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税务筹划学习总结

税务筹划学习总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税务筹划学习总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税务筹划学习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房地产 税务筹划 风险

当前,我国房地产行业处于风口浪尖,如何将利润空间加大,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保持房地产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成为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心。税收筹划是在房地产企业不违反国家财务税收政策前提下,以提升企业利润为目的进行的税收谋划,但是在税收谋划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风险,企业需要通过一系列措施对这些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和防范。

一、房地产企业的税收筹划风险

当前我国房地产企业所面临的税务筹划风险主要有:

(一)法律风险

我国的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相关法律制度目前还不是很完善,针对同一个问题,房地产企业的税务筹划者和国家税务机关会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因为没有完善的法律制度进行约束和限制,就会导致房地产企业在税务筹划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涉税纠纷甚至于违法行为。还有一些企业对法律没有深刻的认识,导致出现一些超越法律或者在法律边缘游走的现状发生,这些都会对房地产企业的税务筹划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政策风险

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房地产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并不成熟,房地产行业相关的法律制度还不尽完善,相关的规范性文件很少,这就很容易造成房地产企业税务筹划中形成巨大的风险。

(三)财务风险

房地产行业和资金有着密切的联系,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对资金进行合理的掌控。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建设资金大多是贷款融资的,资金越大,税务筹划的空间就会扩大,在创造高额的经济收益的同时,面临的财务风险也越大。

(四)行业风险

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使得很多企业看到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前景,纷纷转向房地产投资,但是房地产行业和很多行业都密切关联,与货币政策、利率政策、经济增长、居民收入等诸多方面也是息息相关的,容易受这些因素影响产生连锁效应,“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就会带来巨大的风险。

二、我国当前房地产税收环境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完善,各种法律体系在不断的完善中,税收法律体系也不例外。通过法律制度的完善,建立完善的税务法律体系,为房地产企业的税务筹划提供法律依据,促进房地产企业合法进行相关工作。从目前的房地产行业发展来讲,税务法规建立了较完整的体系,法律执行也慢慢的规范,这些都有利于房地产企业依法进行各项工作。

改革开放后,我国和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建立了经济贸易往来,经济发展已日趋国际化,使得税收工作也呈现国际化。我国当前的税收环境呈现出国内经济主体和国外经济主体共同竞争的收税局势,对税务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而房地产行业最为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周期长、投资大,同时会计核算和税收政策在许多口径上的差异,以及税收中各税种针对同一计税项目确认的差异,造成了税收计算工作的难度,税收过程的复杂性加大,涉及到多个税种,这些税种是否可以进行合理的规划,关系着房地产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如何有效控制房地产税务筹划风险

对企业税收进行合理的规划,就是将房地产企业的经营风险减小。房地产行业因为规模相对较大,所以只有高水准的财务管理活动,才能帮助房地产企业长远发展,而税收筹划作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工作,显然是重中之重。为了对房地产企业税务筹划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重视专业人才的使用

税收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对人才有很高的要求,房地产企业需要重视专业性人才的培养及任用,定期组织学习财税知识,加强与同行交流,持续提高税务筹划人员的工作水平。

(二)借鉴专业的建议

在进行重大决策时,房地产企业的决策者可以向一些专家进行咨询,借鉴专业的建议或者意见。将专家的建议和房地产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可以有效的对企业税务筹划风险进行控制。

(三)开展税收筹划工作

在房地产企业进行重大的经济业务决策时,应及时将税务筹划工作跟进,企业税务机构人员应与其他相关部门充分交流、深入讨论,在完成讨论后,设计出合理的税收方案,同时需要加强税收方案中经济收益和风险的评估,对企业经济业务进行深入的了解。然后将税务方案递交给企业决策者,相关部门根据税收方案进行实施。房地产企业在经济活动实施过程中,也要对经济收益和风险进行实时评估,并进行跟踪记录,在评估的过程中要保持客观性。事后应总结评价,做成资料以备后期参考使用。

(四)加强风险意识

房地产企业必须充分的认识到其存在的风险,密切关注国家相关政策,做好风险防范措施,从而增强房地产企业的税收筹划能力。及时的掌握房地产行业的最新市场动态,从实际出发,适时地对企业的税收筹划方案进行调整。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房地产行业税务筹划存在很多方面的风险,为了有效的对房地产企业税务筹划风险进行控制,就要充分的认识企业风险,密切关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强对税收政策的学习,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合理制定税务筹划方案,使得企业在较少的运营成本下,实现高经济收益和低风险,最终保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光敏.如何有效控制房地产企业的税收筹划风险[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5:114-116

[2]刘贞香.房地产企业税务筹划风险的有效控制[J].经济视野,013;23:186-187

税务筹划学习总结范文第2篇

税务筹划的本质是:合法性、筹划性和目的性。税务筹划是纳税人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选择税务筹划方案来进行投资、融资、生产和经营等活动以实现企业生存发展要求的一种筹划行为。

如今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企业管理制度也愈发完善。中小型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愈发残酷的市场竞争中,需要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积极采取措施增加收入降低成本,最大化企业长期利益,才能在愈发激烈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

中小型企业与较为成熟的大型企业相比,在产权关系、经营规模、组织形式等方面存在着诸多不足,其缺乏系统完整的税务筹划理论研究,针对自身行业企业特点的税务筹划等实务研究也略显不足。我国中小企业税务筹划管理刚刚起步,有许多不足之处亟待解决。

二、中小型企业税务筹划的意义

中小型企业组织结构简单、经营规模较小、管理过于集中、财务制度也不够完善、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差,因此税务筹划对于中小型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尤为重要。

税务筹划有利与中小型企业在主动承担纳税义务的同时推动企业自身的发展。中小型企业应在主动承担纳税义务的前提下做好税务筹划,优化企业自身税务结构,尽可能地减轻所承担的税收负担。因此,中小型企业税务筹划可以帮助其对现行经营状况进行合理评估,并对未来经营状况进行预测,合理配置有限的企业资源,以最大化企业利益。

