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事招聘论文

人事招聘论文

人事招聘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人力资源 供求博弈 外部招聘 内部招聘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国际化竞争加剧的现实,企事业单位的进一步发展客观上需要不断招聘人力资源,充实和加强员工队伍建设。当管理者,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者,试图尽力去寻找最适合帮助达成组织目标的人力资源时,招募途径的选择与操作就显得十分重要。所以,笔者认为,在人力资源招聘中,管理者必须在理解人力资源供求博弈的基础上,注意选择最佳招聘途径。

一、人力资源的供求博弈

人力资源招聘中的供求博弈是市场配置和双向选择下的博弈。所谓市场配置是指企事业单位所需要的人才是存在于人力资源市场之中的,企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市场中介进行具体的运作。双向选择,从理论上讲,是指求职者有自由选择企事业单位的权利,企事业单位也有自由选择求职者的权利,而且这种选择的自由度可以无限放大,是一种完全选择。但在实践中,双向选择是不完全选择,有限制的双向选择。这种限制具体表现在求职者的专业、学历、性别、户口、年龄、经验和企事业单位的吸引力、所处环境、组织氛围等方面。因此,在现实中对于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招聘来说更具有意义的是不完全的选择状态,是一种有限制的自由选择。当供大于求时,求方的“选择力”就大于供方;当供不应求时,供方的“选择力”就大于求方。由此,人力资源招聘可以看成是供求双方的博弈,而“选择力”的大小直接影响着供求双方的博弈策略。

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招聘中的供求博弈论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供方博弈、求方博弈和供求博弈。而这一理论的关键点就在于一方局中人要把自我的决策理性地建立在对其他局中人反映的预测上,力求在这种相互制约、相互锁定、相互影响的关系中实现自我利益的最大化。

先来看供方博弈。作为供方的企事业单位能否将自己的人力资源需求变为现实要取决于诸多因素,首先是人力资源市场的丰富程度,其次是人才规格的适合程度,第三是人力资源市场的竞争程度,最后是单位的声誉、政策和待补充岗位自身的吸引力。在人力资源市场上,供方由众多的企事业单位组成,无形中相互之间就会形成一个竞争性价格,这个价格包括:经济待遇、职业发展、边缘福利和组织形象等几个方面。这种竞争性价格具有两个特征:一是可比性,求职者往往会在供方之间进行比较,择优应聘;二是地域性,价格往往是与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在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竞争性价格。所以企事业单位必须根据自己所在的区域经济情况选择自己的价格区域,并力求在自己的价格区域内获取竞争性的价格优势。

求方博弈主要指求职者如何通过求职包装充分展示自己的素质条件,并通过自我营销,使自己找到理想的工作。针对求方博弈,企事业单位应该根据自身的组织性质、工作特点、职位要求、组织的文化氛围等因素,判断求职者在自我推荐过程中所透露出来的种种信息与组织要求的适合度。

最后是供求之间的博弈。供求双方在面对多种选择时,都会根据自己的利益采取一定的策略。当双方选择力平衡时,最显示博弈之价值;而当一方选择力大于另一方时,博弈就逐渐演变为一方的游戏。因此,博弈的焦点必须依据人力资源市场状况随时改变,而最佳博弈策略则要以最敏锐地反应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状况、最适切地表现用人单位组织的优势和最有效地吸引到所需的人才等为主要的评价标准。

二、人力资源的招聘途径

“经验表明,特定的招募途径可以为特定的岗位空缺找到最佳应聘者。”所以,掌握了人力资源供求博弈理论之后,就要根据这一理论分析岗位空缺,在“低成本、高效益”的原则指导下有效地选择最佳招聘途径。在人力资源招聘的具体操作中一般采用外部招聘和内部招聘相结合的方法。前者指的是从单位外部寻求人力资源需求满足的过程,后者则是指在单位内部进行人力资源重组的过程。

1.外部招聘

一个企事业单位要不断地发展,就必须不断地从外部招聘人力资源来满足自己的发展需求。在下列情况下,用人单位尤其要进行外部招聘:补充初级岗位;获取现有员工不具备的新知识和新技术;获得能够提供新思想的并具有不同优良背景的员工等。具体招聘手段和实施原因如下:

(1)外部招聘的手段

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外部招聘的手段主要有直接式和间接式两种。前者指企事业单位组织直接与人才进行接触而不通过任何中介机构的招聘过程。这种手段目标非常明确,效率也比较高,多用于对高级人才的招聘,在招聘中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直接式招聘对于组织成功地招聘到相应的紧缺人才有很实际的策略性作用,能保证组织在人力资源招聘上处于有利的位置,从而在同等条件下获取竞争性的招聘优势。后者指组织与人力资源之间存在着某个中介的环节,通过这个中介实现供需的满足。这种手段主要适用于一般性人力资源的招聘,具体可以通过中介组织、供需见面会、传统公共媒体或国际互联网等形式进行招聘。其中,利用国际互联网的形式进行招聘不但是一种十分方便而又经济的选择,而且可以给人力资源招聘带来诸多观念上的变化,化阶段性招聘为长期的、动态的、连续式的招聘。

(2)外部招聘的优点

①它可以促进战略性人力资源目标的实现。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有计划的人力资源使用模式以及旨在使组织能够实现其目标的各种活动。”适应这一管理要求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目标是紧扣企事业单位发展战略目标而设定的,因此,选人的标准就必须符合战略性要求,包括高层次人才、高新技术人才和其他稀缺人才等,都要有计划、分阶段地引入,另外,成本核算、岗位匹配、能力培养、职业规划等也都需要有计划地在一个大系统中进行。

②它可以带来新思想、新观念,为单位补充新鲜血液,使单位充满活力。人力资源外部招聘中,多数外部应聘者是想有所作为,才会积极参与应聘的,他们必然会给单位带来新的观念、信息、思想方法、文化和价值观,甚至可以带来新的人群和社会关系。这种引进,必然会给企事业单位带来思想碰撞,促进单位文化的转变和管理方法的改进,为单位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③它可以规避涟漪效应和因过度使用内部不成熟、不合适的员工而产生的各种不良反应。当企事业单位由于工作发展而需要增设若干关键的或重要的管理岗位或技术岗位时,或者因为退休、离职、调动、流动、生病等各种原因产生部分岗位需求时,内部晋升的涟漪效应会使单位被迫接受许多不应接受的岗位和人员变动,外部招聘则完全规避了涟漪效应,“按图索骥”,无须动其他岗位和人员。另外,以次充好和过度使用内部人才是内部招聘的主要弊端,而外部招聘则可以按照“能岗匹配”的原则,使内部人员能获得必要的培训和充足的成熟时间,规避过度使用不成熟人才的弊端。

④它可以节省培训时间、经费等成本。“按图索骥”使单位所获得的高素质人才能够很好地符合单位所要求的学历和经历,这种“拿来主义”的招聘方法,不仅可以节省在职培训所需的费用和时间,还可以节省因学历教育所付的费用。

⑤它可以扩大企事业单位知名度,增强其竞争力。首先,媒体上的招聘广告有较大的宣传力度,有助于树立单位的良好形象;其次,应聘人员来自四面八方,招聘工作效果好,就会使单位形成可信度高的声誉场,扩大单位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另外,外部招聘可以给单位职工带来一定的压力,促使他们产生危机意识继而设法提高自身素养和能力,从而增强单位的竞争力,促进单位更快更好地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人力资源外部招聘也有一定的缺点,如风险性较大,招聘成本较高等。

2.内部招聘

从最大化人力资源的视角来看,招聘并不总是“外视”的,而且经常要优先考虑内部招聘。具体招聘手段和实施原因如下:

(1)内部招聘的手段

人力资源内部招聘的有效手段主要包括使用员工数据库、工作公告和工作投标程序。员工数据库允许组织决定目前的员工是否具有填补职位空缺的资格。作为招聘的手段,这些数据库对组织是极其有价值的,它有利于留住内部有才能的人才,并支持了从内部提升的观念。工作公告是一种向员工通报现有工作空缺的方法。而工作投标则是一种允许那些自认为具备所需资格的员工申请公告中工作岗位的自荐技术。在人力资源招聘中,采用工作公告和投标程序能很大程度地减少在许多企事业单位里常听到的抱怨,如有些单位的内部人员知道空缺被填补之前还从来没听说有过这样一个职位空缺等。所以贯彻这种制度反映了一种被大多数员工普遍尊重的公开性原则,能够使员工感受到单位招聘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平性,有利于员工士气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实践证明,一个提供选择自由并鼓励职业增长的单位,要比“排内”的单位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2)内部招聘的优点

