力提升的有效平台。
【参考文献】
[1] 本科毕业论文选题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9(3).
[2] 保证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探索与思考[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德国;陕西省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2-0003-03
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创新意识的高质量专业化人才,是当前我国特别是西部地区高等教育适应教育国际化趋势需要急迫解决的问题。陕西省虽然处于西北内陆地区,但是拥有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高校与科研机构数量在全国领先,高等教育在陕西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陕西省政府《关于深化改革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意见(2014―2020年)》中对于提升陕西省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做了明确表述,并详细列出多项具体措施提高国际化。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显著特点,已经并正在给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其引发的信息全球化打破了国家与地理的界限,突破了文化的障碍,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创造了条件。
陈学飞(1997)认为,所谓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一国的高等教育重视并努力面向世界发展的状况和趋势。刘海峰(2001)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高等教育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增加留学生的派遣与接收,开展跨国间学术合作研究与联合办学的趋势。国外学者对高等教育的定义,最初是从国际教育的视角对高等教育国际化进行定义。这些定义总括了与国外学习传统等相关的项目和活动。
肖莲英(2007)分析了自20世纪末以来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改革的原因。她认为,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改革既有传统的历史因素又有现代政治经济的因素。从历史上看,德国高等学校历来重视国际交流。其次,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其政治经济利益关系密切。德国开放其高等教育的国际市场来培养人才从而保持其国际竞争的领先地位。但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德国曾经在国际教育上的领先优势慢慢减弱,其教育科研强国的地位也不再永固,这使得国高等教育加紧迈出了国际化的步伐。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教授汉斯・迪・威特(Hans De Wit)研究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传统和动机,并且指出国际化是未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所属的国际大学联合会(IAU)做出了这样的定义:“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把跨国界和跨文化的观点和氛围与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的过程,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变化过程,包括了学校内部和外部的变化;具有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两个趋势;并且还有学校自身的政策导向变化。
目前国内对于国际化专业人才概念和内涵进行界定的著述不多,暂时没有统一固定的定义。庄少绒(2001)列出国际化专业人才的能力素质:“以厚实的国际人文素养为基础,具有较强外语应用能力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国际化视野;国际化知识和市场观念,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较强的信息能力;较强的民族责任感;良好的心理状态和与人合作沟通的能力。”
二、德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德国是现代大学制度的发源地。德国强调全球意识和国际观念,德国联邦与州采取诸多政策措施,推进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德国的高等学校根据培养任务和性质分为三种类型:(1)综合性大学(Universitity):学科齐全、专业丰富、重视综合理论教育的高等学校。设有多学科、多层次的专业和课程。(2)高等专业学院(Fachhochschule,FH):开设专业较少,但特色明显。一般设有工程、技术、农林、护理等社会需求较大的专业。其课程设置除必要的基础理论,多偏重于应用,教学安排紧凑,学制较短。(3)艺术学院(Kunsthochschule)和音乐学院(Musikhochshule),其中包括戏剧学院和电影学院。此类大学相对数量不多,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实行小班授课和个别教学,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和艺术才能。
根据不同的定位和专业培养方式,德国三大类高等教育各自发展,在这当中较高的质量要求导致了很高的淘汰率(一般淘汰率为20%~30%,部分达30%~40%。在一些工科院校淘汰率甚至高达30%~50%)。
三、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
在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践通过课程国际化、学生国际化、师资国际化等各种方式实现。通过鼓励本国学生赴国外留学;吸收国外留学生;实施德国海外教育项目,由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为之提供系统的资金支持;实施跨国远程教育项目;大学寻求与跨国企业的合作,实施商业性质的教育服务。德国高等教育培养出的专业化人才的知识结构包括:Knowledge(知识),Ability(能力),Quality(素质)。这其中知识又包括专业领域知识和国际知识等。能力包括应用专业水平和国际化操作能力。素质的内涵就更广阔了,广阔的国际视野,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都包括在内。
四、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
