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二生物解题技巧

高二生物解题技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高二生物解题技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二生物解题技巧范文第1篇

关键词:物理概念 思维导图 物理模型

【中图分类号】G633.7

正文:教师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加以指导:

一、 对概念重理解,对规律重应用

1.物理概念一般指物理量,物理模型等,在复习物理概念时要了解所复习到的概念是怎样引入的,它的单位、定义式及计算公式时什么,是矢量还是标量,与之有关和易混的物理概念有哪些,如何区分。同时找出与这些概念密切联系的规律,通过对概念应用进一步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既反映了物理对象某种属性的“质”,又反映了物理对象某种属性的“量”。概念的外延即概念的适用范围,是指概念所反映的具有某一属性的一类现象或事物。根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设问有利于学生对概念本质的理解。

2. 物理规律包括物理定理、定律和法则。对每一个物理规律,要明确它所描述的内容、建立的实验基础、适用范围和成立的条件。更重要的是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去解决问题。

二、 善于纵横联系,深化、活化知识

复习的目的是巩固、深化已有知识。为此,就要在知识结构上下功夫,只有从不同的角度去归纳、整理所学知识并使其系统化,才能搞清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建立思维导图是最有效的方法。什么是思维导图?英国“大脑基金会”主席Tony Buzan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深入研究了人脑记忆和思维的特点,他说:最新的生物学和心理学成果表明,人脑的思维活动不仅是非线性的而且是非常复杂地联系在一起。同时,关键概念也具有联系性和综合性的非线性特点,我们如果能用文字、符号、图画等载体把人脑对于关键概念的这种非线性理解表达出来,这样就会大大提高对于信息的记忆和处理能力。于是他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记忆方法―“思维导图”,用文字、符号、图画等载体把自己的思想(知识网络)画出来,如同全息照像一样把采集到的重要信息表达出来;它作为一种新的思维模式,结合了全脑的概念,包括左脑的逻辑、顺序、条例、文字、数字,以及右脑的图像、想象、颜色、空间、整体等。

思维导图的优点是:(1)中心或主题能被明确地定义;(2)每个重要想法的关系都被清楚、明白地表达出来,重要想法放在中心,不太重要的则放在边上;(3)关键概念间亲近度和联系使它们被立刻被辨认出来;(4)上述因素必将使回忆和复习变得更有效和快速;(5)这种自然的结构允许方便地添加新的内容,而无需在更改内容时凌乱地挤进或划去;(6)做出来的每一张“思维导图”必须与其他别的图不一样,即它是用来帮助回忆的; (7)使笔记的整理有更多的创作空间,例如:准备评价等等。“思维导图”的无限制性为我们的大脑建立新的联系做了很好的准备。

下图是《运动的描述》一章的思维导图:

三、构建物理模型、明确物理情境

1.物理学所研究的运动,是一种简单的运动形式,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是通过建立一个个物理模型,使实际复杂多样的物质世界简单化,建立物理模型的过程是一个抽象思维过程,要能抓住事物的本质。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为我们积累了很多物理模型,我们可以将其分类成:①物质结构的模型(如质点、物体的分子结构、理想气体、原子结构、核结构、导体等等);②作用过程的模型(如:碰撞、能量转化过程、光电效应、核变化等);③运动模型(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及曲线运动、平抛运动、圆周运动、简谐振动等等);④其他模型(电流、电阻、磁流体发电机、电磁流量计、理想变压器等等),也可以说物理中所有的公式、定律、定理都是对一个个不同的模型的描述,我们解题所列的等式,就是将物理模型与具体物理情景相结合的产物。有了系统的物理知识就有了足够的物理模型,解题时所谓建立模型,就是根据从题目中提炼出的有效信息,调出大脑中储存的与之相关的物理模型。

2.运用物理模型解题的步骤

⑴收集题干信息,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弄清物理现象和物理事实。⑵处理各物理信息的相互关系。⑶寻找与已有信息(某种知识、方法、模型)的相似、相近或联系,通过类比联想或抽象概括,或逻辑推理,或原型启发,建立起新的物理模型,将新情景问题“难题”转化为常规试题。⑷选择能适合题给信息的物理方法和物理规律求解,力求简洁。

加强物理模型构建方法的研究,不仅对教师的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还是对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帮助,不论应对现有的高考还是应对新课程改革都是有效的。

四、 根据高考说明,重视阅读课本

高考物理说明是命题的依据,近几年全国高考物理题力求做到不超纲。因此,研究、领会“说明”的精神实质很有必要。经常对照高考说明,把握每一章节的“下限”和“上限”,是提高高考复习效率的重要途径。一些同学认为复习阶段不需要看课本,只要看看复习参考书,坐坐题目就可以了,这是不对的。教材对每一个概念、规律的来龙去脉都阐述得非常精辟透彻,我们要认真阅读课本,并在阅读课本时注意反复推敲,不仅容易把握知识的整体结构,还能弄清很多我们在以前学习过程中不甚理解的问题。要做到四看:看课本内容;看书上例题;看有关习题;看课本上的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值得一提的是不能忽视非重点内容。