①内部招聘做好了有利于人力资源的优化,能够极大地鼓舞员工内在的工作积极性,而且能为组织成员创造出一种信任和关怀的宽松氛围。企事业单位一旦启动内部招聘,员工就会感受到组织真正为自己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从而满怀晋升的希望和推销自己、引起组织注意和信任的希望。

②内部招聘的人力资源熟悉工作环境、工作流程、领导和同事,了解并认可单位文化、核心价值观和其他的硬件环境,因此,他们既能迅速地“上岗”,又能迅速地“适岗”,减少了由于陌生而必须投入的额外时间、经费和可能的失误等。

③内部招聘能保持单位内部的稳定性。新员工和老员工、新员工和单位组织,碰撞最多的是单位文化和核心价值观,当然也有一些非主流方向的碰撞。这种碰撞很可能会扰乱单位的正常秩序和日常运作,甚至导致不稳定。而内部招聘使单位在补充人力资源到重要岗位和合适岗位时,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不稳定因素,保持单位内部的稳定性。

④内部招聘中,管理者对招聘对象更熟悉、也更容易进行深入了解,可以在组织内部谨慎而稳步的提升制度下尽量规避识人用人的失误,降低招聘成本,提高招聘的有效性。

虽然,人力资源内部招聘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这种方法的缺点较多:第一是人力资源内部招聘容易形成单位内部人员的板块结构,导致组织成员的僵化趋势,缺乏新鲜因素的导入和思想碰撞的火花,不利于学术争鸣和创新,影响单位的活力和竞争力;第二是营私舞弊的现象难以避免,招聘中可能会因为管理权利的介入而引发管理者之间的不团结、不和谐,或导致不正当、不公平的竞争;第三是当企事业单位高速扩张时,人力资源内部招聘过程中容易以次充优,影响产出质量,降低组织的持续竞争力和发展的活力;最后是可能出现涟漪效应,并造成学术的近亲繁殖,增大管理制度创新的难度。

总之,人力资源的招聘是一项有计划的、需要灵活实施的工程。招聘策略和途径的选择与实施必须在供求博弈理论指导下,根据企事业单位不同发展时期的实际需要,与单位总体发展策略保持一致性和配套性,以外部招聘补充组织所需的人力资源为主,把外部招聘与就地取材的手段巧妙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成本低、效益高”的招聘目标,并促成最佳人力资源管理,实现单位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Ronald WRebore. Human Resources Administration in Education(6th Edition)[M]. Boston:Allyn & Bacon,Pearson Education, Inc.,2001

[2]C Chadwick, P Cappelli. Alternative to Generic Strategy Typologies in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M]. Greenwich, Ct: JAI Press, 1999

[3]宋本江胡跃福:人才招聘,另请高明还是自己培养[J].中国人才,2003(8)

[4]丁敬平:向跨国公司学习什么[J].中国企业家,2005(11)

[5]程桢贾雅军:企业内部人才资源的运用[J].经济问题,2004(11)

人事招聘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2017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约795万,就业总量的逐年增加和结构性矛盾的双重压力使得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就业任务更加繁重。而国家最新的就业方针政策是通过“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实施自主择业。上述总的就业方针和政策标志着把大学生就业问题这一重要的民生工程全面推向市场。[1]近些年来,校园招聘越来越热,广受企业青睐,每年的校园宣讲会办的轰轰烈烈如火如荼,本人通过探究校园招聘的现状,提炼(提出)了典型的校园招聘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给出)了一些企业在校园招聘中的应对策略以增加(减小)企业招聘竞争(的压力)。

关键词:校园招聘;存在问题;有效性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才资源作为企业第一资源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和管理者所重视,它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制胜的法宝。大学生是国家重要的人才资源,因此校园招聘是企业获取人才资源的重要途径。而人力资源规划和人才招聘,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起步和基础,对企业长期持续稳定发展有重要影响。有效的招聘可促使企业顺利实现战略目标;而无效的招聘则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中小企业作为吸收高校毕业生的主要渠道,它对高校毕业生这一人才宝库有种天然和强烈的需求。目前在大学生就业市场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招聘企业“招人难”,以致于造成人力资源供需“错位”的现象,(并且)十分严重,这种现象如果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和解决,会影响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毕业生的家庭幸福。

1 研究意义

缺主语利于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和壮大,同时也为教育职能部门和相关高校对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及大学生就业素质的提高提供一定借鉴;微观呢?直接宏观?(宏观上)对广西(为什么是广西?)甚至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此外它还对当前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产生积极意义。

2 国内研究现状

2.1 校园招聘现状(除了红字部分,其他的更多的是写企业招聘的有效措施,而不是现状)

纵观目前关于校园招聘的文献,国内学者研究较多。

杨佩佩(2012),聂晶(2013)、孙静(2014)都是对校园招聘存在的问题进行描述以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些解决性的建议。[3-5]马勇(2011)指出成功的校园招聘应该进行前期充分的规划,通过五步走:理清校园招聘整体思路,准确开展招聘需要分析一创新招聘宣传模式,有效实施招聘信息传播组建专业招聘考官团队使得校园招聘获得成功;[6]崔永怀(2013)提出进行校园招聘应实施认真选派校园招聘代表、做好招聘信息的传递、采用科学的测评技术、有效校园宣讲、创新招聘模式和做好后期沟通的六大策略;[7]张东宣(2013)认为校园招聘应分为事前准备、人才甄选及后期关怀三个步骤;[8]冯万里,孙晓宇(2008)指出在目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下,开展提升校园招聘有效性的对策的研究,对毕业生顺利找到理想的工作和社会的稳定意义重大;[9]杨良柱(2008)提出学校应通过各种方式与企业建立长期、全方位的合作。同时学校就业主管部门在招聘活动开始之前,要利用各种渠道向学生发布信息,让学生在应聘前做到心中有数;[10]蒙绍权,李桂芬(2010)发现目前校园招聘普遍呈现出高耗低效的情况:“三多和三少,二大又二小,一高对一低”,这一特征促使学者们从其效果和政策两个方面对校园招聘的存在情况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并进一步从责任、功效、目的三个方面深入地指出了校园招聘的角色定位,为校园招聘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11]毛畅果等(2007)选取国内24家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企业校园招聘情况、收集人力资源管理者评价,对校园招聘的比较优势进行实证研究,幻。结果表明,企业钟情于通过校园招聘渠道招聘基层员工。相对于猎头公司、中介、自荐、员工帮忙推荐等招聘方式,校园招聘在应聘率提升、控制薪酬限额、宣传企业品牌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12]聂婷(2006)对校园招聘的公正性进行了探讨,详细的分析了校园招聘的特点、校园招聘公正的影响因素以及公正性的结果对企业改进校园招聘和提供校园招聘绩效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13]王粒权(2007)通过校园招聘的招聘时间相对集中、招聘对象具有特殊性、招聘范围广强度大以及兼顾企业品牌营销的四大特点审视校园招聘的情况工;[14]

2.2 校园招聘有效性(并没有提到有效性)