1.课程设置国际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核心内容是高校课程的国际化。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曾归纳了9种国际化课程的类型:(1)具有国际学科特点的课程(比如国际关系、欧洲法律等);(2)传统/原始学科领域的课程通过国际比较方法得以扩大(比如国际比较教育);(3)培养学生从事国际职业的课程(比如国际商务、管理、会计);(4)外语教学中的有关课程,讲授、学习特定的相互交流沟通问题,培养跨文化交流与处事技能;(5)地区研究;(6)旨在培养学生获得国际专业资格的课程领域(比如建筑师);(7)合作授予的学位或者双学位课程;(8)课程必修部分由海外当地教师授课;(9)包含有专门为海外学生设计的内容的课程。
在课程设置上,德国联邦教育与科研部从1997年起开始资助德国高校实施“面向国际的课程”。在课程实践上,德国的课程与国际接轨。为了适应全新的课程体系结构,保证高等教育的质量,德国各高校广泛积极参与了欧洲大学联盟的调整项目把各自的课程朝着新型课程结构调整。
2.学生国际化。许多德国高校都向世界各国的留学生提供了学习机会。大力鼓励学生引进来,走出去,实现了跨国高等教育的繁荣和多样性。
实施德国海外教育项目,2000年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提供资金一千万万欧元,由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组织第一批“德国海外教育项目”(German Study Programmes Abroad)计划。实施跨国远程教育项目,德国高等教育机构最近在世界上广泛寻找探索有潜力的机会,正在筹建一批国际化远程大学,鼓励亚非拉等第三世界国家的大学生前往就读。寻求与跨国企业的合作,实施商业性质的教育服务。改善留学生的学习服务和咨询。通过以上举措促进学生的国际化。
3.师资国际化。1995年后,欧盟重新评价格其先前各种高等教育项目,将伊拉斯谟计划整合到苏格拉底计划(Socrates Programme)中,并高度重视。苏格拉底计划涉及范围宽广,旨在促进学生交流和提高师资能力;促进“认知欧洲运动”。众多以英语为母语的外国人、有国外学术经历的德国人以及其他可以用英语教授课程的外国人广泛参与学位课程项目使得德国高校师资的国际化程度很高。
五、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对陕西高等教育的启示
“十一五”期间,陕西省高等学校与遍布50余个国家(地区)的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展开了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近十年来,陕西省来华留学生教育呈跨越式发展态势。新的时期,陕西省要将教育国际化落实到专业化人才的培养上来,从教育理念到人才培养方案上细致规划,另外要提高师资国际化以促进人才培养,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上既要扩大规模又要提高质量,以满足国家建设各行各业对国际化专业化人才的需求。
1.做好大学定位。德国根据大学专业和培养目标分为三类:综合性大学;应用技术型大学;艺术和音乐学院。德国联邦教育及研究部和德国科学基金会发起的德国大学卓越计划旨在提高促进德国大学科技研究和学术创新。中国高等教育历经发展也分类齐全,但是部分学校往往在教学型、研究型、教学研究型中徘徊难以做好定位,贪多贪全。导致办学目的不明确,办学质量存在忧虑。以德国洛特林根大学(Reutlingen University/Hochschule Reutlingen)为例,该校是德国一所应用技术型大学,位于巴登符腾堡州南部洛特林根市。该校紧紧抓住自身定位,以应用技术和科学为教育目标,在应用化学、国际商务、信息技术、机械工程、纺织材料五个领域培养人才。其教学目标明确:在基础学习阶段主要教授与应用领域密切相关的基础知识,简单介绍整个专业领域的总体概况。全校150多位教授都具有在公司或相关行业五年以上的工作经验,他们带领学生以“高质量,实际应用,国际视野,灵活”为向导,培养出的学生实践能力强,极受市场欢迎。
反观中国高校,多数争创综合性大学,许多学科重复建设,缺乏独创性,造成资源浪费。部分学校定位紊乱,在条件不符合的情况下要建设研究型大学,导致教师科研压力大,难以集中精力搞好教学。陕西省应该以德国作为借鉴,将大学根据办学层次,办学水平做好科学评价,确定好办学目标和定位不能盲目攀比。
2.重视理论结合实际。德国高校的教学形式多样化,除了常见的授课和讨论,还会组织大量的实验、课外实习、生产实习、学术交流、撰写毕业论文或进行毕业设计等。德国高等学校不论是综合性还是应用型都会在课程设置中强调企业实践的内容。尤其是应用技术大学一般要求学生毕业完成强制实习(Praktikum),长达六个月的带薪企业专业实习对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意义很大。这其中又有部分实习是在海外,学生受益很大。
3.提高学生国际化水平。德国洛特林根大学现有学生5800人,其中22%的学生来自于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40余所合作院校。其中机械专业超过40%的学生都可以参加海外学期学习。凭借较高的国际化学生比例和国际化教育的成果,该校于2013年获得全德国DAAD大学国际化竞争的冠军。目前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陕西的高校也要不断地对国际学生进行招收和宣传,让多元化的国际学生让国内学生在本校就可以接触到国际文化,和国际学生相互学习,开阔视野。陕西应当依据较多的高等教育教育资源积极争取更多的国家奖学金并使用三秦奖学金来鼓励支持留学生来陕西求学。另外也要采用各种方法通过多种项目和形式推动支持陕西学生走出去。
4.加强校企合作。德国的工商业水平高,众多高校与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企业向学生提供实习和毕业设计岗位,企业委托大学或者联合进行联合科学研究。德国应用技术大学有名的“双元制”职业技能培养模式由联邦政府工业部和教育部门联合支持,将公立职业学校的理论教育与企业实践结合起来成为德国制造强国的脊梁。洛特林根大学欧洲商学院(ESB)与德国戴姆勒公司、奥迪、博世、西门子等公司均有校企合作与科研项目,众多学生可以参与到企业的实践中,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加入符合行业最新标准的内容,使得教学保持与时俱进。另外学校不定期组织学生参加课程参观(Excursion),对保时捷汽车,奔驰汽车,曼恩卡车的生产线,汉诺威展览会进行参观,丰富学生学习内容。
陕西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虽然处于经济较落后的西北内陆地区,但陕西作为教育大省,拥有大量的高校与科研场所。据统计,截至2005年,陕西拥有72所科研高校,总在校生人数达666.9万人,并以每年23%的速度不断增加。当前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又选取西安作为重要平台。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领域,陕西高校要利用好区位优势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多做产学研联合培养的实践,为提高陕西高等学校国际化水平积累内功。
参考文献:
[1]陈学飞.高等教育国际化――从历史到理论到策略[J].上海高教研究,1997,(11):57-6l.