税务筹划可以帮助中小型企业建立更加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中小型企业的财务报告等信息没有对外公开,外界对其的监督较少,财务管理制度存在很多问题。税务筹划涉及到到企业投资、融资、经营管理等多个方面,良好的税务筹划管理可以帮助企业规范自身管理行为,改善企业内控,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信息,为企业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税务筹划可以帮助我国进一步规范税收征管体系,完善税收征管制度。中小型企业税务筹划的过程,除了可以帮助企业自身优化管理制度,还可以给政府以及税务立法部门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信息,包括不同市场产业结构框架、各类资源配置分配流向等。这对立法部门制定完善有效的税收征管政策起到了重要作用。税务筹划工作推进和执行,有助于国家税务等行政部门掌握准确的市场信息,从而制定更加规范完善的税收征管制度,对中小企业给予更多的有针对性的政策优惠与支持。

三、中小型企业税务筹划管理的实施办法

在归纳总结税务筹划理论的同时结合我国现行税收征管制度,从以下几点分析阐述税务筹划的具体实施办法。

(一)根据国家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税务筹划

税收优惠的形式主要有:税收减免(包括税基式减免、税额式减免、税率式减免)、优惠退税、亏损抵补、加速折旧等。

(二)税务筹划的基本途径

1.选择低税率。税率体现了国家的征税规模和纳税人的税收负担。税率的设计针对纳税对象、纳税所在地和涉税行业的差异会有相应调整。纳税人应根据企业自身条件,选择适用较低的税率,以降低税负。

2.缩小税基。税基是计算应纳税额的基础。缩小税基主要有以下两种途径。一种是税基总量减少。另外一种途径是相对量的减少,税基总量不变,将税基递延。

3.减少应纳税额。企业根据相关税收规定来选择自身经营方式,以减少应纳税额。

4.延期纳税。这是从货币的时间价值来考虑。在不违反法律法规、不损害企业信誉的前提下,延期纳税,减小企业当前现金支付的压力。

(三)中小型企业税务筹划的一般方法

1.投资方式的选择。投资的选择应综合考虑行业前景、地区优惠、项目风险等方面。合理有效的管理企业投资,考虑税务因素,实现投资收益的最大化。

2.融资方式的合理组合。企业筹融资方式包括股权融资、债权融资等,不同的融资方式产生不同的资本结构,不同的资本结构在税务和企业会计核算方面也不相同。

3.收入的合理安排。企业收入是税务计算的依据。根据税收政策,管理企业所得的实现时间以及大小,避开高税率或者延迟纳税时间来减轻税负。

4.成本的合理调节。成本费用的合理计算摊销,也是税务筹划考虑的重要因素。可以通过对成本的控制来调节企业当年应税所得,合理运用税务制度,通过成本调节税收负担。

5.税负转嫁。在税务筹划中,税负转嫁是企业采取合法手段,通过经济交易中的价格变动将所纳税收转移给其他纳税人承担的客观经济过程,以达到税收负担最小化目的。

四、研究结论

中小型企业税务筹划是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中小型企业通过选择税收利益最大化的税务筹划方案来进行融资、投资、生产和经营等活动的企业筹划行为。本文查阅并分析了大量的税务筹划相关资料,经过认真分析,针对我国中小型企业的税务筹划有以下几点建议:

(1)在遵守税法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中小型企业要充分利用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利用亏损抵补、加速折旧等方法使税负最小;

(2)中小型企业应掌握税务筹划的基本途径,应用税务筹划的一般方法来实现税务筹划利益。

税务筹划学习总结范文第3篇

一、“营改增”对施工企业的影响

通过对我国税务制度的变化进行分析,“营改增”的影响范围主要是企业税负、发票管理,以及企业财务管理。通过分析以上三个方面,可以为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税务筹划工作的改进提供依据。

(一)“营改增”对企业税负的影响

由于我国在过去较长的时间里对企业征收营业税,在对营业税的重复性征税问题进行研究后发现,采用增值税代替以往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可以有效避免该问题,这就是“营改增”的由来。“营改增”的目的在于避免企业应税项目中的重复收税环节,为企业运营降低成本,使企业能够将更多资金用于自身发展。然而,由于我国大多数企业在管理方式、运营体制方面依然处于落后状态,财务管理制度无法与“营改增”之后的税务制度体系相适应,原本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目的不仅没有达到,反而??增加施工企业的税负压力。例如,某石油工程项目公司根据“营改增”的简易计税方式缴纳3%的增值税,然而,3%的营业税却使该公司承担更多的税金,增加了企业的税负压力。并且,由于在成本控制方面的不足,导致该石油工程项目公司的运营成本大大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断下降,逐渐丧失市场优势。

(二)“营改增”对企业发票管理的影响

由于增值税是减少了企业在营业税应税项目上的重复征税,所以,在企业购买生产资料时,相关增值税的进项税额需要进行抵扣,这就涉及到发票管理的问题。在石油工程施工企业的采购环节,部分供应商为提高利润而开设虚假发票,导致石油工程施工企业无法享受“营改增”带来的税费优惠。因此,为保证企业的利益,以及控制企业的运营成本,需要从根本上加强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发票管理制度体系建设。

(三)“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基于“营改增”之后我国税务制度的变化,施工企业需要改变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其中主要涉及增值税的账务处理流程方面。企业财务管理部门需要从税负额度出发,全面考虑新的税务制度下,施工企业的运营成本问题,通过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转。以石油工程施工企业来说,固定资产占到了企业总资产的约53%,而人力成本较以往也有所提高,已经占到了企业运营总成本的30%以上,在“营改增”之后,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在账目价值与税额方面进行了改进,从而有效控制了企业成本的增加。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对账目价值与税额的调整,意味着财务管理部门工作量的增加,这对于企业财务部门来说是一项挑战。

二、“营改增”后的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税务筹划调整

随着“营改增”的深入推广,施工企业为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对财务部门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税务筹划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税务制度的改革需要。