聂婷(2006)从校园招聘的公正性方面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校园招聘的特点,分析影响校园招聘的各种因素,最后发现校园招聘的公正性对毕业生和企业有十分重要的影响;[15] 荆德刚(2009)通过调查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方式,发现校园招聘仍是这些国家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而对于近几年我国采用的大学生自主择业、高校服务指导、政府全面调控的就业方针和政策,在西方国家早就深入人心;[16]张东宣(2013)认为企业要想成功实施校园招聘,必须对校园招聘进行全面分析并抓住几个关键点,他首先把有效的校园招聘分为:前期准备、人才甄别和后期关怀三个大部分,然后将此三个部分进行细化;[17]霍治平(2011)认为校园招聘存在招聘的观念不正确、企业目的不在招人、招聘标准和手段欠科学、招聘人员组建不合理、招聘程序不够严谨和没有考虑成本预算等问题,并提出正确看待校园招聘、建立顺畅信息渠道、制定科学的招聘标准、规范招聘流程等对策和建议;[18]刘宏(2011)指出校园招聘作为外部招聘的重要形式有一定的衡量标准、粗浅指出中小企业校园招聘存在问题和给出对策,分析了校园招聘对中小企业的重要意义及其对比大中企业招聘存在的优势中小企业应通过校园招聘树立雇主品牌;[19]朱军,童夏雨,旷开源等(2013)指出了中小企业的校园存在的原因并强调精心设计校园招聘流程的重要性,中小企业应转变校园招聘观念、构建校园招聘团队及运用适当方法进行校园招聘,中小企业人才战略阻碍企业发现的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并对未来企业人才招聘趋势进行分析。[20]

3 企业校园招聘存在的问题

3.1 录用毕业生员工能力不足

李英杰(2015)、 涂宏坤(2013)提出,这是造成企业招聘效果低下最关键的问题,简单的说就是企业没有招到合适的人才。这里的合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小企业招到的毕业生虽然填补了岗位空缺但不适合企业的需要,具体体现不认同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不支持企业的发展以及缺乏大局意识和团队协作观念;另一方面人岗不匹配,不能胜任工作内容和较差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更不用说能给企业带来客可观的业绩。这样就是其校园招聘有效性大打折扣。[21]

3.2 招聘成本过大

曹细玉 (2009)、马延莹(2014)提出,招聘成本过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财务成本,从企业宣传、招聘信息媒介发布、招聘人员差旅吃喝以及现场布置等等这一系列花费了大量的金钱。二是时间成本,有些中小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能花上四五个月的时间,特别是招聘过程进展,时而要等总公司审批、时而又说负责人出差,这些芜杂的流程和借口大大影响了中小企业招聘的有效性。[22]

3.3 毕业生员流失率过高

李玉梅(2013)、刘宏(2011)提出,有些中小企业校园招聘结果也招到一些心意的高校毕业生,毕业生签订协议或合同入职后,根本不进行培训和关心,更不用说对毕业生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只是一味的要毕业生员工为其创造利润和业绩,同时企业本身就缺乏文化以及制度不足,造成文化上和价值观上认同感较差,薪资报酬和劳动福利又跟不上,毕业生员工会有投错“伯乐”和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挫败感,这样毕业生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离开,从而对中小企业校园招聘无效。[23]

3.4 招聘后培养和关心不够

孙念韶(2014)、王子南(2014)提出,有很多中小企业存汪这样的误区,它们认为企业与甲怠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或就业协议后,校园招聘工作的任务就圆满完成了,其他不然,对毕业生员工后续关注和跟踪十分必要,因为激烈的人才竞争和双向选择的市场中大学毕业生跳槽或被挖墙角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对于成功新录用的毕业生员工,要指导并要求其在一定期限内办理有关人事手续十分必要,如果不与毕业生员工的沟通,丧失企业人文关怀,必然导致人才流失。[24]

4 解决企业校园招聘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4.1 进行合理的招聘规划

李鑫(2011)指出招聘规划是招聘工作的起步和基础,因此做好招聘规划是招聘工作有效性的重要前提,也是成功基石。根据自身的战略发展目标和历史使命,企业要对未来人力资源供需进行全面统筹,经过科学的结构设计,人力资源的获取、配置、使用、培养等各个环节联动思考,从而保证在一定的条件下人财物的合理配置,激发企业永久活力。因此前期规划准备越充足和精细,后面操作环节就越顺畅,从而招聘的效果和目标越能实现。

4.2 选择合适的招聘队伍

万华,桂婷(2011)认为,首先企业应建立选派合适招聘人员的标准。如选择一些业务能为突出、沟通能力强、形象气质佳、亲和力强作为招聘人员。其次,坚持"人事部口指导下的用人部口负责制"的原则。招聘队伍不仅仅是人力资源部口的事情,应该用人部口也要参与。有些中小企业的作法值得借鉴,它们根据岗位性质把招聘队伍分为综合管理组、技术开发组、财务管理组、市场营销组及财务管理组。人事部口和用人部口相结合,3-5人组成招聘团队,这样既能发挥集体智慧,又能相互协调,招聘效率大大提高。最后要对招聘队伍进行专业培训,使其尽管熟悉招聘基本知识和能力,从而提升招聘准确性和有效性。

4.3 运用科学的测评工具

谭玲丽,王弘(2011)认为,使用科学合理的测评工具其目的是为了招聘到适合企业发展,胜任工作岗位的毕业生人才,这就要求中小企业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理念,招聘时,不仅仅对毕业生求职者(进行)面试和笔试环节,还有选擇一些对求职者职业兴趣、动机及价值观的也理测评工具,通过内(在)外在的全面评估,才能评判求职者是否真正是企业和岗位需要的人才。

4.4 制定有效的评佑制度

赵涯楠(2014)对招聘结果进行评估的目的就是为了对招聘进行总结、优化和创新。一次招聘工作结束后,对成本支出、招聘人数及工作效果W及一定时期的离职率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对改进优化招聘工作,使招聘规范、合理和高效,同时也要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对毕业生员工惊醒(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做好职业指导和人文关怀工作,提供毕业生职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大大降低流失率。

5 结论

通过归纳以上文献我们发现学者们一般从企业、高校或大学生、旁观者三个角度等对校园招聘情况进行分析和把握。站在企业角度来研究校园招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策略、如何进行校园招聘等;站在高校或大学生角度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分析校园招聘的情况和特点,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促进毕业生就业;站在旁观者角度研究校园招聘,更多的是突出校园招聘与其他招聘渠道的差异对比优势、校园招聘的公正性研究。目前文献大多缺乏实证研究。此外,现有研究仅从企业角度阐述校园招聘,考虑面过于单薄。

参考文献:

[1] 刘慧珍.员工招聘效果影响因素评价及对策研究[D].北京:北方工业大学,2010.

[2] 刘鹏.试论如何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J].青年与社会,2014(08).

[3] 杨佩佩.校园招聘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2(13).

[4] 聂晶.企业校园招聘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经营与管理,2013(12).

[5] 孙静.校园招聘及高校毕业生应聘对策分析[N].桂林航天工业学报,2014(73).

[6] 马勇.成功校园招聘始于系统规划[J].人力资源,2011(25).

[7] 崔永怀.校园招聘的六大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3(05).

[8] 张东宣.校园招聘如何有效实施[J].人力资源,2015(9).

[9] 冯万里,孙晓宇.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做好高校校园招聘工作的探索和实践[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研究,2008(5).

[10] 杨良柱.校园招聘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N].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8(7).

[11] 蒙绍权,李桂芬.高校校园招聘会的存在和定位思考[J].高教论坛,2010(12).

[12] 毛畅果,安蕊,周娅.校园招聘比较优势实证研究[J].时代金融,2007(348).

[13] 聂婷.校园招聘的公正性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6(12).

[14] 王立权.透视校园招聘[J].HRMANAGER,2007(8).

[15] 聂婷.校园招聘的公正性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6(12).

[16] 荆德刚.国外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研究[J].教育研究,2009(08).

[17] 张东宣.校园招聘如何让有效实施[J].河北企业;2013(09).

[18] 霍治平.校园招聘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网络财富,2010(22).

[19] 刘宏.中小企业如何让有效进行校园招聘[J].高教高职研究,2011(75).

[20] 朱军,童夏雨,旷开源.招聘有效性研究[J].企业经济,2013(7).

[21] 李英杰.提高医院人员招聘有效性的几个问题[J].卫生管理,2015(5).

[22] 曹细玉. 人才招聘失效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企业经济,2009(06).

[23] 李玉梅.关于提高人员招聘有效性思考[J].时代金融,2013(30).

[24] 孙念韶.校园专场招聘会中求职与求才的适配性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4 (08).

[25] 涂宏坤.如何有效实施中小企业校园招聘[J].山东纺织经济,2013(11).

[26] 马延莹.浅谈我国中小企业校园招聘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经贸,2014(11).

