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七年级上册历史总结

七年级上册历史总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七年级上册历史总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七年级上册历史总结范文第1篇

一、依据课本主题,丰富主题内容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门新兴的课程,它的取材十分广泛,学习主题随处可觅。语文课本中的综合性学习主题仅是给教师和学生的提示,有些主题本身就是学生的生活,是地方教学资源的组成部分,对于这些主题,我们应该按课本的安排组织学生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丰富主题活动的内容。例如,七年级上册《这就是我》,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开展的第一个主题,教材的编排意图在于让学生从身边的环境开展主题活动,我除了按教材的安排完成了自我介绍,求职表演等外,对主题进行了适当延伸:一是建立相册,让学生自己在每一位同学的页面下写上一段话,评出这位同学的特点,这一活动将学生的目光扩展到全体同学,引导学生正确评价他人;二是组织跨级对话,组织与八年级、九年级同学联谊会,促进了校内同学间的沟通;三是建立家庭和谐档案,要求学生每月为家庭成员提一项建议或解决一件家庭事务并记载下来。这样延伸,丰富了主题内容,扩大了活动空间,易于创造成果,达到了表达、交流的目的。同样应遵行的课本主题还有七年级上册《我爱我家》,七年级下册:《成长的烦恼》,八年级下册:《献给母亲的歌》等。

二、合并课本主题,扩大主题空间

有些课本主题比较单一,有的两个主题在操作上有重复之处,加上农村初中学生受经济条件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同时为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不大可能频繁地让学生离家(校)活动,因此,有必要将课本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合并为一个主题开展,这样会省时、有效。如八年级下册有《背起行囊走四方》和《到民间采风去》两次综合性学习,它们具有上述特征,于是我将这两个主题合并为《我爱家乡山和水》一个主题,将全班同学按居住村子分成几个小组,一个小组调查当地农作物种植种类,家畜家禽的饲养情况;另一组调查当地的矿藏分布和森林资源;第三组负责统计辖区内的河流及其受污染的程度。以上过程大致安排2—3周时间,然后各小组成员总结调查所得,再由组长执笔写出专题报告,最后举办一个《我爱家乡》主题成果展,这个展会,既有同学个人的独自成果,又有同学们集体智慧结晶,达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目的。

三、改变课本主题,催生主题资源

由于农村条件如前文所述,因此,课本中提到的有些综合性学习活动无法开展,如七年级上册的《探索月球奥秘》《追寻人类起源》;七年级下册的《戏曲大舞台》《马的世界》;八年级下册的《世界何时铸剑为梨》等,在无书、无网的农村初中是难以实现的,如果由老师代替又不能实现教材编写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我就只有改变课本主题,充分利用当地的教学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如将《戏曲大舞台》改为《你歌没有我歌多》,让同学们到各村寨去收集山歌、民歌,并举行山歌、民歌演唱会,体会原汁原味的民众风采;将《探索月球的奥秘》改换成《山里的传说》,让学生收集本地的神话故事、地名由来,品味出家乡的每一处地方都具有浓郁的神奇;将《追寻人类起源》改为《家族的变迁》,去追寻家族中的交叉历史,如异姓通婚史,异族通婚史,异族继承史(异族过继儿子继承财产)等,从而让学生理解,我们中华五十六个民族的血管里都流动着对方的血液,五十六个民族一家亲。再如,将《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改为《家乡人物史略》,给家乡历史上的名人立传,由于它们来自老百姓亲口述说,学生更能从中发现历史人物的闪光点,激发起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的热情。

七年级上册历史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 情境创设 策略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启动环节。创设教学情境,不仅能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能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由苦学变为乐学,变被动为主动。本文对初中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策略进行了一些思考与探索。

1.联系现实生活,创设生活情境。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又服务于生活,选取具有生活气息的现实情境,营造数学探究的氛围,可以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亲和力,缩短与数学的心理距离,最终改进教学效果。

【案例1】

在七年级上册《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这样引入:

师:每天我们总能从学校的公布栏中得到一些重要信息,比如今天老师看到一则招领启事:

初一(2)班的小丽同学昨天下午在学校大门口捡到一个钱包,内有人民币若干,请丢失钱包的同学尽快来初一(2)班小丽处认领。

初一(2)班9月21日

师:启事中为什么要用“若干元”表示钱款数?

生:……。

师:若干元表示多少钱?能否概括地表示出来?