[2]肖莲英.20世纪末以来关于德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之国际化趋势[J].文教资料,2007,(12):85-86.
[3]汪全胜,金玄武.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院报,2009,(9):91-95.
[4]杨琳.高等教育国际化视阈下的高校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江苏高教,2014,(4):112-113.
[5]黄莺,吕宏芬,傅昌銮.高校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综述[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3):78-82.
[6]王春妮.陕西高等教育国际化探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2,(17):44.
[7]陈淑梅,施洋.高等教育国际化路径的国际比较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2):195-196.
[8]苏敏,虞荣安.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历史渊源与现状分析[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4-2):84-88.
[9]许南.高等教育国际化:德国经验及其对中国教育和经济发展的启示[J].教育与经济,2012,(3):58-63.
[10]孙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J].世界教育信息,2012,(2A):23-26.
[11]莫凡.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探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3):139-140.
[12]贺红岩.博洛尼亚进程下德国学位制度的改革[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3]袁琳.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14]许传静.我国大学国际化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15]秦悦悦.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关键词:专家遴选;知识图谱;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12-0060-02
专家或同行评审一直是各类科研项目、工程项目等确立、检查和验收的主要手段,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在教育领域,对科研项目、学位点、重点学科、精品课程等学术型资源,教育主管部门通常先组织各高校申报,然后通过其下设的各种学术类委员会或聘请组织学术专家来进行评审,采用择优竞争的评审方式进行资源分配[1]。专项检查、高校评估也都是通过专家评审的方式进行。因此,专家遴选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就显得尤其重要。
知识图谱研究在2004年以后在国内兴起,因其功能强大,可视性强,兼具图和谱的功能,而且绘制知识图谱的可视化软件操作简单,因而知识图谱迅速在各个学科得到推广和应用。
目前国内一些研究者已经将知识图谱方法引入到高等教育研究及专家分析领域。如贺颖等针对交叉学科同行评议专家选择的难点问题, 提出利用科学知识图谱来判定交叉学科相近研究领域及热点研究主题, 并据此确定合适交叉学科同行评议专家遴选的方法,为同行评议专家的遴选提供科学合理的凭据[2]。汤建民自
2009年起,运用知识图谱方法,对高等教育领域进行了系列研究,分析了独立学院研究、民办高教研究、高等职业研究以及高等教育研究等的研究主题,高产作者等[3-7]。姜华等通过对2007―2009 年11种高等教育重要期刊文献的研究,利用CitespaceⅡ可视化软件,对这些文献进行了分析,揭示了2007―2009 年高等教育学研究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经典文献、权威人物以及三年中的动态变化[8]。
本研究运用知识图谱对近十年高等教育研究的成果进行分析,通过对近十年高等教育研究的高产作者分析,试图寻找该领域内的研究专家,建立专家数据库,为高等教育领域评审专家的遴选提供参考。同时经过对关键词的分析,对高等教育的研究主题进行了分类,并对其中一个分类进行专家分析。
一、研究范围及样本说明
一般而言,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文章代表着某一时段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时效性较强。核心期刊上刊载的文章,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显示相关学科的发展状况及变化轨迹。因而,核心期刊刊载的论文的作者可以看作是该领域的研究专家或者研究活跃者,通过对文章作者的分析,可以得出目前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专家及其分布情况。
CSSCI数据库是目前中国最权威的社会科学索引数据库。经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指导委员会审定,2010―2011年CSSCI数据库共收录教育类期刊37种。本文以CSSCI数据库收录的教育类期刊数据作为基础,结合北京大学图书馆评出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G64高等教育类的14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08版)》),选取与高等教育研究相关的15种期刊作为样本来源,如表1所示。
本文以这15种期刊十年(2001―2010年)刊载的30058篇文章作为研究的样本数据,运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Ⅱ进行分析,探索近十年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专家,建立专家数据库。
二、高等教育研究专家图谱分析
(一)近十年高产专家分析
首先运用citespaceⅡ软件对近十年的数据进行了整体分析,探寻近十年整个高等教育领域的高产作者,以确定研究专家。运行CitespaceⅡ软件,共得到307个节点,48条连线,即得到高产作者共有307人,其中有48人之间存在合作关系,如图1所示,发文量大于20的作者如表2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图中有两个较大的集群,分别是以潘懋元为中心,包含邬大光、姚加惠、胡赤弟、高新发的集群;另一个是以薛天祥、周海涛为中心,包含姚云、高晓清、蔡克勇、张岂之、张迪梅的集群。本研究认为,合作关系较为紧密的作者可以看作是一个较为成熟的合作团队,对这些团队进行分析有两个原因。一是可以丰富专家库中的人员,如果其中有成员被选为专家而又因事不能履职时,团队中的其他人员可以递补。二是在确定评审专家时,有合作关系的专家应该予以回避,以保证评审过程的客观公正。从表2可以看出,高频作者基本都是高等教育学界的著名研究专家,他们的研究成果对高等教育研究影响较大。
以上得出的高等教育研究专家分布于各个研究领域,结果具有普适性,针对性较弱,没能涉及具体的研究方向。为了使研究更加具有针对性,对高等教育的研究主题进行分类,然后对各主题内的研究者进行研究,以便筛选出的研究专家更加细化。
(二)不同研究方向的高等教育研究专家分析
本研究根据关键词的词频分析,将近十年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分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高等教育改革研究;高等教育管理研究;高等教育发展研究;高等教育质量研究;大学教学与课程类研究;高校人才培养内容研究;高校内部管理研究八个领域。