[27] 刘宏.中小企业如何让有效进行校园招聘[J].高教高职研究,2011(75).

[28] 王子南.中小企业校园招聘过程中差异化优势的思考[J].青年与社会,2014(06).

[29] 李鑫.中小企业人才招聘现状分析及趋势研究[J].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02).

[30] 万华,桂婷.有效招聘研究评述[J].企业活力,2011(02).

[31] 谭玲丽,王弘.对我国“有效招聘”研究文献的综合评述[J].当代经理

人,2011 (21).

人事招聘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教师招聘甄选体系

招聘甄选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环节,招聘和甄选环节是否科学有效与引进的人才是否在合理的考核期内对组织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促进作用息息相关。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文环境的变化对高校承担的责任提出了更加多元化的要求,不仅要培养适应社会所需的应用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同时高校在科学研究、技术革新、产学结合中的角色更加凸显。高校人事部门的人才引进工作目标宏观层面上始终要根据学校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分析教师岗位需求,确保人员招聘实践能够支持学校的战略目标。微观层面上,通过适当的甄选方法和程序,在最优的时间和成本预算约束下,实现合适的人与合适的工作的匹配。

1 高校教师招聘工作的现状

结合目前国内高校的现状和相关研究,各大高校教师的人才引进方式基本采用传统的招聘甄选方式,这种方式的理念是基于短期的职位需求开展招聘甄选工作,仅仅以工作分析与候选人“过去做什么”作为考察候选人是否具备所需要的知识、经验与技能的基础,缺乏对候选人未来绩效的预测与判断。

本文通过对华东地区某本科高校理工科教师招聘效果分析以及结合国内高校教师招聘课题已有的研究成果,分析目前高校招聘甄选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某高校理工科教师招聘效果分析

某高校理工科学院近五年教师招聘效果,从招聘渠道、甄选手段视角出发,并从有效简历、离职率、计划执行、引进人才质量、招聘成本等维度展开分析。

1.1.1 招聘甄选活动主要方式

①招聘渠道:网站招聘、网络招聘、高层次人才招聘会、外部推荐等。

②招聘需求:根据学科与专业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需求制定年度师资队伍招聘需求, 包括职称、学历学位、专业、研究方向、科研项目经验以及学术要求的简单说明。

③甄选的标准:人岗匹配的主观性评价为主.

④甄选技术:主要采用试讲和非结构化面试相结合

1.1.2 招聘效果分析

①有效简历:近5年,收到应聘简历数270余份,其中有效简历数(符合岗位要求同意进入面试环节)55份,有效简历占20.37%。

②离职率:引进17位新教师,离职2位,离职率11.76%。

③计划执行:完成招聘需求计划的60%左右。

④人才质量:根据该学院年度考核办法,引进的17位教师中近五年考核结果为“优秀”的有2人次,11.76%的比例低于该学院41.67%的平均值。

1.1.3 招聘成本:招聘成本主要为组织工作者参加现场招聘会以及部分外地博士应聘者的交通住宿费用,招聘成本较低。

1.2 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上述的分析结果来看,招聘甄选各环节缺乏基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科学做法。国内高校教师招聘也普通存在类似的困境。主要原因归结为人力资源规划缺乏战略性,缺乏具体的人力资源规划和岗位工作分析;人才评价缺乏客观标准和依据,忽视了职位分析对甄选过程的导向作用;甄选技术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即非结构化面试和短时间的试讲这种传统理念的招聘甄选方式,评价的主观性大,无法深入了解应聘者的职业动机、性格特质与岗位的匹配度等情况。

2 优秀教师胜任力特征分析

基于高校体制的客观性,考虑理工科学院的案例及数据基础,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胜任力特征分析上,分析该学院优秀教师特质构成要素,运用人岗匹配原理,以指导甄选过程。

通过对该学院具有优秀业绩的理工科教师的关键行为分析,研究得出以下胜任力特征模型。

表1 优秀教师的胜任力特征模型

[特征分类\&胜任特征名称\&胜任特征描述\&知识、技能\&基本知识\&具有本学科专业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国际视野,较高的学历和较好的教育背景及海外学习经历\&教学能力\&扎实的专业基础,丰富的教学经验,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较强的课堂感染力、学生引导启发能力和教学组织调控能力\&科研能力\&具有本研究领域丰富的科研项目开发经验,发表过代表性的高水平科研论文,掌握学科前沿动态,具有广泛的学术人脉以及良好的科研团队协作精神\&社会角色\&学生导向\&对学生负责,全面培养学生,及时解决学生困难,良好的师生关系,明确的教师职业定位\&求职动机\&职业倾向\&热爱教育事业,对人才培养工作充满激情,善于学习、开放性,对教师职业以及对应聘单位的薪资待遇、发展平台有认同感\&性格特质\&职业个性\&热情、表达能力强、支配能力强、有活力、自我肯定,高自我价值感和高成就动机\&]

3 基于胜任力特征的高校教师招聘甄选体系

3.1 引入工作分析,明确招聘需求

学校人事部门更清楚学校的发展目标、岗位的薪资待遇等信息,同时更为关注教师的职业道德。而院系是用人部门,更清楚岗位需求、工作职责,可以采取的具体措施就是引入工作分析,院系提供岗位说明书,即关于岗位职责、权限、工作内容、任职资格(即以上分析的胜任力特征提及的学历、专业、技能、工作经验等)等相关信息。两部门加强联系与合作会使招聘工作更具目的性、更有效率。

3.2 拓宽招聘渠道

高校教师的招聘渠道可分为社会招聘、校园招聘和系统内招聘,所面向的对象分别是高学历或丰富经验的研究人员、应届毕业生、高校系统内其他教师。结合师资需求,根据不同的招聘对象,可以采用校园宣讲会、学院网站、各大招聘网站、现场招聘会等途径招聘信息,在新媒体时期,也可以采用微信微博等方式。另外,加强与各大同类高校的联系,利用教师个人的学术人脉,引进优秀教师。

3.3 基于教师胜任力的甄选活动

基于胜任力的甄选就是根据以上分析的具有潜力的教师胜任力作为选拔的客观标准和依据,以试讲、面谈、性格测试、情景模拟测试、背景调查等多种方法甄选应聘者。为了提高选拔评价的效度与信度,高校应成立招聘小组,由人事部门的专家和院(系)的主任、学科带头人以及人事测评方面的专家组成招聘小组共同对应聘者进行人员素质测评,保证招聘过程的公正性和透明性。

3.4 规范招聘程序

经过前期专家组对应聘者进行全面的人才测评和素质测评,综合应聘者的多种考评结果,规范招聘过程中的决策权,由具体院(系)用人部门与人事部门共同讨论做出录用决策,减少行政干预,确保决策结果的权威性。

参考文献:

[1]彭剑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255.

[2]穆桂斌,张春辉.大学教师人格特质、职业认同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9月第37卷第5期.

[3]郭华星,宋津,李力生,王芬,张砚.高校教师招聘评价标准的探索性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10年4月.