(一)“营改增”后企业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为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改革,以及达到活跃市场的目的,我国政府在“营改增”的试点取得成功后,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一新的税收制度。尽管,以“营改增”为主要内容的税收制度改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部分企业的税负压力,然而,在某些方面,“营改增”也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

1.企业税负压力不降反升

企业财务股们在进行税务筹划时,“营改增”并不一定能够降低企业的税负压力,相反,如果没有正确运用“营改增”政策,施工企业的税负压力将较以往明显增加。在石油工程项目施工企业中,关系到施工企业运营成本的核心就是人工和材料,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人力成本逐渐增加,这无疑降低了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对于这部分人力成本,“营改增”并未将其作为进项税进行抵扣,并且,对于施工企业大量采购的原材料,也因为缺少足够的增值税发票而无法进行抵扣。所以,企业财务部门在税务筹划过程中忽略了的人力成本与材料成本问题,将导致施工企业无法享受“营改增”所带来的好处。

2.企业财务管理部门人员能力不足

“营改增”是我国税务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通过科学理解、掌握“营改增”的具体内容,能够实现企业运营成本的明显降低。然而,由于传统财务管理中的税务筹划思想存在,部分财务管理人员无法适应新的税务制度,对此次税务制度改革的重视程度不够。以至于在企业需要通过“营改增”降低运营成本时,无法拿出有效、可行的税务筹划方案,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

3.施工企业自身财务管理上的不足

由于缺乏现代管理理念,大多数施工企业依然采用传统财务管理理念,缺乏集约型的财务管理思想,在工程承包过程中忽略了人工、材料成本所产生的税负压力,进而导致工程项目存在资金不足等风险。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对这种缺乏预警的管理模式也未及时进行提醒,对于进项税的管理缺乏针对性,以至于在申请进项税额抵扣时,无法满足“营改增”的相关要求。增值税属于价外税的一种,对于已经产生的价款,增值税已经被扣除,然而,这一点却并未在相关项目承包合同中体现,给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税务筹划工作带来了巨大困难,也将间接导致企业运营成本的增加。

(二)施工企业加强税务筹划的几点应对措施

为实现企业运营成本的降低,结合“营改增”的具体内容,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税务筹划能力。

1.提高企业财务部门对“营改增”的重视程度。在进行税务筹划之前,企业财务管理部门需要认真学习“营改增”的相关内容,对无法实现进项税抵扣的项目进行计划性的调整。例如,梳理项目工程中不经常使用的机械设备,采取租赁的形式,降低企业在固定资产方面的投入,这也是降低企业税负的一种。通过学习“营改增”在降低企业成本中的优势,能够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营改增”的重视程度,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加强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业务能力建设。对于企业来说,一个?C合能力较强的财务管理部门将成为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保障,针对“营改增”所带来的改变,施工企业需要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包括理论知识、业务能力等方面的全方位培训,以便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的利用“营改增”实现企业运营成本的降低。

3.完善企业管理模式。随着我国税收体制的改革,传统企业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以“营改增”为代表的现代税收制度,企业需要创新管理模式,使之与现代税务制度相适应。例如,建立更加严格发票管理制度,确保各类进项税能够在降低企业成本方面起到作用。在企业管理模式的完善过程中,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应当制定科学的税务筹划制度,明确各部门在税务筹划过程中的责任,确保企业财务筹划工作的顺利进行。

税务筹划学习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视角事业单位税收筹划

一、基于财务管理视角事业单位税收筹划方面的存在问题

(一)税收筹划意识薄弱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事业单位能否结合实践中的形势变化,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有效地进行税收筹划,关系着自身的长远发展。而在实践中因某些事业单位在税收筹划方面的意识薄弱,且在政府体制下对税收筹划的作用发挥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事业单位税收筹划方面的问题发生率加大。

(二)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事业单位税收筹划实践中因部分财务管理人员的实践经验不够丰富,专业能力不足,导致这些人员作业下的税收筹划实际作用发挥不充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事业单位纳税工作落实效果。

(三)税收筹划实践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事业单位通过对国家优惠政策的充分考虑,可发挥出税收筹划的实际作用,从而达到资金高效利用的目的。但是,由于某些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在税收筹划方面的业务熟练程度不够,且对本单位各部门的纳税部门协调不充分,致使事业单位税收筹划实践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可能会对其纳税工作造成一定影响。同时,实践中若国家税务机关对基层事业单位的税收工作指导性不够,相关的宣传与调研工作开展不够深入,也会影响事业单位税收筹划的实际作用效果。

二、加强基于财务管理视角事业单位税收筹划的相关措施

(一)转变观念,强化税收筹划意识

当前,事业单位正处于抓机遇、促发展的关键历史路口。实践中事业单位要进一步转变以往的落后思想观念、工作作风,积极配合和支持国家税务机构的工作,确保自身的税收筹划有效性。同时,作为政府管理下的社会公共服务部门,事业单位更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强化自身的纳税意识,并从以往传统的管理观念中转变过来,重视财务管理方面职能作用的发挥,保持自身良好的税收筹划作用效果。

(二)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培养

事业单位实践中应结合自身的发展概况及形势变化,根据财务管理人员在税收筹划方面的整体表现,对其中的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积极开展针对性强的专业培训活动,且将有效的奖惩机制实施到位,实现对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的科学培养,促使这些人员的素质得以不断提高:加强财务管理的同时重视实践中的税收筹划。在此基础上,可使财务管理视角下事业单位税收筹划的实际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进而提升自身在税务方面的整体工作水平。

(三)重视税收筹划实践能力的提高

在保持税收筹划实际作用效果、提升其相关工作水平的过程中,事业单位应通过对实践中形势变化的充分考虑,优化自身的财务工作体制,健全财务与税收筹划方面的规章制度,从而为财务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科学指导,进而满足税收筹划方面的多样化需求。在此期间,事业单位应在思想上重视税收筹划实践能力的提高,且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的配合作用下,增加财务管理人员在税收筹划方面的知识储备量,促使他们在税收筹划方面可发挥出自身应有的作用,确保事业单位税收筹划实践能力良好性。同时,国家税务机关应在实践中应给予基层事业单位税务工作开展更多的指导,强化他们依法纳税意识,且能注重自身在税收筹划实践能力方面的有效培养,最终达到事业单位税收能力逐渐提高的目的。长此以往,可使事业单税收筹划方面的工作开展更具科学性。