为了使研究更加具有针对性,我们选取其中的一类作为研究对象,进一步细化研究。根据近十年关键词的词频分析和中心度分析,我们将高词频和高中心度的8个关键词(教学方法,教学改革,教学管理,教学模式,教学质量,课程改革,课程建设,课程体系)划归一类,因其均与高校教学或者课程研究相关,所以本文将其统称为“大学教学与课程类研究”。
以这8个关键词进行检索,共获得教学与课程类研究论文3150篇。本研究以筛选后的数据为样本进行作者分析,以探寻大学教学与课程类研究中的权威专家。运行软件共得到高产作者180个,如图2所示,发文量大于5篇的作者信息如表3所示。
从图2和表3可以看出,郭广生等人是大学教学与课程类研究中的资深研究者,他们十年中的发文数量位居前列。从图2我们还可以得出,以郭广生为中心形成了一个较大的研究者合作集群,包括齐在前、郑秀英在内的多位研究者合作较为密切。2008年以后形成的一个新兴合作群体,包括孟庆繁、程瑛琨、滕利荣、逯家辉,这四位研究者之间相互合作较多。罗尧成、王嘉毅、李正、陈雨海、张萍、郝德永属于延续时间较长的研究者。
经过分析,我们得出了近十年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69位研究专家(如表2所示),得出大学教学与课程类研究专家38位(如表3所示)。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知识图谱的强大功能完全可以应用到专家的遴选中,这样筛选出的专家更加客观,避免了过去仅凭主观经验筛选专家的弊端。而且分类分析和筛选专家可以使专家更具针对性,使所选专家是该领域的真正专家。
本研究仅以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为范例,该方法同样可以运用到其他学科领域当中,借助目前国内、国际的相关数据库进行本领域的专家遴选,使专家遴选更加科学、客观、准确。
参考文献:
[1]任初明,付清香.权力为轴心:我国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分
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1,(12).
[2]贺颖等.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交叉学科同行评议专家遴
选方法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0,(20).
[3]汤建民等.近十年来独立学院的研究足迹――1999―
2008研究论文知识图谱分析[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09,(2).
[4]汤建民.近十年来国内民办高等教育的研究足迹
――基于1999―2008研究论文的计量分析和可视
化识别[J].现代大学教育,2009,(2).
[5]汤建民.中国高教研究地图――基于CSSCI高教研
究论文的计量分析和可视化识别[J].中国高教研
究,2010,(2).
[6]范笑仙,汤建民.近十年来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的轨迹、特征和未来走向――基于高教研究类核心
期刊和CSSCI数据库论文的文献计量分析[J].中
国高教研究,2010,(10).
[7]汤建民,范笑仙.对高等教育研究三个基本问题的
重新讨论――以词频计量和学科知识图谱方法为
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1,(5).
[8]姜华,叶涛,姜春林.2007―2009年高等教育期刊文
关键词:世界大学评价;科学评价;中国高等教育
一、引言
大学自诞生之日起就以传播知识、弘扬文化、继承传统、创造文明为宗旨,肩负着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双重使命,既是人才的摇篮,又是知识的源泉。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之下,科技领域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大学更成为影响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否拥有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国家科学文化和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标志,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的迫切需要[1]。早在1998年,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就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自此树立了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中国大学也为这一战略目标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近年来,中国的高等教育迅速发展,高校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稳步提高,中国高校在世界上的排名和影响力也逐步提升。尽管如此,中国高校距离世界一流大学尚有一定的差距。基于2011年1月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最新的《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笔者对中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科研竞争力的排名和原始指标数据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对比分析,从定量化的角度找出中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及原因,以期能够为中国大学的发展和进步提供参考意见和决策依据。
二、国家(地区)科研竞争力分析
2011年1月,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了最新的《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评价报告》,进入本次评价的世界大学共有1 565所,我们将科研竞争力世界排名前5%的学校(即前600名)定义为世界高水平大学。科研竞争力主要采用发文数量、论文被引量、专利拥有量、高被引论文数量、高被引论文占有率、热门论文数等6个一级指标进行评价。其中,发文数量和专利拥有量代表着科研生产力,而论文被引量、高被引论文数量、高被引论文占有率和热门论文数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科研影响力,也就是说在此评价结果中,科研竞争力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反映了某一国家或者某一高校的科研水平、创新能力,以及在世界范围内的学术影响力。
在2011年评价对象中,共有1 565所高校,分布于77个国家和地区。以排名前600名的世界大学作为统计样本,可以发现国家科研竞争力前10名的国家:美国、英国、日本、德国、加拿大、意大利、中国(在国家或地区竞争力排行榜中,中国大陆地区、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是三个独立的评价对象,若无特别说明文中所提到的中国是指中国大陆地区)、法国、瑞典和荷兰,囊括了前100名中的85%,前200名中的81.5%,前300名中的79.7%,前400名的78%,前500名中的74.8%,前600名的72.2%。如图1所示,世界上优秀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大多集中在这几个国家,它们拥有其他国家难以企及的科研实力和竞争力。