人事招聘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招聘;市场营销;人力资源

一、营销理论对HR招聘的应用意义

招聘职能在适应组织战略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向前、后延伸,融入营销理念,为人力资源管理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第一,通过营销理论的应用,可以让招聘管理者找到最适合的招聘途径,正如市场营销中的最佳营销渠道一样,采用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途径,无疑会缩短招聘的流程、加快招聘的速度、提高企业的招聘水平。第二,招聘管理者可以运用营销理论模型和方法对应聘者进行分类观察,分析应聘者对企业而言的潜在收益及成本,分析应聘者的类型及其在职业发展中的阶段,进而确定是否雇佣该应聘者。因此市场营销理论是招聘者对应聘者分析的重要工具之一。第三,优化招聘。人力资源营销策略的引入,减少了求职者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导致彼此错过接触的机会,能够有效提高招聘的质量。

二、基于市场营销理论的招聘

(1)4P模式招聘。第一,产品(product)。产品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企业提供的内部职位,二是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企业应通过工作岗位分析和岗位评价确定自己在哪些岗位需要招聘人,然后从市场地位、行业特征、用人理念、岗位职责、岗位所在部门的运营模式、岗位的发展方向、岗位的核心技能等因素出发,考虑具备什么素质的人才符合本企业的招聘要求。第二,价格(price)。价格可以理解为企业为了得到合适的人才所愿意付出的成本。企业付出成本,从而得到人才的使用价值,因此价格更多地体现为企业的薪酬、福利和晋升机会。招聘者应该了解人才市场各种人才的供应情况,价格的原则是低于该员工为企业创造的价值。第三,促销(promotion)。招聘的主要手段是广告,包括广告媒体的选择和广告内容的设计。每种媒体都有其优缺点,广告媒体应根据各媒体的特点、受众的特点和广告定位进行选择。广告的内容应是企业的文化、产品、公司发展历程和远景和对招聘对象的素质要求。第四,渠道(place)。渠道是招聘人才的方式,通常有推广会招聘、专长招聘会、人才网络招聘、内部推荐和猎头公司招聘等。对于招聘渠道的确定,招聘者必须清楚的知道人才市场的信息,知道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可以获得什么样的人;了解企业招聘要求和招聘岗位的任职资格,根据对成本收益和效果的来选择效率最好的招聘渠道。(2)员工细分招聘模式。市场细分是企业根据消费者需求的不同,把整个市场划分成不同的消费者群体的过程。在招聘中,需要企业充分利用市场营销中市场细分的原则将众多求职者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并结合岗位需求以适合的招聘方式,以最小的招聘成本获得最大的招聘效益。招聘高层人员,可以采用董事会任命或者寻求猎头公司的帮助。决策层的各方面素质要求都很高,企业如果自己招聘则会损耗大量的时间成本和人才素质差异等隐性成本。借助猎头公司,则可以更快更好地找到与企业需求匹配的高素质人才,省时省力省财更省心。招聘中层人员,可以采用内部晋升法。内部晋升的员工对所要管辖的部门架构和运作模式清晰了解,对部门的优势和不足把握到位,能更好地掌控部门的整体运作,协调好部门员工的合作分工,处理好与企业内部其他部门关系。招聘基层管理人员,可以用内部推荐法。上一级人员对下一级人员的工作能力表现情况以及人缘比较清楚,由此做出的决策具有一定可靠性,且推荐的内部人员要有一定的人缘和威信。对于底层人员的招聘,可以采用广告、网络招聘或者校园招聘等方法。广告校园和网络招聘信息传播范围广、速度快,应聘人员数量大、层次丰富,选择余地大。

三、对HR招聘的建议

第一,HR应该多学习各方面的知识,除了学习好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课程外,还要多学习市场营销、法律和心理学等相关知识来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第二,在进行招聘前,要充分了解企业所要招聘对象的素质要求,招聘规模,各种招聘渠道对人才领域的侧重点。第三,HR在招聘之前应做好招聘策略,运用4P营销招聘法,明确自己岗位对人员的素质要求。第四,HR要增强信息搜集能力,运用市场细分的原理,锁定自己所需人才所在的范围,并对人才进行细分,这样有利于提升招聘的准确度和效率。

参 考 文 献

[1]谌新民.人力资源管理概论(3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李祎,段万春.基于营销思维的人力资源招聘[J].商业现代化(下旬刊).2009(1)

[3]钱旭潮,王龙,韩翔.市场营销管理:需求的创造、传播和实现(2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人事招聘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招聘

一、XX投资置业有限公司简介及现状

1.公司简介

XX投资置业有限公司是以投资和资产管理为主线,秉承多元化发展战略,以从事房地产开发、项目开发、可持续建筑、现代物流、仓储配送、家具卖场批发、建筑设备、建筑材料的生产和销售、家居、酒店、餐饮的投资等为主营业务的规模化综合性多元化企业。目前主要经营项目:陕西乐丛北方国际家具物流园区、XX可建科技有限公司低碳建筑生产一体化项目。

2.公司现状

①公司组织架构

XX投置业有限公司属于有限责任公司,具体的管理架构及各部门职责如下:公司最高权力机构为股东大会,由上海益联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和肖奕先生组成,设9名董事,一名董事长,其中公司法人肖奕任公司总裁,全面负责公司的整体运营。总裁下设直辖机构总裁办,主管公司各项事务,协助总裁进行日常管理、计划、决策、内外沟通协调、控制等事务。总裁办直管行政部和人资部两个部门,分别行使公司行政和人资管理职权。公司设副总裁二名,一位分管前期项目部、工程建设部和设计分院;另一位副总裁分管财务部和预算合同管理中心。同时,公司下管两个子公司,分别是陕西乐丛国际家居博览中心和陕西远大XX可建科技有限公司,子公司总经理直接对总裁负责。

②公司人力资源简介

截止2011年3月全公司员工共计98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比例为65%,员工平均年龄33.8岁。由以上基础数据可以看出,全公司现在的年龄结构比较合理,工作经验充足。

在管理层方面,公司总裁、副总裁、总裁办主任、财务经理以及两个子公司的总经理都是多年浸润于商海的高级管理者,企业运营经验丰富,资本运作能力超强,加之广泛的人脉关系,为公司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领导基础。

人才是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力量源泉,无论从宏观角度,还是从微观角度来看,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只有拥有了充足的人才,企业才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二、公司招聘工作现状

1.取得的成绩

XX投资置业有限公司是一个年轻的,充满活力的企业。在这里,每一位员工都对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充注了十分的热情和憧憬。“选人、用人、育人、留人”构成了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四大基本职能,作为四大职能之首的人员招聘和选拔直接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的输入和引进质量。

公司首先从制度上严格把关,先后绘制了《XX投资置业有限公司招聘流程图》、制定了公司的招聘制度等相关文件。以规章制度的方式规范招聘工作的各个环节。其次,人力资源部配备招聘专员,专职负责公司的招聘工作。第三,招聘渠道的选择方式比较全面。目前,我们针对公司的高层、中层和一般员工选择不同的招聘方式。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沿用了原圣雪绒房地产的高层管理者,只有在总裁办主任职位的招聘中我们采用了内部招聘和员工推荐的方式。最后通过公司高层的推荐确定了一位合适的人选。在公司中层招聘中,除了沿用原圣雪绒房地产的一部分中层管理人员外,我们通过在专业招聘网站如中华英才网、智联招聘上招聘信息外,仍然采用了内部招聘和员工推荐的方式。比如通过员工推荐的方式录用了可建项目的两位副总经理。在普通员工特别是技术人员的招聘中,主要通过人才市场、网络招聘进行。

2.存在的不足

第一,招聘前期准备工作不足。

①无长远的人力资源规划。

目前公司在招聘时,并没有系统性的人才需求计划,只是凭借当前的人员需求,盲目地开展工作。其次,因缺乏长远的人力资源规划,在工作岗位出现空缺或招人时才开始考虑招聘,同时认为招聘就是简单的收集简历、筛选简历、面试和把人员安排到用人部门。

②缺乏详细的工作分析和岗位说明书。

目前,公司在招聘工作过程中没有明确的工作分析报告,对岗位性质的调查和说明比较简单。同时,目前公司所使用的岗位说明书缺少根据现在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修改和补充,这样往往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要。

在缺乏科学的岗位分析和职位说明书的情况下,招聘人员难免也会发生相应的错误,提出僵化和不切实际的工作要求。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是,招聘人员设计出最理想的工作条件要求,但却很少能够在公开招聘过程中找到满足这些理想条件的求职者。

第二,招聘实施过程不合理。

①没有采取有效的初选步骤。

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招聘渠道,公司的招聘人员都应花费大量的时间将应聘者做一个初步的筛选,挑选出值得进行面试的人。然而,公司招聘人员在预挑选申请人的时候会被履历表的表面信息所迷惑,不能从中分辨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同时,也会因为过分地相信自己的主观判断,没有对应聘人员的履历表进行审核,从而影响招聘工作的信度,导致公司无法招到真正需要的人才。例如,在参加陕西大学2010校园招聘会时,一位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的简历引起了我们的兴趣。从他的简历中得到的信息无论从知识背景、参加过的社会实践以及个人形象气质都很符合我们的要求,决定通知他来参加面试。通过电话沟通,对方接受了我们的面试邀请。事与愿违的是第二天这位学生没有准时参加面试,并且没有采取任何方式告知我们。对此,我们除了表示遗憾之外,对这个学生的个人诚信表示怀疑。由于没有经过初步的筛选,只是凭借简历上的信息和个人主观的判断就通知其进入面试环节,这样就有可能出现上述的情况,给公司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②招聘人员非专业化。