生:……。

师:我们可以用字母来表示数,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怎样用字母表示数。

创设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让他们在情境中逐步体会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使他们在兴趣盎然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知识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展示图片,创设图片情境。展示丰富多彩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使学生在获得美的享受的同时,获得数学知识。

【案例2】

如:七年级上册《全等图形》的教学过程中,可展示两幅图片:

师:观察第一幅中两个图形有什么特点?第二幅中两个图形有没有类似的特征?

生:好像一模一样。

师:怎样来检验?(将一幅与另一幅重合)这样的两个图形全等,本节课我们要研究全等图形的有关知识。

采用这样的方式不仅顺利的导入新课,同时还激起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3.播放动画,创设动画情境。初中阶段的学生往往喜欢新奇的事物,在教学过程中播放一段动画可以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课堂上来。

【案例3】

在七年级上册《三个方向看》这节课的教学中,导入时可先播放一段动画。

如奥运会跳水比赛播出时,从三个角度慢镜头回放郭晶晶跳水的过程,请学生分别指出从哪些角度看,为什么从三个方向看?由动画创设情境,既引起学生的兴趣,又引起学生的思考。

4.开门见山,创设问题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有时很难找到合适的生活情境,可以直接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也能一下子激发学生的思考。

【案例4】

在八年级上册《―元一次函数,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次函数》的教学中,直接提出问题:前面我们学过了一元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让学生明确研究的主要问题进入思考状态。

5.引经据典,创设古典知识情境。数学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引用古典知识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数学的发展史,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案例5】

在八年级上册《勾股定理》的教学中,可设计如下导入方式:

师:《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数学的精典之作,它曾一度作为古代书院的数学教本,直到今日,书中的一些问题还深深的吸引着我们。

师:《九章算术》中有这样的一道题:今有池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与岸齐,问水深、葭长各几何?

师:你知道这道题所表达的信息吗?

生:有一个边长为10尺的方形池塘,一棵芦苇AB生长在它的中央,高出水面部分BC为1尺,如果把该芦苇沿水池边垂直的方向拉向岸边,那么芦苇的顶部B恰好碰到岸边B',问水深、芦苇长度各为多少?

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能解决这个问题。

《勾股定理》设置古典知识的情境,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易激起学生的强烈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6.防微杜渐,创设纠错情境。在习题课中,对于学生易错的问题要创设纠错情境,可以让学生板演解题过程,引导其他同学从中发现问题,从而引以为戒,也可以由老师出示一些错误的解题过程,请学生来纠错。

【案例6】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教学中,可设置如下教学情境:

师:以下是马小虎的作业,请大家帮他批改―下。

师:请同学帮他指出解题过程中的问题。

对易错的问题,可设置一些纠错情境,可以是老师举例,但最好是从学生板书的解题中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总结注意点,这样做比空洞说教的效果要好。

7.开展活动,创设活动情境。

【案例7】

七年级上册《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的教学中,请每位同学准备4个正方体,自备剪刀,6人一组,将立方体沿不同的棱展开,有多少种不同的剪法,请同学将不同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七年级上册历史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历史教学 生活教育 教学策略

国家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计划规定初中三年都要开设历史课程,但长期以来,受中、高考及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初中历史课一直被认为是可有可无的。学生不喜欢上历史课,感觉历史学习很吃力,课堂气氛沉闷。造成这种现象不仅是由于很多学校的专职历史教师很少,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更重要的是历史教师没能从一开始就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诱发学生探究历史的欲望。

《历史课程标准》说:“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体现时代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减少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概念,增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笔者试从自身的历史教学实际出发,尝试做到“小生活,大历史,处处皆教育”。