为了进一步明确中国在世界科研竞争力排行榜中的实力和水平,笔者选取了科研竞争力前10强的国家(地区)进行比较分析,表1中列出了科研竞争力排名前10强国家的总排名以及各个国家的一级指标得分和分项排名。从表1可以看到,在科研竞争力方面,美国牢牢占据了榜首位置,各个指标的得分都位居首位,显示了绝对领先的科研水平,紧随其后的是英国、日本、德国、加拿大、意大利、中国、法国、瑞典和荷兰。中国位于第7位。与2009年排名结果相比,中国大学的科研竞争力总排名由第12位上升至第7位,虽然进步比较明显,但与美国相比,差距仍然很大。从各个具体指标看,中国高校的得分和专利得分较高,论文被引得分、高被引论文得分、高被引占有率得分和热门论文得分偏低。说明中国大学的科研生产力和科研影响力发展不均衡,科研生产力迅速提高,但科研影响力的进步不是特别显著。
在科研竞争力前10强中,美国代表着世界科研竞争力的最高水平,中国处于第7位,与世界最高水平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与前10强平均水平相比,中国在发文量、被引量等6个方面有强有弱。为了更加直观更加全面地对中国的科研竞争力进行量化和考察,我们利用本次世界大学评价过程中所采集到的原始指标数据,分别从发文量、被引量、专利数、高被引论文数、高被引论文占有率、热门论文数等6个方面,分别比较中国与世界最高水平(美国)和前10强平均水平的差别,以期能够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比较分析,找到中国与其他科研强国的差距。具体对比情况如图2所示,图中平均水平的数值是指前10强国家数据归一化后的加平均值。
从图2可以看到,与前10强国家的最大值相比,中国各个指标都存在较大差距。与前10强国家的平均值相比,中国的专利得分高于平均值,发文得分略低于平均值,而论文被引得分、高被引论文得分、高被引占有率得分和热门论文得分与平均值存在较大差距。进一步说明中国大学想要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科研生产力还有待提高。同时,科研影响力必须与科研生产力均衡发展。
三、中国大学与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对比分析
如前文所述,在2011年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将前600名(即位居全世界前5的大学)定义为世界高水平大学。参照国际上通行的划分标准,并结合对世界大学的定位与规划,又将世界高水平大学细分为3个档次:前100名为世界顶尖大学;101-300名为世界高水平著名大学;301-600名定义为世界高水平知名大学,其中世界顶尖大学和世界高水平著名大学称为“世界一流大学”。按照这一划分标准,中国大陆地区共有7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排行榜”,占参评高校总量的2.3%。其中,世界顶尖大学(即进入世界排名前100)1所,为北京大学(100/1 565,即本次评价共包含1 565所大学,北京大学排名第100名,下同);世界高水平著名大学6所(即进入世界排名前101-300),分别为:清华大学(109/1 565)、浙江大学(110/1 565)、上海交通大学(158/1 565)、复旦大学(214/1 565)、南京大学(242/1 565)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79/1 565)。
自2007年起,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已经连续了三次世界大学排行榜,前两次的排行榜中,中国大陆地区没有1所大学进入前100名,而在2011年的世界大学排行榜中,中国大陆地区首次实现零的突破,有1所高校进入世界大学前100名,即北京大学,尽管目前北京大学暂居于前100名末位,但是对于中国高校及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为了更加清晰全面地展示出中国7所“世界一流大学”的实力和水平,我们在表2中给出了这7所大学在各个一级指标之下的分项排名,并将他们在2011年的总排名与2009年的总排名进行对比,希望能够从定量化的角度考察中国一流大学在世界上的位置,同时也希望能够通过各个一级指标排名情况的比较分析找出中国大学的优势和劣势所在。
从表2可以看出,与2011年排名相比,这7所
中国大学也进入了2009年世界大学排行榜前300名,只是排名顺序略有波动。北京大学仍然排名第1,复旦大学和南京大学波动最大,分别上升2名和下降2名。从具体指标看,发文量排名和被引量排名被这7所大学牢牢占据。与国内其它大学相比,专利数排名、高被引论文排名、高被引论文占有率排名和热门论文排名存在较大波动。它们的最低排名分别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第33名,第42名,第86名和第37名。说明中国大学主要依靠发文数量提升科研水平,而论文质量则相对不高。
北京大学等7所高校代表着中国大陆地区高校科研竞争力的最高水平,虽然从排名位置看,这7所高校进入了世界大学排行榜前300名,按照分类标准可以划归为“世界一流大学”,但事实上,这些中国大学与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世界顶级高校相比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也就是说,虽然同为“世界一流大学”,但是在科研竞争力上依然相差悬殊,尤其是在一些表征科研产出质量和影响力的指标方面中国大学还远远达不到“世界一流”的标准。为了进一步明确中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我们选取2011年世界排名前7名的高校,与中国大陆地区的7所高校进行对比,具体内容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到,从专利排名看,除了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其它5所大学都领先于世界排名前7名的学校,其中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与上海交通大学的差距最大,达到779名。从其它5个排名看,中国7所大学都落后于世界一流大学,其中排名差距最小,平均差距93名,斯坦福大学与清华大学的差距最小,只有37名。高被引占有率排名差距最大,平均差距874名,牛津大学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差距最大,为1 418名。说明中国大学专利排名存在优势,但是在其它排名方面则存在较大劣势,也进一步暴露出中国大学科研影响力的劣势。增强科研影响力是拉近与世界一流大学差距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四、世界一流大学对中国大学的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高校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稳步提高。但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到,中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还存在较大差距。通过发文量、被引量等多个指标全方位、多角度对比分析,发现中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主要体现在质量和数量发展不均衡,即科研生产力快速提高,但科研产出质量和影响力却一直没有显著的进步。中国大学科研产出质与量的矛盾不仅是中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差距所在,而且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大学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的瓶颈。中国高等教育和中国高等院校曾经长期陷入“重数量轻质量”的发展误区,导致高校数量和规模及其科研产出数量快速增长,但是高校科研产出的质量和影响力却没有相应的提升。