公司在实施招聘过程中,首先与应聘人员接触的是公司的招聘人员。在对公司了解甚少的情况下,应聘人员会根据对招聘工作人员的第一印象来推断和评价企业组织,因此招聘人员的选择、搭配和组织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门艺术。目前公司的招聘专员只有一人并且到岗时间不长,对公司的整体运作和正在进行的两个大项目的了解不够深入,对招聘的具体岗位的责任缺乏充分的理解,对招聘岗位的具体职责不能准确地表述,也缺乏必要的招聘常识与甄选评价技术,直接影响了招聘效果。

第三,忽视求职者的价值观。

公司在招聘人员时,较少关心求职者的价值观,能否融入公司的核心理念、企业文化,性格特征是否适应特定的岗位等。没有考虑到招聘目标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匹配。例如,公司行政部内勤岗位要求个人要仔细、认真,同时性格要开朗,人际交往能力要强。目前公司的内勤在人际交往上比较困难,对内与公司同事的沟通,对外与其他单位的业务人员缺乏互动。虽然本人工作态度认真,但因为个人性格比较内向,这样对于工作的开展不利。当初在招聘是只考虑到本人对待工作认真的方面,忽视了其性格上的不足。

第四,面试缺乏合理性,存在误差和偏见。

几乎所有的招聘都要经过面试之后才能最后决定录取与否。面试时招聘者可以通过与应聘者面对面的谈话,考察其各方面的能力等,从而确定应聘者是否为空缺职位的合适人选。目前存在的问题:

①面试准备不充分、问题没有针对性。在通知面试时,往往是临时的。在面试过程中,随性地问几个问题,且问题没有针对性。

②不能客观准确评价应聘者的能力。优秀人才往往不是优秀的面试者。因此通过面试技巧来评判一个人的能力是一种糟糕的方法。优秀人才在面试中会和其他人一样紧张。紧张情绪会显露在贫乏的眼神接触,缺少交流回答,问题简短或不够深入,以及缺乏自信等方面。

③容易出现心理倾向和偏见。面试本来就是主观性很强的一项工作,在面试过程中对心理倾向和偏见缺少认识和控制。面试人会由于应聘者的优秀外表或某些出色表现而把其他诸如聪明、能干等优点一并加在其身上,即产生心理学上所说的“晕轮效应”。

三、改进措施

1.完善企业人力资源基础工作

①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根据公司的战略目标,科学预测公司在未来环境变化中人力资源的供给和需求情况,制定必要的人力资源获取、保留和开发政策及措施,以确保公司在需要的时间和需要的岗位上可以获得各种需要的人才。人力资源规划应该被看作是一项长期工程,坚持不懈、不断改进,以求更加适合企业的发展。

②制定明确的工作分析。招聘人员在招聘前应对岗位进行分析,确定岗位的职责、操作流程以及对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制作岗位说明书要有详细的计划,并以此为标准开展招聘工作。

2.选择合适的招聘队伍

高素质的招聘队伍,给公司带来的不仅仅是高素质的人才,还能给公司带来更好的公关形象。公司在安排招聘工作人员的时候,应注意其个性特征、个人修养、知识能力结构和年龄层次,使其合理搭配,形成理想的层次分布,全面提高人力资源招聘者的综合素质,增强其对应聘者的吸引力。同时公司应加强对招聘人员的全面培训。通过各种方式的组织培训,使其业务和综合素质都能达到组织的要求,能够真正地为公司招聘到适合的人力资源。

3.树立正确用人态度,宣传企业文化

人力资源招聘人员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正确地对待来申请职位的每一名应聘者,对其表示感谢与尊重。特别是落选人员,应该把其资料录入人才储备库,以备长远考虑。这样,公司不仅获得了其想要的人才,也取得了潜在人才的心,提高了企业的形象,有利于公司知名度的传播,也为以后的企业人力资源招聘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良好的企业文化不但可以激发全体员工的热情,统一企业成员的意念,齐心协力的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而努力,而且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一个有效的手段。

四、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XX投置业有限公司这样一个年轻的、充满活力并且正在不断发展壮大的新型企业来说,在所有的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正处于孕育发展阶段的时候,制度的完善、文化的培养、人员的凝聚、运行的稳定乃至短期、中期发展计划的实施都需要有一个完善的、科学的、合理的、可执行的反馈性绩效考核机制进行指导和控制整个组织的行为。另一方面,正是因为公司的年轻,相对于其他大型的成熟公司来说,没有了利益小团体和僵化制度的阻碍。综合上述这些招聘工作的现状,可以作出推断,如果“选人”起点的质量不高,那么不仅后续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会事倍功半,更会影响到公司决策的执行。作为承担着“选人”职能的招聘部门,在扎实的做好日常招聘工作的同时,也要借鉴国内外企业的成功经验,建立有效的招聘体系,提高招聘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锡平、《八条对策提高中小企业招聘效果》、《卓越管理》、2010年12月、16-17页

人事招聘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企业招聘;胜任特征模型;企业文化;心理契约

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企业文化理念、胜任特征模型和心理契约是人才招聘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企业招聘要在组织文化的整体框架之下进行总体设计,并建立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招聘流程,以与应聘者建立起稳固的心理契约。企业文化框架解决的是应聘者个体与企业群体之间的适应性。胜任特征模型可以解决应聘者个体和企业岗位之间的系统匹配性,建立心理契约是尝试在企业和应聘者之间建立一种长期稳定的关系。

一、企业文化框架——最基本的招聘理念

企业是人的企业,企业员工在共同完成经营目标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行为模式和共有价值观,这就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和制度约束共同维系了企业的日常运营,高度认同企业文化的员工具有良好的忠诚度和工作热情,而与企业价值观相去甚远的员工则很难对其进行组织化。所以,从企业文化视角看,企业应致力于寻找、录用那些认同企业文化、与企业价值观吻合的人力资源。

1、企业文化与招聘的交互效应。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古人云“上下同欲者胜”。事实也证明,所聘人员的思想品德和文化底蕴、文化认同一定程度上比其所具有的知识、技能更重要,与企业有着相同理念、相同价值观的员工更容易理解企业使命,更愿意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工作。只有员工接受并融入到企业文化中,才能“上下同欲”。Nordstrom公司联合主席Bruce Nordstrom曾说过:我们可以雇用友善的人,然后教给他们如何卖东西。但是,我们不可能雇用销售人员,然后教他们如何友善对人。招聘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选择那些与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一致的应聘者。

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基本职能之一的人才招聘活动,在由企业招聘人员组织实施时,企业文化烙印会潜在地影响其招聘行为。除此之外,企业文化对招聘的影响还体现为过滤和指导的功能。面对众多应聘者,应用企业文化标准来筛选,可以有效地过滤那些与企业文化不相吻合的求职者,而将认同本企业文化的人纳入选拔范围,以达到留人又留心的目标,实现人力资源招聘的良好效益。在招聘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展示企业文化,帮助应聘者加深对企业的了解和认识,进而与自己的求职期望、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对比,为其职业取舍提供依据。

招聘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企业可以通过招聘窗口向社会和应聘者传播企业文化,树立企业形象。企业通过甄选过程对应聘者进行精心考察,把好人力资源的人口关,以保证被雇佣者有能力适应企业的文化,为巩固企业文化打下价值观基础。企业通过招聘途径,广泛吸引人才,可以录用企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人才、优秀人才,为发展企业文化引进创新的种子。

2、基于企业文化的招聘理念。企业文化影响和规范着企业内部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引导人才在行为上寻求一种最佳的行事方式,达到组织发展的战略目标,招聘中应将与企业核心价值观相一致作为企业招聘的基本标准。基于企业文化的招聘活动,并不意味着采用另外一套招聘方案,也并不需要另外开发特别的招聘方法,而是要在原有的方案中加上企业文化认同这一约束条件。最主要的是在测试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从企业文化的视角予以识别,要在招聘的各个环节贯彻企业文化的意识。比如情境模拟,就可以选择以本企业实际案例改编成考题,而不是采用一般通用案例。