一、创设历史知识的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历史开篇就是古代史内容,距今几十万年的远古居民与学生相距太遥远。怎样才能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对遥远的历史产生亲切感呢?这就需要教师将历史与日常生活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为学生创设较为熟悉的生活情境。比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中的“医学的成熟”这一知识点时,书本上只有“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能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他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等一段文字。如果让学生机械地记忆这样几个知识点,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很难记住。但如果提问学生“平时家人生病了是怎样处理的”,则学生会说出打针吃药、或推拿按摩等答案。教师进而让学生区别哪些是西医方法,哪些是中医方法,甚至可以让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比较中西医的不同,比较喜欢哪一种方法等,从而得出中医是中华民族对世界医学的贡献的结论,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这种教学方式一改以往的“填鸭式”教学,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很受学生的欢迎,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历史毕竟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所以以前的人物所做的事情,很有可能今人继续在做,也可能有所变化,但一定有相似之处。教师要将单纯的历史知识变成与现实生活有联系的场景,如教学七年级下册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中的“热闹的瓦子和欢乐的节日”这一知识点时,可以让学生想想节假日在乡下逛庙会的热闹场景,想想农历大年初一的欢乐情景,虽然宋代称春节为元旦,与我们现在的称呼有所不同,但人们欢腾庆祝的感受是一样的,这种模式的历史教学就使学生对历史不再感到陌生,感觉原来历史与自己很近。

二、寻找现实生活中的历史足迹,培养历史理解力

《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到学生学习历史要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

如教学八年级上册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中的“状元实业家张謇”这一知识点时,可以请同学课后找找身边这段历史的足迹。由于事先布置,上课时学生举出很多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有的讲了南通的大生纱厂,有的介绍了自己小学时参观过的张謇纪念馆、状元街,有的介绍了大生钟楼(南通第三棉纺织厂的标志,通棉三厂原名大生三厂,为张謇1914年所创办),甚至还有同学介绍了颐生酒(本世纪初由张謇始创,1906年在意大利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获金奖)。在学生找到了这么多现实生活中的这段历史的足迹后,教师无需进行太多的教学,学生已经对这段历史有很好的理解了。理解了张謇先生弃官从商、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理解了张謇先生实业救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学生从张謇的大生纱厂的变迁中也能理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所以,由学生自己寻找历史足迹,探究身边的历史,更能培养他们学习历史、分析历史、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探讨历史学习与现实生活的共鸣,培养人生价值观

英国作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通过学习历史,能指导我们的现实生活。探讨历史学习与现实生活的共鸣,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中的“官渡之战”这一知识点时,请同学们分析曹操的高明之处。同学们回答:“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重视人才,经济上奖励农耕,实行屯田。”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在这场战役中还有一个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是心理因素”这句话,从而使学生分析得出结论:袁绍骄傲自大,被曹操烧掉粮仓后军心已动摇,而相对来说曹操则镇定自如,积极寻求战机。这时请同学们列举一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因为心理因素而取得成功或者遭受挫折的例子。学生就会联系自己参加运动会、各类竞赛等活动时,因为心理素质而影响结果的情况。通过这一知识点的分析,学生认识到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都非常重要。

努力创设历史知识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与学生一起寻找现实生活中的历史足迹,感受历史就在生活中,就在自己身边,培养历史理解力,积极探讨历史学习与现实生活的共同点,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

参考文献:

七年级上册历史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与社会》;读图;画图;教学策略

一、缘起

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的知识体系以地理知识为主,本人多年从事历史与社会学科的一线教学,深感学生在学习七年级地理知识时的困难重重,成绩也往往不理想。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学科学习技能方面来讲,学生普遍存在读图能力不强,机械知识的记忆无法转化为读图能力,以至于无法取得优秀的成绩。

七年级的历史与社会学科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除了文字知识体系外,教学更应该重视图像知识体系。首先,图像知识体系包含了丰富的地理文字知识;其次,通过着重学习图像知识体系,可以巩固学生对地理文字知识的掌握;再次,七年级的考题往往更多地是以图像形式呈现,成为地理文字知识的载体。因此,必须重视图像知识体系的教学,本人根据多年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几种使用的教学策略。

二、提高学生读图能力的教学策略

(1)要吃透关键知识点,扫除读懂地图的障碍点。有时,学生在读图时,图像内容和文字都能看懂,但由于对隐藏的关键知识点掌握不够,而发生“卡壳”的现象,因此,针对此类问题,就是要吃透关键知识点。

如有的学生在读一些平面图判定方向时,无法判别觉得困难,究其原因,要么是对一般平面图隐含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这一关键知识点没有掌握,要么是对有些平面图中,指向标倾斜后方向判定不清,要解决这类读图障碍,就要吃透这些关键知识点。