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和中国高校发展的现状看,这种质量与数量的不均衡是长期以来科研奖励制度、办学理念、教育模式、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尽管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看,质与量的不均衡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但是就中国高校的发展现状而言,这种不均衡性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国高校和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近年来,部分中国大学已经开始注重加强科研产出的质量,但是从整体看中国大学仍然呈现出质量发展远远落后于数量增长的现状。通过前文中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对比分析,我们找到了中国高校的差距所在。依据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经验,并结合中国高校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中国高校应该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提高自身的质量和影响力,尽可能地缩减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
(一)建立科学的科研奖励制度
高校建立科研奖励制度,可以调动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有利于提高高校的科研生产力。中国高校建立的科研奖励制度主要将教师的科研成果与教师职称挂钩,试图通过职称对教师的吸引力激发教师的科研积极性。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有可取之处。然而,科研成果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公开发表的论文,职称的评定通常只对论文数量上有一个限定,并没有对论文质量提出过多要求,因此,教师往往会在短时间内发表大量论文以满足职称评定要求,却容易忽视论文的质量。这种方法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科研奖励的阶段性[2]。从管理心理学的需要理论中知道,人在以实际行动实现期望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强的积极性。教师往往会在存在职称晋升的动机时,才会激发的动力,提高自身的科研积极性。晋升后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会在短时期内迅速降低,直到下一次晋升的到来。科研周期短、科研间隔长成为论文质量无法提高的双重原因。
因此,除了从物质层面激励教师科研积极性外,高校可以从精神层面满足教师的需要,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3]。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一个人的需要主要包括5个层次,当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后,这个人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高校教师的职称、年龄、个性等因素决定了他们处于不同的需求层次上。职称较高、年龄较大的科研人员往往会更加注重被人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职称中等、中年的科研人员会注重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和被人尊重的需要。职称较低、年轻的科研人员会更加注重生存的需要和安全的需要。因此,为了建立科学的科研奖励制度,科研管理者必须分析科研人员心理需求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对处于各个需求层次的科研人员实施合适的奖励方法。只有这样,科研人员才能长期、积极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认真负责地做好每个科学研究,写好每篇论文,从而提高高校的科研质量。
(二)构建创新型高等教育模式
中国高校的教育模式相对单一。从本科教育到硕士研究生教育再到博士研究生教育,随着教育的深入,学生学习的专业课程越来越专越来越窄。这种教育模式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需要迅速发展的时候还比较适合。但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崛起,培养“专才”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工作的需要。“专才”的教育模式重知识积累轻创新研究。这种教育模式往往会束缚学生的创造性。学生的科研论文往往是前辈们科研成果的积累、延伸,缺少独立的创造性,从而影响学生科研成果的质量。
耶鲁大学校长Richard C. Levin说,学校应该致力于学生的“通识教育”。“通识教育的目的不是传达任何具体内容,而是发展特定的思维特质、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好奇心来关注这个世界并提出令人感兴趣的问题,以持续不断的思考和缜密的思维支配世界,在需要情况下使用多个学科而不仅仅是某个学科的知识,达成新的具有创造性的答案”。 通识教育并不是强调取消专业限制,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中国高校需要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文科和理科适当融会贯通,采用校内跨学科联合教育模式,国内跨校联合教育模式和国际跨校联合教育模式等能够丰富学生知识背景,提高学生创造性的教育模式。高校学科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学科、知识的交叉教育往往会让学生对本专业的了解更加深入、精辟,为学生的创新灵感提供坚实的后盾。正所谓厚积而薄发,学生通过对相近专业的了解,从而对本专业的整体情况有了更深的理解,对本专业准确的整体把握更加容易擦出智慧的火花。因此,必须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模式,并且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建立适合中国高等教育的教育模式。只有这样,学生的独立创造性才能被完全激发,科研生产力才能真正从量变到质变,中国高校在世界大学的竞争力才能稳步提高。
(三)树立鲜明的学校办学理念
改革开放以后,为了与世界接轨,培养复合型人才,中国高校学习西方模式,进行了大规模的高校合并。如1998年9月,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浙江大学。2000年8月,武汉大学、湖北医学院、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等等[4]。高校的调整对高校的发展进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中国的高校没有完全把西方的办学理念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没有在改革的过程中形成符合中国高校自身健康发展、个性化的办学理念。