税务筹划学习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税收筹划;税务管理;转型

一、税收筹划和税务管理的涵义及关系

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以税收政策为导向,以节税为目的,选择和安排企业筹资、投资和经营及交易等事项的过程,是在对税收法规学习、研究的基础上,对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进行统筹策划获得财务利益的行为。

从本质上说,税收筹划是一种理财行为,属于纳税人的财务管理活动,并赋予了财务管理新的内容。如何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更加合理、有效地进行税收筹划,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企业战略管理中需要重点考量的问题。

税务管理是在税收筹划的基础上发展、衍生出的一个概念。企业税务管理是一种不同于税收筹划的过程管理,或者讲是一个系统的管理进程,是企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根据自身的实际经营状况和经营目标,在控制税务风险的前提下为实现企业纳税成本的最小化,而对企业的涉税业务和纳税事物进行分析、筹划、监控、预测、实施等全过程的管理行为的总和。

企业税务管理研究的是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如何降低企业的纳税成本。从这个意义上讲,税务筹划仅仅是税务管理的一个部分,而税务管理还包括了税务风险防控。税务筹划主要研究的是如何降低企业的纳税成本,而税务管理的目的除了要降低企业的纳税成本外,还要控制企业的税务风险。两者相互制约、辩证统一,共同服务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做好税务管理需要把握的基本原则

1、合法和诚信原则

企业在实施税务管理工作中,要严格地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合法的手段为企业节约纳税成本。否则,所实施的税务管理工作很可能就沦为偷税、漏税的行为,企业为此也会遭受严厉的法律制裁,企业财产、声誉等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企业在税务管理工作中也要严格遵循诚实守信的原则。企业的诚信纳税行为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税务风险,其诚信的精神也能获得企业管理层、员工等内部群体以及商业合作伙伴等外部群体的信任,同时也更容易获得政府部门、社会公众的支持和认可,提升企业社会形象,改善企业社会关系,降低管理成本和合作成本,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2、全面控制原则

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的重心应放在纳税行为之前。相比被动的事后管理,事前管理能够预判可能的筹划空间和机会,提前预计可能出现的税务风险,从而设计最优化的税务管理方案,进行科学的决策和有效的反馈。

在此基础上,企业应该进一步梳理与税收有关的经营过程和管理环节,通过建章立制,将风险防控工作融入投融资决策和生产流程,与企业内部控制和业绩评价等有机结合,建立全面的、一体化的控制体系,从而保证整个管理过程的连贯性和有效性。

3、经济效益原则

成本效益原则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企业要通过寻求纳税方案的最优化选择,降低纳税成本;另一方面,税务管理在帮助企业获得节税收益的同时,本身也会产生相应的管理成本。要符合成本收益的原则,就必须使企业因采取税务管理而产生的额外管理成本不能超过企业最终获得的节税收益。可以说,任何一项筹划方案都有其两面性,随着某一项筹划方案的实施,纳税人在取得部分税收利益的同时,必然会为该筹划方案的实施付出额外的费用,以及因选择该筹划方案而放弃其他方案所损失的相应机会收益;一项成功的税收筹划必然是多种税收方案的优化选择,不能简单认为税负最轻的方案便是最优,一味追求税收负担的降低往往会导致企业总体利益的下降。

三、税务管理的系统构建

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税务管理要间接服务于企业的财务目标,并要最终服务于企业战略目标。

1、管理前置:与财务管理的结合

从根本上说,税务管理应该归结为企业财务管理的范畴。基于战略视角进行税务管理,不能仅仅通过某些具体税种进行筹划和安排,而应当从资金运动的全过程进行整体把握,具体包括资金的筹集、使用和分配环节的税收筹划和税务风险控制。

(1)筹资过程的税务管理。主要是分析在税收因素的影响下,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的关系,涉及的问题包括:资本结构的变化如何影响企业的税负及业绩,企业如何在筹集过程中进行税收筹划实现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等等。

(2)投资过程的税收筹划。经济学理论认为,税收通过影响资本成本从而影响投资决策,投资决策取决于每一新增投资的边际报酬率,而税收正是通过影响边际报酬率而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因此,进行税务管理,需要关注税收对投资决策的影响,进而从企业投资过程中寻求税收筹划的技术和方法。

(3)股利分配过程的税务管理。股利分配是股东投资过程中的收益环节,通常包括股息所得和资本收益所得。通常情况下,股息所得的税率要比资本收益所得的税率高,这种不同股利分配政策在股东利益上的差异,为企业股利分配过程进行税收筹划提供了一定的空间。企业在进行股利分配的过程中,在遵循税收制度的规定的前提下,可以通过选择有利于股东利益的股利政策,使得股东的税负最轻,达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2、管理嵌入:与内部控制的结合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税务风险作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要防范和控制各种风险之一种,理所应当被纳入企业内部控制要素之内。只有对纳税环节的各类风险进行合理预期和有效控制,才能保证企业真正享有税收筹划所带来的节税收益,实现价值最大化。

既然税务管理是伴随企业从始至终,那么企业从拟投资设立到生产、销售直至进入清算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需要规避的税务风险。加强内部控制,对纳税风险进行有针对性的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把纳税风险降至最低,是企业税务管理的重要课题。

建立税务风险预防机制,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企业管理树立正确的纳税意识和风险防范理念,防止和杜绝一味“逃税”、“漏税”的错误观念;其次,应加强对当前国家税收政策的研究力度,防范在政策上给企业税务带来风险;再次,企业应保持谨慎态度对待企业纳税筹划,要合理选择优惠的政策路径;最后,企业应定期收集相关信息,对企业税务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估,以便及时调整和改善企业的税务策略。

3、管理促进:与业绩评价的结合

业绩评价是企业为了衡量企业既定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企业内部各部门、个人对目标实现的贡献程度的一个评判过程。具体地说,业绩评价是指评价主体运用数量统计和运筹等方法,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对照设定的评价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性定量对比分析,对评价客体在一定期间的业绩作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

税务管理最终目标也是协助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乃至战略目标的实现。从根本上讲,一套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理所应当要把税务管理的成效纳入到相关部门的考核评价指标当中去。这样可以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对问题进行分析和反馈,兴利除弊,不断提高税收筹划水平。

税收筹划评价体系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可以进行量化的指标评价标准,可以根据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二是不可量化的非财务指标评价标准,需要按照一定的步判断标准和环境因素来进行判断和分析,具有一定的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蔡昌.2009.税收筹划:理论,方法与案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 曹萍.2009.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企业税务管理若干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硕士论文.