(2)要依据一定时间和空间顺序,通过仔细读图,注重细节和规律,系统地掌握地图知识。

如七年级上册《世界气候分布图》,此图复杂而内容丰富,读图时要分步进行。第一步:粗读气候类型的地理分布是否均匀?南北半球是否对称?第二步:粗读不同的气候类型大致分布在什么纬度,是大陆的东岸、内陆,还是西岸?第三步:以亚非欧大陆为典型,细读由赤道到极地气候类型的变化规律。第四步:精读《世界气候分布图》,再依据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降水量图,细致地分析描述不同气候类型的特征,分夏季和冬季,分气温和降水有条理的描述。通过这样由粗到细再到精地读图,有步骤、有层次、有条理地读图,学生就能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还比如读《长江黄河的水系图》,要依据上游、中游、下游的顺序;读《纬度带》、《温度带》的划分图,要依据重要的纬线来加以区别,特别要让学生注意纬度带和温度带的划分依据是不同的纬线。

总之,读图的顺序不是绝对的、唯一的,是要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学情灵活变化的。

(3)要变换不同角度读图。要读懂、读透一张地图,往往要进行多次阅读,并且这种多次阅读不是单纯地机械重复,而是要变换角度去读图,从横向、纵向沿着不同的线索,有顺序、有层次得读图。

比如读一张《世界地形图》或是《大洲大洋分布图》,单纯漫游式得去读,对图上的内容认知往往比较单一,记忆分散。而沿着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等特殊的“线”,看看每条线分别经过哪些大洲、大洋、半岛、岛屿、海峡、山脉等等,把分散的地理单元像“骨肉相连”一样把他们串起来,这样变换角度、有条理地读图,会让人耳目一新,收到很好的效果。

(4)要注意从整体宏观面上读图。读图一方面要依据一定的顺序一定的角度,从点、线上把握,另一方面要进行组合读图,从“块”和“面”上入手。

如读《波斯湾地图石油分布图》和《波斯湾石油输出路线图》时,要将波斯湾产油地区看做一个整体,进行组合读图,对波斯湾石油输出路线,要细致读图,整体把握,看看每条输油线路途径哪些边缘海、海湾、海峡、运河、岛屿等。要顾及每条线路途径的各个地理单元的相对位置,这样从宏观整体上读图,有利于正确而全面地把握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分布、结构等。

三、提高学生读图能力的进一步探索

本人在日常教学中,就提高学生地理读图能力,一方面采取前文提及的四点教学策略,另一方面在进入复习阶段后,在读图教学的基础上,还进一步采取了画图教学,并进行了对比教学研究。本人选取了两个同类型的教学班,分别标注为A班和B班,A班只采取前文所述的多种读图方法进行教学和复习,B班进一步增加了在读图基础上,绘制简图的方式。

首先,画简图时,内容不要安排过多,抓住要学生掌握的关键知识点,然后通过这样的关键知识点,触类旁通,以复习更多的相关知识。其次,画简图只要求画轮廓,几个简单的几何图形,不要求和印刷地图一样,以降低学生画图的难度,尽量让最基础的学生也能够画图。最后,让学生在最初的简图中不断丰富地理要素,把大洲、大洋、半岛、海峡、平原、高原、山地、河流、城市等增添进去,依据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等重要的经纬线为轴线,这样循序渐进地把之前读图所学习的各种地理要素,通^画图再呈现出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效果明显。一方面,只重视读图的A班成绩要好于其他班级,另一方面,在重视读图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画图教学的B班,成绩更是名列前茅。

四、结语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课本中有各种地图、景观图、示意图,可以说图像相当丰富,形成了一个“图像体系”,而学生往往在学习和复习过程中对图像重视不够,也可能重视了而方法不当,看图漫游,学习效率很低,这些都会造成学生学习困难,成绩不佳。本人在课堂教学中做的一些粗浅的实践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因此写此文章与同行分享,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

[1]汤步恒.初中生地理读图能力培养分析.《中学教学参考》,2015年4期

七年级上册历史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问题框 历史课堂 教学效果

在初中历史教材中,许多课文的旁栏都有与课本内容相关的一些思考题(即旁栏中“想一想”、“议一议”、“谈一谈”、“说一说”等带“?”的内容),内容丰富新颖,通常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运用能力为主题,从多角度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教学活动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有些教师在授课时,因为时间关系,往往会省略这部分内容,这种做法,虽然节省了时间,却也失去了一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资源。我觉得在教学中如能充分合理地利用问题框,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对知识作更广、更深的探究,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1.利用问题框深化课程内容,突破教学重、难点。