有着个性鲜明办学理念的大学可能不是世界一流大学,但是世界一流大学一定有着鲜明的办学特色。正是在这些特色鲜明的办学理念指导下,成就了一所所世界一流大学。哈佛大学的办学理念“课程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正是在美国城市化、工业化建设的环境下提出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提出了“追求学术性,培养有教养的人”的办学理念。在办学理念的指导下,他们开创了基础研究、学院制、导师制等,培养了大批世界级大师人才[5]。办学理念对于任何一所大学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充分反映了学校的办学宗旨。中国高校应该向世界一流大学那样,找出影响自身发展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将这些因素综合,在认真理解、消化国外先进办学理念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树立适合中国国情和本校特点的科学的办学理念。同时,学校应该让全校师生深刻理解、消化办学理念,使每位在校人员能够在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共同为学校建设做出贡献。
(四)完善新型产学研合作机制
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知识老化现象愈发严重。产学研合作为高校和师生提供了一个平台。高校可以利用产学研合作平台准确把握人才需求方向,根据需求信息为广大师生提供对口的科研环境。高校师生利用产学研合作平台将所掌握的知识与科研项目结合,在提高实践能力的同时,无形中也提高了科研成果的质量。
中国产学研合作机制还处于技术转让、委托开发的初级阶段,存在许多问题[6]。高校和企业合作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资金。一方面,高校没有雄厚的资金用科研成果创造价值;另一方面,企业不愿承担全部风险,出资将科研成果转换成价值。两者的博弈使得高校和企业很难深入合作。企业的望而却步消减了高校科研的动力,保量完成规定的科研任务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高校教师的目标。另外,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法规不健全也成为高校和企业之间的障碍。
为了完善新型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一方面,要完善产学研合作的风险投资体系。高校和企业可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将风险尽可能分摊给多个投资者,降低风险带来的伤害。政府可以采取积极的保护政策支持产学研合作机制的发展,如资金担保、税收优惠等等。另一方面,政府必须制定产学研合作的相关政策法规,引导并监督产学研合作,使其形成良性循环。新型产学研合作机制的完善势必会激发出高校师生的科研积极性。科研内容不再盲目,而是有的放矢,科研成果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积累,而是知识创新,科研生产力不再仅仅是量上的突破,而是质的飞跃。
五、结语
2010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在2010年11月召开的第六届科学计量学与大学评价国际研讨会上,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教授指出,中国高等教育到了一个关键的时期,中国已经迈入了高等教育强国的发展道路。从《规划纲要》的内容看,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必须依赖于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从近年来国家相关政策和方针看,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已经成为国家意志和政府行为。特别是在国家之间科研竞争力日益激烈的时代背景之下,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培养优秀杰出人才已经成为推动国家进步,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和前提。通过中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科研竞争力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到中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主要差距恰恰体现在科研产出质量的落后。质量与数量的不均衡问题已经成为摆在中国高校面前的一道屏障,如何提高质量、提升影响力是中国高校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参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并结合中国高等教育和中国高校的现实情况,中国高校必须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才能尽快缩短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早日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网[EB/OL].moe.省略/edoas/website18//47/info13347.htm.
[2] 李滨江.高校科研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进步理论与管理,2004(7):111-112.
[3] 陈伟达,侯卫国.激励理论在高校科研管理中的应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6(5):157-158.
[4] 深圳南方科技大学建设课题组.当今世界大学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深圳南方科技大学建设的启示[J].南方论刊,2007(4):15-26.
论文摘要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决定了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平和低效率,如何进一步发展,需要处理好高等教育中公平与效率两大关系。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上来讨论效率与公平如何尽量达到兼顾,以满足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效率和公平是相伴而生的。任何一件事都有效率和公平问题。效率和公平在某些事件中可以同时实现,“双赢”和“多赢”就属于这种情况。而大多数情况下,两者存在着矛盾。效率和公平是一个历史性难题,因为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常常处在鱼与熊掌不能兼得的境地,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效率与公平的获得就是这样一种情况。当政府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而对高等教育资源进行有重点和选择性的分配时,会丢失公平;而当政府为了公平而对高等教育资源平均配置资源时,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就会受到损害。
一、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遇到的不公平问题
(一)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地区间不平衡
由于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致使人均教育经费及教育资源配置地区之间的差距相当显著,这种教育资源的配置状况直接造成了我国不同地区之间高等教育在质量、水平、数量及发展速度上的差距。