[3] 陈石.2012.加强企业税务管理的途径探究[J].中国总会计师(01):116―117.

[4] 杨东.2012.我国房地产企业税务管理探索[D].苏州大学.

税务筹划学习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越南工程所得税筹划时间性差异永久性差异

【中图分类号】F812.42

一、境外工程项目所得税税收筹划的目标和主要思路

根据我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对企业境外经营所得规定,从与中国签订了税收协定的国家取得的经营所得,当年在该国缴纳了企业所得税,国内企业可以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进行限额抵扣,抵免限额为该项所得依照企业所得税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超过抵免限额的部分,可以在以后5个年度内,用每年度抵免限额抵免当年应抵税额后的余额进行抵补。笔者认为国内企业境外项目的税务筹划总体思路是:减少境内外应交所得税的时间差异、金额差异等,使境外缴纳的所得税得到相应抵扣,同时利用境内外的税收优惠政策,降低项目的所得税税率,提高该工程项目盈利的空间。为实现这一目标,国内企业需要注意以下四点:一是境外工程项目当年在境外已缴所得税总额与按中国税法缴纳的所得税额尽量趋同;二是境外所得的境内外纳税义务时间差异尽量缩小;三是项目前期境内应缴纳所得税应尽量小于、等于境外缴纳的所得税;四是有效利用两国税收优惠政策和税收协定的有利条款,降低工程项目的所得税税负。

二、内外账收入成本费用的所得税时间性差异及解决方法

(一)时间性差异原因分析

中越两国在收入成本费用方面的会计核算方法、企业所得税法的计算方式的不一致,导致越南工程项目在计算所得税时存在时间差异。(下文“内账”是指按照中国国内会计、税法等规定进行的核算;“外账”是指按照越南会计、税法要求进行的核算。)

1.收入成本费用的确认方法不同产生时间差异

国内税法要求在计算缴纳所得税时基本上按照建造合同确认的收入减去成本及合理的费用损失等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简称建造合同法);而越南税法则按照业主工程结算确认收入及成本(简称业主结算法)。

(1)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业主结算滞后于工程实际完成。建造合同法按照完工百分比确认收入,业主结算经过审批时间相对滞后。如果项目存在国内采购后出口到越南的设备,因进出口业务本身所用时间较长,内账已经按照核算方法确认收入,但是业主收到设备,确认结算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完成。

(2)在工程结算时,建设单位一般会扣留结算金额的5%~20%,作为保留金至工程项目完工,即:在项目完工前,外账核算的开累收入有5~20%的业主计价金额滞后于建造合同法下开累确认的收入。

(3)建造合同法实现的毛利在整个工程项目中是均衡的,但是业主结算法却因同一项目的分步分项工程毛利存在差异,不能达到均衡。

因此,在两种不同的收入成本费用核算方法下,可能会导致越南项目实际缴纳所得税的时间性差异。

2.资产界定标准及其会计估计不同产生的差异

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等在中越两国的确认标准、折旧年限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导致计入工程项目费用的时间存在差异。

(二)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

例1:越南某项目合同总价2 500万美元,工期2014年4月~2015年3月,项目毛利20%,2015年项目全部完工并结算完毕,不考虑纳税调整及其他事项,全部使用美元作为记账本位币,具体财务数据差异对比如表1:

项目在整个工期按照越南和中国税法计算的应缴所得税均为95万美元。由于中越税法在核算收入成本方法上不一致,(1)2014年度,在越南应当缴纳所得税额50万美元,在中国应当缴纳所得税额75万美元,在越南缴纳的所得税50万美元可以全部抵扣;(2)2015年度,在越南缴纳所得税额45万美元,按照中国税法应当缴纳所得税额20万美元,越南缴纳的所得税45万美元只能抵扣20万美元,剩余25万美元留抵下年,但该项目已经完工,只能按照分国不分项的规定,可以用于公司其他项目的抵扣,实际上就造成了该项目的所得税增加25万美元,该项目负担所得税总计120万美元,综合所得税税率31.58%。如果在该国没有后续项目的话,该公司多缴所得税25万美元。

从以上案例可以发现,在内外账核算的项目所得税前利润相同条件下,项目前期内账确认的利润多于内账时,该项目抵扣同一年度境外缴纳所得税后,在国内仍须补缴所得税,但在国内补缴的所得税部分不能在外账中税前抵扣,增加了越南项目的企业所得税负。反之,项目前期外账利润高于内账时,在国内则会产生留抵境外所得税额,导致项目资金提前流出。

(三)时间性差异的解决方法

1.合理调低外账利润。外账利润高于内账时,境外缴纳所得税较高,项目产生留抵额。如果金额不大,可以考虑下年留抵;如果金额较大,可根据越南税法规定:应缴所得税较大,影响到企业经营时,符合条件的,可申请部分税金的延期缴纳,延缓项目资金提前流出;如果预计未来留抵额不能抵扣时,可以考虑下面的永久差异解决思路。