企业招聘的目的在于补充人力资源,提升队伍素质,提高组织效率。人才招聘的基本原则是人岗匹配,要求在工作分析基础之上建立各个岗位的能力模型。人才招聘最基本的原则是招到合适的人,应聘者的能力水平适合岗位要求就行,并不要求招到的都是能力最强、最优秀的人才。基于企业文化视角的招聘标准,不再局限于“人岗匹配”,而是在此基础上发展为“四个匹配”。合适原则也突破原有定义,扩展为能力适合岗位要求,价值观适合企业文化。具体而言,基于企业文化视角的招聘甄选标准:一是个体素质与岗位要求匹配;二是行为风格与企业风格匹配;三是个体价值观与企业文化匹配;四是个体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成长空间匹配。只有做到这四个方面的匹配,才能真正实现人适其事,事得其人,企业选到合适的人,个人进入适当的企业,实现个人、岗位、企业的最佳结合,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

基于企业文化的招聘,需要企业清晰界定和明确阐释文化内涵。如果企业自身没有清晰的文化战略规划,所有基于文化的管理就将无从谈起。招聘过程中,应把企业对员工行为有明确要求的文化特征列为考核点。基于企业文化的招聘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招聘人员的操作,选好负责招聘的人员是最重要和最关键的环节。企业招聘人员不仅要贯彻文化策略,制定招聘方案,甄选应聘者,而且还要亲自传递、体现出企业文化,是应聘者第一接触和体验到企业文化的具体承载者。招聘者的言行举止是传递企业文化的重要渠道,其着装、精神面貌代表着企业的风貌,其态度代表着企业的态度。招聘者给人的感觉应热情、友好、大方,具有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专业素养。

二、胜任特征模型——最有效的招聘标准

基于胜任特征的人才招聘方式更科学、更有效,是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重大转变。但无论是对胜任特征概念本身的定义,还是对其内容结构的研究,都还处于起步阶段。胜任特征的本源意义也说明其具有鲜明的行业、企业、岗位特性,没有一个万能的模型可以通用。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应用这一方法。

人事招聘论文范文第7篇

第一条逐步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各类人员分类管理制度,根据国家人事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规定实施意见》国人部发〔〕87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全省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实施意见》政办〔〕10号)和中共中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结合事业单位人员管理的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事业单位科级任职工作要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第三条市政府系统所属各类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除外)工作人员科级职务任免。由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研究决定后报市人事局审核备案。

第二章任职条件

第四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晋升科级职务的基本条件是

(一)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政治理论水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

(二)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三)有胜任领导工作的组织能力、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

(四)依法办事,清正廉洁;

(五)善于集中正确意见,有民主作风和全局观念,善于团结同志。

第五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晋升科级职务的资格条件是

(一)近两年的年度考核中被定为优秀或者在近三年的年度考核中被定为合格以上等次;

(二)晋升科级正职、副职应分别在副科、职员岗位上工作3年以上;

(三)具有国家承认的大专及以上学历;

(四)任职年龄男一般不超过50岁,女一般不超过48岁;

(五)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六)直接从事专业技术管理岗位的应具备规定的执业资格和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七)符合任职回避规定;

(八)事业单位根据工作岗位需要规定的其他资格条件。

第三章任用形式

晋升科级职务实行聘任制。第六条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任职工作的约束、激励机制。

第七条聘任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形式聘任:

(一)指按干部管理权限,直接聘任。由任免机关直接聘任事业单位领导人员。

(二)竞争聘任,指在单位内部通过公开竞争的方式产生事业单位领导人员。

(三)招考聘任,指面向社会公开考试招聘事业单位领导人员。

任期从事业单位主管部门下发聘任文件或签订聘任合同之日起计算。聘任到期,聘任制的任期一般为二至三年。经考察,优秀和称职的可续聘。

第四章任职程序

第八条直接聘任,按下列程序实施:

(一)经过民主推荐提出考察对象;

(二)对已确定的考察对象,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严格考察。考察对象人选数一般应当多于拟任职务人数;

(三)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党委(党组)集体讨论作出聘任决定;

(四)聘任单位和主管部门公示;

(五)办理聘任手续。

第九条竞争聘任,按下列程序实施:

(一)制定竞争聘任工作方案;

(二)公布竞聘岗位、竞聘人员资格条件、基本程序和方法等;

(三)公开报名和资格审查;

(四)组织答辩;

(五)民主测评;

(六)考察;

(七)集体研究;

(八)竞聘单位和主管部门公示;

(九)办理聘任手续。

第十条招考聘任,按下列程序实施:

(一)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向市人事局申请招考进人计划;

(二)按照招考进人计划由市人事局和招聘单位主管部门组织公开招考;

(三)招聘单位主管部门党委(党组)集体讨论决定拟聘任人选;

(四)招聘单位和主管部门公示;

(五)办理聘任手续。

第五章审核备案程序

第十一条事业单位科级职务任免审核备案程序是

(一)申报。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将有关材料报送市人事局。需报送的材料包括:单位拟聘任及免职工作人员的函;晋职人员的档案和竞争上岗材料等。

(二)审核。市人事局对事业单位的职数、现有职务空缺以及任职资格进行审核。

(三)行文通知。市人事局经审核同意后下达复函。

第六章纪律和监督

第十二条坚持集体讨论决定干部聘任的原则。都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经过集体讨论决定。

第十三条事业单位行政领导岗位和内设机构的领导岗位应严格依据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职数设定。

第十四条对违反本规定规定的任用事项。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主管部门予以纠正。

第十五条所在单位纪检机关(监察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制止、纠正违反本规定的行为。

第七章相关事宜

第十六条执法监督和行政管理类事业单位、财政保证经费公益类事业单位不具备干部身份的工勤岗位人员打破身份界限竞聘科级职务。实行了规范化的人事制度改革并通过竞争上岗取得所聘任职务。

第十七条实行交流制度。同一行政领导岗位或在组织、人事、纪检监察、财务、审计等领导岗位任职满五年的原则上应当轮岗。专业性较强的领导岗位。

第十八条未经人事部门审核备案。人事管理上不予承认。

第八章附则

人事招聘论文范文第8篇

一、解析现阶段民营企业的招聘现状以及存在的缺陷

1.招聘理念上存在的偏见

例如某市A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民营企业的典型代表,注册资金高达5000万元,现有在职员工300人,管理人员45人,专业技术人员70人,该民营企业设置的子公司有房地产、装饰、物业管理、金融担保。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是在2004年设置并启动,各个子公司的人事业务由人事专员分管。之所以所该民营企业在招聘理念上存在偏见,是因为对于企业中的任何职务,只要应聘者满足高学历、高职称的标准就有极高的几率被录用,而且在录用人员的使用上目光相对短浅,急功近利,提倡“招之即来,来之即用”的人力资源使用原则。例如有的民营企业的招聘工作中对前台文秘的学历要求是研究生以上,保安的学历不能低于本科。总之,唯学历论、唯职业论这些传统招聘理念在企业招聘进程中的渗透,降低了企业招聘工作的效率。

2.招聘工作做得不到位,人事规划以及岗位分配工作不合理

民营企业受自身条件的约束,一般会采用现缺现招的方式开展企业员工的招聘工作。这样的招聘方法使企业相关人员不能对以后岗位人员的需求量或者配置的形式进行评估工作,有时在时间条件的限制下而下调人员录用的水准。此外,民营企业频繁性的出现对录用指标改动这一随意举措,标准泛泛,对录用人员的配置工作造成了阻碍。

3.招聘流程随意性大,实施过程不规范

有关调查数据显示,56%的民营企业认为所处企业对外传播的招聘标准与实际职业之间存在统一性,但是对此只有4%的应聘者表示赞同。招聘工作实施的不规范具体可以体现在:一是负责招聘工作的人员随意分配,主体与辅体人物不明确,招聘环境的简陋以及在面试过程中对答案得标准设置得不一致。此外,不规范的招聘操作流程还体现在经验式招聘理念的渗透,使招聘让分院更容易以貌取人,这使民营企业形象亏损的同时,也是对应试者人格不尊重的外在表现形式,此时民营企业的招聘工作缺乏公平性。上述的数据信息还证明了招聘企业在招聘标准的拟定以及执行方面存在很大的出路,也就是说“内外不符”的形象极为显著,这也折射出这样的道理,开展对招聘工作者的职前培训的工作是势在必行的内容。