有些问题框与所授课的内容紧密联系,是对课本内容的深化和延伸,合理利用之可以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如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劫难中的抗争》,问题:为什么说圆明园的被毁是对人类文明的一次浩劫?利用这一思考题引导学生通过圆明园被毁前后的对照,被毁前圆明园建筑华美,有“万园之园”的美誉,被毁后一片废墟,帮助学生理解侵略者的和强盗嘴脸,以及清王朝甘愿受辱、腐败无能的表现,这正是本课的重点之一。又如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问题之一:为什么会失败?通过引导学生发现是因为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极力反对,而当时的国家大权正是掌握在他们手中,从而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不符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顺理成章地突破了本课难点。

2.利用问题框进行归纳总结,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

有些问题框是对课本内容的归纳总结,这类思考题将学生已有的知识及有待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使所学知识结构化,同时也成为检验学生掌握情况及教师调整与修正教学设计的有力工具。如九年级下册第10课《“冷战”与“热战”》,问:美苏“冷战”局面是如何形成的?利用这一思考题引发学生思考,美苏“冷战”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包括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等,通过这一问题既检查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又整理了本课的知识结构,因为此问题概括了本课的重点内容,也为学生理解二战后美苏错综复杂的关系奠定了基础。这类思考题通过知识间的有效联系,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整合,形成必要的知识网络。

3.利用问题框拓展课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有些问题框是对讲授知识的拓展,答案是开放性的,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思维。如七年级下册第7课《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思考题“唐末用于军事上的火箭与现在航天发射的火箭有何异同?”学生大胆想象,认真分析、思考,分组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回答结束后,师生再作一简短评价,对讨论过程中出现的科学判断错误性,教师要及时加以指正,对于学生大胆的设想及正确的分析则给予充分的肯定。这样做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分析和表达能力。再如八年级下册第1课《》中,问:开国大典上为什么要用54门礼炮齐鸣28响?很多学生对数字特别感兴趣,教师还可以增加关于中外历史上重要庆典使用的礼炮规格标准史实,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既开拓了学生的思维,问题又迎刃而解。还有一些问题框,如《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一节,问:“你知道端午节、七夕节等节日的来历吗?”《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中,问:“14世纪的中国劳动妇女黄道婆手中能同时纺出几根纱?”等也属于这类既可以丰富学生见识,又培养其学史兴趣和创新思维的开放性有效提问。

4.利用问题框联系实际生活,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分析解决问题,要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充分保证和拓宽学生主体活动的空间,让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握解决问题的规律和思维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长期以来,传统教学方式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而要他们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时,他们便会觉得自己的聪明才智似乎一下子消失了,对遇到的问题无从下手。教材中某些问题框,恰好起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和枢纽作用,此类思考题可引导学生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如九年级下册第19课《机遇与挑战》中:“如何解决严重危害人类社会的共同问题?”七年级下册第15课《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中:“你知道我国的印刷术近年来有什么变化吗?”通过这类贴近生活的思考题,学生不仅可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解释现象,还可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长课外知识,进一步激发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

5.利用问题框实施学科间的渗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

有些问题框知识涉及面广,不同学科间相互渗透,如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则可不断提高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如八年级下册第18课《蓝色的地中海文明》中:古代希腊与古代中国在自然地理环境方面有哪些差异?教师在授课时,让学生了解两种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经济特色,进而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文明,这里不仅有历史学知识的运用,而且有地理知识的运用,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好时机。再如七年级下册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中:大运河对生态环境方面会有哪些影响?这一问题涉及历史、生物学、环保等方面知识,可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及通过查阅和听教师讲解等得到的知识,分析得出答案,并加以整理,形成自己的观点,从而锻炼综合分析能力。

6.利用问题框引导学生感悟总结,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人生观。

一些问题框里的提问内容字面上是根据课文内容评价历史人物的言行或事件,就事论事,实际上渗透着深厚的思想品德教育功能,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七年级上册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中的提问,孔子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你同意孔子的说法吗?为什么?这句话体现孔子学无常师、择善而从的主张和谦虚、好学的精神,这些都是我们今天实施素质教育中依旧要大力提倡的,并且可以扩大到孔子的其他有益于社会发展、有益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有益于学生潜能发展的教育教学思想。再如八年级下册第3课《》中:邓世昌的举动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通过讲述和思考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对学生进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又如七年级下册第16课《繁荣的宋元文化》问:对司马光幼年的这种勤奋学习的精神,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借鉴?通过了解司马光,学生会学习和发扬司马光勤奋刻苦、自觉自律、持之以恒的精神。