2.合理调整内账利润。在内账利润高于外账时,境内缴纳所得税较高,项目资金提前流出。可考虑延缓确认项目的完工进度,降低内账利润。

3.加强与业主结算管理,减少内账下的工程结算借差额(即已完工未结算部分),及时将已发生的收入成本按照越南所得税法规定记入外账,使外账入账时间接近内帐入账时间。

4.加强项目合同商务谈判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积极做好双方合同协商工作,争取获得更高的结算比例,降低境外所得税在项目结束后不能抵扣的风险。

三、内外账收入成本费用的永久性差异及解决方法

(一)永久性差异原因

内外账成本费用永久性差异是指部分成本费用不能在外账核算所得税前扣除,导致外账下项目成本费用虚减,所得税税费增加的问题。

1.前期开发费用无法计入外账。在项目注册成立前,实际发生的与项目有关的成本费用无法计入外账,导致项目外账成本虚减。

2.以下成本费用无法计入外账:

(1)项目在国内发生的一些项目成本费用,如项目人员在回国时,国内支付的交通、住宿、通讯费等不能计入外账。

(2)职工薪酬不能全额计入外账成本。①境外项目员工的国内工资不能计入外账;②超出越南规定社保缴费种类、比例的社保不能计入外账;③项目计提的工会经费不能计入外账。

(3)国内采购,带入越南使用的工具、材料、办公用品等不能计入外账成本。

3.项目上级管理费用不能全额计入外账。越南税法允许税前抵扣的上缴公司管理费用比例为2%,高出部分不得计入外账。

4.汇率变动损益影响不得计入外账。内账采用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外账采用越南盾作为记账本位币,而越南项目一般采用美元作为核算单位,在结算支付过程中,产生的汇兑损益不得计入外账。

(二)永久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

例2:在越南某工程施工中,通过与税务局沟通,总承包商争取到了该项目上缴管理费税前扣除政策,即:承包商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后,则可以按规定比例上缴的管理费用在境外缴纳所得税前扣除,扣除的管理费用=外账当年收入×总承包商上级公司管理费用/总承包商上级公司营业收入。

假如2013年度该项目业主结算5 009万美元,总承包商2013年度上级公司的管理费用10.39亿元,营业收入201.37亿元,该项目外账税前可增加抵扣管理费用= 5 009×10.39/201.37 = 258.45万美元,境外可少缴纳所得税258.45万美元×25%=64.61万美元。

永久性成本费用差异必然导致外账成本费用虚减,工程项目利润虚增,导致境外缴纳所得税高于境内应缴所得税,并且多缴部分不能完全抵扣,产生了重复性纳税,降低项目的利润。

(三)解决内外账的成本费用永久性差异的方法

1.有的放矢,重点解决。针对每一项差异应认真学习两国税法要求,总结分析,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1)如有后续可持续的项目,可以考虑成立法人公司,而非分支机构,项目前期开发费用可以计入当地法人公司成本费用;(2)优化组织机构,增加越南当地人员的聘用,减少中方人员的聘用;(3)项目有关的费用尽量在越南发生,除非越南不能提供的,或者越南发生成本高于国内发生成本的25%及以上并且金额较大的情况外;(4)中方人员的薪酬尽量在越南当地发放,减少国内发放。

2.充分利用越南税法规定及认定的灵活性,加强与越南税务机关的沟通,争取更高比例上级管理费用能在税前扣除。针对越南税法规定,外国承包商可以扣除合理的一定比例的上缴上级公司的管理费用,一般为2%,如果证明其真实并且合理,则可以相应提高扣除比例。

四、税务筹划的其他途径

(一)合理选择越南税法下的纳税方法

根据越南税法规定,对越南非居民工程承包商可以申请适用简易计算法计算应交所得税,计算方法:应交所得税=工程结算收入×(8%×25%)。根据这一规定,可以计算出当工程项目利润>8%时,选择简易征收办法,会缴纳更少的所得税。反之,则使用非简易计税计算方法,以降低项目应缴纳的所得税。

(二)充分利用双边税收协定

中越在签订《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协定》后,2013年越南为促进经济发展,对该国的所得税的实际征收率降至22%(临时优惠减免),按照双边税收协定,国内企业境外项目可以享受税收饶让抵免。

例3:越南某工程项目2013年度内外账核算的税前利润均为100万美元,2013年度,在越南应交及实际缴纳所得税100×22%=22万美元。国内应交所得税=100×25%=25万美元,根据国内所得税法抵免规定,越南政府给予的税收优惠,视同在越南已经缴纳,允许抵免境外所得税100×25%=25万美元。在国内则不需要再补交所得税,实际综合所得税税率为22%。

五、总结

越南工程项目所得税的筹划是一项系统工作,贯穿于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这涉及到两国的税法和会计核算,在很多情况下,所得税的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都不可控。要做好越南工程项目的所得税筹划,首先应当明确所得税筹划目标;其次应该加强对中越税法差异的学习与研究,指定专人负责税务筹划的管理,如有必要可以聘用当地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提供咨询及服务,建立税务筹划管理的程序,制定详细税务筹划管理、实施流程,根据项目特点建立分析模型,切实细化所得税筹划工作,做到超前预测,事前计划,事中调控,事后总结,进行全过程管理。

主要参考文献:

[1]唐永峰.境外EPC总承包项目企业所得税的税务筹划[J].财会学习,2003(09):56-58.