(二)高等教育管理权力的下放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合理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教育部将绝大多数的大学下放给地方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分权管理,在于调动地方自主办学的积极性。这一举措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但是,对于发达地区而言,其经济足以支撑当地的高等教育的生存与发展,与以前比较,甚至在很大程度上盘活了高等教育,使高等教育的运行同经济发展呈现出良性循环的局面,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而经济落后的老工业区和老、少、边、穷地区的情形却不容乐观,甚至令人担忧。以老工业基地为例,由于老工业基地经济的转型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撑,因而经济的转型很困难。地方政府在应对经济上的关停并转方面已经是捉襟见肘了,就更谈不上对教育的投入了,高等教育的质量与数量也就成为了问题。越是在经济发展的断裂带上,学历主义上演得越激烈。家长们把孩子上大学当成了孩子未来发展的唯一出路。其结果,使得质量平平、数量有限的地方大学的身价被抬高了许多,明显地表现是入学分数的提高和学费的激增。
(三)市场经济追求效率优先的原则在短期内也加强了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平
我们目前选择的是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主要目标是效率。在教育方面,为了追求教育的效率,我们还将公益性的教育事业产业化、市场化。甚至还试图通过刺激教育消费来拉动国内需求,推动经济发展。尤其在高等教育领域,我们学习市场经济国家的做法,采取产学合作、校企联系、教学科研统一、创建科学园区、高等教育私营化、高等教育产业化、高校后勤社会化等措施,旨在提高高等教育效率。目前,我国的教育市场已初具规模。但是,由于教育的市场公平与教育的社会公平在内涵上存在显著差距,使得教育在追求效率时,忽略了社会公平。这是因为,教育的社会公平以平等为其内核,目标是实现教育的机会均等;而从市场的角度看教育的市场公平,则以不平等为其内核,目标是实现教育效率,这必然会对教育机会实行有差别的分配。当教育走向市场,教育可以作为商品进行买卖时,就会出现谁花钱谁受教育的局面,教育的社会公平就成为一种理想。
(四)历史上高校布局不均衡也导致了教育的不公平
我国多数大学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相对集中于大城市。在改革开放浪潮的推动下,大学的差距进一步加大。发达地区不仅在大学的数量上占有优势,而且在大学的质量上也占有绝对优势。名牌大学大多坐落于发达地区。其结果,当地的孩子就有更多的机会上大学、读高水平的大学。由于地方的保护政策,就出现了发达地区的孩子仅仅凭借较低的高考分数便赢得了名牌大学的入门证的教育社会现实。
要解决这一类公平问题,又要考虑到效率问题,还是应当从公平问题上着手,从公平上来注重效率。
二、公平与效率如何兼顾,谁先谁后
(一)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考虑到公平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公扩大了各地区投资高等教育的总量和增量的差异,高等教育发展区域出现失衡现象,教育公平难以实现。目前市场化、产业化倾向的教育体制改革由于没有考虑教育的公益性和高校的非营利组织性质,使得高等教育的公平问题越来越严重,表现为“学费贵、上学难”。处理不好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公问题,不仅不利于高等教育资源效率的提高,也会破坏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环境,不利于高等教育的长期发展,更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党和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显示了政府对实现高等教育公平的决心。也只有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公平,给受教育者尤其是落后地区的孩子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提高其人力资本,才能为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条件和基础。
(二)公平优先也在于效率指标的难量化
在经济上用效率促公平已达成共识,但在教育领域,教育的公益性和高校的非营利组织性质给用效率来衡量高等教育资源利用的效果却带来很多困难,高等教育效率指标如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很难量化,量化也会歪曲效率,会出现伪质量现象,因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如用数来衡量高校老师的科研水平,高校论文数量确实增加很快,但高质量的论文少,学术泡沫很重,学术风气浮躁,甚至出现学术腐败,这也是我国大的科研成果少,科研突破少的原因所在。追求数量往往让质量下滑,最近几年的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但学生质量下滑的数量扩招,引起高等教育贬值,这也引起教育界和学术界的关注。目前对市场化、产业化倾向的教育体制改革的质疑不仅体现在其带来的不公平问题,对其效率问题同样受到置疑。此外,歪曲效率会加剧不公平,或出现新的不公平,如最近几年的扩招虽然让更多的人上学,但毕业就失业,出现新的不公平现象。
(三)教育公平优先集中体现在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均等
高等教育的公平是高等教育效率的基础,没有一定的公平将制约效率的提高,也只有公平的提高和实现才能带动效率的提高和持续,对于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主要集中在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均等上,目前政府应从解决高等教育起点不公平问题和完善学生资助体系两个方面采取相应政策,实现高等教育公平,最终提高其效率。高等教育起点不公平是目前最为突出的问题,虽然“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但由于高等教育的倾斜政策所导致的高等教育地区布局的不均等和高校招生的地区不平等,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是不平等的,同样的考分在部分地区可以上重点大学,但在其他地区可能分数线都达不到。所以,在机会均等方面,要多考虑分数不等的原因,而目前的高等资源配置格局不会在很短时间改变和扭转,引入多元投资渠道可以缓解其对高等教育公平和效率的消极影响,但经济的趋利性也只会增加在高等教育资源多的地方投入,可见政府要在引导资金向高等教育薄弱地区倾斜方面多做工作,要多往基础教育和落后地区教育投入资金。
公平优先是解决目前不公平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高等教育资源效率的有效途径,但公平优先不代表追求极端的公平,要考虑不公平的必然性和实现公平的相对性,在公平优先的同时,也注重效率的提高,既要保证高等教育的质量,也要追求高等教育资源的地区分布均衡、结果合理和规模适度,实现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互动,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和和谐配置。
参考文献
[1]占绍文,王云玲,陈文慧.我国高等教育公共资源配置现状分析.理论导刊, 2008(3).
[2]庞国斌.公平理论视阈下我国公共高等教育投资资源配置若干思考.教育科学,2007(4).
[3]刘宛晨,周伟.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财政政策研究———基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角度.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