七年级上册历史总结范文第6篇

一、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首先,教师要尊重和赞赏学生。教师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学生来讲,最好的教师是在教学活动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学生视为自己朋友的那种教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与学生互动。爱学生还体现在赞赏学生上,要赞赏学生取得的微小的进步,赞赏学生良好的兴趣爱好,赞赏学生对教材甚至对专家的质疑。尊重和赞赏是新型师生关系建立的基础。

其次,教师要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毫无压力地学习历史,就能成为课堂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秦王扫六合”》的内容时,笔者引导学生对秦始皇的这一行为进行评价。一位平时成绩不太好的学生说:“秦始皇的这一手段虽然对文化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但在当时确实对巩固统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笔者鼓励了他的这种说法,对他敢于发表个人见解的勇气表示认同。此后,这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逐渐高涨,学习成绩也稳步上升。宽松的课堂氛围是增强教育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提升成绩的同时也提高了能力,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发展。

最后,教师要尊重个体差异,使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有些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量的知识,可以让这样的学生思考更深层的问题。这样既能让他们掌握更多的知识,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有的学生基础较差,就要多给予他们激励,使他们的自信心得到增强,逐步提高其知识与技能。所以,教师要满足学生各种各样的需要,发展学生各种各样的能力。

二、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教师教学的创造性之一就体现在对教材的处理上。教师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的知识,对教材进行科学和艺术的处理,使课本知识“活”起来,从而形成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思路,这是一个教学再创造的过程,体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秦王扫六合》一课时,笔者把同一句话先用各地方言说一遍,然后再用普通话重复一遍,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真实感受并理解秦始皇统一文字的必要性。

在进行例题教学时,笔者会先让一位学生做讲解,谈谈他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然后其他学生可以发表见解,师生共同探讨,做到融会贯通。例题讲解完成后,引导学生总结经验教训,对常用的思想方法、解题策略进行总结归纳,以便在今后加以运用。通过对典型例题的剖析,不仅可以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还可以达到掌握方法、启发思路、培养能力的目的。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掌握知识,又要陶冶情操、培养能力,同时还要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教学过程既是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一个身心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中,对历史人物如文成公主、戚继光、郑成功等,可以指导学生阅读相关书籍,在课堂上介绍这些历史人物的事迹,讨论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以及对当时社会所作的贡献和对我们今天的启示等。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学到历史知识,更主要的是激发出学生对优秀历史人物的崇敬感,从而让他们受到历史人物优秀品质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其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常常根据教材内容,围绕重难点,设计问题,并根据学生情况分成若干小组,共同探讨、解决问题,再由各小组派出代表回答问题,其他同学修正补充,全体学生共同探讨,最后由他们自己选择更恰当、更完善的答案。在这一过程中,每个小组的主讲学生成为“小先生”,教师穿插于各小组间,只是适当加以引导、点拨,没有传统课堂上的严厉纪律,没有举手才能回答问题的约束。常常一人刚说完,立即有人站起来补充,每个人都分到任务,不会有学生上课打瞌睡。在设计问题时,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处于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使他们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这种方法使学生的思维在学习中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通过合作学习互相启发、互相帮助,使学生实现了“互补”,加强了学生间的交流,课堂教学也成为一系列学生主体活动展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会了相互支持、配合,学会了承担个人责任,懂得了尊重与欣赏他人。有效的沟通,相互的信任,使学生在互动中更加理解个人与集体智慧的价值,同时也让课堂充满了魅力。

除常规的课堂教学外,笔者还在班级中开展相应的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利用课余时间搜集历史小故事及名人事例等。学生们通过设计黑板报、制作知识卡片等来展示自己的成果。通过各个阶段的展示与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从活动中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与快乐,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活动主要有两项。其一是“我最值得骄傲的作品”。包括每月一期的历史黑板报以及优秀的历史作业等。黑板报完成后,从学生完成的速度、内容的丰富程度、知识的新颖性和趣味性等几方面进行评比。这样一来,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也增强了学生之间团结合作的能力。其二是“我也是老师”。每节课开始的前三分钟让学生做一回老师。学生可以搜集各种相关的历史材料,进行多种形式的展示,例如讲述历史故事、表演历史小短剧等。通过争当老师的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