税务筹划学习总结范文第7篇

任何作为都是有成本的,沟通亦然。(加芝文的税务沟通中的一部分)

时间成本

百联集团置业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史敏认为,沟通的最大成本是时间成本。进一步,她介绍了自己每天工作时间的惯常安排,大致平均的情况是,处理事务1小时,开会、讨论、布置工作、听取汇报4小时,浏览财经类报纸和杂志1小时,刚上班或将下班时浏览诸网站新闻半小时。可见,在6个半小时的工作时间内,有一半以上要花在沟通上,其中包括开会、讨论、布置工作、听取汇报等内容。

针对如何缩短沟通时间、降低沟通成本、提高沟通效率的问题,史敏总结了自己的三种心得,一是善于学习,二是做好沟通前的功课,三是牢记“短少是美好的”。

据史敏介绍,1992年大学毕业后,供职的第一家公司的领导是一位口才、笔才都非常好的人。“领导每次开会时,都让我们先说,最后才非常到位地进行点评和总结,并且话不多却切中要害,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现在回忆起来,史敏仍对这位工作启蒙式老师心怀感激。

至于沟通前的功课,史敏认为,首先要明确沟通要达成的目的;其次是知晓达成目的存在的几种途径,可以承受的范围是什么;第三,如果沟通没有达到目的,弥补的措施是什么。“不过,这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一定容易,因为要花费大量的心思。但如果做不好沟通前的功课,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成本自然极高。”史敏强调。

尽管沟通前的功课重要,但沟通中的具体把握也不容忽视。

“沟通最重要的是,你想说的话说清楚了没有,你的意思别人理解了没有。同样,你是否理解了别人说话的重点。而不在于话的多少。”史敏认为,一发言就是长篇大论、洋洋洒洒,并不是沟通能力强的体现。

当然,一个企业的管理风格与架构等特点,也会影响到这种沟通的时间成本。据史敏介绍,百联集团合并之初有各级企业900多家,经过四年重组,目前有400多家。这样,通过整合,管理的层级减少了,沟通的通道也就短了,从而沟通的时间成本大大降低。

或有损益

“一说到与税务的沟通,就认为是拉关系之类的活动。其实,这是一种典型的误区。”在谈到与税务部门沟通问题时,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税务经理蔡磊指出。

蔡磊为我们分析了微软中国曾经出现的漏税问题,来说明税务沟通不力所导致的损失。

2002年,有媒体报道,北京市地税局对三资企业等重点税源户进行调查,其中查处微软中国公司应扣个人所得税案,共查补税款5100万元。当时,微软中国公司新闻发言人――微软高级公关经理张飒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并不是微软公司不想缴税,而是公司的部分员工从国外获得的认股权差价收入没有交纳个人所得税。这是因为认股权是个新兴事物,大家的理解不够。微软去年一次性就把5100万元的税款缴清了。”

蔡磊认为,微软中国在此漏税事件中,不仅仅大大增加了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工作量,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声誉损失。

至于微软中国出现漏税的原因,蔡磊认为,一方面是对税则理解的偏差;另一方面,是与税务机关的沟通不够。

“当然,最终补缴税款而没有出现罚款,是因为与税务机关进行有效沟通后取得了对方的理解;其中,彰显出沟通的重要性。”蔡磊补充说。

如果说微软案例告诉我们沟通之于规避损失的作用,那么,税收筹划过程中的沟通,则更具有建设性与前瞻性。

蔡磊认为,与税务部门的沟通是税收筹划的关键。筹划的目的在于付诸实施,再好的筹划如果不能操作,都将是一纸空文。这就要求在税收筹划前、中、后的全过程中,都不能忽视与税务主管部门的沟通与协调,从而取得对方的理解和支持。

“这样做的优点有两方面,一是便于筹划方案的完善,比如,有些政策存在模糊性条款,通过及时沟通可以修改不妥之处;二是便于实施,征得税务部门的同意,也就取得了他们的支持和理解,筹划成功率自然就高。”蔡磊强调。

其实,与税务部门的沟通只是企业财务层面对外沟通的一个方面。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等其他相关利益者也同样非常关心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存在沟通的必要性与改进的空间。

一位多年负责对工业企业贷款的银行业人士认为,企业经常主动与银行交流生产经营及资金使用情况,甚至探讨企业生产经营中出现的问题等,是对银行工作的尊重和支持;同时,会潜移默化地向对方传递一种信号:经常主动并乐于沟通信息的企业较有诚信,一般不会有大问题,即使有问题也便于研究解决。

职场机遇

一位财务经理抱怨说:“从我公司的情况看,财务人员的沟通和表达能力不怎么好,别的部门也说我们是最不擅长沟通交流的部门。就连我们的顶头上司――财务总监,我们也很难与他沟通。也许是财务总监太过严厉了,他对我们的批评往往多于鼓励,造成了部门内部不能形成一种轻松的沟通氛围。”

应该说,从某种意义上讲,实际工作中的财务人员经常加班加点地埋头于报销、记账、录入凭证、编制各种报表、财务分析、财务预算等事务性工作,很少意识到沟通的重要性。然而,就个人而言,沟通却是关系到自身职场发展的一个大问题。

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位财会人员,因工作需要,被总部财务部门委派至二级单位工作。月底,总部向该二级单位的经理发放考评表,需要对这位财会人员的工作给予打分考评。于是,二级单位经理拿着考评表来找这位财会人员:“我都不知道你整天在忙些什么,怎么打分?”而实际上,这种财会人员工作尽心尽职,任劳任怨,只是缺少与领导的有效沟通。

还有这样一位财务同行,在公司里是主办会计,后来换了一个外行人来做财务科长,成为他的顶头上司。由于这位同行认为财务科长非财会专业出身,便疏于沟通请示,很多工作由自己直接处理。慢慢的,财务科长认为这位同行自高自大、目中无人,不满之情渐生。后来,财务科长借岗位轮换的机会,将这位同行从主办会计岗位上调整下来。

每个人都渴望职场成功,众多财会工作者亦然。正确理解上下级之间的关系,进而修正自己沟通方面的诸多习惯,则成为职场升迁途中的必修课。

应该强调的是,财会工作者在提高财务专业水平、拓宽知识面及处理各方面事务的同时,要树立一种有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人格;而树立的过程,往往就是沟通的过程。

税务筹划学习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内部控制;税务风险;防范

税务风险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环境不良

(一)税务风险控制意识不强

在企业之中,大部分的企业管理者和相关人员都没有认识到税务风险的普遍性和重要性,简单地把其理解为其他财部门才负责或者有关联的事情,而对于税务风险控制来说,这是一个需要企业各个部门互相配合完成的流程,这个过程不仅是与企业财务密切相关,还与企业流程的开始到结束都不能分割,比如企业的采购环节、销售环节等,同时,忽视了预先进行税务筹划的重要性,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来说,有必要的税务筹划是企业预防税务风险的主要手段,但企业决策者大部分都将税务风险作为了一种事后才进行控制管理的事物,而却没有意识到风险应当进行的是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以及事后进行总结和进一步的规划,而事前控制时最重要而必不可少的一步,应当引起企业足够的重视,对可能发生的税务风险主动进行规划,保证企业的利益。