五、 做好解题小结,提高分析能力

高二生物解题技巧范文第2篇

一、以“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为依据。

在高三化学总复习期间,教师应对照化学学科《考试说明》的内容和课本的重点知识,正确处理好《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即考纲)与课本之间的关系。《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是中学化学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高考化学命题的基本依据。现行课本是依据大纲编写出来的教科书。因此,引导学生搞清“纲”与“本”的关系,对搞好高三总复习尤为重要。高考总复习要重视课本,但又不应依赖于课本。在总复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研究《教学大纲》和考纲,对照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和课本上的重点知识,找出知识点和考点,把课本知识进行适当的深化和提高。教师应抓重点、抓规律,抓知识的归纳小结,抓知识点和考点的联系,不让学生死记硬背。教师还应结合《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内容,合理分散教材的难点,强化知识的重点,对知识点的处理应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教师要明确考试的目的、能力要求和考查内容,力求抓住五点:①知识点;②考试点;③能力点;④德育点(爱国主义、科学史);⑤实际点(联系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环保知识的实际)。近几年高考化学的命题思路是“守纲不守本”,即知识守纲、守本、不超出课本的范围,而能力不守本,可以大大超越课本。因此,教师不要随意拓宽知识范围。

二、立足教材,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本学科复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考化学内容可大体归结成以下六块。学生在复习时应按“块”复习训练,适当选些题做,特别对当时做错或不会做的题,认真分析一下,查漏补缺,会有很好的效果。

1.基本概念“块”。

这一块包括物质组成和分类线、性质变化线、化学用语线、分散系统线、化学量线等五条知识线(或小系统)。

2.基础理论“块”。

这块包括结构理论(原子结构、分子(即化学键)理论、晶体结构理论)和元素周期律、周期表线、电解质溶液(含氧化―还原理论)线、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理论线。理论块是化学的灵魂。

3.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块”。

这一块是化学的基石,可划分为金属线和非金属线,统一在周期系中。

4.有机物“块”。

这一块的核心是烃及其衍生物线,重点是结构和化学性质,而结构又是官能团和与官能团直接相关的化学键。

5.计算“块”。

这一块纵贯化学各部分,学生要掌握基本类型、解题规律和解题技巧。

6.基本实验“块”。

这一块充分体现了化学学科的特点。它含仪器、基本操作、制备、鉴别(定)、提纯、定量实验、试剂存放、事故处理等。

教材是化学总复习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资料都无法替代的。学生在复习时应以教材为主体,使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不断完善和深化中学化学知识。

三、经常联想,善于总结,使教材知识网络化。

经过高一高二阶段化学的学习,有些学生觉得个别知识点已学会。其实,高考考场得分,学会仅是一方面,还应总结归纳、经常联想,找出同类题解法的规律,才能更有把握不失分。也就是说,化学学习重在掌握规律。有人说:“化学难学,要记的东西太多了。”这话不全对。实际上,学好化学的关键在于怎样记。例如对无机化学来说,学生在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这部分内容时,可以以“元素单质氧化物(氢化物)存在”为线索;学习具体的单质、化合物时既可以“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为思路,又可从该单质到各类化合物之间的横向联系进行复习,同时结合元素周期律,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有机化学的规律性更强,“乙烯辐射一大片,醇醛酸酯一条线”,熟悉了官能团的性质就把握了各类有机物间的衍变关系及相互转化;理解了同分异构体,就会感觉到有机物的种类繁多实在是微不足道。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循环往复地联想,不仅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而且有助于思维发散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只有许多零碎的知识而没有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就犹如没有组装成整机的一堆零部件而难以发挥其各自功能。所以学生在高三复习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各部分相应的知识按其内在的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散、乱的知识串成线、结成网,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讲究方法,归纳技巧,把握重点,消除盲点,勇于号脉高考。

1.多选做中等难度的题。

学生应以考纲为基本框架,以课本为“血液”,以教师的讲解和点拨为“营养”,对课本知识进行扫描式清点,多选做一些中等难度的题,尤其要提高选择题的正确率。

2.复习先考虑主干重点知识。

复习到最后阶段,学生在全面系统地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应该做到重点突出,尽可能与高考试题接轨。猜题、押题是不可行的,但分析重点、琢磨重点、强化重点、变通重点却是完全必要的。学生一定要避免盲目地追赶时髦、花较多时间去找热点材料和热点题目的做法。

特别提醒的是,学生除了要留心变化的内容外,更要关注不变的内容,不变的内容才是基础,应该将其列为复习的重点。对于考试内容的覆盖面,学生首先要考虑主干知识、重点知识,然后考虑其它。

3.关注常考的热点知识。

在一轮复习时,学生要全面浏览教材章节,熟悉教材内容,在二轮复习时学生要按专题构建复习体系,形成“考纲、考点、教材、知识点”的网络。

近三年高考常考的热点知识如下:(1)阿伏伽德罗常数;(2)氧化还原;(3)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4)溶液、离子浓度及其转变;(5)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原子结构和性质、核外电子的排布和电子式;(6)化学键、晶体类型及性质特点;(7)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8)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9)盐类水解、离子浓度关系(大小的比较);(10)离子共存;(11)溶液的pH值及计算;(12)阴阳离子的鉴定、鉴别;(13)原电池、电解池;(14)有机化学思想、官能团的确定、同分异构体、同系物;(15)四大反应;(16)有机聚合体和单体的相互转化及计算;(17)实验仪器的洗涤、实验装置、基本操作;(18)混合物的计算;(19)化学史、环境保护、能源材料;(20)新信息、新情景题的模仿思想。

4.重视基本实验,形成技能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