三、教师要拓展教学资源

教师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并积极引导学生能够更好地利用学习资源。在课程实施中,教师要善于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多种平台。

历史知识与现实之间有一定的差距,仅仅依靠解说,学生或者难以理解,或者不感兴趣,此时动手实践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七年级下册《灿烂的宋元文化》中关于印刷术为何从雕版印刷术转变为活字印刷术这一问题,简单、生硬的讲解让学生不感兴趣。因此笔者让学生动手实践,让他们用胡萝卜和土豆演示雕版印刷术是如何转变为活字印刷术的。如把每个字分别雕刻在胡萝卜块上,而把一整句话全部雕在一个土豆上。这样学生就很好地理解了印刷术发生变化的原因是雕版印刷术存在的不足。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相关历史知识,解答心中的疑惑。

历史教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距较远,在教学中、授课时,使家乡历史与教材相联系,让学生了解在这一历史时期或者在这一事件发生时,学生的家乡是什么状况,他们就会觉得历史就在身边。如讲授七年级下册《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中的岳飞抗金时,笔者向学生讲述发生在家乡阜阳由刘琦领导的顺昌大捷,并请学生思考如果我们生活在宋金议和后,是金的子民还是南宋子民?教师把历史教学与家乡相结合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七年级上册历史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历史课堂 学生 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因此,发展创造力是现代教育的关键点之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发展素质教育过程中是十分必要的。中学教育阶段,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主阵地是课堂,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依照这样的理念,结合中学历史课堂的教学内容和中学生的特点,现就围绕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展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一、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和欲望

有人把教师比作桥,桥的一端连着学生,另一端连着知识,那么这座桥就得发挥自身应有的功能;有人把教师传授知识比作一桶水给一杯水倒水,倒得好还是倒得不好,倒在杯子里面还是倒在杯子外面,这就取决与倒水者的技巧。因此,教师应该采取何种最恰当、最科学、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来“传道、授业、解惑”以及更好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是当前每一位教师要考虑的问题。

我们的古人早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获得有效学习的最直接的动力,它能使学生保持旺盛的探索欲望,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对科学文化的兴趣,激发强烈的求知欲对学生成才至关重要。

二、要改“一言堂”教学为“开放式”教学

新的时代赋予教育新的使命,人才的定义也并非仅仅局限于掌握知识的多少,能力与实践操作被提上一个新的高度。因此,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于知识型教育,现代教育则更注重于能力型教育,“开放式教学’由此则应运而生。开放式教学是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索、主动操作、自由活动为特征,教师自己设计具有教育性、探索性、创造性的一种教学活动。因此,我设计课时,主要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为主,以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允许犯错误,而不去责备他们。引导学生从另一个角度考虑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在尝试、讨论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同时在教学中还要配以各种教学活动手段,如计算机多媒体、教具、仪器、挂图、实物等。这些手段可单独运用也可多种结合运用。运用电化教学,有形有影有声,入眼入脑入耳,活泼感人,这是创新。例如七年级上册《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一课张骞出使西域,采用开放式教学,我设计了一堂导游课。课前让学生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由学生充当导游,介绍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路线以及路上的所见所闻,沿途的异域风光,并介绍沿途的旅游景点。最后总结出本课的主要思想和主要知识点。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既扩展了自己的知识面,又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各展才华,气氛活跃。

三、在“活”中求取创新

受应试教育、社会因素等影响,传统教育当中陈旧的、片面的、急功近利的因素大量存在,呈现出注入式、教条式、严管式等几个明显特征,在片面的高度强化传载功能的同时,对新的教学方法却很少涉及。有关资料记载中,中国中学生比美国中学生的基础知识扎实,而美国中学生创新思维、实验操作能力较强。

长期以来,怎样组织和开展课堂讨论一直是历史教学的难点。不少教师布置的课堂讨论场面冷淡,争论不起来,导致讨论失败,或者收效甚微。我从电视台播放的大学生辩论对抗赛节目引起轰动效应中受到启示,于是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讨论之中,很受学生的欢迎。如七年级上册《百家争鸣》一课中讲到儒家,介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的思想及其贡献。我设计了一堂辩论课,辩论的题目是《孔子的思想在今天还适用吗?》。我把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两大组,要求每一个人都按题意写成小论文或辩论稿交给我看。我看完以后,把稿子发回给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互相补充完善本方的观点。正反方各推荐4名代表在班上进行讨论。其程序是:各自陈述意见——自由争论——归纳总结,最后由教师进行裁判并具体分析双方的辩论得失。这种讨论具有竞争机制,适合学生的特点。他们为了驳倒对方,翻阅了大量的书籍,讨论的场面十分热烈,趣味盎然。往往是时间已到,很多人言犹未尽。