4.负责招聘工作的人员职业化素质不高

在很多民营企业的招聘工作中,很多工作人员不能依据科学的分析工作去决定应试者去与留的问题,他们凭借自己的主观感觉去落实取舍工作。尽管有些招聘人员认识到评价中心、人才测评以及情景设置等现代化招聘手段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对其理解的不透彻等因素,致使这些招聘手段的性能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中人网《人才招聘问题调查报告》中显示,只有18%的面试者对企业招聘人员的专业素质表示肯定的态度。总之,民营企业招聘工作人员职业化素质不达标,会给企业的招聘工作带来负面的影响。

二、探究民营企业完善招聘工作的可行措施

1.解放用人思想观念,创新用人理念

(1)建立健全人力资源观念。这就需要企业招聘工作人员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的现代化招聘的含义透彻的理解,端正思想态度,不要认为企业人事部门的工作项目就是完成人力资源活动的开展,企业的其他部门以及人事部门应该树立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开发与管理这一工作意识与观念;

(2)树立职业岗位与能力互为匹配的招聘观念。要想树立这一招聘观念,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应该积极摒弃经验主义、封建思维模式,以及学历论与海归论等片面观念的困扰,在招聘过程中以应聘者的能力最为录用的主要指标,学历发挥的仅是一种极为普通的辅助性能。此外这一招聘观念要求从事招聘工作的人员时刻秉持德才兼备、任人为贤的现代人事招聘原则;

(3)端正招聘的工作态度,理性的对各种招聘工具进行应用。在部分民营企业招聘中,有时会出现以血型、星座、相面等招聘方式去决定应聘者的去与留,这是极为不科学的。因此端正招聘态度是极为重要的,这样能力测评、评价中心这些招聘技术的实用性才会充分的发挥出来,这是对毛姆崇拜、机械操作等不良显现的有效遏制。

2.积极落实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的基础工作内容

(1)拟定完整度高、科学性强的人力资源规划。参照民营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对该企业在未来几年发展的人力资源需求量进行科学的预测,拟定重要人力资源获得、储存以及应用的制度与措施,这样民营企业就能在某一时间点上获得必要的人力资源去辅助企业事业的顺利运营与高效发展。所以本文作者认为,人力资源的规划工作是企业在招聘工作开展时必须落实的一项重大工作项目,它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拥有坚持不懈的工作风范,对与人力资源规划相关的资料进行不断修整与改进工作,使其处于优化的模式中,更加符合民营企业事业的发展趋势;

(2)开展企业岗位的分析工作,进而明确工作的性质。这是指在招聘工作开始的阶段,招聘工作人员对岗位开展的分析工作,借助这一途径明确相关岗位的具体责任、技能操作水平以及职业工作者综合能力的标准与要求。对招聘岗位的说明书进行详细的编写,这招聘工作才会落实标准化的目标。此外科学的分析工作还发挥着其他的现实作用,它能使民营企业中各个部门、各个职位的工作内容、工作义务以及技能水准明确化、公开化,在这一分析工作的配合下,招聘标准以及任职资格的拟定工作践行科学化的路线,此时招聘工作不再受招聘工作人员主观意识的制约,更具客观性、公正性、可行性等多种性能。

3.拓宽人才招聘的渠道

现阶段,人才招聘的渠道是多样化的,例如人才市场、报刊、因特网、猎头公司或者是熟人引荐等。对于民营企业而言,人才招聘的渠道也不应该是单一化的,将各种招聘渠道的优势汇聚在一起,灵活的对其加以应用,协助招聘工作的顺利进行。

(1)从民营企业内部选拔优质人才。这是实现人才培养最简单的途径,因为如果这些人才来源于企业的内部结构,那么他们固然比外部人员遵守规章制度,便于管理,节约成本费用,这也是实现优质人才培养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总之,对于我国大多数中小型民营企业而言,在资金相对短缺,时间不充足的局势下,有重点、有目标、有计划的对企业内部人员进行培养与选拔工作,例如对销售业绩好的企业员工进行栽培与选拔,使其销售经验愈发充实,最终使其胜任销售总监等职务。总之,从民营企业内部选拔优质人才,是提高招聘工作效率极为可行的对策;

(2)外部选择性招聘工作的开展。这一举措的落实,使民营企业在外部环境中比较容易的获取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需的人力资源。外部选择性招聘的渠道也是极为广泛的,例如借助人才市场的大环境完成人力资源的选择与招聘工作,这就对民营企业负责招聘工作的人员提出标准,要求在激烈的人才竞争的市场局势中构建“会获取到企业所需人才”的招聘信念,在对人才招聘的过程中将民营企业的创造成果成就展示出来,以吸引优质人才的目光,最大限度的落实适用人才的招聘工作。当然外部招聘的渠道还有米哦你赢企业积极与科研机构、高校联合,慧眼识珠,完成对优秀人才的识别与利用工作;此外民营企业也可以以加薪等条件作为吸引人才的诱饵,这就会使同行企业中的人才资源涌入进企业中。

4.提高民营企业招聘人员的综合素质

(1)民营企业应该建立健全招聘岗位的窗口意识。对招聘工作人员的选择进行严格的把关,提高对他们举止言谈的重视程度,尽可能的挑选一些形象好、素质俱全的人员参与招聘工作或者辅助招聘工作的开展。将招聘工作纳入进民营企业日常化管理的体系中,分配一些专业技能强的人员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开发、利用进行把关工作,这样民营企业招聘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的同时,企业的人才资源也会应用得恰到好处,为企业最大经济利润的获取贡献自身的力量;

(2)完善从事民营企业招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专业化培训工作的开展可以使民营企业从事招聘工作的人员建立并健全企业现代化招聘的意识观念。此外在招聘工作开始的初期,工作人员将与招聘有关的知识反复的温习,在此期间还可以有专业的人士对其进行相关的指导工作。总之当参与招聘工作的人员具有服务意识、形象意识以及竞争意识之时,他们的专业知识才会更加的充实,招聘技巧以及策略才会多样化,此时从事民营企业招聘工作人员才会将专业化以及职业化的特性为己所有,为已所用,提高招聘工作的质量;

(3)考核评价激励体制的确立提高招聘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民营企业考评体制在招聘工作中的渗透,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招聘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考核评价激励体制是什么呢?就是应聘者以文书的形式对从事招聘工作人员的行为表现进行点评,对其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投诉。目前这一体制已经成为民营企业对从事招聘工作人员绩效考核的又一大重要依据。总之这一体制的应用,使招聘人员对自己的言行举止更加严格的约束,不负责任、不礼貌等不良行为出现的几率明显的降低,也就是说民营企业招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大幅度的提高,此时企业有更大的可能去吸引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人才,推动招聘工作的高效运转。

三、探究企业招聘的意义

企业开展人才招聘工作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具体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得以体现:

一是它可以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的填充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对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来说,他们的人力资源处于动态化的模式中,这主要是因为企业内部人员的升迁、降职、辞退、解聘、伤亡等因素造成的,最终导致企业人力资源的结构松散与不完整。此时招聘工作的开展自然就成为补充企业人力资源的基本途径;

二是招聘工作可以被视为传播与发扬企业形象的重要手段。德斯勒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著作中曾写道“研究结果显示,公司招募过程质量的高低会明显地影响应聘者对企业的看法”这样一句话。在相关经验的陪衬下,我们能够认识到这样的道理:民营企业招聘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影响力以及知名度提高档次,当然招聘工作也是企业形象建立健全的有效路径之一。在民营企业招聘的进程中,与该企业有关的文化以及营销理念顺利的传达到外界,当然企业结构也随着招聘工作的运营而充分的显现出来,一方面有利于应试者充分的了解企业的整体情况,另一方面使企业面貌得以展现;

三是人才招聘工作可以作为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主要捷径。