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七下数学单元总结

七下数学单元总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七下数学单元总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七下数学单元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复习设计;复习环节;复习效率

一直以来,我们对复习过程的认识不够,大部分老师都是采用以下3种传统复习方式:知识点梳理;针对知识点的训练;模拟试卷强化。通过长期的复习实践,我觉得这样的复习存在明显弊端:学生对于知识点只是简单的回忆和再现,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链;针对性不强,学生脑中只有题目,对于考试中考察重点与必考点很不熟悉,有点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味道;学生不能形成一套系统的复习方法,在考试前不能真正把课本由厚变薄。针对这些现象,结合新课改理念,我认为复习过程应该还学生一个天空,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打造生本课堂,生命课堂、高效课堂,以生为本,才能更“有效”甚至“高效”地提高复习效率。

一、推陈出新,巩固双基

1.教师在复习前,应该以考纲为蓝本。研究(1)教学内容中有哪些不考的知识点;(2)知识点的能力要求;(3)教学内容中近几年出现的新题型;(4)近几年,哪些知识点年年考,哪些还没有考过。

对于第(4),可以让学生来操作,我今年中考一轮复习前设计了如下表格。

这样的整理,有利于教师掌握考试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复习工作,也可以让学生发现哪些知识点经常考,考的题型及方式有哪些?达到让学生重视重点知识的目的。

2.让学生体会编题,使知识的应用更加熟练。如:人教版七下期末复习,我让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变常考知识点题型,而学生的作品让我眼前一亮。

(1)形式的改变:如:填空变选择,或者选择、填空变为解答题等。

原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坐标为(3,6),点Q坐标为(3,4),下列点中不在直线PQ上的是()。

A(0,4)B (-3,4)C (4,4) D (3,0)

变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坐标为(3,6),点Q坐标为(3,4),则线段PQ的中点坐标()。

(2)知识的综合:如:考察点在各象限的符合特征。

原题,点(1,-2)在第象限。

学生延伸为:①与不等式结合:点(m-1,2-m)在第一象限,求m的取值。②与方程组结合,点(x,y)中x、y满足方程组 ,该点在第几象限?等等。

(3)问题的探究,如:训练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目。

如图1,ABC是一个三角形的纸片,点D、E分别是ABC边上的两点,若沿直线DE折叠,则∠BDA′与∠A的关系是____。

探究(1):若折成图2的形状,猜想∠BDA′、∠CEA′和∠A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探究(2):若折成图3的形状,猜想∠BDA′、∠CEA′和∠A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图1图2图3

在试卷评讲后,有同学提出,如果把三角形变化为四边形,同样折叠,又会出现怎样的数量关系呢?

探究(3):如图4,将四边形纸片ABCD沿EF折叠,使点A、B落在四边形的内部时,∠1+∠2与∠A、∠B之间的数量关系_____。

多好的一种思维递进,我感叹我学生的进步。

(4)回顾课本,灵活应用。如课本

P70第(8)题,如图,ABC中,AB=2cm,BC=4cm,ABC的高AD与CE的比是多少?

本题主要考察三角形面积的不同表示方法。我布置学生作业:你能够用不同方式去体现出这样一种数学方法吗?我挑选了学生设计中的两题。

①如图6,在ABC中,AB=1.5AC,AD平分∠ABC,则CD∶BD的值为_________。

②如图7,AOD的面积为3,AOB的面积为4,COD的面积为6,则BOC的面积为 。

以上的变式训练既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探究、概括的能力和数学思维的严密性。

二、病例警示,夯实双基

面对不断变化的试题,复习的第一阶段,必须重视基础知识的整合,夯实基础,千万不能走过场,赶进度,把知识炒成夹生饭。务必让学生达到听懂了,记住了,会用了。我的操作方式是:①课堂导学卷例题的体现,②每日一练(自编),③填空、选择专项训练等。

当然复习过程中更需要重视问题的暴露,因为复习的主要目的是要让学生把原有的一些错误思路、或者易错的得到改变。

如:三角形复习中,导学卷中设置一栏,下题中的解答有“病”吗?如果有“病”,请写出“病因”。或者指出易让别人犯错的“陷阱”在哪儿?

题目:在ABC中,∠A=50°,高BE、CF所在直线交于O,且O不与B、C重合,则∠BOC=

解:如图,∠A=50°

∠ABC+∠ACB=180°-∠A=130°

高BE、CF所在直线交于O

∠AFC=∠AEB=90°

∠ABE=∠ACF=90°-∠A=40°

∠EBC+∠FCB=130°-80°=50°

∠BOC=180°-(∠EBC+∠FCB)=180°-50°=130°

课堂上,师生踊跃地展示了对题目的认识:

(1)由于三角形高的位置与三角形的形状有关,此同学没有考虑钝角三角形。

(2)做题中一定要重视无图题目,画图形时考虑全面性。

(3)我还可以类似取一题: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夹角为45°,求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度数。

(4)此题是根据三角形形状进行分类,实际上在等腰三角形中,对于边、角的分类,同样产生多解。

从学生中来,让学生去解决,不仅提升了他们的认识、渗透、迁移,同时也解决老师强调而无实效的状况。对于相关易错点,我们要抓反复,反复抓。对于重点内容、反复失分的知识点要提高过关率。为了便与掌握每个同学的得分率,我设计如下表格:

注:需评讲题目用红笔打勾。

根据统计,“需讲评人次”≥班级人数15%时,教师在全班集体讲解;“需讲评人次”<班级人数15%时,不利用课堂时间集体讲解,而是课后由学习小组组长讲解。这样,评讲课的效率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增加了。

三、错题训练,注重实效

针对训练中出现的错误,你越是重视错误的分析与积累,今后所犯的错误也就越少。因此复习期间让学生用好错题集,可设计如左下框架:

为了进一步提高实效,作为教师应该建立督查制度。(1)随机抽查,当场检测。(2)及时批改,分优、良、中三个等第,纳入学生考核。以这些为平台,切实做好复习期间的每一步工作,充分体现教师做的踏实,学生学的实在。

另外,二次练习、错题再练、归类重温,均是复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道风景线,我们的基本思路:面向部分学生――每日的二次练习、每周的错题再练;面向全体学生――每周的归类重温、每月的单元自测。真正使学生“有错不害怕,会订挺高兴”,从而扫清障碍点、减少低分率、增强自信心!

四、心态调整,积极面对

在考试来临之际,帮助学生做好心态的调整工作,让学生正视自我,树立信心,是每个教师的首要工作和任务。

①召开会议,全面动员,努力营造“紧张、有序、和谐、高效”的考试氛围。

②做到“三个结合”:说服疏导与激励指导相结合,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相结合,集体谈话与个别交心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