(二)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一个独立和专职的关于税务的部门十分关键和必要,而对于现在的大部分企业来说,并没有独立的税务部门,也没有专门负责税务管理的人员来进行负责,相对来说,企业的税务筹划部门大部都是由企业的财务直接负责的,只是做一些与税务相关的税务处理,而缺乏相对的独立性与重要性,没有一个独立的岗位对其进行控制,那么对于企业来说,税务风险的防范就更加薄弱,也更加的不易识别,这样的机构设置不利于企业税务风险的筹划。

(三)没有专门的税务风险管理人才

对于大部门企业来说,不仅没有专门的税务管理部门,而且也没有专门的税务管理人员进行税务筹划和管理,一般都是单位的会计直接进行管理和控制,但由于现在的财务人员大部门都会由会计专业的人员进行担任的,而这些人员大部分并没有十分完备而专业的税务知识,税务风险筹划的意识也并不十分充足,同时,由于是市场的变化,国家税务政策会进行调整,使得政策调整更新都很快,而如果不进行及时的培训安排,对于政策就不能及时理解,也就不能对税务风险进行防范,同时更好地适应市场的要求。

(四)涉税绩效考核制度的缺失

企业对于绩效考核这部分内容来说,相对重视程度还是比较高的,企业会在一段时间内对企业进行一个阶段性的考核,从而对这段时间企业的发展进行一个评价,对每位参与的员工的业绩进行一个检查监督,并实施相应的奖惩制度,更好地对员工的行为给出相应的工资、待遇、福利方面的安排与调整,目前大部分企业这方面已经比较完善,但问题就在于很多企业并没有考虑到企业税务风险方面的绩效考核,并没有将这部分与企业的发展水平相联系起来,也就导致了财务人员以及相关部门对税务风险更缺乏了应有的重视,使得企业这方面的考核非常少,不能合理降低风险。

(五)税务学习和培训欠缺

虽然企业缺乏相应的税务筹划人员,但由于企业并没有将其放到一个重点的方向上,虽然企业可能会对相关的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但还是忽视了税务风险管理方面的计划,税收政策变化非常快,会随着当前经济市场的变化而发生不断的改变,而很多企业本身税务管理水平就不高,所以本身税务风险意识就比较淡薄,就对学习更新意识不是很强,财务人员只关心内单位内部的财务情况,对风险的评估欠缺的比较多,所以对于培训这一方面忠实的程度还是比较少,这也不利于企业长期的发展,也为企业整体财务、管理方面的可持续进行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二、没有建立有效的税务风险评估体系

对于企业来说,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是十分必要而重要的,尤其是在风险评估方面,企业应更加对未来方向有一个明确而具体的把握,不能只看到目前市场中隐藏的机会,还要对存在的风险,尤其是税务方面的而风险有一个具体的认识,与企业的具体情况相结合,联系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同外部市场环境相结合,把企业的税务风险进行定量、定性分析,识别出企业所面临的税务风险,并明确其风险的大小,给出相应的评价和解决办法,对公司面临的风险进行一个具体分析和规划,不断加强企业的风险评估能力和风险解决措施,在企业内部就把能预估的风险进行控制和预防,从而规避发生问题后,被企业外部如税务部门的核查,这也是对企业不仅是在经济上的,也是在形象上的一种保护。

三、税务风险内部控制活动不规范

(一)税务工作流程存在的缺陷

首先,对于企业来说,一般采用的都是沿袭以前的工作模式,也就是说大部分都是在向税务部门报税之后在进行企业内部核查,而并不是在事情发生之前就进行一个预先的控制,也很少在纳税申报之后再进行一个复查的过程,因此,这次环节上的疏漏并没有降低企业的成本,相反,它在某些程度上加剧了企业的税务风险,可能会在税务部门进行核查的时候为企业带来更多经济以及形象上的代价。

(二)税务风险预警机制尚未形成

即使,对于风险来说,都存在着不能准确估计大小的状况,但是,对于企业来说,它是完全可以凭借上一阶段的发展情况来预计企业下一阶段的风险可能性,并及时做出企业将发生风险的一些预防以及安排,加以解决,但由于很多企业并没有足够的防范风险的意识,导致企业没有预警的安排,也就是很多时候都是等待问题发生了之后才想到应有的解决办法。所以,形成一个必要的风险预警机制是不可或缺、至关重要的。

(三)税务资料管理相对滞后

企业的税务资料应该来说是十分繁杂的,这不仅包括了企业的财务所进行的各种会计凭证、纳税相关资料的保存,更还有相关h税业务所相关的业务记录以及合同材料等,这些不但是企业财务部门所应该进行的整理部署,它与税务筹划也是息息相关的,不能只重视本部门内部的内容,对其相关的业务也要进行适当的了解和整理,以便于需要的时候能够及时找到,使得对外界的信息披露能够真实合法。

(四)缺乏税务风险自查

一般企业内部,缺乏很多自我监督与管理,也就是对企业内部的存在的税务问题在税务部门核查之前进行改正以及自我完善,这也就是风险自查的意义,自查一定是要按照规定阶段不同时期持续进行的,找到存在的问题以及判别其发展状况,为下一阶段的风险防范做好准备,自觉、主动是风险防范的关键点。

四、税务信息与沟通不畅

这主要指的就是信息在企业内部沟通进行的并不十分通畅,首先要明确一点,就是h税的信息不仅存在于企业的财务部门,还有更普遍的存在于企业相互关联之间的业务部门,而这些部门相互之间和与财务部门之间都缺乏一定的交流,使得企业在一定层面上并不能完全了解h税业务的具体风险情况,也不利于企业预先对企业的风险进行相应的筹划管理,并给出一定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