四、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思考时间

设疑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创新的前提。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造力的形成,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需要充足的思考时间。我们在教学中遇到一些有深度、有难度的问题,有个别学生能回答出来,而其他学生就失去一次自我创新的机会,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创造激发“创新能力”。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多种方法,巧妙地引导设问,让每一个学生有充足的思考时间,实现自己的创新想象,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

五、适应教材,不断探索

七年级上册历史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历史 课堂教学设计 高效课堂 创新

新课改实施以来,广大历史教师围绕新理念、新课标认真组织教学,历史课堂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加深了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培养了学生各种学习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1. 利用当前热播剧主题歌和学生感兴趣的歌手导入新课。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时,课前播放电视剧《汉武大帝》主题曲视频,接着呈现本课主要历史人物汉武大帝的历史功绩,用鲜明的字体出示大一统的具体措施,学生对本课知识点就一目了然了。而在学习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0课《明清时期的经济》一课时,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歌手周杰伦的《青花瓷》导入新课,学生一下子就兴奋起来,跟着哼唱,由瓷器的发展自然地引入明清时期的经济,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2. 欣赏新闻视频,利用谈话式的语言引导学生思考。从社会热点问题直接切入主题,再把学生视角由现代拉入古代,听新闻、看图片,视听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架起现实与历史之间的桥梁。

3. 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贯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师生互动、合作学习的原则。必须改变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是听众的旧的教学模式。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限制了部分学生创造性的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放下架子,和学生共同参与课堂,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

二、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总是站在历史发展的旁观者角度看问题,那样即使再感人的历史事实,也无法激起他们内心的波澜。我们可以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走入历史人物的内心,以至“观史如身在其中”,诱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走进历史情境,体验人物心灵,思考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进而培养“言之有据,论者符实”的科学态度以及“理解偏见、容纳悖论”的人文精神。要实现这一点,可以采用情境假设法、角色扮演法等方式。如讲《左宗棠》时,我采取讨论的方式,先让学生阅读课文及相关材料,然后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是左宗棠,你该如何?让学生积极讨论,课堂效果良好。当然,还有很多的方式,如让学生走上讲台当老师、就某一个专题分组开展辩论赛、编排和表演历史短剧、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相关的影视资料、学唱历史歌曲、举办故事会、撰写小论文等,都会让学生感到有趣,让他们主动地学习历史知识,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三、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

1. 温故知新。课前3分钟让学生安静下来,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前面学过的内容,然后回答。教师所设计的问题都具有概括性,并且对当堂内容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样做能让学生很快进入角色,顺利地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

2. 自主学习。导入新课后,让学生以教材为依托,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结合导学案读课文文本,在课本上画出重要知识点,然后快速填空,把导学案填空题补充完整,并让学生自主归纳知识点。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时,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发现归纳了明清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引起当时商品经济的活跃,这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基础。

3. 合作探究环节。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合作探究学习中最忌讳的是只有少数同学参与,小组内其他同学看热闹。这不仅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还浪费时间,扰乱了课堂秩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所以,学生进行有效合作必须做到几点:(1)选取能引起探究兴趣的材料,材料的选取要有利于调动合作学习的兴趣,要确定合作的适当方法,培养合作精神;(2)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互学习,在实际的教学中,小组成员必须要有明确的分工,让小组成员都动起来,小组成员既互相配合,又在分工合作中承担自己的责任;(3)合作形式多样化,可以是某一主题,也可以设计为历史故事会、辩论会、专题资料收集等。

4. 当堂检测环节。这个阶段要用10分钟左右,事实上这是师生互动的环节,教师通过提问问题,检验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经过当堂检测环节,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巩固当天所学知识。教师还可以通过检测,发现问题,及时纠错。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处理好历史教学中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尤其是有利于在历史教学中创设情境,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加强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整合。多媒体技术不仅能直观地体现历史学科丰富生动的特点,而且能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历史理论和历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